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級行政區劃 : 梁平縣 : 新民市 : 梁山縣 : 南鄭縣 [顯示全部] > 梁山鎮
顯示地圖
目錄
重慶梁平縣梁山鎮
  梁山鎮位於重慶的東北部,係梁平縣城所在鎮,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國小城鎮建設重點鎮,轄7個社區委員會,23個行政村,有居民小組32個,村民小組160個,總人口達100673人,其中城鎮居民80670人,農村居民20003人,幅員面積83.49平方公裏,耕地面積有30316畝。素有“梁平大壩”美譽。轄區內20平方公裏的“小平原”,明顯提升了梁山鎮的區位優勢。
  歷史沿革:
  梁山鎮古為巴國之地,因有梁山寨而得名,始建於西魏元欽二年,迄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宋代在此設梁山軍,元朝在此設梁山州。1949年12月解放,同月中旬建立中城鎮,1951年中城鎮升格為城關鎮人民政府,1956年4月城關鎮人民政府又改為城關鎮人民委員會,1959年再建城關區人民公社,1968年建立城關鎮革委會,1981年改為梁山鎮人民政府,1992年10月撤區並鎮,由城西鄉、天竺鄉、安寧鄉、梁山鎮合併為新建製的梁山鎮人民政府,辦公地點設在原中城區大衆街一號,1994年4月鎮政府辦公地點遷至現在的大衆社區雙桂路429號綜合辦公樓辦公。
  自然資源
  梁山鎮境內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溪河縱流,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適宜多種植物栽培和動物飼養。旅遊資源有東山國傢森林公園、石馬山公園、文峰塔、雙桂湖度假區,旅遊産品有張鴨子和梁平竹簾、梁平年畫等特色産品。
  經濟概況:
  梁山鎮經濟發展迅速,全鎮2005年完成地區生産總值7.6億元,一、二、三産業總産值16.7億元,財政總收入完成28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80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7880元。“十一五”期,鎮黨委、政府將把梁山鎮建設成為工商型經濟強鎮。
  基礎設施:
  國道318綫和渝萬高速公路橫貫梁山鎮全境,十裏長街直通火車站,景觀大道迎接八方來賓,桂花大道連接佛教聖地雙桂堂。境內還有軍民兩用空港。梁山鎮已成為渝東北的陸路交通樞紐和重要的物資集散地,也是重慶通往三峽庫區、湖北、陝西等地的交通樞紐和經濟走廊。梁山鎮基礎設施完備,鎮域內村級公路暢通,構成了鎮域內的交通網絡,“半小時梁山”目標早已實現;水、電、氣富足,鎮內現有水廠3處,日供水量1.5萬立方米;城鎮和農村低壓電網改造,保證了鎮內工業和照明用電;天然氣供氣充足完全能保證民用和工業用;鎮區內建成二級客運站2個,三級客運站1個,四級客運站1個,可容納車輛1000餘臺。梁山鎮現有中學8所、完全小學7所、村小6所、幼兒園16所,共有教職工1000餘人,就讀學生3萬餘人;鎮內有縣級醫院3所,鎮級醫院2所,醫療站點50餘個,醫務人員600餘人,衛生保健和社區醫療服務、緑色通道全面開通。全鎮群衆體育蓬勃發展,體育場館逐步完善,競技體育立足本地人才水平不斷提高。
  産業發展狀況:
  梁山鎮已形成門類齊全的工業基礎,有百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30個。二、三産業以食品加工、飼料加工、糧食加工、電綫電纜、建築建材采礦、汽車修理、交通、運輸、商貿、飲食、休閑、娛樂等為骨幹,規模以上企業達16傢,市縣級農業産業化竜頭企業9傢。鎮內文化娛樂豐富,有影劇院、茶樓、歌城等娛樂場所近100傢。
  梁山鎮農耕條件好,基礎實力雄厚,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和重慶市農業綜合開發示范镇。地勢的平坦,溪河的縱流,氣候等條件,促使糧油、蠶桑、梁平柚、畜禽、水産品、茶葉、蔬菜等特色産業已初具規模。
  文化底藴:
  梁山鎮文化積澱厚重,傳統的梁山燈戲、梁平竹簾、梁平年畫被譽為“梁山三絶”,並榮獲“重慶市十大民間藝術”稱號。梁平竹簾被譽為“天下第一簾”,歷代徵為皇室貢品。
遼寧新民市梁山鎮
  一、基本情況
  1、區域位置
  位於新民市的西北部,柳河的西岸,距瀋陽73公裏,瀋承公路與瀋阜公路的交叉處,102國道在鎮內穿過,高新鐵路在鎮中通過,並設小梁山火車站。全鎮有18個行政村,61個自然屯,6980戶,28760人,有漢、滿、回、蒙、錫伯族等民族,土地面積41萬畝,其中耕地10.5萬畝,林地25.8萬畝,天然草原3萬畝,工業産品有玉米澱粉、肌醇、木材製品、壓鑄件、塑料製品、膨潤土、建築用石等,農作物有玉米、大豆、高粱、西瓜等,梁山西瓜馳名中外,資源豐富,交通方便。
  2、自然情況
  地理位置:位於東經122035,,北緯42089,,屬溫帶大陸性氣候,海拔55米,地勢北高南低,四季分明,年平均溫度7.60C,極端最高氣溫35.50C,極端最低溫度零下31.50C,年均降雨量為600毫米左右,無霜期145天,平均相對溫度62%。
  二、工業現狀
   2003年梁山鎮有工業企業440傢,其中規模企業1傢,銷售收入超1000萬元的3傢,重點農業産業化竜頭企業3傢。擁有固定資産5295萬元,年産值18000萬元,利潤600萬元,稅金164萬元,工業從業人員4088人,增加值9337萬元。
  梁山鎮現有木材加工、玉米澱粉、肌醇等主導産業企業16個。2003年實現增加值2800萬元,稅金130萬元。為了更好發展鄉鎮工業,梁山鎮决定以當地資源優勢為基礎,規劃出四個工業小區,即玉米深加工小區、木材深加工小區、西瓜深加工小區、肉羊屠宰加工小區。占地面積1050萬畝,建築面積60萬平方米。
  1、林木加工
  梁山鎮有林地25.8萬畝,占全新民市110萬畝林地的四分之一,樹種有加拿大楊、遼寧楊、鄂楊、錦西楊等,木材蓄積量50萬立方米。近年來國傢退耕還林政策的實施,更加激發了農民植樹造林的積極性,加大了全鎮林業的發展。現已退耕還林5萬畝,力爭“十五”末期達到25萬畝。由於梁山鎮有豐富的林木資源,木材加工業十分發達,現有木材加工廠點110個,已形成一個生産基地,每年加工木材5萬立方米,産品主要為細木工板。年創産值4500萬元,利潤200萬元,稅金140萬元,安排農業剩餘勞力300多人,增加農民收入4000多萬元。由於木材加工業的興辦,帶動了當地運輸業、種植業、商飲服務業的發展。這樣又為農民增加了收入,給社會帶來極大經濟效益。
  為了充分利用當地林木資源,特別是對小徑樹、枝丫材等綜合利用,梁山鎮已興辦了年産14萬立方米人造板廠(年産7萬立方米高密度板、5萬立方米細木工板和2萬立方米貼面板)。該廠名為瀋陽福陽福升人造板廠,在新民註册占地300畝,總投資1.5億元,現資金到位2500萬元,項目正建設中,預計2005年可投産運營。投産後年創産值1.86億元,利潤4600萬元,稅金1424萬元,將成為梁山鎮農産品竜頭企業納稅大戶。還能安排勞力1000人就業。不但增加農民的收入,同時給社會也增加了效益。
  為了加強管理,梁山鎮决定以人造板廠為竜頭企業、核心企業,建設一個林木深加工小區,將木材加工企業納入小區內。
  2、玉米深加工小區
  梁山鎮及周邊地區生産玉米,為瞭解决農民剩餘玉米問題,梁山鎮政府於1976年興辦了新民市澱粉廠,生産規模為年産3000噸,後經過兩次改造,現已達年産玉米澱粉5萬噸生産能力,年可創産值1.1億元,利稅2000萬元,年消耗玉米8萬噸,按每戶農民年産8000斤計算,可解决2萬農戶玉米銷售問題,玉米澱粉生産的副産品有玉米芽、菲丁、玉米渣等都可以綜合利用,提高玉米的經濟價值。
  玉米澱粉生産的副産品玉米渣可生産飼料,為當地養殖戶提供飼料。菲丁是肌醇的生産原料,玉米芽可生産大麥糖等。這樣不僅解决了農民買糧問題,又為養殖業戶提供了廉價飼料。使農民得到了更大的實惠。據統計玉米澱粉加工為當地農民解决120人上班,使農民增加收入150萬元。廉價飼料使養殖農戶獲益100萬元。僅此兩項每年就可增加農民收入250萬元。
  肌醇(內消旋環已六醇)C6H12O6是國際最新型的食用添加劑,主要原料為菲丁,菲丁是生産玉米澱粉的副産品,該項目落戶到梁山鎮,是由於梁山鎮有澱粉廠,它可以利用澱粉廠副産品直接生産肌醇,降低成本。肌醇廠已於2003年建成投産,年産肌醇300噸,總投資1200萬元,年産值可達1500萬元,利稅590萬元。2004年可達産達標。
  玉米不僅可生産一般澱粉,副産品不僅能生産肌醇,玉米還可以生産變性澱粉,各種澱粉糖(食用糖、麥芽糖等),燃料酒精、山梨醇、氫化油等。為了更好的開發利用玉米資源,梁山鎮决定以現澱粉廠和肌醇廠為基礎核心,規劃出500畝地,興辦玉米深加工工業小區。
  3、西瓜深加工小區
  梁山地區地勢平坦、地質肥沃、氣候條件好,種植出的西瓜以皮薄肉厚、汁多味甜而聞名遐邇,素有“西瓜之鄉”的美名,中外聞名。由於西瓜為時令果品,遠遠不能滿足廣大人們對“瓜果之王”常年食用的需要。為瞭解决這個問題,梁山鎮經地調研,决定興辦西瓜深加工小區,占地面積300畝,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總投資6080萬元,現已由遼寧恆信高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規劃設計完畢。主要産品為超高壓殺菌西瓜濃縮汁及係列飲料,副産品可生産飼料復合肥等。
  4、肉羊養殖及屠宰加工小區
  梁山地區有大片的林地和草地,廣大農民利用林地中的野草飼養,適合當地生長的小尾寒羊,據調查統計已達25萬衹,這是農民致富的一個重要渠道。每衹羊毛重平均70公斤,每公斤7元計算,年出欄10萬衹,年銷售收入4900萬元,為瞭解决活羊外地銷售運費高,售價低,收入少等問題,梁山鎮决定興建年屠宰10萬衹肉羊加工廠,總投資4500萬元,年可創産值11600萬元,利潤5000萬元,稅金945萬元。以肉羊加工企業為核心,興辦肉羊養殖屠宰加工小區,占地400畝,區內規劃有圈養肉羊場、肉羊屠宰廠、皮革加工廠,羊肉製品廠,副産品加工廠等。
山東梁山縣梁山鎮
  梁山鎮位於水泊梁山腳下,東依京杭大運河,西鄰京九鐵路梁山站,濟菏高速、220國道和蒙(陰)館(陶)路穿境而過。古老的京杭大運河流經該鎮11個村莊。是縣委、縣政府駐地。下轄56個行政村居委會,14.2萬人,總面積96平方公裏。曾先後榮獲山東省文明鄉鎮、濟寧市“五好”鄉鎮黨委、濟寧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是濟寧市經濟30強鄉鎮(2004年列第19位)之一。
  近年來,該鎮認真實施“民營立鎮、商貿活鎮、三農穩鎮、和諧興鎮”的發展戰略,突出“民營經濟,招商引資,城鄉建設,農業結構調整”四大工作任務,促使全鎮三個文明得到全面發展,人均生産總值、工業增加值、自營出口創匯額等多項經濟指標均居全縣之首。
  該鎮強化載體建設,大力招商引資。不斷強化載體建設,努力搭建民營經濟發展平臺。規劃建設了梁山鎮工業園,面積8平方公裏,總投資2000萬元,完成“四通一平”。目前投資100萬元以上入園企業已經達到60傢,其中5000萬元以上的10傢,過億元的l傢,總投資超過l0億元,已形成機械製造、傢用電器、紡織衛材、建材化工、農副産品加工、電子等六大産業體係。目前,全鎮民營企業已有480傢,個體工商戶達到l萬戶。
  該鎮加快農業産業化進程,推動農業結構調整。着力培植了馨園花卉、恩信特菜、水滸木業、水仙味精等四人農業竜頭企業和“六大示範基地”。馨園花卉占地面積已達1000餘畝,總資産1200萬元,是市級竜頭企業、山東省十大花卉企業。恩信特菜總投資500萬元,建有現代化鼕暖式蔬菜大棚108個,産品遠銷俄羅斯、日本、韓國及全國各大城市。水仙味精廠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固定資産投資5000萬元,年産味精5萬噸。梁莊鼕棗韓國梨基地、張坊經濟林基地、前碼頭林漁基地等示範基地已顯示出強勁的輻射帶動作用。畜牧業初步形成規模。全鎮魯西黃牛、小尾寒羊、瘦型豬、傢禽存欄量分別達到1.3萬頭、9萬衹、10萬頭、100萬衹,涌現出較大規模的養殖專業戶3000戶,形成養殖專業村15個。全鎮畜牧業産值達到7900萬元。
陝西省漢中市南鄭縣梁山鎮
  梁山鎮位於縣境北部,漢江南岸,北與勉縣接壤,隔江與漢臺區相望,鎮政府駐地石拱,距縣城約10公裏,漢黎公路、石梁公路穿境而過,總面積28.78平方公裏,年底全鎮共有5624戶、20245人,有耕地面積14495畝。鎮域內有蜚聲中外的竜崗勝跡,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乾明寺,歷史知名人物安漢故居,梁山石燕係漢中八景之一。轄區內有豐富的石灰岩、耐火粘土、耐火沙等,是本縣重要的建材基地。2006年,全鎮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3.61億元;其中:非公有製經濟實現産值2.4億元;多種經營實現産值2662萬元;糧食總産達到7494噸,油籽總産量1344噸。實現各種財政稅收580萬元,其中:國稅411.2萬元;地方稅收168.8萬元;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455元。
  2006年全年完成總值4.26億元,增長12.3%,完成財政稅收635.8萬元,增長13.2%,農民人均純收入2455元,增長11.5%,人口自然增長率2.1‰。黨的建設、政治建設、精神文明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持續加強,全鎮政治安定、社會穩定,實現了"十一五"良好開局。
遼寧省瀋陽市新民市
  梁山鎮簡介
  一、基本情況
  1、區域位置及社會概況
  新民市梁山鎮位於新民市的西北部,柳河的西岸,距瀋陽73公裏,瀋承公路與瀋阜公路的交叉處,102國道在鎮內穿過,高新鐵路在鎮中通過,並設小梁山火車站。全鎮有18個行政村,61個自然屯,6980戶,28760人,有漢、滿、回、蒙、錫伯族等民族,土地面積41萬畝,其中耕地10.5萬畝,林地25.8萬畝,天然草原3萬畝,工業産品有玉米澱粉、肌醇、木材製品、壓鑄件、塑料製品、膨潤土、建築用石等,農作物有玉米、大豆、高粱、西瓜等,梁山西瓜馳名中外,資源豐富,交通方便。
  2、自然情況
  地理位置:位於東經122035,,北緯42089,,屬溫帶大陸性氣候,海拔55米,地勢北高南低,四季分明,年平均溫度7.60C,極端最高氣溫35.50C,極端最低溫度零下31.50C,年均降雨量為600毫米左右,無霜期145天,平均相對溫度62%。
  二、工業發展現狀
  2003年梁山鎮有工業企業440傢,其中規模企業1傢,銷售收入超1000萬元的3傢,重點農業産業化竜頭企業3傢。擁有固定資産5295萬元,年産值18000萬元,利潤600萬元,稅金164萬元,工業從業人員4088人,增加值9337萬元。
  梁山鎮現有木材加工、玉米澱粉、肌醇等主導産業企業16個。2003年實現增加值2800萬元,稅金130萬元。為了更好發展鄉鎮工業,梁山鎮决定以當地資源優勢為基礎,規劃出四個工業小區,即玉米深加工小區、木材深加工小區、西瓜深加工小區、肉羊屠宰加工小區。占地面積1050萬畝,建築面積60萬平方米。
  1、林木深加工小區
  梁山鎮有林地25.8萬畝,占全新民市110萬畝林地的四分之一,樹種有加拿大楊、遼寧楊、鄂楊、錦西楊等,木材蓄積量50萬立方米。近年來國傢退耕還林政策的實施,更加激發了農民植樹造林的積極性,加大了全鎮林業的發展。現已退耕還林5萬畝,力爭“十五”末期達到25萬畝。由於梁山鎮有豐富的林木資源,木材加工業十分發達,現有木材加工廠點110個,已形成一個生産基地,每年加工木材5萬立方米,産品主要為細木工板。年創産值4500萬元,利潤200萬元,稅金140萬元,安排農業剩餘勞力300多人,增加農民收入4000多萬元。由於木材加工業的興辦,帶動了當地運輸業、種植業、商飲服務業的發展。這樣又為農民增加了收入,給社會帶來極大經濟效益。
  為了充分利用當地林木資源,特別是對小徑樹、枝丫材等綜合利用,梁山鎮已興辦了年産14萬立方米人造板廠(年産7萬立方米高密度板、5萬立方米細木工板和2萬立方米貼面板)。該廠名為瀋陽福陽福升人造板廠,在新民註册占地300畝,總投資1.5億元,現資金到位2500萬元,項目正建設中,預計2005年可投産運營。投産後年創産值1.86億元,利潤4600萬元,稅金1424萬元,將成為梁山鎮農産品竜頭企業納稅大戶。還能安排勞力1000人就業。不但增加農民的收入,同時給社會也增加了效益。
  為了加強管理,梁山鎮决定以人造板廠為竜頭企業、核心企業,建設一個林木深加工小區,將木材加工企業納入小區內。
  2、玉米深加工小區
  梁山鎮及周邊地區生産玉米,為瞭解决農民剩餘玉米問題,梁山鎮政府於1976年興辦了新民市澱粉廠,生産規模為年産3000噸,後經過兩次改造,現已達年産玉米澱粉5萬噸生産能力,年可創産值1.1億元,利稅2000萬元,年消耗玉米8萬噸,按每戶農民年産8000斤計算,可解决2萬農戶玉米銷售問題,玉米澱粉生産的副産品有玉米芽、菲丁、玉米渣等都可以綜合利用,提高玉米的經濟價值。
  玉米澱粉生産的副産品玉米渣可生産飼料,為當地養殖戶提供飼料。菲丁是肌醇的生産原料,玉米芽可生産大麥糖等。這樣不僅解决了農民買糧問題,又為養殖業戶提供了廉價飼料。使農民得到了更大的實惠。據統計玉米澱粉加工為當地農民解决120人上班,使農民增加收入150萬元。廉價飼料使養殖農戶獲益100萬元。僅此兩項每年就可增加農民收入250萬元。
  肌醇(內消旋環已六醇)C6H12O6是國際最新型的食用添加劑,主要原料為菲丁,菲丁是生産玉米澱粉的副産品,該項目落戶到梁山鎮,是由於梁山鎮有澱粉廠,它可以利用澱粉廠副産品直接生産肌醇,降低成本。肌醇廠已於2003年建成投産,年産肌醇300噸,總投資1200萬元,年産值可達1500萬元,利稅590萬元。2004年可達産達標。
  玉米不僅可生産一般澱粉,副産品不僅能生産肌醇,玉米還可以生産變性澱粉,各種澱粉糖(食用糖、麥芽糖等),燃料酒精、山梨醇、氫化油等。為了更好的開發利用玉米資源,梁山鎮决定以現澱粉廠和肌醇廠為基礎核心,規劃出500畝地,興辦玉米深加工工業小區。
  3、西瓜深加工小區
  梁山地區地勢平坦、地質肥沃、氣侯條件好,種植出的西瓜以皮薄肉厚、汁多味甜而聞名遐邇,素有“西瓜之鄉”的美名,中外聞名。由於西瓜為時令果品,遠遠不能滿足廣大人們對“瓜果之王”常年食用的需要。為瞭解决這個問題,梁山鎮經地調研,决定興辦西瓜深加工小區,占地面積300畝,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總投資6080萬元,現已由遼寧恆信高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規劃設計完畢。主要産品為超高壓殺菌西瓜濃縮汁及係列飲料,副産品可生産飼料復合肥等。
  4、肉羊養殖及屠宰加工小區
  梁山地區有大片的林地和草地,廣大農民利用林地中的野草飼養,適合當地生長的小尾寒羊,據調查統計已達25萬衹,這是農民致富的一個重要渠道。每衹羊毛重平均70公斤,每公斤7元計算,年出欄10萬衹,年銷售收入4900萬元,為瞭解决活羊外地銷售運費高,售價低,收入少等問題,梁山鎮决定興建年屠宰10萬衹肉羊加工廠,總投資4500萬元,年可創産值11600萬元,利潤5000萬元,稅金945萬元。以肉羊加工企業為核心,興辦肉羊養殖屠宰加工小區,占地400畝,區內規劃有圈養肉羊場、肉羊屠宰廠、皮革加工廠,羊肉製品廠,副産品加工廠等。現已在市裏立項,歡迎客商前來投資。
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
  梁山鎮位於水泊梁山腳下,是縣委縣政府駐地。下轄56個行政村居,14.2萬人,總面積96平方公裏。鎮內資源豐富,地理位置優越,具有便利的水陸交通優勢。東依京杭大運河,西鄰京九鐵路梁山站,濟菏高速、220國道和蒙(陰)館(陶)路穿境而過。古老的京杭大運河流經我鎮11個村莊,“三級航道”港口碼頭在鎮境內規劃建設。曾先後榮獲山東省文明鄉鎮、濟寧市“五好”鄉鎮黨委、濟寧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是濟寧市經濟30強鄉鎮(2004年列第19位)之一。近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的正確領導下,認真實施“民營立鎮、商貿活鎮、三農穩鎮、和諧興鎮”的發展戰略,突出“民營經濟,招商引資,城鄉建設,農業結構調整”四大工作任務,促使全鎮三個文明得到全面發展,人均生産總值、工業增加值、自營出口創匯額等多項經濟指標均居全縣之首。強化載體建設,大力招商引資。不斷強化載體建設,努力搭建民營經濟發展平臺。規劃建設了梁山鎮工業園,面積8平方公裏,總投資2000萬元,完成“四通一平”。目前投資100萬元以上入園企業已經達到60傢,其中5000萬元以上的10傢,過億元的l傢,總投資超過l0億元,已形成機械製造、傢用電器、紡織衛材、建材化工、農副産品加工、電子等六大産業體係。今年又規劃建設韓商投資興業園,積極搭建外嚮型經濟發展平臺,規劃面積6平方公裏。目前起步區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資500萬元,年底前完成“六通一平”配套設施建設。已有3傢韓資企業、l傢加拿大投資企業進駐園區。同時,積極推行優惠政策,不斷優化發展環境,以工業園區為載體,全方位開放搞活,大力度招商引資,多層次興辦項目,全鎮民營經濟呈現出速度加快、投入加大、效益提高的強勁發展態勢。截至目前,全鎮民營企業已有480傢,個體工商戶達到l萬戶。今年l-11月份,全鎮新上、擴建項目共51個(新上項H31個)。社會固定資産總投資7.3億元,實際引進縣外國內資金5.7億元,利用外資1000萬美元。加快農業産業化進程,推動農業結構調整。着力培植了馨園花卉、恩信特菜、水滸木業、水仙味精等四人農業竜頭企業和“六大示範基地”。馨園花卉占地面積已達1000餘畝,總資産1200萬元,是市級竜頭企業、山東省十大花卉企業。
重慶市重慶市梁平縣
  梁山鎮位於重慶的東北部,係梁平縣城所在鎮,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國小城鎮建設重點鎮,轄7個社區委員會,23個行政村,有居民小組32個,村民小組160個,總人口達100673人,其中城鎮居民80670人,農村居民20003人,幅員面積83.49平方公裏,耕地面積有30316畝。素有“梁平大壩”美譽。轄區內20平方公裏的“小平原”,明顯提升了梁山鎮的區位優勢。歷史沿革:梁山鎮古為巴國之地,因有梁山寨而得名,始建於西魏元欽二年,迄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宋代在此設梁山軍,元朝在此設梁山州。1949年12月解放,同月中旬建立中城鎮,1951年中城鎮升格為城關鎮人民政府,1956年4月城關鎮人民政府又改為城關鎮人民委員會,1959年再建城關區人民公社,1968年建立城關鎮革委會,1981年改為梁山鎮人民政府,1992年10月撤區並鎮,由城西鄉、天竺鄉、安寧鄉、梁山鎮合併為新建製的梁山鎮人民政府,辦公地點設在原中城區大衆街一號,1994年4月鎮政府辦公地點遷至現在的大衆社區雙桂路429號綜合辦公樓辦公。梁山鎮境內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溪河縱流,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適宜多種植物栽培和動物飼養。旅遊資源有東山國傢森林公園、石馬山公園、文峰塔、雙桂湖度假區,旅遊産品有張鴨子和梁平竹簾、梁平年畫等特色産品。梁山鎮有黨委、政府班子成員共13名,其中黨委班子成員10名,政府班子成員5人,交叉任職2人。鎮內設機構有黨政辦公室、團委、婦聯、武裝部、經濟發展辦公室、社會事務辦公室、人口與計劃生育辦公室、財政所、社區辦公室、安全生産監督辦公室、農村工作辦公室、信訪辦公室。鎮機關行政編製人員66人,事業單位人員22人。梁山鎮經濟發展迅速,全鎮2005年完成地區生産總值7.6億元,一、二、三産業總産值16.7億元,財政總收入完成28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80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7880元。“十一五”期,鎮黨委、政府將把梁山鎮建設成為工商型經濟強鎮。
No. 8
  610721104000 梁山鎮
  610721104001 梁山鎮社區
  610721104200 南寨村
  610721104201 王巷村
  610721104202 梁山村
  610721104203 梁西村
  610721104204 愛國村
  610721104205 強國村
  610721104206 石拱村
  610721104207 南堂村
  610721104208 中咀村
  610721104209 高營村
  610721104210 嶺崗村
  610721104211 萬衆村
陝西省漢中市南鄭縣
  梁山鎮位於縣境北部,漢江南岸,北與勉縣接壤,隔江與漢臺區相望,鎮政府駐地石拱,距縣城約10公裏,漢黎公路、石梁公路穿境而過,總面積28.78平方公裏,年底全鎮共有5624戶、20245人,有耕地面積14495畝。鎮域內有蜚聲中外的竜崗勝跡,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乾明寺,歷史知名人物安漢故居,梁山石燕係漢中八景之一。轄區內有豐富的石灰岩、耐火粘土、耐火沙等,是本縣重要的建材基地。2006年,全鎮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3.61億元;其中:非公有製經濟實現産值2.4億元;多種經營實現産值2662萬元; 糧食總産達到7494噸,油籽總産量1344噸。實現各種財政稅收580萬元,其中:國稅411.2萬元;地方稅收168.8萬元;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455元。
  2006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實現率先突破發展的開局之年,也是梁山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一年來,我們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的領導下,在上級各有關部門的支持幫助下,在全縣人民的關心重視下,全鎮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團结穩定、加快發展兩大主題,按照鎮經濟工作會和鎮第十四次黨代會的總體部署,團结一致,頑強拼搏,大力實施"六大突破",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各項事業保持了持續快速的良好勢頭。全年完成總值4.26億元,增長12.3%,完成財政稅收635.8萬元,增長13.2%,農民人均純收入2455元,增長11.5%,人口自然增長率2.1‰。黨的建設、政治建設、精神文明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持續加強,全鎮政治安定、社會穩定,實現了"十一五"良好開局。
  2007年,我們要牢牢把握四個定位、堅持五個原則、突出六大戰略重點,實現梁山經濟社會率先突破發展。
  四個定位:階段定位,這是對鎮域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的所處發展的總定位。當前,梁山鎮發展的基礎初步建立,發展的空間和潛力比較大,但放眼全縣、全市、全省乃至全國,差距仍然很大,建材工業一條腿支撐的局面還沒有根本扭轉,總體上還處於突破發展的起步階段。産業定位,這是鎮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定位。主導産業和支柱産業定位不準,加快發展就會多走彎路,甚至落空。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梁山鎮的産業定位就是"做強建材産業,做大製造産業,做亮緑色産業,做活旅遊産業"。優勢定位,這是依托資源,擇優開發,壯大經濟的基礎定位。梁山鎮具有豐富的礦産資源、土地資源和水資源優勢,以及地處革命老區的區位優勢和250萬年的竜崗文化優勢。根本任務就是要立足資源,打造特色,培植亮點,全力促成新的發展優勢、競爭優勢和經濟增長優勢。職能定位,這是保障鎮域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的關鍵定位。各級領導幹部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圍繞梁山鎮突破發展,找準自身位置,明確職責分工,切實發揮職能作用。
  五個原則:堅持科學發展的原則。堅持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切實把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到依靠科技進步、降低能耗、提升質量效益上來,堅定不移的走節約發展、環保發展、安全發展、可持續性發展的路子,真正把梁山經濟推嚮率先突破的新階段。堅持市場導嚮原則。無論是鎮、村、組還是企業,發展什麽、怎樣發展,都必須以市場為導嚮,按照市場規律辦事,學會適應市場、搶占市場。堅持統籌兼顧原則。堅持以人為本,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實現農民收入增加,集鎮化水平提升,科學文化素質提高,社會事業推進,社會保障機製健全,達到經濟、社會、文化全面進步、和諧發展。堅持開放帶動原則。不斷優先發展環節,擴大對外開放,立足項目帶動,着力引進技術、人才、資本,激活鎮內勞動力、資金、市場,推動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堅持創新提高原則。進一步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突破傳統束縛,突破條條框框,推進觀念創新、制度創新、技術創新、方法創新、品牌創新,敢於爭先求新創優,在發展中追求和倡導質量、快速度、高效率。
  六大戰略重點:一是以農民增收為突破,紮實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二是以建材工業為主體,全力推動鎮域經濟突破發展;三是以文化旅遊為亮點,培植壯大鎮域經濟新的增長點;四是以維護安全穩定為重點,大力推進和諧社會的建設;五是以思想政治建設為抓手,不斷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六是以先進性建設為主綫,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英文解釋
  1. :  Liangshan Town
近義詞
梁山
包含詞
梁山鎮社區梁山鎮地險
分類詳情
張開興隆村張開何莊村張開林莊村南寨村土橋村
建設村梁莊村東山村杏花村白沙村
丁莊村八角村孟莊村獨山村石馬村
沙壩村張橋村迎水村夏莊村愛國村
鄧莊村王巷村解莊村皂角村中咀村
安寧村萬衆村東明村任莊村南宅村
大福村薑莊村梁西村樊莊村羅漢村
群益村高營村劉集村邵樓村陳樓村
鬆竹村梁山村梁山村葉莊村太和村
燒鍋屯村莊樓村鄧樓村郭廟村前窯村
響水村前孫莊村後孫莊村中王村西二臺子村
顧屯村前二臺子村北四傢村大劉屯村報國村
西池村前集村鎮竜村石拱村關莊村
曾莊村石頭園村藏莊村前碼頭村強國村
嶺崗村窪王村丁堂村茶莊村鄭傢窩堡村
王三戶村北荒村湯溝子村魏傢壕村鹼傢窩堡村
費崗子村大獾洞村馬蓮崗村南堂村孔坊村
東馬廟村郝山頭村程垓村呂屺口村後碼頭村
馬振揚村西馬廟村鄭垓村魚王莊村土囤村
許河頭村馬圓村高垓村清都村上八村
時代村梁山鎮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