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總部:香港九竜將軍澳工業邨駿纔街77號電視廣播城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英語:Television Broadcasts Limited,TVB;港交所:0511)於1967年11月19日正式開業,是香港首間無綫電視臺,故亦常被稱為“無綫電視”,或“無綫”,坊間又有“無記”、“三色臺”稱之。
業務遍及全球,主要業務包括電視廣播、收費電視、節目製作及發行、動畫代理、衛星電視、雜志出版,及其相關業務。無綫電視創辦人是利孝和等人,另一創始股東邵逸夫爵士。
香港電視集團在1984年在香港股票市場上市,1988年,香港電視集團一分為二,電視業務為主的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取代香港電視的上市地位。無綫電視1985年成為香港恆生指數成份股,至2004年9月剔除。
無綫電視首任董事局主席為利孝和,至1980年心髒病逝世,由大股東邵逸夫接任主席至今。無綫電視是世界第一大華語商營電視臺(The Asia Media Journal),成立初期衹有員工約200名,至今共雇約5000名全職員工,其中包括合約藝員及海外附屬公司員工。
無綫經營的翡翠臺,從啓播至今,在香港一直處於領導地位,是香港普及文化的重要部份。此外,無綫的節目——尤其劇集——多為各地華人所熟悉,甚至會傳播到其他東南亞地區,成為認識香港文化的一個窗口。
無綫由香港的免費電視起步,現時業務已遍及各地,漸趨多元發展,包括節目租賃、收費電視、音樂、電影、雜志出版等,本地和海外業務各占約一半。無綫現為全球股票市值最大的華語電視臺,以及最大的華語節目供應商之一,在2006年營業額超過42億港幣,在香港的競爭對手有亞洲電視和香港有綫電視等。 |
|
·免費電視臺
在香港,無綫經營5個免費電視頻道:
無綫電視翡翠臺:香港最高收視的中文電視頻道。
無綫電視明珠臺:無綫電視的免費英語電視頻道。在黃金時段內,明珠臺是全港收視率最高的英語電視頻道,絶大部分是外購節目。
無綫電視翡翠二臺:打造最適合年輕人的電視頻道。彙聚日、韓、臺等地的潮流人氣節目,網羅最潮爆偶像劇、綜藝、娛樂、文化、生活資訊、音樂節目、以及亞洲火熱名牌動漫。
無綫電視高清翡翠臺:配合數碼廣播新潮流,播放高清數碼節目,極盡視聽享受。
無綫電視互動新聞臺:提供新聞、財經及資訊等互動資訊。
·衛星電視臺
在東南亞地區,無綫直接經營2個衛星電視頻道:
TVB8:24小時普通話廣播的娛樂頻道,搜羅娛樂新聞、潮流動嚮及綜藝節目;內容融合大中華及日韓文化。
TVB星河頻道:24小時播放TVB劇集及電視電影。采用雙語廣播(普通話和粵語)。
在臺灣地區,無綫透過聯營機構經營4個衛星電視頻道:
TVBS
TVBS NEWS(以新聞為主的頻道)
TVBS-G(播出無綫電視製作的劇集)
TVBS Asia(嚮亞洲其他地區播出)
·無綫收費電視臺
在香港,無綫現有10個收費電視頻道,分別是:
無綫電視新聞臺:24小時新聞頻道
無綫電視新聞二臺:24小時新聞頻道
無綫電視兒童臺:兒童及閤家歡頻道
無綫電視劇集臺:劇集及娛樂節目頻道
無綫電視音樂臺:24小時音樂節目
無綫電視經典臺:TVB經典劇集
無綫電視生活臺:24小時生活資訊節目
無綫電視生活二臺:24小時生活資訊節目
無綫電視資訊臺:TVB收費電視宣傳頻道
無綫娛樂新聞臺:24小時娛樂新聞
在澳洲,無綫透過旗下機構經營兩個收費電視頻道
無綫電視翡翠衛星臺:香港翡翠臺的澳洲版
無綫電視韓劇臺:24小時播出韓劇 |
|
董事局成員
執行董事:邵逸夫
行政主席、行政委員會主席:梁乃鵬 |
|
公衆持有 56.01%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26%)
邵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6.23%)(非牟利)
Marathon Asset Management Limited (6.02%)(基金)
OppenheimerFunds, Inc. 凱萬資産管理(5.74%)(基金) |
|
“收視率”作為衡量一個電視節目是否成功的根本,它的高低能决定電視臺的收入以及未來節目的製作方向,香港地區自1991年10月以來,改以設置個人收視紀錄係統來計算電視節目的平均收視。這種方法較之前的統計方式準確。所謂收視率的點數,並非代表一般人所認為的收視百分比,而是代表一定數量的觀衆。而就目前來講平時大傢所說的收視一點則代表65810觀衆。無綫的劇集一般都可以占有香港8成以上的收視百分比。目前TVB劇集收視最高記錄為2000年大熱情景喜劇《男親女愛》和2005年5月1日外購劇《大長今》大結局創下的50點,TVB自製《 溏心風暴之傢好月圓》創下50點新紀錄。而香港每天固定的收視群體大約有300多萬左右,故此TVB收視中所說的30點便有8成以上的收視,是以它穩奪的收視群體來推算的。
·歷年收視冠軍一覽
2008 溏心風暴之傢好月圓(最高50點)
2007 溏心風暴 33點(最高48點)
年份劇名備註平均收視(點)最高收視(點)監製/導演1996西遊記3643劉仕裕1997大鬧廣昌隆3645楊錦泉1998天地豪情3545戚其義1999狀王宋世傑Ⅱ3242徐正康2000十月初五的月光3646徐遇安2001小寶與康熙外購劇3648王晶/潘文傑2002齊天大聖孫悟空外購劇3447馮柏源 / 黃偉明2003戇夫成竜3748黃偉聲2004棟篤神探3335徐正康2005大長今外購劇3650李炳勳2006女人唔易做3441潘嘉德2007溏心風暴3548劉傢豪2008溏心風暴之傢好月圓3550劉傢豪 |
|
香港無綫電視臺經過半年的試行運作,於1967年11月19日正式開臺,當時的員工衹有約200人。現在無綫已是世界第二大的中文節目製作公司(僅次於中國大陸的“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集團”),有合約演員大約5000名,為香港、澳門及華南地區提供免費和收費電視節目。
無綫的創辦人包括“銅鑼灣地王”希慎興業大股東傢族成員利孝和先生、“國語電影大亨”邵氏兄弟電影公司主席邵逸夫爵士等人,首任主席由利孝和擔任直至他1980年逝世,由邵逸夫爵士接任至今。無綫分為翡翠臺和明珠臺,分別播映中文(廣東話)和以英語為主的節目。由於香港華人人口占9成以上,所以翡翠臺的收視比較明珠臺為高。
其他地方的中文電視臺,例如中國大陸、加拿大、美國、澳洲和新加坡,均有播放無綫製作的節目和劇集。無綫的劇集在國際上知名度頗高,不少香港的明星是在無綫展開影視生涯,例如周潤發、張曼玉、梁朝偉、周星馳等,“四大天王”大多出自TVB。
無綫每年舉辦的慈善籌款節目有“歡樂滿東華”和“星光熠熠耀保良”。其他的大型節目,例如臺慶和每年七月尾的“香港小姐”選舉,會嚮海外播放。無綫網羅了香港大部份演藝人,並曾一度以合約形式造成壟斷,其中許氏兄弟(即許冠文、許冠英和許冠傑)的電影《賣身契》,就是諷刺70年代電視臺利用合約來控製藝人的發展。不過這種做法可以集中有限的資源,取得更好的發展先機。
隨着90年代初,政府立法禁止播放香煙廣告後,電視臺少了一個穩定而龐大的收入來源;加上90年代中期,有綫電視和衛星電視加入香港市場,無綫在香港的領導地位及影響力被削弱,其原有的市場份額已被多個競爭者及其他新興媒體瓜分。為維持公司發展,無綫在香港、臺灣、東南亞及歐美地區成立多條衛星及收費頻道,以及在香港建立收費電視係統銀河衛視。銀河衛視的用戶至今不到1萬,較其他收費電視為少(香港有綫電視、NOW寬帶電視和香港寬帶電視)。 |
|
說到劇集,這可算是TVB的品牌産品,在國際上也享有非凡的聲譽。TVB嚮來都有自己獨特的拍片機製,它每年都會製作近千小時的電視劇集,而最近也已决定在數量上有所增加。目前TVB的電視廣播城總共擁有五間電視劇錄影廠,每天不停製作電視劇集,而電視劇中的全部所謂的"廠景”就是在這些錄影廠中完成的。說俗一點這些廠就是“電視劇的製作車間”。
從1967年11月19日TVB建臺之初首部劇集《夢斷情天》到現在,歷年來TVB所推出的電視劇集接近一千五百部,大約有8萬多小時。這當中包含形形色色的各類題材,涉及了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溫馨鄰里劇、處境喜劇、小品式劇集、單元劇、時裝愛情劇、古裝武俠劇、青春勵志劇、懸疑推理劇、偵探緝兇劇、警匪劇、各類專業題材劇以及電視電影,可謂應有盡有。完全能滿足各個層次、各個年齡段的觀衆。而且這些劇集當中不少還成為了“經典”,變成了觀衆心目之中不可磨滅的“記憶”,同時也創造了多個收視奇跡,為TVB帶來極大的口碑和榮譽。
在TVB的劇集珍藏寶庫之中,有不少劇集為TVB創造了歷史上的多個第一:如1973年3月19日的《煙雨蒙蒙》(鄭少秋主演,集數20集)就是TVB第一部彩色製作的電視長劇;而1976年6月28日的《書劍恩仇錄》(鄭少秋主演,集數100集)是TVB第一部改編是TVB第一部改編自金庸武俠小說劇集,自此時裝與古裝劇雙綫發展,同時也使金庸的改編劇不斷地活躍於TVB熒屏上,多年來翻拍的次數更是破了紀錄,幾乎每隔十年當中幾部熱門的小說就會重拍一遍,如《射雕》三部麯、《天竜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等,每次重拍推出幾乎都能有新的元素給觀衆。其實,TVB是買斷了金庸小說香港地區的電視劇拍攝權的,所以能不斷地從在“寥寥的作品”中推出新作;而在1976年11月1日 推出的《狂潮》(周潤發主演,集數120集)則是TVB第一部百集豪華時裝劇,自此掀起百集長劇熱潮。其實在上世紀70、80年代TVB出品的劇集50、60集長的是很常見的,衹是到了後來由於觀衆對長篇劇熱潮的減退,TVB纔轉嚮推出以20集長為主的電視劇; 到了1980年8月4日的《輪流轉》(鄭少秋主演)則是TVB首部以一個編劇一個編導,負責一星期五集戲的長篇劇。自此之後,TVB為了不斷滿足和迎合廣大觀衆的口味時常會在所推出的劇集中增加新的元素,搞搞新的意思。至於要數TVB劇集中集數最長的電視劇就非溫馨鄰里劇《真情》莫屬了,這部劇多達1千多集,播出的時間長達5年多;而按投資成本計,投資量最大的劇集就是1999年的跨世紀百集長劇《創世紀》(羅嘉良主演),投資成本總共1億多港元,簡直破了香港電視劇投資成本的紀錄。 |
|
其實現在一些香港的電影知名導演也曾於TVB做過監製或編導,如杜琪峰。而說到劇集之中的“靈魂”,當中的演員則更是觀衆們所非常熟悉的。衆所周知,TVB是“造星搖籃”,歷年來它創造了不少演藝圈的名人,同時這些人也曾為TVB創造了不少的輝煌,演繹了不少深入民心的電視劇經典角色,就如TVB一直以來引以為豪的周潤發、梁朝偉、張曼玉、周星馳、劉德華、劉青雲、梁傢輝等為成功走嚮大銀幕的代表,此外還有鄭少秋、萬梓良、汪明荃、鄭裕玲、趙雅芝、黃日華、翁美玲、吳鎮宇、任達華、湯鎮業、苗僑偉、陳玉蓮、邵美琪、毛舜筠、鄧萃雯、周海媚、廖偉雄、劉嘉玲、曾華倩、吳君如、羅嘉良、歐陽震華、吳啓華、郭富城、黎美嫻、鄭丹瑞、戚美珍、黃杏秀、藍潔瑛等等多不勝數,至於講曾效力過TVB的就更不能勝數,幾乎絶大部分香港的演藝圈演員都曾為其效力過。可以說歷年來它都網羅了香港演藝圈的一級紅人而且也為演藝圈不斷地輸送大量的“明日之星”和“後起之秀”。而TVB歷年來各期藝員訓練班可以說是進入TVB,步入星途的第一步,所以每期藝訓班畢業的學生有不少都能成為日後TVB的當傢花旦或當傢小生,乃至演藝圈的“一哥和一姐”。 |
|
除了其製作的電視劇遠近馳名之外,TVB所製作的綜藝節目和資訊性節目同樣是非常出名的。不得不提的還有歷年來的選美盛事,目前TVB每年都會舉行兩個出名的選美活動,分別為每年1月的“國際華裔小姐競選”和每年年中的“香港小姐競選”,其中的“港姐競選”可以說是歷史悠久,從上世紀的1973年起一直舉辦到現在。其出現為演藝圈輸送了不少演藝人才,同時也成為了女性進入娛樂圈的跳板,成為她們豐盛人生展開的開端。在香港,港姐的地位也非常突出的,每年的得奬佳麗都肩負着宣傳香港的使命,到世界各地進行親善訪問,同時,歷年的冠、亞、季軍將分別代表香港參加每年的世界小姐、國際小姐以及環球小姐等的國際性選美活動。
港姐的成功也培養了不少出名的演員,如“影後”張曼玉就是1983年港姐季軍,而以美貌而聞名於世的李嘉欣則是1988年的港姐冠軍。另外,如鄺美雲、趙雅芝、鄭文雅、楊寶玲、袁詠儀、陳法蓉、郭靄明等都是港姐出身的,郭可盈(1993年)、張可頤(1994年)、佘詩曼(1997年)也是港姐來的。每年當選的港姐通常都能獲得TVB的力捧,而成功晉身“小旦”行列,就如郭羨妮、鬍杏兒、楊思琦等。可以說港姐為她們帶來了名和利。
至於TVB另一個選美盛事“國際華裔小姐競選”,創辦於1988年。綜觀歷屆“華姐選舉”代表香港出賽而成功當選為冠軍的暫時衹有兩位,那就是“大美人”李嘉欣和現時TVB“小旦”之一的郭羨妮。而至於大傢熟悉的鐘麗緹也是“華姐”出身的,葉璇、廖碧兒以及鐘嘉欣同樣是“華姐”的冠軍級人馬。
其實,歷年的選美活動TVB都會費盡心思,務求讓觀衆看得開心,看得新鮮;就如1998年的港姐競選就移師到新落成的香港赤臘角機場舉行;而2000年的華姐競選也把賽場搬到了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的凱薩皇宮大酒店中舉行,在當時真的引起了不少的轟動。
TVB的大型綜藝節目除了選美和臺慶大SHOW以外,也包括了不少慈善籌款晚會和廣受觀衆歡迎的遊戲節目。其中歷年來的黃牌籌款節目就有《歡樂滿東華》、《星光熠熠耀保良》、《慈善星輝仁濟夜》、《明愛歡樂暖萬傢》等;而至於說到遊戲節目就更是多不勝數了,經典的就有“阿叻”(陳百祥)的《運財至叻星》,志偉的《奬門人》係列,肥姐(瀋殿霞)的《公益金屋開心SHOW》,此外還有DODO姐的《至尊打吡賽》以及汪阿姐的《電視大贏傢》等,說到近年的就有《殘酷一叮》、《15/16》、《味分高下》等,基本上這些節目的推出都必定會掀起一番熱潮。其中,風頭和受歡迎程度最高的當推志偉的《奬門人》係列了,從1994年推出第一輯〈超級無敵奬門人〉歷經14年的革新到現在的《鐵甲無敵奬門人》,每次“奬門人”的捲土重來都必定能帶來收視的熱潮。
TVB的成功除了電視劇和非戲劇性節目的出色之外,在音樂領域同樣是香港的老大,每年它與另外三大電子傳媒機構(香港電臺、商業電臺、新城電臺)共同頒發音樂領域的“傳媒性大奬”。 此外,在電視臺音樂節目方面更是無與匹敵,目前TVB壟斷了香港地區98%歌手的歌星合約,歌手們的新歌MV、音樂特輯幾乎都由TVB一手包辦。而且歷年來它也製作不少音樂類節目,並且不斷地在革新,《勁歌金麯》成為全球最長壽的音樂節目。以前一年四次的《勁歌季選》到現在一年兩次的《勁歌優秀選》都是歌手們獲奬的“兵傢必爭之地”,至於年度終極頒奬典禮——《十大勁歌金麯頒奬典禮》則更是歌手們重要的年度成績單,當中的“最受歡迎男女歌手”以及“金麯金奬”更是代表了香港樂壇的最高奬項,是歌手們所夢寐以求的。為此,歌手們都極為重視與TVB的關係,一方面是想通過電視的出鏡率來擡高人氣和知名度,另一方面也是為每年底的頒奬禮獲奬而鋪路,所以他們都會樂此不疲出席TVB衆多的綜藝節目,甚至參與電視劇集的拍攝。其實,TVB除了為歌手提供表演平臺之外,多年來其在發掘樂壇新人上也是不遺餘力的,如廣為人知的《新秀歌唱大賽》就曾為香港樂壇輸送過不少優秀歌手,如梅豔芳、黎明、鄭秀文等。
除了歷年的選美盛事等綜藝節目外,TVB自開臺以來也一直都在資訊文教類節目上不遺餘力,銳意創新。在1967年開播當天便用微波科技直播澳門格蘭披治大賽提供給香港觀衆欣賞,而且之後的歷年賽事TVB都一直有作現場直播,而在1968年TVB也首次用人造衛星為香港觀衆轉播四年一屆的奧林匹剋運動會,這個舉世歡騰的體育盛事,歷年來也是TVB必定轉播的頭號節目,在2004年雅典奧運,TVB也再一次動用龐大的人力(啓用星級主播)和物力(斥資5000萬港元),與中國中央電視臺攜手合作轉播整整16天的賽事,在港澳地區是獨傢的。當中的不少精彩賽事,相信對於看過由TVB直播或轉播的奧運賽事的廣大電視觀衆還歷歷在目的。
除此之外,作為一個提供全方位電視節目的傳媒機構,TVB也十分關註到下一代成長,從1992起每年暑假都會舉辦“TVB兒童節”。當中包含多項活動,包括每年的《兒歌金麯頒奬典禮》。另外,歷年來也製作不少兒童節目,給廣大少年兒童觀衆提供了課餘的消閑節目,從《430穿梭機》到《閃電傳真機》再到現在的《放學ICU》。兒童節目陪伴了數代人的成長,而且兒童節目也並非是受人忽視的荒漠,當年不少“名人”都是出身於兒童節目的,就如“星爺”周星馳和朱茵等。而且TVB除了四出搜購卡通片之外,也嘗試自己製作卡通片,如之前的〈成語動畫廊〉以及動畫版〈神雕俠侶〉。而自從旗下的收費頻道開播後,TVB也加大了製作兒童節目的力度,務求讓不同年齡層次的觀衆都能從TVB節目之中找到自己的“所需”。 |
|
無綫的臺慶日定為每年的11月19日,而在此之前無綫就已進入臺慶月。每年都會有一個新口號誕生,貫穿臺慶前後。而無綫電視城門口也會竪起新一年的臺慶LOGO直到次年臺慶。至於臺慶口號,例如之前深入人心的“全力以赴做得最好”,近幾年來比較響亮的口號是“香港力量更強”(2004)“人氣所在創新天”(2005)“走在最前精彩39年”(2006)以及40周年的“心在香港,盛世最強”。
臺慶月期間無綫會推出臺慶劇,這是無綫的特色之一。提起最著名的TVB臺慶劇《楊傢將》(1985年11月),相信會永遠成為香港電視史上獨一無二的神話。哪傢電視臺會有這樣的本領,集令周潤發、鄭少秋、萬梓良、黃日華、梁朝偉、劉德華、苗僑偉、湯鎮業、張衛健 、鄭裕玲、張曼玉、汪明荃、趙雅芝、劉嘉玲、曾華倩、周海媚、謝寧、莊靜而、戚美珍、楊盼盼、唐麗球、李香琴、譚炳文及十多個最有份量的甘草演員一同演出一個五小時的短篇劇嗎?關於歷年臺慶劇誰屬,其實每年TVB在臺慶期都會公佈。
·香港無綫電視臺近年臺慶劇名單
1997年:《美味天王》(歐陽震華、關詠荷、古天樂、張可頤、宣萱)、《隱形怪傑》(林傢棟、陳妙瑛、林保怡、陳啓泰)
1998年:《西遊記2》(陳浩民、江華、黎耀祥、麥長青)、《烈火雄心》(古天樂、王喜、關詠荷)
1999年: 《茶是故鄉濃》(林傢棟、張可頤、麥長青、蘇玉華)、《創世紀》(羅嘉良、陳錦鴻、郭晉安、郭可盈、陳慧珊、吳奇隆、邵美琪)
2000年: 《碧血劍》(林傢棟、佘詩曼、歐子欣、江華)、《妙手仁心2》(吳啓華、林保怡、蒙嘉慧、陳潔儀、陳慧珊)
2001年: 《尋秦記》(古天樂、宣萱、郭羨妮、江華、林峰)、《酒是故鄉醇》(佘詩曼、林傢棟、鄧萃雯、秦沛、元華)
2002年: 《齊天大聖孫悟空》(張衛健、梁漢文、李燦森)、《談判專傢》(歐陽震華、郭可盈、張智霖、文頌嫻)
2003年: 《衝上雲霄》(吳震宇、馬德鐘、陳慧珊、鬍杏兒)、《西關大少》(張智霖、佘詩曼、劉鬆仁、趙雅芝)
2004年: 《楚漢驕雄》(鄭少秋、張可頤、江華、吳美珩)、《天涯俠醫》(張傢輝、林峰、郭羨妮、唐寧)
2005年: 《胭脂水粉》(陳豪、嚮海嵐、曹敏莉、黎姿、蒙嘉慧)、《阿旺新傳》(郭晉安、宣萱、黃宗澤、唐寧、曹永廉)、《佛山贊師傅》(元彪、邵美琪)
2006年:《肥田喜事》(許志安、鬍杏兒)、《東方之珠》(汪明荃、郭晉安、佘詩曼)、《賭場風雲》(歐陽震華、宣萱、苗僑偉)
2007年:《姦人堅》(葉童、黃子華)、《鐵咀銀牙》(佘詩曼、陳小春、謝天華)、《通天幹探》(黎姿、陳豪、元彪、蒙嘉慧)
2008年:《珠光寶氣》(邵美琪、黎姿、蔡少芬、林保怡、陳豪)、《東山飄雨西關晴》(汪明荃、馬德鐘、佘詩曼)
2009年:《宮心計》(佘詩曼、楊怡、鄭嘉穎、陳豪、關菊英、米雪)、《富貴門》(呂良偉、袁詠儀、羅嘉良、馬德鐘、郭可盈)
·歷屆TVB臺慶獲奬名單
每年在臺慶日當天舉辦慶祝晚會。每年臺慶會舉辦三大盛會“翡翠歌星賀臺慶”(一般是11月第一個周末)“萬千星輝頒奬典禮”(臺慶前一個周末)“萬千星輝賀臺慶”(臺慶當天)。1997年無綫開始舉辦臺慶評選,2006年起臺慶頒奬禮與臺慶晚會正式分傢,在臺慶前一星期會舉行“萬千星輝頒奬典禮”率先公佈本年視帝、視後。近年來固定下的奬項包括最佳男女主角、配角,我最喜愛的電視角色,飛躍進步男/女藝人,最佳綜藝資訊節目、最佳節目主持、最佳劇集等。另外,無綫一般都用臺慶期來劃分年度,决定劇集參加哪年的臺慶評選。例如2002年《談判專傢》在11月推出,並沒有參加去年的評選,而自動進入2003年的評選。不過這一慣例在2007年率先打破,三部臺慶劇有兩部參與2007臺慶頒奬角逐。
1997年 :由於是第一屆評選,各個奬項設置都比較隨意,競爭沒這麽激烈,其中還有“最佳感人戀情演繹奬”“最厭惡角色演繹奬”。也就是最佳拍檔和反派。
全港最受歡迎電視節目:難兄難弟
最佳劇中男主角演繹奬:羅嘉良(難兄難弟)
最佳劇中女主角演繹奬:關詠荷(苗翠花)
最佳感人戀情演繹奬:周海媚、林傢棟(大鬧廣昌隆)
最佳惹笑冤傢奬:歐陽震華、關詠荷(醉打金枝)
最厭惡角色演繹奬:馬蹄露(真情)
1998年 :前一年臺慶頒奬叫好又叫座後,98年可就正式多了,分成戲劇組與非戲劇組,並且第一次出現了“大躍進”奬,即後來的“飛躍進步男女藝人”的雛形。天地豪情和妙手仁心包攬了所有戲劇類奬項,其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我最喜愛的電視節目(戲劇類):妙手仁心
本年度我最喜愛的男主角:羅嘉良(天地豪情)
本年度我最喜愛的女主角:蔡少芬(天地豪情)
本年度我最喜愛的拍擋(戲劇組):吳啓華、蔡少芬(妙手仁心)
螢幕大躍進奬(戲劇組):張傢輝(天地豪情)
本年度我最喜愛的拍擋(非戲劇組):曾志偉、錢嘉樂、林曉峰(超級無敵奬門人)
1999年 :時逢千禧來臨,TVB也特別選出1967年以來令人難忘的10大角色,其中《上海灘》的許文強、馮程程雙雙入選,足見這部劇集給觀衆留下的印象深刻。另外,古天樂和宣萱在這屆頒奬禮中雙雙獲得“視帝”“視後”,也是亮點之一。
本年度我最喜愛的男主角:古天樂(刑事偵緝檔案Ⅳ)
本年度我最喜愛的女主角:宣 萱(刑事偵緝檔案Ⅳ)
本年度我最喜愛的拍擋(戲劇組):羅嘉良、陳慧珊(先生貴性)
本年度我最喜愛的拍擋(非戲劇組):曾志偉、錢嘉樂、林曉峰(超級無敵奬門人)
我最難忘的男主角:周潤發(許文強)、劉鬆仁(陸小鳳)、劉德華(楊過)、張衛健(孫悟空)、吳啓華(程至美)
我最難忘的女主角:蕭芳芳(林亞珍)、汪明荃(洛琳)、趙雅芝(馮程程)、薛傢燕(好姨)、張可頤(程寶珠)
翡翠星輝傑出成就大奬:周星馳
2000年 :千禧年是TVB好劇輩出的一年,多部劇集如《十月初五的月光》《男親女愛》都創下歷史記錄,《洗冤錄》《茶是故鄉濃》《創世紀》也連創佳績,競爭尤為激烈,最終歐陽和鄭裕玲奪得桂冠。本年還出現了“我最喜愛的電視角色”,獲奬人數衆多,共有12位藝人獲此殊榮。
本年度我最喜愛的男主角:歐陽震華(洗冤錄)
本年度我最喜愛的女主角:鄭裕玲(男親女愛)
本年度我最喜愛的拍擋(戲劇組):張智霖、佘詩曼(十月初五的月光)
本年度我最喜愛的拍擋(非戲劇組):瀋殿霞、洪天明、吳傢樂(公益開心百萬Show)
本年度我最喜愛的電視角色:歐陽震華--宋慈(洗冤錄)、黃子華--餘樂天(男親女愛)、鄭裕玲--毛小慧(男親女愛)、林傢棟--方有為(茶是故鄉濃)、宣萱--馮滿芬(雷霆第一關)、張傢輝--唐伯虎(金裝四大才子)、古天樂--張自力(創世紀II天地有情)、羅嘉良--葉榮添(創世紀II天地有情)、汪明荃--方健平(創世紀II天地有情)、薛傢燕--朱莎嬌(十月初五的月光)、張智霖--文初(十月初五的月光)、佘詩曼--祝君好(十月初五的月光)
2001年 :《尋秦記》大熱,古天樂再下一城。而本年度首次出現了“萬千星輝演藝大奬”,也就是“終身成就奬”,關海山首獲此殊榮。
本年度我最喜愛的男主角:古天樂(尋秦記)
本年度我最喜愛的女主角:汪明荃(婚前昏後)
本年度我最喜愛的拍檔(戲劇組):吳啓華、蔡少芬(妙手仁心II)
本年度我最喜愛的拍擋(非戲劇組):曾志偉、錢嘉樂、林曉峰(宇宙無敵奬門人)
本年度我最喜愛的電視角色:苑瓊丹--殷十娘(封神榜)、羅嘉良--謝子堂(七姐妹)、古天樂--項少竜(尋秦記)、宣萱--烏廷芳(尋秦記)、馬瀎偉--甘元(勇往直前)、薛傢燕--遊念慈(皆大歡喜)、汪明荃--林皓雪(婚前昏後)、張可頤--孫慶傢(婚前昏後)、吳啓華--程至美(妙手仁心II)、蔡少芬--衛英姿(陀槍師姐III)、歐陽震華--陳小生(陀槍師姐III)、張衛健--韋小寶(小寶與康熙)、佘詩曼--黎順風(酒是故鄉醇)
萬千光輝演藝大奬:關海山
2002年 :今年值得一提的就是“飛躍進步男女藝人”的誕生,用來表彰過去一年迅速上位的小生花旦,鬍杏兒和陳豪成為首位獲奬者。時隔5年,陳豪已經握“雙料視帝”。撈傢第三次奪得視帝,也是目前為止奪得視帝次數最多的男演員。
本年度我最喜愛的男主角:羅嘉良(流金歲月)
本年度我最喜愛的女主角:陳慧珊(絶世好爸)
本年度我最喜愛的飛躍進步女藝員:鬍杏兒(流金歲月)
本年度我最喜愛的飛躍進步男藝員:陳豪(洛神)
本年度我最喜愛的拍擋(戲劇組):趙學而、陳彥行、梅小惠、林漪娸(皆大歡喜)
本年度我最喜愛的拍擋(非戲劇組):黃子華、窿窿(一觸即發)
本年度我最喜愛的電視角色:蔡少芬--甄宓(洛神)、馬瀎偉--曹植(洛神)、李剋勤--高志朗(法網伊人)、郭可盈--瀋學儀(法網伊人)、陳慧珊--高佩怡(絶世好爸)、秦沛--高開(絶世好爸)、羅嘉良--丁善本(流金歲月)、宣萱--程天藍(流金歲月)、成珈瑩--紀瑤(烈火雄心II)、方中信--唐明(烈火雄心II)、王喜--紀德田(烈火雄心II)、瀋殿霞--莊秀麗(我要Fit-Fit)
萬千光輝演藝大奬:羅蘭
2003年 :《戇夫成竜》再次刷新無綫收視記錄,郭晉安憑藉此劇終於等到坐上“視帝”寶座的一天。林峰和楊怡成了第二任“男飛”“女飛”。而本年度新設立的“實力非凡”給了實力派一個展現的機會,雯女和秦沛奪得奬項。
我最喜愛的男主角:郭晉安(戇夫成竜)
我最喜愛的女主角:張可頤(九五至尊)
我最喜愛的實力非凡男藝員:秦沛(九五至尊)
我最喜愛的實力非凡女藝員:鄧萃雯(Loving You 我愛你II)
我最喜愛的飛躍進步女藝員:楊怡(智勇新警界)
我最喜愛的飛躍進步男藝員:林峰(律政新人王)
我最喜愛的拍檔(戲劇組):郭晉安、宣萱(戇夫成竜)
我最喜愛的拍檔(非戲劇組):黎諾懿、李逸朗、李雨陽、陳宇琛(當四葉草碰上劍尖時)
本年度我最喜愛的電視角色:郭晉安--阿旺/李繼宗(戇夫成竜)、張可頤--呂四娘(九五至尊)、江華--雍正/李大蝦(九五至尊)、吳鎮宇--唐亦琛(衝上雲霄)、宣萱--凌彩鳳(戇夫成竜)、馬瀎偉--周世顯(帝女花)、佘詩曼--長平公主(帝女花)、張智霖--楊光(談判專傢)、陳慧珊--樂以珊(衝上雲霄)、歐陽震華--宋慈(洗冤錄II)、郭可盈--林小敏(俗世情真)、林保怡--方瓦仔(智勇新警界)
2004年 :今年可謂《金枝欲孽》年,一衆主角從戲裏鬥到戲外,引起全城熱話。這也是TVB次年臺慶頒奬禮改革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曾志偉他們已經4年奪得最喜愛拍檔{非戲劇}的稱號了。
我最喜愛的男主角:林保怡(金枝欲孽)
我最喜愛的女主角:黎姿(金枝欲孽)
我最喜愛的實力非凡男藝人:陳鴻烈(金枝欲孽)
我最喜愛的實力非凡女藝人:鄧萃雯(金枝欲孽)
我最喜愛的飛躍進步男藝人:吳卓羲(大唐雙竜傳)
我最喜愛的飛躍進步女藝人:楊思琦(無名天使3D)
我最喜愛拍檔(戲劇組):蔡少芬、黃子華(棟篤神探)
我最喜愛拍檔(非戲劇組):曾志偉、錢嘉樂、林曉峰(超級無敵奬門人)
我最喜愛電視角色:宣萱--樊梨花(烽火奇遇結良緣)、林峰--寇仲(大唐雙竜傳)、郭晉安--何天光(隔世追兇)、陳豪--孔武(金枝欲孽)、蔡少芬--李慧慧(棟篤神探)、黃子華--莫作棟(棟篤神探)、郭可盈--王若詩(青出於藍)、歐陽震華--賈濟材(青出於藍)
萬千光輝演繹大奬:梁舜燕
2005年:今年臺慶改革,所有奬項“專業化”,也沒有什麽“最佳拍檔”了,為了表彰《大長今》掀起的熱潮,特意增設“最佳外購劇”奬。榮膺“視帝視後”的郭晉安和汪明荃都是二度獲奬。
萬千光輝演藝大奬 夏萍
最佳女主角 汪明荃(《我的野蠻奶奶》)
最佳男主角 郭晉安(《阿旺新傳》)
最具欣賞價值大奬 《1405鄭和下西洋》
最佳宣傳片 《我的野蠻奶奶》—噴火篇
最佳外購劇集 《大長今》
最佳劇集 《我的野蠻奶奶》
最具創意節目 《殘酷一叮》
飛躍進步男藝員 黃宗澤(《我的野蠻奶奶》)
飛躍進步女藝員 周麗淇(《秀纔遇着兵》)
最佳男配角 夏雨(《甜孫爺爺》)
最佳女配角 湯盈盈(《阿旺新傳》)
最佳綜藝資訊節目 《殘酷一叮》
最佳節目主持人 鄭裕玲(《百法百衆》)
2006年:第一次出現“雙料視帝/視後”的名詞,佘詩曼大熱勝出,鄭嘉穎以黑馬姿態成為“視帝”。《嚮世界出發》成為頒奬禮上亮點,07年第二季也能蟬聯該奬項。
萬千光輝演藝大奬 鐘景輝
最佳女主角 佘詩曼 《鳳凰四重奏》
最佳男主角 鄭嘉穎 《天幕下的戀人》
我最喜愛的電視女角色 《鳳凰四重奏》 魏瑜鳳、汪子君、白慧珍、戴思嘉-(佘詩曼)
我最喜愛的電視男角色 《鐵血保鏢》尚智-(馬瀎偉)
最具欣賞價值大奬 《嚮世界出發》
最佳宣傳片 《2006國際華裔小姐競選--絶色篇》
最佳外購劇集 《阿笨與阿占》
最佳劇集 《女人唔易做》
最具創意節目 《嚮世界出發》
飛躍進步男藝員 馬國明 《本草藥王》
飛躍進步女藝員 鐘嘉欣 《隨時候命》
最佳男配角 黃德斌 《火舞黃沙》
最佳女配角 楊思琦《隨時候命》
最佳綜藝資訊節目 《美女廚房》
最佳節目主持人 森美 《15/16》
2007年:《溏心風暴》正是大熱之時,“大細契”深入民心,數一數,《溏心》包攬大部分重要奬項, 一部劇集能引起全港轟動,足見此劇魅力。且取消了《最佳外購劇集》這一奬項。
萬千光輝演藝大奬 瀋殿霞
最佳女主角 李司棋(《溏心風暴》)
最佳男主角 陳豪(《溏心風暴》)
我最喜愛的電視女角色 關菊英(《溏心風暴》飾王秀琴)
我最喜愛的電視男角色 陳豪(《溏心風暴》飾唐至安)
內地觀衆最喜愛的TVB女演員 黎姿
內地觀衆最喜愛的TVB男演員 林峯
最佳宣傳片 《歲月風雲》序幕篇
最佳劇集 《溏心風暴》
最具創意節目 《味分高下》
飛躍進步男藝員 崔建邦
飛躍進步女藝員 徐子珊
最佳男配角 阮兆祥(《溏心風暴》)
最佳女配角 陳法拉(《舞動全城》)
最佳節目主持 庚澄慶 鄧建泓(《味分高下》)
2008年:《溏心風暴》的續集《溏心風暴之傢好月圓》繼續大熱,其大結局平了《大長今》所創的最高紀錄50點。在頒奬典禮上囊括了6個大奬。劇中男女主角夏雨、米雪以大熱姿態分獲最佳男女主角。
萬千光輝演藝大奬 秦沛
最佳劇集《溏心風暴之傢好月圓》
最佳男主角 夏雨《溏心風暴之傢好月圓》
最佳女主角 米雪《溏心風暴之傢好月圓》
最佳男配角 黎耀祥《秀纔愛上兵》
最佳女配角 楊怡《溏心風暴之傢好月圓》
我最喜愛的電視男角色 林峰《溏心風暴之傢好月圓》
我最喜愛的電視女角色 李司棋《溏心風暴之傢好月圓》
飛躍進步男藝員 王祖藍
飛躍進步女藝員 鬍定欣
最佳節目主持 蘇施黃《Good》
tvb.com人氣大奬 林峰
時尚魅力大奬 鬍杏兒
最佳綜藝資訊節目 《瞭解·關懷一百萬人的故事》
最具欣賞價值大奬 《合曬合尺》 |
|
無綫臺慶期間會進行下一年度節目巡禮,主要的作用是給無綫的廣告商們參考,用於廣告招商。其實說的簡單一點,就是嚮合作商和媒體展示一種“姿態”。在每年公佈的十幾個巡禮片中,當然存在如《衛斯理》、《花樣中年》、《溏心風暴》、《突圍行動》、《移情別戀》、《當狗愛上貓》這種,當時已經拍攝或拍攝進行中的劇集。不過其大多數都是衹有一個拍攝計劃或根本連拍攝計劃都沒有,這種巡禮片,衹是一個為節目巡禮而拍攝的2分鐘的片段,雖有一定的劇情,但絶對絶對不是劇集的預告片和宣傳片,例如《跨越夢想》、《金戈鐵馬》、《玉面玲瓏》、《聚寶盆》等。所以節目巡禮也常被人視為無綫“開空頭支票”。有時巡禮劇集的演員與實際不同,例如《胭脂水粉》巡禮時的演員時歐陽震華和鄧萃雯,拍攝時便成為了陳豪和黎姿;《秀纔愛上兵》巡禮時的片名是《秀纔遇着兵II》,演員還是陳豪和周麗淇,拍攝後變成為了馬瀎偉和鄭希怡。 |
|
·包薪藝人
包薪藝人又稱全經理人合約藝人,顧名思義無綫就是他們的經理人。包薪藝人在無綫有底薪,每個月都有固定的薪水,此外在無綫拍劇還會按劇集集數另計酬。另外包薪藝人在外所接工作,作為其經理人的無綫會從中抽成。無綫的藝人郭晉安、佘詩曼、林峰、鬍杏兒、黃宗澤、吳卓羲、楊思琦、郭羨妮、馬瀎偉等都是包薪藝人,林保怡、馬德鐘則是在由部頭約轉簽全經理人合約,宣萱則是由全約轉為部頭約。每年舊歷年年前,無綫都會組織其全經理人合約藝人拍攝當年的TVB官方賀卡和年歷,每次拍“年歷”都會引來外界按排位猜測誰將是TVB明年力捧對象。
相對包薪藝人,部頭約藝人在外簽有經理人,與無綫按劇集簽約,其片酬根據劇集集數計算。部頭約的藝人包括歐陽震華、宣萱、蔡少芬、鄧萃雯、陶大宇、黎耀祥、陳鍵鋒、唐寧等。由於沒有底薪,部頭約藝人的單集片酬相對同等級的包薪藝人可能會略高一點,且在拍戲時受到的待遇不如全約藝人。如在拍攝《學警出更》時,陳鍵鋒在劇組中的待遇遠不如吳卓羲。
·一哥一姐
從字面理解,“一哥一姐”當然是指無綫地位最高、排名第一的小生與花旦。但是在無綫這麽一個擁有如此之多藝人的大機構中,想要找出所謂的“第一”實在是睏難,所以“一哥一姐”也就成了當傢小生花旦的泛稱。小生方面,羅嘉良的離巢,古天樂的淡出,陳豪、郭晉安、馬瀎偉、馬德鐘的崛起、陶大宇、陳錦鴻的回歸,林峯、黃宗澤、吳卓羲等小生的出現,都為一嚮較沉悶的小生競爭帶來些變數。至於一嚮競爭激烈的花旦方面,今年的競爭似乎倒緩和了不少。而今最普遍的說法仍舊未變,四大花旦非宣萱、蔡少芬、陳慧珊、郭可盈莫屬,而越來越多被提及的六大花旦之說,則要再加上張可頤和佘詩曼。 |
|
在香港無論是在電影圈還是電視圈,監製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至於無綫劇集的監製,則要負責包括從劇集策劃到選擇演員,再到拍攝進度的等等事務。無綫有許多知名的監製,較熟悉的有潘嘉德、戚其義、李添勝、鄺業生、蕭顯輝、莊偉建、徐正康、王心慰、梅小青等等,而近年來還有如黃偉聲、張乾文、林志華這種從其他職務(主要是編導)轉做監製的。無綫的監製大多數都有自己一套相對固定的戲路,好像鄺業生的古裝喜劇和時裝警匪劇,王心慰的勵志劇,梅小青的輕鬆愛情小品,莊偉建的古裝大戲…… 不過最近最紅的還是因為《金枝欲孽》而名聲大噪的戚其義。 |
|
·對撼
所謂對撼,就是指收視率的競爭。說的簡單具體一點,就是無綫與亞視的電視節目打對臺。這種現象在前幾年相對較多,比如為了壓製亞視當時的《縱橫四海》的不俗勢頭,無綫臨時抽調重頭戲《刑事偵緝檔案IV》迎戰;亞視憑外購劇《還珠格格》將當時的無綫劇集打得落花流水,無綫調整節目時間用綜藝節目《奬門人》對撼。近幾年由於亞視劇集的持續走低,所謂“對撼”的現象比以前少了很多。當然能被用作對撼劇集,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了無綫對該劇的信心和重視,但也不免對劇集收視産生一點“傷害”。畢竟亞視有雙位數的收視就可以交待了,而無綫的收視衹要不到30就意味着一種失敗了。
·倉底貨
倉底貨也叫箱底貨,指無綫那種海外發行很長時間,但卻一直未在香港播映的劇集。一般這種劇集的問題在於劇情簡單,班底較弱或者是劇中演員存在合約問題。無綫如今的倉底貨包括《婚姻乏術》《上海傳奇》《肥婆奶奶扭計媳》《蘭花劫》《布衣神相》《轉世驚情》《兇城計中計》等等。《搜神傳》07年完成,至今沒在香港播出。當然倉底貨也有重見天日的一天,比如《天子尋竜》擱置了一年多才在香港播映,卻取得了31的平均收視,也算讓衆人“跌破眼鏡”;《十兄弟》於2006年海發,2007年初作為賀歲劇在翡翠臺播出,在春節期間大部分香港市民出遊的情況下,取得了全年第四的好成績。 自2006年起,無綫在午夜或中午時段設置翡翠首映劇場,播出一些無綫的海發劇,像《蕭十一郎》、《紅衣手記》、《街市的童話》、《牛郎織女》、《點指賊賊賊捉賊》等。
·外購節目
外購節目自然就是從無綫外部購買的片子了。除了可以豐富無綫的片源,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可以保證無綫的收視。所以無綫爭取來了比較被看好的《還珠格格III》《流星花園II》的播映權,這樣就可以把“亞視利用外購劇威脅無綫收視”的策略“化解於無形”。當然由於不是自拍劇,外購劇常被放在第三綫播出或者用來做對撼劇集。例如,2006年世界杯期間《少年張三豐》《少年包青天II》就被調來迎戰世界杯,所以也有說法無綫把外購劇當作“炮灰”。另外,外購劇也常被無綫出於各種目的而重新剪輯,最典型的例子是去年的《齊天大聖孫悟空》。本來該劇有40集,無綫認為其有劇情拖沓的問題,而把劇集剪成了30集。劇集播映時,收視大好,所以無綫又另加了5集,成為最後的無綫播映版35集。 |
|
1993年:《包青天》
1994年:《倚天屠竜記》《梅花三弄之梅花烙》《梅花三弄之鬼丈夫》
1995年:《梅花三弄之水雲間》《一代皇后》
1996年:《戲說慈禧》
1997年:《俠義見青天》
1998年:《新竜門客棧》
2000年:《康熙微服私訪記》《康熙微服私訪記2》《康熙微服私訪記3》 《真情告白》《康熙微服私訪記4》
2001年:《小寶與康熙》《情深深雨蒙蒙》《大宅門》《機靈小子》《新楚留香》
2002年:《鐵齒銅牙紀曉嵐》《少年包青天2》《少年張三豐》《齊天大聖孫悟空》
2003年:《流星花園2》《還珠格格3》《鐵齒銅牙紀曉嵐2》《秦始皇》《笑傲江湖》
2004年:《夢想飛行 GOOD LUCK! 》《浪漫滿屋》《功夫足球》
2005年:《大奧》《大長今》《醫道》《冰之驕子Pride 》《春日》
2006年:《鐵齒銅牙紀曉嵐III》《棟篤狀王》《王子變青蛙》《女王的教室》《新排球女將》《天國的階梯》《電車男》《阿笨與阿占》《乾隆王朝》《一公升眼淚》《神雕俠侶》《倩女幽魂》《天下糧倉》
2007年:《明成皇后》《爭霸》《大話妹》《白色巨塔》《天下第一》《惡作劇之吻》《商道》《越王勾踐》《布拉格戀人》《交響情人夢》《人魚小姐》《茶煲阿四》
2008年:
《華麗一族》《黃真伊》《鹿鼎記》《傢》 |
|
1969年開臺時,無綫位於九竜塘廣播道77號。
1990年代,無綫斥資在原“邵氏片場”附近、西貢清水灣的大埔仔建立“電視城”。據聞,邵逸夫原本打算在現時香港科技大學的地皮上興建電視城,因為地點距離邵氏片場較近,環境也極之優美。當消息傳出香港政府决定在有關地皮興建科大,邵逸夫非常憤怒。因此,作為香港大慈善傢的他,多年來罕有地一分一毫也沒有捐贈科大。
2003年,電視臺再把廠房遷往將軍澳工業邨。將軍澳的新“電視城”的總面積是大約11萬平方尺,比清水灣的大約30%,而且新“電視城”的播映是全部數碼化。無綫已經在2002年底開始了搬遷,在2003年10月完成。 |
|
☆第一期藝員訓練班(1971年):呂有惠、陳嘉儀、莊文清、郭鋒、高妙思、蘇杏璇、黃允材、甘國亮、招振強、許紹雄。
☆第二期藝員訓練班(1973年):宋豪輝
☆第三期藝員訓練班(1974年):周潤發、吳孟達、林嶺東、盧海鵬、鄧英敏、伍潤泉、蕭健鏗
☆第四期藝員訓練班(1975年):黃杏秀、梁碧玲、李國麟、談泉慶、杜琪峰、劉仕裕
☆第五期藝員訓練班(1976年):羅志強、駱應鈞、馬慶生、韋一茵
☆第六期藝員訓練班(1977年):呂良偉、陳玉蓮、陳復生、廖偉雄、連炎輝、廖安麗、劉雅麗、陳玉麟
☆第七期藝員訓練班(1978年):甘國衛、鄺佐輝、鞠覺亮
☆第八期藝員訓練班(1979年):艾威、湯鎮業、景黛音、周秀蘭、黃造時、陳安瑩、廖啓智、陳敏兒、李成昌、梁潔華、黃敏儀、傅玉蘭
☆第九期藝員訓練班(1980年):黃日華、苗僑偉、吳麗珠
☆第十期藝員訓練班(1981年):劉德華、潘宏彬、吳傢麗、梁傢輝、戴志偉、戚美珍、朱碧汶、薛彩霞、黃耀明
☆第十一期藝員訓練班(1982年):梁朝偉、周星馳、歐陽震華、吳鎮宇、關禮傑、麥麗紅、李子雄、張兆輝、林俊賢、池佩芬、陳嘉賢、區豔蓮、徐曼華、徐淑芳
☆第十二期藝員訓練班(1983年):吳啓華、劉青雲、陶大宇、商天娥、吳君如、曾華倩、劉嘉玲、藍潔瑛、黃偉良、劉淑儀、竜炳基
自1984年1月開始,藝員訓練班正式改製,分為藝員招募、舞蹈藝員招募和司儀招募,訓練期也由一年縮為3個月,改製後的藝訓班重新定期
☆第一期藝員訓練班(1984年):霍傢禮、詹秉熙、陳榮峻、許建邦、龔慈恩
☆第二期藝員訓練班(1984年):陳庭威、郭富城、邵美琪、鄧萃雯、黎美嫻
☆第三期藝員訓練班:周海媚、吳茜薇
☆第四期藝員訓練班:何美婷、歐瑞偉
☆第五期藝員訓練班:鄭伊健、黃澤鋒、李傢聲、吳啓明、劉玉婷
之後曾停辦,及後又重辦
☆第八期藝員訓練班:古巨基
☆第十三期藝員訓練班(1999年):林峰、楊怡、傅楚卉、揚明、杜大偉、張美妮、姚啓善、李中希、吳卓羲
☆第十四期藝員訓練班(2000年):李明麗、馬國明、吳卓羲
☆第十七期藝員訓練班(2003年):陳文靜、陳丹丹、何綺雲、張曉嵐、林佳蓉、張雪芹、潘嘉雯
☆第十八期藝員訓練班(2003年):黎諾懿、陳嘉露
從上面的名單中可以看出不少今日的明星也是通過這樣的途徑進入娛樂圈的,及後也獲得成功,當然更重要的還要依靠他們的自身努力啦!
其實,每年的臺慶TVB都會在其王牌節目《萬千星輝賀臺慶》中盡量邀請其當年的人氣演員出席,務求做到星光熠熠。 |
|
無綫電視的臺標(見頂圖)由白色圓角長方形和一個圓形組成,裏面的圓形分為藍、緑、紅三份,中間有白色直綫。白色部分表示電視機。藍、緑、紅象徵電視三基色,既可以說是電視測試卡,亦可以說它分別代表天空、森林、土地。同時臺標的圓形部分可以理解成地球,還可以說藍、緑、紅三部分分別表示TVB於1967年11月19日開播時地球的北半球中高緯度、南北半球低緯度、南半球中高緯度三部分(分別是寒冷的、適溫的和炎熱的),把白色部分表示宇宙,寓意無綫電視走嚮世界。 |
|
TVB早在1997年6月就設立網頁TVB.COM,提供官方資訊,是最早開設官方網站的華語電視媒體之一。2000年1月,前身為TVB互聯網發展部的電視廣播互聯網有限公司(TVB.COM Ltd.)成立,自此無綫電視正式涉足互聯網業務,TVB.com 亦演變成為門戶網站,在當年六月初,TVB.COM全力加強內容,以第一時間送上新聞,娛樂,潮流,各種資訊,以全新面貌為全球華人服務。
近年來,TVB越來越重視TVB.com的網站建設。在2007年10月31日,TVB.com 聘任前雅虎亞洲區(環球銷售)資深總裁黃雅芬為營運總裁,重整無綫的互聯網業務。2008年4月開始將網站改版,為TVB旗下藝人開設博客,後來升級為“Artiste”藝人頻道,新增緊貼藝人動態的“藝人日曆”、多角度分析偶像人氣的“人氣榜”。08年TVB.COM開設討論區,為廣大劇迷提供了交流、灌水的園地。TVB.COM並加深發展各種形式的互聯網電視服務,例如在08年11月,TVB.com 就推出全新網絡電視平臺MyTV,以全高清畫質免費提供TVB自製節目足本重溫,11大頻道包括連續劇、新聞、財經、綜藝、飲食、旅遊、生活等等,包羅萬有。TVB.COM也會在MyTV提供網上直播節目,直播節目包括互動新聞臺、每晚的六點半新聞、財經節目《創富坊》以及其他特別節目。從09年起TVB.com更嘗試自製網絡節目《同遊密語》,在MyTV獨傢放送。
TVB.COM也經常開辦與網友的互動活動,如在《溏心風暴》熱播時,請上一衆主演到TVB.COM與網友在綫交流,在熱播劇集如《歲月風雲》中,為每位角色開通博客,以戲中人物的身份分析劇集發展,所有在TVB黃金時段播出的自製劇集均設有“PA(編導)手記”,追蹤臺前幕後的花絮。TVB.com更會提供給觀衆投票或簽名的活動,讓網友决定劇集的最終結局,如《學警狙擊》的“Laughing命運延續”,收集155555簽名改寫劇中人物“Laughing哥”的命運,在短短三天就已經收集到155610個簽名並轉交劇集監製,令TVB補拍大結局,使“Laughing哥”再次出現在劇集中。
TVB也在視頻網站Youtube中開設頻道,播放內容包括宣傳片、劇集主題麯MV及特別節目重溫。另外,TVB面嚮年輕觀衆群體的電視頻道——J2,除了開設了自己的頻道網站j2.hk外,也分別開通了Youtube頻道、Facebook群組和twitter,希望凝聚網民力量,令節目更有生命力。 |
|
- n.: tvb, Television Broadcasts Limited
|
|
|
|
林峰 | 倚天屠竜記 | 神雕俠侶 | 流金歲月 | 東方之珠 | 雪山飛狐 | 楊傢將 | 再生緣 | 射雕英雄傳 | 四大名捕 | 黎姿 | 楊怡 | 馬瀎偉 | 吳啓華 | 汪明荃 | 古天樂 | 梁朝偉 | 周星馳 | 羅嘉良 | 歐陽震華 | 瀋殿霞 | 佘詩曼 | 鄧萃雯 | 郭晉安 | 鐘嘉欣 | 陳鬆伶 | 江華 | 黃日華 | 翁美玲 | 楚留香 | 溫兆倫 | 關詠荷 | 通天幹探 | 林保怡 | 鄭嘉穎 | 我的野蠻奶奶 | 法證先鋒 | 蔡少芬 | 唐詩詠 | 張可頤 | 陳百祥 | 金枝欲孽 | 張智霖 | 唐寧 | 苗僑偉 | 周潤發 | 趙雅芝 | 劉嘉玲 | 張曼玉 | 郭可盈 | 酒店風雲 | 陀槍師姐 | 刑事偵緝檔案 | 鑒證實錄 | 談判專傢 | 律政新人王 | 楚漢驕雄 | 火舞黃沙 | 妙手仁心 | 寵物情緣 | | | | | | 更多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