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动物亚门 : 脊椎动物 > 两栖纲
目录
No. 1
  两栖纲(amphibia)
  脊椎动物亚门的1纲。是一类原始的、初登陆的、具五趾型的变温四足动物,皮肤裸露,分泌腺众多,混合型血液循环。。其个体发育周期有一个变态过程,即以鳃(新生器官)呼吸生活于水中的幼体,在短期内完成变态,成为以肺呼吸能营陆地生活的成体。现生的有3目约40科400属4000种。除南极洲和海洋性岛屿外,遍布全球。中国现有11科40属270余种,主要分布于秦岭以南,华西和西南山区属种最多。两栖动物既有从鱼类继承下来适于水生的性状,如卵和幼体的形态及产卵方式等;又有新生的适应于陆栖的性状,如感觉器、运动装置及呼吸循环系统等。变态既是一种新生适应,又反映了由水到陆主要器官系统的改变过程。
  形态与机能 现代型两栖动物皮肤裸露而湿润,通透性强,起到调控水分、交换气体的作用;皮肤满布多细胞粘液腺和表皮下/内微血管,在湿润状态下为肺的辅助器官。此外还有“毒腺”。随着肺的发生,循环系统也有相当大的改变:心房分隔为两个,分别接纳来自肺循环与体循环的血液,心室为1个,其中有混合的静脉血和动脉血。新陈代谢率低,对潮湿温暖环境条件的依赖性强。
  现代型头部骨片少,骨化程度弱;头颅扁平而短,眼眶与颞部相通,枕部短于面部,与已绝灭的古两栖类大不相同。枕髁两个。椎骨有前、后关节突,脊柱和附肢骨相应起了变化。脊柱分化有颈椎和荐椎各1枚,躯椎和尾椎的数目因种类而异。肋骨短或无,无胸廓。主要由鼻瓣和口腔的动作将空气压入(而不是吸入)肺内。肩带不再象鱼类那样与头后部骨片关联,而是悬于肌肉之间,头部与前肢的活动互不受牵制;腰带与荐椎相关联,因而扩大了活动范围和增强了支撑身体的能力。指4、趾5为主。骨骼肌肉系的形态机能,比水生的鱼类有更大的坚韧性和灵活性。左右麦克尔氏软骨相接处或有细小颐骨。
  有内鼻孔。连接内外鼻孔的鼻道除司嗅觉外,还是肺呼吸必备的关键性结构。有保护眼睛的眼睑和泪腺。有捕猎食物的肉质舌,有湿润舌面的颌间腺。有中耳发生,耳盖骨与耳柱骨形成本纲所特有的复合结构;通过中耳可将声波传导到内耳。耳柱骨与鱼类的舌颌骨是同源器官。大脑开始分为两个半球。脑神经10对。
  生殖发育 以体外受精为主,少数可行体内受精,但无真正的交接器──阴茎。卵生,偶有卵胎生或胎生。卵小而多,除卵胶膜外,无其他护卵装置,与鱼类一样同属于无羊膜动物,这是向完全陆栖发展的障碍。幼体阶段有侧线器官,以鳃呼吸,鳃的形态、发生与鱼类的迥然不同,属新生器官。幼体形态不能代表近祖型性状,经过变态幼体器官或萎缩或消失或改组,形成有显著进步趋势的成体。成体与幼体两个阶段形态上的差别越显著(如无尾目),变态也越剧烈,对繁衍后代也越有利。在变态前后的两个生长发育阶段不能完全脱离水域或潮湿小生境而生存,这是过渡类群的关键特征。
  生态分布 除了海洋和大沙漠以外,平原、丘陵、高山和高原的各种生境中均有分布。垂直分布可达5000米。个别种能耐半咸水。在热带、亚热带湿热地区种类最多,南北温带种类递减,仅个别种可达北极圈南缘。有水栖、陆栖、树栖和穴居等。一般于黄昏至黎明时在隐蔽处活动频繁,酷热或严寒季节以夏蛰或冬眠方式度过。摄取动物性食物(蛙类蝌蚪刮取植物性食物为主)。鱼、蛇、鸟、兽等都能成为它们的天敌。
  起源与演化 1932年在格陵兰东部晚泥盆世地层中发现鱼石螈,它既有继承鱼类的祖征,如残留的两小块鳃盖骨和位于尾部的鳍条;又有两栖类的新征,如内鼻孔,耳鼓窝表示有中耳发生和典型的五趾型四肢等。总鳍鱼类的扇骨鱼类偶鳍已孕育着发展为五趾型的趋势。这些显示了硬骨鱼类与两栖类可能有的渊源关系。近年来有人认为鱼石螈类只是已特化了的和能适应陆地生活的基本结构的一个旁支。两栖纲的起源与演化争议颇多,尚待探索。
  分类系统 依据牙齿是否迷齿型、椎体结构形式等,两栖纲分为3个亚纲。
  迷齿亚纲 均有迷齿,全部为化石。
  壳椎亚纲 牙齿不是迷齿型,全部为化石。
  滑体两栖亚纲 头部骨片少,包括近代型的两栖动物。有无尾目、有尾目和蚓螈目三个目。过去有人以椎体为依据,认为无尾目起源于迷齿亚纲,蚓螈目和有尾目起源于壳椎亚纲,还有其他论点,其论据均不充分。根据3目的主要共性,可归并为一个亚纲。共性为:皮肤有多细胞粘液腺,为辅助呼吸器官;有特有的茎齿型牙齿即齿冠与齿茎之间有一圈水泥样的柔软带;眼眶与颞部相通;有耳盖骨──耳柱骨的复合结构;有从生殖嵴发生的脂肪体;视网膜上有绿柱细胞;内耳有两栖乳突等。这些共性并不与生态适应直接有关,反映了滑体两栖亚纲单元起源的可能性是存在的。3目之间形态上的差别显著有无肢者、有有尾者、有无尾者,并与各自的运动方式相适应,它们的繁殖方式也有一些不同。目前对3目的分化过程,还没有充分的论据。
  ==============================================================================
  两栖纲(amphibia)--动物界的登陆者
  两栖类的进化地位
  从泥盆纪总鳍鱼类进化而来的两栖类,即使在最原始的晚泥盆世ichthyostega(鱼石螈)中也表现出它们在向陆地推进方面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例如:四肢发展成为强有力的、适于陆地行走的推进器官,能用肺呼吸空气等,但是它们在生殖方面却没有发展,仍像鱼类一样,卵无羊膜结构,必须产在水中并在水中孵化。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变态后生长出四肢,爬上陆地,用肺呼吸。这些就是两栖类的鉴别特征。这样的特征反映了两栖类从鱼类进化而来的系统发生历史,也反映了两栖类的进化地位。
  现存两栖类的无尾类从进化历史来看,它们是非常特化的类群。现代有尾类蝾螈的形态特征代表两栖类的一般特征,它们四肢发达,有长尾,非常像晚泥盆世的鱼石螈。鱼石螈的骨骼形态特征,特别是肢骨特征,奠定了后来陆栖四足脊椎动物的基础。由于它刚从总鳍鱼类进化而来,所以它的头骨仍保留着较多的骨片,相似于它的鱼类祖先。
  两栖类的生存时代
  根据化石记录,最早的两栖类出现于泥盆纪晚期,它们是从总鳍鱼类进化而来的。泥盆纪以后,它们分支进化出多种多样的类群。在石炭纪和二叠纪期间它们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许多类群中有相当大的个体,成为当时地球上占优势的动物。虽然爬行类在石炭纪已经出现,但在石炭纪和二叠纪时,它们在多样性及个体大小方面还比不上两栖类,所以石炭纪和二叠纪又称为两栖类的时代。在二叠纪之后,两栖类便衰落了,在晚古生代繁盛的多数种类在二叠纪晚期绝灭了,少数种类可以残存到中生代的早、中期。可能起源于晚古生代晚期并在三叠纪有可靠化石记录的现代两栖类,经过中生代生存至今,就是现在人们非常熟悉的青蛙、蟾蜍和蝾螈等等。在世界上晚古生代的两栖类化石发现了不少,有许多非常完整的骨架。我国古生代两栖类的化石记录仅有新疆天山一处,而在中生代的地层中则多处发现了古生代残存下来的迷齿两栖类。
  形态
  四肢发展成为强有力的、适于陆地行走的推进器官,有长尾;能用肺呼吸;卵无羊膜结构,必须产在水中并在水中孵化;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变态后生长出四肢,爬上陆地,用肺呼吸。
  从总鳍鱼类继承而来的具有两种椎体要素的早期两栖类向着加强脊柱,支撑身体重量,适于陆地生活的方向发展。椎体的结构和形态成为两栖纲分类的基础。
  两栖类的椎体形态有两种类型,一种叫壳椎(husk vertebra),古生代许多小的两栖类和现代两栖类具有这种椎体形态,这种椎体是单一的一块,常中空;另一种叫弓椎(arch vertebra),这种椎体由间椎体(intercentrum)和侧椎体(pleurocentrum)两种骨骼要素所组成,这样的椎体是从总鳍鱼类直接继承而来的。壳椎可能是由此种弓椎进一步发展而成的。弓椎是晚古生代的迷齿两栖类中发现的,它们在今天的高等的脊椎动物各纲中仍变态地存在着。
  分类
  两栖纲共分为如下的三个亚纲:
  迷齿亚纲(labyrinthodontia) 古生代后期和三叠纪的头骨坚固,有复杂脊椎骨的两栖类
  壳椎亚纲(lepospondyli) 石炭纪至三叠纪(?二叠纪),具有线轴状椎骨的两栖类
  无甲亚纲(lissamphibia) 三叠纪至现代身体光滑的两栖类
No. 2
  两栖纲(amphibia)
  脊椎动物亚门的1纲。是一类原始的、初登陆的、具五趾型的变温四足动物,皮肤裸露,分泌腺众多,混合型血液循环其个体发育周期有一个变态过程,即以鳃(新生器官)呼吸生活于水中的幼体,在短期内完成变态,成为以肺呼吸能营陆地生活的成体。现生的有3目约40科400属4000种。除南极洲和海洋性岛屿外,遍布全球。中国现有11科40属270余种,主要分布于秦岭以南,华西和西南山区属种最多。两栖动物既有从鱼类继承下来适于水生的性状,如卵和幼体的形态及产卵方式等;又有新生的适应于陆栖的性状,如感觉器、运动装置及呼吸循环系统等。变态既是一种新生适应,又反映了由水到陆主要器官系统的改变过程。
  形态与机能 现代型两栖动物皮肤裸露而湿润,通透性强,起到调控水分、交换气体的作用;皮肤满布多细胞粘液腺和表皮下/内微血管,在湿润状态下为肺的辅助器官。此外还有“毒腺”。随着肺的发生,循环系统也有相当大的改变:心房分隔为两个,分别接纳来自肺循环与体循环的血液,心室为1个,其中有混合的静脉血和动脉血。新陈代谢率低,对潮湿温暖环境条件的依赖性强。
  现代型头部骨片少,骨化程度弱;头颅扁平而短,眼眶与颞部相通,枕部短于面部,与已绝灭的古两栖类大不相同。枕髁两个。椎骨有前、后关节突,脊柱和附肢骨相应起了变化。脊柱分化有颈椎和荐椎各1枚,躯椎和尾椎的数目因种类而异。肋骨短或无,无胸廓。主要由鼻瓣和口腔的动作将空气压入(而不是吸入)肺内。肩带不再象鱼类那样与头后部骨片关联,而是悬于肌肉之间,头部与前肢的活动互不受牵制;腰带与荐椎相关联,因而扩大了活动范围和增强了支撑身体的能力。指4、趾5为主。骨骼肌肉系的形态机能,比水生的鱼类有更大的坚韧性和灵活性。左右麦克尔氏软骨相接处或有细小颐骨。
  有内鼻孔。连接内外鼻孔的鼻道除司嗅觉外,还是肺呼吸必备的关键性结构。有保护眼睛的眼睑和泪腺。有捕猎食物的肉质舌,有湿润舌面的颌间腺。有中耳发生,耳盖骨与耳柱骨形成本纲所特有的复合结构;通过中耳可将声波传导到内耳。耳柱骨与鱼类的舌颌骨是同源器官。大脑开始分为两个半球。脑神经10对。
  生殖发育 以体外受精为主,少数可行体内受精,但无真正的交接器──阴茎。卵生,偶有卵胎生或胎生。卵小而多,除卵胶膜外,无其他护卵装置,与鱼类一样同属于无羊膜动物,这是向完全陆栖发展的障碍。幼体阶段有侧线器官,以鳃呼吸,鳃的形态、发生与鱼类的迥然不同,属新生器官。幼体形态不能代表近祖型性状,经过变态幼体器官或萎缩或消失或改组,形成有显著进步趋势的成体。成体与幼体两个阶段形态上的差别越显著(如无尾目),变态也越剧烈,对繁衍后代也越有利。在变态前后的两个生长发育阶段不能完全脱离水域或潮湿小生境而生存,这是过渡类群的关键特征。
  生态分布 除了海洋和大沙漠以外,平原、丘陵、高山和高原的各种生境中均有分布。垂直分布可达5000米。个别种能耐半咸水。在热带、亚热带湿热地区种类最多,南北温带种类递减,仅个别种可达北极圈南缘。有水栖、陆栖、树栖和穴居等。一般于黄昏至黎明时在隐蔽处活动频繁,酷热或严寒季节以夏蛰或冬眠方式度过。摄取动物性食物(蛙类蝌蚪刮取植物性食物为主)。鱼、蛇、鸟、兽等都能成为它们的天敌。
  起源与演化 1932年在格陵兰东部晚泥盆世地层中发现鱼石螈,它既有继承鱼类的祖征,如残留的两小块鳃盖骨和位于尾部的鳍条;又有两栖类的新征,如内鼻孔,耳鼓窝表示有中耳发生和典型的五趾型四肢等。总鳍鱼类的扇骨鱼类偶鳍已孕育着发展为五趾型的趋势。这些显示了硬骨鱼类与两栖类可能有的渊源关系。近年来有人认为鱼石螈类只是已特化了的和能适应陆地生活的基本结构的一个旁支。两栖纲的起源与演化争议颇多,尚待探索。
  分类系统 依据牙齿是否迷齿型、椎体结构形式等,两栖纲分为3个亚纲。
  迷齿亚纲 均有迷齿,全部为化石。
  壳椎亚纲 牙齿不是迷齿型,全部为化石。
  滑体两栖亚纲 头部骨片少,包括近代型的两栖动物。有无尾目、有尾目和蚓螈目三个目。过去有人以椎体为依据,认为无尾目起源于迷齿亚纲,蚓螈目和有尾目起源于壳椎亚纲,还有其他论点,其论据均不充分。根据3目的主要共性,可归并为一个亚纲。共性为:皮肤有多细胞粘液腺,为辅助呼吸器官;有特有的茎齿型牙齿即齿冠与齿茎之间有一圈水泥样的柔软带;眼眶与颞部相通;有耳盖骨──耳柱骨的复合结构;有从生殖嵴发生的脂肪体;视网膜上有绿柱细胞;内耳有两栖乳突等。这些共性并不与生态适应直接有关,反映了滑体两栖亚纲单元起源的可能性是存在的。3目之间形态上的差别显著有无肢者、有有尾者、有无尾者,并与各自的运动方式相适应,它们的繁殖方式也有一些不同。目前对3目的分化过程,还没有充分的论据。
  ==============================================================================
  两栖纲(amphibia)--动物界的登陆者
  两栖类的进化地位
  从泥盆纪总鳍鱼类进化而来的两栖类,即使在最原始的晚泥盆世ichthyostega(鱼石螈)中也表现出它们在向陆地推进方面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例如:四肢发展成为强有力的、适于陆地行走的推进器官,能用肺呼吸空气等,但是它们在生殖方面却没有发展,仍像鱼类一样,卵无羊膜结构,必须产在水中并在水中孵化。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变态后生长出四肢,爬上陆地,用肺呼吸。这些就是两栖类的鉴别特征。这样的特征反映了两栖类从鱼类进化而来的系统发生历史,也反映了两栖类的进化地位。
  现存两栖类的无尾类从进化历史来看,它们是非常特化的类群。现代有尾类蝾螈的形态特征代表两栖类的一般特征,它们四肢发达,有长尾,非常像晚泥盆世的鱼石螈。鱼石螈的骨骼形态特征,特别是肢骨特征,奠定了后来陆栖四足脊椎动物的基础。由于它刚从总鳍鱼类进化而来,所以它的头骨仍保留着较多的骨片,相似于它的鱼类祖先。
  两栖类的生存时代
  根据化石记录,最早的两栖类出现于泥盆纪晚期,它们是从总鳍鱼类进化而来的。泥盆纪以后,它们分支进化出多种多样的类群。在石炭纪和二叠纪期间它们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许多类群中有相当大的个体,成为当时地球上占优势的动物。虽然爬行类在石炭纪已经出现,但在石炭纪和二叠纪时,它们在多样性及个体大小方面还比不上两栖类,所以石炭纪和二叠纪又称为两栖类的时代。在二叠纪之后,两栖类便衰落了,在晚古生代繁盛的多数种类在二叠纪晚期绝灭了,少数种类可以残存到中生代的早、中期。可能起源于晚古生代晚期并在三叠纪有可靠化石记录的现代两栖类,经过中生代生存至今,就是现在人们非常熟悉的青蛙、蟾蜍和蝾螈等等。在世界上晚古生代的两栖类化石发现了不少,有许多非常完整的骨架。我国古生代两栖类的化石记录仅有新疆天山一处,而在中生代的地层中则多处发现了古生代残存下来的迷齿两栖类。
  形态
  四肢发展成为强有力的、适于陆地行走的推进器官,有长尾;能用肺呼吸;卵无羊膜结构,必须产在水中并在水中孵化;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变态后生长出四肢,爬上陆地,用肺呼吸。
  从总鳍鱼类继承而来的具有两种椎体要素的早期两栖类向着加强脊柱,支撑身体重量,适于陆地生活的方向发展。椎体的结构和形态成为两栖纲分类的基础。
  两栖类的椎体形态有两种类型,一种叫壳椎(husk vertebra),古生代许多小的两栖类和现代两栖类具有这种椎体形态,这种椎体是单一的一块,常中空;另一种叫弓椎(arch vertebra),这种椎体由间椎体(intercentrum)和侧椎体(pleurocentrum)两种骨骼要素所组成,这样的椎体是从总鳍鱼类直接继承而来的。壳椎可能是由此种弓椎进一步发展而成的。弓椎是晚古生代的迷齿两栖类中发现的,它们在今天的高等的脊椎动物各纲中仍变态地存在着。
  分类
  两栖纲共分为如下的三个亚纲:
  迷齿亚纲(labyrinthodontia) 古生代后期和三叠纪的头骨坚固,有复杂脊椎骨的两栖类
  壳椎亚纲(lepospondyli) 石炭纪至三叠纪(?二叠纪),具有线轴状椎骨的两栖类
  无甲亚纲(lissamphibia) 三叠纪至现代身体光滑的两栖类
No. 3
  两栖纲(Amphibia)
  脊椎动物亚门的1纲。是一类原始的、初登陆的、具五趾型的变温四足动物,皮肤裸露,分泌腺众多,混合型血液循环。其个体发育周期有一个变态过程,即以鳃(新生器官)呼吸生活于水中的幼体,在短期内完成变态,成为以肺呼吸能营陆地生活的成体。现生的有3目约40科400属4000种。除南极洲和海洋性岛屿外,遍布全球。中国现有11科40属270余种,主要分布于秦岭以南,华西和西南山区属种最多。两栖动物既有从鱼类继承下来适于水生的性状,如卵和幼体的形态及产卵方式等;又有新生的适应于陆栖的性状,如感觉器、运动装置及呼吸循环系统等。变态既是一种新生适应,又反映了由水到陆主要器官系统的改变过程。
  两栖纲(Amphibia) 属于脊椎动物亚门。是从水生过渡到陆生的脊椎动物,具有水生脊椎动物与陆生脊椎动物的双重特性。它们既保留了水生祖先的一些特征,如生殖和发育仍在水中进行,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没有成对的附肢等;同时幼体变态发育成成体时,获得了真正陆地脊椎动物的许多特征,如用肺呼吸,具有五趾型四肢等。两栖类动物约有4000多种,常见的如大鲵,俗称“娃娃鱼”,以及蛙类等。
  现存两栖类中最小的是古巴蛙(Sminthillus limbatus),体长不到12公厘(约0.5寸)。最大的是东亚的大鲵,体长达160公分(约63寸)。两栖纲种数少于任何其它陆生脊椎动物纲。结构变异很大︰蟃螈体型较长,无附肢,形似蠕虫;而蛙类的身体粗短,无尾,腿长。分布于全世界,但大多集中在热带地区;个别科和许多属仅见于热带。蝾螈主要分布在北温带,只有一个科也见于中美和南美北部。雨蛙科(Hylidae, 即树蟾科)最北分布到加拿大西北部的沼泽地;蛙科除南极、纽西兰和格陵兰外,所有的主要地区皆有分布。蚓螈遍布热带。蟃螈仅分布于美国东南部和墨西哥东北部。
  本纲大多数种皆营独居生活;但蛙类的许多种类在春、夏两季聚集在一起鸣叫。多数种类具水生幼体阶段,经变态成为陆生的成体。个别特殊种类终生营水生生活。但许多种蝾螈和蛙以及所有的产卵蚓螈都离开开阔的水域产卵。某些种类无水生幼体阶段。大多数两生类在繁殖地与其栖息地之间进行季节性的迁徙运动。蚓螈、蟃螈及某些蝾螈的生殖地和栖息地是同一地点,但其它的种类必须进行年度旅行。如从比较干燥的小山边转移到某些池塘或山谷的小溪流中。会叫的雄性蛙和蟾蜍发现适于繁殖的地域后发出的叫声可将0.4或0.8公里(1/4或1/2哩)之外的其它雄性和雌性招来。
  蚓螈和大多数蝾螈体内受精。蟃螈是体内还是体外受精尚未搞清。除少数例外,大部分蛙类和蟾蜍都是体外受精。大多数蚓螈产卵于陆上;水生种类卵胎生。蟃螈和多数蝾螈产卵于水中,其余蝾螈产卵于陆上、洞巢、腐木或潮湿的碎石中。蛙类的护卵方式各种各样。在北温带,大多数种类产卵于池塘或溪流;许多热带种类护卵的方法很稀奇。有的将卵产于地洞里,待蝌蚪孵出后,雄蛙将小蝌蚪放在背上送到水中。有些种类的雌性背上有一特殊的小袋,卵被放在小袋里直至孵化。雄性达尔文蛙达尔文蛙将卵放在声囊里发育成幼蛙。皮肤柔软,无鳞,无腺体,对干燥特别敏感,故潮湿的环境是其主要生态需要。虽有少数种类终生生活在水中,但大多数种类至少在陆上生活一段时间,或在潮湿的碎石下,或在水域附近。个别种类陆栖性较强,但亦不能完全脱离潮湿的环境。
  两栖类起源于古代的总鳍鱼类(crossopterygian)。早泥盆世最早的两栖类是鱼头螈,鳍变成了具五趾、又短又粗的附肢,其尾有些像现代的肺鱼,尾鳍有鳍条的支持。但鱼头螈具某些特化结构,故它可能仅系向现代两栖类进化过程中的旁支。
  形态与机能 现代型两栖动物皮肤裸露而湿润,通透性强,起到调控水分、交换气体的作用;皮肤满布多细胞粘液腺和表皮下/内微血管,在湿润状态下为肺的辅助器官。此外还有“毒腺”。随着肺的发生,循环系统也有相当大的改变:心房分隔为两个,分别接纳来自肺循环与体循环的血液,心室为1个,其中有混合的静脉血和动脉血。新陈代谢率低,对潮湿温暖环境条件的依赖性强。
  现代型头部骨片少,骨化程度弱;头颅扁平而短,眼眶与颞部相通,枕部短于面部,与已绝灭的古两栖类大不相同。枕髁两个。椎骨有前、后关节突,脊柱和附肢骨相应起了变化。脊柱分化有颈椎和荐椎各1枚,躯椎和尾椎的数目因种类而异。肋骨短或无,无胸廓。主要由鼻瓣和口腔的动作将空气压入(而不是吸入)肺内。肩带不再象鱼类那样与头后部骨片关联,而是悬于肌肉之间,头部与前肢的活动互不受牵制;腰带与荐椎相关联,因而扩大了活动范围和增强了支撑身体的能力。指4、5趾为主。骨骼肌肉系的形态机能,比水生的鱼类有更大的坚韧性和灵活性。左右麦克尔氏软骨相接处或有细小颐骨。
  有内鼻孔。连接内外鼻孔的鼻道除司嗅觉外,还是肺呼吸必备的关键性结构。有保护眼睛的眼睑和泪腺。有捕猎食物的肉质舌,有湿润舌面的颌间腺。有中耳发生,耳盖骨与耳柱骨形成本纲所特有的复合结构;通过中耳可将声波传导到内耳。耳柱骨与鱼类的舌颌骨是同源器官。大脑开始分为两个半球。脑神经10对。
  生殖发育 以体外受精为主,少数可行体内受精,但无真正的交接器──阴茎。卵生,偶有卵胎生或胎生。卵小而多,除卵胶膜外,无其它护卵装置,与鱼类一样同属于无羊膜动物,这是向完全陆栖发展的障碍。幼体阶段有侧线器官,以鳃呼吸,鳃的形态、发生与鱼类的迥然不同,属新生器官。幼体形态不能代表近祖型性状,经过变态幼体器官或萎缩或消失或改组,形成有显著进步趋势的成体。成体与幼体两个阶段形态上的差别越显著(如无尾目),变态也越剧烈,对繁衍后代也越有利。在变态前后的两个生长发育阶段不能完全脱离水域或潮湿小生境而生存,这是过渡类群的关键特征。
  生态分布 除了海洋和大沙漠以外,平原、丘陵、高山和高原的各种生境中均有分布。垂直分布可达5000米。个别种能耐半咸水。在热带、亚热带湿热地区种类最多,南北温带种类递减,仅个别种可达北极圈南缘。有水栖、陆栖、树栖和穴居等。一般于黄昏至黎明时在隐蔽处活动频繁,酷热或严寒季节以夏蛰或冬眠方式度过。摄取动物性食物(蛙类蝌蚪刮取植物性食物为主)。鱼、蛇、鸟、兽等都能成为它们的天敌。
  起源与演化 1932年在格陵兰东部晚泥盆世地层中发现鱼石螈,它既有继承鱼类的祖征,如残留的两小块鳃盖骨和位于尾部的鳍条;又有两栖类的新征,如内鼻孔,耳鼓窝表示有中耳发生和典型的五趾型四肢等。总鳍鱼类的扇骨鱼类偶鳍已孕育着发展为五趾型的趋势。这些显示了硬骨鱼类与两栖类可能有的渊源关系。近年来有人认为鱼石螈类只是已特化了的和能适应陆地生活的基本结构的一个旁支。两栖纲的起源与演化争议颇多,尚待探索。
  分类系统 依据牙齿是否迷齿型、椎体结构形式等,两栖纲分为3个亚纲。
  迷齿亚纲 均有迷齿,全部为化石。
  壳椎亚纲 牙齿不是迷齿型,全部为化石。
  滑体亚纲 头部骨片少,包括近代型的两栖动物。有无尾目、有尾目和蚓螈目三个目。过去有人以椎体为依据,认为无尾目起源于迷齿亚纲,蚓螈目和有尾目起源于壳椎亚纲,还有其它论点,其论据均不充分。根据3目的主要共性,可归并为一个亚纲。共性为:皮肤有多细胞粘液腺,为辅助呼吸器官;有特有的茎齿型牙齿即齿冠与齿茎之间有一圈水泥样的柔软带;眼眶与颞部相通;有耳盖骨──耳柱骨的复合结构;有从生殖嵴发生的脂肪体;视网膜上有绿柱细胞;内耳有两栖乳突等。这些共性并不与生态适应直接有关,反映了滑体亚纲单元起源的可能性是存在的。3目之间形态上的差别显著有无肢者、有有尾者、有无尾者,并与各自的运动方式相适应,它们的繁殖方式也有一些不同。目前对3目的分化过程,还没有充分的论据。
  ==============================================================================
  两栖纲(AMPHIBIA)--动物界的登陆者
  两栖类的进化地位
  从泥盆纪总鳍鱼类进化而来的两栖类,即使在最原始的晚泥盆世Ichthyostega(鱼石螈)中也表现出它们在向陆地推进方面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例如:四肢发展成为强有力的、适于陆地行走的推进器官,能用肺呼吸空气等,但是它们在生殖方面却没有发展,仍像鱼类一样,卵无羊膜结构,必须产在水中并在水中孵化。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变态后生长出四肢,爬上陆地,用肺呼吸。这些就是两栖类的鉴别特征。这样的特征反映了两栖类从鱼类进化而来的系统发生历史,也反映了两栖类的进化地位。
  现存两栖类的无尾类从进化历史来看,它们是非常特化的类群。现代有尾类蝾螈的形态特征代表两栖类的一般特征,它们四肢发达,有长尾,非常像晚泥盆世的鱼石螈。鱼石螈的骨骼形态特征,特别是肢骨特征,奠定了后来陆栖四足脊椎动物的基础。由于它刚从总鳍鱼类进化而来,所以它的头骨仍保留着较多的骨片,相似于它的鱼类祖先。
  两栖类的生存时代
  根据化石记录,最早的两栖类出现于泥盆纪晚期,它们是从总鳍鱼类进化而来的。泥盆纪以后,它们分支进化出多种多样的类群。在石炭纪和二叠纪期间它们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许多类群中有相当大的个体,成为当时地球上占优势的动物。虽然爬行类在石炭纪已经出现,但在石炭纪和二叠纪时,它们在多样性及个体大小方面还比不上两栖类,所以石炭纪和二叠纪又称为两栖类的时代。在二叠纪之后,两栖类便衰落了,在晚古生代繁盛的多数种类在二叠纪晚期绝灭了,少数种类可以残存到中生代的早、中期。可能起源于晚古生代晚期并在三叠纪有可靠化石记录的现代两栖类,经过中生代生存至今,就是现在人们非常熟悉的青蛙、蟾蜍和蝾螈等等。在世界上晚古生代的两栖类化石发现了不少,有许多非常完整的骨架。我国古生代两栖类的化石记录仅有新疆天山一处,而在中生代的地层中则多处发现了古生代残存下来的迷齿两栖类。
  形态
  现存两栖动物的体型大致可分为蚓螈型、鲵螈型和蛙蟾型。蚓螈型的种类外观很像蚯蚓,眼和四肢退化,尾短而不显,以屈曲身体的方式蜿蜒前进,营隐蔽的穴居生活,代表动物有蚓螈和鱼螈等。鲵螈型的种类四肢短小,尾甚发达,终生水栖或繁殖期营水生生活,匍匐爬行时,四肢、身体及尾的动作基本上与鱼的游泳姿势相同,代表动物有各种蝾螈和鲵类。蛙蟾型的体形短宽,四肢强健,无尾,是适于陆栖爬行和跳跃生活的特化分支,也是两栖动物中发展最繁盛和种类最多的类群,代表动物为各种蛙类和蟾蜍。
  两栖动物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尾和四肢四部分。头形扁平而略尖,游泳时可减少阻力,便于破水前进。口裂宽阔,颌缘是否有齿视种类不同而异;吻端两侧有外鼻孔一对,具鼻瓣,可随意开闭控制气体吸入和呼出,外鼻孔经鼻腔以内鼻孔开口于口腔前部。大多数陆栖种类的眼大而突出,具活动性眼睑,下眼睑连有半透明的瞬膜(有些鲨鱼已有瞬膜),当蛙、蟾等潜水时,瞬膜会自动上移遮蔽和保护眼球。蛙蟾类的眼后常有一圆形的鼓膜(tympanic membrane),覆盖在中耳(middle ear或称鼓室 tympanic cavity)外壁,内接耳柱骨(columella),能传导声波至内耳产生听觉;中耳还以耳咽管(eustachian tube)与咽腔连通(图17-2)。雄体的咽部或口角有1~2个内声囊(internal vocal sac,如花背蟾蜍、黑眶蟾蜍、棘胸蛙、中国林蛙、金线蛙等)、或外声囊(externalvocal sac,如黑斑蛙、虎纹蛙、沼蛙、泽蛙、雨蛙、狭口蛙等)。外声囊是由咽壁扩展所成的皮肤囊,充气时可膨胀成泡状或袋状;内声囊位于咽喉腹面或下颌腹面,为皮肤所掩盖,由该处肌肉皱褶向外突出所形成的双壁结构,能发生共鸣作用而扩大喉部发出的叫声。水栖的鲵螈类、大蟾蜍、日本林蛙却无声囊(图17-3),生活于急流山涧内的湍蛙既无声囊,也不发声,而分布在青藏高原的倭蛙和高山蛙不但缺乏声囊,甚至连鼓膜和听骨(耳柱骨)也一并消失,对它们说来,发声和听觉似乎在生活中已经不起任何作用。
  颅骨后缘至泄殖孔为躯干部,背面光滑,例如蝾螈、肥螈、雨蛙、姬蛙或粗糙而具瘰粒,例如疣螈、瘰螈、蟾蜍;一些种类常有2条隆起的背褶(dermal plicae),如黑斑蛙、金线蛙、日本林蛙、弹琴蛙;另一些种类却只有长短不一的纵行肤褶(skin fold)或肤嵴(skin ridge),如虎纹蛙、泽蛙等;分布在我国北方的小鲵、山溪鲵、北鲵和爪鲵,体侧均有明显的肋沟(costal groove),尾形侧扁,是鲵螈类的游泳器官。
  附肢2对,但鲵螈类中的鳗螈仅有细小的前脚,而蚓螈和鱼螈则四肢已经退化。蛙蟾类的四肢发展很不平衡,前肢短小,4指,指间无蹼(web),主要用作撑起身体前部,便于举首远眺,观察四周;后肢长大而强健,5趾,趾间有蹼,适于游泳和在陆地上跳跃前进。树栖蛙类的指、趾末端膨大成吸盘,能往高处攀爬,吸附在草木的叶和树干上。
  两栖纲共分为如下的三个亚纲:
  迷齿亚纲(Labyrinthodontia) 古生代后期和三叠纪的头骨坚固,有复杂脊椎骨的两栖类
  壳椎亚纲(Lepospondyli) 石炭纪至三叠纪(?二叠纪),具有线轴状椎骨的两栖类
  滑体亚纲(Lissamphibia或称无甲亚纲) 三叠纪至现代身体光滑的两栖类
两栖纲(化石)
  liangqi gang(huashi)
  两栖纲(化石)
  脊椎动物中最早登上陆地的一个门类,其他陆生脊椎动物由它发展而来。现生两栖动物已十分特化。两栖动物化石在晚古生代形成重要化石类群。构成两栖纲中的两个亚纲〔见脊索动物门(化石)〕。
  古代两栖动物的头骨宽扁,头部骨骼比鱼类已简化,但仍保留有上颞骨和间颞骨,后顶骨也还存在。眼孔已靠后,吻部相应加长。鳃盖骨系统消失。头骨后端出现了一对两栖动物所特有的耳凹。自两栖动物开始,脊椎动物中出现了中耳。鱼类里起悬挂作用的舌颌骨变成了耳柱骨(□骨),成为中耳里第一块听骨。双枕髁。牙齿具迷路构造。由于陆地呼吸,除肺以外,口腔内出现了一对内鼻孔。脊柱开始分化:头骨后出现了一个颈椎,使肩带开始与头骨脱离;后部分化出一个荐椎,使腰带固着在脊柱上。肩带中出现了间锁骨和胸骨的成分。脊椎形态多样化,它往往是分类的基础。
  根据A.S.罗默(1966),两栖动物纲分为3个亚纲:①迷齿亚纲,古代两栖动物中最主要的一类,包括鱼石螈目、离片椎目和石炭螈目;②壳椎亚纲,古老而又特化的一个类群,包括游螈目、缺肢目和小鲵目;③滑体两栖亚纲(Lissamphibia),所有现生两栖类,包括无尾目、有尾目和无足目及其化石。
  已知最早两栖动物的地史记录是泥盆纪晚期,化石发现于格陵兰。这是一些尚保留着鱼性残余的两栖动物,称作鱼石螈(Ichth□oste□a)。石炭纪气候潮湿,原始森林茂盛,两栖类得到空前发展,广泛繁殖于沼泽地带。早二叠世的景观没有多大变化,化石产地主要集中于欧洲和北美。二叠纪晚期起,两栖类的发展开始有衰退的趋势,整个壳椎亚纲已绝灭,迷齿亚纲里只剩下一个离片椎目继续繁荣着,但分布范围却已扩大。三叠纪,两栖类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但分布几遍全球。到三叠纪末古代两栖类的两个亚纲已基本绝灭(最近在澳洲和中国报道有侏罗纪迷齿类)。
  现生两栖类的起源问题直至现在还没有全部弄清。
  (孙艾玲)
百科大全
  liangqi gang
  两栖纲
  Amphibia
  脊椎动物亚门的 1纲。是一类原始的、初登陆的、具五趾型的变温四足动物,皮肤裸露,分泌腺众多,混合型血液循环其个体发育周期有一个变态过程,即以鳃(新生器官)呼吸生活于水中的幼体,在短期内完成变态,成为以肺呼吸能营陆地生活的成体。现生的有3目约40科400属4000种。除南极洲和海洋性岛屿外,遍布全球。中国现有11科40属270余种,主要分布于秦岭以南,华西和西南山区属种最多。两栖动物既有从鱼类继承下来适于水生的性状,如卵和幼体的形态及产卵方式等;又有新生的适应于陆栖的性状,如感觉器、运动装置及呼吸循环系统等。变态既是一种新生适应,又反映了由水到陆主要器官系统的改变过程。
  形态与机能 现代型两栖动物皮肤裸露而湿润,通透性强,起到调控水分、交换气体的作用;皮肤满布多细胞粘液腺和表皮下/内微血管,在湿润状态下为肺的辅助器官。此外还有“毒腺”。随着肺的发生,循环系统也有相当大的改变:心房分隔为两个,分别接纳来自肺循环与体循环的血液,心室为1个,其中有混合的静脉血和动脉血。新陈代谢率低,对潮湿温暖环境条件的依赖性强。
  现代型头部骨片少,骨化程度弱;头颅扁平而短,眼眶与颞部相通,枕部短于面部,与已绝灭的古两栖类大不相同。枕髁两个。椎骨有前、后关节突,脊柱和附肢骨相应起了变化。脊柱分化有颈椎和荐椎各1枚,躯椎和尾椎的数目因种类而异。肋骨短或无,无胸廓。主要由鼻瓣和口腔的动作将空气压入(而不是吸入)肺内。肩带不再象鱼类那样与头后部骨片关联,而是悬于肌肉之间,头部与前肢的活动互不受牵制;腰带与荐椎相关联,因而扩大了活动范围和增强了支撑身体的能力。指4、趾5为主。骨骼肌肉系的形态机能,比水生的鱼类有更大的坚韧性和灵活性。左右麦克尔氏软骨相接处或有细小颐骨。
  有内鼻孔。连接内外鼻孔的鼻道除司嗅觉外,还是肺呼吸必备的关键性结构。有保护眼睛的眼睑和泪腺。有捕猎食物的肉质舌,有湿润舌面的颌间腺。有中耳发生,耳盖骨与耳柱骨(□骨)形成本纲所特有的复合结构;通过中耳可将声波传导到内耳。耳柱骨与鱼类的舌颌骨是同源器官。大脑开始分为两个半球。脑神经10对。
  生殖发育 以体外受精为主,少数可行体内受精,但无真正的交接器──阴茎。卵生,偶有卵胎生或胎生。卵小而多,除卵胶膜外,无其他护卵装置,与鱼类一样同属于无羊膜动物,这是向完全陆栖发展的障碍。幼体阶段有侧线器官,以鳃呼吸,鳃的形态、发生与鱼类的迥然不同,属新生器官。幼体形态不能代表近祖型性状,经过变态幼体器官或萎缩或消失或改组,形成有显著进步趋势的成体。成体与幼体两个阶段形态上的差别越显著(如无尾目),变态也越剧烈,对繁衍后代也越有利。在变态前后的两个生长发育阶段不能完全脱离水域或潮湿小生境而生存,这是过渡类群的关键特征。
  生态分布 除了海洋和大沙漠以外,平原、丘陵、高山和高原的各种生境中均有分布。垂直分布可达5000米。个别种能耐半咸水。在热带、亚热带湿热地区种类最多,南北温带种类递减,仅个别种可达北极圈南缘。有水栖、陆栖、树栖和穴居等。一般于黄昏至黎明时在隐蔽处活动频繁,酷热或严寒季节以夏蛰或冬眠方式度过。摄取动物性食物(蛙类蝌蚪刮取植物性食物为主)。鱼、蛇、鸟、兽等都能成为它们的天敌。
  起源与演化 1932年在格陵兰东部晚泥盆世地层中发现鱼石螈,它既有继承鱼类的祖征,如残留的两小块鳃盖骨和位于尾部的鳍条;又有两栖类的新征,如内鼻孔,耳鼓窝表示有中耳发生和典型的五趾型四肢等(见图鱼石螈复
英文解释
  1. lat.:  amphibia
近义词
四足类
相关词
生物动物动物学两栖动物百科辞典生物学雨蛙科鳗螈科
有尾目无尾目古生物树蛙科古生物学更多结果...
分类详情
张开无尾目张开滑体亚纲张开迷齿亚纲张开壳椎亚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