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本有十三萬餘種姓氏。除了十大姓(佐藤、鈴木、高橋、田中、渡邊、伊藤、山本、中村、小林、齋藤),代表姓氏一百姓、普通姓氏三千六百姓,其他屬珍稀奇雜姓。
日本同韓國一樣,都是受中國的漢文化影響而以漢字取用姓氏的國傢。
日本在4世紀中期,大和政權的成立(中國劉宋中期)纔開始産生姓氏。天智9年,即公元670年。開始編製最初的戶籍。這就是日本史上的《庚午年籍》。
自此,日本由“部民”製社會邁進了“公民”製社會。當時,各部落豪族的氏賤、傢人、奴婢等都沒有姓氏。社會上的平民、遊民,更是一盤散砂。
為了突擊編戶造籍,沒有姓氏者可以任意取個代號,以作姓氏,交差律令。因此,“一井、一木、一色、一尾、上下、和氣、左右、前後、火山、熱海、溫泉、滿身、汗、大糞、小穴、瓶子、布袋、早乙女、不入鬥、一二三、三五七、九十九”等都成了百姓的姓氏。
今天,人口增長到一億二千萬,而姓氏卻增長到十三萬。直到明治時代,即1870年,政府頒布了“平民姓氏使用認可令”後纔製止了各種膨脹係數,固定了現存的姓氏。
日本除了十大姓、一百氏代表姓和三千六百氏普通姓外,尚有一萬二千六百多氏屬珍稀奇雜難姓。
總括日本的姓氏,大體可分14類型:地名姓、國名姓、古姓、譯音姓、氏姓、職業姓、特別稱謂姓、略姓、信仰姓、佳稱姓、復姓、間接稱呼姓、外來姓及其他(器物、用具、建造、天體、屋號、商業、抽象用語等)。
按照漢文化解釋:姓,標志傢族係統的稱號,氏,標志宗族係統的稱號,為姓的支係,合稱為姓氏。《通志·氏族略序》中說“三代之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婦女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所以別婚姻……;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後,姓氏合而為一……”。
然而,日本社會形式上受漢文化的影響,實際取用的珍奇古怪、稀難雜異的姓氏,實在離譜離奇,令人不可思議。
每一個珍稀姓氏的産生,都有特殊的來歷和有趣的故事,耐人尋味。
日本《實用姓氏辭典》裏介紹一氏, 姓
“
竜
竜 竜”
三條竜加三片雲。其 用意是升天的意思。真是位地地道道的唯心主義者。
靜岡縣有傢姓“一尺八寸”,其取姓的原本意思是取鐮刀柄的長度一尺八寸。因同鄉有人先取用了“鐮柄”為姓氏,故後者取用間接用意姓。
山梨縣南巨摩郡早川町,有很多姓“藥袋”。傅說歷史上來了一位名醫,用葡萄製酒,村裏人飲用了此酒後,無病長壽。從此後,全村看不到有人再用藥袋了,故取此姓氏。
奈良縣有五傢三字姓:五鬼助、五鬼肉、五鬼堂、五鬼勝、五鬼作。“五鬼”在日文裏與“禦器”同音。“禦器”是神的供器,具有神聖感,而“鬼”字又有很強的靈意。這五傢又都是神社裏的職員,故分別取用此姓氏。
滋賀縣有二傢姓“白水”。但二 傢不同宗,一傢取姓氏的原意是“泉”字的解字姓。另一傢的原意是水面上的白煙,即霧氣。取其自然現象為姓。
三重縣有一處小部落,在公元670年“庚午年籍”法令發佈後,未登記到。直到明治八年,即公元1875年,政府發佈了“姓氏必稱令”後,纔取姓氏。故取:餘戶、餘語、餘五、餘吳、餘瑕等為姓氏。均以餘字當頭。
京都有一條路名叫“勘解由小路”,住 在路口的一傢就姓“勘解由小路”。以致成了日本的五字長姓之一。
也有類似性及與其關聯部位的姓氏:女陰、性、雌、浮世、乳部、乳戶、龜頭、性全、陰地、女屋、裸野、穗門(穗字的象形字寫法類似女性性器)、小尻、花子、尾張等,這些姓氏也許是一些娛樂場所的人氏。
還有以日期為姓氏的,如;“正月一日”的意思是農歷的春節,萬象更新,吉祥如意。“四月一日”、“四月朔日”原意是農歷的四月初一,天氣開始回春返暖不穿棉襖了。“八月一日”取姓的意思是秋收季節,祭神活動和一些喜慶活動也都開始了。而掌管𠔌物的官員開始行使權力分配了。“十二月一日”,日本稱十二月為“師走月”。意思是一年的工作完成了,然後有一身輕鬆的感覺。故師匠姓此姓者較為多見。
倘若由此類推,那麽“豬股、牛腸、鴨頭、雞尾、馬尻、蜘手、蚊爪、寒蟬、蜂巢、狗飼、牛糞、羽鳥、黑川、白水、中原、長橋、村山、村中、望月、飯田橋、村女、山花、三宅、四戶、五傢、六十裏、十二村、中曾根”等等諸姓,理應是山夫野老、村姑野芳之姓氏了。
“東山、西山、樂山、香山、下山、三山、獅子、虎、熊、鷹、鹿、目、能登𠔌。”之類,為獵戶之姓。
“潮來、網、網幹、生魚、鰻、蟹、蠃、釣竿、海部、海老名、厚海、長繩、東風、北風”等姓氏,也許隸屬漁民船夫。
“寺門、神戶、戒屋、虎杖、救、地藏、隱居、青鬼、小粥、天道、調月、星、不來方、四十八願、四十九院、禦菩薩木”等可能為僧、道者之姓氏。
“文屋、倭文、文字、一筆、高知、作傢、知識、大學、入學、文部、十文字”等姓,必屬文化人之類。
“三瓶、醬油、酢屋、銅工、鍛人、鐵師、膳夫、音頭、煤孫、油田、修理、相撲、公文、執行、押領司、治部袋、五百部、大藏、黃金、白銀、山納”等姓,可能與職業有關。
“北上、老傢、厚見、父母、千壽、萬福、花房、新妻、伴、吾妻鏡、妻良、女樂、五味、滿足、黑須、白發、萬代、幸福”等姓氏,不正是包羅了人間的天倫之樂。
除將相役卒、漁樵耕讀者關聯姓氏之外,尚有無數的怪姓、難姓:“億、峠、垰、謊、珩、粢、雫、鵤、凪、凩、颪邊、萄平、袰𠔌、胎中、姓億、源氏、天下、小針、破毛、荢毛、菛亭、狗捲、千金樂、下鬥米、七五三褂、上打田內、一天滿𠔌、萬裏小路、言語道斷、左衛門三郎、釋迦牟尼佛”等等,這些姓氏又怎能去“對號入座”呢?實在讓人無法想象。
日本姓氏除了多與雜之外,有些姓氏尚有多種讀音或特殊讀音。別說外國人讀不準音,連日本人也感到頭痛。所以,每當社交場合遇到雜姓,必須先請教對方如何發音,以免稱呼有誤。
姓氏發音最多的是“海部”,有14種讀法。筆畫最少的姓“一”,但有4種讀法。“富山、富田”等富字當頭的姓,富字寫成“冨”,上面沒有一點,因富士山頂有火山口,沒有雄峰;故寫法上去掉一點,但發音上強調發“と”(TO)(象漢字“托”)音。因日文的“と”字是雄峰立山的象徵。以彌補現實中的殘缺。姓“日本”的發音“やまと”(YAMATO)(象漢字“亞麻托”),不讀NIHON,以免與國名混淆。
姓氏裏有10個姓用到“十二”這個數字的,但“十二”的讀音都不一樣:(括號內為音譯)“十二”(就烏其)、“十二丁”(就烏尼糾烏)、“十二佛”(喔鳴破羅衣)、“十二役”(托尼約孤)、“十二月”(西蛙斯)、“十二月一日”(比滋美)、“十二月晦日”(比娜西)、“十二神”(喔雞夫羅衣)、“十二神島”(喔雌破羅衣)、“十二裏”(托其利)。 |
|
1.佐藤(佐藤) 2.鈴木(鈴木) 3.高橋(高橋) 4.田中(田中) 5.渡邊(渡邊) 6.伊藤(伊藤) 7.山本(山本) 8.中村(中村) 9. 小林(小林) 10. 齋藤(齋藤)
11.加藤(加藤) 12. 吉田(吉田) 13. 山田(山田) 14.佐々木(佐々木) 15.山口(山口) 16.鬆元(鬆本) 17.井上(井上) 18.木村(木村) 19. 林(林) 20. 清水(清水)
21.山崎(山崎) 22. 中島(中島) 23.池田(池田) 24.阿部(阿部) 25. 橋本(橋本) 26. 山下(山下) 27.森(森) 28.石川(石川) 29.前田(前田) 30.小川(小川)
31.藤田(藤田) 32.岡田(岡田) 33.後藤(後藤) 34.長𠔌川(長𠔌川) 35. 石井(石井) 36.村上(村上) 37.近藤(近藤) 38.坂本(坂本) 39.遠藤(遠藤) 40.青木(青木)
41.藤井(藤井) 42.西村(西村) 43. 福田(福田) 44.太田(太田) 45.三浦(三浦) 46.藤原(藤原) 47. 岡本(岡本) 48.鬆田(鬆田) 49.中川(中川) 50.中野(中野)
51.原田(原田) 52.小野(小野) 53. 田村(田村) 54. 竹內(竹內) 55. 金子(金子) 56.和田(和田) 57.中山(中山) 58.石田(石田) 59.上田(上田) 60.森田(森田)
61.小島(小島) 62.柴田(柴田) 63.原(原) 64.宮崎(宮崎) 65.酒井(酒井) 66. 工藤(工藤) 67.橫山(橫山) 68.宮本(宮本) 69.內田(內田) 70.高木(高木)
71.安藤(安藤) 72.島田(島田) 73. 𠔌口(𠔌口) 74.大野(大野) 75. 高田(高田) 76.丸山(丸山) 77. 今井(今井) 78.河野(河野) 79.藤本(藤本) 80.村田(村田)
81.武田(武田) 82.上野(上野) 83. 杉山(杉山) 84.增田(増田) 85.小山(小山) 86.大塚(大塚) 87.平野(平野) 88.菅原(菅原) 89.久保(久保) 90. 鬆井(鬆井)
91.千葉(千葉) 92.岩崎(岩崎) 93. 櫻井(櫻井) 94.木下(木下) 95.野口(野口) 96.鬆尾(鬆尾) 97.菊地(菊地) 98.野村(野村) 99.新井(新井) 100.渡部(渡部)
另外,日本的大姓大多是由日本戰國(大約是中國明朝末期)各個貴族、名人、大名和其重臣發展來的,這個玩過《太閣5》的都看的出。
1、他們的姓有自己起的,(比如羽柴,豐臣秀吉曾用羽柴秀吉,羽和柴分別取自當時織田信長重臣丹羽長秀與柴田勝傢的姓。)
2、還有天皇或自己上級(一般是大名)賜的,豐臣就是。
3、雖然更多是源自之前的傢族,但是平民是沒有姓氏的。 |
|
(1)地名型 比比皆是,不解釋了。
(2)氏型 與古代的"氏"關係很深的姓氏。
如:蘇我、物部、藤原。
(3)物象型 與動植物、器物、建築物等物象有關的姓氏。
如:楠木、機(桌子的意思)、辻堂、沓(鞋子的意思)。
(4)職名型 與職業、役職、官職等有關的姓氏。
如:目(守介掾目四等官的最後一等)、衛門、鍛冶。
(5)名前(名字的意思)型 由名字發展而來的姓氏。
如:源內、為貞、二郎。
(6)略姓型 由原來的姓氏簡略而得的姓氏。
如:宗(惟宗)、追(追田)、物(物部。你看,"物"姓至少有兩種屬性了)。
(7)當字型 我也不很明了,似乎是原姓衹有讀音,漢字是後來纔胡亂湊的。
如:池鯉鮒、不死原、新聞。
(8)佳字型 直接用祥瑞字眼作姓氏。
如:寶木、增滿、龜竜(順便一提,日本人看烏龜的觀念與現在的中國人也不一樣呀)。
(9)轉字型 轉音、轉字(類似於使用了通假字)而生的姓氏。
如:若旅わかたび(若田部わかたべ的轉字、轉音)、棉𠔌(棉屋的轉字)。
(10)消失姓 現在已消失的古怪姓氏。
如:釋迦牟尼佛、言語同斷、色魔(怎麽樣,日本姓氏奇怪吧?更奇怪的還在後面)。
(11)信仰型 與信仰有關的姓氏。
如:調月、星、天道(上面三個消失姓似乎也是信仰型)。
(12)古代型 與古代姓氏關係很深的姓氏。
如:武內、主、額田。
(13)外來型 外國傳入日本,或與外國關係很深的姓氏。
如:高麗、秦、鄒。
(14)衝繩型 與衝繩關係很深的姓氏。
如:與那原、上江洲、東風平。
(15)賜姓型 由下賜而得的姓氏。
如:橘、留目、日本、豐臣。
(16)合字型 由原姓中的兩字相合併而生的姓氏。
如:麿(麻呂)、小柴(小此木)。
(17)商業型 與商業有關的姓氏。
如:魚屋(魚店的意思)、酢𠔌(醋店的意思,""是"屋"的同音轉字,下同)、絲𠔌。
(18)皇族型 與皇室、皇族、宮傢等有關的姓氏。
如:有棲川、大後、閑院。
(19)人名型 從一般性的人名稱呼發展而來的姓氏。
如:民、奴、早乙女。
(20)阿伊努型 與日本的少數民族阿伊努族有關,或從阿伊努語發展而來的姓氏。
如:小比類捲、金田一、石狩。
(21)公傢型 與公傢有關,從稱號等發展而來的姓氏。
如:九條、河鰭、公卿、菊)。
(22)復姓型 與中國的復姓意義不同,指由兩姓合併而生的姓氏。
如:長曾我部、竹田川邊、疋田齋藤。
(23)部民型 從古代職業部、名代部、子代部等部民發展而來的姓氏。
如:祝部、服部、忍海部。
(24)かばね型 這個比較費解釋,かばね是對上古的一些姓的稱呼,看到例子後閣下可能就明白了。
如:直、連、臣。
(25)蝦夷型 與蝦夷有關的姓氏。
如:俘囚、夷、鬍、夷俘、蝦夷(都是原來大和朝廷侮衊蝦夷的話,不知誰會用這樣的姓?現在大概消失了吧)。
(26)佛教型 與佛教關係很深的姓氏。
如:大佛、釋、捨利弗。
(27)神道型 與神社、神道關聯很深的姓氏。
如:三輪、神、福神。
(28)事象型 與事件、變故、原由等相關的姓氏。
如:慄花落、月見山、一入。
(29)藝名型 從雅號、藝名、筆名、別稱等發展而來的姓氏。
如:幸若、錦城齋、善阿彌。
(30)敬稱型 由敬稱發展而來的姓氏。
如:卿、王、殿。
(31)屋號型 由屋號發展而來的姓氏。
如:瀧の屋、增田屋、角𠔌(角屋的轉姓)。
(32)族名型 由種族名發展而來的姓氏。
如:隼人、土蜘蛛、熊襲。
(33)未詳型 成因不明的姓氏。 |
|
明治三年(公元1870年)日本政府作出“凡國民,均可起姓”的决定。可是竟然沒有多少人響應,於是,政府不得不在明治八年(1875年)頌布了強製性的《苗字必稱令》,規定了“凡國民,必須起姓”。確實是這樣,與我們一衣帶水的日本,1875年之前絶大多數人是沒有姓的。可以說,日本人有姓不過衹是纔一百多年的事。
在古代,日本人衹有貴族有姓有名,他們所謂的姓,與我們理解的姓並不一樣。
公元四世紀末,日本的大和朝廷把日本列島南部的許多小國統一成為一個國傢,其政治統治的基礎是氏姓制度。以大和朝廷的大王(即後來的天皇)為首的,掌握着中央政權的貴族與隸屬於朝廷的小國國王之間建立了有血緣關係的集團,這些集團稱之為“氏”,一個“氏”也就是一個貴族世傢。
氏的稱呼有的來自官職,有的來自居住地、統治地的地名,有的來自神名,還有的來自技藝。例如,居住出雲國的就叫做“出雲氏”,做祭祀工作的就叫“忌部氏”。掌握大和朝廷最高權力的大王傢,是當時最強大的氏。
後來,大王傢又對隸屬朝廷的許多氏按與自己的親疏、血緣遠近、功勞勢力大小,分別賜予“姓”。這個“姓”也不能算是真正的姓,衹是表示地位、門第、職務的稱號,類似爵位。當時的姓約有30個,其中“相臣”、“君”、“直”等賜給皇族及顯要的貴族,是最有勢力姓。
由於人口繁衍,一個大的氏又有了許多分支。這些分支為自己起了“苗字”。“苗字”意思是嫩芽、分枝,即從本傢分出的支。例如,藤原是一個大氏,分出之後,居住在近江國的藤原氏,便取“近江”與“藤原”的首字,稱為“近藤”。住地伊勢、遠江、加賀的藤原氏就稱為伊藤、遠藤、加藤。到了明治八年,從來沒有姓的人在取自己的姓的時候,也想沾點“藤”字的光,於是“藤田”、“藤本”、“藤井”、“藤山”、“藤川”、“藤條”等等姓氏就誕生了。
由此可知,這時的氏可以表示部分傢族血緣關係,但是姓衹表示傢族的地位尊卑,苗字則表示新的分支,但這時氏、姓、苗字衹有貴族纔有。
到了七世紀中葉,大化革新時期,廢除了世襲的稱號,表示傢族地位的姓失去意義,氏與姓混合為一,有一部分成為流傳到現在的姓。這時姓仍然是貴族的專利品,到 19世紀,姓也衹限於武士、巨商和村裏有權勢的人。這些人嚮當局申請,經特別許可,才能有姓。能夠“名字帶刀”是一種極大榮譽,所謂“帶刀”就是有姓,一般平民衹有名而無姓。
明治天皇時,政府感覺到沒有姓,編造戶籍,課稅徵役,非常不方便,這纔號召大傢都取姓,可是由於人們長期以來的習慣,並沒有誰想用個什麽姓,至此,政府不得不下達“凡國民,必須取姓”的命令。這時候,人們纔匆匆忙忙找起姓來,舉國上下興起一股取姓的熱潮。住在青木村的就姓青木,住在大橋邊的就姓大橋,傢門口長棵松樹的就叫鬆下;門前有一座山的,就姓山口。於是田中、三木、山田、日光、北風、前部、上方、觀音,這些中國人覺得怪怪的姓一下子涌了出來。
以地名為姓的有“上野”、“田中”、“河內”、“上原”、“市原”、“陸前”、“近江屋”、“吉岡屋”、“三河屋”、“肥厚屋”,以職業為姓的有“味香”、“味美”、“那妓男”、“豬飯”、“服部”、“鍛冶”,“古井丸”。有些人以古代武士的名當姓用,像“酒井”、“本多”、“上杉”,這都是古代武士的名。也有的怕官府處罰,“慌不擇姓”,以魚、蔬菜、寺院、職業作姓。鈴木本是神官拿在手中的標志,也成了姓。有點文化的選擇福壽、長命、千年、鬆竹、朝日等好聽的詞作姓。鬆、鶴、龜等長壽象徵也成了姓,百、千、萬也成了姓。有的人實在想不出好辦法,衹好隨便對付一個,“我孫子”、“豬手”、“犬養”、“鬼頭”、“茄子川”全來了,也有的讓官吏隨便給想出一個。
1898年,政府製定了戶籍法,每戶的姓這纔固定下來,不得任意更改。因為日本人的姓來得突然,來得特殊,它的內涵也與衆不同。世界各國的姓多是表示血緣關係的,而日本的姓卻很少有這個意義,姓一個姓的不一定有血緣關係,不是一個姓的倒可能是叔叔、爺爺。
日本人姓多數由兩個漢字組成,少的有一個字的,最多的有九個漢字。如:北、池、岸,田中、鈴木,宇都宮、西園寺,敕使河原,勘解由小路等。因此,為了分清哪些是姓,哪些是名,在正式署名場合,要在姓與名中間留出一個字的空來,如,井上清,要寫成“井上清”,三階堂進,要寫成“三階堂進”,八木下弘,要寫成 “八木下弘”。
據說日本人的姓有十幾萬個,日本人口才一個億多,平均一個姓衹有幾百人。最常見的有40多個,其中鈴木、佐藤、田中、山本、渡邊、高橋、小林、中村、伊藤、齋藤占總人口的10%,有1000多萬。
日本姓這麽多,但是天皇卻沒有姓。明仁天皇、裕仁天皇誰也叫不出他們的姓來。日本人認為,天皇不是人,是神,神是無姓的。天皇無姓,皇子、皇孫、皇女、皇弟、皇姑自然也是無姓的。一般女子出嫁後要改用夫姓,但是平民嫁到皇傢卻仍然用娘傢的姓。皇子文仁妻子川島紀子,姓的川島,就是娘傢的姓。
日本人姓怪,名也怪,日本男子的名多以郎、夫、雄、男等字結尾,以表示威武、英俊、忠信。而且多有表示排行的標志,長子叫太郎,二子叫次郎、二郎,排在第 11位的就叫餘一郎。也有的把“郎”去掉的,直接是太、一、次、二,用治表示二,用選、藏表示三,用助表示小兒子。長女稱大子,次女稱中子,三女稱三子。小林光一一定是長子,寅次郎一定是次子。過去日本人的男子名多加上“兵衛”、“左衛門”、“右衛門”,這是由軍職變化的名,也有的是為了顯示尚武精神。
日本女子的名多以“子”、“江”、“代”、“枝”結尾,如,川島芳子、大關行江、宇野千代、大原富枝,聽起來優雅、柔和。現在青年女子中,約有90%的人用 “子”命名。按習慣,女子出嫁後要改用夫姓。中野良子嫁給川崎善弘後,改名川崎良子;鬆崎君代,結婚後就改姓名為慄本君代。現在,越來越多的女子反對夫妻同姓,還成立了“反對夫妻同姓會”,主張婚後仍用自己的姓。
把數字用在姓名中,是日本人姓名的又一特色。有姓一丹、二井、三木、四島一味川的,有姓六角、七條、八馬、九鬼、十石的,還有姓四十五、五十鈴、百元、六百田、千傢的,甚至有姓百代、萬歲的。在名中用數字表示排行更是常見的,但也有表示出生時間的。如山本五十六,就是因出生時父親是56歲。
日本是註重禮節的國傢,過去,孩子出世要舉行命名儀式,而且規定,在孩子出生後的第14天內舉行,通常以第七天為多,日本人叫這天為“禦七夜”,是命名的吉日,命名的當天晚上傢中要擺上宴席慶祝一番。
日本小孩子可以在外人面前直接稱呼父母的名,這在大多數國傢是不允許的。
要說日本人姓名的怪,那可多着呢。日本人姓名的寫法,通常是先姓後名,譯成西文時,往往改為先名後姓,而且是按照日語原來的讀法以羅馬字拼寫的。自1951年日本政府提出限製人名用生僻漢字以來,日本同姓同名的人越來越多,於是有人主張不用漢字取名,而改用“假名”。
日本人的姓氏不但是數量多,在其讀音,漢字的寫法上也相當的復雜,讀音相同的姓氏,漢字有幾種甚至是十幾種寫法,而相同的漢字也會出現好幾種讀音。例如:ささき就可以讀做以下幾個姓氏——佐佐木,佐前,佐崎,佐佐喜,佐佐貴,陵,雀等等。姓為ことぅ的日本人,用漢字來寫會有以下幾種寫法:後藤,五藤,吳藤,梧藤,梧桐,江藤,牛頭,五島,後島等等。
日本姓復雜得連日本人自己也不知道怎麽讀,聽到名字也弄不清楚漢字如何寫。有調查表明,全日本一天交換的名片高達400萬張,就是說每一秒鐘就有231組人在交換名片。可在日本如果把對方的名字叫錯是非常失禮的事,為了避免弄錯,絶大多數的日本人都在用漢字寫的名字旁邊用假名註明日語的讀音。
日本人還習慣稱姓不稱名。如果有人去找叫“佐藤”的人,多半會有好幾個“佐藤”一起答應。有個笑話是說:如果在日本上下班的高峰朝擁擠的人群內丟一顆手雷,炸死10個人,其中就有9個叫佐藤。 |
|
日本歷史 | 日本文化 | 武田信玄 | 日本戰國 | 姓氏 | 大名 | 武將 | 歷史 | 百傢姓 | 民俗 | 姓氏文化 | 竜造寺隆信 | 佐竹義重 | 戶澤盛安 | 遊戲 | ps2 | 娛樂 | ps3 | 織田信長 | 長宗我部元親 | 伊東義祐 | 更多結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