顯示地圖 |
|
|
南塘鎮:面積14.50平方公裏,人口2.22萬人,轄1個居民區、18個行政村。鎮政府駐交通中路190號,郵政編碼:325618。 居民區:南塘 行政村:南塘、小橫床、小東塘、鯉魚山、外塘、裏紅、裏塘、楊洲、東山埠、竜珠塘、朝霞、江宅、永光、南浦、三江、山馬、珠北、珠南 |
|
南塘鎮位於雁蕩山南麓,與玉環縣隔海相望,總面積14.5平方公裏,人口21521人。全鎮工農業總産值20847萬元,其中工業總産值16550萬元,人均收入4158元。
南塘鎮農業以水稻為主,平均畝産826公斤,全鎮有果園1409畝,總産1023噸。
東山埠碼頭,1995年經省交通廳批準,投資300萬元建成現代化的500噸級碼頭,是樂清市東部的物資貯運中心。淡水養殖業和海塗養殖業發展迅速,海塗得到大面積開發,混合養殖對蝦、蝤蠓、花蛤、蟶子等海産;淡水養殖田蟹收益頗豐;東山港水質適宜培育蝦、蟹、花蛤等珍稀幼苗,現有17所水産育苗場,年收入1500萬元。
工業企業120多傢,百萬元産值以上企業32傢。工業産品有紙品、機械、五金、電子、電器、橡膠等。外出經商也是南塘人民經濟收入的一大支柱。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18312男9635女8677家庭戶戶數4888家庭戶總人口(總)17039家庭戶男8750家庭戶女82890-14歲(總)46480-14歲男25560-14歲女209215-64歲(總)1193815-64歲男623915-64歲女569965歲及以上(總)172665歲及以上男84065歲及以上女886戶口本地住在本地15930 |
|
[地理位置及概況]南塘鎮位於贛州市贛縣東北部,距贛州市42公裏,是贛縣、興國、於都等三縣八鄉鎮,周邊22萬人口的中心小城鎮。全鎮面積146平方公裏,人口4.5萬,耕地3.2萬畝,轄22個行政村,242個村小組,1個居委會。
[國民經濟]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乘着改革開放的春風,南塘人民以“勤工作,邁大步,創特色,樹形象,爭一流”的精神,搶抓機遇,真抓實幹,全鎮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2001年全鎮工農業總産值1.8億元,財政收入38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850元,年中存款總額突破億元。
[特色農業]有果業、反季節蔬菜、烤煙生産、葡萄生産。
1、果業:種植品種以臍橙、蜜梨為主,現有蜜梨面3000多畝,年産500萬公斤以上,全鎮種植面積達1萬畝,主要建設黃屋至石院、船埠至鵝坊二條果業帶。
2、反季節蔬菜:種植品種以反季節蔬菜和菜秧為主,主要以沙溪口大棚蔬菜基地和菜秧基地的建設為主,現有面積30畝。
3、烤煙生産:主要抓好都口等八大基地的建設,計劃至2005年全鎮烤煙面積達5000畝。
4、葡萄生産:種植品種是曝稔葡萄,主要以道壩和鵝坊基地為主,全鎮面積達160畝。
[農業生産]農業産業化經營進程迅速。以“財政增長、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為目標,依托資源優勢,培植竜頭,建立科技示範服務基地。建起了五千畝金水二號梨基地,正規化實施萬畝臍橙基地;狠抓訂單農業和合同農業,加快了農村産業結構調整的步伐,構建了“公司+農戶”、“基地+農戶”的産業模式,已形成十萬羽出籠的毛鴨基地,十萬衹板鴨加工基地、千畝蔬菜基地,200畝藤稔葡萄基地,百畝大棚蔬菜基地,特種養殖基地。
[招商引資]招商引資強勁有力,個私經濟方興未艾。本着讓惠讓得原則,實行“低門檻、高回報”投資環境,不斷加大個體私營經濟的政策扶持力度,積極引進科技會含量多的項目,以增強全鎮的整體經濟實力。南塘板鴨早已飛出國門,享譽東南亞,暢銷港澳。已培植了一批上檔次、上規模的加工大戶。外出打工回鎮辦企業勢頭強勁,已初步形成了皮鞋製造、成衣、食品和木材加工為主的地方特色,截至2001年,全鎮私營企業36傢,個體工商戶320戶。
[交通郵電]南塘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京九鐵路穿境內13.8公裏,設有客運站和貨運站;二級公路江興公路連接贛州和興國縣;通信設施先進,安裝了移動、聯通通訊接收塔覆蓋22個村,1萬程控電話直撥國內外,日産1萬噸的自來水廠投入運營。
[城鎮建設]小城鎮建設日新月異,通過社會籌集為主等多渠道籌資,加大基礎設施力度,按照“三橫三縱”(南興大道、文明大街、沿江大道、南三公路、南興一路、南興東二路)的總體框架,建設了集批發、零售和貿工農為一體的小商品市場和農貿市場。截止1999年,小城鎮面積增至2平方公裏,擁有6000多居民,街道都硬化。江西日報在《千裏繁榮一綫牽》報道京九綫上的小城鎮建設成就時,北引言報道南塘鎮小城鎮規劃和建設成果。2000年,時任省委副書記、常務副省長黃智權親臨南塘視察,並對南塘的工作予以肯定。為優化社會環境,加快發展,鎮黨委、政府一直把通民風、淨環境作為工作重點,加強環境的綜合治理。多年被市、縣評為綜治先進單位,98年還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
|
南塘鎮位於高州市西北部,全鎮總面積143.8平方公裏,總人口5.23萬。近年來,南塘鎮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2004年全鎮社會總産值達9.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032元,分別比上年增長7 9/6和5 9/6。連續8年榮獲“高州市農村經濟綜合實力十強鎮”的光榮稱號。一該鎮農業基礎穩固。水果、桑蠶、蔗糖、橡膠、生豬、三鳥等支柱産業實現了基地化生産。全鎮現有水果總面積0.3萬畝,其中香蕉3.5萬畝,竜眼3萬畝,荔枝1.8萬畝,年産水果6.8萬噸。養殖業産值超億元大關,南塘鎮是高州市的香蕉和竜眼生産大鎮,生産的香蕉以其口感好、梳形靚、果型大、果熟着色金黃而遠銷國內外。出産的石硤竜眼,以其早熟優質、果大皮薄、肉厚核細、清甜爽脆而深受客戶稱贊。生産的無害套裝荔枝“妃子笑”而享有盛名。
該鎮工業發展迅猛。近年興辦起了仙城、沙田和飛鷹三個工業小區形成傢具、燃氣、橡膠、造紙、建材、針織、爆竹等工業格局,年工業産值達5.2億元。市“竜頭企業”——南恆傢具製造有限公司以其選料上乘、做工精細、款色新穎而産品遠銷省內外及東南亞等國傢市場,南塘燃料發展有限公司、生輝紙品有限公司、南塘輪胎廠均是粵西地區同行業的佼佼者。
該鎮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第三産業日益興旺。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電力供應充足,通訊方便快捷,文化、教育、衛生等社會各項事業更是蒸蒸日上。特別是教育事業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南塘中學、南塘一中更是創造了驚人的業績。校園面積不斷擴大,新建了教學大樓、學生飯堂、學生宿舍樓、教師住宅樓、文化廣場、文化長廊和400米環跑標準運動場等,學校各項“硬件”建設都走在全市前列。其中南塘中學形成了住宅區、教學區、運動區科學佈局合理,校道寬闊、緑草如茵、四季如春、百花爭豔的花園式學校。其教學質量實現了質的飛躍,中考成績名列高州市前茅,連續兩年中考綜合評價全市三等奬,高考錄取率列農村完中第三名,被評為“茂名市一級學校”。 |
|
南塘(Nántáng)在廣州城區西南。屬芳村區。含南福裏和梓橋裏。 清順治年間(1644—1661)建村,因村南側有一大蓮塘故名。 |
|
南塘鎮位於廣東陸豐市東南部,東鄰甲子、甲西鎮,南連湖東、碣石鎮,西靠內湖鎮,北接汕尾市華僑管理區。全鎮總面積141.5平方公裏,總人口10.5萬人,轄24個村委會,是陸豐市主要的農業重鎮。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産值2.65億元。
南塘鎮地理位置優越,是陸豐東南部的交通樞紐。南托“三港”(甲子、碣石、湖東)一路(沿海公路),北靠“兩路”(廣汕公路、深汕高速公路)一站(220KV輸變電站)。交通便利,商貿繁榮。 “三高”農業發展迅速,成為全市農業商品生産基地。近年來,該鎮堅持以自身地理優勢為依托,積極發展淡水養殖、蔬菜種養和“三鳥”養殖等“三高”農業,促進了商品農業的規模發展。與此同時,鄉鎮企業也並駕齊驅,全鎮現有集體、聯合體、個體企業700傢,初步形成副食品、傢具、服裝、工藝品、化工等工業體係。
教育、文化、衛生等事業不斷發展。全鎮現有中小學校28所,幼兒園1所,實現中小學校捨樓房化。較大型學校有南塘中學、陳佛庇紀念學校等,南塘幼兒園也頗具規模。南塘中心衛生院是毗鄰鎮場的醫療服務中心,該院擁有血液透析機等一批先進醫療設備,新建擴建了醫務大樓、住院大樓。鎮內文化娛樂設施日益完善。擁有影劇院、電影巡廻放映隊、有綫電視、卡拉OK歌舞廳等。
南塘鎮名産多。南塘花生種植歷史悠久,其特點産量多,殼薄仁大,質地清脆可口,含油量高。南塘鎮是粵東花生生産、加工、集散地之一;南塘白薯片,選用當地優質番薯為原料加工精製而成,色澤潔白,質地鬆脆,清甜可口,含有人體必需的澱粉和有機物質,具有清熱解暑,助消化之功能;南塘牛肉丸,味香,可口不膩,為居傢、飲食行業常年不衰之菜式,馳名遠近。 南塘文物古跡多。主要有華山寺,位於南塘鎮華山北麓,建於明嘉靖三年(1524年)前,此處古榕翠竹,同氣連根,殿塔亭榭,相映成趣,還有“仙人腳印”。環田古寺,位於南塘鎮環林石佛村,建於明萬歷已醜年(1859)。古寺老樹參天,四季常青,泉清水甜,有古葬遺跡,“環山石穴”、“虎空行”、“中角尖”等勝景。此外,還有四柱湖豐湖寺、南湖遊樂園、湯湖溫泉度假村、五峰山怪石鬆林等,令遊客留連忘返。
南塘鎮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84836男43606女41230家庭戶戶數15663家庭戶總人口(總)84768家庭戶男43570家庭戶女411980-14歲(總)361170-14歲男191260-14歲女1699115-64歲(總)4426515-64歲男2218815-64歲女2207765歲及以上(總)445465歲及以上男229265歲及以上女2162戶口本地住在本地82945 |
|
基本概況
南塘是鑲嵌在樂清海畔的一個璀璨明珠。
地處雁蕩山南麓的南塘鎮,距樂清市區20多公裏,104國道倚鎮而過,甬臺溫高速公路橫貫全境,溫州機場和火車站均在1小時車程內。全鎮總面積為14.5平方公裏,轄18個行政村,除小橫床地處海島、山馬村在龜山之南外,其餘村莊都在一片水網平原之上。
據考證,南塘自古為東甌繁華之地。北宋治平二年,因海嘯而成滄海,清雍正乙卯,福建人陳汝白從閩東遷徙居此並築塘造田,男耕女織,幾代人苦心經營,纔形成今日之風貌——居民傍山者依山築屋,近水者臨河而居,青鬱蒼翠之處皆為人傢,田園風光旖旎無比。
經濟狀況
秉承先人創業遺風,這片熱土上的人民勇敢、勤勞、敢為天下先。早在1936年,裏魚山村就建立了戰時青年服務團,全鎮在革命戰爭中犧牲的烈士有12人。1994年百年未遇的17號臺風伴隨着天文大潮,吞噬了全鎮所有的堤塘,奪去無數的生命,財産損失巨大。災後,南塘人民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自力更生,奮起抗災,不到一年時間投入了近千萬資金,全部築起了20一遇的標準堤塘。山馬村黃永斌膽大"包海",個人投資600萬元建標準塘,一時引起全國衆多媒體的關註。此外,不少南塘人士在全國各地築碼頭、闖市場,為當地的經濟建設作出了貢獻,留下了一個個成功者的足跡。這種"敢冒風險、敢於創新、自加壓力、自強不息"的南塘精神,永遠是南塘人民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
改革開放以來,南塘大地波瀾疊起,捷報頻傳,2萬多南塘兒女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努力建設美好傢園,為提前實現農業和農村現代化而奮鬥着。特別是近年來,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兩個文明"一起上,揭開了南塘發展歷史上光輝燦爛的一頁:工業經濟快速發展,效益農業已成規模,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教育投入力度加大,海上南塘優勢凸現,社會事業全面進步。2000年全鎮工農業總産值2億元,農民人均收入達5057元。跨入了溫州市首批小康鄉鎮行列。
2006年,該鎮認真貫徹樂清市委一係列重大决策部署,凝心聚力,奮勇爭先,攻堅剋難,紮實工作,全鎮經濟社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全年實現生産總值8.95億元,比上年增長48.4%;財政總收入2370萬元,比上年增長15%;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由6002元增加到6500元,比上年增長8.2%。
2007年政府工作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緊緊抓住樂清灣港區開發建設機遇,以港富鎮,深入實施科教興鎮、農業穩鎮、工業立鎮的發展目標,統籌各項事業發展,全面建設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社會穩定、人居環境優良的和諧南塘。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18312男9635女8677家庭戶戶數4888家庭戶總人口(總)17039家庭戶男8750家庭戶女82890-14歲(總)46480-14歲男25560-14歲女209215-64歲(總)1193815-64歲男623915-64歲女569965歲及以上(總)172665歲及以上男84065歲及以上女886戶口本地住在本地15930 |
|
南塘是鑲嵌在樂清海畔的一個璀璨明珠。
地處雁蕩山南麓的南塘鎮,距樂清市區20多公裏,104國道倚鎮而過,甬臺溫高速公路橫貫全境,溫州機場和火車站均在1小時車程內。全鎮總面積為14.5平方公裏,轄18個行政村,除小橫床地處海島、山馬村在龜山之南外,其餘村莊都在一片水網平原之上。
據考證,南塘自古為東甌繁華之地。北宋治平二年,因海嘯而成滄海,清雍正乙卯,福建人陳汝白從閩東遷徙居此並築塘造田,男耕女織,幾代人苦心經營,纔形成今日之風貌——居民傍山者依山築屋,近水者臨河而居,青鬱蒼翠之處皆為人傢,田園風光旖旎無比。
秉承先人創業遺風,這片熱土上的人民勇敢、勤勞、敢為天下先。早在1936年,裏魚山村就建立了戰時青年服務團,全鎮在革命戰爭中犧牲的烈士有12人。1994年百年未遇的17號臺風伴隨着天文大潮,吞噬了全鎮所有的堤塘,奪去無數的生命,財産損失巨大。災後,南塘人民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自力更生,奮起抗災,不到一年時間投入了近千萬資金,全部築起了20一遇的標準堤塘。山馬村黃永斌膽大"包海",個人投資600萬元建標準塘,一時引起全國衆多媒體的關註。此外,不少南塘人士在全國各地築碼頭、闖市場,為當地的經濟建設作出了貢獻,留下了一個個成功者的足跡。這種"敢冒風險、敢於創新、自加壓力、自強不息"的南塘精神,永遠是南塘人民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
改革開放以來,南塘大地波瀾疊起,捷報頻傳,2萬多南塘兒女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努力建設美好傢園,為提前實現農業和農村現代化而奮鬥着。特別是近年來,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兩個文明"一起上,揭開了南塘發展歷史上光輝燦爛的一頁:工業經濟快速發展,效益農業已成規模,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教育投入力度加大,海上南塘優勢凸現,社會事業全面進步。2000年全鎮工農業總産值2億元,農民人均收入達5057元。跨入了溫州市首批小康鄉鎮行列。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面對新的發展機遇,鎮黨委政府編撰出版《今日南塘》,意在發揚成績,擴大宣傳,進一步激勵全鎮人民以衹爭朝夕的精神去實踐"三個代表",把南塘這顆樂清灣畔的明珠建設的更加燦爛輝煌。
20年滄桑巨變,一個現代化的新興港口共貿城鎮正在浙南大地上崛起,南塘人民正以嶄新的姿態奔嚮美好的明天! |
|
南塘鎮 南塘鎮位於贛縣東北部,距縣城34千米。面積157.2k㎡,人口46669人。轄南塘圩居委會,勞田、清溪、小溪、黃屋、嶺腦、白溪、南塘、大都、楓江、石院、道潭、都口、鵝坊、石圳、維源、橋溪、官田、澄藉、犁源、田南、船埠等21個行政村。崗巒連綿起伏,平江自東北嚮西南流貫中部。京九鐵路、江(口)興(國)公路過境。設有京九鐵路南塘車站。 [沿革]以駐地南塘圩“南塘”二字命名。1950年為南塘、大都鄉,1958年合併為紅色公社,後改南塘公社。1961年分為南塘、田南、清溪、三溪4個公社,1965年清溪、田南並入南塘公社。1968年三溪並入,1972年三溪分出。1984年改南塘鄉,1994年改南塘鎮。1997年,面積136.2平方千米,人口4萬,轄南塘街居委會和勞田、清溪、小溪、黃屋、嶺腦、白溪、南塘、渣竜、大都、楓江、石院、道潭、都口、鵝坊、石圳、維源、橋溪、官田、澄藉、犁源、田南、船埠22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南塘圩。
[郵編]341103 [2008年代碼]360721105:~001南塘街居委會 ~200清溪村 ~201勞田村 ~202黃屋村 ~203小溪村 ~204嶺腦村 ~205南塘村 ~206白溪村 ~207都口村 ~208大都村 ~209道潭村 ~210石院村 ~211楓江村 ~212維源村 ~213石圳村 ~214鵝坊村 ~215田南村 ~216黎源村 ~217船埠村 ~218澄藉村 ~219官田村 ~220橋溪村 |
|
[地理位置及概況]南塘鎮位於贛縣東北部,距贛州市42公裏,是贛縣、興國、於都等三縣八鄉鎮,周邊22萬人口的中心小城鎮。全鎮面積146平方公裏,人口4.5萬,耕地3.2萬畝,轄22個行政村,242個村小組,1個居委會。
2001年全鎮工農業總産值1.8億元,財政收入38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850元,年中存款總額突破億元。
[特色農業]有果業、反季節蔬菜、烤煙生産、葡萄生産。
1、果業:種植品種以臍橙、蜜梨為主,現有蜜梨面3000多畝,年産500萬公斤以上,全鎮種植面積達1萬畝,主要建設黃屋至石院、船埠至鵝坊二條果業帶。
2、反季節蔬菜:種植品種以反季節蔬菜和菜秧為主,主要以沙溪口大棚蔬菜基地和菜秧基地的建設為主,現有面積30畝。
3、烤煙生産:主要抓好都口等八大基地的建設,計劃至2005年全鎮烤煙面積達5000畝。
4、葡萄生産:種植品種是曝稔葡萄,主要以道壩和鵝坊基地為主,全鎮面積達160畝。
[農業生産]農業産業化經營進程迅速。以“財政增長、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為目標,依托資源優勢,培植竜頭,建立科技示範服務基地。建起了五千畝金水二號梨基地,正規化實施萬畝臍橙基地;狠抓訂單農業和合同農業,加快了農村産業結構調整的步伐,構建了“公司+農戶”、“基地+農戶”的産業模式,已形成十萬羽出籠的毛鴨基地,十萬衹板鴨加工基地、千畝蔬菜基地,200畝藤稔葡萄基地,百畝大棚蔬菜基地,特種養殖基地。
[招商引資]招商引資強勁有力,個私經濟方興未艾。本着讓惠讓得原則,實行“低門檻、高回報”投資環境,不斷加大個體私營經濟的政策扶持力度,積極引進科技會含量多的項目,以增強全鎮的整體經濟實力。南塘板鴨早已飛出國門,享譽東南亞,暢銷港澳。已培植了一批上檔次、上規模的加工大戶。外出打工回鎮辦企業勢頭強勁,已初步形成了皮鞋製造、成衣、食品和木材加工為主的地方特色,截至2001年,全鎮私營企業36傢,個體工商戶320戶。
[交通郵電]南塘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京九鐵路穿境內13.8公裏,設有客運站和貨運站;二級公路江興公路連接贛州和興國縣;通信設施先進,安裝了移動、聯通通訊接收塔覆蓋22個村,1萬程控電話直撥國內外,日産1萬噸的自來水廠投入運營。 |
|
南塘鎮位於陸豐市東南部,東鄰甲子、甲西鎮,南連湖東、碣石鎮,西靠內湖鎮,北接汕尾市華僑管理區。全鎮總面積141。5平方公裏,總人口10.5萬人,轄24個村委會,是陸豐市主要的農業重鎮。2000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産值2.65億元。
南塘鎮地理位置優越,是陸豐東南部的交通樞紐。南托“三港”(甲子、碣石、湖東)一路(沿海公路),北靠“兩路”(廣汕公路、深汕高速公路)一站(220KV輸變電站)。交通便利,商貿繁榮。 “三高”農業發展迅速,成為全市農業商品生産基地。近年來,該鎮堅持以自身地理優勢為依托,積極發展淡水養殖、蔬菜種養和“三鳥”養殖等“三高”農業,促進了商品農業的規模發展。與此同時,鄉鎮企業也並駕齊驅,全鎮現有集體、聯合體、個體企業700傢,初步形成副食品、傢具、服裝、工藝品、化工等工業體係。
教育、文化、衛生等事業不斷發展。全鎮現有中小學校28所,幼兒園1所,實現中小學校捨樓房化。較大型學校有南塘中學、陳佛庇紀念學校等,南塘幼兒園也頗具規模。南塘中心衛生院是毗鄰鎮場的醫療服務中心,該院擁有血液透析機等一批先進醫療設備,新建擴建了醫務大樓、住院大樓。鎮內文化娛樂設施日益完善。擁有影劇院、電影巡廻放映隊、有綫電視、卡拉OK歌舞廳等。
南塘鎮名産多。南塘花生種植歷史悠久,其特點産量多,殼薄仁大,質地清脆可口,含油量高。南塘鎮是粵東花生生産、加工、集散地之一;南塘白薯片,選用當地優質番薯為原料加工精製而成,色澤潔白,質地鬆脆,清甜可口,含有人體必需的澱粉和有機物質,具有清熱解暑,助消化之功能;南塘牛肉丸,味香,可口不膩,為居傢、飲食行業常年不衰之菜式,馳名遠近。 南塘文物古跡多。主要有華山寺,位於南塘鎮華山北麓,建於明嘉靖三年(1524年)前,此處古榕翠竹,同氣連根,殿塔亭榭,相映成趣,還有“仙人腳印”。環田古寺,位於南塘鎮環林石佛村,建於明萬歷已醜年(1859)。古寺老樹參天,四季常青,泉清水甜,有古葬遺跡,“環山石穴”、“虎空行”、“中角尖”等勝景。此外,還有四柱湖豐湖寺、南湖遊樂園、湯湖溫泉度假村、五峰山怪石鬆林等,令遊客留連忘返。 |
|
- : Nantang Town
|
|
南塘 |
|
南塘鎮站 | 南塘鎮中心小學 | 高州市南塘鎮第一中學 | 樂清市南塘鎮預防保健站 | |
|
|
長山村 | 楊洲村 | 清溪村 | 小溪村 | 潭頭村 | 大埔村 | 白山村 | 湯湖村 | 南塘 | 圳頭村 | 東橋村 | 新河村 | 北湖村 | 小橫床村 | 小東塘村 | 鯉魚山村 | 外塘村 | 裏紅村 | 裏塘村 | 東山埠村 | 竜珠塘村 | 朝霞村 | 江宅村 | 南浦村 | 三江村 | 山馬村 | 珠北村 | 珠南村 | 永光村 | 白溪村 | 都口村 | 大都村 | 官田村 | 南安村 | 南湖村 | 後西村 | 烏石村 | 竹坑村 | 竜嶺村 | 溪南村 | 南塘街社區 | 勞田村 | 黃屋村 | 嶺腦村 | 道潭村 | 石院村 | 楓江村 | 維源村 | 石圳村 | 鵝坊村 | 田南村 | 黎源村 | 船埠村 | 澄藉村 | 橋溪村 | 渣竜村 | 西美村 | 梧厝村 | 後徑村 | 四池村 | | | | | | 更多結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