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人民或居民总数 居住在一定地域内或一个集体内的人的总数 Residing in a certain area or a group to total number of people within 居住在一定地域内或一个集体内的人的总数。《汉书·王莽传上》:“ 羌 豪 良愿 等种,人口 可万二千人。” 宋 岳飞 《条画合行事件札子》:“本军头口老小正兵七万人口 。” 郭沫若 《海涛集·流沙》:“这表示厂里并不止那烧窑老一人,一定还有相当的人口 的。” 人。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有钱的纳宠妾买人口 偏兴旺。”《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七:“不动干戈,能入虎穴,取出人口 ,真奇才奇想!” 洪深 《香稻米》第三幕:“这种时候,偏偏还要添人口 !” 人的口,指言谈、议论。《孔丛子·抗志》:“夫其亲敬,非心见吾所可亲敬也,则亦以人口 而疏慢吾矣。” 明 胡应麟 《诗薮·遗逸上》:“惟其好立异名,故纷纷人口 不已。” 人口的概念 The concept of population 人口 (Population),通常是指一个地理区域的人的数目。
人口 是一个内容复杂、综合多种社会关系的社会实体,具有性别和年龄及自然构成,多种社会构成和社会关系、经济构成和经济关系。人口 的出生、死亡、婚配,处于家庭关系、民族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及社会关系之中,一切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都同人口 发展过程相关。
人口 按居住地可以划分为城镇人口 和农村人口 ,还可以按年龄、性别、职业、部门等构成划分为不同的群体。人口 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是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由于社会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口 发展过程不同,人们对人口 现象的认识和反映也不同,所以在每个社会都有与其相应的人口 思想和理论。 目前全球人口 :6,706,993,152(2008年7月) 人口再生产类型 Population reproduction 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很低的自然增长率仅见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个别地区。
传统型:高出生率,较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仅见于少数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地区。
过渡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多为发展中国家,如亚洲的巴基斯坦。
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很低的自然增长率,如欧洲的德国,目前东亚大部分国家除蒙古及北朝鲜外为这一类型。 人口的预测 Population projections 人口 预测就是根据现有的人口 状况并考虑影响人口 发展的各种因素,按照科学的方法,测算在未来某个时间的人口 规模、水平和趋势。
人口 预测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重要信息,预测的结果可以指明经济发展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借以帮助制订正确的政策。人口 预测始于1696年,当时英国社会学家G.金使用简单的数学方法对英国未来600年的人口 发展进行了粗略的计算,虽然这一结果与以后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但他的思想却对后人的工作很有启发。 人口 增长计算公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世界人口 增长曲线图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 增加。
出生率是一年内出生婴儿数占总人数的比率;死亡率是一年内死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
人口 的数量自有记录以来,在18世纪以前,人口 增长得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 的增长速度才大大加快。
2006年3月,世界人口 总数已达65亿。
人口 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从全球看,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现在每年新出生的婴儿数大大多于死亡的人数,使得人口 总数得以不断增长。人口 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各地是不同的。
目前,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有人称人类进入了“人口 爆炸”的时代。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除了要满足饮水、吃饭、穿衣、住房等基本生存需求之外,还有教育、医疗、就业等其他方面的需求。人口 数量过多,人口 增长过快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人口 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 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人口爆炸 Population explosion 用来形容某地区的人口 突然快速地增长,就像炸弹爆炸的一瞬间般。人口 爆炸通常都会发生在战争之后的一至两年,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各国都出现了人口 爆炸。
全球人口 数量爆炸性的增长:从1820年的10亿、1930年20亿、1960年30亿、1974年40亿、1988年50亿、在2000年已经达到60亿。 人口的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population 1、按行政建制分类
市人口 :市管辖区域内的全部人口 (含市辖镇,不含市辖区县);
镇人口 :县辖镇的全部人口 (不含市辖镇);
县人口 :县辖乡人口 。
2、按常住人口 分类
市人口 :设区的市的区人口 和不设区的市所辖的街道人口 ;
镇人口 :不设区的市所辖镇的居民委员会人口 和县辖镇的居民委员会人口 ;
县人口 :除上述两种人口 以外的全部人口 。
1952-1980年数据为第一种口径的数据,1982年以后的数据为第二种口径的数据。
3、按是否在业分类
在业人口 (又称就业人口 ) 指十五周岁及十五周岁以上人口 中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口 。
不在业人口 指十五周岁及十五周岁以上人口 中未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 ,包括在校学生、料理家务、待升学、市镇待业、离退休、退职、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在业人口 。
总负担系数 指被抚养人口 (0-14岁和65岁以上人口 )与15-64岁人口 的比例。计算公式为:
总负担系数=被抚养人口 /15-64岁人口 ×100%
负担老年系数 指老年人口 (65岁以上人口 )与15-64岁人口 的比例。计算公式为:
负担老年系数=老年人口 /15-64岁人口 ×100%
负担少年系数 指少年儿童与15-64岁人口 的比例。计算公式为:
负担少年系数=少年儿童人口 /15-64岁人口 ×100% 人口的迁移 Population migration 概念
一般指的是人口 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 居住地由迁出地打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
原因
人口 迁移中经济原因是主要的,如为摆脱贫困和失业,改善生活,或为发财致富,谋求事业成功等。此外,政治、宗教、文化及战争和灾荒也可能导致迁移。人口 迁移的直接后果表现在对迁出、迁入地区人口 数量、性别和年龄构成的不同影响。一般移民中男性多于女性,年轻人多于儿童和老人。从间接的经济和社会后果看,迁出地人口 压力减轻,可能得到移民汇款收入,但劳动力减少,特别是具有熟练技能与高文化水平的劳动力迁出,使迁出地的抚养、教育费用受到很大损失。对迁入地区,由于人口 和劳力增加,经济上有利,但也可能带来民族矛盾或其他社会问题。
政治因素对人口 迁移有着特殊的影响。其中政策、政治变革及战争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一个国家的政策,特别是有关人口 迁移政策的实施,会对人口 迁移产生重要的影响。合理的政策可以促进人口 迁移合理正常地进行;但是如果政策不合理,或者虽然合理而实施政策的措施不合理,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战争破坏人类正常生活环境,并常常引发人口 迁移。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引起的欧洲人口 迁移达到3000万人。20世纪末发生在非洲卢旺达、刚果地区部族战争,引起了数以百万计的人口 迁移。 人口的分布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opulation 四大人口 稠密区:
(1)亚洲东部
(2)亚洲的南部
(3)欧洲
(4)北美洲东部
四大人口 稀疏区:
(1)高纬度地区
(2)高山高原地带
(3)沙漠地带
(4)湿热未开发的热带雨林
人口 分布是指人口 在一定时间内的空间存在形式、分布状况,包括各类地区总人口 的分布,以及某些特定人口 (如城市人口 、民族人口 )、特定的人口 过程和构成(如迁移、性别等)的分布等。
它是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条件(如纬度、海拔、距海远近等)对人口 分布起重要作用。20世纪以来,随世界范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因素对人口 分布的影响越来越大。
世界人口 分布具有以下特点:
①不平衡性。人口 分布的最大特征是不平衡性。就全世界而言,目前地球上只占陆地面积7%的地区,却居住着全球70%的人口 ;全球90%以上的人口 集中在不到10%的陆地上;而大陆上有35%~40%的土地基本上无人居住。就区域而言,各大洲和各国之间的人口 分布也是不平衡的。亚洲陆地面积占全球的29.4%,但人口 占60%(1980年)。在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人口 1亿以上的7个国家的总人口 占世界总人口 的55%以上。在各国内部的不同地区之间人口 分布也很不平衡。如中国以爱辉—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以东地区土地占全国的42.9%,人口 却占全国总人口 的94.4%(1982年)。
②随纬度、海拔和离海远近呈有规律的变化。人口 分布在水平方向上,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居住着地球上90%的人口 ,而南半球只有10%的人口 ,在北半球,人口 又多集中在北纬20°~60°之间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人口 分布还有集中于沿海地区的趋势。人口 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大量集中在比较低平的地方,海拔高的地方人口 相对稀少。
通常,中纬度、地势低平和沿海位置对人口 有明显的吸引作用。现在世界人口 的79.4%集中在北纬20~60°地区;世界海拔200米以下地区人口 占全球的56.2%,海拔200~1000米地区人口 占全球的35.6%;世界距海岸200公里以内地区虽只占全球陆地面积不足30%,但拥有世界总人口 的一半以上;
③时滞性(或惰性)。人口 分布往往明显落后于生产力发展和经济中心的转移。其原因在于人口 分布的变化依赖于自然增长率和净移民率的时间积累效应,速度比较迟缓。只有在人口 基数很少的新开发地区,移民因素才能立即产生显著效果。全球、各国和各地区人口 (现象)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的研究,几乎构成人口 地理学的全部内容。
在一定时点上,人口 在地理空间上的居住状况。全世界人口 分布极不平衡。90%以上的人口 集聚在10%的土地上,不到10%的人口 散居在其余90%的陆地上。中国的人口 分布也极不平衡。如果从东北黑龙江省的爱辉县到西南云南省的腾冲县划一直线(称为爱辉—腾冲线),约有94%的人口 居住在约占全国土地面积42.9%的东南部地区,约6%的人口 居住在约占全国土地面积57.1%的西北部地区。人口 分布的状况与自然、经济、社会、政治等多种因素有关。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自然资源的多寡,都会影响各地区经济发展和生产布局,从而造成人口 分布的不平衡。一般来说,人口 最稠密地区都是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历史悠久的地区。而人口 稀少的地区,主要是自然环境恶劣、资源尚未开发、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目前,大洋州人口 约占世界人口 的0.5%,北美洲为6.9%,欧洲为10.5%,南美洲为6.7%,非洲为12.5%,亚洲为63%。 人口 普查是指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统一的方法、统一的项目、统一的调查表和统一的标准时点,对全国人口 普遍地、逐户逐人地进行的一次性调查登记。人口 普查工作包括对人口 普查资料的搜集、数据汇总、资料评价、分析研究、编辑出版等全部过程,它是当今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 资料的一种最基本的科学方法,是提供全国基本人口 数据的主要来源。
人口 普查 人口 普查登记具有个别直接性。从调查方法上来看,原则上个人的数据应当由当事人直接申报。但在实际调查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自行申报,比如婴幼儿或正值到外地出差、旅游、当时不在家的人就不能自行申报,应由每户指定一位熟悉情况的人如实代为申报。
由于出生、死亡、迁移等原因,人口 数是在随时变化的,所以人口 普查必须以一个特定时点为标准,全国同时进行调查。不论普查员实际入户登记时间在哪一天,都应该以标准时间为准,好比用照相机把当时的人口 状况拍摄下来一样,以免重登或漏登。
此外,人口 普查组织还具有一些其他特点,如具有高度集中性,人口 普查必须由国家统一组织进行;具有严格统一性,全国有统一的普查方案,统一的工作步骤和进度等;具有定期性,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已规定,每隔五年或十年举行一次人口 普查。 人口 政策是一个国家根据本国人口 增长过快或人口 停止增长乃至出现负增长而采取的相应的政策措施。不同的国家,因本国人口 发展的情况不同,采取了不同的人口 政策;而且,一个国家的人口 政策还会随着本国人口 发展的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例如,泰国20世纪上半叶时期推行的是提倡与鼓励生育,到60年代中期,人口 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2%;由于人口 剧增,人均耕地减少,粮食供应紧张,于70年代开始大力推广“家庭生育计划”,1992年人口 自然增长率由70年代初的3%下降到1.5%。法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 出生率持续下降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出现人口 老龄化的国家。国家为了提高出生率,缓解老龄化程度,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人们多生育。 人口的老龄化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人口 老龄化(aging of population)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个时期内老年人口 比重不断上升的现象或过程。国际上,一般以60岁或65岁为老年人的年龄起点,老人比重占5—10%称为成年型人口 ,10%以上为老年型人口 。成年型人口 向老年型人口 的转化以及在老年型人口 内老年人口 比重继续上升都是人口 老龄化。人口 老龄化将增加劳动年龄人口 的负担,还给社会公共福利、医疗卫生等方面带来影响。 央视栏目《人口》 CCTV section "population" 《人口 》栏目由中央电视台与国家人口 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合办、中国人口 宣传教育中心承办,是中央电视台目前唯一的揭示生命奥秘、传递生命科学,探寻中国人口 与经济、人口 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档专题栏目。 《人口 》长期坚持促进人口 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宗旨,传播人口 知识、宣扬健康理念,倡导人文关怀,呼吁尊重生命,追求科学,实现人与社会协调发展。央视栏目《人口 》栏目每期二十分钟,播出时间为中央电视台一套的周六下午三点二十五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在央视一套周末黄金时段播出的社教类节目之一。 n.: Population, Human population, period of prosperity (, boom, total number of these nf. population n. nombre de personnes d'une famille 区域内动物的总数 文化 名人 土著 人类 节日 纪念日 社会 战略 政策法规 地理 百科辞典 墨西哥 城市 首都 人文地理 世界 罚款 计划生育 生育 政治 行政 更多结果...
旅游 娱乐 少数民族流浪者 旅行 难民 人权 空调 生活方式 旅游设施 公共卫生 环境卫生 城市地区 土地分配 低价住房 流动工人 社区改善计划 新社区 非高峰时间通勤 种族关系 农村地区 社会指数 贫困阶层 城区改造 城区压力 妇女地位 人类住区的环境方面 尸体处置 区城供热 住房密度 过度拥挤 城市衰败 社会-经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