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綱 : 真獸亞綱 > 食蟲目
目錄
No. 1
  食蟲目 insectivora
  食蟲目(學名 insectivora)是一類小型動物。食蟲目是真獸類最原始的成員。食蟲目動物在中生代的白堊紀地層中就已出現。通常認為食肉目、翼手目、嚙齒目都是由早期的食蟲目分化出來的。基本就是鼩鼱類、鼴類和刺蝟類,食肉目壽命一般不長,鼩鼱衹能活6周,如果幾小時不進食就會因無法維持體溫死亡,最長的刺蝟也就衹能活10年左右,食肉目對人類的經濟意義不大,可以控製部分蟲害,但有的種也能傳染鼠疫、瘧疾等疾病。
  【簡介】
  食蟲目是真核生物域,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真獸亞綱中最早出現和最原始的一目,大多數比較高等的類群都是由早期食蟲類分化出來的。現存406種。體型較小,吻部多細尖,能靈活活動,大腦無溝回。門齒大而呈鉗形,犬齒小或無,臼齒多尖,齒尖多呈w形,適於食蟲。四肢短小,通常為5趾,蹠行性。生活方式多樣,有地上生活、地下穴居、半水棲及樹棲者。主要以昆蟲及蠕蟲為食。
  本目動物主要以蟲類為食,故稱食蟲目。除澳大利亞、南美洲的中南部及南極、北極外,其他地區均有分佈。如營地上生活的刺蝟、鼩鼱;營地下掘土生活的鼴鼠;營水陸兩棲生活的水鼩鼱;營樹上生活的樹鼩(有人列入靈長目,見圖)等,均為本目代表動物。
  【特徵】
  食蟲目動物均為身體被以柔毛或硬刺的、外形似小老鼠的小型有胎盤類動物。多數食蟲目的成員很高度適應食蟲生活,是高效率的獵手。有些種類的唾液中有毒性,可以輕鬆的製服對手。
  【分佈】
  全世界一共約有400種。幾乎廣泛分佈在全世界(除了大洋洲和南極洲〕。而在南美洲,衹見於南美洲最北部。
  【食物】
  它們的食物一般都是動物性的,如無脊椎動物、昆蟲、小型蛙、蛇、蜥蜴、小魚等,也部分食用水果。
  【下屬分類】
  目前已知的大致分為9科:
  蝟科(erinaceidae),10屬,14種;
  鼴科(talpidae),15屬,22種;
  鼩鼱科(soricidae),24屬,312種;
  溝齒猥科(solenodontidae),2屬,2種;
  馬達加斯加蝟科(tenrecidae),9屬,20種;
  獺鼩科(potamogalidae),2屬,3種;
  金鼴科(chrysochloridae),5屬,11種;
  象鼩科(macroscelididae),5屬,28種;
  樹鼩科(tupaiidae),5屬,15種。
  有的分類法將象鼩科和樹鼩科單分為目,將馬達加斯加蝟科合併到蝟科,將金鼴科合併到鼴科,將獺鼩科合併到象鼩目,那麽食蟲目就衹有四科。象鼩目和攀獸目曾經被置於食蟲目
  刺蝟
  刺蝟(erinaceus europaeus),體表披滿硬刺,當遇刺激時能將身體捲縮成球狀。吻尖、眼小、耳小、腳矮、尾短。有利爪適於掘土。棲息於山林、草叢中。夜行性。食物以昆蟲為主,也吃小鼠、鳥卵、小蛇等。有鼕眠習性,入眠前貯存大量皮下脂肪。
  麝鼴
  麝鼴(scaptochirus moschatus),俗名鼴鼠、地排子。終生地下穴居。體粗短,密被不具毛嚮的絨毛。前肢短而強健,寬大的足掌嚮外翻轉,趾端有長的利爪,適於掘土。食物包括螻蛄等地下昆蟲、蚯蚓及植物的根,其挖掘活動破壞植物的根係,對農作物有害。
百科大全
  shichong mu
  食蟲目
  Insectivora
  哺乳綱真獸次亞綱的 1目。因多數種類為食蟲性而得名。體長3~45釐米;吻部尖長;□行;足具5趾,有爪,拇指不能對握;耳、眼均小;覆毛單一,毛被細軟,部分種類具棘刺;牙齒結構原始;腦顱低扁而狹長。現生8科63~81屬近400種;其中2/3種類為□□,僅麝□1屬就有近150種。本目獸類除澳大利亞,南美大部、南極和一些大洋島嶼外,遍布全世界。中國有4科,即樹□科、蝟科、鼴科和□□科,共24屬42種。化石分佈記錄早自白堊紀。
  陸棲居多,也有的營地下或半水棲生活。以蠕蟲、貝類、甲殼類或昆蟲等小動物為食,有的兼食植物性食物。自衛能力差,主要靠夜行、逃遁、躲藏或棘刺防禦敵害。少數種類危害農作物。
  (汪鬆)
英文解釋
  1. n.:  insectivora
相關詞
生物動物寵物蝟科食蟲類中藥百科辭典CULT電影
哺乳動物哺乳綱生物學靈長目鼩鼱鼴科鼴屬更多結果...
包含詞
食蟲目哺乳動物
分類詳情
張開鼩鼱科張開蝟科張開溝齒鼩科張開金毛鼴科張開鼴科
張開馬島蝟科張開島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