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光化學是研究光與物質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永久性化學效應的化學分支學科。由於歷史的和實驗技術方面的原因,光化學所涉及的光的波長範圍為100~1000納米,即由紫外至近紅外波段。
比紫外波長更短的電磁輻射,如 X或 γ射綫所引起的光電離和有關化學變化,則屬於輻射化學的範疇。至於遠紅外或波長更長的電磁波,一般認為其光子能量不足以引起光化學過程,因此不屬於光化學的研究範疇。近年來觀察到有些化學反應可以由高功率的紅外激光所引發,但將其歸屬於紅外激光化學的範疇。
光化學過程是地球上最普遍、量重要的過程之一,緑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動物的視覺,塗料與高分子材料的光緻變性,以及照相、光刻、有機化學反應的光催化等,無不與光化學過程有關。近年來得到廣泛重視的同位素與相似元素的光緻分離、光控功能體係的合成與應用等,更體現了光化學是一個極活躍的領域。但從理論與實驗技術方面來看,在化學各領域中,光化學還很不成熟。
2光化學反應與一般熱化學反應相比有許多不同之處,主要表現在:加熱使分子活化時,體係中分子能量的分佈服從玻耳茲曼分佈;而分子受到光激活時,原則上可以做到選擇性激發,體係中分子能量的分佈屬於非平衡分佈。所以光化學反應的途徑與産物往往和基態熱化學反應不同,衹要光的波長適當,能為物質所吸收,即使在很低的溫度下,光化學反應仍然可以進行。
光化學的初級過程是分子吸收光子使電子激發,分子由基態提升到激發態。分子中的電子狀態、振動與轉動狀態都是量子化的,即相鄰狀態間的能量變化是不連續的。因此分子激發時的初始狀態與終止狀態不同時,所要求的光子能量也是不同的,而且要求二者的能量值盡可能匹配。
由於分子在一般條件下處於能量較低的穩定狀態,稱作基態。受到光照射後,如果分子能夠吸收電磁輻射,就可以提升到能量較高的狀態,稱作激發態。如果分子可以吸收不同波長的電磁輻射,就可以達到不同的激發態。按其能量的高低,從基態往上依次稱做第一激發態、第二激發態等等;而把高於第一激發態的所有激發態統稱為高激發態。
激發態分子的壽命一般較短,而且激發態越高,其壽命越短,以致於來不及發生化學反應,所以光化學主要與低激發態有關。激發時分子所吸收的電磁輻射能有兩條主要的耗散途徑:一是和光化學反應的熱效應合併;二是通過光物理過程轉變成其他形式的能量。
光物理過程可分為輻射弛豫過程和非輻射弛豫過程。輻射弛豫過程是指將全部或部分多餘的能量以輻射能的形式耗散掉,分子回到基態的過程,如發射熒光或磷光;非輻射弛豫過程是指多餘的能量全部以熱的形式耗散掉,分子回到基態的過程。
决定一個光化學反應的真正途徑往往需要建立若幹個對應於不同機理的假想模型,找出各模型體係與濃度、光強及其他有關參量間的動力學方程,然後考察何者與實驗結果的相符合程度最高,以决定哪一個是最可能的反應途徑。
3光化學研究反應機理的常用實驗方法,除示蹤原子標記法外,在光化學中最早采用的猝滅法仍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是通過被激發分子所發熒光,被其他分子猝滅的動力學測定來研究光化學反應機理的。它可以用來測定分子處於電子激發態時的酸性、分子雙聚化的反應速率和能量的長程傳遞速率。
由於吸收給定波長的光子往往是分子中某個基團的性質,所以光化學提供了使分子中某特定位置發生反應的最佳手段,對於那些熱化學反應缺乏選擇性或反應物可能被破壞的體係更為可貴。光化學反應的另一特點是用光子為試劑,一旦被反應物吸收後,不會在體係中留下其他新的雜質,因而可以看成是“最純”的試劑。如果將反應物固定在固體格子中,光化學合成可以在預期的構象(或構型)下發生,這往往是熱化學反應難以做到的。
地球與行星的大氣現象,如大氣構成、極光、輻射屏蔽和氣候等,均和大氣的化學組成與對它的輻照情況有關。地球的大氣在地表上主要由氮氣與氧氣組成。但高空處大氣的原子與分子組成卻很不相同,主要和吸收太陽輻射後的光化學反應有關。
大氣污染過程包含着極其豐富而復雜的化學過程,目前用來描述這些過程的綜合模型包含着許多光化學過程。如棕色二氧化氮在日照下激發成的高能態分子,是氧與碳氫化物鏈反應的引發劑。又如氟碳化物在高空大氣中的光解與臭氧屏蔽層變化的關係等,都是以光化學為基礎的。 |
|
- n.: actinochemistry, actinology, photochemistry
|
|
科學 | 原子吸收 | 反應 | 自然科學 | 科技 | 化學術語 | 光觸媒 | 資源環境 | 第二定律 | 術語 | 化學 | 激發 | 輻射化學 | 物理學 | 物理量 | 分析學 | 應用數學 | 環境污染 | 污染物 | 有機化學 | 光化學煙霧 | 更多結果... |
|
|
激光化學 | 光化學的 | 光化學效應 | 光化學試劑 | 照相光化學 | 光化學光源 | 光化學定律 | 有機光化學 | 光化學煙霧 | 光化學治療 | 光化學污染 | 光化學反應 | 皮秒光化學 | 光化學療法 | 光化學毒霧 | 光化學係統 | 光化學過程 | 光化學轉化 | 海洋光化學 | 光化學感應 | 光化學綫焦點 | 光化學氧化劑 | 光化學中間體 | 光化學反應儀 | 分光化學分析 | 陽光化學科技 | 光化學第一定律 | 光化學第二定律 | 洗浴光化學療法 | 無機光化學原理 | 影像科學與光化學 | 光化學空氣污染物 | 光化學核酸檢測係統 | 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 | 配位化合物的光化學 | 銀光化學工業公司職工總校 | 天津開發區海光化學製藥廠 | 分子光化學與光功能材料科學 | 臺灣永光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高級分辨率熒光化學發光可見光圖像分析係統 | 型高分辨率熒光化學發光可見光凝膠成像分析係統 | 臺灣南光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光化學實驗室 | 甘肅銀光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印刷廠 | 銀光化學工業公司勞動服務公司模塑廠 | 甘肅銀光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招待所 | 大連華光化學製品有限公司蘭州分公司 | 甘肅銀光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 甘肅銀光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銀光大藥房 | |
|
|
光化學中間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