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杉目 : 種子植物 : 林業樹種 > 紅豆杉科
目錄
No. 1
  紅豆杉科 (taxaceae),裸子植物門的1科,又名紫杉科。常緑喬木或灌木,葉綫形或披針形,直或微彎,蠃旋狀排列或交互對生,葉柄常扭轉,多少排成二列,上面中脈明顯或不明顯,下面沿中脈兩側各有1條氣孔帶,葉內有樹脂道或無。雌雄異株,偶為同株;雄球花球狀或穗狀而單生葉腋,或相互對生排成穗狀花序而集生枝頂,每1雄蕊具3~9個輻射狀或嚮外一邊排列有背腹面區別的花藥,藥室縱裂;雌球花單生或成對生於葉腋或苞腋,有梗或無梗,基部有多數覆互狀排列或交互對生的苞片,胚珠1枚,直立,生於花軸近頂端或側生短軸頂端的苞腋,基部具珠托。種子無梗,全部包於肉質假種皮內,或有短梗,生於杯狀肉質假種皮中,或有明顯的梗,包於囊狀肉質假種皮中,僅頂端尖頭露出,當年成熟或翌年成熟。本科各屬染色體基數不一致。x=7、11、12、13。花粉球形,分解的形狀不規則,常見褶皺,外壁兩層,內壁較薄,在外層中可以看出與輪廓綫垂直的基柱,表面被有較密的顆粒狀雕紋,輪廓綫不平,沒有明顯的萌發孔。
  全科共5屬約23種,除單種屬植物澳洲紅豆杉産新喀裏多尼亞,其他屬種均分佈於北半球。其中紅豆杉屬種類較多,約11種,分佈於歐洲、亞洲及北美洲;中國産4種,分佈於東北至西南。白豆杉屬僅白豆杉1種,特産中國浙江、江西、湖南、廣東及廣西。穗花杉屬共3種:臺灣穗花杉特産臺灣,雲南穗花杉産雲南東、貴州與越南,穗花杉分佈較廣,産秦嶺至大別山以南,東自浙江竜泉,西至西藏墨脫。榧樹屬共7種,1 種産日本,2種産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和佛羅裏達州,4種産中國,其中長葉榧樹分佈於浙江及福建,雲南榧樹分佈于云南,巴山榧樹分佈於甘肅、四川、陝西、湖北,榧樹分佈於華東至華中。紅豆杉科植物除少數種類嚮北分佈到溫帶、嚮南至熱帶,絶大多數則分佈於亞熱帶山地常緑闊葉林或常緑、落葉闊葉林內,多生於霜綫以上,氣候溫涼潮濕、雨量充沛,相對濕度在85%以上,光照較弱、多散射光的溪旁或水分經常充足的𠔌地,或其他蔭濕的小環境。多為密林成分,其整個發育階段是在蔭蔽條件下完成的,屬於強耐蔭或喜蔭的陰性樹種,常隨森林環境的破壞而消失。
  本科植物生長緩慢,材質堅實,硬度大,韌性強,結構細緻,紋理均勻,耐腐性強,為製高級傢具、細木工、雕刻及文化體育用具等優質良材。多數種葉色四季深緑,秋季有具紅色或白色假種皮的種子生於葉腋或下垂,很美觀,可作庭園樹。浙江諸暨、東陽等地廣為栽培的香榧(為榧樹的栽培變種),其種子炒熟後味美香酥,為著名的幹果,種子油也可食用。
  紅豆杉科起源較早,根據巳有的化石記錄,紅豆杉屬與榧樹屬始見於中侏羅紀,穗花杉屬始見於晚白堊紀,至新第三紀在歐洲、亞洲及北美洲均有分佈,第四紀冰期後,榧樹屬與穗花杉屬在歐洲和歐洲與北美洲絶滅,形成為現代的分佈式樣。
  對紅豆杉科的範圍和係統位置曾有不同意見。施尼(1920)根據種子及其種皮縫管束分佈,將三尖杉屬(ce-phalotaxus)並入紅豆杉科。r.皮爾格(1926)則把紅豆杉科的穗花杉屬並入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久鬥(1931)卻根據雌球花的明顯區別,把穗花杉屬從三尖杉科分出來,作為紅豆杉科一個新亞科。同年久鬥與山本建立了穗花杉科(amentotaxaceae)。塔赫塔江(1956)認為澳洲紅豆杉屬較為獨特,其外部形態和木材結構與羅漢鬆屬頗相似,將它置於羅漢鬆科。但多數學者認為紅豆杉科5個屬有許多共同之處,是較自然的分類群。
  弗洛林(1948)根據雌球花具單獨頂生的胚珠,將紅豆杉科提升到目。而h.梅爾希奧等人(1954)則將紅豆杉目提升為紅豆杉綱(taxopsida)。但這個觀點未得到分類、形態、解剖、胚胎、細胞、生化和植物化學家的支持,他們幾乎都從各自的研究證明紅豆杉科應隸屬於鬆杉綱(或目),其親緣關係與三尖杉科和羅漢鬆科密切。紅豆杉科的胚珠並非真正的頂生而是假頂生,單獨的胚珠是鬆杉植物雌球花演化的最後階段。
  在中國植物志中,紅豆杉科分為3個族:①紅豆杉族(taxeae),球花單生葉腋,雌球花有短梗或近無梗,雄球花近球形,不組成穗狀花序,雄蕊的花藥輻射狀排列;種子生於杯狀肉質假種皮中,上部露出,當年成熟;葉蠃旋狀排列,不規則兩列或列成二列,上面有明顯的中脈,葉內無樹脂道。包含紅豆杉屬與白豆杉屬。②穗花杉族(amentotaxeae),雌球花單生苞腋或葉腋,有長梗;雄球花在軸上交互對生,排成穗狀花序,2~6序集生於枝端,雄蕊的花藥嚮外一邊排列;種子包於囊狀肉質假種皮中,僅頂端尖頭露出,翌年成熟;葉交互對生,排成二列,上面中脈隆起,葉內有樹脂道。僅包含穗花杉屬。③榧樹族(torreyeae),雌球花成對生於葉腋,無梗;雄球花單生葉腋,雄蕊的花藥嚮外一邊排列;種子全部包於肉質假種皮內,當年成熟;葉交互對生,排成二列,上面中脈不明顯,下面的氣孔帶極窄,葉內有樹脂道。僅包含榧樹屬。
  紅豆杉科(紫杉科) taxaceae s. f. grey, nat. arr. brit. pl. 222. 226. 1821.
  科模式屬:紅豆杉屬 taxus linn.
  1. 紅豆杉族 taxeae milchior et werd.
  1. 紅豆杉屬(紫杉屬) taxus linn.
  2. 白豆杉屬 pseudotaxus cheng
  2. 穗花杉族 amentotaxeae cheng et c. d. chu
  3. 穗花杉屬 amentotaxus pilger
  3. 榧樹族 torreyeae milchior et werd.
  4. 榧屬 torreya arn.
No. 2
  紅豆杉科 (Taxaceae),裸子植物門的1科,又名紫杉科。常緑喬木或灌木,葉綫形或披針形,直或微彎,蠃旋狀排列或交互對生,葉柄常扭轉,多少排成二列,上面中脈明顯或不明顯,下面沿中脈兩側各有1條氣孔帶,葉內有樹脂道或無。雌雄異株,偶為同株;雄球花球狀或穗狀而單生葉腋,或相互對生排成穗狀花序而集生枝頂,每1雄蕊具3~9個輻射狀或嚮外一邊排列有背腹面區別的花藥,藥室縱裂;雌球花單生或成對生於葉腋或苞腋,有梗或無梗,基部有多數覆互狀排列或交互對生的苞片,胚珠1枚,直立,生於花軸近頂端或側生短軸頂端的苞腋,基部具珠托。種子無梗,全部包於肉質假種皮內,或有短梗,生於杯狀肉質假種皮中,或有明顯的梗,包於囊狀肉質假種皮中,僅頂端尖頭露出,當年成熟或翌年成熟。本科各屬染色體基數不一致。x=7、11、12、13。花粉球形,分解的形狀不規則,常見褶皺,外壁兩層,內壁較薄,在外層中可以看出與輪廓綫垂直的基柱,表面被有較密的顆粒狀雕紋,輪廓綫不平,沒有明顯的萌發孔。
  全科共5屬約23種,除單種屬植物澳洲紅豆杉産新喀裏多尼亞,其他屬種均分佈於北半球。其中紅豆杉屬種類較多,約11種,分佈於歐洲、亞洲及北美洲;中國産4種,分佈於東北至西南。白豆杉屬僅白豆杉1種,特産中國浙江、江西、湖南、廣東及廣西。穗花杉屬共3種:臺灣穗花杉特産臺灣,雲南穗花杉産雲南東、貴州與越南,穗花杉分佈較廣,産秦嶺至大別山以南,東自浙江竜泉,西至西藏墨脫。榧樹屬共7種,1 種産日本,2種産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和佛羅裏達州,4種産中國,其中長葉榧樹分佈於浙江及福建,雲南榧樹分佈于云南,巴山榧樹分佈於甘肅、四川、陝西、湖北,榧樹分佈於華東至華中。紅豆杉科植物除少數種類嚮北分佈到溫帶、嚮南至熱帶,絶大多數則分佈於亞熱帶山地常緑闊葉林或常緑、落葉闊葉林內,多生於霜綫以上,氣候溫涼潮濕、雨量充沛,相對濕度在85%以上,光照較弱、多散射光的溪旁或水分經常充足的𠔌地,或其他蔭濕的小環境。多為密林成分,其整個發育階段是在蔭蔽條件下完成的,屬於強耐蔭或喜蔭的陰性樹種,常隨森林環境的破壞而消失。
  本科植物生長緩慢,材質堅實,硬度大,韌性強,結構細緻,紋理均勻,耐腐性強,為製高級傢具、細木工、雕刻及文化體育用具等優質良材。多數種葉色四季深緑,秋季有具紅色或白色假種皮的種子生於葉腋或下垂,很美觀,可作庭園樹。浙江諸暨、東陽等地廣為栽培的香榧(為榧樹的栽培變種),其種子炒熟後味美香酥,為著名的幹果,種子油也可食用。
  紅豆杉科起源較早,根據巳有的化石記錄,紅豆杉屬與榧樹屬始見於中侏羅紀,穗花杉屬始見於晚白堊紀,至新第三紀在歐洲、亞洲及北美洲均有分佈,第四紀冰期後,榧樹屬與穗花杉屬在歐洲和歐洲與北美洲絶滅,形成為現代的分佈式樣。
  對紅豆杉科的範圍和係統位置曾有不同意見。施尼(1920)根據種子及其種皮縫管束分佈,將三尖杉屬(Ce-phalotaxus)並入紅豆杉科。R.皮爾格(1926)則把紅豆杉科的穗花杉屬並入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久鬥(1931)卻根據雌球花的明顯區別,把穗花杉屬從三尖杉科分出來,作為紅豆杉科一個新亞科。同年久鬥與山本建立了穗花杉科(Amentotaxaceae)。塔赫塔江(1956)認為澳洲紅豆杉屬較為獨特,其外部形態和木材結構與羅漢鬆屬頗相似,將它置於羅漢鬆科。但多數學者認為紅豆杉科5個屬有許多共同之處,是較自然的分類群。
  弗洛林(1948)根據雌球花具單獨頂生的胚珠,將紅豆杉科提升到目。而H.梅爾希奧等人(1954)則將紅豆杉目提升為紅豆杉綱(Taxopsida)。但這個觀點未得到分類、形態、解剖、胚胎、細胞、生化和植物化學家的支持,他們幾乎都從各自的研究證明紅豆杉科應隸屬於鬆杉綱(或目),其親緣關係與三尖杉科和羅漢鬆科密切。紅豆杉科的胚珠並非真正的頂生而是假頂生,單獨的胚珠是鬆杉植物雌球花演化的最後階段。
  在中國植物志中,紅豆杉科分為3個族:①紅豆杉族(Taxeae),球花單生葉腋,雌球花有短梗或近無梗,雄球花近球形,不組成穗狀花序,雄蕊的花藥輻射狀排列;種子生於杯狀肉質假種皮中,上部露出,當年成熟;葉蠃旋狀排列,不規則兩列或列成二列,上面有明顯的中脈,葉內無樹脂道。包含紅豆杉屬與白豆杉屬。②穗花杉族(Amentotaxeae),雌球花單生苞腋或葉腋,有長梗;雄球花在軸上交互對生,排成穗狀花序,2~6序集生於枝端,雄蕊的花藥嚮外一邊排列;種子包於囊狀肉質假種皮中,僅頂端尖頭露出,翌年成熟;葉交互對生,排成二列,上面中脈隆起,葉內有樹脂道。僅包含穗花杉屬。③榧樹族(Torreyeae),雌球花成對生於葉腋,無梗;雄球花單生葉腋,雄蕊的花藥嚮外一邊排列;種子全部包於肉質假種皮內,當年成熟;葉交互對生,排成二列,上面中脈不明顯,下面的氣孔帶極窄,葉內有樹脂道。僅包含榧樹屬。
  紅豆杉科(紫杉科) Taxaceae S. F. Grey, Nat. Arr. Brit. Pl. 222. 226. 1821.
  科模式屬:紅豆杉屬 Taxus Linn.
  1. 紅豆杉族 Taxeae Milchior et Werd.
  1. 紅豆杉屬(紫杉屬) Taxus Linn.
  2. 白豆杉屬 Pseudotaxus Cheng
  2. 穗花杉族 Amentotaxeae Cheng et C. D. Chu
  3. 穗花杉屬 Amentotaxus Pilger
  3. 榧樹族 Torreyeae Milchior et Werd.
  4. 榧屬 Torreya Arn.
英文解釋
  1. lat.:  Taxaceae
近義詞
紫杉科
相關詞
植物裸子植物自然花木百科生物抗癌藥藥材喬木
樹種中草藥白豆杉屬紅豆杉屬榧樹屬珍稀瀕危更多結果...
分類詳情
張開穗花杉族張開榧樹族張開紅豆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