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级行政区划 : 通榆县 : 宽城区 [显示全部] > 兴隆山镇
显示地图
目录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兴隆山镇
  乡镇概况
  兴隆山镇位于长春市的东北部,是长春市远景空间发展“双心三翼”的三翼之一的一部分,是东连吉林,北接黑龙江的咽喉要塞,2003年9月24日划给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全镇幅员面积61.3平方公里,全镇总人口51238人。镇辖7个行政村(隆东村、安龙村、毛家村、朝阳村、新农村、金钱村和分水村),4个社区(幸福街社区、繁荣街社区、同心街社区和兴新路社区)。市属中专学校3所、中学1所、镇管小学7所。
  1958年,国务院周恩来总理亲自授予兴隆山镇为“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1998年进入全省“十强镇”行列,1999年被列为国家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单位,2004年被国家六部委列为全国重点镇,镇域交通十分便利,102国道、101省道、长平高速公路贯穿镇内,长春市龙嘉国际机场距兴隆山镇仅8公里。
  2006年全镇社会总产值18亿元,地区生产总值5.4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3 亿元;合同利用内外资9657万元,固定资产投资7008万元,财政收入7000万元,年农民人均收入实现4700元。
  历史沿革
  1956年置兴隆山乡,1958年改卫星公社,1985年建镇,1995年撤郊区时划入宽城区。1997年,面积120平方千米,人口5.7万,镇政府驻兴隆山,辖工农、毛家、安龙、兴华、太平、龙泉、铁北、一间堡、三合、团结、朝阳、新农、兴镇13个村委会和18个按序数命名的居委会。
吉林省通榆县兴隆山镇
  镇情概况
  位于通榆县西北,西与内蒙古自治区科右中旗接壤,北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向海相连。全镇幅员面积12000公顷。辖16个村,54个自然屯。总人口35000人。兴隆山镇交通便利,301省道横贯东西,兴团线穿越南北。是吉林省西部的一个新兴城镇。
  兴隆山镇历史悠久,古代文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著名的新石器文化遗址敖包山、闻名遐迩的万亩黄榆林、全国最大的风力发电场在其境内。
  兴隆山镇党委和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依托资源优势,牢固树立“工业富镇、牧业强镇、商贸活镇、生态立镇”发展理念, 围绕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基础在农业、重点在工业、根本在生态”的功能定位和“建设全国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县、绿色能源示范县、特色生态旅游县”的发展目标,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实现了镇域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亿元,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是吉林省综合改革“十强镇”。
  农牧发展
   
  兴隆山镇把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建设作为发展农、牧业的突破口,确立了“生态建设立镇、科技创新兴镇、绿色食品富镇、股份牧业强镇”的发展理念,依托四个基地,促进特色农业、牧业的发展。一是依托省妇联扶贫基地,大力发展水稻、辣椒产业;二是依托大连鑫亿公司东风河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小冰麦、大豆产业;三是依托省农发办万亩草籽基地,大力开展人工种草和“三化”草原治理;四是依托肉用羊开发繁育基地,大力推进舍饲半舍饲 肉用羊繁改进程。坚持以市场为先导,科技为支撑,把花生、芝麻作为该镇特色农业的后发优势。在稳定杂粮杂豆面积的基础上,今年将依托土地优势,大力发展花生、芝麻产业。
  牧业始终是兴隆山镇的强势产业,草原面积、秸秆存贮量都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牛羊的存栏数居全县前列。全镇有养牛专业村1个,养羊专业村1个。在鼓励千家万户搞养殖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民向园区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建有肉用羊繁育中心1处,育肥牛场5处,育肥羊基地一处,已入住22户,今年准备再建28户,户均年育肥羊可达1000只。成立了党员育肥羊合作社,有社员80多户。2004年,镇里将依托县里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奶牛产业,筹化奶业园区建设。
No. 3
  面积1003平方千米。人口25243人。镇政府驻兴隆山。辖10个村,一个畜牧场、一个林场。由驻地兴隆山而得名。清代属蒙王地;光绪年间开始定居放牧、农耕。清末归醴泉县所辖。民国四年,属瞻榆管辖(从醴泉县分出设立瞻榆县)。……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
  兴隆山镇位于长春市的东北部,是长春市远景空间发展“双心三翼”的三翼之一的一部分,是东连吉林,北接黑龙江的咽喉要塞,2003年9月24日划给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全镇幅员面积61.3平方公里,全镇总人口51238人。镇辖7个行政村(隆东村、安龙村、毛家村、朝阳村、新农村、金钱村和分水村),4个社区(幸福街社区、繁荣街社区、同心街社区和兴新路社区)。市属中专学校3所、中学1所、镇管小学7所。
  1958年,国务院周恩来总理亲自授予兴隆山镇为“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1998年进入全省“十强镇”行列,1999年被列为国家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单位,2004年被国家六部委列为全国重点镇,镇域交通十分便利,102国道、101省道、长平高速公路贯穿镇内,长春市龙嘉国际机场距兴隆山镇仅8公里。
  2006年全镇社会总产值18亿元,地区生产总值5.4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3 亿元;合同利用内外资9657万元,固定资产投资7008万元,财政收入7000万元,年农民人均收入实现4700元。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
  一、自然情况
  兴隆山镇位于通榆县西部,距县城65公里,西与同发牧场接壤,北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向海相连,南与团结乡相邻,东与乌兰花镇相邻,是吉林省西部的一个较大集镇。全镇幅员面积66000公顷,其中,耕地地17000公顷,草原19000公顷,林业用地21000公顷,其它用地9000公顷。全镇总人口18100人,其中农业人口14800人,镇区人口3300人。辖10个行政村,2个居民委,42个自然屯。省道301线在镇中心穿过,西接111国道,全镇现有4个村通油路,2004年可达到9个村通油路。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全镇的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全镇拥有固定电话2000多部,光缆已铺至我镇,可为用户提供宽带上网服务。移动、联通都设有信号塔,手机用户达到60%。
  兴隆山镇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汉族和蒙、满等少数民族相融合,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正确文化路线指引下,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全镇国内生产总镇始终保持在7000万左右,人均收入3000元左右。杂粮杂豆产量稳定在10000吨。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一大批科技含量较高的万元田(棚)和井旁经济模式应时而生,并不断向规模化、园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现代农机具得到广泛推广和使用,全镇大中小型拖拉机拥有量达2300台。股份牧业发展势头强劲,全镇牛存栏5300头,羊存栏数达87000只。牧业产值占全镇总收入的40%以上。镇内有“中国关东马市”,牲畜年交易量达 12.000头(匹)以上,被市政府确定为“牧业示范镇”。随着育肥牛、育肥羊产业的兴起,畜牧业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还将迅速上升,成为拉动全镇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柱产业。2003年被确定为市十六经济强镇之。
  二、特色农业、牧业发展优势
  兴隆山镇把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建设作为发展农、牧业的突破口,确立了“生态建设立镇、科技创新兴镇、绿色食品富镇、股份牧业强镇”的发展理念,依托四个基地,促进特色农业、牧业的发展。一是依托省妇联扶贫基地,大力发展水稻、辣椒产业;二是依托大连鑫亿公司东风河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小冰麦、大豆产业;三是依托省农发办万亩草籽基地,大力开展人工种草和“三化”草原治理;四是依托肉用羊开发繁育基地,大力推进舍饲半舍饲 肉用羊繁改进程。坚持以市场为先导,科技为支撑,把花生、芝麻作为我镇特色农业的后发优势。在稳定杂粮杂豆面积的基础上,今年将依托土地优势,大力发展花生、芝麻产业。
  牧业始终是兴隆山镇的强势产业,草原面积、秸秆存贮量都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牛羊的存栏数居全县前列。全镇有养牛专业村1个,养羊专业村1个。在鼓励千家万户搞养殖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民向园区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建有肉用羊繁育中心1处,育肥牛场5处,育肥羊基地一处,已入住22户,今年准备再建28户,户均年育肥羊可达1000只。成立了党员育肥羊合作社,有社员80多户。2004年,镇里将依托县里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奶牛产业,筹化奶业园区建设。
  三、旅游资源、旅游景点、旅游项目
  兴隆山镇历史悠久,古代遗迹众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著名的新石器文化遗址敖包山,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最大的风力发电厂在我镇境内。万亩天然蒙古黄榆林是市级生态重点保护单位,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AA级生态旅游景点。
通榆县兴隆山镇名片-吉林省白城市
  一、自然情况
  吉林省通榆县兴隆山镇位于通榆县西北,西与内蒙古自治区科右中旗接壤,北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向海相连。全镇幅员面积12000公顷。辖16个村,54个自然屯。总人口35000人。兴隆山镇交通便利,301省道横贯东西,兴团线穿越南北。是吉林省西部的一个新兴城镇。
  兴隆山镇历史悠久,古代文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著名的新石器文化遗址敖包山、闻名遐迩的万亩黄榆林、全国最大的风力发电场在其境内。
  兴隆山镇党委和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依托资源优势,牢固树立“工业富镇、牧业强镇、商贸活镇、生态立镇”发展理念,围绕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基础在农业、重点在工业、根本在生态”的功能定位和“建设全国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县、绿色能源示范县、特色生态旅游县”的发展目标,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实现了镇域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亿元,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是吉林省综合改革“十强镇”。
  二、特色农业、牧业发展优势
  兴隆山镇把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建设作为发展农、牧业的突破口,确立了“生态建设立镇、科技创新兴镇、绿色食品富镇、股份牧业强镇”的发展理念,依托四个基地,促进特色农业、牧业的发展。一是依托省妇联扶贫基地,大力发展水稻、辣椒产业;二是依托大连鑫亿公司东风河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小冰麦、大豆产业;三是依托省农发办万亩草籽基地,大力开展人工种草和“三化”草原治理;四是依托肉用羊开发繁育基地,大力推进舍饲半舍饲肉用羊繁改进程。坚持以市场为先导,科技为支撑,把花生、芝麻作为我镇特色农业的后发优势。在稳定杂粮杂豆面积的基础上,今年将依托土地优势,大力发展花生、芝麻产业。
  牧业始终是兴隆山镇的强势产业,草原面积、秸秆存贮量都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牛羊的存栏数居全县前列。全镇有养牛专业村1个,养羊专业村1个。在鼓励千家万户搞养殖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民向园区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建有肉用羊繁育中心1处,育肥牛场5处,育肥羊基地一处,已入住22户,今年准备再建28户,户均年育肥羊可达1000只。成立了党员育肥羊合作社,有社员80多户。2004年,镇里将依托县里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奶牛产业,筹化奶业园区建设。
  三、旅游资源、旅游景点、旅游项目
  兴隆山镇历史悠久,古代遗迹众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著名的新石器文化遗址敖包山,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最大的风力发电厂在我镇境内。万亩天然蒙古黄榆林是市级生态重点保护单位,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AA级生态旅游景点。
英文解释
  1. :  Xinglongshan Town
  2. n.:  Xinglongshan Zhen
近义词
兴隆山
分类详情
兴华村一间村朝阳村分水村三宝村
新农村龙泉村安隆村林茂村安龙村
长发村莲花泡村长胜村铁北村爱国村
毛家村兴盛村工农村隆东村同发牧场村
交格尔庙村东风河村兴镇村金钱村幸福街社区
中铁兴新路社区同心街社区繁荣街社区粮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