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620302 |
|
城市概況
金川位於河西走廊東部騰格裏沙漠南緣,東經101°29′至102°34′,北緯38°至39°。古“絲綢之路”從此經過,是新歐亞大陸橋沿橋城市之一。南面臨永昌縣;北靠內蒙古自治區;東與武威相連;西與張掖毗鄰,金昌市人民政府在本區,又有金川公司、八冶公司駐金大企業,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和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
全區總面積3770平方公裏,總人口19.3多萬人,轄寧遠堡、雙灣兩鎮,6個街道辦事處。區內現有2個國營農場、1個區屬園藝場、26個機關、企事業單位農、林場,27個行政村,164個村民小組。有漢、回、藏、東鄉、裕固等民族。
金川區轄6個街道、2個鎮:濱河路街道、桂林路街道、北京路街道、金川路街道、新華路街道、廣州路街道、寧遠堡鎮、雙灣鎮。
金川區始建於1985年,係甘肅省金昌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因鎳礦儲量居全國首位,被譽為祖國鎳都。
區人民政府住所地金昌市北京路,郵政編碼:737100,電話區號:0935.
自然地理
位於州境西南部,地處北緯30°04’~31°58’、東經101°13’~102°19’之間。全縣面積為5408.47平方公裏。東鄰小金,西南與甘孜州道孚、丹巴縣接壤,西北與壤塘縣毗鄰,東北與馬爾康縣相連。地勢由西北嚮東南傾斜,西北部為海拔4000米左右的山塬地帶,東南部為峽𠔌區。
山巒起伏,雪峰突兀,大金川橫貫全境,境內流長150公裏。東部的八十貢塔拉山峰海拔5068米,西部馬奈河壩海拔2015米,相對高差達3000餘米。境內屬大陸性高原季風氣候,多晴朗天氣,晝夜溫差較大。常有鼕幹、春旱和伏旱。年均氣溫127c,年均日照2129.7小時,無霜期184天。年均降水量616.2毫米,蒸發量1500毫米,河𠔌地帶氣候乾燥。
建置沿革
金昌歷史悠久。早在4000多年前的原始氏族社會,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商周時期,為西戎牧地。春秋戰國至秦,月氏駐牧於此。漢初,屬匈奴休屠壬轄地,自西漢武帝置縣,到元初的千餘年間,曾設彎鳥、番和、細靴 顯美、番禾、焉支等郡、縣。元置永昌路,明置永昌衛,清改為永昌縣,沿用至今。1936年11月,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進駐永昌,建立了中華蘇维埃永昌區(縣)政府,僅存23天。
1958年10月,永昌縣白傢咀發現大型硫化銅鎳礦。隨着鎳礦的開發,昔日黃羊出沒、人跡罕至的荒漠戈壁上建起了一座新興的工業城鎮一金川。 |
|
1、概況
呼和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金川區是在改革開放大潮的推動下和鄧小平南巡談話精神的鼓舞下闢建的,於1992年8月8日正式奠基建設,1995年7月31日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為自治區級開發區,1999年8月7日被自治區科委批準為自治區民營科技工業園區,2000年7月2日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傢級開發區。
金川區位於呼和浩特市西北大青山南麓土默川平原腹地,地處呼和浩特一包頭一鄂爾多斯資源富集的金三角要道口,是連接呼包兩市工業走廊的橋頭堡。總規劃面積達11.97平方公裏,首期開發6平方公裏。周圍半徑200公裏範圍內有煤炭、稀土、高嶺土等上百種儲量極為可觀的礦藏,以及豐富的皮、毛、絨、乳等農畜土特産品,地下水資源豐富且水質優良,被譽為“天然礦泉水”。區域內資源豐富,經濟、科技、教育實力雄厚,為實施資源轉換戰略,發展優勢産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金川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有3條主幹道直通市區。開發區北接110國道和呼包高速公路,南靠京包鐵路,東連呼準公路,距呼和浩特火車站5公裏,距飛機場20公裏。呼和浩特西站規劃在金川區西區,將極大的方便企業的原料運進和産品輸出。
金川區周邊環境良好,由東嚮西有國傢級大青山森林公園、烏素圖召、五一水庫、喇嘛洞和哈素海等旅遊景點。著名的舊石器時代的大窯文化遺址、戰國時代的長城、漢代的王昭君墓、遼代的白塔、明清時代的召廟文化,構成了呼和浩特市特有的文化旅遊景觀。金川區緊依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市內聚集了自治區7%的高等院校和70%以上的科研機構,在校大中專學生達8.3萬人,專業設置全面,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教育、人才培訓體係,為開發區發展提供了較為充足的科技力量和人才資源。“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按照追求精品、超前發展的思路,堅持“高起點設計、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管理”的建設方針,金川區高標準規劃了現代化工業園區的宏偉藍圖,不斷加大硬環境建設力度。建區以來,按照“七通一平”的要求,開發區纍计投入資金16多億元人民幣,在首期開發的6平方公裏的區域內,建有日供水4萬噸水廠一座,11萬伏變電站一座,70蒸噸、31蒸噸和20蒸噸供熱供汽基地3處,並接通了西郊電廠餘熱管道嚮開發區集中供熱,開通了2000門光纜程控電話,區內已建成各類學校、醫院、廠房、寫字樓等總面積達60餘萬平方米,逐步形成了以發展外嚮型經濟和高新技術産業為主體集科研、工業、倉儲、商貿住宅和文化娛樂為一體的多功能綜合開發區。正在建設的呼和浩特出口加工區,規劃在金川區西區,它的建成必將使開發區成為外嚮型企業最集中、出口規模最大、對外開放程度最高的貿易示範區。已投入使用的呼和浩特第二長途通信樞紐和內蒙古郵政處理中心更完善了開發區的區域服務功能。占地10.69萬平方米,融中西文化為一體的金川文化廣場和三星級的麗山湖度假村已成為人們休閑娛樂的女子去處。走進金川區, “一街一個樹種、一路一種緑化格式”的美化格局,處處給人的是緑、亮、淨、美的感覺,現代化的氣息撲面而至。
金川區在不斷加大投資“硬”環境建設的同時,十分重視“軟”環境建設。堅持“共融、才能雙贏”、 “環境是生命,創新是靈魂”的發展理念,不斷改善投資軟環境。首先在內部管理運行中,本着“精簡效能'的原則,實行了“一站式”管理和“跟隨式”服務的運行機製,建立了企業投資服務中心,開展了一係列承諾服務。一是辦理入區項目,凡材料齊全、符合金川區産業政策和環保要求的,予以立即批復,在一個工作日內領取項目批復文件;對重大特殊項目實行先行文、後補手續的特事特辦程序;外引項目一周內核發外商投資批準證書,外資企業立項變更隨到隨辦,二是對企業要求解决的問題,指定專人負責,2天之內查清問題,4天之內對企業做出答復;對一些難以及時解决的重大問題,由管委會組織召開現場辦公會,協調解决。三是全天受理企業的投訴,企業投訴後24小時做出確認回覆,3天內核實完畢,提出處理意見,並通知投訴人;如確屬復雜事項,也要及時通知投訴人進展情況。其次是在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和呼和浩特市賦予的優惠政策的同時,開發區也製定了一係列有利於國內外投資商發展的配套措施和辦法。凡在金川區註册並依法經營和納稅的企業,參照其生産經營狀況及繳納稅收情況,按照一事一議的辦法,財政給予一定的扶持。對於高新技術企業、外資企業和重點工業項目,給予特殊的優惠。金川區優越的投資環境和良好的發展氛圍,吸引了來自日本、美國、韓國、香港、澳門等十多個國傢和地區以及深圳、北京等內地企業前來投資,到目前,已纍计批準入區註册工商企業577傢,其中外資企業46傢,引進內資38.08億元,實際利用外資3577萬美元,形成了以資源開發為主體,高新技術産業為導嚮的工業體係,産品涉及食品、醫藥、輕工、建材、臺金、紡織、機械、化工、電子信息等十幾個門類和行業,逐步培育了一批以伊利集團、三吉利稀土公司和惠幹藥業集團為代表的骨幹企業和名牌産品,初步形成了五大産業,即以農畜産品資源開發利用為主的緑色食品工業;以稀土及非金屬礦物資源利用為主的新型材料工業;以皮、毛、絨等資源深加工為主的輕紡工業;以蒙藥和中藥開發為主的生物醫藥技術工業;以軟件開發和網絡技術為主的信息産業,這五大産業群,成為金川區強有力的經濟增長點。
金川區的發展受到黨和國傢領導人的親切關懷,江澤民、李鵬、$容基、鬍錦濤等黨和國傢領導人曾親臨開發區視察指導工作,對金川區的發展提出了寶貴的意見。領導的親切關懷與厚望,更加激勵着金川人團结拼搏,與時俱進。展望未來,任重而道遠。金川區將繼續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思想,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迎接入世的挑戰。繼續堅持“團结、奉獻、求真、務實、創新、拼搏”的精神和“共融、才能雙贏”的發展理念,加大實施“親商、安商、扶商、富商”工程,不斷推進工業化、城市化、信息化進程,努力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
2、主要駐區單位
伊利 億陽 福瑞 元和 惠豐 蘭太等
3、呼和浩特出口加工區
呼和浩特出口加工區是經國務院批準的自治區唯一的國傢級出口加工區,於2002年6月2l日成立,位於呼和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金川區西區,規劃面積2.21平方公裏,規劃功能區有:管理服務區、海關監管區、標準廠房區等。
呼和浩特出口加工區由海關監管,實行全封閉管理,按照“境內關外”的管理模式,出口加工區內的企業,不實行進出口貿易配額、許可證管理制度,取消了銀行保證金臺帳制度,實行備案制度,境外進口貨物全額免稅或保稅、境內貨物入區按出口辦理出口退稅,入區企業可以享受國傢賦予的免徵增值稅的稅收優惠政策。區內海關、商檢、工商、稅務、銀行、外經貿等機構一應俱全,海關實行一次申報,一次審單,一次查驗,24小時通關服務,企業不出園區就可以辦理一切進出口手續。出口加工區內可設立出口加工企業,專為出口加工企業提供服務的倉儲企業和經海關核準的專門從事加工區內貨物進出的運輸企業。重點發展輕紡工業、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緑色食品、輕工機械等領域的出口加工企業,將是自治區外嚮型企業最集中、對外開放程度最高的地區,將成為自治區出口規模最大、出口創匯最多的加工貿易示範區。
首期工程投資1.5028億元,啓動並完成出口加工區路網工程、配套設施工程、緑化美化亮化工程、標準廠房建設工程等。路網工程:新建寬18米的三縱一橫主幹道及寬4米的巡邏道路4條,總長8。16公裏,總面積67342平方米,鋪設各種管綫24.881公裏。配套設施工程:高標準建設建築面積為5268.2平方米的海關辦公大樓和卡口一座。緑化美化亮化工程:在出口加工區內植樹侗84株,安裝路燈142盞。標準廠房建設工程:建成10000平方米的標準廠房。
目前,總投資5億元人民幣的內蒙古騰飛輪胎股份有限公司年産60萬條全鋼載重子午輪胎項目已開工建設。總投資2億元人民幣的臺灣誠洲股份有限公司液晶顯示器、通信産品及其它電子元器件生産項目,已達成友好協議,準備入駐開發區。
呼和浩特出口加工區是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正式上報國務院批準的自治區唯一的國傢級出口加工區,該區位於呼和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金川區西區,規劃面積 2,21平方公裏,首期開發1平方公裏。 目前, 出口加工區規劃、論證等前期工作已結束,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已全面展開。
出口加工區按照功能規劃為: 管理和服務區、海關監管區、標準廠房集中區、加工企業集中區。出口加工區為海關實施封閉管理的特殊區域, 實行境內關外的監督模式, 按國際慣例操作運行。
4、金川南區
金川南區於2005 年闢建,位於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小黑河鎮,東起呼準公路,西至建設中的呼準鐵路,南起大黑河,北至小黑河南岸,地勢平坦,水質優良,總規劃控製用地面積為 36 平方公裏,首期開發面積 14.45 平方公裏。作為國傢級開發區——呼和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金川區的核心組成部分,建成後將成為我國西部地區重要的汽車整車組裝、生物製藥、食品加工和電子信息産業基地。 |
|
金川縣, 金川 |
|
金川區種苗場 | 金昌市金川區 | 金昌市金川區順達公司 | 金昌市金川區福利化工廠 | 金昌市金川區電力有限公司 | 金昌市金川區陳傢溝供銷社 | 金昌市金川區寧遠堡鎮磚廠 | 呼和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金川區 | 金昌市金川區寧遠堡供銷合作社馬傢岸分銷店 | 金昌市金川區寧遠堡農村信用合作社 | 金昌市金川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雙灣信用社 | 金昌市金川區寧遠堡供銷社西坡分銷店 | 金昌市金川區雙灣農村信用合作社 | 金昌市金川區財源建築有限公司 | 金昌市金川區寧遠鎮寧遠村第三采石廠 |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金昌市分公司金川區北京路延伸段營業廳 |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金昌市分公司金川區公園路第二營業廳 | 金昌市金川區寧遠堡供銷社西灣分銷店 | 金昌市金川區寧遠堡供銷社白傢咀分銷店 | 金昌市金川區寧遠堡供銷社下四分分銷店 | 金昌市金川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高岸子分社 | 金昌市金川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西坡分社 | 金昌市金川區金園福利綜合加工廠 | 金昌市金川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金三角分社 | 金昌市金川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新華路分社 | 金昌市金川區寧遠堡供銷社夾溝分銷店 | 金昌市金川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城區信用社 |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金昌市金川區支公司 | 金昌市金川區農業綜合開發處 | 金昌市金川區寧遠堡供銷社百貨門市部 |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金昌市分公司金川區公園路營業廳 | 金昌市金川區寧遠堡供銷社綜合經營部 |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金昌市分公司金川區建設路營業廳 |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金昌市分公司金川區雙灣營業廳 | 金川區寧遠堡鎮機械化砂石廠 | 金昌市金川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竜首分社 | 金昌市金川區寧遠堡供銷社白傢咀八隊收購部 | 金昌市金川區城區農村信用合作社 |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金昌市金川區支公司寧遠堡營銷服務部 | 金昌市金川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寧遠堡信用社 | 金昌市金川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東四溝分社 | 金昌市金川區陳傢溝供銷合作社農資百貨經營部 | 金昌市金川區陳傢溝供銷社萬利宏商場 |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金昌市分公司金川區延安路營業廳 | 金昌市金川區雙中農副産品購銷站 | 金昌市金川區雙灣鎮嶽傢溝磚廠 | 金川區雙灣鄉嶽傢溝村土特産購銷處 | 金昌市金川區寧遠堡供銷社新華分銷店 | 金昌市金川區雙灣鎮天生炕四隊磚廠 | 金昌市金川區寧遠堡供銷合作社 | 金昌市金川區寧遠堡供銷社收購門市部 | 金昌市金川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白傢嘴一分社 | 金昌市金川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西灣分社 | 金昌市金川區寧遠鄉金川旅社商店 | 金昌市金川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 | 金昌市金川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長春路分社 | 金昌市金川區寧遠堡鎮金川旅社 | 中華聯合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金昌市金川區支公司 | 金昌市金川區高岸子校辦保溫材料廠 | 金昌市金川區寧遠堡供銷社高岸子分銷店 | 中國農業銀行金昌市金川區支行 | 金昌市金川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天生炕分社 | 金昌市金川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白傢嘴二分社 | 金昌市金川區寧遠堡鎮夾溝村一磚廠 | 金昌市金川區陳傢溝供銷社文化鞋帽商場 | 金昌市金川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盤旋路分社 |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金昌市金川區支公司雙灣營銷服務部 | |
|
|
新華路街道 | 北京路街道 | 廣州路街道 | 桂林路街道 | 濱河路街道 | 金川路街道 | 寧遠堡鎮 | 雙灣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