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 : 管理科學 : 政治 > 謀略
目錄
計謀策略 Trick strategy
  計謀策略予既奇(陸)遜之謀略,又嘆(孫)權之識纔。
No. 2
  計謀策略。《後漢書·崔駰傳》:“時 鮮卑 數犯邊,詔三公舉威武謀略之士,司空 黃瓊 薦 寔 ,拜 遼東 太守。” 宋 周煇 《清波別志》捲下:“以 太宗 之神武, 趙普 之謀略, 彬美 之為將,百戰百勝,徵伐四方。” 峻青 《海嘯》第三章:“我知道,他會想出這個點子。好,有心機,有謀略。”
No. 3
  辛亥革命時軍政府職官名。 張難先 《都督府之組織設施及人選》:“當推 蔡濟民 …… 謝石欽 等十五人,任謀略。”
謀略的目的: The purpose of strategy:
  計謀、權謀、謀略的目的都是為了達到某人或某個集團的需求(即有價值的物品、頭銜或土地等)而想出的方法。謀略目的所追求的效果就是以最小的代價贏得最大的勝利。宏觀上看謀略目的,是指謀略者在運用謀略過程中解决矛盾中,想要得到的最終結果或最終目標。謀略的本質是解决矛盾。這種矛盾包括:政治、軍事、外交、商業等,也包括生活和情感、人際溝通中的各種矛盾。
  謀略從宏觀方面考慮的範圍包括政治、軍事、外交、文化、體育、科學技術等方面,而從微觀方面考慮的範圍則從個人所處的客觀環境和條件去考慮。
  但是謀略說到底還是過眼雲煙,強大的實力能讓大部分的陰謀詭計失敗!真正實在的是要有強大的實力(包括精神與物質方面)!祖國需要、人民需要、我們都需要!
  但強大實力的形成過程,無疑也需要足夠的謀略
  中外經濟界,處處散在"珍珠"。"經濟謀略庫",從寶藏中挖掘有益的財富。
  軍事科學、經濟建設,彼此間存在着血緣關係。
  軍事鬥爭中,"師出有道"、"運籌帷幄"、"戰略戰術"等,都在經濟謀略中有所體現。
  "道可道,非常道。"這是《老子》首篇首語。意思是可以名狀的道不是常恆的道。也就是說,世界的事情是變化的,把變化狀態的道求索出來指導變化,那是很有意義的。
  當代許多有名的大亨,都是從經營小本生意開始,繼而走嚮世界:
  "船王"包玉剛,當初僅經營一條破船,用了20年的時間,終於發展成為龐大的遠洋船隊;
  香港大亨李嘉誠,14歲兜售膠衣沿街叫賣,22歲自立門戶開一間小膠衣廠,到了60年代他已成為香港婦孺皆知的大富豪了;
  日本鬆下幸之助,最初經營的是電源插座小作坊,現在鬆下電器的傢用電器已遍及全球;
  美國李·亞科卡,一生幾起幾落,最後奇跡般地使瀕臨破産的汽車公司起死回生。
  事實上人不是神。怎樣偉大的"董事長"都不能三頭六臂,成事在天,謀事在人。
  創意魅力無窮,計謀點石成金。
  假如把"謀"納入一條特殊的軌道,它就會變成神話。
  當人們埋頭於生産,他註意市場;當人們註意市場,他走嚮競爭;當人們開始競爭時,他協作聯合。
  謀不僅是略,而且是創,是闖,是思路。
  商品經濟的規律是人人平等。
  日本精工表通過東京奧運會馳名;法國白蘭地藉助總統打開美國市場;帕根利用計謀指導雀巢公司渡過信譽危機。
  任何一個國傢試圖長期占領市場的企業,都離不開"戰",離不開智慧的較量。
  經濟競爭,是當今世界的主流。
  經濟競爭集中表現為經濟謀略的競爭,謀略成了現代社會助人走嚮成功、走嚮輝煌的階梯。
  出奇製勝的力量源泉在於創造性的思維。
  無限循環,上升發展。
  沒有鬥爭,就沒有徵服。
  經濟舞臺是全球性的。
  經濟戰略的路綫圖,有時也反映在廣告競爭上。
  在70年代,百事可樂嚮可口可樂市場發動了一場勢如破竹的廣告戰。可口可樂在"百事可樂挑戰"面前,終於清醒過來,修正其策略去迎戰,進而轉守為攻。兩傢公司交替或同時都實行進攻的策略,也在執行防禦的策略。
  這幾乎成為經濟謀略的一個完整寫照。
  謀略也是哲學。
  不論謀論多麽高深,不論情勢多麽有利,沒有實彈,戰爭也衹有失敗一途。
  英國倫敦的哈羅茨百貨商場,領帶的品種,達7000種;
  鋼琴的牌號,有150個;時裝的款式,庫存8000種;奶酪也有450個製造商提供。
  有1000傢優秀的企業,就有1000條智慧。"變富"的奧秘,藴藏於"個性的藝術"創造之中。
  "張小泉"剪刀,"盛錫福"禮帽,"邊福茂"綉鞋……從商品可以看出一個企業的等級。
  五鬍十六國時前秦苻堅派30萬大軍去西域搶印度高僧鳩摩羅什,50年代代表科學院的郭沫若與代表高教部的楊秀峰為爭奪人才演出"二聾奪珠"(二人均有些耳聾)的喜劇,歷史今日又重演了。
  在經濟戰中,搶人才搶技術等同搶錢,這是經濟謀略的"大謀"。
  威震全球的經營巨頭,令人贊嘆。
  神——市場機遇一抓一個準;
  奇——面對萬千競爭者,獨領風騷。
  尋根究底,他們也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衹不過是多一份勇於創業的深謀遠慮罷了。
  經濟謀略說到底是創造經濟。
  世上真不知有多少寶貴的精力,都白白地犧牲在毫無意義的守舊工作中。這真是人類文明上最大的損失。
  洛剋菲勒在1890年到1896年,將"標準石油"的利潤由每年1900萬美元上升到3400萬美元。在大賺的顛峰時期,把商業變成戰爭。
  蘭得博士發明一具瞬間相照的相機,那次發明給他賺進了1.85億萬美元左右的財富。
  1875年以前整個世界歷史上富翁的總和還比不上美國一年新富翁的人數。
  經商真是一種最偉大的教育,惟有它能訓練出一個頭腦清楚、目光銳利、能夠自給自足的人。
  世界不是宿命的。
  有人認為"第三次世界大戰將是一場經濟戰爭"。實際上,這場戰爭已經開始,而發動者正是日本人。
  在商業競爭中,西方不能戰勝日本的原因是,西方在同一個不是在"經營"商業而是在"打商業仗"的社會進行競爭。日本是用進行戰爭的那種緊張、專註和戰術參與商業競爭的。
  獵人狩獵,發現目標後,等待、引逗、窮追、砍殺,一切都是為了將目的物弄到手。
  狩獵程序"戰略戰術"自在其中。
  一個正在振興的民族,它是不會拒絶歷史經驗的,不管這種經驗來自何方。
  當今時代是經濟競爭激烈的時代,有國際上的競爭,也有國內競爭,經濟競爭,"上兵伐謀"。
  人們普遍欠缺一個最基本的因素,那就是經驗。
  從前經商,衹要有些計謀,敏捷迅速,就可以成功;可現在的企業傢,謀略在胸,還必須有相當的學識,對於國內外的地理、風俗、人情、市場調查、會計統計等都非常熟悉不可。
  對於後人來說,不僅需要前人的物質財富、硬件,更需要前人留下的精神財富、軟件。
  英國作傢約翰·德萊頓認為,世上一切事物都可以利用。
  常識是戰鬥在實業界中的實業傢們最佳的武器。"經濟謀略庫",使企業傢審時度勢,心領神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一個人對完全陌生的知識是無法吸收的,因為你根本不理解;但完全熟悉的東西,也不能為你增添新知識。謀略是使你達到理解邊緣的知識,能激起你緊張的智力活動,成為你知識寶庫中的一部分。
  拿破侖一生中最大的功績並不在於他打了100多次勝仗:而是在於他創立了拿破侖《民法典》。
  人類高度發展的智慧,主要是通過學習獲得的。
  水稻為什麽長成米粒,無非是那稻葉吸收了太陽光的光量子,然後再與二氧化碳和水化合成葡萄糖。
謀略的六重境界 Six Levels of strategy
  謀略是什麽?長的什麽樣?一般人的概念是相當模糊的,也因此纔經常對謀略産生莫名的誤解,以為謀略就是彼此勾心鬥角的算計,要不然就是使詭、耍詐的伎倆,是用來害人騙人的。事實上不然,謀略可以涵蓋這些,但絶不等同於這些,這些衹不過是謀略中一小部分租隨、伯淺的鬥技而已。
  依層次的不同,可分為六個層次:入神、坐照、具體、通幽、用智、小巧。
   每種品級謀略的長相、特質和內涵並不全一樣。例如,“小巧”級的衹是“點”狀,影響層面有限,大約跟“點子”差不多。“用智”級和“邁幽”級的謀略構造則可達“片”或“面”狀的境界,不過還是局部的。到‘具體“級謀略纔是全而性的,而且已經有謀略的形體構架。到了”坐照“的境界,那已不衹有形體的構架,而且已經出形人意,超越了形體的表象而進入“意”的世界。至於“入神”級的謀略,比坐照又高一層,那足把“神”貫入謀略形體內,使謀略形體擺脫外造性,變成有獨立生命。可産生內部自發性需求的機製層謀略。這層謀略已經進入y5—咖(制度、體係或係統)的境界,施展開來,所産生的威力往往超越謀略主體所能駕禦的能力範圍。好像有一股形勢之力在推着所有的主體和客體去行動一般。這與一般入所言謀略是勾心鬥角、使詐,在概念上是有極大差距的。
  所以說,我們要研習謀略,就必須懂得謀略的種種構造及其品級。大謀士必須貫通謀略的六層境界。歷史的進展通常是一組人在推動幾個大型的權力企劃案所構築的,而負責這大型權力企劃案之上、中、下及外圍建築的,就是一群謀士或稱智囊。
  一般來說謀士依其運謀功夫深淺,也可分為這六種品級:小巧、用智、通幽、具體、坐照和入神。
  歷史上任何一個大型的權力企劃案,在機構裏頭都會包含着許許多多的元子企劃案(元子企劃案是整體大型企劃案的構成或關連要件),其中這些元子企劃案和大型的整體企劃案所需都有不同,有的衹需略施“小巧”即可,有的則須到達“通幽”、“具體”的程度,甚至(完整大型的企劃案)都要用到“具體”、“坐照”,甚或“入神”的功夫才能致力全功。所以大謀士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擔當的,大謀土的藴思籌策也不是策策都用到高層功力,要看看什麽事情,什麽目的。
  但是大謀士的功力一定要達坐照層,才能統籌全局,否則其策謀容易入枝節,就難成大事業。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什麽是“小巧”,什麽是“用智”,什麽是“通幽”,什麽是“具體”,什麽是“坐照”,什麽是“入神”這六層謀略的境界。
謀略》塞剋斯圖斯·尤利烏斯·弗竜蒂努斯 "Strategy" Seck Stuttgart Siyou Darius Staver Frontinus
《谋略》塞克斯图斯·尤利乌斯·弗龙蒂努斯
  《謀略》作者塞剋斯圖斯·尤利烏斯·弗竜蒂努斯[古羅馬](公元約35—約103),古羅馬政治傢和軍事理論傢。先後擔任羅馬城執政官、不列顛行省總督、亞細亞行省總督等職。他一生軍事著述頗多,但其中絶大部分均已散佚,留傳至今的僅存《謀略》(又譯《謀略例說》)一書。
  有關他的生平細節,歷史少有記載。公元70年,弗竜蒂努斯任市行政長官。後來曾三度被推舉為執政官。第一次執政官任期滿後,他被派往不列顛任行省總督。
  據塔西陀《歷史》記載,弗竜蒂努斯在這個職位上保持了他的前任佩蒂利烏斯·西雷阿利斯的優良作風,需要他處理棘手的緊急情況時,他能應付自如。他組織指揮平息了威爾士地區強盛而好戰的西盧爾人的起義,並在徵服地區立即進行公路建設,這條公路的名字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尤利烏斯大道至今還有所保存。
  在他43歲到62歲期間,撰寫過大量著作。公元78年他完成《戰爭藝術》一書(已散佚)。《謀略》一書則成書於公元84年到96年之間。這本書旨在補充敘述戰略上獲得成功的戰例,用以說明軍事學的規律,並使將軍們對這些規律能有充分的認識,以提高作戰指揮的能力。全書共分4捲,50章,分類詳盡,舉例繁多(總計達581條)。前3捲由弗竜蒂努斯所寫,第4捲據考證係後人添加。1提供的是進入交戰前使用的謀略實例,共計12類。2則羅列與交戰本身有關以及對完全製服敵人有影響的實例,概括為13類。3的內容涉及圍困和解除圍困的謀略,分成18類。
  該書實為一本與戰爭有關的各種軍事活動特別是謀略實例的分類集。其中概括出了以下重要軍事思想:為在交戰中取勝,必須周密進行準備,正確選擇交戰地點和時間,善於佈置戰鬥隊形,並要設法瓦解敵軍;強調謀略運用對於爭取戰爭主動權乃至作戰勝負的决定性影響;重視兵力集中與分散問題、軍人士氣紀律的地位和作用等。書中概括出的大量用兵法則如出敵不意、示假隱真、聲東擊西、策反用間、攻其元備、誘敵入甕等,與中國古代的軍事謀略思想不謀而合,反映出帶有共性的軍事指導規律的內容。《謀略》一書儘管是史例的分類集錦,但其中隱含着豐富的古代軍事哲學思想和古代用兵之道,諸如,以逸待勞、弱守強攻、避實擊虛、兵貴神速、欲擒故縱、聯盟擊敵等,都能在書中找到相應的例證。
  《謀略》一書不僅有反映帶普遍性的軍事指導規律內容的學術價值,而且還有軍事史學研究價值。書中的絶大部分史例,均來自古希臘、古羅馬的各次重大戰爭,涉及大流士、居魯士、腓力、亞歷山大、漢尼拔、凱撒、馬略等世界著名統帥的事跡,這就使這本以介紹謀略為主旨的學術著作,多少也帶有一點古代戰史類書的性質。通過閱讀此書,可以獲得對古代戰爭特點和規律的基本認識。當然,書中有些觀點和結論有其歷史局限性。閱讀時必須結合當時的歷史情況和作者的認識能力的局限加以辨析。
  運用史例研究和闡發軍事理論,是西方軍事理論研究的一大傳統及特色。《謀略》可謂這方面最早的代表作之一,它在歐美的軍事學術界受到一定的重視。本書初以拉丁文問世,後來又有不少其他文字的譯本相繼出版,中文本由袁堅依據洛布古典叢書貝內特教授英譯本1921年版譯出,1991年解放軍出版社出版。(完)
《謀略》 "Strategy"
  《謀略
  Strategemata
  MoUltie
  ((謀略))(S,ra,e、emat’l),‘f羅衹
  名著。一譯《謀略例說》。成書於公了
  紀下半葉。作者5.J.弗竜蒂努斯(絲
  35一約103),占羅馬軍事著作傢,先斤
  馬執政官、不列顛行省總督、亞細亞去
  督等職,飛J過一些軍事理論著作,大剖
  散失。該朽除拉J‘文本外,還有多種文
  本。中譯本由袁堅翻譯,解放軍出
  1991年出版。
  全書共4捲。前3捲為弗竜蒂努
  撰,1捲由後人補寫。第1捲主要
  進人交戰前使用謀略的各種實例,i
  類。依次為:隱蔽己方計劃,刺探敵
  劃,選定作戰方式,率領軍隊通過受酗
  地方,擺脫睏境,行軍途中設伏和遭士
  如何掩飾物資質乏或怎樣補足,分散
  精力,平息兵變,遏止不合時宜的求
  望,激勵軍隊的作戰熱情,消彈因不和
  兆而在士兵中産生的恐懼心理。第2
  舉了’j交戰本身有關以及對製服敵人
  響的實例,計13類。依次為:選擇交
  機,選擇交戰地點,交戰之兵力部署,
  人隊伍中製造混亂,設伏,欲擒故縱、
  出現睏獸猶鬥之勢,不露敗績,傾全力
  士氣,若戰鬥順利結局、如何r結未
  戰,見兔顧犬、亡羊補牢,堅定動搖分
  信心,為將者對自己的部隊失去信心
  穩住陣腳應做些什麽,退卻。第3捲獻
  涉及圍困和解除圍困的謀略,計18類
  彈泄玩胖毓祀辯賺姍噠12研蜘吠紅掀膚刪裸姍鍬腿振缸撇楠礴依
  外:名軍:作
  謀略
  ﹁言,.︺.。t。......
  曰盆…性
  《謀略》中譯本封面
英文解釋
  1. n.:  artifice,  countermine,  device,  ruse,  stratagem,  tactics
法文解釋
  1. n.  stratagème, ressources
近義詞
計畫或管理, 策略
相關詞
歷史典故三國演義處世之道三十六計軍事清史戰爭
陣法戰略孫子兵法百科大全漢字圖書中醫字典
中醫詞典上行下效决策領導者社交對話幽默計謀
兵法諸葛亮書籍著作毛澤東伏擊戰抗日戰爭戰役
更多結果...
分類詳情
張開兵法
張開經濟謀略張開政治謀略决策權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