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類 > 貧齒類
目錄
No. 1
  貧齒類基本上屬於南美洲的固有類型,衹在遙遠的第三紀初期有些分佈於其它地區。貧齒目是最原始的有胎盤哺乳動物之一,在進化的早期就和其它哺乳動物分道揚鑣,這類原始的動物至今仍在美洲頑強的生活着,而在史前則還曾經有過雕齒獸和大懶獸(大地懶)那樣的巨型種類,在恐竜被發現之前,這些大型貧齒類曾經是博物館的寵兒。在陸橋形成以後,貧齒類則均有部分種類到達了新北界。現有常見類型:食蟻獸、樹懶、犰狳。
  參見代表圖片:樹懶
  貧齒目的拉丁文原意是沒有牙齒的意思,但事實上,除了食蟻獸科真正沒有牙齒外,其他2科都具有牙齒,其中犰狳科有多達100顆左右的同型齒,樹懶科有16—20顆牙齒,這些牙齒構造簡單,沒有釉質,卻能終生生長。因此,不能僅靠有無牙齒來鑒別貧齒目動物,而要參照其他特徵,例如貧齒目動物沒有眶後條;沒有側枕突;沒有門齒和犬齒,如果有前臼齒和臼齒存在,則為近於釘狀的圓柱形,沒有釉質和齒根,或者僅有1個單齒根;後足典型的為5趾,前足為2—3個顯著的趾,上面都有尖銳的長爪;腰椎間有附加的關節,又叫外關節突;雌獸子宮為雙角,雄獸睾丸在腹腔中等。
  在第三紀時,貧齒目動物的種類和數量都很豐富。最早的古貧齒目動物發現於北美洲始新世的地層中。在南美洲和北美洲大陸分離之前,這些古老的貧齒目動物就由北美洲進入南美洲,南美洲和北美洲大陸分開之後,南美洲的貧齒目動物很快發展起來,成了南美洲動物群中的優勢類群,並且一直生活到現代。南美洲的貧齒目動物,在第三紀時嚮着兩個方向發展。一個是嚮着巨大的身體和披毛的方向發展,如南美新生代晚期的大地懶,體形大小與一隻小象相仿,體重可達數噸。現在生活在南美洲的樹懶和食蟻獸,則是大地懶的近親。另一個是嚮着披甲的方向發展,如現生的犰狳和已經絶滅了的雕齒獸等。
  貧齒目動物中,犰狳類為陸棲或半穴居,樹懶類為樹棲,食蟻獸類為陸棲或樹棲。犰狳類和食蟻獸類主要以白蟻及其他軟體的無脊椎動物為食,但犰狳類食性較雜,也吃鳥卵、漿果以及腐肉等。樹懶類則以樹葉、樹芽、果實等植物性食物為食。它們的種數和數量都不多,分佈僅局限於西半球從美國南部至南美洲一帶。
  貧齒目共有3科,即:犰狳科dasypodoidea(22種)、食蟻獸科myrmecophagidae(4種)和樹懶科bradypodidae(6種)。
英文解釋
  1. n.:  edentate
相關詞
哺乳動物古生物新生代第四紀
包含詞
貧齒類的貧齒類動物
分類詳情
張開披毛目張開帶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