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人物 : 文學寫作 : 宋史人名 : 中國鐵路客運營業站 : 泰安市 : 瑞昌市 : 岱嶽區 [顯示全部] > 范镇
顯示地圖
目錄
范镇 Fan Zhen  

人物——范镇
  [公元一oo七年至一o八七年]字景仁,華陽人。生於宋真宗景德四年,卒於哲宗元祐二年,年八十一歲。舉進士第一。仁宗時,知諫院。嘗請立太子,面陳懇切,至泣下。前後上章十九次,待命百餘日,須發為白。後為翰林學士,論新法,與王安石不合,致仕。哲宗即位,起為端明殿學士,固辭不拜。纍封蜀郡公。鎮少時嘗賦長嘯卻鬍騎;晚使遼,遼人目為長嘯公。卒,謚忠文。鎮著有文集及東齋記事,凡百餘捲,《宋史本傳》及《四庫總目》傳於世。
  范镇故事一例
  范镇與司馬光都奏請皇帝頒布樂律度尺的法令,又與司馬光反復討論詰難,書信往返數萬言。他們從前在秘閣任職時,衹是在議論樂律方面見解不同時,就用下棋來决勝負。司馬光(字君實)沒有取勝。過了二十年,司馬光在西京洛陽。范镇去看他,別的書都不帶,衹帶從前討論過的八篇樂論。他們爭論的問題好幾天都沒有解决,又以投壺來决勝負。這次范镇沒有取勝。司馬光高興地說:“大樂(即太樂,掌使樂人之官)還魂了!他們二位討論樂律為什麽以下棋、投壺這類遊戲作為結束呢?這是為了平息自以為是的傲氣。這種傲氣很難平息,衹有虛心才能看清道理。如果爭論激烈,用詞尖銳,則宜暫時停止,稍待雙方心平氣和下來,這樣是非就會自己明白。所以,人們衹知道用言語來進行的辯論,而不知道不用言語的辯論纔是最好的辯論。如果有人再堅持自己的意見,以為它是攻不破的,那麽有智慧的人代代都會出現,就留待後人去評說罷。
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范镇
  位置面積
  范镇位於區境東部,北與萊蕪市寨裏鎮搭界,南接角峪鎮,東與萊蕪市楊莊鎮為鄰,西與祝陽鎮、泰山區邱傢店鎮相連。面積68.5平方公裏,鎮機關駐範東村,距泰城23公裏。泰萊、濟新公路,辛泰鐵路貫通全鎮。
  建置區劃
  范镇始建於明,以范氏得名范家莊,後逐漸形成集鎮,遂為范镇。鎮境,1912年分屬泰安縣好義區和興仁區。1928年分屬第四、第五區。抗日戰爭時期屬泰北行署祝北區。1945年分屬祝山區、慄林區、角峪區。1946年建范镇區。1957年建范镇鄉。1958年建范镇公社。1984年建范镇辦事處。1985年建范镇。鎮以政府駐地村得名。1999年,全鎮轄範東、範西、唐北、員北、田莊、𠔌莊、岔河、溝頭、大王、臨溪、付莊、吳莊、前楊、後楊、孟莊、馬莊、店子、東張、張梭、倪莊、楊梭、謝臺、王臺、戚臺、江莊、崔官、施莊、上卜東、孫卜東、劉卜東、鄭寨子、賈寨子、張寨子、劉寨子、於傢河、大辛、東辛、籽粒、興隆39個行政村,57個自然村。
  當地特産
  范镇火燒的原名是徐傢燒餅,“徐傢燒餅鋪”一名是乾隆皇帝親筆題寫。
江西省瑞昌市范镇
  鄉鎮簡介
  范镇位於瑞昌市以南,全鎮13個行政村,總面積為160平方公裏。
  區位優勢明顯,交通極為便利:近靠市區,東與九江縣相連,南通德安縣。省道瑞南綫穿境而過,為武寧,修水等縣通住九江必經之路。鎮政府駐地范家鎮,距市區17公裏。40米寬的沿河大道路面全部水泥硬化,人行道鋪設彩色道板,商鋪林立,是全鎮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信息中心。規劃集鎮:按現代集鎮建設要求,以范家鋪為中心連接港下劉、樓下曾、蔡傢鋪等自然村,形成“一河兩岸”的集鎮格局。規劃出生活區、工業區、文教區、行政區。
  生態環境優良,自然資源豐富:南以幕阜山支脈分水與九江縣、德安縣為界,北以幕阜山餘脈與高豐鎮依山為鄰,東接桂林辦事處,西與橫港鎮山水相連,阡陌相望。境內小一型水庫1座,小二型水庫10座,大小山塘500多座。九源河、高泉河、橫港河三條支流匯於高湖堰,流經11個村。沿河兩岸田陌縱橫交錯,土質肥沃,形成了九都源,良田畈,東山畈,源源畈、八都畈五個2000畝以上的優質水稻生産基地。水田面積16000多畝,山地面積18000多畝,山林面積110000多畝,形成了“萬畝優質稻基地”、“萬畝苎麻基地”、“萬畝香樟基地”、“小山竹基地”、“優質水果基地”五大優勢産業基地。建成了一個“水稻高科技種植示範片”,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優良的氣候環境被江西省確定為“無公害農産品(水稻)基地”。礦産資源豐富。主要有石灰石、方解石、紅砂岩、原煤等,極具開採價值。
  基礎建設日趨完善,經濟發展迅速:“以基礎建設為載體,不斷改善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促進經濟快速發展”,鎮黨委、政府從實際出發,因地製宜,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快捷的通信、郵政服務,便捷的道路交通、日益進步的供電、供水事業為經濟的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形成了商貿流通、農副産品加工、礦山資源開發、建材加工等為主導的多元産業結構。
  文教衛生全面發展,社會和諧進步:全鎮建成了從小學到初中的完備的教學網點,據資料顯示,已有小學在校學生3000多人,中學在校學生1300多人,范镇中學在全市農村中學教學工作中成績突出,中考成績連續兩年排名全市農村中學第一名。
  已建成中心衛生院1座,鄉級衛生院1座,農村醫療衛生所13所,醫療設施全面改善。農村新型合作醫療體製完善,極大改善了人民群衆的就醫條件,生命健康得到了保障。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23119男12032女11087家庭戶戶數5496家庭戶總人口(總)22818家庭戶男11796家庭戶女110220-14歲(總)59300-14歲男31410-14歲女278915-64歲(總)1548715-64歲男808315-64歲女740465歲及以上(總)170265歲及以上男80865歲及以上女894戶口本地住在本地22504下轄村
  
  范镇村樟樹村陡崗村八都村源源村長春村良田村北溪村高泉村東山村紅崗村
  鎮屬學校
  瑞昌市范镇東山小學
  瑞昌市范镇中學
  瑞昌市范镇八都小學
  瑞昌市范镇八都民辦高級中學
  瑞昌市范镇北溪小學
  瑞昌市范镇學區
  瑞昌市范镇源源小學
  瑞昌市范镇紅崗小學
  瑞昌市范镇良田小學
  瑞昌市范镇長春小學
  瑞昌市范镇陡崗小學
  瑞昌市范镇高泉小學
No. 5
  范镇 范镇位於瑞昌市東南部。面積100k㎡,人口32355人。轄范家鋪社區,范镇、陡崗、八都、源源、長春、良田、北溪、東山、紅崗、高泉、上源、中源、開源等13個行政村。鎮政府駐范家鋪。瑞(昌)南(義)公路由東北嚮西南過境。
  [郵編]332225 [代碼]360481104:~001范家鋪居委會 ~200范镇村 ~201陡崗村 ~202八都村 ~203源源村 ~204長春村 ~205良田村 ~206北溪村 ~207東山村 ~208紅崗村 ~209高泉村 ~210上源村 ~211中源村 ~212開源村
  [沿革]以駐地得名。1950年屬下南區,1958年成立范镇公社,1984年撤社建鄉,1992年6月撤鄉建鎮。1997年,面積75.2平方千米,人口2.5萬,轄范镇、陡崗、樟樹、八都、源源、長春、良田、北溪、東山、紅崗、山峰、高泉12個行政村和范家鋪居委會,鎮政府駐范家鋪,距市區15.5千米。2001年12月25日,撤銷九源鄉,劃歸范镇(贛民字[2001]601號批復)。
  附:九源鄉[Jiuyuan]位於瑞昌市東南部。范镇至九源公路與瑞(昌)鴉(雀山)公路相接。1958年屬范镇公社,1963年析設九源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40.5平方千米,人口0.8萬,轄上源、中源、下源、李畈4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張傢壩,距市區13千米。
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
  范镇位於瑞昌市以南,全鎮13個行政村,總面積為160平方公裏,人口33000人,勞動人數18000人。
  區位優勢明顯,交通極為便利:近靠市區,東與九江縣相連,南通德安縣。省道瑞南綫穿境而過,為武寧,修水等縣通住九江必經之路。鎮政府駐地范家鎮,距市區17公裏。40米寬的沿河大道路面全部水泥硬化,人行道鋪設彩色道板,商鋪林立,現有居民2600多人,是全鎮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信息中心。規劃集鎮:按現代集鎮建設要求,以范家鋪為中心連接港下劉、樓下曾、蔡傢鋪等自然村,形成“一河兩岸”的集鎮格局。規劃出生活區、工業區、文教區、行政區。
  生態環境優良,自然資源豐富:南以幕阜山支脈分水與九江縣、德安縣為界,北以幕阜山餘脈與高豐鎮依山為鄰,東接桂林辦事處,西與橫港鎮山水相連,阡陌相望。境內小一型水庫1座,小二型水庫10座,大小山塘500多座。九源河、高泉河、橫港河三條支流匯於高湖堰,流經11個村。沿河兩岸田陌縱橫交錯,土質肥沃,形成了九都源,良田畈,東山畈,源源畈、八都畈五個2000畝以上的優質水稻生産基地。水田面積16000多畝,山地面積18000多畝,山林面積110000多畝,形成了“萬畝優質稻基地”、“萬畝苎麻基地”、“萬畝香樟基地”、“小山竹基地”、“優質水果基地”五大優勢産業基地。建成了一個“水稻高科技種植示範片”,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優良的氣候環境被江西省確定為“無公害農産品(水稻)基地”。礦産資源豐富。主要有石灰石、方解石、紅砂岩、原煤等,極具開採價值。
  基礎建設日趨完善,經濟發展迅速:“以基礎建設為載體,不斷改善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促進經濟快速發展”,近年來,鎮黨委、政府從實際出發,因地製宜,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快捷的通信、郵政服務,便捷的道路交通、日益進步的供電、供水事業為經濟的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形成了商貿流通、農副産品加工、礦山資源開發、建材加工等為主導的多元産業結構。
  文教衛生全面發展,社會和諧進步:全鎮建成了從小學到初中的完備的教學網點,小學在校學生3000多人,中學在校學生1300多人,范镇中學在全市農村中學教學工作中成績突出,中考成績連續兩年排名全市農村中學第一名。
  已建成中心衛生院1座,鄉級衛生院1座,農村醫療衛生所13所,醫療設施全面改善。農村新型合作醫療體製完善,極大改善了人民群衆的就醫條件,生命健康得到了保障。
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
  范镇地處泰萊平原中部,位於泰安市與萊蕪市接壤處。總面積68.52平方公裏,人口6.2萬人,轄4個管區,39個行政村。全鎮四面環河,土地肥沃,水資源豐富,農業經濟穩步發展,全鎮建有占地120畝的蔬菜批發市場1處,年交易額超過億元;建有占地800畝的農業科技示範園1處,全鎮鼕暖式大棚超過3000多個;全鎮種植大蒜2萬畝、生薑1萬畝,農經比例達到3:7。工業經濟發展較快,建有工業園區1處,園區規劃面積13.6平方公裏,建成面積5平方公裏,纍计投資5.6億元,2000年被農業部命名為“全國鄉鎮企業示範園”,園區現有企業32傢,其中泰安復發中記食品有限公司、山東泰山史賓莎塗料有限公司、第一山毛紡織有限公司、泰安維海太陽能公司、泰安魯普耐特塑料有限公司等10傢企業年銷售收入過千萬元。2003年全鎮工農業總産值達到9.8億元,增加值達到3.5億元,農民人均收入 3650元。 
岱嶽區范镇名片-山東省泰安市
  范镇位於泰萊平原腹地,距泰城23公裏,東與萊蕪接壤,南部有牟汶河,西部、北部有瀛汶河環繞。境內交通便利,濟臨公路、泰萊路、0九路、泰萊高速公路、辛大鐵路橫貫其中,泰萊高速公路下道口坐落在范镇駐地,連接京滬路、京福路及博萊高速公路。
  范镇始建於明,以范氏得名范家莊,後逐漸形成集鎮,遂為范镇。鎮境,1912年分屬泰安縣好義區和興仁區。1928年分屬第四、第五區。抗日戰爭時期屬泰北行署祝北區。1945年分屬祝山區、慄林區、角峪區。1946年建范镇區。1957年建范镇鄉。1958年建范镇公社。1984年建范镇辦事處。1985年建范镇鎮,以政府駐地村得名。
  全鎮總面積68.52平方公裏,人口6.2萬人,轄范镇、溝頭、梭村、埠東4個管區,範東、範西、唐北、員北、田莊、𠔌莊、岔河、溝頭、大王、臨溪、付莊、吳莊、前楊、後楊、孟莊、馬莊、店子、東張、張梭、倪莊、楊梭、謝臺、王臺、戚臺、江莊、崔官、施莊、上卜東、孫卜東、劉卜東、鄭寨子、賈寨子、張寨子、劉寨子、於傢河、大辛、東辛、籽粒、興隆39個行政村,57個自然村。
  近年來,范镇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工業立鎮、振興范镇”和“強鎮富民”為戰略目標,突出招商引資、民營經濟、項目建設、財源建設、新農村建設等重點工作,全鎮經濟社會各項事業持續、健康、和諧發展,2006年民營經濟營業收入達到21.65億元,增加值4.9億元,固定資産投資4.3億元,地方財政收入達到647.4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4358元。2006年被授予全市“農田水利建設先進單位”、“泰安市標準化建設先進單位”、“交通“兩通”民心工程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農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積極引導群衆發展特色農業,初步形成了生薑、大蒜、有機蔬菜、奶牛、桑蠶五大農業産業支柱,農業竜頭企業建設不斷加強,截至2006年建有農字號項目8處,7處冷庫落成投産,全鎮共發展生薑1萬畝,大蒜2萬畝,拱棚蔬菜2萬畝,有機蔬菜5000畝,桑園3000餘畝,畜牧業發展迅速,奶牛存欄量3000頭,雞40萬衹。建立健全了勞動力轉移網絡和農業技術培訓基地,帶動了全鎮農村勞動力整體素質的提高,提高了勞動就業率,06年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1000餘人。
  工業發展勢頭強勁。大力實施“工業立鎮”戰略,全鎮已經初步形成了紡織服裝、化學化工、機械製造、包裝印刷、食品加工五大支柱産業,先後引進復發中記、史賓莎塗料、東南彩印、奧奇重工、聯合化工、豐隆毛紡織、中泰服裝、魯普耐特、裕源、雙鍇機械、天光太陽能等國內、外企業30余家,其中有新加坡、加拿大獨資企業,中英、中美、中韓等合資企業,高科技化工項目以及太陽能等項目。
  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截至06年,先後投資1300餘萬元,完成了73.8公裏全鎮的村村通道路建設,鋪設連村路11.3公裏,開始了路路通道路的建設;24個村通上了自來水,入戶率達到85%以上。投資250餘萬元對工業園區的道路重新進行了硬化緑化和美化,並組建了工業園專職衛生隊,改善了園區環境。
  社會各項事業健康穩定發展。投資完善了范镇中心小學教學樓和梭村中心小學教學樓的建設,教育教學水平得到較大提高。醫療衛生條件不斷提高,新農合參合率逐年上升,06年達到85%以上,報銷醫藥費90餘萬元,受益群衆3萬多人次。新建了鎮敬老院,廣播電視進一步普及,計劃生育、環境保護、文化體育、雙擁共建、檔案史志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協調發展。
英文解釋
  1. :  Fan Town,  Fan Zhen
近義詞
范镇
包含詞
羊范镇
分類詳情
張開吳莊村張開施莊村范镇𠔌莊村孟莊村
樟樹村八都村長春村北溪村紅崗村
高泉村上源村中源村開源村倪莊村
東張村江莊村大王村臨溪村付莊村
前楊莊村後楊村店子村東辛村范家鋪社區
陡崗村源源村良田村範東村唐北單村
北單村東岔河村楊梭村張梭村謝臺頭村
戚臺頭村王臺頭村崔官莊村大溝頭村籽粒村
大辛村於官莊村劉寨子村賈寨子村張寨子村
鄭寨子村上埠東村孫埠東村劉埠東村範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