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万安镇位于成都市双流县东部浅丘地带,因境内有万福寺、定安桥得名,寓意“万福之地、诸事皆安”。全镇幅员面积31.1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00米左右,辖5个行政村,38个村民小组,3个社区,15个居民小组,总人口2.1万。
万安镇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镇政府驻地距成都人南延伸线末端仅3.5公里,距市区仅16公里,距双流国际机场仅16公里。麓山大道高等级公路自西向东横贯全镇。镇内生态资源丰富。开元地区地下天然气储藏丰富,具有可开发价值。全镇拥有6个20-300亩的天然水库,东部的韩婆岭地区和南部的天马地区拥有成都市近郊独一无二的生态森林6000余亩,形成一道天然绿色屏障,可谓山水相依、秀美怡人,被媒体誉为“绿色的水库,天然的氧吧”。
独具的区位、交通、生态优势和良好投资环境,给万安镇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万华麓山国际社区等大型项目已落户万安,西南空管局、迪康药业、大连海昌等一批有实力、发展潜力巨大的企业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运筹之中。如今的万安已成为各大商家投资的热土,休闲度假的胜地。按照双流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全力打造“麓山大道国际社区走廊”构想,不久的将来,中国的“比华利山”将在此显现。
韩婆岭位于万安镇境内东部,因该地地势较高,传说清朝年间,一韩姓老妇人在此地开一茶店,为来往客人提供饮水休息而得名。1978年后,成都市机关和万安镇韩婆岭及天马地区共同营造美国火炬松共6000余亩,现已成林。仅韩婆岭地区就拥有成片森林3000余亩。整片森林高低错落,山环水抱,风景秀美,被媒体誉为“绿色的水库,天然的氧吧”。
成都万华地产是万安镇2001年引进的大型项目,其开发的麓山国际社区是同步于国际顶级居住社区,专为中国成功人士量身定制的精英高尚社区。现已成功开发了麓山别墅·逸翠谷、麓山别墅·橡树坡和麓山别墅·水晶岗。所有的别墅都依傍着高尔夫式的草坪景观而生。绵延的果岭成了别墅的景观,而别墅也成了景观中的优美建筑。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19993男10189女9804家庭户户数5773家庭户总人口(总)19786家庭户男10041家庭户女97450-14岁(总)36570-14岁男18640-14岁女179315-64岁(总)1479915-64岁男753615-64岁女726365岁及以上(总)153765岁及以上男78965岁及以上女748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9592 |
|
基本概况
万安镇,古称万安寺,有一寺庙。清同治十三年(1874)兴场。万安镇位于绵阳市三台县县城西南部,距县城21公里,凯江左岸是进都,右岸是万安。地理坐标东经104°45′,北纬31°03′。东接古井镇,南邻新建,西与凯河镇接壤,北界乐安镇。境内以浅丘为主,兼有平坝。2001年,全镇总面积14.5平方公里,场镇面积0.5平方公里。镇辖6个行政村,场镇居民委员会1个。
该镇交通方便,境内有县道公路7.5公里,村村通公路,社社有机耕道.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储藏量大.凯江河自西向东横贯全镇,河滩面积达3000亩,沙石、石灰石藏量丰富。
全镇总人口9416人,2724户。2001年,全镇总人口9416人,2724户。有土地面积575公顷,耕地518公顷,人均占有土地0.83亩。主要河流1条,凯江河最大,全长20公里。森林面积6060.9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4%。年降水量在882毫米左右,年均气温16℃,年均无霜期280天左右。有电灌站27处29台,总装机容量1275千瓦。鲁班水库、团结水库尾水支斗毛渠12Q公里,灌溉面积达7500亩,占耕地面积50%。凯江河流经万安镇14.5公里,凯江之滨有丰富的河沙、石英石、石灰石。已钻出石油气井1口。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8545男4414女4131家庭户户数2623家庭户总人口(总)8521家庭户男4399家庭户女41220-14岁(总)19470-14岁男9990-14岁女94815-64岁(总)584715-64岁男304915-64岁女279865岁及以上(总)75165岁及以上男36665岁及以上女385户口本地住在本地8329 |
|
万安镇位于蠡县县城北18.3公里处,共辖14个行政村,总面积36.3平方公里,孝义河自西向东流经中部,耕地3.4万亩,总人口是27406人,土质为轻壤,适宜种植小麦、玉米、棉花、果树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工业主要以毛纺、轴承、制香业等为主。200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为377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2902元。其中:轴承、制香业作为该镇的经济特色产业稳步发展,轴承业规模不断扩大,制香业作为传统产业,已由品种单一的佛香向卫生香、蚊香等多系列发展。 |
|
万安镇位于新绛县汾河南畔,峨嵋岭底,东西隔沟于横桥乡相接,南于阳王镇相连,西与临县稷山隔沟相望。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5公里。共辖13个行政村,70个居民组,2006年常住人口19206人,耕地着47336亩土地。
该镇是以农为主的乡镇,农业主导产业以水果种植,有苹果、毛油桃、梨、葡萄、杏等水果面积为20541亩,其中以毛油桃为主面积为13860亩,品种有:曙光、丽春、极早红、中油4号、中油5号、红山湖、瑞光三号、九号、1211、大白油桃、毛桃有:北京四号、新世红、沙红等120多个品种,为了促进早上市,提高经济效益,采取了反季节生产日光温室286座,大棚204座,可以提早上市从四月上中旬开始外销,价格为1公斤五元以上,也就是从4月开始至9月份,每天都有上市的毛油桃品种,年产量可达13860吨,用10吨车,可拉1386车,在旺季六、七月份,每天都有40多辆车往外运。平均价格每斤3—4角钱价值1000万元左右平均每人收入500元左右。
近几年来,万安镇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产业结构调整日趋于合理,形成以油桃、蔬菜、金刚石工具,养殖为主的四大主导产业。万安素有“钻石之乡”之美称;是新绛首家建日光温室大棚蔬菜的乡镇之一;油桃面积已达2万亩。1992年被运城地区评为”太阳之乡”,命名为“卫生模范乡镇”。1998年投资108万元新建一幢两层40间面积为1925平方米的镇中学教学大楼。 1999年被运城地区评为“小康示范乡镇”, 2000年5月被运城地区评为“民间艺术之镇”。目前全镇75%的村实现了村内道路油化硬化,村村通闭路电视,电话的人户宰达到95%,三年内新增深井17眼,目前147眼深井已全部实现了管灌化,村村通了自来水。为了推进油桃产业的发展,投资180万元建成万安果业市场,总面积达35亩。 2003年4月,成立了万安镇油毛桃销售服务中心,配置了电脑,进行网上销售,为果农招引客商,收获季节每天客流量达3000人以上。与郑州果研所联姻,建立长期的技术服务指导,保障全镇油桃质量优良,价格合理。投资250万元建成了总占地面积为650亩的无公害种、养、加综合示范园区,建有日光温室大棚115个,小拱棚30个,种植蔬菜、油桃、品种枣;养殖良种羊、种鹿等。投资90万元,建起存栏200余头肉牛的康达养殖场。 |
|
基本概况
万安镇,2001年由原来的左家沟乡、双昌乡和万安镇合并组建。位于洪洞县西部,距县城10公里。东与辛村乡为邻,西与左木乡相连,南与龙马乡为界,北与刘家垣镇接壤。全镇辖60个村委会,87个自然村,13713户,62406口人。全系汉族。镇政府驻万安村。1958年公社化时,万安公社包括左家沟公社,1961年冬与左家沟分设,1984年4月改建为镇。这里很早以前就是镇的建制,历史上曾是洪洞县第六区和万安乡政府驻地。该镇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丘陵区,其余均为平川区。三交河涧河自西流入本镇,向东经辛村乡流入汾河。1958年兴建的七一渠由北而南,纵贯本镇东部,大运高速路由北而南,穿越全境,马(牧)双(昌)公路由东向西进入双昌,洪(洞)三(交河)公路自东向西,沿三交河河谷穿越本镇,交通极为便利。全镇行政区域面积16534公顷,总耕地面积8021公顷,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杂粮、薯类和棉花为主。乡镇企业方面,主要企业有洪永冶炼公司、恒富焦化厂、正平饲料有限公司、飞虹涂料公司等企业。文教卫生方面,全镇共有学校75所,有卫生院3所,各村均设有卫生所。
行政辖村
万三村东漫底村西漫底村高公村东梁村西梁村曹家庄村温家庄村铁炉庄村贺家庄村西乔庄村上舍村兰家节村石家庄村韩家庄村涧西村杨家庄村万一村万二村普安村枣坪村坡里村西步亭村东步亭村南步亭村左家沟村东姚头村西姚头村康家坡村王绪村郭家庄村娄村下辛府村东堡村西堡村浅沟村西昌村东垣村白村三教村宋家沟村东圈头村西圈头村神西村大阳洼村垣上村石家垣村常家沟村宜尔泉村双昌村韩侯村孔庄村师村南李村鲁生村樊村上村下村红星庄村车垣村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31378男15999女15379家庭户户数6775家庭户总人口(总)31157家庭户男15872家庭户女152850-14岁(总)93020-14岁男49600-14岁女434215-64岁(总)2028215-64岁男1027215-64岁女1001065岁及以上(总)179465岁及以上男76765岁及以上女1027户口本地住在本地30890 |
|
万安镇风景 乡镇简介
万安镇位于黄山市中心城区以西15公里,休宁县城东扩已与我镇相连,至黄山风景区48公里,慈张公路、皖赣铁路东西向穿境而过,合铜黄高速公路纵穿我镇。全镇地域面积79.76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57个村民小组。万安镇是省级中心建制镇、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千村百镇”示范镇、安徽省历史文化名镇。
历史文化
古镇万安历史悠久,环境优美,资源丰富。从三国至唐朝(258---750年)曾作为县治和郡(州)治,总辖歙、宣、杭、睦、婺、饶六州,成为当时皖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四百多年前,万安便是休宁县一座商贾云集、水陆两栖的重要商埠集镇。镇内有“越国古城”的古城岩和休宁海阳八景之“寿山初旭”与“松萝雪霁”;有犹如“清明上河图”的万安老街,街长约7华里,明清均被列为休宁九大街市之首,有“小小休宁城、大大万安街”之誉;有风光旖旎的横江和气势恢宏的万安坝;有文化底蕴浓厚的古民居、古塔、古桥、古埠头等众多文物古迹;有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启蒙馆;有荣获巴拿马金奖的古罗盘和“绿色金子”之称的松萝茶等闻名遐迩的传统名特产品;被誉为“徽州学府”的省重点中学——休宁中学就座落在镇内。
万安的文化底蕴深厚,史籍与典故比比皆是。有被唐代封为“徽国公”的“汪王故宫”遗址;有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避难的仙人洞;有明末抗清英雄金声讲经论道的“还古书院”;还有四月的“水龙庙会”;五月端阳的“赛龙舟”。
经济建设
万安镇经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大为改善。水、电、路齐全,程控电话、广播电视覆盖全镇,邮政、电信、金融等社会服务网络健全。同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狠抓结构调整,种、养殖业发展较快,以经济合作社及吴田苗木花卉基地、海宁大棚蔬菜示范基地为依托,向四周辐射“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的新格局,已成为市县及周边地区的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截止至2008年底全镇个体私营企业512个,逐步形成了建筑建材、精细化工、皮革加工、旅游工艺品、畜禽养殖、食品加工等六大支柱产业。
发展目标
该镇已确立“农业稳镇、工业富镇、旅贸活镇、科技兴镇、以德治镇”的发展思路。将坚持以“加快发展、富民强镇”为主题,围绕黄山大旅游的发展格局,依靠独持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做活农业结构调整、小城镇建设、旅游开发和招商引资四篇文章,努力把万安建成环境优美、市场繁荣、特色鲜明、百姓富裕的旅游型小集镇,成为黄山市黄金旅游通道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22339男11408女10931家庭户户数6244家庭户总人口(总)21336家庭户男10786家庭户女105500-14岁(总)48160-14岁男24000-14岁女241615-64岁(总)1582715-64岁男827815-64岁女754965岁及以上(总)169665岁及以上男73065岁及以上女966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0131 |
|
基本概况
万安镇万安镇位于龙岩市新罗区西北角,北西与上杭县、连城县交界,东与新罗区的白沙镇、雁石镇毗邻,南与江山乡接壤,距龙岩市区62公里(沿万苏公路),是发展边贸,增进物质文化交流的枢纽。万安镇地处国家级A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南麓,是新罗区重要的绿色宝库。全镇面积392平方公里,人口近1.4万人,20个行政村,105个村民小组,村村实现通路、通电、通话。
资源开发
万安镇内地上山清水秀,阡陌流金,地下矿产丰富,百宝荟萃。全镇森林面积近47万亩,林木蓄积量280万立方米,毛竹9万亩,年产毛竹60万根,到处是一片绿色的海,已探明的矿藏有铁矿、石灰石、硅石、花岗岩、煤矿等。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水资源极为丰富。有"绿海明珠"之称的梅花湖,面积7.9平方公里,来自梅花山腹地的三条溪即薄竹溪、麻林溪、梅村溪水量充足。为充分开发丰富的水力资源,以万安溪电厂(装机容量4.5万KW)为依托,大力开发小水电资源,目前环坑二级电站(3×250KW),合溪二级电站(3×250KW),华坑一级电站(3×180KW)已建成投产,全部开发后,全镇装机容量合计7万KW,将为企业提供充足的电力,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增加镇村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大念"山、水、田"三字经,做好"山头、水头、旅游"等文章,社会各项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该镇到处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地上山清水秀,阡陌流金,地下矿产丰富,百宝荟萃,已探明的主要矿产有石灰石、煤、钾长石、铁、锰、硅、高岭土等,境内山峦起伏,溪流纵横,水资源极为丰富。
旅游资源
该镇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被誉为北加归线上“绿海明珠”之称的梅花湖,库区水面面积7.9平方公里,湖岸线长82公里,湖岸曲折,岸上森林密布,水上鱼鸟飞跃;名胜古迹有有风格独特、保护完好的梅村——竹贯古迹群;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保护完整的“浪门金锁”桥、流传广泛的节孝碑、清代澎湖副都督温兆凤将军的故居和温氏家庙等,另外还有渡头驻仙峡、圆光寺、莲台山、甲园里石窟等;有多处成片的原始森林里,存活着桫椤、红豆杉等珍稀植物,有成群的猴子出没,并隐居着华南虎、山羚羊等珍稀动物;成群的白鹭、鸳鸯在梅花湖上畅游嬉戏。
历史沿革
明代包括九龙乡万安里松洋社的好坑、妙地、陈坑;溪口社的陈家山、黄家岐、坂寮、上村;温潭社的珠坂、纹水溪、产坑、黄坑;涂坑社的芹草洋、上界、中界、下界、三层坑、双涧头、赤竹村、石高山;横坑社的积贯、谢屋、浮竹岭、梅村、岭背;西坑社的西坑源、高桥坑、地村;涂潭社有黄屋岭、大高畲、雪竹凹、岭头等村落。清代为溪口社,清雍正九年(1731)在溪口设县丞署。
民国初年改称万安社,曾设县佐衙门。民国21年9~12月,成立万安区苏维埃政府,辖梅村、竹贯、梧宅、鸿家山、横坑、地村(同新)、涂潭、张福岭、小高斜、青草岩、渡头、贝坑等村。民国22年,为万安区,设贝坑、涂潭、松洋、竹贯、溪口、高桥、新地、梧宅、云岗、民主乡。次年为第八区。民国26年3月,改第四区,设溪口,松岗、竹梧、高新、蒲江乡联保、24保、247甲。民国30年12月属第一区(岩东),设溪口镇,辖溪墩、长家、林坑、扁寮、西坑、松洋、好坑、浮竹、梧背、梧寮、三高保;还包括蒲江乡辖涂潭、磜南、背坑、张福、车官、背畲保及梧新乡辖环皮、竹贯、陈中、梅鸿、梧宅、高桥、上珠、上坑、香岭、大地保。民国33年,划溪口镇8保和梧新乡10保。
1949年11月,为万安区,辖溪口、两梧、松坑、涂福、高新、车背、竹梧村。1955年高新乡分设同新、高厦二乡(次年合并),增设高城乡。1957年,设溪口、梅村、松洋乡。次年分别设立公社,1959年,三公社并称万安公社。1961年6月,分设溪口公社,辖石家坪、赤高、石城、下畲、浮溪、涂潭、张陈、红光、长星、高坑、下坪坑、新民、红旗、高辉、下林坑、陈洋、上林坟17生产大队、46生产小队;松洋公社辖四村、松洋、四进、好坑、浮竹、五村、西坑7大队、24小队;梅村公社设青草岩、小高畲、大高畲、梅村、环坑、竹贯、华蒙、磜头坑、上珠、上坑、蔡家山、渡头、鸿家山、梧宅、贝坑、南坪、地村、同爱、新村、下坑、营步营21大队、48小队。1965年三公社合并,称万安公社。
1984年7月改设万安乡。1987年,面积359.85平方千米,辖20村、105村民小组,总人口1327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47人,乡政府驻地溪口圩,距市区82千米。1995年建镇。1997年,面积392平方千米,人口1.4万,辖红光、陈洋、高林、西贯、四村、五村、松洋、好坑、同新、高厦、环坑、浮竹、梅村、竹贯、华坑、西源、涂潭、张陈、高池、石城20个村委会。
下辖村庄
红光村高林村陈洋村西贯村松洋村好坑村浮竹村四村村五村村高厦村同新村环坑村竹贯村梅村村华坑村西源村张陈村涂潭村石城村高池村人口数据
(2000年11月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12995男7116女5879家庭户户数3520家庭户总人口(总)12175家庭户男6470家庭户女57050-14岁(总)29350-14岁男15020-14岁女143315-64岁(总)896915-64岁男508715-64岁女388265岁及以上(总)109165岁及以上男52765岁及以上女564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1586 |
|
第一节 概况
万安镇位于县境北部,总面积147.5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万安村距县城28公里。福银高速公路和省道金泰线纵贯境内,并在境内开有高速公路互通口。2005年,全镇辖8个村委会、1个良种场、71个村民小组,有2522户10275人。 全镇有耕地1.49万亩,其中水田1.45万亩;林业用地12.18万亩,其中有林地11.67万亩,森林覆盖率77%,林木蓄积量49.6万立方米,立竹量210.5万根。正溪、寺许、福匡等村用材林蓄积量均在10万立方米以上。矿藏资源丰富,主要有铁、铅、锌、钨、辉钼、锰、方解石、石英石、钾长石、五彩玉石、大理石、高岭土、石灰石等,其中寺许牛栏山方解石储量达500万吨以上,寺许灯头铁、铅锌多金属矿储量达100万吨以上。素有"矿业之乡"之称。大阳峰海拔1431.9米。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生息,现存遗址6处。 第二节 农业
1991年,全镇农业总产值29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8元。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各种植27941亩和14519亩。1995年后,农业产业种植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大部份耕地调整种植经济作物。通过引进高优品种,建立种养示范基地,培育粮、果、菌、蔬、烟、莲等主导产业,农业经济持续发展。2005年,全镇农业总产值39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39元。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各种植13495亩和12423亩,种植面积分别比1991年减少52%和14%。粮食总产量5230吨,亩产388公斤;烟叶种植3660亩,产量439吨;果园7762亩,产果2466吨,其中柑桔5126亩,产量1084吨;梨1331亩,产量732吨;食用菌鲜品产量118吨、干品产量531吨;蔬菜与瓜果种植5244亩,产量5671吨;鱼、虾、蟹、贝类淡水产品产量667吨 ;牛存栏270头,羊存栏1765头,猪存栏4650头;家禽存栏4410只。 第三节 乡镇企业
1991年,全镇有企业178家,从业人员1513人,总产值6080万元。镇政府深化企业改制,至2000年全面完成19家镇属企业改制工作,其中出售转让14家、股份合作3家、兼并2家。1996年,创办养鳗场、腐竹厂等。2000年7月,万安莲花茶种植基地和加工生产企业创建,年产莲花茶120万朵,年产值200 万元。2004年,因市场销路不畅停止生产莲花茶。2002年后,建隆矿业有限公司、万安矿产品经营部、翔坤矿业有限公司、鑫峰矿业有限公司、浙福铜业有限公司、佳润矿业有限公司、榕禹矿业有限公司、禹创高新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相继兴办,逐步形成以矿业为支柱的乡镇企业。2005年,镇内有企业464家,从业人员2289人,总产值25286万元,实现利税1449万元。其中产值500-1000万元的企业有万安玩具厂1家,产值千万元以上的企业有建隆矿业有限公司、万安矿产品经营部、翔坤矿业有限公司、鑫峰矿业有限公司、浙福铜业有限公司等5家,生产的碳酸钙、磁铁矿、铅锌矿、高岭土、胶合板、小木屋、莲花茶、装饰材料等产品销往省内外,鳗鱼干出口日本。全乡有小水电站8座,装机总容量3800千瓦,年发电量580万千瓦.时。 第四节 教育文化卫生
1991年,镇内有县办初级中学(将乐三中)1所,在校生358名;小学8所,在校生1260名;幼儿园1所10个班,在园幼儿253名;教职工总数124名。1993年,省教委授予万安中心小学省级"农村示范学校"称号。1997年,镇内初等义务教育通过省"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验收。因生源减少,2003年,良坊村小学停办。同年9月,万安学区更名为万安中心小学。2005年,福匡村小学停办。当年,镇内有初级中学1所,在校生364名,教职工37名;小学6所,在校生533名,教职工79名;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79名,教职工8名。
1991年,镇文化站有工作人员1名。1995年,高坊村老年人活动中心成立。传统文体活动有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万安灯会等。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等体育竞赛活动常年开展。 2004年,新建全民建身体育路径场所,内有吊环等体育健身器材20件。2005年,镇文化站有工作人员1名。
1991年,镇广播站有工作人员3名。1993年,万安、高坊坊头、寺许等行政村开通闭路电视及调频广播。1994年,闭路电视延伸到自然村,可以收看8套电视节目。1997年,实现村村通闭路电视。2001年,县、镇闭路电视联网,可以收看35套电视节目。2005年,镇广播站有工作人员3名;全镇电视覆盖率95 %;固定电话用户1659户,电话入户率66%,移动电话拥有量1600部,拥有率16%;家庭电脑40部。
1991年,万安中心卫生院有医护人员13名,床位15张。1995年,新建职工宿舍楼,建筑面积835平方米。1996年,万安中心卫生院获国家卫生部授予的"爱婴医院"称号。1998年,通过全国一级甲等卫生院评审。2000年,新建职工食堂,建筑面积180平方米。2003年,实施农村医疗体制改革,实行全员聘用制。2005年,万安中心卫生院有医护人员18名,设门诊、内、外、儿、妇产、五官、口腔、中医、骨伤、痔疮、理疗、检验、B超、放射、心电图等科(室)和住院部,有床位20张;村卫生所7个,均达到甲级卫生所标准。
第五节 镇村建设
1991年后,镇内地税所、土地所、建设所、计划生育办公室、烟草站、工商所、邮政所、信用社、林业派出所等公共建筑相继新建,总建筑面积8620平方米;先后建成晖安、下埂、高厝墩、桥头、下瑶等五个住宅新区,共计287户。并改造振兴、万寿、天安等三条商业街,街道总长1360米。全镇有8个行政村进行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有寺许、坊头、高坊、吴厝、地村、正溪等村建新村部。2000年,乡村电网改造完成,生产生活用电实现城乡同网同价,100%自然村用上电。2003年,万安镇列入省重点小城镇规划建设,将集镇分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形成横向二街二路、纵向三街三路网络。2004-2005年,先后完成福匡、寺许、坊头、良坊等村共计14.6公里的水泥路面铺设,实现90%以上村通水泥路。2005年,全镇公路通车总里程63公里,镇驻地建成区面积60公顷。15年中,全镇共新建住房989户,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全镇人均住房面积34平方米。自来水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全镇100%人口饮用自来水。
全镇有耕地1.49万亩,其中水田1.45万亩;林业用地12.18万亩,其中有林地11.67万亩,森林覆盖率77%,林木蓄积量49.6万立方米,立竹量210.5万根。正溪、寺许、福匡等村用材林蓄积量均在10万立方米以上。矿藏资源丰富,主要有铁、铅、锌、钨、辉钼、锰、方解石、石英石、钾长石、五彩玉石、大理石、高岭土、石灰石等,其中寺许牛栏山方解石储量达500万吨以上,寺许灯头铁、铅锌多金属矿储量达100万吨以上。素有"矿业之乡"之称。大阳峰海拔1431.9米。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生息,现存遗址6处。
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设万安里.。明代境内有万安上、下都和隆溪下都部分村。清沿明制,万安寨(现万安村)辖东西市、南北市、观前市,属万安上都1图。民国23年(1934年),设万安联保、辖7保,属第三区署。民国28年,改制万安镇,辖九保。民国30年5月,改属第二区署。民国34年11月,改为万安乡,辖11保。1950年,设万安、坊头、洄溪3乡,属第五区。次年11月,增设福匡乡。1952年8月,增设良坊乡,万安乡改为镇。1954年12月,增设正溪乡。1955年10月,属万安区。1958年10月,改制设万安、坊头、福匡等3个大队,属红旗公社。次年9月,红旗公社更名万安公社,辖25个大队。1961年10月,辖9个大队。1966年,辖8个大队。1984年9月,改制万安乡。10月改为镇。1990年,辖8个村民委员会、65个村民小组。有1879户、9955人,其中畲、苗、满、彝等少数民族人口10人。
万安镇属丘陵地带,主要溪流安福口溪自西向南流穿全境,境内流程18公里。大阳峰海拔1431.9米。镇所在地年均气温17.7℃,无霜期288天,年均降水量1726.3毫米。
镇内主要矿藏有钨锡铜铋共生矿、高岭土等。200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2898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8744万元,农业总产值4154万元。全镇有耕地1.5万亩,其中水田1.47万亩。2004年粮食总产量6843吨,烟叶总产量11579担,食用菌220万袋,肉蛋奶产量743吨;万安至坊头村地段有目璜、小溪、大溪、老虎等4个段田连成一片,共计2900亩,占全镇水田面积20%,称为”小平原”。镇内林业用地18.2万亩,其中有林地15.39万亩,森林覆盖率71.1%,林木蓄积量72.69万立方米,立竹量144.61万根。正溪、寺许、福匡、等村用材林蓄积量均在10万立方米以上。
新石器时代,万安境内已有人类生息,现存遗址6处。太阳峰等处山势雄峻壮观。民国时期,这里曾进行革命斗争。民国21年,刘伯坚率中国工农红军首次解放万安,成立万安区革命委员会,并组建农会、贫会团、工会、妇女会、赤卫军、儿童团等。民国22年7月,何长工率中国工农红军再次解放万安镇。8月,组建中共万安区委。万安、良坊、正溪、坊头、高坊、寺许、福匡、吴厝地等村曾建立苏维埃政权。吴厝地村现存1座纪念3位牺牲的红军战士墓.
万安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8702男4534女4168家庭户户数2267家庭户总人口(总)8485家庭户男4396家庭户女40890-14岁(总)22830-14岁男12840-14岁女99915-64岁(总)581115-64岁男296115-64岁女285065岁及以上(总)60865岁及以上男28965岁及以上女319户口本地住在本地7847 |
|
概况 万安镇(Wan'an Zhen)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8千米。镇政府驻东辛庄村。面积29.91平方千米,人口2.82万人(2002年)。辖14个行政村。
代码 130635105:~200 东辛庄村 ~201 崔家庄村 ~202 黄家庄村 ~203 刘铭庄村 ~204 邱庄村 ~205 东建华村 ~206 西建华村 ~207 河西村 ~208 孟家庄村 ~209 蔡家庄村 ~210 井家营村 ~211 化家庄村 ~212 李家庄村 ~213 古灵山村
沿革 1957年建万安乡,1958年属大百尺公社,1961年析置万安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5年建镇。1997年,面积36.3平方千米,人口3.1万,辖东建华、西建华、古灵山、化庄、井家营、李家庄、蔡庄、孟庄、河西村、东辛庄、刘铭庄、黄家庄、崔庄、邱庄14个行政村。
镇政府驻东辛庄村。面积29.91平方千米,人口2.82万。辖14个行政村:东辛庄、刘铭庄、古灵山、西建华、东建华、井家营、河西、黄庄、化庄、崔庄、李庄、孟庄、蔡庄、邱庄。 |
|
万安镇位于休宁县城东3公里处,依畔横江,是前往著名旅游胜地黄山,世界遗产古村落保护地黟县西递、宏村及道教圣地齐云山等地旅游的必经之路,与市府所在地屯溪相连,紧邻黄山机场、徽杭高速公路路口,皖赣铁路、屯黄公路和合铜黄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全镇土地面积79.76平方公里,辖19个村,一个居委会,157个村民小组,人口2.4万,其中镇区面积1.27平方公里,人口1.3万。1989年被省政府批准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是省级中心建制镇。
境内环境优美,资源丰富。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幼年时曾在此启蒙求学,在万安老街,至今仍完好保存着他在外婆家的读书处—陶行知启蒙馆。还有被唐代封为“徽国公”的“汪王故宫”遗址;“活着的清明上河图――万安老街”;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避难仙人洞,古城塔塔尖倾斜迷津的神话故事,以及遍布全镇的古民居、古塔、古桥、古牌坊等众多文物古迹;安徽省重点中学—休宁中学座落镇内,休宁县最大的绿地休闲广场――万安学府广场也坐落镇区。全镇土特产品丰富,有被称为炒青鼻祖、“绿色金子”的松萝茶,1915年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95年中国黄山专利技术及产品博览会金奖,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2006年,万安罗盘已被文化部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万安镇经济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大为改善,水、电齐全,程控电话、广播、电视覆盖全镇,种、养植业发展很快,已成为市、县以及周边地区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基地。2005年我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4亿元,财政收入完成33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350元,城镇化水平达40%,固定资产投入4000万元,有力地推进了我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
未来几年,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紧紧抓住被省列为东向发展沿边县市的有利时机,立足万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实施“工业强镇、旅游兴镇、商贸活镇、农业稳镇”的发展战略,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 |
|
基本情况
万安镇位于新绛县汾河南畔,峨嵋岭底,东西隔沟于横桥乡相接,南于阳王镇相连,西与临县稷山隔沟相望。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5公里。共辖13个行政村,70个居民组,2006年常住人口19206人,耕地着47336亩土地。
经济建设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在杨瑞林书记、董国华镇长的带领下,团结奋斗,扎实苦干,使全镇呈现处政治文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的良好态势。
万安镇是全国有名的“钻石之乡”,钻石加工始于明末清初,赵村的罗兴泰是我国钻石业的始祖。改革开放后,钻石业迅猛发展,于上世纪90年代达到高峰,企业规模曾一度达100余人,从业人员600余人,年上缴利税300万元以上。目前,钻石加工已由单纯的工业钻向首饰钻方向发展,工业钻产品已有100余个,首饰钻系列有几十个品种,从业人员达到了3000余人,年销售额1.9亿元,可创利税500多万元,其钻石工具市场已遍及全国大中城市的所有机械行业。
油桃业是继钻石产业之后万安最大的产业。品种由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引进,现在油桃面积已经达到22000余亩,遍及全镇。其中,日光温室1500余座,拥有优良品种中油4号、中油5号、中油8号、曙光、极早518、99-1、99-2等30余个。从每年4月底到9月底,油桃实现了均衡上市。在镇党委、政府的努力下,全镇已形成万安、西马、樊村等几个先导示范园区。经过努力。全镇油桃已于2006年通过了国家农业部万亩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千亩有机资格认证。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市场建设力度,现已建成占地350亩房屋220间的万安油桃市场,并培养了110名油桃经济人队伍,每年还将吸引300余名外地客商。通过市场平台,不仅销售了万安境内的油桃,而且还将周边地区的有陶冶吸引销售到全国各地,部分油桃远销俄罗斯、韩国、越南等国。据统计,每年油桃将为群众创收3800万元以上,人均2000元。其中,设施油桃平均价格7-10元/公斤,亩均效益15000元,真正实现了“低投入、高回报”。畜牧业是镇党委、政府鼓励发展的又一主导产业。通过大力宣传发动,典型示范引路,全力搞好服务等一系列措施,已培育创建了天地庙和万安两个养殖小区,从事养殖户805户。目前,全镇牛存栏1000余头,羊10500余只,著5000余头,鸡50000余只,发展态势强劲。基本设施建设全镇交通网络改善,省道临夏线贯穿全镇南北,与108国道紧密相连。镇道全长25公里,连通全镇各村。2005年以来,我们积极动员群众搞好村内巷道硬化,全镇90%的村实现了“户户通”。全镇供电、供水、通讯、储蓄所、医疗、学校、保险等配套设施齐全,移动电话、因特网、电子商务等网络遍及全镇。全镇有设施完善的卫生院和13个标准化卫生所。饭店、文娱康乐、有线电视的设施齐备,服务优良。
文化教育
万安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柏壁村有古绛州遗址。西周市绛邑设州,凡三迁,柏壁即其一也。唐太宗李世民东征前曾屯兵柏壁,现有柏壁的“古唐关”遗址,有天地庙、泰山庙等古文化遗址。现在民间文艺活动门类齐全,主要有武高跷、竹马、抬阁、花鼓、锣鼓、剪纸、面塑等民间艺术。 近年来,万安镇党委、政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通过加快集约化办学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全镇拥有中小学10所,其中,完全小学9所,初级中学1所,幼儿园13所。全镇中小学教职工170多人,中小学学生1900多人。 |
|
万安镇,2001年由原来的左家沟乡、双昌乡和万安镇合并组建。位于洪洞县西部,距县城10公里。东与辛村乡为邻,西与左木乡相连,南与龙马乡为界,北与刘家垣镇接壤。全镇辖60个村委会,87个自然村,13713户,62406口人。全系汉族。镇政府驻万安村。1958年公社化时,万安公社包括左家沟公社,1961年冬与左家沟分设,1984年4月改建为镇。这里很早以前就是镇的建制,历史上曾是洪洞县第六区和万安乡政府驻地。该镇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丘陵区,其余均为平川区。三交河涧河自西流入本镇,向东经辛村乡流入汾河。1958年兴建的七一渠由北而南,纵贯本镇东部,大运高速路由北而南,穿越全境,马(牧)双(昌)公路由东向西进入双昌,洪(洞)三(交河)公路自东向西,沿三交河河谷穿越本镇,交通极为便利。全镇行政区域面积16534公顷,总耕地面积8021公顷,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杂粮、薯类和棉花为主。乡镇企业方面,主要企业有洪永冶炼公司、恒富焦化厂、正平饲料有限公司、飞虹涂料公司等企业。文教卫生方面,全镇共有学校75所,有卫生院3所,各村均设有卫生所。 |
|
万安镇 万安镇位于将乐县北部,距县城32千米。辖8个行政村。省道下甘线纵贯镇境,安福口溪纵流域中。 [邮编]353308 [代码]350428101:~201福匡村 ~202寺许村 ~203正溪村 ~204万安村 ~205高坊村 ~206坊头村 ~207良坊村 ~208吴厝地村 ~400孙坊良种场
[沿革]1958年建红旗公社,1961年析建万安公社,1984年改镇。1997年,面积144平方千米,人口1万,辖福匡、万安、寺许、坊头、高坊、良坊、正溪、吴厝地8个村委会。 |
|
万安镇位于蠡县县城北18.3公里处,共辖14个行政村,总面积36.3平方公里,孝义河自西向东流经中部,耕地3.4万亩,总人口是27406人,土质为轻壤,适宜种植小麦、玉米、棉花、果树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工业主要以毛纺、轴承、制香业等为主。200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为377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2902元。其中:轴承、制香业作为该镇的经济特色产业稳步发展,轴承业规模不断扩大,制香业作为传统产业,已由品种单一的佛香向卫生香、蚊香等多系列发展。为了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今后着力发展以下几个项目:一是东辛庄的养牛业;二是引进资金发展无花果深加工项目;三是崔庄三旭公司的冬枣项目,计划投资300万元。 |
|
万安镇 万安镇位于新罗区北部,距区政府82千米。辖2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红光。福三公路过境。万安溪电厂、国家一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梅花湖在境内。 [代码]350802104:~201红光村 ~202高林村 ~203陈洋村 ~204西贯村 ~205松洋村 ~206好坑村 ~207浮竹村 ~208四村村 ~209五村村 ~210高厦村 ~211同新村 ~212环坑村 ~213竹贯村 ~214梅村村 ~215华坑村 ~216西源村 ~217张陈村 ~218涂潭村 ~219石城村 ~220高池村
[沿革]明代包括九龙乡万安里松洋社的好坑、妙地、陈坑;溪口社的陈家山、黄家岐、坂寮、上村;温潭社的珠坂、纹水溪、产坑、黄坑;涂坑社的芹草洋、上界、中界、下界、三层坑、双涧头、赤竹村、石高山;横坑社的积贯、谢屋、浮竹岭、梅村、岭背;西坑社的西坑源、高桥坑、地村;涂潭社有黄屋岭、大高畲、雪竹凹、岭头等村落。清代为溪口社,清雍正九年(1731)在溪口设县丞署。
民国初年改称万安社,曾设县佐衙门。民国21年9~12月,成立万安区苏维埃政府,辖梅村、竹贯、梧宅、鸿家山、横坑、地村(同新)、涂潭、张福岭、小高斜、青草岩、渡头、贝坑等村。民国22年,为万安区,设贝坑、涂潭、松洋、竹贯、溪口、高桥、新地、梧宅、云岗、民主乡。次年为第八区。民国26年3月,改第四区,设溪口,松岗、竹梧、高新、蒲江乡联保、24保、247甲。民国30年12月属第一区(岩东),设溪口镇,辖溪墩、长家、林坑、扁寮、西坑、松洋、好坑、浮竹、梧背、梧寮、三高保;还包括蒲江乡辖涂潭、磜南、背坑、张福、车官、背畲保及梧新乡辖环皮、竹贯、陈中、梅鸿、梧宅、高桥、上珠、上坑、香岭、大地保。民国33年,划溪口镇8保和梧新乡10保。
1949年11月,为万安区,辖溪口、两梧、松坑、涂福、高新、车背、竹梧村。1955年高新乡分设同新、高厦二乡(次年合并),增设高城乡。1957年,设溪口、梅村、松洋乡。次年分别设立公社,1959年,三公社并称万安公社。1961年6月,分设溪口公社,辖石家坪、赤高、石城、下畲、浮溪、涂潭、张陈、红光、长星、高坑、下坪坑、新民、红旗、高辉、下林坑、陈洋、上林坟17生产大队、46生产小队;松洋公社辖四村、松洋、四进、好坑、浮竹、五村、西坑7大队、24小队;梅村公社设青草岩、小高畲、大高畲、梅村、环坑、竹贯、华蒙、磜头坑、上珠、上坑、蔡家山、渡头、鸿家山、梧宅、贝坑、南坪、地村、同爱、新村、下坑、营步营21大队、48小队。1965年三公社合并,称万安公社。
1984年7月改设万安乡。1987年,面积359.85平方千米,辖20村、105村民小组,总人口1327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47人,乡政府驻地溪口圩,距市区82千米。1995年建镇。1997年,面积392平方千米,人口1.4万,辖红光、陈洋、高林、西贯、四村、五村、松洋、好坑、同新、高厦、环坑、浮竹、梅村、竹贯、华坑、西源、涂潭、张陈、高池、石城20个村委会。 |
|
概况
万安镇位于县境北部,总面积147.5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万安村距县城28公里。福银高速公路和省道金泰线纵贯境内,并在境内开有高速公路互通口。2005年,全镇辖8个村委会、1个良种场、71个村民小组,有2522户10275人。
全镇有耕地1.49万亩,其中水田1.45万亩;林业用地12.18万亩,其中有林地11.67万亩,森林覆盖率77%,林木蓄积量49.6万立方米,立竹量210.5万根。正溪、寺许、福匡等村用材林蓄积量均在10万立方米以上。矿藏资源丰富,主要有铁、铅、锌、钨、辉钼、锰、方解石、石英石、钾长石、五彩玉石、大理石、高岭土、石灰石等,其中寺许牛栏山方解石储量达500万吨以上,寺许灯头铁、铅锌多金属矿储量达100万吨以上。素有"矿业之乡"之称。大阳峰海拔1431.9米。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生息,现存遗址6处。
农业
1991年,全镇农业总产值29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8元。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各种植27941亩和14519亩。1995年后,农业产业种植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大部份耕地调整种植经济作物。通过引进高优品种,建立种养示范基地,培育粮、果、菌、蔬、烟、莲等主导产业,农业经济持续发展。2005年,全镇农业总产值39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39元。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各种植13495亩和12423亩,种植面积分别比1991年减少52%和14%。粮食总产量5230吨,亩产388公斤;烟叶种植3660亩,产量439吨;果园7762亩,产果2466吨,其中柑桔5126亩,产量1084吨;梨1331亩,产量732吨;食用菌鲜品产量118吨、干品产量531吨;蔬菜与瓜果种植5244亩,产量5671吨;鱼、虾、蟹、贝类淡水产品产量667吨 ;牛存栏270头,羊存栏1765头,猪存栏4650头;家禽存栏4410只。
乡镇企业
1991年,全镇有企业178家,从业人员1513人,总产值6080万元。镇政府深化企业改制,至2000年全面完成19家镇属企业改制工作,其中出售转让14家、股份合作3家、兼并2家。1996年,创办养鳗场、腐竹厂等。2000年7月,万安莲花茶种植基地和加工生产企业创建,年产莲花茶120万朵,年产值200 万元。2004年,因市场销路不畅停止生产莲花茶。2002年后,建隆矿业有限公司、万安矿产品经营部、翔坤矿业有限公司、鑫峰矿业有限公司、浙福铜业有限公司、佳润矿业有限公司、榕禹矿业有限公司、禹创高新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相继兴办,逐步形成以矿业为支柱的乡镇企业。2005年,镇内有企业464家,从业人员2289人,总产值25286万元,实现利税1449万元。其中产值500-1000万元的企业有万安玩具厂1家,产值千万元以上的企业有建隆矿业有限公司、万安矿产品经营部、翔坤矿业有限公司、鑫峰矿业有限公司、浙福铜业有限公司等5家,生产的碳酸钙、磁铁矿、铅锌矿、高岭土、胶合板、小木屋、莲花茶、装饰材料等产品销往省内外,鳗鱼干出口日本。全乡有小水电站8座,装机总容量3800千瓦,年发电量580万千瓦.时。
教育文化卫生
1991年,镇内有县办初级中学(将乐三中)1所,在校生358名;小学8所,在校生1260名;幼儿园1所10个班,在园幼儿253名;教职工总数124名。1993年,省教委授予万安中心小学省级"农村示范学校"称号。1997年,镇内初等义务教育通过省"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验收。因生源减少,2003年,良坊村小学停办。同年9月,万安学区更名为万安中心小学。2005年,福匡村小学停办。当年,镇内有初级中学1所,在校生364名,教职工37名;小学6所,在校生533名,教职工79名;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79名,教职工8名。
1991年,镇文化站有工作人员1名。1995年,高坊村老年人活动中心成立。传统文体活动有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万安灯会等。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等体育竞赛活动常年开展。 2004年,新建全民建身体育路径场所,内有吊环等体育健身器材20件。2005年,镇文化站有工作人员1名。
1991年,镇广播站有工作人员3名。1993年,万安、高坊坊头、寺许等行政村开通闭路电视及调频广播。1994年,闭路电视延伸到自然村,可以收看8套电视节目。1997年,实现村村通闭路电视。2001年,县、镇闭路电视联网,可以收看35套电视节目。2005年,镇广播站有工作人员3名;全镇电视覆盖率95 %;固定电话用户1659户,电话入户率66%,移动电话拥有量1600部,拥有率16%;家庭电脑40部。
1991年,万安中心卫生院有医护人员13名,床位15张。1995年,新建职工宿舍楼,建筑面积835平方米。1996年,万安中心卫生院获国家卫生部授予的"爱婴医院"称号。1998年,通过全国一级甲等卫生院评审。2000年,新建职工食堂,建筑面积180平方米。2003年,实施农村医疗体制改革,实行全员聘用制。2005年,万安中心卫生院有医护人员18名,设门诊、内、外、儿、妇产、五官、口腔、中医、骨伤、痔疮、理疗、检验、B超、放射、心电图等科(室)和住院部,有床位20张;村卫生所7个,均达到甲级卫生所标准。
镇村建设
1991年后,镇内地税所、土地所、建设所、计划生育办公室、烟草站、工商所、邮政所、信用社、林业派出所等公共建筑相继新建,总建筑面积8620平方米;先后建成晖安、下埂、高厝墩、桥头、下瑶等五个住宅新区,共计287户。并改造振兴、万寿、天安等三条商业街,街道总长1360米。全镇有8个行政村进行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有寺许、坊头、高坊、吴厝、地村、正溪等村建新村部。2000年,乡村电网改造完成,生产生活用电实现城乡同网同价,100%自然村用上电。2003年,万安镇列入省重点小城镇规划建设,将集镇分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形成横向二街二路、纵向三街三路网络。2004-2005年,先后完成福匡、寺许、坊头、良坊等村共计14.6公里的水泥路面铺设,实现90%以上村通水泥路。2005年,全镇公路通车总里程63公里,镇驻地建成区面积60公顷。15年中,全镇共新建住房989户,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全镇人均住房面积34平方米。自来水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全镇100%人口饮用自来水。 |
|
万安镇地处国家A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南麓,位于龙岩市新罗区西北角,东邻白沙镇,南接雁石镇和江山乡,西和连城县莒溪镇接壤,北与连城县赖源乡相邻,距龙岩城区62公里,距漳平城区61公里,全镇面积392平方公里,总人口14123人,辖20个行政村,有97个自然村105个村民小组,21个革命基点村,全镇25个党支部,其中农村党支部20个。现有森林面积47.5万亩,其中毛竹林9万亩235,木材蓄积量28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86%,耕地23167.69亩,是新罗区主要的山区、林区和老区。我镇到处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地上山清水秀,阡陌流金,地下矿产丰富,百宝荟萃,已探明的主要矿产有石灰石、煤、钾长石、铁、锰、硅、高岭土等,境内山峦起伏,溪流纵横,水资源极为丰富。我镇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被誉为北加归线上“绿海明珠”之称的梅花湖,库区水面面积7.9平方公里,湖岸线长82公里,湖岸曲折,岸上森林密布,水上鱼鸟飞跃;名胜古迹有有风格独特、保护完好的梅村——竹贯古迹群;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保护完整的“浪门金锁”桥、流传广泛的节孝碑、清代澎湖副都督温兆凤将军的故居和温氏家庙等,另外还有渡头驻仙峡、圆光寺、莲台山、甲园里石窟等;有多处成片的原始森林里,存活着桫椤、红豆杉等珍稀植物,有成群的猴子出没,并隐居着华南虎、山羚羊等珍稀动物;成群的白鹭、鸳鸯在梅花湖上畅游嬉戏. |
|
万福之地,诸事皆安
——万安镇简介
万安镇,地处双流县东部浅丘地带,具有成都罕见的台地地形优势。全镇幅员面积31.1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00米左右,辖5个行政村,3个社区,总人口约2.1万人。2007年,全镇工商税收完成10067万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7081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000万元;招商引资总到位177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已完成5807元。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成为全县第五个超亿元镇,更是名列东山各镇之首。
万安镇紧依成都市城市次中心华阳镇,镇政府驻地距成都市中心16公里,仅10分钟车程,距成都地铁中心站仅1公里,距双流县城20公里,距西南最大的国际空港-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仅16公里,拉近了与国际国内的时空距离。
万安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西邻天府大道人南延线,南邻东山快速通道;麓山大道(华阳至龙泉)自西向东横贯全境;规划建设中的新成仁路、红星路延伸线将形成三纵两横、四通八达的临空、临港、临铁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境内水、电、气、光纤、宽带等网络设施一应俱全。城镇居民自来水、光纤覆盖率达100%。电力供应充足,通讯快捷通畅。街道路灯、绿化等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合理。镇内拥有全县一流的中小学、卫生院和失地农民就业培训中心,农村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初步构建。
万安镇气候宜人,风景秀美,生态资源丰富。镇内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2℃。年平均降雨量921毫米,镇内地下天然气储藏丰富,具有可开发价值。镇内拥有400余口大小塘堰和6个20-300亩的天然水库,拥有成都市近郊独一无二的生态森林6000余亩,恰如一个巨大的“天然氧吧”。
良好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运输,丰富的生态资源,良好的投资环境给万安带来无限商机。镇党委按照双流县委“35223”发展思路,紧紧围绕“打造人居高地、构建和谐万安”的区域发展目标,坚持从镇域经济的实际出发,把万安的未来发展定位在主要发展现代商贸、生态旅游、运动休闲和高尚住宅等四大产业上。在万华、海昌、雅居乐、空管局等大项目的支撑下,全力打造成都新城南生态城市高地,力争把万安建成中国的“比华利山”。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下,万安现已成为国际国内知名商家投资、休闲、居住的首选之地。 |
|
古称万安寺,有一寺庙。清同治十三年(1874)兴场。万安镇位于县城西南部,距县城21公里,凯江左岸是进都,右岸是万安。治地地理坐标北纬31o03’,东经104o45’。东接古井镇,南邻新建,西与凯河镇接壤,北界乐安镇。境内以浅丘为主,兼有平坝。2001年,全镇总面积14.5平方公里,场镇面积0.5平方公里。镇辖6个行政村,场镇居民委员会1个。
该镇交通方便,境内有县道公路7.5公里,村村通公路,社社有机耕道.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储藏量大.凯江河自西向东横贯全镇,河滩面积达3000亩,沙石、石灰石藏量丰富。
全镇总人口9416人,2724户。2001年,全镇总人口9416人,2724户。有土地面积575公顷,耕地518公顷,人均占有土地0.83亩。主要河流1条,凯江河最大,全长20公里。森林面积6060.9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4%。年降水量在882毫米左右,年均气温16℃,年均无霜期280天左右。有电灌站27处29台,总装机容量1275千瓦。鲁班水库、团结水库尾水支斗毛渠12Q公里,灌溉面积达7500亩,占耕地面积50%。凯江河流经万安镇14.5公里,凯江之滨有丰富的河沙、石英石、石灰石。已钻出石油气井1口。 |
|
万安镇位于洪洞县西部,距县城10公里。地势为西高东低,西部为丘陵区,其余均为平川区。三交河涧河自西流入本镇七一渠纵贯本镇东部,大运高速路由北而南,穿越全境,洪三公路自东向西,沿三交河河谷穿越本镇,交通极为便利。
全镇行政区域面积16534公顷,总耕地面积8021公顷,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杂粮、薯类和棉花为主。乡镇企业主要有洪永冶炼公司、正平饲料有限公司、飞虹涂料公司 |
|
- : Mo'an Town
- n.: Wan'an Zhen
|
|
万安 |
|
|
|
社区 | 石龙村 | 西马村 | 白龙村 | 韩家庄村 | 万安村 | 万安村 | 机关 | 红光 | 赵村 | 石城村 | 曹家庄村 | 坡里村 | 万新村 | 石桥村 | 斑竹村 | 五里村 | 天马村 | 白村 | 梅村村 | 黎明村 | 长虹村 | 双江村 | 万福村 | 上舍村 | 开元村 | 东林村 | 杜庄村 | 梁家庄村 | 东马村 | 马村 | 石家庄村 | 东榆村 | 西榆村 | 万三村 | 东梁村 | 西梁村 | 温家庄村 | 贺家庄村 | 石家庄村 | 涧西村 | 杨家庄村 | 万二村 | 枣坪村 | 左家沟村 | 郭家庄村 | 东堡村 | 西堡村 | 浅沟村 | 宋家沟村 | 神西村 | 垣上村 | 常家沟村 | 孔庄村 | 南李村 | 上村 | 车田村 | 山田村 | 红心村 | 瓯山村 | | | | | | 更多结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