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130107101 凤山镇
130107101001 荆蒲兰居委会
130107101002 南井沟居委会
130107101003 南凤山居委会
130107101004 中凤山居委会
130107101005 杨家沟居委会
130107101006 北凤山居委会
130107101007 西沟居委会
130107101008 白彪居委会
130107101009 张家井居委会
(以下根据“石家庄市区划地名网”资料整理,其更新时间为2004年8月。人口等数据截至时间不详)
凤山镇(Fèngshān Zhèn) 面积19.79平方千米,人口14793人。镇政府驻北凤山 ,邮编050100。[区划] 辖9个村委会。[沿革] 因乡镇政府机关驻北凤山村,故名凤山镇。1958年为高峰公社,1960年区县分开,该社为三、四分社,1963年改为凤山公社,1984年5月改为凤山乡,2001年又改名为凤山镇。 |
|
概况 凤山镇(Fengshan Zhen)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46.8千米。112国道过境。镇政府驻凤山村。面积361.9平方千米,人口4.27万人(2002年)。辖1个社区、33个行政村。有建于1723年的凤山戏楼,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代码 130826105:~001 凤山社区 ~201 凤山村 ~202 北关村 ~203 石桥村 ~204 白营村 ~205 东关村 ~206 南营村 ~207 陶来营村 ~208 榆树林村 ~209 达来沟村 ~210 勃营村 ~211 元宝山村 ~212 乌拉海营村 ~213 跑马场沟村 ~214 二道沟村 ~215 兰营村 ~216 上坝村 ~217 东头营村 ~218 下坝村 ~219 上官营村 ~220 花盆村 ~221 千佛寺村 ~222 沙锦营村 ~223 毛桃沟村 ~224 朱首营村 ~225 坝汉沟村 ~226 抄良山村 ~227 佟栅子村 ~228 庙沟村 ~229 下官营村 ~230 团榆树村 ~231 刘营村 ~234 坝营村 ~235 八郎沟村 ~236 铁营村
沿革 1953年建凤山镇,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建镇。1997年,面积361.9平方千米,人口3.9万,辖凤山、石桥、兰营子、佟栅子、上官营、上坝、毛桃沟、坝汉沟、花盆、抄梁山、下坝、朱首营、东头营、二道沟、千佛寺、沙锦营、庙沟、乌拉海营、跑场沟、北头、饽营、元宝山沟、东关、白营、南营、达来沟、陶来营、榆树林、下官营、团榆树、刘营、坝营、铁营、八郎沟34个行政村和凤山1个居委会。
镇政府驻凤山村。面积361.9平方千米,人口4.27万。辖1个社区、33个行政村:凤山;凤山、铁营、上坝、下坝、饽营、石桥、刘营、庙沟、北关、南营、东关、白营、花盆、兰营子、上官营、下官营、朱首营、跑场沟、八郎沟、东头营、抄梁山、坝汉沟、二道沟、团榆树、达来沟、榆树林、千佛寺、沙锦营、陶来营、乌拉海营、元宝山沟、佟栅子坝营。 |
|
凤山镇位于福州市罗源县城关,地处罗源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32.2平方公里,全镇辖9个农业村、5个居委会,总人口6万人。交通便捷,到省会城市福州及长乐国际机场不足1小时路程,距正在建设的福温铁路罗源站仅3公里,104国道、罗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齐全,具有强大的发展优势和潜力。2004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3496 1万元,农业总产值2553万元,工业总产值132408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75300万元,地方级财政收入28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78元。先后被省、市评为“福建省文明乡镇”、“福州市文明乡镇”、“福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福建省明星镇”、“福建省百强乡镇”、“福建省科技示范乡镇”、“福建省发展外向型经济先进乡镇”、“福建省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福州市最佳乡镇”等。
一、内设机构及领导配备
凤山镇党政工作机构设置五个办公室,即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社会综合治理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事业单位设置五个服务中心一个执法队,即农业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中心、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综合行政执法队。全镇配备12名领导干部,正科级3名,副科级9名。
二、工业园区建设情况
(一)西部工业集中区
凤山镇西部工业集中区位于罗源城区西部,于1991年创办,占地面积1 070多亩。十余年来,镇村两级先后投入500多万元进行水、电、路、通讯等“四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目前,园区内落地企40多家,产值上亿元,从业人员近千名。其中,上规模企业有恒源食品有限公司、帅孚食品有限公司、 东方石材厂、洪之洋家具厂等。
(二)九龙坂工业区
凤山镇九龙坂工业区位于镇区东部余家塘,于2002年8月设立,占地面积500多亩。该工业区主要是引进创办外向型的石板材企业,目前已落地企业有罗源闽磊石业有限公司、弘达石材商贸有限公司、诗巨石业有限公司等,年值近亿元,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8家。
历史变迁
该镇位于县境中部,离罗源湾2.5公里,三面环山,东面临海。民国31年有一份邮政部门《视察员查视罗源湾三等邮局局务报告书》称:“全城人口约1.5万人,商业萧条,地方经济不景气,与邻近重要市镇无大联系,该处无工厂……县立初级中学一校,学生约百人,小学计6所。”民国37年,城区有街道28条,巷道34条,主要街道宽3~4米,巷道宽多1米左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1955年拓宽南大路的桥南古道接通104国道,建成凤南路,宽10米。1956年,罗源电厂改为公私合营,装机容量40千瓦。1957~1958年拓宽司前街至10米,铺以方整石。1958年新辟通场路,拓宽西大路至14米。1958年7月、1971年、1976年11月先后建成白塔、潮格、中房溪百丈水电站后,三站合并称为罗源百丈水电站。拥有厂房18座,建筑面积5450平方米,居民普遍用上电灯照明,安装300多盏路灯。1979年3月建成罗源自来水厂,日供水2000吨,居民开始吃上自来水。1979年12月,在渡头山顶建成电视差转台。
70~80年代,县城又陆续拓宽、新建南大路、司前街、北大路、通场路、东环城路、北环城路、凤南路等。1985年普查,城区房屋建筑总面积64.4万余平方米,其中1949年以前的只有17.3万多平方米,占26.94%,1980~1985年,新建房屋20.6万平方米,占总面积的31.68%。1985年10月,由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罗源县城区总体规划》,1986年10月,经福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付诸实施。1987~1990年又建新房约9.3万平方米。1986年新建的中心市场,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为3层框架结构,固定与临时摊位785家。1987年9月,又建成卫星地面接收站,可接收中央电视台节目。
进入90年代,商业、交通业均有发展,1990年全镇社会商品零售额4975万元,集市贸易成交额4486万元,全镇有机动车辆206辆,每天有6班次长途汽车通向外地。道路拓宽改建和街景建设均结合旧城改造进行,1992年开始拓宽改建罗川路,该路原是104国道线上罗源境内横贯城关南大门地段的街道,街容杂乱,路面狭窄,店屋低矮破旧,交通拥挤。1992年7月投资1631万元动工改建罗川路,1993年8月20日竣工通车。拓建后,宽32米,长3公里,水泥道面,直抵罗源湾开发区。羽绒厂至东门坝1公里路段,用绿色护栏将大路分隔成14米宽的主车道,路灯排列成行,道路两侧的航运大楼、烟草大楼、长途汽车站、莲花城、交警大楼,圣水古街等楼房拔地而起。1993年4月松山围垦堵口成功,为罗源城区建设提供2306公顷土地,同年6月,县人民政府委托天津规划设计院编制《罗源湾城市总体规划》,先后按城市总体规划又拓建通场路、北门街、司前街、四坊街、南大路、东大路、东环路等8条市区主要街道,拆迁旧房14.6万平方米,新建、扩建楼宇153幢,改造拓宽道路5080米,浇注水泥路面7.65万平方米。总投资2.5亿元,拓建城区东环路,于1994年12月建成,宽32.5米,长480米的水泥大道,并在路南端与东门桥、东大路、江尾下新路交叉的十字路口上,新置裙高0.56米,直径16.8米的环岛,沿街楼宇建筑,清新别致。繁华的中心市场、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邮电大楼、商业城等高楼,与环岛象征“罗川腾飞”的高杆灯。组成一幅罗源新街景。在旧城改造实施4年中,拆迁旧房13万平方米,新建、改建楼屋30多万平方米,主要商业服务网点有37处。为了根本上改变城区供水紧张,确定扩建自来水厂规模为1.2万吨/日,1994年10月20日竣工,供水能力达2万吨/日,城区人口供水普及率96%。1993~1994年投资70多万元,用于扩大中、小学校园面积,增添教学设备,并兴建养老院,妥善安置五保户,投资30多万改善市政设施。1994年又建成莲花山公园中的4座亭,上山汽车公路2公里,移植各种树木花卉12万株。
1994年末,城区街巷道路总长14.71公里,其中可通汽车的6.31公里,除上路衙、马房衙、登波衙未改造外,其余均铺砌方整石或水泥路面,共有排水沟34条,总长12.2公里。镇上有中学2所,建筑面积1.43万平方米;小学6所,建筑面积9295平方米;医疗卫生单位13个,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电影院2座,建筑面积2389平方米,体育场1座,占地37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89平方米。全镇辖11个居(村)委员会,8828户,30404人,农民人均纯收入2005元。 |
|
湖北省罗田县凤山镇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山区城镇,地处湖北省和黄冈市东部的大别山腹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全镇版图面积257平方公里,辖47个村、3个社区居委会、23 家镇办企业、1个镇属林场,总人口 13 万,其中城区面积1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8万, 城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凤山,人口119689人,面积256.5平方千米。辖5个居委会、47个村委会:万密斋、饼子铺、淘金寺、金马、土门坳、蔬菜、鸟雀林、土门坳、合家畈、栗子坳、六十石、三里桥、老塔山、李蟒岩、王家园、上石源河、槐树坳、花石桥、丰衣坳、登场坳、碾石河、晒谷石、十里铺、中石源河、瓦窑岭、河东街、桥南、七里牌、栗林咀、龚家河、覆船山、徐家河、二廊庙、叶家河、大雾山、簰形湾、祝家山、大人冲、乌岩、李家坪、李家楼、白杨冲、鲇鱼丘、杨家湾、周家沟、长塘坳、大塘塆、易家岩、饼子铺、李家咀、王道山、昔阳冲。
凤山镇资源充裕,物产丰富,镇内有良田41000 亩、优质板栗基地45000 亩、药材基地10000 亩、蔬菜基地8000 亩、绿茶基地8000 亩、银杏基地10000 亩、竹木林地面积30万亩、优质花岗岩石材蕴藏量300万立方米。
凤山镇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03 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4760 万元,财政收入145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53 元,完成企业总产值145284 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33613 万元,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1670 万元。该镇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综合考评在市、县均是名列前茅,经济已经迈入了快车道。
凤山镇社会发展状况良好。民主法制建设明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推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开展,城乡文明程度有了极大提升,教育、医疗、保险等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突破,整个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
|
一、地理位置
凤山镇地处滇西纵谷南部,是凤庆县城所在地,是全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儒文化荟萃之地,著名“滇红”茶的发源地。全镇国土总面积218.316平方公里,东与洛党、小湾两镇相接,南与三岔河镇相连,西至勐佑镇、德思里乡,北与大寺乡相邻,居住有汉、回、彝、白、佤族等20多种民族。
二、自然条件
境内群山纵横、山峦起伏,最高海拔2863米,最低海拔1472米,为半山区镇。全镇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集中,干湿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为16.6℃。雨量丰沛,年平均降雨量1307毫米。蜿蜒美丽的迎春河从县城淙淙而过,奔向云县,最后汇入奔腾汹涌的澜沧江。凤山镇有耕地面积38121亩,林业用地面积13274.7亩,森林覆盖率32%。
三、经济状况
凤山镇辖区总面积218.36平方公里,是凤庆县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中心。全镇辖18个村民委员会,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人口71836人,其中农业人口51936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2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有耕地面积38121亩、茶园面积43808亩。全镇有4个学区、一个镇属完小、3所中学共44个校点,在校生7400人(初中在校生1508人,小学在校生5892人)。2006年末,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1650.3万元,财政收入达585.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53元,人均比上年增收157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7500元,粮食总产1454.9万公斤。
四、产业发展
近几年来,凤山镇党委、政府在上级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努力,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力度。
(一)茶叶产业建设取得新突破。凤山镇是全区八大开发片区之一,从2000年开始以高标准、高起点建设高优生态茶园,截止2003年底,共建设高优生态茶园18430.38亩。其中建成省级茶树良种场母本扩繁园3100亩,省财政科技扶贫示范项目3103亩,农民投资投劳建成12227.38亩。同时,对4万亩老茶园进行提质改造,紧抓茶园管理和茶叶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的监管,促使凤山茶叶向“名、特、优、精”的方向发展,计划“十五”期间建成高优生态茶园3万亩。
(二)经济林果业初步形成。党委、政府坚持政策引导,连片规模种植的原则,在省、地、县的大力扶持下,在安石村实施第一期干果示范基地建设——泡核桃连片规模种植。安石村已种植泡核桃3000多亩,现已全部挂果,长势喜人,真正做到了“三年挂果、五年丰产”,成为全镇连片规模种植样板村。全镇共建成各种经济林果21980亩,其中树头菜种植基地500亩,泡核桃种植基地共20280亩,桃、李、樱桃等经济林果木1200亩。
(三)畜牧业健康发展。全镇始终走“高产、优质、高效”的路子,狠抓畜品种改良,积极推广科学养殖,强化疫病防治工作,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畜牧业发展较突出的清水河村,在县农业局的指导帮助下,引进国外肉牛新品种西门达尔,并对其进行肉牛冻精改良,改良后肉牛品质结构良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现西门达尔肉牛存栏数1606头,每头肉牛最低价位在2500元,全年经济收入在50万元左右。
(四)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迅猛。镇党委、政府积极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成效显著。2002年末全镇共有乡镇企业3459户,从业人员7744人,其中个体私营企业3405户,占98.4%,镇属集体企业7户,村办企业47户,乡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4676万元,实现总产值17888万元,实现税收2172万元,乡镇企业已逐步成为全镇的一大经济支柱。 |
|
凤山镇位于小兴安岭南麓,通河县城北部,东与三站、清河接壤,北邻铁力,西毗木兰,距县城四十三公里,鸡讷公路南北贯通,乌隆森林铁路在镇内通过。全镇辖十个行政村,二十五个自然屯,全镇共2538户,8793口人.全镇总面积为1861.61平方公里,凤山镇和平村为镇政府所在地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
凤山镇,原名“凤凰砬子”。传说早年从凤阳屯西南山飞来一只凤凰落在山上,故名“凤凰砬子”。原属通河县管辖,1929年从通河县划出,设置凤山设治局,为设治局驻地。东北沦陷后,1933年“改局为县”,为凤山县城。1939年6月,撤销凤山县,并入通河县,设凤山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3月,设置凤山区,后改为第八区。1956年3月,撤区划乡,设置凤山乡。1958年10月,改称凤山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为凤山乡。1985年8月,改为凤山镇。
凤山镇地势北高南低,多数村屯坐落在山间平地处,山地面积总数占90%以上。大小山脉呈口袋形包绕村屯,有名山峰18座,其中海拔在千米以上的有白石砬子、元蘑顶子、岔林岭等,山间溪涧清澈,林木葱郁,山脉波壮起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山区小镇,是全县山产品重要产地和北药生产基地。
凤山镇属山区气候,南北温差较大,夏季多雨潮湿,冬季风小雪大,初霜期在9月20日—10月5日,终霜期4月25日—5月15日,无霜期105—110天,有效积温在2000—2200℃,年平均降雨量550毫米,主要集中在六、七、八3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
凤山镇地处山区腹部,林产品得天独厚,全镇森林面积约占总面积90%左右,红松、落叶松、水曲柳、黄菠萝、秋子等珍贵树种驰名中外。林区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主要有马路、野猪、熊、狍子、山羊、水獭、野鸡、飞龙等珍贵禽兽。野生植物有名贵药材山参、刺五加、五味子等百余种,野生食用菌如山木耳、圆蘑、猴头等产量甚高,是通河县林产品重要产地之一。
凤山镇境内矿产有金、大理石、石英、石灰石资源有待开发开采。水利资源丰富,主要河流有岔林河、蚂螂河、大小泡泽及小型水库60余个。
旅游景点有岔林河漂流、青峰山庄、乌龙国际狩猎场、石猴山冰湖旅游区等,岔林河漂流被评为全省十大漂流旅游景区之一。可开发的旅游景点有:平顶山风景区、八个砬子风景区、凤凰砬子风景区,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凤山镇,在党中央的正确方针指引下,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发展本地自然优势,利用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事业,招商引资,开发资源。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以新的姿态出现在通河大地,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山区名镇。
230128104 凤山镇
230128104001 和平居委会
230128104200 凤山村
230128104201 凤阳村
230128104202 船口村
230128104203 和平村
230128104204 清茶村
230128104205 蚂螂河村
230128104206 四马村
230128104207 宏星村
230128104208 福山村
230128104209 青山村
230128104400 龙口林场 |
|
地理位置
凤山镇位于柳城县南部。全镇总面积122平方公里;2004年末总人口2.34万人;2005年末总人口2.36万人;耕地面积3.4万多亩。地处融江、柳江、龙江河畔、三条江于镇内交汇、四山(鸾山、穿山、网山、龙船山)朝拱之地。上通融水、融安、三江三县,直到贵州省,下达柳州、梧州、广州。水资源、硅矿资源十分丰富,水路交通便利。距209国道11公里,距县城和柳州市分别为33公里、44公里,陆路、水路交通十分便。
乡镇概况
壮、汉、苗、瑶、仫佬、侗、水等8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居多,耕地面积2746公顷,其中水田1024公顷,畲地1722公顷。1997年10月16日,凤山镇被柳州市人民政府划定为抗日战争时期革命老区。
农业生产
全镇耕地面积2235公顷,甘蔗是该镇的主要经济支柱。凤山镇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建立对河村西瓜、头塘、二塘村慈姑、莲藕、大湾村 柑、大塘、思练村桑蚕等基地,形成“一村一品一特色一优势”的生产格局。200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0.96亿元,进厂原料蔗11.62万吨,乡镇企业总产值 3.57亿元,财政总收入2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42元。200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8562.8万元,进厂原料蔗8.52万吨,乡镇企业总产值8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09元。
经济发展
2004年,凤山镇投入资金20万多元,更新维修凤山、大岸、铁炉等抽水船,硬化部分渠道;筹集370万元的农网改造民心工程完工,6900多户城乡居民用上便宜电;通讯网络实现移动电话村村通,程控电话覆盖凤山集镇外的对河、头塘、二塘3个村民委,安装电话1300多部;塘进、荡平、沙泥、骆家、李家、杨家、大塘7个自然屯安装了闭路电视。
2004年8月,凤山镇引进柳州市佳诺有色金属公司,该公司投资200万元,预计年产“锌包钢”4000吨,实现产值6000万元,实现税利500万元,产品全部销往国际市场;引进资金50万元建设一个大型的石灰窑,建成后每日生产石灰100吨,年实现产值600万元,实现税利60万元。
该镇矿产资源丰富,有大量卵石(石英石含量达99%以上),石灰石、耐火材料可开发利用。境内的开山寺在全国乃至东南亚有一定的影响,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前来烧香拜佛的群众达5万多人。
特色产品
驰名区内外有300多年历史的特产云片糕,数百年畅销不衰,多次参加全国性的农副产品展销会倍受商家的青睐。
行政区划
镇辖二塘、头塘、旧县、对河、凤山、南丹、思练、大塘、大湾9个村民委员会和凤山社区居民委员会,共64个自然屯。全镇有中学1所,小学7所、卫生院1所。 |
|
凤山镇位于博白县中部,距县城38公里。全镇总面积155平方公里,辖17个村(居)委会,36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万多人。
全镇耕地面积29700亩,人均耕地0.4亩,2003年粮食总产量2.26万吨,农业总产值7854万元。辖区内建有黑泥冲、老鸦山、大虫坑等8座中小型水库,生活和生产用水用电均可满足需求。
2003年国民生产总值12654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4800万元,财政收入193.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 200元。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盛产优质水稻、瘦肉型猪、三黄鸡、狮头鹅、桂圆肉、杨梅等,素有“梅乡”之称。全镇有化工、铸造、养殖、桂圆加工、竹编加工、饮食、服务等行业。
该镇现有高中1所、初中4所、小学1 8所、幼儿园10所,在职教师598人,在校学生12270人。 |
|
凤山镇位于石家庄市井陉矿区西南部, 距矿区中心2.5公 里。凤山镇交通十分便利,井矿与贾凤两条县级公路在风山镇区交汇。向南至井隆天长镇与307国道连通。向北与省道平涉公 路连通。凤张铁路支线与石太路连接,在井隆矿务局第三矿设凤山站。面积19.79平方千米,全镇4317户,人口14793人。镇政府驻北凤山,辖9个村委会。这里因乡镇政府机关驻北凤山村,故名凤山镇。1958年为高峰公社,1960年区县分开,该社为三、四分社,1963年改为凤山公社,1984年5月改为凤山乡,2001年又改名为凤山镇。
镇域内地势西高东低,镇域南北开阔,地形起伏不大,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适宜农作物生长。土壤属碳酸钙质土。且矿产资源丰富,煤炭、石灰石储量大,是生产化工产品和水泥的优质原料。9个村,村村通公路,且主要道路混凝硬化,通电,且大部分村双路供电;通电话,可国内、国际直拨,并在镇域内设有4个电话分站,电话入户率达到63%。可谓交通便利、通讯快捷,为该镇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截至2001年底,全镇共有镇、村办企业27家。 |
|
镇政府驻凤山村。面积361.9平方千米,人口4.27万。辖1个社区居委会、33个村委会:凤山;凤山、铁营、上坝、下坝、饽营、石桥、刘营、庙沟、北关、南营、东关、白营、花盆、兰营子、上官营、下官营、朱首营、跑场沟、八郎沟、东头营、抄梁山、坝汉沟、二道沟、团榆树、达来沟、榆树林、千佛寺、沙锦营、陶来营、乌拉海营、元宝山沟、佟栅子坝营。
凤山镇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农民增收调整产业结构,农业发展出现欣欣向荣气象。凤山镇把生态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投资200万元完成坝汉沟小流域治理工程面积9000亩;投资150万元,实施封山育林工程总治理面积15000亩,辅助造林3995亩,德援造林项目9801亩。同时,依托以工代赈,大力实施节水灌溉工程,投资154万元浆砌渠道1260米,新打机井19眼,铺设地下固定及移动管道6760米,修建农道桥、分水闸、泄水闸、涵洞等。这些工程的顺利实施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强调整产业结构力度。在养殖业上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开展奶牛、肉牛、优种羊、优质猪的养殖。奶牛饲养已初具产业化规模,现镇内奶牛存栏1500头,建有规模养殖小区3处,肉牛存栏3500头,年内可出栏1200头,肉类产量650吨。利用小规模大群体型、大户带动型、协会会员型三种不同舍饲圈养模式,养殖优种羊18万只。优质猪饲养量达6万头,年内出栏4万头。种植业上以蔬菜种植和速生林种植为主,全镇种植蔬菜1万亩,建占地3000平方米的蔬菜批发市场1处。成立了蔬菜种植协会,由本地蔬菜大户与北京蔬菜商建立产供销一条龙销售组织,解决了农民卖菜难问题。全镇栽速生林3000亩,新增杏扁1500亩,使杏扁林总面积达到5000亩,杏扁总产量55万公斤,为农民增收近200万元。 |
|
在福泉县东南部。面积52平方公里。人口1.57万,其中苗、布依等民族占56.7%。辖1居委会、10村委会。清为鸡场、羊老、羊昌河、冬青树4团。1932年置凤山镇及冬青、筑王等乡。1942年置凤山镇。1952年划为1镇5乡。1958年撤镇、乡建凤山公社。1984年复置镇。经济作物有油菜、烟草。有七星冲小煤矿。有小学11所。古迹有筑王城。镇人民政府驻地凤山,在城厢镇东南14公里,羊老河西侧。人口1550人,有汉、苗等民族。海拔843米。因附近凤凰山得名。是县大牲畜交易市场。贵鲇公路经此。 |
|
凤山镇位于小兴安岭南麓,通河县城北部,东与三站、清河接壤,北邻铁力,西毗木兰,距县城四十三公里,鸡讷公路南北贯通,乌隆森林铁路在镇内通过。全镇辖十个行政村,二十五个自然屯,全镇共2538户,8793口人.全镇总面积为1861.61平方公里,凤山镇和平村为镇政府所在地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凤山镇地势北高南低,多数村屯坐落在山间平地处,山地面积总数占90%以上。大小山脉呈口袋形包绕村屯,有名山峰18座,其中海拔在千米以上的有白石砬子、元蘑顶子、岔林岭等,山间溪涧清澈,林木葱郁,山脉波壮起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山区小镇,是全县山产品重要产地和北药生产基地。凤山镇属山区气候,南北温差较大,夏季多雨潮湿,冬季风小雪大,初霜期在9月20日—10月5日,终霜期4月25日—5月15日,无霜期105—110天,有效积温在2000—2200度,年平均降雨量550毫米,主要集中在六、七、八3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凤山镇地处山区腹部,林产品得天独厚,全镇森林面积约占总面积90%左右,红松、落叶松、水曲柳、黄菠萝、秋子等珍贵树种驰名中外。林区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主要有马路、野猪、熊、狍子、山羊、水獭、野鸡、飞龙等珍贵禽兽。野生植物有名贵药材山参、刺五加、五味子等百余种,野生食用菌如山木耳、元蘑、猴头等产量甚高,是通河县林产品重要产地之一。凤山镇境内矿产有金、大理石、石英、石灰石资源有待开发开采。水利资源丰富,主要河流有岔林河、蚂螂河、大小泡泽及小型水库60余个。旅游景点有岔林河漂流、青峰山庄、乌龙国际狩猎场、石猴山冰湖旅游区等,岔林河漂流被评为全省十大漂流旅游景区之一。可开发的旅游景点有:平顶山风景区、八个砬子风景区、凤凰砬子风景区,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凤山镇,在党中央的正确方针指引下,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发展本地自然优势,利用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事业,招商引资,开发资源。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以新的姿态出现在通河大地,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山区名镇。 |
|
凤山镇 凤山镇位于罗源县中部,是县政府驻地,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面积32.20平方千米,人口6万人。辖9个居委会、1个社区、5个行政村。沈海高速公路、104国道过境。名胜古迹有莲花山上的圣水寺和栖云洞内辉绿岩石刻的十八罗汉和观音像。
[代码]代码350123100:~001北门居委会 ~002东门居委会 ~003南门居委会 ~004西门居委会 ~005城关居委会~006余家塘居委会 ~007岐阳居委会 ~008竹兜居委会 ~009东区居委会 ~010闽凤社区 ~201苏区村 ~202管柄村~203南门外村 ~204陈厝村 ~205方厝村
[沿革]1958年置城关公社,1961年改镇,1966年更名城镇公社,1979年复改城关镇,1982年更名凤山镇。1997年,面积31平方千米,人口3.1万,辖苏区、管柄、南门外、陈厝、歧余、方厝6个村委会和北门、东门、南门、西门、城关5个居委会。 |
|
面积19.79平方千米,人口14793人。镇政府驻北凤山 ,邮编050100。
[区划]
辖9个村委会。
[沿革]
因乡镇政府机关驻北凤山村,故名凤山镇。1958年为高峰公社,1960年区县分开,该社为三、四分社,1963年改为凤山公社,1984年5月改为凤山乡,2001年又改名为凤山镇。 |
|
丰宁满族自治县辖镇。1953年建凤山镇,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46.8公里。面积361.9平方公里,人口3.9万。112国道过境。辖凤山、石桥、兰营子、佟栅子、上官营、上坝、毛桃沟、坝汉沟、花盆、抄梁山、下坝、朱首营、东头营、二道沟、千佛寺、沙锦营、庙沟、乌拉海营、跑场沟、北头、饽营、元宝山沟、东关、白营、南营、达来沟、陶来营、榆树林、下官营、团榆树、刘营、坝营、铁营、八郎沟34个村委会和凤山1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农机、食品、饮食服务、皮毛、五金工具等业。农业主产玉米、谷子、高粱。有建于1723年的凤山戏楼,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当代著名诗人郭小川出生于此地。 |
|
凤山镇自唐长兴四年(933年)罗源设县至今,历来为县治。明弘治间(1488~1508年),为抵御倭冠入侵,始筑墙为城,将北部的凤山围在城池之内,故称凤城。民国时期,1935年立保甲,称凤山联保处;1941年称凤山镇公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8年成立城关人民公社,1979年改称城关镇,1981年更名凤山镇。
城区有大小街巷66条,主要街道有罗川路、南大路、司前街、北大路、东环城路、北环城路、通场路、东大路、管角街、塔兜街、西大路、西外路、西二环路、罗中路、学前洋街、府前街、罗川中路、马祖前街、学前街、东外路、圣水街、草桥头街等22条。
境内名胜古迹有:莲花山游览区、古刹水陆寺、圣水寺、“三黄世家”宗祠遗址、万寿塔、宋太宰余深故居、天后宫、先锋庙等。
凤山镇位于罗源县城关,地处罗源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32.2平方公里,全镇辖9个农业村、5个居委会,总人口6万人。交通便捷,到省会城市福州及长乐国际机场不足1小时路程,距正在建设的福温铁路罗源站仅3公里,104国道、罗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齐全,具有强大的发展优势和潜力。2004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34961万元,农业总产值2553万元,工业总产值132408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75300万元,地方级财政收入28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78元。先后被评为“福建省文明乡镇”、“福州市文明乡镇”、“福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一、凤山镇政府内设机构及领导配备
凤山镇党政工作机构设置五个办公室,即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社会综合治理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事业单位设置五个服务中心一个执法队,即农业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中心、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综合行政执法队。全镇配备12名领导干部,正科级3名,副科级9名。
二、工业园区建设情况 。
一)西部工业集中区
凤山镇西部工业集中区位于罗源城区西部,于1991年创办,占地面积1070多亩。十余年来,镇村两级先后投入500多万元进行水、电、路、通讯等“四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目前,园区内落地企40多家,产值上亿元,从业人员近千名。其中,上规模企业有恒源食品有限公司、帅孚食品有限公司,东方石材厂、洪之洋家具厂等。
二)九龙坂工业区
凤山镇九龙坂工业区位于镇区东部余家塘,于2002年8月设立,占地面积500多亩。该工业区主要是引进创办外向型的石板材企业,目前已落地企业有罗源闽磊石业有限公司、弘达石材商贸有限公司、诗巨石业有限公司等,年值近亿元,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8家。 |
|
镇政府驻凤山,人口119689人,面积256.5平方千米。辖5个居委会、47个村委会:万密斋、饼子铺、淘金寺、金马、土门坳、蔬菜、鸟雀林、土门坳、合家畈、栗子坳、六十石、三里桥、老塔山、李蟒岩、王家园、上石源河、槐树坳、花石桥、丰衣坳、登场坳、碾石河、晒谷石、十里铺、中石源河、瓦窑岭、河东街、桥南、七里牌、栗林咀、龚家河、覆船山、徐家河、二廊庙、叶家河、大雾山、簰形湾、祝家山、大人冲、乌岩、李家坪、李家楼、白杨冲、鲇鱼丘、杨家湾、周家沟、长塘坳、大塘塆、易家岩、饼子铺、李家咀、王道山、昔阳冲。 |
|
湖北省罗田县凤山镇 , 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山区城镇,地处湖北省和黄冈市东部的大别山腹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全镇版图面积 257 平方公里,辖 47 个村、 3 个社区居委会、 23 家镇办企业、 1 个镇属林场,总人口 13 万,其中城区面积 10 平方公里 , 城区人口 8 万 , 城区规划面积 20 平方公里。
凤山镇资源充裕,物产丰富,镇内有良田 41000 亩、优质板栗基地 45000 亩、药材基地 10000 亩、蔬菜基地 8000 亩、绿茶基地 8000 亩、银杏基地 10000 亩、竹木林地面积 30 万亩、优质花岗岩石材蕴藏量 300 万立方米。
凤山镇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2003 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 64760 万元,财政收入 145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353 元,完成企业总产值 145284 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 33613 万元,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 1670 万元。该镇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综合考评在市、县均是名列前茅,经济已经迈入了快车道。 |
|
风山镇位于柳城县南部,地处融江、柳江、龙江三江交汇之处,水路交通十分便利。总面积 122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委和1个社区, 64个自然屯。年末总人口2.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3万人。镇有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村完小8所,教学点8个,卫生院1所。全镇有耕地面积2759公顷,其中水田1025公顷,畲地1734公顷。
2004年,该镇以科技促进农业发展,粮食种植优质率高达98%,糖料蔗种植良种率100%;优化农业结构,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特色一优势”格局,对河西瓜、茂林马蹄、头塘茨菇已在县内外打出品牌;新的农业支柱产业桑园种植达到280公顷,产值达800多万元。实现乡镇企业营业收入3.5亿元;农业总产值9209.4万元;财政收入2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42元。年内,引进柳钢非钢公司等五家企业到镇内投资690万元;历史悠久的特产云片糕产量达3000吨,畅销区内外,产值达3000多万元。 |
|
在博白县东部。面积154平方公里。人口5.6万。辖16村委会,有426自然村。1950年设十一区。1958年改凤山公社。1984年改置镇。有铁矿。产烟叶、淮山、荔枝、龙眼、柑橙、蘑菇等。有中小学22所。镇人民政府驻地凤山圩,在博白南25公里。人口1390。明代建圩,清雍正年间设巡检司。有农机、农具、服装、爆竹、油毡、造纸、编织等厂。有公路接玉北、玉湛公路。 |
|
|
|
凤山镇 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
凤山镇党委、政府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和临沧地委、行署提出的“农民增收的文章从企业做起,农村发展的文章从城镇做起”的思路,紧紧围绕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以茶文化为主的文化大县,茶叶、核桃大县,把县城建设成为国家级园林城市” 的目标,抓住列入全区八大片区开发的历史性机遇,不断深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致力于巩固提升种养业,强化加工业,发展服务业,提高国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同时,积极参与城市经营,服务城市建设,不断深化乡镇企业改革,抓好全镇的城镇建设和“三村”建设,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提高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努力把凤山镇建设成为全县的茶叶大镇、生态优镇、经济强镇。
一、乡镇概况
凤山镇地处滇西纵谷南部,东与洛党、小湾两镇相接,南与三岔河镇相连,西至勐佑镇、德思里乡,北与大寺相邻。全镇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集中,干湿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境内群山纵横,山峦起伏,最高海拔2863米,最低海拔1472,是典型的半山区镇。蜿蜒的迎春河穿境而过,汇入波涛滚滚的澜沧江。
凤山镇辖区总面积218.36平方公里,是凤庆县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中心。全镇辖区内有18个村委会,4个社区居委会,362个村民小组,32个居民小组。2002年末,全镇有总人口70436人(其中农业人口51792人,占总人口的74.7%)。有耕地面积38121亩、茶园面积43808亩。全镇有4个学区、一个镇属完小、3所中学共44个校点,在校生7400人(初中在校生1508人,小学在校生5892人)。2002年末,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7879.48万元,财政收入8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96元。
二、产业发展
近几年来,凤山镇党委、政府在上级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努力,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力度。
(一)茶叶产业建设取得新突破。凤山镇是全区八大开发片区之一,从2000年开始以高标准、高起点建设高优生态茶园,截止2003年底,共建设高优生态茶园18430.38亩。其中建成省级茶树良种场母本扩繁园3100亩,省财政科技扶贫示范项目3103亩,农民投资投劳建成12227.38亩。同时,对4万亩老茶园进行提质改造,紧抓茶园管理和茶叶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的监管,促使凤山茶叶向“名、特、优、精”的方向发展,计划“十五”期间建成高优生态茶园3万亩。
(二)经济林果业初步形成。党委、政府坚持政策引导,连片规模种植的原则,在省、地、县的大力扶持下,在安石村实施第一期干果示范基地建设——泡核桃连片规模种植。安石村已种植泡核桃3000多亩,现已全部挂果,长势喜人,真正做到了“三年挂果、五年丰产”,成为全镇连片规模种植样板村。全镇共建成各种经济林果21980亩,其中树头菜种植基地500亩,泡核桃种植基地共20280亩,桃、李、樱桃等经济林果木1200亩。
(三)畜牧业健康发展。全镇始终走“高产、优质、高效”的路子,狠抓畜品种改良,积极推广科学养殖,强化疫病防治工作,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畜牧业发展较突出的清水河村,在县农业局的指导帮助下,引进国外肉牛新品种西门达尔,并对其进行肉牛冻精改良,改良后肉牛品质结构良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现西门达尔肉牛存栏数1606头,每头肉牛最低价位在2500元,全年经济收入在50万元左右。
(四)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迅猛。镇党委、政府积极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成效显著。2002年末全镇共有乡镇企业3459户,从业人员7744人,其中个体私营企业3405户,占98.4%,镇属集体企业7户,村办企业47户,乡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4676万元,实现总产值17888万元,实现税收2172万元,乡镇企业已逐步成为全镇的一大经济支柱。
三、“三村”建设
按照生态村、文明村、小康村建设的要求,镇党委、政府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原则,首期重点在公路沿线,镇政府驻地周边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实施。全镇18个村的“三村”建设先后分三批实施,一期在安石、等上实施。现在这两个村已正在建设规划之中,安石村已修筑成云保线——安庆茶所、云保线至大路外村民小组,全区共4.3公里的通村弹石公路,共计投资34.4万元,农家乐式的旅游观光村的环境风貌正在逐步形成,其它各项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等上“三村”建设正在规划之中,其余的村将分二批进行建设。“三村”建设生态是基础,全镇各村准备用3—5年时间力争使森林覆盖率达到45%,实现农村乡村道路林荫化,村庄园林化,农户家庭花园化,种养业结构合理,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更加殷实的目标。
四、青山绿水工程
全镇抓住退耕还林机遇,抓紧青山绿水工程的实施,做到因地制宜,用好用活政策,把高优生态茶园建设与泡核桃产业、树头菜种植基地、其它经济林果业相结合,做出特点,做出精品,以实现全镇生态环境良好,各项经济、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经过几年的建设,全镇有高优生态茶园18430.38亩,有泡核桃20280亩,森林面积89053亩,荒山造林5200亩。同时,加快全镇各村实施沼气建设的步伐,全镇已建成沼气池1100多口,为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金平村已实现了户均一口沼气池,成为名副其实的“凤庆县沼气第一村”。通过青山绿水工程的实施,为县城国家级园林城市建设提供绿色生态屏障。
五、城镇建设
镇党委、政府抓住地处县城的区位优势和城市扩建机遇,加大城镇建设步伐,积极参与经营城市、服务城市,计划在凤城东侧环城路交叉路口,即广告牌直到稻香完小开发宽16米,长650 米的一条街,建立凤山个体私营经济园区。现已成立稻香个体私营经济园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园区开发建设正在实施中。同时,镇党委、政府决定对镇政府机关进行重建,改变现在镇政府机关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局面,以更加崭新的政府、奋进的政府参与城市建设。 |
|
湖北省罗田县凤山镇,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山区城镇,地处湖北省和黄冈市东部的大别山腹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全镇版图面积257平方公里,辖47个村、3个社区居委会、23家镇办企业、1个镇属林场,总人口13万,其中城区面积1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8万,城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
凤山镇资源充裕,物产丰富,镇内有良田41000亩、优质板栗基地45000亩、药材基地10000亩、蔬菜基地8000亩、绿茶基地8000亩、银杏基地10000亩、竹木林地面积30万亩、优质花岗岩石材蕴藏量300万立方米。
凤山镇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03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4760万元,财政收入14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53元,完成企业总产值145284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33613万元,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1670万元。该镇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综合考评在市、县均是名列前茅,经济已经迈入了快车道。
凤山镇社会发展状况良好。民主法制建设明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推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开展,城乡文明程度有了极大提升,教育、医疗、保险等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突破,整个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凤山是一方美丽的热土,是一片投资的乐园,是一个魅力无限、流金异彩的山城,她正以其宽松优越的招商环境和独特的地理条件欢迎八方来客的到来。 |
|
- : Fengshan Town
- n.: Fèngshān Zhèn, Fengshan Zhen
|
|
凤山 |
|
白马村 | 桥南村 | 和平村 | 龙城村 | 北关村 | 东关村 | 二郎庙村 | 金马社区 | 东山村 | 后山村 | 前锋村 | 凤山社区 | 岐阳社区 | 凤山社区 | 凤山社区 | 峨嵋村 | 张家井社区 | 茂林屯 | 凤山村 | 石桥村 | 南营村 | 二道沟村 | 凤山村 | 青山村 | 十里铺村 | 凤山村 | 大塘村 | 大湾村 | 凤山村 | 凤山村 | 上寨村 | 头塘村 | 西门社区 | 刘营村 | 周塘村 | 麦地村 | 北门社区 | 东门社区 | 南门社区 | 白彪村 | 杨家沟村 | 西沟社区 | 榆树林村 | 元宝山村 | 上坝村 | 下坝村 | 花盆村 | 千佛寺村 | 庙沟村 | 铁营村 | 和平居委会 | 凤阳村 | 福山村 | 南门外村 | 蔬菜村 | 鸟雀林村 | 土门坳村 | 合家畈村 | 栗子坳村 | 六十石村 | | | | | | 更多结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