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市 : 南靖縣 : 友誼縣 : 渦陽縣 : 喀喇沁旗 : 章丘市 : 莒縣 : 蒼溪縣 : 古藺縣 : 慈溪市 : 張傢川回族自治縣 : 竜陵縣 : 佛岡縣 : 竜裏縣 : 安竜縣 [顯示全部] > 竜山鎮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山東省日照市莒縣竜山鎮 Longshan Town, Ju County, Rizh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市竜山鎮 Jinan, Shandong Longshan Zhangqiu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喀喇沁旗竜山鎮 Longshan Town, Chifeng City,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Harqin·甘肅省天水市張傢川縣竜山鎮 Zhangjiachuan County, Tianshui City, Gansu Province, Longshan·貴州省竜裏縣竜山鎮 Long in Longshan County, Guizhou Province
·廣東省佛岡縣竜山鎮 Longshan Town, Guangdong Province Fogang·安徽省渦陽縣竜山鎮 Anhui Guoyang Longshan·雲南省竜陵縣竜山鎮 Longshan Town, Yunnan Longling
·黑竜江省友誼縣竜山鎮 Longshan Coun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Friendship·福建省南靖縣竜山鎮 Longshan Town, Nanjing County, Fujian Province·浙江省寧波市慈溪市竜山鎮 Longshan Town, Cixi,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貴州省安竜縣竜山鎮 Guizhou Anlong Longshan·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竜山鎮 Sichuan Guangyuan Cangxi Longshan·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竜山鎮 Longshan Town, Sichuan Province, Luzhou Gulin
·No. 16·No. 17·安徽省阜陽市渦陽縣 Anhui Fuyang Guoyang
·浙江省寧波市慈溪市 Ningbo Cixi City, Zhejiang Province·No. 20·No. 21
·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市 Jinan, Shandong Zhangqiu·山東省日照市莒縣 Ju County, Rizh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No. 24
·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 Sichuan Guangyuan Cangxi·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竜裏縣 Guizhou Qiannan Longli·No. 27
·甘肅省天水市張傢川回族自治縣 Gansu Tianshui Zhangjiachuan·英文解釋·近義詞
·包含詞·分類詳情·更多結果...
No. 1
  竜山鎮:面積54 1.98 63784800 竜城路1號
  居民區:竜山
  
  面積:54平方千米 人口:1.97萬人 郵編:315311 代碼:330282101 拼音:Lóng Shān Zhèn
  
    2007年4月,全鎮轄1個居委會、9個村委會:竜山居委會、山下村、鳳浦嶴村、東門外村、竜頭場村、竜山所村、西門外村、伏竜山村、邱王村、金嶴村。鎮政府駐竜城路1號。
  
    原轄18個村委會。1999年5月,裏山庵村被撤並。?年,伏竜和竜西兩村合併為竜聯村。2001年2月,大嶴村、金夾嶴村合併為金嶴村;李傢村、西門外村合併為西門外村;林傢村、竜頭場村、田央陳村合併為竜頭場村;下洪村、竜聯村合併為伏竜山村;王傢村、邱洋村、苗圃村合併為邱王村。
山東省日照市莒縣竜山鎮 Longshan Town, Ju County, Rizh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竜山鎮位於莒縣縣城東南部,轄56個行政村,總面積112.90平方千米,對空面積108平方公裏,總人口4.68萬。鎮政府駐九裏坡。2004年全鎮完成生産總值3.2億元,地方財政收入實現549.6萬元,人均純收入3542元。
  竜山鎮東距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日照市40公裏,西距膠新鐵路火車站30公裏,日東高速公路、335省道橫貫東西,交通十分便利。
  竜山鎮環境優美,特別是通過近兩年開發建設的花崖頭流域綜合治理工程,成為一道碧緑雋秀的風景綫,上看瀑布相連,下看長河遠流,兩岸青山對峙,山腳物阜民豐,北眺橋子山,巍巍起伏,層巒疊嶂,峰秀林幽;登峰俯瞰,紅旗水庫碧水漣漩,水樂魚歡,置於藍天碧水之間,使人心曠神怡。
  竜山鎮文化、教育、衛生設備齊全,基礎設施配套完善。鎮內建有8000千伏安變電站一座,中低壓電網改造已全部完成,電力供給充餘;駐地自來水供水充足;村村通電話、通電視、通公路;擁有容量為6000門程控電話,建有移動、聯通中轉基站各一座,實現“全無縫”通信。以“四縱一橫”為骨架的56.8公頃的小城鎮建設已全面實施;鎮駐地與形成了集加工、維修、飲食服務、商貿流通於一體的兩條商業街。
  竜山鎮土地資源豐富,土地面積161991畝,近年來,竜山鎮黨委政府立足山區實際,對山、水、林、田、路、村進行綜合治理,圍繞市場大力發展高産優質高效農業,大力進行調整結構、多種經營,形成了以秋風蜜桃、大薑、藥材、花生、畜牧業等為主要內容的産業化框架。大薑、蜜桃、花生都建立了標準化生産基地。畜牧業以牛、豬、雞規模養殖為重點,有了快速發展,牛、豬、雞年出欄分別達8000頭、6萬頭、600萬衹。
  秋風蜜桃是竜山鎮的特色産品,通過加強優勢品種的培育與開發,以北上澗村為生産基地的桃園,目前已發展到12000餘畝,年産鮮桃2000餘萬公斤,所産秋風蜜桃果實肥大,果肉清脆,果汁香甜,品質上乘,吸引了福建、深圳、浙江等城市的客戶。經省科委鑒定,該品種填補了國內空白,栽培技術居國內領先水平。該鎮自1990年開始大量種植大薑,對栽培大薑具有豐富的經驗,每年種植大薑面積每年穩定在10000畝以上,年産大薑3000萬公斤以上,所産大薑以薑球大、品質好而聞名,深受國內外客戶青睞。花生是竜山的一大優勢産業,年産量600萬公斤,所産花生以飽滿、光滑、色澤光亮無殘毒,內在品質優良而深受客戶青睞。目前,全鎮有花生加工企業近20傢,花生製品銷往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及美、日、韓等國傢和地區。
  竜山鎮立足自身優勢,努力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狠抓工業企業發展,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主要工業項目有石材加工、服裝地毯加工、食品加工等。在鎮駐地、335省道兩側,建起了生産加工區,區內水、電、路、通訊、地面達到了“四通一平”,現在進區項目114傢,計有石材加工企業50余家,花生製品廠9傢,機械電子企業7傢,服裝、刺綉等勞動密集型加工企業4傢,餐飲服務業22,其它企業21傢。
  竜山鎮是山東省重要的石材生産基地,“莒紅1號”、“莒紅2號”花崗石,質地堅硬,品質優良。石材幹挂裝飾技術在省內領先。石材工業園在335省道兩側,固定資産總投入5760萬元,年産板材142萬平方米,異型材108萬件,從業人員3460 人,企業集加工、安裝於一體,市場遍布全國各地。先後參與了人民大會堂香港廳、全國人大辦公樓、北京西客廳等裝飾工程,並多次獲國傢和省奬勵。竜山鎮是“地毯之鄉”,在全鎮設立20餘處加工企業,從業人員1500餘人。産品有京式、美式、彩花三大係列200餘個品種,主要銷往美國、日本、英國、香港、中東等十幾個國傢和地區
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市竜山鎮 Jinan, Shandong Longshan Zhangqiu
  概況
  章丘市竜山鎮位於章丘市西部,東連棗園鎮,南接聖井鎮,北鄰党家鎮,西與濟南市歷城區接壤,地處平原,南高北低。距濟南市區25公裏,總面積43平方公裏。轄36個行政村,總人口2.7萬人。竜山鎮歷史悠久,歷史上一直屬於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宋朝時就設立了竜山鎮,從宋金至民國,一直是歷城縣東部的重要城鎮。建國後區劃調整劃歸章丘縣(今章丘市)。同時她又是在改革開放中崛起的一座新興城鎮。
  竜山鎮是竜山文化的命名地,擁有城子崖遺址、西河遺址、東平陵故城、“漢墓群、韓信橋、太平寺”等文物古跡。章丘市竜山鎮東,濟青公路北側,有一長方形高地,宛若城垣,名曰“城子崖”。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竜山文化的代表遺址和命名地,兼有嶽石文化和周至漢代的遺存。位於濟南城東章丘市竜山鎮武原河畔被稱為"城子崖"的臺地上。東西約430米,南北約530米,總面積20餘萬平方米。臺地現存範圍東西約200米,南北約350米,文化堆積厚約3米,為重點保護區。1928年春,吳金鼎在山東考古調查時發現。1930年11月和次年10月,中央研究院與山東省政府聯合組成山東古跡研究會,先後兩次進行發掘,揭露面積15600平方米。上層為周至漢代幾個不同時期的遺存,下層是首次發現的一種以磨光黑陶為主要特徵的新石器時代遺存。因陶器燒成溫度較高,胎質堅實,顔色較純正,與已知的以紅陶和彩陶為主要特徵的仰韶文化有顯著的區別,被稱為"黑陶文化"。又因遺址與竜山鎮毗鄰,遂正式以"竜山文化"命名。
  竜山鎮是竜山文化的發祥地,如今更是一片投資興業的熱土。竜山人民重信守諾,創新開拓。
  下轄村
  下轄村:
  竜一村竜二村竜三村竜四村孫傢村田傢村四戶村崔傢村張鬍村東王村西王村蘭傢村杜傢村杜張村大官村山城村杲傢村丁傢村芽莊村權中村權東村權北村權西村西曹村東曹村范家村大城後村西城後村高傢村南窪村南小村東窪村崗子村便傢村城角頭村閆傢村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25992男12780女13212家庭戶戶數7687家庭戶總人口(總)25918家庭戶男12721家庭戶女131970-14歲(總)53610-14歲男27170-14歲女264415-64歲(總)1827915-64歲男911815-64歲女916165歲及以上(總)235265歲及以上男94565歲及以上女1407戶口本地住在本地25217所屬學校
  章丘市竜山鎮中心小學
  章丘市竜山鎮竜山中學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喀喇沁旗竜山鎮 Longshan Town, Chifeng City,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Harqin
  竜山鎮位於錦山鎮東北12公裏處。東鄰十傢滿族鄉、西接大牛群鄉、南界錦山鎮,北與牛營子鎮相連。總面積為141平方公裏。主要礦産資源有沸石、藴藏量較豐富。錫伯河穿鎮而過。清朝光緒初年,當地農民便開始引水澆地。清朝初期,喀喇沁王曾建府於此。偽滿統治時期屬喀喇沁右旗竜山村,除設有村公所外,並設有警察分駐所。抗日戰爭勝利後,屬建西縣公爺府區(二區)。1956年,單劃竜山鄉。1958年,建人民公社,1984年恢復竜山鄉,後與駝店鄉合併。現轄13個村民委員會。竜山鎮交通方便。赤(峰)——承(德)、錦(山)——平(莊)公路穿鎮而過。抗日戰爭時期,當地人民群衆曾作出一定貢獻。1979年,經原昭烏達盟公署批準,貴寶溝村被命名為革命老區。
  竜山鎮經濟以農為主,農、牧、林、副綜合發展。沿河土地平整,水利條件較好。主要糧食作物有𠔌子、玉米、高粱、水稻等。糧食産量穩步提高。
  竜山鎮從1980年始種水稻,現已在河灘地大面積播種,水稻品種優良,産量高、是全旗重要水稻産地之一。經濟作物有油葵、綫麻、甜菜、中草藥等,近年又發展起玉米良種培育,玉米種子遠銷東北、華北。全鄉森林覆蓋率為17%。
  鄉辦企業有綜合廠、磚廠、沸石礦。近年來,在貴寶溝村發現瘦煤,煤質較好,熱量可達7000大卡,開採前景可觀。
  全鎮各村均已通電,鄉並設有郵電所1處,廣播站1處,各村均通電話和廣播。
  全鎮有中、小學15所,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8.6%。鄉辦醫院1所,有病床20張,醫護人員13人。各村有醫療站。鄉裏還辦有文化站和廣播站。
  該鎮牛頭溝門村村民清末至民國年間大多信奉天主教,設有天主教堂,有神甫傳教,現教堂遺存。
甘肅省天水市張傢川縣竜山鎮 Zhangjiachuan County, Tianshui City, Gansu Province, Longshan
  竜山鎮原名斷山鎮。因其山在隴口之衝,截然中止,不與衆山相連而得名。一千多年前,這裏曾發生過讓後人扼腕嘆息的街亭大戰,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在這塊曾受金戈鐵馬洗禮的土地上,全國四大皮毛集散地之一。竜山鎮馬河村是張傢川縣的最低點,張傢川的海拔在1486米~2659.4米之間。
  竜山鎮是該市唯一的皮毛集散地,同時也是省市文明示範建設鎮之一。但是該鎮舊城街道十分狹窄,路面高低不平,沒有下水管道,垃圾遍地,雨天泥濘難走,是出名的“爛泥灣”。新上任不久的鎮領導班子急百姓之所急,想群衆之所想,積極開展舊城改造拆遷工作。該工程預計投資4000多萬元。拆遷工作自4月10日開始至今,進展較為順利,竜山鎮派出所、醫藥站、供銷社、縣第二人民醫院、鎮政府、糧管所等單位帶頭實行拆遷,廣大農民拆遷戶也配合支持,拆遷工作進展順利。目前用於拆遷戶補償、路面硬化鋪油、下水管道和路燈安裝的1000多萬元已基本到位,100多農戶拆遷補償金基本兌現。
貴州省竜裏縣竜山鎮 Long in Longshan County, Guizhou Province
  經濟、文化中心,全鎮總面積180平方公裏,轄16個行政村,117個村民組,8個居委會。距省城貴陽33公裏,到竜洞堡機場僅18公裏,黔桂、湘黔鐵路、321國道和貴新高等級公路、株六鐵路復綫貫穿境內,交通極為便利;全鎮基本實現了村村通電話,通訊迅速、快捷;水資源豐富,電力資源充裕;煤、硅石、硫鐵礦、石灰石等礦藏儲量大、品質優;省級風景名勝區猴子溝旅遊景點就在境內。 
  鎮黨委以科技為導嚮,以富民興鎮為目標,不斷壯大工業經濟,提升農業經濟。工業上以竜裏醫藥工業園區和竜山工業區為依托,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狠抓新項目的開發和企業技術改造,大力發展民營企業,以貴州正大、竜騰鐵合金等為竜頭的一批大型支柱企業落戶工業區,工業企業效益顯著提高,成為全鎮財政收入的重要支柱。農業上加大農村産業結構調整力度,將全鎮劃分為城郊蔬菜區,蓮花觀光旅遊業區和平山畜牧業區三個産業化區域,蔬菜區有各種蔬菜種植基地,一年四季蔬菜不斷,是竜裏縣城和貴陽市場蔬菜的主要供應地;觀光旅遊業區內通往竜裏大草原的柏油路將四個村連成一綫,公路沿綫有觀賞荷花、鬆濤林、垂釣池、休閑山莊等觀光休閑點,是閤家外出,好友相聚的休閑旅遊好去處;畜牧業區以其豐富的天然牧草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肉牛、奶牛、波爾羊、黑山羊等畜牧品種,在該區實施的肉牛品種改良試點已初見成效,現已有多個養殖項目在該區實施,總畜量達200萬餘頭(衹)。
  2003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産值62459萬元,其中工業産值60408萬元,農業産值205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41元,實現財政收入2635萬元。
廣東省佛岡縣竜山鎮 Longshan Town, Guangdong Province Fogang
  佛岡縣轄鎮。1956年為竜山區,1957年改鄉,1958年更名漖江公社,1959年更名竜山公社,1983年復設區,1987年建鎮。位於縣境南部,漖江中下遊。地處佛岡、清遠、從化三市(縣)交界處,距廣州市90公裏。距清遠市51公裏,距京廣鐵路源潭站29公裏。面積91平方公裏,人口2.6萬。國道106綫和省道1959綫過境。漖江通航。轄關前、黃郎、門樓富、浮良、車步、磱鎮、官路唇、學田、白沙塘、樂格、良塘11個管理區(村委會)。鄉鎮企業有建材、針織、農機、塑料、電力廠和飲食服務業。1992年列為省重點工業衛星鎮。農業主産水稻,兼産花生、荔枝、竜眼、筍竹,養殖淡水魚、傢禽。是漖江蘿蔔、沙葛、漖江雞、烏鬃鵝主産地。商貿活躍,是佛岡、清遠、從化三市(縣)的商品集散地之一。1994年遭受百年一遇的洪水災害。清武舉謝勃南生於此。
安徽省渦陽縣竜山鎮 Anhui Guoyang Longshan
  竜山位於亳州市渦陽縣城東北二十五華裏處,因其境內有一竜山而得名,竜山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交通便利,資源豐富,自古以來一直是皖北重鎮。竜山鎮南臨閘北,北臨馬店集,東臨青町鎮是全縣三個重點鄉鎮之一。
  歷史沿革 竜山轄三山,東四華裏為東山(以稱獨山),西三華裏為西山(又稱西塔山),竜山居中,古代因竜山起伏蜿如竜狀,名曰竜山。秦時屬泗水郡的至縣,漢高祖起義在沛,至縣屬沛,竜山仍屬至縣,歷代多有變遷,至清屬渦陽縣。竜山人民勤勞樸實,人才輩出,具有光榮的革命鬥爭歷史。特別是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涌現出大批革命志士,他們的光輝業績為後人所傳誦。一九四零年新四軍第四師在師長彭雪楓的率領下在該鎮領導人民開展抗日鬥爭,於同年四月二十二日發起了著名的“竜山戰役”,我軍攻剋竜山,乘勝嚮東南推進數公裏。一九四四年組織著名的“曹圩戰役”,擊斃擊傷日寇重北旅團和偽十五師一百三十餘人,伏敵五百人,有力地打擊了敵寇和蔣匪的囂張氣焰。尤其是在一九四八年著名的淮海戰役中,竜山人民肩負着支前任務,涌現出不少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跡,在中國革命的鬥爭史上,留下光輝的一頁。在竜山南麓建有為紀念此次戰役而建的竜山烈士陵園,也是目前安徽省內惟一的貓頭鷹自然保護區。
  竜山概況 竜山鎮現有人口6.56萬人,擁有耕地9.4萬畝,境內有S202綫和徐阜鐵路,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白洋河從竜山鎮中心穿過,竜山鎮依山傍水,受中原,齊魯文化和江淮文化的影響,融合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皖北文化.境內居民多喜歡聽豫劇,墜子,泗州戲等地方戲麯.竜山鎮教育配套設施齊全,有幼兒園一座,竜山小學,竜山二小等優秀基礎教育學校.現有渦陽縣境內惟一的一所農村完全高中----竜山中學,多年來以其紮實的辦學作風,輸送了大量的社會有用之材.竜山鎮通訊網絡健全,移動、聯通、電信覆蓋全鎮,通達各村,大大加強了與外界的信息交流。利用每年鼕、春農閑時節,開展農田水利建設。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紅芋、黃豆為主,經濟作物有大蒜、西瓜、辣椒、薄荷、棉花等,多種蔬菜和中藥材。竜山鎮街道以三縱三橫為主要形式,近期開發的白洋河西商業步行街更使古老的集鎮煥發了新的青春,集鎮上醫院,郵電,金融,商業齊全,方便了群衆進行農副産品交易;各類批發、零售門市部,餐飲服務、肉類經營、幹鮮果品、蔬菜攤點數百傢,大大活躍了商業貿易。竜山有名的小吃有老隊長燒雞,鬍四麻糊,張久廉割花燒餅等。
雲南省竜陵縣竜山鎮 Longshan Town, Yunnan Longling
  竜山鎮地處竜陵縣西北方,縣城所在地,竜陵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國土面積190.4平方公裏。轄9個村4個社區,總人口29232人。
  竜山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東接竜新鄉,南鄰河頭鄉,潞西市,西隔江相望騰衝縣,北連竜江鄉。滇緬公路、320國道、騰衝至竜陵省級公路從境內通過,鎮內村村通路,鎮政府所在地竜陵距離保山121公裏,距德宏州潞西市25公裏,距騰衝縣城78公裏。自西漢年間中國西南絲綢之路開通以來,竜山鎮一直成為內陸通往緬甸及其他東南亞國傢的重要通道。
  竜山鎮通信發達,自然景點、人文景觀美不勝收,通信網絡覆蓋全鎮,商賈來往,貨物聚散,信息傳遞十分便利。境內有被譽為“熱海之源、溫泉之鄉、神湯奇水、地球穴位”的邦臘掌熱礦泉旅遊度假區,有被稱為地球活化石的桫欏科考區,有道傢名觀雲竜寺風景區,有新石器時代遺址豆地坪,有侵華日軍碉堡、軍政班等衆多的抗戰遺跡、遺址。
  竜山鎮氣候多樣,資源物種豐富,有耕地面積36280畝,森林19萬畝,森林覆蓋率66.9%,全鎮最高海拔2325米,最低海拔1000米,立體氣候顯著,自然植被茂盛,雨量充沛,素有“雨城”之稱,有豐富的礦産、森林、水利資源,適應種植多種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糧食主産水稻、小麥、大麥、玉米、洋芋;主要經濟作物有茶葉、油菜、核桃、板慄、草果、八角、柑桔、梨;有以臺杉、禿杉、西南樺、果鬆、雲南鬆、思茅鬆為主的豐富的森林資源,有硅、鉛、銀、錫銅、鈮鉭等高品位的礦藏資源。
  九五以來,竜山鎮依托縣城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實施“藉路興鎮、藉城富鎮”戰略,鞏固糧食基礎,建設豐産茶園,發展特色畜禽養殖,培植優質林果,搞生物資源開發,發展非公經濟,全鎮經濟增長,農民增收。2003年,全鎮工農業總産值4452萬元,鄉鎮企業、個私經濟總收入16111萬元。糧食總産679.5萬公斤,農民人均占有糧食278公斤,人均純收入1300元。
  2004年,鎮黨委政府進一步理清“農業穩鎮、工業強鎮;個私活鎮,特色經濟富鎮”的思路,把糧食、非公經濟、畜牧業、茶葉、林業、加工、生物資源開發等産業列為建設重點,製定了係列優惠政策,扶持農業産業、非公經濟發展,力促財政增長,農民增收。
黑竜江省友誼縣竜山鎮 Longshan Coun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Friendship
  竜山鎮隸屬友誼縣管轄。位於縣境西南邊界處,南、西與雙鴨山市相連,西北與集賢縣接壤。鎮政府駐地距縣城32公裏。
  竜山鎮,因居於老竜山腳下而得名。原為友誼農場煤礦,1969年建礦,稱“十八團煤礦”,1977年改稱友誼農場煤礦。1985年8月,煤礦和林場合併,設置竜山鎮。屬工礦林區城鎮。全鎮共轄竜山、北鋒、西鋒、衛東、朝陽等5個村。1992年末全鎮總人口4014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249人。鎮政府駐地竜山村。
  境內林場附近已發現“東南山古城堡”、“五鳳儀古城堡”、“南山古城堡”。城堡結構,分內城半地穴居住址、外城半地穴居住址。
  230522102 竜山鎮
  230522102200 竜山村
  230522102201 北鋒村
福建省南靖縣竜山鎮 Longshan Town, Nanjing County, Fujian Province
  竜山鎮是漳州市的重點鄉鎮,位於閩南金三角的南靖縣境內,東連薌城區的天寶鎮和華安縣的日新、官古,西接船場鎮,南與山城、豐田毗鄰,北與金山及華安的高安分界,建國初期為區級建製,後改為鄉,1958年撤鄉建鎮,總面積280平方公裏,下轄1個居委會,23個行政村,人口3.8萬人,國道319綫貫穿東西,九竜江西溪流經全境,是閩西南交通要道和農副産品重要集散地。
  竜山鎮地屬亞熱帶,屬丘陵地帶,氣候溫和,山地坡緩,土地肥沃,年降雨量1500~1800毫米,年無霜期360天以上,平均溫度21℃,雨量充沛,有耕地面積4萬畝,山地33萬畝,是南靖縣重要的糧蔗生産基地之一,鎮黨季、政府在“穩糧保蔗”的基礎上,立足鎮情,采取“鎮、村、組、戶”四輪齊驅的方法,實行“林果竹一起上,緑化致富一起抓”的發展戰略,積極發動群衆嚮山進軍創辦緑色企業,建立
  柑桔、香蕉、麻竹、竜眼、蜜柚、橄欖、栲紫膠、杉木等萬畝農業基地,盛産柑桔、香蕉、麻竹、菠蘿、竜眼、蜜柚等名優特果品,年産水果3500萬公斤,其中柑桔2500萬公斤,麻竹種植5.6萬畝,年産麻筍2200萬公斤,提高了山地綜合開發水平,即增加了群衆收入又為鄉鎮企業發展提供了充裕的生産原料,全鎮人均果竹收入近1500元以上。
浙江省寧波市慈溪市竜山鎮 Longshan Town, Cixi,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面積:54平方千米 人口:1.97萬人 郵編:315311 代碼:330282101 拼音:Lóng Shān Zhèn
  2007年4月,全鎮轄1個居委會、9個村委會:竜山居委會、山下村、鳳浦嶴村、東門外村、竜頭場村、竜山所村、西門外村、伏竜山村、邱王村、金嶴村。鎮政府駐竜城路1號。
  原轄18個村委會。1999年5月,裏山庵村被撤並。?年,伏竜和竜西兩村合併為竜聯村。2001年2月,大嶴村、金夾嶴村合併為金嶴村;李傢村、西門外村合併為西門外村;林傢村、竜頭場村、田央陳村合併為竜頭場村;下洪村、竜聯村合併為伏竜山村;王傢村、邱洋村、苗圃村合併為邱王村。
  竜山鎮地處慈溪市“東融寧波”最前沿,與寧波江北區、鎮海區接壤,東距寧波市區約30公裏,西至省城杭州約171公裏,329國道、中橫綫貫穿全境,是寧波城市北擴、融入上海的重要節點,也是寧波大市産業梯度轉移的重要平臺,區位和交通條件十分優越。竜山鎮於2008年7月,因慈溪市慈東片區行政區劃調整,由原竜山、三北、範市三鎮和慈東工業區合併而成。現轄區總面積140.86平方公裏,其中耕地59241畝、林地42915畝、灘塗8661畝,境內山丘、平原、灘塗由南嚮北逐步嚮杭州灣延伸。現有總人口11.79萬人,其中暫住人口5.44萬人,下轄28個行政村,3個居委和1個農墾場。
  竜山鎮擁有悠久的發展歷史。據考證,早在六七千年前,先人就在這裏繁衍生息。2000多年前的秦代名士徐福正是從境內的達蓬山啓航,東渡日本,拉開了中日文化交流的序幕,其中達蓬山中東渡摩崖石刻是全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徐福東渡場景的唯一物證,極具歷史價值。
  竜山鎮擁有豐富的資源要素。竜山鎮具有得天獨厚豐富的灘塗土地資源優勢,以及總庫容達1300餘萬方、實施聯調的三座飲用水水庫,可為推進新型城市化、産業發展提供土地空間的要素保障。位於境內西側的七姊八妹列島,可為北侖港提供配套發展空間。達蓬山徐福東渡傳說在國內文化界和日本民間具有較大的影響,總投資達3億多元的達蓬文化旅遊園已建成開園;竜山的虞氏舊宅以其獨特的中西合壁建築風格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特別是虞氏舊宅的主人——虞洽卿,在長三角地區的商界和民間具有傳奇式的影響;範市鎮的太平閘曾經是浙東革命重要根據地之一,涌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和人物。
  竜山鎮擁有較強的綜合實力。2008年上半年,全鎮(不含慈東工業區)地區生産總值達到17.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23%;完成社會固定資産投資5.46億,比上年同期增長9.47%;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5億元,比去年同期負增長0.16%;實現鎮級財政總收入3.1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4%;實現鎮級可用資金1.5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8%。2007年,竜山鎮行政村可用資金平均達99.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534元。
  竜山鎮擁有良好的産業基礎。工業方面,全鎮現有各類企業1350傢,其中年産值在500萬元以規模企業的206傢,基本形成了傢電、燈具、化纖、軸承、五金塑料、模具製造等門類齊全的工業體係,涌現出了如遠東照明等一批國傢級高新技術企業。2008年上半年,全鎮纍计完成工業總産值80.1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42%(其中,500萬元以上規模企業實現産值46.48億,産銷率為94%);引進項目13衹,協議利用外資34萬美元;完成外貿出口交貨值12.69萬元,完成自營進出口額1.26億美元。截止到2008年6月底,慈東工業區進場建設和建成投産(試生産)企業分別纍计達到150傢和65傢。今年上半年,技改投入達到11億元,完成工業總産值18億元,引進優質項目13個,協議利用外資4000萬美元。農業方面:目前,全鎮土地流轉面積達27246畝,占耕地面積的48%;土地規模經營面積達31668畝,占耕地面積的55.8%;全鎮擁有無公害蔬果基地4個,千畝水産基地2個,各類農業專業合作社22傢,農産品加工企業7傢,其中寧波市級農業竜頭企業3傢。2008年上半年,全鎮實現農業總産值1.9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1%。現代服務業方面:隨着杭洲灣跨海大橋開通和達篷山文化旅遊區試行營業,慈溪東部地區鄉村旅遊日漸升溫。2008年上半年,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實現4.15億元,占生産總值的比重為23.59%。
  竜山鎮擁有較好的人居環境。境內“三橫五縱”骨幹道路相互貫通,等級公路里程達57.5公裏,區域性公交已經開通,人民群衆生産生活出行條件不斷改善。原三鎮一區的建城區錯位鋪開,建成區總面積達到6.96平方公裏,城鎮基礎設施相對完善,建城區承載能力不斷提高。轄區擁有13所中小學校,8所托幼機構,3所衛生院,2座大型文體中心,人民群衆精神文化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全鎮現有公共緑化面積130餘萬平方米,主要道路硬化率、緑化率均達到95%以上,已有19個村被評為市級以上緑色村莊。
  竜山鎮擁有美好的發展前景。根據新竜山鎮的現有基礎、自然條件及其在全市發展的地位,今後竜山鎮的奮鬥目標是:圍繞“區域性先進製造産業集聚區、旅遊生態宜居功能區、城鄉統籌發展綜合試驗區”的“三區”目標定位,通過十幾年努力,努力把新竜山鎮建設成為生産總值超百億、集聚人口逾20萬的,空間佈局合理、産業相對發達、生態環境優美、宜居宜業的新型城鎮,並形成“一心兩片三帶”的片區發展新格局。一心,即片區核心區,由伏竜山、伏竜湖及周邊區域組成,重點承擔生活居住、公共服務、休閑旅遊等功能,形成生態型、田園式的東部新城。兩片,即竜山片和三北—範市片。竜山片重點發展商貿、居住為主體的城鎮功能;三北—範市片重點發展旅遊服務業、居住為主體的城鎮功能。三帶,即産業帶、生態旅遊帶和生活居住帶。産業帶,依托慈東工業區,重點發展先進製造業和物流等現代生産性服務業;生態旅遊帶,依托南部山地生態屏障,以徐福東渡和“兩山三湖”(達蓬山、伏竜山,窖湖、鳳浦湖、靈湖)為主要景觀,發展生態旅遊休閑區;生活居住帶,以竜山、三北—範市兩片為重點,發展基本公共服務完備、環境舒適宜人的生活區。
貴州省安竜縣竜山鎮 Guizhou Anlong Longshan
  竜山鎮位於安竜縣北面,距縣城約39公裏,地處安竜、興仁、貞豐三縣結合部,全鎮轄33個村,162個村民組,國土面積144多平方公裏,總人口2.91萬人,7210餘戶,為少數民族聚居區,少數民族達83.6%,以布依族、苗族為主。竜山鎮屬亞熱帶氣候區,常年溫暖溫潤,無霜區長達290天左右,最高海拔1988米,最低海拔738米,地表崎嶇,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區,年降雨量1580米,年均溫20.5℃≥10℃,積溫5600℃—5900℃,最冷月均溫12℃。
  竜山鎮是農業鎮,土質肥厚,大壩連片,有耕地2.71萬畝,其中水田2.01萬畝,旱地7000畝,90年代以來,隨着科技興農的縱深推廣,糧食産量連創新高,2003年達9000噸,人均368公斤,人均純收入1426元,實現基本脫貧目標。竜山鎮是一塊富繞的土地,境內礦産資源豐富,有煤、石灰石、陶瓷土、銻、鉀等。盛産煤炭,為煤炭資源重鎮,是貴州省重要的産煤鄉鎮之一,探明儲量5.85億噸,發熱量大,為優質工業用煤,産品遠銷兩廣,並出口東南亞。
  竜山鎮主要交通總長147公裏,其中北馬公路10.5公裏,通至興仁縣城38公裏,四煤公路通往安竜縣城長約39公裏,竜王公路12公裏,北貞公路20公裏,通往貞豐縣城約36公裏。
  竜山鎮旅遊資源豐富而奇特,以竜頭大山、花障溶洞群最為著名,絶妙的自然風光加上濃郁的民族風情,構成獨特的高原風景綫,吸引大批遊客雲集。
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竜山鎮 Sichuan Guangyuan Cangxi Longshan
  基本概況
  蒼溪縣轄鎮。1951年建竜山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86年建鎮。位於縣境東南部,距縣府95公裏。面積69.3平方公裏,人口2.7萬。蒼(溪)巴(中)公路橫貫鎮境。轄八一、新場、南陽、荊樹、大志、文柏、董永、桑林、竜角、印池、先鋒、庫樓、翔鳳、長梁、雙山、靈鐘、立石、白虎、大牟、趙傢嶺、五星、靈鳳、囤子、水埡25個村委會和居委會。農業主産水稻、小麥、玉米,兼産果苗。産沙參、黃柏、杜仲等中藥材,特産雪梨。
  竜山鎮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14295男7435女6860家庭戶戶數3765家庭戶總人口(總)13927家庭戶男7183家庭戶女67440-14歲(總)33260-14歲男17870-14歲女153915-64歲(總)1025615-64歲男530815-64歲女494865歲及以上(總)71365歲及以上男34065歲及以上女373戶口本地住在本地13132
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竜山鎮 Longshan Town, Sichuan Province, Luzhou Gulin
  古藺縣轄鎮。1930年設鎮,1956年改建竜山鄉,1992年將竜山、獅竜2鄉合併建竜山鎮。位於縣境中部,距縣城28公裏。面積94平方公裏,人口2.7萬。省道公路貫穿境內。轄太原、太和、陽平、橋上、竜華、對車壩、草壩、竜臺、華香、天興、鄧肯、嚮田、奇林、楊傢坡、滾坡、金牌山、竜吟、白沙、吉星、新獅20個村委會和竜山居委會。鄉鎮企業有煤廠、電廠、建材廠。農業主産水稻、玉米、小麥,兼産烤煙、油菜籽、水果。
No. 16
  轄:竜山、上灣子、牛頭溝門、上水地、閻傢地、瓦房地、陽坡、貴寶溝、全太、西荒、駝店、西溝、田營子13個村委會。
No. 17
  鎮政府駐橋下一村。面積54.69平方千米,人口3.25萬人。郵編321312。轄2個居民區、39個行政村:橋下、四路;橋下一、橋下二、橋下三、漁川、太平、張嶺、萬古塘、格山、茭楊、後景顔、前珠山、豐山頭、竜川、梅隴、下奠口、古隴、馬山頭、賈宅、裏麻車、溪田、橋頭、溪邊顔、下貴、樟塔塘、鬍塘下、四路口上、四路口中、四路口下、呂南宅一、呂南宅二、呂南宅三、呂南宅四、西塢、嶺腳、張溪頭、新屋、後宅、菱塘、下宅口。
安徽省阜陽市渦陽縣 Anhui Fuyang Guoyang
  竜山位於渦陽縣城東北二十五華裏處,因其境內有一竜山而得名,竜山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交通便利,資源豐富,自古以來一直是皖北重鎮。
  竜山轄三山,東四華裏為東山(以稱獨山),西三華裏為西山(又稱西塔山),竜山居中,古代因竜山起伏蜿如竜狀,名曰竜山。秦時屬泗水郡的至縣,漢高祖起義在沛,至縣屬沛,竜山仍屬至縣,歷代多有變遷,至清屬渦陽縣。竜山人民勤勞樸實,人才輩出,具有光榮的革命鬥爭歷史。特別是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涌現出大批革命志士,他們的光輝業績為後人所傳誦。一九四零年新四軍第四師在師長彭雪楓的率領下在我鎮領導人民開展抗日鬥爭,於同年四月二十二日發起了著名的“竜山戰役”,我軍攻剋竜山,乘勝嚮東南推進數公裏。一九四四年組織著名的“曹圩戰役”,擊斃擊傷日寇重北旅團和偽十五師一百三十餘人,伏敵五百人,有力地打擊了敵寇和蔣匪的囂張氣焰。尤其是在一九四八年著名的淮海戰役中,竜山人民肩負着支前任務,涌現出不少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跡,在中國革命的鬥爭史上,留下光輝的一頁。
  竜山鎮現有人口6.56萬人,擁有耕地9.4萬畝,下設14個機關黨支部,20個村(居)黨組織,共有黨員1429名。境內有S202綫和徐阜鐵路,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近年來,竜山鎮黨委加強自身建設和基層黨組織建設,製定了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各項工作快速高效地運轉,取得了不俗的業績。2005年六月,我鎮被亳州市委組織部授予全市“五個好”鄉鎮黨委和“先進基層黨組織”光榮稱號。
  二零零六年四月六日,中共竜山鎮第十一次黨的代表大會勝利召開,選舉産生了新一屆黨的委員會,李雷同志當選為鎮黨委書記。目前,我鎮在新一屆黨委班子的領導下,銳意進取,開拓創新,按照“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紮實地推進竜山的各項工作。
浙江省寧波市慈溪市 Ningbo Cixi City, Zhejiang Province
  竜山鎮位於富饒的慈溪大地的最東端,南面緊鄰港城寧波,東北瀕臨杭州灣,329國道橫穿腹地,距寧波市區僅30公裏,交通便利。杭州灣大橋建成後,竜山至上海僅需1個半小時。全鎮總面積54平方公裏,下轄9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個農墾場,在册人口2萬,在册人口約為2萬人。
  歷史源遠流長 東漢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即有人居住,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竜山鐘靈毓秀,人傑地靈。中國近代工商界巨子虞洽卿、出版傢張靜廬、教育傢林漢達等均出自於竜山故裏。
  景物豐富多彩 虞氏舊宅是虞洽卿的故居,建築構中西合璧、構思獨特、工藝精巧,2001年被國務院列入第五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竜山境內還有伏竜山景區,以“竹、塢、煙、雲、管、江、潮、汐”聞名。宋代政治傢王安石、大文豪蘇東坡、名學者黃震、明抗倭英雄戚繼光、清抗法將領歐陽利見、高僧弘一法師等均到過伏竜山,並留下了他們的詩章墨寶或行跡。與伏竜山遙相輝映的景區有以“徐福東渡”為背景的達蓬山景區,明代抗倭遺跡竜山千戶所、石塘烽堠、古戰場雁門嶺、戚繼光行轅永樂寺以及中國早期海港碼頭三北輪埠等一大批人文景觀。
  2004年全鎮完成國內生産總值6.3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4.1%,財政總收入8839萬元,其中可用收入4418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5%和29%。農民人均收入達到7300元,比上年增長5.3%。
No. 20
  竜山鎮 竜山鎮位於南靖縣東部,距縣城35千米。轄2個社區、23個行政村。319國道過境。九竜江兩條支流經境內。
  [代碼]350627103:~001竜豐社區 ~002馬山社區 ~201竹溪村 ~202金溪村 ~203金杉村 ~204竜山村 ~205東愛村 ~206涌口村 ~207涌北村 ~208西山村 ~209吾營村 ~210寶鬥村 ~211圩埔村 ~212南蔗村 ~213南坪村 ~214豐來村 ~215棠溪村 ~216平重村 ~217太保村 ~218雙明村 ~219上苑村 ~220海仔村 ~221坪埔村 ~222奎山村 ~223錦山村
  [沿革]1958年置竜山公社,1984年改鄉,1989年改鎮。1997年,面積280平方千米,人口3.7萬,轄竹溪、金溪、竜山、東愛、涌口、涌北、梧營、西山、寶鬥、坪埔、南蔗、蓬萊、南坪、棠溪、太保、雙明、上苑、海仔、平重、圩埔、金杉、奎山、錦山23個村委會和竜豐居委會。
No. 21
  轄竜山、大官、南小3個辦事處,36個行政村,31個自然村。
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市 Jinan, Shandong Zhangqiu
  章丘市竜山鎮位於章丘市西部,東連棗園鎮,南接聖井鎮,北鄰党家鎮,西與濟南市歷城區接壤,地處平原,南高北低。距濟南市區25公裏,總面積43平方公裏。轄36個行政村,總人口2.7萬。她是在改革開放中崛起的一座新興城鎮。
  竜山鎮是竜山文化的發祥地,如今更是一片投資興業的熱土。竜山人民重信守諾,創新開拓,我們將始終為來本地投資的客商提供一切便利條件和優質服務。我們熱誠歡迎各界朋友和國內外客商到竜山考察洽談,投資開發,共謀大計,攜手共進!
山東省日照市莒縣 Ju County, Rizh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莒縣竜山鎮位於莒縣縣城東南部,轄56個行政村,總人口4.7萬人,對空面積108平方公裏。2004年全鎮完成生産總值3.2億元,地方財政收入實現549.6萬元,人均純收入3542元。
  竜山鎮東距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日照市40公裏,西距膠新鐵路火車站30公裏,日東高速公路、335省道橫貫東西,交通十分便利。
  竜山鎮環境優美,特別是通過近兩年開發建設的花崖頭流域綜合治理工程,成為一道碧緑雋秀的風景綫,上看瀑布相連,下看長河遠流,兩岸青山對峙,山腳物阜民豐,北眺橋子山,巍巍起伏,層巒疊嶂,峰秀林幽;登峰俯瞰,紅旗水庫碧水漣漩,水樂魚歡,置於藍天碧水之間,使人心曠神怡。
  竜山鎮文化、教育、衛生設備齊全,基礎設施配套完善。鎮內建有8000千伏安變電站一座,中低壓電網改造已全部完成,電力供給充餘;駐地自來水供水充足;村村通電話、通電視、通公路;擁有容量為6000門程控電話,建有移動、聯通中轉基站各一座,實現“全無縫”通信。以“四縱一橫”為骨架的56.8公頃的小城鎮建設已全面實施;鎮駐地與形成了集加工、維修、飲食服務、商貿流通於一體的兩條商業街。
  竜山鎮土地資源豐富,土地面積161991畝,近年來,竜山鎮黨委政府立足山區實際,對山、水、林、田、路、村進行綜合治理,圍繞市場大力發展高産優質高效農業,大力進行調整結構、多種經營,形成了以秋風蜜桃、大薑、藥材、花生、畜牧業等為主要內容的産業化框架。大薑、蜜桃、花生都建立了標準化生産基地。畜牧業以牛、豬、雞規模養殖為重點,有了快速發展,牛、豬、雞年出欄分別達8000頭、6萬頭、600萬衹。
  秋風蜜桃是竜山鎮的特色産品,通過加強優勢品種的培育與開發,以北上澗村為生産基地的桃園,目前已發展到12000餘畝,年産鮮桃2000餘萬公斤,所産秋風蜜桃果實肥大,果肉清脆,果汁香甜,品質上乘,吸引了福建、深圳、浙江等城市的客戶。經省科委鑒定,該品種填補了國內空白,栽培技術居國內領先水平。該鎮自1990年開始大量種植大薑,對栽培大薑具有豐富的經驗,每年種植大薑面積每年穩定在10000畝以上,年産大薑3000萬公斤以上,所産大薑以薑球大、品質好而聞名,深受國內外客戶青睞。花生是竜山的一大優勢産業,年産量600萬公斤,所産花生以飽滿、光滑、色澤光亮無殘毒,內在品質優良而深受客戶青睞。目前,全鎮有花生加工企業近20傢,花生製品銷往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及美、日、韓等國傢和地區。
  竜山鎮立足自身優勢,努力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狠抓工業企業發展,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主要工業項目有石材加工、服裝地毯加工、食品加工等。在鎮駐地、335省道兩側,建起了生産加工區,區內水、電、路、通訊、地面達到了“四通一平”,現在進區項目114傢,計有石材加工企業50余家,花生製品廠9傢,機械電子企業7傢,服裝、刺綉等勞動密集型加工企業4傢,餐飲服務業22,其它企業21傢。
  竜山鎮是山東省重要的石材生産基地,“莒紅1號”、“莒紅2號”花崗石,質地堅硬,品質優良。石材幹挂裝飾技術在省內領先。石材工業園在335省道兩側,固定資産總投入5760萬元,年産板材142萬平方米,異型材108萬件,從業人員3460 人,企業集加工、安裝於一體,市場遍布全國各地。先後參與了人民大會堂香港廳、全國人大辦公樓、北京西客廳等裝飾工程,並多次獲國傢和省奬勵。竜山鎮是“地毯之鄉”,在全鎮設立20餘處加工企業,從業人員1500餘人。産品有京式、美式、彩花三大係列200餘個品種,主要銷往美國、日本、英國、香港、中東等十幾個國傢和地區。
No. 24
  竜山鎮 竜山鎮位於古藺縣中部。面積85.13平方千米,人口30864人(2006年末)。轄1個社區、9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鎮竜山,距縣城29千米。309省道公路貫穿境內。是古敘煤田貯量最大的鄉鎮之一,境內岩溶發育,溶洞比比皆是,形成溶洞群。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明代古建築東皇廟。
  代碼 510525101:~001竜山街社區 ~201竜華村 ~202稻鄉村 ~203吉竜村 ~204雙河村 ~205獅竜村 ~206嚮田村 ~207天堂村 ~208順和村 ~209陽坪村
  沿革 1930年設鎮,1956年改建竜山鄉,1992年將竜山、獅竜2鄉合併建竜山鎮。1997年,面積94平方千米,人口2.7萬,轄太原、太和、陽平、橋上、竜華、對車壩、草壩、竜臺、華香、天興、鄧肯、嚮田、奇林、楊傢坡、滾坡、金牌山、竜吟、白沙、吉星、新獅20個行政村和竜山居委會。
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 Sichuan Guangyuan Cangxi
  蒼溪縣轄鎮。1951年建竜山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86年建鎮。位於縣境東南部,距縣府95公裏。面積69.3平方公裏,人口2.7萬。蒼(溪)巴(中)公路橫貫鎮境。轄八一、新場、南陽、荊樹、大志、文柏、董永、桑林、竜角、印池、先鋒、庫樓、翔鳳、長梁、雙山、靈鐘、立石、白虎、大牟、趙傢嶺、五星、靈鳳、囤子、水埡25個村委會和居委會。農業主産水稻、小麥、玉米,兼産果苗。産沙參、黃柏、杜仲等中藥材,特産雪梨。
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竜裏縣 Guizhou Qiannan Longli
  竜山鎮地處尤裏縣城,總面積約180平方公裏,轄16個行政村,人口3.76萬人,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距省城貴陽約34公裏,距竜洞堡國際機場僅24公裏,湘黔、黔桂鐵路、210國道、貴新高等級公路貫穿全境,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鎮內礦産資源豐富,煤、硅石、硫鐵礦、石灰石等儲量大,質量優,省級風景名勝區猴子溝就在境內。
  全鎮人民腳踏實地,艱苦奮鬥,實施科教興鎮和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多年來經濟保持兩位數的增長,2003年全鎮工農業總産值達到62459萬元,完成財政稅收2644萬元,基本建立了以工業興鎮和以工帶農的現代農村模式,實現了村村通公路,農戶通電率達100%,”90%以上的農戶用上了自來水,電話普及率達53O,電視機普及率近90O,建立了以冶金、化工、製藥等行業為主導的竜山工業園區,至2003年,共有工業企業40個,企業固定資産達3025萬元。各項社會事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獲得了“全國首屆中國鄉鎮投資環境300佳”,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鄉鎮先進集體”,國傢體育總局“全國群衆體育先進單位”,省委、省政府“全國農村兩個文明建設先進鄉(鎮)”、“黔南州經濟強鎮”、“科技先進鄉(鎮)”等榮譽稱號。
No. 27
  620525101000  竜山鎮
  620525101001 南街居委會
  620525101201 馬黑曼村
  620525101202 鄭傢村
  620525101203  蘆塬村
  620525101204 北河村
  620525101205 北街村
  620525101206 官泉村
  620525101207  南街村
  620525101208 西門村
  620525101209 南梁村
  620525101210 樹坡村
  620525101211  馮塬村
  620525101212 西溝村
  620525101213 西川村
  620525101214 汪堡村
  620525101215  榆樹村
  620525101216 馬河村
  620525101217 連柯村
  620525101218 四方村
  620525101219  李山村
  620525101220 韓川村
甘肅省天水市張傢川回族自治縣 Gansu Tianshui Zhangjiachuan
  【竜山鎮1
  自然環境:竜山鎮位於縣城西16
  公裏處,平均海拔1644米。年平均氣
  溫8.3℃,年均降雨量585毫米,全年無
  藉期163天.年末常用耕地面積206。
  萬畝,鄉鎮行政區域面積5099萬畝.
  行政區劃:轄居民委員會1個,村
  民委員會20個。
  人口情況:鄉鎮總戶數7111戶,鄉
  鎮總人口35927人,鄉鎮從業人員
  21556人。
  六通情況:通電的村20個,通郵的
  村20個,通電話的村20個,通公路的
  村20個,通自來水的村14個,通有綫
  電視的村8個.
  經濟指標:2005年,國內生産總值
  5391萬元,糧食播種面積2024萬畝,糧
  食總産量5779噸,財政總收人280.8
  萬元,財政支出280.8萬元,農民人均
  純收人1497元。
  文教衛生:學校總數19所,在校學
  生總數9300人,教師總數453人;醫
  院、衛生院2所,醫生數137人,病床
  90張。
  名優特産:皮毛製品
  旅遊景點:街亭古戰場
  電話:0938一7655578
英文解釋
  1. :  Longshan Town
近義詞
竜山鄉, 竜山
包含詞
土竜山鎮阿竜山鎮
寶竜山鎮二竜山鎮
回竜山鎮青竜山鎮
大竜山鎮恐竜山鎮
臥竜山鎮九竜山鎮
竜山鎮城子崖大竜山鎮信用社
慈溪市竜山鎮雁門小學慈溪市竜山鎮竜場小學
宜秀區大竜山鎮丁傢小學宜秀區大竜山鎮永林小學
宜秀區大竜山鎮車津小學宜秀區大竜山鎮立新小學
宜秀區大竜山鎮魯衝小學宜秀區大竜山鎮永安小學
宜秀區大竜山鎮桃元小學宜秀區大竜山鎮新新小學
佛岡縣竜山鎮關前皮革廠章丘市竜山鎮羊毛衫廠
安慶市宜秀區大竜山鎮永林居委會張傢川回族自治縣竜山鎮金鑫皮件廠
張傢川回族自治縣竜山鎮皮毛加工廠張傢川回族自治縣竜山鎮永傑網絡服務部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甘肅有限公司張川縣公司竜山鎮建新路營業廳張傢川回族自治縣竜山鎮興達皮毛加工有限責任公司
張傢川回族自治縣竜山鎮官泉皮毛加工廠張傢川回族自治縣竜山鎮北河村貟傢橋建材廠
張傢川回族自治縣竜山鎮北城綜合建材有限責任公司張傢川回族自治縣竜山鎮華麗皮件廠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甘肅有限公司張川縣公司竜山鎮竜黑路營業廳張傢川回族自治縣竜山鎮裘皮時裝廠
張傢川回族自治縣竜山鎮榮樂牛羊絨加工廠張傢川回族自治縣竜山鎮國雄穆斯林牛羊屠宰加工廠
張傢川回族自治縣竜山鎮福興皮毛加工廠張傢川回族自治縣竜山鎮西溝村肉牛繁育廠
張傢川回族自治縣竜山鎮北街益竜粉條加工廠張傢川回族自治縣竜山鎮茂源皮革廠
張傢川回族自治縣竜山鎮曙光羊絨加工廠張傢川縣回族自治縣竜山鎮農機修配廠
慈溪市竜山鎮小老虎針織玩具廠甘肅省天水市張傢川縣竜山鎮芪源皮革廠
甘肅省天水市張傢川縣竜山鎮綜合皮革廠
分類詳情
張開光明村張開團结村張開竜南村蓮花村下徐村
上徐村崔傢村杜傢村北街村西山村
橫山村南窪村五星村嶺腳村西川村
東山村西溪村洪塘村閆傢村先鋒村
分水村竜臺村西門村白沙村南街村
新屋村竜北村丁莊村上馬村西溝村
田傢村東王村范家村王傢山村竜華村
天堂村南陽村趙傢嶺村柏楊村半坡村
長田村大山村大衝村雲山村新寨村
鄭傢村西溝村錦山村嚮田村橋下社區
丁傢村竜山社區四戶村雙河村竜山社區
天星村壩上村竜山村奎山村棠溪村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