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柘林鎮 Chao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Zhe Raoping Town |
柘林鎮地處閩粵交界,饒平縣南端,與縣城黃岡鎮毗鄰,三面環海,瀕臨潮州港。全鎮總面積12.3平方公裏,人口16887人。柘林鎮是漁業生産大鎮,全鎮主要勞動力9900多人,其中從事漁業生産8000多人;目前全鎮擁有海水養殖網箱20000多格,面積2300多畝,貝類養殖灘塗1500多 畝,對蝦養殖面積1360畝,鮑魚養殖水體21500立方米;培苗場8傢,年可育苗超過5500萬條;捕撈漁船60多艘;全鎮年漁業生産總量15000多噸,産值近1億元。大小門養殖基地是廣東省最大的網箱養殖基地之一,養殖品種主要有石斑、金鯧、鰤魚、鱸魚、真鯛等。 鎮西南的柘林港,是廣東省十大漁港之一。港區建有水産品碼頭及市場和冷凍、輸冰、供水、儲油等配套設施。港澳臺等地和東南沿海各省(市)的漁船、商船常停泊柘林漁港,並通過所柘公路進入國道324綫和內地發生商貿往來。 柘林鎮人文歷史發展較早,又是一個濱海鎮,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有金獅灣、惠雲兩個天然浴場和待開發的“七夕井”溫泉浴場,有鎮風塔、白雀寺、西澳島白鸕鳥群自然景觀,旅遊開發前景十分廣阔。 |
|
柘林鎮地處永修西北部,西抱柘林湖,東臨316國道,南有焦武公路經過。每天發往南昌、九江、武寧、德安和永修縣城的班車不斷,客運十分繁忙。全鎮總面積172平方公裏,人口1.2萬。
柘林旅遊開發具有強大優勢。除柘林湖外,柑桔之鄉——易傢河村的易傢河溫泉是理想的溫泉浴場,水溫59℃,日出水量可達360噸;尤其是水中含有豐富的鋅、鐵、硫磺等礦物質,對治療心血管病、皮膚病等有較好的療效。其它景點也各有千秋:新開發的“黃荊大瀑布”將使您進入心曠神怡的“仙境”;千年羅漢鬆將帶給您進入遠古的聯想;遊覽三國時期孫權母親的天葬墳以及明朝魏源墓等景點,還可以聽到許多美麗神奇的傳說。
柘林土特産品衆多,盛産柑桔、板慄、楊梅、水蜜桃、紅心李、獼猴桃、木柰李、枇杷等,其中柑桔面積4000餘畝,年産量可達1800噸。山上特産有香菇、木耳、板筍、水竹筍和高山羅漢菜、無公害茶葉等。湖區特色魚有鱖魚、鱸魚、鰱魚、烏魚等。岸上畜禽産品有菜牛、麻羊、鵝鴨等。 |
|
奉賢區轄鎮。1984年建柘林鄉,1994年建鎮。位於縣境南部,距縣城10公裏。面積26.4平方公裏,人口1.5萬。轄馮橋、營房、夾路、奉海、東海、船浜、郊南、柘林、漁業9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農業主産水稻、小麥、油菜籽、蔬菜。是上海“東方對蝦”的主要養殖基地。鄉鎮企業有電器開關、機械設備、化纖、服裝、塑料化工、鋁合金輪圈等行業。 |
|
面積78.95平方千米,人口約5.42萬,駐新柘中路16號,郵編201424。轄:柘林、新寺、鬍橋3個居委;營房、夾路、柘林、郊南、船浜、東海、奉海、新塘、騎塘、虹光、前勝、南宅、北宅、翁傢、西灣、東方紅、崇缺、孫橋、窯橋、大樹、迎新、團涇、八橋、永革、法華、立新、雙橋、永新、黃沙、花園、興隆31個村。
3個社區、14個行政村。
[2008年代碼]310120118:~001柘林鎮社區
~002新寺社區
~003鬍橋社區
~202營房村
~203夾路村
~205柘林村
~207華亭村
~210新塘村
~212新寺村
~214南勝村
~216金海村
~217海灣村
~221鬍橋村
~224王傢圩村
~226迎竜村
~227法華村 |
|
柘林鎮 柘林鎮位於永修縣西北部,修河北岸,距縣城48千米。西隔柘林湖與武寧縣揚州鄉相望,北與三溪橋鎮接壤,東鄰江上鄉,南與雲山比鄰。面積172k㎡,人口11000人。轄聯豐、蓮花等2個居委會,易傢河、司馬等2個行政村,一個漁業隊,29個村民小組。駐鎮單位有江西省柘林水力發電廠、江西水電工程局柘林基地留守處、九江市雲居山——柘林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 屬典型山區鎮,最高海拔960餘米。山林面積9067公頃(毛竹2000公頃),水域面積7000公頃,耕地面積327公頃。境內公路東接316國道。水庫內有客班船通武寧縣城。縣屬彩育林場在境內。易傢河村有浴塘溫泉。
[郵編]330317 [2004年柘林鎮代碼]360425102 [2008年柘林管理局代碼]360425404:~001鎮前社區 ~002壩前社區 ~003聯豐社區 ~200易傢河村 ~201司馬村 ~500漁業隊
[沿革]舊柘林街在修河岸邊,即現柘林鎮西北,相傳該處原有一片天然柘林。建國前夕,屬白槎區楊壟鄉。1950年屬七區三鄉。1958年興修柘林水庫時,因舊柘林鎮址屬庫區,大部分土地被淹,鎮政府和居民全部遷至現址建街(聯豐居委會所在地)。1959年置柘林鎮,以水庫淹區老柘林得名,轄梁頭村。1960年改公社,1974年復改鎮。1992年,易傢河村、司馬村、下城村、黃荊村由三溪橋鎮劃歸柘林鎮管轄。1997年,面積69平方千米,人口1.2萬,鎮政府駐新柘林街,轄新柘林居委會及司馬、易傢河、黃荊、下城、梁頭5個行政村。
2003年撤鄉並村,下城村並入易傢河村,黃荊村並入司馬村,撤銷梁頭村建製。同年柘林鎮與原柘林湖風景區管理局合併為“柘林湖風景區管理局”(2003年10月10日,贛民字[2003]260號批復同意撤銷三溪橋鎮,成建製劃歸柘林鎮管轄)。2004年列入國傢級重點小城鎮建設。2006年初柘林湖劃歸九江市管轄,柘林湖風景區管理局更名為“柘林管理局”,仍行使鄉鎮職能,原有人員編製不變。2006年9月20日,恢復三溪橋鎮和柘林鎮(2006年11月柘林管理局恢復為柘林鎮,行政區域範圍為原柘林鎮的行政區域範圍)。
2006年建成的易傢河新村組共有農戶76戶、人口325人。2007年建成的易傢河義堂組50戶、256人,新建組45戶、216人,張傢組58戶、285人。2008年建成的司馬村跑馬場組(座落在司馬村的中西部,分佈在焦武公路的兩側)45戶、186人。2009年建成的易傢河村溫泉組(位於廬山西海度假村旁邊,因該組所在的位置地底下藴藏着豐富的溫泉而得名溫泉組)54戶、251人,聯豐村三組(座落在柘林集鎮外東部)40戶、168人。 |
|
柘林鎮地處柘林湖北岸,是經316國道通往武漢的交通咽喉,也是九江市“十五”計劃重點建設小城鎮。全鎮總面積126平方公裏,其中山林面積13.8萬畝,柘林湖水面7萬畝,耕地1.1萬畝。人口1.3萬。
柘林鎮山水資源極為豐富,高山地帶盛産山竹、香椿、銀杏、板慄、柑桔、水蜜桃、高山蔬菜和各種用材林等,水中盛産鱖魚、鱸魚等。
柘林湖水域碧波浩淼,島嶼衆多,旅遊資源得天獨厚。目前已開發的景點有民俗文化村、大汪山度假村、燈島、聖水山莊等,是休閑度假的佳地。
柘林鎮擁有鄉鎮企業21傢,部屬駐鎮企業1傢,年産值達3900萬元。 |
|
場鎮風貌
請選擇其他場鎮 黃岡鎮 汫洲鎮 錢東鎮 海山鎮 上饒鎮 三饒鎮 浮山鎮 新圩鎮 新塘鎮 東山鎮 浮濱鎮 湯溪鎮 新豐鎮 建饒鎮 大埕鎮 所城鎮 聯饒鎮 樟溪鎮 柘林鎮 饒洋鎮 高堂鎮 韓江林場
柘林鎮概況
柘林鎮地處閩粵交界,饒平縣南端,與縣城黃岡鎮毗鄰,三面環海,瀕臨潮州港。全鎮總面積12.3平方公裏,人口16887人。柘林鎮是漁業生産大鎮,全鎮主要勞動力9900多人,其中從事漁業生産8000多人;目前全鎮擁有海水養殖網箱20000多格,面積2300多畝,貝類養殖灘塗1500多 畝,對蝦養殖面積1360畝,鮑魚養殖水體21500立方米;培苗場8傢,年可育苗超過5500萬條;捕撈漁船60多艘;全鎮年漁業生産總量15000多噸,産值近1億元。大小門養殖基地是廣東省最大的網箱養殖基地之一,養殖品種主要有石斑、金鯧、鰤魚、鱸魚、真鯛等。
鎮西南的柘林港,是廣東省十大漁港之一。港區建有水産品碼頭及市場和冷凍、輸冰、供水、儲油等配套設施。港澳臺等地和東南沿海各省(市)的漁船、商船常停泊柘林漁港,並通過所柘公路進入國道324綫和內地發生商貿往來。
柘林鎮人文歷史發展較早,又是一個濱海鎮,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有金獅灣、惠雲兩個天然浴場和待開發的"七夕井"溫泉浴場,有鎮風塔、白雀寺、西澳島白鸕鳥群自然景觀,旅遊開發前景十分廣阔。 |
|
- : Zhelin Town
|
|
柘林 |
|
|
|
花園村 | 興隆村 | 鬍橋村 | 雙橋村 | 迎新村 | 西灣村 | 立新村 | 東海村 | 永新村 | 新塘村 | 郊南村 | 梁頭村 | 鎮前社區 | 虹光村 | 柘林社區 | 新寺社區 | 鬍橋社區 | 夾路村 | 柘林村 | 內裏村 | 船浜村 | 騎塘村 | 崇缺村 | 窯橋村 | 團涇村 | 南勝村 | 聯豐社區 | 下岱村 | 前勝村 | 北宅村 | 南宅村 | 大樹村 | 營房村 | 黃沙村 | 法華村 | 華亭村 | 司馬村 | 東方紅村 | 八橋村 | 孫橋村 | 新寺村 | 奉海村 | 翁傢村 | 永革村 | 柘北村 | 易傢河村 | 壩前社區 | 內河隊 | 下城村 | 黃荊村 | 迎竜村 | 王傢圩村 | 海灣村 | 金海村 | 柘林鎮社區 | 漁業隊 | 西澳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