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石動物 > 正筆石目
目錄
No. 1
  正筆石目(graptoloidea)
  古無脊椎動物。筆石動物的一目,包括無軸、隱軸和有軸三亞目。衹有一種胞管’筆石體一般比較簡單。初見於奧陶紀初期,到泥盆紀中期絶滅。由於演化迅速,分佈廣,大多數種類都是重要的標準化石。
  正筆石目(graptoloidea)
  僅有一種胞管(相當樹形筆石正胞管),不具副胞管和莖胞管。分枝規則,由一個至多數筆石枝組成。表皮組織較薄,營浮遊生活。奧陶紀至早泥盆世。主要根據中軸的特徵分為無軸亞目(axonolipa)、隱軸亞目(axonocrypta)和有軸亞目(axonophora)。
No. 2
  Graptoloidea
  釋一:古無脊椎動物。筆石動物的一目,包括無軸、隱軸和有軸三亞目。衹有一種胞管,筆石體一般比較簡單。初見於奧陶紀初期,到泥盆紀中期絶滅。由於演化迅速,分佈廣,大多數種類都是重要的標準化石。
  釋二:僅有一種胞管(相當樹形筆石正胞管),不具副胞管和莖胞管。分枝規則,由一個至多數筆石枝組成。表皮組織較薄,營浮遊生活。奧陶紀至早泥盆世。主要根據中軸的特徵分為無軸亞目(Axonolipa)、隱軸亞目(Axonocrypta)和有軸亞目(Axonophora)。
  釋三:筆石綱的一目。筆石體僅具有一種胞管,相當於正胞管,無堅硬莖係。筆石枝數目少,1個或多個,下垂、下斜、平伸、上斜或攀合生長。胞管單列、雙列,偶為三列、四列,形狀多樣,可分為不同胞管類型,是正筆石的重要鑒定特徵之一。有的胞管體壁退化成網狀,或僅有大網,或兼有大網及細網。有的胞管口部或(及)腹部分別長有口刺、腹刺等。過去根據中軸的有無等特點將正筆石目分為無軸亞目及有軸亞目,穆恩之等正筆石目的胞管形態1均分筆石式; 2單筆石式; 3捲筆石式; 4半耙筆石式; 5耙筆石式; 6纖筆石式; 7柵筆石式; 8叉筆石式; 9瘤筆石式; 10中國筆石式。於1966年又創建中軸夾於攀合的筆石枝之間的隱軸亞目。目前國際上一般分為對筆石亞目、舌筆石亞目、雙筆石亞目及單筆石亞目。全為浮遊生活,分佈極廣,僅見於奧陶紀至早泥盆世。演化迅速,是這一時期的重要標準化石之一。中國正筆石極其豐富,奧陶紀及志留紀地層中均産有大量化石,珠穆朗瑪峰、雲南、四川等地下泥盆統也發現有豐富的單筆石類。
英文解釋
  1. lat.:  graptoloidea
分類詳情
張開有軸亞目無軸亞目隱軸亞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