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翅亞綱 : 脈翅總目 > 蛇蛉目
目錄
No. 1
  蛇蛉目(rapllidiodea)
  屬昆蟲綱有翅亞綱pterygota,通稱蛇蛉。體細長,小至中形,多為褐色或黑色。頭部長,後端常狹縮變細,呈三角形。復眼發達,單眼3個或缺如,觸角絲狀,口器咀嚼式。前胸延長呈頸狀,中、後胸寬短。翅狹長,膜質,翅脈網狀,前、後翅相似。腹部l0節,無尾須。雄蟲尾端具肛上板和抱握器,雌蟲縣長針狀産卵器。
  全變態,成蟲和幼蟲均肉食性。成蟲多發生在森林地帶中的草叢、花和樹幹等處捕食其它昆蟲。幼蟲多樹棲,常在鬆、柏等鬆散的樹皮下。
  該目全世界已知60餘種,中國記載有2種。若幹種類狀如駱駝,稱駱駝蟲(inocellia sp.)
  raphidiodea
  有翅亞綱的1目。前胸細長如頸,前後翅相似,膜質,脈多,具翅痣。幼蟲樹棲的全變態昆蟲。是一個較小的類群,有的學者將其並入廣翅目,或作為脈翅目的1個亞目。世界已記載約150,以舊北區最昌盛。在南非和澳大利亞尚未發現。中國衹記載有4種。
  本目昆蟲為中、小型,成蟲體長10餘毫米,翅展約20毫米。頭部前口式,復眼突出,單眼3個或無;觸角絲狀;口器咀嚼式。前胸狹長呈筒狀,中後胸寬闊成矩形;足3對相似,跗節5節,爪1對,無中墊。翅狹長,膜質透明,翅痣明顯;翅脈清晰,在外緣不分小叉,亞前緣脈在翅痣以前並入前緣脈,後翅無明顯的臀區,也不摺叠。腹部10節,雄蟲外生殖器明顯;雌蛉有一細長而扁的針狀産卵器。
  全變態。卵細長,單粒産在樹皮或樹幹的裂縫內。幼蟲狹長,頭長而扁,口器發達,前口式;眼每側4~7個集聚一處,觸角細長,3~4節。前胸長大,與頭部相似,同樣骨化;中後胸較小,足3對相似,均短小,跗節不分節,爪1對,無中墊。腹部10節,中段寬大,端部漸小,氣門8對。蛹為裸蛹,能活動。
  一年或更長時間完成 1代。幼蟲生活於樹幹的裂縫或樹皮下,捕食小蠹等林木害蟲。成蟲白天活動,捕食各種小蟲;夜間有撲光習性。
  本目分為2科:①蛇蛉科,頭部略呈三角形。3個單眼呈三角形排列。翅痣內有橫脈。如中華蛇蛉,分佈於北京。②盲蛇蛉科,頭部略呈長方形。缺單眼。翅痣內缺橫脈。如中華盲蛇蛉,分佈於江蘇省。
英文解釋
  1. lat.:  Raphidiodea,  Raphidioptera
相關詞
生物動物節肢動物昆蟲
分類詳情
蛇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