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類 : 哲學史 > 經濟學
目錄
No. 1
  ①研究國民經濟各方面問題的學科的總稱。包括政治經濟學,部門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等。
  ②政治經濟學的簡稱。
簡介 Introduction
  經濟學研究的是一個社會如何利用稀缺的資源以生産有價值的物品和勞務,並將它們在不同的人中間進行分配。“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的《國富論》是近代經濟學的奠基之作。在亞裏士多德時代的觀點是:政治學、倫理學、政治經濟學三位一體,諾貝爾奬獲得者阿馬蒂亞·森在《倫理學與經濟學》認為:
  “(原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經濟學科曾經認為是倫理學的一個分支。亞當·斯密他最著名的思想中有許多也並非新穎獨特,但是他首次提出了全面係統的經濟學說,為該領域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此完全可以說《國富論》是現代政治經濟學研究的起點。”
  《國富論》之後的100年,自由主義經濟繁榮的背後漸漸顯露出周期性經濟危機的必然和社會財富分佈不均、貧富懸殊的弊端。德國人卡爾·馬剋思認為一個國傢的經濟的代表是其勞動力,而自由資本主義經濟以追求利潤的最大化為目的。馬剋思在其1867年出版的《資本論》中提出“資本主義原始積纍”和“剩餘價值”等理論,認為資本主義發展中的階級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
  進入20世紀,亞當·斯密所主張的自由資本主義已呈現出種種的病態和危機。1936年英國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發表了《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凱恩斯主義打破了“看不見的手”的教條,成為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經濟學的主流。而凱恩斯本人也被譽為“戰後繁榮之父”。
  經濟學是輸贏與均衡在公共空間裏的概念。
  三點考慮:
  1.資源的稀缺性是經濟學分析的前提。所謂資源的稀缺性是相對於人們無窮無盡的欲望而言的。
  2.選擇行為是經濟學分析的對象。帶約束條件的選擇行為是經濟學研究的中心。
  3.資源的有效配置是經濟學分析的中心目標。這裏的有效是有效率,不是有效果,比如皮洛斯的勝利——接近失敗的勝利。經濟學考核是否有效的標準是看收益是否大於機會成本。
歷史 History
  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是在資本主義産生和發展的過程中形成的。在資本主義以前的各個歷史時期,有不少思想傢對當時一些經濟現象和經濟問題發表見解,形成某種經濟思想,但是沒有形成係統,並常與他們的政治、法律、倫理、宗教等思想混雜在一起。因此,古代經濟思想的發展,可以稱為經濟學前史。
  在資本主義社會出現以前,在以歷史和文明悠久著稱的民族和國傢中,以古中國和古希臘、古羅馬及西歐中世紀保存的歷史文獻最為豐富。它們是兩個獨立發展的文化係統,在經濟思想方面都有重要的貢獻。
  經濟學的英語Economics是由希臘文οἶκος [oikos]而來,意思是家庭、傢族、財産權(family, household, estate)以及νόμος [nomos], 或法律(custom, law)組成,從逐字上來看是指傢族管理(household management)或是政府的管理。
  經濟學是對人類各種經濟活動和各種經濟關係進行理論的、應用的、歷史的以及有關方法的研究的各類學科的總稱。經濟學又可稱為經濟科學(economic sciences)。經濟學即:經世濟民的科學。是研究人類個體及其社會在自己發展的各個階段上的各種需求和滿足需求的活動及其規律的學科。經濟者,經世濟民也。世者,人類社會也;民者,社會主體也。有“民”與“民”之間拉出一條“需求和滿足需求”的綫,連結成一對“商品供求”關係,這就是“經”;而“民”與“民”兩個“社會主體”的“需求”都得到了“滿足”,這就是“濟”。經濟學,即:經世濟民的學問,或經世濟民的科學。經濟學,是以“公民”及其“商品”和“商品要素”(如“土地”、“勞力”、“技術”、“空氣”、“水”等)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因此,商品是經濟的起點,商品學是經濟學的基礎,財務學、會計學是經濟學的橋梁。
  古希臘、古羅馬及西歐中世紀的經濟思想
  古希臘在經濟思想方面的主要貢獻中,有色諾芬的《經濟論》,柏拉圖的社會分工論和亞裏士多德關於商品交換與貨幣的學說。色諾芬的《經濟論》,論述奴隸主如何管理家庭農莊,如何使具有使用價值的財富得以增加。色諾芬十分重視農業,認為農業是希臘自由民的最好職業,這對古羅馬的經濟思想和以後法國重農學派都有影響。柏拉圖在《理想國》一書中從人性論、從國傢組織原理,以及從使用價值的生産三個方面考察社會分工的必要性,認為分工是出於人性和經濟生活所必需的一種自然現象。這個社會分工學說,縱然旨在為他設想的奴隸主理想國提供理論根據,但對當時的社會經濟結構提出了一個理論分析。這種分析與中國古代管仲的“四民分業”論和孟軻的農耕與百業、勞心與勞力的“通功易事,以羨補不足”的理論,基本上是一致的。亞裏士多德在《政治學》與《倫理學》兩書中有關經濟思想方面的貢獻,不僅在於他指出了每種物品都有兩種用途,一是供直接使用,一是供與其他物品相交換,而且說明了商品交換的歷史發展和貨幣作為交換媒介的職能,指出貨幣對一切商品起着一種等同關係即等價關係的作用,從而成為最早分析商品價值形態和貨幣性質的學者。但是他對追求貨幣財富的商業資本和高利貸資本都從公正原則出發持否定態度。
  古羅馬的經濟思想,部分見於幾位著名思想傢如大加圖(公元前234~前149)、瓦羅(公元前116~前27)等人的著作中。他們論述奴隸製農莊的管理和農作物的種植技術,把農業放在社會經濟的首位,贊賞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但是古羅馬對經濟思想的貢獻,主要是羅馬法中關於財産、契約和自然法則的思想。古羅馬早期有十二銅表法,以後在帝國時期有市民法(適用於羅馬公民的民事法律)和萬民法(適用於帝國境內的各族人的法律)。在這些法律中,古羅馬法學家對於財産權、契約關係以及與此相聯繫的買賣、藉貸、債務等關係都有明確的解釋,這些思想對於中世紀的“公平價格”概念和以後資本主義社會中關於一切經濟行為都基於私有財産權的經濟思想,而有重大的影響。萬民法所依據的普遍性原則和自然合理性,以後逐漸形成自然法則思想,成為資本主義初期的自然法、自然秩序思想的重要來源。
  西歐中世紀雖然經歷了千年之久,但封建制度從11世紀開始纔真正建立起來。中世紀的學術思想為教會所壟斷,形成所謂經院學派。經院學派主要用哲學形式為宗教的神學作論證,但也包含某些經濟思想,用來論證某些經濟關係或行為是否合法或是否公平。後來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城市的興起,教會不得不回答當時社會上出現的兩個重要問題:一是貸款利息的正當性問題,一是交換價格的公正性問題。貸款取息與教義抵觸,教會曾一再明令禁止。但後來迫於大量流行的貸款取息的現實,經院學派不得不采取調和態度。如13世紀的神學家托馬斯·阿奎那,原則上反對貸款取息,但認為在貸者因出貸蒙受損失,或藉主逾期未還,或以入夥方式貸款等情況下,可以收取利息。關於公平價格的概念,在古羅馬法學家著作中提出過。在中世紀神學家中較早論述公平價格的是大阿爾伯特(約1200~1280),他認為公平價格是和成本相等的價格,市場價格不能長期低於成本。托馬斯·阿奎那基本上接受這個看法,但加上了許多主觀因素。對這兩個問題,在中世紀並未形成有說服力的觀點,但為以後的經濟學家提出了研究的課題。
  19世紀末期,隨着資産階級經濟學研究對象的演變,即更傾嚮於對經濟現象的論證,而不註重國傢政策的分析,有些經濟學家改變了政治經濟學這個名稱。英國經濟學家W.S.傑文斯在他的《政治經濟學理論》1879年第二版序言中,明確提出應當用“經濟學”代替“政治經濟學”,認為單一詞比雙合詞更為簡單明確;去掉“政治”一詞,也更符合於學科研究的對象和主旨。1890年A.馬歇爾出版了他的《經濟學原理》,從書名上改變了長期使用的政治經濟學這一學科名稱。到20世紀,在西方國傢,經濟學這一名稱就逐漸代替了政治經濟學,既被用於理論經濟學,也被用於應用經濟學
  中國古代的經濟思想
  在秦統一中國和建立中央集權的封建專製帝國前的戰國時期,在中國出現了一個學術思想空前繁榮的局面。諸子百傢競相著書立說,其中最著名的有道傢、儒傢、墨傢和法傢。他們的經濟思想,對中國的封建經濟思想以至中國封建經濟本身的發展,起着深遠的影響。由於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和政治制度有着自己的特點,因而反映這個制度要求的各傢經濟思想以及以後的演變,與西方古代的經濟思想比較,除在重視農業生産、社會分工思想等方面有些共同之處而外,也有它自己的特點。具有中國特色的古代經濟思想,主要如下:
  “道法自然”的思想
  道法自然是道傢的經濟思想。道傢所說的“道”不單指自然界的道,同時也指人類社會的道。道傢從自然哲學出發,主張經濟活動應順從自然法則運行,主張清靜無為和“小國寡民”,反對在當時日益發展的封建等級制度下儒傢所提倡的禮製和法傢所主張的刑政。這種經濟思想在漢代司馬遷的著作《史記·貨殖列傳》與《史記·平準書》中得到闡發。司馬遷反對當時桑弘羊為了增加財政收入而主張封建官府壟斷????鐵等重要工商業的經營,主張農工商各業應任其自然發展。道傢這種經濟思想後來傳到西歐,對17~18世紀在西歐盛行的自然法和自然秩序思想有一定影響。
  義利思想 即關於人們求利活動與道德規範之間相互關係的理論。“利”主要指物質利益,“義”是指人們行動應遵循的道德規範。義利關係是中國古代思想史上長期爭辯的一個問題。儒傢承認求利之心,人人皆有,因而不反對求利,但是他們把義放在首位,認為求利活動應受義的製約,主張重義輕利,先義後利。這就是說,要把合乎封建等級利益的規範,作為求利的前提。儘管當時(如法傢)和以後也有重利輕義或義利結合的主張,但是儒傢貴義賤利的理論,卻占統治地位,成為中國封建社會長期束縛人們思想的僵化教條,妨礙了人們對求利、求富問題的探討和論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商品經濟在中國的發展。
  富國思想
  中國古代思想傢為使中央集權的封建製國傢富強,提出了各種見解或政策。孔丘提出要“足食足兵”,孔門有若(公元前 518~?)提出“百姓足,君孰與不足”,這是儒傢早期的富國思想。以後商鞅在秦國變法,提出富國強兵和“重本抑末”政策,他是法傢富國理論最早的提出者和實踐者。商鞅和以後的韓非,認為農業是衣食之本,又是戰士之源,發展農業生産是國傢富強的唯一途徑,因此,富國必須“重本”。同時,他們認為工商業是末業,易於牟利,如不加限製,就會使人人避農,危害農業生産,因而主張“禁末”。不僅如此,他們還主張“強國”就須“弱民”,即采取刑賞的手段,使生産者把除了生活和再生産所需之外的生産品,上交國君,私人不得保有多量財富。《管子》的富國思想,在“重本”一點上和商鞅、韓非相同,但對“末”有不同理解,認為要限製的衹是“刻鏤”、“文章”的工事。它把商、工與農、士同列為四民,四民同列,重點是在分工。此外,《管子》主張富國必須富民,認為“民必得其所欲,然後聽上”。以後,荀況在儒學的基礎上吸收各傢的富國思想,著有《富國》專篇,提出了較為完整的富國理論。他“重本”,但也肯定工商各業在社會經濟中起作用,衹是說對商賈的數量要有所限製;並明確提出富國必須以富民為基礎,主張“上下俱富”。富國之策,受到漢以後歷代思想傢的重視。到宋代,李覯著有《富國策》十篇。富國思想在中國的政治經濟思想史上具有獨特地位,這與中國長期是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專製主義國傢這一特點有着密切關係。
  賦稅思想
  對土地課徵賦稅是中國封建社會農産品的主要分配形式,是中國思想傢經常論述的主要問題之一。自西周的“公田”製消亡後,對農業生産改為按所有田畝課徵賦稅。因此,中國古代的經書、史籍如《尚書》、《周禮》、《國語》等,常有關於田地分級和貢賦分等的論述。管仲相齊時,提出“相地而衰徵”的賦稅徵收制度,即按土地好壞差別徵以不同的稅額,體現了使納稅者負擔公平的原則。儒傢在賦稅問題上主張“薄稅斂”,即減輕農民的賦稅負擔,但荀況不是象孔丘、孟軻那樣主張恢復“藉田以力”的“公田”製來達到這個目的,而是追隨管仲的思想,認為“相地而衰徵”是“王者之法”,因而主張“等賦”,即按田地優劣製定賦稅的等差。這些都表明中國古代思想傢在公元前就有了樸素的級差地租觀點。
  平價思想
  平價思想即關於穩定物價的思想。中國古代思想傢很早就有這方面的論述。如《周禮》一書很註意對市場、物價進行管理的問題,提到當時官職中有司市、賈師掌握“平市”、“均市”、“成價”、“恆價”等事。戰國時代,李悝、范蠡鑒於𠔌價大起大落對農民和工商業者都不利,提出國傢在豐年購進糧食,在歉年出售糧食的“平糴”、“平糶”政策,使糧價衹在一定範圍內漲落。《管子》的《輕重》篇,則從貨幣流通量影響物價的角度,提出國傢可利用收縮或投放貨幣的政策來平抑物價和積蓄重要物資,同時也可用來作為打擊富商大賈囤積居奇操縱物價活動的手段。漢武帝時,桑弘羊實行的平準、均輸政策,主要目的也在於平抑𠔌價。這一平價思想也被用於國傢儲備糧食的常平倉制度和救濟貧民的義倉制度。
  奢儉思想
  古代王公貴族生活的奢侈或節儉,關係到財用的匱乏或富足,稅斂的苛繁和薄簡,因此,對待消費應提倡“儉”還是“奢”,這也是中國古代思想傢經常論述的一個問題。一般來說,黜奢崇儉是中國封建時期占支配地位的經濟思想。先秦儒傢,把“禮”作為區別奢儉的標準,反對各個等級的人有超禮製標準的消費,超過即被指責為奢,其目的是維護消費方面的等級製。墨傢和道傢也都主張黜奢崇儉,衹是區別奢儉的標準不同於儒傢。墨傢主張不分等級,以維持生命健康需要為消費標準;道傢則以原始時代簡陋的生活條件作為理想。秦漢以後,黜奢崇儉成為對待消費問題的封建正統教條。但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裏,也出現過一些相反的觀點。如《管子》一書的《侈靡》篇,就論述過富有者衣食、宮室、墓葬等方面的侈靡性開支,可以使女工、木工、瓦工、農夫有工作可做,即有利於貧民得到就業和生活的門路,也可使商業活躍起來。這在當時確是一個頗不尋常的觀點。它從經濟活動各方面的相互聯繫來考察消費問題,提出了消費對生産的反作用的卓越見解。對這一思想,北宋范仲淹(989~ 1052)和明代陸楫都有所闡發。陸楫明確反對禁奢,認為擴大消費是增加貧民生計的重要途徑;儉衹能使一人一傢免於貧,而奢則能“均天下而富之”。這種學說是封建社會中商品經濟已有相當發展的反映。
  除上述幾種主要經濟思想外,中國古代思想傢還有其他方面的經濟觀點,如欲求思想、功利思想、理財思想、田製思想、富民思想、人口思想,以及地盡其利、民盡其力的思想等等。一般來說,中國古代的經濟思想,大都是為維護中央集權的封建專製統治服務的,但也有些思想是為擴大商品生産與交換、發展社會生産力開闢道路而提出來的。
  資産階級經濟學的發展和演變
   隨着資本主義生産方式的産生和發展,相應地出現和形成了資産階級經濟學
  重商主義
  16~17世紀是西歐資本原始積纍時期。這一時期商業資本的興起和發展,促使封建自然經濟瓦解,國內市場統一,並通過對殖民地的掠奪和對外貿易的擴張積纍了大量資金,推動了工場手工業的發展,為資本主義生産方式的勃興提供了條件,正是在這一時期産生了代表商業資本的利益和要求的重商主義思想。重商主義原指國傢為獲取貨幣財富而采取的政策。16世紀末以後,在英、法兩國出現了不少宣揚重商主義思想的著作。重商主義重視金銀貨幣的積纍,把金銀看作是財富的唯一形式,認為對外貿易是財富的真正源泉,衹有通過出超才能獲取更多的金銀財富。因此,主張在國傢的支持下發展對外貿易。但是重商主義的研究衹限於流通過程,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經濟理論體係。
  古典經濟學
  17世紀中葉以後,首先在英國,然後在法國,工場手工業逐漸發展成為工業生産的主要形式。重商主義已經不適應日益壯大的産業資本的利益和要求。這時,封建制度還嚴重阻礙着資本主義的發展,資産階級面臨的任務是對封建勢力作鬥爭。這種鬥爭要求從理論上說明資本主義生産方式怎樣使財富迅速增長,探討財富生産和分配的規律,論證資本主義生産的優越性。由此,産生了由流通過程進入生産過程研究的古典經濟學。古典經濟學的先驅是英國的W.配第和法國的P.布阿吉爾貝爾。配第的主要貢獻在於提出了勞動價值論的一些基本觀點,並在此基礎上初步考察了工資、地租、利息等範疇。布阿吉爾貝爾認為流通過程不創造財富,衹有農業和畜牧業纔是財富的源泉。
  出現於18世紀50~70年代初的以F.魁奈和A.-R.-J.杜爾哥為主要代表的法國重農學派理論,是對資本主義生産的第一個係統理解。他們提出自然秩序的概念,用按資本主義方式經營的農業來概括資本主義,用租地農場主的生産經營活動來分析資本的流通和再生産。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馬剋思稱重農學派為“現代政治經濟學的真正鼻祖”。
  亞當·斯密是英國古典經濟學的傑出代表和理論體係的創立者。他所著《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一書,把資産階級經濟學發展成一個完整的體係。他批判了重商主義衹把對外貿易作為財富源泉的錯誤觀點,並把經濟研究從流通領域轉到生産領域。他剋服了重農學派認為衹有農業纔創造財富的片面觀點,指出一切物質生産部門都創造財富。他分析了國民財富增長的條件以及促進或阻礙國民財富增長的原因,分析了自由競爭的市場機製,把它看作是一隻“看不見的手”支配着社會經濟活動,他反對國傢幹預經濟生活,提出自由放任原則。他第一個係統地論述了勞動價值論的基本原理,並指出利潤和地租都是對勞動所創造的價值的扣除。但由於斯密受到資産階級立場和方法的局限,他錯誤地把資本主義看作是永恆的制度,認為通過人類的利己之心和“看不見的手”可以實現社會的和諧,並且在價值論和分配論上表現出許多矛盾和混亂的觀點。因此,在他的理論中既有科學的見解,也有庸俗的成份。
  D·李嘉圖是英國古典經濟學的完成者。他在1817年發表的《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一書中建立了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以分配論為中心的嚴謹的理論體係。他繼承斯密理論中的科學因素,並作出了重大發展。他堅持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産中耗費的勞動决定的原理,批評了斯密在價值論上的二元觀點。他強調經濟學的主要任務是闡明財富在社會各階級間分配的規律,認為全部價值都是由勞動生産的,工資由工人的必要生活資料的價值决定,利潤是工資以上的餘額,地租是工資和利潤以上的餘額,由此,他闡明了工資和利潤的對立,工資、利潤和地租的對立。此外,李嘉圖還論述了貨幣流通量的規律、對外貿易的比較成本學說等等。李嘉圖的理論反映了英國産業革命時期工業資産階級的利益和要求。李嘉圖理論體係的根本缺陷是不懂得資本主義生産方式的歷史性,和斯密一樣把資本主義看作是永恆的自然的制度,從而造成了理論上不可剋服的矛盾。例如,他不能解决怎樣在價值規律的基礎上說明資本和勞動相交換以及等量資本取得等量利潤等問題。但總的說來,古典經濟學到李嘉圖達到了頂峰,對後來的經濟學發展有着深遠的影響。
  古典經濟學産生於西歐資本主義生産方式處於上升發展的時期,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是新興資産階級和沒落地主階級之間的矛盾,無産階級和資産階級的矛盾雖然已經出現,但還處於潛伏狀態,資産階級的主要任務是反對封建制度及其殘餘,為發展資本主義開闢道路。在這種條件下,古典經濟學還能對資本主義生産方式的內在聯繫和矛盾進行較為客觀的探索,因而具有一定的科學成份。古典經濟學最主要的貢獻是奠定了勞動價值論的基礎,從而成為馬剋思的經濟學說的一個重要來源,但由於階級和歷史的局限性,他們的理論不可避免地包含一些庸俗因素。
  古典經濟學的庸俗化
  古典經濟學在19世紀初發展到頂峰的同時,也開始着它的庸俗化過程。這反映了西歐産業革命初期階級矛盾的特點。法國的J.-B.薩伊和英國的T.R.馬爾薩斯是把古典經濟學庸俗化的創始者。薩伊閹割勞動價值論,發展了斯密的三種收入决定交換價值的庸俗觀點;他還從效用價值論出發,轉到生産費用論,進而建立“三位一體公式”的分配論。他還提出“供給創造自己的需求”的市場法則,根本否認資本主義存在供求脫節和普遍生産過剩的可能性。馬爾薩斯在將斯密學說庸俗化的同時,同李嘉圖進行激烈論爭,他抓住李嘉圖在價值論上無法解决的難題進行抨擊,並力圖否定李嘉圖的勞動價值論和關於利潤來源的學說。J.密爾和J.R.麥剋庫洛赫則以斯密和李嘉圖的信徒面目出現,采用註釋和通俗化的形式將古典經濟學庸俗化。
  1830年後,法國和英國的資産階級在政治上占據了完全統治的地位,無産階級和資産階級的鬥爭從幕後走上前臺。從此,古典經濟學日益被庸俗化。在19世紀中葉,庸俗經濟學的主要代表,在英國有N.W.西尼爾(1790~1864)和J.S.密爾;在法國有F.巴師夏等。他們仍然自稱是斯密、李嘉圖的繼承者,但實際已拋棄註釋、麯解的手法而進一步采取補充、折衷的形式,對古典經濟學進行根本性的修正。J.S.密爾雖然受到社會思潮的一定影響,但他的理論體係卻是19世紀上半葉各派庸俗經濟學的大調和大綜合。他在1848年出版的《政治經濟學原理,及其在社會哲學中的若幹應用》一書,是19世紀中葉以後的幾十年間西方最流行、最有權威的經濟學教科書。他的體係在某種意義上是宣告古典學派的資産階級經濟學時代的終結。
  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的資産階級經濟學
  19世紀後期,隨着資本主義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的矛盾加劇。工人運動的高漲和馬剋思經濟學說的傳播,給資産階級的統治以極大的衝擊。在這種形勢下,資産階級經濟學拋棄古典經濟學的外衣或以古典經濟學批判者的姿態,建立新的庸俗學派了。
  歷史學派
  19世紀上半葉德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還遠遠落後於英法。在這個特殊的歷史條件下,出現了以國傢主義F.李斯特為先驅的德國歷史學派。歷史學派分為舊歷史學派和新歷史學派兩個階段。以W.羅雪爾為創始人的舊歷史學派活動於19世紀40~70年代。他們反對19世紀中葉以前的英法傳統經濟學,以歷史歸納法反對抽象演繹法;以歷史反對理論,否認經濟規律的客觀存在;以國傢主義反對世界主義;以生産力的培植反對交換價值的追求;以國傢幹預經濟反對自由放任。隨着70年代德國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工人運動的蓬勃興起,出現了以G.von施穆勒、A.瓦格納(1835~1917)、L.布倫塔諾(1844~1931)等為主要代表的新歷史學派,他們在上述基本觀點的基礎上,提出改良主義的“社會經濟政策”,因而被稱為“講壇社會主義者”。
  邊際效用學派
  這是19世紀70年代初出現在西歐幾個國傢的一個庸俗學派,以倡導邊際效用價值論和邊際分析為共同特點,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兩大支派:一是以心理分析為基礎的心理學派或稱奧地利學派,其主要代表為奧國的C.門格爾、F.von維塞爾和E.von柏姆-巴維剋等;一是以數學為分析工具的數理學派或稱洛桑學派,其主要代表有英國的傑文斯、法國的L.瓦爾拉斯和V.帕纍托。邊際效用學派在美國的主要代表是J.B.剋拉剋,他在邊際效用論的基礎上提出邊際生産力分配論。這個學派的主旨是宣揚主觀唯心主義,否定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價值論,為資本主義剝削制度辯護。當代資産階級經濟學家把邊際效用價值論的出現稱為“邊際主義革命”,即對古典經濟學的革命。這個學派運用的邊際分析方法,後來成為資産階級經濟學發展的重要基礎。
  新古典經濟學
  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國劍橋大學的馬歇爾,他在1890年出版的《經濟學原理》一書中,繼承19世紀以來英國庸俗經濟學的傳統,兼收並蓄,以折衷主義手法把供求論、生産費用論、邊際效用論、邊際生産力論等融合在一起,建立了一個以完全競爭為前提、以“均衡價格論”為核心的相當完整的經濟學體係,這是繼J.S.密爾之後庸俗經濟學觀點的第二次大調和、大綜合。他用漸進的觀點分析經濟現象;用力學的均衡概念和數學的增量概念分析商品和生産要素的供求均衡及其價格的决定;用主觀心理動機解釋人類的經濟行為;在靜態、局部均衡分析的框框內引進時間因素等。他用均衡價格論代替價值論,並在這個核心的基礎上建立各生産要素均衡價格决定其在國民收入中所占份額的分配論。他頌揚自由競爭,主張自由放任,認為資本主義制度可以通過市場機製的自動調節達到充分就業的均衡。這個理論體係的實質是在掩蓋資本主義的剝削,抹煞資本主義的無政府狀態及其他許多矛盾。新古典經濟學從19世紀末起至20世紀30年代,一直被西方經濟學界奉為典範。
  制度學派
  這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美國出現的歷史學派變種。它的主要代表有T.凡勃倫、J.R.康蒙斯、W.C.米切爾等。他們把歷史學派的方法具體化為制度演進的研究,否認經濟理論的意義,以批判資本主義的姿態出現,提倡改良主義政策。
  此外,在北歐出現了以K·維剋塞爾(1851~1926)為代表的瑞典學派,提出與馬歇爾不同的理論體係,強調投資與儲蓄的均衡,提出自己的利息理論,在這一時期的資産階級經濟學說中,占有特殊地位。
分類 Categories
  JEL分類
  
  JEL分類係統,是美國經濟學會《經濟文獻雜志》(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所創立的對經濟學文獻的主題分類係統,並被現代西方經濟學界廣泛采用。該分類方法主要采用開頭的一個英文字母與隨後的兩位阿拉伯數字一起對經濟學各部類進行“辭書式”編碼分類。
  例如,C71為“C:數理和數量方法”類中,“C7博弈論與討價還價理論”中的有關“C71:合作博弈”的內容。
  A: 經濟學總論和教學 (General Economics and Teaching)
  B: 經濟學思想流派和方法論 (Schools of Economic Thought and Methodology)
  C: 數理和數量方法 (Mathematical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D: 微觀經濟學 (Microeconomics)
  E: 宏觀經濟學和貨幣經濟學 (Macroeconomics and Monetary Economics)
  F: 國際經濟學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G: 金融經濟學 (Financial Economics)
  H: 公共經濟學 (Public Economics)
  I: 衛生經濟學,教育經濟學和福利經濟學 (Health, Education and Welfare)
  J: 勞動經濟學和人口經濟學 (Labour and Demographic Economics)
  K: 法律和經濟學 (Law and Economics)
  L: 産業組織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M: 企業管理和商務經濟學;市場營銷學;會計學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nd Business Economics; Marketing; Accounting)
  N: 經濟史(Economic History)
  O: 經濟發展,技術變遷和增長 (Economic Development,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Growth)
  P: 經濟係統 (Economic Systems)
  Q: 農業經濟學和自然資源經濟學 (Agricultural and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R: 城市經濟學,農村經濟學和區域經濟學 (Urban, Rural and Regional Economics)
  Z: 其他專題 (Other Special Topics)
  學科分支
  隨着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深化,人類經濟活動的內容愈來愈復雜、豐富,專業化程度愈來愈細密;同時,各種經濟活動之間、經濟活動與其他社會活動之間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的聯繫,也愈來愈緊密。適應這種情況,經濟學的研究範圍也愈來愈擴展。一方面,從帶有高度概括性的理論經濟學中不斷分化出帶有應用性的和獨立的部門經濟學、專業經濟學等分支學科;另一方面,也出現了經濟學科內部各個分支相互交叉的學科以及經濟學科與其他社會科學以至自然科學學科之間彼此聯結的邊緣學科。與此同時,隨着經濟學研究的深化,對分析的精確性的要求愈來愈高,出現了研究經濟數量的分析和計量方法的學科;為了總結歷史經驗,為理論研究和政策製定提供係統的歷史依據,出現了各種經濟史的學科;為了追溯和總結經濟理論本身的發展演變,出現了經濟思想史的學科。這樣,就在社會科學中逐步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門類分支繁多的經濟學科體係。
  17~19世紀末,政治經濟學逐漸被用作研究經濟活動和經濟關係的理論科學的名稱。K.馬剋思和F.恩格斯通常也都沿用這個名詞。但是,他們不僅對政治經濟學的內容進行了深刻的根本性的變革,而且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礎上,把政治經濟學的研究貫穿於人類歷史的各個發展階段,從局限於資本主義生産方式,擴展為整個人類社會的各種生産方式。衹研究資本主義生産方式發生和發展的政治經濟學,稱為狹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人類各種生産方式及其發生和發展的政治經濟學,稱為廣義政治經濟學
  關於現代經濟學的學科分類,資本主義國傢和社會主義國傢根據各自經濟發展的特點和經濟學科的發展狀況,各有自己的門類劃分。綜合兩類國傢的經濟學科發展現狀,大體上可以分為如下幾個門類:
  理論經濟學 論述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經濟運行和發展的一般規律,為各個經濟學科提供基礎理論。
  在資産階級經濟學界,理論經濟學通常稱為一般經濟理論,它分為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兩個分支。宏觀經濟學以整個國民經濟為視野,以經濟活動總過程為對象,考察國民收入、物價水平等總量的决定和波動。其中經濟增長理論和經濟波動(經濟周期)理論又是宏觀經濟學的兩個獨立分支。另外,與經濟增長理論密切聯繫的發展經濟學,研究發展中國傢的經濟發展問題,現在也已成為宏觀經濟學的一個分支。微觀經濟學研究市場經濟中單個經濟單位即生産者(廠商)、消費者(居民)的經濟行為,包括供求價格平衡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在不同市場類型下廠商成本分析與産量、價格决定理論、生産要素收入决定即分配理論等。此外,福利經濟學等也已成為理論經濟學的獨立分支。
  馬剋思主義的理論經濟學,即政治經濟學,如前所述,是研究人類社會各個發展階段的生産方式或生産關係的發生、發展和滅亡的規律的,包括前資本主義生産方式(原始公社、奴隸制度、封建制度),資本主義生産方式(壟斷前資本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以及社會主義生産方式三個部分。馬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以生産關係作為研究對象的,但生産關係是不能與生産力脫節的,中國近年來一些經濟學家為了重視發展生産力,認為應建立一門以社會生産力為研究對象的生産力經濟學,但尚在研究探索之中。
  經濟史 研究人類社會各個歷史時期不同國傢或地區的經濟活動和經濟關係發展演變的具體過程及其特殊規律,為總結歷史經驗和預見未來社會經濟發展趨勢提供依據,也為研究各個歷史時期形成的經濟思想、學說、政策提供歷史背景。經濟史按地域範圍劃分,有國別經濟史(如中國經濟史、英國經濟史等),地區經濟史(如歐洲經濟史、拉丁美洲經濟史等),世界經濟史(以世界為整體,研究世界經濟的形成和發展);按部門或專業來區分,有農業發展史、工業發展史、銀行發展史等;按歷史分期,有古代經濟史、近代經濟史、現代經濟史之分。關於世界經濟現狀及其發展趨勢的研究,實際上屬於現代經濟史範圍(這部分內容見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的《世界經濟百科全書》)。
  經濟思想史 或稱經濟學說史。它研究各個歷史時期出現的經濟觀點、經濟思想、經濟學說及其産生的經濟政治背景、所起的影響、所占的歷史地位,以及各個人物、各個學派之間的承襲、更替、對立的關係等。作為一門評價和分析各個時期各個階級各個學派的經濟思想、經濟學說的學科,它顯然也要受到研究者的階級立場、觀點和方法的製約。經濟思想史一般包括作為經濟學前史的古代經濟思想的發展。資産階級經濟學的産生、發展、演變,以及馬剋思主義經濟學的産生、發展等幾個主要部分。按國別劃分,這個學科也可分為中國經濟思想史、英國經濟思想史、美國經濟思想史等。
  經濟數量的分析、計量方法 包括數理經濟學、經濟數學、經濟統計學、經濟計量學等學科。資産階級經濟學家出於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需要,比較註重各種經濟現象之間數量關係的分析。自19世紀70年代起,就有一些經濟學家應用數學推導經濟理論,建立數理經濟學。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數理經濟學得到進一步發展,廣泛應用現代數學方法建立了各種靜態的、動態的、微觀的、宏觀的經濟模型。與之相聯繫的一個分支是經濟數學,它側重闡述現代經濟分析中運用的各種數學方法,這實際上屬於應用數學範圍。經濟統計學是一門建立較早的學科,是統計方法在經濟數值處理和分析中的應用。30年代初,一些經濟學家進一步把經濟理論、數學方法和統計方法三者結合起來,建立經濟計量學,用以建立計量模型,估算參數,分析各種經濟變量之間復雜的數量關係,驗證經濟理論,進行經濟預測,規劃有關政策。結合質的分析,適當運用數學方法和統計方法對各種經濟活動和經濟關係進行量的分析,可以增強各類經濟學科的精確性,增強製訂政策和計劃的科學性。現在,這類有關經濟數量分析、計量方法的學科在社會主義國傢也已受到重視並有不同程度的發展。
  應用經濟學 主要指應用理論經濟學的基本原理研究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各個專業領域的經濟活動和經濟關係的規律性,或對非經濟活動領域進行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分析而建立的各個經濟學科。它大體上可分為如下幾個分支:
  ①以國民經濟個別部門的經濟活動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如農業經濟學、工業經濟學、建築經濟學、運輸經濟學、商業經濟學等等。
  ②以涉及國民經濟各個部門而帶有一定綜合性的專業經濟活動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如計劃經濟學、勞動經濟學、財政學、貨幣學、銀行學等等。
  ③以地區性經濟活動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如城市經濟學、農村經濟學、區域經濟學(經濟地區規劃、生産力佈局)等等。
  ④以國際間的經濟活動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如國際經濟學及其分支:國際貿易學、國際金融學、國際投資學等等。
  ⑤以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如企業管理、企業財務、會計學、市場(銷售)學等等。
  ⑥與非經濟學科交叉聯結的邊緣經濟學科,如與人口學相交叉的人口經濟學;與教育學相交叉的教育經濟學;與法學相交叉的經濟法學;與醫藥衛生學相交叉的衛生經濟學;與生態學相交叉的生態經濟學或環境經濟學;與社會學相交叉的社會經濟學;與自然地理學相交叉的經濟地理學、國土經濟學、資源經濟學;與技術學相交叉的技術經濟學等等。這些邊緣經濟學科主要研究這些非經濟領域發展變化的經濟含義、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從中找出它們的規律性。
  應用經濟學的分支學科,無論在資本主義國傢還是在社會主義國傢,都是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而不斷擴展、不斷充實的。應用經濟學的發展,離不開社會經濟實踐,離不開理論經濟學的指導,但它們的發展反過來又豐富了理論經濟學的內容,起着指導實踐的作用。
  西方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個體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總體經濟學
  計量經濟學
  經濟學方法
  經濟學
  馬剋思主義經濟學
  政治經濟學:馬剋思主義經濟學
  資本主義部分
  世界經濟學
  社會主義部分
經濟學概念 Economic concepts
  勞動價值
  剩餘價值
  博弈論
  邊際效用
  均衡價格論
  有效需求
  理性預期
  貨幣主義
  馬剋思主義
  凱恩斯主義
  新自由主義
  古典經濟學
  制度經濟學
  外部效應
  聖彼得堡矛盾
研究對象 Study
  在階級社會裏,經濟學是一門具有階級性的科學。一般來說,持有不同階級立場的經濟學家,對同樣的社會經濟現象,往往持有不同的觀點,研究時也有不同的目的和側重點。對於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資産階級經濟學家和馬剋思主義經濟學家之間,就有不同的定義。例如,對於作為整個經濟學科的基礎的理論經濟學,在資産階級經濟學界比較流行的一個定義,認為它研究人們既定的目的與具有不同用途供選擇的手段之間的關係,即認為人們要滿足的欲望是衆多的,而一定時期作為滿足欲望手段的資源總是有限的,用於某個目的就不能用於其他目的,經濟學就是要研究人們在以有限的資源滿足衆多的欲望時怎樣作出合理的選擇。在這裏,人們之間的剝削關係,資本剝削勞動的本質,就被掩蓋了。當然,資産階級經濟學家對理論經濟學的對象還有其他種種說法,但是它們具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強調經濟學是“超歷史”、“超階級”、“超政治”的,從而,它適用於任何社會和任何歷史時期。這類定義的主旨,顯然是要把資本主義經濟制度說成是永恆的、普遍的。儘管在資産階級經濟學中,有時也揭露以至譴責資本主義制度的剝削性質及其矛盾,但其目的還是企圖經過各種改良的、修修補補的辦法,使它永存下去。
  馬剋思主義的理論經濟學,一般稱為政治經濟學。關於它的對象,在馬剋思主義經濟學家中間,雖然也有一些不同看法,但多數認為它是研究人類社會各個發展階段上的生産關係體係,即在一定的生産資料所有製前提下包括生産、交換、分配、消費諸關係在內的經濟關係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在階級社會裏,政治經濟學的任務是在於揭露各個階級社會的階級剝削。有的則認為它研究人類社會各個階段上生産方式的發生、發展以及滅亡的規律,因此,它既要研究生産關係,也要研究與之相結合的社會生産力的性質、狀況及其發展規律。事實上,就是主張政治經濟學研究生産關係的經濟學家,也不把生産關係作為孤立的研究對象,而是同社會生産力結合起來研究。同時,馬剋思主義經濟學家認為,政治經濟學既然是以人類社會各個發展階段上的生産關係(或生産方式)作為研究對象,那麽,它既是一門理論的科學,也是一門歷史的科學。它不僅要研究資本主義生産關係(或生産方式),揭示資本主義發生、發展和必然為社會主義所代替的規律;而且要研究前資本主義生産關係(或生産方式),特別是要研究社會主義生産關係(或生産方式),揭示社會主義經濟關係的性質及其運行的規律,以及社會主義生産關係(或生産方式)的發生、發展及其走嚮共産主義的必然性,為促進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服務。
  至於以理論經濟學為基礎的應用經濟學,它的研究對象是國民經濟各個部門的經濟活動(如農業、工業、商業等)、或涉及各個部門而帶有一定綜合性的專業經濟活動(如經濟計劃、財政、貨幣、銀行等)、或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活動(如企業的經營管理)及其相應的經濟關係。應用經濟學就是要研究這些經濟活動和經濟關係的特殊規律性。由於各種經濟活動都是在一定的經濟關係中進行的,在資本主義社會裏有資本主義的應用經濟學,在社會主義社會裏有社會主義的應用經濟學。由於所有應用經濟學都以一定的理論經濟學為基礎,或多或少地要受到經濟學家的階級立場和觀點的製約,這樣,就有資産階級的應用經濟學和馬剋思主義的應用經濟學的分野。但是由於資産階級經濟學主要研究在社會化大生産和商品經濟支配下的經濟活動,因而它們的某些分析內容和分析方法,撇開其資本主義剝削內容,也有可資吸取和藉鑒的地方。
  經濟學作為多種經濟學科的總稱,除了理論經濟學與應用經濟學外,還包括其他許多門類和分支,它們也都各有自己的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 Research Methods
  經濟學的方法,有兩個層次的含義。一是指經濟學的方法論基礎,或哲學基礎。就這個含義來說,資産階級經濟學和馬剋思主義經濟學有着不同的方法論。一般來說,資産階級經濟學的方法論基礎是反歷史主義的、形而上學的、唯心主義或機械唯物主義的。當然,這並不排斥有些資産階級經濟學家或者資産階級經濟學的某些內容,由於尊重客觀事實和經濟現象的本質聯繫,也會不自覺地符合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馬剋思主義經濟學的方法論基礎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這個方法論要求實事求是地、從矛盾的發展變化中、從事物的相互聯繫中研究各種經濟活動和各種經濟關係。同樣,這也不排斥某些馬剋思主義經濟學家或者某些馬剋思主義經濟學著作,由於對實際情況調查研究的不深入或認識上的主觀片面,有時也會在某些方面背離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這一科學方法論。
  研究方法的另一層次的含義,是指研究各種經濟活動和各種經濟關係及其規律性的具體方法,如抽象的方法,分析和綜合的方法,歸納和演繹的方法,質的分析和量的分析等等。這些方法都是在人類認識客觀事物的長期過程中形成的,在經濟學研究中,都被廣泛運用。衹是不同階級、不同學派的經濟學,在運用這些方法時的指導思想,即方法論基礎或哲學基礎有着差別。同時,這些研究方法對於經濟學的各門學科,也都具有普遍性。衹是由於不同的經濟學科在研究對象上有所差別,因而在運用這些研究方法時,也會有所側重,有所不同。
  經濟學各門學科在研究方法上出現的一個新趨勢,是大量運用現代數學方法和現代計算機技術進行經濟數量關係的分析。這是由於現代經濟發展日益錯綜復雜,在此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需要運用這些新的方法進行精確的描述和解釋。現代計算機技術的出現,使運用數學方法分析日趨復雜的經濟數量關係和處理大量的經濟統計數據成為可能。經濟學各門學科依據本身的特點,適當運用現代數學和計算機技術的新方法和新成果,對於增強經濟科學的精確性,具有重要的意義。
經濟學的本質 The nature of economics
  經濟學使用科學的方法
  經濟學家使用的方法在很多地方和自然科學家們使用的相同。兩者都試圖建立用於解釋和預測的理論或模型.。例如,一位天文學家建立星體運動模型來解釋星體為什麽在它所在的位置和預測它未來的位置。同樣地,經濟學家也建立經濟模型。
  為瞭解釋和預測,經濟學家建立了一些經濟模型,用以表示各種經濟現象背後的經濟關係。例如,市場供求模型表明需求、供給和價格之間的關係。儘管大多數模型也能用文字加以描述,但在經濟學中一般用圖表或數學的形式描述更為直觀。
  經濟模型是通過對經濟現象的原因做出一些相關假定之後建立起來的。例如,經濟學家通常假定,消費者收入增加時需求會增加。這些假設一般是基於對現實經濟生活的觀察,根據對特殊現象的觀察做普通論述的過程稱做歸納。在作出有關假定的基礎上,經濟學以圖表或數學函數把相應的關係表示出來,這就是經濟模型。
  建立模型的目的是為瞭解釋經濟現象。人們可以使用模型來說明經濟現象發生的原因。例如,通過模型,經濟學家可以說明發生通貨膨脹的原因,指出是工人的工資上漲太快還是進口的原材料價格上漲所致。
  經濟模型的另外一個作用是預測。例如,如果對某商品的需求增加,它的價格會上漲;人們的收入提高,對某種産品的需求會增加多少等。預測過程事實上就是一個推理過程。在推理過程中,經濟學家不得不設想其他因素保持不變,例如,對某種商品的需求增加會導致商品價格上漲,這是基於該商品的生産成本沒有下降的假設做出的推理。
  當然,一個經濟模型的有效性還要接受來自於實踐的檢驗。經濟學家要根據是否成功地解釋和預測現實經濟現象來對模型進行評價。如果預測是錯誤的,首先要檢查推理是否正確;如果推理正確,那就必須對模型進行改進或用其他預測更為準確的模型來代替。有時儘管模型的預測不準確,經濟學家也想把這個模型保留下來,因為它有助於深入考察經濟的運行。例如,可以實現效率、增長和公平目標的理想化經濟模型在現實中幾乎是不存在的,但通過它卻可以對現實世界有更多的認識,比如認識它的不足等。
  經濟學是社會科學
  儘管經濟學和自然科學使用的模型相似,膽經濟模型並不像自然科學中的模型那樣可以作出準確的預測,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經濟學中不可能做有條件控製的實驗。物理學家建立模型後可以用嚴格控製條件的實驗室實驗來驗證,然而經濟學家在研究經常變化的環境和個人、團體、機構等之間復雜的關係時,為了發展合理的簡單化模型,他們不得不做簡化的假設,比如一個常用的假設是“其他情況保持不變”。然而,與物理學家不同,經濟學家事實上不能讓那些被假定為不變的有關條件保持不變。
  從這個意義上說,經濟學有點像氣象學等一些自然科學。由於衆多因素影響氣象係統的過程和發展,氣象學家不得不做出各種簡化,以便得出較為簡單的預測。不過,隨着近年來衛星和計算機的使用,大氣預報越來越精確。在經濟學中也是這樣,在計算機協助下,經濟學家發展了更復雜的模型,從而增強了經濟學的預測能力。
  人的行為之間的差異是經濟模型面臨的又一個嚴重的睏難。儘管在相似情形下人們會做出類似的反應,但這些行為卻時常會有一些差異。例如,做投資决策時公司對膨脹率會怎樣做出反應?這依賴於公司商業信用狀況等不可預測的因素。在經濟模型中,人們的行為往往被假定為相同,這就導致模型不可能得出精確的預測。
  由於這些原因,經常學中不同的模型之間差別很大,每一種所做假設不同,得到的結論也不同。結果,經濟學經常存在着很多爭論。在現實社會中,不同的政黨可能和不同的經濟學思想相結合,左派政黨所藉用的模型認為要減少失業,政府必須進行幹預;右派政黨所持模型則認為如果政府減少幹預,更多地依賴於自由市場經濟,就可以減少失業。
  經濟學和政策
  經濟學家在幫助政府製定經濟政策中起很大作用,為了考察這種作用,有必要區別實證和規範的觀點。
  實證的觀點是對事實進行描述,它要說明的是有關現象是什麽的命題。實證命題可能對也可能錯,不過可以通過事實來加以檢驗。“失業在增長”,“明年通貨膨脹率超過6%”,“政府降低稅收,會增加進口”,這些都是實證命題。
  規範的觀點是對價值判斷的一種描述,它要說明有關應該是什麽的命題,比如該做什麽和不應當做什麽,關於事情是好還是壞,值得贊賞還是不值得贊賞的觀點。“對富人比窮人收更多的稅”,“政府應當減少通貨膨脹”,“老齡養老金應隨通貨膨脹率增加而增加”,這些都是規範命題的例子。它們不能簡單通過事實證實或證明為正確還是錯誤。
  經濟學家通常用實證的方式對政策起作用。他們可以分析特定政策的影響,指出兩種政策中的哪一個更可能達到目的,但他們作為經濟學家不說哪一個政策目標更可取。例如,經濟學家可能會爭論增加政府開支是否會減少失業,增加通貨膨脹,但他們不能說政策是否值得贊賞。也就是說,經濟學家也不能做規範的判斷,與其他人一樣,經濟學家也不比他人有更多的精神權力。
經濟學在社會科學中的地位 Economic statu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社會科學是研究人類各種社會活動和各種社會關係的理論和歷史的多種學科的總稱。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除了經濟活動和經濟關係之外,還有政治、法律、軍事、教育、道德、語言、藝術、民族、宗教、家庭等方面的活動和關係。從馬剋思主義的觀點來說,在所有的社會活動和社會關係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經濟活動和經濟關係。經濟活動是其他一切活動的物質基礎,經濟關係也是其他一切社會關係的物質基礎。因而,除了哲學之外,經濟學,特別是作為理論經濟學的政治經濟學,就成為社會科學中的基礎科學,成為人們認識社會、改造社會必先掌握的思想武器。
  任何階級或學派的經濟學,都自覺或不自覺地以某種哲學作為自己的方法論基礎或指導思想。如前所述,馬剋思主義的經濟學是以馬剋思主義哲學,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作為自己的方法論基礎的。當然,經濟學各個學科也為馬剋思主義哲學提供生動、具體的材料,對各種經濟活動和經濟關係之間辯證關係的研究,也能豐富後者的內容,推動後者的發展。
  經濟是社會的基礎,政治、法律等是社會的上層建築。一個社會的政治、法律等,歸根結柢都是由經濟基礎决定的,都是為維護自己的經濟基礎服務的。資産階級的國傢制度、法律等,是根據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要求而確定的,是以維護整個資産階級的私有製財産和經濟利益作為任務的。社會主義的國傢制度和法律等,則是根據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要求而確定的。就是以維護人民的整體利益,維護生産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製的主導地位和促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作為任務的。這種經濟基礎與作為上層建築的國傢制度、法律等之間的作用與反作用,使研究人類社會的經濟基礎的經濟學和研究國傢制度、法律等的政治學、法學等緊密聯繫起來。經濟學要聯繫國傢制度、法律等上層建築來研究各種經濟活動和經濟關係;政治學、法學等要聯繫所要維護的經濟活動和經濟關係來研究各種國傢制度、各種法律等。這種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關係,也同樣適用於經濟學與以其他的社會上層建築作為研究對象的社會科學學科之間。
  經濟學與社會學、心理學等也有密切的聯繫。人們的經濟活動與經濟關係是决定一個社會結構的基礎;而經濟活動又以相互間結成一定經濟關係的個人作為生産的基本成員,以家庭為消費和生活的基本單位,由此結成錯綜復雜的社會活動網絡。人們的生産活動和消費行為都有一定的心理動機,並受行為習慣的影響。但是人們的心理狀態和行為狀態,也往往是以一定經濟利益的考慮為基礎的。
  業務培養目標: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比較紮實的馬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基礎,熟悉現代西方經濟學理論,比較熟練地掌握現代經濟分析方法,知識面較寬,具有嚮經濟學相關領域擴展滲透的能力,能在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金融機構和企業從事經濟分析、預測、規劃和經濟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要求學生係統掌握經濟學基本理論和相關的基礎專業知識,瞭解市場經濟的運行機製,熟悉黨和國傢的經濟方針、政策和法規,瞭解中外經濟發展的歷史和現狀;瞭解經濟學的學術動態;具有運用數量分析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進行社會經濟調查、經濟分析和實際操作的能力;具有較強的文字和口頭表達能力的專門人才,能熟練掌握一門外語。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l. 掌握馬剋思主義經濟學、當代西方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分析方法;
  2. 掌握現代經濟分析方法和計算機應用技能;
  3. 瞭解中外經濟學的學術動態及應用前景;
  4. 瞭解中國經濟體製改革和經濟發展;
  5. 熟悉黨和國傢的經濟方針、政策和法規;
  6. 掌握中外經濟學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經濟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主幹課程: 主幹學科:經濟學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資本論》、西方經濟學、統計學、國際經濟學、貨幣銀行學、財政學、經濟學說史、發展經濟學、企業管理、市場營銷、國際金融、國際貿易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社會調查、畢業實習,-般安排12周。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經濟學學士
  相近專業:經濟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財政學 金融學 國民經濟管理 貿易經濟 保險 金融工程 信用管理 網絡經濟學 體育經濟 投資學 環境資源與發展經濟學 房地産經營與估計 統計學 國際文化貿易 稅務 稅收
經濟百科 Economic Wikipedia
  研究人類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嘗試滿足無窮欲望的學說
英文解釋
  1. :  Economics
  2. n.:  econ,  economic,  science or principles of the production, distribution and consumption of goods esp with reference to cost,  economics (as a field of study)
近義詞
經濟原則
相關詞
企業信息企業學首席信息官經濟制度法律學科
詞彙生活社會生態學術語網絡IT經濟百科
科學社會學政治學哲學股票發行貨幣國際金融離岸金融市場
人文科學股票證券百科大全國際資産組合投資外匯衍生産品市場更多結果...
包含詞
經濟學家經濟學者經濟學的經濟學地
經濟學類場經濟學經濟學人法經濟學
新經濟學經濟學奬經濟學會經濟學說
n經濟學家經濟學史經濟學界經濟學術
經濟學派經濟學院經濟學係經濟學社
政治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農業經濟學
城市經濟學比較經濟學部門經濟學動態經濟學
經濟學專傢專業經濟學經濟學分析經濟學特性
臨床經濟學經濟學理論産權經濟學緑色經濟學
健康經濟學一課經濟學長尾經濟學免費經濟學
日常經濟學經濟學常識經濟學內外成語經濟學
轉型經濟學公共經濟學體育經濟學礦産經濟學
規模經濟學氣候經濟學經濟學辨析糧食經濟學
組織經濟學氣象經濟學安全經濟學泡沫經濟學
夫妻經濟學熟男經濟學風險經濟學廣告經濟學
經濟學詭計薪水經濟學老年經濟學心情經濟學
名媛經濟學足球經濟學供給經濟學經濟學分類
係統經濟學圖說經濟學開車經濟學威觀經濟學
經濟學實話信用經濟學礦業經濟學壟斷經濟學
經濟學實驗經濟學概論知識經濟學通信經濟學
災害經濟學二元經濟學消防經濟學住宅經濟學
軟力經濟學傢政經濟學投資經濟學危機經濟學
經濟學導論基礎經濟學地理經濟學百姓經濟學
物流經濟學經濟學手册初級經濟學關係經濟學
煮粥經濟學小白經濟學投機經濟學牧童經濟學
博物經濟學經濟學300年嫁人經濟學情聖經濟學
公司經濟學經濟學大綱感情經濟學項目經濟學
創意經濟學無賴經濟學企業經濟學人才經濟學
合作經濟學策劃經濟學經濟學(微觀)民生經濟學
防洪經濟學循環經濟學醫療經濟學倫理經濟學
經濟學新論經濟學茶坊娛樂經濟學對稱經濟學
創業經濟學再生經濟學和諧經濟學名牌經濟學
數理經濟學教育經濟學福利經濟學古典經濟學
發展經濟學環境經濟學政府經濟學行為經濟學
普通經濟學裏根經濟學他信經濟學工程經濟學
實證經濟學信息經濟學激進經濟學規範經濟學
數量經濟學傳媒經濟學經濟學專業産業經濟學
價格經濟學石油經濟學林業經濟學社會經濟學
勞權經濟學主流經濟學管理經濟學豐饒經濟學
實驗經濟學經濟學研社水利經濟學生態經濟學
法律經濟學建築經濟學藥物經濟學微觀經濟學
國際經濟學勞動經濟學人口經濟學服務經濟學
經濟學原理區域經濟學技術經濟學國民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海派經濟學維基經濟學轉軌經濟學
燈塔經濟學語言經濟學流通經濟學生物經濟學
經濟學學士家庭經濟學空間經濟學質量經濟學
臥底經濟學粉絲經濟學愛情經濟學運輸經濟學
規製經濟學文化經濟學幸福經濟學經濟學方法
海洋經濟學開發經濟學綜觀經濟學科學經濟學
勞務經濟學契約經濟學中觀經濟學快樂經濟學
更多結果...
分類詳情
張開商品張開商業經濟張開市場營銷學
張開貿易經濟張開企業管理和商務經濟學張開公共經濟學
張開宏觀經濟學張開微觀經濟學張開中國經濟史
張開教育經濟學張開福利經濟學張開國際經濟學
張開勞動經濟學張開人口經濟學張開農業經濟學
張開城市經濟學張開區域經濟學張開世界經濟
張開技術經濟學張開國民經濟學張開部門經濟學
張開貨幣經濟學張開金融經濟學張開衛生經濟學
張開自然資源經濟學張開農村經濟學張開工業經濟
張開農業經濟張開城市經濟張開國防經濟學
張開應用經濟學張開國民經濟管理張開産業組織
張開經濟史張開運輸經濟張開經濟理論
張開勞動經濟張開專業經濟學張開經濟學總論和教學
張開經濟學思想流派和方法論張開數理和數量方法張開法律和經濟學
張開經濟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