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級行政區劃 : 贛榆縣 : 泰順縣 : 博羅縣 [顯示全部] > 羅陽鎮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羅陽鎮:面積104.90平方公裏,人口3.97萬人,轄5個居民區:20個行政村,鎮政府駐西大街,郵政編碼:325500。
  居民區:城東、城南、城西、城北、新北社區
  行政村:溪坪、聯新、鶴聯、南山、橫崗、東內、東外、南內、南外、西內、西外、北內、北外、三垟、毛竹下、白溪、上交垟、下交垟、江渡、赤坑
浙江省溫州市泰順縣羅陽鎮
  區域概況
  浙江省溫州市泰順縣羅陽鎮位於泰順西南部,是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信息中心,是縣委、縣政府駐地,鎮域總面積102.82平方公裏,其中建成區面積4.6平方公裏,轄20個行政村、9個社區,常住人口5.5萬人,其中戶籍人口4萬人。
  2005年工業總産值近3.26億元(主要以食品、木製玩具、化工為主);地方財政收入146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428元。鎮屬學校包括城關中學、
  羅陽二中、羅陽鎮小、羅陽鎮二小、鶴巢小學等7所,共有教職員工424人,6990位學生。建有敬老院一座,集中供養城鎮“三無”人員和農村“五保
  ”對象20人,集中供養率達80%以上,2004年全鎮落實城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共366人。
  羅陽鎮下屬黨支部70個(總支2個),共有黨員1328人,其中鎮屬機關單位黨支部17個,黨員 306人;農村黨支部36個(總支2個),黨員918人;
  企業黨支部14個,黨員105人。
  行政區劃
  鎮政府駐西大街,郵編:325500。轄5個居民區(城東、城南、城西、城北、新北社區)、20個行政村(溪坪、聯新、鶴聯、南山、橫崗、東內、東外、南內、南外、西內、西外、北內、北外、三垟、毛竹下、白溪、上交垟、下交垟、江渡、赤坑)。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42711男22502女20209家庭戶戶數12308家庭戶總人口40958家庭戶男21306家庭戶女196520-14歲(總)87960-14歲男47520-14歲女404415-64歲(總)3098215-64歲男1606315-64歲女1491965歲及以上(總)293365歲及以上男168765歲及以上女1246戶口本地住本地30678
  經濟社會
  2004年工業總産值近2億元(主要以食品、木製玩具、化工為主),地方財政收入1179.24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428元; 2005年工業總産值近3.26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46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428元。2004年,鎮屬學校包括城關中學、羅陽二中、羅陽鎮小、羅陽鎮二小、鶴巢小學等7所,共有教職員工424人,6990位學生。建有敬老院一座,集中供養城鎮“三無”人員和農村“五保”對象20人,集中供養率達80%以上,2004年全鎮落實城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共366人。 
  基礎設施
  1、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2005年,完成城南小區的政策處理、排污、緑化等基礎設施掃尾工程和馬頭崗下山脫貧小區的二、三期建設;加快康莊工程建設,完成下彩至大嶺段公路沙改砼工程及寮下段工程,動工興建山岩、月山下、林水洋等村20多公裏的公路路基改造、路面砂改砼工程。
  2、實施58省道工程、泰一中遷建、“一宮四館兩中心”項目、城關引供水工程建設,以及老泰一中和羅二中擴建工程,建設城關垃圾中轉站。2006年完成北碉公園、飛竜山公園以及旋頂山公園建設,為市民提供舒適的休閑場所。做好進城脫貧點規劃選址工作,創造有利條件,引導邊遠山區農民進城脫貧。2005年,完成泰慶公路建成通車。
工業經濟
  以招商引資為立足點,增強工業經濟發展後勁
  1、進一步強化招商引資力度。增強招商引資服務意識,完善各項招商引資政策,繼續把招商引資工作作為經濟工作的“一號工程”,切實把招
  商引資工作納入鎮村兩級幹部工作考核,營造“工業富鎮”、全民招商的濃厚氛圍,爭取引進1-3傢符合國傢産業政策和環保要求的規模企業,實現合
  同利用外資100萬美元,實現利用外資40萬美元,到位內資1300萬元。
  3、進一步推進鎮辦企業體製改革步伐。加強企業的産權多元化改造,花大力氣做好外貿包裝廠等企業的財務清理、清産核資、資産轉讓等改製
  工作,盤活集體企業資産。
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縣羅陽鎮
  區域概況
  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縣羅陽鎮是贛榆縣的南大門位於縣城東南15公裏,全鎮總面積84.8平方公裏,有耕地3.3萬畝、灘塗3.8萬畝;轄11個行政村,82個村民小組。2005年,實現國內生産總值3.1億元,工農業總産值8.98億元,其中工業産值6.15 億元,農業産值2.83億元,第三産業增加值0.34億元,財政收入643萬元,人均收入5632元。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34837男18309女16528家庭戶戶數8760家庭戶總人口34637家庭戶男18170家庭戶女164670-14歲(總)105210-14歲男61470-14歲女437415-64歲(總)2187715-64歲男1101515-64歲女1086265歲及以上(總)243965歲及以上男114765歲及以上女1292戶口本地住本地34144
  區位交通
  羅陽鎮地處海州灣畔,東瀕黃海,南鄰連雲港市區,204、310國道、同三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境內範河、蘆河、牛腿河、新沭河與通榆運河交織成網,水係豐富,204國道改道、242省道建設及連沂高速、沿海鐵路修建,尤其是204國道改道,羅陽作為贛榆南大門的地位更加突出。這些都使羅陽在經濟發展上占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
  自然資源
  羅陽鎮充分利用3.8萬畝灘塗資源優勢,推廣南美白對蝦養殖4000畝,與山東海豐集團合作,引資400萬元,訂單養殖黃顙魚2000畝、美洲條紋鱸精養1000畝,銀鯽、澎澤鯽輪捕輪放8000畝;暗紋東方豚、巴西鯛等特種示範養殖4000畝,四大傢魚高密度精養2000畝。2005年完成水産品總量2.2萬噸,創産值1.55億元,其中優質産量達1.7萬噸 ,開發朝陽、嶺竈、河疃等村為主體的珍稀動物養殖,發展蛋禽養殖11萬羽,生豬存欄510頭,蘭狐、獺兔過萬衹,牛羊大牲畜780頭,擁有千衹雞(鵝、鴨)、百頭狐、百衹羊、百衹兔養殖場22個。
  人文旅遊
  羅陽鎮緊緊圍繞發展特色休閑、崛起“旅遊名鎮”總體目標,堅持科學發展觀,註重高品位規劃開發、高質量服務管理、多功能休閑娛樂、全方位景觀美化,爭取主動,市場推進,打造品牌,使羅陽休閑觀光漁業優勢凸現。到2005年為止,全鎮共投資1.2億元,開發灘塗4000畝,改造標準化池塘8000畝,實施省級科技項目3個、“星火計劃”項目2個,全面完成了垂釣中心景觀美化、基礎配套、萬畝生態漁業開發、現代新農村示範區等四大工程,年接待市內外遊客2萬人次,經濟收入200萬元。
  經濟發展
  2000年來,羅陽鎮緊緊圍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剋服睏難、奮勇開拓,促進了全鎮經濟的快速發展。2005年,三次産業結構調整由2002年的47.3∶31.6∶21.1調整為39.1∶33.5∶27.4;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3.1億元,實現財政一般預算收入643.6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632元。
  【工業經濟】
  2005年全鎮工業實際投入2.73億元,引進工業項目22個,實現工業銷售收入6.03萬元;2000-2005年年來,羅陽鎮以14支施工隊帶出3100建築安裝大軍,占有遼寧、黑竜江、吉林、山東、新疆、內蒙、上海等省市12個市場,年人均純收入8000多元。
  【農業經濟】
  引進推廣農業新品種、實用新技術,購進95021、3114、早豐9號、GK21優質糧棉品種,發展西瓜棉花套作1.2萬畝,三麥間作1.99萬畝,花生、黃豆等油料作物510畝。2005年,全鎮植樹造林2550畝,沿綫美化、緑化率達95%。新購大型聯合收割機35臺(套),農機化綜合程度達88%,完成小農水治理8萬方,改造低産田4500畝,糧食總産量16794噸。全年完成勞務輸出1156人,創收入980萬元。
  【對外開放】
  2005年,羅陽鎮新上外資項目5個,協議註册外資50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430萬美元。分別與溫州、浙江、上海、臺灣、韓國等地區有經濟合作。
  【第三産業】
  羅陽鎮交通優勢突出,日車流量達萬輛次,加工、運輸、飲食、服務等第三産業發展迅猛。2005年,已建成以河口、新合兩村為主體,以204國道為主軸的南綫餐飲服務區,以羅陽、河疃為一體,以青羅綫為主軸的工商貿易區和以劉灣、東關為主體,以羅東路為主軸的觀光漁業服務區。2005年,全鎮有個體工商戶1468傢、個私企業196傢,其中新上投入過百萬的大型私營企業32傢,從業人員760人。東關、劉灣兩村擁有活水運輸車12輛,全鎮有私傢車112輛,成立農業協會、水産協會,發展農村經紀人200人。
  社會事業
  2005年,全鎮計劃生育率98%,人口出生率6%;有初級中學1所、小學10所、幼兒園14所、成人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7078名,兒童入學率100%,小學升學率99%。2003年以來,共投入1400萬元,完成5幢中小學教學樓;有衛生保健大樓一幢,村衛生室10個,農村新型合作醫療普遍開展,受益群衆3.14萬人;積極配合省、市、縣有關部門,投入300萬元,修建農村公路36公裏,實現“村村通”目標;經常性開展群衆性文化活動,電影隊常年在各村巡回放映;鎮有敬老院一所;程控電話裝機8725多門;有綫電視有序推進,開通3977戶;投入360萬元,興建大型水廠一座,疏通管道5萬公裏,首期受益群衆2.6萬人;鎮政府概況及經濟信息已上網。
  城鎮建設
  科學規劃,綜合實施,2005年,社會投入1.1億元,建設樓房760幢,建有通訊、醫療、電信、教學、供銷大樓等標志性建築21幢,完成鎮駐地內部設施改造工程,發展群衆娛樂性場所2處,全鎮硬化、亮化路面35公裏,行政村通公路率100%,沿街安裝路燈320盞,修建下水道3千米,緑化面積2000平方米,形成以204國道為軸心的南小區,以青羅公路兩側為主綫、鎮駐地為中心的城鎮帶,以東關、劉灣為一體的現代新農村示範區。
  重點企業
  羅陽鎮重點企業有:南京客商投入3500萬元的彩印包裝、上海客商投入1500萬元的通順糧貿、張傢港客商投入2000萬元的恆新紡織、韓商投入5000萬元的東明塑業、韓商投入800萬美元的大光土木建材、溫州客商投入5000萬元的富友包裝二期工程等11項目。
  特色産品
  羅陽鎮發揮優勢,科學實施“特色經濟”戰略,先後建成2萬畝鹹淡水無公害高産高效養殖基地、1萬畝標準化無公害稻田養殖基地。基地産有鰱魚、鯉魚、鯽魚、南美白對蝦、無公害大米等特色産品。
  榮譽稱號
  隨着羅陽中心鎮、新農村示範區及旅遊景點、産業集聚區等重點工程的成功實施,羅陽鎮也相繼獲得江蘇省文化先進鄉鎮、教育現代化鄉鎮、連雲港市淡水養殖專業鄉鎮、市政府級新型小城鎮、縣利用外資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被譽為“魚米之鄉”、“蘇北小江南”、“連雲港市後花園”。
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羅陽鎮
  區域概況
  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羅陽鎮地處東江中下遊,位於有“嶺南第一山”之稱的羅浮山東麓,處於廣州、惠州、深圳、東莞四大城市的交叉輻射區,是博羅縣人民政府所在地,為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交通、金融中心,是廣東省270個中心鎮之一。全鎮轄區面積285.6平方公裏,城區規劃面積93平方公裏,下轄29個村委會、7個社區居委會。建成區位於東江北岸,2002年縣城西側的義和鎮並入羅陽鎮,縣城範圍擴大。
  羅陽鎮是廣東省歷史悠久的文明古鎮。2008年榮獲“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鎮”。鎮內有象頭山國傢級自然保護區,擁有奇特的山景、石景、林景、水景和雲景。象頭山附近建有一座抽水蓄能電站。博羅羅陽鎮
  經濟狀況
  近年來,我鎮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沉着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緊緊抓住深圳、東莞等發達地區産業轉移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實施的重大機遇,圍繞縣委提出的“八大發展戰略”,以打造“六大博羅”為抓手,以“四個年”為工作重點,真抓實幹,經濟社會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今年1—6月,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401624萬元,增長15%;工業增加值88782萬元,增長21.6%;固定資産投資162589萬元,增長67.7%;地稅收入23669萬元,增長5.32%(含縣直),其中羅陽塊收入15046萬元,增長1%,縣直塊收入8623萬元,增長13.9%;國稅收入12228萬元,下降8.82%(含縣直),其中羅陽塊收入6420萬元,增長26%,縣直塊收入5808萬元,下降30.16%。為確保經濟穩步增長,我鎮主要抓好如下幾項工作:
  一是抓工業,拉動經濟快速增長。今年1—6月份,正在動工建設的項目共有10宗。其中外資7宗,總投資30206.857萬美元,民資3宗,總投資15800萬元人民幣。已簽約未動工項目共有9宗。其中外資5宗,總投資34500萬美元;民資4宗,總投資61900萬元人民幣。新簽約項目22宗,其中外資7宗,意嚮總投資3500萬美元;民資15宗,意嚮總投資1.86億元人民幣。在談項目有5宗。目前,我鎮采取各種有效措施,確保在談項目盡快簽約落戶,簽約項目盡快動工建設,在建項目盡快建成投産,早日産生效益。
  二是抓稅收,確保地方經濟穩步增長。今年1—6月,全鎮地稅收入23669萬元,增長5.32%(含縣直),其中羅陽塊收入15046萬元,增長1%,縣直塊收入8623萬元,增長13.9%;國稅收入12228萬元,下降8.82%(含縣直),其中羅陽塊收入6420萬元,增長26%,縣直塊收入5808萬元,下降30.16%。為確保稅收增長,成立稅收促收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對欠稅項目進行排查、追收,做到應收盡收。
  三是抓外貿,確保外貿出口增長。我鎮共有外貿出口企業60傢。2009年1—5月,外貿出口完成9102萬美元,占全年任務45.3%,比去年同期9586萬元減少484萬元,下降5%。為確保2009年外貿出口增長5%的預期目標任務,努力保持屬羅陽轄區而在惠州出口的企業在博羅申報出口。
  四是抓基建,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村小組道路硬底化建設和義和公園、小金公園、博羅新城“一橋三路” (縣城商業西街連接博羅新城的一座橋梁;商業西街延伸至廖洞排渠大道、飛竜大道出口南路和廖洞排渠堤壩路)的建設。其中,義和公園是由鎮政府投資建設的民心工程,總投資2300萬元,占地面積65000平方米,集娛樂、健身、運動於一體。目前,已動工建設,力爭在年底建成使用;小金公園占地30000平方米,總投資1000萬元,待動工。積極配合縣做好“一園一站兩新城兩場館三校十一路”的建設工作,“一園”即東山公園;“一站”即惠蓄電站掃尾工作;“兩新城”即博羅新城和江南片開發建設;“兩場館”即縣體育中心、縣文化中心;“三校”即華僑中學、博羅技工學校、高級中學的徵地拆遷;“十一路”即濱江路、東江大橋南北引道、惠博沿江公路、飛竜大道、博深高速、東江大道、博深高速義和出口路、北環路、矮崗路、縣中部通道改造、324綫改造工程等項目建設。
  五是抓發展,培育經濟新增長點。加快第三産業發展,重點扶持發展惠州抽水蓄能電站進站公路沿綫農民發展觀光農業、旅遊農業、休閑農業,逐步打造出“羅浮山——傅婁古國——楊梅山莊——惠州抽水蓄能電站——象頭山——湯泉——惠州西湖”集旅遊觀光、休閑、購物於一體的旅遊觀光路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127466男64721女62745家庭戶戶數27089家庭戶總人口98299家庭戶男49568家庭戶女487310-14歲(總)256180-14歲男138570-14歲女1176115-64歲(總)9498615-64歲男4779715-64歲女4718965歲及以上(總)686265歲及以上男306765歲及以上女3795戶口本地住本地85600
  地理氣候
  羅陽鎮地理位置為東經114°17′,北緯23°10′,屬東南沿海南亞熱帶氣候,四季如春,夏季熱而多雨,鼕季較溫暖而乾燥,年平均氣溫為21℃—22.2℃,全年降雨量為1789.1—2212.0毫米,年日照時數為1611.9—1831.9小時。夏季主導風嚮為東、東南風,鼕季多北風,全年主導風嚮為東南風。全年無霜期達342天。
  人文歷史
   羅陽鎮是廣東省歷史悠久的文明古鎮之一,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早在先秦時期,羅陽就曾是縛婁國建都之地;自南朝梁天監二年,博羅縣治從梁化遷至浮碇崗(俗稱葫蘆嶺)之西後,羅陽城(時稱榕城)不斷得到發展。羅陽鎮歷史悠久,又是歷代的縣衙所在地,文物勝跡,保留不少。其中最著名的有觀前橋、韓傢祠、羅陽書院、長壽觀、古榕樹、白鶴廟、東嶽宮以及2000年初出土的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陶瓷等。另外,距縣城約1公裏,出土了300多座先秦古墓葬群的縛婁國遺址;位於羅陽梅花荔枝村黃嶺的禮佛古寺原是明代盛名的旅遊區。黃嶺頂上的“禮鬥臺”是明代成歷年間賓仲山房的故址,有奇石“鑼鼓石”。奇石上刻有“懶雲床”、“青羊洞”等一批奇特的石刻。
  羅陽鎮還是一個鐘靈毓秀、名人輩出的地方。主要有明萬歷年間官至禮部尚書的韓日纘和政熙子戶郎的張萱,有清鹹豐年間德慶州學正李寶芳、清未撥貢韓諸船、民初羅浮山衝虛古觀道長曾雪凡、民國畫傢盧振寰等一批古今聞名的傑出人才。
  自然風光
  羅陽鎮集山水奇景於一身,東江蜿蜒流羅陽鎮南部,古稱白水山的湯泉、三面環山、以溫泉、冷泉、瀑布、碧潭而著稱,是嶺南旅遊勝地。羅陽境內的象頭山,山體形成於白堊紀的火成岩,區內層巒疊嶂,峻峭山峰多達165座,主峰蟹眼頂海拔達1023米;山體基岩形成花崗岩特有的“石蛋”景觀,有象頭石、大人岩石仙桃等有趣的石景。
  地緣優勢
  羅陽鎮具有毗鄰惠州、東莞、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的地緣優勢。羅陽鎮構築了四通八達的“一江一橋二鐵六路”的現代化立體交通網絡。“一江”即東江;“一橋”即博羅東江大橋,二鐵”即京九鐵路和廣惠機場鐵路,均穿鎮而過,並設有客運、貨運中轉站;“六路”即廣汕公路、金竜大道、小羅公路、惠博沿江路以及廣惠、惠河高速公路。從羅陽到惠州市區僅15分鐘車程,到東莞僅20分鐘車程,經惠深高速公路前往深圳也僅一個小時車程,廣惠高速公路通車後至廣州僅需一個小時車程。
  經濟建設
   羅陽鎮擁有110千伏高壓輸變電站3座,水力發電站3座,火力發電廠1個,年發電量約8000萬度,並入大電網。另外,惠州抽水蓄能電站大大提高了羅陽鎮的供電能力。轄區內3個水廠日供水量達10萬多立方米。同時,電信業發展迅速,完全可以滿足生活和生産之需。鎮內程控電話、傳真、手提電話、互聯網等通迅業務已全面開通,信息覆蓋城鄉。文化娛樂設施一應俱全,鎮內有賓館、大酒店10多傢。市容市貌不斷得到改善,第三産業蓬勃發展,城鄉一體化進程穩步推進。
  羅陽鎮還建有健全的社會治安網絡,轄區內有1個公安分局、5個派出所、1個巡警中隊、1個治安中隊和1個交警中隊,還有護廠隊、護村隊等一大批治安保衛力量,總人數達數千人。
  2000年來,羅陽積極發展高效農業和旅遊業,主要農産品有荔枝、黃皮、桔、楊桃、酥糖等;依托生態環境優良的象頭山及周邊嶺南山水,發展觀光、休閑、度假等服務業,並在沿綫形成有客傢風味“窯雞”等特色美食長廊。
  2000年來,羅陽鎮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強鎮、外嚮帶動、科技興鎮、可持續發展四大戰略,增創開放、産業、科技體製和環境五大優勢,全力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信息化,把招商引資工作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工業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至2008年,鎮內已建成小金工業區、洲際高新技術工業園東區、西區和北區四大設施配套、初具規模的工業園(區)。歷屆政府都竭誠為外商提供全方位優質高效服務,規範和簡化辦事程序,為企業的申辦、徵地、辦照、廠區建設、招工、報關等實行一條竜服務,“一個窗口”對外,並根據實際采取調低或免收部門廠房租金、降低地價、減免部門規費、爭取提留一部分地稅返還給企業自身使用等優惠措施適當嚮外商讓利。同時,鎮內“三高”農業發展基礎良好,資源豐富,區位優勢突出。至2008年,羅陽工業發展總量已上了一定的規模,主要産業有電子、五金、醫藥、服裝、傢具、印刷等,2008年被評為惠州市電子信息專業鎮。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127466男64721女62745家庭戶戶數27089家庭戶總人口(總)98299家庭戶男49568家庭戶女487310-14歲(總)256180-14歲男138570-14歲女1176115-64歲(總)9498615-64歲男4779715-64歲女4718965歲及以上(總)686265歲及以上男306765歲及以上女3795戶口本地住在本地85600
浙江省溫州市泰順縣
  羅陽鎮是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信息中心,是縣委、縣政府駐地,鎮域總面積102.82平方公裏,其中建成區面積4.6平方公裏,轄20個行政村、5個居委會,常住人口5.5萬人,其中戶籍人口4萬人。
  2004年工業總産值近2億元(主要以食品、木製玩具、化工為主);地方財政收入1179.24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428元。鎮屬學校包括城關中學、羅陽二中、羅陽鎮小、羅陽鎮二小、鶴巢小學等7所,共有教職員工424人,6990位學生。建有敬老院一座,集中供養城鎮“三無”人員和農村“五保”對象20人,集中供養率達80%以上。
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
  羅陽鎮地處東江中下遊,位於嶺南第一山 羅浮山東麓,處於廣州、惠州、深圳、東莞四大城市的交叉輻射區,是博羅縣人民政府所在地,也是廣東省重點工業衛星鎮之一。全鎮轄區總面積168.8平方公裏,城市規劃面積58平方公裏,總人口12萬多人(含外來人口),下轄21個村委會、6個居委會、1個辦事處。境內地勢平坦,腹地遼闊,北回歸綫由中部偏北穿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産豐富。年平均氣溫在22°c 23°c之間,年降雨量1938毫米左右,無霜期長達348天。宜糧宜果,宜牧宜漁,糧食、蔬菜、水果、水産和禽畜素有種養傳統,是博羅縣的農業生産重要基地,主要農副特産荔枝、柑橙桔、黃皮、酥糖.
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縣
  羅陽鎮是贛榆縣的南大門位於縣城東南15公裏,全鎮總面積84.8平方公裏,有耕地3.3萬畝、灘塗3.8萬畝;轄11個行政村,82個村民小組,人口3.57萬人。2005年,實現國內生産總值3.1億元,工農業總産值8.98億元,其中工業産值6.15 億元,農業産值2.83億元,第三産業增加值0.34億元,財政收入643萬元,人均收入5632元。
  【區位交通】
  羅陽鎮地處海州灣畔,東瀕黃海,南鄰連雲港市區,204、310國道、同三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境內範河、蘆河、牛腿河、新沭河與通榆運河交織成網,水係豐富,204國道改道、242省道建設及連沂高速、沿海鐵路修建,尤其是204國道改道,羅陽作為贛榆南大門的地位將更加突出。這些都使羅陽在經濟發展上占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
  【自然資源】
  羅陽鎮充分利用3.8萬畝灘塗資源優勢,推廣南美白對蝦養殖4000畝,與山東海豐集團合作,引資400萬元,訂單養殖黃顙魚2000畝、美洲條紋鱸精養1000畝,銀鯽、澎澤鯽輪捕輪放8000畝;暗紋東方豚、巴西鯛等特種示範養殖4000畝,四大傢魚高密度精養2000畝。2005年完成水産品總量2.2萬噸,創産值1.55億元,其中優質産量達1.7萬噸 ,開發朝陽、嶺竈、河疃等村為主體的珍稀動物養殖,發展蛋禽養殖11萬羽,生豬存欄510頭,蘭狐、獺兔過萬衹,牛羊大牲畜780頭,擁有千衹雞(鵝、鴨)、百頭狐、百衹羊、百衹兔養殖場22個。
  【人文旅遊】
  羅陽鎮緊緊圍繞發展特色休閑、崛起“旅遊名鎮”總體目標,堅持科學發展觀,註重高品位規劃開發、高質量服務管理、多功能休閑娛樂、全方位景觀美化,爭取主動,市場推進,打造品牌,使羅陽休閑觀光漁業優勢凸現。到目前為止,全鎮共投資1.2億元,開發灘塗4000畝,改造標準化池塘8000畝,實施省級科技項目3個、“星火計劃”項目2個,全面完成了垂釣中心景觀美化、基礎配套、萬畝生態漁業開發、現代新農村示範區等四大工程,年接待市內外遊客2萬人次,經濟收入200萬元。
  【綜合經濟】
  近年來,羅陽鎮緊緊圍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剋服睏難、奮勇開拓,促進了全鎮經濟的快速發展。2005年,三次産業結構調整由2002年的47.3:31.6:21.1調整為39.1:33.5:27.4;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3.1億元,實現財政一般預算收入643.6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632元。
  【工業經濟】
  2005年全鎮工業實際投入2.73億元,引進工業項目22個,實現工業銷售收入6.03萬元;近年來,羅陽鎮以外14支施工隊帶出3100建築安裝大軍,占有遼寧、黑竜江、吉林、山東、新疆、內蒙、上海等省市12個市場,年人均純收入8000多元。
  【農業經濟】
  引進推廣農業新品種、實用新技術,購進95021、3114、早豐9號、GK21優質糧棉品種,發展西瓜棉花套作1.2萬畝,三麥間作1.99萬畝,花生、黃豆等油料作物510畝。2005年,全鎮植樹造林2550畝,沿綫美化、緑化率達95%。新購大型聯合收割機35臺(套),農機化綜合程度達88%,完成小農水治理8萬方,改造低産田4500畝,糧食總産量16794噸。全年完成勞務輸出1156人,創收入980萬元。
  【對外開放】
  2005年,羅陽鎮新上外資項目5個,協議註册外資50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430萬美元。分別與溫州、浙江、上海、臺灣、韓國等地區有經濟合作。
  【第三産業】
  羅陽鎮交通優勢突出,日車流量達萬輛次,加工、運輸、飲食、服務等第三産業發展迅猛。目前,已建成以河口、新合兩村為主體,以204國道為主軸的南綫餐飲服務區,以羅陽、河疃為一體,以青羅綫為主軸的工商貿易區和以劉灣、東關為主體,以羅東路為主軸的觀光漁業服務區。2005年,全鎮有個體工商戶1468傢、個私企業196傢,其中新上投入過百萬的大型私營企業32傢,從業人員760人。東關、劉灣兩村擁有活水運輸車12輛,全鎮有私傢車112輛,成立農業協會、水産協會,發展農村經紀人200人。
  【社會事業】
  全鎮計劃生育率98%,人口出生率6%;有初級中學1所、小學10所、幼兒園14所、成人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7078名,兒童入學率100%,小學升學率99%。2003年以來,共投入1400萬元,完成5幢中小學教學樓;有衛生保健大樓一幢,村衛生室10個,農村新型合作醫療普遍開展,受益群衆3.14萬人;積極配合省、市、縣有關部門,投入300萬元,修建農村公路36公裏,實現“村村通”目標;經常性開展群衆性文化活動,電影隊常年在各村巡回放映;鎮有敬老院一所;程控電話裝機8725多門;有綫電視有序推進,開通3977戶;投入360萬元,興建大型水廠一座,疏通管道5萬公裏,首期受益群衆2.6萬人;鎮政府概況及經濟信息已上網。
  【城鎮建設】
  科學規劃,綜合實施,2005年,社會投入1.1億元,建設樓房760幢,建有通訊、醫療、電信、教學、供銷大樓等標志性建築21幢,完成鎮駐地內部設施改造工程,發展群衆娛樂性場所2處,全鎮硬化、亮化路面35公裏,行政村通公路率100%,沿街安裝路燈320盞,修建下水道3千米,緑化面積2000平方米,形成以204國道為軸心的南小區,以青羅公路兩側為主綫、鎮駐地為中心的城鎮帶,以東關、劉灣為一體的現代新農村示範區。
  【重點企業】
  羅陽鎮重點企業有:南京客商投入3500萬元的彩印包裝、上海客商投入1500萬元的通順糧貿、張傢港客商投入2000萬元的恆新紡織、韓商投入5000萬元的東明塑業、韓商投入800萬美元的大光土木建材、溫洲客商投入5000萬元的富友包裝二期工程等11項目。
  【特色産品】
  羅陽鎮發揮優勢,科學實施“特色經濟”戰略,先後建成2萬畝鹹淡水無公害高産高效養殖基地、1萬畝標準化無公害稻田養殖基地。基地産有鰱魚、鯉魚、鯽魚、南美白對蝦、無公害大米等特色産品。
  【鄉鎮名片】
  隨着羅陽中心鎮、新農村示範區及旅遊景點、産業集聚區等重點工程的成功實施,羅陽鎮也相繼獲得江蘇省文化先進鄉鎮、教育現代化鄉鎮、連雲港市淡水養殖專業鄉鎮、市政府級新型小城鎮、縣利用外資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被譽為“魚米之鄉”、“蘇北小江南”、“連雲港市後花園”。
  
  黨委書記:徐雪峰  聯繫電話:0518-86431002
  鎮 長:徐雪峰  聯繫電話:0518-86431002
  招商熱綫:0518-86431002  0518-86436966
贛榆縣羅陽鎮名片-江蘇省連雲港市
  【概況】
  羅陽鎮地處海州灣畔,東臨黃海,南臨連雲港市區,既是“一體兩翼”産業開發的聯絡點,又是“一心三極”城市構架的核心位置,全鎮總面積84.8平方公裏,有耕地3.3萬畝,灘塗3.8萬畝,轄11個行政村,82個村民小組,人口3.57萬人。2006年,實現國內生産總值3.62億元,工農業總産值8.98億元,其中工業産值6.15億元,農業産值2.83億元,第三産業增加值0.34億元,財政收入1300萬元,人均收入6300元。
  【發展思路】
  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三年再造新贛榆,五年衝刺百強縣、十年全面達小康”奮鬥目標,主動融入沿海一體化開發佈局,藉助地處“連雲、新海、贛榆”三極城市的核心優勢,堅持“以工興水、以水興鎮、以鎮帶農”的發展戰略,用城市的理念建城鎮,用田園的模式建村莊,用生態的目標建産業,並依托灘塗和區位優勢,把羅陽建成“港城濕地樂園、生態田園水鄉”式的蘇東水鎮、連雲港的港城花園、海上威尼斯和全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范镇。
  【區位交通】
  羅陽鎮地處海州灣畔,東瀕黃海,南鄰連雲港市區,距離市中心15公裏,距離連雲港25公裏,距離機場20公裏。204、242國道、沿海高速公路穿境而過,特別是正在開工的204國道新道和即將開工建設的242省道建設及連雲港至臨沂高速公路縱貫全鎮,使羅陽的交通更加便捷,區位優勢更加突出,贛榆南大門的地位更加突現。這些都使羅陽在經濟發展上占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
  【自然資源】
  羅陽鎮屬濱海平原,西高東低,自然坡降為0.019%。境內範河、蘆河、牛腿河、新沭河與通榆運河交織成網,水係豐富,年平均降水量為952.6毫米,全年降水量集中在6-9月,占全年的73.9%,從降水量與蒸發量比較而言,鼕春6個月(十二月和一至五月)蒸發量為654.7毫米,降水量為188.2毫米,蒸發量是降水量的3.5倍,而夏季7、8兩個月蒸發量為355毫米,降水量476毫米,降水量是蒸發量的1.3倍,因而天氣表現為鼕春幹旱,夏季潤濕。年平均太陽輻射總量125.5千卡/平方釐米,年平均氣溫13.1攝氏度,年平均日照時數2663.8小時,是江蘇省日照時數最長的地區之一,適宜水産品的綜合養殖,能夠取得較高的效益。
  【人文旅遊】
  羅陽鎮緊緊圍繞發展特色休閑、崛起“旅遊名鎮”總體目標,堅持科學發展觀,註重高品位規劃開發、高質量服務管理、多功能休閑娛樂、全方位景觀美化,爭取主動,市場推進,打造品牌,使羅陽休閑觀光漁業優勢凸現。到目前為止,全鎮共投資1.2億元,開發灘塗4000畝,改造標準化池塘8000畝,實施省級科技項目3個,“星火計劃”項目2個,全面開發完成了以垂釣中心景觀美化、基礎配套、萬畝生態漁業開發為一體的國傢AA級休閑旅遊度假區,年接待市內外遊客2萬人次,經濟收入200多萬元。
  【綜合經濟】
  近年來,羅陽鎮緊緊圍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剋服睏難、奮勇開拓,促進了全鎮經濟的快速發展。2006年,三次産業結構調整由2002年的47.3:31.6:21.1調整為39.1:33.5:27.4;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3.3億元,實現財政一般預算收入73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6300元。
  【工業經濟】
  2006年羅陽鎮突出工業發展主題,圍繞工業興鎮的思路,堅持以商引商和“三親”服務理念,不斷調整工業産業結構,壯大規模工業,工業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全年引進建材、食品、紙業、生態休閑、農業開發等行業的企業11個,工業産業結構單一的狀況有所改變。目前,全鎮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18傢,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6傢,規模企業達9傢。隨着工業結構的不斷優化,規模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産品質量的不斷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提高,工業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明顯增強。
  【農業經濟】
  農業産業化水平不斷提升,農業效益進一步提高。全鎮發展糧食作物種植2.1萬畝、西瓜棉花套作1.2萬畝、鹹淡水無公害養殖1萬畝、稻田養殖6000畝;發展肉牛、蘭狐、淡水魚養殖等專業村7個。全年共申報成功3項無公害農産品。全年實現水産品總量2萬噸,淡水養殖收入2億元。全年完成農村勞務輸出1.1萬人,其中2000農民到山東、安徽等地承包土地4萬畝,創收2000多萬元。
  【對外開放】
  2006年,羅陽鎮新上外資項目5個,協議註册外資100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800萬美元。分別溫州、浙江、上海、臺灣、韓國等地區有經濟往來。
  【第三産業】
  羅陽鎮交通自然交通優勢突出,日車流量達萬輛次,加工、運輸、飲食、服務等第三産業發展迅猛,目前,已建成以河口、新合兩村為主體,以204國道為主軸的南綫餐飲服務區,以羅陽、河疃為一體,以青羅綫為主軸的工商貿易區和以劉灣、東關為主體,以羅東路為主軸的觀光漁業服務區。2006年,全鎮有個體工商戶1468傢,個私企業196傢,其中新上投入過百萬的大型私營企業32傢,從業人員760人,東關、劉灣兩村擁有活水運輸車12輛,全鎮有私傢車112輛,成立農業協會、水産協會,發展農村經紀人200人。
  【社會事業】
  全鎮計劃生育率98%,人口出生率6%,全鎮有初級中學1所,小學10所,幼兒園14所,成人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7078名,兒童入學率100%,小學升學率99%。2003年以來,投入1400萬元,完成5幢中小學教學樓,有衛生保健大樓一幢,村衛生室10個,農村新型合作醫療普遍開展,受益群衆3.14萬人;積極配合省、市、縣有關部門,投入300萬元,修建農村公路36公裏,實現“村村通”目標;經常性開展群衆性文化活動,電影隊常年在各村巡回放映,鎮有敬老院一所,程控電話裝機8725多門;有綫電視有序推進,開通3977戶;投入360萬元,興建大型水廠一座,疏通管道5萬公裏,首期受益群衆2.6萬人;鎮政府概況及經濟信息已上網。
  【城鎮建設】
  小城鎮開發建設力度明顯加強,抓住地處市區的腹地優勢和交通優勢,不斷規劃城鎮建設規模和建設品味、風格。2006年,全鎮新區開發已正式啓動,城鎮功能得到明顯改善。農民進城鎮的熱情高漲,全年共有310人進城鎮安傢創業,城鎮化率提高1個百分點。建立健全了投融資機製,樹立了城鎮經營理念,以市場為導嚮,盤活了土地資源,城鎮管理進一步加強,港城花園和蘇北小江南正在逐步形成。
  【重點企業】
  羅陽鎮重點企業有:南京客商投資3500萬元的彩印包裝、上海客商投資1500萬元的通順糧貿、上海客商投資3億元的聖竜氣體、香港客商投資1.5億元的靜音套裝門、臺灣客商投資1.5億元鏡花緣旅遊開發、韓商投資5000萬元的東明塑業、韓商投資800萬美元的大光土木建材、新加坡客商投資650萬美元的愛德士鞋業、溫洲客商投入5000萬元的富友包裝二期工程等9個重大項目。
  【特色産品】
  羅陽鎮發揮優勢,科學實施“特色經濟”戰略,先後建成2萬畝鹹淡水無公害高産高效養殖基地、1萬畝標準化無公害稻田養殖基地。基地産有鰱魚、鯉魚、鯽魚、南美白對蝦、無公害大米等特色産品。
  【鄉鎮名片】
  隨着羅陽中心鎮、新農村示範區及旅遊景點、産業集聚區、花卉苗圃基地等重點工程的成功實施,羅陽鎮也相繼獲得江蘇省文化先進鄉鎮、教育現代化鄉鎮、連雲港市淡水養殖專業鄉鎮、市政府級新型小城鎮、縣利用外資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被譽為“魚米之鄉”、“蘇北小江南”。
  “十一五”期間,又好又快發展,是羅陽鎮的不懈追求;親商愛商,是羅陽鎮的工作服務理念;讓投資環境更優,讓更多客商關註羅陽、青睞羅陽,更是羅陽鎮的奮鬥目標。2007,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羅陽鎮將認真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打造“蘇東水鎮、港城花園、海上威尼斯”的發展目標,全力構建全市新農村示范镇。
英文解釋
  1. :  Luoyang Town
近義詞
羅陽
相關詞
贛榆縣古艾塘湖艾卜城贛榆新農村
包含詞
泰順縣羅陽鎮中心小學泰順縣羅陽鎮第一小學泰順縣羅陽鎮第二小學
泰順縣羅陽鎮第二中學泰順縣羅陽鎮預防保健站
分類詳情
城東東關村朝陽村嶺頭村劉灣村
河口村城南城北橫崗村南山村
鄭莊村大嶺村城西新北社區溪坪村
聯新村鶴聯村東內村東外村南內村
南外村西內村西外村北內村北外村
三垟村毛竹下村白溪村上交垟村下交垟村
江渡村赤坑村黃湖村馬頭崗村南平村
山底村羅陽村雙槐村新閤村嶺竈村
河疃村大沙村城北新村寮下村川山垟村
江傢山村林水垟村七丘村山岩村下察溪村
袁傢地村月山下村章後村芝麻坦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