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級行政區劃 : 睢寧縣 : 建湖縣 [顯示全部] > 高作鎮
顯示地圖
目錄
江蘇省建湖縣高作鎮
  基本概況
  高作鎮隸屬於江蘇省建湖縣,建湖縣高作鎮區域地圖地處建湖縣西北部,毗鄰建湖城區。2003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産總值 2.9億元,財政收入首次突破千萬元大關,達102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069元,同比增長8%,2003年,順利通過省文明委驗收,被命名為“江蘇省文明鎮”,同年獲縣項目推進、計劃生育、農業産業化等六個奬項。
  面積人口
  據當地政府官方資料顯示,該鎮總面積70.1平方公裏,耕地面積3965.5公裏,人口4.2萬,轄15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13個村民小組。
經濟發展
  工業經濟快速增長。牢牢堅持發展主題,突出工業主體,強化項目主綫,全鎮工業經濟運行良好各項主要指標超計劃、超同期、超歷史。全年實施各類工業項目16個,其中超千萬項目8個,超3000萬元項目2個,5000萬元項目1個。實現工業增加值1.6億元,同比增長28%;技改投入5900萬元,同比增長133%;工業用電量實現 376萬度,同比增長118%。群力礦機、盛泰花炮等企業大力實施規模擴張戰略,實現了持續躍升、跨越發展。
  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根據“調優種植業,調高畜牧業,調大林果業”的總體思路,着力抓好1.5萬畝優質餅幹小麥基地建設,新建和改造農田林網 1.5萬畝,新植意楊20萬株,建成高標準緑色通道8公裏,新拓桑園300畝。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完成三類圩堤、險工患段等土方任務18.6萬立方米,大力提倡全民創業,勞動力轉移力度加大。全年新增勞動力轉移1500人,人平增收180元。積極嘗試和推行“訂單農業”,組織和支持糧管所與廣大種植戶簽訂訂單小麥1萬畝,保障了農民利益,提高了農民收入。
  財政運行態勢良好。積極實施財政命脈工程,多渠道培植財源,強力度促進徵管,全方位節支減負。全年實現財政收入1025萬元,同比增長24.5%,實現了財政預算內和預算外的兩個平衡。
基礎建設
  該鎮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按照“擴大規模、完善設施、提升品位、再上臺階”的建設思路,加快集鎮建設,重點在完善規劃、創造特色上做文章,突出“緑色城鎮”、“衛生城鎮”的建設力度,進一步完善鎮區公共緑地、緑色長廊,強化路燈管理,緑化、亮化、美化城鎮。提升城管隊建製,強化集鎮管理,改善城鎮秩序和形象。加大鎮村公路建設力度,規劃了35公裏的農村公路工程,利陳綫和將軍路去年底順利竣工。
江蘇省睢寧縣高作鎮
  基本概況
  高作鎮隸屬於江蘇省睢寧縣,睢寧縣高作鎮區域地圖位於睢寧縣城郊。面積人口
  據當地政府官方資料顯示,該鎮轄20個行政村,253個村民小組,5.8萬人,農業人口5.1萬人,土地總面積62平方公裏,可耕地5.3萬畝;高作鎮(駐高作村):轄20個村委會(高作、高南、滕莊、季莊、曹莊、雙莊、大莊、後劉、小仝、三張、八裏、十墩、周樓、夏廟、金塘、單灣、張皮、臘園、官楊、五姚)。
  經濟發展
  工業上以鋼材加工銷售、鑄造、紡織、板材、塑料、食品六個産業為主。蘇北最大的省級鋼鐵市場八裏鋼鐵市場座落於境內。
  農業以優質梨、白山羊、食用菌生産為主。2006年上半年完成了西片萬畝優質梨觀光園的擴植,補植工作。擴植500畝,補植1000畝,實現接點連片,建成後將形成集旅遊、觀光和休閑為一體的新型果品生産基地。
  鄉村名錄
  高南村高作村八裏村單灣村石墩村三張村滕莊村夏廟村雙莊村臘園村官汪村曹莊村小仝村姚繩村周樓村大莊村張皮村金塘村後劉村季莊村
No. 5
  高作鎮 高作鎮位於睢寧縣東部,距徐州觀音機場42千米。面積62平方千米,人口56400人(2008年底)。轄高作、高南、滕莊、季莊、曹莊、雙莊、大莊、後劉、小仝、三張、八裏、石墩、周樓、夏廟、金塘、單灣、張皮、臘園、官楊、姚繩20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高作村。徐淮、皂邱公路和徐沙河、徐洪河過境。
  [沿革]1949年為高作區,1957年建高作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92年建鎮。1997年,面積62.3平方千米,人口5.8萬,轄高南、高北、高東、滕莊、孫莊、周樓、雙莊、郭窪、八裏、單灣、小仝、臘園、三張、曹莊、五裏、姚繩、官汪、散楊、張皮、劉大莊、後劉、金塘、十墩、季莊、夏廟、小賀26個行政村。
  [2006年代碼]320324108(20村):~201高南村 ~202高作村 ~203八裏村 ~204單灣村 ~205石墩村 ~206三張村 ~207滕莊村 ~208夏廟村 ~209雙莊村 ~210臘園村 ~211官汪村 ~212曹莊村 ~213小仝村 ~214姚繩村 ~215周樓村 ~216大莊村 ~217張皮村 ~218金塘村 ~219後劉村 ~220季莊村
No. 6
  面積70.1平方千米,人口4萬。轄:居委會(鎮中);村委會(雙界、長北、陳甲、蔣王、合興、卞港、季墩、西站、涔莊、大墩、光明、高群、馬樓、北莊、大尖)。
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
  高作鎮為睢寧縣城郊鎮,全鎮轄20個行政村,253個村民小組,5.8萬人口,農業人口5.1萬,土地總面積62平方公裏,可耕地5.3萬畝,農業上以優質梨、白山羊、食用菌生産為主;工業上以鋼材加工銷售、鑄造、紡織、板材、塑料、食品六個産業為主。蘇北最大的省級鋼鐵市場八裏鋼鐵市場座落於境內。
  農業以優質梨、白山羊、食用菌生産為主。2006年上半年完成了西片萬畝優質梨觀光園的擴植,補植工作。擴植500畝,補植1000畝,實現接點連片,建成後將形成集旅遊、觀光和休閑為一體的新型果品生産基地。
江蘇省????城市建湖縣
  高作鎮地處建湖縣西北部,毗鄰縣城。總面積70.1平方公裏,耕地面積3965.5公裏,人口4.2萬,現轄15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13個村民小組。2003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産總值 2.9億元,財政收入首次突破千萬元大關,達102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069元,同比增長8%,2003年,順利通過省文明委驗收,被命名為“江蘇省文明鎮”,同年獲縣項目推進、計劃生育、農業産業化等六個奬項。
  工業經濟快速增長。牢牢堅持發展主題,突出工業主體,強化項目主綫,全鎮工業經濟運行良好各項主要指標超計劃、超同期、超歷史。全年實施各類工業項目16個,其中超千萬項目8個,超3000萬元項目2個,5000萬元項目1個。實現工業增加值1.6億元,同比增長28%;技改投入5900萬元,同比增長133%;工業用電量實現 376萬度,同比增長118%。群力礦機、盛泰花炮等企業大力實施規模擴張戰略,實現了持續躍升、跨越發展。
  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根據“調優種植業,調高畜牧業,調大林果業”的總體思路,着力抓好1.5萬畝優質餅幹小麥基地建設,新建和改造農田林網 1.5萬畝,新植意楊20萬株,建成高標準緑色通道8公裏,新拓桑園300畝。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完成三類圩堤、險工患段等土方任務18.6萬立方米,大力提倡全民創業,勞動力轉移力度加大。全年新增勞動力轉移1500人,人平增收180元。積極嘗試和推行“訂單農業”,組織和支持糧管所與廣大種植戶簽訂訂單小麥1萬畝,保障了農民利益,提高了農民收入。
  財政運行態勢良好。積極實施財政命脈工程,多渠道培植財源,強力度促進徵管,全方位節支減負。全年實現財政收入1025萬元,同比增長24.5%,實現了財政預算內和預算外的兩個平衡。
  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按照“擴大規模、完善設施、提升品位、再上臺階”的建設思路,加快集鎮建設,重點在完善規劃、創造特色上做文章,突出“緑色城鎮”、“衛生城鎮”的建設力度,進一步完善鎮區公共緑地、緑色長廊,強化路燈管理,緑化、亮化、美化城鎮。提升城管隊建製,強化集鎮管理,改善城鎮秩序和形象。加大鎮村公路建設力度,規劃了35公裏的農村公路工程,利陳綫和將軍路去年底順利竣工。
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
  高作鎮為睢寧縣城郊鎮,具有晉陵“後花園”的美稱。全鎮轄20個行政村,253個村民小組,土地總面積62.3平方公裏,人口5.8萬人,2005年人均GDP541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644元。徐淮公路穿境而過。占地1200餘畝、年交易額30億元的蘇北最大省級鋼鐵市場—八裏鋼鐵市場座落其中。近年來,高作鎮黨委、政府着力放大“以八裏市場為竜頭、以工業集中區為依托、以生態農業為亮點”的三大核心效應。農業上以優質梨、白山羊、食用菌為主,工業上以鋼材加工銷售、鑄造、紡織、板材、塑料、食品六個産業為主,形成了工業化、城鎮化、生態農業觀光化相互疊加的經濟社會發展態勢。
  一是放大市場效應。
  高標準、高起點對八裏市場進行區域規劃,形成八大經營小區,着力構建以鋼鐵銷售、加工為特色的企業集群。
  二是放大載體效應。
  加快了工業集中區建設,區內現有工業建設用地7000餘畝,打造了招商引資的高位平臺,工業總産值23億元,2006年新建、擴建、續建、竣工投産項目7個,在建項目5個,意嚮項目3個。
  三是放大生態效應。
  藉助臨城優勢,擁有以優質三水梨為主的果樹生態觀光園,兩年內將建成自主果品采摘區6處,農傢餐廳4傢,休閑垂釣區3處,緑色觀賞長廓500米,切實成為睢寧縣城的“後花園”。
  與此同時,該鎮抓住八裏村作為徐州市新農村建設首批示範村的契機,在采用市場化運作,高標準建設八裏村兩個居民示範小區的同時,在全鎮着力開展“雙清雙美”活動。使之呈現出一種和諧、文明、嚮上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繁榮景象。
建湖縣高作鎮名片-江蘇省????城市
  高作鎮是建湖縣城衛星鎮,新長鐵路、省道建寶路貫穿全境;三級航道西塘河、甲糧河、高作河環繞全鎮。鎮總面積70.1平方公裏,可耕土地3965.5公頃,總人口3.8萬,現轄16個行政村居,113個村民小組。連續兩次榮獲“江蘇省文明鎮”殊榮,素有蘇北新興機械製造之鄉美譽。2006年全鎮實現GDP3.93億元,財政收入1727萬元,技改投入2.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442元。
  工業經濟已具規模。高作境內有2個工業園區,占地面積2100畝。目前已形成以機械、節能燈具、花炮等産品為主的産業群體。群力工礦生産的液壓錨桿鑽機榮獲“????城市十大優秀技術創新成果奬”,單個産品占全國市場份額41%,成為全國行業小巨人企業;宇洋石化無痕大鉗通過美國API石油協會論證以及飛樂藥業獸藥係列通過國傢農業部GMP論證,獲得國傢級生産許可證,成為同行20強企業。
  農村建設初上臺階。目前,規劃建成4個農業項目區,成功培植1個千頭豬場、31個百頭豬場、28傢千衹以上養禽大戶、36傢種植大戶;新建和改建農田林網2萬畝,新植意楊20萬株,被市政府表彰為緑化工作先進鎮。水利建設的力度不斷加大,疏瀎河道49.7公裏,土方28.4萬立方米。加固圩堤8.6公裏,新建了10座泵閘站和16座橋,村村通上硬質公路,正在開工的卞大綫將在7月份竣工。大力提倡全民創業,勞動力轉移力度加大。
  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加快集鎮建設,重點在完善規劃、創造特色上做文章,突出“緑色城鎮”、“衛生城鎮”的建設力度,進一步完善鎮區公共緑地、緑色長廊,強化路燈管理,緑化、亮化、美化城鎮。提升城管隊建製,強化集鎮管理,改善城鎮秩序和形象。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高作的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全鎮學校佈局進一步優化,教學質量再攀新高,高作中學中考成績列縣同類學校首位,被評為“江蘇省德育先進校”。就業和勞動保障不斷加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再創新高。人武工作繼續加強,被縣人武部作為優秀單位報市表彰。平安高作建設取得成效,率先在全縣實施了重點區域全程監控係統,高作派出所被縣表彰為“基層基礎工作先進單位”。關愛工程推進有力,敬老院得到市級驗收。計生工作繼續保持先進鎮殊榮,文廣工作成為縣首批“村村通”示范镇。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先進性教育“六項長效管理機製”在縣推廣,三個文明建設成績喜人。
  新的發展時期,文明、開放、和諧的高作竭誠歡迎海內外賓朋好友前來投資興業。
英文解釋
  1. :  Gaozuo Town
近義詞
高作
包含詞
睢寧高作鎮建湖縣高作鎮皮革製品廠
分類詳情
張皮村曹莊村石墩大莊村高作三張
金塘村季莊村金塘官楊村臘園村姚繩村
單灣村夏廟村三張村小仝村滕莊村高南村
小仝雙莊村姚繩官楊臘園張皮
單灣夏廟雙莊高作村周樓村滕莊
石墩村後劉後劉村高南八裏村八裏
官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