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區 : 奉節縣 : 墊江縣 : 雞東縣 : 瀏陽市 : 江都市 : 大石橋市 : 突泉縣 : 墾利縣 : 渾源縣 : 汾西縣 : 通江縣 : 中江縣 : 雙流縣 : 博白縣 : 鳳岡縣 : 習水縣 : 東營區 : 楚雄市 : 沿灘區 : 北林區 : 埇橋區 : 鼎湖區 : 北川羌族自治縣 : 高坪區 [顯示全部] > 永安鎮
顯示地圖
目錄
·四川省成都市雙流縣永安鎮·貴州省鳳岡縣永安鎮·四川省通江縣永安鎮
·湖南省瀏陽市永安鎮·重慶市墊江縣永安鎮·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白縣永安鎮
·重慶市奉節縣永安鎮·黑竜江省雞東縣永安鎮·黑竜江省綏化市北林區永安鎮
·貴州省習水縣永安鎮·遼寧省大石橋市永安鎮·廣東省肇慶市鼎湖區永安鎮
·山東墾利縣永安鎮·四川省中江縣永安鎮·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永安鎮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區永安鎮·四川省自貢市沿灘區永安鎮·山西省汾西縣永安鎮
·No. 19·No. 20·No. 21
·No. 22·No. 23·黑竜江省雞西市雞東縣
·遼寧省營口市大石橋市·內蒙古興安盟突泉縣·No. 27
·湖南省長沙市瀏陽市·No. 29·廣東省肇慶市鼎湖區
·No. 31·No. 32·重慶市重慶市墊江縣
·重慶市重慶市奉節縣·四川省成都市雙流縣·四川省自貢市沿灘區
·四川省綿陽市安縣·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區·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
·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No. 41·大石橋市永安鎮名片-遼寧省營口市
·瀏陽市永安鎮名片-湖南省長沙市·英文解釋·近義詞
·包含詞·分類詳情·更多結果...
四川省成都市雙流縣永安鎮
  永安鎮又名付傢壩,距成都25公裏,距雙流國際機場19公裏,面積56.7平方公裏,總人口3.1萬人,鎮內能源、通訊設施齊備,交通方便快捷,是“成都市科技成果轉化示范镇”,“全國造林緑化百佳鄉(鎮)”。
  永安鎮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物産豐富,是全國最大的優質地瓜種籽繁育基地、成都市重點二綫蔬菜基地、成都市麻羊生産基地,傳統名産品永安韭黃享譽海外,特色産品四季苔菲清脆可口,牧馬山優質二荊條海椒香辣適中,春秋洋芋、早芋頭、白苕、大蔥、空心菜等名、優、特、新無公害蔬菜,種子、特種水産品、麻羊在省內外享有盛名,遠銷全國各地。
  永安鎮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是牧馬山旅遊帶上的重鎮,鎮內連綿群山,濃緑欲滴,時而飄來牧童的歡歌;府河兩岸垂柳繞堤,竹林陰翳;竜王湖樹環抱,水質清冽,常有團魚逐波,野雞歡鳴,白鶴翩飛;毛傢灣足球訓練基地依山傍水,層巒疊嶂,水天一色;開放的農傢小院,環境優雅,空氣清新,可盡享田園風光;鳳凰山上煙嵐迷朦,瑞氣繚繞,恰似仙姑靜候佳客。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29732男15474女14258家庭戶戶數8618家庭戶總人口(總)28319家庭戶男14644家庭戶女136750-14歲(總)53580-14歲男27740-14歲女258415-64歲(總)2177115-64歲男1135615-64歲女1041565歲及以上(總)260365歲及以上男134465歲及以上女1259戶口本地住在本地28690
貴州省鳳岡縣永安鎮
  永安鎮位於鳳岡縣西北部,距縣城35公裏,面積119.3平方公裏,人口2.6萬人,城鎮人口4000人,轄四村一居,46個村民組,與湄潭縣馬山鎮、西河鄉、復興鎮,正安縣謝壩鄉接壤。全鎮平均海拔900多米,境內多山地、丘陵,鼕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熱量豐富,四季分明,全年日照時數1140小時,年平均氣溫14.2℃,年無霜期280天,年平均降雨量1380毫米,森林覆蓋率達48%,其中,茶區覆蓋率超過80%。耕地面積1875公頃,人均耕地面積1.1畝,農民人均收入2100元。
  永安鎮緊緊圍繞“建設生態傢園、開發緑色産業”發展戰略和 “四緑”戰略措施,即以營造緑色環境、建立緑色基地、實施緑色加工、打造緑色品牌為突破口,提出:“穩糧增油、突破煙豬、壯大茶葉、發展藥椒”的十六字工作思路,堅定不移地推進農業産業結構調整,不斷擴大基地規模,提高産品內在質量,形成了糧、油、煙、豬、茶等支柱産業和辣椒、中藥材等後續産業,促進了全鎮兩個增收和農業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23043男11914女11129家庭戶戶數6441家庭戶總人口(總)23037家庭戶男11910家庭戶女111270-14歲(總)75400-14歲男39430-14歲女359715-64歲(總)1423615-64歲男735115-64歲女688565歲及以上(總)126765歲及以上男62065歲及以上女647戶口本地住在本地22858
四川省通江縣永安鎮
  永安鎮位於通江縣東北部,沿通鐵公路46公裏處。面積127平方公裏,轄16個行政村,2個街道居委會,86個農業生産合作社。4246戶、18000人,平均海拔800米以上。
  永安舊名“苦草壩”,取漢代三國時在這裏刻苦操練兵馬之意,“苦草”與“苦操”相諧,遂名。1938年將苦草壩更名為永安,取永保安寧之意而行名。2006年5月,行政區劃調整,擴並碧溪鄉,同年6月1日正式挂牌永安鎮人民政府。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9381男4907女4474家庭戶戶數2737家庭戶總人口(總)9040家庭戶男4684家庭戶女43560-14歲(總)25400-14歲男13220-14歲女121815-64歲(總)627615-64歲男330915-64歲女296765歲及以上(總)56565歲及以上男27665歲及以上女289戶口本地住在本地8668
湖南省瀏陽市永安鎮
  鄉鎮概況
  永安鎮位於瀏陽市西北、長沙市東郊,距長沙、瀏陽市區各30km,黃花機場8km,長永高速穿境而過,鎮轄13個行政村(社區),全鎮98.2平方公裏,5.9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87萬人,是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湖南省交通對口扶持重點鎮、瀏陽市北區中心鎮、瀏陽工業新區現代製造産業基地所在地,1996年國傢農業部定為全國鄉鎮企業東西合作示範區,2004年3月被國傢六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經濟發展
  2005年全鎮完成GDP8.29億元,五年間年均增幅為44.2%。實現財政稅收8052萬元,年均增長64.9%。實現工業總産值10.2億元,年均增長48.2%。規模企業達到33傢,較“十五”初增加了20傢。實現招商引資到位資金8.2億元,較“十五”初增加8億元。實現農業總産值2.9億元,年均增長20%,三次産業結構由2000年30:50:20調整為2005年的20:60:20。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044元,年均增長14%。
  發展養殖大戶是永安鎮養殖業的一大亮點。全鎮有種養大戶30戶,其中新五豐公司是全國唯一一傢以生豬生産上市的公司,已有5年發展歷史,運用現代科學技術養豬,每年有四萬頭生豬出口到亞歐地區。
  永安農業科技發達。超級雜交水稻高産栽培示範項目和國傢糧食豐收科技工程項目落戶永安,其中超級雜交水稻高産示範及超級稻新品種展示區110畝,展示品種達25種;國傢糧食豐産科技工程湖南水稻永安專項實驗區4450畝,內有核心試驗區200畝;超級雜交水稻新組合高産製種示範基地50畝;烤煙+超級雜交水稻栽培基地100畝。袁隆平院士曾多次親臨永安指導超級雜交水稻栽培技術,對永安的示範試驗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該鎮切合實際地提出實施“工業優先、産業帶動、科技創新、統籌跨越”的發展戰略,把永安建設成為開放的創業樂土、富裕的工業強鎮、秀麗的現代鄉村、和諧的生活傢園。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58842男30483女28359家庭戶戶數15240家庭戶總人口(總)54115家庭戶男27844家庭戶女262710-14歲(總)112920-14歲男60110-14歲女528115-64歲(總)4215615-64歲男2188515-64歲女2027165歲及以上(總)539465歲及以上男258765歲及以上女2807戶口本地住在本地57227
重慶市墊江縣永安鎮
  永安鎮位於墊江縣東北角,東接忠縣,北連周加鎮,西臨曹回鄉,南界高安鎮,幅員面積97平方公裏,距離縣城28公裏。墊普梁公路和成都市至上海的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距瀘蓉高速公路進出口4公裏,境內與外界相通的公路均為三級水泥路,交通十分便利。
  全鎮轄13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05個村(居)民小組,總人口42112人,其中農業人口40656人。主産水稻、玉米、高粱、薯類及多種水果,適宜種植桑樹和畜牧禽養殖,是墊江“萬擔蠶繭”基地鎮,畜牧産業化建設基地鎮,白柚生産基地鎮,優質糧油生産基地鎮,素有“咂酒之鄉”的美稱。2005年全鎮國民經濟生産總值2.01億元,農業總産值達到0.98億元,鄉鎮企業總産值達到2922 萬元,全年財政收入254.5萬元,糧食總産量26100噸。
  全鎮有中學1所,小學2所,幼兒園1所,在校學生4500人,教職工191人。正規衛生院1所,村衛生站13個,衛生技術人員80人,村村實現了光纖、電話、公路三通。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蓬勃發展。
  永安鎮基礎設施齊備,電信、郵政、金融、供水供電、飲食娛樂、商業一應俱全。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41035男21715女19320家庭戶戶數12381家庭戶總人口(總)41017家庭戶男21703家庭戶女193140-14歲(總)87890-14歲男47920-14歲女399715-64歲(總)2853615-64歲男1504915-64歲女1348765歲及以上(總)371065歲及以上男187465歲及以上女1836戶口本地住在本地40691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白縣永安鎮
  永安鎮位於廣西博白縣西部,地處十萬大山腳下,與浦北縣相鄰。鎮政府所在地距縣城29公裏。全鎮轄9個行政村和1個轄區林場,19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7000多人。
  全鎮總面積108平方公裏,耕地面積14600畝,其中水田8000畝、山嶺12.6萬畝。種養業是永安鎮農民收入的主要行業,該鎮有豐富的林木資源,其中杉木51300畝。主要經濟作物有:八角38570畝、木薯6500畝、竹筍5850畝。養殖業主要有養豬、養魚等,年出欄生豬超過18萬頭,是全縣重要豬苗生産基地。鄉鎮企業主要是木器加工業,全鎮共有大小木器加工企業(作坊)158傢,其中大型企業3傢,主要生産刀座、圓桌等,産品主要銷往廣東陽江、深圳等地。2002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産總值1.43億元,企業總産值6880萬元,財政收入110多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18元。永安鎮基礎設施比較完善,村村通四級公路,基本實現村村通電話。該鎮現有1所初中,9所小學,在職中小學教師235人,在校學生3500多人。
重慶市奉節縣永安鎮
  永安鎮位於享譽中外的長江三峽——瞿塘峽西口。東連馳名中外的白帝城,與白帝鎮白帝村接界,西接朱衣鎮清水村,北臨白帝鎮高傢村,南面長江。轄區幅員面積31.8平方公裏,其中城市建成區6.8平方公裏,轄10個社區居民委員會,2個行政村, 165個居民小組。總人口近1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近9000人。是奉節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所在地,是全縣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全國衛生縣城、優秀旅遊城市。
  經濟發展勢頭強勁。鎮委、鎮政府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突出發展主題,進一步解放思想、擴大開放、加快發展,全鎮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健康發展,綜合實力位居全縣第一,近幾年度綜合目標考評均為全縣一等奬。2003年,被確定為重慶市經濟百強鎮。2007年,全鎮國內生産總值(GDP)達到7.3億元,固定資産投資總額達7.1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9.4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91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691元。以非公有製經濟為主體的鎮域經濟格局基本形成,現有民營企業403傢,非公有製大戶69戶,個體工商戶6317戶,非公有製經濟總産值達16.7億元。以科技為支撐,以城郊為優勢,大力發展“臍橙、畜禽、商品菜”三大産業,農村經濟發展成績斐然,2006年成為全縣唯一一個重慶市科普示範鄉鎮,在2005年“中國·奉節臍橙展示會”上,永安鎮郭輝選送的臍橙因果大平正喜獲“臍橙王”稱號。
  移民搬遷圓滿完成。永安鎮是三峽移民大鎮,修建三峽電站,老縣城整體淹沒。自1997年至2003年,城市居民逐步從老縣城搬遷到三馬山、寶塔坪落戶。全鎮共搬遷農村移民38537人,城市居民34041人,工礦企業20多傢,其中遷往浙江、福建等地653戶2665人。截止2007年,全鎮一至四期移民全部搬遷安置完畢,確保了三峽水庫按期蓄水。
  歷史文化底藴豐厚。三國文化源遠流長,聞名中外。早年,劉備夷陵之戰後敗退白帝城,好在諸葛亮早就設水八陣、旱八陣,纔留住巴蜀國三分之一江山。劉備因此一思不振,托孤永安宮,其夫甘夫人墓藏奉節老城。詩城文化韻味濃厚。夔門雄峙,瞿塘幽深,環山皆秀,勝跡處處,杜甫、李白、孟郊、白居易、劉禹錫、李賀、蘇軾、蘇轍、王十朋、範成大、陸遊、楊慎、瀋慶、王士禎、張問陶等衆多著名詩人在此留下千古詩句,吸引了海內外衆多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人居環境逐年攀升。永安鎮屬中亞熱帶氣候,春早、夏熱、秋涼、鼕暖,四季分明。城區依山傍水,樓房組團建設,蓮花盛開,環境優美。有8所完全小學,重慶市示範幼兒園1所,重慶市重點中學2所,並引來重慶巴蜀中學,重慶八中等名校來本鎮落戶辦分校。有三甲縣人民醫院等醫療衛生單位20多傢,為市民入學、就醫提高了良好的條件。2004年,創建為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和重慶市優秀園林小城鎮,2005年,成功創建為重慶市衛生縣城,2007年,成功創建為國傢衛生縣城。目前,鎮委、鎮政府以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形象為目的,以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管理水平為重點,塑“江城門戶”,開展“三創一保”城市品牌創建。在鞏固保持國傢衛生縣城的基礎上,力爭2009年創建重慶市山水園林城市,2010年創建為重慶市文明城市,2012年創建為國傢生態示範區,最終建成高峽平湖中的園林城市和國傢森林城市。
  區位優勢日趨凸顯。水陸交通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有長江黃金水道,萬宜、奉溪高速公路。嚮東經萬宜高速公路直達巫山、通住宜昌,嚮西經萬宜高速公路直達萬洲、通往重慶、成都,嚮南經奉節長江大橋直達湖北恩施、通往湖南,嚮北經奉溪高速公路直達巫溪、通往陝西。溯長江而上經萬洲到重慶,順江而下抵武漢、南京、上海,是湘、鄂、渝、陝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
  永安鎮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79487男39781女39706家庭戶戶數25321家庭戶總人口(總)76420家庭戶男37767家庭戶女386530-14歲(總)178820-14歲男94490-14歲女843315-64歲(總)5629515-64歲男2776215-64歲女2853365歲及以上(總)531065歲及以上男257065歲及以上女2740戶口本地住在本地56414
  -
黑竜江省雞東縣永安鎮
  永安鎮隸屬雞東縣管轄。位於縣境東部,穆棱河北岸,北、東與密山市毗連。鎮政府駐地距縣城30公裏。永安鎮,以其駐地永安村得名。中華民國時期,屬密山縣管轄。原稱“朱傢段”,東北淪陷後期,設永安村。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設置永安區。1947年5月至9月底,設置永安縣時,為永安縣政府駐地。永安縣撤銷後,又劃歸密山縣管轄,1950年9月改為第十二區。1956年3月,撤區劃鄉,分設永安、永豐2鄉。1958年8月,將2鄉合併成立永安人民公社。1965年1月,正式劃歸雞東縣管轄。1984年4月,改設永安鄉。1985年5月,改為永安鎮
  永安鎮轄區西北部屬丘陵地帶,東南部為穆棱河衝積平原,土壤肥沃。鎮辦工業有糧油加工、製磚、亞麻廠和煤礦等,1992年鄉鎮企業總産值1710萬元。全鎮共轄永豐、永強、永寧、永紅、永東、永安、永久、永平、永政、永志、永新、永生、永立、永良、永鮮、永樂等16個村。1992年末全鎮總人口2.4萬人,其中非
  農業人口6528人;朝鮮、滿族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13%。鎮政府駐地永安村。
  永安鎮位於雞東縣東部,地理位置優越,境內有一條橫貫東西的鐵路,方虎公路穿過境內,交通十分便利。全鎮總面積為 134平方公裏,總人數24989人,耕地面積90826畝,林地60384畝,有11個行政村,4個居民委。2003年全鎮實現總産值2984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126元。
  
  230321104 永安鎮
  230321104001 永安社區
  230321104002 永豐社區
  230321104200 永安村
  230321104201 永平村
  230321104202 永東村
  230321104203 永紅村
  230321104204 永樂村
  230321104205 永豐村
  230321104206 永寧村
  230321104207 永生村
  230321104208 永力村
  230321104209 永新村
  230321104210 永政村
黑竜江省綏化市北林區永安鎮
  永安鎮位於綏化市北林區西部,距綏化市26公裏處,東接太平川鎮、綏勝鎮,南連西長發鎮、西靠紅旗鄉,北鄰連崗鄉。幅員面積108平方公裏,總人口26108人,總戶數6938戶,其中滿族人口數11396人,占總人口的45%。下轄7個村,19個自然屯,53個村民組。全鎮物産資源豐富,多年來一直是國傢的重要商品糧(米、稻、豆)、優質烤煙、無公害瓜菜、地夫子、生豬、大鵝、肉牛等生産基地。全鎮百分之九十五為黑土,土質肥沃,適於多種農作物生長,交通便利,綏肇公路東西橫貫境內,永哈、綏大、綏肇等多條綫路客車往返,直接連接着省城和油田。
貴州省習水縣永安鎮
  鄉鎮簡介
  永安鎮位於鳳岡縣西北部,距縣城約35公裏,面積119.3平方公裏,人口2.6萬人,轄四村一居,46個村民組,與湄潭縣馬山鎮、西河鄉、復興鎮、正安縣謝壩鄉接壤。全鎮平均海拔900米,境內多山地、丘陵,由於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和雲貴高原地區垂直性氣候的影響,鼕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熱量豐富,四季分明,全年日照時數1140小時,年平均氣溫14.2℃,年無霜期280天,年平均降雨量1380毫米,森林覆蓋率達48%。耕地面積1875公頃。人均耕地面積1.1畝,農民人均收入1700元。
  産業結構
  永安鎮現有“富鋅富硒”良種茶園近15000畝,無工業、化肥、農藥污染,現有茶葉加工廠六傢。該茶區生産的“仙人嶺”富鋅富硒茶葉,1994年榮獲“中國現代家庭消費品質量鑒評和最佳質量保健精品”金奬,其産品中鋅和硒的含量分別達到100PPM和2PPM,並富含17種氨基酸和多種微量元素,是非常理想的保健食品,被鳳岡縣列為有機茶葉進行申報,目前,有機茶葉的産地和産品認證申報工作正在積極的進行,可望在今年順利通過驗收。
  永安鎮結合實際,堅持“建設生態傢園、開發緑色産業”的發展戰略,着力實施“四緑”工程,即以營造緑色環境、建立緑色基地、實施緑色加工、打造緑色品牌為突破口,提出:“穩糧增油、突破煙豬、壯大茶葉、發展藥椒”的十六字工作思路,堅定不移地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在擴大基地規模,提高産品內在質量,形成了糧、油、煙、豬、茶等支柱産業和辣椒、中藥材等後續産業,促進了全鎮兩個增收和農業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舊貌新顔話天橋,天橋鄉位於鳳岡縣南端,距縣城70余公裏,是我縣最偏僻、最邊遠的鄉鎮,索有“鳳岡的西藏”之稱,全鄉轄3個村委會,一個居委會,58個村民組,5400多戶,總人口2.3萬多人,總面積152平方公裏,有耕地面積2.3萬畝,森林覆蓋率為37.6%。由於海拔相對高度差距大,最高海拔達1362米,故歷來就有“一山有四季、十裏不同天”的自然氣候。每到仲夏季節,當城市裏的人們為烈日炎炎的環境而煩燥不安時,被群山環饒的天橋卻仍然凍風習習,矯陽在這個緑色籠罩的鄉鎮裏,也無法施展它灼人的威力,讓人有置身於避署勝地的美妙感覺。
  連綿不斷的高山不僅阻擋了炎炎的烈日,也為天橋創造了一片獨具特色的景緻。鄉政府後山大約500畝的茶場裏,就隱藏着一片令人嘆為觀止的石林群,它們有的昂然挺立,如一把利劍要橫越長空、有的低垂頭顱,宛如溫婉的少女含羞帶笑,還有的左右相對,錯落有緻,形成一個天然的石門。倘若站在茶山壩部,一面受徐徐的涼風,一面欣賞這獨特的景緻,不得不讓人感嘆造物主的偏心,那掩映在緑色茶叢中的石林,又讓人懷疑是否哪個過路的神仙飛越此地時所點化的痕跡。
遼寧省大石橋市永安鎮
  永安鎮位於遼寧省大石橋市南郊,鎮政府駐永安屯,人口2.64萬人,面積53.7平方千米,轄19個村委會:西田傢屯、東田傢屯、碭石山、前輝莊、永安屯、三傢子、周傢屯、西兩軍、東兩軍、泉眼溝、大房身、孫傢屯、東賴傢屯、韓傢屯、進步、西植棉、東植棉、後輝莊、西賴傢屯。
  地處東經122°5′,北緯40°7′,半平原,半丘陵地帶,三面丘陵環抱,西部是平坦開闊之勢,永安河流經全鎮、哈大公路中長鐵路穿鎮而過。鎮政府駐地距大石橋市區5公裏,營口市27公裏,鮁魚圈區45公裏。
  永安鎮氣候宜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2660小時,無霜期164天,初霜期一般在10月8日左右,終霜期在4月17日左右,雨量適中,年降寸量727毫米,有效積溫3600度。春季多西南風,氣候溫和,相對濕度70%左右,季降水量120毫米左右;夏季氣溫較高但無酷署,降水集中,盛行東南風,相對濕度80%左右,季降水量427毫米左右;秋季涼爽,雨量適中,季降水量180毫米左右,相對濕度76%左右;鼕季較長,多東北風,年均結涼冰期140天左右,一般11月下旬開始結冰,翌年3月中旬解凍,地面結冰厚度1米左右。
  永安鎮在2000年新修了永安大街和興安路,2001年維修了金三路東段,三傢子至大房身的黑色環鎮路及鎮中心廣場南北出口。對哈大路工業園區兩側進行了緑化、美化。2002年維修了金三路泉眼段,從而使永安鎮的交通更加便捷、快速。新建商業網點20000平方米,完善了老手聯廣場的配套設施,強化了物業管理。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27536男14336女13200家庭戶戶數7675家庭戶總人口(總)27340家庭戶男14194家庭戶女131460-14歲(總)58270-14歲男32260-14歲女260115-64歲(總)1973015-64歲男1016415-64歲女956665歲及以上(總)197965歲及以上男94665歲及以上女1033戶口本地住在本地24554
廣東省肇慶市鼎湖區永安鎮
  永安鎮位於鼎湖區東南部,東距廣州60公裏,西面接廣利辦事處,南瀕西江河,北靠321國道。是我省著名水産和糧産鎮,面積80.5平方公裏,轄18個村民委員會,2個居委會,總人口2.9萬人,耕地面積33828畝。
  永安鎮是肇慶市規劃發展工業的重要基地,水陸交通方便,基礎設施完善,投資環境十分優越。永蓮公路貫通全鎮南北,南邊西江水運碼頭,北接321國道和三茂鐵路。鎮內村村通公路,交通運輸暢通無阻,設有西江水蓮碼頭,水路可直達廣州、香港、澳門和廣西、梧州、南寧,規劃中的肇慶深水碼頭距永安僅2公裏。城鎮設有工業園區、商業區、住宅區和配套完善的中小學校、醫院、廣播電視、程控電話、自來水廠、變電站等各項基礎設施,可確保外來投資者生産、生活及文化娛樂的需要。
  工業是永安鎮的支柱産業,近年來發展勢頭良好,私營企業、三資企業蓬勃發展,擁有紅木傢具、五金電鍍、塑料、彩色印刷、電腦機綉、機械等骨幹企業。“三高”農業欣欣嚮榮,盛産優質大米、肇實、脆肉鯇、桂花魚、羅氏沼蝦、竜眼、荔枝、芒果、香蕉、鮮雞蛋、乳鴿等。
  開通了程控電話、設有了11萬伏輸變電站、能源充足;供水量6000噸自來水廠。鎮城開發小區建設進展較快。商場、廣播電視大樓、衛生院門診大樓、教師住宅小區、敬老院及一批廠房、商住樓宇相繼竣工,新城區建設已具規模,成為該鎮經濟發展的新載體。
  永安鎮建國前後時期的情況
  建國前永安分為槎崗、槎貝、人和三鄉。建國初期屬第四區管轄,1952年分為13個鄉,1955年改屬第九區管轄。1956年小鄉合併為4個大鄉(永安、蓮塘、貝水、寶槎)。1958年初再把1個鄉合為1個鄉,名曰“永安”。1958年10月與沙浦、廣利聯合成立廣利人民公社,1959年10月,永安從廣利公社分出成立永安人民公社,轄人和、寶槎、槎西、貝水、岡陵5個鄉,83個行政村。1983改為區建製,1986年11月撤區建鎮。全鎮總面積208.96平方公裏,總人口51497人,自然村114條。1988年劃歸鼎湖區。
  永安鎮地處平原低塱區,建國前堤圍多决,受洪澇威脅面積較大。從1950年開始對豐樂大圍18.8公裏長的堤段,逐年加高加厚;完成聯圍築堤工程18宗,全長81.8公裏;完成環山開渠截洪排水工程10公裏,開涌4條,建成一級電動排灌站5座,裝機43臺,二級電動排灌站44座,總容量為8000瓦,建成解决易澇面積6.7萬畝的排澇工程;建成東、西、中引九坑河水灌溉工程3宗,全長34.5公裏;平整土地,完成田園方格化2.5萬畝;整治了排灌係統,降低了地下水位,解决了低塱成澇的威脅,使全鎮農作物旱澇保收。
  永安鎮是個魚米之鄉,有魚塘9100畝,耕地面積87386畝。建國初糧食産量為1285萬公斤,1980年堤高到3500萬公斤。1986年水稻種植面積20885畝,總産4034萬公斤。
  永安鎮2000年後的新情況
  2002年1月22日,貝水鎮人民政府被撤銷,貝水鎮並入永安鎮,轄地劃歸永安鎮,新鎮政府名稱繼續沿用“永安鎮人民政府”。新的永安鎮轄下村包括:永安村、橫槎村、桂溪村、夏江村、四股村、高蘭村、新朝村、大朗村、甫草村、江溪村、蒼南村、雙布村、新村村、岐洲村、大社村、貝水村、伍南村、長衝村、脈地村、鶴田村、竜灣村等。
  鼎湖區永安鎮自來水廠原來是設備簡陋的日産1500立方米的小型自來水廠。該水廠以往是直接將西江河的水抽到水池,投放沉澱劑後再將水抽到水塔加壓後經管網送到居民用戶去使用。這個過程衹起到淨水作用,而水中細菌的含量沒有得到控製,水質沒有得到保障。
  肇慶供水自2007年4月投資建設永安、蓮花一體化供水項目上馬以來,新建供水規模日産為10萬立方米的永安鎮新水廠的第一期工程正在緊張施工中。在新水廠還未建成之時,原來鎮建的水廠還要繼續運作,在這段時間,居民還要繼續大量用水。為此,肇慶市自來水公司的領導考慮到居民用水的安全問題,决定增加一臺新型的自動化二氧化氯發生器(華特2000型)在該鎮水廠製水過程中進行消毒殺菌。經檢測,水質全部達到國傢的衛生標準,從此水質有了保障。
  永安新水廠製水的主體工程設在永安鎮桂溪村蒼崗山頭,徵用面積23.17畝,總工程建築2720平方米,設計日供水量為10萬立方米,供給永安、蓮花兩鎮工礦企業和居民生活用水。
  據瞭解,永安工業園是鼎湖區一個大型工業區,位於貝水經濟技術開發區內,園區內現已有十多傢頗巨規模的陶瓷企業投産,有幾傢企業用水量多達500~600立方米/日,部分企業計劃需求水量1000立方米/日,但工業區內衹有一條DN100PVC由貝水開發區供給工業園區用水,連區內的生活用水都解决不了,更滿足不了企業的用水需求,各個企業衹好自行打水井取水。現各企業看到肇慶供水水管已安裝到該工業區,都紛紛表示希望永安新水廠盡快投産供水,以解决該工業園區用水難的問題。
山東墾利縣永安鎮
  永安鎮係革命老區。地處墾利縣東部,東臨渤海。轄53個行政村,6386戶,20695人,其中農業人口19335人,版圖面積446平方公裏,是我們的母親河--黃河孕育出來的既古老又年輕的一方沃土。
  明顯的區位優勢。永安鎮是山東墾利縣的中心鎮,是墾利縣城鎮建設一體兩翼之一,是勝利油田的主礦區。境內有省級幹綫公路永館路和博新路。沿東青高速公路和濟青高速公路到達濟南、青島僅需2個小時,南接全國第二大油田勝利油田和市政府駐地,西通勝利黃河大橋直達天津、北京,北沿東紅高速公路直達東營港到遼寧、瀋陽、大連等地,現已啓用的東營飛機場座落於該鎮境內,海運、陸運、空運便捷,形成了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完善。
  豐富的自然資源。境內有油氣井700餘口,油氣資源密集。全鎮擁有耕地4.3萬畝,荒鹼地草場面積25萬畝,發展畜牧業條件得天獨厚。淺海灘塗廣阔,海岸綫長達35公裏,灘塗面積16.1萬畝,適宜於魚、蝦、貝類的養殖,海淡水養殖面積達到10.57萬畝,是遠近聞名的河蟹之鄉。淡水資源豐富,境內大小水庫90餘座,蓄水能力達到5700萬立方米,城鎮生活與工業用水具有可靠保障,豐富的資源為永安鎮的經濟騰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強勁的經濟發展。農業形成了水産、畜牧兩大主導産業。東營市北郊工業園(永安工業園)建成,水、電、路、訊配套,工業經濟實現了新突破,通過實施"農業結構調整、工業強鎮、招商引資、小城鎮建設"四大戰略,促進了永安鎮經濟的迅猛發展。
四川省中江縣永安鎮
  永安鎮共轄19個行政村,219個農業合作社,99年末統計的農戶9919戶, 農業人口31034人,耕地面積26584畝,其中:田9143畝,人均占有耕地 0.86畝。
  農村種植業主要以糧 主,多經方面主要以養殖業的豬、蠶為主。
  中江柚起源於永安,迄今有近20年歷史。它以色、香、味、形獨具特色, 清脆甘爽,酸甜適度,馳名全川,是饋贈的佳品,具有廣阔的市場前景。
  近年來,永安鎮黨委、政府抓住契機,占據天時地利,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在大發展永安柚,將永安柚的發展作為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重點來抓,並全力以赴,為保持永安柚獨特色、香、形,建立永安柚母 本原地500多畝,並從栽培管理、銷售服務、規模優勢、果品質量上狠功夫,組織專業人員跟蹤管理,技術到戶,成立永安柚果品公司,註册 永安已初具規模,製作包裝箱,挖掘市場潛力,擴大知名度,實行産、供銷一條竜服務。
  到目前為止,永安柚在永安已初具規模,現有成片永 安柚3500畝,12萬餘株,純正優良挂果樹1.5萬餘株,年産柚子225噸,實現收入135萬元,預計5年過後僅柚子收入可達3000萬元。現有栽柚(50餘株)1畝以上,收入達3000元以上的種柚大戶150餘戶。
  每到金秋時節,漫山遍野柚樹成蔭,沉甸甸的果子如群星點綴,令人神往,來往客商絡繹不絶,爭相搶購,為永安農村面貌增添了一道亮麗景色。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34867男18182女16685家庭戶戶數10067家庭戶總人口(總)34008家庭戶男17775家庭戶女162330-14歲(總)66820-14歲男35610-14歲女312115-64歲(總)2533415-64歲男1325415-64歲女1208065歲及以上(總)285165歲及以上男136765歲及以上女1484戶口本地住在本地34322
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永安鎮
  人口數據
  永安鎮地處農安縣中心地帶,原屬安縣管轄,現已劃歸北川羌族自治縣,永安鎮古稱黃竜府。歷來是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中心。
  全鎮幅員面積4.5萬公頃,中小水庫12個,森林覆蓋率7%,下轄36個行政村,7個街道,擁有總人口197000人,其中農業人口90360人,占總人口46%,長白公路縱橫鎮區、是全縣的交通樞紐,與領縣市相通,是良好的人流、物流集散地。
  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日趨完善和健康發展,我鎮及時調整國民經濟發展戰略,把農業産業結構調整作為發展經濟的突破口,由傳統農業嚮經濟效益型農業轉變,初見成效,同時促進了二、三産業的發展。
  今年,我鎮農業總産值可突破10億,占國民經濟總産值59%,二、三産業總産值達到7個億,占國民經濟總産值的41%,財政收入2354000元,農民人均收入1600元。
  在種植業上,擴大了經濟作物的播種面積。今年,糧食播種面積240000畝,産量77900噸,其中玉米、高梁等201000畝,産量72000噸。經濟作物播種面積19400畝,産量500噸。主要銷售長、白兩市及周邊縣市。
  在畜牧業上,形成了規模經營。豬存欄100000頭,出欄70000頭;羊存欄5000衹,出欄30000衹;雞存欄2000千衹,出欄1000千衹;肉産量8000噸;蛋産量2000噸;奶産量10噸,主要産品除本省外,遠銷遼寧、黑竜江。養殖業已成為我鎮支柱産業,形成了養殖、加工、銷售一條竜。
  隨着種植業、畜牧業的發展,二、三産業迅速壯大。目前,我鎮擁有企業11524個,其中鄉企25個,個體私營業11499個,從業人數36520人。鄉鎮企業占主導地位,從事加工、製造、生産配件,年創産值69900元。二、三産業的迅猛發展,成了農業産業的發展後勁,實現了我鎮經濟良性循環。
  永安鎮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22670男11775女10895家庭戶戶數7137家庭戶總人口(總)22527家庭戶男11659家庭戶女108680-14歲(總)48420-14歲男25090-14歲女233315-64歲(總)1615615-64歲男840015-64歲女775665歲及以上(總)167265歲及以上男86665歲及以上女806戶口本地住在本地21637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區永安鎮
  永安鎮俗稱南溪口,位於高坪區南部,海拔高度:289米。嘉陵江畔,南廣公路橫貫其中,屬淺直地帶。全鎮轄11個行政村,71個社,總共人口10069人,耕地面積7千餘畝,林地面積5千餘畝,森林覆蓋率達35%以上。進年來,鎮黨委、政府創新理念,突出産業,優化環境,山、水、園、林、路、池、渠、房合理佈局,建路,建池、建園、建傢逐步推進,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協調發展。加快森林覆蓋,改善生活空間。近年來,該鎮通過實施退耕還林、環境緑化、沿江緑化、荒山造林及天保工程造林等工程,全鎮林地面積達5000餘畝,森林覆蓋率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空間得以淨化並不斷改善。
  
  永安鎮下轄村:民主村臨江村青林村永樂村永興村先鋒村前進村永立村共和村永豐村衛星村
  永安鎮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10378男5382女4996家庭戶戶數3257家庭戶總人口(總)10234家庭戶男5286家庭戶女49480-14歲(總)20830-14歲男11100-14歲女97315-64歲(總)743715-64歲男386015-64歲女357765歲及以上(總)85865歲及以上男41265歲及以上女446戶口本地住在本地9750
四川省自貢市沿灘區永安鎮
  永安鎮位於自貢市沿灘區腹心地帶,地處王(井)舒(坪)路中段,東與本區黃市鎮、劉山鄉交界,、南與聯絡、富全二鎮接壤,西與仲權鎮相鄰,北與興隆鎮毗連,距自貢市區16公裏,距區政府駐地13公裏,距自貢火車南站10公裏,內宜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並在鎮內設有出口,王舒路、永富路為連接外界的交通幹綫。
  永安鎮早在漢唐時期就是從益州(今成都)經敘州(今宜賓)、滇西至東南亞諸邦的“南絲綢之路”上的一個站口,宋元時代已形成有一定集市規模的驛站。永安鎮原名鰲頭鋪,因鰲毛二字近音,又有毛頭鋪稱謂,明末因戰亂與瘟疫踵接,曾一度衰退,清初經移民實川,場鎮又再度繁華,至清道光、鹹豐年間,此處成為自流井????和敘府土特産往返轉運的重要集散地,清同治年間始有鎮建製,相傳因一子殺父案,激起民憤,驚嚇官府,遂改鰲頭鋪為永安,以示永遠安定之意。
  永安鎮在建國前長期屬富順縣管轄,行政轄區多有變更。民國38年,富順縣設9區,置永安區,1958年組建永安人民公社,仍置永安區、轄永安、舒坪、黃市、聯絡、富全5公社。1959年,永安劃歸自貢市郊區。1962年新置永安街。1983年改公社為鄉,1985年撤永安鄉,永安街遂為辦事處,改置永安鎮
  永安鎮鎮域幅員面積34.4平方公裏,轄12個行政村127村民小組,兩個居民委員會。公安派出所、法庭、工商、稅務等單位設在鎮區內。醫療衛生機構健全,地區衛生院、鎮衛生院兩所醫院共有床位近100張,醫護人員100餘名,村村建立衛生站,農村初級衛生保健網絡已經形成。鎮域內共有中小學九所,擁有教職員工200餘人,在校學生近4千人。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25097男12833女12264家庭戶戶數6767家庭戶總人口(總)24873家庭戶男12703家庭戶女121700-14歲(總)54340-14歲男27370-14歲女269715-64歲(總)1766815-64歲男912215-64歲女854665歲及以上(總)199565歲及以上男97465歲及以上女1021戶口本地住在本地24305
山西省汾西縣永安鎮
  永安鎮(27個村委會):貼金、府底、古群、馬溝、南溝底、下山、太陽山、神符、澗底、前加樓、後加樓、吳傢嶺、趙傢坡、李安莊、馮村、洪原、南梧、東原、窯頭、窯鋪、道榮、貫裏、桑原、楊木溝、張傢窪、柏樂、獨霍。
No. 19
  面積 84.43平方千米,人口95548人。鎮政府駐西順街。轄24個村委會。由城關鎮、張莊合併,並更名。
No. 20
  轄 永發、敖牛、永德、永常、永安、永樂、永久、永巨、四傢子、巨有、靠山、新力、杜樂、杜興、哈拉沁15個行政村。
No. 21
  代碼 152224103: ~001永平居委會 ~200永發村 ~201敖牛村 ~202永德村 ~203永常村 ~204永安村 ~205永樂村 ~206永久村 ~207永巨村 ~208四傢子村 ~209巨有村 ~210靠山村 ~211新力村 ~212杜樂村 ~213杜興村 ~214哈拉沁村
No. 22
  鎮政府駐永安屯,人口2.64萬人,面積53.7平方千米,轄10個村委會:西田、東田、碭石山、輝莊、永安、三傢子、周屯、兩軍寨、大房身、孫屯、植棉。
No. 23
  231202104 永安鎮
  231202104001 永安街居委會
  231202104200 永安村
  231202104201 正黃三村
  231202104203 正黃五村
  231202104204 廂黃三村
  231202104205 廂黃四村
  231202104206 廂黃五村
  231202104250 正黃四村
黑竜江省雞西市雞東縣
  永安鎮位於雞東縣東部,地理位置優越,境內有一條橫貫東西的鐵路,方虎公路穿過境內,交通十分便利。全鎮總面積為 134平方公裏,總人數24989萬人,耕地面積90826畝,林地60384畝,有11個行政村,4個居民委。2003年全鎮實現總産值2984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126元。
  按照産業化生産、集約化經營、區域化佈局、規範化管理的要求,優質米水稻種植面積達到 6500畝占水田面積的80%,引資建成的天緑米業加工廠生産的天緑牌大米暢銷到北京、大連等地,實現了水稻産加銷一條竜。在方虎路兩側的6個村形成了瓜菜生産經濟帶,2003年蔬菜棚室面積發展到23萬平方米,糧經飼比例調整到45:52:3。
遼寧省營口市大石橋市
  一、地理位置:
  永安鎮位於遼寧省大石橋市南郊,地處東經122.5°,北緯40.7°,半平原,半丘陵地帶,三面丘陵環抱,西部是平坦開闊之勢,永安河流經全鎮、哈大公路中長鐵路穿鎮而過。全鎮面積50平方公裏,鎮政府駐地距大石橋市區5公裏,營口市27公裏,鮁魚圈區45公裏。
  二、自然條件:
  永安鎮氣候宜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2660小時,無霜期164天,初霜期一般在10月8日左右,終霜期在4月17日左右,雨量適中,年降寸量727毫米,有效積溫3600度。
  1、春季多西南風,氣候溫和,相對濕度70%左右,季降水量120毫米左右;
  2、夏季氣溫較高但無酷署,降水集中,盛行東南風,相對濕度80%左右,季降水量427毫米左右;
  3、秋季涼爽,雨量適中,季降水量180毫米左右,相對濕度76%左右;
  4、鼕季較長,多東北風,年均結涼冰期140天左右,一般11月下旬開始結冰,翌年3月中旬解凍,地面結冰厚度1米左右。
  三、交通條件:
  永安鎮在2002年村級公路已基本修繕一遍,對外交通十分便利,哈大公路中長鐵路穿鎮而過,鎮區距瀋大高速公路5公裏,距大石橋火車站6公裏,距營口港20公裏,距鮁魚圈港45公裏。
  四、生活服務:
  2002年永安鎮以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實施綱要》為重點,深入開展了“公民道德建設年”活動。文化中心戶活動更是豐富多彩,文藝場所遍地開花,群衆性自娛自樂活動方興未艾、文教事業蓬勃發展。全鎮教學環境不斷改善,教學質量明顯提高,中考升學率達到72%。大力加強了有綫電視普及工作,有綫電視入戶542戶。全鎮電話用量達到7000多部。
  五、基礎建設:
  永安鎮在2000年新修了永安大街和興安路,2001年維修了金三路東段,三傢子至大房身的黑色環鎮路及鎮中心廣場南北出口。對哈大路工業園區兩側進行了緑化、美化。2002年維修了金三路泉眼段,從而使永安鎮的交通更加便捷、快速。新建商業網點20000平方米,完善了老手聯廣場的配套設施,強化了物業管理。
內蒙古興安盟突泉縣
  永安鎮地處大興安嶺南麓,突泉縣最北部,東與吉林省煤窯鄉毗鄰。社會總面積416平方公裏,耕地總面積17.8萬畝,轄15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63個自然屯,總戶數6723戶、26893人。
  永安鎮位屬淺山丘陵區,山川秀美,景色宜人。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歸屬西部大開發範疇;111國道和省際大通道縱列從境內腹地通過,分別過境16公裏和26公裏,突洮油路、永寶水泥路、111國道—敖牛吉林出口路交通可利用順暢。120公裏鄉村道路四通八達,距烏蘭浩特市50公裏,突泉鎮54公裏。通訊發達,擁有移動、聯通支公司各2處;水電資源豐富,220千伏輸變綫從境內穿過;治安良好,社會穩定,群衆富裕。農牧林各業發展迅猛,資源豐富,可開展潛力巨大。六大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覆蓋全鎮,5000畝杜興裸地蔬菜基地遠近聞名;杜興設施農業種植、新立肉雞養殖、永發生豬繁育、敖牛食用菌栽植等産業項目致富效果明顯。農作物以玉米、大豆、葵花、高粱為主,奶牛、肉牛、絨山羊、二尾羊存欄6.5萬衹;梅花鹿、貉子、緑鳥雞、獺兔等特色養殖正悄然興起。有草原圍封10萬畝,荒山荒坡草原76萬畝,年産牧草6億斤,有林面積14.35萬畝,木材蓄積量24萬立方米。投資1700萬元的尾礦回收項目、永久五山頭多金屬礦勘探項目等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建設當中,永安鎮藴含無限商機。
No. 27
  轄:心源社區;永安、永明、紅旗、裏仁、民生、竜井、河塅、桂花、珠陵、福星、禮耕、荷華、和豐、萬傢、竜轉、珠山、水山、高中、梓江、長亭、石塅、車田、蘆塘、勝利、豐裕、石膏、永忠、壘田、菊花、麻場、楊閣、天星、督正、集中、白竹、扶正、西湖、獅潭、岐嶺、上排40個村委會。
湖南省長沙市瀏陽市
  永安鎮位於319國道長永高速端點,距瀏陽市和長沙市各30公裏,轄13個村(社區),557個村民小組,16818戶,5888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508人。總面積98.2平方公裏,其中水田3247公頃,農民人均所得收入為3600多元。
  永安鎮農業結構調整成效明顯,形成特色鮮明的種養業,農業基礎深厚,是我市農業強鎮。全鎮種植烤煙16000畝,是瀏陽市烤煙第一大鎮。2004年烤煙種植綜合考核獲全市一等奬。湖南中南工業公司、湖南天福打葉烤有限責任公司落戶永安,使永安烤煙生産有了堅持的技術後盾,形成産學研一條綫,為烤煙生産的進一步壯大和做強我市煙葉生産提供堅實基礎。
  發展養殖大戶是永安鎮養殖業的一大亮點。全鎮有種養大戶30戶,其中新五豐公司是全國唯一一傢以牲豬生産上市的公司,已有5年發展歷史,運用現代科學技術養豬,每年有四萬頭牲豬出口到亞歐地區。
  永安農業科技發達。超級雜交水稻高産栽培示範項目和國傢糧食豐收科技工程項目落戶永安,其中超級雜交水稻高産示範及超級稻新品種展示區110畝,展示品種達25種;國傢糧食豐産科技工程湖南水稻永安專項實驗區4450畝,內有核心試驗區200畝;超級雜交水稻新組合高産製種示範基地50畝;烤煙+超級雜交水稻栽培基地100畝。袁隆平院士曾多次親臨永安指導超級雜交水稻栽培技術,對永安的示範試驗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No. 29
  永安鎮位於鼎湖區東南部,東距廣州60公裏,西面接廣利辦事處,南瀕西江河,北靠321國道。是我省著名水産和糧産鎮,面積80.5平方公裏,轄18個村民委員會,2個居委會,總人口2.9萬人,耕地面積33828畝。
廣東省肇慶市鼎湖區
  永安鎮位於鼎湖區東南部,東距廣州60公裏,西面接廣利辦事處,南瀕西江河,北靠321國道。是我省著名水産和糧産鎮,面積80.5平方公裏,轄18個村民委員會,2個居委會,總人口2.9萬人,耕地面積33828畝。
  永安鎮是肇慶市規劃發展工業的重要基地,水陸交通方便,基礎設施完善,投資環境十分優越。永蓮公路貫通全鎮南北,南邊西江水運碼頭,北接321國道和三茂鐵路。鎮內村村通公路,交通運輸暢通無阻,設有西江水蓮碼頭,水路可直達廣州、香港、澳門和廣西、梧州、南寧,規劃中的肇慶深水碼頭距永安僅2公裏。城鎮設有工業園區、商業區、住宅區和配套完善的中小學校、醫院、廣播電視、程控電話、自來水廠、變電站等各項基礎設施,可確保外來投資者生産、生活及文化娛樂的需要。
  工業是永安鎮的支柱産業,近年來發展勢頭良好,私營企業、三資企業蓬勃發展,擁有紅木傢具、五金電鍍、塑料、彩色印刷、電腦機綉、機械等骨幹企業。“三高”農業欣欣嚮榮,盛産優質大米、肇實、脆肉鯇、桂花魚、羅氏沼蝦、竜眼、荔枝、芒果、香蕉、鮮雞蛋、乳鴿等。
  開通了程控電話、設有了11萬伏輸變電站、能源充足;供水量6000噸自來水廠。鎮城開發小區建設進展較快。商場、廣播電視大樓、衛生院門診大樓、教師住宅小區、敬老院及一批廠房、商住樓宇相繼竣工,新城區建設已具規模,成為該鎮經濟發展的新載體。
No. 31
  永安鎮 永安鎮位於墊江縣東北部,距縣城28千米。東接忠縣,北連周嘉鎮,西臨曹回鄉,南界高安鎮。面積97平方千米,人口42112人(2005年),其中農業人口40656人。轄永興社區,三河口、中峰、石口子、白鶴、魚竜、中心、尖岩、石坎、高坡、雙橋、清水、建新、鳳凰13個行政村,105個村(居)民小組,鎮政府駐過境路。墊普梁公路和瀘蓉高速公路貫境。境內建有馬頭灘、中堡灘電站。
  [代碼]500231105:~001永興社區 ~200三河口村 ~201中峰村 ~202石口子村 ~203白鶴村 ~204魚竜村 ~205中心村 ~206尖岩村 ~207石坎村 ~208高坡村 ~209雙橋村 ~210清水村 ~211建新村 ~212鳳凰村
  [沿革]1935年置梅傢鎮,1941年改永安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92年建永安鎮。1997年,面積94平方千米,人口4.2萬,轄魚竜、中心、嚮雲、雙河、石岩、花岩、蘇河、金鏊、新拱、中豐、協力、金山、長????、石口、永建、紅石、清水、雲竜、永明、鳳山、永豐、金竜、白山、萬年、紅嶺、尖岩、佛岩、飛馬、高嶺、茶山、建興31個行政村。
No. 32
  永安鎮 永安鎮縣政府駐地,是全縣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東與白帝鎮白帝村接界,西接朱衣鎮清水村,北臨白帝鎮高傢村,南面長江。面積31.8平方千米,其中城市建成區6.8平方千米;人口近14.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近8720人。轄朝陽、明良、新竹、竹枝、香山、康寧、茶店、明月、步雲、魚復10個社區,白帝、金盆2個行政村,165個居民小組。鎮政府駐長安街1號。
  境內長江設有港口、客貨碼頭,省道奉(節)(巫)溪和奉(節)恩(施)、奉(節)利(川)、奉(節)雲(陽)、奉(節)巫(山)公路在此交會。永安宮、諸葛亮八陣圖為三國文化遺址。為三峽工程移民搬遷鎮,老縣城整體淹沒;自1997年至2003年,城市居民逐步從老縣城搬遷到三馬山、寶塔坪落戶。全鎮共搬遷農村移民38537人,城市居民34041人,其中遷往浙江、福建等地653戶2665人。
  [郵編]404600 [代碼]500236116:~001朝陽社區 ~002明良社區 ~003新竹社區 ~004竹枝社區 ~005香山社區 ~006康寧社區 ~007茶店社區 ~008明月社區 ~009步雲社區 ~010魚復社區 ~200白帝村 ~201金盆村
  [沿革]為歷代府、州、縣治所。明、清屬北岸永裏,1925年置永安鎮,1951年改城關鎮,1981年更名永安鎮。面積14.8平方千米,人口5.8萬,轄十裏、桂井、白馬、茶店、校場、窯灣6個行政村和大菜園、北竜橋、大東門、考棚街、中華路、縣政路、小箭道、大南門、大西門、大橋10個居委會。
  2003年,將新城鄉的金盆村、萬年村、森林村一組和白帝鎮的瞿塘村、白帝村、關廟村及萬勝鄉的三臺村、清水村的五、六、七、十五、十六組匡傢溝以東等區域劃歸永安鎮管轄。調整後,永安鎮面積34.49平方千米,總人口10.288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883人,轄9個社區,2個村委會。2004年,永安鎮轄2個村委會,10個社區,面積31.8平方千米,總人口114922人,政府駐地在朝陽社區(長安街)。
  附:白帝城風景區位於奉節縣城東部,長江三峽西首。面積53.7平方千米,人口37125人。代管永安鎮和白帝鎮的1個社區和8個行政村,管委會駐地永安鎮巴原街,距縣城10千米。海拔175米-1200米。長江黃金水道、萬宜高速公路、渝巴公路橫貫境內,有寶塔坪旅遊碼頭是長江中上遊最具現代化的碼頭。
  漢朝曾在此設魚復縣,是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商貿物資集散地。2002年6月,奉節縣委、縣政府為推動全縣文化旅遊産業的發展,搞好移民搬遷,建設長江三峽旅遊後勤服務基地,批準設立魚復文化旅遊移民開發區;2004年10月,更名為白帝城風景區。
  白帝城風景區以旅遊、生態農業為主導産業。有白帝城、水旱八陣、杜甫草堂、唐城、宋城、依鬥門、夔門古象館、風雨廊橋,赤甲山、白????山、夔門、天鵝湖等景點,其中,白帝城景區為AAAA級風景名勝區,天鵝湖景區為AA級風景名勝區。
重慶市重慶市墊江縣
  永安鎮位於墊江縣東北角,東接忠縣,北連周加鎮,西臨曹回鄉,南界高安鎮,幅員面積97平方公裏,距離縣城28公裏。墊普梁公路和成都市至上海的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距瀘蓉高速公路進出口4公裏,境內與外界相通的公路均為三級水泥路,交通十分便利。
  全鎮轄13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05個村(居)民小組,總人口42112人,其中農業人口40656人。主産水稻、玉米、高粱、薯類及多種水果,適宜種植桑樹和畜牧禽養殖,是墊江“萬擔蠶繭”基地鎮,畜牧産業化建設基地鎮,白柚生産基地鎮,優質糧油生産基地鎮,素有“咂酒之鄉”的美稱。2005年全鎮國民經濟生産總值2.01億元,農業總産值達到0.98億元,鄉鎮企業總産值達到2922 萬元,全年財政收入254.5萬元,糧食總産量26100噸。
  全鎮有中學1所,小學2所,幼兒園1所,在校學生4500人,教職工191人。正規衛生院1所,村衛生站13個,衛生技術人員80人,村村實現了光纖、電話、公路三通。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蓬勃發展。
  永安鎮基礎設施齊備,電信、郵政、金融、供水供電、飲食娛樂、商業一應俱全。
重慶市重慶市奉節縣
  永安鎮位於奉節縣東部,長江中上遊北岸,瞿塘峽口西口。地理座標東經109°31’,北緯31°2’。在本縣,永安鎮東連馳名中外的白帝城,與白帝鎮白帝村接界,西與朱衣鎮清水村接界,北與白帝城風景區管委會高傢村接界,南面長江。全鎮幅員面積31.8平方公裏,轄2個行政村,10個社區居民委員會,165個居民小組。總人口134922人,其中農業人口13000人。永安鎮為中共奉節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駐地,轄區內有正科級行政事業單位82個,是全縣經濟、政治、文化活動中心。鎮黨委、政府駐朝陽社區長安街1號。
  永安鎮是奉節縣的經濟強鎮,移民大鎮。2005年,全鎮國內生産總值(GDP)達到5.2億元,比上年增長20%,固定資産投資總額達4.2億元,同比增長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6.4億元,同比增長20.5 %,財政收入達2636萬元,同比增長15.5 %。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5512元,同比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858元。全鎮以非公有製經濟為主體的鎮域經濟格局基本形成。有民營企業312傢,非公有製大戶51戶,個體工商戶6293戶,非公有製經濟總産值達13.9 億元,總收入達12.36億元。重慶新世紀百貨、德剋士、洋洋百貨、華泰百貨超市、千禧、秦媽火鍋等各種名店,森達、紅蜻蜓皮鞋、杉杉、羅蒙西服等各種名優品牌,紛紛入駐,形成了以商業大道一條街為主的強大商貿經濟圈。與此同時,全鎮農村經濟發展成績裴然。以圍繞城市服務提供水果、蔬菜、畜禽等優質農産品,在科技推廣上下功夫,成為全縣唯一一個重慶市級科普示範鄉鎮。臍橙種植區,在2005年“中國·奉節臍橙展示會”上評為優質臍橙基地,郭輝種植的臍橙評為“臍橙王”。
  永安鎮屬三峽移民全淹鎮,自1997年至2003年,全鎮共搬遷農村移民13000餘人,城市居民6萬餘人,工礦企業20多傢。截止2005年12月,全鎮1至4期移民全部搬遷安置完畢。一座嶄新的縣城已展示給世人。
  永安鎮是奉節縣的歷史重鎮,文化名鎮。永安鎮古鎮,傍大江,倚名峽,風雨近2000年,長盛不衰,兵傢視其為扼衝要塞,商傢視其為生財寶地,文人視其為靈感溫床,遊客視其為必到驛站。轄區內,有白帝城、紫陽城、唐城、宋城、劉備托孤的永安宮故址、八陣圖遺址、依鬥門、甘夫人墓、彭詠梧烈士陵園等古跡名勝,有杜甫、李白、劉禹錫等文人黑客留下的千古詩句。古往今來,演繹過無數文與武、悲與歡、生與死的人生劇,刻下一幅幅不朽的歷史畫捲。永安鎮因而成為三峽重鎮、歷史名城,旅遊大鎮。2004年創建為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創建為重慶市優秀園林小城鎮。
  永安鎮是奉節縣人居環境最好的鎮。自移民搬遷到新縣城建成後,縣委、縣府提出誠信奉節、魅力詩城、禮儀夔州,以一年達到衛生縣城標準,三年達到重慶市衛生縣城標準,五年內達到國傢衛生縣城標準,並以創建成山水園林城市為目標,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市民素質,改善人居環境,提高生活質量。2005年11月29日,順利通過重慶市衛生縣城達標驗收。轄區內,有完全小學8所,公辦幼兒園1所,中學4所,並引來重慶巴蜀中學,重慶八中等名校來本鎮落戶辦分校。有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縣婦幼保健院、縣計生服務站、鎮中心衛生院等醫療衛生單位20多傢,為市民入學、就醫提高了良好的條件。
  永安鎮是奉節縣交通最便利的鎮。有長江黃金水道,公路四通八達。渝宜高速公路奉節段貫通全鎮。距重慶446km,距宜昌202 km,距湖北恩施210km。是湘、鄂、渝、陝物資集散地。
  永安鎮黨委、政府一班人,帶領全鎮幹部群衆精誠團结、負重拼搏、開拓創新,形成了風正、氣順、勁足的良好風尚,全鎮“三個文明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近幾年,連年獲得全縣綜合考核第一名。
四川省成都市雙流縣
  永安鎮地處雙流縣牧山蜀風文化旅遊休閑走廊的中心地段,位於雙流縣城東南25公裏,距雙流國際機場19公裏,距成都市區25公裏,東臨錦江,西靠牧馬山,全鎮幅員面積56.75平方公裏。鎮內交通發達,基礎設施完善,民風淳樸,社會和諧,是全國造林緑化百佳鄉鎮。鎮內擁有全國造林緑化“千傢村”和國傢建設部確定的西南地區唯一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村。
  農傢“土九碗”是永安鎮久負盛名、具有傳統特色的鄉村美味,講究煎、炒、拌、蒸、煮等傳統做法。“啓席碗”素有“開味湯”之稱,養胃潤肺;“走油墩子”肥而不膩,是滋補佳品;“品碗湯”俗稱“百寶山珍”,清香可口,養氣和中,有醒酒之功效;“酥肉”塊大味美,讓人盡享爽食豪情。
  河鮮是永安遠近聞名的美食佳餚,以鱔魚、黃辣丁等河魚為主,佐以永安特製泡菜和牧山二荊條辣椒等特色佐料,香辣兼備,味鮮可口,合中餐特色和火鍋風味於一體,讓人食後拍手叫絶。
  永安鎮盛産水果。産量占成都市場三分之一的紅提葡萄,色澤紅潤,果肉晶瑩,青香甘冽,生津止渴,是永安鎮的骨幹水果品種。熱情好客的永安人民將於今年8月18日至28日舉辦“成都雙流、永安紅提葡萄節”,熱情邀請社會各界朋友共品葡萄美味,觀田園風光,玩湖邊垂釣,享河鮮佳餚,嘗農傢土九碗。
四川省自貢市沿灘區
  永安鎮宋置茆頭鋪,清置鰲頭鋪亦有諧音毛頭鋪,民國二十 七年設置永安鄉。順治十七年(1660年)間,老庚於亂,四川深 受茶毒,富順鄉民(永安屬富順管轄),逃死殆空。康熙到乾隆 中的百餘年間。(1681年——1975年)僑藉人實川開墾,古鎮乃次第 復興。解放初屬富順縣第七區區委、區政府所在地,1959年劃歸沿灘區,地處沿灘區的中心位置,距自貢市區12公裏、距區府16 公裏,於1994年被省委、省政府列為全省首批試點小城鎮之一; 境內有內江至宜賓高速互通式立交橋進出口,王貢路、永福路橫 穿轄區內,金銀湖出口離鎮政府所在地衹有1公裏,交通十分方便。
   鎮幅員面積34.4平方公裏,有12個行政村127個村民小組和 社區1個,農業戶數6017戶,農業人口21633人,其中城鎮居住人 口6844人,截止2004年底,全鎮農業可支配收入實現了2560元。 農村勞動力11300個,現有耕地面積14065.701畝(其中:田 10298.049畝,土3767.652畝),農民人均耕地0.65畝這裏土地肥沃,有利於農業産業化經營。全鎮地域屬中淺丘陵地區,最高海 拔453.3米,一般海拔380米左右,轄區有充足的水、電、氣資源,—水利資源豐富、有觀音壩、金銀湖、王溝、沙丘等四座小 一、二型水庫,總蓄水量86012萬立方米,境內有天然氣井2處; 自然條件優越、教育文化衛生設施齊備。有綫電視、通訊、天然 氣已在全鎮普及,有機械、紡織、建安、化工、供變電等城鎮企業,緑色生態觀光旅遊業已在金銀湖起步,草編、竹編業逐步形 成規模。目前我鎮有市級文物保護的閣樂祠文化大院,有充足可供開發的優惠存量土地。
   2004年,全鎮國民生産 總值18550萬元;財政收入44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560 元;糧食總産量10541噸。隨着農業産業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 特色種植業突出,建有彭石甘蔗示範基地;金銀湖伏季水果基 地、瓦市油樟基地、畜牧業以養雞、養豬、養牛、養羊為竜頭也 嚮産業化發展,一批種養殖大戶正在崛起。招商引資勢頭強勁, 新建了自貢市永安機械電器有限公司、—抓好了金銀湖旅遊區的引 資和規劃設計。全鎮擁有骨幹企業10戶,産值52000萬元,營業 收入47500萬元;完成國稅107萬元,完成地稅120萬元;固定資 産投入1500萬元。  
   鎮域內有市級示範職業中學1所,小學6所,幼兒園8所、—醫 院1所,教育廣播文化事業蓬勃發展,社會事業全面提升,特別 是古廟“門樂祠”,以其獨特的古韻與風貌,吸引了廣大遊人的觀賞。
四川省綿陽市安縣
  【概況】2004年,全鎮全年國內生産總值實現12569萬元,同比增長12.6%;農業總産值實現6901.1萬元,同比增長27%;工業總産值實現11432萬元,同比增長48.3%,其中;工業增加值達2858萬元,同比增長42.6%;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250元。國稅入庫96萬元,地稅入庫80.1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320元,達2575元。政策生育達到9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69‰
  2005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産總值14461萬元,同比增長15%;實現農業總産值7729萬元,同比增長12%;實現民營工業總産值17460萬元,同比增長32.3%;國稅入庫120.03萬元,地稅入庫90.100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到2802元,人均增收226元;人口政策生育率達到95.26%。
  【農村經濟迅猛發展】2004年,成功引進綿陽世興公司、長青農墾園藝場、農康生態養殖中心、都樂魔芋公司、躍進符片加工廠等企業帶動周邊農戶發展。落實了沼氣興建、新村改造等項目,使1000餘戶農戶受益。“四大基地”,長青無公害批杷基地,新石光輝蠶繭基地,土橋、永明磨芋基地,分水、新石草紙業基地和“五大特色項目”躍進小金山農科生態觀光農業,農康生態養殖業,山區中藥材種植業,躍進肉鴿養殖業,工農奶牛養殖業,共帶來産值約400餘萬元。嚮西南石油局、劍南磷化工化司、石材廠等多傢企業輸出農村剩餘勞動力約200名。
  2005年,在小金山國傢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園、農康生態養殖場等外來企業的帶動下,年出欄生豬50頭以上的養殖大戶已發展到3戶,年産土雞500衹以上的養殖大戶已發展到3戶;年産肉鴿2000衹以上的養殖大戶發展到1戶。為提高農民的就業技能,共培訓各類專業技術核心農戶纍计達110戶。全面貫徹落實糧食補貼政策,讓農民直接從中受益171.9萬元,人均受益90.43元。並在長青、分水新村實施扶貧工程。一、二、三産業比例由上年的22:48:30調整為20:53:27。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繼續實施工業強鎮戰略】2005年,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500萬元。新增企業5個,新增産值800萬元,全年實現企業總産值800萬元,同比增長25%。全鎮工業企業已發展到188傢,其中,年産值超過1000萬元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發展到4傢,産值超過500萬元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到4傢。
  【小城鎮面貌日新月異】2004年,加大小城鎮建設力度,新建落成了300米新幹道,拍賣轉讓了約5600平方米的沿街門面,建成了農民新居一條街。自來水廠已投入生産,新客車站開始營運。豐富群衆生活,在飛山、分水等村,組織了一支百餘人參加的文藝表演隊伍,參加演出數十場。
  2005年,采取置換存量土地的方式,重點實施了新街緑化和集鎮亮化工程。共栽種風景樹225棵,安裝路燈46盞。在長青、分水、躍進、嚮陽、飛山、光輝、土橋、永明等村,實行改水、改院、改廚、改厠,興修水利、村道、村通等工程。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區
  永安鎮俗稱南溪口,位於高坪區南部,嘉陵江畔,南廣公路橫貫其中,屬淺直地帶。全鎮轄11個行政村,71個社,總共人口10069人,耕地面積7千餘畝,林地面積5千餘畝,森林覆蓋率達35%以上。進年來,鎮黨委、政府創新理念,突出産業,優化環境,山、水、園、林、路、池、渠、房合理佈局,建路,建池、建園、建傢逐步推進,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協調發展。加快森林覆蓋,改善生活空間。近年來,我鎮通過實施退耕還林、環境緑化、沿江緑化、荒山造林及天保工程造林等工程,全鎮林地面積達5000餘畝,森林覆蓋率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空間得以淨化並不斷改善。
  A:做好企業協調,強化污噪治理。近年來,蘭天化工集團、南充化機、玻璃廠、萬機頁岩磚廠、宏發紙廠等企業陸續入駐我鎮,對帶動地方經濟起到了較好的推動作用,但工業生産的廢渣、廢水等給群衆生活帶來一定影響。
  B:加快旅遊開發,培育經濟亮點,近年來,鎮黨委政府按照區委、政府,以“果為核心,路為重點、園為載體、戶為主體”的思路,成功打造了青林産業新村及青林景區,同時將張瀾改舊修建納入景區建設,一道農業生態觀光旅遊的亮麗風景綫正在形成。
  C:大力發展水果種植,成為農民的主要經濟點,全鎮廣柑為主導産業大力發展優質水果,現在全鎮廣柑果園面積約為1.2萬畝優質示範園近2000畝,同時加強對其他果樹的新栽及管理切實富裕當地老佰姓的生活。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
  通江縣轄鄉。民國置永安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於縣境北部,距縣府48公裏。面積59.4平方公裏,人口0.9萬。通(江)鎮(巴)公路過境。轄得漢城、縣壩、何傢溝、竜漢埡、小坪、羅坪、擂鼓城、羅傢壩8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鄉鎮企業有運輸、建築、建材、加工、農機修理、釀造等業。農業主産水稻、小麥、玉米。
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
  永安鎮地處習水縣南面,距縣城58公裏,轄8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82個村民組、6029戶,其中農業戶5554戶,總人口26089人,其中農業人口23412人,城鎮人口2667人。行政區域內居住苗、漢兩個民族,區域國土面積109平方公裏,總耕地面積18901畝,人均占有耕地僅為0.8畝。轄區內貯藏有豐富的煤炭、重晶石等礦産資源,旅遊資源開發潛力巨大。
No. 41
  轄:社區居委會(永安);村委會(關河、永新、永安、新圩、大同、聯誼、西閆、三周、同豐、聚永、和豐、永聯)。
大石橋市永安鎮名片-遼寧省營口市
  永安鎮座落於遼寧省大石橋市南郊,素有“鎂都鋁鎮”之稱。永安鎮經過幾年來的不斷建設,鎮容、鎮貌煥然一新,已初具現代城鎮模式,鎮內交通便捷,哈大公路及中長鐵路穿鎮而過,西臨瀋大高速公路,自然環境優越,對經濟發展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新的世紀,永安鎮堅持狠抓機遇、深化改革、促進發展、保持穩定的基本方針,以強鎮富民為目標,發揚團结、務實、爭先的永安團隊精神,高舉旗幟,解放思想,艱苦奮鬥,積極實施科教戰略,加快以科技園區為重點的區域經濟發展步伐,重點建設以永壯工業園,榮源公司為竜頭的高新科技産業及以鑫興肉牛産業有限公司為竜頭的現代農業,以金牛山和青竜山緑色生態園為竜頭的旅遊業。
   永安鎮竭誠歡迎國內外廣大投資者前來共謀發展!
瀏陽市永安鎮名片-湖南省長沙市
  永安地處瀏陽西北部和長沙市東郊,距瀏陽和長沙各30km,319國道穿境而過,長永高速公路直達永安,距黃花國際機場僅8km,區位優勢極為明顯,永安工業區榮登省級工業小區行列。具備接受大中城市輻射的容納力和吸引邊遠地區的嚮心力。境內基礎設施完善,水、土地、勞動力、礦産等資源豐富。
  永安鎮吸引了近2億元資金投入到小城鎮建設,拉通硬化了永豐公路、新河路、光明南路、市場路、完善了商業新街及其它街道的“四化”設施,形成了以“兩橫四縱”為骨架的城建格局。永安鎮工業經濟的主導地位得到進一步發展,形成了汽配、建材、紡織、冶煉等多業並舉的格局,涌現了湘豐鋅業有限公司等規模企業和瀏陽車架二廠等一批精品企業。汽車零部件産業實現了機械生産,規模生産,正朝着建設我國知名的汽車零部件生産基地和集散地邁進。
  永安鎮以烤煙、奶牛為突破口,以長沙捲煙廠、長沙市賓佳樂乳業有限公司等為竜頭企業,農業結構實現從糧豬型結構,嚮多元化現代化農業結構轉變。特別是優煙開發已成功創建省國際型煙葉開發示範區品牌,總規模達14000畝。永安經濟建設硬環境有了極大的改善,萬噸自來水廠,萬門程控電話,11萬伏變電站,長沙市級示範性學校,一甲醫院相繼建成,先後引進了省731辦公室,湖南五豐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湖南天聯復合材料有限公司,黃花機場後勤保障基地、桂花湖商務會所、瀏陽國傢糧食儲備庫等多個項目,永安的開放型經濟輪廓已經顯現。
英文解釋
  1. :  Yong'an Town
近義詞
永安鄉, 永安滿族鎮, 永安, 永安滿族
包含詞
永安鎮市場路商貿城綏化市永安鎮亞麻廠
分類詳情
張開嚮陽村張開長山村張開新街村張開永豐社區張開益民村
張開長亭村張開桑園村北街村太平村太平村
中心村雙橋村西湖村躍進村南關村
靠山村東關村永樂村永豐村永樂村
土橋村永樂村永豐村桃園村張傢窪村
新村村鳳凰村鳳凰村前進村前進村
永和村豐收村永和村下鎮村勝利村
光輝村萬傢村張莊村竜江村周傢村
府南社區集中村雲竜村分水村先鋒村
北街社區紅旗村鬆柏村小崗村永新村
三周村永聯村新華村窯頭村南街社區
永安村永寧村永安村永新村永安村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