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前進鎮地處四川邛崍東大門,扼新邛公路要衝,距成都70公裏,離邛崍城區僅5公裏。全鎮面積32.5平方公裏,耕地22719畝,轄18個行政村,1個社區,總人口達23357人。前進鎮早在1996年就已步入了小康鎮的行列,2003年國內生産總值30366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308元。
前進鎮屬成都平原地區,鎮屬地域內天然氣資源豐富,四川石油管理局、川西北、川西南礦區等已在該鎮鑽井7口,圍繞天然氣資源的配套建設項目已進入招商階段。
前進鎮優質糧油面積已達80%以上,糧食主産優質品種的水稻、小麥、油菜;經濟農作物有中藥材川芎、澤瀉、緑色蔬菜、優質水果;農村副業以製麯、製粉、養豬、養魚、小傢禽等為主。目前,全鎮以新江村、新欣村為竜頭,已基本形成了2000畝的優質蔬菜種植片,正在大力發展無公害緑色蔬菜。前進鎮以南江村、護國村為竜頭的瘦肉生豬養殖基地,年出欄生豬數達60000頭以上,已成為川藏公路沿綫最大生豬養殖基地,加上經濟、環境、交通、通信等鎮域優勢,已具備了成熟的建設畜禽集貿交易市場的條件,鎮政府圍繞畜禽集貿交易市場的建設項目已經進行了招商實施階段,建成後的畜禽集貿交易市場將成為西南地區最大的畜禽集貿交易市場,投資的前景看好,投資回報潛力巨大。
前進鎮鄉鎮企業主要為釀酒、製磚,有四川省春泉集團、四川省漁樵集團、雙燕酒廠、鳳凰聯合企業、蜀鳳酒廠、文井集團等著名企業,有春泉係列酒、漁樵仙酒等知名品牌。
前進鎮基礎設施完善,全鎮基本完成了農網改造,普及了有綫電視;架設了兩座大功率移動電話基站,全鎮程控電話已達2200門,並完成了政府上網工程;全鎮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
前進鎮場鎮駐地又名東嶽鎮,因鎮上有東嶽廟得名,場鎮歷史悠久,清宣統三年(1911)其行政區劃以鄉團建製,1937年建立聯保製,即中和、南江兩鄉和東嶽鎮。1914年至1949年建立鄉,中和、南江合為東嶽鎮。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81年改為前進鄉,1992年撤鄉改為前進鎮。
前進鎮投資3000多萬元,占地1.5平方公裏的小城鎮,已初具規模,在被列為省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後,又順利通過了國傢體改委對申報國傢級小城鎮建設綜合改革試點鎮的初審。前進鎮有中學2所,中心小學1所,村級小學4所,幼兒園2所,衛生院1個,文化站1個,文教衛生事業蓬勃發展。
前進鎮城鎮有個體工商戶多傢,城鎮商貿業發達,日雜、百貧、飲食、娛樂門類齊全。第三産業較為發達。 |
|
【基本概況】 前進鎮位於仁和區西北部,與渡口、五十一片區相連,距市中心5公裏,距仁和區政府駐地7公裏,是攀枝花市近郊鄉鎮之一。東部與東區銀江鎮相接,南部與中壩鄉、太平鄉相接,北部以金沙江為界與西區格裏坪鎮隔江相望。全鎮境內呈“川”字地形地貌,山巒起伏,最高海拔2760米,最低海拔980米。轄普達村、渡口村、前進村、永勝村、田堡村、高峰村、勝利村、寶鼎村8個行政村和1個前進社區居民委員會,共有59個村民小組。全鎮幅員面積為106.82平方公裏,總耕地面積5835畝,其中田2745畝,地3090畝,人均耕地0.61畝。
【人口民族】 全鎮共有農戶2819戶,農業人口9519人,城鎮居民人口1762人,流動人口15000多人。境內居住着彝族、傣族、回族、水田族等8個少數民族。
【經濟發展狀況】 2005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産總值72888萬元,財政入庫稅收6392萬元,實現本級財政收入187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233元。
農村經濟以種養殖為主,全鎮已發展芒果近10000畝,並引進優質晚熟品種加強改造,2005年改造面積達3000畝。因地製宜在高峰村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和緑色食品,充分利用普達村土地肥沃、水利條件好的優勢,發展種植了2000畝優質無公害早市蔬菜。實現農業總産值2509萬元,完成糧食産量333.2萬公斤;蔬菜産量1071.66萬公斤;生豬存欄9981頭;魚類産量13.1萬公斤;水果産量93.1萬公斤。
初步形成了以煤炭及深加工、采礦及深加工、建材産品、化工、三産業為主的五大支柱産業。2005年全鎮實現鄉鎮企業總産值17.82億元,工業産值10.81億元,工業增加值6.39億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2億多元。全鎮鄉鎮企業已發展到1587傢,其中法人企業208傢,個體工商戶1379傢,年營業收入5000萬元以上的6傢,1億元以上的2傢。並在轄區內規劃建設了南山工業項目區、灰老溝工業項目區等。 |
|
[概況] 前進鎮位於漣水縣域西北部,西臨六塘河,東依新老張河,236省道、漣麻公路和麻唐公路穿境而過,距寧連一級公路與京滬高速公路分別為10公裏、20公裏,水陸交通十分便利。全鎮總面積50平方公裏,耕地2820公頃,轄1個居委會(同興);28個村委會(陳祝、朱後圩、四安莊、興北、前進、羅堆、戴碼、丁口、老堆、馬圩、麻垛、王碼、喬窪、戴沙、孫灣、埝莊、西哨、中哨、東哨、河西、春華、河東、徐東、祠堂、黃莊、左莊、王莊、嵇圩),78個村民小組,5485戶,2.95萬人。鎮政府駐同興居委會,距淮安市區、和漣水縣城40公裏。2006年全民創業、平安創建、信訪接待、老齡等工作被縣委、縣政府表彰嘉奬。2007年元月被中國民間文藝傢協會授於“中國淮海琴書之鄉”稱號。
[農業] 2006年,全鎮實現農業總産值8360萬元。農業獲得全面豐收,科技興農效果明顯。有1266.68公頃小麥,1600公頃水稻,226.63公頃玉米,總計産糧2.8萬噸,比上年增長9%。多種經營發展迅猛,三畜飼養量突破100萬衹,生豬飼養量達3.2萬頭,出欄生豬2.6萬頭,目前,全鎮共有百頭生豬養殖戶28傢,其中西安莊宏志養殖場年生豬出欄1500頭以上,被市、縣林牧部門評為生豬生産特色之鄉,2006年全鎮養雞70萬衹以上,1000衹以上草雞養殖大戶50戶,馬圩唐登纔2006年養雞純收入10餘萬元。
[工業與招商引資] 2006年,實現工業總産值7470萬元。前進鎮積極實施招商引資戰略,在鞏固現有工業經濟的基礎上,走“全層次、全産業、全方位”的招商工作思路,實行定點招商,組團招商,全民招商,引進項目17個,引資額3000餘萬元。江蘇舜天蘇邁剋斯木業落戶該鎮後,年實現銷售收入600多萬元,利稅60萬元,職工人均月工資900元以上;中發米廠日産精製米120噸,年産值實現800萬元,“金稻圓”産品供不應求,遠銷山東、浙江、上海、蘇錫常等地,寧夏隆湖公司賈雨生投資乙炔氣生産項目,年銷售收入超過500萬元,列入縣列統企業。
[第三産業] 2006年,前進鎮實現第三産業産值1000萬元,新增個體工商戶135戶,從業人員1360人,比上年新增185人。勞務輸出6610人,成建製勞務輸出1020人,形成餐飲、服務業、運輸、商業全面發展的良好勢頭。同時,全鎮建成電動縫紉、橫機編織、美容美發等勞務技能培訓班20個,培訓各類勞動力1300人次,其中以電動縫紉、美容美發為特色的培訓基地已初具規模。
[社會事業] 2006年,全鎮計劃生育率96.3%,人口出生率8‰,全鎮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在校生鞏固率100%。全年用於校園建設資金達100萬元,全鎮辦學條件得到全面改善,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投資50萬元,興建中學實驗樓一幢,中學餐廳940平方米,鎮中心小學被評為“市文明單位”、縣農村重點素質教育小學;中考成績位居全縣農村中學前列。投資70多萬元對鎮敬老院進行改造,新建老年公寓1000平方米。實施“光明助殘”行動,完成白內障患者手術18名。實現村村組組通電話,戶戶用上自來水,100%的村鋪水泥路,60%的村民小組通上砂石路,全鎮11個村已有9個村通有綫電視,98%人口參加新一年度的新型合作醫療。社會治安明顯好轉,連續五年被省評為平安合格鄉鎮,全鎮上下社會穩定,幹群關係融洽。
[開展創建文明集鎮活動] 2006年,全鎮廣泛開展創建文明集鎮活動,徹底改變街道髒亂差狀況。投入21萬元修建農貿市場,鋪設下水道180米,新修市場周邊道路1000米,在街道兩側建花池、垃圾池40個,解决多年來前進鎮有市無場的問題。全體機關幹部和中學學師生每月都開展一次創建衛生義務勞動活動,目前集鎮街道整潔,環境優美,文明衛生。 |
|
位於嫩江縣西南部。地處嫩江中遊強起伏臺地區。清康熙年間在此置官莊,1946年置區,1956年置鄉,1958年改建人民公社,1984 年改為建製鄉。鄉府駐前進村(舊名前官地),位於縣城南9公裏處。轄28個行政村、35個自然屯。行政區劃總面積243.2平方公裏,其中自營面積 175.4平方公裏。鄉轄總戶數5063戶,總人口22453人。
9月8日,經黑竜江省民政廳批準,前進撤鄉建鎮。前進鎮位於嫩江縣城南9公裏處,南臨鶴山農場,東與長福鄉接壤,西與大西江農場相鄰,111國道橫穿腹地,總面積為243.2平方公裏(其中自轄面積為175.4平方公裏)。轄13個行政村、35個自然屯。全鎮總人口24722人,其中農業人口為 23834人,占96.41%。
231121105 前進鎮
231121105200 前進村
231121105201 文質村
231121105202 聯閤村
231121105203 繁榮村
231121105204 新華村
231121105205 禎祥村
231121105206 保勝村
231121105207 永勝村
231121105208 吉祥村
231121105209 利民村
231121105210 東升村
231121105211 青石村
231121105212 中原村 |
|
嫩江縣轄鄉。1949年為區,1956年置前進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於縣境西南部,嫩江東岸。面積243平方公裏,人口2.2萬。嫩林鐵路過境,齊黑公路經此。轄保勝、中原、聯合、前進、繁榮、新華、利民、禎祥、青石、東升、永勝、吉祥、文質13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製油、面粉加工等廠。農業主産小麥、大豆、玉米,兼産甜菜、馬鈴薯。 |
|
前進鎮地處邛崍東大門,扼新邛公路要衝,距成都70公裏,離邛崍城區僅5公裏。全鎮幅員面積32.5平方公裏,耕地22719畝,轄8個行政村,1個社區,總戶數7024戶,總人口達25713人。2004年政府內設四辦一所一中心:黨政辦、經濟發展辦、建設管理辦、社會事物和人口與計劃生育管理辦、財政所、事業管理服務中心。財政供養人員53人,其中在職30人,離崗待退6人,退休人員17人。前進鎮早在1996年就已步入了小康鎮的行列,2004年國內生産總值30366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647元。
前進鎮屬成都平原熟地區,鎮屬地域內天然氣資源豐富,四川石油管理局、川西北、川西南礦區等已在新欣村、燕山村、虎墩村、花荷村、拾竜村、鳳凰村鑽井7口,圍繞天然氣資源的配套建設項目已進入招商階段。境內平均海拔493.3米,年均溫20℃,無霜期240天,全年雨量充沛,適應多種糧食和經濟作物生長。
前進鎮優質糧油面積已達80%以上,糧食主産優質品種的水稻、小麥、油菜;經濟農作物有緑色蔬菜、優質水果;農村副業以製麯、製粉、養豬、養魚、小傢禽等為主。2004年全鎮以新江村、新欣村為竜頭,形成了2000畝的優質蔬菜種植片,正在大力發展無公害緑色蔬菜。前進鎮以南江村、護國村為竜頭的瘦肉生豬養殖基地,2004年出欄生豬達11萬頭,已成為川藏公路沿綫最大生豬養殖基地,加上經濟、環境、交通、通信等鎮域優勢,已具備了成熟的建設畜禽集貿交易市場的條件,鎮政府圍繞畜禽集貿交易市場的建設項目已經進行了招商實施階段,建成後的畜禽集貿交易市場將成為西南地區最大的畜禽集貿交易市場,投資的前景看好,投資回報潛力巨大。
前進鎮鄉鎮企業主要為釀酒、製磚,有四川省春泉集團、四川省漁樵集團、雙燕酒廠、鳳凰聯合企業、蜀鳳酒廠、文井集團等著名企業,有春泉係列酒、漁樵仙酒等知名品牌。
前進鎮基礎設施完善,架設了兩座大功率移動電話基站,截止2003年全鎮程控電話已達2200門,並完成了政府上網工程;全鎮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
前進鎮場鎮駐地又名東嶽鎮,因鎮上有東嶽廟得名,場鎮歷史悠久,清宣統三年(1911)其行政區劃以鄉團建製,1937年建立聯保製,即中和、南江兩鄉和東嶽鎮。1914年至1949年建立鄉,中和、南江合為東嶽鎮。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81年改為前進鄉,1992年撤鄉改為前進鎮。
2000年前進鎮投資3000多萬元,占地1.5平方公裏的小城鎮,被列為省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2004年前進鎮有中學2所,中心小學1所,幼兒園2所,衛生院1個,文教衛生事業蓬勃發展。
前進鎮城鎮有個體工商戶多傢,城鎮商貿業發達,日雜、百貧、飲食、娛樂門類齊全。第三産業較為發達。 |
|
攀枝花市仁和區轄鄉。1965年劃入渡口市大河區,1971年並納拉、灰老、田房3個鄉置前進公社,1973年改屬渡口市東區,1975年改屬郊區(今7仁和區),1983年置前進鄉。位於區境北部,距區府7公裏。面積121平方公裏,人口0.9萬。轄寶鼎、勝利、高峰、田寶、永勝、普達、前進、渡口8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採煤、化工、冶煉、建材等廠。農業主産玉米、水稻、小麥。養殖業有淡水魚、生豬、牛羊、傢禽。 |
|
地處漣水縣城西北部,東以東張河為界與岔廟、高溝鎮為鄰,北隔南塘河與楊口辦事處相望,西與縣經濟開發新區以南六塘河為界,南與梁岔鎮相連。總面積50平方千米,轄11個行政村,總人口2.8萬人。 |
|
- : Qianjin Town
|
|
前進鄉, 前進 |
|
|
|
聯閤村 | 河東村 | 春華村 | 前進村 | 王莊村 | 鳳凰村 | 前進村 | 前進村 | 永勝村 | 永勝村 | 勝利村 | 河西村 | 敬老院 | 東升村 | 高峰村 | 馬橋村 | 黃莊村 | 利民村 | 華山村 | 渡口村 | 新華村 | 新江村 | 金鳳村 | 雙江村 | 同興社區 | 中哨村 | 東哨村 | 埝莊村 | 西哨村 | 嵇圩村 | 中原村 | 新欣村 | 禎祥村 | 羅堆村 | 王碼村 | 陳祝村 | 朱後圩村 | 四安莊村 | 戴碼村 | 老堆村 | 麻垛村 | 戴沙村 | 火花村 | 喬窪村 | 興北村 | 馬圩村 | 青石村 | 繁榮村 | 燕山村 | 祠堂村 | 徐東村 | 南江村 | 前進社區 | 保勝村 | 順江村 | 護國村 | 丁口村 | 左莊村 | 前進社區 | 孫灣村 | 吉祥村 | 花荷村 | 拾竜村 | 虎敦村 | 靠江村 | 普達村 | 虎墩村 | 騎江村 | 寶鼎村 | 文質村 | 田堡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