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河狸科castoridae現存僅有兩個非常相似的種類,即歐亞河狸castor fiber和美洲河狸castor canadensis,有人認為二者可以合併為一種。歐亞河狸由兩個彼此隔離的分佈區,一個分佈區是歐洲,另一個分佈區是蒙古和我國的新疆。我國的河狸僅分佈於新疆青河縣,數量衹有數百衹,現在已經建立保護區。美洲河狸分佈於北美洲很多地區,數量較多。河狸是半水棲的嚙齒類,腳上有蹼,尾巴扁平似槳,善於遊泳。河狸牙齒鋒利,身體強壯,可以伐倒樹木,用樹木在溪流中修建堤壩,形成小型水庫,其洞穴出口於水下並在水下儲存樹枝作為食物。
河狸科(castoridae)
嚙齒目的1科。通稱河狸。體肥大,具較厚的脂肪層,身體被覆緻密的絨毛,能耐寒,不怕冷水浸泡;四肢短寬,後肢粗壯有力,後足趾間直到爪生有全蹼,適於劃水;尾甚大,上下扁平,並覆有角質鱗片,在遊水時起舵的作用;眼小,耳孔也小,內有瓣膜,而且外耳能折起,以防水,鼻孔中也有防水灌入的肌肉結構;頭骨扁平而堅實,顴弓發達,顴骨特別大,骨脊高起,甚上固着發達的肌肉;共有20枚牙齒,門齒異常粗大,呈鑿狀,能咬粗大的樹木,臼齒咀嚼面寬闊而具較深的齒溝,從後嚮前咀嚼面一個比一個大,便於嚼碎較硬的食物。
本科動物歷史久遠,漸新世早期就已存在,在其繁盛時期曾遍布北半球的林區。現生種河狸與北美河狸分佈於歐、亞和北美洲北部的少數地區。 | | heli ke
河狸科
Castoridae;beavers
嚙齒目的 1科。通稱河狸(見彩圖:河狸 (Castor fiber))。體肥大,具較厚的脂肪層,身體被覆緻密的絨毛,能耐寒,不怕冷水浸泡;四肢短寬,後肢粗壯有力,後足趾間直到爪生有全蹼,適於劃水;尾甚大,上下扁平,並覆有角質鱗片,在遊水時起舵的作用;眼小,耳孔也小,內有瓣膜,而且外耳能折起,以防水,鼻孔中也有防水灌入的肌肉結構;頭骨扁平而堅實,顴弓發達,顴骨特別大,骨脊高起,甚上固着發達的肌肉;共有20枚牙齒,門齒異常粗大,呈鑿狀,能咬粗大的樹木,臼齒咀嚼面寬闊而具較深的齒溝,從後嚮前咀嚼面一個比一個大,便於嚼碎較硬的食物。
本科動物歷史久遠,漸新世早期就已存在,在其繁盛時期曾遍布北半球的林區。現生種河狸與北美河狸分佈於歐、亞和北美洲北部的少數地區。
共1屬2種。中國僅有河狸1,體長7.4~10釐米,尾長30~38釐米,寬12釐米,成體體重25~30千克;體背毛由土黃棕到暗褐色,腹部毛色較淺;爪很發達,後足第2趾旁還生有1個搔癢趾,其端部能上下蹺動。
營半水棲生活,主要生活在泰加林和針闊混交林區的水域中,但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則棲居在山地草原和荒漠草原中水量較大、兩岸生有楊柳樹叢的小河兩岸或沙洲上。夜間或晨昏活動,善遊泳和潛水,能藉助爪嚮上攀爬。主要食物為闊葉樹的枝幹、樹皮,以及蘆葦等。能用樹枝和蘆葦營造高出水面的巢,並用樹幹和樹枝做攔水堤壩,挖掘溢水溝,以防巢被洪水淹沒。然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的河狸卻營穴居生活,常在河邊的樹根下挖洞,既有水中洞口,也有地面洞口。早春發情交配,妊娠期3個半月,雌性每年産1窩,1~5仔,多數為2~4仔,幼鼠3年後性成熟。
河狸的毛皮很珍貴,由於濫捕,河狸瀕臨滅絶,現僅殘存在歐洲的少數地區和亞洲的烏拉爾山東坡、葉尼塞河上遊和阿爾泰山南坡的中蒙邊境。現在,布爾根河與青河一帶可能是中國唯一的産區。屬國傢禁獵動物。
(馬勇) | | - lat.: Castoridae
| | | | | | 河狸屬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