薔薇亞綱 : 鼠李目 : 真雙子葉植物 : 薔薇分支 > 葡萄科
目錄
No. 1
  葡萄科
  vitaceae
  雙子葉植物綱薔薇亞綱的一科。藤本或草本,多為攀援植物。
  莖通常合軸,有捲須,稀無捲須(火筒樹屬)。葉為單葉或復葉,互生,有托葉。花序聚傘狀,通常與葉對生。花小,兩性或單性,常黃緑色。萼片4~5,通常不明顯或有時合生呈盤狀或碗狀。花瓣4~5,分生,鑷合狀排列,有時在頂部合生,在開花時呈帽狀脫落(葡萄屬),或基部合生(火筒樹屬)。雄蕊與花瓣同數,並與之對生,着生於下位花盤的基部,分生,少有合生(火筒樹屬)。雌蕊由2(在火筒樹屬3~6)枚心皮形成,子房2(~3~6)室,每室有1~2顆胚珠。該科有12屬,約700種,主要分佈於熱帶及亞熱帶。中國有8屬約110種,多數分佈於秦嶺以南諸省區,衹有葡萄屬、蛇葡萄屬及爬山虎屬的少數種類越過秦嶺分佈到華北及東北。多種植物的果實可食或供釀造用。爬山虎、五葉地錦及刺葡萄等種類的葉在秋季變為紅色或橙黃色,頗為美觀,常栽培以作為點綴樓閣墻壁之用。白蘞、蛇葡萄、爬山虎及烏蘞莓等種類在民間供藥用。火筒樹屬與該科其他屬有明顯的區別,不少學者主張將其獨立成火筒樹科。葡萄科花的構造與鼠李科相似,多數被子植物分類係統將此二科放在一個目中。
  葡萄科 vitaceae
  1. 火筒樹屬 leea van royen ex linn.
  2. 地錦屬 parthenocissus planch.
  3. 俞藤屬 yua c. l. li
  4. 蛇葡萄屬 ampelopsis michaux
  5. 白粉藤屬 cissus linn.
  6. 烏蘞莓屬 cayratia juss.
  7. 崖爬藤屬 tetrastigma (miq.) planch.
  8. 酸蘞藤屬 ampelocissus planch.
  9. 葡萄屬 vitis linn.
No. 2
  葡萄科
  Vitaceae
  雙子葉植物綱薔薇亞綱的一科。藤本或草本,多為攀援植物。
  莖通常合軸,有捲須,稀無捲須(火筒樹屬)。葉為單葉或復葉,互生,有托葉。花序聚傘狀,通常與葉對生。花小,兩性或單性,常黃緑色。萼片4~5,通常不明顯或有時合生呈盤狀或碗狀。花瓣4~5,分生,鑷合狀排列,有時在頂部合生,在開花時呈帽狀脫落(葡萄屬),或基部合生(火筒樹屬)。雄蕊與花瓣同數,並與之對生,着生於下位花盤的基部,分生,少有合生(火筒樹屬)。雌蕊由2(在火筒樹屬3~6)枚心皮形成,子房2(~3~6)室,每室有1~2顆胚珠。該科有12屬,約700種,主要分佈於熱帶及亞熱帶。中國有8屬約110種,多數分佈於秦嶺以南諸省區,衹有葡萄屬、蛇葡萄屬及爬山虎屬的少數種類越過秦嶺分佈到華北及東北。多種植物的果實可食或供釀造用。爬山虎、五葉地錦及刺葡萄等種類的葉在秋季變為紅色或橙黃色,頗為美觀,常栽培以作為點綴樓閣墻壁之用。白蘞、蛇葡萄、爬山虎及烏蘞莓等種類在民間供藥用。火筒樹屬與該科其他屬有明顯的區別,不少學者主張將其獨立成火筒樹科。葡萄科花的構造與鼠李科相似,多數被子植物分類係統將此二科放在一個目中。
  葡萄科 Vitaceae
  1. 火筒樹屬 Leea van Royen ex Linn.
  2. 地錦屬 Parthenocissus Planch.
  3. 俞藤屬 Yua C. L. Li
  4. 蛇葡萄屬 Ampelopsis Michaux
  5. 白粉藤屬 Cissus Linn.
  6. 烏蘞莓屬 Cayratia Juss.
  7. 崖爬藤屬 Tetrastigma (Miq.) Planch.
  8. 酸蘞藤屬 Ampelocissus Planch.
  9. 葡萄屬 Vitis Linn.
百科大全
  putao ke
  葡萄科
  Vitaceae
    雙子葉植物綱薔薇亞綱的1科。多為攀援植物,少有直立灌木或喬木。篩分子質體含有蛋白質擬晶體。莖通常合軸,有捲須,稀無捲須(火筒樹屬)。葉為單葉或復葉,互生,有掌狀脈和托葉。花序聚傘狀,通常與葉對生。花小,兩性或單性,輻射對稱,常黃緑色。萼片4~5,通常不明顯或有時合生呈盤狀或碗狀。花瓣4~5,分生,鑷合狀排列,有時在頂部合生,在開花時呈帽狀脫落(葡萄屬),或基部合生(火筒樹屬)。雄蕊與花瓣同數,並與之對生,着生於下位花盤的基部,分生,少有合生(火筒樹屬)。花粉具3孔溝。雌蕊由2(在火筒樹屬3~6)枚心皮形成,子房2(~3~6)室,每室有1~2顆胚珠,花柱短或長,柱頭不明顯,頭狀或盤狀,少有4裂(崖爬藤屬)。果實為漿果。種子有直的胚和豐富的胚乳。染色體基數□=11~20。花有發育的花盤,通常分泌豐富的花蜜,適應昆蟲傳粉。本科的漿果多汁可食,鳥類吃果實後,可傳播種子。
    本科有12屬,約 700種,主要分佈於熱帶及亞熱帶,少數分佈於溫帶,其中白粉藤屬有350種,酸蘞藤屬有94種,火筒樹屬有70種,主要分佈於熱帶,崖爬藤屬有90種;分佈於亞洲熱帶,少數分佈於大洋洲,葡萄屬有60種;分佈於亞熱帶及溫帶地區。中國有8屬約110種,多數分佈於秦嶺以南諸省區,衹有葡萄屬、蛇葡萄屬及爬山虎屬的少數種類越過秦嶺分佈到華北及東北,此外,烏蘞莓屬有 1種自華南分佈到山東。多種植物的果實可食或供釀造用。爬山虎、五葉地錦及刺葡萄等種類的葉在秋季變為紅色或橙黃色,頗為美觀,常栽培以作為點綴樓閣墻壁之用。白蘞、蛇葡萄、爬山虎及烏蘞莓等種類在民間供藥用。
    葡萄 原産歐洲南部(見圖葡萄),在歐洲及亞洲西南部有數千年的栽培歷史。在中國可能在漢朝引種。在新疆等地栽培有多數優良品種。葡萄的果實為著名果品,也可製果幹、釀酒,還可供藥用。
    □□ 分佈於長江下遊各省,為木質藤本,葉掌狀深裂,背面有銹色密柔毛。□□一名始見詩經,過去是江南一帶的野果。
    蛇葡萄 自華南至安徽、江蘇廣布,為草質藤木,葉為單葉,不分裂或掌狀淺裂,根和莖可供藥用。“蛇葡萄”一名見於明朝朱□編著的《救荒本草》,從其所繪的圖來看,葉掌狀全裂,很象掌裂草葡萄。
    爬山虎 自華南至東北廣布,為木質藤本,捲須短,分枝多,分枝頂端有吸盤。葉為單葉或三出復葉,秋季變為紅色或橙黃色,在華中、華北等地常被栽培以點綴樓閣墻壁,根及莖可供藥用。
    烏蘞莓 自華南至山東廣布,為草質藤本。葉為有5枚小葉的鳥足狀復葉。全草可藥用。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描述為:“塍塹間甚多,其藤柔而有棱,一枝一須,凡五葉,葉長而尖,有疏齒,面青背淡,七月結苞成簇,青白色,花大如慄,黃色,四出,結實大如竜葵子,生青熟紫,內有細子……。”
    火筒樹屬與本科其他屬有明顯的區別,不少學者主張將其獨立成火筒樹科(Leeaceae)。葡萄科花的構造與鼠李科相似,多數被子植物分類係統將此二科放在一個目中,但近年來R.F.索恩根據葡萄科的花萼不發育、雄蕊間的花盤發育、胚小、胚乳嚼爛狀等特徵認為葡萄科與山茱萸科有親緣關係。
     (王文采)
    
英文解釋
  1. lat.:  vitaceae
相關詞
植物自然爬山虎屬生物園藝中草藥自然科學中藥
白粉藤屬花木百科草藥葡萄屬生物學植物分類學植物學更多結果...
分類詳情
張開葡萄屬張開爬山虎屬張開岩爬藤屬張開蛇葡萄屬張開烏蘞莓屬
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