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行星的一大類,包括地球、水星、金星、火星和冥王星。這類行星形狀略呈球形,體積和質量較類木行星小,平均密度和重岩石差不多。 |
|
類地行星(八大行星分為三類:類地行星(包括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及遠日行星(天王、海王)。類地行星是與地球相類似的行星。它們距離太陽近,體積和質量都較小,平均密度較大,表面溫度較高,大小與地球差不多,也都是由岩石構成的。
宇宙中是否存在和地球相類似的行星?我們地球是宇宙獨一無二的驕子嗎?這是非常深刻的問題。迄今為止沒有人給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天文學家已經在銀河係發現若幹和地球相似的表面由岩石構成的行星。它們的質量遠遠超過地球,也缺乏圍繞旋轉的類似太陽的星球,而是圍繞已經死亡的星體旋轉。現在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有了里程碑式進展。科學家在太陽係外部發現了一個和地球非常相似的行星。其行星編號為155,是太陽係外最小的行星。其半徑是地球的2倍,質量是地球的7.5倍。距恆星300萬千米(0.021天文單位)。這個行星的軌道周期為1.94天。其軌道大小衹有太陽係水星軌道的十分之一。這顆新發現的行星所在的星係名為gliese 876。它圍繞一顆名gliese 876的恆星運行。
研究組科學家認為,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表明這顆行星的表面是由岩石構成,但是從質量的測定排除了它是木星那樣的氣體構成的行星。數據表明,它很可能是具有鎳/鐵岩石或者硅覆蓋物的地形結構。介於地球陸地結構和天王星/海王星的熱化的巨大冰結構之間。它具有稠密的蒸汽雲層。
這項成果是由位於夏威夷莫納剋亞山頂的凱剋天文臺觀測得到的。凱剋天文臺擁有2臺全世界最大的10米光學巨型望遠鏡。每一臺有8層樓高,重350多噸。這次的成功發現也要歸功於凱剋天文臺技術的改進——光譜儀ccd探測器的精確度提高,從3米/秒提高到1米/秒,為今後能夠發現銀河係內質量和地球相當的行星打下了基礎。
尋找類地行星
人類從幾千年前起,就開始了拓展疆土的努力。
《山海經》稱:"禹使大章步自東極至與西垂,二億三萬三千三百裏七十一步;又使竪亥步南極北盡於北垂,二億三萬三千五百裏七十五步。"中國人在4000多年前,就已經開始了大規模、有組織的地理測繪和國土資源普查工作,堪稱中國的地理大發現。
從漢代起,中國人的眼光開始瞄準海洋。到了唐、宋以後隨着中國造船技術的高度發展,中國和印度、波斯、阿拉伯的商船經常往來於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15世紀初,鄭和在不到30年間7次下西洋。對於鄭和下西洋,李約瑟博士這樣評價:時間最早,規模最大,造船技術航海技術最先進,海上力量最強,超越了當時世界海軍總軍力。然而,最後的地理大發現,卻是由歐洲人完成的。
15世紀末,由西班牙及葡萄牙發起並完成的地理大發現,將世界版圖大幅擴展。隨即,"陸權帝國"步入衰亡,"海權殖民帝國"崛起,地球從此成為一個整體。
上世紀80年代起,地球人的眼睛,開始瞄準太陽係外的行星。從1995年2月開始,"鳳凰計劃"開始利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的帕剋斯64米射電望遠鏡,觀測200光年以內約1000顆鄰近的類日恆星,但至今找到的100多顆太陽係外行星,幾乎全都是由熾熱的氣體組成,而不是由岩石和礦物組成的類地球行星。
2003年12月,英國科學家宣佈,在離地球25光年遠的恆星"織女星"(vega)周圍,可能環繞着一顆與地球相似的類地行星。
尋找太陽係外行星最大的睏難,就是行星本身不發光,反射的信號極其微弱,恆星的光芒要比它周圍的行星亮100萬100億倍,必須屏蔽掉恆星的光亮才能突出行星的特徵。美國航空航天局準備多方面解决這個問題。
在智利拉西拉(la silla )天文觀測臺工作的瑞士與法國天文學小組發現了新的類地行星。這顆行星的體積與海王星相當,質量約為地球的十七倍,它與太陽係的距離約為20.5光年。
該行星在圍繞着處於天秤座的g1 581紅矮星(g1 581紅矮星的質量約是太陽的三分之一)做高速運轉。據天文學家們觀測,它圍繞該紅矮星旋轉一周衹需要五天時間。
歐洲南方天文觀測臺的科學家們在嚮外界宣佈這一新發現時表示,他們暫時還沒有為該行星找到一個合適的名字。
天文學家們稱,我們所處的銀河係中大部分恆星都類似於g1 581紅矮星,我們太陽係附近的恆星中有80%都屬於這一類型。天文學家們對研究這類非氣態的巨大行星很有興趣。據從事此項研究的法國天文學家哈維爾-德爾佛塞表示:“我們的這一發現說明一些不大的恆星周圍也存在着普通的行星。這也給了我們一個啓示:紅矮星也可以成為我們探尋其它類地行星的一把鑰匙”。
天文學家們還稱,在目前已發現的170多顆行星中,衹有5顆行星體積小於新發現的這顆行星。天文學家們在觀測此行星時使用了harps係統和智利北部天文觀測臺的天文望遠鏡。
歐洲天文學家們還解釋稱,本次發現的這顆行星在距離g1 581紅矮星六百萬公裏的區域內運轉,其表面溫度約為150攝氏度。作為比較,太陽係內距太陽最近的行星--水星與太陽的距離為五千八百萬公裏,它圍繞太陽旋轉一周需要88天。
野心勃勃的設想
噴氣推進實驗室類地行星搜索器(tpf)項目科學家查爾斯·貝剋曼2004年4月28日稱,美國航空航天局預計在2014年發射一臺小型日晷儀,用遮擋恆星光亮的方法來突出行星。到2019年,美國將和歐洲空間局合作,發射自由飛行的干涉儀。這將是一對嚴格遵守相距一個足球場距離的兩臺天體望遠鏡,利用零信號干涉測量法,將兩個天體望遠鏡的信號進行綜合,信號峰值與信號波𠔌相疊加,把明亮的恆星從圖像上去除,而圍繞恆星旋轉的行星所反射的光可以不同的路徑通望遠鏡的光學係統,在圖象上留下痕跡。
就目前觀測,太陽係附近3顆恆星,繪架座b星(beta pictoris)、天苑四(epsilon eridani)和織女星(vega)都有可能擁有類地行星的另一個太陽係。
自由飛行的干涉儀、即將發射的斯皮澤太空望遠鏡和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以及開普勒計劃中的行星探測太空望遠鏡,將可以對上千顆遙遠的恆星進行掃描,並在臨近太陽係的幾個恆星周圍發現僅比地球大幾倍的行星。不過這還不夠。
所有這些儀器,都是為類地行星搜索器(tpf)所做的準備,計劃中於2014年發射的tpf-c和2018年發射的tpf-i兩個類地行星搜索器,兩者的結合將可以把目前哈勃望遠鏡所達到的分辨率提高100倍,通過紅外和可見光波長範圍內的聯合觀測,將具有發現類地行星並探測行星大氣中化學成分的能力。如果tpf可以發現類地行星中的生命跡象,美國航空空航天局將在2020年以後申請更強勁的望遠鏡,以確認和拍攝行星的生命特徵。
有沒有小緑人
在那遙遠的地方,我們能找到什麽?科羅拉多大學天體生物研究室首席科學家布魯斯·雅剋斯基告訴《t望東方周刊》,要尋找一個可以支持類似地球生命類地行星,液態水或其他形式的液體是基本的條件,像碳、氫、氧、氮、硫、磷、鈣、鐵等物質,在任何有地質活動的行星上都很容易找到。另一個必要條件是化學不平衡,這種不平衡的存在,以及不斷恢復平衡的努力提供了新陳代謝必須的能量。
有的科學家稱,地球生物以碳為基礎,而以碳的同族元素硅為基礎的生命形式同樣有存在的可能。"鳳凰計劃"資深科學家塞斯·肖斯塔剋認為,從硅的外層電子結構上看,確實具備了碳所特有的4個自由電子,但是硅的原子量大,硅-氧共價鍵比較脆弱,無法像碳一樣聯合有機大分子,從而無法作為生命的基礎。他說,生命是由組織、功能以及精確的復製所構成的,其核心是信息的傳遞,也不能排除它根據電子的行為,形成其他形式化學機製的可能。
那麽外星人會不會像電影裏的一樣,長着緑色的皮膚、靠光合作用生存呢,塞斯說,利用皮膚的光合作用,外星人對能量的利用率衹達到8%即使是天天暴曬在陽光下,也不能滿足自身能量的需要,一天所需要的能量需要3周的時間來儲備。因此,外星人不可能靠光合作用生存,還是通過食用緑色植物來獲得能量更為直接有效。
終極突圍
一個包括法國等12國科學家在內的國際研究小組,在26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志上報告說,他們利用一種名為引力微透鏡的技術,探測到一顆新的類地行星,它是人類在太陽係外迄今發現的質量最小的類地行星。
在行星或恆星移動到另一個遙遠恆星前方時,前方天體有時會像“透鏡”一樣將後方的遙遠天體放大,使其在觀測者看來更為明亮,這就是所謂的“引力透鏡”效應。科學家近年來利用這種現象開發出新的探測未知行星的技術——引力微透鏡技術。
尋找與地球類似的行星是探索外星生命的重要課題。之前,科學家利用傳統探測行星技術,已經發現了170多顆類地行星,但由於技術的限製,當時發現的類地行星往往較大,其中最小的行星質量也大約是地球的7倍。由法國天體物理學研究所的科學家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利用引力微透鏡技術,發現了一顆更小的行星。這顆行星名為ogle-2005-blg-390lb,距地球2.8萬光年,質量大約是地球的5.5倍。
科學家說,新發現的行星圍繞一顆褐矮星運行,兩者間的距離大約是日地距離的2.6倍。但是,由於該褐矮星的輻射能量很低,因此行星表面的溫度大約衹有零下220攝氏度,絶對不適合生命存在。
科學家希望,將來可以利用引力微透鏡技術,探測到更多質量較小的類地行星。
===========================================================================================
——可能有水溫度也適宜人類居住
4月24日(周二),由11名歐洲天文學家組成的觀測小組第一次在太陽係外發現了一顆可能適宜人類居住的行星。這顆行星具有和地球類似的溫度。科學家形容此次發現是“搜尋宇宙中生命”的一大步。
符合人類居住標準
位於智利的歐洲南方天文臺發現了這顆行星。這顆行星的大小合適,可能有液態的水。從銀河的概念上來看,它距離地球相對較近,有12萬億英裏遠。不過行星圍繞的恆星是一顆“紅矮星”,比太陽要小、暗以及冷很多。
目前,這顆新發現的行星還有很多未知的地方,儘管如此,這是第一次有太陽係外的行星符合天文學家對適合人類居住行星的要求:大小相對類似地球,溫度允許液態水的存在。
這一發現的結果還沒有公開發表,不過已經遞交給了《天文和天體物理學》雜志。
打開更多發現之門
天文臺的科學家觀測發現,這顆行星圍繞一顆紅矮星gliese581運行。紅矮星是一種低能量的,較小的恆星。紅矮星發射暗弱的紅光,比太陽持續存在的時間長。
這顆新發現的行星被命名為“581c”。此次發現肯定會引發對圍繞類似暗弱恆星的行星的研究。地球附近大約80%的恆星都是紅矮星。
“581c”的重量大約比地球重5倍。發現“581c”的科學家還不肯定,它是像地球一樣的岩石行星,還是表面存在液態水的“大冰球”。如果它像地球一樣由岩石組成,它的直徑大約比地球大1.5倍。如果是一個“大冰球”,直徑可能會更大。
根據理論,“581c”應該有大氣層。不過大氣層的組成部分還是一個謎。如果大氣層太厚的話,行星的表面溫度就會太高。
還可能有液態水
不過科學家相信,“581c”的平均溫度在32到104度之間。這一發現引發天文學家慶祝。
到目前為止,天文學家發現的所有220顆太陽係外行星要麽太熱,要麽太冷,要麽太大,以至於不適宜居住。而新發現的“581c”看起來正合適。
美國宇航局的宇宙生物學專傢剋裏斯·麥剋凱說:“這可能非常重要。這不意味着那裏有生命;但是說明,按照可能的居住適宜性判斷,它是一顆和地球類似的行星。”
另外一名天文學家假設,除了具有合適的溫度,新發現的行星也可能充滿液態水。不過那並非基於任何證據,而是基於行星形成的理論。
另外一些天文學家謹慎表示,現在說“581c”上有沒有水還太早。
一年衹有13天
新行星所在的星係距離地球衹有20.5光年,星係中的恆星gliese581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100顆恆星之一。
對每一個想前往“581c”行星的人來說,他們都必須知道,坐在那顆行星上會更重;而且他們的年齡也會增加得更快,因為“581c”環繞恆星公轉一圈衹要13天。
“581c”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1.6倍,所以你會感覺自己的體重增加了0.6倍。
“581c”離它環繞的恆星的距離要比地球離太陽的距離近14倍。從“581c”上看,恆星在天空中的大小要比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大20倍。而且“581c”很可能不會自轉,這樣它的一半一直是白天,另一半一直是黑夜. |
|
類地行星、地球型行星或岩石行星都是指以硅酸????岩石為主要成分的行星。這個項目的英文字根源自拉丁文的"Terra",意思就是地球或土地,由於時尚界的流行,加上對象是行星,因此在二合一下采用"類地"行星這個譯名。類地行星與氣體巨星有極大的不同,氣體巨星可能沒有固體的表面,而主要的成分是氫、氦、和存在不同物理狀態下的水。八大行星分為三類:類地行星、氣體行星和遠日行星。
類地行星(包括水、金、地、火)是與地球相類似的行星。它們距離太陽近,體積和質量都較小,平均密度較大,表面溫度較高,大小與地球差不多,也都是由岩石構成的。
所謂類地行星是指類似於地球的行星,天文學家認為這些行星上可能孕育生命,因而有研究意義。 |
|
類地行星的構造都很相似:中央是一個以鐵為主,且大部分為金屬的核心,圍繞在周圍的是以硅酸????為主的地凾。月球的構造也相似,但核心缺乏鐵質。類地行星有峽𠔌、撞擊坑、山脈和火山。類地行星的大氣層都是再生大氣層,有別於類木行星直接來自於太陽星雲的原生大氣層。
理論上,類地行星或是岩石可以分為兩類,一類以硅化合物為主,另一類以碳化物為主,像是含碳球粒隕石的小行星。這兩類分別稱為硅酸????行星和碳行星(或"鑽石星")。
宇宙中是否存在和地球相類似的行星?我們地球是宇宙獨一無二的驕子嗎?這是非常深刻的問題。迄今為止沒有人給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天文學家已經在銀河係發現若幹和地球相似的表面由岩石構成的行星。它們的質量遠遠超過地球,也缺乏圍繞旋轉的類似太陽的星球,而是圍繞已經死亡的星體旋轉。現在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有了里程碑式進展。科學家在太陽係外部發現了一個和地球非常相似的行星。其行星編號為155,是太陽係外最小的行星。其半徑是地球的2倍,質量是地球的7.5倍。距恆星300萬千米(0.021天文單位)。這個行星的軌道周期為1.94天。其軌道大小衹有太陽係水星軌道的十分之一。這顆新發現的行星所在的星係名為Gliese 876。它圍繞一顆名Gliese 876的恆星運行。
研究組科學家認為,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表明這顆行星的表面是由岩石構成,但是從質量的測定排除了它是木星那樣的氣體構成的行星。數據表明,它很可能是具有鎳/鐵岩石或者硅覆蓋物的地形結構。介於地球陸地結構和天王星/海王星的熱化的巨大冰結構之間。它具有稠密的蒸汽雲層。
這項成果是由位於夏威夷莫納剋亞山頂的凱剋天文臺觀測得到的。凱剋天文臺擁有2臺全世界最大的10米光學巨型望遠鏡。每一臺有8層樓高,重350多噸。這次的成功發現也要歸功於凱剋天文臺技術的改進——光譜儀CCD探測器的精確度提高,從3米/秒提高到1米/秒,為今後能夠發現銀河係內質量和地球相當的行星打下了基礎。 |
尋找類地行星 Search for Earth-like planets |
人類從幾千年前起,就開始了拓展疆土的努力。
《山海經》稱:"禹使大章步自東極至與西垂,二億三萬三千三百裏七十一步;又使竪亥步南極北盡於北垂,二億三萬三千五百裏七十五步。"中國人在4000多年前,就已經開始了大規模、有組織的地理測繪和國土資源普查工作,堪稱中國的地理大發現。
從漢代起,中國人的眼光開始瞄準海洋。到了唐、宋以後隨着中國造船技術的高度發展,中國和印度、波斯、阿拉伯的商船經常往來於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15世紀初,鄭和在不到30年間7次下西洋。對於鄭和下西洋,李約瑟博士這樣評價:時間最早,規模最大,造船技術航海技術最先進,海上力量最強,超越了當時世界海軍總軍力。然而,最後的地理大發現,卻是由歐洲人完成的。
15世紀末,由西班牙及葡萄牙發起並完成的地理大發現,將世界版圖大幅擴展。隨即,"陸權帝國"步入衰亡,"海權殖民帝國"崛起,地球從此成為一個整體。
上世紀80年代起,地球人的眼睛,開始瞄準太陽係外的行星。從1995年2月開始,"鳳凰計劃"開始利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的帕剋斯64米射電望遠鏡,觀測200光年以內約1000顆鄰近的類日恆星,但至今找到的100多顆太陽係外行星,幾乎全都是由熾熱的氣體組成,而不是由岩石和礦物組成的類地球行星。
2003年12月,英國科學家宣佈,在離地球25光年遠的恆星"織女星"(Vega)周圍,可能環繞着一顆與地球相似的類地行星。
尋找太陽係外行星最大的睏難,就是行星本身不發光,反射的信號極其微弱,恆星的光芒要比它周圍的行星亮100萬100億倍,必須屏蔽掉恆星的光亮才能突出行星的特徵。美國航空航天局準備多方面解决這個問題。
在智利拉西拉(La Silla )天文觀測臺工作的瑞士與法國天文學小組發現了新的類地行星。這顆行星的體積與海王星相當,質量約為地球的十七倍,它與太陽係的距離約為20.5光年。
該行星在圍繞着處於天秤座的G1 581紅矮星(G1 581紅矮星的質量約是太陽的三分之一)做高速運轉。據天文學家們觀測,它圍繞該紅矮星旋轉一周衹需要五天時間。
歐洲南方天文觀測臺的科學家們在嚮外界宣佈這一新發現時表示,他們暫時還沒有為該行星找到一個合適的名字。
天文學家們稱,我們所處的銀河係中大部分恆星都類似於G1 581紅矮星,我們太陽係附近的恆星中有80%都屬於這一類型。天文學家們對研究這類非氣態的巨大行星很有興趣。據從事此項研究的法國天文學家哈維爾-德爾佛塞表示:“我們的這一發現說明一些不大的恆星周圍也存在着普通的行星。這也給了我們一個啓示:紅矮星也可以成為我們探尋其它類地行星的一把鑰匙”。
天文學家們還稱,在目前已發現的170多顆行星中,衹有5顆行星體積小於新發現的這顆行星。天文學家們在觀測此行星時使用了HARPS係統和智利北部天文觀測臺的天文望遠鏡。
歐洲天文學家們還解釋稱,本次發現的這顆行星在距離G1 581紅矮星六百萬公裏的區域內運轉,其表面溫度約為150℃。作為比較,太陽係內距太陽最近的行星--水星與太陽的距離為五千八百萬公裏,它圍繞太陽旋轉一周需要88天。 |
|
噴氣推進實驗室類地行星搜索器(TPF)項目科學家查爾斯·貝剋曼2004年4月28日稱,美國航空航天局預計在2014年發射一臺小型日晷儀,用遮擋恆星光亮的方法來突出行星。到2019年,美國將和歐洲空間局合作,發射自由飛行的干涉儀。這將是一對嚴格遵守相距一個足球場距離的兩臺天體望遠鏡,利用零信號干涉測量法,將兩個天體望遠鏡的信號進行綜合,信號峰值與信號波𠔌相疊加,把明亮的恆星從圖像上去除,而圍繞恆星旋轉的行星所反射的光可以不同的路徑通望遠鏡的光學係統,在圖象上留下痕跡。
就目前觀測,太陽係附近3顆恆星,繪架座b星(Beta Pictoris)、天苑四(Epsilon Eridani)和織女星(Vega)都有可能擁有類地行星的另一個太陽係。
自由飛行的干涉儀、即將發射的斯皮澤太空望遠鏡和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以及開普勒計劃中的行星探測太空望遠鏡,將可以對上千顆遙遠的恆星進行掃描,並在臨近太陽係的幾個恆星周圍發現僅比地球大幾倍的行星。不過這還不夠。
所有這些儀器,都是為類地行星搜索器(TPF)所做的準備,計劃中於2014年發射的TPF-C和2018年發射的TPF-I兩個類地行星搜索器,兩者的結合將可以把目前哈勃望遠鏡所達到的分辨率提高100倍,通過紅外和可見光波長範圍內的聯合觀測,將具有發現類地行星並探測行星大氣中化學成分的能力。如果TPF可以發現類地行星中的生命跡象,美國航空空航天局將在2020年以後申請更強勁的望遠鏡,以確認和拍攝行星的生命特徵。
有沒有小緑人
在那遙遠的地方,我們能找到什麽?科羅拉多大學天體生物研究室首席科學家布魯斯·雅剋斯基告訴《t望東方周刊》,要尋找一個可以支持類似地球生命類地行星,液態水或其他形式的液體是基本的條件,像碳、氫、氧、氮、硫、磷、鈣、鐵等物質,在任何有地質活動的行星上都很容易找到。另一個必要條件是化學不平衡,這種不平衡的存在,以及不斷恢復平衡的努力提供了新陳代謝必須的能量。
有的科學家稱,地球生物以碳為基礎,而以碳的同族元素硅為基礎的生命形式同樣有存在的可能。"鳳凰計劃"資深科學家塞斯·肖斯塔剋認為,從硅的外層電子結構上看,確實具備了碳所特有的4個自由電子,但是硅的原子量大,硅-氧共價鍵比較脆弱,無法像碳一樣聯合有機大分子,從而無法作為生命的基礎。他說,生命是由組織、功能以及精確的復製所構成的,其核心是信息的傳遞,也不能排除它根據電子的行為,形成其他形式化學機製的可能。
那麽外星人會不會像電影裏的一樣,長着緑色的皮膚、靠光合作用生存呢,塞斯說,利用皮膚的光合作用,外星人對能量的利用率衹達到8%即使是天天暴曬在陽光下,也不能滿足自身能量的需要,一天所需要的能量需要3周的時間來儲備。因此,外星人不可能靠光合作用生存,還是通過食用緑色植物來獲得能量更為直接有效。
終極突圍
一個包括法國等12國科學家在內的國際研究小組,在26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志上報告說,他們利用一種名為引力微透鏡的技術,探測到一顆新的類地行星,它是人類在太陽係外迄今發現的質量最小的類地行星。
在行星或恆星移動到另一個遙遠恆星前方時,前方天體有時會像“透鏡”一樣將後方的遙遠天體放大,使其在觀測者看來更為明亮,這就是所謂的“引力透鏡”效應。科學家近年來利用這種現象開發出新的探測未知行星的技術——引力微透鏡技術。
尋找與地球類似的行星是探索外星生命的重要課題。之前,科學家利用傳統探測行星技術,已經發現了170多顆類地行星,但由於技術的限製,當時發現的類地行星往往較大,其中最小的行星質量也大約是地球的7倍。由法國天體物理學研究所的科學家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利用引力微透鏡技術,發現了一顆更小的行星。這顆行星名為OGLE-2005-BLG-390Lb,距地球2.8萬光年,質量大約是地球的5.5倍。
科學家說,新發現的行星圍繞一顆褐矮星運行,兩者間的距離大約是日地距離的2.6倍。但是,由於該褐矮星的輻射能量很低,因此行星表面的溫度大約衹有零下220℃,絶對不適合生命存在。
科學家希望,將來可以利用引力微透鏡技術,探測到更多質量較小的類地行星。
——可能有水溫度也適宜人類居住
4月24日(周二),由11名歐洲天文學家組成的觀測小組第一次在太陽係外發現了一顆可能適宜人類居住的行星。這顆行星具有和地球類似的溫度。科學家形容此次發現是“搜尋宇宙中生命”的一大步。
符合人類居住標準
位於智利的歐洲南方天文臺發現了這顆行星。這顆行星的大小合適,可能有液態的水。從銀河的概念上來看,它距離地球相對較近,有12萬億英裏遠。不過行星圍繞的恆星是一顆“紅矮星”,比太陽要小、暗以及冷很多。
目前,這顆新發現的行星還有很多未知的地方,儘管如此,這是第一次有太陽係外的行星符合天文學家對適合人類居住行星的要求:大小相對類似地球,溫度允許液態水的存在。
這一發現的結果還沒有公開發表,不過已經遞交給了《天文和天體物理學》雜志。
打開更多發現之門
天文臺的科學家觀測發現,這顆行星圍繞一顆紅矮星Gliese581運行。紅矮星是一種低能量的,較小的恆星。紅矮星發射暗弱的紅光,比太陽持續存在的時間長。
這顆新發現的行星被命名為“581c”。此次發現肯定會引發對圍繞類似暗弱恆星的行星的研究。地球附近大約80%的恆星都是紅矮星。
“581c”的重量大約比地球重5倍。發現“581c”的科學家還不肯定,它是像地球一樣的岩石行星,還是表面存在液態水的“大冰球”。如果它像地球一樣由岩石組成,它的直徑大約比地球大1.5倍。如果是一個“大冰球”,直徑可能會更大。
根據理論,“581c”應該有大氣層。不過大氣層的組成部分還是一個謎。如果大氣層太厚的話,行星的表面溫度就會太高。
還可能有液態水
不過科學家相信,“581c”的平均溫度在32到104℃之間。這一發現引發天文學家慶祝。
到目前為止,天文學家發現的所有220顆太陽係外行星要麽太熱,要麽太冷,要麽太大,以至於不適宜居住。而新發現的“581c”看起來正合適。
美國宇航局的宇宙生物學專傢剋裏斯·麥剋凱說:“這可能非常重要。這不意味着那裏有生命;但是說明,按照可能的居住適宜性判斷,它是一顆和地球類似的行星。”
另外一名天文學家假設,除了具有合適的溫度,新發現的行星也可能充滿液態水。不過那並非基於任何證據,而是基於行星形成的理論。
另外一些天文學家謹慎表示,現在說“581c”上有沒有水還太早。
一年衹有13天
新行星所在的星係距離地球衹有20.5光年,星係中的恆星Gliese581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100顆恆星之一。
對每一個想前往“581c”行星的人來說,他們都必須知道,坐在那顆行星上會更重;而且他們的年齡也會增加得更快,因為“581c”環繞恆星公轉一圈衹要13天。
“581c”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1.6倍,所以你會感覺自己的體重增加了0.6倍。
“581c”離它環繞的恆星的距離要比地球離太陽的距離近14倍。從“581c”上看,恆星在天空中的大小要比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大20倍。而且“581c”很可能不會自轉,這樣它的一半一直是白天,另一半一直是黑夜. |
|
- n.: terrestrial planet
|
|
太陽係外行星 | 天秤座 | 2009年科學 | 類木行星 | 天體係統 | 軌道內移 | 軌道外移 | 簡易論運動第三定律 | 小行星 | 彗星 | 加速度運動 | 減速度運動 | 地理 | 天文 | 地球 | 超級地球 | |
|
|
超級類地行星 | 2009年SIM升空專找類地行星 | 2009年SIM升空專找類地行星 | |
|
|
地球 | 金星 | 火星 | 冥王星 | 水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