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具有共同語言、地域、經濟生活及其表現於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共同體。是人們在一定歷史發展階段形成的。如原始民族 、古代民族 、近代民族 、現代民族 。習慣上指以地緣關係為基礎的一個國傢或地區的人們共同體,如中華民族 、阿拉伯民族 等。 指歷史上形成的、處於不同社會發展階段的各種人的共同體 泛指歷史上形成的、處於不同社會發展階段的各種人的共同體。如:原始民族 ;古代民族 ;現代民族 ;中華民族 。 特指歷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於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人的共同體。如:少數民族 ;多民族 的國傢。 在中國古代典籍中,用來表達類似「民族 」概念的語詞,為數不下數十種,既有「民」、「族」、「種」、「部」、「類」等單音詞,也有「民人」、「種人」、「民群」、「民種」、「部族」、「部人」、「族類」等雙音詞,獨獨未見「民」「族」二字連綴並用成詞者。(韓錦春、李毅夫,1984:36)目前已知漢語中最早使用「民族 」一詞者,見諸1837年西洋傳教士編纂之《東西洋考每月統計傳》所刊<喬舒亞降迦南國>一文。2(方維規,2002:2)茲後王韜與康有為所編《強學報》中,分別都曾使用過這個詞彙。(彭英明,1985:8-9)不過,「民族 」一詞在中國之廣泛流傳,則是遲至二十世紀初期之事,而此時一般所使用者,卻與上述的語言先例略無瓜葛,而是藉自明治維新時期日本知識分子拼湊「民」、「族」二字,以對譯西文nation一詞所成的漢語新詞。易言之,吾人今日習用之「民族 」一詞,實為一翻譯名詞,也是十九、二十世紀之交,中、西、日等不同文化係統間跨語際(translingual) 文化實踐的特殊産物。(Liu, 1995)
“......學術界普遍認為:作為中國現代學術上頻繁出現的“民族 ”術語和概念根源於西方。這便是今人探討和解讀“民族 ”術語和概念時大多先從西方“民族 ,術語說起的原因之一。現代英文、法文、德文中含義為“民族 ”的術語有“people”、“nation”、“nationality"、“race "、“ethnic group" ,"yolk”等,它們大多起源於希臘語、古意大利語和拉丁語。英文“people”一詞(現代含義包括人、人民、民族 、人類、公民、民衆、種族、黎民、百姓等)源於拉丁文“populus”一詞。西方語言學家一般認為拉丁文“populus”一詞來源於現已消失的伊特魯裏亞語(意大利中西部古國語)。由於伊特魯裏亞語的語源關係一直未得到解明,因而無法解明拉丁文“popu-lus”出自伊特魯裏亞語的何詞何義。"populus”一詞的本義為“震動、顫抖、沙沙響、沙沙聲”,與希臘文的"pallo"嘈雜、喧嘩、沙沙響、沙沙聲)同義;而“popu-lus"引申義指“人、人民、市民”,一般指“在古羅馬公共廣場上聚會於樹蔭下的人”。......【摘自黃現璠遺稿 甘文傑、甘文豪整理《試論西方“民族 ”術語的起源、演變和異同(一)》,廣西社會科學,2008年第1期(總第151期)】
正因傳統漢語中並無足以適切表達「民族 」概念的語匯,中外學界對於前近代中國是否有過堪稱「民族 主義」的政治 / 文化概念,遂亦不免各持一辭,相爭不下。一般來說,中文學界的學者大都根據《左傳》「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嚴夷夏之防一類的話語,認為中國人的族群與文化之自我辨識(self-identification)確立甚早,中國民族 主義思想的歷史淵源,可以遠溯先秦;因而晚清以來的民族 主義思想,「並不是由西方NATIONALISM一字直接譯來」,而是「一種時代的醒覺與反應」,其效應所及,殆不過「使傳統民族 思想之內容有所擴充」而已。(王爾敏,1970:209,229;李國祁,1980:21)然而,如羅志田所指出者,「族類」觀念所構成的「夷夏之辨」,並非如近代「民族 」概念對外深拒固閉的嚴格界綫(hard boundary),而是因勢而異,漂移不定的柔性界綫(soft boundary)。《左傳》上固然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說法,同時卻也明白宣示「入於夷狄則夷狄之,入於中國則中國之」的信念,易言之,這種觀念原即揉雜着「種族」與「文化」兩層不同意涵,何者較占優勢,端視漢族與其它族群相對勢力的強弱而定。大略而言,歷代漢族政權強盛時,常常是以文化優劣作為區分華夷的標準;反之,季世勢衰,則轉而強調血統的傳承,以「堅夷夏之防」。(羅志田,1998:35-60)就此而言,族類,充其量衹是一個高度含混,難以明確界定的概念。也正由於族類觀念內在的曖昧性,傾嚮中國民族 主義自發論的論者,也往往偏好刻意彰顯傳統中國「民族 意識」中包容性相對較強的文化側面,乃至視之為一種「原型的」(proto)文化民族 主義。3 (餘英時,1988:18-21)
【概述】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 國傢。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的劃分,中國目前有漢族、藏族、滿族、蒙古族、維吾爾族、回族、壯族等56個民族 。漢族是中國人口最多,地域分佈最廣的民族 。漢族廣泛分佈在全國各地,其中主要集中在東北、華北、華東、中南、甘陝以及雲貴川渝等地區。根據中國大陸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大陸總人口為129533萬,其中漢族占91.59%。其他55個民族 統稱為“少數民族 ”。藏族主要分佈在西藏、青海、四川和雲南等地;滿族分佈在東北;蒙古族主要分佈在內蒙古自治區;維吾爾族主要分佈在新疆;回族主要分佈在寧夏;壯族主要分佈在廣西。臺灣當局將大陸通稱的臺灣高山族稱為原住民,並將其劃分為12個民族 。中華民族 僅僅是一個政治概念和政治宣傳,並非人類學社會學裏的民族 。
民族 (ethnic group / ethnogenesis / ethnos●nation●people●race)
民族 是指人們在一定的歷史發展階段形成的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於共同的民族 文化特點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
“民族 ”一詞使用非常廣泛。但不同場合,其所表達的含義也有所不同。一種是廣義的,泛指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處於不同歷史階段的各種共同體,如原始民族 、古代民族 、近代民族 、現代民族 、土著民族 等,甚至氏族、部落也可以包括在內。或用以指一個國傢或一個地區的各民族 ,如中華民族 、阿拉伯民族 等。另一種是狹義的民族 ,指資産階級民族 和社會主義民族 ,即指各個具體的民族 共同體。如英吉利人、德意志人、法蘭西人、漢族、蒙古族、滿族、回族、藏族等。
民族 屬於一定社會發展階段的歷史範疇,不是在人類社會一開始就有的,而是當人類歷史發展到一定時期纔産生的。同樣,隨着社會的發展,到了一定的歷史時期,民族 就會消亡。民族 形成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民族 語言、民族 心理、民族 精神、民族 經濟和生活,即民族 文化、民族 特徵形成的過程。民族 形成之後,各民族 在共同發展和共同繁榮的過程中,共同性必然越來越多,差異性越來越小,民族 同化、民族 融合的因素也就逐漸增加,最終達到民族 差別的消失,即民族 融合的實現,人類又恢復到無民族 差別的狀態。但這不是恢復到史前史期那種無民族 差別的狀態,而是在高級形態上的恢復和發展。
中國自古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 國傢。數千年來,曾有許多民族 活躍在各個時期的歷史舞臺上。經過長期的分化、融合和發展變化,最終形成今天漢族和55個少數民族 並存的局面。
中國共産黨歷來十分重視民族 和民族 問題,無論是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民族 獨立、民族 解放的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和平時期,始終把解决我國的民族 問題,把尊重、團结和幫助各族人民共同發展繁榮作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並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過程中,以馬剋思主義為指導,創立和發展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 理論和民族 政策,在中華大地上建立起了一個空前的、各民族 平等、團结的社會主義民族 大家庭。
中國共産黨的民族 政策主要包括:民族 平等和民族 團结政策、民族 區域自治政策、少數民族 地區社會改革政策、少數民族 人口政策、加快發展少數民族 經濟建設政策、培養和使用少數民族 幹部政策、尊重和發展少數民族 語言文字的政策、尊重少數民族 風俗習慣的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等。
為廣泛宣傳和貫徹落實黨的民族 理論與民族 政策,國務院、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及各級地方政府都設立了民族 事務委員會等主管民族 事務的工作部門。在民族 聚居區建立了3級150多個民族 自治地方。在北京等地建立了民族 出版社、《中國民族 》雜志社、《民族 畫報》社等多傢民族 類新聞出版和宣傳機構,出版了大量的優秀圖書和報刊雜志。在北京等地建立了13所民族 學院和衆多的民族 研究所等教學、科研機構,為民族 地區培養了大批建設人才,涌現出大量科研成果。
從世界範圍來看,作為一個多民族 大國的執政黨,中國共産黨的民族 理論和民族 政策是最科學和完善的,中國的民族 問題是處理得最好的。56個民族 間平等、友愛、團结、互助的民族 關係是最穩定和牢固的。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 的未來將更加輝煌、燦爛!
【民族 】
人們在歷史上經過長期發展而形成的穩定共同體。中國古代無此詞,衹用“族、族類”等形式來表達相同或相似的含義。西方印歐語係各種文字的“民族 ”一詞,多源於希臘文ethnos,意即依靠歷史、語言或種族的聯繫而被視作整體的人群。日本明治維新以後,藉用漢語文的“民”、“族”兩字翻譯西方語言中的Nation一詞,並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傳入中國,隨着中國民族 民主革命運動的興起而被普遍使用。民族 有廣、狹兩義。廣義的或泛指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處於不同歷史階段的各種共同體(如原始民族 、古代民族 、近代民族 、現代民族 等),或作為一個區域內所有民族 的統稱(如美洲民族 、非洲民族 、阿拉伯民族 等),或作為多民族 國傢內所有民族 的總稱(如中華民族 )。狹義的專指在資本主義上升時期斯大林於1913年給民族 下的定義:“民族 是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於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人們共同體”。目前,全世界約有大小民族 2千多個,其中中國有56個,包括漢族和55個少數民族 。
【少數民族 】
在中國,除漢族以外的其他各民族 的統稱,即人口數量上占少數的民族 。具體包括已識別的蒙古族、滿族、朝鮮族、赫哲族、達斡爾族、鄂溫剋族、鄂倫春族、回族、東鄉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裕固族、維吾爾族、哈薩剋族、柯爾剋孜族、錫伯族、塔吉剋族、烏孜別剋族、俄羅斯族、塔塔爾族、藏族、門巴族、珞巴族、羌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納西族、景頗族、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德昂族、獨竜族、基諾族、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壯族、瑤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土傢族、黎族、畲族、高山族55個少數民族 及一些未識別的民族 。總人口約10643萬,占全國總人口的8.41%(2000年人口普查數據)。 着漢民族 服飾的標準漢族美女中國各民族 的總稱。“中華”一詞,與“中國”、“華夏”相通,兼有族名、國名等多重含義。歷史上曾專指漢族,至近代,用以指稱包括歷史上居住於當時中國境內的一切民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經過民族 識別,中華民族 包括漢族和蒙古族、滿族、朝鮮族、赫哲族、達斡爾族、鄂溫剋族、鄂倫春族、回族、東鄉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裕固族、維吾爾族、哈薩剋族、柯爾剋孜族、錫伯族、塔吉剋族、烏孜別剋族、俄羅斯族、塔塔爾族、藏族、門巴族、珞巴族、羌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納西族、景頗族、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德昂族、獨竜族、基諾族、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壯族、瑤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土傢族、黎族、畲族、高山族56個民族 。共有129533萬人,其中漢族人口最多,有115940萬人,占總人口的91.59%。少數民族 10643萬人,僅占總人口的8.41%(2000年人口普查數據)。在臺灣漢族占總人口的98%;在香港和澳門漢族分別占總人口的95%和97%。少數民族 10643萬人,僅占總人口的8.41%(2000年人口普查數據)。從分佈來看,漢族聚居中原,遍布全國,少數民族 主要分佈在邊疆地區。56個民族 和睦相處,形成了以漢族為主體的大雜居、小聚居的局面。 指歷史上存在過的而現在已經不存在了的民族 ,或將資本主義以前的民族 ,包括原始社會的民族 、奴隸社會的民族 和封建社會的民族 ,統稱為古代民族 。“古代民族 ”的提法是相對於“現代民族 ”而言的,通常是按照古代史和現代史的分期來劃分的。 各民族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出來的帶有該民族 特點、反映該民族 歷史和社會生活的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通常是指精神文化方面,主要包括語言、文學、科學、藝術、哲學、宗教、風俗、節日等。當民族 共同體在人類歷史上形成並區別於其它各種人們共同體的類型以來,文化總是表現為各不相同的乃至千差萬別的民族 文化。任何文化與文化創造都是以民族 與民族 社會為根基的,沒有民族 社會生活的沃土,文化便無由生根。文化使民族 與民族 社會得以形成,為它提供最廣泛的物質和精神以及其它方面的基礎,並以其整體的內部結構和完整的外部面貌執行民族 區分功能。在民族 文化的內部結構中,存在着多種多樣的背景,階段、階層、等級、各種利益集團以及語言、宗教等等,都可能導致文化的存在與發展,但衹要一個民族 或民族 社會仍然存在,它就總會具有某種共同的民族 文化。 狹義上的中國民族 音樂指的是漢族音樂,簡稱“民樂”。中國的少數民族 音樂卻有着更多的樣式和內容,如藏族音樂、蒙古族音樂、壯族音樂等。
漢族音樂
漢族音樂代表<<中國婚禮進行麯>>也被稱為中國的<<親嘴歌>>.是中國農村地地道道的娶媳婦歌,歌詞是以北方方言<包括河北,北京,天津,黑竜,吉林 遼寧 ,山西,山東,內蒙古自治區 ,河南 等地方>為主,是用咱中國傳統的鄉音演唱的,讓人一聽就有親切感,尤其最前面的那一段童謠會勾起許多中老年人的美好童年回憶,讓人感慨萬千,讓人回味無窮.歌麯雖然是土了一些,可以說是土的掉渣,可是這個土恰恰是歌麯的特色,優點和耀眼之處,也是歌麯最有價值和意義的地方.因為咱們就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咱們離不開土.土是一種美,土是一種自然,土是一種淳樸,是我們中國人靈魂和本質的體現和象徵.
其它代表音樂歌麯有茉莉花 , 牧羊歌,蘭花草, 小白菜, 蘭花花,刨洋芋走絳州, 蘇武牧羊, 北京的金山上 ,北京有個金太陽 ,鳳陽歌 ,鳳陽花鼓 ,收秋 ,大紅棗兒甜又香等。
藏族音樂
藏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 ,他們的歌麯旋律優美遼闊、婉轉動聽。藏族音樂大體上可以分為佛教音樂和民間音樂。佛教音樂中最著名的是喇嘛唱的無詞的歌頌麯調。
藏族民歌高亢嘹亮,聽起來就有高原藍天遼闊的氣象,麯調悠揚,但也是以五聲為主。歌舞形式有“果諧”、“果卓”(鍋莊)等。藏族音樂的一些元素被漢族和西方音樂所吸收。有一些漢族歌麯作者模仿藏族音樂的特點創作了一些諸如《逛新城》、《青藏高原》一類的歌麯。近年來,西藏的藏族歌麯也融入了其它音樂的元素。著名的藏族歌手除了纔旦卓瑪和主要演唱漢語歌麯的韓紅外,還有容中爾甲、亞東、瓊雪卓瑪等大量在藏區知名度很高的歌手。
正規戲劇方面,現在已經挖掘整理演出了藏族傳統歌劇《格薩爾王》。
滿族音樂
中國的東北和北京等地是滿族的聚居地。滿族最有名的民間樂器是源自清朝的八角鼓。滿族的搖籃麯《悠悠紮》等作品很著名,經常被用現代的漢語翻唱。
蒙古族音樂
蒙古族民歌分“長調民歌”和“短調民歌”。 “長調”有許多無意義的諧音字拉長唱腔,有草原空闊的風格。最有特色的樂器是馬頭琴,是一種拉弦樂器,由於琴柱上一般都雕刻一個馬頭裝飾,所以由此命名。
壯族音樂
壯族聚居區廣西是民歌的故鄉,男女青年經常對歌,有人甚至說壯族人一生唱歌的時間比說話的時間長。壯族民歌基本和漢族音樂風格相似,以五聲音階為主。歌詞有明顯的對仗格式,內容則以象徵、比喻等手法表述,以生活中的交流為主,有時歌詞也引用中國古典故事和典故。 壯族音樂可以在電影音樂劇《劉三姐》中一窺其妙。
傣族音樂
傣族音樂和南亞地區緬甸、泰國的音樂風格類似,麯調婉轉柔美,典型的樂器是葫蘆絲和象腳鼓,葫蘆絲獨特的音色一演奏就是傣族的音樂風格。
納西古樂
納西古樂是在雲南麗江納西族老人中間演奏的音樂,據說是從明朝時中原地區傳入的,由於當地原來交通不便,和外界交往不多,始終原汁原味地流傳下來,現在衹有一批老人樂隊可以演奏,正在培養接班人,是中國14世紀音樂的活化石,受到音樂界的廣泛關註。
侗族音樂
侗族“大歌”是中國唯一采用和聲的民歌係統,基本為女聲無伴奏合唱,由各聲部嗓音的和聲配合非常和諧,曾在國際引起轟動,並多次獲奬。
維吾爾族音樂
維吾爾族音樂基本是阿拉伯音樂風格,非常註重節奏,用手鼓可以打出多達幾十種不同的節奏,樂器主要是適合在馬上彈奏的都它爾和熱瓦甫,最大的是鼕不拉。維吾爾族的傳統音樂《十二木卡姆》包羅萬象,是許多民間音樂的源頭。
塔吉剋族音樂
塔吉剋族音樂和漢族音樂有較大的區別,善於運用半音,旋律婉轉多變,如同山鷹高鳴,最典型的是作麯傢雷振邦為電影《冰山上的來客》配的歌麯,完全運用了塔吉剋民歌的旋律。
朝鮮族音樂
朝鮮族音樂和朝鮮、韓國的音樂基本相同,主要樂器有長鼓和伽倻琴。伽倻琴類似中國古代的箏,比現代的箏小,彈法也不一樣,是放到盤坐的膝蓋上彈。音樂旋律有其獨特的風格。 亦稱“民族 起源”。指民族 在人類歷史上産生的時間及其在産生前的發展過程,亦可指某個具體民族 的起源與形成過程。民族 並不是一有人類就有的,而是在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纔産生的。人類最早的社會集團是原始群,隨着生産力的發展和生産的需要,纔結成穩定的集體——氏族。當時,最現實、最方便的紐帶是血緣關係。幾個親屬氏族又結合成部落。二次社會大分工破壞了氏族部落內部的血緣關係,在更大規模上以地緣關係結合成規模更大的共同體——民族 。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聯盟→民族 ,這是民族 形成的一般規律。關於民族 的形成時間,由於國內外學者對“民族 ”一詞涵義理解的不同,主要有4種不同的意見:①原始社會形成說。認為民族 形成於原始社會。
②奴隸社會形成說。認為民族 形成於奴隸社會,或比奴隸社會稍早的軍事民主製時期。
③封建社會形成說。認為民族 形成於封建社會。
④資本主義社會形成說。認為民族 形成於資本主義上升時期,在此以前不存在民族 。 ①指構成一個民族 所應具備的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共同心理素質這4個基本特徵。每一個基本特徵都具有特定的內容,他們之間是相互聯繫、相互依賴、相互製約的。由於歷史的、現實的和民族 自身形成發展中的原因,各種特徵具體在每個民族 中的表現程度是不同的。
②各民族 在政治、經濟、文化藝術、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心理素質等方面的特點。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並隨着社會的發展,自然環境和生活條件的改變而不斷變化。 特指從民族 角度出發或帶有某種民族 特點的經濟。從它的內涵來說,具有民族 與經濟兩重因素。它並非是民族 與經濟兩種現象或概念的拼合與相加,它是客觀存在的普遍現象,是在民族 共同經濟生活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概念。每一個民族 都有自己的經濟聯繫與經濟生活。因此,任何一種民族 經濟必然具有與本民族 自身相聯繫的某些特點。在中國,過去一般多指少數民族 經濟。歷史上,由於國內外統治階級的壓迫剝削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少數民族 的經濟十分落後。新中國成立以後,黨和國傢一直把大力支持和幫助少數民族 地區發展經濟文化事業作為民族 工作的主要任務。如今,少數民族 地區的經濟和社會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已發生了巨大變化。 民族同化 National assimilation 一個民族 (或其一部分)因受另一民族 影響而喪失了本民族 的特徵,接受其他民族 的特徵,變成其他民族 的一部分的社會現象和社會過程。根據民族 同化的原因、手段、過程、性質,分為強迫同化和自然同化兩種類型。強迫同化,是指喪失本民族 的特徵,接受其他民族 文化和特徵的變化過程,是用強製手段,即憑藉暴力和特權來實現的社會現象。自然同化,是指各民族 在長期交往和相處中,互相影響,如生産勞動、生活方式、文化習俗、審美意識等等都極其自然的發生變化,甚至改變了本民族 的特徵,在自願選擇、自然適應的過程中變成了另一個民族 的現象。 民族融合 National Integration ①指世界上一切民族 的民族 特徵,在經過長期的共同性增長的基礎上融為一體,民族 差別得以最終消失。這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民族 融合是一個長期的、自然的、緩慢的歷史過程,並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②指比較落後的民族 (或其一部分)在長期的社會生活和經濟文化交流中,因受先進民族 影響而逐漸喪失本民族 特徵,與先進民族 融為一體的社會現象,即“自然同化”的現象。 指民族 性格中的正面和優秀部分,或民族 道德與民族 文化中的精華部分。基本內涵有兩個層面,一是相對於民族 和民族 社會的物質實質存在而言,指稱民族 精神存在。民族 精神存在包括它現存的精神面貌,主要表現在人類心理的不同層面及其積澱之上,因此,它與民族 心理的涵義是相互溝通的。二是民族 精神的狹義使用,特指以既定民族 和民族 社會為背景的民族 性格和民族 文化中正面和富於肯定性價值的部分,它是對民族 文化之優秀遺産的心理繼承,是民族 和民族 社會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並具體地內涵在民族 社會與民族 文化歷史的發展過程之中。每一個民族 都有自己的民族 精神,這種民族 精神具有某種核心價值,成為某種嚮心力的源泉。 指各民族 之間表現在政治、經濟、文化、語言以及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差異。民族 差異是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它隨着民族 和民族 社會的發展而發生變化,但是不會在短期內消失,衹要有民族 存在,民族 差別也必然存在。 民族 之間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相互關係的總和。是一個具有社會學與政治學含義的廣泛概念。在復雜的社會機體中,各種社會關係(階級關係、民族 關係及其它各社會集團之間的各種物質的、政治的、道德與法律的關係等等)是相互交錯、互相製約的。一般地講,由於社會制度和所實行的政策不同,民族 關係也隨之具有不同的本質和內容。從歷史發展看,民族 關係的發展表現出兩種不同的趨勢:①在私有製和階級社會條件下,由於剝削階級中的反動統治集團為了維護他們的反動統治,總是挑起民族 糾紛,唆使各民族 互相殘殺,以實行其民族 壓迫剝削政策,這就造成了民族 與民族 之間的不平等、不團结的關係;②在社會主義社會,由於消滅了剝削階級和生産資料的私有制度,鏟除了産生民族 壓迫的物質基礎,民族 間的關係基本上變為各民族 勞動人民之間的關係。在我國,各民族 在黨的領導下,已經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礎上,形成了團结、平等、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 關係。 民族 間的相互關係問題,主要表現在政治、經濟、文化、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方面。它是多民族 國傢中,或在不同國傢之間關係中經常遇到的社會問題,是在民族 的活動、交往聯繫中發生的問題。衹要民族 存在,就會有族際社會,也就必然産生民族 問題。因為民族 特點本身在使人們區分為不同民族 群體的同時便包涵着形成民族 問題的內部機製,民族 特點導致民族 差異,民族 與民族 差異的存在産生出不同的民族 問題。而且,民族 將是一個長期的歷史存在,民族 差異的持久性也將使民族 問題長期存在。衹是在不同的歷史條件與時代背景下,民族 問題的表現形態和內容不盡相同而已。如民族 歧視、民族 壓迫、民族 剝削、民族 奴役、民族 糾紛和民族 鬥爭是階級社會民族 問題的主要內容。在多民族 的社會主義國傢,由於消滅了剝削階級和生産資料私有製,鏟除了民族 壓迫的根源,實現了民族 平等、民族 團结,各民族 間的關係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但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各民族 間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事實上的不平等仍然存在,並成為其他民族 問題産生的主要原因。 民族聚居區 Ethnic minority groups 針對民族 雜居、散居而言的,指同一民族 比較集中居住的區域,可以理解為民族 共同地域,是構成民族 的基本特徵之一。歷史上任何一個民族 都有自己賴以生存、繁衍和發展的生態環境——聚居區,並且隨着社會的發展和民族 間交往範圍的不斷擴大,在一個民族 聚居區裏還雜居、散居或聚居着其他民族 ,從而形成我國以漢族為主體的各民族 大雜居、小聚居的分佈特點。現在的民族 自治地方就是在民族 聚居區的基礎上建立的。 在少數民族 聚居區基礎上實行民族 區域自治的行政區域。分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旗)三級。1990年統計,我國已建立了154個民族 自治地方,有5個自治區、30個自治州、119個自治縣(旗)。基本形式有三種:①以一個民族 聚居區為基礎建立的民族 自治地方。如西藏自治區、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②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少數民族 聚居區為基礎建立的民族 自治地方。如湖南省湘西土傢族苗族自治州、雲南省雙江拉祜族布朗族佤族傣族自治縣;③以一個較大民族 聚居區為基礎,其中包括級別不同的若幹較小規模的其它民族 聚居區而建立的民族 自治地方。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又包括有昌吉回族自治州和巴裏坤哈薩剋自治縣等。無論是哪一種形式的民族 自治地方,都有一定數量的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 。這是歷史發展形成的,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民族 自治地方地域遼闊、資源豐富,約占全國總面積的64.3%,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重要組成部分。 《民族畫報》 "National Illustrated" 中國國傢民族 事務委員會主辦的綜合性刊物。1955年2月創刊,雙月刊,每期24面。1957年改為月刊,篇幅逐漸增到現在的44面。1960年7月~12月和1966年10月~1973年12月兩度停刊,1974年1月復刊。除嚮國內發行外,還嚮世界三十多個國傢和地區發行。現有漢、蒙古、藏、維吾爾、哈薩剋和朝鮮等六種民族 文字的版本。采用以照片為主、文字為輔的形式,着重介紹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各地區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學衛生等領域的成就及新人、新事、新風尚,介紹各民族 優秀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各民族 地區的風光、建築、名勝古跡等。從而促進了全國各民族 的團结和文化交流。 民族學院 National Institute of 中國專門培養少數民族 幹部和專業技術人才的高等院校。第一所民族 學院“延安民族 學院”於1941年在延安建立。建國後,中國共産黨根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關於培養少數民族 幹部的精神和1950年政務院第六十次政務會議《培養少數民族 幹部試行方案》的規定,先後成立了西北民族 學院、中央民族 學院(1993年11月30日更名《中央民族 大學》)、中南民族 學院、西南民族 學院、雲南民族 學院、青海民族 學院、廣西民族 學院、廣東民族 學院、貴州民族 學院、西藏民族 學院、東北民族 學院(現稱大連民族 學院)、西北第二民族 學院(現為北方民族 大學)、中央民族 幹部管理學院、湖北民族 學院。民族 學院堅持培養少數民族 幹部和專業技術人才的方針,主要招收少數民族 學員。主要進行民族 問題、民族 經濟、民族 歷史、民族 藝術、民族 語言文字、民族 文學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除設有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各係科外,還設有幹部培訓部、預科班等。幾十年來,為民族 地區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為民族 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
【民族 研究所】
中國關於民族 問題的科學研究機構。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 地區各省區社會科學院或民委、各民族 學院等部門或機構均有設置。其研究範圍包括馬列寧主義民族 理論、中國共産黨的民族 政策,中國各少數民族 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風俗習慣、宗教信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少數民族 所處的三種社會形態;中國社會主義時期各民族 的關係;世界民族 問題等。民族 研究所的研究工作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為研究和解决民族 問題,為加強各民族 間的團结,促進中國各民族 的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
【民族 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傢民族 事務委員會領導下的,出版少數民族 讀物的綜合性出版機構。1953年1月15日在北京成立。其主要任務包括:用蒙古、藏、維吾爾、哈薩剋、朝鮮等少數民族 文字翻譯、出版馬列主義經典著作及黨和國傢的政策、法令;出版各種政治理論、科學教育、少數民族 經濟、歷史、文學、藝術、醫療衛生、文化遺産、工具書等方面的書籍。現在,一些少數民族 人口較多的省、市、自治區也相繼成立了各種規模的民族 出版社,其主要任務是用當地通用的文字出版各類圖書。
【《中國民族 》】
中國國傢民族 事務委員會機關刊物。原名《民族 團结》,2001年1月改為《中國民族 》。1957年10月創刊,1960年8月~1961年3月和1966年8月~1979年6月兩度停刊,1979年7月復刊。月刊,用漢文出版,嚮國內外發行。其主要任務是,宣傳馬列主義的民族 理論和黨的民族 政策,報道少數民族 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交流民族 工作的情況和經驗,介紹少數民族 地區的歷史、文化和生活,以及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組織動員少數民族 人民緊緊圍繞在黨中央周圍,建設少數民族 地區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為中華民族 大團结和祖國統一大業做出貢獻。
【民族 事務委員會】
簡稱“民委”,主管民族 事務的工作部門。國務院、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及各級地方政府均有設置。其中,國傢民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主管民族 事務的工作部門。1949年成立,當時稱中央人民政府民族 事務委員會,簡稱“中央民委”。“文化大革命”期間,中央民委的建製被取消。1978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决定,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傢民族 事務委員會。中央民委第一任主任是李維漢,第二任主任是烏蘭夫(蒙古族)。國傢民委主任原為楊靜仁(回族),後為司馬義•艾買提(維吾爾族),現為李德洙(朝鮮族)。其主要任務與職責是:貫徹執行中國共産黨和國傢的民族 政策及有關民族 事務的法規、决議、命令,管理國內少數民族 事務;貫徹執行、管理民族 區域自治政策的實施;監督、檢查各級地方人民政府執行黨的民族 政策和國傢關於保障少數民族 平等權利,加強民族 團结的指示;辦理有關維護和發展平等、團结、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 關係的事宜;會同有關部門進行民族 政策教育,檢查民族 政策執行情況,增強民族 團结,維護祖國統一;會同有關部門幫助各少數民族 地區加速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全面發展;對少數民族 和民族 地區進行調查研究,總結民族 工作經驗;指導各省、市、自治區民族 事務委員會的業務工作;領導、管理民族 學院及有關民族 工作的科學研究、編譯出版工作;協助有關部門培養少數民族 幹部。 民族 平等和民族 團结政策 Policy of ethnic equality and national unity 中國共産黨運用馬剋思列寧主義解决中國民族 問題的總原則和總政策。
馬剋思主義民族 觀認為:
①各民族 有先進與落後、大與小之分,沒有貴賤、優劣之分。各民族 勞動人民都是推動歷史發展的動力,都對人類歷史文化的發展作出了應有貢獻;
②民族 問題(民族 關係)發展上的兩個歷史趨嚮要求堅持民族 平等、團结,這樣才能有利於民族 的發展繁榮;
③壓迫其他民族 的民族 是不能自由的,不能獲得解放的。無産階級衹有消滅一切壓迫(包括民族 壓迫),衹有解放全人類,最後才能解放自己;
④各民族 無産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團结和聯合鬥爭,是無産階級革命取得勝利的基本保證。同樣,各民族 的團结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取得勝利的基本保證,在統一的多民族 國傢中尤其如此。因而,中國共産黨和國傢始終堅持民族 平等和團结,並把它作為民族 政策中的總政策。其內容涉及各民族 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各個領域,具體體現在憲法規定、法律法規類規定、行政法規、命令、指示决定中。還在實際生活中采取保障措施,進行民族 政策再教育。民族 平等與民族 團结的關係是辯證的關係,民族 平等是民族 團结的前提條件和基礎,民族 團结是民族 平等的結果,又是進一步實現民族 真正平等的保證。所謂民族 平等,是指各民族 不分大小、強弱,在社會生活和交往聯繫的相互關係中,處在同等的地位,具有同樣的權利,是指各民族 在社會生活的各方面的地位、待遇和權力、利益的平等;民族 團结則是指不同民族 在社會生活和交往聯繫中的和睦、友好和協調、聯合。沒有民族 之間的平等,就不能有真正的民族 團结。
【民族 區域自治政策】
中國共産黨運用馬剋思列寧主義解决中國民族 問題的基本政策,也是國傢的重要政治制度之一。指在國傢統一領導下,在少數民族 聚居地區或少數民族 分佈較為集中的地區,設立自治機關,由少數民族 實行區域性的民族 自治,享有管理和决定本民族 和本地區內部事務的法定權力,享有根據本民族 和本地區的實際情況貫徹執行國傢政令的自主權的政策。中國的民族 區域自治,首先以國傢統一為原則,任何實行民族 區域自治的地方,都是國傢領土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各級自治政府機關,同時又是中央政府的一級基層政權機關。其次,民族 區域自治及其自治機關,根據憲法和民族 區域自治法的一係列規定,享有一定的自治權。第三,中國的民族 區域自治,不僅是民族 自治,還在於區域自治,是民族 與區域相結合的自治。這一政策的製定和實施,體現了黨和國傢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數民族 管理本民族 內部事務權利的精神,體現了黨和國傢堅持實行各民族 平等、團结和共同繁榮的原則。
其優越性和積極作用在於:
①它保障了少數民族 的合法權利和利益,又促進各民族 之間的團结。民族 區域自治制度的靈活性,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少數民族 人民當傢作主,自己管理自己內部事務的願望和要求;②它能充分調動少數民族 人民的社會主義積極性,加速少數民族 地區經濟文化事業的發展;③它利於抵禦外來的侵略和顛覆,保障整個國傢的獨立和繁榮,也有利於鞏固祖國的統一和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
【少數民族 地區社會改革政策】
指黨和政府於1951年開始,在少數民族 地區進行的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新中國建立後,少數民族 還處在資本主義以前的各個社會發展階段。要使他們擺脫階級壓迫,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就必須廢除封建地主經濟的土地占有制度、農奴制度和奴隸制度,以及其他形式的人身依附和超經濟剝削,進行社會改革。中國共産黨和人民政府對少數民族 地區的社會改革采取了慎重穩進的方針,區分不同民族 不同地區的不同情況,實行不同的政策、方法和步驟。社會發展程度和漢族地區基本相同的大部分少數民族 地區,采取了和漢族地區基本相同的方法和步驟。在封建農奴製、奴隸製地區,采取了和平協商改革的方法。對還保留着濃厚原始公社製殘餘的少數民族 ,主要是幫助他們發展生産和文化事業,使他們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對少數民族 牧業區的改革,采取了比農業區更為和緩的方式,即對牧主實行贖買和 “不分、不鬥、不劃階級”和“牧工牧主兩利”的政策。隨着民主改革的完成,少數民族 地區也先後進行了農業、畜牧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大致經歷了從互助組、初級社到高級社的發展過程。在多民族 雜居地區,除建立單一民族 的合作社以外,還組織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民族 的農民參加的民族 聯合社。在半農半牧區,也有單一的民族 或不同民族 成員聯合組成的農牧結合社。到1956年底,西藏以外農村的社會主義改造先後完成,牧區稍遲於農村完成。接下來開始對城市私營工商業以及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當時,除西藏外的少數民族 地區城鎮,私營工商業幾乎全部或大部分實行了公私合營,一部分實行了合作化。
【少數民族 人口政策】
黨和國傢在不同歷史階段,根據少數民族 人口狀況和少數民族 人口問題製定的少數民族 人口政策:
①積極推行“人口興旺”、鼓勵生育的政策(50年代至70年代)。主要內容為鼓勵和提高生育率,降低死亡率,增加人口數量,控製人口下降的趨勢。
②探索、醖釀少數民族 計劃生育政策(1971—1981年)。在少數民族 地區,采取有利於發展人口的政策。同時為保護婦女、兒童的健康,也積極宣傳、普及婦幼衛生、節育等科學知識,對子女多、間隔密,有節育要求的夫婦給予指導和資助。
③對少數民族 也要實行計劃生育政策。1982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生育工作的指示》中指出:“對於少數民族 ,也要提倡計劃生育,在要求上可適當放寬一些。具體規定由民族 自治地方和有關省、自治區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製定,報上一級人大常委會或人民政府批準後執行。” 我國56個民族分佈 Distribution of China's 56 ethnic groups 蒙古族現主要分佈在內蒙古自治區,其餘分佈在新疆、青海、甘肅、遼寧、吉林、黑竜江等省區。人口480.6849萬(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回族主要分佈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和甘肅、青海、河南、新疆、雲南、河北、安徽、遼寧、吉林、山東等省及北京、天津等城市。人口860.2978萬(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居中國五十五個少數民族 的第三位。
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區及青海海北、黃南、果洛、玉樹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肅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縣、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土藏族自治縣以及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人口459萬(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維吾爾”是維吾爾族的自稱,意為“團结”或“聯合”。維吾爾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帶和阿剋蘇、庫爾勒地區,其餘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伊犁等地,少量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等地。人口721萬(1995年)。
苗族現在主要聚居於貴州省東南部、廣西大苗山、海南島及貴州、湖南、湖北、四川、雲南、廣西等省區的交界地帶。人口739. 8萬(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在各少數民族 中居第四位。
彝族現有人口657萬多(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分佈于云南、四川、貴州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 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 ,主要聚居在廣西、雲南省文山,廣東連山、貴州從江、湖南江華等地也有分佈。人口1700餘萬(2005年)。
布依族是中國西南部一個較大的少數民族 。解放前,布依人被稱為“仲傢”、“水戶”、“夷族”、“土邊”、“本地”、“繞傢”等。1953年,貴州省各地的布依族代表經過協商,正式統一用“布依”作為本民族 的名稱。布依族主要聚居於貴州省黔南、黔西南兩個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貴州、雲南、四川省的部分地區。人口二百五十四萬多(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朝鮮族主要分佈在中國東北的吉林、遼寧和黑竜江三省,少數散居在內蒙古和內地一些城市。人口為192.0597萬(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中國的朝鮮族是十七世紀時由朝鮮半島遷徙過來的。
滿族主要分佈在中國的東三省,以遼寧省最多。另外,在內蒙古、河北、山東、新疆等省、自治區以及北京、成都、蘭州、福州、銀川、西安等大中城市均有少數散居滿族。人口達982.118萬(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在中國55個少數民族 中僅次於壯族居第二位。
侗族來源於秦漢時期的“駱越”。魏晉以後,這些部落被泛稱為“僚”,侗族即“僚”的一部分。現主要分佈在貴州省的黎平、從江、榕江、天柱、錦屏,湖南的新晃、靖縣、通道和廣西的三江、竜勝等縣。
瑤族主要分佈在廣西、湖南、雲南、廣東、江西、海南等省區的山區,是中國南方一個比較典型的山地民族 。
白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餘分佈于云南各地、貴州省畢節地區及四川涼山州。
土傢族絶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永順、竜山、保靖、古丈以及湖北省來鳳、利川、鶴峰、鹹豐、宜恩一帶及四川省。
據史書記載,哈尼族與彝族、拉祜族等同源於古代的羌族,現主要分佈在雲南西南部哀牢山和蒙樂山之間地區新平、鎮源、墨江、元江、紅河等縣。
哈薩剋族主要分佈在新疆伊犁哈薩剋自治州、阿勒泰、塔城地區以及木壘、巴裏坤哈薩剋自治縣及烏魯木齊等地,少數分佈在甘肅阿剋賽和青海等地。
傣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耿馬、孟連等地,其餘散居在新平、元江等三十餘縣。
黎族聚居在海南島通什鎮、保亭、樂東、東方、瓊中、白沙、陵水、昌江、宦縣等地
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雲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帶,後因戰爭等原因,逐步遷到滇西怒江地區定居下來。主要聚居在雲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和維西僳僳族自治縣,其餘散居在雲南麗江、保山、迪慶、德宏、大理、楚雄等州、縣和四川的西昌、????源、木裏、德昌等縣。
佤族分佈在雲南省西部和西南部、瀾滄江以西和怒江以東的怒山山脈南段。
畲族自稱“山哈”,意為住在山裏的客戶,傳說畲族的祖籍是廣東潮州。主要分佈在福建福安、浙江景寧、廣東、江西、安徽等省,多數與漢族雜居。
高山族是臺灣省境內少數民族 的統稱,包括了布農人、魯凱人、排灣人、卑南人、邵人、泰雅人、雅美人、曹人、阿美人、賽夏人等十多個族群。
拉祜族主要分佈在雲南省南部的瀾滄、孟連、雙江、勐海、西盟等縣。
水族自稱“海水”,意為水人。早在秦漢以前,嶺南地區以及東南沿海一帶就居住着許多部落,據測水族是從其中一個叫做“駱越”的部落發展起來的。清代人們稱其為“水傢苗”、“水傢”,解放後正式定名為水族。現主要聚居在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其餘分部在獨山、荔波、都勻、榕江等縣和廣西北部地區的融安、南丹、環江等地。
東鄉族是十四世紀後半葉由聚居在東鄉的許多不同民族 成份融合而成的,其中主要為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聚居在甘肅省境內,其中半數以上居住在甘肅東鄉族自治縣。其餘分別聚居在和政縣和臨夏縣。甘肅的蘭州、定西地區和新疆、寧夏也有分佈。
納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其餘分佈在維西、中甸、寧蒗、德欽和四川????邊、????源、木裏及西藏的芝康等縣。
景頗族由唐代“尋傳”部落的一部分發展而來。近代文獻多稱為“山頭”、又分別稱為“大山”、“小山”、“茶山”、“浪速”,自稱“景頗”、“載瓦”、“喇期”、“浪峨”,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各縣的山區,少數居住在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芒馬、古浪、崗房以及耿馬、瀾滄等縣。
柯爾剋孜族多數居住在新疆南部剋孜勒蘇柯爾剋孜自治州,其餘分佈在烏什、阿剋蘇、莎東、英吉沙、塔什庫爾幹等地,還有一部分居住在黑竜江省富裕縣。
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等縣,其餘散居在樂部、門源和甘肅天祝等地。
達斡爾族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和黑竜江省,少數居住在新疆塔城縣。
仫佬族,在他們本民族 的語言中,“仫佬”一詞就是“母親”的意思。主要聚居於廣西羅城等縣,其餘散居在羅城附近的宜山、柳坡、都安等地。
羌族現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茂汶,其餘散居在汶川、理縣、黑水、鬆潘等地。
布朗族是中國古老的少數民族 之一。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部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景洪縣和臨滄地區的雙江、永德、雲縣、耿馬,思矛地區的瀾滄、墨江等縣。
撒拉族主要聚居在地處黃河沿岸的青海省循化地區。
毛南族主要聚居在廣西環江縣上、中、下南山區,其餘分佈在廣西河池、南丹、宜山、都安等地。
仡佬族即中國古代“僚人”,散居在貴州省西部的織金、黔西、六枝、關嶺等20多個縣,少數分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隆林各族自治縣和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廣南、文山、富寧、馬關等縣。
錫伯族世居呼倫貝爾大草原和嫩江流域。18世紀中葉西遷至新疆察布查爾等地,現多數居住在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和霍城、鞏留等縣,在東北的瀋陽、開原、義縣、北鎮、新民、鳳城、扶餘、內蒙東部以及黑竜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隴川、潞西等縣。其餘分佈在盈江、竜陵等縣。
普米族的族源屬於中國古代西北遊牧民族 氏羌支係,“普米”意為白人。主要居住在雲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麗江地區的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永勝縣和寧蒗彝族自治縣;還有一部分居住在四川省木裏藏族自治縣和????源縣。
塔吉剋族雖然有歐羅巴人種的特徵,但從遠古時代起,他們就生息繁衍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現百分之六十的塔剋剋族人聚居在新疆塔什庫爾幹塔吉剋自治縣,其餘分佈在沙東、澤普、葉城和皮山等縣。
怒族是雲南的古老民族 之一,主要分佈在雲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福貢縣、貢山獨竜族自治縣、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和迪慶藏族自治州的維西僳僳族自治縣等地。
烏孜別剋族分佈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寧、塔城、喀什、莎東、葉城、烏魯木齊等地。
俄羅斯族是從18世紀後逐漸從沙皇俄國南遷到中國新疆等地的少數民族 。在封建軍閥盛世纔統治新疆時期,被稱為“歸化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稱俄羅斯族。主要散居在新疆的伊犁、塔城、阿勒泰、烏魯木齊等地,內蒙古、黑竜江等地有少量分佈。
鄂溫剋族人主要分佈在中國東北黑竜江省訥河縣和內蒙古自治區。
德昂族是西南邊疆現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 之一,遠在公元前二世紀就居住在怒江西岸。聚居于云南省潞西縣三臺山和鎮康縣軍弄等地,散居在德宏、保山、臨滄和思茅地區。
保安族因信仰伊斯蘭教和風俗習慣與當地回族略同,又被稱為“保安回”。1950年根據本民族 人民意願,定名保安族。保安族主要分佈在中國西北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內大河傢、列集一帶。
裕固族聚居在甘肅省河西走廊肅南地區,其餘居住在酒泉黃泥堡地區。
京族主要聚居在素有“京族三島”之稱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各族自治縣江平鄉的澫尾、巫頭、山心三個小島上,其餘分佈在譚吉、紅坎、恆望及欽縣。
塔塔爾族(韃靼族)主要分佈在新疆伊寧、塔城、烏魯木齊等城市。古稱韃靼。“塔塔爾”一詞原意為“茅捨”。
獨竜族曾被稱為“俅人”、“麯人”、“洛”、“麯洛”等。解放後根據本民族 的願望,正名為獨竜族。現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貢山獨竜河𠔌。
鄂倫春族主要分佈於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布特哈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和黑竜江省呼瑪、遜剋、愛輝、嘉陰等縣。
赫哲族主要分佈在中國東北黑竜江省的黑竜江、烏蘇裏江和鬆花江沿岸。少數散居於樺川、依蘭、富錦三縣和佳木斯市。
門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脫、林芝、錯那等縣。
珞巴族主要分佈在西藏東南部的洛渝地區,少數聚居於米林、墨脫、察隅、隆子、朗縣一帶。
基諾族聚居于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縣基諾鄉及其附近地區。
漢族是中國56個民族 中人口最多的民族 ,人口10. 42億(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漢族是原稱為“華夏”的中原居民,後同其他民族 逐漸同化、融合,漢代開始,稱為漢族。
【民族 名稱歌】
漢滿傈僳景頗壯 高山普米錫伯藏
毛南布依維吾爾 仡佬仫佬蒙古羌
烏孜別剋俄羅斯 保安獨竜京東鄉
哈尼彝苗鄂倫春 裕固朝鮮傣阿昌
鄂溫剋水德昂怒 基諾赫哲土布朗
塔塔爾白回土傢 達斡爾畲籬落巴
拉祜納西塔吉剋 哈薩剋佤瑤撒拉
我國民族 五十六 柯爾剋孜侗門巴 由於民族 劃分的統計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復雜情況,如世界上還同時存在着多種類型的人們共同體,有民族 、部族、部落集團,甚至還有部落、氏族等,而人們對民族 含義尚無統一的認識,故未能有統一的統計標準;同時有些國傢和地區也尚未進行過人口普查等等,所以缺乏有關世界民族 成份的完整調查材料。(據蘇聯科學院民族 學研究所1975年統計材料,世界約有2,000個大小不同的民族 ,人口在一億以上的有7個(漢族、印度斯坦、美利堅、俄羅斯、孟加拉、大和、巴西等民族 ),約占全球總人口的42%以上;)。人口在5,000萬~1億的有9個(德意志、比哈爾、意大利、爪哇、墨西哥、泰盧固、英吉利、朝鮮族等民族 ),約占全球人口的12.5%。全球人口在10萬人以上的民族 共約550餘個,其人數合計占總人口的9.9%。人口較少的民族 有的僅百人或幾十人。(如印度的安達曼族和明戈比族,印度尼西亞的托瓦拉族等等)。
此外,民族 有時也泛指歷史上形成的、處於不同社會發展階段的各種人們共同體,如原始民族 、古代民族 、現代民族 等。同時,還有其它更廣泛的用法,如中華民族 、阿拉伯民族 等。漢族最多,少數民族 最多的是是壯族,有1617.88萬人 minzu
民族
nation
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共同文化、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社會共同體。
形成民族 的物質基礎和最主要的標志是共同的經濟生活,即人們日常的生産、分配、交換和消費活動。共同的地域、共同的語言、共同的文化和心理特點也是民族 的基本標志。共同的地域是共同經濟生活的必要條件,共同的語言是人們進行密切交往的工具,而共同的文化、心理特點,則反映一個民族 共同的精神面貌。
民族 的形成和發展是一個歷史的過程。原始社會末期,隨着社會生産和社會分工的發展,出現了商品交換,使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氏族解體。在原始部落和部落聯盟的基礎上形成了部族,也稱古代民族 。它不再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發展了人們的共同經濟生活、共同語言和文化,在共同地域上形成比部落或部落聯盟更廣泛更穩定的社會共同體。隨着封建社會的解體、資本主義生産關係的建立,形成了民族 市場和世界市場,加強了各地區人們的經濟聯繫和文化交往,促進了人們的共同的語言和共同的文化的發展,出現了現代民族 。
民族 和階級有密切的聯繫。在階級社會的民族 共同體中,民族 內部分裂為兩個相互對立的基本階級。占統治地位的民族 對其他民族 的壓迫,主要是占統治地位的民族 中的剝削階級對其他民族 中廣大勞動人民的壓迫和剝削。資本主義制度造成民族 內部的不平等和民族 之間的不平等。在國際範圍內,壓迫民族 和被壓迫民族 的關係,主要是壓迫民族 中的剝削階級對被壓迫民族 中的廣大勞動人民的奴役。社會主義消滅了階級剝削和階級壓迫,從而也消除了民族 內部和民族 之間不平等的根源,建立起了團结、和睦、平等合作的新型的社會主義的民族 關係,開始了各民族 逐步接近的歷史過程。隨着人類進入共産主義社會,經濟和文化達到高度發展,各民族 逐漸融合為一個新的更高的社會共同體,民族 將最終歸於消亡。馬剋思主義在對待民族 問題上堅持無産階級的國際主義,反對狹隘的民族 主義。
(楊彥鈞)
n.: folk, folklike, people, peoples, race, emergent year, nation, nationality, nation, race, tribe or community, group of people with a common culture, history, language, descent, etc, ethnic group n. nation, nationalité, ethnie 國傢 , 國 , 國民 , 政府 , 臣民 , 版圖 , 領土 傢世 , 種族 , 血統 , 出身 , 部落 , 人民 , 人種 民族 社區民族 村民族 居委會民族 鄉民族 街道中國 歷史 中華 中華民族 成語詞典 廣西 廣西大學 文化 音樂 打擊弦鳴樂器 混合擊膜鳴樂器 服裝 服飾 漢族 民族 服飾樂器 拍擊膜鳴樂器 百科大全 五鬍 中國歷史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