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 集郵
目錄
概述
  集郵是指對郵票和郵品的收集、整理和研究。郵票素有“國傢名片”之稱,每個國傢發行郵票,無不盡選本國最優秀、最美好、最具代表性或紀念性的東西,經過精心設計,展現在郵票上。涉及的內容更是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方面面,各行各業應有盡有,使得方寸之間的小小郵票成為包羅萬象的博物館、容納豐富知識的小百科。
  集郵愛好者展示集郵是一件有趣味的收藏活動,無論是渴望獲得的熱切企盼,還是擁有時的心滿意足,無論是欣賞他人的收藏,還是展示自己的寶藏,亦或郵友間的互通有無,亦或是通過集郵結識新的朋友……無不給您的生活增添無盡的情趣。集郵是獲取知識的途徑,方寸小紙展示着博大精深的世界,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歷史的進程。集郵是一門綜合的學問,一枚郵票,從圖案的內容、意義和審美、到它的設計及歷史背景、印刷過程以及製版技術等方面,無不體現着人類智慧的結晶。正因為集郵具有如此重要意義,又使集郵成為一項可獲豐厚回報的經濟活動。
  郵票是郵政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産物。世界上第一枚郵票出現在英國,由羅蘭·希爾設計,票面圖案為維多利亞女王像。面值1便士,黑色,俗稱“黑便士”。1840年5月6日正式起用,印有11種版別,發行7200萬張。1878年中國正式發行了一套“大竜”郵票,是由德國人把持的海關郵政局發行的。集郵幾乎是隨着郵票的出現就産生了,1926年國際集郵聯合會誕生。中國集郵比西方要晚三四十年。新中國成立後,中國集郵公司於1955年成立,1979年中國郵票總公司成立,集郵市場日益繁榮興盛。集郵已經成為全世界影響面最廣,參與人最多的收藏活動。
郵票的種類和郵品的種類
  紀念郵票 為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等發行的具有紀念意義的郵票。除紀念、宣傳和收藏外,也可作為郵資憑證。紀念郵票設計製作精美,發行量小,一般不能再版。1974年以後,我國紀念郵票采用漢語拼音“J”為志號。
  普通郵票 可以長期使用、多次印刷、發行量很大、多種面值、適用於各種郵件的郵票。一般規格較小,風格樸實。
  特種郵票 國外一般指為特殊作用和用途而印製的郵票。在我國,除普通郵票和紀念郵票外的郵票都歸於特種郵票的範疇。“T”為特種郵票的志號。
  軍用郵票 指國傢郵政為軍隊免費或低費遞送郵件而專門嚮軍人、軍屬發行的郵票,或加蓋軍用郵局特銼戳的普通郵票。
  航空郵票 專門供航空郵件粘貼用的郵票。多以飛機圖案為主。
  包裹郵票 郵政部門發行的專門供郵寄包裹時使用的郵票。
  福利郵票 郵政部門為幫助社會福利事業或慈善機構籌款而發行的郵票。這種郵票要在原面值基礎上增加一小部分附捐費,附捐費捐給社會福利團體或慈善機構。附捐費不能計入郵資使用。
  欠資郵票 是郵政部門在 投遞郵件中發現寄信人未貼或未貼足郵資,嚮欠資對象收回所欠郵資時,加貼應補郵資的憑證。
  無齒孔郵票 打孔機發明之前或因條件限製沒來得及打孔無齒孔的郵票。有些國傢為提高集郵者的興趣,故意發行過無齒孔郵票。
  無面值郵票 因特殊情況或考慮,沒有在郵票票面上標明面值,而在出售時填寫。也有一種情況,就是郵票圖案代表一種郵票的使用範圍。
  加蓋郵票 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在郵票或非郵票上適當加蓋文字或面值,臨時作為新郵票使用。
  公務郵票 公務郵票是政府機關單位用於支付公務郵件所使用的郵票。因此在一般郵局是不會看到有公務郵票出售的,而且它們也不能由於普通郵寄。所以實際上是沒有濫用或盜用公務郵票的事件的。
  第一枚公務郵票於1866年英屬印度被發行。中國的第一枚公務郵票是中華郵政在新疆發行的鑿孔“公文貼用”。德國則要等到1920年再有自己的公務郵票,但二戰結束後又被廢除了。東德在1954年到1960年使用過公務郵票。奧地利則衹有在德國1938年到1945年占領期間纔出現過公務郵票。瑞士則在1918年到1944年使用過公務郵票。列支敦士登從1932年其發行公務郵票。1983年,美國發行的公務郵票上註有“美國公文郵票”和“私人使用將罰款300美元”的字樣。因此又被稱為處罰郵件郵票。
  電子郵票 根據郵資大小,由自動販賣機打印不同面值所出售的郵票,又稱自動化郵票。這種郵票無齒孔,無背膠,有的上下兩邊各有兩個半圓形凹槽。1981年德國發行了首套電子郵票,面值可根據需要分檔選擇(1芬尼到999芬尼)。
  信銷票與蓋銷票 蓋過郵戳的郵票按其狀態可分為兩類。分別是信銷票和蓋銷票。信銷票指的是實際寄過信,作為郵資使用過的郵票,也稱實銷票。蓋銷票又稱特銷票,是郵局已表示作為郵資使用過,專為集郵人士提供的郵票。這種郵票比新票略便宜,郵票上郵戳痕跡鮮明清晰,有背膠的保持原膠。
  快遞專用郵票 專門用來郵寄快信,於1955年在美國首度發行。
  挂號郵票 專供在挂號郵件上貼用的郵票。
  報紙郵票 專供郵寄報紙和雜志。最早於1852年發行於奧地利。
  匯兌郵票 供匯兌的專用郵票,又稱匯兌印紙,采用飄匯方式辦理郵政匯兌業務時,貼在匯票及其核對收據上的匯款金額憑證。有面值,不能作為郵寄郵件的憑證,最早的匯兌郵票發行於1884年的荷蘭。
  試印票 在郵票正式印刷前,郵局會為了檢查效果而先以郵票樣式印刷一些樣張,是為試印票。
  發光郵票 這種郵票因為塗抹了特殊材質,可在暗室內發光。根據發光物質的種類又可細分為熒光郵票和磷光郵票。
  小全張 小全張是把全套郵票印在同一張紙上,其圖案、枚數、顔色、面值、編號都與原郵票相同,在其周圍裝飾上花紋或其他圖案,並印上這套郵票的名稱。小全張可以與相應的郵票同時發行,也可以單獨發行。可以按原郵票面值出售,也可以高於原郵票的面值,但作為郵資使用時衹能按原面值計算。
  小型張 小型張可以與原郵票相同,也可以單獨設計,面值都可以與原郵票不同。可隨相應郵票發行,也可以單獨發行。票價可與原郵票面值相同,也可以高於原郵票面值,但郵資計費衹能按原印郵票面值計算。
  郵票的種類很多,還有挂號郵票、電信郵票、新聞郵票、保價郵票、電話郵票、儲蓄郵票、稅用郵票、回執郵票等等。
  變體票 變體票不是郵票發行的一個種類,而是集郵中的一類特殊郵票。一般來說,出售的郵票都應保證圖案、花紋、文字、刷色、齒孔等完全一樣,但由於印刷過程中技術上的失誤造成異狀郵票,而且在檢查中疏漏,使這種不合格的郵票流入市場,稱為變體票。由於這種郵票是在狹縫中生存下來的怪胎,幸存的數量非常少。物以稀為貴,加之人們求異的心理作用,使變體票成為廣大集郵者追尋的對象。
  集郵除以郵票為最主要的品種外,還包括郵戳、明信片、實寄封、首日封、郵折、小本票等郵品,形態各異,各有特色。下面對其中較重要的郵品加以介紹。
  普通郵戳 郵寄郵件時蓋銷郵票的戳記。一般標明寄信郵政部門寄發和收寄郵政部門收到郵件的時間、地點、收信郵局的代號等。
  紀念郵戳 為紀念國傢或地區的重大事件或新發行郵票而特製的郵戳。為紀念重大事件所製的郵戳衹限於郵戳上所刻日期當天使用。為發行新郵票所製的郵戳,從郵票發行首日開始,一個月內均可加蓋。但如要寄發,衹能在新郵票首發當日加蓋有效,其他日期須另貼郵票方能寄出。
  極限明信片 明信片圖案與郵票圖案相似,並加蓋與郵票內容相關的郵戳。
  首日封 新郵票發行當日貼上該套郵票,並加蓋當日的郵戳或紀念戳。
  實寄封 貼上郵票後經郵政部門實際寄達的信封,上面蓋有寄發郵局和收信郵局的郵戳。
  末日封 某套郵票允許使用的最後一天寄出的貼有該套郵票的實寄封。
  紀念封 為紀念或宣傳重要事件、人物、活動等,由郵票公司或有關部門發行的信封。一般情況下,郵票貼在紀念封正面左上角,有紀念郵戳。左下角印有與紀念內容有關的圖案,圖案下面標明紀念封的名稱、志號、枚數等。
  郵資紀念封 由郵政部門發行的直接將郵票印在信封上的一種紀念封。不蓋任何戳印,衹有在實寄時纔蓋日戳。發行的同時也有紀念戳可以供愛好者使用,加蓋與郵資封空白處。
郵票的構成要素
  一枚郵票一般由圖案、面值、發行國名、版銘、齒孔等要素構成。
  郵票的圖案 是郵票的核心。發行任何一套郵票,其目的、意義和作用都集中的通過圖案來體現。圖案設計的成敗直接關係到郵票的價值。
  面值 出售價格和郵資計費的依據。小全張、小型張和福利郵票有附加值是出售價格高於郵資計價。
  郵票上的國名 郵票上一般都印有國名,用一種或多種語言標明發行該郵票的國傢。也有無國名郵票,如英國仍沿襲1840年羅蘭·希爾發明的世界第一套郵票的傳統方法,用女王頭像代替國名。俄、德、西班牙、荷蘭、葡萄牙、比利時等國傢早期也曾發行過無國名郵票。使用縮寫也是標明郵票國別的常用方法,有的國傢也用主要民族的名稱代替國名。
  版銘 在整版郵票的紙邊上印有國名、設計者姓名、全張郵票的總面值、印刷廠名、版號、張號、色標等,象是郵票的身份證,可作為分析郵票的出版印製情況的依據。
  郵票上的暗記 有的國傢為了防止偽造郵票,特意由設計師、雕刻人或印刷人在郵票上作一個不易察覺衹有本人才知道的記號,以便日後識別真偽。
  郵票的齒孔 齒孔的基本作用是便於郵票間的分離,方便郵票的使用。同時它也具有一定的裝飾作用,以至於成為郵票的重要特徵。國際上一般以20毫米為單位所含的孔數稱為“齒孔度”。我國郵票的齒孔度數一般為11度、12 度和14度。齒孔還分為光齒、毛齒、盲齒、和漏齒。齒孔內的紙屑完全打掉稱光齒;紙屑沒有完全打掉叫毛齒,撕開後齒尖附有齒毛;盲齒是衹打上齒痕,孔內紙屑不脫落;漏齒是由於工作疏忽,本應打孔的地方沒有打。
  郵票用紙 絶大多數郵票是用紙印刷而成的,紙是郵票的物質載體。郵票用紙要求表面細膩光滑、吸墨力強、耐久,印出的郵票才能圖案清晰、色彩鮮豔、表面光澤好,便於長久收藏。另外,對紙張的特殊處理如水印等還是郵票防偽的重要手段。
  郵票的印刷版式 目前常用的郵票印刷方法有凸版、平板和凹版三種。
  凸版印刷是最古老的印刷方法,油墨通過版面突出的部分印到紙上。
  平板印刷的版面和印刷滾筒上完全沒有凹凸,而是利用油和水不相溶的原理,使油墨排斥水分吸附在郵票圖案的版面部分,其他部分則吸收水分排斥油墨。平板印刷的郵票圖案平淡,沒有凹凸感。
  凹版印刷與凸版印刷正好相反,版面凹處留有油墨,突處不附着油墨,把紙貼在版面上施加壓力,凹處的油墨就移到郵票紙上。這種印刷方法比較復雜,難度大,防偽性能好。
  有時郵票的印刷可能采用以上幾種方法,取其所長,效果往往比使用單一印刷方法要好。這種版式稱為混合版。
集郵的常備器具
  鑷子 為防止手污染郵品,鑷子是必備的工具。鑷子應平滑、潔淨,用時要用力適度,避免損傷郵票。
  放大鏡 用於仔細地觀賞和鑒定郵票的真偽和好壞,一般選用5-20倍有柄或帶架的為宜。放大鏡應妥善保護。
  量齒尺 專門用於齒孔的尺子。通過對齒孔度的準確測量,可以幫助判別郵票的種類、發行年代、印刷廠傢或地區等。是郵票鑒定的重要工具。
  護郵袋 為避免將郵票直接貼在貼票册上損傷郵票,應將郵票插入護郵袋中後再固定在貼票册上。護郵袋要留有餘地,免得在郵票插入和抽出時損壞郵票。
  集郵文獻 集郵目錄記載着所收集範圍內的郵票的發行時間、價格、名稱、志號、規格、枚數、發行量、設計人以及郵票圖樣等內容。依據它可以有目的地收集和整理郵票,進行鑒別、研究和欣賞等活動。集郵雜志是瞭解最新消息、掌握最新研究成果、開闊眼界、增長知識的重要途徑。
  此外,集郵册、插册和貼片等都是收藏整理郵票不可缺少的用品。
郵票的採集和鑒別
  集郵有兩大類型,一種是按國傢和地區的集郵目錄集郵,另一種是按專題集郵。專題集郵可以以郵票圖案或發行日期為主題,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愛好、郵票來源等選擇主題。選定了集郵方式和主題後,即可以有目的地收集郵品。
  獲取郵票不外乎從郵票公司訂購或購買郵票、在郵市上購買郵票、從郵件上採集郵票、與他人交換郵票這幾種途徑。從郵市上購買和與他人交換郵票要具備一定的鑒別能力,免得受騙上當。
  鑒別郵票除須掌握一定的郵票知識和鑒別方法外,還要博聞多見,衹有認得真票才能識出假票假在何處。有的假票無論用紙、印刷、背膠、齒孔,還是圖案間隔、加蓋郵戳都是假的,這種假票難以偽造得萬無一失,易於辨別。有的假票用紙不同,也有人用無齒孔郵票人工打孔後冒充帶齒孔郵票,或用帶齒孔郵票剪下齒孔冒充早期的無齒孔郵票,這些假票可通過對比紙質、檢察齒孔的大小、位置及均勻程度和孔邊緣狀態、測量邊寬等手段不難識別。用沒有蓋過郵戳的郵票加蓋偽造的郵戳甚至真郵戳冒充蓋過郵戳的郵票,前者比較容易辨別,但要有豐富的郵戳知識和集郵經驗。後者則較難判斷,郵戳的使用時間和地點具有一定的輔助作用。由於集郵文獻中對郵票刷色的記載很少,而且圖鑒上郵票票樣的刷色與實際郵票又有一定差異,使得用化學方法處理郵票來偽造珍貴郵票的假票較難鑒別。由於加蓋郵票本身的弱點,仿製加蓋郵票比較容易,而鑒別卻令人頭痛。
  還有其他一些情況,不一一列舉。總而言之,製造假票常常是一個綜合的偽造過程,而不一定是某一單項的偽造,鑒定時也要全面地、綜合地考察。在判斷不清的情況下,最好還是求助於專傢,使用專門手段加以鑒定。對於受損的郵票不能算假票,應根據損壞程度對其進行評價。
  從郵件上採集郵票時,首先應對郵品仔細審視,比較收集郵票和實寄封及郵戳哪項更有意義,然後再做出選擇。
  揭取郵票一般使用水浸法。將貼有郵票的部位從郵件上剪下來,放入盛好水的淺平底容器中浸泡二十分鐘左右,待郵票從襯紙上自然脫落後,用鑷子夾住郵票一角,另一手放入水中,小心洗掉郵票上的背膠,然後把郵票放到盆邊,空幹水後放在事先準備好的吸水紙上,吸完水後將郵票置於陰涼通風處晾至八成幹,切忌日曬,再將之夾在書本裏壓平,等郵票完全幹好後再進行收藏。註意吸水時不可用報紙等代替吸水紙,以免沾污郵票。如果郵票較難從襯紙上脫落或希望脫落得快些時,可用溫水浸泡。在浸泡和洗背膠時應多換幾次水,保持水的清潔,從而保證將背膠洗淨。
  收集到的郵票一般暫時收藏在插册中待日後整理。插册不可插得太滿,以免玻璃紙鬆弛造成郵票脫落。插册要竪放,以免護郵袋邊棱造成郵票壓痕。
  郵票收集達到一定規模,就應按自己的構思和風格進行分門別類的歸納整理,使收集的郵票、郵品有機的結合起來,成為和諧的整體,而不是雜亂無章的堆砌。並最終成為集郵作品。集郵作品是集郵者的藝術修養、知識水平和審美情趣的體現。一件成功的集郵作品除內容豐富充實外,還要展示高超的形式美。作品的編排或端莊大方或生動活潑,或整齊或錯落,要反復斟酌設計,使內容和形式達到和諧統一的境界。最後,要貼好貼片,寫好說明,編好目錄。
  總之,集郵是一項創造性的活動,從郵票採集到作品誕生,無不體現着集郵者的智慧和修養。要提高自己的集郵水平,必須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藝術修養和審美情趣。
  (_圖)直相連無連孔清代緑色壹分銀大竜郵票
  郵票品相
  集郵的人都非常講究郵票品相。所謂郵票品相,就是郵票的相貌。衡量一枚郵票的品相有以下幾點:新票:票面完整,沒有破損,沒有折痕,圖案端正,顔色鮮豔,不褪色變色;齒孔完整,不缺角;背膠完好。 舊票:票面完好,不揭薄,郵戳清晰,郵戳銷於郵票一角(約占票面的1/4左右),這樣的郵票為上品;郵戳輕印不損害票面美觀為中品;郵戳重油影響圖案美觀為下品;如果是研究郵戳,以全戳為好,要能看見郵戳上的地名、年、月、日、時。這主要由收藏的目的來定。在收集郵票時要註意郵票品相,不要用手抓取郵。用手抓取郵票易折角斷齒。手上有汗,接觸郵票會使票面失去原來的光澤。要使用鑷子。集郵用的鑷子尖端扁平、圓滑、無綉、鬆緊適度。郵票品相好壞,是相對而言的。一般的郵票容易得到,就可以挑選。凡是圖案相同的,可以比較一下品相好壞,盡量把品相次的剔出去,把好的收藏起來。如果一枚郵票極為難得,能收藏一枚已經很珍貴了,對品相則不必苛求。倘若非品相好者不取,那麽,就很難如願以償了。常見的郵票品相不佳有以下幾種:(1)破損 在撕郵票時,用力過猛,把郵票邊緣撕破(在分撕郵票時,按照齒孔多折幾次,用力要均勻,不宜過猛)。(2)折痕 在用鑷子夾取郵票時,用力不均,造成折痕。信銷票的折痕大多數是因為貼票時或在信件傳遞過程中受折而出現的(一般的軟折痕用水浸泡後重新壓平,可以消除)。(3)齒孔不全 齒孔短缺,有部分漏齒、缺齒、斷齒。(4)揭薄 在揭取郵票時,由於浸泡不透,造成票背紙質受傷變薄或揭成兩層。(5)擦傷 信件在郵遞過程中,郵票畫面被磨損。(6)黴點 郵票受潮或背膠變質引起發黴,形成黴點或黑色斑點。(7)墨漬 墨水或墨汁被弄到郵票上(把食????放在熱水裏,將郵票浸泡一下,墨漬會褪去)。(8)油墨過濃 蓋戳時油墨過濃,使郵票圖案弄得模糊不清。(9)指紋 用手拿取郵票時,手指上的油漬或汗液弄髒了畫面。(10)褪色 郵票長時間受燈光或太陽光照射,使原刷色褪色或變色(註意郵票不宜長時間被強光照射)。為了保持郵票清潔、完好、美觀,對以上容易損傷郵票品相的可能性要防止。
  郵票上的志號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民郵政發行的紀念郵票和特種郵票,在票面底部印有郵票發行序號和年代,稱志號。如1952年7月7日發行的,《抗日戰爭十五周年紀念》郵票,在郵票底部左邊印有“紀16.4—1”“紀16”表示這套郵票是紀念郵票的第16套;“4—1”表示這套郵票有4枚,這是第一枚。郵票底部右邊印有“(78)1952”,(78)表示管枚郵票在紀念郵票裏的總編號,“1952”是這套郵票的印製年代。我國首次便使用“紀”字頭髮行郵票,是從1949年10月8日的紀1《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開始,到1967年3月10日紀124《32111英雄鑽井隊學習》郵票止。其間共發行“紀”字頭的紀念郵票124套。特種郵票的表示方法與紀念郵票相同,衹是將“紀”字改訓“特”字。從1967年4月至1970年1月發行的郵票取消了這種志號。從1970年8月至1973年10 月發行的郵票,在郵票底部左邊又印上新編的連續號,右邊印有印製個代。例如,《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郵票底部左邊的“(1)”,是連續編號,“1970”是印製年份。從1974年開始,郵票編號又使用“J”表示紀念郵票,“T”表示特種郵票。例如,1974年5月15日發行的《萬國郵政聯盟成立一百周年紀念》郵票。底部左邊印有“J1(3—1)”,“J”表示紀念郵票,“1”是第一套。(3—1)表示這套郵票共3枚,這是其中第一枚。郵票底部右邊印有“1974”是印製年份。郵票志號是新中國郵票上特有的標志。這種志號對收集郵票很方便,不必查看郵票目錄就能瞭解每枚郵票的印製年份、全套枚數、總編號。
  郵票上的水印
  郵票是預付郵資的憑證。為了防止偽造,在造紙過程中,用特殊方法加壓在紙裏的一種標記,稱水印。水印是一種無色標志,多為簡單圖案。在一整張郵票上,衹有一個水印圖案叫全張水印。水印圖案在全張郵票中重複出現叫復式水印,水印的圖案多種多樣,如皇冠、太陽、月亮、太極圖等等。英國於1840年5月6日發行的黑便士郵票上就是以皇冠為圖案的水印。1885年我國大清郵政發行的小竜郵票和1898年發行的蟋竜郵票是以太極圖為圖案的水印。郵票上的水印很容易識別,在陽光或燈光下仔細看郵票背面就能發現。對不太明顯的水印,可在郵票背面略噴一點汽油,水印立即會呈現出來。汽油揮發快,對郵票和背膠並無損害,有經驗的集郵傢一般都 采用這種辦法識別郵票上的水印。水印是研究和鑒定郵票真偽以及版別、發行年代的重要依據。
  郵票的版銘
  在整張郵票紙邊上印有郵票編號、版號、張號、色標、設計者和印刷廠名等,統稱版銘。版銘是研究郵票的重要資料,因此,很多集郵者都喜歡收集帶版銘的郵票。如:我國19814月29日發行的J63《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展覽.日本》郵票,在整張紙邊上印有雞、金魚、風箏、天壇、蝴蝶等各種圖案以及印有郵票名稱、設計者、印刷廠名、版號、張號、色標等等。這些版銘被集郵傢看作是重要的集郵資料。有的郵學家說,這是印刷廠送給集郵者的禮物,是研究郵票版式和郵票印刷的重要依據。
  郵票上的齒孔
  為了方便郵票的撕開,在整張郵票的各枚之間用打孔器打出孔洞,分撕後,單枚郵票邊緣凹進的半圓形部分稱孔,凸出的部分稱齒,合稱為齒孔。英國黑便士郵票問世時沒有齒孔,使用起來很不方便,必須用剪刀一枚一枚剪開。 直到1854年英國纔出現打齒孔的郵票。根據齒孔的形態,齒孔分為:光齒、毛齒、盲齒和漏齒。光齒:是在郵票打孔後,齒孔中的圓形紙屑完全脫落,孔洞邊緣光潔,稱光齒。毛齒:齒孔中紙屑未完全脫落,孔洞邊緣不光潔,呈毛狀,稱毛齒。盲齒:在郵票打孔後,衹有印痕,齒孔中的紙屑沒有脫落,孔未通透,稱盲齒。漏齒:應該打孔而漏打齒孔的,稱漏齒。齒孔度數,是表示齒孔的量度,測量方法是把郵票放在量齒尺上,看在2釐米的長度內有幾個齒和幾個孔。如一枚郵票有12個齒和12個孔,那麽這枚郵票的齒孔度數就是12度;如有11個齒和12個孔,那麽這枚郵票就是11 1/2度。測量齒孔度數的方法是法國集郵傢勒格拉於1866年提出的,一直沿用至今。測量齒孔度數是研究郵票的一項內容,也是鑒別郵票真偽和區分不同版次的重要依據之一。我國郵票的齒孔大多數是11度、11 1/2度、12 1/2度和14度。
  郵票面值
  指印在郵票票面上的郵資金額及貨幣單位。世界各國大多以表示郵票面值的阿拉伯數字和本國貨幣單位組成郵票面值。如美國普通信函郵資為22美分,郵票面值即由阿拉伯數字22和C分組成。中國人民郵政普通信函郵資為8分,郵票面值由阿拉伯數字8和分組成。也有一些國傢發行無面值郵票,如軍用郵票、公事郵票等。我國1938年晉察冀邊區發行的抗戰軍人紀念郵票和1943年淮南區發行的“平”、“機”、“快”及“稿”字郵票都屬於無面值免資郵票。美國自1978年至1985年間陸續發行一組無面值郵票,票面上印有“A”“B”“C”“D”字樣,分別代表面值15、18、20、22美分。這是因為美國郵政部門要市調整信函郵資,但在印製郵票時,新的信函郵資未最後確定,不能往郵票上印新面值;但若在郵資確定後再印,郵票又無法供應。因此,纔發行這種無面值的代字郵票。研究郵票面值可以瞭解一個國傢幣值變化的情況。
  我國自從2006年11月15日調整郵資以來,郵票的面值有1.20元(外埠20剋及20剋以下平信資費),80分(本埠20剋及20剋以下平信資費),3元(挂號郵件資費)。
  郵票上的國名
  指印在郵票票面上的國空或地區的名稱。一般都以文字、縮寫字母來表示國名。如:日本郵便、中國人民郵政。美國采用縮寫字母USA、蘇聯采用縮寫字母CCCP來表示國名。還有些國傢用特殊符號來表示,如英國早期郵票采用英王頭像作標志。英國現行的紀念郵票印有英女王頭像以代替國名。識別郵票上的國名,可以瞭解有關國傢的地理、歷史、語言文字等方面的知識
  郵票圖案
  指郵票票面,一般由與郵票發行目的相關的圖案、國名、面值 、說明文字及邊飾等組成。世界各國的早期郵票圖案都比較簡單。隨着社會的發展,當今世界各國都把自己國傢在政治、經濟、國防、科學技術、文化藝術、歷史地理、自然風光及珍貴的動物、植物等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內容作為郵票圖案。全世界已經發行30多萬種郵票,圖案的內容包羅萬象。集郵者通過收集研究郵票圖案能獲得豐富的百科知識。因此,郵票圖案是集郵者研究的主要對象。
  世界郵票之最
  世界上第一種郵票 1840年5月6日由英國發行。圖案為英國女王維多利亞側面像,面值一便士,郵票為黑色,通稱“黑便士”。
  世界上最早的紀念郵票 1871年由秘魯發行,以紀念南美最早的鐵路(從利馬到列卡拉奧瑪)通車二十周年。也有人認為,1893年,美國經紀念航海傢哥侖布發行的十六枚郵票,是世界上第一套紀念郵票。
  世界上最早的航空郵票 1917年由意大利發行。它是在普通郵票上加印了三行文字。意思是:“航郵試驗,1917年5月,都靈一羅馬一都靈”。
  世界最早的欠資郵票 1945年由前荷屬東鯿(即現在的印度尼西亞)發行。也有人認為1859年由法國最早發行。
  世界上最早的包裹郵票 1879年由比利時發行。也有人認為是1884年由意大利發行的。
  世界上最早的快遞郵票 1885年由美國發行。
  世界上最早的慈善郵票 1897年由新南威爾士(現澳大利亞的一個州)發行,面值一便士和一點五便士,但以高出面值二十倍的價格出售,收入全部用於慈善事業。也有人說1905年日俄戰爭時,俄國為救濟陣亡戰士遺孤而發行的郵票是最早的慈善郵票。
  世界上最早的公事郵票 1854年由西班牙發行。
  世界上最早的新聞紙郵票 1851年由奧地利發行。票面上不標面值,衹能根據顔色的不同加以區別。
  世界上最早的軍事郵票 1898年由土耳發行。也有人認為是法國1901年發行的。
  世界上最早的挂號郵票 1865年由哥倫比亞發行。也有人認為是1888年由巴拿馬發行的。
  世界上最早的聖誕節郵票 1898年由加拿大發行。
  世界上最早的保價郵票 1865年由哥倫比亞發行。
  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郵票 1879年由土耳其發行,它是在郵票上加蓋“印刷品”字樣,可同時作新聞紙郵票使用。
  世界上最早的匯兌郵票 1884年由荷蘭發行。
  世界上最早的氣壓傳輸郵件郵票 1918年由意大利發行。
  世界上最早的海上郵政郵票 1850年由土耳其海軍部發行。它用於支付由海軍艦衹運送郵件的郵資,不標面值,衹有“郵資已付”字樣,金額必須在郵票上填寫。
  世界上最早的電信郵票 1864年由普魯士發行。
  世界上最早的親啓郵票 1937年由捷剋斯洛伐剋發行(兩種),把它貼在郵件上,要求收信人親收。
  世界上最早的盲文郵票 1979年由巴西發行。票面上有兩種盲文,它是作為慈善郵票發行的。
  世界上最早的星期天郵票 1925年由保加利亞發行,專用於星期天投寄的信件上。其收入作為郵政職工療養院的維修費。
  世界上最早發行的無面值郵票 1901年至1903年由哥倫比亞的巴巴科斯發行。其面值是在出售時用鋼筆填上去的。
  世界上最早的附言郵票十九世紀末之二十世紀初由比利時發行。該票下端附有一副票,上面印有“星期天不要投遞”的字樣。
  世界上最早的無文字郵票 1874年由奧地利發行。票上衹有一個“傳信神”頭像。該票專為寄遞報紙時用。
  世界上最早的三角形郵票 1853年9月2日由南非好望角發行。圖案為一位女神,象徵好望角。
  世界上最早的圓形郵票 1852年由印度發行。
  世界上最早的橢圓形郵票 1886年由墨西哥發行。
  世界上最早的異形郵票 1963年至1964年由湯加和塞拉利昂先後發行了香蕉形、地圖形等異型郵票。
  世界上最早的盤捲郵票 1908年由美國發行。它將上千枚郵票印在長紙帶上,然後做成盤捲式,放在自動售票機裏一枚枚出售。
  世界上最早的小本票 1895年由盧森堡發行。1904年它被介紹到英國,此後為各國所效仿。
  世界上最早的金屬郵票 1955年由匈牙利為紀念本國製鋁工業創建二十五周年而發行了鋁箔航空郵票。圖案為飛機掠過冶金工業區。
  世界上最早的絲綢郵票 1958年由波蘭為紀念本國郵政四百周年而發行。圖案為古代郵車。
  世界上最早的立體塑料郵票 1969年由不丹為紀念美國阿波羅登月而發行,共七枚。畫面為火箭登月活動。
  世界上最早的唱片郵票 1973年由不丹發行。它用塑料製成,郵票外形象袖珍的密紋唱片,國名和面值在中心園附近,外圈錄有不丹國歌和民歌。
  世界上最早的磷光郵票 1957年由英國發行,經信函自動分撿機內的紫外燈照射,郵票表面能顯示出鮮豔奪目的磷光。
  世界上最早的香味郵票本世紀五十年代由古巴發行。它是用桔子、大茴香籽、檸檬等香料調在膠水內做成的。
  世界上最早的樹葉郵票 1982年由加蓬共和國在二十二周年國慶之際發行。它是用特殊工藝將圖案印刷在奧庫梅樹葉上的。
  世界上最早的電子郵票 1981年1月2日由聯邦德國發行。
  世界上票幅最大的郵票 1979年10月30日由馬紹爾發行。它長一百六十毫米。寬一百一十毫米。比普通的信封還大,面值七十五美分。圖案為島嶼鳥瞰圖。郵票上方印有一行字:“讓和平來到地球上”。
  世界上票幅最小的郵票 1856年由德國北部的梅剋倫堡.施普倫貝梅發行。規格時9×9毫米。由於它不實用,很快就被廢除了。
  世界上最長的郵票 1913年由中國發行。尺寸為247.81×69.89毫米。
  世界上面值最高的郵票 1946年7月13日匈牙利由於經濟崩潰而發行,面值為五十萬個十億朋戈。
  世界上面值最小的郵票 1946年由匈牙利發行,面值折合美金僅有一千兆分之十六美分。
  世界上最貴的郵票 1856年由英屬圭亞那發行,面值一分。由於它是傳世孤品。1980年它在美國被拍賣時,售價八十五萬美元,加上稅款,買主實際上付出了近百萬美元。
  世界上發行量最多的紀念郵票 1932年美國發行的華盛頓誕辰兩百周年紀念票中的面值二分票,共發行了四十二億二千二百一十九萬八千三百枚。
  世界上最早的大學郵票 1871年至1886年由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發行。它供校際之間傳遞書信用,後因郵局干涉而停止發行。
  世界上最早的自動粘貼郵票 1964年由塞拉利昂發行,這種郵票的背膠不用弄濕,用時,衹要把上面那張保護紙揭下來即可。
  世界上最大的私人郵集它是法國莫裏斯.伯勒的郵集,拍賣時賣了三百二十五萬美元。
  世界上最大的國傢郵票它是大英博物館的郵集。這部皇傢郵集中有四百捲,價值超過二百五十萬美元。
  世界上文種最多的郵票它是聯合國郵票。郵票上通常用中、英、法、西、俄五種文字標示。
  世界上最早的“票中票” 1940年由墨西哥發行。圖案是世界第一枚郵票“黑便士”。也有人認為是1935年葡萄牙發行的一枚郵票。
  世界上“殘票”最多的國傢它是阿富汗。在1870年至1892年間,阿富汗的郵局並不使用郵戳銷票,而是用手把新郵票撕開一個口子或撕掉一部分,這些“殘票”如今已十分珍貴。
  世界上最早的金屬復製品郵展國際郵政局長協會從1980年1月起,發行一套《世界各國最早的郵票》銀質復製品,共七十三種(其中包括我國“大竜”一分銀票),按原樣復製,並鍍以開金。郵票背後由該協會印章,同時附有介紹郵票的說明書。
  世界上最早的郵戳 1661年,英國郵局最先開始使用郵戳,是由當時郵務部長亨利.比紹普設計的。這種小園戳上格寫日,下格寫月。後來集郵界將這種郵戳稱為“比紹爾郵戳”。1840英國發行郵票後,用以蓋銷郵票的馬其他騎士勳章式的郵戳。日戳蓋在信封的空白處。
  世界上最早的小全張 1937年舉行巴黎國際郵展,發行小型張以紀念。
  世界上最早的音樂傢郵票 1919年由波蘭發行。圖案是帕德列夫斯基像。他是波蘭總理,亦是位鋼琴傢兼作麯傢。
  世界上最早的偵探傢郵票 1979年由聖馬力諾發行。全套共五枚,圖案分別是五部小說中著名的偵探頭像。第一枚是福爾摩斯。
  世界上最早的奧運會郵票 1896年希臘為第一屆奧運會而發行。全套十二枚,票上有十二種與古代奧運會有關的圖案。
  世界上最早的地圖郵票 1887年由巴拿馬發行。圖案是巴拿馬地疆域,但郵票上印的國名是哥倫比亞,因為當時巴拿馬是大哥倫比亞聯邦的一個省。
  世界上最早的南極郵票 1933年美國為紀念海軍少將伯德第二次極點空測而發行。
  世界上最早的動物郵票 1851年由加拿大發行。郵票上印了一隻海狸。
  世界上最早的船郵票 1847年由南美的特立尼達發行。它以“麥裏奧德夫人號”汽船為圖案。
  世界上最早的國旗郵票 1895年由高麗(朝鮮)發行。
  世界上最早的紅十字郵票 1889年葡萄牙發行的無面值紅十字郵票。
集郵小常識
  1 郵票圖案:指印在郵票票面上的表現主題內容的圖畫,並附有相關文字及面值;也指印在郵資信封、郵資明信片、郵資郵簡上的圖案。 世界各國的早期郵票圖案都比較簡單。隨着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當今世界各國都把本國在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科學技術、自然風光、歷史地理、珍惜動植物等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內容展現在郵票圖案上。郵票圖案是集郵者欣賞、研究的主要對象之一。集郵者欣賞、研究郵票圖案,能獲得豐富的百科知識和美的享受。
  2 郵票銘記:指印在郵票票面上的郵政所屬國傢(地區)或發行機構的名稱,或者是它們的標志。 一般都以文字、縮寫字母來表示國名。如我國1992年以前發行的郵票印有“中華人民郵政”、“中國人民郵政”字樣; 從1992年起發行的郵票印有英文“CHINA”和“中國郵政”字樣,把國名和郵政標記分印。 美國郵票上用縮寫字母“USA”,前蘇聯郵票上用縮寫字母“CCCP”表示國名。英國郵票上不印國名,而以女王頭像為標志。 識別郵票上的銘記,可以瞭解是哪個國傢(地區)或發行機構發行的郵票,進而探討有關國傢的地理、歷史、貨幣、語言文字等方面的知識。
  3 郵票面值:指印在郵票票面上的郵資金額。世界各國大多以表示郵票面值的阿拉伯數字和本國貨幣單位組成郵票面值。如我國發行的郵資金額為20分的郵票,郵票面值由阿拉伯數字“20”和“分”組成。美國普通信函郵資為22美分,相應的郵票面值由阿拉伯數字“22”和“C”組成。也有一些國傢發行無面值郵票,如我國1938年晉察冀邊區發行的抗戰軍人紀念郵票和1943年淮南區發行的“平”、“機”、“快”及“稿”字郵票都屬於無面值免資郵票。又如美國自1978年至1985年間陸續發行一組無面值郵票,票面上印有“A”、“B”、“C”、“D”字樣,分別代表面值15、18、20、22美分。這是因為美國郵政部門要調整信函郵資,但在印製郵票時,新的信函郵資標準未最後確定,無法在郵票上印新面值;但若在郵資確定後再印,郵票又無法供應,因此發行這種無面值郵票。不難看出,這種無面值郵票並非真的“無面值”,衹不過是郵資金額由英文字母表示罷了。研究郵票面值可以瞭解一個國傢點數變化和郵政資費調整的情況。 4 郵票名稱:指印在郵票票面上表示郵票發行目的的文字,如我國紀1郵票的票名是“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 郵票名稱通常是由郵政主管部門確定的。 有兩種情況需說明:一是有的郵票的名稱未印在郵票票面上,如1992年我國發行的“青田石雕”郵票等。二是有的早期郵票,郵票發行部門在發行時並未給郵票確定票名。對於後一種情況,郵票目錄出版者總是根據郵票圖文為郵票定個票名,目的是方便集郵者的收集和研究。
  5 郵票志號:指印在郵票底邊上的編號,一般表示票種、發行年份、套號、枚號。 在郵票上印刷郵票志號,是新中國郵票的一大特色。新中國成立後,在中國人民郵政發行的紀念郵票和特種郵票上,開始印刷郵票志號。如1950年7月1日發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紀念”郵票,在郵票底部左邊印有“紀4.4-1”,其中“紀4”表示這套郵票是紀念郵票的第4套,“4-1”表示這套郵票共4枚,本枚是第1枚;在郵票底部右邊印有“(23)”,表示本枚郵票是紀念郵票中的第23枚。從第16套紀念郵票“抗日戰爭十五周年紀念”開始,在郵票底部右邊又加印了發行年代(在總編號右側)。特種郵票的表示法與紀念郵票相同,衹是將“紀”字改為“特”字。 從1967年4月至1970年1月發行的郵票取消了這種志號,但在全張郵票邊紙上有編號,稱為“文”字郵票。從1970年8月至1973年10月發行的郵票,在郵票底部左邊又印上新編的連續號,每種郵票編一個號,從1編至95。 如1970年8月1日發行的“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郵票,底部左邊印的“(1)”是連續編號,底部右邊印的“1970”是發行年份。 從1974年5月開始郵票編號又使用“J”表示紀念郵票,“T”表示特種郵票。如1974年5月15日發行的“萬國郵政聯盟成立一百周年紀念”郵票,底部左邊印有“J 1.(3-1)”,其中“J”是表示紀念郵票,“1”是第1套,(3-1)表示這套郵票共3枚,這是其中第1枚。郵票底部右邊印有“1974”,是印製年份。從1972年又改革了郵票志號的編號辦法。每年發行的紀、特郵票按年度統一編排順序號。如“壬申年”郵票是1992年發行的第1套郵票,共2枚,屬於特種郵票。第1枚(面值20分)郵票底部左邊印有“(2-1)T”;第2枚(面值50分)郵票底部左邊印有“1992-1”,右邊印有“(2-2)T”。 郵票底部左邊為發行年份及套票的順序號,右邊括號內表示這套郵票的枚數和本枚是第幾枚;“T”表示特種郵票。
  6 郵票齒孔:指郵票邊沿上的孔洞。單枚郵票邊沿突出部分稱齒,凹進的部分稱孔,合稱齒孔。 郵票齒孔的作用大致有三個。第一,在出售郵票時,便於將整張郵票撕開成單枚,而不致撕裂郵票本身。第二,便於整張郵票枚數的統計。第三,齒孔在郵票畫面周圍形成一個裝飾性的“邊框”,增加了郵票的美感。 世界上第一種郵票--“黑便士”郵票問世時,是沒有齒孔的,使用起來很不方便,必須用剪刀一枚一枚剪開。 直到1854年英國纔出現打齒孔的郵票。 郵票齒孔的密度用齒孔度數計量,以20毫米內的齒孔個數表示。齒孔度數是鑒別郵票真偽和區分不同版別、印次的重要依據之一。
  7 郵票水印:郵票是預付郵資的憑證。為了防止偽造,在造紙過程中,用特殊方法加壓在紙裏的一種潛影圖文,稱水印。這種具有防偽作用的紙張稱為水印紙。水印是一種無色標志,多為簡單圖案。在一整張郵票上,衹有一個水印圖案叫全張水印。水印的圖案多種多樣,如皇冠、太陽、月亮、太極圖等等。英國於1840年5月6日發行的黑便士郵票上的水印就是一皇冠為圖案的。我國大清郵政於1885年發行的小竜郵票和1898年發行的蟠竜郵票,其上的水印圖案為太極圖。郵票上的水印很容易識別,在陽光或燈光下仔細看郵票背面就能發現;對不太明顯的水印,在郵票背面略噴一點汽油,水印也立即會呈現出來(汽油揮發快,對郵票和背膠並無損害)。有經驗的集郵傢一般都采用這種辦法識別郵票上的水印。水印是研究和鑒定郵票真偽以及版別,發行年代的重要依據。
  8 郵票背膠:為便於郵票粘貼,在郵票印製過程中,在郵票背面上塗刷一層膠,稱背膠。使用時,用水沾濕背膠,即可將郵票粘貼在郵件上。背膠一般是無毒的,按材料可分為糊精膠和合成膠、按顔色、特徵可分為白膠、黃膠、薄膠、厚膠等。1956年西德和古巴等郵票背膠中摻入香料,使郵票具有香味,稱為香味背膠。
  9 郵票紙質:指印製郵票使用的紙張材質。郵票所用的紙張種類較多。對印製郵票的紙張要求是適於印刷,便於撕開和防偽造等。郵票的紙質是研究和區分郵票的版別、印次和鑒別郵票真偽的依據。
《集郵》雜志
  《集郵》雜志創刊於1955年1月28日,是全世界發行量最大的郵刊。《集郵》1955年創刊號 封面《集郵》是中國第一份國傢級集郵雜志,不但詳細地報道新中國郵票的發行信息和歷史背景,還涉及中國各歷史時期的郵票介紹和研究,也介紹外國發行的郵票。雜志創刊後,由於內容很豐富,所以深受國內外廣大集郵者和海外華人以及研究中國郵票的外國集郵者的歡迎。《集郵》創刊號的發行量為50000本,其後發行量一直昂居全世界集郵報刊之首。它為中國乃至世界世界集郵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集郵》1986年6月刊《集郵》雜志的發展道路是麯折的。《集郵》曾停刊兩次,第一次1960年第7期發行後停刊,後於1961年第1期復刊。《集郵》1961年2月刊 封面文革期間曾經停刊(1966年第6期發行後停刊),後於1980年第1期復刊。從2008年開始改刊為全彩大16K版
  主辦單位: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
  編輯出版:集郵雜志社
  國際標準刊號:ISSN0529-0325
  國內統一刊號:CN11-1641/G8
  郵發代號:2-222
  國外發行代號:M234
  聯合徵訂代號:LD111641
  創刊日期:1955年
  每月1號出版
  單期定價:10元(2009年起)
  全年定價:120元
  社址:北京市崇文區夕照寺街14號A座
  郵碼:100061
  編輯部
  電話:(010)67132756
  主編:劉勁
  《集郵》歷任主編:王庸聲、姚振亞、李東初、蔣禮
  編輯:郝憲明 叢志軍 馬臻傑 何一枝
  〈〈集郵〉〉雜志1980年第1期復刊號美術編輯:趙彬
  《集郵》1991年11月刊 封面市場部
  廣告經理:楊丹
  市場經理:張岩 黃會君
  發行部
  總經理:任謹璽
  經理:張金普 郭麗莎 王穎《集郵》2009年2月刊 封面
集郵活動
  集郵活動是隨着郵票的誕生而出現的。1840年5月1日世界上第一種郵票在英國發行的當天,不列顛博物館的J.格雷博士特地到郵局買了郵票留作紀念。他後來編寫了英國早期的郵票目錄,倡導集郵活動。J.格雷被稱為世界上第一個集郵者。1841年倫敦一位年輕婦女在《泰晤士報》上刊登廣告,徵求用過的郵票,用以裱糊她的梳妝室。隨後英國出現了“郵票熱”。到19世紀50年代,已有20多個國傢發行郵票,郵票種數增多,集郵盛行起來。1852年比利時一位地理學家首次舉辦個人集郵展覽,展出88種郵票。當時一些學校教師鼓勵學生收集各國郵票貼在地圖上,以提高學習地理的興趣。60年代,英國、法國、德國、比利時和美國都出現了一些活躍的集郵傢。早期最著名的集郵傢是居住在巴黎的費拉裏。他收集到當時世界各國已發行郵票種數的70%,包括多種珍貴郵票。1861年法國出版了第一本郵票目錄《郵票》,載有郵票約500種。同年英國倫敦出現了街頭郵票交換點。1862年10月,第一種集郵雜志《新知月刊》在英國出版(衹出了3期)。同年 12月,另一種集郵雜志《廣告月刊》出版,次年改名為《集郵傢評論》,持續發行了大約兩年。1865年法國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集郵組織。1890年比利時皇傢集郵俱樂部聯合會成立,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全國性的集郵組織。由於集郵活動的發展,郵票在集郵活動中成了商品。1856年英國吉本斯開設了專門經營郵票的商店。1862年法國開始出售第一本貼有郵票的集郵册。隨着集郵活動的擴大,1878年在法國巴黎舉行了第一次國際集郵會議,有20個國傢代表參加。會後出版了《國際集郵會議錄》,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集郵文獻。同年,在比利時的安特衛普舉辦了世界上最早的國際郵展。1926年國際集郵聯合會在巴黎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集郵活動在全世界範圍迅速發展,專題集郵興起。
  中國的集郵活動大約開始於19世紀70年代末。1880年上海清心書館出版的《花圖新報》上發表了短文《各國信館之印圖》,介紹了集郵對兒童啓蒙的意義。1918年2月,中國最早的中文集郵雜志《郵志界》發刊。1922年神州郵票研究會在上海成立,次年出版了一期會刊,這是中國第一個有影響的集郵組織,1924年改組為上海郵界聯歡會,1925年改名為中華郵票會,並出版會刊《郵乘》。1925年新光郵票會在杭州成立,1926年起先後出版會刊《郵票新聲》和《新光》。1934年甲戌郵票會在鄭州成立,出版《甲戌郵刊》。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群衆性的集郵活動有了進一步發展,1955年《集郵》雜志創刊。80年代初,集郵活動在全國各地的工礦企業、學校、機關、團體、部隊以至農村廣泛開展起來,並相繼成立了各省、市、自治區的集郵協會。1982年1月 30日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成立。同年 8月25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了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1983年 6月25日中國集郵出版社在北京成立。
集郵基本知識:郵票保存十忌
  一忌曝曬:郵票要保持長期豔麗如新,不能在太陽下曝曬。強烈的陽光輻射能使郵票褪色變舊。有些集郵者,將郵票置於鏡框或寫字檯玻璃下,實不可齲
  二忌受潮:郵票受潮容易生斑黴變,郵票郵册要置於通風乾燥的地方,每年梅雨季節過後應該讓郵票册吹吹風。
  三忌手摸:整理郵票、製作展品都要養成用鑷子夾票的習慣。用手摸過的郵票,尤其是刷金、銀色的郵票,容易留下指紋,影響郵票的美觀。大張郵票分撕時,應該先洗手,後撕票。
  四忌污染:放置郵票應離廚房較遠,防止油煙污染,被墨水、印泥、塵跡污染過的郵票不要和幹淨郵票混雜在一起。含有膠水、漿糊的信銷票應及時清洗,翻閱、觀賞郵票不要吸煙和說話。
  五忌酸鹼:酸鹼物質能使郵票變質,所以郵票不能和酸鹼物質放置在一起,更不能用酸鹼物質清洗郵票。
  六忌閉藏:郵票收藏要註意通風透氣。不能用不透氣的玻璃紙、薄膜包裝郵票。護郵袋應開口,而且衹宜在郵展期間短期使用。長期閉藏容易使郵票受潮黴變。
  七忌疊放:郵册應該竪直放置在書櫃或書架上,不宜重疊壓放,否則郵票和郵册容易粘連,郵册重疊易造成郵票磨擦破損,影響品相。
  八忌撕揭:取下信封上的郵票應連同信皮紙一道剪下,分開互相粘連的郵票衹能用乾燥或潮濕的方法慢慢分開,不能硬撕蠻揭。
  九忌雜亂:郵票、郵品、郵册應整理有序,不可雜亂無章。新購置或交換到的郵票應及時清整入册,妥善保藏,避免郵票丟失、污損。
  十忌蟲害:一年之內應選擇乾燥適宜的天氣檢查藏品一至二次,箱內或櫃內放置幾粒衛生丸,郵册中夾放幾片香草酚紙片,防止蟲蛀鼠害。
  八、
  “集郵”本是一項文化活動,也是一種快樂和興趣,但是在如今卻有些變了味道,竟然有人把以與當紅男星上床為嗜好當作“集郵”對待而津津樂道;最近,“大嘴”吳君如在香港的電臺節目《星星同學會》中和劉德華做訪談時爆料,稱娛樂圈中有個“集郵女星”,以與當紅男星上床為嗜好,猶如“集郵”一般,更自爆四大天王中已搜集其三。顯然,這話極具“爆炸力”,讓人瞠目結舌。不過,這樣的“炸彈”在花花體壇中顯然已經不算什麽“爆炸性”。
集郵(娛樂詞彙)
  吳君如的一番驚人言論之後,“集郵”用來形容娛樂圈女星以跟當紅男星發生關係作為收集嗜好。
  參考內容:
  臺灣綜藝節目爆“集郵”男星 曾與五大女星上床
  香港某媒體公佈集郵男星和郵票女星六人剪影
  “集郵”不光港星愛 內地娛圈亦盛行
百科辭典
  jiyou
  集郵
  philately
    以收集、鑒賞和研究郵票為中心內容的群衆性文化活動。集郵可以增長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藝術鑒賞能力,保存歷史研究資料,並給人以健康的娛樂;還可以增進各個國傢、各族人民之間的相互瞭解。“集郵”一詞,最早出現於法文“philat□lie”,意思是愛好郵票,是法國人海爾賓於1865年根據希臘文philos(愛好)和 ateleia(原意是免稅,這裏指免費憑證,即郵票)組成的。在“集郵”一詞出現之前,英語國傢使用stamp collecting(郵票收集),法國則用timbromanie(郵票迷),philat□lie一詞出現後,timbromanie一詞被淘汰,stamp collecting一詞仍在英語國傢與philately一詞並用。
    集郵起初衹是收集、整理和研究郵票,後來逐步擴大到同郵票和郵政業務有關的實寄封、首日封、首航封、郵資信封、明信片、郵簡、郵政日戳、郵政單式簽條以及郵政和集郵史料等許多項目。集郵的發展,逐漸形成了以研究集郵的意義和對象、集郵活動、集郵方法、集郵服務、郵票貿易、集郵史、郵票史、郵政史和古代郵驛史等為內容的集郵學。在這方面有所創見和著述的稱集郵學家。有的集郵學家同時也是集郵傢。
    簡史 集郵活動是隨着郵票的誕生而出現的。1840年5月1日世界上第一種郵票在英國發行的當天,不列顛博物館的J.格雷博士特地到郵局買了郵票留作紀念。他後來編寫了英國早期的郵票目錄,倡導集郵活動。J.格雷被稱為世界上第一個集郵者。1841年倫敦一位年輕婦女在《泰晤士報》上刊登廣告,徵求用過的郵票,用以裱糊她的梳妝室。隨後英國出現了“郵票熱”。到19世紀50年代,已有20多個國傢發行郵票,郵票種數增多,集郵盛行起來。1852年比利時一位地理學家首次舉辦個人集郵展覽,展出88種郵票。當時一些學校教師鼓勵學生收集各國郵票貼在地圖上,以提高學習地理的興趣。60年代,英國、法國、德國、比利時和美國都出現了一些活躍的集郵傢。早期最著名的集郵傢是居住在巴黎的費拉裏。他收集到當時世界各國已發行郵票種數的70%,包括多種珍貴郵票。1861年法國出版了第一本郵票目錄《郵票》,載有郵票約500種。同年英國倫敦出現了街頭郵票交換點。1862年10月,第一種集郵雜志《新知月刊》在英國出版(衹出了3期)。同年 12月,另一種集郵雜志《廣告月刊》出版,次年改名為《集郵傢評論》,持續發行了大約兩年。1865年法國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集郵組織。1890年比利時皇傢集郵俱樂部聯合會成立,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全國性的集郵組織。由於集郵活動的發展,郵票在集郵活動中成了商品。1856年英國吉本斯開設了專門經營郵票的商店。1862年法國開始出售第一本貼有郵票的集郵册。隨着集郵活動的擴大,1878年在法國巴黎舉行了第一次國際集郵會議,有20個國傢代表參加。會後出版了《國際集郵會議錄》,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集郵文獻。同年,在比利時的安特衛普舉辦了世界上最早的國際郵展。1926年國際集郵聯合會在巴黎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集郵活動在全世界範圍迅速發展,專題集郵興起。
    中國的集郵活動大約開始於19世紀70年代末。1880年上海清心書館出版的《花圖新報》上發表了短文《各國信館之印圖》,介紹了集郵對兒童啓蒙的意義。1918年2月,中國最早的中文集郵雜志《郵志界》發刊。1922年神州郵票研究會在上海成立,次年出版了一期會刊,這是中國第一個有影響的集郵組織,1924年改組為上海郵界聯歡會,1925年改名為中華郵票會,並出版會刊《郵乘》。1925年新光郵票會在杭州成立,1926年起先後出版會刊《郵票新聲》和《新光》。1934年甲戌郵票會在鄭州成立,出版《甲戌郵刊》。
    1949年中華人
英文解釋
  1. n.:  philately,  collect stamps,  stamp-collecting,  collecting postage stamps as objects of interest or value,  stamp collecting
  2. v.:  collecting stamps, ie as a hobby
法文解釋
  1. v.  faire la collection de timbres
相關詞
催化劑二次孔詞彙愛好郵政收藏明信片收藏投資
郵票更多結果...
包含詞
集郵册集郵傢集郵本集郵簿集郵者
集郵的
分類詳情
世界地質公園
張開郵政郵票珍品花飾世界語
世界衛生組織廣播體操兒童花卉褪色
發行日期郵製極限片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中國詩歌節天地合
鋁箔郵票鋼箔郵票英雄紀念碑戊子年小竜
估價鼓浪嶼總公司戚繼光面值
水印實寄封小型張首日封集郵
小本票紀念幣普通郵票紀念郵票附捐郵票
欠資郵票特種郵票航空郵票郵資憑證柳毅傳書
丹霞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北京猿人中國福利會新華書店
商務印書館土地改革民間舞蹈長白山黑便士
紀念封雙面印植物膠附加票軍用郵票
電子郵票郵票面值郵票圖案極限集郵極限明信片
更多結果...
民航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