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雞肉
(《本經》)
【來源】為雉科動物傢雞的肉。
【動物形態】傢雞(《千金·食治》),又名:燭夜(崔豹《古今註》)。
傢禽。嘴短而堅,略呈圓錐狀,上嘴稍彎麯。鼻孔裂狀,被有鱗狀瓣。眼有瞬膜。頭上有肉冠,喉部兩側有肉垂,通常呈褐紅色;肉冠以雄者為高大,雌者低小;肉垂亦以雄者為大。翼短;羽色雌、雄不同,雄者羽色較美,有長而鮮麗的尾羽;雌者尾羽甚短。足健壯,跗、蹠及趾均被有鱗板;趾4,前3趾,1趾,後趾短小,位略高。雄者跗蹠部後方有距。
傢雞因飼養雜交的關係,故品種繁多;形體大小及毛色不一。食物主要為植物的種子、果實及昆蟲等。雄雞善啼。全國各地均有飼養。
雞的血(雞血)、頭(雞頭),腦(雞腦)、嗉囊(雞嗉)、翅羽(雞翮羽)、砂囊的內壁(雞內金)、肝(雞肝)、膽(雞膽)、腸(雞腸)、卵(雞子)、蛋白(雞子白)、蛋黃(雞子黃)、蛋殼(雞子殼)、蛋殼內膜(鳳凰衣)、雄雞口涎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化學成分】每100剋含水分74剋,蛋白質23.3剋,脂肪1.2剋,灰分1.1剋;鈣11毫剋,磷190毫剋,鐵1.5毫剋,硫胺素0.03毫剋,核黃素0.09毫剋,尼剋酸8毫剋。尚含維生素A(小雞肉特別多)、C及E2.5毫微剋/剋。灰分含氧化鐵0.013%,氧化鈣0.015%,氧化鎂0.061%,鉀0.56%,鈉0.128%,全磷酸0.58%,氯0.06%,硫0.29%。另含膽甾醇60~90毫剋%。並含3-甲基組氨酸。
雞肉經過烤炙,其所含脂肪中含有高度不飽和脂肪酸及C18:2脂肪酸(脂肪酸有18個碳原子及兩個雙鍵);又與皮膚及腹部脂肪相比較,胸肌肉及大腿肉的脂肪中的C18:2、C18:3、C20:4的脂肪酸較多,而C18:0、C18:1的脂肪酸較少。
【性味】甘,溫。
①《本經》:"丹雄雞:甘,微溫。"
②《別錄》:"丹雄雞:微寒,無毒。黃雌雞:酸,平。"
③《千金·食治》:"黃雌雞:酸鹹,平。黑雄雞:甘,平。白雄雞:酸,微溫。"
④《食療本草》:"烏雌雞:溫,味酸,無毒。"
⑤《日用本草》:"白雌雞:酸甘,平。"
⑥《欽膳正要,:"烏雄雞:甘酸,無毒。"
⑦《滇南本草》:"黃雌雞:鹹甘,溫。"
⑧《綱目》:"泰和老雞:甘辛,熱,無毒。"
【歸經】入脾、胃經。
①《本草求真》:"入肝。"
②《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陰、陽明經。"
【功用主治】溫中,益氣,補精、添髓。治虛勞羸瘦,中虛胃呆食少,泄瀉,卞痢,消渴,水腫,小便頻數,崩漏,帶下,産後乳少,病後虛弱。
①《本經》:"丹雄雞:主女人崩中漏下,赤白沃,補虛溫中,止血,殺毒。黑雌雞:主風寒濕痹,安胎。"
②《別錄》:"丹雄雞:主久傷乏瘡。白雄雞:主下氣,療狂邪,安五髒,傷中,消渴。黃雌雞:主傷中,消渴,小便數不禁,腸澼泄利,補益五髒,續絶傷,療勞,益氣力。烏雄雞:主補中止痛。"
③孟詵:"黃雌雞:主腹中水癖、水腫,補丈夫陽氣,治冷氣。瘦着床者,漸漸食之。""醋煮空腹食之,治久赤白痢。"
④《食療本草》:"烏雌雞:治反胃,腹痛,踒折骨疼,乳癰。安胎。"
⑤《本草拾遺》:"白雞:利小便,去丹毒風。"
⑥《日華子本草》:"黃雌雞:止勞劣,添髓補精,助陽氣,暖小腸,止泄精,補水氣。黑雌雞:安心定志,治血邪,破心中宿血及癰疽排膿,補心血,補産後虛羸,益色助氣。"
⑦《飲膳正要》:"黑雌雞:療乳難。"
⑧《綱目》:"泰和老雞:內托小兒痘瘡。"
【用法與用量】內服:煮食或燉汁。
【宜忌】凡實證、邪毒未清者不宜食。
①《醫林纂要》:"肥膩壅滯,有外邪者皆忌食之。"
②《隨息居飲食譜》:"多食生熱動風。"
【選方】①治積勞虛損,或大病後不復:烏雌雞一頭,治如食法,以生地一斤(切),飴糖二升,納雞腹內,急縛,銅器貯甑中,蒸五升米久,須臾取出。食肉飲汁,勿啖????。三月三度作之。並止盜汗。(《姚僧坦集驗方》)
②治虛弱勞傷,心腹邪氣:烏雄雞一隻(撏洗淨,切作决於),陳皮一錢(去白),良薑一錢,鬍椒二錢,草果兩個。以蔥、醋、醬相和,入瓶內封口,令煮熟,空腹食。(《飲膳正要》)
③治五噎飲食不下,胸膈妨塞,瘦弱無力:黃雌雞一隻(去毛、腸)炒作臛。面半斤,桂心末一分,赤茯苓一分(末)。上以桂心等末和面溲作索餅,於豉汁中煮,入睡食之。(《聖惠方》黃雌雞臛索餅)
④治反胃:反毛雞一隻,煮爛去骨,入人參、當歸、食????各半兩,再同煮爛,食之至盡。(《乾坤生意》)
⑤治中風濕痹,五緩六急,骨中疼痛,不能踏地:烏雌雞一隻煮熟,以豉汁、薑、椒、蔥、醬調稱作羹,空心食之。(《聖惠方》烏雌雞羹)
⑥治腎虛耳聾:烏雄雞一隻,治淨,以無灰酒三升,煮熟,乘熱食之,三、五衹效。(《綱目》)
【臨床應用】雞皮移植治療燒傷創面,可代替同種異體皮應用。方法:深度燒傷早期切痂或削痂後,即施行大塊雞皮移植;或將大塊雞皮事先打洞,移植成活後再嵌入自體皮。對於痂皮脫落後的肉芽創面及感染創面(清除痂皮後),施行郵票樣大小或大塊狀雞皮移植。實踐證明,雞皮移植於切痂創面可以從根本上防治感染,消除局部給予全身的不良影響,減少並發癥的發生,加速創面愈合,從而縮短療程,提高治愈率。特別在敗血癥情況下,及時采用雞皮移植可爭取危機轉化,為進一步搶救贏得時間。深二度感染創面,清除腐痂後用雞皮敷蓋,可以有效地控製感染,減少滲出,以期及早治愈。 |
|
雞肉的肉質細嫩,滋味鮮美,適合多種烹調方法,並富有營養,有滋補養身的作用。雞肉不但適於熱炒、燉湯,而且是比較適合冷食涼拌的肉類。 |
|
雞肉蛋白質的含量比例較高,種類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另外含有對人體生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中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
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祖國醫學認為,雞肉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
雞的品種很多,但作為美容食品,以烏雞為佳。其性味甘溫,含有蛋白質、脂肪、硫胺素、核黃素、尼剋酸、維生素A,維生素C、膽甾醇、鈣、磷、鐵等多種成分。
烏雞肉烏雞入腎經,具有溫中益氣、補腎填精、養血烏發、滋潤肌膚的作用。凡虛勞贏瘦、面瘦、面色無華、水腫消渴、産後血虛乳少者,可將之作食療滋補之品。
雞肝性味甘微溫,能養血補肝,凡血虛目暗、夜盲翳障者可多食之。另外能養心安神、滋陰潤膚。
若脫發過多,或遺精、白帶過多,可用雞蛋二衹,加首烏同煮食之。
蛋黃油具有清熱解毒,收斂生肌的作用。外擦患處可治療嬰兒濕疹,乳頭皸裂、凍瘡潰爛、水火燙傷、口腔潰瘍等癥。
《食療本草》指出,“黑雌雞,治反胃、腹痛、骨痛、乳癰、安胎”。 |
|
食時不應飲湯棄肉。
禁忌食用多齡雞頭、雞臀尖。
不宜與芝麻、菊花、芥末、糯米、李子、大蒜、鯉魚、鱉肉、蝦、兔肉同食。
服用左旋多巴時不宜食用
服用鐵製劑時不宜食用 |
|
是指雉科動物傢雞的肉。傢雞又稱雞。古代分為丹、黃、烏、白四種。目前比較著名的雞種,有九斤黃雞、狼山雞、大骨雞、壽光雞、蕭山雞、浦東雞、桃源雞和北京油雞等。我國各地均有飼養。
殺雞,去頭、毛、腳、外皮、內臟,洗淨鮮用。
[性能]味甘,性微溫。能溫中補脾,益氣養血,補腎益精。
[參考]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鎂、鉀、鈉、維生素A、B1、B2、C、E和煙酸等成分。脂肪含量較少,其中含有高度不飽和脂肪酸。另含膽固醇,組氨酸。
人參雞湯[用途]用於虛損羸瘦,病後體弱乏力;脾胃虛弱,食少反胃,腹瀉;氣血不足,頭暈心悸,或産後乳汁缺乏;腎虛所致的小便頻數,遺精,耳鳴耳聾,月經不調;脾虛水腫;瘡瘍久不愈合等。
[用法]炒食、煮食,蒸食,燉湯等。
[註意]凡實證、熱證或邪毒未清者不宜服。
[附方]
1,甜味烏雞:烏雌雞1衹,生地黃60g,飴糖100g。將上二味放入雞腹,用綫縛定,置碗中,加水少許,蒸熟。食肉飲湯,不用????。
源於《姚僧坦集驗方》。本方重用烏雞補益氣血;生地黃蒸用,甘平益血;兼用飴糖溫中補脾,是取脾為後天之本,補虛扶弱,須重補脾之意。用於積勞虛損,或大病之後體弱,盜汗,乏力,心悸頭昏,消瘦食少。
烏雞,亦可用雄雞。如《食療本草》即取烏雄雞,以五味煮極爛,或五味腌炙食,用來補虛扶弱。
2,百合粳米雞:仔母雞1衹,百合60g,粳米200g。將上二味裝入雞腹,縫合;加薑、椒、????、醬油少許,用水煮熟。開腹取百合、粳米作飯,並飲湯吃肉。
源於《聖惠方》。本方取母雞益陰血、補氣益脾;百合久蒸能益脾養心;粳米益胃氣。用於産後虛羸少氣,心悸,頭昏,少食等。
3,雞肉餛飩:雞肉適量,剁爛,加生薑(切細)、????、醬油、花椒少許混勻,用餛飩面皮包成餛飩煮食。
源於《壽親養老書》、《食醫心鏡》。本方取雞肉補益脾胃,調以五味以健胃進食,作餛飩吃更易於消化。適用於脾胃虛弱,營養不良,萎黃瘦弱;老人或瀉痢而飲食不進等。
4,薑椒煨雞塊:烏雄雞1衹,切塊,加入陳皮10g,鬍椒3g,高良薑、草果各6g,用????、醬油及醋少許調味,以小火煨燉至爛熟。空腹食。
源於《飲膳正要》。本方以雄雞肉溫中補脾,用高良薑、草果、鬍椒溫中散寒、止痛,用陳皮、鬍椒理氣健胃。共奏補脾溫中、散寒止痛的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寒,心腹冷痛,食欲減退等。
5,酒煮雄雞:雄雞1衹,用米酒和水各半煮熟。乘熱食。亦可加薑、椒、食????少許調味。
源於《本草綱目》。本方用雄雞補腎益精,米酒溫裏助陽。用於腎虛精虧,耳鳴耳聾;陽痿、遺尿等。
6,雄雞小豆湯:雞500~1000g,赤小豆250g。加水煮熟,飲湯食肉。
源於《肘後方》、《食療本草鞋》。本方用雞肉補虛益脾,赤小豆補脾利水。用於脾虛或營養不良所引起的水腫。 |
|
【簡介】雞肉為雉科動物傢雞的肉。雞古稱為燭夜、角雞、傢雞。為食療上品,以母雞和童子雞為佳。
【功用】中補脾,滋補血液,補腎益精。主治脾胃陽氣虛弱,飲食減少,脘部隱痛,嘔吐泄瀉,疲乏無力等;肝脾血虛,頭暈目暗,面色萎黃,産後缺乳等;腎精不足,腰酸膝軟,耳鳴耳聾,小便頻數,精少精冷等。
【性味歸經】性溫,味甘。人脾、胃、肝經。
【用量用法】內服:煮食或燉汁。
【現代研究】雞肉含水分、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B1 、維生素B2 、尼剋酸,尚有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氧化鐵、氧化鎂、氧化鈣、鉀、鈉、氯、硫、全磷酸、膽固醇等,並含3一甲基組氨酸。
【進補應用】1.髒腑氣血虧損,面色萎黃無華,唇舌指甲色淡,氣短自汗,疲倦乏力,脈象虛細 雞汁粥:老母雞1衹,粳米100剋,精????適量。將母雞宰殺,剖洗幹淨,放人沙鍋內,加人清水,高出雞身,先用武火煮沸15分鐘,再用文火炯煮3小時。將粳米淘洗幹淨,加人雞汁700毫升,加精????,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熬20~30分鐘,以米熟爛為度。供早晚餐或點心溫熱食用。
2.肝脾血虛,頭暈目暗,肢體麻木,飲食減少,大便稀薄,疲乏無力 歸參燉母雞:母雞二衹,當歸15剋,黨參15剋,蔥、生薑、精????、料酒各適量。將母雞宰殺,清洗幹淨。將當歸、黨參洗淨,裝人紗布袋內,紮緊袋口,塞人雞腹內。將母雞連同藥袋放在沙鍋內,加人清水,高出雞身,酌加適量蔥、薑、精????和料酒。先用武火煮沸15分鐘,再用文火偎燉3 小時,註意經常添水。待雞肉熟爛後停火,撈去藥袋。
當點心分次食用。
3.心脾兩虛,面色萎黃,失眠心悸,頭昏,健忘,飲食減少 童子雞:童子雞1衹,竜眼肉30剋,蔥、生薑、精????、料酒各適量。將童子雞宰殺,剖洗幹淨,雞腿別在雞翅下面,放人沸水中氽一下,撈出洗淨。
將竜眼肉與童子雞一並放人湯鍋內,加清水和蔥、薑、精????、料酒,上籠蒸l小時左右,以雞肉熟爛為度。當萊或點心食用。
4.氣血不足,心悸氣短,頭暈,目花,食少,腹瀉,消瘦 黃芪烏骨雞:烏骨雞1衹,黃芪60剋,生薑、料酒、精????各適量。將烏骨雞宰殺,剖洗幹淨,黃芪洗淨,切片,裝人紗布袋內,紮緊袋口,塞人雞腹中,用白綫縫合。將雞放人沙鍋內,加人清水,高出雞身,酌加生薑和料酒。先用武火煮沸15分鐘,再用文火燉熬3小時,註意經常加水,將成時加人適量精????,待雞肉熟爛後停火。分5~6次食用,吃雞肉喝湯。
5.腎虛精虧,面色萎黃,形體消瘦,心悸失眠,飲食減少,疲勞乏力,自汗盜汗,男子陽痿早泄,精液清冷,女子月經不調,久不孕育 雞露:童子雞1衹,料酒、生薑、精????、白糖各適量。將雞宰殺,剖洗幹淨,切成肉塊,放人蒸鍋內,酌加料酒、生薑、精????和白糖,不放水,清蒸3~4小時,取汁,每晚臨睡前食用50毫升。
【註意事項】雞肉性溫,多食容易生熱動風,因此不宜過食。下列病證忌食:①外感發熱、熱毒未清或內熱亢盛者;②黃疽、痢疾、疳積和瘧疾患者;③肝火旺盛或肝陽上亢所致的頭痛、頭暈、目赤、煩躁、便秘等。此外,能啼的閹雞和抱窩雞不能食用。 |
|
- : chicken meat
- n.: chicken, its flesh eaten as food
|
|
禽肉 |
|
菜花 | 傢常菜 | 西蘭花 | 雞翅 | 飲食 | 美食 | 雞 | 文化 | 菜譜 | 傢禽 | 閹雞 | 滬菜 | 菜 | 風味 | 佳餚 | 食品 | 廣東菜 | 客傢菜 | 香港菜 | 烹飪 | 更多結果... |
|
|
|
|
紅燒雞翅 | 可樂雞翅 | 炸雞翅 | 紅燒雞塊 | 香菇燉雞 | 炸雞腿 | 泡椒鳳爪 | 烤雞翅 | 紅燒雞 | ????焗雞 | 醬油雞 | 烤雞 | 燉雞 | 小雞燉蘑菇 | 手撕雞 | 咖喱雞 | 大盤雞 | 辣子雞 | 三杯雞 | 口水雞 | 白切雞 | 辣子雞丁 | 燒雞 | 宮保雞丁 | 白斬雞 | 炒雞 | 蒸雞 | 清燉雞 | 鬆仁雞米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