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蘆浦鎮:面積6.00平方公裏,人口2.21萬人,轄1個居民區、1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蘆浦村,郵政編碼:325804。 居民區:蘆光 行政村:蘆浦、增産、儒橋頭、鑒後西、鑒後東、鑒後垟、前垟、縣後、石路、東門垟、南宕、林傢院、黃樓下、前垟底 |
|
蘆浦鎮簡介
蘆浦鎮,位於玉環縣本島北端,瀕臨樂清灣,與雁蕩山隔海相望。全鎮陸地面積19.67平方公裏,轄16個村,鎮政府駐地蓮花嶴10號距縣政府駐地珠港鎮5.7公裏。清代屬十三都;民國時期轄一至十四保;1949年解放後,建有蘆嶴、井頭、深浦三鄉,1956年三鄉合併,命名為蘆浦鄉,鄉名取轄地蘆嶴和深浦名一字組成;1958年改為蘆浦管理區,屬楚門人民公社;1961年建蘆浦人民公社;1984年政社分設時置蘆浦鄉;1994年撤鄉改鎮後,稱蘆浦鎮。
鎮域依山傍水,是山海之利兼得的黃金寶地。有省級特色醫藥包裝功能區塊和省級“藍色工程”示範功能區塊,是我國股份合作製發源地之一,相繼被命名為首批省定標準“小康鎮”、“新農村鎮”,首批臺州功能區塊強鎮“戰略目標,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
行政村名稱
小 沙 小沙 隔嶺
大 沙 大沙頭 小嶴
紅 山 中嶴 大坑嶴 外嶴 裏嶴 紅山中
金 山 金山 方傢山頭 對面山
分 水 月 丘 分水山 小塘裏 蔡傢 林傢 新塘
上 岩 上岩 大坦 大崗頭 毛竹園 十畝壠 對面山
江 下江 上江 中江
小塘岩 小塘岩 小塘
大 塘 隔山 嶺外 塘岩 嶴潭
井 頭 下街 連花嶴 陳傢 王傢 上街 杜傢 上廠 營房前 彎裏 坑口 水井裏 矮山頭
隔 嶺 隔嶺 小灣 泮傢山頭 蛇嶼 後山 嶴裏
百 丈 百丈
道 頭 道頭 後半塘 下道頭 上道頭 前半塘 牛頭山 山嘴頭 中央廠 營房下 小灣裏
尖 山 尖山腳 三眼鬥門 大岩頭 獅子岩腳 采桑嶺腳
遊 門 遊門 大壩 半山 小沙 中崗 老鷹窩 當嶼塘 知青塘
大 坑 大坑
蒼南蘆浦
蘆浦鎮地處浙南沿海,隸屬浙江省蒼南縣,位於鰲江入海口,東臨巴曹港,環境優美、氣候宜人、交通便利,距蒼南縣城20公裏、溫州市區60公裏,溫州機場70公裏。全鎮現有平原面積約10平方公裏,灘塗面積2平方公裏,山地面積2平方公裏,轄蘆光、蘆浦、縣後、南宕、黃樓下、前垟底、東門垟、林傢院、石路、前垟、鑒後垟、鑒後東、鑒後西、增産、儒橋頭等15個行政村居,總人口2.3萬。蘆浦鎮是一個文化積澱深厚、人文古跡衆多的千年古鎮,年糕橋、相國府兩處古跡遺址已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此外,蘆浦的油蟾、沙鱔等海塗特産以其質嫩、味美而聞名浙閩。
2006年,全鎮實現生産總值2.25億元,同比增長13%;其中農業總産值11172萬元,同比增長6%;工業總産值7965萬元,同比增長15%;實現財政收入424萬元,同比增長35%;農民人均收入4658元,同比增長12%。2007年,在鎮第十二次黨代會和鎮第十二屆一次人代會上,鎮委、鎮府提出今後五年全鎮工作重點是以“打造臨港産業城,實現後發新跨越”為戰略目標,深入實施“七大發展戰略”,加快推進“七大建設”, 即實施新農村新發展戰略,加快推進民生工程建設;實施“産業強鎮”發展戰略,加快推進臨港産業基地建設;實施城鎮提升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城鎮規劃建設;實施“生態建鎮”發展戰略,加快推進生態環境建設;實施“文化立鎮”發展戰略,加快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實施平安和諧發展戰略,加快推進社會事業建設;實施全面改革創新戰略,加快推進執政能力建設,為打造富裕、文明、和諧的現代化臨港産業城而努力奮鬥。
熱情的蘆浦人民真誠地歡迎海內外客商前來蘆浦觀光考察、投資創業,我們一定以最優惠的政策、最優質的服務、最高效的工作方式,與您一道築就蘆浦輝煌的明天。
蘆浦古鎮歷史上可溯源至唐、五代。舊為吳越王屯兵處。(錢庫是吳越王道場)。蘆浦又稱蘆江、南監。解放前是“江南”三條半街之一,現在是臨港産業基地啓動區塊。文化積澱深厚,人文古跡頗多,主要有:年糕橋、國相牌坊、蘆江寺、報恩寺、淨慧庵、海雲寺等。所以蘆浦可以打旅遊牌,爭取列入縣旅遊綫路,發展農傢樂,為建設旅遊強鎮而努力。
一、蘆浦的地名
相傳昔時其地有江浦入海,浦之兩岸長滿蘆葦,蘆花泛白又稱蘆江,宋天聖中元甲子年(1024)聖僧周思鐸在蘆浦建寺名蘆江寺。(蘆浦原有一個蘆江居民區)蘆浦還有一個稱呼叫“南監”。早在北宋真宗鹹平三年(1000)朝庭在溫州設天富南、北監????場,其天富南監????場就設在蘆浦,約在今東門垟、石路、林傢院三村之間。明時(1368)遷場廨於蘆浦城內,至順治十八年“遷界”毀,“展界”後恢復至解放後,因而????業、鞭炮、養蜻子為蘆浦三大經濟支柱。現在蘆浦好多村居地名均與南監有關,如1、東門垟村,即南監東門之垟(楊);2、監後垟,即南監後面之垟,(現含前垟、監後東、監後西、監後垟四村);3、南宕:意即南監南邊的地方;4、前垟底:南監前面之垟心底。
宋時彭仲剛(1143-1194)寫過一篇《南監地輿記》稱:南監舊稱縣治,前志不可考,然地濱大洋,前抱遠山,後環鰲江,枕以白沙塘,土脈豐曠,形勝甲於東甌……。
《四庫全書》裏有《蘆浦筆記》十捲為南監????課司劉昌詩撰。
二、蘆浦的古跡
年糕橋:(抗日紀念亭)
年糕橋,蒼南縣志載為蒼南境內第一古橋。橋沿上題刻為:時嘉祐七年歲次壬寅十一月甲辰朔二十一日甲子樹特記矣,勾當僧加遂首座僧如及住持沙門良辰石匠楊小。現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5月公佈),該橋係單孔石梁橋,南北走嚮,長6.6米,寬1.6米,歷史悠久,保存完整,具有一定的歷史科學價值。原來的年糕橋(本地人叫糢糍橋)是小橋流水;近年填河斷流,垃圾成堆,如不保護,將成廢橋。這次文物普查引起縣文物館等部門重視,撥款維修;清淤、砌石、建護欄,三面青石欄桿24檔,裏花外字,邀請書法傢分別用隸、楷、行草等字體題寫蘆浦當地先賢詩詞,頗具特色。年糕橋畔現又新建一座蘆浦抗日紀念亭。是紀念抗日陣亡將士吳振武的,解放前建有一座《抗日陣亡將士吳振武紀念碑》,惜毀於文革,今其族人復建紀念亭(碑),以不忘先烈,啓迪後昆。
國相牌坊(應氏古宅)
蘆浦還有一處文物保護點是:國相牌坊,位於蘆浦應傢底,建於明代,牌坊為白石仿木結構,面南而立,正面橫題《忠勤良佐》,背書《相國》二字,均楷書陰刻,額兩側對稱雕刻如意紋,梁柱粗壯,結構堅實,造形樸繁大方,是蘆浦應氏十一世祖應晚恩(1506-1571)立,為的是紀念其二世祖應節嚴。國相牌坊裏面是“應傢古宅”,坐東面西,由臺門、前廳、廂房、後廳等構成三進合院,木結構建築,占地2000多平方,俗稱“三退九明堂”瓦當、木雕、磚雕隨處可見門前原有旗桿和匾額《存耕堂》。應氏古宅約建於乾隆年間,歷經歲月淪桑,現風雨飄搖,破舊不堪,保護工作迫在眉睫。
蘆江寺(報恩寺、淨慧庵)
蘆江寺有江南第一寺之稱。始建於公元1024年前後,第一任住持周思鐸,法名寶英,俗稱:聖僧和尚。傳說神通廣大,佛法無邊;至今民間尚流傳“水井運木”、“符伏泥鰍精”、“鋤劈石獅鼻”、“鐵鍋鎮狐妖”、“糢糍變橋”等神話。鄉俗“過八寺”就是從蘆江寺開始的。明·桑瑜《戊戌春盤????南監寓蘆江寺》詩曰:脫卻輪蹄到上方,回頭塵海轉茫茫,隔簾啼烏東風軟,滿地落花春雨香,催課一心關鐵冶,計程何日到金鄉。老僧獨坐清如許,卻笑官傢有底忙。民國時鮑銘書主持的縣農桑局曾設在蘆江寺辦公。到解放初,蘆江寺已斷墻殘壁,面目全非。1993年聖僧“托夢”盼望修復蘆江寺的事傳得飛飛揚揚。短短半月,成千上萬的善男信女蜂涌而至;聖僧墓前香煙繚亂,人頭攢動,人們慷慨解囊,沒幾天集資130萬元,轟動江南垟。於是重建了蘆江寺大雄寶殿,化三萬元請趙撲初題寫蘆江寺名。翻修聖僧墓時出土“磚刻文物”,上書:塔·皇宋天聖中元甲子年,勾當僧寶英並周思鐸字樣。四年前蘆江寺木結構大雄寶殿又毀於火魔。現在的蘆江寺是劫後重輝,尚未裝修好,但幾副楹聯頗有特色。正門:十裏平疇恍見蘆花映雪;千年古剎猶聞僧衆誦經。殿內二副:1、形勝甲東甌秋來最壯蘆江漲;聖僧留古剎劫後重輝佛法揚。2、塵劫歷經世利已看穿萬裏浮雲歸化境;法lun常轉惡緣皆摧破一泓秋水沁禪心。
蘆江寺旁還有一座報恩寺,說的是柘園三世祖陳琪為紀念其母竇氏難産在母子不能兩全的情況下,堅持提出“寧我亡求子存!”的偉大母愛,捐田八十四畝在蘆江建造報恩院(後稱報恩寺)晨鐘暮鼓,侍奉香燈以報其母捨身保子之恩。陳琪唐大中二年(848)登進士第,官拜朝議大夫,其墓在蘆江寺不遠處。惜被翻新。元大德九年(1305)平陽州判皮元請報恩寺住持智融講師化緣籌資修建舥艚陰均陡門,使四都四十萬畝水田免遭旱澇。
蘆江寺旁還有一處淨慧庵,整天庵門緊閉,以求清淨;庵不大但精緻,後殿新建金碧輝煌。供奉的千手觀士音菩薩新開光不久,造型生動,熠熠生輝。庵中有小園、草坪、假山、石象、玲瓏有緻,別有一番情趣。
海雲寺
海雲寺離蘆浦街二裏許,蘆浦往竜港出口處,西靠竜一舥公路,東瀕大海,地處空曠,寺前六座黃色經幢,別開生面。廟門低矮,初一進去與其它寺廟無殊。出了天王殿,到了大雄寶殿也未感異樣,順着走廊往後走,但見眼前一亮,視野寬闊,遠處“萬佛樓”三字赫然入目。走近一看還是木魚法師的墨跡。樓前二尊高二米許的白石大象分列左右,腳踏巨蓮,雕刻精細,蔚為壯觀。丹墀盤竜石刻也頗生動,拾級而上進入二樓,推門一看,大吃一驚,但見三尊菩薩左右、背後、密密麻麻的木格內鑲滿銅質佛像,令人眼花撩亂,過道深幽,倒轉輪回,據說一萬尊不多不少,故稱萬佛樓,每尊360元,該多少錢。綜觀海雲寺佈局規模在江南垟衆多寺廟中也稱佼佼者,唯緑化尚嫌不夠。海雲寺前身“會善堂”。始建於南宋鹹淳乙醜年(1265)。
蘆浦的其它古跡還有蘆江義塚、二井(楊八萬洗馬池)、楊老爺殿、大榕樹、雍正“螃蠏墳”、聖僧墓、民國????行等。
蘆浦有三個全縣第一。1、年糕橋,全縣最早的古橋;2、佛教:縣志載:會昌五年(845)武宗下令滅佛,僧、尼被勒令還俗。至大中元年(847)宣宗恢復佛教。是年,蘆江(今蘆浦)始建報恩院;3、基督教(循道公會),其前身為“偕吾會”。由英、美、加拿大傳入中國。清光緒十四年(1888)偕吾會傳道員曾數次來蘆浦街上逐傢布道,分發《福音》活頁和《四福音》單行本,引人信教。次年,在蘆浦創建縣內第一座偕吾會教堂。民國28年(1939)並入基督徒聚會處。
林傢院天主教始建於1918年,是江南垟較有影響的教堂。
蘆浦新的景點——楊林花木種植園也在年糕橋畔,園內緑樹成蔭,花香鳥語,假山、亭榭、池塘俱全;日本甜杮、臺灣沙糖桔、香柚、鬍柚、蘆柑、甌柑品種繁多。雞、鴨、鵝樹叢覓食;竹林初成、芭蕉聽雨,好一派世外桃源景象。
三、蘆浦的人物
蘆浦為楊、林、徐等姓氏聚居地,是一個人文薈萃的地方。官最大是蘆浦應氏二世祖應節嚴(1211-1300)字和父,七歲中神童,宋淳祐間(1241-1252)文、武雙進士;官至刑、吏二部侍郎,寶謨閣侍製,歷跡四朝。晚年著有《平坡集》若幹捲。南宋愛國詩人林景熙有“故侍製吏部侍郎應公墓志銘”,記其生平。
楊謙度,宋淳祐(1241)特奏名進士,臨安教諭,著有《緑雲居詩文鈔》、《國史較正》等。
南宋鹹淳間父子同科文、武進士楊林、楊應卯。楊林任湖北製置司製幹,抗元而死,勅贈威武將軍。其子楊應卯,文科進士,1276年春與“江南十八子、淚灑江心寺”。拜會文天祥丞相,共商抗元大計。
元代有楊建宇,勅封東南忠勇楊十元帥,崇祀報安寺。
明代有被湯信國公湯和奉旨建金鄉衛時懷錶上請以“三俊”奬其門的楊孟文、仲文、叔文三公。還有楊譓著有《發蒙備用》、《蘆江鄉約》、《楊氏族規》等書。
清代有楊詩父子。楊詩父楊潤(1772-1810)著有《文獻遺珠》二捲,《禁娼妓碑》等。
楊詩號葩園(1806-1860),其父楊潤英年早逝,靠其母劉氏以紡織授經完成啓蒙學業,從小好讀書,常手不釋捲,過目成誦。繼其父遺志,搜輯溫州先賢遺文軼事,就“遺珠”增補成“聯珠”、“遺珠”、“明珠”共120捲,(尚存溫州圖書館),還有其它著作共14種,溫州郡守裕璋稱為“五縣博士”。曾設帳夏口“少有園”與吳榮烈子吳乃伊;名宿鮑臺相交甚篤。劉紹寬有詩贊曰:撲學清纔世少雙,搜羅吉羽遍鄉邦。遺珠淪海今難覓,一捲留傳諫果窗。
蘆浦的????民革命鬥爭也可歌可泣。1927年2月,白沙吳信直帶頭成立南監????民協會。副會長林可章(1886-1927)被捕壯烈犧牲,時年四十一歲。
抗日戰爭期間,蘆浦鄉共有11人抗日陣亡,其中軍官二名,吳振武、楊敷澤。
近現代著名人物有:楊榮泉(1890-1962)字志石,號楊湜。清舉人,日本留學,先在司法界供職後轉軍界。最後官至民國空軍司令部審核科科長。上校軍銜。與東括底鄭孟特詩詞唱和(見《南監楊氏》187頁)。
楊啓修(1893-1950),字逸驥,號楊誠。畢業於保定陸軍學校,民國政府參議,少將軍銜。
林傑,原名林大鬆(儒橋頭人,後遷鰲江陽嶼村),曾任中共中央機關刊物《紅旗》雜志編輯組組長。後為河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著名文史哲專傢。
華僑有楊乃玉、楊乃立兄弟等。楊乃玉,1944年生,巴西福特汽車廠總工程師;楊乃立,1946年生,巴西巴日聯營鋼鐵公司總工程師。兩人均為我縣華僑科技界中著名人物,入編“縣志”。
教授有楊介更,浙大教授,專攻硅酸????專業。
企業傢有儀邦集團總裁,全國政協委員應仲樹等。
博士、碩士生多名(略)
四、蘆浦的特産
蘆浦海鮮名聞遐邇,蟶子、沙蒜、筷頭鱒、軟殼蝤蠓、油鱔、香蠃等“塗頭貨”令人津津樂道,不少人慕名而來。沙蒜煮粉幹、清蒸蝤蠓、蘆浦肉飯令人垂涎欲滴!以前是店前人流不斷,屋後舟楫紛至。以蟶子養殖為主的海塗養殖、捕撈,成了蘆浦“三大”經濟支柱之一,並延續至今。(其它二項:????業、鞭炮均已退出歷史舞臺)代而起之是應運而生的紙箱包裝業,及無紡布袋加工業,已形成市場,輻射浙南閩北,成為當地經濟新增長點。而臨港産業基地的啓動與開發為千年古鎮蘆浦迎來大發展、大繁榮的春天;隨着“後發崛起、全面跨越”;蔚藍的海洋孕育着無限生機,蜿蜒的海岸延伸出無盡希望,願蘆浦的明天更美好! |
|
鎮政府駐蓮花嶴10號。面積19.67平方千米,人口1.64萬人。郵編:317608。轄16個行政村:井頭、小沙、大沙、紅山、金山、分水、上岩、江傢、小塘岩、大塘、隔嶺、道頭、尖山、百丈、大坑、漩門。 |
|
蘆浦鎮地處浙南沿海,隸屬浙江省蒼南縣,位於鰲江入海口,東臨巴曹港,環境優美、氣候宜人、交通便利,距蒼南縣城20公裏、溫州市區60公裏,溫州機場70公裏。全鎮現有平原面積約10平方公裏,灘塗面積2平方公裏,山地面積2平方公裏,轄蘆光、蘆浦、縣後、南宕、黃樓下、前垟底、東門垟、林傢院、石路、前垟、鑒後垟、鑒後東、鑒後西、增産、儒橋頭等15個行政村居,總人口2.3萬。蘆浦鎮是一個文化積澱深厚、人文古跡衆多的千年古鎮,年糕橋、相國府兩處古跡遺址已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此外,蘆浦的油蟾、沙鱔等海塗特産以其質嫩、味美而聞名浙閩。2006年,全鎮實現生産總值2.25億元,同比增長13%;其中農業總産值11172萬元,同比增長6%;工業總産值7965萬元,同比增長15%;實現財政收入424萬元,同比增長35%;農民人均收入4658元,同比增長12%。2007年,在鎮第十二次黨代會和鎮第十二屆一次人代會上,鎮委、鎮府提出今後五年全鎮工作重點是以“打造臨港産業城,實現後發新跨越”為戰略目標,深入實施“七大發展戰略”,加快推進“七大建設”,即實施新農村新發展戰略,加快推進民生工程建設;實施“産業強鎮”發展戰略,加快推進臨港産業基地建設;實施城鎮提升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城鎮規劃建設;實施“生態建鎮”發展戰略,加快推進生態環境建設;實施“文化立鎮”發展戰略,加快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實施平安和諧發展戰略,加快推進社會事業建設;實施全面改革創新戰略,加快推進執政能力建設,為打造富裕、文明、和諧的現代化臨港産業城而努力奮鬥。熱情的蘆浦人民真誠地歡迎海內外客商前來蘆浦觀光考察、投資創業,我們一定以最優惠的政策、最優質的服務、最高效的工作方式,與您一道築就蘆浦輝煌的明天。 |
|
蘆浦鎮日前在樂清灣網箱養殖基地建立“藍色工程”海上黨支部,近百戶網箱養殖戶組成4個組分別由1名黨員負責聯繫。該黨支部的建立,使來自鄰縣溫嶺及本縣城關、沙門、清港、蘆浦等地的黨員能夠在海上過正常的組織生活。同時規範網箱養殖有序競爭,相互傳播科技、提供市場信息,實現科技、信息資源共享,使養殖業蓬勃發展。並增強了凝聚力,在防臺救災中心及時組織疏散、保護生命財産安全,發揮領導核心、骨幹作用。
面對挑戰,該縣以蘆浦現有醫包企業為基礎,利用該鎮荒蕪土地,規劃建成3000餘畝醫藥包裝工業園區。該園區自2001年9月動工以來至今年9月,現已投入資金1.8億元,開發面積已達930畝,入園企業19傢,申請入園企業30多傢,今年入園企業産值可達2億多元。一個國傢級醫包生産基地已初具規模。
園區的建設,帶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吸引了外地企業入園。溫州一傢紙箱廠落戶園內,投資1500萬元,今年4月動工,8月便投入生産,年産值達3000萬元。該鎮以園區建設為竜頭,工業生産快速發展,1至8月,産值、稅收均比去年同期增長近20%。規模企業産值已占總量的33%。該縣醫包基地逐漸打響品牌,在上海全國醫包産業說明會等全國性産品展銷會、推介會上,産品搶手。 |
|
- : Lupu Town
|
|
蘆浦 |
|
紅山村 | 分水村 | 百丈村 | 井頭村 | 增産村 | 大坑村 | 漩門村 | 隔嶺村 | 前垟村 | 蘆浦村 | 儒橋頭村 | 鑒後西村 | 鑒後東村 | 鑒後垟村 | 縣後村 | 石路村 | 東門垟村 | 南宕村 | 林傢院村 | 黃樓下村 | 前垟底村 | 小沙村 | 大沙村 | 金山村 | 上岩村 | 江傢村 | 小塘岩村 | 大塘村 | 道頭村 | 尖山村 | 蘆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