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公元前6世紀時,東漢張道陵創立的一種宗教,奉老子為教祖,南北朝時盛行起來 道德教化。《墨子·非儒下》:“吏不治則亂,農事緩則貧。貧且亂,倍政之本,而儒者以為道教 ,是賊天下之人者也。”《晉書·王沉傳》:“九郡之士,鹹悅道教 ,移風易俗。”《明史·孝義傳序》:“觀其至性所激,感天地,動神明,水不能濡,火不能爇,猛獸不能害,山川不能阻,名留天壤,行卓古今,足以扶樹道教 ,敦厲末俗,綱常由之不泯,氣化賴以維持。” 我國主要宗教之一,東漢張道陵根據傳統的民間信仰而創立,到南北朝時盛行起來 One of the major religions in China, Eastern Han Zhang Daoling according to established traditional folk beliefs, prevalent up to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我國主要宗教之一, 東漢 張道陵 根據傳統的民間信仰而創立,到 南北朝 時盛行起來。奉 元始天尊 、 太上老君 為教祖。初時,入道者須交五鬥米,故又稱“五鬥米道”。 金 元 以後分正一、全真二派。《周書·武帝紀上》:“十二月癸巳,集羣臣及沙門、道士等,帝升高座,辨釋三教先後,以儒教為先,道教 為次,佛教為後。” 明 馮夢竜 《夢磊記·觀梅感夢》:“朕乃 宋 朝第八代天子是也,初封 端王 ,入承大統,素好道教 ,別號 道君皇帝 。” 指佛教。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譯經下·求那跋摩》:“﹝ 宋文帝 ﹞又遣沙門 法長 、 道衝 、 道儁 等往彼祈請,並致書於 跋摩 及 闍婆王婆多伽 等,必希顧臨 宋 境,流行道教 。” 道教 是中國主要宗教之一。東漢時形成,到南北朝時盛行起來。道教 徒尊稱創立者之一張道陵為天師,因而又叫“天師道”。後又分化為許多派別。道教 奉老子為教祖,尊稱他為“太上老君”。
因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宇宙萬物的本原,故名。東漢張道陵創立的“五鬥米道”為道教 的定型化之始。南北朝時宗教形式逐漸完備。奉老聃為教祖,尊稱“太上老君”。以《道德經》(即《老子》)、《正一經》和《太平洞經》為主要經典。奉三清為最高的神。要人脫離現實,煉丹成仙。
道教 的第一所國傢級道觀位於洛陽上清宮。 道教歷史發展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aoism道教历史发展 道教历史发展
我國古代先民認為萬物有靈,進而産生了對自然的崇拜,的崇拜,靈魂的崇拜,祖先的崇拜,慢慢發展到祖先與天神合一,成為至上神的雛形。鬼神崇拜早在原始社會時期便已存在。先民們將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山川河嶽,皆視為有神主宰,因而産生敬畏感,乃對之頂禮膜拜。那時先民們除認為萬物有靈而産生自然崇拜外,還認為人死後靈魂不滅,因而又産生了對鬼神的崇拜。各種喪葬禮儀和祭鬼、驅鬼儀式隨之逐漸形成。《竹書記年》中載:“黃帝崩,其臣左徹取衣冠幾杖而廟祀之”。至殷商時代,史前時期的自然崇拜已發展到信仰上帝和天命,初步形成了以上帝為中心的天神係統,遇事便由巫祝通過卜筮以嚮上帝請求答案;原始的鬼神崇拜已發展到以血緣為基礎,與宗法關係相結合的祖先崇拜,其祭祖活動定期舉行。這時期已出現專門從事溝通鬼神和人類的宗教職業者—巫祝。其中巫以歌舞降神,並有一套符咒驅鬼的巫術;祝以言辭悅神,是宗教祭祀活動中負責迎神祈禱的司儀者。他們替人治病、卜筮吉兇,畫符念咒等。當時國傢和社會均受巫祝支配。周代鬼神崇拜進一步發展,所崇拜的鬼神已形成天神、人鬼、地祗三個係統。並把崇拜祖宗神靈與祭祀天地並列,稱為敬天準祖。蓋所謂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
後世道教 所以成為多神教,即源於古代之鬼神崇拜;後世道教 做齋醮法事,亦與古人鬼神祭祀禮儀和禮製有密切的關係。人們崇拜神靈就要舉行祭祀活動,而祭祀活動離不開“禮樂文明”,禮樂文明隨着春秋時期的“禮崩樂壞”,逐漸由上層走嚮民間,被後來的民間方士和巫覡所繼承,道教 成立後,演變為道教 的齋醮科儀。所以說,夏商周三代的禮樂文明有相當的一部分被道教 保存下來。道教 實際上是禮樂文明的繼承者。神仙信仰亦可上溯到我國遠古原始社會時期。其證據之一便是《山海經》。該經記載了我國原始社會時期的神話及宗教信仰,其內容相當豐富和係統。它為道教 仙學的遠源提供了依據。《山海經》中,提出了長生信仰;提出了神仙與羽士之存在;描述了神仙天都;記載了祭祀的祀禮及奇異的方術。
在遠古原始社會時代,已有人開始學仙。史載軒的黃帝“且戰且學仙”“黃帝問道於廣成子”,後修道成功,於鼎湖白日乘竜升天。
到了戰國時期,神仙信仰已經相當廣泛。這是,出現了許多記載神仙傳說的著作,書中載有不少關於仙人、仙境、仙藥等傳說的文字。如《莊子·逍遙遊》中有這樣的描寫:“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禦風竜,而遊乎四海之外”。其它,如《列子》書中的《湯問篇》、《黃帝篇》、《周穆王》,屈原的《離騷》、《天問》、《九歌》等都將仙境描畫的美妙而神秘,其仙人亦被描繪成外生死、極虛靜 、不為物纍、超脫自在,能騰雲飛行的神奇人物。漢代的《淮南子》、《史記》中亦有類似描述。
伴隨神仙之說的出現,尋求仙境、仙人,傳布成仙之方的方士便出現了。他們將神仙學說及方術與鄒衍(戰國時期著名方士)的陰陽五行學說柔和起來形成了方仙道,主要流行於燕齊的上層社會,其法形解銷化,依托鬼神,企望長生成仙。從戰國(前2 75—前221)中後期到漢武帝(劉徹,前140—前87)時,在方士(亦稱神仙傢)們與帝王將相之鼓動下,掀起了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入海求不死藥事件。齊威王、齊宣王和燕昭王、秦始皇、漢武帝等都曾派方士到海上三神山尋求神仙及不死藥,其規模越來越大。那時最著名的方士有宋毋忌、正伯僑、鄒衍、徐福、盧生、李少君等人。我國獨有的神仙信仰沿襲而下,到東漢中、晚期為道教 所繼承,成為道教 信仰的核心內容。
漢武帝後,方仙道逐漸與黃老學結合嚮黃老道演變。 東漢順帝時(126—144年),張陵於蜀郡鶴鳴山(今四川大邑縣境內)創立了五鬥米道,又名正一盟威道。
漢末魏晉時期是我國道教 發展的重要時期。漢末的政治風氣以及魏晉玄學的社會購貨直接影響着道教 的行為方式和存在認識。它們雖然同出於對老莊學說的認識,但竹林七賢等人的行為方式在道教 人的行為規則上有重要的先風之要。魏晉的政治環境和社會風氣對道教 而言是難得的發展機會和發展助力。東晉道傢的著名學者葛洪的 《抱樸子》在道傢體係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葛洪本人也被認為是道傢的重要人物。對道傢學派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抱樸子》在中國的道傢醫學中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傳唐代初年,有個叫吉善行的人,再羊角刪遇見一位須發皓白,騎着白馬的老人。老人對他說:轉告大唐天子,如今治國有方,衹要再長安城東建一座安化宮,內設道像,就能永保社稷,天下太平。說罷騰空而去。不久,老人再次顯靈,聲稱:我是無上神仙,姓李,號老君,是當今皇帝的祖先。從此,李唐皇室自稱是老子李耳的後裔,尊老子為“聖祖”。顯然,這段神話是唐皇室自己編造的,目的是為李唐政權增添一道神聖的光環。後來宋朝皇帝也仿效唐朝做法,虛構一位姓趙祖先趙玄郎,奉為道教 尊神,尊為“聖祖”。由於唐、宋皇室的尊崇,宮觀大興,信徒日增,道教 的發展到達極盛。 道教崇奉的神靈 Worship the gods of Taoism 道教 是崇拜多神的宗教。道教 崇奉的神靈種類繁多,下面衹能介紹一些地位較高且較有影響者。 道教 三清
1.三清指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它們是道教 的最高主神,實是“道”的一體三位。“三清”的說法始於六朝,但此時“三清”多是指“三清境”,即太清境、玉清境和上清境,分別為神寶君、天寶君、靈寶君三位大神居住。後來,“三清”纔逐漸作為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的通行代稱,而“三清境”亦成為其居住地。
2.四禦是地位僅次於三清的四位天帝,具體指:北極紫微大帝(總禦萬星),南極長生大帝(主掌人間福壽),勾陳上宮天皇大帝(統禦萬雷),承天效法後土皇地祗(執掌陰陽生育,萬物之美,大地山河之秀)。
3.諸星神星辰之神在道教 中的地位很高,主要有五曜(五星)——歲星(木星)、鎮星(土星)、太白星(金星)、辰星(水星)、熒惑星(火星)。 此外還有東西南北中“五鬥星君”,以及二十八宿星君、紫微垣衆星君、太微垣衆星君、天市垣衆星君等。其中,最受崇奉的是“鬥姆”。“鬥姆”作女像,傳說她生出了北斗七星,能普垂醫治之功。此外,北斗、南鬥星君也很受世人崇奉,據《度人經》言,北斗主死,南鬥主生,故民間多舉辦“北斗會”、“南鬥會”。在諸星神中,影響較大的還有四方二十八宿星君。二十八宿中,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組成竜形,稱青竜;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組成鳥形,稱朱雀;西方七宿(奎、婁、胃、昂、畢、觜、參)組成虎形,稱白虎;北方七宿(鬥、牛、女、虛、危、室、壁)組成龜形,稱玄武。青竜、白虎、朱雀、玄武合稱“四方之神”。
4.三官大帝即天、地、水“三官”,有關其來歷說法頗多,或說起源於中國古代宗教對天、地、水的自然崇拜,或說起源於五行中金(主生)、土(主成)、水(主化)三氣,或以為即堯、舜、禹,等等。“三官”在早期道教 中就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漢末天師道為病人祈禱時需舉行“三官手書”儀式,即將病人姓名和服罪之意寫於紙上分別送呈天、地、水三官。南北朝時期,“三官”又與“三元”相配而成為“上元天官紫微大帝”、“中元地官清虛大帝”、“下元水官洞陰大帝”。據稱,天官能賜福、地官能赫罪、水官能解厄,分別誕生於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各地的人們為了祈福、拔罪和禳災,多分別在這三個日子舉辦“上元會”、“中元會”和“下元會”。
5.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在普通民衆的心目中似乎是天界最高的神靈,有人以為其乃是由殷商時期最高的天神“帝”或“上帝”發展而來。在早期道教 的《真靈位業圖》中,有“玉皇道君”和“高上玉皇”之名,但其階位卻並不高,僅排在玉清三元宮右位的第十一及第十九位。宋代,真宗皇帝稱其遠祖趙玄朗得玉皇之命而降授天書於趙宋,故特上玉皇大帝號曰“太上開天執符禦歷含真體道玉皇大天帝”,後徽宗又再加封為“太上開天執符禦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從而大大提高了玉皇在民間的威望,令玉皇信仰流行開來。道教 多將玉皇視為“三清”之下的“四禦”之一,以為他是地位僅次於“三清”的“總領宇宙主宰之君”,其職能是“承三清之命,察紫微之庭”,“小事專掌,大事申呈”。每年正月初九玉皇聖誕日,道觀和民間多舉辦“玉皇會”。
6.文昌帝君文昌本是星名,亦稱文麯星或文星,古時被認為是主持文運功名的星宿,漢代則專指天上文昌宮的第四星——司命星。其成為道教 與民間所信奉的文昌帝君,乃與蜀中的梓潼神張亞子(又作張惡子或張堊子)有關。安史之亂時,唐玄宗避亂入蜀,曾夢見張亞子顯靈,並追封他為左丞相;唐末,唐僖宗為避黃巢之亂入蜀,又親祀梓潼神,追封張亞子為濟順王。經唐朝皇帝的崇拜,梓潼神張亞子遂由地方神成為天下通祀的大神。宋代,梓潼神又多次得皇帝加封,並因預卜科舉功名甚驗而甚得讀書人信嚮。元延祐三年(1316年),元仁宗敕封張亞子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並欽定為忠國、孝傢、益民、正直之神,至此梓潼神與文昌星神遂合二為一,稱文昌帝君。元明以後,各地多建有文昌宮、文昌祠等,人們多於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誕辰日舉行“文昌會”。
以上僅是道教 所崇神靈中很小的一部分。實際上,道教 崇拜的神靈成千上萬,他們多在舉行齋醮法會時被恭請莅臨,如唐宋時的《道門科範大全集》《道門定製》等道教 科儀經典中即收錄有大量的道教 神名。此外,各路神仙的事跡在道教 經典中也多有記載,如漢代的《列仙傳》、晉代的《神仙傳》以及元代的《歷世真仙體道通鑒》等,俱記有歷代神仙得道之事。
附註:道教 內沒有鴻鈞、陸壓、鎮元子等人,這些都是小說編造的人物。 道教神仙的來源 The source of immortal 一、來源於中國古代原始宗教的崇拜物
1、自然崇拜
天、地、日、月、星辰、雷、電、風、雨、山川、河流等都作為信仰對象,神化而加以崇拜。
例如土地、星君、雷公、電母、風伯、雨師、山神、河神等。
傳統神學影響,是認識與研究道教 神仙譜係的首要因素,中國原始社會的自然宗教逐漸嚮人為宗教(即神學宗教)的過渡,大致在殷周時代,殷人崇尚鬼神,如占卜,留下了大量的殷墟卜辭。周代的鬼神崇拜,在《周禮·大宗伯》記:“大宗伯之職,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之禮”,其天神有昊天上帝,日月星辰,風師,雨師,地有社稷,五嶽,山林川澤,四方百物,人鬼則祭祖先也。中國古代宗教正是在此基礎上逐步充實形成了天神、地、人鬼的崇拜係統,這是道教 神靈崇拜的主要來源。
2、圖騰崇拜
把某種動物或植物作為崇拜的對象。
例如竜、鳳、熊、虎、玄鳥,花、槐等,成為竜神、花仙等。
如鄂倫春族稱公熊為“雅亞”,意為祖父,稱母熊為“太帖”,意為祖母。鄂溫剋族人稱公熊為“和剋”(祖父),母熊為“惡我”(祖母)。苗族、瑤族、畲族的盤瓠傳說。
3、鬼魂崇拜
例如閻王、黑白無常、鬼王等。
據說為黎族宗教的一種主要內容,及恩施土傢族人原始宗教信仰最重要的內容。在道教 信仰的影響下,雲南瑤族的鬼魂崇拜不論是個體的祈神驅鬼,還是集體的驅鬼除邪,其宗教儀式、儀式主持者、祈禱的神祗、助其驅鬼除邪者等都已明顯道教 化,說明其原有的鬼魂崇拜已成為瑤傳道教 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4、 生殖、 祖先崇拜
例如黃帝、三皇五帝等。
彝族、瑤族、基諾族、漢族等許多民族。
二、對聖賢崇拜的承襲
孔子、孟子、關公、嶽飛等。
早期道教 經典《太平經》就有“聖人”、“賢人” 崇拜。以及《上清衆仙真記》、《真靈位業圖》、《無上秘要》的“道人名品”等列堯舜禹三王,殷湯、周武、齊桓公、漢高祖、劉備等帝王,和諸子聖賢孔丘、顔回、墨翟等。
三、教派因素對道教 神仙譜係的構建也有重要影響
道教 教派衆多,從創教之始,在至上最高神上就有所分歧。
早期的五鬥米道創教時,以太上老君為教主,供奉“三官”,從而魏晉南北朝時,北魏寇謙之的天師道,由於其享“天師之位”,受“清整道教 ”之命,得《雲中者音誦新科之誡》20捲,均假“太上老君”之名,為此,他依然崇奉太上老君就成為必然的了。
太平道開始創教時,後者則崇拜黃老,供奉“中黃太乙”。東晉中後期,上清派、靈寶派相繼出現,新出現的《上清》《靈寶》經中,不再尊太上老君為至上神。上清派以元始天王或太上玉晨道君為最尊,靈寶派以元始天尊和太上大道君地位最顯,有的經書也列太上老君,但其排列地位稍次。
後來在各派協商,融合中提出“道不可無師尊,教不可無宗主,故老君師太上玉晨大道君焉,大道君即元始天尊之弟子也。”的共識,正是在這種師徒關係下,使他們成為三位一體的“三清尊神”,為道教 神仙譜係中的最高神。
另外,各派又有自己的創派真人、主祭神靈等。
道教 在吸收各種原始宗教、民間宗教、神話傳說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神仙譜係,並與原來的地方宗教或融合,或形成總支形式。
道教 也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它時常與其它宗教、人們的傾嚮願望相互影響。
幾千年間,中國的道教 、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各個教派排間雖然也時常有矛盾,但沒有爆發過大的宗教戰爭,這是值得慶幸的。 道教門派組織 Taoist martial art organizations 道教 內部門派衆多,因分派示準不同而名稱各異。
據學理分有積善派、經典派、符籙派、丹鼎派(金丹派)、占驗派五類。按地區分有竜門派、嶗山派、隨山派、遇山派、華山派、崳山派、老華山派、鶴山派、霍山派、武當派等。
按人劃分則有少陽派(王玄甫)、正陽派(鐘離漢)、純陽派(呂洞賓)、海蟾派(劉操)、三豐派(張三豐)、薩祖派(薩守堅)、紫陽派(張伯端)、伍柳派(伍衝虛、柳華陽)、重陽派(王中孚)、尹喜派(關尹)、金山派(孫玄清)、閻祖派(閻希言)等。
按道門分有混元派(太上老君)、南無派(譚處瑞)、清靜派(孫不二)、金輝派(齊本守)、正乙派(張虛靜)、清微派(馬丹陽)、天仙派(呂純陽)、玄武派(真武大帝)、淨明派(許旌陽)、雲陽派(張果老)、虛無派(李鐵拐)、雲鶴派(何仙姑)、金丹派(曹國舅)、玉綫派(樵陽真人)、靈寶派(周祖)、太一教(蕭抱珍)、全真教(王重陽)、正一教(張宗演)、真空派(鼓祖)、鐵冠派(周祖)、日新派、自然派(張三豐)、先天派、廣慧派等。
歷史上還有正一宗(張道陵)、南宗(呂純陽)、北宗(王重陽)、真大宗(張清志)、太一宗(黃洞一)、五大宗之分法和天師道、全真道、靈寶道、清微道四大派的分法。還有道德、先天、靈寶、正一、清微、淨明、玉堂、天心八派的說法。
而今許多教派式微,尚存的著名教派有北方的全真教、南方的正一教、茅山教、嶗山教、武當教、閭山教及香港、臺灣的民間道教 派別。 中國道教 協會,省一級地方道教 協會,地區、市一級地方道教 協會。 道術一詞,源出《莊子.天下篇》『見《莊子·天下篇》』,與“方術”、“方技”是一個意思,道教 中人也有稱為“仙術”的。
道教 所從事的道術很多,如占卜、符篆、祈禳、禁咒、內丹、外丹、爐火黃白、闢𠔌、行□、房中、仙藥、服氣等等。宋馬端臨《文獻通考》曾對道術扼要介紹,說:“蓋清靜一說也;煉養一說;服食又一說也;符篆又一說也;經典科教又一說也。”他說黃老列莊之書,所講是清淨無為,而略及煉養;赤鬆子、魏伯陽衹言煉養而不言清淨;盧生、桃少君、欒大言服食而不言煉養;張道陵、冠謙之言符篆而不言煉養、服食;杜光庭以下衹講經典科教。
道教 之術繁多,共分五大類,道教 五術大概解釋如下:
一、山
所謂“山”就是通過食餌、築基、玄典、拳法、符咒等方法來修煉“肉體”與“精神”,以達充滿身心 的一種學問。
食餌——是利用補藥、酒及日常飲食以加強體力,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築基——是利用靜坐法以控製精、氣、神,進而增進體力的一種方法。 玄典——是以老子、莊子思想為基礎,進而達到修心養性的一種方式。 拳法——是以習練各種武術以增強體魄的方法。 符咒——是一種通靈、修煉的法術,其主要作用是避邪鎮煞、趨吉避兇等的一種方術。
總而言之,“山”就是利用打坐、修煉、武學、食療等各種方法以培養完滿人格的一種學問。
二、醫
所謂“醫”,是利用方劑、針灸、靈治等方法,以達保持健康、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方劑——是利用各種藥物製成散劑、丸劑來治療疾病和修煉的一種方術。 針灸——針法和灸法和合稱,是利用人的脈絡、氣血循環的原理,刺激患部,來治療疾病的方術。 靈治——利用掌握人的心靈(心理狀態),進而以治療人疾病的一種方術。也就是現所稱謂的“心理治療”。
總之,“醫”就是利用方劑、針灸、靈治等方式,以治療人的疾病的一種方法。
三、命
所謂“命”,就是透過推理命運的方式來瞭解人生,以穹達自然法則,進而改善人命的一種學問。推命所用的主要著作有“紫微鬥數”、“子平推命”、“星平會海”等。其方式就是以人出生的時間和陰陽五行為理論基礎。
總之,“命”是以推定人的命運,進而達到趨吉避兇的學問,從而改善人類發展的需要。
四、相
所謂“相”,一般包括“印相、名相、人相、傢相、墓相(風水)”等五種,以觀察存在於現象界形相的一種方術。
印相——就是觀看人的印章,以取定命運的方法。印在中國,以前是權力的憑證。 名相——是以人的姓名或店鋪的名稱,通過五格剖相,同時運用命理等結合來推斷吉兇發展的一種方法。 人相——又分為面相與手相兩大類,通過觀察面、手部的紋綫與氣色而了知人吉兇、病理的一種方法。 傢相——也就是陽宅的風水,以觀察其格局,進行分析來推斷對人類所居住的吉兇的一種方術。 墓相(風水)——也就是陰宅,以通過選地安葬祖先,而達到對後代子孫蔭庇的一種方術。
總之,“相”是對眼睛所看到的物體作觀察,以達趨吉避兇的一種方法。
五、
所謂“卜”,它包括占卜、選吉、測局三種,其目的在於預測及處理事情,其中占卜的種類又可分 為“易斷”及“六壬神課”。
占卜——所謂占卜,是以《易經》為理論依據,結合天、人、地三界所相互製約而推斷吉兇的方法。 選吉——主要著作以《奇門遁甲》為代表,通過佈局、布鬥、符咒等結合,處理事物發展不吉的因素, 其主要運用於古代軍事。 測局——主要著作以《太乙神數》為代表,通過十二運卦象之術,是推算國傢政治命運、氣數、歷史變化規律的術數學。 ★內 丹★養 生★武
道教 修持,古代有許多名稱,如修道、修真、修為、修養、養生、衛生、長生術的話等等。不一而足。現在一般稱為“修煉”、“修持”或“養生”。
修持的含義,就是修性煉命。性指精神,命指肉體,修煉就是通過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對精神和肉體進行自我控製,達到“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崇高目的。 道教 禮儀是道士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表現規範。其與戒律所不同之處是,戒律是用條文明確下來,違者必罰。而禮儀則是道士最起碼的舉止規範,違者則視為品行不端。 屬於道教 儀範部分,道教 的禮儀內容很復雜,小到日常稱呼,大到出入行走。凡事都有一定的禮儀,同時,一個修道或奉道者的外在禮儀風範也是其道德修養的體現。 伏羲 女媧 黃帝 老子 莊子 列子 關尹子 茅盈 河上公 嚴君平 黃石公 張良 張陵 魏伯陽 於吉 左慈 葛玄 許遜 葛洪 寇謙之 陸修靜 陶宏景 王嘉 孫思邈 成玄英 李榮 王玄覽 司馬承禎 吳筠 杜光庭 鐘離權 呂洞賓 劉海蟾 彭曉
陳摶 張伯端 石泰 薛道光 陳楠 白玉蟾 劉永年 翁葆光 蕭廷芝 彭耜 王重陽 馬鈺 邱處機 譚處端 劉處玄 王處一 郝大通 孫不二 曹文逸 李道純 張君房 王志謹 張三豐 孫玄清 孫汝忠 陸西星 伍衝虛 王常月 黃守中 閔小艮 劉一明 傅金銓 柳華陽 李涵虛 黃元吉 汪東亭 徐頌堯 劉名瑞 趙避塵 陳攖寧 道教 三十六洞天與七十二福地 Dong Tian Taoist thirty-six blessed with seventy 以下均據唐代道士司馬承禎《天地宮府圖》次序排列
十大洞天:小有清虛天、大有空明天、太玄總真天、三玄極真天、寶仙九室天、上玉清平山、朱明耀真天、金壇華陽天、左神幽虛天、成德隱玄天
三十六小洞天:霍林洞天、蓬玄洞天、朱陵洞天、仙林洞天、玄關洞天、司馬洞天、虛陵洞天、洞靈真天、山赤水洞天、會極亢洞天、玄德洞天、天寶洞天、生上洞天、天司洞天、玄真洞天、真化洞天、太樂洞天、大玉洞天、耀寶洞天、寶玄洞天、秀樂洞天、玉寶洞天、陽觀洞天、太元洞天、華妙洞天、金庭洞天、丹霞洞天、仙都洞天、青田洞天、朱日洞天、太生洞天、良常洞天、紫玄洞天、天蓋洞天、白馬洞天、金華洞天
七十二福地:地肺山、蓋竹山、仙山、東仙源、西仙源、南田山、玉溜山、青嶼山、鬱木洞、丹霞山、君山、大若岩、焦源、靈墟、沃洲、天姥嶺、若耶溪、金庭山、清遠山、安山、馬嶺山、鵝羊山、洞真墟、青玉壇、光天壇、洞靈源、洞宮山、陶山、皇井、爛柯山、勒溪、竜虎山、靈山、泉源、金精山、閣皂山、始豐山、逍遙山、東白源、鉢池山、論山、毛公壇、雞籠山、桐柏山、平都山、緑蘿山、虎溪山、彰竜山、抱福山、大面山、元晨山、馬蹄山、德山、高溪藍水山、藍水、玉峰、天柱山、商𠔌山、張公洞、司馬梅山、長在山、中條山、湖魚澄洞、綿竹山、瀘水、甘山、漢山、雲山、廬山、東海山 書籍【中國道教史】 History of Chinese Taoism】 【books 前 言
綜觀道教 發展的歷史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南北朝時期,道教 得到帝王貴族統治者的支持,躋身社會上層,這是它的第一個發展時期,唐朝皇族與老子攀親,自稱李耳之後裔,政治上給予扶持,大力推行道教 ,這是第二個發展時期。北宋真宗開始,用道教 麻痹人民陶醉自己,藉以掩蓋北方強鄰壓境造成的恥辱,這是道教 發展的第三個時期。明代中期,帝王迷信道教 ,妄圖成仙,道教 受到重視,並幹預政治,參加政府內部的權力爭奪,這是道教 發展的第四個時期。
本文章僅以最簡易的行文方式,總結論述道教 的發展史上最重要的最基礎的理論與相關知識,使那些對於道教 陌生的朋友有一個最直接的瞭解,對於復雜的學術性理論與論述,本文沒有太多的講解,如果您對於道教 有深刻的興趣,不妨多多查找各方面道教 資料充實自己的知識。
道教 與其它的宗教一樣,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有其發生、發展的過程。早期教派並非經由同一途徑,在同一地區和同一時期形成的,並且在很長時間內沒有一個統一的穩定的教團組織,因而中國道教 史的上限極不易認定。在早期存在有符錄派與丹鼎派,但其誕生過程相當復雜。丹鼎派註重清修煉養,又有內丹與外丹之分,其前身就是神仙方術和養生氣功學,它是由戰國時期發展而來的。東漢後期出現的《太平經》與《周易參同契》開始形成早期道教 理論,卻無相應的道教 組織。魏晉時期的內丹經《黃庭經》和外丹經《抱樸子·內篇》儘管社會影響較大,其社會組織力量依然弱小。《老子》與《莊子》也成為道教 産生的另一個重要源頭。由此可見,中國道教 産生的過程是多源的,多渠道的和逐漸靠攏而成的。各教派之間互有影響,但基本上又是獨立發展,時間上前後相錯,並無統一的具體創教時間可言。教名與教徒也沒有統一的稱呼,道教 一詞道見於《老子想爾註》。依此可見道教 的産生可以由《太平經》《周易參同契》《老子想而註》三書看成道教 活動和道教 實體出現的標志。
早期道教 的主要來源與産生的社會背景如下:
第一來源於古代宗教和民間巫術,第二來源於戰國至秦漢的神仙傳說與方士方術,第三來源於先秦老莊哲學和秦漢道傢學說,第四來源於儒學與陰陽五行思想,第五來源於古代醫學與體育衛生知識。
道教 的歷史淵源誕生於漢末,它是漢代社會的産物,是漢代思想文化的組成部分,有着深刻的社會原因。在漢武帝時期直接推動了丹鼎派的形成。另外佛教的傳入與興盛對道教 的産生有刺激和推動作用。
《太平經》是流傳至今的最早的道教 經典。它的主要思想就是:1.神秘的氣化學說,2.三名同心的調和論。即主張君、臣、民直協調共處。3.陰陽五行的災異說。4.天人相通的神仙係統《太平經》的神仙係統一為神人,二為真人,三為仙人,四為道人,五為聖人,六為賢人。它具有兩個神學係統:即天地陰陽係統與神仙係統。這兩者是平行關係,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風雨,道人主教化吉兇,聖人主治百姓,賢人輔助聖人。
《周易參同契》是道教 丹鼎派最早理論著作。其中心思想是運用提示的陰陽之道,參合黃老自然之理,講述爐火煉丹之事,基本上是一部外丹經。其文字古奧難懂,其真義令人不易捉摸。
《老子想而註》是進一步瞭解五鬥米道教 義和理論的重要資料。五鬥米道與太平道最大不同之處就是它非但沒有遭到太平道那樣的悲劇,反而在演變為天師道以後,成為道教 的正宗。
第二章 魏晉之際道教 的傳播與分化
魏晉天師道在北方的傳播與曹操對民間道教 的鎮壓與五鬥米道北遷有極大關係。曹操對於信奉太平道的黃巾軍采用武力鎮壓與招降並舉。後又因太平道領導張魯投降,五鬥米道的上層人物遷入北方居住,漢中的大批信奉五鬥米道的民衆也隨之遷入北方,促成了五鬥米道由巴蜀嚮北方傳播。隨着魏晉統治者對民間宗教活動有極大的戒心以及對宗教活動的禁止,五鬥米道在道教 律令上以及規章制度上極不完善,組織渙散,號令不一,其發展處於停滯。但是在其巴蜀地區及江南地區部分民間道教 組織卻在形成發展傳播之中。如陳瑞領導的巴蜀天師道團,江東的於君道,帛傢道,李傢道等。另外魏晉之際一些神仙方士的活動這些都促成了道教 的傳播與分化過程。
第三章 葛洪與魏晉丹鼎道派
葛洪,字稚川,號抱樸子。生於晉武帝太康四年283年。三十五歲時完成《抱樸子》內篇及外篇兩部文章。內篇論述神仙藥方,鬼怪變化,養生延年的仙道學說,外篇論述人間得失,世事經國治世儒術等。其師承關係為:左慈-葛玄-鄭隱-葛洪。其主要觀點就是神仙是存在的,凡人可以通過學仙修道成為神仙而長生不死。強調人人後天學仙修道的主觀動努力即立志,明師,勤求。
葛洪在《抱樸子·內篇》中指出行氣在在生氣之時,即從半夜以至日中的六個時辰。一天中的另六個時辰是死氣之時,在死氣之時行氣無益。練習時要循序漸進,開始時以鼻吸氣,以口微吐,做到吸多吐少,還要吸吐無聲達到自己的耳朵聽不見,鴻毛放在鼻口之上而不動,要盡量延長吸氣後到開始吐氣的時間。初學的人心中暗數到一百二十,再微微吐出,漸漸練習到能數一千或更長。最後達到能不以鼻口噓收,如在胞胎之中,就算掌握了胎息之法。
另記述守玄一之法可以分形,即分身術。一人可以分身出現數十個本身形象。這種分形之道又叫鏡道。分形術可以通神,自見其身中三魂七魄,還可接見天靈地祗,驅役山河之神。
另外葛江師授奇寶即:《三皇內文》為符道之書之首,它與《五嶽真形圖》是最重要的符咒之書。三皇內文可以禁闢惡鬼,疫氣,虎狼山精,五毒百邪等。可以召見司命司危五嶽之君。《五嶽真形圖》是一種作為符咒使用的平面山嶽示意圖。後來變成純粹的符咒。
葛洪的《抱樸子·內篇》的問世,在某種意義上說,是他站在上層道教 的立場對早期道教 所做的歷史總結。充實了道教 理論,他對後世的道教 影響很大,成熟了丹鼎派,也標志了早期道教 的終結。
第四章 東晉南朝道教 的變革與發展
在道教 史上,東晉南北朝是一段重要的轉折時期,在這個時期,道教 由於門閥族階級的改造,經歷了一番重大的變革,從早期原始幼稚的五鬥米道發展演變為完備成熟的宗教,從主要傳播於民間的道團上升為官方承認的正統宗教,當時中國的南方,是道教 發生變革的主要地區。
東晉以來,佛道二教興盛,需要有大批的新的經典傳播其教義。佛教的經典可以嚮印度求取,而道教 衹能改造前代的書籍以及供鑒佛教的經文了。東晉以後新的出的道經以《三皇經》《靈寶經》《上清經》這三組道經最為重要。即三洞真經。
《三皇經》在元朝被焚,現已失傳。在《道藏》的《洞神八帝妙精經》中保留了不少三皇經的道法,其中共有最上乘的九十二枚符咒,這些符文代表某些天神地祗,仙官天將,五嶽四瀆之君,魂魄邪精的隱諱姓字。修道者得之如按法書吞服或佩帶,便可以召神靈役鬼怪。可謂學習道法符咒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五嶽真形圖》是一類似印章的圖版道士佩之,,神群靈奉親迎。《靈寶經》也是由葛氏傢族傳播的一組道經。其中《靈寶五符序》三捲收錄於《道藏》字號。內容為養生求仙之書。上捲為存思服氣之術,中捲為服食草木藥方,下羊為佩帶或吞服之符錄以及成仙之法。
總而言之,以五行思想為基礎的來構造道教 修煉方術,是上述東晉靈寶諸經共同的特點。因而形成了靈寶派,註重齋戒科教,勸善度人,是靈寶派的兩個顯著特點。這一派的形成與南朝了陸靜修,宋文明等道士有密切關係。
《上清經》是東晉中期以後出現的一組重要的道教 經典。上清經的問世及傳布,在道教 內部開創了一個新的派別——茅山上清派,陶弘景成為南朝上清派的代表人物。在現存《上清經》中,諸如金丹服食,導引行氣,佩符投簡,遁甲隱景,踏罡布鬥,高奔日月,餐吸雲霞,歌頌禮贊,召神伏魔,禁製虎狼等等道術應有盡有,而尤生守一之功法。《大洞真經三十九章》《雌一玉檢五老寶經》《太上素靈洞玄大有妙經》被稱為道者三奇。其內容為心中存想神至面前的存思之術最有特點即存神煉形之術。當今搞符咒術的必須學會存想之術。說明人體中有五神,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志,腎藏精,五藏盡傷則五神離去。現《正統道藏》洞真部所收錄的《大洞玉經》為南宋茅山傳本。
陸靜修生於公元406年,為晉安帝二年。他是南宋前期著名的道士。為了適應當時門閥士族階級的需要,對江南天師道組織進行整頓並與神仙道教 融合,成為南朝道教 的一代宗師。也成為奉持三洞經典為特徵的新道教 的大師。建立完善了道教 齋醮儀式。他首先創立了在道教 史上有深遠影響的道教 典籍的分類方法。即將道書分為三洞(洞真,洞玄,洞神),四輔(太玄,太平,太清,正一)七大部類。三洞四輔不僅是一種道書分類法,同時也包含着區分道經品級高低和排列道士階級次序的意思。如修太清法僅能成仙,修靈寶者可以成真,修上清者可以成聖。
陶弘景生於公元456年。歷經南朝的宋、齊、梁三個朝代。在當時稱其為山中宰相,道門學者。南朝時期的達官顯貴紛紛拜於其門下,足見當時之顯赫地位。陶弘景在實際研究操作中嚴謹地將養生術,煉丹術,醫藥學用之於實踐,為道教 上清派的最後形成奠定了基礎。他將茅山(今江蘇南部原句麯山)建成道教 上清派的基地與中心。所以上清派在後來也被稱作茅山宗。奉魏夫人或楊曦為第一代宗師,以《上清大洞真經》為本門正傳,供奉元始天尊為最高神,同時也研習靈寶,三皇及天師道經及法錄。茅山派的形成標志着自葛洪以來江南士族道教 徒以神仙道教 改造舊天師道團,創立官方化的正統道教 的完成.。弘景還完善創立了道教 的神仙體係,為神仙排定座次。形成三位一估的三清尊神神說。即玉清元始天尊說上清經;上清靈寶天尊說靈寶經;太清道德尊說三皇經。在這一時期內道教 又引進了地獄的概念。北方癸地有羅酆山,有六座鬼神宮府。陶弘景將錯綜復雜的神仙係統統一歸納,集成一本《真靈位業圖》。將道教 出現的近七百名神靈的名諱稱以圖譜的形式一一列出。其目的在於使修道者明白:超現實的仙真鬼神世界裏也有明確的等級秩序。
在這一時期,道教 與佛教與儒教三教鼎立,為了擴大各自的社會影響,爭奪作為正宗思想文化的地位,儒、道與佛教之間的矛盾鬥爭愈來激化,三方展開的唇槍舌戰與辯論。儘管這樣,三方又總是能夠彼此調和的原因在於三者都可以為封建士大夫所接受,能夠被士大夫們兼容並舉。
綜上所述,東晉南北朝的道教 變革,從葛洪到陶弘景,基本上告一段落。道教 經過這一時期的改造,已經有了較為完備的教義理論和經典文獻,建立完善了自身的科戒儀式和相對統一的教會組織,豐富發展了修煉方術,形成了獨特的神仙信仰體係,並擴大了在統治階級和普通民衆中的影響,完成了從民間宗教嚮官方正統宗教的演變過程。在西晉以後,在少數民族統治的十六國北朝境內,也出現了道教 改造舊天師道的事件,形成了寇謙之新天師道和樓觀道派。
在北方十六國像張忠,王嘉以清虛守志,修道養生為宗旨,隱居山林,招合徒衆的鬆散道教 集團很多。這對於寇謙之(公元365-448年)改革天師道的影響很大。他以著作《老君音誦誡經》(現僅存一捲收錄於道藏力字號)宣佈革除舊五鬥米道的一些落後的道法。他以儒傢禮法來清整道教 組織,反對濫傳房中術及反對亂傳服食仙方,而特別強調要以齋功為養生求仙之本。其後他又著有《錄圖真經》。這部書不僅是一部改革道教 的經典,也是一部圖讖式的神書。在完成了道教 改革之後,寇謙之已經準備下山投奔封建統治者,實現佐國扶命,為帝王師的願望,以使道教 成為官方的正統宗教。由於天師道經過其變革後,適合了鮮卑統治者與漢族門閥地主的需要,加之寇謙之善於鑽營與地位顯赫的貴族崔浩得到寵信,終於得到了官方的正式承認和支持,在北魏大興起來。
北魏初期,佛教與道教 同時發展壯大,但由於北魏太武帝即位之初,聽信寇謙之與崔浩之言,又加之隨着北魏統一戰爭的進展,新徵服的關中都是佛教興盛之地,僧侶地主交通官府,妨礙國傢政令統一,甚至有參與叛亂可能,這些都促成了太武帝决心鎮壓佛教勢力的原因。公元444年正月,太武帝詔令滅佛,殺盡佛門弟子。同年九月發生了誅殺高僧玄高事件。後由於崔浩失政被誅殺,寇謙之死去,至公元548年,北魏分裂後,道教 與佛教在論較中失敗,北齊政權誅滅道教 ,提倡佛教,從此新天師道團消亡了,於隋唐時期流行的道教 宗派,主要是南方的上清派及北朝後期興起於關中的樓觀道了。
樓觀道以陝西終南山下的樓觀為中心,傳播於關中地區。在北魏孝文帝時起以梁諶、王嘉、王道義、陳寶熾、李順興等為代表正式形成樓觀派。此派受到南方上清派的影響頗深。在其興盛發展過程中,陳寶熾、韋節、王延、嚴達等著名道士起了重要作用。在唐朝時期,樓觀道成為與上清派同樣的待遇的御用道教 流派,具有融合南北方特點的道教 ,在學術上形成了註重實用而不尚義理辨析的特點。樓觀派雖然受到南方上清派的影響較深,但在神話老子方面卻繼承了北方天師道的傳統。在佛教、儒教、道教 三者的關係上,辯論空前激烈。雖然經歷了道教 被廢除,但是道教 在這一時期基本上奠定了成為封建上層建築與思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二編 隋唐道教
隋唐時期,尤其是唐代,是我國道教 全面發展的繁榮時期之一。因隋文帝幼時由尼姑養大,自稱我興由佛法,對佛教非常重視。規定三教的次序是佛為先,道為次,儒教為末。在唐皇近三百年的統治中,道教 始終得到扶植和崇奉,居三教之首。唐末的呂洞賓、鐘離權成為後來內丹派的祖師爺。
第六章 隋唐道教 重玄哲學與政治
魏晉以來不大受道教 重視的老莊著作,列入道藏太玄部首經,成為唐代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道經。道教 在唐代建立起了相當係統化的道教 哲學體係。重玄之道即為: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微。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謂道性是指衆生稟賦於道或道同一的不變之性。衆生即是道,道中有衆生,一切有形,皆含道性。 在唐代崇奉道教 ,既有政治上的利用,也有帝王個人的信仰,但仍舊以政治利用為主。
其一是利用道教 神靈來製造皇權神授論,以達到神化皇權和帝王的目的。其二是利用道教 的一些法術來佐國濟民,其實質是利用宗教來達到安定社會的目的。其三是利用道教 勸善懲惡來維護三綱五常的封建道德。其四是利用道教 來抑製或反對佛教、巫教等教派的流傳和發展。其五是利用道教 清靜無為的思想作為治國之略和養生之道。其六是利用道教 神仙方術以求長生成仙。
自南北朝以來,魏武帝崇道抑佛,梁武帝尊佛崇道,周武帝毀佛抑道,隋文帝先佛後道,唐初是崇道抑佛。武則天是先佛後道,唐玄宗崇道抑佛。這些當時的大事主要是出於政治上的考慮,和當時的政治鬥爭有密切的關係。唐玄宗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崇奉道教 的皇帝。在他近半個世紀的統治中,自始至終的崇奉道教 ,從而把道教 推嚮全面發展的繁榮時期。
第七章 唐代道教 心性論的形成
唐代前期,道教 在理論建樹的總體與精深方面,有不足之處,常處於佛教下風。此時,道教 中的博學之士以中華文化中的道傢老莊之學為本位,吸取佛字中的義理精華,加以融會貫通,對自然宇宙,社會人生等方面的哲理問題提出了諸多新解釋與新觀念,形成新的道教 義理之學。成玄英的道教 重玄思想即其代表。探討成玄英的重玄學說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內容:一是師承於江東重玄諸傢而加以深化完善的玄與又玄說,二是獨得於魏晉郭象之玄學思想而加以改造提出的道教 自身的自然獨化說,三是深化道教 哲學理論的道性與真性說。
成玄英的重玄思想其核心即是關於玄與又玄的學說。其內容為:道本無名無形,不可言說,然而無名為天地之始,有名為萬物之母,無之與有,雖然名稱不同,但同為大道所出。故道的這種深奧玄遠的狀態稱作玄。如果能夠悟解道的這種深奧玄義,也就打開了認識天下萬物的心智的關鍵。成玄英的真性說實際表明了這樣一條邏輯思信維路嚮:即道之本性是自然清靜的,修道衆生也同萬物一樣,稟賦道性而自然化生,因此衆生之本性也應是清靜無為的,然而衆生賦性成形以後,由於外物的誘惑和幹擾,則漸漸耽於物欲。心識迷亂,喪失本性。解救的唯一辦法就是靜心修道,摒棄物象之幹擾,體悟萬法雖動不動,而歸根復命,靜於真性,以達長生久視之道。
李榮是繼成玄英之後又一個在重玄思想領域內有獨到學術研究和貢獻的道士。他著有《老子註》現已失傳。他認為至真之道是虛極之理,無聲無色,無形無名,即不能用語言表達也不能和心靈來認識。然而它卻能包容一切事物,彌羅整個宇宙。既然世俗的正面認識方式不足以表達真道的存在,那麽衹能從反面的否定方式來以體認。真道作為實體,不生不滅,從時間上講是不常不怕斷,從空間上講是無象無形,從運動變化來說不盛不衰,無所相待,絶對長存。從哲學的角度來看,實體,時空與運動變化是事物得以存在的基本條件,而道排除了所有這些條件,沒有任何東西可與它相對,因此,這樣的真道其性質是一種無條件的絶對的精神實體。李榮將道解為虛極之理是他在道教 義理方面的一個重要貢獻。
司馬承禎(公元647-735)號白雲子,他的道教 哲學思想可歸納為:1.道本元氣論。就是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2.註重生命科學與養身健體修煉。他又將道教 的心法修煉分成敬信,繼緣,收心,簡事,真觀,泰定,得道七個步驟來完成。
第九章 唐代道教 的經戒傳授
道教 派別多種,每派中法師品位都有高低之分。所以傳授的經文也不同。一般地講教外人士多稱在俗弟子,尊奉正一教後可成為清信弟子,清真弟子,正式入道可稱為正一道士,由正一道士再晉升洞神派三皇弟子,無上洞神法師;然後再成為高玄派高玄弟子太上高玄法師;再遷為界玄派升玄內教弟子,升玄法師;再上一級成為洞玄法師,洞真法師,三洞法師,大洞法師。衹有得到洞真法師尊號後,不管原屬於何派,均可再受大戒,登上道教 的最高一級法師的職位。
第十章 唐代道教 的法籙傳授
籙通常是指記錄有關天官功曹,十方神仙名屬,召役神吏,施行法術的牒文。它是道教 教法中的重要部分,所以,道教 中又稱為法籙,法籙文牒中一般必有相關的符圖,道教 經典中有時又統稱符籙。道教 法師們認為籙文是由道氣演衍的文字,是太上老君的靈文,九天衆聖的法言。因此,符圖的繪製采用象徵雲霞煙霧的篆體,文中排列衆多天仙地祗名號,要求受籙道士熟讀背誦,成為做法事的憑仗。籙文實際上開創於張道陵。隋唐以來,道士推崇符咒術,他們堅信奉受太上所傳的法籙,背誦籙文中的天官功曹姓名,自然界的一切均受治於我,天神保我,吏兵護我,兇邪不敢侵,疾病不能擾,在道門內將符員視為瑰寶。並製定了嚴格的授受規則,程序。唐代三洞法籙分屬於洞神,洞玄,洞真,三洞之間有高低之分但沒有門戶隔閡。
正一盟威法籙:它是南北朝以來正一天師門下法籙的總匯集。它又稱做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寶籙。太為最大最高者,上是指太上老君,三者指天地人三纔,五者為黃中總數,元精固守。正一法籙始自張道陵,經南北朝寇謙之,陸修靜的整理使法籙適用於道教 各派的傳薪,齋醮活動。
太上童子一將軍籙-它是張天師正一派入道最初必受的籙文;太上正一仙官七十五將軍籙-為陽籙授予男子;太上正一靈官七十五將軍籙-為陰籙授予女子;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仙靈百五十將軍籙-統帥陰陽;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三元將軍籙;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都天九鳳破穢籙;太上三五正一盟威步星罡籙;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百鬼召籙;太上三五正一盟威斬千鬼萬神籙;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太玄四部禁氣籙;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天靈赤官斬邪籙;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都章畢印籙;正一四品治籙。
學術界稱唐代為道教 外丹的黃金時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唐代封建統治者尊崇道教 ,很多帝王迷信道教 的服餌仙術,這極大的信推動了道教 外丹的發展,但更主要的原因在於道教 外丹術的歷史發展本身。因為在某些重大原則問題上的分歧,特別是以什麽藥物作為還丹原料這一問題上主張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丹道流派,最重視煉製和服餌黃金,丹砂的金砂派;主張以鉛汞為至寶大藥的鉛汞派;以及硫汞轉煉合成的硫汞派。很多煉丹實踐成果在古代化學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其中以神符白雪丹,黃帝九鼎丹,老君還丹最為著名。
第十二章 唐宋之際道教 神仙思想的演變
修道成仙是道教 修煉的根本目的,也是道教 宗教觀念的核心。道教 神仙思想的變遷同樣反映着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演變。唐代安史之亂至北宋初年,是中國歷史上一段動亂時期,造成了道教 內容的改變和道士成份的改變。此時奉道求神仙的人大致有這樣幾類:一是隱於山中,不求聞達,如唐初的潘師正。二是精究方術,全性保真,或煉丹合藥。如劉商(為中山靖王之後)。三是身情異術,逃於形骸,和光混俗,隱於市井的。如孫登。唐末五代的社會動亂,給修道之人的隊伍中又增添了兩類人:其中一類是仕途無望,歸隱山林,到道教 中找寄托。有的是辭官不做,逃於世外,這類人有羅隱之,鄭云叟等。另外一類人專修道教 之方術之人,以求在亂世中或生存自保,或救助貧弱。詳情查看《太平廣記》《江淮異人錄》等。唐末五代所出現的這兩類追求道教 的人物,而又對後來影響最大的一個代表就是被傳為神仙的呂洞賓。唐末五代以後人們對道教 的追求則較多的帶有實用目的,內儒外道的道士無形中使道教 滲入了更多的儒傢思想。這種結果造成的影響,為南宋道教 全真派的形成準備了條件。其神仙思想就是:神仙可成的思想發生動搖。第二是神仙的出世與神仙的救世變成神仙不高高在開界,神仙可下世救民於苦難。這也影響到了道教 金丹思想嚮內丹思想轉化的過程。在全真教裏神仙已不再是遠離世外超出凡間的了,而是可以變化升舉,長生永駐的幻人物了。神仙的神奇色彩少了,人性的色彩多了。
三教合一是唐宋時代宗教思想發展的總趨勢。這種思想也同樣表現在宋代形成的呂洞賓信仰中。由於呂洞賓信仰在宋代的廣泛影響,宋代形成的全真教南北宗都把其信仰吸收到自己的教派來。全真教南宗創始人張伯端,北宗創始人王重陽,建立起他們與呂洞賓的師承關係來。內丹術全讓全真派占去,正一派衹餘下傳統的鬼神崇拜與符咒之方術了。這一時期也出現的八仙的傳說。
道教 神仙思想的演變,事實上是一種自我更新。宋代全真教的出現正是這一更新的結果,全真教能建立道教 叢林,使道教 開始有了統一教團組織和明確的傳法世係,元代以後道教 基本被劃為正一與全真兩大派。從此也就結束了前代道教 散亂蕪雜的存在方式。
宋遼金元時期,四百餘年間,道教 進入了一個發展變革的新階段。這一時期,各種社會矛盾相當尖銳,民族矛盾尤為突出。道教 的興盛,發達,與貫穿這一時代的民族矛盾關係至深。
繼唐以後,宋代是中國道教 的又一個繁榮時期。宋代又是中國歷史上外患內憂的時期,農民起義高達113次之多,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宋代道教 不僅沒有爆發過宗教性的社會騷亂,而且穩步走嚮繁榮,這與宋代皇帝對道教 的態度和宋政府道教 管理有密切的關係。此外這一時期新的神被大量引進。媽祖由福州走嚮海外,文昌帝君等,新的教派林立,如茅山,合皂山,大虎山的三山符錄,是宋朝規定授錄地點,成為符錄派三大宗派。總體來說,宋朝各代對道教 是信而不疑的,這對道教 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中央集權的政府內設立中央道錄院,地方道正司,加強對道教 的管理,設立宮觀內部管理的一係列規章制度,加強了對宮觀設立的審批與限製。設置了道冠職官制度。宋代是道冠職官體製最復雜,最完整的時期。規定入道的要求:第一是符合年齡,第二是傢長同意,第三是不違法背俗,第四是必須禮師。又規定了道教 的等級即紫衣師號等級制度。規定真人衹用於封神,金門羽客,高士是指志行高尚之士,煉師是指一般道士。師號是政府代表皇帝賜給僧道的稱號,它具有賜的政治特徵,道號是為學道或好道之人的別稱,自行隨意而取的稱號。綜上所知,宋王朝采取是既利用又限製的政策,限製宮觀數量,防止社會直接生産者減少。構成了中國封建社會道教 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
外丹經過了數百年的實驗,至唐末,終於使人們認識了外丹成仙說的荒唐,在此條件下,內丹成仙說乘時而起,以一套具有玄深哲理依據的內容成為了道教 煉養術中的顯學,並形成了以修煉內丹為主的教派-主要流傳於南宋的金丹派及興起於金朝的全真道。
內丹的傳承第一代為鐘離權,如《混元仙派圖》,以下第四代是兩宋內丹方面最重要的人物係出於劉海蟾門下:李練,張仲範,藍元道(養素先生),馬自然,張伯端,張繼先,王庭揚,劉列,陳仲虛,小鄭真人,麻衣道者,陳摶等。其中陳摶為五代末北宋初道士,通三教之學,多所師法。張伯端為金丹派南宗之祖。代表作為《悟真篇》,張伯端,石泰,薛道光,陳楠,白玉蟾被後人尊稱為南宗五祖,一述張伯端一係,主張一已清修。內丹的盛行,使傳統的丹鼎道教 改變了其貴族專利品的性質,成為社會各階層人士要吧普遍接受的東西,從而産生了內丹派前所未有的群衆性教團南宗,全真道,這是丹鼎道教 的一大改革,也是宋元道教 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
概觀張伯端內丹學,大略以禪道結合,先命後性為特徵,主張從傳統內丹修命之門入手,修命時強調須用先天精氣為藥物,煉精氣須用元神所主生真意為主人。 Daojiao
道教
中國封建社會中地位僅次於佛教、儒學的傳統意識形態和宗教信仰,因以“道”為最高信仰,故得名。所謂“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無處不在,可知而不可見。道教 産生於東漢,延續至今,在歷史上起過重要作用。
東漢 道教 又稱“黃老道”,形成於東漢中後期。其主要的來源是盛行於西漢的黃老學說中的某些思想以及民間流行的巫術、神仙方術。初期無係統教義。順帝時,琅邪宮崇詣門闕,上其師於吉所著《太平清領書》一百七十捲,是為道教 的原始經典。《太平清領書》已佚,僅存由其演變而來的《太平經》殘本五十七捲,可略知《太平清領書》是雜糅陰陽五行思想、巫覡雜語、讖緯及某些佛教義理而成。其內容復雜,有荒誕不經的迷信妄語,有對黃老思想的鑿空妄斷,有維護統治秩序的言論,也有反映勞動人民利益的思想。
東漢後期,道教 出現太平道和五鬥米道兩大教派,均流行於民間,有比較嚴密的組織和規範化的科戒儀式。太平道首領是活動於冀州的張角(?~184),自稱“大賢良師”,以畫符咒語為人治病。他闡發《太平清領書》中的某些平等觀念,主張賑濟貧民。遣弟子四方傳教,署徒衆為三十六方,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人,各立首領。中平元年(184),張角率徒衆發動了黃巾起義。起義失敗後,太平道逐漸銷聲匿跡。五鬥米道的首領是活動於蜀、漢中的張陵(?~156)。他廣招徒衆,入道者出米五鬥,故稱五鬥米道。五鬥米道以《老子》五千文為經典,令信徒習誦。張陵死後,其孫張魯在漢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權達三十餘年。張魯自號師君,初學道者稱鬼卒,久受道而成信徒者號祭酒,各領部衆,多者為治道大祭酒。又作義捨,行路者可免費食義米及肉,量腹而足。徒衆犯法,於靜室中思過,三原(即赦免三次)而後刑。張魯後降曹操,五鬥米道因此得以保存,並吸收了原太平道的一些教徒,成為道教 的唯一教派。
三國兩晉南北朝 三國西晉時,五鬥米道發展為天師道。天師道分符水派和金丹派。前者仍采用首過(即自省思過)、符水治病等方式,在民間傳播;後者則以金丹經、房中術等手段為統治者幫閑服務。但上至君主,下至貴族和官僚,信道者甚少,道教 仍未成為統治階級倡導的宗教。
西晉滅亡後,戰亂頻仍,社會動蕩不安,人們精神極為苦悶,遂為道教 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社會環境。東晉南北朝時,一方面,下層人民信奉道教 者激增,他們往往自稱太上老君的化身李弘降生為聖王,組織起義。著名的東晉孫恩、盧循起義,就是以五鬥米道為組織形式而發動的。另一方面,統治階級上層亦多有信奉道教 者。如東晉哀帝、簡文帝,北魏明元帝、太武帝,高等士族如南方的琅邪王氏、高平郗氏、會稽孔氏、陳郡殷氏,北方的清河崔氏、範陽盧氏、京兆韋氏,都信奉天師道。道教 遂開始由民間宗教嚮統治階級宗教轉化。但是,天師道存在的教義混亂、修行睏難、組織渙散、科律廢弛等問題,都難以適應統治階級的政治要求。於是,東晉中葉至南北朝初年,出現了道教 改革。改革的內容,大體上是南方重經法義理,製作教義,北方則講究禮拜功德、清理道規。
東晉以前,道教 經典頗濫。葛洪(約283~363)《抱樸子》所記各類道經,有二三百種,一千四五百捲。晉哀帝興寧二年(364)始,楊羲、二許(許謐、許□)製作上清經及“真□”(即所謂老君親授之語)。其後,梁陶弘景(456~536)在此基礎上撰《真誥》,遂建立道教 中的上清派。上清派既重視誦經、修功德,更以存神為主,認為使百神守身,可長生不死,飛升太清;並主張簡化修行方法,貶斥舊天師道的房中之術。東晉末,葛洪孫葛巢甫又製作靈寶經,劉宋陸修靜(4 佛教百科 Buddhist Encyclopedia 【道教 】 (術語)正道之教也。無量壽經上曰:“出興於世,光闡道教 。”同下曰:“宣佈道教 ,斷諸疑網。”其後魏寇謙之以為神仙道之名。(參見:道士)。惟蒙古人尚稱佛教為道教 。蒙古源流四曰:“崇祀昭釋迦牟尼佛於上方福地,大施金銀寶貝於釋迦牟尼佛,極加敬重。修明道教 。”又曰:“遵依從前道教 而行,遂賴道教 ,獲享安逸。”案此書中稱佛教為道教 處甚多,略錄一二以例其餘。 : Daoism n.: Taoism, Daoism (Chinese system of beliefs) n. taoïme 道教 村旅遊 建築 神話 百科辭典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人物 歷史人物 唐詩 中國歷史 諸子百傢 道傢 哲學 中國文化史 文化 天文 著作 醫藥 宗教 人文 器官 解剖 人體 中醫學 道觀 遺址 信仰 神祗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