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竜縣 : 遵化市 : 安圖縣 : 臨沭縣 : 嵐臯縣 : 洛南縣 : 大英縣 : 雲竜縣 : 桐鄉市 : 江山市 : 天祝藏族自治縣 : 江津區 [顯示全部] > 石門鎮
顯示地圖
目錄
吉林省安圖縣石門鎮
  長白山人類歷史文化之開篇鎮,地處於長白山下第一縣—安圖縣東北部,位於東經128°51'-129°10',北緯42°39'-43°08',東與竜井市相鄰,西與和竜市老頭溝、天寶山二鎮接壤,北接明月鎮。東西長53公裏,南北寬10公裏,面積為322.29平方公裏。全鎮總人口為10264人,其中朝鮮族占人口總數的74.6%,是典型的民族鄉鎮。石門鎮人民政府駐地茶條溝,在明月溝東南13公裏處,轄16村43屯。鎮區海拔290-1074米,流經鎮區的布爾哈通河流域兩岸上,臺地、小盆地、小平原衆多,適宜人類繁衍生息。在石門鎮石門山發掘出的“安圖人”是今已發現的長白山地區洪荒開天之始祖,也是中國東北最早的古人類之一。故稱,石門為長白山人類歷史文化的開篇鎮。石門轄區在清末即有住戶。1911年屬延吉縣第三區,1934年屬延吉縣石門村,1948年5月改為延吉縣石門區,1956年為石門鄉,1958年建延吉縣石門人民公社,同年11月劃歸安圖縣,1983年社改鄉,1984年改為鎮。
  石門鎮境地貌類型有𠔌地、中起伏低山、中起伏中山,主要山脈有同林嶺、英額嶺。山體由花崗岩、變質岩構成;地表組成物以風化砂為主,地段在10。-25。之間;全鎮礦藏主要有石灰石、玄武石、鉀長石、閃長石、硅灰石、鐵等,其中閃長石經地質部門專傢鑒定其色澤、藴藏量實屬世界罕見,具有較高的開採價值。布爾哈通河𠔌地比較開闊,地勢由西北嚮東南傾斜,海拔在500-800米之間,最高點天寶山1074米,最低點榆樹川290米,布爾哈通河自東北嚮西南流經境域;南柳河、茶條河終年不涸,鎮域氣候溫涼半濕潤。5-9月份活動積溫245℃-260℃,無霜期為120天-130天。年平均降水量480毫米。有耕地2741公頃,其中旱田2017公頃,水田724公頃。布爾哈通河𠔌地較為肥沃,主要土壤為酸性灰綜壤土,有機質含量4.93%;酸性岩準灰綜壤,有機質含量4.38%;砂壤衝擊型水稻土,有機質含量3.26%;草甸型水稻土,有機質含量5.06%。園地面積78公頃;林地面積25783公頃,主要為闊葉次生林或灌木為主,其中集體林12782公頃,餘為石門林場施業區;居民區389公頃;交通用地250公頃;水域454公頃;草地資源總面積8206公頃;未利用土地2646公頃。鎮內土質比較肥沃,尤以農、林、牧、副、漁産業化生産較為適宜,是安圖縣煙葉、糧食高效農作物生産區。主要糧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大豆、𠔌子等;農業經濟作物有烤煙、亞麻、黑豆、辣椒、小粒黃豆等;種植業有人參、沙參、稭梗、木耳、紅景天等;養殖業有牛、羊、豬、禽、鹿、蜂、林蛙等。野生經濟植物資源豐富,品種繁多。富含藥用野生植物,食用野生植物,密源植物等。
  駐鎮企業有安圖良種場、安圖縣石門林場、七七O一戰備糧庫等。長圖鐵路穿鎮而過,有茶條溝、榆樹川等站所,圖烏公路與長圖鐵路並行,村屯間均有通行大型機動車輛之鄉路。
  鎮內有建國後相繼建成的革命烈士紀念碑14座,有中小學2所,鎮辦成人技術學校1所,16個村衛生所與鎮衛生院構成了鎮衛生保健網絡。
  鎮境有青銅時代或早期鐵器時代的崇實墓群、竜興屯古墓群遺址、榆樹川遺址、舞鶴寺廟址、五虎嶺遺址、九岩烽火臺、茶條溝秋收鬥爭址等,其中,榆樹川、頭溝屯等遺址是與渤海或相迭壓的原始遺址。其主要文化內涵是夾砂的黃褐或紅褐色的素面陶,磨製的石斧、穿孔的石刀、黑曜石石核、石片及石磨棒等。渤海遼金時期的遺址、寺廟址、山城址衆多。其古城多建築在地勢險要的山巔上。歷史上的石門鎮域作為圖們江流域與吉林、敦化等聯繫的交通要衝和軍事重鎮,歷史久遠、經濟繁榮、文化底藴深厚,成為長白山人類不畏困苦,堅強不屈,百折不撓,開荒開拓之文明史的縮影。鎮區內風景秀麗迷人,遊客絡繹不絶,奇蜂異石,景觀獨特;著名的“安圖人”洞穴遺址與“石門山碑”成為石門鎮寶貴的旅遊資源;“小魚湯”味道鮮美,口感獨特,為石門之主打品牌。此外,獨特的朝鮮族民俗風情,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綫。
陝西省洛南縣石門鎮
  石門鎮位於洛南縣城北15公裏處,東鄰石坡鎮,西接麻坪鎮,南連城關鎮,北依渭南華陰市和華縣,鎮政府駐地石門街村,自古是商洛通往關中的要道,素有洛南“北大門”之稱。全鎮轄20個行政村,184個村民小組,6792戶,23998人,總面積180平方公裏,耕地28314畝,人均1.1畝左右,林地18.7萬畝。
  全鎮南北狹長,東西較窄,土地肥沃,物産豐富。境內主産小麥、玉米等,經濟作物以白麻而遠近聞名。礦産資源豐富,金屬礦種有金、銀、鉛、鉬、鐵、鎢、錳等,非金屬有石英砂、二氧化硅等,含量大,品位高,極具開採價值。石灰石藏量豐富,遍布全鎮,氧化鈣含量達50%以上。緑、黃、紅、白四色大理石,十幾傢企業正在開採。林産品以油鬆為主,還有棟、柏、柳、桐、椿等。中藥材有天麻、紅參、柴鬍、黨參、五味子、麥鼕等。“畜、煙、果、藥、桑”成為強鎮富民的主導産業。生豬、肉牛存欄居全縣之首,烤煙面積和産值為全縣第一。橋河村核桃省內外聞名,花卉、奇石特色産業年交易額達40餘萬元。
  交通、通訊極為便利,省道洛華路穿境而過,已開通4000個自動程控電話,移動聯通網絡覆蓋全鎮。境內企業密集,黃竜鉬業小區是全縣三大工業園區之一,現有包括鉬業在內企業共計69傢,支撐起全縣礦産資源開發半壁江山。
  全鎮文化娛樂設施齊全,風景優美,旅遊業前景廣阔。“雲蒙觀華”不勝險,羅溝溶洞有奇觀,廟溝泉水清又甜,石門煙霧天下傳更是名符其實。境內玉虛洞風景區,名揚省內外,是該縣主要旅遊景點之一。
陝西省嵐臯縣石門鎮
  石門鎮位於嵐臯縣城西部。相傳,早年有一僧背負鐵佛,先極輕,至該地忽重,不能移步,即在此建鐵佛寺。因此,曾叫鐵佛,後因境內橫溪河與嵐大公路交界處兩山壁立,形似石門,故改名石門。清代,嵐臯行政區劃為東、西、南、北4鄉,計50保,鐵佛寺為西鄉。中華民國(1912年),廢清製,設東、西、南、北、中5區,計32保,鐵佛寺為西區。1939年,聯保改鄉,設鐵佛鄉.。臯解放後,廢民國鄉鎮製。1949年12月始相繼設7區,鐵佛以區公所駐地命名為鐵佛區。1982年,省地名委員會批準鐵佛區更名為石門區,轄鐵佛鄉、立新鄉、榨溪鄉、八一鄉、小溝鄉。1996年11月,經省市縣委批準撤區並鎮,更名為石門鎮,將原石門區的鐵佛鄉、立新鄉、小溝鄉和官元區的紅光鄉劃並為石門鎮。原石門區管轄的榨溪鄉、八一鄉劃歸民主鎮和堰門鄉。全鎮現轄16個行政村和一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10864人,境內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山清水秀,物産豐富,民風淳樸。
浙江省江山市石門鎮
  石門鎮位於江山市區東南部19公裏處,東接長臺,北接清湖至市區,南與峽口毗鄰,規劃中的黃衢南高速公路出口處設在石門,地理位置非常優越。境內有風景秀麗的江郎山,那巍巍矗矗、直上雲霄的三爿石,聞名省內外,成了國傢級風景區,優美的傳說,誘人景色,使人流連忘返,吸引着大批國內外遊客。
  全鎮土地總面積95.1平方公裏,其中耕地28152.1畝,其中水田面積26324.4畝,旱地面積1827.7畝。石門鎮屬錢江源頭,水資源豐富,全鎮形成三大灌溉水係:聯傢弄灌區、塘北壟灌區、新山電灌區,並有峽口水庫東崗渠、中崗渠橫穿鎮區,基本確保全鎮糧田灌溉和農村居民用水。
  石門下轄33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27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3053人,全鎮有7所學校,其中初中2所,小學5所,還建有上規模、上檔次的城南幼兒園石門分園,村村開通了程控電話。村村實現了有綫電視聯網,有綫電視。全鎮27個行政村全部通公路,結合康莊工程建設,全鎮33個行政村村主道已基本進行了硬化。2004年國內生産總值2133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993元。農業方面,以傢得利生豬養殖場為竜頭的畜牧園區已初步建成,年出生豬近2萬頭;以杭州藍天園林公司、市緑業公司和神州園藝公司為主的萬畝花卉苗木基地也已形成。工業方面,平瓦廠、偉峰傢具廠和就是飲料廠共同構築了石門的工業支柱,石門鎮工業園區也正規劃籌建中。
  “東藏古剎仙居寺,南屏奇峰三片石,西有天成神仙床,北依平崗索賦嶺”,是石門山水風光和地理優越的生動寫照。天斧神工的石大門,古藤倒懸,草木萋萋,水簾如瀑,正對着千年古剎仙居寺,蔚魏壯觀。鎮內有市級文物保護“商前達坪遺址”、“西周土墩墓群”、“明清漾塔”等,頗具考古價值和開發潛力。石門不僅山川雄奇,風光秀美,更是人才輩出,北宋著名詞人毛滂,歷任明代兩朝禮、吏、刑三部尚書毛愷,鐵硯先生毛晃,經學大師毛居正,當代國學大師毛子水……千餘年來曾出過8位尚書,83名進士。最近,考證出一部清漾毛氏族譜與毛澤東淵源相關,列入《中國檔案文獻遺産名錄》的《清漾毛氏族譜》查證出毛澤東及蔣介石原配夫人毛福梅之祖籍乃石門鎮清漾村,“竜鳳村”更使石門名聲大作,文人墨客紛至沓來,探尋其中奧秘,清漾古村落已列入省歷史文化保護區,有着豐富的人文底藴是石門人文旅遊一大景緻。
山東省臨沭縣石門鎮
  石門鎮地處臨沭縣南部,魯蘇兩省三縣交界處,面積128.3平方公裏,轄29個行政村(街)共75個自然村,5.3萬人,是魯南蘇北重鎮之一。1995年被淮海經濟區評為“淮海名鎮”,1996年被山東省政府命名為“山東省新型鄉鎮”。S225省道縱貫南北,交通十分方便。東部為平原,西部多丘陵,耕地 6667公頃 。傳統農作物以小麥、玉米、花生、地瓜為主。
  石門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藴深厚。北宋時期即設鎮治,境內“石門夜雨”係古郯八景之一;沭河古道被譽為“北方灕江”;老虎崖、箭眼石、大官莊清代地主莊園、陳官莊周漢時期墓群、蕎麥澗大汶口文化遺址等古跡聞名遐邇;子路、屈復、王椽等文人墨客都曾莅臨石門並留下千古絶唱。
河北省盧竜縣石門鎮
  石門鎮地處盧竜縣西南部與灤縣、昌黎相接是秦皇島的“西大門”,鎮域面積89.94平方公裏,轄49個行政村,全鎮15303戶,總人口4.4萬,205國道與京哈鐵路從鎮區穿過,交通發達,2000年被國傢發改委確定為城鎮建設示范镇,2004年被定為省級安全生産示范镇。
  幾年來,該鎮的各項事業都有長足發展。不管是招商引資、財政稅收、小城鎮建設,還是社會穩定、計劃生育等工作,都在全縣名列前茅。鎮內民營企業達到645傢,從業人員4336人,年創産值1.1億元。該鎮已形成以鎮政府為核心的商業服務中心;以東北部學校為核心,發展職業教育為主的東北部文化區,以以建材小區為重點的西北部建材工業區的“一核兩翼” 小城鎮發展格局。農業上形成以東闞、西闞和孟團店為中心的核桃基地,以高各莊為中心輻射周邊十個行政村的食用葡萄基地,以唱石門生豬養殖、鬍石門蛋雞養殖、孟石門獺兔養殖為主的養殖基地和甘薯種植基地。
浙江省桐鄉市石門鎮
  石門鎮位於浙江桐鄉市中部,東距梧桐鎮10公裏。總面積43.26平方公裏,其中鎮區面積2平方公裏。鎮地處京杭運河畔,交通便利,明清時工商業興盛,尤以蠶桑貿易、榨油業著稱。
  石門為浙北古鎮,春秋時吳越相爭,“置石門為吳越限”(清光緒《石門縣志》捲一),故名石門。唐設石門驛。南宋時於石門驛中設行幄,為皇帝往來之行宮。又設酒務、稅務。元置巡檢司,明設課稅局,成為運河上軍事要地和交通重鎮。明宣德五年(1430)桐鄉建縣後,鎮以寺弄為界,東稱石灣,屬桐鄉縣,西稱石門,隸崇德縣。清康熙時(1662~1722),改崇德縣為石門縣,石門鎮改稱玉溪鎮。民國3年(1914),石門縣復稱崇德縣,玉溪鎮復名石門鎮。民國時期,石灣、石門仍分隸桐鄉、崇德兩縣。1950年5月,石門、石灣合為一鎮,稱石門鎮,屬崇德縣。1958年10月,隸於石門公社。1959年6月,又為桐鄉縣直屬鎮(桐鄉、崇德兩縣於1958年11月合併)。1987年2月,並石門鄉入石門鎮,實行鎮管村體製。1998年10月,撤銷安興鄉建製,並入石門鎮
  石門湖羊交易市場始建於1992年9月,占地18畝,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營業用房60餘間。市場設有管委會、檢疫辦公室等機構,倉庫、宿舍等服務設施齊全。1998年,交易肉羊16萬頭,羊皮20萬張,交易額7200萬元,湖羊遠銷上海、江蘇、廣東、福州、溫州、新疆等省市,進場交易客商來自新疆、上海、江蘇、山東及省內各地,具有較大的知名度,成為杭嘉湖及江浙交界地區最大的商品湖羊交易市場。
  石門鎮以市場為導嚮,以“一優、二高”農業為目標,以效益農業為核心,積極推廣“名、特、優”農産品,一批新興的種、養業得到較快發展,逐步形成了陸傢莊村的養豬,天星村的桂花,石門、民聯村的葡萄,民聯村的樹苗,餘墩村的“五秧”,四星片的菊花等一批高産、優質、高效農産品基地,“一村一品”,成為石門鎮農業的顯著特色。農業竜頭企業應運而生,桐鄉新星杭白菊製品有限公司被市人民政府命名為市級農業竜頭企業,成為目前國內最大杭白菊加工出口企業。迄今,全鎮已建立糧食、蠶桑、杭白菊、湖羊、葡萄、生豬、樹苗、蔬菜、桂花、水産等10個農産品基地。
  石門鎮是桐鄉市西北部的中心城鎮、農副産品的集散中心,輻射面涉及毗鄰的各個鄉鎮及湖州郊區等地,集市貿易十分活躍,先後闢有湖羊、木材、小商品、蔬菜副食品等專業市場。城鎮建設以運河航運改造工程為契機,進入加快建設與發展階段。石門大橋、新南高橋、新東高橋相繼建成,一個以中心路為軸心,以中興路南段綜合區,中興路中段商貿旅遊區、中興路北段經濟區開發建設為重點的城建格局已全面展開。一軸(中興路為主軸)二區(運河南北兩岸兩個居住小區)三片(城鎮東北、東南、西部三大工業倉儲集中區)的城鎮總體佈局初步形成。
  石門鎮年産杭白菊700餘噸。建國前,石門鎮杭白菊已直銷粵、港、澳及東南亞。現在,逐漸註重對杭白菊的深加工,新星杭白菊製品有限公司和石門食品飲料廠,年加工2500多噸杭白菊,進一步提高了出口市場的占有率。
  該鎮為現代著名漫畫傢、文學家豐子愷故鄉,其故居緣緣堂1985年重建落成,豐子愷漫畫館1998年開館。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傢張琴秋誕生於此。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羅傢角遺址位於鎮區東北部2公裏,現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甘肅省天祝縣石門鎮
  石門鎮位於甘肅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西部。北接打柴溝鎮,東連華藏寺鎮,西鄰炭山嶺鎮,南與永登縣相鄰。因境內兩山對峙的石崖呈門狀而得名,藏語稱該地為雅爾隆特爾欽。面積194.9平方千米,鎮人民政府駐馬營坡村,距縣城14千米。鎮轄維芨灘、大塘、石門、馬營坡、岔岔窪、寬溝、石板灣、火燒城8個村民委員會,22個村民小組和1個居民委員會,2451戶,總人口8816人(含省建材廠人數),其中少數民族2164人,占總人口的24.5%。
  境內大部分地處石門河𠔌。海拔在2591~3535米之間,年均氣溫1.5℃,年均降水量420毫米。地貌類型屬西南部高山峽𠔌區,主要河流有石門河。耕地面積1.06畝,主要農作物有小麥、青稞、油菜籽、洋芋等經濟作物有蒜苗、荷蘭豆、西葫蘆等,2005年糧食總産量118萬千克,油籽9.5萬千克。草原面積18.36萬畝,大部分為灌木草場,有大小畜2.25萬頭(衹),主要畜種有氂牛、馬、犏牛、絨山羊、綿羊等。森林面積7.08萬畝,大部分為灌木林,有少量的柏和雲杉。礦産資源有石膏、石灰石、石英石、砂金等,是天祝縣石膏礦石主産區。野生動物有猞猁、馬鹿、麝、藍馬雞、雪雞、野雉等。野中藥材有羌活、秦艽、赤芍、鼕蟲夏草等。
  2000年農牧業總産值1.35億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1450元。
  鎮有小學5所,村校5所,在校學生622名,教師77名;衛生院1所,醫務人員20名。有省屬建材廠、地區水泥廠及縣有關部門下屬單位土管所、獸醫站、農技站等。
  石門溝是天祝著名的風景區,有駱駝峰等10多處旅遊景點和草原公園等旅遊接待點,建有省內一流的標準賽馬場。有建於明代的石門寺。
河北省遵化市石門鎮
  鎮政府駐石門四村。面積70.9平方千米,人口3.16萬。轄34個村委會:石門一、石門二、石門三、石門四、韋傢嶺、大張莊、小張莊、郭傢溝、八戶莊、傅傢鋪、王傢鋪、屈傢鋪、李官屯、季莊子、窄各莊、黃各莊、寒河莊、九間房、小辛莊、大辛莊、賈莊子、義井鋪、小湯河、提舉塢、南六盤營、北六盤營、小渤海寨、大嶽各莊、小嶽各莊、山莊、上莊、北窯、文山、周傢。
  2008年新年伊始,一次特殊的掃墓活動,在河北唐山市遵化市石門鎮長城抗戰陣亡將士公墓隆重舉行,這是自1933年長城抗戰之後75年來,國民革命軍第29軍陣亡官兵,第一次由長城考察暨戰爭歷史的熱心志願者尋訪到遺屬,緬懷抗戰英雄事跡並上墳祭拜、認祖歸宗。
重慶市江津區石門鎮
  概況
  石門鎮位於江津區西部,長江北岸,距江津城區51千米,西與永川區接壤。面積99.5平方千米,人口4.7萬多人(2007年)。轄平等社區,白坪、李傢、永安、金竜4個行政村。成渝鐵路、吳朱公路過境。長江邊第一大佛石門大佛寺摩岩造像為重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石筍山森林公園為重慶市級風景區。
  沿革
  1950年前後為石門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93年建鎮。1997年,面積65.5平方千米,人口4.5萬,轄涼亭、白坪、銀石、中合、安勝、長堰、金石、金竜、花園、埂上、玉林、石砌、石溝、桐坪、半坪、柴林、李傢、文灘、河口、三利、官道、羊石、壽增、羅 、土地、小林26個行政村和石門街道1個居委會。
雲南省雲竜縣石門鎮
  石門鎮位於獅尾河下遊兩岸,是一個四面環山的帶形小集鎮。民國18年(1929年)縣治從寶豐遷至石門,1949年城區面積有0.15平方公裏(包括居民區內獅尾河),居民住房沿獅尾河南北山坡呈階梯形建造。1950年以後,嚮西北方向發展。至1989年城區面積擴大為2.7平方公裏。2003年人口統計年報石門鎮總人口為12225人(其中:男6460人、女5765人)。
Shimen Zhen
  概況 石門鎮(Shimen Zhen)位於市境西部偏南,距市區24.3千米。西南與天津市薊縣官場鄉接壤,南與天津市薊縣出頭嶺鄉相鄰。面積70.9平方千米,人口3.16萬人(2002年)。轄3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石門四村。邦(均)寬(城)公路、石(門)上(關)公路過境。
    代碼 130281112:~200石門四村 ~201石門一村 ~202石門二村 ~203石門三村 ~204大張莊村 ~205小張莊村 ~206黃各莊村 ~207上莊村 ~208韋傢嶺村 ~209山莊村 ~210大嶽各莊村 ~211小嶽各莊村 ~212郭傢場村 ~213小辛莊村 ~214大辛莊村 ~215李官屯村 ~216寒河莊村 ~217小湯河村 ~218北六盤營村 ~219南六盤營村 ~220義井鋪村 ~221周傢村 ~222九間房村 ~223八戶莊村 ~224王傢鋪村 ~225屈傢鋪村 ~226傅傢鋪村 ~227提舉塢村 ~228文山村 ~229窄各莊村 ~230賈莊子村 ~231季莊子村 ~232小渤海寨村 ~233北窯村
    沿革 1953年為石門、韋傢嶺2鄉,1956年並為石門鄉,1961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石門鄉,1985年改鎮。1997年,面積70.9平方千米,人口3.2萬,其中滿族占39%,轄石門一村、石門二村、石門三村、石門四村、山莊、小嶽各莊、韋傢嶺、大張莊、大嶽各莊、上莊、黃各莊、小張莊、小辛莊、小湯河、南六盤營、郭傢場、北六盤營、李官屯、大辛莊、寒河莊、周傢村、北窯、傅傢鋪、王傢鋪、八戶莊、屈傢鋪、九間房、義井鋪、提舉塢、窄各莊、賈莊子、季莊子、小渤海寨、文山34個行政村。
  鎮政府駐石門四村。面積70.9平方千米,人口3.16萬。轄34個行政村:石門一、石門二、石門三、石門四、韋傢嶺、大張莊、小張莊、郭傢溝、八戶莊、傅傢鋪、王傢鋪、屈傢鋪、李官屯、季莊子、窄各莊、黃各莊、寒河莊、九間房、小辛莊、大辛莊、賈莊子、義井鋪、小湯河、提舉塢、南六盤營、北六盤營、小渤海寨、大嶽各莊、小嶽各莊、山莊、上莊、北窯、文山、周傢。
Shimen Zhen
  概況 石門鎮(Shimen Zhen)位於盧竜縣南部。面積26.7平方千米,人口2.09萬人(2002年)。轄4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石門街村。京瀋鐵路和山廣公路過境。
    代碼 130324105:~201石門街村 ~202李莊坨村 ~203劉莊坨村 ~204尤莊坨村 ~205張莊坨村 ~206宣莊坨村 ~207東闞村 ~208西闞村 ~209南闞村 ~210賈背口村 ~211孔傢溝村 ~212霍傢鋪村 ~213霍傢溝村 ~214王傢溝村 ~215釣魚臺村 ~216塔子峪村 ~217唱石門村 ~218孟石門村 ~219鐵石門村 ~220張石門村 ~221鬍石門村 ~222李石門村 ~223南祖石門村 ~224高各莊村 ~225李官營村 ~226常莊子村 ~227團山子村 ~228劉士營村 ~229孟團店村 ~230杜團店村 ~231付團店村 ~232莫臺營村 ~233鬍黃嶺村 ~234劉黃嶺村 ~235王黃嶺村 ~236李黃嶺村 ~237馬黃嶺村 ~238楊黃嶺村 ~239閻大嶺店村 ~240尤大嶺店村 ~241盧大嶺店村 ~242齊大嶺店村 ~243馬大嶺店村 ~244炮石嶺溝村 ~245西馬山溝村 ~246西安村 ~247馬北寨村 ~248孫北寨村 ~249賀北寨村
    沿革 1953年建石門街鄉,1958年屬木井公社,1961年置石門公社,1984年改鎮。1997年,面積90.3平方千米,人口4.4萬,轄李石門、張石門、鬍石門、南祖石門、高各莊、東闞、西闞、南闞、王傢溝、釣魚臺、李莊坨、劉莊坨、尤莊坨、張莊坨、宣莊坨、賈北口、孔傢溝、霍傢鋪、霍傢溝、塔子峪、唱石門、孟石門、鐵石門、李官營、常莊子、團山子、石門街、劉土營、孟團店、杜團店、付團店、莫臺營、鬍黃嶺、劉黃嶺、王黃嶺、李黃嶺、馬黃嶺、楊黃嶺、閻大嶺店、尤大嶺店、盧大嶺店、齊大嶺店、馬大嶺店、炮石嶺溝、西馬山溝、西安、馬北寨、孫北寨、賀北寨49個行政村。
  鎮政府駐石門街村。面積26.7平方千米,人口2.09萬。轄47個行政村:石門街、孟石門、張莊坨、劉莊坨、釣魚臺、鬍石門、宣莊坨、鐵石門、霍傢鋪、高各莊、李官營、莫臺營、劉士營、常莊子、劉黃嶺、馬北寨、孫北寨、賀北寨、霍傢溝、賈北口、孟團店、鬍黃嶺、杜團店、團山子、王黃嶺、塔子峪、孔傢溝、楊黃嶺、馬黃嶺、付團店、李黃嶺、唱石門、竜莊坨、李莊坨、王傢溝、東闞、西闞、南闞、西安、南祖石門、閻大嶺店、尤大嶺店、盧大嶺店、齊大嶺店、馬大嶺店、炮石嶺溝、西馬山溝。
No. 14
  鎮政府駐茶條溝。轄茶條、新豐、大城、北山、崇山、竜興、榆樹川、蘭泥、仲坪、鏡城、南柳、北柳、舞鶴、大盤、九岩、石門山。
No. 15
  石門鎮 鎮政府駐子愷東路26號。面積63.25平方千米,人口5.34萬人(2005年)。郵編:314512。轄3個社區、18個行政村:西市、東市、南市;葉新、同星、顔井橋、白馬塘、石門、墅豐、民豐、民聯、殷傢漾、陸傢莊、春麗橋、周墅塘、郜墩、東池、安全、羔羊、二大埭、崇安。
  
  2000年,石門鎮轄葉新、同星、顔井橋、白馬塘、石門、墅豐、民豐、民聯、殷傢漾、陸傢莊、春麗橋、周墅塘12個村委會。2000年,羔羊鄉轄郜墩、東池、安全、羔羊、二大埭、崇安6個村委會。
  2001年,撤銷羔羊鄉建製,並入石門鎮石門鎮轄18村、5居,駐鎮前路。
  2003年10月8日,桐民[2003]108號批復:同意石門鎮撤銷治安街、中市街、西市街、東市街、南市街5個居民委員會,建立東市、西市、南市3個社區居民委員會。東市社區:南至運河,西至中興路,北與民聯村接壤,東與石門村、白馬塘村接壤。西市社區:東至中興路、運河,西、南與葉新村接壤,北與民聯村、石門村接壤。南市社區:北、西至運河,南與同星村接壤,東與顔井橋村接壤。
No. 16
  鎮政府駐石門村溪底新街56號。面積95.1平方千米,人口3.43萬人。郵編:324119。轄33個行政村:下廳、泉塘、牌樓底、下圳頭、溪底、昭明、新鮮、達篷、清漾、皮石坂、嶺底、陳傢、琚傢崗、界牌、周倉塢、靈崗口、理餘、安基、中山頭、馬車坳、長山、周爐、金星、達社、岩河、張傢源、小塘源、江郎、西山、余家塢、達店、雅豐、泉井。
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
  石門鎮位於桐鄉中部,北與河山、湖州相鄰,南與洲泉、同福相連,京杭大運河貫穿全鎮,距320國道僅10公裏,是一個以傳統農業種田養蠶為主的農業鎮。全鎮總人口50511人,轄區農村地勢平坦,盛産杭白菊、蠶繭、湖羊、葡萄、樹苗、煙葉。
  石門鎮古稱石門灣,是桐鄉市五大鎮之一。目前石門鎮把握農業標準田建設和中心城鎮建設為契機,加大對農業産業化的發展和歷史文化的旅遊開發,形成以菊海、四大農業園區和國傢級農業科技示範園區二個工業區和八個旅遊景點為主的中心城鎮建設。
  一、菊海。菊海位於桐石公路西側,距桐鄉7公裏,現有面積500多畝,以種植小陽菊為主,觀賞為副的全國最大的杭白菊生産示範基地。
  二、二個工業區。以石門鎮工業區和羔羊工業區為主,加快石門鎮工業建設。
  三、四大農業園區和國傢級農業科技示範園區。石門鎮建立四大農業園區,為:白馬塘千畝農業園區、殷傢漾千畝梨園、東池彩色繭生産基地及周士塘外商農業園區。並在白馬塘還建立了農業科技示範園區,以種植無公害型、優質型蔬菜、水果為主的農業示範區。
  四、八大旅遊景點。石門鎮自然、人文、歷史景點之多,景點之集中,景點之多樣性,在桐鄉市各鄉鎮中絶無僅有。主要旅遊資源有:
  1、歷史文化。
  (1)、羅傢角遺址:1956年發現,1961年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國傢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總面積12萬平萬米,為新石器時代遺址,與河姆渡、良諸文化同屬一期,共有4個文化堆積層,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2)、吳越界:為古吳越疆界。壘石弄:遺址在今磊石弄,據志載,春秋戰國時期越王在此壘石為門,作為吳越兩國界限,石墻上有麗瞧、難蝶女墻等建築物。清時列為“桐鄉八景”之一(石門故壘)。
  (3)、接待寺與行幢殿:唐始置驛東石門鎮設石門驛,後改為行幌殿,作為皇傢駐胖之所。紹興申期,慧焚和尚在行幢殿旁建造接待寺,內建頭三門、哼吟二門、戲臺、大佛殿,房建客房會客廳。東園與西園:據清光緒《桐鄉縣志》記載,東西張氏園在石門鎮,東園為施州刺史張子修所築,有仿壯蘭亭麯水之勝。西園為迪功郎張汝昌所築,兩人結社共相娛樂。
  (4)、營盤頭:即清乾隆南巡大營。乾隆十六年至四十九年間(1751-1784)六次南巡,在石門鎮駐地,建築非常壯觀。營內建有行營、御書房、軍機房、起居宮,係乾隆休息之所。
  2、自然景觀。
  (1)、石門灣:千裏古運河上第一灣,清朝康熙、乾隆兩帝在巡視江南村時,多次在此登陸。
  (2)、桂花村:位於同星村姚傢壕,擁有多棵百年以上樹齡桂花樹,其規模和栽桂歷史聞名江南,在全國也屬罕見。
  3、人文題材。
  (1)、豐子皚故居緣緣堂和漫畫館。
  (2)、張琴秋故居。
  4、民間文藝。如舞竜燈、迎臺閣、拜香凳、踏高饒、提香及肉心燈、搖蕩湖船和迎花燈等。
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
  石門鎮位於縣境東北部,幅員322.29平方公裏,現轄9個村,總人口10 246人,其中朝鮮族占全鎮人口總數的74.6%,是安圖縣唯一的少數民族鄉鎮。布爾哈通河自東北嚮西南流經鎮域,森林覆蓋率為70%,野生經濟植物品種繁多,藥用野生植物數百種,長圖鐵路,圖烏公路斜穿鎮中部,交通、通訊設施便捷。
  石門鎮氣候溫涼濕潤,域內土地肥沃,自然資源豐富。
  (1)林地資源:林地總面積25 837公頃,年均出材量2 000平方米。優質草原面積1 000多公頃。
  (2)礦産資源:地下礦藏有石灰石、玄武岩、鉀長石、鐵礦石、硅灰石、閃長岩等。其中閃長岩經地質部門有關專傢鑒定:其質量、色澤、藴藏量均屬世界罕見。
  (3)野生經濟植物資源:藥用野生植物有穿地竜、黃芪、黨參等幾百種,食用野生植物有鬆茸、薇菜、刺嫩芽等上百種,密源植物上百種。
  (4)水資源:布爾哈通河縱經鎮區,域內水資源豐富,為發展林蛙、魚類等水産品提供可靠保證。
  (5)旅遊資源:榆樹川村山清水秀,氣候宜人,附近的各種奇峰異石,景觀獨特,旅遊資源得天獨厚,而且交通方便,每年春暖花開,遊人絡繹不絶;“石門小魚湯”是享譽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特色生態飲食,現已成為石門鎮生態旅遊業的又一特色亮點。
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
  遵化市轄鎮。1953年為石門、韋傢嶺2鄉,1956年並為石門鄉,1961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石門鄉,1985年改鎮。位於市境西部偏南,距市區24.3公裏。西南與天津市薊縣官場鄉接壤,南與天津市薊縣出頭嶺鄉相鄰。面積70.9平方公裏,人口3.2萬,其中滿族占39%。邦(均)寬(城)公路、石(門)上(關)公路過境。轄石門一村、石門二村、石門三村、石門四村、山莊、小嶽各莊、韋傢嶺、大張莊、大嶽各莊、上莊、黃各莊、小張莊、小辛莊、小湯河、南六盤營、郭傢場、北六盤營、李官屯、大辛莊、寒河莊、周傢村、北窯、傅傢鋪、王傢鋪、八戶莊、屈傢鋪、九間房、義井鋪、提舉塢、窄各莊、賈莊子、季莊子、小渤海寨、文山34個村委會。鄉鎮企業以機械製造、玻璃製造、軋鋼、保健、服裝等為主。農業主産小麥、花生。
河北省秦皇島市盧竜縣
  石門鎮地處縣境南部,盧、昌、灤三縣交界地帶。駐地石門街位於縣城南17.3公裏。面積90.3平方公裏,轄49個行政村,43756人,糧食産量14037噸。
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
  石門鎮位於臨沭縣南部,地處蘇魯兩省三縣交界處,總面積153.9平方公裏,人口5.3萬,是魯南蘇北重鎮之一。改革開放以來,黨委、政府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主,狠抓小城鎮建設,建起了占地5千畝的工業園。園區內分工業區、商貿區、居住區、行政區、文化娛樂區,功能齊全,有力地促進了石門鎮經濟的發展。
  石門鎮交通、通訊便捷,資源豐富,能源充足,基礎設施完善,實現了“五通一平”。“三縱四橫”的道路和“五區、三場、二園、一中心”的格局已形成。省道縱貫全境,南與310國道相接,北與327國道交匯,東靠連雲港、日照兩港口,東南、西北毗鄰連雲港、臨沂兩機場,南北分別是隴海和兗石鐵路,交通網絡四通八達。現代化通訊設施完備,程控電話、移動電話、無綫尋呼已與國際國內聯網。設有供水公司,水資源充足,地下水特別是鍺泉水儲量豐富,是釀酒、飲料業的理想用水。礦産資源品種多、儲量大,主要有金剛石、重晶石、花崗石、金紅石儲量各達1億多立方米、且品位較高。電力能源充足,建有35千伏安變電站一處,供電網絡齊全,能滿足各類工業企業的電力需要。發展中的石門鎮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主題,先後幾次辦理徵地手續,已批完的一千多畝土地由鎮政府掌握、支配、待開發利用,為外來投資創造了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幾年來,石門鎮工業園區發展已具有一定規模,園區內已有20多傢,基本形成了包裝工藝、管件預製、出口鑄造産品為主的工業體係,石門鎮堅持以優越的條件、優惠的政策、優質的服務、優良的環境,熱誠歡迎海內外賓朋前來廣泛進行經濟、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合作與交流,投資開發、辦廠興業,共謀發展,同創輝煌。
No. 22
  石門鎮 石門鎮位於江津區西部,長江北岸,距江津城區51千米,西與永川區接壤。面積99.5平方千米,人口4.7萬多人(2007年)。轄平等社區,白坪、李傢、永安、金竜4個行政村。成渝鐵路、吳朱公路過境。長江邊第一大佛石門大佛寺摩岩造像為重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石筍山森林公園為重慶市級風景區。
  [代碼]500116103:~001平等社區 ~200白坪村 ~201李傢村 ~202永安村 ~203金竜村
  [沿革]1950年前後為石門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93年建鎮。1997年,面積65.5平方千米,人口4.5萬,轄涼亭、白坪、銀石、中合、安勝、長堰、金石、金竜、花園、埂上、玉林、石砌、石溝、桐坪、半坪、柴林、李傢、文灘、河口、三利、官道、羊石、壽增、羅 、土地、小林26個行政村和石門街道1個居委會。
  附:秦家乡位於江津市西部,距城區23.4千米。有石筍山風景區。 [沿革]1950年前後為永安鄉,1958年改公社,1980年更名秦傢公社,1984年改秦家乡。1997年,面積34平方千米,人口1.6萬,轄永安、馬臺、馬傢、孝鶴嗚、竹林、前 、峨眉、楊莊、旺隆、寨山11個行政村。
No. 23
  610925105000 石門鎮
  610925105001 石門街道居委會
  610925105200 鐵佛村
  610925105201 月星村
  610925105202 紅岩村
  610925105203 老鴉村
  610925105204 鬆林村
  610925105205 三灣村
  610925105206 雙豐村
  610925105208 芙蓉村
  610925105209 新生村
  610925105210 雙村
  610925105211 東升村
  610925105212 小溝村
  610925105213 新倉村
  610925105215 莊房村
No. 24
  611021109000 石門鎮
  611021109200 石門街村
  611021109201 羅溝村
  611021109205  安溝村
  611021109206 橋河村
  611021109207 下鋪村
  611021109208 下留村
  611021109209  太白岔村
  611021109210 王橋村
  611021109211 劉傢村
  611021109217 蘇馮村
  611021109219  陳澗村
  611021109221 東山村
  611021109222 馬灣村
  611021109225 楊城村
  611021109226  花廟村
  611021109228 楊河村
  611021109229 黃竜鋪村
  611021109230 橋上村
  611021109232  三岔村
  611021109233 張灣村
No. 25
  620623106000 石門鎮
  620623106001 社區
  620623106200 維芨灘村
  620623106201 石門村
  620623106202 大塘村
  620623106203 馬營坡村
  620623106204 岔岔窪村
  620623106205 石板灣村
  620623106206 寬溝村
  620623106207 火燒城村
英文解釋
  1. :  Danmen Town
  2. n.:  Shimen Zhen
近義詞
石門
包含詞
南石門鎮臨沭縣石門鎮石門中村區號
桐鄉市石門鎮玉溪大酒店盧竜縣石門鎮京石旅店飯店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天祝藏族自治縣支公司石門鎮營銷服務部
分類詳情
張開長山村張開社區張開王橋村張開和平村小溝村
大官莊村李傢村劉傢村西山村東升村
東山村金星村周傢村五竜村雙豐村
紅岩村紅岩村上莊村芙蓉村陳傢村
陳傢村三灣村北山村大塘村小辛莊村
徐莊村新生村永安村石門村大張莊村
老鴉村清漾村中村村宋溝村金竜村
寬溝村竹林村三岔村三岔村二道河村
北柳村北窯村後湖村大辛莊村安全村
小寺村小張莊村崇山村張灣村文山村
新豐村新倉村月星村楊城村橋上村
民豐村沙嶺村泉塘村溪底村王傢溝村
界牌村石門村石泉村西安村釣魚臺村
青鬆村馬溝村馬灣村高各莊村黃各莊村
竜興村王河村鬆林村廟臺村大盤村
玉林村新群村李石門村嶺底村駱莊村
楊河村團山子村中閤村花廟村小衝村
同星村涼亭村崇安村南柳村王傢鋪村
霍傢溝村李官屯村尖角村九間房村馬臺村
山莊村下鋪村孔傢溝村安河村上倉村
榆樹川村橋河村安溝村陸傢莊村大城村
大岱村平河村蘭泥村鶴鳴村新鮮村
東市社區仲坪村茶條村鏡城村舞鶴村
九岩村石門山村南市社區金石村西市社區
安基村白坪村小塘源村余家塢村民聯村
葉新村顔井橋村白馬塘村墅豐村殷傢漾村
春麗橋村周墅塘村郜墩村東池村羔羊村
二大埭村下廳村牌樓底村下圳頭村昭明村
達篷村皮石坂村琚傢崗村周倉塢村靈崗口村
理餘村中山頭村馬車坳村周爐村達社村
岩河村張傢源村江郎村達店村雅豐村
泉井村白毛村劉塢村小岱村桐坪村
羅溝村莊房村牛坪村西新莊村大峪子村
郭傢場村潘溝村鐵佛村賈莊子村小嶽各莊村
東新莊村常莊子村傅傢鋪村石門四村石門一村
石門二村石門三村韋傢嶺村大嶽各莊村寒河莊村
小湯河村北六盤營村南六盤營村義井鋪村八戶莊村
屈傢鋪村提舉塢村窄各莊村季莊子村小渤海寨村
李官營村石門街村石門街村李莊坨村劉莊坨村
尤莊坨村張莊坨村宣莊坨村東闞村西闞村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