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級行政區劃 : 韶山市 : 洞口縣 : 安化縣 : 嶽陽縣 : 鉛山縣 : 呼蘭區 : 宣州區 [顯示全部] > 楊林鄉
顯示地圖
目錄
江西省鉛山縣楊林鄉
  楊林鄉位於鉛山縣中心地帶,距縣城38公裏,坐落在葛仙山腳下,東鄰永平鎮、紫溪鄉;南接黃崗山鎮;西靠港東鄉;北連虹橋鄉。是鉛山縣四大古老集鎮之一。建國初期為楊村區,58年成立楊村公社,60年定名為楊村鎮,84年改為楊林鄉
  境內屬半山、半丘陵地區,地勢南高北低,南部崗巒起伏,東西為丘陵山地。楊林河由中部穿過,縱貫南北,西岸為河𠔌平畈,東南山區盛産毛竹、鬆、杉、雜木等。楊林鄉下轄楊村、中洲、長生、局裏、餘塢、楊祝、斜嶺、長嶺、陳傢塢、雙源、高際、尤源、項源、大田等14個行政村和楊村鎮街道委員會,共有138個村民小組。全鄉現有總人口為19650人,其中農業人口18636人。
  資源狀況:
  土地資源——全鄉總面積為101平方公裏,耕地面積18147畝,其中水田面積16347畝,林地面積87705畝。水電資源——楊林鄉現有楊林河貫穿全鄉,灌溉農田,供應全鄉生産、生活用水,有岩塢嶺小I型水庫1座,小II型水庫6座,有效灌溉面積占全鄉農田面積的80%,並建有200千瓦水電站1座,與大電網並網發電,電力充足。
  礦産資源——楊林鄉有豐富的礦産資源,主要有金屬礦産鉬、鎢、錫、焦、寶石、粘土礦等;非金屬礦産原煤、石灰石、麻石等。據探明的幾種礦産資源儲量是:鎢錫礦為3930萬噸、原煤為538萬噸、銅礦為2000萬噸、石灰石達10億噸、焦寶石礦120萬噸、鋁釩土礦100萬噸。
  旅遊資源——擁有豐富礦産資源的同時,楊林鄉還有馳名遠揚的葛仙山和斜嶺天然岩洞群旅遊景點。葛仙山主峰海拔1096、3米,山峰奇秀峻絶,峰巒環簇,林木蓊鬱,雲霧繚繞,為風景名勝地,發展前景廣阔,大有開發利用的潛力。葛仙山祠建於北宋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是道教與佛教合一的名山,葛仙山建有“葛仙祠”,大小殿宇二十餘幢,依山而建,層層遞進,古樸端莊。經過近年來的修築,如今更加宜人。據記載:明趙梧《飛升臺記》稱它:與九華山、黃山和仙都、雁蕩、巫峽諸山同為天山所珍重。山間有三官殿、靈官殿、玉皇殿、試劍石、上馬石、下馬石、息心岩、仙人足跡、飛升臺、煉丹臺、洗眼仙泉、竜池等古跡。 距鄉政府5公裏處的斜嶺村,有一天然岩洞群,面積大約2萬平方米。洞內岩石千奇百怪,給人以遐想,溪水潺潺,不時發出清脆的叮咚聲。洞內寬敞的地方可容百人,狹窄的地方衹能貓身進入,給人一種峰回路轉的感覺。天然岩洞內鼕暖夏涼,是個休閑避暑的好去處,也是個發展前景廣阔,大有開發利用的潛力的天然景觀。
  基礎設施建設 近些年來由於上級領導的關心,加上地方政府和人民群衆的努力,楊林鄉的基礎設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現有縣級柏油路1條,鄉村公路14條,村村通車。距楊林5公裏處橫南鐵路綫上建有永平火車站,已於99年開通貨運和客運業務,距楊林7公裏處的上分戰備公路,已於2001年下半年開工,預計2002年10月份竣工,為加快楊林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隨着通訊事業的發展,楊林鄉開通了程控電話,實現了村村通電話、移動電話覆蓋全鄉。從1998年開始,楊林鄉加大投資,興建了2000平方米的農貿新街,為發展楊林經濟、搞好商品流通提供了場所。 楊林鄉近年不斷加大教育投入,促進人才的培養。全鄉有中學1所,中心小學1所,村級完小14所,教學設施齊備,實現樓房化,並於96年全面實現了“兩基”教育目標。全鄉有30%的村安裝了閉路電視。楊林鄉政府駐地建有較完善的衛生院1所,醫療設備齊全。
  主要物産 楊林鄉物産主要有紅薯、大豆、席草、油茶等。其中紅薯年産量在20萬公斤,而且還有進一步發展的潛力。2、7經濟發展狀況 近年來楊林鄉充分開發利用豐富的礦産資源,擁有大小煤礦7個,年産量5萬噸;焦寶石熟料窯1個,年産量約900噸;石灰窯10個,年産石灰1萬餘噸;機磚廠2個,年産紅磚2000萬塊。 楊林鄉的農業以水稻種植為主,水稻播種面積12347畝,年産糧食1634萬斤。此外全鄉有毛竹林14000畝,用材林50000畝,防護林3000畝,果木林1900畝,油茶5500畝,茶葉500畝,油桐500畝,板慄600畝。這些有效地促進了本地的經濟發展。2001年全鄉農業總産值222、3萬元,工業總産值2751萬元,財政收入164萬元,農民純收入1799元。
黑竜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楊林鄉
  楊林鄉位於哈爾濱市呼蘭區東南部、距離區55公裏,東及東北隔漂河,東南隔少陵河與巴彥相望,西及西北鄰本區二八鎮,南隔鬆花江與賓縣隔江相望,哈羅公路北部經過。全鄉轄8個行政村,29個自然屯、居民2975戶,27652人,其中農業人口27343人,勞動力9705人。社會經濟總産值達到人民幣2億元,比上年增長11%。有漢、滿、蒙古、朝鮮等民族,漢族人口占96.3%.
  楊林鄉隸屬呼蘭區管轄。位於區境東部,東北與東部隔漂河、東南隔少陵河與巴彥縣為鄰,南瀕鬆花江,鄉政府駐地距城區50公裏。鄉名源於駐地村名。新荒初闢時,此地楊樹成林,故稱“楊木林子”,簡稱“楊林”。清末,屬呼蘭府河東第一區。中華民國時期,隸屬方臺鄉管轄。東北淪陷時期,初設楊木林子保,後改設楊林村。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7年隸屬方臺區,後改隸第七區。1956年3月,並村撤區,分設楊林、七佰兩個鄉。1958年9月,“小鄉並大社”,並人二八人民公社。1961年5月調整公社範圍,設置楊林公社。1984年3月,政社分開,改為楊林鄉楊林鄉地處少陵河與鬆花江匯合的三角地帶,北部地勢平坦,南部多丘陵。全鄉總面積188平方公裏,是呼蘭縣面積最大的鄉。全鄉有耕地12.3萬畝,以農業為主,是呼蘭縣糧食主産區之一,1990年糧豆薯總産量4.24萬噸。鄉辦工業有暖氣片廠、磚廠等,1992年鄉企總産值1060萬元。全鄉共轄小楊林、田堡、七佰、渥集、佟井、大楊林、柏堡、瀋井、吉祥、南房、南三合、安堡、金堡、蘇堡等14個村。鄉政府駐地小楊林村。
湖南省韶山市楊林鄉
  楊林鄉位於韶山市境西北部。東與如意鄉接壤,西和湘鄉市白田鄉毗連,南與韶山鄉相鄰,北和寧鄉縣麻山鄉交界。轄區50.46平方公裏,現有聯邑、林業、瓦坪、新溪、石屏、純和、良和、楊林、善扶、雲源、鳳形、白翎、磨石村等13個行政村,212個村民組,1801戶,17360人,全村耕地面積12909畝,其中水田11594畝。2003年,農民年均可支配收入3384元。
  該鄉境內群山環抱,石屏山、𠔌皮寨、天子山、羅仙寨形成天然屏障。中部為一盆地,土地肥沃。韶河發源於羅仙寨南麓。有市內僅存的佛寺——報恩寺。中共中央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彭紹輝上將出生於純和村山下屋場。
  該鄉境內交通便利。韶山到湘鄉市壺天、金石鄉和寧鄉縣灰湯的公路都在境內經過,鄉有自辦班車直通湘潭市、湘鄉市。 鄉辦企業、個體企業較為發達。鄉鎮企業總産值25840萬元,創利稅550萬元,全鄉共有個體工商戶700戶,全年實現財政收入560萬元,農民年人均可支配收2760元。
  該鄉農業總産值為3780萬元,糧食總産量1.05萬,.出欄生豬1.82萬頭,飼養傢禽6萬羽。全年完成水利投資80萬元,完成各類水利工程76處,農業結構調整面積580畝,推廣優質水稻2500畝,生豬、黑山羊、梅花鹿、花卉苗木等基地不斷發展壯大,全鄉養殖良種母豬1800餘頭,存欄黑山羊1500多頭,梅花鹿30多頭,花卉苗木30畝。
  該鄉有企業8傢,有學校9所,支部19個,黨員660人。鄉設衛生院,村有醫療點。
湖南省安化縣楊林鄉
  楊林鄉位於縣境北部,東與竜塘鄉相鄰,南與田莊鄉隔江相望,西接東坪鎮、木子鄉, 北與桃源縣交界。地勢南低北高,山地占80%。省道1802綫貫穿全境,株溪、槎溪 兩條水係流入資江。鄉政府駐楊林村王傢凸 。轄楊林、易傢、據木、鐘鼓、坡、中灣、馬爾、蘇園、余家、橫溪、蘆山、月黃、傢、大湖、株溪、黃柳、玉堂、古皇、水坪、水竹、菊明、梅力23個村,256個村民小組。總面積1 29.41平方公裏。2000年總人口22854人,鄉財政收入297萬元,農民人均純 收入1365元。
   楊林得名於明代以前,時當地有一塘名“楊柳池”,池內天光雲影,四周楊柳成蔭, 故名“楊林”。其隸屬關係和行政區劃歷經變更:1949年建楊林鄉,1958的稱楊林 公社,1984年改為鄉建製;1995年撤區並鄉,保留原建製,其所屬大埠、上煙竹、 中煙竹、下煙竹4個村劃歸東坪鎮。
   一、産業結構
   糧食 2000年,有稻田8689畝,旱土6170畝。主産稻穀、紅 薯、玉米。是年糧食總産7844噸,其中稻穀5726噸,占當年總産的72%。與19 85年比較,總産量增加504噸,增長9.6%。由於産業結構的調整,品種的改良,稻 作開始由雙季改一季,水稻種植面積在90年代後逐年下降。
   林業 全鄉林地171763.9畝,占總面積的79.4%,人均近7 畝。其中用材林97793畝,新炭林2330畝,疏林3784畝,新建林16647畝 ,竹林9528畝,油茶林7814畝,油桐林350畝。應退耕還林地11261畝,草 地714畝。林業收入最高的1995年有306.69萬元,人均120元。1994~ 2000年,木材收入都在200萬元以上。全鄉有百年以上古樹47株,水坪村有千 年青岡櫟一株,圍徑3.4米。
   畜牧水産 1980~2000年,畜牧水産發展較快,尤以牛、豬、羊 、雞、鴨、魚增長幅度大。特別是1998年以後三年中增長速度加快,養殖專業戶 穩步發展。2000年,全鄉養牛7440頭,養豬21600頭,養羊15000衹,飼養雞57500羽、 鴨8500衹,産鮮魚170噸,畜牧水産收入748萬元。
   茶葉水果 1985年有茶園3535畝。90年代後期,因受市場價 格的影響,至1999年減少到2190畝。每年産茶2000擔左右。90年代後,水果得到 發展。1999年産水果128.4噸,比1985年增加93.95噸。 
  鄉鎮企業 1986年全鄉有企業346個,其中鄉辦11個,村辦56個, 聯辦72個、個體270個,安置勞力925人,總産值422.2萬元。至2000年,全 鄉有企業468個,其中鄉辦11個,村辦8個,聯辦15個,個體私營434個,安置就 業勞力2160人。其中工商註册的鄉企業有柑橘場、三八茶場、黃金電站、木材加 工廠、?頭罐頭廠、茶廠、紅磚廠。是年,全鄉有工業收入104萬元,建築收入161萬 元,運輸收入145萬元,商業、服務業收入272萬元,其他收入327 萬元,合計1009萬元。
湖南省洞口縣楊林鄉
  楊林鄉地處邵陽市洞口縣東南邊陲。與武岡市、隆回縣相鄰,行政區域面積43.14平方公裏,耕地面積12719畝。總人口2萬餘人,轄:楊林、坪陽、山下、塘下、九嶺、破刀、壩上、草塘、莊上、鎖口、聯盟、峨峰、青合、新停、芭蕉等15個村委會,210個村民小組。
  農林牧漁業全面發展。抓住産業結構調整的契機,改變了以往單純水稻種植的格局,大面積成片種植花生、玉米、紅薯,産銷兩旺,楊林花生遠近有名。建成全縣乃至全市唯一的生漆生産基地,養殖事業發達,生豬和雞的産值在農業總産值中所占比重日漸提高,楊林土雞成為大賓館宴席中不可多得的佳餚。
  鄉鎮企業有了新起色,興辦了一批花生、玉米、紅薯加工企業,發展了礦産開採業,如破刀錳礦,山下滑石礦,積極招商引資,新辦了膠木板廠1傢,傢俱廠2傢,機製磚廠1傢,集貿經濟和小城鎮建設發展迅速。2004年初,楊林集貿市場建成使用,結束了楊林以路為市的歷史,帶動了房地産業的升溫,該市場占地37畝,攤位360個,是目前該市規模最大,佈局最好,功能最全的一流農村綜合集貿市場,吸引了武岡、隆回和本縣的衆多商販,趕場日平均成交額在10萬元以上,極大地活躍了邊貿經濟。隨着石楊通鄉公路年內全面通行,製約楊林經濟發展的交通瓶頸徹底解除,楊林經濟必將再上一臺階。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楊林鄉
  楊林鄉位於宣城市宣州區,地處黃山與九華山之間,屬黃山餘脈,與黃山、九華山成“品”字形,距上海300公裏,被譽為“滬商旅遊後花園”。主峰天台山海拔1095米,山中溪瀑奔流,匯入山下水庫,常年豐盈,古時即稱“柏梘瑤池”。這裏雄奇的山川、幽深的峽𠔌、茂密的森林、珍奇的禽獸、豐饒的物産。
  柏梘山是座名山,現已闢為旅遊區,首期建成30多處景點,在第一個“十一”黃金周,僅門票收入就超過12萬元。柏梘山開發轟轟烈烈,堪稱宣州區旅遊經濟發展中的一件大好事,推動柏梘山新一輪旅遊開發熱潮的興起。
湖南省嶽陽縣楊林鄉
  楊林鄉地處嶽陽縣中心腹地,新墻河上遊,是張𠔌英民俗文化村、相思愛情公園及大雲山國傢森林公園等旅遊名勝和出入“三田一洞”之要塞。全鄉下轄25個村,一個鄉級林場,279個村民小組,農業戶數7964戶,農業人口30508人,總面積92.7平方公裏,耕地面積39414畝,其中水田37448畝、旱地1966畝,屬全縣農業大鄉,有多年的馬鈴薯種植傳統,享有“萬畝馬鈴薯基地”之譽,聞名全省。這裏土地肥沃,人民勤勞,新墻河貫穿全境,鐵山、大坳兩大水係覆蓋全鄉,榮公綫、城芭綫在此交匯。交通便捷,水利條件十分優越,極有利於發展種植、養殖業,同時也是有志之士的興傢創業之所。在發展工業上,鄉黨委政府響應全縣招商引資號召,采用多種手段,調動一切資源,招商引資辦項目。先後引進了華祥鹿業、萬羽養鴿場、衆森瓷業、湘北日用化工廠、中石油城山加油站和集精品文化藝術、旅遊休閑於一體的蘭澤林生藝苑等企業十多傢,主要工業産品有陶瓷、建材、肥皂、純淨水等,主要農副産品有糧、菜、油、茶、水果、生豬、水産、禽類、木材等,特色産品有黃鴿、鹿糧液酒等。全鄉共有中小企業四十多傢,是一個充滿了活力、具有很好發展前景的鄉鎮。
  楊林鄉下轄村:石屏村純和村良和村新溪村瓦坪村聯邑村林業村楊林村善扶村磨石村白鴿村鳳形村雲源村
  楊林鄉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15168男7673女7495家庭戶戶數4328家庭戶總人口(總)15096家庭戶男7625家庭戶女74710-14歲(總)32710-14歲男16690-14歲女160215-64歲(總)1033515-64歲男526815-64歲女506765歲及以上(總)156265歲及以上男73665歲及以上女826戶口本地住在本地14779
No. 8
  位於呼蘭區東南部,距區城55千米,東及東北隔漂河,東南隔少陵河與巴彥相望,西及西北鄰二八鎮,南隔鬆花江與賓區相望。轄8個行政村,29個自然屯,居民2975戶,27652人,其中農業人口27343人。
  
  230111201 楊林鄉
  230111201200 七佰村
  230111201201 渥集村
  230111201202 吉祥村
  230111201203 小楊林村
  230111201204 田堡村
  230111201205 南房村
  230111201206 瀋井村
  230111201207 佟井村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
黑竜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
  呼蘭區楊林鄉位於呼蘭區東南部、距離區55公裏,東及東北隔漂河,東南隔少陵河與巴彥相望,西及西北鄰本區二八鎮,南隔鬆花江與賓縣隔江相望,哈羅公路北部經過。全鄉轄8個行政村,29個自然屯、居民2975戶,27652人,其中農業人口27343人,勞動力9705人。社會經濟總産值達到人民幣2億元,比上年增長11%。有漢、滿、蒙古、朝鮮等民族,漢族人口占96.3%。
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
  一、楊林歡迎您 楊林鄉位於鉛山縣中心地帶,自然資源豐富,交通便利,通訊發達,基礎設施完備,環境怡人,民風淳正。楊林人民竭誠歡迎國內外各界朋友前來觀光旅遊,投資經商,楊林鄉黨委、政府將為您創造良好休閑渡假和投資環境,願與您攜手合作,共同開發楊林富足的礦産、旅遊及農副産品資源。楊林有了您的支持而興旺,您有了楊林而更加輝煌。二、基本情況2、1歷史概況 楊林,原名楊村,是鉛山縣四大古老集鎮之一。建國初期為楊村區,58年成立楊村公社,60年定名為楊村鎮,84年改為楊林鄉。2、2地理位置 楊林鄉位於縣境南部,屬鉛山縣中心地帶,有不可比擬的地形優勢。距縣城38公裏,座落在葛仙山腳下,東鄰永平鎮、紫溪鄉;南接黃崗山鎮;西靠港東鄉;北連虹橋鄉。境內屬半山、半丘陵地區,地勢南高北低,南部崗巒起伏,東西為丘陵山地。楊林河由中部穿過,縱貫南北,西岸為河𠔌平畈,東南山區盛産毛竹、鬆、杉、雜木等。2、3區域人口 楊林鄉下轄楊村、中洲、長生、局裏、餘塢、楊祝、斜嶺、長嶺、陳傢塢、雙源、高際、尤源、項源、大田等14個行政村和楊村鎮街道委員會,共有138個村民小組。全鄉現有總人口為19650人,其中農業人口18636人。2、4資源狀況 土地資源——全鄉總面積為101平方公裏,耕地面積18147畝,其中水田面積16347畝,林地面積87705畝。水電資源——楊林鄉現有楊林河貫穿全鄉,灌溉農田,供應全鄉生産、生活用水,有岩塢嶺小I型水庫1座,小II型水庫6座,有效灌溉面積占全鄉農田面積的80%,並建有200千瓦水電站1座,與大電網並網發電,電力充足。 礦産資源——楊林鄉有豐富的礦産資源,主要有金屬礦産鉬、鎢、錫、焦、寶石、粘土礦等;非金屬礦産原煤、石灰石、麻石等。據探明的幾種礦産資源儲量是:鎢錫礦為3930萬噸、原煤為538萬噸、銅礦為2000萬噸、石灰石達10億噸、焦寶石礦120萬噸、鋁釩土礦100萬噸。 旅遊資源——擁有豐富礦産資源的同時,楊林鄉還有馳名遠揚的葛仙山和斜嶺天然岩洞群旅遊景點。葛仙山主峰海撥1096、3米,山峰奇秀峻絶,峰巒環簇,林木蓊鬱,雲霧繚繞,為風景名勝地,發展前景廣阔,大有開發利用的潛力。葛仙山祠建於北宋元佑七年(公元1092年),是道教與佛教合一的名山,葛仙山建有“葛仙祠”,大小殿宇二十餘幢,依山而建,層層遞進,古樸端莊。經過近年來的修築,如今更加宜人。據記載:明趙梧《飛升臺記》稱它:與九華山、黃山和仙都、雁蕩、巫峽諸山同為天山所珍重。山間有三官殿、靈官殿、玉皇殿、試劍石、上馬石、下馬石、息心岩、仙人足跡、飛升臺、煉丹臺、洗眼仙泉、竜池等古跡。 距鄉政府5公裏處的斜嶺村,有一天然岩洞群,面積大約2萬平方米。洞內岩石千奇百怪,給人以遐想,溪水潺潺,不時發出清脆的叮咚聲。洞內寬敞的地方可容百人,狹窄的地方衹能貓身進入,給人一種峰回路轉的感覺。天然岩洞內鼕暖夏涼,是個休閑避暑的好去處,也是個發展前景廣阔,大有開發利用的潛力的天然景觀。2、5基礎設施建設 近些年來由於上級領導的關心,加上地方政府和人民群衆的努力,楊林鄉的基礎設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現有縣級柏油路1條,鄉村公路14條,村村通車。距楊林5公裏處橫南鐵路綫上建有永平火車站,已於99年開通貨運和客運業務,距楊林7公裏處的上分戰備公路,已於2001年下半年開工,預計2002年10月份峻工,為加快楊林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隨着通訊事業的發展,楊林鄉開通了程控電話,實現了村村通電話、移動電話,無綫尋呼覆蓋全鄉。從1998年開始,楊林鄉加大投資,興建了2000平方米的農貿新街,為發展楊林經濟、搞好商品流通提供了場所。 楊林鄉近年不斷加大教育投入,促進人才的培養。全鄉有中學1所,中心小學1所,村級完小14所,教學設施齊備,實現樓房化,並於96年全面實現了“兩基”教育目標。全鄉有30%的村安裝了閉路電視。楊林鄉政府駐地建有較完善的衛生院1所,醫療設備齊全。2、6主要物産 楊林鄉物産主要有紅薯、大豆、席草、油茶等。其中紅薯年産量在20萬公斤,而且還有進一步發展的潛力。2、7經濟發展狀況 近年來楊林鄉充分開發利用豐富的礦産資源,擁有大小煤礦7個,年産量5萬噸;焦寶石熟料窯1個,年産量約900噸;石灰窯10個,年産石灰1萬餘噸;機磚廠2個,年産紅磚2000萬塊。 楊林鄉的農業以水稻種植為主,水稻播種面積12347畝,年産糧食1634萬斤。此外全鄉有毛竹林14000畝,用材林50000畝,防護林3000畝,果木林1900畝,油茶5500畝,茶葉500畝,油桐500畝,板慄600畝。這些有效地促進了本地的經濟發展。2001年全鄉農業總産值222、3萬元,工業總産值2751萬元,財政收入164萬元,農民純收入1799元。三、招商引資情況 楊林鄉采取了土地優惠租讓、稅費減免等政策,大力招商引資 ,開發礦産、旅遊、農副産品等資源。招商項目: (一)、楊林煤礦的改擴建項目。楊林煤礦原煤儲量達200萬噸,煤質好,易於開採,88年籌建,設計年産量6萬噸,90年投産,但由於各方面的原因,一直未能正常運轉。現欲改製誠招有識之士共謀發展。項目投資及效益:投資約500——1000萬元,稅利300萬元以上。5年可收回成本。 (二)、葛仙山旅遊景點開發項目。葛仙山憑藉天然的地理優勢,吸引着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年可接待遊客達到15萬人次。由於得到上級部門的重視,目前正進一步改建楊林鄉至葛仙山的交通,這將對開發葛仙山旅遊景點起到巨大推動作用並具良好經濟效益。 (三)、紅薯粉加工項目。紅薯澱粉是生産高麥芽糖漿的主要原料,楊林的田地、山場的土質非常適合紅薯的生長,楊林的紅薯具有個大含澱粉高的特點,當地群衆有傳統的種植紅薯的習俗。
No. 12
  楊林鄉 轄:石屏、純和、良和、新溪、瓦坪、聯邑、林業、楊林、善扶、磨石、白鴿、鳳形、雲源13個村委會。
  楊林鄉境內原有楊林廟得名,位於市境西北部。東與如意鄉接壤,西和湘鄉市白田鄉毗連,南與韶山鄉相鄰,北和寧鄉縣麻山鄉交界。轄區50.46平方千米,現有聯邑、林業、瓦坪、新溪、石屏、純和、良和、楊林、善扶、雲源、鳳形、白翎、磨石村等13個行政村,212個村民組,1801戶,17360人,鄉政府設於楊林村原蔣氏宗祠。
No. 13
  轄:楊林、坪陽、山下、塘下、九嶺、破刀、壩上、草塘、莊上、鎖口、聯盟、峨峰、青合、新停、芭蕉15個村委會。
No. 14
  楊林鄉 轄:竜潭、楊林、白泥、付朝、張坪、沙陂、紅陽、四竜、瀋塘、崩山、立塘、城山、蘭田、王安、聚雲、和平、蘭澤、白水、福衝、西沅、𠔌太、琴田、姑橋、馬磅、魯醜25個村委會。
  位於縣境中部偏西。鄉境民國後期為楊林鄉,1949年隸3區,1958年屬鐵山公社,1961年縮小為楊林公社,1984年社改鄉,1995年與蘭田鄉合併為楊林鄉。面積85.49平方千米,人口30314人。轄25村、232個村民小組。鄉人民政府駐城山舟。原藍田鄉駐地藍澤集鎮。
No. 15
  轄:楊林、易傢、據木、鐘鼓、坡、中灣、馬爾、蘇園、余家、橫溪、蘆山、月黃、傢、大湖、株溪、黃柳、玉堂、古皇、水坪、水竹、菊明、梅力22個村委會。
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
  楊林鄉境內原有楊林廟,鄉由此得名,位於市境西北部。東與如意鄉接壤,西和湘鄉市白田鄉毗連,南與韶山鄉相鄰,北和寧鄉縣麻山鄉交界。轄區50.46平方公裏,現有聯邑、林業、瓦坪、新溪、石屏、純和、良和、楊林、善扶、雲源、鳳形、白翎、磨石村等13個行政村,212個村民組,1801戶,17360人,全村耕地面積12909畝,其中水田11594畝。2003年,農民年均可支配收入3384元。有黨員620名。現在是第12屆人民政府和第11屆中共委員會。政府的直屬單位有:黨政辦、司法所、計育辦、企業辦、農辦、財稅聯合增管辦和武裝部等部門。
  境內群山環抱,石屏山、𠔌皮寨、天子山、羅仙寨形成天然屏障。中部為一盆地,土地肥沃。韶河發源於羅仙寨南麓。有市內僅存的佛寺——報恩寺。中共中央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彭紹輝上將出生於純和村山下屋場。
  境內交通便利。韶山到湘鄉市壺天、金石鄉和寧鄉縣灰湯的公路都在境內經過,鄉有自辦班車直通湘潭市、湘鄉市。
  鄉辦企業、個體企業較為發達。鄉鎮企業總産值25840萬元,創利稅550萬元,全鄉共有個體工商戶700戶,全年實現財政收入560萬元,農民年人均可支配收2760元。
  農業總産值為3780萬元,糧食總産量1.05萬噸.出欄生豬1.82萬頭,飼養傢禽6萬羽.全年完成水利投資80萬元.完成各類水利工程76處.農業結構調整面積580畝,推廣優質水稻2500畝.生豬、黑山羊、梅花鹿、花卉苗木等基地不斷發展壯大,全鄉養殖良種母豬1800餘頭,存欄黑山羊1500多頭,梅花鹿30多頭,花卉苗木30畝.
  有企業8傢,有學校9所,支部19個,黨員660人。鄉設衛生院,村有醫療點。
  鄉政府設於楊林村原蔣氏宗祠。
湖南省嶽陽市嶽陽縣
  楊林鄉:位於縣境中部偏西。鄉境民國後期為楊林鄉,1949年隸3區,1958年屬鐵山公社,1961年縮小為楊林公社,1984年社改鄉,1995年與蘭田鄉合併為楊林鄉。面積85.49平方千米,人口30314人。轄25村、232個村民小組。鄉人民政府駐城山舟。原藍田鄉駐地藍澤集鎮。
英文解釋
  1. :  Yanglin township
近義詞
楊林
包含詞
楊林鄉叉路口嶽陽縣楊林鄉楊林中學嶽陽縣楊林鄉藍田中學
分類詳情
張開聯盟村張開和平村中洲村安山村長嶺村
獨山村大田村新溪村白泥村古皇村
月黃村梅力村蘇園村菊明村青閤村
黃柳村槐蔭村吉祥村南房村楊林村
陳傢塢村長生村石屏村純和村良和村
瓦坪村聯邑村林業村楊林村善扶村
磨石村白鴿村鳳形村雲源村楊林村
坪陽村山下村塘下村九嶺村破刀村
壩上村草塘村莊上村鎖口村峨峰村
新停村芭蕉村竜潭村楊林村付朝村
張坪村沙陂村紅陽村四竜村瀋塘村
崩山村立塘村城山村蘭田村王安村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