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位於呼和浩特市南部,北半部屬於呼和浩特金橋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範圍,呼和浩特石化公司所在地
150105104 金河鎮
150105104200八拜村
150105104201後三富村
150105104202前三富村
150105104203沙良村
150105104204東達賴營村
150105104205西達賴營村
150105104206棚鬆營村
150105104207捨必崖村
150105104208後白廟村
150105104209前白廟村
150105104210天平營村
150105104211格爾圖村
150105104212章蓋營村
150105104213大一間房村
150105104214甲拉營村
150105104215根堡村
150105104216河灣村
150105104217班定營村
150105104218碾格圖村
150105104219色肯板村
150105104220旭泥板村
150105104221泉子什村
150105104222茂盛營村
150105104223毫沁營村
150105104224小一間房村
150105104225曙光村
150105104226東黑炭村
150105104227西黑炭村
150105104228七圪臺村
150105104229四間房村
150105104230羊蓋板村
150105104231什不斜氣村
150105104232西大黑河村
150105104233辛營子村 |
|
金河鎮位於淅川縣城西部,東臨鸛河,南與老城鎮接壤,西與大石橋鄉毗鄰,北與毛堂鄉相依。全鎮轄36個行政村,300個村民小組,10600戶,40680人。總面積153平方公裏,其中耕地面積3.8萬畝,林地面積18.1萬畝。境內有4座小型水庫,蓄水量達1200萬立方米。礦産資源豐富,主要有銅、鐵、煤、石英、大理石等,其中大理石儲量約50萬立方米,各種石材産品暢銷國內外。
該鎮主要糧食作物為小麥、玉米、紅薯、芝麻、緑豆、大豆等。經濟作物主要為蔬菜、煙葉、油料、中藥材等,現已形成5000畝蔬菜基地,所産精細菜、反季節蔬菜占縣城市場30%以上,部分還遠銷周邊縣市。目前,全鎮已形成“三大園區”,即城郊10村無公害蔬菜示範區,山區5000畝林果示範區,丘陵以煙葉為主的3000畝農業一體綜合開發生態園區。神仙洞、駐馬山、金水遊園等一批旅遊項目帶動了餐飲、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産業發展。
行政規劃
金河鎮面積:153平方千米 人口:4.1萬人 代碼:411326107
位於淅川縣城西部,東臨鸛河,南與老城鎮接壤,西與大石橋鄉毗鄰,北與毛堂鄉相依。原轄36個行政村,300個村民小組。2006年,轄2個社區、34個村委會:金河社區、金匯社區、姚灣村、石井村、北溝村、袁傢村、楊傢村、王嶺村、茶亭村、觀溝村、魏崗村、山根村、全店村、張灣村、後灣村、後窪村、後河村、龔井村、魏莊村、徐傢嶺村、蒿坪村、蓮花村、東升村、豐華村、元山村、澗溝村、黑水庵村、李傢灣村、玉皇村、彪池村、火煤村、江溝村、杜灣村、後營村、中吳店村、下吳店村。 |
|
金河是鄂溫剋語“罕的裏脊肉”之意,因鎮內河流“金河”而得名,金河鎮地處大興安嶺北段西坡,根河市偏西,北緯52°,東經123°,是全國緯高最高的邊垂小鎮之一。總面積5353平方公裏,其中有林地面積3000平方公裏,森林覆蓋率89.9%。全鎮轄五個居民委員會,3個林場居民點。鎮內由地林鐵電四部分組成。總人口27657人,由蒙、漢、回、滿、朝鮮、達斡爾、鄂溫剋、鄂倫春、藏、錫伯、俄羅斯11個民族組成,少數民族人口2728人。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衆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於是憑着這種精神動力,該鎮上下同心同德,創新創業,勇於探索,敢於攻堅,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徵途中邁進。金河這棵明珠實現了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一、立足優勢,大力發展北極狐養殖業,走産業化之路。目前,已形成一定的規模。北極狐養殖業不僅是該鎮的一個亮點,同時也是根河市及呼倫貝爾市的一個重點項目。為實施基地化養殖,該鎮投資150萬元,興建了占地4萬平方米的北極狐養殖基地,該基地的建成,為金河地區北極狐養殖規模的發展壯大起積極的推動作用。2004年,該鎮在原有的基礎上,繼續加大宣傳引導,以養殖基地為竜頭,大戶帶小戶,先富帶後富,結成隊子的路綫,重新規劃,2004年該鎮北極狐存欄達3.5萬衹以上,力爭三年左右的時間使該鎮的北極狐達10萬衹以的,使金河成為國內最大的原種北極狐養殖基地。在養殖業發展壯大的同時,積極發展相關産業,走産業化之路,與外地客商聯繫,走出去,引進來,吸引較大的養殖加工戶,來該鎮投資辦廠,使初級産品就地加工增值,同時積極研究營銷戰略,樹品牌、增效益,使該鎮北極狐養殖達到“四化“,即品種優良化、養殖規模化、經營標準化,市場標準化,市場國際化。
二、立足鎮情,抓好林木深加工項目,推進工業化進程,導好各企業加快發展的積極性,為其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空間,使其達産增效。結合實際,該鎮突出發展的積極性,為其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空間,使其達産增效。結合實際,該鎮突出發展木材深加工業,從而延長産業鏈,實現多次增值,提高木材綜合利用率。重點抓好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就業崗位多的企業,尤其是金宇出口創匯企業的發展,該企業是呼倫貝爾市僅有的兩傢口創匯企業之一。該鎮全力幫助其協調好各方面的關係,鼓勵其擴大生産規模,並引導樹立品牌意識,不斷增強市場競爭力,增加出口創匯。通過抓項目,促生産,強力推進了該鎮工業化進程。
三、立足資源,抓好杜香油項目及礦産資源開發,使之成為支柱産業
該鎮不斷加強與外地客商及有關科研單位的合作,充分發揮該鎮在生産杜香油方面的經驗技術,全力抓好杜香油的開發與研究。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傾斜與扶持,幫助企業擴大生産規模,降低生産成本,提高産品科技含量,增加産值。同時加大宣傳,打開市場,擴大銷路,充分發揮杜香油的市場價值,利用大興安嶺純天然、無污染的緑色標識,打造出具有特色和優勢的名牌産品。另外,還抓好了大興安嶺林區特有的卜留剋及山野菜加工項目。在礦産開發方面,該鎮加大了礦産資源勘測力度,摸清資源傢底,並在此基礎上編製完成金河鎮礦産資源開發利用總體規劃。目前,該境內達賴溝金礦的勘探工作已基本結束,初步探明含量很高,靜嶺鉛鋅礦的勘探工作也正在有續的進行。2004年該鎮將通過招商引資,加快商業勘探及市場化運作步伐,從而使礦産開發取得實質性進展。該鎮將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加快培育接續替代産業,將其培育成該地區新的支柱産業。
四、立足生態,以汗瑪自然保護區為重點,加快發展旅遊業
汗瑪自然保護區屬國傢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內植被豐富,地形、地貌廳特,具有較強的旅遊開發價值。該保護區已投入建設資金571.1萬元,完成了汗瑪主千分路以及接待所等基礎設施建設,初步具備了旅遊接待能力和水平,以緑色、銀色、生態健康吸引遊人,推動旅遊業的發展,拉動地區經濟增長。
五、完善小城鎮建設,優化投資環境
2003年該鎮在小城鎮建設中加強了力度,加大了投入,取得了明顯成效。2004年,該鎮將繼續做到力度不減,投入不少,一張藍圖繪到底,與金森公司協作使占地1萬平方米的文化廣場二期工程及商業步行一條街全面建成,同時,要進一步優化投資軟環境,通過優美的外部環境,熱情周道的服務,寬鬆合理的政策,公平公正的競爭積極吸外資。強化發展意識,把城鎮做強、做優、做美,從而樹立良好的外部形象。
六、以人為本,精神文明建設成果顯著
深入開展文明城鎮創建活動,全面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從身邊的小事抓起,通過提高廣大公民的素質,進而提高整個城鎮的文明程度。同時在全鎮上下大力弘楊新時期根河市精神,以發展的實踐鼓舞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營造了人心思進、奮發嚮上、拼搏進取的良好氛圍。 |
|
金河鎮古稱金口河,自1920年始稱金吉鄉,1949年劃為金河、太平、建設3個鄉,1958年金河、太平兩鄉合併為金河鄉,同年10月金河、建設兩鄉合併為金河公社,1985年正式命名金河鎮。
金河鎮位於金口河區政府所在地以北12公裏處,北以洪雅毗鄰,東接吉星鄉,南是和平鄉,西連永和鎮,海拔520米—3000米。全鎮幅員面積136平方公裏,海拔高度:685米。轄10個行政村, 81個經濟社,1個社區居委會,共10797人,其中農業人口9053人,勞動力4643人, 以彝族為主的少數民族99戶277人。鎮境內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20ºC,日照1028.5小時,年均降雨量800毫米。境內交通便利,成昆鐵路金口河火車站、區貨站臺離政府駐地約2公裏,樂西公路、金烏公路、桃金公路、59462部隊公路貫穿全鎮。鎮境內高載能工業發達,鑫河、金廣、金光、鐵人等20餘戶中小型企業不斷發展壯大,2005年完成鄉鎮企業總産值2600萬元、上繳利稅2000餘萬元,是全區的工業重鎮。全鎮現有耕地9493畝,其中水田85畝,主産玉米、紅苕、洋芋,黃連、蠟蟲為本地特色産品,2005年完成農業總産值105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
金河鎮資源十分豐富。水資源屬大渡河水係,主要有順水河、野牛河、金口河三條大河流,水能藴藏量4萬千瓦,目前全鎮建成小水電站18座,裝機總容量3.8萬千瓦。礦産資源據地質部門初步調查,白雲石儲量3億噸,可供全部開採;硅石礦儲量1.4億噸; 磷礦儲量80萬噸,可供開採20萬噸;石灰石藴藏量約1億噸,可供開採5000萬噸。全鎮擁有森林面積5萬餘畝,其中天然林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0%,境內擁有珙桐、水杉、銀杏,小熊貓、黑熊、扭角羚等國傢一、二級保護珍稀動植物。
金河鎮下轄村:銅河村五星村五一村吉豐村大杠村曙光村燈塔村茶坪村廖坪村黎明村
金河鎮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9407男5017女4390家庭戶戶數2701家庭戶總人口(總)9256家庭戶男4891家庭戶女43650-14歲(總)23530-14歲男12150-14歲女113815-64歲(總)622515-64歲男343915-64歲女278665歲及以上(總)82965歲及以上男36365歲及以上女466戶口本地住在本地8537 |
|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瑤傣族自治縣金河鎮
位置·面積
金河鎮位於金平縣中部偏東。地處東經103°07′——103°19′,北緯22°38′­——22°52′,東與十裏村鄉連接,南連金水河鎮,西與銅廠鄉、元陽縣大坪鄉為界,北接分水嶺自然保護區,地域面積204.3平方千米,每平方千米249.8人。鎮政府駐縣城;最高海拔2597米,最低海拔399米;轄11個村委會4個社區居委會,107個村民小組176個農業生産合作社。
人口·民族
2003年全鎮有51039人,其中農業人口40542人,占79.43%。世居有苗族、瑤族、哈尼族、彝族、壯族漢族。少數民族人口33108人,占64.9%。
耕地面積
金河鎮有耕地面積39500畝,占總面積的12%,其中水田20862畝,旱地18638畝,糧食總産量11301噸,主要農作物有香芭蕉、草果、板藍根、荔枝、竜眼、核桃、竜須草、橡膠、甘蔗等。主要産品産量草果66.3噸、香芭蕉738噸、竜須草560噸、橡膠102噸、甘蔗708.6噸。
經濟概貌
2003年完成農村經濟總收入3710萬元,農民人均有糧266千克,農民人均純收入554元;地方財政收入662萬元,財政支出287.2萬元。鄉鎮企業總收入完成3800萬元,增加值886萬元,實交稅金440萬元,有鄉鎮企業8個,從業人員2740人,主要産品有銅、金、硅鐵等。
特色經濟
金河鎮境內土地資源豐富,氣候宜人,特色經濟以緑色經濟、礦業經濟、城郊經濟、綫路經濟為主。傳統産業蔬菜發展4000畝,草果4232畝、核桃752畝、竜須草1618畝、花椒4000畝。
優勢資源
金河鎮區位優勢較好,交通、通信便利,水資源豐富,氣候溫和,年均氣溫18.5℃,年降水量2081.9毫米,金河從鎮政府駐地流過,河上建有苦竹林村水庫、金河三級水電站和正在建設的金河二級水電站,是遊玩觀光的好地方,礦産資源豐富,已發現開採的金、銅、硅鐵具有相當的儲量。民族文化異彩紛呈,主要有哈尼族“昂瑪節”、“新米節”,彝族“火把節”。
集鎮建設
金河鎮是全縣經濟、政治、文化、交通的中心,集山、村、水、園、田為一體的散點式緑色生態城鎮,是農副産品和有色金屬礦産加工運輸集散地。除縣城外,建有閘門三傢、哈尼田三傢寨丫口兩個集貿市場,以香蕉、木薯及農副産品交易為主,年交易額100萬元。
交通·通訊
金河鎮通公路的行政村11個,村民小組75個,公路通車里程136.1千米;電話普及率城區85%、農村10%。
教育
金河鎮有學校38所,在校學生5412人,其中:初中2所,在校生1138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9.15%(不含金平一小、二小、二中附小)。
衛生
金河鎮有鎮衛生院一所,醫務人員24人,其中具有初級職稱18人、中級職稱3人,病床32張;有村級醫療衛生室10個,醫生14人,病床36張。 |
|
金河鎮:轄 勝利、平安、東光、創業、振興5個居委會。 |
|
轄 八拜、後三富、前三富、沙良、東達賴營、西達賴營、棚鬆營、捨必崖、後白廟、前白廟、天平營、格爾圖、章蓋營、大一間房、甲拉營、根堡、河灣、班定營、碾格圖、色肯板、旭泥板、泉子什、茂盛營、毫沁營、小一間房、曙光、東黑炭板、西黑炭板、七圪臺、四間房、羊蓋板、什不斜氣32個村委會。 |
|
轄 勝利、平安、東光、創業、振興5個居委會。代碼 150785101: ~001勝利居委會 ~002平安居委會 ~003東光居委會 ~004創業居委會 ~005振興居委會 |
|
面積:153平方千米 人口:4.1萬人 代碼:411326107 位於淅川縣城西部,東臨鸛河,南與老城鎮接壤,西與大石橋鄉毗鄰,北與毛堂鄉相依。原轄36個行政村,300個村民小組。2006年,轄2個社區、34個村委會:金河社區、金匯社區、姚灣村、石井村、北溝村、袁傢村、楊傢村、王嶺村、茶亭村、觀溝村、魏崗村、山根村、全店村、張灣村、後灣村、後窪村、後河村、龔井村、魏莊村、徐傢嶺村、蒿坪村、蓮花村、東升村、豐華村、元山村、澗溝村、黑水庵村、李傢灣村、玉皇村、彪池村、火煤村、江溝村、杜灣村、後營村、中吳店村、下吳店村。 |
|
呼和浩特市郊區轄鎮。1958年建八拜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更名金河鎮。位於區境東南部,距呼市市區10公裏。面積66.6平方公裏,人口1.4萬。呼(和浩特)涼(城)公路橫穿鎮境。轄八拜、格爾圖、太平營、前白廟、後白廟、南捨必崖、西達賴營、東達賴營、朋鬆營、沙梁子、前三富、後三富12個村委會。農業主産小麥、𠔌子、高粱、莜麥。鄉境西部有大片草牧場,宜於發展奶牛業。鄉鎮企業有農具廠、工程隊、漁場等。 |
|
金河鎮 金河鎮位於淅川縣城西部,東臨鸛河,南與老城鎮接壤,西與大石橋鄉毗鄰,北與毛堂鄉相依。面積153平方千米,人口4.1萬人。轄金河、金匯2個社區,姚灣、石井、北溝、袁傢、楊傢、王嶺、茶亭、觀溝、魏崗、山根、全店、張灣、後灣、後窪、後河、龔井、魏莊、徐傢嶺、蒿坪、蓮花、東升、豐華、元山、澗溝、黑水庵、李傢灣、玉皇、彪池、火煤、江溝、杜灣、後營、中吳店、下吳店34個行政村。上(集)滔(河)公路穿境。 [代碼]411326107:~001金河社區 ~002金匯社區 ~201姚灣村 ~202石井村 ~203北溝村 ~204袁傢村 ~205楊傢村 ~206王嶺村 ~207茶亭村 ~208觀溝村 ~209魏崗村 ~210山根村 ~211全店村 ~212張灣村 ~213後灣村 ~214後窪村 ~215後河村 ~216龔井村 ~217魏莊村 ~218徐傢嶺村 ~219蒿坪村 ~220蓮花村 ~221東升村 ~222豐華村 ~223元山村 ~224澗溝村 ~225黑水庵村 ~226李傢灣村 ~227玉皇村 ~228彪池村 ~229火煤村 ~230江溝村 ~231杜灣村 ~233後營村 ~234中吳店村 ~235下吳店村
[沿革]1969年建張灣公社,1982年更名蒿坪公社,1983年改鄉。1997年,面積153平方千米,人口3.8萬,轄杜灣、姚灣、石傢井、北溝、楊傢、袁傢、王嶺、茶亭、觀溝、魏崗、姬傢山根、全店、張灣、後灣、後窪、後河、龔井、魏莊、徐傢嶺、蒿坪、蓮花寺、東升、園山、豐華、李傢灣、黑水庵、澗溝、玉皇、彪池、火煤、江溝、金河、薛莊、後營、中吳店、下吳店36個行政村。(300個村民小組) |
|
金河鎮位於淅川縣城西部,東與縣城隔河相望,南與老城接壤,西與大石橋毗鄰,北與毛堂鄉相依。全鎮轄36個行政村,300個村民小組,39666人。總面積153平方公裏,其中耕地面積38375畝,林地面積181421畝,境內有4條河流,4座小型水庫,蓄水量達1200萬立方米。亞洲第一大人 工水庫位於鎮面部,有六個村屬於丹江庫區,水利資源豐富;鎮內交通便利,縣鄉公路橫穿全鎮直達湖北;鎮公路縱橫交錯,形成網絡;通訊設備先進,村村通廣播、電視、電話;電力充沛,高低壓電綫習架全鎮。
該鎮屬亞熱帶氣候區,溫暖溫潤,四季分明。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水稻、紅薯、芝麻、緑豆、大豆等。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立足本地資源,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本鎮各項生産的發展。全鎮圍繞“山”字作文章,培育用材林3萬畝,發展經濟林4萬畝,營造長江防護林8000畝,培育牧坡草場4萬畝,發展大牲畜0.95萬頭,生豬3萬頭,山羊4萬衹,竜須草55萬畝,柑桔1.5萬畝,藥材2000畝,使荒山變成了“寶山”。 鎮緊緊依靠科學,開展園田化種植,進行“一優雙高”開發,先後配套機井73眼,完成渠係配套工程5處,修通灌溉渠道8000米,有效灌溉面積達5500畝,經濟效益顯著提高,1998年糧食總産量達120萬公斤,人均純收入1340元,財政收入270萬元。
在發展農業生産的同時,鎮政府還積極發展工副生産。1998年全鎮共有鄉鎮企業210個,從業 人員3610人,鄉鎮企業總産值21600萬元,上繳利稅210萬元工農業生産的發展,帶動文教衛生事業同步前進。目前,全鎮擁有中學3所,小學22所,在校學生8000人,擁有教師3500人,大專以上學歷的占30%,中專學歷占70%,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鎮教學質量位居全縣鄉鎮前列。醫療衛生條件全面改善,鎮衛生院達到標準,計劃生育工作步入經常化軌道,計劃生育率達98%,人口自然增長率控製在千分之九。
豐富的礦産資源是金河鎮一大優勢。銅、鐵、煤、石英、大理石等都有相當儲量。其中以大理石儲量為最多,約有50萬立方米,且品種多,質量好,特別是徐嶺村出産的七彩玉礦石在儲量和質量上為亞洲之最,有較高的開採加工價值。
經濟作物主要有蔬菜、煙葉、辣椒等,其中蔬菜是鎮一大特色産業,所産精細菜、反季節蔬菜除供縣城居民消費外,還遠銷西峽、內鄉等地,已形成鎮萬畝蔬菜基地。
在今後經濟發展上,鎮將在三年時間時裏,確立平原青(蔬菜)、丘嶺黃(煙葉)、山區紅(林果)三帶平等一齊開發戰略;組建三大園區即建立城郊十村萬人萬畝無公害億元蔬菜示範區、5000畝林果示範區、千畝農業一體綜合開發生態園區。 |
|
金河鎮古稱金口河,自1920年始稱金吉鄉,1949年劃為金河、太平、建設3個鄉,1958年金河、太平兩鄉合併為金河鄉,同年10月金河、建設兩鄉合併為金河公社,1985年正式命名金河鎮。
金河鎮位於金口河區政府所在地以北12公裏處,北以洪雅毗鄰,東接吉星鄉,南是和平鄉,西連永和鎮,海拔520米—3000米。全鎮幅員面積136平方公裏,轄10個行政村, 81個經濟社,1個社區居委會,共10797人,其中農業人口9053人,勞動力4643人, 以彝族為主的少數民族99戶277人。鎮境內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20oC,日照1028.5小時,年均降雨量800毫米。境內交通便利,成昆鐵路金口河火車站、區貨站臺離政府駐地約2公裏,樂西公路、金烏公路、桃金公路、59462部隊公路貫穿全鎮。鎮境內高載能工業發達,鑫河、金廣、金光、鐵人等20餘戶中小型企業不斷發展壯大,2005年完成鄉鎮企業總産值2600萬元、上繳利稅2000餘萬元,是全區的工業重鎮。全鎮現有耕地9493畝,其中水田85畝,主産玉米、紅苕、洋芋,黃連、蠟蟲為本地特色産品,2005年完成農業總産值105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
金河鎮資源十分豐富。水資源屬大渡河水係,主要有順水河、野牛河、金口河三條大河流,水能藴藏量4萬千瓦,目前全鎮建成小水電站18座,裝機總容量3.8萬千瓦。礦産資源據地質部門初步調查,白雲石儲量3億噸,可供全部開採;硅石礦儲量1.4億噸; 磷礦儲量80萬噸,可供開採20萬噸;石灰石藴藏量約1億噸,可供開採5000萬噸。全鎮擁有森林面積5萬餘畝,其中天然林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0%,境內擁有珙桐、水杉、銀杏,小熊貓、黑熊、扭角羚等國傢一、二級保護珍稀動植物。 |
|
金河鎮位於淅川縣城西部,東臨鸛河,南與老城鎮接壤,西與大石橋鄉毗鄰,北與毛堂鄉相依。全鎮轄36個行政村,300個村民小組,10600戶,40680人。總面積153平方公裏,其中耕地面積3.8萬畝,林地面積18.1萬畝。境內有4座小型水庫,蓄水量達1200萬立方米。礦産資源豐富,主要有銅、鐵、煤、石英、大理石等,其中大理石儲量約50萬立方米,各種石材産品暢銷國內外。
該鎮主要糧食作物為小麥、玉米、紅薯、芝麻、緑豆、大豆等。經濟作物主要為蔬菜、煙葉、油料、中藥材等,現已形成5000畝蔬菜基地,所産精細菜、反季節蔬菜占縣城市場30%以上,部分還遠銷周邊縣市。目前,全鎮已形成“三大園區”,即城郊10村無公害蔬菜示範區,山區5000畝林果示範區,丘陵以煙葉為主的3000畝農業一體綜合開發生態園區。神仙洞、駐馬山、金水遊園等一批旅遊項目帶動了餐飲、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産業發展。 |
|
- : Jinhe Town
|
|
金河 |
|
|
|
平安社區 | 楊傢村 | 蓮花村 | 五星村 | 北溝村 | 創業社區 | 振興社區 | 勝利社區 | 金河社區 | 東升村 | 金河社區 | 石井村 | 河灣村 | 後河村 | 曙光村 | 燈塔村 | 茶坪村 | 元山村 | 後營村 | 薛莊村 | 黎明村 | 袁傢村 | 八拜村 | 後三富村 | 前三富村 | 沙良村 | 東達賴營村 | 西達賴營村 | 棚鬆營村 | 後白廟村 | 前白廟村 | 天平營村 | 格爾圖村 | 章蓋營村 | 大一間房村 | 甲拉營村 | 根堡村 | 班定營村 | 碾格圖村 | 色肯板村 | 旭泥板村 | 泉子什村 | 茂盛營村 | 毫沁營村 | 小一間房村 | 曙光村 | 東黑炭板村 | 西黑炭板村 | 七圪臺村 | 四間房村 | 羊蓋板村 | 什不斜氣村 | 東光社區 | 金匯社區 | 茶亭村 | 山根村 | 張灣村 | 後灣村 | 後窪村 | 魏莊村 | | | | | | 更多結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