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 : 通信工程 > 電視遊戲
目錄
No. 1
  電視遊戲是一種用來娛樂的交互式多媒體。通常是指使用電視屏幕為顯示器,在“電視遊樂器”上執行的遊戲,與電腦遊戲(PC Game)都屬電子遊戲的一種。在日本,電視遊戲比電腦遊戲更為普遍,由於價格較便宜、遊戲軟件種類多、設計也較親切、容易上手。大多數人認為,電視遊戲比電腦遊戲更有可玩性。但在亞洲地區(尤其是韓國、臺灣、中國)近年來電腦網絡遊戲的蓬勃發展,再加上電視遊戲的語言大多並非母語(通常是日語或英語),這些地區的電腦遊戲比電視遊戲更為發達。
  “電視遊戲”在這裏的範圍包含“遊戲機”和“遊戲軟件”。這個名詞是從日文(テレビゲーム)翻譯而來,是日本獨創的和製英語,又稱作“遊戲機遊戲”,英文為“Video Game”或“Console game”。
  定義
  一般的電視遊戲,指的是使用電視作為顯示器來遊玩的電子遊戲類型。遊戲由傳輸到“電視”或“類似之音像裝置”的畫面影像(通常包含聲音)構成。遊戲本身通常可以利用連接至遊戲機的掌上型裝置來操控,這種裝置一般被稱作“控製器”或“搖桿”。控製器通常會包含數個“按鈕”和“方向控製裝置”(例如:類比操縱桿),每一個按鈕和操縱桿都會被賦予特定的功能,藉由按下或轉動這些按鈕和操縱桿,操作者可以控製螢幕上的影像。而螢幕、喇叭、和搖桿都可以被整合在一個小型的物件中,被稱作“掌上型電玩”或簡稱“掌機”(handheld game console)。
  ★電視遊戲發展史
  1958年,最初的電視遊戲在這個世界上誕生了。這臺“初號機”是由美國的威利.希金博薩姆製作的,顯示屏藉用了某種電子儀表的屏幕。
  1961年麻省理工學院(MIT)學生史蒂夫·拉塞爾(Steve Russell)設計出了"Spacewar!" 太空大戰,它纔是真正運行在電腦上的第一款交互式遊戲。這款遊戲運行在PDP-1(編成數據處理器-1)上,當時電腦技術還相當有限,空間大戰必須使用新陰極射綫管顯示器來顯示畫面。
  1967年拉爾夫·貝爾與設計小組成功研究出第一款可以在電視機上玩的視頻互動遊戲。他們先開發了一款追逐遊戲,緊接着又開發了一個電視網球遊戲。他們還改裝了一把玩具槍,使其能夠辨別屏幕上的光點。
  1972年,雅達利公司發售了銷量達10萬套的電視遊戲(不是電視遊戲機),其名為“PON”,那是一個由雅達利創造的“棒”與“點”的世界。PON發售不久,便出現了再當時引起轟動的遊戲 break out,一款砸方塊的遊戲。
  同一年,Maganavox公司的“Odyssey”(奧得賽),被拉爾夫·貝爾設計而出,成為第一款家庭遊戲主機。
  1975年,時代(EPOCH)公司發售日本最早的電視遊戲“電子網球”。
  1977 年,任天堂最初的電視遊戲 TVGAME6 發表。
  同一年,Atari(雅達利)發售家庭電視遊戲主機Atari視頻計算機係統(VCS),隨後被命名為衆人皆知的Atari 2600。市價:249 美元
  1980年,任天堂的攜帶型lsi遊戲機Game&Watch 發表, 在1980年誕生Game&Watch 實質上就是一種把遊戲和生活中的時鐘結合在 一起的産物。
  1981 新主機 Cassette Vision 發售出名的一臺主機,可以進行卡帶交換,但再當時交換卡帶重複遊戲已經成為了最一般的要求。
  1983 任天堂的 FC 發售 世嘉的主機 sg--1000 發售 被認為是傢用機主機特徵的fc,在日本當時被稱為國民機,其普及率幾乎達到了 一傢一臺。同一年,世嘉的SG-1000遊戲機發售.
  1984年, Super Cassette Vision 發售 Cassette Vision 的強化機種。
  1985 年,世嘉的第三代主機 SEGA Mark3 發售 再發售的當初,世嘉采取的媒體是一種卡片型軟件;但由於其容量上的限製最終還 製定再了大容量的卡帶上。
  1986年,FC磁碟機係統發售。
  1987年 PCengine發售 再發售當初以其美麗的畫面,高品質的燴圖功能和有圾高擴張性的 core 作為 賣點。
  1988年, MD發售。 MD的發售,使得FC的霸主地位受到了前所為有的挑戰,世嘉憑着MD16bit的機能 ,而且其其一貫的街機移植風格,再當時擁有了許多固定的fans。
  同一年,PC-E .ROM發售
  1989年, GameBoy發售 Lynx發售 除去黑白兩色的夜晶顯示屏外,各項性能均與FC相同的便楔式掌機。 Lynx 第一臺以彩色的夜晶屏而發賣的掌機
  同一年, Lynx發售 除去黑白兩色的夜晶顯示屏外,各項性能均與FC相同的便楔式掌機。 Lynx 第一臺以彩色的夜晶屏而發賣的掌機
  1990年,NEO GEO發售。 NG的主機再當時就主機的性能而言,確實是最強的,但要58000日元的價格可不是什麽人都玩的起的,但可以在傢裏就能玩到完全不縮水的街機作品!還是吸引了一些超級fans的支持,使得這部貴族機種堅持了10年之久。
  同一年,世嘉GAME GEAR發售.遊戲機采用彩色的夜晶屏 但由於其耗電量太大,所以不是很成功。
  PC-E GT發售。
  同一年,任天堂的SUPER FAMILY COMPUTER(SFC 超任)發售。
  同一年,號稱“100M”衝擊的主機發售。
  1993年,世嘉的MEGA DRIVE2(MD2 黑機2型)發售.
  1994 年,3DO發售。3DO 由3DO公司和鬆下電器共同開發的第一臺32位主機,
  同一年,世嘉土星發售。
  索尼PLAY STATION發售,Play Station 遊戲夜界真正的王者。憑藉着遊戲機出衆的機能,把許多 從來不玩遊戲的人也拉下馬了。
  PC-FC發售, PC-FC PC-E的後繼機種,遊戲主要着重2D。
  1995年, VBBOY發售 由任天堂開發,號稱能實現完全的立體空間
  1996年, N64發售 最早的64Bit主機,擁有相當多的周邊産品。
  同一年,電子寵物發售。
  1998年, GBC發售。GBC 是GB的後繼機種,支持最大32000色,同顯56色 。
  NeoGeoPocket發售,由SNK公司出品的 NeoGeoPocket ,遊戲大部分都是由SNK自己開發的。
  Dreamcasta發售 ,Dreamcasta 以“網絡”作為賣點的主機,由SEGA沿發,性能再當時絶對強勁。
  12月, 索尼POCKET STATION發售.
  1999年,BANDAI的WONDER SWAN(WS 神奇天鵝)發售.主機的設想原於已故的設計人橫井軍平,最大的特點是橫竪都可以進行遊戲。
  彩色NEOGEO POCKER COLOR發售.NeoPeoColor是NGP的後繼機種,體積有所縮小,可以和DC進行對應,主要賣點是彩色化。
  同一年,64DD發售。
  2000年, PlayStation2發售。PlayStation2 搭載DVD光驅,USBport等多種硬件的多元化主機。一個字,強。
  BANDAI的WONDER SWAN COLOR(WSC 彩色天鵝)發售.
  2001年, GBA發售。 GBA 好象說什麽都是多餘的,掌機中的霸者。
  任天堂的NINTEDO GAMECUBE(NGC)發售. NGC 性價比相當強的一款主機,可以與GBA連動。
  GP32發售,GP32 Gamepark株式會社自行開發的掌上遊戲機,主機強調了奇跡般的側面效果,主機使用3.5英寸TFT-LCD液晶,解决了STN-LCD畫面暗的缺點(GBA存在這樣的問題)同時也解决了畫面殘象的問題,玩動作遊戲畫面更流暢。
  微軟的XBOX發售.
  2003 年,GBAsp發售 GBAsp GBA的增強型,內核與GBA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外觀和屏幕。GBAsp采用了摺叠式,這樣就充分保護脆弱的屏幕,而且GBAsp還加入了背景燈,這樣在漆黑的晚上也同樣能享受娛樂的快感,此外GBAsp還加入了充電電池,這樣就保證了GBAsp的電源充足。
  2004年,NDS發售。NDS 的無綫網路將提供 10~30 公尺(視環境而定)的通信距離,並可使用內建麥剋風,透過網際網路進行語音交談的功能。主機內建 日 英 德 法 西 義 等六國語言,並可紀錄持有者自行輸入的身分資訊。關於電力供應方面,NDS 使用可充電鋰離子電池,持續使用時間為 4~10 個小時(因軟體而異),電池完全充飽需時 4 小時,提供休眠模式等相關電源管理功能,以延長持續使用時間
  2004年12月20日,PSP在日本本土發售 PSP(英文全稱:Playstation Portable)是索尼推出的新一代掌上多媒體娛樂終端設備。使用6釐米直徑大小的“UMD”光盤作為遊戲以及音像媒介;搭載USB接口與Memory Stick DUO記憶棒插槽,可播放MPEG4視頻文件,WMAMP3等格式的音樂文件。並支持無綫聯機功能和熱點連接互聯網。被SONY定位為“21世紀的WALKMAN”的PSP_是一款隨時隨地都可以享受樂趣的攜帶型遊戲機。不衹玩遊戲,擁有它還可以享受到欣賞影片、聽音樂、瀏覽照片等功能。
  主機單價為19800日圓(含稅價為20790日圓 折合約1500 RMB),隨機配有一個電池和電池適配器。而PSP-1000K套裝售價為24800日圓(含稅價為26040日圓 折合約1750 RMB),額外配有PSP時尚綫控、32MB Memory Stick Duo和PSP專用充電器,在首發的一個月內SCE表示將會有21款PSP遊戲上市。
  2006年11月11日 PS3: 是PLAYSTATION3的簡稱,由索尼集團推出的PS係列遊戲主機的第三代作品,於2006年11月11日發售,有20GB和60GB硬盤兩種版本。
  PS3擁有強勁的主機性能,采用最新技術的藍光光盤和獨特的Cell處理器,支持高清電視輸出最高支持1080p輸出,並且嚮下兼容PS和PS2遊戲索尼官方對PS3的定義是多媒體功能的家庭娛樂中心。
  2006年3月16日 Xbox 360是世界最大的計算機軟件公司微軟所開發的第二代傢用視頻遊戲主機,在開發時被稱為“Xenon”、“Xbox 2”及“Xbox Next”等。該款主機已於2005年11月22日開始在北美地區發售,其後擴展至歐洲及日本地區,而香港及臺灣也已於2006年3月16日起正式售賣。Xbox 360 臺幣訂價為NT,980,Xbox 360 核心係統臺幣訂價為 NT,980。
  Xbox 360最早於2005年5月12日,在E3遊戲展前一星期,透過MTV首度亮相,並將與Sony的PlayStation 3,以及任天堂的Wii等主機競爭。
  Xbox 360在多個國傢會分為豪華版及精裝版發售(2007年春新推出精英版),當中前者除主機外,還附送硬盤、無綫手掣、耳機、寬帶綫、Xbox Live銀會籍及高質AV綫。
  Xbox 360 主機及控製器Xbox 360的外型呈白色流綫型,裝有一個20G的可拆卸硬盤,3核心IBM PowerPC架構的“Xenon”處理器,一塊基於ATI R500的“Xenos”顯卡,此外還內嵌上網設備,可以隨時接入微軟公司的Xbox Live多玩傢服務器。除了玩遊戲之外,Xbox 360還具有聽音樂、看圖片以及和世界其他地方的朋友和傢人實時視頻聊天等其它娛樂功能。'Xbox 360'還可以用來放映DVD影碟。
  2006年4月28日 Wii 是日本任天堂公司(nintendo)2006年11月6日所推出的傢用遊戲主機,Wii屬於第七世代傢用遊戲機,同時期的競爭對手是微軟的Xbox 360及Sony的PlayStation 3。
  前所未見的控製器使用方法、懷舊主機遊戲軟件販賣下載、無關遊戲的生活資訊內容、運用網絡的功能及各項服務等均為 Wii 的主要特色。也因為這些功能,與同時期的 Xbox 360 及 PlayStation 3 不以處理能力及畫面顯示上進行競爭。
  開發時的代號為 “Revolution”(革命),表達“電視遊戲的革命”為此主機的訴求。Wii 本體和周邊製品型號的開頭均為“RVL”。任天堂於2006年4月28日在其官方網站 宣佈了正式名稱。
  “ ‘Wii’聽起來像是‘we’(我們),發音亦相同,強調該主機‘老少咸宜’、能讓全家大小都樂在其中的概念。名稱中的“ii”不僅象徵著其獨特設計的控製器,也代表人們聚在一起同樂的形象。 "
  補充
  1958年誕生的第一臺遊戲機"Tennis for Two"
  1961年 第一款交互式遊戲“太空大戰”誕生
  1961年麻省理工學院(MIT)學生史蒂夫·拉塞爾(Steve Russell)設計出了"Spacewar!" 太空大戰,它纔是真正運行在電腦上的第一款交互式遊戲。這款遊戲運行在PDP-1(編成數據處理器-1)上,當時電腦技術還相當有限,空間大戰必須使用新陰極射綫管顯示器來顯示畫面。
  1967年拉爾夫·貝爾與設計小組成功研究出第一款可以在電視機上玩的視頻互動遊戲。他們先開發了一款追逐遊戲,緊接着又開發了一個電視網球遊戲。他們還改裝了一把玩具槍,使其能夠辨別屏幕上的光點。
  1972年 第一款家庭遊戲主機“奧得賽”誕生
  1972年,Maganavox公司的“Odyssey”(奧得賽),被拉爾夫·貝爾設計而出,成為第一款家庭遊戲主機。
  1977年 雅達利發售Atari 2600任天堂TV-GAME 6
  1977年Atari(雅達利)發售家庭電視遊戲主機Atari視頻計算機係統(VCS),隨後被命名為衆人皆知的Atari 2600。市價:249 美元
  同年,Nintendo(任天堂)發行他們的第一個家庭電視遊戲産品,最後定名為“TV-GAME 6”。
No. 2
  電視遊戲是一種用來娛樂的交互式多媒體。通常是指使用電視屏幕為顯示器,在“電視遊樂器”上執行的遊戲,與電腦遊戲(PC Game)都屬電子遊戲的一種。在日本,電視遊戲比電腦遊戲更為普遍,由於價格較便宜、遊戲軟件種類多、設計也較親切、容易上手。大多數人認為,電視遊戲比電腦遊戲更有可玩性。但在亞洲地區(尤其是韓國、臺灣、中國)近年來電腦網絡遊戲的蓬勃發展,再加上電視遊戲的語言大多並非母語(通常是日語或英語),這些地區的電腦遊戲比電視遊戲更為發達。
  “電視遊戲”在這裏的範圍包含“遊戲機”和“遊戲軟件”。這個名詞是從日文(テレビゲーム)翻譯而來,是日本獨創的和製英語,又稱作“遊戲機遊戲”,英文為“Video Game”或“Console game”。
  定義
  一般的電視遊戲,指的是使用電視作為顯示器來遊玩的電子遊戲類型。遊戲由傳輸到“電視”或“類似之音像裝置”的畫面影像(通常包含聲音)構成。遊戲本身通常可以利用連接至遊戲機的掌上型裝置來操控,這種裝置一般被稱作“控製器”或“搖桿”。控製器通常會包含數個“按鈕”和“方向控製裝置”(例如:類比操縱桿),每一個按鈕和操縱桿都會被賦予特定的功能,藉由按下或轉動這些按鈕和操縱桿,操作者可以控製螢幕上的影像。而螢幕、喇叭、和搖桿都可以被整合在一個小型的物件中,被稱作“掌上型電玩”或簡稱“掌機”(handheld game console)。
  ★電視遊戲發展史
  1958年,最初的電視遊戲在這個世界上誕生了。這臺“初號機”是由美國的威利.希金博薩姆製作的,顯示屏藉用了某種電子儀表的屏幕。
  1961年麻省理工學院(MIT)學生史蒂夫·拉塞爾(Steve Russell)設計出了"Spacewar!" 太空大戰,它纔是真正運行在電腦上的第一款交互式遊戲。這款遊戲運行在PDP-1(編成數據處理器-1)上,當時電腦技術還相當有限,空間大戰必須使用新陰極射綫管顯示器來顯示畫面。
  1967年拉爾夫·貝爾與設計小組成功研究出第一款可以在電視機上玩的視頻互動遊戲。他們先開發了一款追逐遊戲,緊接着又開發了一個電視網球遊戲。他們還改裝了一把玩具槍,使其能夠辨別屏幕上的光點。
  1972年,雅達利公司發售了銷量達10萬套的電視遊戲(不是電視遊戲機),其名為“PON”,那是一個由雅達利創造的“棒”與“點”的世界。PON發售不久,便出現了再當時引起轟動的遊戲 break out,一款砸方塊的遊戲。
  同一年,Maganavox公司的“Odyssey”(奧得賽),被拉爾夫·貝爾設計而出,成為第一款家庭遊戲主機。
  1975年,時代(EPOCH)公司發售日本最早的電視遊戲“電子網球”。
  1977 年,任天堂最初的電視遊戲 TVGAME6 發表。
  同一年,Atari(雅達利)發售家庭電視遊戲主機Atari視頻計算機係統(VCS),隨後被命名為衆人皆知的Atari 2600。市價:249 美元
  1980年,任天堂的攜帶型lsi遊戲機Game&Watch 發表, 在1980年誕生Game&Watch 實質上就是一種把遊戲和生活中的時鐘結合在 一起的産物。
  1981 新主機 Cassette Vision 發售出名的一臺主機,可以進行卡帶交換,但再當時交換卡帶重複遊戲已經成為了最一般的要求。
  1983 任天堂的 FC 發售 世嘉的主機 sg--1000 發售 被認為是傢用機主機特徵的fc,在日本當時被稱為國民機,其普及率幾乎達到了 一傢一臺。同一年,世嘉的SG-1000遊戲機發售.
  1984年, Super Cassette Vision 發售 Cassette Vision 的強化機種。
  1985 年,世嘉的第三代主機 SEGA Mark3 發售 再發售的當初,世嘉采取的媒體是一種卡片型軟件;但由於其容量上的限製最終還 製定再了大容量的卡帶上。
  1986年,FC磁碟機係統發售。
  1987年 PCengine發售 再發售當初以其美麗的畫面,高品質的燴圖功能和有圾高擴張性的 core 作為 賣點。
  1988年, MD發售。 MD的發售,使得FC的霸主地位受到了前所為有的挑戰,世嘉憑着MD16bit的機能 ,而且其其一貫的街機移植風格,再當時擁有了許多固定的fans。
  同一年,PC-E .ROM發售
  1989年, GameBoy發售 Lynx發售 除去黑白兩色的夜晶顯示屏外,各項性能均與FC相同的便楔式掌機。 Lynx 第一臺以彩色的夜晶屏而發賣的掌機
  同一年, Lynx發售 除去黑白兩色的夜晶顯示屏外,各項性能均與FC相同的便楔式掌機。 Lynx 第一臺以彩色的夜晶屏而發賣的掌機
  1990年,NEO GEO發售。 NG的主機再當時就主機的性能而言,確實是最強的,但要58000日元的價格可不是什麽人都玩的起的,但可以在傢裏就能玩到完全不縮水的街機作品!還是吸引了一些超級fans的支持,使得這部貴族機種堅持了10年之久。
  同一年,世嘉GAME GEAR發售.遊戲機采用彩色的夜晶屏 但由於其耗電量太大,所以不是很成功。
  PC-E GT發售。
  同一年,任天堂的SUPER FAMILY COMPUTER(SFC 超任)發售。
  同一年,號稱“100M”衝擊的主機發售。
  1993年,世嘉的MEGA DRIVE2(MD2 黑機2型)發售.
  1994 年,3DO發售。3DO 由3DO公司和鬆下電器共同開發的第一臺32位主機,
  同一年,世嘉土星發售。
  索尼PLAY STATION發售,Play Station 遊戲夜界真正的王者。憑藉着遊戲機出衆的機能,把許多 從來不玩遊戲的人也拉下馬了。
  PC-FC發售, PC-FC PC-E的後繼機種,遊戲主要着重2D。
  1995年, VBBOY發售 由任天堂開發,號稱能實現完全的立體空間
  1996年, N64發售 號稱64位機,事實上是32位,擁有相當多的周邊産品。
  同一年,電子寵物發售。
  1998年, GBC發售。GBC 是GB的後繼機種,支持最大32000色,同顯56色 。
  NeoGeoPocket發售,由SNK公司出品的 NeoGeoPocket ,遊戲大部分都是由SNK自己開發的。
  Dreamcasta發售 ,Dreamcasta 以“網絡”作為賣點的主機,由SEGA沿發,性能再當時絶對強勁。
  12月, 索尼POCKET STATION發售.
  1999年,BANDAI的WONDER SWAN(WS 神奇天鵝)發售.主機的設想原於已故的設計人橫井軍平,最大的特點是橫竪都可以進行遊戲。
  彩色NEOGEO POCKER COLOR發售.NeoPeoColor是NGP的後繼機種,體積有所縮小,可以和DC進行對應,主要賣點是彩色化。
  同一年,64DD發售。
  2000年, PlayStation2發售。PlayStation2 搭載DVD光驅,USBport等多種硬件的多元化主機。一個字,強。
  BANDAI的WONDER SWAN COLOR(WSC 彩色天鵝)發售.
  2001年, GBA發售。 GBA 好象說什麽都是多餘的,掌機中的霸者。
  任天堂的NINTEDO GAMECUBE(NGC)發售. NGC 性價比相當強的一款主機,可以與GBA連動。
  GP32發售,GP32 Gamepark株式會社自行開發的掌上遊戲機,主機強調了奇跡般的側面效果,主機使用3.5英寸TFT-LCD液晶,解决了STN-LCD畫面暗的缺點(GBA存在這樣的問題)同時也解决了畫面殘象的問題,玩動作遊戲畫面更流暢。
  微軟的XBOX發售.
  2003 年,GBAsp發售 GBAsp GBA的增強型,內核與GBA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外觀和屏幕。GBAsp采用了摺叠式,這樣就充分保護脆弱的屏幕,而且GBAsp還加入了背景燈,這樣在漆黑的晚上也同樣能享受娛樂的快感,此外GBAsp還加入了充電電池,這樣就保證了GBAsp的電源充足。
  2004年,NDS發售。NDS 的無綫網路將提供 10~30 公尺(視環境而定)的通信距離,並可使用內建麥剋風,透過網際網路進行語音交談的功能。主機內建 日 英 德 法 西 意 等六國語言,並可紀錄持有者自行輸入的身分資訊。關於電力供應方面,NDS 使用可充電鋰離子電池,持續使用時間為 4~10 個小時(因軟件而異),電池完全充飽需 4 小時,提供休眠模式等相關電源管理功能,以延長持續使用時間
  2004年12月20日,PSP在日本本土發售 PSP(英文全稱:Playstation Portable)是索尼推出的新一代掌上多媒體娛樂終端設備。使用6釐米直徑大小的“UMD”光盤作為遊戲以及音像媒介;搭載USB接口與Memory Stick DUO記憶棒插槽,可播放MPEG4視頻文件,WMAMP3等格式的音樂文件。並支持無綫聯機功能和熱點連接互聯網。被SONY定位為“21世紀的WALKMAN”的PSP_是一款隨時隨地都可以享受樂趣的攜帶型遊戲機。不衹玩遊戲,擁有它還可以享受到欣賞影片、聽音樂、瀏覽照片等功能。
  主機單價為19800日圓(含稅價為20790日圓 折合約1500 RMB),隨機配有一個電池和電池適配器。而PSP-1000K套裝售價為24800日圓(含稅價為26040日圓 折合約1750 RMB),額外配有PSP時尚綫控、32MB Memory Stick Duo和PSP專用充電器,在首發的一個月內SCE表示將會有21款PSP遊戲上市。
  2006年11月11日 PS3: 是PLAYSTATION3的簡稱,由索尼集團推出的PS係列遊戲主機的第三代作品,於2006年11月11日發售,有20GB和60GB硬盤兩種版本。
  PS3擁有強勁的主機性能,采用最新技術的藍光光盤和獨特的Cell處理器,支持高清電視輸出最高支持1080p輸出,並且嚮下兼容PS和PS2遊戲索尼官方對PS3的定義是多媒體功能的家庭娛樂中心。
  2006年3月16日 Xbox 360是世界最大的計算機軟件公司微軟所開發的第二代傢用視頻遊戲主機,在開發時被稱為“Xenon”、“Xbox 2”及“Xbox Next”等。該款主機已於2005年11月22日開始在北美地區發售,其後擴展至歐洲及日本地區,而香港及臺灣也已於2006年3月16日起正式售賣。Xbox 360 臺幣訂價為NT,980,Xbox 360 核心係統臺幣訂價為 NT,980。
  Xbox 360最早於2005年5月12日,在E3遊戲展前一星期,透過MTV首度亮相,並將與Sony的PlayStation 3,以及任天堂的Wii等主機競爭。
  Xbox 360在多個國傢會分為豪華版及精裝版發售(2007年春新推出精英版),當中前者除主機外,還附送硬盤、無綫手掣、耳機、寬帶綫、Xbox Live銀會籍及高質AV綫。
  Xbox 360 主機及控製器Xbox 360的外型呈白色流綫型,裝有一個20G的可拆卸硬盤,3核心IBM PowerPC架構的“Xenon”處理器,一塊基於ATI R500的“Xenos”顯卡,此外還內嵌上網設備,可以隨時接入微軟公司的Xbox Live多玩傢服務器。除了玩遊戲之外,Xbox 360還具有聽音樂、看圖片以及和世界其他地方的朋友和傢人實時視頻聊天等其它娛樂功能。'Xbox 360'還可以用來放映DVD影碟。
  2006年4月28日 Wii 是日本任天堂公司(nintendo)2006年11月6日所推出的傢用遊戲主機,Wii屬於第七世代傢用遊戲機,同時期的競爭對手是微軟的Xbox 360及Sony的PlayStation 3。
  前所未見的控製器使用方法、懷舊主機遊戲軟件販賣下載、無關遊戲的生活資訊內容、運用網絡的功能及各項服務等均為 Wii 的主要特色。也因為這些功能,與同時期的 Xbox 360 及 PlayStation 3 不以處理能力及畫面顯示上進行競爭。
  開發時的代號為 “Revolution”(革命),表達“電視遊戲的革命”為此主機的訴求。Wii 本體和周邊製品型號的開頭均為“RVL”。任天堂於2006年4月28日在其官方網站 宣佈了正式名稱。
  “ ‘Wii’聽起來像是‘we’(我們),發音亦相同,強調該主機‘老少咸宜’、能讓全家大小都樂在其中的概念。名稱中的“ii”不僅象徵著其獨特設計的控製器,也代表人們聚在一起同樂的形象。 "
定義
  一般的電視遊戲,指的是使用電視作為顯示器來遊玩的電子遊戲類型。遊戲由傳輸到“電視”或“類似之音像裝置”的畫面影像(通常包含聲音)構成。遊戲本身通常可以利用連接至遊戲機的掌上型裝置來操控,這種裝置一般被稱作“控製器”或“搖桿”。控製器通常會包含數個“按鈕”和“方向控製裝置”(例如:類比操縱桿),每一個按鈕和操縱桿都會被賦予特定的功能,藉由按下或轉動這些按鈕和操縱桿,操作者可以控製螢幕上的影像。而螢幕、喇叭、和搖桿都可以被整合在一個小型的物件中,被稱作“掌上型電玩”或簡稱“掌機”(handheld game console)。
★電視遊戲發展史
  1958年,最初的電視遊戲在這個世界上誕生了。這臺“初號機”是由美國的威利.希金博薩姆製作的,顯示屏藉用了某種電子儀表的屏幕。
  1961年麻省理工學院(MIT)學生史蒂夫·拉塞爾(Steve Russell)設計出了"Spacewar!" 太空大戰,它纔是真正運行在電腦上的第一款交互式遊戲。這款遊戲運行在PDP-1(編成數據處理器-1)上,當時電腦技術還相當有限,空間大戰必須使用新陰極射綫管顯示器來顯示畫面。
  1967年拉爾夫·貝爾與設計小組成功研究出第一款可以在電視機上玩的視頻互動遊戲。他們先開發了一款追逐遊戲,緊接着又開發了一個電視網球遊戲。他們還改裝了一把玩具槍,使其能夠辨別屏幕上的光點。
  1972年,雅達利公司發售了銷量達10萬套的電視遊戲(不是電視遊戲機),其名為“PON”,那是一個由雅達利創造的“棒”與“點”的世界。PON發售不久,便出現了再當時引起轟動的遊戲 break out,一款砸方塊的遊戲。
  同一年,Maganavox公司的“Odyssey”(奧得賽),被拉爾夫·貝爾設計而出,成為第一款家庭遊戲主機。
  1975年,時代(EPOCH)公司發售日本最早的電視遊戲“電子網球”。
  1977 年,任天堂最初的電視遊戲 TVGAME6 發表。
  同一年,Atari(雅達利)發售家庭電視遊戲主機Atari視頻計算機係統(VCS),隨後被命名為衆人皆知的Atari 2600。市價:249 美元
  1980年,任天堂的攜帶型lsi遊戲機Game&Watch 發表, 在1980年誕生Game&Watch 實質上就是一種把遊戲和生活中的時鐘結合在 一起的産物。
  1981 新主機 Cassette Vision 發售出名的一臺主機,可以進行卡帶交換,但在當時交換卡帶重複遊戲已經成為了最一般的要求。
  1983 任天堂的 FC 發售 世嘉的主機 sg--1000 發售 被認為是傢用機主機特徵的fc,在日本當時被稱為國民機,其普及率幾乎達到了 一傢一臺。同一年,世嘉的SG-1000遊戲機發售.
  1984年, Super Cassette Vision 發售 Cassette Vision 的強化機種。
  1985 年,世嘉的第三代主機 SEGA Mark3 發售。在發售的當初,世嘉采取的媒體是一種卡片型軟件;但由於其容量上的限製最終還製定在了大容量的卡帶上。
  1986年,FC磁碟機係統發售。
  1987年 PCengine發售 再發售當初以其美麗的畫面,高品質的繪圖功能和有極高擴張性的 core 作為 賣點。
  1988年, MD發售。 MD的發售,使得FC的霸主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世嘉憑着MD16bit的機能 ,而且因其一貫的街機移植風格,在當時擁有了許多固定的fans。
  同一年,PC-E .ROM發售
  1989年, GameBoy發售。除去黑白兩色的液晶顯示屏外,各項性能均與FC相同的便攜式掌機。 同年Lynx發售 Lynx 是第一臺使用彩色的液晶屏而發賣的掌機 。
  1990年,NEO GEO發售。 NG的主機在當時就主機的性能而言,確實是最強的,但要58000日元的價格可不是什麽人都玩的起的,但可以在傢裏就能玩到完全不縮水的街機作品!還是吸引了一些超級fans的支持,使得這部貴族機種堅持了10年之久。
  同一年,世嘉GAME GEAR發售.遊戲機采用彩色的液晶屏。但由於其耗電量太大,所以不是很成功。
  PC-E GT發售。
  同一年,任天堂的SUPER FAMILY COMPUTER(SFC 超任)發售。
  同一年,號稱“100M”衝擊的主機發售。
  1993年,世嘉的MEGA DRIVE2(MD2 黑機2型)發售.
  1994 年,3DO發售。3DO 由3DO公司和鬆下電器共同開發的第一臺32位主機,
  同一年,世嘉土星發售。
  索尼PLAY STATION發售,Play Station 遊戲夜界真正的王者。憑藉着遊戲機出衆的機能,把許多 從來不玩遊戲的人也拉下馬了。
  PC-FC發售, PC-FC PC-E的後繼機種,遊戲主要着重2D。
  1995年, VBBOY發售 由任天堂開發,號稱能實現完全的立體空間
  1996年, N64發售 號稱64位機,事實上是32位,擁有相當多的周邊産品。
  同一年,電子寵物發售。
  1998年, GBC發售。GBC 是GB的後繼機種,支持最大32000色,同顯56色 。
  NeoGeoPocket發售,由SNK公司出品的 NeoGeoPocket ,遊戲大部分都是由SNK自己開發的。
  Dreamcasta發售 ,Dreamcasta 以“網絡”作為賣點的主機,由SEGA研發,性能在當時絶對強勁。
  12月, 索尼POCKET STATION發售.
  1999年,BANDAI的WONDER SWAN(WS 神奇天鵝)發售.主機的設想源於已故的設計人橫井軍平,最大的特點是橫竪都可以進行遊戲。
  彩色NEOGEO POCKER COLOR發售.NeoPeoColor是NGP的後繼機種,體積有所縮小,可以和DC進行對應,主要賣點是彩色化。
  同一年,64DD發售。
  2000年, PlayStation2發售。PlayStation2 搭載DVD光驅,USBport等多種硬件的多元化主機。一個字,強。
  BANDAI的WONDER SWAN COLOR(WSC 彩色天鵝)發售.
  2001年, GBA發售。 GBA 好象說什麽都是多餘的,掌機中的霸者。
  任天堂的NINTEDO GAMECUBE(NGC)發售. NGC 性價比相當強的一款主機,可以與GBA連動。
  GP32發售,GP32 Gamepark株式會社自行開發的掌上遊戲機,主機強調了奇跡般的側面效果,主機使用3.5英寸TFT-LCD液晶,解决了STN-LCD畫面暗的缺點(GBA存在這樣的問題)同時也解决了畫面殘象的問題,玩動作遊戲畫面更流暢。
微軟的XBOX發售.
  2003 年,GBAsp發售 GBAsp GBA的增強型,內核與GBA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外觀和屏幕。GBAsp采用了摺叠式,這樣就充分保護脆弱的屏幕,而且GBAsp還加入了背景燈,這樣在漆黑的晚上也同樣能享受娛樂的快感,此外GBAsp還加入了充電電池,這樣就保證了GBAsp的電源充足。
  2004年,NDS發售。NDS 的無綫網路將提供 10~30 公尺(視環境而定)的通信距離,並可使用內建麥剋風,透過網際網路進行語音交談的功能。主機內建 日 英 德 法 西 意 等六國語言,並可紀錄持有者自行輸入的身分資訊。關於電力供應方面,NDS 使用可充電鋰離子電池,持續使用時間為 4~10 個小時(因軟件而異),電池完全充飽需 4 小時,提供休眠模式等相關電源管理功能,以延長持續使用時間
  2004年12月20日,PSP在日本本土發售 PSP(英文全稱:Playstation Portable)是索尼推出的新一代掌上多媒體娛樂終端設備。使用6釐米直徑大小的“UMD”光盤作為遊戲以及音像媒介;搭載USB接口與Memory Stick DUO記憶棒插槽,可播放MPEG4視頻文件,WMAMP3等格式的音樂文件。並支持無綫聯機功能和熱點連接互聯網。被SONY定位為“21世紀的WALKMAN”的PSP_是一款隨時隨地都可以享受樂趣的攜帶型遊戲機。不衹玩遊戲,擁有它還可以享受到欣賞影片、聽音樂、瀏覽照片等功能。
  主機單價為19800日圓(含稅價為20790日圓 折合約1500 RMB),隨機配有一個電池和電池適配器。而PSP-1000K套裝售價為24800日圓(含稅價為26040日圓 折合約1750 RMB),額外配有PSP時尚綫控、32MB Memory Stick Duo和PSP專用充電器,在首發的一個月內SCE表示將會有21款PSP遊戲上市。
  2006年11月11日 PS3: 是PLAYSTATION3的簡稱,由索尼集團推出的PS係列遊戲主機的第三代作品,於2006年11月11日發售,有20GB和60GB硬盤兩種版本。
  PS3擁有強勁的主機性能,采用最新技術的藍光光盤和獨特的Cell處理器,支持高清電視輸出最高支持1080p輸出,並且嚮下兼容PS和PS2遊戲索尼官方對PS3的定義是多媒體功能的家庭娛樂中心。
  2006年3月16日 Xbox 360是世界最大的計算機軟件公司微軟所開發的第二代傢用視頻遊戲主機,在開發時被稱為“Xenon”、“Xbox 2”及“Xbox Next”等。該款主機已於2005年11月22日開始在北美地區發售,其後擴展至歐洲及日本地區,而香港及臺灣也已於2006年3月16日起正式售賣。Xbox 360 臺幣訂價為NT,980,Xbox 360 核心係統臺幣訂價為 NT,980。
  Xbox 360最早於2005年5月12日,在E3遊戲展前一星期,透過MTV首度亮相,並將與Sony的PlayStation 3,以及任天堂的Wii等主機競爭。
  Xbox 360在多個國傢會分為豪華版及精裝版發售(2007年春新推出精英版),當中前者除主機外,還附送硬盤、無綫手掣、耳機、寬帶綫、Xbox Live銀會籍及高質AV綫。
  Xbox 360 主機及控製器Xbox 360的外型呈白色流綫型,裝有一個20G的可拆卸硬盤,3核心IBM PowerPC架構的“Xenon”處理器,一塊基於ATI R500的“Xenos”顯卡,此外還內嵌上網設備,可以隨時接入微軟公司的Xbox Live多玩傢服務器。除了玩遊戲之外,Xbox 360還具有聽音樂、看圖片以及和世界其他地方的朋友和傢人實時視頻聊天等其它娛樂功能。'Xbox 360'還可以用來放映DVD影碟。
  2006年4月28日 Wii 是日本任天堂公司(nintendo)2006年11月6日所推出的傢用遊戲主機,Wii屬於第七世代傢用遊戲機,同時期的競爭對手是微軟的Xbox 360及Sony的PlayStation 3。
  前所未見的控製器使用方法、懷舊主機遊戲軟件販賣下載、無關遊戲的生活資訊內容、運用網絡的功能及各項服務等均為 Wii 的主要特色。也因為這些功能,與同時期的 Xbox 360 及 PlayStation 3 不以處理能力及畫面顯示上進行競爭。
  開發時的代號為 “Revolution”(革命),表達“電視遊戲的革命”為此主機的訴求。Wii 本體和周邊製品型號的開頭均為“RVL”。任天堂於2006年4月28日[3]在其官方網站 宣佈了正式名稱。
  “ ‘Wii’聽起來像是‘we’(我們),發音亦相同,強調該主機‘老少咸宜’、能讓全家大小都樂在其中的概念。名稱中的“ii”不僅象徵著其獨特設計的控製器,也代表人們聚在一起同樂的形象。 "
英文解釋
  1. :  video game,  game played using a home computer, etc in which the player controls images on a TV screen
相關詞
電子遊戲RPG遊戲史剋威爾遊戲單機遊戲網絡遊戲格鬥遊戲街機遊戲
KOF掌機遊戲MMV俠盜獵車手足球守門員門將侍魂
模擬器惡魔城模擬遊戲MD遊戲TVGAME世嘉五代ps2PC移植遊戲
更多結果...
包含詞
電視遊戲網電視遊戲機電視遊戲論壇
最新電視遊戲經典電視遊戲數字電視遊戲
X360電視遊戲PS3電視遊戲
分類詳情
張開機戰格鬥空手道深海恐懼山根美智留
吃豆人音樂節拍噩夢騎士戰場之狼
竜戰士風雨傳說刀鋒傳奇任天堂
南夢宮美國藝電公司勝利十一人小島文美
俄羅斯方塊黃金太陽召喚之夜角川書店
魔界村緑色兵團三上真司凡人物語
任天狗女神側身像古代佑三如竜見參
生化尖兵戰場的女武神薄暮傳說泰格伍茲
口袋妖怪守護者音樂館鳴神學院都市傳說偵探局超熱血高校國夫君
武裝飛鳥勁爆美式足球小精靈世界瘋狂橄欖球
街頭教父街頭橄欖球王牌空戰世界傳說
換裝迷宮命運傳奇無瑕傳說小人帽
夢見島瓦裏奧北歐女神轉花和太陽和雨
泰爾斯大蛇無雙戰場的女無神樂高印地安納瓊斯
風來的西林好孩子的無人島物語呼風喚雨電影樂園時間空洞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