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翅亞綱 : 全變態類 : 類脈類 > 毛翅目
目錄
No. 1
  毛翅目
  trichoptera
  昆蟲綱的 1目。全變態類昆蟲。中生代初期三疊紀開始出現,距今約2億年。全世界已記載有5000,中國約466種。成蟲小型至中型,體長1.5~40毫米,通稱石蛾。頭部復眼發達,單眼缺或1~3個,觸角絲狀,多節。口器咀嚼式,弱或退化,下顎須5節或5節以下,第5節有時長而具小節,下唇須3節。前胸短,中胸較後胸大。足細長,跗節5節。翅兩對,膜質具毛,少數種類翅退化,尤以雌蟲為甚,翅面上第4和第5徑脈的分叉間有一翅點。腹部10節,雄蟲第9腹節在構造上有很多變異,是鑒別種類的重要特徵。趨光性強。卵塊産在水中,外被膠質,附着於石塊或水生植物的根部,卵期一般較短。幼蟲具胸足3對,腹部除有一對具鈎的臀足外,無腹足,有的種類具氣管鰓,幼蟲常吐絲把砂石或枯枝敗葉等物做成筒狀巢匿居其中,或僅吐絲做成錐形網,取食藻類或蚊、蚋等幼蟲,少數種類如銀條長角石蛾曾有為害水稻苗的記錄。
  常為一年多代,但亦有年生一代的。幼蟲期一般6~7齡。幼蟲是魚類或其他水生昆蟲如竜虱等的食物,幼蟲體上有水蟎寄生。成蟲有時為鳥類或蝙蝠捕食,産卵時易為蜻蜓所食。
  毛翅目昆蟲喜在清潔的水中生活,它們對水中的溶解氧較為敏感,並且,對某些有毒物質的忍受力較差,因而在研究流水帶生物學,評估水質和人類活動對水生態係的影響,以及在流水生態係的生物測定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現被應用做為監測水質的指示種類之一。
  毛翅目(trichoptera)此類昆蟲通稱石蛾,中小型。咀嚼式口器。翅兩對,被有粗細不等的毛。腹部紡錘形。幼蟲“石蠶”水棲,會以草石貝殼等營巢,露出頭足爬行。約3600種,如在農田中則有害,可作魚餌料。石蛾是一類極古老的昆蟲,它們祖先中的一支可能演變為了鱗翅目昆蟲。
百科大全
  maochi mu
  毛翅目
  Trichoptera
  昆蟲綱的 1目。全變態類昆蟲。中生代初期三疊紀開始出現,距今約2億年。全世界已記載有5000,中國約466種。成蟲小型至中型,體長1.5~40毫米,通稱石蛾。頭部復眼發達,單眼缺或1~3個,觸角絲狀,多節。口器咀嚼式,弱或退化,下顎須5節或5節以下,第5節有時長而具小節,下唇須3節。前胸短,中胸較後胸大。足細長,跗節5節。翅兩對,膜質具毛,少數種類翅退化,尤以雌蟲為甚,翅面上第4和第5徑脈的分叉間有一翅點。腹部10節,雄蟲第9腹節在構造上有很多變異,是鑒別種類的重要特徵。趨光性強。卵塊産在水中,外被膠質,附着於石塊或水生植物的根部,卵期一般較短。幼蟲具胸足3對,腹部除有一對具鈎的臀足外,無腹足,有的種類具氣管鰓,幼蟲常吐絲把砂石或枯枝敗葉等物做成筒狀巢匿居其中,或僅吐絲做成錐形網,取食藻類或蚊、蚋等幼蟲,少數種類如銀條長角石蛾曾有為害水稻苗的記錄。
  常為一年多代,但亦有年生一代的。幼蟲期一般6~7齡。幼蟲是魚類或其他水生昆蟲如竜虱等的食物,幼蟲體上有水蟎寄生。成蟲有時為鳥類或蝙蝠捕食,産卵時易為蜻蜓所食。
  毛翅目昆蟲喜在清潔的水中生活,它們對水中的溶解氧較為敏感,並且,對某些有毒物質的忍受力較差,因而在研究流水帶生物學,評估水質和人類活動對水生態係的影響,以及在流水生態係的生物測定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現被應用做為監測水質的指示種類之一。
  (田立新)
英文解釋
  1. lat.:  Trichoptera
包含詞
毛翅目幼蟲毛翅目昆蟲毛翅目的雄蟲
分類詳情
張開Annulipalpia張開Integripalpia張開Spicipalpi石蛾石蠶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