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新橋鎮:面積66.7 2.7 65880044 寧豐路10號
居民區:新東
行政村:新橋、海臺、山根、井頭、東溪、山頭王、洋坑、五興等
新橋鎮位於象山縣中南部,東瀕大目洋。面積126.28平方千米,人口2.65萬餘人(2008年)。轄新東1個居民區,新橋、海臺、山根、井頭、板嶺、東溪、山頭王、洋坑、廟前楊、關頭、東史、石柱外、石柱裏、崇巉、雙嶴、上盤、黃吉嶴、上七裏、下七裏、黃公嶴、七林灣、高塘、高灣、靈嶴、韓升、海豐、興海、五興28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寧豐路10號。216省道通達。旅遊點有象山影視城、山海樓、海塗樂園。
[沿革]1951年設鄉,1961年改公社,1983年置鄉,1992年建新橋鎮。1997年,面積66.7平方千米,人口2.96萬,轄新橋、外韓、海臺、小白蛇、江東、竜洞、王嶴、山根、井頭、板嶺、海山、外嶴、裏嶴、木頭嶴、黃山、郎傢嶴、東溪、嶺腳、山頭王、洋坑、廟前楊、蛤沙、烏江、關頭、彈塗嶴、小嶺下、東史、石柱外、石柱裏、雙嶴、黃吉嶴、花前、上七裏、下七裏、下靈嶴、中靈嶴、上靈嶴、上盤、黃公嶴、高塘、高灣、七林灣等43個行政村及新東居委會。2004年7月,新橋鎮行政村數目從43個減少到28個:共撤銷25個行政村,合併新成立10個行政村(廟前楊、海豐、東溪等),其中原烏江、蛤沙、彈塗嶴三個行政村合併為海豐村。
[拼音]Xīn Qiáo [郵編]315726 [代碼]330225110:~200新橋村 ~201關頭村 ~202七林灣村~203高灣村 ~204高塘村 ~205東史村 ~206石柱裏村 ~207石柱外村 ~208黃公嶴村 ~209上盤村 ~213上七裏村~214下七裏村 ~216雙嶴村 ~217崇堍村 ~218黃吉嶴村 ~223板嶺村 ~228東溪村 ~229廟前楊村 ~232洋坑村~233山頭王村 ~238山根村 ~239井頭村 ~241海臺村 ~243海豐村 ~244韓升村 ~245興海村 ~246靈嶴村~247五興村 ~500獅子山桔場 |
|
新橋鎮地處上海市西南郊,位於鬆江區東北部,東與閔行區莘莊鎮隧道相通,西與洞涇鎮、鬆江工業區毗連,南與車墩鎮接壤,北與九亭鎮為鄰,總面積35.5平方公裏。2004末,耕地面積35.35公頃(不含林地)。鎮轄5個村民委員會(春申、民益、新橋、馬湯、潘傢浜),4個居民委員會(新樂、新育、場東、場西)。戶籍人口22867人(全部轉為非農業人口),其中:女性11692人,60歲以上老人4241人。流動人口6.1萬人(導入人口在內)。年增加值28.1億元,比上年增長36.6,其中:第一産業0.39億元,占1.4%;第二産業23.58億元,占83.8%;第三産業4.17億元,占14.8%。經濟總量居全區各鎮第二位。
新橋鎮
區位優勢
新橋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滬杭鐵路副綫、滬京鐵路在境內設立客運站,滬杭高速公路和嘉金高速進出口立交橋架設境內。距虹橋國際機場僅16公裏,離上海地鐵一號綫莘莊站3公裏,驅車到市中心衹需10多分鐘,莘鬆、申強、陳春等5條公路直通上海市區。水上航道有黃浦江、新磚河等,60噸級船衹通行無阻。形成了水、陸、空立體交通網絡。
自然資源
新橋鎮地勢東高西低,東面的新閔村地表高程平均在海拔3.7米。最高在海拔4.6米。西側的民蓋村地表高程平均在海拔3.1米,最低在海拔2.8米。境內大小河流密佈,水域面積占全鎮國土面積的9.55%。有5條區級河道:六磊塘河、北泖涇河、竹江河、磚心河、泗馬塘河。
新橋鎮現有國土面積3137公頃,其中房地用地1025公頃,占32.32%;園地、林地411公頃,占12.97%;獨立工礦用地及農村居民點980公頃,占30.92%;交通用地428公頃,占13.51%;水域303公頃,占9.55%。各類用地分佈不平衡。因我鎮的經濟發展較快,原有的耕地面積大幅減少,並已改作園地、林地。
新橋鎮新橋鎮土田質多數為湖泊沉積物和河流相衝積物,土壤發育多*育型水稻土,約占區域總面積的98%。其中大部分為青紫泥或青紫土*,養分貯存豐富,有機質平均含量4.01%,有效磷14.4PPM,鹼解氮61.1PPM,有效鉀103.6PPM。耕地層平均在14.7CM,土壤PH值呈中性或偏酸性。
地質狀況
新橋地區地處長江三角洲前緣河上濱海平原,均為第四紀地殼新構造運動中沉澱物所覆蓋,其厚度在300米左右。現在地表沉積物質均為“全新世”形成。基岩主要為岩漿岩,其中侵入岩面積較少,絶大部分為火山岩。區域內地勢平坦,建設用地條件良好。地震設防烈度為7度。
河道水係
新橋地區域內雨量充沛,水資源豐富,河流密佈,主要河流有磚新河、蟠竜塘、六磊港、竹港、沙港等。其中磚新河和竹港上遊現為水源地。區域內地勢平坦,水網縱橫,排澇設施完善,不易受洪澇災害。
其他資源
新橋地區素有“魚米之鄉”美譽,農副業在鬆江處於領先地位,是上海市郊重要的菜籃子工程基地。
氣象氣候
新橋鎮屬亞熱帶海洋季風性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氣溫15.4℃,全年降水量充足,年平均降水量為111.7mm,年均雨日136天;常年盛行風嚮為:春夏季多偏南風,晚秋和鼕季多西北風和東北風,八、九月為臺風季節;全年平均日照2047.3小時;年均無霜期為230天,11月中旬初霜,4月上旬終霜;6—7月有梅雨,平均雨日20天左右;夏秋常有臺風過境,局部地區有時有竜捲風、冰雹危害,秋鼕多霧,易澇少旱。
人口教育
【精神文明建設碩果纍纍】:群衆性文明創建活動在鎮黨委、政府的重視和各級組織的組織下蓬勃開展,2004年取得了豐碩成果,涌現了一大批文明單位。中國竜工、上海申新電氣等2傢企業被評為市文明單位;新橋中學、新橋小學、新橋農貿發展有限公司等24傢單位被評為區級文明單位;上海喬愛別墅、新橋新育居民小區被評為市級文明小區;新橋鎮南A區、民樂小區、欣德花園等6個居住小區被評為區級文明小區;5戶家庭被評為區“五好文明家庭”。市級文明村創建實現滿堂紅,馬湯、春申、新橋、潘傢浜等村村都榮獲文明村稱號。
人口:全鎮共有5個村民委員會(春申、民益、新橋、馬湯、潘傢浜),4個居民委員會(新樂、新育、場東、場西)。戶籍人口22867人(全部轉為非農業人口),其中:女性11692人,60歲以上老人4241人。流動人口6.1萬人(導入人口在內)。
教育:新橋鎮有幼、小、中、職、成人學校5所,共有建築面積132279平方米,教職員工448人,學生4051人。立足新橋,着眼長遠,構建與新橋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教育體係,製定了新橋教育的三年發展規劃。一是優化小學,主要任務是聚焦內涵發展,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二是擴建成校,計劃再造五間教室;三是發展幼兒園,規劃在明中小區建一所16個班的第二幼兒園;四是遷建新橋中學,規劃新校址建在原搪瓷廠,占地75畝,建築面積76000平方米。在政府的重視規劃下,三年規劃已進入實質性啓動階段。中小幼成各校為提高教育質量,根據教委提出的“名師工程”采取“上靠橫聯”,紛紛與市、區名校挂鈎,新橋小學已與上海教科附屬實驗小學結成互學對子。中學、小學都派骨幹到鬆江二中、一中、上師大外國語附小等跟崗學習。
新橋鎮有外來民工子弟學校13所,學生5209人。對外來民了子弟學校管理有了進一步加強。2004年5月,鎮教委出臺了《新橋鎮外來民工子弟學校安全工作管理實施辦法》,並以安全、衛生、有序為內容,會同安全監察、衛生防疫部門對外來民工子弟學校進行了一次大檢查,組織十二位小學骨幹教師為九所外來民工子弟學校上了十二節示範課。
居住環境
新橋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滬杭鐵路復綫、滬金鐵路在境內設立客運站,滬杭高速公路和嘉金高速進出口立交橋架設境內,距虹橋國際機場16公裏,形成水、陸、空立體型交通網絡。
隨着改革開放力度的加大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新橋鎮的經濟持續、穩定、健康地發展,社會各項事業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水平不斷地提高。2003年9月止,全鎮完成三業總産值81.2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7.35億元,增長50.4%,其中:第一産業完成1.30億元,第二産業完成60.75億元,第三産業完成19.40億元;實現國內生産總值15.14億元,其中:第一産業完成2350萬元,第二産業完成118550萬元,第三産業完成30500萬元;實現利潤41530萬元,完成財稅收入33249萬元。新建的新橋中小學、新橋衛生院全面啓用,新橋影劇院舊容換新顔,新橋鎮休閑廣場投入建設,這些都標志着新橋人民的教育水平、醫療水平、文化娛樂等都有了進一步提高。人民的收入不斷增加,2003年全鎮人均收入8726元,比上年增長26.2%。城鄉居民儲蓄持續增長,2003年止纍计居民存款餘額為68996萬元;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傢用中央空調和汽車等進百姓傢;信息高速公路進入農傢,2003年止已裝有ADSL的農戶有2200戶;居住條件進一步改善,已有2000多戶農民住進了小別墅;人民的整體素質得到提高,2003年止已有有綫電視用戶5242戶,1個圖書館,8個圖書室,8個社區健身點,村村都有老年活動室。經過歷屆黨委、政府堅持不懈地努力,新橋鎮相對集中的區域化建設初具規模,工業區、房産區、集鎮區、花卉苗木區四大經濟開發區各具特色。
一、工業區:新橋鎮工業區由民益路工業園區、廟三路工業園區、春申高新科技園區和閔申工業園區等四個園區組成,開發面積13.5平方公裏,已引進外資項目213衹,總投資10億美元;內資項目374衹,總投資48億人民幣,2002年末止有500萬美元以上工業企業105戶。新橋工業區以外嚮型經濟為特色,主要生産電子、機械設備、輕工産品等,銷往美國、日本、歐洲、中東地區、東南亞等地區,每年的外貿出口撥交值和外貿出口創匯居鬆江區各鎮、園區首位。新橋工業區建設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要求,積極優化投資環境,大力招商引資,目前四個工業園區廠房林立,企業成群,形成了新橋工業産業的集中點。民益路工業園區已和市級鬆江工業園區連成一體,3M、復盛實業(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日紅鋼板加工等十幾傢億元企業投資入住,已形成了以工程機械、通用設備等為代表的支柱産品;廟三路工業園區由各村投資建設成標準廠房30萬平方米,促進了村級工業經濟的發展;春申高新技術園區、閔申工業園區以輕工、化工産品、傢具、電子電器為主導産品。
二、房産區:新橋鎮在發展工業的同時,註重優化産業結構。以莘鬆路隧道開通為契機,開闢了新閔房産區,規劃面積18000畝,已引進房産開發商24傢,開發面積13600多畝,建成花園別墅和公寓房7600多幢共190萬平方米,成為新橋鎮經濟的又一新亮點。以緑洲比華利、喬愛別墅、淺水灣花園為代表的高檔次別墅吸引了衆多知士名人。
新橋鎮房産區即新閔綜合園區,規劃面積12平方公裏,已引進房産商20傢,開發面積8,000多畝,建成花園別墅和公寓房8018幢,共183.505萬平方米,已經成為東南亞最大的高檔別墅群。以緑洲比華麗、淺水灣花園、喬愛別墅為代表的親水、藍天、緑地的高檔次別墅吸引了衆多公民。許多著名投資商購買入住新橋房産區,為他們能夠安心在新橋投資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環境。一些知名人士的入住,也提高了整個房産區截止2004年底,新橋地區共有35傢房産開發商,房産開發已成為新橋經濟新的增長點,今年房地産稅收1.5億元,比上年增長50%。商品房價格比前年翻了一番,2002年商品房開盤價1900元、門面房3800元,2004年已上漲至3500元、7600元。為加強房産開發管理,於年內成立了房産管理辦公室,進一步規範房産開發。
三、集鎮區:新橋鎮集鎮區按照農村城市化要求,以現代化中心鎮和中心村的整體建設為目標,加快建設步伐,擴大中心鎮範圍,鎮區面貌日益顯著。新育小區、白洋小區、新東苑小區等農民住宅小區陸續建成,上海市農民集中居住示範小區—明中小區總體規劃形成,鎮行政大樓、新橋農行大樓、中小學教學樓、衛生院、農貿市場等成為新橋鎮集鎮區的標志性建築物。全鎮動遷農戶2,600多戶,建成農民別墅群1,500多幢。新育小區、鎮南白洋小區等一大批高檔次住宅陸續建成。建成鎮行政大樓、新橋農行大樓、中小學教學樓、農貿市場等一批標志性建築。
老鎮改造工程全面啓動,50,000多平方米住宅開工,上海市農民居住示範小區——明中小區整體規劃形成,總用地面積566,1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79,594平方米,其中公建面積15,000平方米,住宅建築面積264,594平方米,緑化率46%,可容納1,200戶居民居住,有別墅、雙聯、多聯、多層等多種房型,整個小區三綫入地,設施齊全,環境優美,將是新橋農村城市化的完善標志。鎮區內開闢緑化地,較差路段安裝紅緑燈,鎮區城市化面貌日益顯著。
四、花卉苗木園區:新橋鎮經過歷屆黨委、政府堅持不懈地努力,不僅工業園區、房産區已初具規模,集鎮區、花卉苗木區也各具特色。新橋鎮花卉苗木園區在內部結構調整後,首批規劃土地6500多畝,已引進花卉企業63傢。投資2億元的新橋花卉交易中心已經建成,是上海首傢花卉苗木批發市場,年銷售盆花500萬盆,銷售額1.2億,占全市盆花銷售量的60%,形成花卉苗木的産、供、銷一體化服務。集引進、開發、推廣園林緑化新産品及提供相關技術服務的科技興公司——上海交大農科園藝有限公司、上海鬆江花木研究所坐落新橋,推廣了七葉樹等20個新品種,也是鬆江唯一的上海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新橋花卉苗木區已成為新橋農業産業的一大特色,並且涌現29戶本鎮農民參與種植花卉苗木,其中已有3戶農民嚮浦南發展。
新橋花卉苗木區是上海市最大的花卉苗木生産基地,上海成美園藝、上海巨楊園藝有限公司等63傢花卉企業落戶新橋,已種植金琥、蘭花、鬱金香等300多個品種的花卉苗木。投資2億元的新橋花卉交易中心是上海首傢花卉苗木批發市場,年銷售盆花占全市盆花銷售量的60%。上海交大農科園藝有限公司推廣了墨西哥落羽杉、樂昌含笑、七葉樹等20多個新品種,是鬆江唯一的上海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新橋鎮已經成為海內外豪商巨賈競相投資的熱土,使這座歷史古鎮煥發出勃勃生機。吳邦國、溫傢寶、黃菊、曾慶紅等黨和國傢領導人相繼親臨視察,並給予了高度評價。 |
山東省臨沂市費縣新橋鎮 Fei County, Shandong Province, Linyi City, New Town |
位於山東省臨沂市費縣東部,與臨沂市蘭山區接壤,東臨蘭山區半程鎮,南臨蘭山區義堂鎮鎮政府坐落在東西石橋.因為建國時以造橋技術在整個縣最先進而的名,其中經濟實力在整個縣靠前,板材場較多,最大的一個工廠是鑫星鞋廠,教育在鎮上有一個中學一個小學,每逢農歷尾數4、9為集日。
新橋鎮總面積71平方公裏,耕地6.7萬畝,人口52282人。該鎮處在京滬高速公路和日東高速公路交匯出口處;南臨327國道,距臨沂飛機場20公裏,交通條件便利。2002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産值6.6億元,其中工業産值4.2億元。
水稻播種面積3.5萬畝,占全縣水稻面積的1/2,年産稻穀1600萬公斤。年種小麥面積4萬畝,年産量1400萬公斤。豐産林達到1.6萬畝,緑色通道20公裏。以油桃、大櫻桃為主的果園發展到3000畝,大棚瓜菜3000畝。
鎮駐地建有占地8800畝的民營經濟開發區,初步形成了木材加工、建築裝飾、生豬屠宰、製鞋、化工、塑料編織六大優勢産業,其中板材加工企業戶達670傢,年收入4億元。山東鑫星鞋業有限公司固定資産2000萬元,有生産綫6條,年産膠鞋、運動鞋、布鞋1000萬雙,年産值3000萬元。卓勤食品有限公司(德國投資)固定資産達1000萬元,主要復烤加工大蒜片、洋蔥片,年生産能力1000噸,産品全部出口。山東富平屠宰廠年屠宰生豬10萬頭,占據臨沂市大部分市場份額。
境內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西蔣竜山文化遺址。麻緒村發展較快,綜合指數居全臨沂市第七位,被譽為“費縣第一村”。 |
|
鄉鎮簡介
資中縣新橋鎮位於資中縣西南部,距離縣城19公裏,東經104°43′,北緯29°44′,東與新隆鎮及雙河鎮相連,南與宋傢鎮接壤,西與威遠縣黃荊溝鎮相鄰,北與金李井鎮和漁溪鎮毗鄰,該鎮係淺丘地帶,屬亞熱帶溫潤性季風氣候,年最高氣溫39℃,年降雨量800~1350毫米,以東南至 西北風為主導風嚮。
鎮轄1個社區,25個村民委員會,222個村民小組,7800戶,總人口30800人。耕地面積1505.53公頃,水域面積142.8公頃,林地面積2525.26公頃。
2005年度實現國內生産總值5484萬元,其中第一産業2316萬元,第二産業1167萬元,第三産業2001萬元;糧食總産量8137噸;生豬出欄30337頭;農業産業化經營實現1487萬元;工業招商引資240萬元,農業招商引資19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97元。
主要資源
旅遊資源:鎮域內有省級風景旅遊區白雲峽,木本植物37科58屬,動物200餘種,融雄奇、險峻、秀然於一體,具有獨特的自然魅力,景區占地面積23平方公裏,峽長6.5公裏,水面寬50至220米,景點40餘個,著有“川中小山峽”之稱。
礦産資源:現探明六大礦産資源儲量是:煤450萬噸、、石英砂 1億噸、石灰石8000萬噸、耐火粘土礦100萬噸和豐富的頁岩、伊犁石礦産資源。
農業資源:鎮內主要農産品有:水稻、玉米、小麥、油菜、蔬菜、生豬、禽蛋、藥材、水果等。現發展有優質水稻3000畝;優質水果1000畝;優質幹果1000畝; 國傢級傳統中藥材“新橋黃梔子”3000畝。
林業資源:全鎮面積71.5平方公裏,森林覆蓋率27.4%,活立木蓄積5.8萬立方米。
社會事業
硬化的板新公路直通新橋鎮政府及所屬六個行政村,基本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全鎮有水庫11座,其中小(一)型5座,小(二)型水庫6座;設有職業中學一所,一所中心校,含三所分校;鎮中心衛生院一所。
經濟産業
茉莉花基地也是農業産業化重點項目之一。圍繞建設好基地,該鎮積極組織鎮、村、社幹部和社員到川內茉莉花基地考察學習,引進扶持四川香葉荷地有限公司,建成茉莉花基地170畝,建成占地12畝投資200萬元的茉莉花茶加工廠,實行收購最低保護價6元/公斤,保證15年不變。
該鎮在新太片區10個村種植麻竹筍1000畝,並強化了保護;在羊角咀村種植矮晚柚110畝;在登高村種植了250畝大五星枇杷;在竜池村建成種植126.5畝川中名優小水果實驗示範區;種草養蓄工作大力推進,在退耕地和河灘種優質牧草1000畝,涌現出養殖大戶44戶,實現了農業增收、農民增收,促進全鎮經濟的穩步發展。
該鎮在執行上級各項優惠政策的同時,結合鎮情,製定了《遂寧市市中區新橋鎮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實施細則》,並對各企業進行鏈鎖服務,竭力解决企業的後顧之憂。實現“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快”的目標。 |
|
新橋鎮位於丹陽市的東北部,地處富饒的長江三角洲,位於最具活力的經濟區域—上海、南京經濟走廊中心地帶。新橋地理位置優越,屬亞熱帶氣候,四季分明 ,氣候宜人。全鎮總面積26平方公裏,總人口2.5萬。轄區內中心、群益、新橋、木橋、姚傢弄、腰溝六大工業園及一個外資工業園已構成六平方公裏的集鎮開發區。
新橋具有悠久的人文歷史—新橋鎮是全國文明集鎮,“江蘇省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示范镇”,“江蘇省重點中心鎮”,八十年代就是鎮江地區的“首富鎮”,多次榮獲國傢、省、市授予的各種榮譽稱號。這裏“親商、愛商、敬商、富商”意識濃厚,“汽配之鄉”聞名全國。汽配燈具、電子、化工、建材、服裝等行業門類齊全。工業園區投資環境優良,目前已有美、日、韓及港、臺多傢外資企業在新橋工業園投資興業。
新橋具有極佳的品位優勢—新橋鎮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水陸空交通十分便捷。
1、 公路和鐵路運輸。距滬寧高速公路、滬寧鐵路、312國道、即將建設的京滬高速鐵路,最遠不超過20公裏,且有101省道及沿江公路與之貫通,東距上海200公裏,西距南京100公裏。
2、 港口和海上運輸。距長江第三大港—“大港港口”距該鎮約15公裏,擁有2。5萬噸級深水泊位13個,5千噸級泊位6個,目前已與世界上50多個國傢和地區通航。自建的6千噸級長江自備碼頭也正在籌建中。
3、 機場和航空運輸。新橋到南京“祿口”國際機場80分鐘囤積。距上海“虹橋”、“浦東”國際機場2個多小時車程,到國內民航“常州”機場僅需20分鐘。
新橋具有良好要素資源—新橋是全國教育先進鎮,不但擁有高素質的勞動力資源,而且建立了能滿足不同層次需求的人才培訓和引進機製。此外,新橋的土地價格、勞動力價格是蘇南發達地區最優惠的,水、電、道路、通訊等基礎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
|
新橋鎮地處沿江開發帶,位於江蘇省靖江市西南部,東臨廣靖高速公路和江陰長江公路大橋,南與無錫,常州隔江相望,鎮內夾港汽渡連接長江南北,公新公路直通江陰長江大橋,北靠江平公路,交通十分便捷。
全鎮6.1萬人,鎮域面積61.3平方公裏,轄18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新橋鎮是靖江工業重鎮,産業特色和産業優勢明顯,是江蘇省特殊合金材料開發及應用星火技術密集區,全國聞名的“不銹鋼之都”,全鎮已形成了廚衛、特種合金材料、泵閥、壓力容器和玻璃製品的五大産品群體。2007年,全鎮實現地區生産總值23.4億元,人均4萬元,是2000年的3.3倍;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6.2億元,是2000年的3.4倍;同口徑財政收入2.1億元,是2000年的6.8倍;農民人均收入9000元,是2000年的2.2倍。在靖江市鄉鎮綜合考評中歷年名列前茅,連續7年保持了泰州市經濟工作十強鄉鎮稱號,綜合競爭力最新排名列全國千強鎮714位,獲江蘇省文明鎮、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泰州市經濟工作十強鄉鎮、泰州市創平安先進鄉鎮。 |
|
新橋鎮位於安竜縣西部,距安竜縣城22公裏,國土面積113.4平方公裏,全鎮轄16個村,96個村民組,5098戶,21258人,居住着漢、布依、苗、彝、回等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53%。現有耕地14990畝,宜林、宜牧荒山25000畝,農民人均純收入1598元。全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5.1℃,年平均降水量1243毫米,海拔1200-1400米,雨量充沛,鼕無嚴寒、夏無酷暑,並具有多樣性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鎮內有優質的石灰石及高品位的硫鐵礦,且儲量豐富。中部丘陵地帶,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北部山區林木繁茂,古樹參天,竹海萬頃;西部新橋河水能資源豐富,適宜小水電開發;南部白水河庫區山清水秀,碧波蕩漾,是開發水上遊樂的理想場所。
全鎮16個村均實現了村村組組通公路、通電話、通自來水、通電視、通電。以市場為導嚮,以增加農民收入為出發點,大力調整農業産業結構,培育和壯大緑色産業,走種植經果林的致富路,全鎮種植經果林20000餘畝,實施林下種草3000畝,人工種植優質牧草3500畝,養羊800餘衹,品改牛490餘頭,現正傾力打造“小草場”模板。全鎮逐步形成了以茶葉、經果林、草地畜牧業、無公害蔬菜為主要代表的緑色産業鏈,構築緑色經濟走廊,“緑色經濟”日益顯露出勃勃生機。
鎮境內22萬伏變電站已建成投用;安竜重化工基地、電石生産上遊項目、灑垤石灰廠即建設、重化工“三廢利用”在建和即將建設,日産2000千噸幹法回轉窯水泥生産綫項目建設進入“三通一平”階段;總投資200餘萬元,日産磚8萬塊的馬嶺頁岩磚廠木科分廠已經投産。
目前新橋鎮正在加快農村土地流轉制度改革和戶籍制度改革,充分發揮了通道經濟的市場建設,對城鎮化經濟的推動作用增加了實力,為進一步構築旅遊硬件打下基礎,緊緊依靠工業的發展,來帶動民族特色飲食業、運輸等産業的發展。 |
|
位於江陰市東南部,面積19.3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水面面積2.75平方千米,戶籍人口2.371萬,鎮人民政府駐地在新鬱中路128號,在市政府駐地嚮東25千米處。北、東和張傢港市楊捨鎮、江陰市顧山鎮接界,西、北接華士鎮,南與顧山鎮、長涇鎮隔張傢港河為鄰。轄鬱橋、黃河、圩裏、馬嘶、何巷、蘇墅、蘇圩7個村和鎮中、新橋、雷下、六保4個社區。
1949年10月以後,今境曾分組過新橋、蘇墅、棲貞、鬱橋等幾個小鄉,先後隸屬於華楊、楊捨、長涇、華士等區,1957年鬱橋鄉並入華士鎮,蘇墅和新橋二鄉並入塘墅鄉,經歷了人民公社的初期,1962年1月,由塘墅鄉、華士兩公社分出蔡港河兩側的部分轄區和北氵國公社分出的民主大隊,以南新橋為駐地組成新橋人民公社。1983年復鄉製,1991年建鎮。 |
|
新橋鎮位於溫州市區西南城郊,距溫州市區中心3.2公裏,與鹿城區南郊鄉和甌海區梧埏、婁橋、郭溪等鄉鎮接壤,轄區面積8.6平方公裏。1987年撤鄉建鎮,1992年由鹿城區劃給甌海區,成為甌海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帶。下轄五個村、二個居委會和一個中心區管理委員會,現常住人口1.75萬人,暫住人口約2.5萬人。
近年來,以實現城市化為目標,抓住機遇,因地製宜,努力實施“農業強鎮、工業強鎮、三産富鎮、科教興鎮、依法治鎮、文明建鎮”的經濟發展戰略,展開了新橋有史以來的大開發、大建設。經過努力,新橋城鎮面貌日新月異,新橋經濟進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各種産業蓬勃興起,漸入佳境。1998年實現國內生産總值7.16億元,社會總産值26.52億元。工業總産值16.58億元,外貿出口供貨值4.001億元,第三産業産值9.4億元,市場商品成交額3.5億元,財政收入3367萬元。1993年以來,連續六年被評為溫州市綜合實力三十年強鎮和浙江省百強鄉鎮。1998年初,連獲浙江省“緑色小城鎮”和溫州市“衛生城鎮”、“文明鎮”的稱號。 |
|
基本情況
新橋鎮位於漳平市北部。故稱“和睦裏”;解放後稱“漳平縣新橋第六區”;1958年成立“新橋人民公社”;1969年改稱“新橋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1984年成立“新橋鎮人民政府”。面積498平方公裏,2005年全鎮耕地面積有2.19萬畝,林地面積58.05萬畝。總人口(2005年)3.557萬人,其中居民人口4860人。總戶數6120戶(不含居民戶)。分設23個行政村,兩個居委會,139個自然村,220 個村民小組,36個基層所站。城口村的大羅山、小羅山、溪尾、石碼村的小洋自然村為畲族聚居地。鎮駐地新橋村。海拔295米,年平均氣溫18.7度,年降雨量1543毫米,年日照時數1820小時。
區位:鷹廈綫電氣化鐵路貫穿全境,全長43公裏,共有柯周坑、城口、麥園、城門、錢坂五個站。縣道604公路穿越境內長25公裏,670綫境內長21公裏。境內村村通公路計全程305公裏。北與永安市、大田縣接壤,交通便捷。全鎮已實現村村通電話、有綫電視和大部分行政村通移動電話,擁有固定電話8000餘部,並且建立小靈通信號基站,信號可覆蓋鎮區新橋、西埔、珍坂、雲墩、麥園和煤礦,通訊發達。境內有省、地、市廠礦企業,商業服務活躍,現有新橋、麥園、安仁三個農貿市場,是漳平北部物資集散地和商貿中心。
資源:新橋地形南北長,東西窄,東緣屬戴雲山脈,西緣屬玳瑁山脈,和睦溪將新橋分成東西兩半,其間溪𠔌縱橫,多為丘陵和低山。境內森林資源豐富,樹種繁多,是省重點林區鄉鎮之一,蓄積量達3000萬立方米,年産林木2.6萬立方米,毛竹面積2萬多畝,蓄積量280萬根。水利資源豐富,主要河道新橋溪,現有水電站16座,至2005年水電總裝機容量達19700千瓦時,可為全鎮各項事業的發展提供充足廉價的電力。礦産資源豐富,是全省唯一煙煤生産基地。目前已開採利用的有煤、高嶺土、花崗岩、瑩石礦等。福建省紅炭山礦業漳平分公司駐地新橋。
人文:新橋鎮農民民間繪畫之風由來已久,百年來一直保留着農民書畫,民間工藝製作的傳統。改革開放的春風,使這裏的群衆文化生活和農民書畫創作活動更加活躍,開創了民間的一代藝術新風。1989年元月,新橋鎮被國傢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近十幾年來,有80餘幅農民書畫作品在省級、全國獲奬,30餘幅被國傢選送國外展出並被收藏,200餘幅在各類報刊、雜志上發表。
經濟:15年來,新橋鎮工農業生産取得較大的發展。已建起茶果、食用菌、毛竹、烤煙、絞股藍、仔豬、肉雞、水産等開發性農業生産基地,形成了主導産業。主要産品有:毛木耳、香菇、巴西蘑菇、茶薪菇、絞股藍、柑桔、仔豬、雞、鴨、鰻魚、毛蟹、林木、板材、纖維板、木地板磚、木傢俱、化工産品鬆香,各種衛生紙等數十種。2005年全鎮工農業總産值達3.63億元。其中工業總産值2億元;農業總産值1.63億元;實際引進市外資金2503萬元;固定資産投資5697.6萬元;財政總收入743.79萬元,其中預算內收入514.91萬元,預算外收入228.8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933元。 |
|
新橋鎮是高要的重鎮,是肇慶市、高要市經濟發展中心區,距市城區11公裏。全鎮總面積41.8平方公裏,人口4萬多人,勞力2萬多人。
城鎮建設日新月異。城鎮總面積2.6平方公裏,正按城區總體規劃8平方公裏不斷推進。目前鎮城區環境優美,景色宜人,馬路寬闊,樓宇崛起,緑樹成蔭,明燈璀璨,展示着高要重鎮的雄姿。
道路交通,四通八達。國道324綫、新埠綫、三茂鐵路縱貫全境,新建成的廣肇高速公路出入口設在新橋鎮,使新鎮鎮成為廣西、粵西部連接珠三角經濟發達地區的重要樞紐。同時鄉村道路全部完成了水坭硬底化建設,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
供水設施,提供保障。新橋鎮自來水公司日供水能力達1萬立方米,其輸水網絡延伸到全鎮各地。供電網絡不斷完善。3.8萬伏輸變電工程為全鎮提供了能源保證。3萬伏專用綫路直供各工業區。
通訊設備,不斷優化。光纖程控電話交換機可直撥世界各地,裝機容量已擴至4000門,並建成了移動基站,無綫通訊遍及全鎮各地。
城鎮建設日新月異,按照廣東省城鎮化發展綱要,進行了新一輪的規劃編製,實施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工業發展迅猛,工業經濟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現有工業企業近90傢,其中外資企業30傢,橫聯企業70傢,打造了聖莎拉製衣發展有限公司、明潤實業有限公司、粵美傢私廠、嶠丞木製品有限公司等一批超億元産值的企業和新朝陽、振興、聯發等一批民營企業,形成了製衣、手袋、傢私、電子、皮具、機械、竹木工藝、飲食品、現代辦公係列等十大支柱工業産業的新格局,2008年實現工業總産值9億多元。商貿繁榮活躍,各行各業蒸蒸日上。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地理位置優越,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社會治安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
|
新橋鎮位於項城市東南部,面積74.5平方公裏,轄29個行政村,105個自然村,318個村民小組,65035人,68177畝耕地,1990年撤鄉建鎮。
近幾年來,該鎮黨委、政府致力於農業産業結構調整。目前,全鎮推廣高效農業——大棚西瓜4000畝,成為豫東南較大的反季節大棚西瓜生産基地。僅大棚西瓜一項,全鎮每年增加收入1500萬元,人均淨增200多元。反季節大棚西瓜獲得河南省技術監督局質量認證,榮獲省級無公害瓜果生産基地。
民營經濟快速發展。新橋板業有限公司,現擁有半成品加工機械15部,細木工板條加工機械120多部,年生産成品板所需的板條及半成品板30萬立方米,産品供不應求。該鎮正成為豫東南部較大的人造板基地。
經濟發展的同時,該鎮各項社會事業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先後被周口市評為農民素質教育、社會治安、科技示範、信訪等先進單位。該鎮榮獲河南省“六好”鄉鎮黨委、河南省“三個代表”學教活動先進集體、河南省科普示范镇、河南省先進基層黨校、河南省無公害瓜果生産基地等稱號,連續三年在年終目標考核中位居項城市前列。
如今的鎮黨委、政府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按照“全黨抓經濟、重點抓工業、突出抓項目”的指導思想,堅持用經濟的理念抓黨建,用服務的理念抓發展,用招商的理念抓工業,用工業的理念抓農業的發展思路,解放思想,紮實工作,努力實現新橋經濟的新飛躍。 |
|
新橋鎮位於路橋區中部。歷史悠久,人文底藴豐厚,早在宋代已是商賈雲集之地,為原黃岩縣五大集鎮之一,至今五鳳樓仍展示着江南清民居原貌。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優越,東連橫街鎮,南臨溫嶺新河鎮、澤國鎮,西靠峰江街道,北接路南街道,西距104國道復綫1公裏,北距路橋機場2公裏,兩條縣級公路穿鎮而過。全鎮行政區域面積13平方公裏,下轄17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總人口2.6萬。
改革開放以來,勤勞的新橋人民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緊緊抓住發展這一第一要務,以打造“製造新橋、人文新橋、生態新橋、先鋒新橋、平安新橋”為目標,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快速發展。2003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産總值7.89億元,人均達3.07萬元,比去年增長14%;其中一産增加值2475萬元,同比增8.7%,二産增加值64362萬元,同比增16%,三産增加值13054萬元,同比增14%。實現財政總收入5001萬元,同比增32%,其中地方財政2112萬元,同比增40%。農民人均純收入7122元。綜合經濟實力躋身於浙江省百強鄉鎮行列。
全鎮工業經濟健康發展,模塑、印刷、潔具、篩網、農機等五大支柱産業已經形成,汽車、汽配等新興産業開始突起,2003年實現工業産值37.2億元。農業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以休閑型農莊和生態型農莊為特色,建設先進的城郊型農業基地,效益農業初具規模。城鎮建設和生態建設齊頭並進,實施以“硬化、緑化、淨化、亮化、平安”進村為內容的“五化一平安”工程,所有村居主幹道硬化率達100%,人均緑化面積達到44 m2,全面實現環境日日清保潔制度,80%的村居已建成文化俱樂部,有了自己的文化陣地和文化隊伍。派出所、鎮專職巡邏中隊和村居企業聯防隊三級治安網絡進一步完善,平安工程得以有效實施。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城鎮文明程度不斷提高。保證教育投入的穩步增長,建立和完善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的教育體製,不斷提高素質教育的質量。大力開展宣教活動和群衆性的文體活動,推動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同步發展。建立和健全綜治五大機製,確保社會的長治久安。實施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工程,通過文明素質、職業技能和現代農技培訓,提高農民整體素質,穩步推進農村剩餘勞動力嚮二、三産業轉移。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係,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低保救助全面推開。“先鋒工程”創建全面展開,基層組織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開設村官論壇,積極培育村級“領頭雁”隊伍。實行村幹部專職製,保證了村居幹部隊伍的穩定。推進民主法治村創建,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體係。開展機關ISO9000管理體係認證,規範制度建設和工作流程。建立“七彩工程”網絡教育基地,拓展黨員幹部教育的新空間。
近幾年來,新橋鎮先後獲得省緑色小城鎮、省教育強鎮、省衛生城鎮、省科普示范镇、省“東海文化明珠”鄉鎮、省市“先鋒工程五好黨委”、市文明村鎮等多項省、市級榮譽稱號。新橋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踏步地嚮現代文明城鎮邁進。 |
|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新桥镇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新桥镇
位於福綿管理區東南部,東與玉州區南江鎮交界,南與石和鎮相連,西與樟木鎮接壤,北與福綿鎮相鄰,鎮政府所在地與玉林城區相距12公裏,與福綿管理區城區相距8公裏,全鎮現有17個行政村,86個自然村,350個村民小組,2002年未總人口5.5萬多人。全鎮土地總面積82平方公裏,耕地面積3.36萬畝,林地面積1.54萬畝,企業等第二産業用地500畝。
新橋鎮是玉州區、福綿區、陸川縣三縣區交匯點,玉林至北海二級公裏穿境而過,境內各行政村已實現村村通四級公路,交通較為便利。1999年,新橋鎮被列為全國小城鎮經濟綜合開發項目示范镇,投資600萬元對街道進行硬化、緑化、亮化,並建設了完善的供、排水工程和日供水1000噸的自來水廠。農業基礎設施比較齊全,自1999年至今投資1500萬元建成國傢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示範區2個,項目區內排灌方便。
2002年全鎮社會總收入29800萬元,其中工業總收入2743萬元,農業總收入12557萬元,財政收入54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08元。盛産水稻、蔬菜、魚類、生豬、參皇雞、糖蔗、果蔗、黑皮鼕瓜等。現有建材、鑄造、造紙、食品、製衣等工業企業22傢。汽車運輸業發達。廣西新發運輸集團擁有營運車輛2100多輛,為廣西最大的民營運輸企業、全國登記註册的四大民營運輸企業之一,東風汽車運輸公司擁有重型汽車20多輛,是廣西有名的重型運輸企業。商業、飲食、服務、旅遊等第三産業方興未。全鎮現有1所高中,2所初中,17所小學,在職中小學教師367人,在校學生22000人。全鎮現有鎮級圖書館1個,藏書8500册,村級圖書館12個,藏書15000册,鎮級有綫電視站1個,村級有綫電視站4個,有綫電視用戶1200多戶。 |
|
新橋鎮位於衡山縣西北部,與衡陽、雙峰、湘潭三縣毗鄰,是四縣交界之地。在一九九五年撤區並鄉建鎮中,由原貫底鄉和新橋鄉合併為新橋鎮。全鎮總面積77.3平方公裏,其中耕地面積16300畝,山地面積74270畝,水面3040畝,轄茶園、黃金、先鋒、隆資、黃泥、福金、精莊、石地方、盤壠、良田、石井、塘灣、寺衝、田壠、查泉、楊柳、仙鵝、檀樹、石倉、永濟、上界、梅溪、堆積、楊林24個行政村(238個村民小組),1 個居委會,總人口26714人。
鎮政府機關坐落新橋鎮區上街,現有在職幹部職工36人。鎮設黨委、政府、人大主席團、政協工委等領導機構。下設黨政辦公室、民政辦、司法辦、財政所、計生辦、國土所、文化站、廣播站、經管站、水客站等辦事機構及工會、團委、婦聯等群團組織。
新橋鎮自然資源豐富。盛産楠竹、茶葉,新橋鎮茶場的“獅口雪牙”茶於1990年被評為文化名茶獲金奬;林業資源充足,主要産杉木、國外鬆、馬尾鬆等用材林。新橋水庫庫區內有四個村,水路行船十餘裏,周圍山高林密,鳥語花香,四季如春,山水相映,環境優美,是一處待開發的旅遊勝地。新橋鎮交通方便,在建的潭衡西高速公路穿鎮而過,衡婁、衡西兩路在鎮區交匯。到縣城的公共汽車15分鐘一趟,還有直達廣州、長沙、衡陽等地的長途班車在本鎮往返發出。新橋地傑人靈,群衆思想文化活躍。中國女權運動的發起人、辛亥革命先驅者之一的唐群英女士就是其傑出的代表人物,現在的群英中學、群英街皆因此得名。新橋鎮經濟發展較快。全鎮人民以農為本,走種、養、加發展之路,庭院經濟發展迅速,成為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家庭鞭炮加工和造紙已初步形成規模,産品暢銷省內外。 |
|
新橋鎮轄村委會13個,年末居民7308戶,總人口2177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528人),土地面積27.11平方公裏。全年完成農副業總産值1.28億元,實現工業總産值7.08億元,銷售收入5.7億元,利稅總額4032萬元,完成財政收入2316萬元,農民人均收入5200元。
該鎮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相繼發展甜玉米、奶牛、蘆薈等種植、養殖特色基地6個,形成優質糧油、特種水産養殖、花卉苗木、食草畜禽、經濟林果“五大主導産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3年引進內資企業30傢,註册資本達5000萬元,項目總投資超過2億元;新批外商投資企業10傢,合同利用外資4000萬美元。農業示範園引進大棚蘆薈、大棚西瓜、大棚蠶桑等5個高效農業項目;工業園區開發面積43.3公頃,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2500萬元,引進各類企業28傢,其中外資企業8傢。連續三年被評為常州市農業十強鄉鎮。 |
|
基本概況
區域地圖新橋鎮地處長汀東部,汀江上遊,轄20個行政村,185個村民小組,6822戶,3.36萬人。是汀東重鎮,長汀“窗口”之一。
人口數據
(2000年11月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23444男11131女12313家庭戶戶數6196家庭戶總人口(總)22972家庭戶男10810家庭戶女121620-14歲(總)75230-14歲男38260-14歲女369715-64歲(總)1369815-64歲男644815-64歲女725065歲及以上(總)222365歲及以上男85765歲及以上女1366戶口本地住在本地22672
下轄村莊
新橋村三坑口村潭復村劉坊村石人村江坊村餘陂村葉屋村鴛鴦村茜陂村崗頭村任屋村牛崗村湖口村石槽村廖傢村羅坑村樟樹村新店村李傢村
自然資源
新橋鎮屬城郊型農業鄉鎮,現有耕地16927畝,地形平坦,土地肥沃,以紅壤土為主,適宜種植糧食和烤煙等作物。有山地面積162790畝,其中竹林12769畝,其餘適宜發展用材林和茶果林。全鎮森林覆蓋率達84%,林蓄積量34。67立方米,茶果3480畝。礦藏資源豐富、質量高。已知的礦産有石灰石、玄武石、大理岩、石英石、輝緑岩、高嶺土等,尤其是石灰石、高嶺土貯量多、品位高,有較大的開採和利用價值。經地質礦産部門勘測,石灰石資源約400萬立方米,氧化鈣含量達45%以上;石英石除含有豐富的硅元素外,還含有一定開採價值的金、銀、銅等稀有金屬,探明儲量有20萬立方米以上。水利資源豐富,汀江跨越全鎮13個行政村,境內全長30公裏,還有羅坑河、鴛鴦河等,水質優良,特別適宜發展農副産品加工業和養殖業。
自然環境
自然條件好,雨量充足,年平均降雨量1500毫米,年平均氣溫度18.9℃,年日照時數1936小時,無霜期270天。
投資環境
新橋鎮基礎設施條件良好,投資環境優越。供水供電充足,能基本滿足人民群衆生産生活和企業用水需要,全鎮20個行政村村村實現人畜衛生用水。交通運輸方面,鎮政府所在地距縣城14公裏,境內有省道洋萬綫穿越南北,汀連公路橫貫東西,與汀庵公路構成便捷的交通網絡,村村通水泥路。郵電通迅快捷方便,並建立了較為完善的金融保險體係,可為廣大客戶提供各項金融保險等方面的服務。100畝工貿小區位於省道洋萬綫路旁,通水、通電、通路、通郵方便。
經濟發展
近年來,新橋鎮着力實施“種養強基礎,加工成竜頭,企業為重點,流通促效益,勞務上層次,小康上臺階”的強鎮富民思路下,農民人均純收入3596元。如今,形成了米粉、烤煙、食用菌、勞務輸出、蔬菜加工、林果業等六大主導産業,特別是新橋傳統農副産品---米粉,加工歷史悠久,具有潔白、光滑、爽口韌性好的特色。1997年被評為省鄉鎮企業精品展銷會金奬産品。近年來,鎮政府、鎮黨委大力實施擴規摸、重質量、抓營銷、優環境、創品牌、增效益的産業發展思路發展米粉産業,使“粉”字文章做大做強。開放的新橋呈現了無限生機和活力。 |
|
新橋鎮地處永定區北大門,北鄰武陵源風景區,東接慈利縣,西距市區12公裏。土地面積63平方公裏,耕地面積13876.8畝,轄2個居委會,9個行政村,121個村民小組,農業人口11591人。新橋得名於一座兩墩石橋,明清屬慈利郡第十都,民國屬北鎮鄉,1952年建鄉,定名新橋,1958年屬火箭人民公社,1961年3月屬新橋公社,1984年10月建立新橋鎮。
1995年4月將合作橋鄉並入新橋鎮,1998年9月與原合作橋鄉分離,恢復原建製鎮。鄭傢坪村曾是紅二六軍團1934年駐紮過的地方,有63人參加紅軍。1935年曾在此建立過蘇维埃委員會,組建了一支296人的遊擊隊,境內現有南門埡烈士碑一座。該鎮屬丘崗、山地類型地貌,有大小溪流3條,自北嚮南流入一山洞潛流500米會合註入澧水,屬於封閉型小流域,平均無霜期269天。2003年全鎮國民生産總值752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94元,近年來,通過大力調整農業産業結構,農業産業化已初見端倪,初步形成了優質水果、蔬菜、雜交水稻製種、苎麻等産業結構新格局,現有優質黃金梨2500畝,椪柑2000畝,蔬菜2000畝,雜交水稻製種3000畝,苎麻48000。
其它主要物産有花生、紅薯、油菜籽、大蒜、生薑等。鄉鎮企業發展迅速,2003年鄉鎮企業總産值達4112萬元,建築材料和農産品加工業是竜頭産業。勞務輸出為農村經濟註入新的活力,直接經濟收入180萬元。該鎮交通便利,張清、張慈公路穿境而過,鄉村級公路31.9公裏,公路入村率100%,95%的農戶住上了磚瓦房。彩電冰箱摩托車、電話等已進入尋常百姓傢,文教衛事業發展迅速,有有綫電視站7個,農村衛生院1傢,中學1所,小學5所,在校學生1300多人。 |
|
榮縣轄鎮。1950年為新橋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89年建鎮。位於縣境西南部,距縣城30公裏。面積51.9平方公裏,人口1.9萬。度(佳)犍(為)公路貫境。轄長埂山、趕場衝、開井壩、牛皮洞、蠃螄壩、麻柳場、童傢壩、知覺寺、三柏堂、楊傢衝、藍傢坪、饒灣、沙灣、藍傢坳、鐵爐嘴15個村委會和東興街居委會。農業主産小麥、玉米、水稻、薯類、油菜籽,兼産花生、茶葉、柑橘、蠶繭。 |
|
新橋鎮人民政府 一、鄉鎮概況
賓陽縣新橋鎮位於賓陽縣西部,東北連接蘆圩鎮,西鄰太守鄉,南毗河田鄉,西北與上林縣交界。總面積 91.628 平方公裏,地勢平坦,以平原為主。南梧二級公路和賓武、賓上公路穿腹而過,西達百色、南寧、南至北海,東到梧州、廣州,北上柳州、桂林,距首府南寧79公裏,柳州162公裏,交通十分方便。全鎮總人口7.9萬人,轄16個村民委員會,3個街(居)委員會,146個自然村。2002年全鎮國內生産總值73170萬元,鎮財政收入815.8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982元,集鎮居民人均收入3200元。
二、現實狀況
[氣象條件]新橋鎮位於東經108°32′-109°15′,北緯22°54′-23°37′,處於北回歸綫南緣,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暖,雨熱多雨,盛吹東南風,鼕短多吹偏北風,年平均氣溫20.8℃,最高氣溫38.1℃,最低氣溫-0.2℃,多年平均降雨量1650mm左右,雨量集中於4-9月,平均年降雨日為168天。
[地貌水文]賓陽縣新橋鎮鎮域面積91.628平方公裏,耕地面積25.3平方公裏,鎮境內西、西北、南三面環山,中部嚮東為地勢平坦的衝積平原,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境內有沙江穿流而過,全長39公裏,發源於古陋山北麓,河床寬25米,正常流量1.9立方米/秒,枯水流量0.1立方米/秒,流域面積294平方公裏。南部山區建有全縣集雨面積最大的中型水庫--清平水庫。庫容9710立方米,常年蓄水量為2000-6000萬立方米。
[社會人口]2002年全鎮總人口7.9萬人,其中集鎮居民1.2萬人,轄16個村民委員會,3個街(居)民委員會。民族主要有漢、壯民族。
三、經濟文化
新橋集鎮所在地為全鎮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是鎮黨政機關和鎮直單位所在地,有鎮直單位9個,人員107人。
[農業]農業以水稻種植為主。鎮黨委、政府繼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調整産業結構,提高農民收入。積極推廣旱育稀植和拋秧技術,廣泛使用機械化耕種,水稻高産穩産,2002年糧食産量達2373萬公斤。全鎮水稻種植穩定在3萬畝左右,正大力調整産業結構,逐步減少水稻面積,發展"兩高一低"農業,目前建有農業科技示範園3個,其中春橙示範基地200畝,香蔗示範基地1000畝,桑蠶基地1118畝。農村經濟得到了發展。
[鄉鎮企業]新橋鎮在發展鄉鎮企業上,處於全縣領先地位。鎮1994年、1996年、1997年、1998年分別獲區、地區、縣"發展鄉鎮企業先進鄉鎮"稱號,並被自治區命名為"鄉鎮企業示範小區";2002年,集鎮區域內共有80多傢一定規模的企業,其中造紙廠52傢、製革廠8傢、軋鋼廠5傢、五金廠、木片加工廠、鬆脂廠5傢等,形成了集鎮區域東、西、南、北企業小區,成為小有名氣的造紙、製革、小五金工業之鄉。1997年,為了增強鄉鎮企業整體實力,由52傢造紙廠組成3個紙業有限公司,年均産值10230萬元。金玉紙業有限公司生産的"金玉米"牌高、中檔衛生紙、大捲筒衛生紙、分基紙等係列紙品,質量上乘,享譽區內外,遠銷雲南、貴州、四川、廣東、海南等地市場;該公司下轄2個造紙廠,總投資500萬元,占地面積6600平方米,擁有1575型造紙設備4套,紙品加工設備3套,生産排污處理設施2套,年産衛生紙、油光紙3000噸,産值達600萬元,上交稅金38萬元。
1999年,新橋鎮專業村繁榮壯大到92個,有私營企業及個體工商戶共3600多傢(戶),占全鎮總戶數的24%;從業人數26000多人,占全鎮勞動力的60%,形成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格局,生産涉及製革、鞭炮、小五金、油氈紙、羽絨、陶瓷、塑料製品及麻、草、竹編製品。小康文明村大羅村是小五金加工生産專業村,生産已有逾百年歷史,現已發展成為日用五金類、農機具類、運輸車配件類、鋼銼類、塑料製品類專業村;全村現有專業戶1168戶,從業人數4200人,生産的小五金品種達140種,産品遠銷全國各地;大羅村1992年獲自治區發展鄉鎮企業三等奬;1995年獲"億元村"稱號。鞭炮專業生産涉及務本、福林、光華、朝陽4個炮廠專業村,生産戶達418戶,從業人數1620人,年産鞭炮700仟萬響,年産值2000多萬元;製革專業村科甲村,有個體私營企業73個,從業人員356人,年平均産值達800萬元。
[水産業]水産業以四大傢魚為主。1962年,養殖面積911畝,産量138105斤;1972年,養殖面積877畝,總産223900斤;1982年,養殖面積1279畝,總産47.18萬斤;1992年,養殖面積1672畝,總産348噸,總産值156.6萬元;2002年,水産品産量達1166噸。
[畜牧業]畜牧業以飼養豬、牛、傢禽為主。1962年,年未生豬存欄4892頭;耕牛存欄2636頭;傢禽存欄28402羽。1970年,生豬出欄15000頭,年末生豬存欄7000頭;牛出欄150頭,年末耕牛存欄4000頭;傢禽出欄60000羽,傢禽存欄42578羽。1980年,生豬出欄18000頭,年末生豬存欄8500頭;牛出欄150頭,年末存欄3500頭;傢禽出欄80000羽;傢禽存欄50000羽。1992年,生豬存欄12458頭;耕牛存欄3538頭,傢禽存欄116200羽。2002年,生豬出欄12900頭,年末生豬存欄6130頭;牛出欄244頭,年末耕牛存欄665頭;傢禽出欄177000羽,存欄138000羽;各種肉類總産量為2014噸。
[林業]主要以用材林、經濟林為主,1990年,林業用地為4548.1公頃,森林蓄積量為61764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21.7%;1999年,林業用地為4142.8公頃;森林蓄積量為113818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30.3%;2002年,引種速生桉8000畝。
[商業]新橋素為賓陽大圩鎮之一,自古以來,有橋丁圩及大仙圩市場,當時上市商品有豬崽、鴨雛、瓷器、鐵器、沙、粗布;1985年,新橋圩新添飲食市場、肉類市場、雜貨市場、生竹市場及新建工、農貿市場各1個,面積共4400平方米,農副産品經營主要有豬、牛、傢禽、副食品、瓜果蔬菜等。市場貿易頗為繁榮,2002年集貿成交額15000萬元,年商品零售額8500萬元。
新橋鎮皮革加工已有246年歷史。1992年,新橋皮張市場成立,占地面積17畝,建築面積4553平方米,有鋪面220間,是廣西、雲南、貴州、廣東、海南等省以及一些東南亞國傢的豬皮、牛皮集散地,是當時全國四大皮張市場之一。1992年-1996年,新橋鎮年均經營各類皮張500萬張,年平均産值35000萬元;1997年-2002年年均經營皮張150萬張,年均産值10500萬元,皮張除部分為本地皮革製品原料外,其餘主要銷往上海、浙江、四川等地。
[教文衛體]2002年,全鎮共有中學4所,中心完小18所,小學教學點80個,在校小學生12120人,初中生3802人,有中小學教師652名;有幼兒園38所,幼兒教師83人,入園幼兒968人;全鎮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在校生輟學率0.05%,小學畢業升初中率為98.92%;全鎮教學實驗儀器設備價值220萬元,多媒體投影機5臺,電腦120多臺。
新橋鎮文化站始建於1979年,建築面積236平方米,鎮圖書館藏書達11752册,全年接待讀者2萬人(次),2000年,鎮文化站圖書館獲"自治區圖書館建設奬",順利通過自治區組織的鄉鎮圖書館"一級館"評估驗收;現該文化站正籌措資金40萬元,興建一幢4層高面積達1000平方米的多功能文化站,為群衆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旅遊業]鎮內景點有清平水庫、"鞍山夕照"、"消暑葛翁"等。清平水庫庫區集雨面積76平方公裏,四周環山,島嶼羅布,山清水秀,景色如畫,經區旅遊專傢實地考察和詳細論證,有開發為大型旅遊景點的先天條件,1995年3月清平水庫管理處在庫區興建了仙湖公園。"鞍山夕照"景點位於新橋鎮白岩村後的馬鞍山,"雙峰高聳入雲霞",遠看如鞍,夕陽西墜,晚霞映照,煞是好看,猶如西湖雷峰夕照。"清暑葛翁"景點,位於新橋鎮白岩村的葛翁岩,該岩岩洞幽邃,怪石千姿百態,還有一滿而不溢石泉。宋時知州葛翁曾建亭於岩上,洞口刻"葛翁岩"三字。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鼕,國民黨軍副參謀總長、桂林行營主任白崇禧設前綫總指揮部於此,指揮昆侖關抗擊日軍戰役 |
|
新橋鎮原係轄一鎮四鄉的新橋區公所,1993年在撤區並鄉建鎮過程中,撤銷原新橋區公所建製。1997年12月,新橋鎮人民政府正式建製。 新橋鎮地處綿陽市近郊,距城區9公裏,東與魏城鎮接壤,南與沉抗鎮毗鄰,西與遊仙鎮相接,北與東林、雲鳳鄉交界。全鎮幅員面積35.75平方公裏。自然環境優美,平壩淺丘相連,小山、小溪相依。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年均氣溫16.5C,年均降雨量924毫米,無霜期290天左右。 新橋鎮轄居民委員會1個,轄雙橋、樁子、桐籽、大包、同福、三角、兩河、玉泉、銅鈴、民主、新躍、東華12個行政村,82個村民小組。 |
|
新橋鎮位於鬆江區東北部。轄10個社區、2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新鎮路1號,郵編201612。沆杭鐵路、滬杭高速公路貫穿境內,滬金鐵路在鎮南通過,鬆新、九新公路貫通境內東西、南北,水路有磚新河、沙港等。
[2008年代碼]310117105:~001新樂社區 ~002新育社區 ~003民益社區 ~004場東社區 ~005場西社區 ~006潘傢浜社區 ~007場中社區 ~008新東苑社區 ~009明中社區 ~010晨星社區 ~202馬湯村 ~205春申村
[沿革]1957年建新橋鄉,1958年改為公社,1984年復建鄉,1993年建鎮。1997年,面積39.5平方千米,人口2.6萬,轄廟浜、馬湯、三傢橋、陳街巷、潘傢浜、新涇、北良涇、春申、丁浜、沙港、清政、南場、姚涇、陸傢浜、江橋、西茜蒲、楊浜、華宇、莊浜19個村委會和新橋1個居委會。2001年初,部分行政區域劃歸中山街道。
2004年初轄新樂、新育2個居委;馬湯、潘傢浜、春申、新閔、新橋、民益6個村。2004年9月13日,新橋鎮政府(新橋府字第204號文)批準:根據鬆江區政府147號文件精神,撤銷新閔村村民委員會建製,建立場東、場西兩個居委會建製。 |
|
鎮政府駐新橋居民區,面積13.8平方千米,人口2.66萬。郵編:318055。轄2個居民區、17個行政村:新橋、新良;東蓬林、金大田、前平橋、韓傢、長洋、長涇、橋頭葉、下林橋、裏洋、鳳陽章、鳳陽鋪、十甲陳、中林、鄭際、田際、前七份、橫竜橋。 |
|
|
|
新橋鎮位於象山中部,東西臨海,南北接陸,區域面積126.28平方公裏,轄43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總人口2.8萬餘。鎮區交通便捷,省道茅石綫貫穿南北,沿綫南綫一級公路途徑。全鎮生態資源豐富,環境優美,社會事業蓬勃發展,2003年被列為市級生態示范镇。
按照“工業強基礎,農業增特色,旅遊挖潛力,生態創名鎮”的發展思路,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實施工業嚮園區集聚戰略,新橋創業園和東溪工業集聚點建設初成規模,工業發展勢頭強勁。立足市場,積極調整農業産業結構,無公害蔬菜基地規模不斷擴大,花木産業逐漸做大做強,面積逾2200畝,是全縣的花木大鎮之一,形成了花木示範園區、果蔬産業帶、水産精養塘、緑色無公害基地等特色優勢産業帶,並逐漸與三産接軌,休閑觀光農業發展勢頭良好。生態旅遊開發異軍突起,全鎮山、海、島、礁、河港、海灣濕地等資源類型齊全,生態環境呈現多樣性、立體性和獨特性,具有得天獨厚的發展生態旅遊的資源優勢。面積達1.4萬畝的大塘港區域已被列為縣“一帶三區”旅遊總體規劃之中,將規劃建成集生産、觀光、休閑、旅遊於一體的田園休閑觀光區,首期落戶投資1.2億元,占地1000餘畝的神雕俠侶影視城就是就地取材,依景就勢而成的一個項目,獨特的資源優勢已迸發出強勁的開發潛力。 |
|
新橋街道,位於溫州市區西南城郊,距市中心3.2公裏,區域面積8.6平方公裏,下轄區5個行政村和5個居委會,常住人口1.7萬人,外來人口7萬餘人,2003年12月31日新橋撤鎮建立街道。
北靠風景秀麗的溫州市景山公園,古老的會昌河環繞其間。西山路、溫金大道、甌海大道三條高標準道路,將新橋與溫州市中心緊緊連接。溫州鐵路貨運站坐落在新橋東部,甌江三橋路橫貫西部。境內工貿發達,交通便捷,基礎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社會安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04年,新橋街道實現國內生産總值11.75億元;農業産值1344.12萬元;工業總産值34.53億元;外貿出口供貨值15.28億元;第三産業增加值4.05億元;財政稅收1.55億元;農民人均達到10592元。
新橋街道名以駐地新橋村得名,村以橋得名。據清光緒《永嘉縣志》載:明邑人王叔杲在此建廣濟橋,清同治七年(1868年)年邑人夏正鈞、孟璜等捐募重建,俗稱新橋。清代,屬永嘉縣吹臺鄉十四都。民國19年(1930年)分屬金蟾鄉和幹嶼鄉,民國29年(1940年)前後置新橋鄉,民國36年(1947年)歸屬金臺鄉。1949年5月解放,沿用舊名;同年10月,民主建政設新橋鄉,屬梧田公社管轄;1961年改稱十三妹大隊,歸溫州市城西公社鬆臺分社管轄;1962年建立新橋分社;1963年稱新橋公社;1983年歸屬鹿城區;1984年改為新橋鄉;1987年改鄉為鎮;1992年2月劃歸甌海區。
在全市實施的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中,按國內外先進的科技和生産標準規劃建設了省級蔬菜科技園區,總投資670多萬元,占地面積800畝。現已形成“田成方,路成網,溝相通,排灌方便,旱澇保收,穩定高産”的現代農業園區,成為全市現代化蔬菜種植的一個重要窗口和示範點。農民實現了增産增收,平均每戶年收入達到3萬元以上。目前,全街道共有蔬菜基地面積2197畝,其中市一級常年蔬菜基地800畝,占全市一綫蔬菜基地面積的36%。2004年為市區輸送質優味美的新鮮瓜果蔬菜達8.08萬餘噸。
全街道現有非公企業850多傢,主要集中在高翔、前花、西嶴三個工業小區,形成了以鞋類、鎖業、機械為支柱産業,陶瓷、汽配、傢具、眼鏡、閥門、五金等多種行業並駕齊驅的工業産品體係。企業規模不斷擴大,2004年年産值在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達55傢,年産值超億元以上的達4傢。重點外嚮型企業有45傢,其中12傢企業取得了外貿進出口自營權,産品銷往世界50多個國傢和地區,為溫州市重要的外貿強鎮之一。企業內部管理、外部銷售和形象策劃等方面不斷上檔次,全街道已有19傢企業通過了ISO9000質量體係認證,5傢企業通過歐盟CE認證,1傢企業通過美國API石油行業認證,大部分企業導入CIS企業形象策劃。 |
|
新橋鎮是東海濱畔一個比較典型的平原小鎮,全鎮總面積13平方公裏,人口2.4萬。
就在這個彈丸之地,這方平凡的土地上卻創造着一個又一個的輝煌,演繹着一個又一個不平凡的故事。早在20多年前,當改革的鼓場剛剛擂響時,勤勞智慧的新橋人民就以其超人的膽略,敏銳的市場意識,不屈不撓的創業精神,率先進行了市場取嚮改革,走出了一條具有鮮明區域特色的發展路子。以工業經濟為主導的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之為臺州市重要的工業型城鎮。1992年被列為省級重點工業衛星鎮,1996年被列為“九五”期間首批省級科技星火示范镇,2000年實現工業總産值23.7億元。與此同時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城鎮建設日新月異,精神文明深入有力,人民生活不斷富裕。迎着新世紀的朝輝,新橋鎮正闊步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現代化的重要歷史時期。2000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産總值 5.15億元,財政總收入309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560元;96年來,相繼被評為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省緑色小城鎮、省“東海文化明珠”鄉鎮等多種稱號;2000年被臺州市委、市政府確定為全市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試點鎮。 |
|
新橋鎮,地處上海市西南郊,位於鬆江區東北部,東與閔行區莘莊鎮隧道相通,西與洞涇鎮、鬆江工業區毗連,南與車墩鎮接壤,北與九亭鎮為鄰,總面積35.5平方公裏。2004末,耕地面積35.35公頃(不含林地)。鎮轄5個村民委員會(春申、民益、新橋、馬湯、潘傢浜),4個居民委員會(新樂、新育、場東、場西)。戶籍人口22867人(全部轉為非農業人口),其中:女性11692人,60歲以上老人4241人。流動人口6.1萬人(導入人口在內)。年增加值28.1億元,比上年增長36.6,其中:第一産業0.39億元,占1.4%;第二産業23.58 億元,占83.8%;第三産業4.17億元,占14.8%。經濟總量居全區各鎮第二位。
新橋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滬杭鐵路副綫、滬京鐵路在境內設立客運站,滬杭高速公路和嘉金高速進出口立交橋架設境內。距虹橋國際機場僅16公裏,離上海地鐵一號綫莘莊站3公裏,驅車到市中心衹需10多分鐘,莘鬆、申強、陳春等5條公路直通上海市區。水上航道有黃浦江、新磚河等,60噸級船衹通行無阻。形成了水、陸、空立體交通網絡。
新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為主綫,認真做好“土地資源合理利用,企業增資擴股和大力發展第三産業”三篇文章,抓重點,攻難關,保持了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健康、協調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2004年全鎮完成三業總産值139億元,實現增加值28億元,完成財稅收入5.54億元。三大指標連年來一直保持兩位數增長。
新建的新橋中小學、新橋衛生院全面啓用,新橋影劇院舊容換新顔。這些都標志着新橋人民的教育水平、醫療水平、文化娛樂等都有了進一步提高。
人民的收入不斷增加,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傢用中央空調和汽車等進百姓傢;信息高速公路進入農傢,2003年止已裝有ADSL的農戶有2200戶;居住條件進一步改善,已有2000多戶農民住進了小別墅;人民的整體素質得到提高,2003年止已有有綫電視用戶5242戶,1個圖書館,8個圖書室,8個社區健身點,村村都有老年活動室。 |
|
新橋鎮 新橋鎮位於長汀縣北部,距縣城14千米。轄20個行政村。長(汀)三(明)公路過境。 [代碼]350821103:~201新橋村 ~202三坑口村 ~203潭復村 ~204劉坊村 ~205石人村 ~206江坊村 ~207餘陂村 ~208葉屋村 ~209鴛鴦村 ~210茜陂村 ~211崗頭村 ~212任屋村 ~213牛崗村 ~214湖口村 ~215石槽村 ~216廖傢村 ~217羅坑村 ~218樟樹村 ~219新店村 ~220李傢村
[沿革]1949年設第三區,1956年改新橋區,1958年建新橋公社,1984年改鄉,1993年建鎮。1997年,面積129.3平方千米,人口3.3萬,轄新橋、葉屋、任屋、劉坊、廖傢、餘陂、江坑、羅坑、牛崗、湖口、石槽、李傢、新店、潭復、石人、茜陂、崗頭、鴛鴦、三坑口、樟樹下20個村委會。 |
|
新橋鎮 新橋鎮位於漳平市北部,距市政府35千米。轄2個社區、23個行政村。鷹廈鐵路及203省道貫穿全境。景點有“碧靈啓秀”、“竜津三清”。城口、小溪伐木場在境內。 [代碼]350881100:~001和睦社區 ~002麥元社區 ~201新橋村 ~202易坑村 ~203西埔村 ~204産坑村 ~205南豐村 ~206秀溪村 ~207城口村 ~208珍坂村 ~209義宅村 ~210雙溪村 ~211武陵坑村 ~212錢坂村 ~213城門村 ~214高美村 ~215産盂村 ~216陳坑村 ~217坂尾村 ~218石碼村 ~219秀岐頭村 ~220雲墩村 ~221倉坂村 ~222白泉村 ~223逢湖村
[沿革]1951年為第六區。1958年設新橋公社,1984年建鎮。1997年,面積498平方千米,人口3.6萬,轄麥元、和睦2個居委會和新橋、城門、西埔、秀溪、産坑、南豐、易坑、珍坂、雲墩、雙溪、倉坂、城口、武陵坑、産盂、錢坂、高美、秀岐頭、陳坑、逢湖、坂尾、義宅、石碼、白泉23個村委會。 |
|
長汀縣轄鎮。1949年設第三區,1956年改新橋區,1958年建新橋公社,1984年改鄉,1993年建鎮。位於縣境東北部,距縣城14公裏。面積129.3平方公裏,人口3.3萬。長(汀)三(明)公路過境。轄新橋、葉屋、任屋、劉坊、廖傢、餘陂、江坑、羅坑、牛崗、湖口、石槽、李傢、新店、潭復、石人、茜陂、崗頭、鴛鴦、三坑口、樟樹下20個村委會。農業主産水稻、小麥,兼産煙葉、甘蔗、茶葉、竹木。 |
|
新橋鎮位於費縣東部,與臨沂市蘭山區接壤,總面積71平方公裏,耕地6.7萬畝,人口52282人。該鎮處在京滬高速公路和日東高速公路交匯出口處;南臨327國道,距臨沂飛機場20公裏,交通條件便利。2002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産值6.6億元,其中工業産值4.2億元。
水稻播種面積3.5萬畝,占全縣水稻面積的1/2,年産稻穀1600萬公斤。年種小麥面積4萬畝,年産量1400萬公斤。豐産林達到1.6萬畝,緑色通道20公裏。以油桃、大櫻桃為主的果園發展到3000畝,大棚瓜菜3000畝。
鎮駐地建有占地8800畝的民營經濟開發區,初步形成了木材加工、建築裝飾、生豬屠宰、製鞋、化工、塑料編織六大優勢産業,其中板材加工企業戶達670傢,年收入4億元。山東鑫星鞋業有限公司固定資産2000萬元,有生産綫6條,年産膠鞋、運動鞋、布鞋1000萬雙,年産值3000萬元。卓勤食品有限公司(德國投資)固定資産達1000萬元,主要復烤加工大蒜片、洋蔥片,年生産能力1000噸,産品全部出口。山東富平屠宰廠年屠宰生豬10萬頭,占據臨沂市大部分市場份額。
境內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西蔣竜山文化遺址。麻緒村發展較快,綜合指數居全臨沂市第七位,被譽為“費縣第一村”。 |
|
新橋鎮 新橋鎮位於項城市南部,東鄰付集鎮、西鄰老城鄉,南鄰安徽省臨泉縣,東南臨瀋丘縣,西南鄰賈嶺鎮。面積74.5平方千米,人口6.5萬人。轄北村、南村、孫營、南趙莊、潘營、北李營、鄧莊、林莊、常樓、存民莊、張小莊、楊木莊、賈莊、曹樓、師大樓、石灣、薑鬍同、南李營、張絶莊、王呂莊、文莊、梨西、李樓、劉營、苑莊、艾莊、三官廟、土樓、蔣樓29個行政村,112個自然村。鎮政府駐新橋。 [代碼]411681105:~200北村 ~201南村 ~202孫營村 ~203南趙莊村 ~204潘營村 ~205北李營村 ~206鄧莊村 ~207林莊村 ~208常樓村 ~209存民莊村 ~210張小莊村 ~211楊木莊村 ~212賈莊村 ~213曹樓村 ~214師大樓村 ~215石灣村 ~216薑鬍同村 ~217南李營村 ~218張絶莊村 ~219王呂莊村 ~220文莊村 ~221梨西村 ~222李樓村 ~223劉營村 ~224苑莊村 ~225艾莊村 ~226三官廟村 ~227土樓村 ~228蔣樓村
[沿革]據傳:此處泥河上原建有木橋,名稱無考。明弘治(1488-1505)年間將原橋嚮西移七百米,另建新橋,故名。1958年成立新橋公社,1983年改為新橋鄉。1988年撤鄉設鎮。1997年,面積74.5平方千米,人口5.7萬,轄新橋北村、新橋南村、南李樓、蔣樓、大鄧莊、北李營、賈莊、師大樓、孫營、曹樓、潘營、南趙莊、王呂莊、楊木莊、林莊、張莊、三官廟、艾莊、士樓、苑莊、前呂莊、劉營、梨西、南李營、存民莊、常樓、薑鬍同、石灣、張夵莊29個行政村。 |
|
轄:群英居委會;茶園、黃金、先鋒、隆資、黃泥、福金、精莊、石地方、盤壠、良田、石井、塘灣、寺衝、田壠、查泉、楊柳、仙鵝、檀樹、石倉、永濟、上界、梅溪、堆積、楊林24個村委會。 |
|
轄:新橋、丁傢莊2個居委會;鄭傢坪、申傢坪、老木峪、大峪、遠景、洞灣、柏傢峪、貴峪、五裏峪9個村委會。 |
|
新橋鎮位於衡山縣西北部,與衡陽、雙峰、湘潭三縣毗鄰,是四縣交界之地。在一九九五年撤區並鄉建鎮中,由原貫底鄉和新橋鄉合併為新橋鎮。全鎮總面積77.3平方公裏,其中耕地面積16300畝,山地面積74270畝,水面3040畝,轄24個行政村(238個村民小組),1 4.國土:村民建房用地審批。 |
|
新橋鎮是高要的重鎮,是肇慶市、高要市經濟發展中心區,距市城區11公裏。全鎮總面積41.8平方公裏,人口4萬多人,勞力2萬多人。
城鎮建設日新月異。城鎮總面積2.6平方公裏,正按城區總體規劃8平方公裏不斷推進。目前鎮城區環境優美,景色宜人,馬路寬闊,樓宇崛起,緑樹成蔭,明燈崔燦,展示着高要重鎮的雄姿。
道路交通,四通八達。國道324綫、新埠綫、三茂鐵路縱貫全境,新建成的廣肇高速公路出入口設在新橋鎮,使新鎮鎮成為廣西、粵西部連接珠三角經濟發達地區的重要樞紐。同時鄉村道路全部完成了水坭硬底化建設,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
供水設施,提供保障。新橋鎮自來水公司日供水能力達1萬立方米,其輸水網絡延伸到全鎮各地。
供電網絡不斷完善。3.8萬伏輸變電工程為全鎮提供了能源保證。3萬伏專用綫路直供各工業區。
通訊設備,不斷優化。光纖程控電話交換機可直撥世界各地,裝機容量已擴至4000門,並建成了移動基地站,無綫通訊遍及全鎮各地。 |
|
位於賓陽縣西部,鎮政府駐新橋圩,距縣城4千米。面積91平方千米。轄新圩、尚武、新華、新橋4個社區居委會;大林、民範、三纔、大莊、立新、甘村、三友、林堡、大仙、馬村、新和、大羅、白岩、白花、清平15個村委會。轄15個村委會,共146個自然村、491個村民小組。年末總戶數16806戶,總人口79479人。其中,農業人口76526人。 |
|
一、概況
賓陽縣新橋鎮位於賓陽縣西部,東北連接蘆圩鎮,西鄰太守鄉,南毗河田鄉,西北與上林縣交界。總面積 91.628 平方公裏,地勢平坦,以平原為主。南梧二級公路和賓武、賓上公路穿腹而過,西達百色、南寧、南至北海,東到梧州、廣州,北上柳州、桂林,距首府南寧79公裏,柳州162公裏,交通十分方便。全鎮總人口7.9萬人,轄16個村民委員會,3個街(居)委員會,146個自然村。2002年全鎮國內生産總值73170萬元,鎮財政收入815.8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982元,集鎮居民人均收入3200元。
二、現實狀況
[氣象條件]新橋鎮位於東經108°32′-109°15′,北緯22°54′-23°37′,處於北回歸綫南緣,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暖,雨熱多雨,盛吹東南風,鼕短多吹偏北風,年平均氣溫20.8℃,最高氣溫38.1℃,最低氣溫 -0.2℃,多年平均降雨量1650mm左右,雨量集中於4-9月,平均年降雨日為168天。
[地形、地貌、水文特徵]賓陽縣新橋鎮鎮域面積91.628平方公裏,耕地面積25.3平方公裏,鎮境內西、西北、南三面環山,中部嚮東為地勢平坦的衝積平原,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境內有沙江穿流而過,全長39公裏,發源於古陋山北麓,河床寬25米,正常流量1.9立方米/秒,枯水流量0.1立方米/秒,流域面積294平方公裏。南部山區建有全縣集雨面積最大的中型水庫--清平水庫。庫容9710立方米,常年蓄水量為2000-6000萬立方米。
[社會條件]2002年全鎮總人口7.9萬人,其中集鎮居民1.2萬人,轄16個村民委員會,3個街(居)民委員會。民族主要有漢、壯民族。
三、經濟政治文化
新橋集鎮所在地為全鎮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是鎮黨政機關和鎮直單位所在地,有鎮直單位9個,人員107人。
[農業]農業以水稻種植為主。全鎮水稻種植穩定在3萬畝左右,正大力調整産業結構,逐步減少水稻面積,發展"兩高一低"農業,目前建有農業科技示範園3個,其中春橙示範基地200畝,香蔗示範基地1000畝,桑蠶基地1118畝。農村經濟得到了發展。
[鄉鎮企業]新橋鎮在發展鄉鎮企業上,處於全縣領先地位。鎮1994年、1996年、1997年、1998年分別獲區、地區、縣"發展鄉鎮企業先進鄉鎮"稱號,並被自治區命名為"鄉鎮企業示範小區";2002年,集鎮區域內共有80多傢一定規模的企業,其中造紙廠52傢、製革廠8傢、軋鋼廠5傢、五金廠、木片加工廠、鬆脂廠5傢等,形成了集鎮區域東、西、南、北企業小區,成為小有名氣的造紙、製革、小五金工業之鄉。1997年,為了增強鄉鎮企業整體實力,由52傢造紙廠組成3個紙業有限公司,年均産值10230萬元。金玉紙業有限公司生産的"金玉米"牌高、中檔衛生紙、大捲筒衛生紙、分基紙等係列紙品,質量上乘,享譽區內外,遠銷雲南、貴州、四川、廣東、海南等地市場;該公司下轄2個造紙廠,總投資500萬元,占地面積6600平方米,擁有1575型造紙設備4套,紙品加工設備3套,生産排污處理設施2套,年産衛生紙、油光紙3000噸,産值達600萬元,上交稅金38萬元。
1999年,新橋鎮專業村繁榮壯大到92個,有私營企業及個體工商戶共3600多傢(戶),占全鎮總戶數的24%;從業人數26000多人,占全鎮勞動力的60%,形成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格局,生産涉及製革、鞭炮、小五金、油氈紙、羽絨、陶瓷、塑料製品及麻、草、竹編製品。小康文明村大羅村是小五金加工生産專業村,生産已有逾百年歷史,現已發展成為日用五金類、農機具類、運輸車配件類、鋼銼類、塑料製品類專業村;全村現有專業戶1168戶,從業人數4200人,生産的小五金品種達140種,産品遠銷全國各地;大羅村1992年獲自治區發展鄉鎮企業三等奬;1995年獲"億元村"稱號。鞭炮專業生産涉及務本、福林、光華、朝陽4個炮廠專業村,生産戶達418戶,從業人數1620人,年産鞭炮700仟萬響,年産值2000多萬元;製革專業村科甲村,有個體私營企業73個,從業人員356人,年平均産值達800萬元。
[水産業]水産業以四大傢魚為主。1962年,養殖面積911畝,産量138105斤;1972年,養殖面積877畝,總産223900斤;1982年,養殖面積1279畝,總産47.18萬斤;1992年,養殖面積1672畝,總産348噸,總産值156.6萬元;2002年,水産品産量達1166噸。
[畜牧業]畜牧業以飼養豬、牛、傢禽為主。1962年,年未生豬存欄4892頭;耕牛存欄2636頭;傢禽存欄28402羽。1970年,生豬出欄15000頭,年末生豬存欄7000頭;牛出欄150頭,年末耕牛存欄4000頭;傢禽出欄60000羽,傢禽存欄42578羽。1980年,生豬出欄18000頭,年末生豬存欄8500頭;牛出欄150頭,年末存欄3500頭;傢禽出欄80000羽;傢禽存欄50000羽。1992年,生豬存欄12458頭;耕牛存欄3538頭,傢禽存欄116200羽。2002年,生豬出欄12900頭,年末生豬存欄6130頭;牛出欄244頭,年末耕牛存欄665頭;傢禽出欄177000羽,存欄138000羽;各種肉類總産量為2014噸。
[林業]主要以用材林、經濟林為主,1990年,林業用地為4548.1公頃,森林蓄積量為61764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21.7%;1999年,林業用地為4142.8公頃;森林蓄積量為113818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30.3%;2002年,引種速生桉8000畝。
[商業]新橋素為賓陽大圩鎮之一,自古以來,有橋丁圩及大仙圩市場,當時上市商品有豬崽、鴨雛、瓷器、鐵器、沙、粗布;1985年,新橋圩新添飲食市場、肉類市場、雜貨市場、生竹市場及新建工、農貿市場各1個,面積共4400平方米,農副産品經營主要有豬、牛、傢禽、副食品、瓜果蔬菜等。市場貿易頗為繁榮,2002年集貿成交額15000萬元,年商品零售額8500萬元。
新橋鎮皮革加工已有246年歷史。1992年,新橋皮張市場成立,占地面積17畝,建築面積4553平方米,有鋪面220間,是廣西、雲南、貴州、廣東、海南等省以及一些東南亞國傢的豬皮、牛皮集散地,是當時全國四大皮張市場之一。1992年-1996年,新橋鎮年均經營各類皮張500萬張,年平均産值35000萬元;1997年-2002年年均經營皮張150萬張,年均産值10500萬元,皮張除部分為本地皮革製品原料外,其餘主要銷往上海、浙江、四川等地。
[農業機械]農業機械主要以拖拉機為主。1972年,機械總動力924千瓦,大中型拖拉機2臺,手扶拖拉機12臺,微型拖拉機24臺,其他機械共690臺;1982年,機械總動力5827千瓦,大中型拖拉機14臺,手扶拖拉機125臺,微型拖拉機86臺,其他機械共1177臺;1992年,機械總動力16735千瓦,大中型拖拉機13臺,手扶拖拉機712臺,微型拖拉機187臺,其他機械共11231臺;2002年,機械總動力21921千瓦,大中型拖拉機3臺,手扶拖拉機521臺,後驅動204臺,微型拖拉機294臺,其他機械10628臺。
[基礎設施建設]新橋鎮集鎮建設1985年開始粗綫條規劃,1988年實行規劃調整,1985年-1996年,投入資金9987.56萬元進行集鎮建設。現集鎮人口有1.2萬人,鎮區面積78.52公頃,市場建築面積5.49萬平方米,生産建築面積22.05萬平方米,集鎮街道面積28萬平方米,硬化覆蓋率76%,城鎮化水平為17.2%,比全區城鎮化水平低。1995年,全鎮居住面積29.79萬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積14.67平方米,公共建築面積10.34萬平方米;2002年,全鎮居住面積72.3萬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積48.2平方米,公共建築面積12.32萬平方米。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2000年,投資345萬元,硬化長1.4公裏、寬9米的新橋中心大道水泥路面;投資34萬元,投入新橋中心大道兩旁排水係統建設;投資70萬元,進行柴行路路面硬化工程建設。2001年,投資50萬元,完成新橋中心大道非機動車道水泥路面硬化工程建設;投資54萬元,建成長34米、寬6米的甘村沙江橋;投資190萬元,進行蘆仙路(全長56公裏,路面寬7米,泥結碎石路面)建設,該工程前期投入20萬元資金,完成了大江橋至宋村路段建設,已竣工通車。
1993年,新橋鎮電信分局投資130多萬元,開通3000門程控電話,近年來,不斷擴容,實現了村村通電話;新橋變電站1993年並入大電網,裝機容量達3.5萬千伏安,現正擴裝 一臺容量達3.5萬千伏安的變壓器;鎮屬清平水庫發電站於1972年建成投産,裝機容量720千瓦。
[教文衛體]2002年,全鎮共有中學4所,中心完小18所,小學教學點80個,在校小學生12120人,初中生3802人,有中小學教師652名;有幼兒園38所,幼兒教師83人,入園幼兒968人;全鎮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在校生輟學率0.05%,小學畢業升初中率為98.92%;全鎮教學實驗儀器設備價值220萬元,多媒體投影機5臺,電腦120多臺。
新橋鎮文化站始建於1979年,建築面積236平方米,鎮圖書館藏書達11752册,全年接待讀者2萬人(次),2000年,鎮文化站圖書館獲"自治區圖書館建設奬",順利通過自治區組織的鄉鎮圖書館"一級館"評估驗收;現該文化站正籌措資金40萬元,興建一幢4層高面積達1000平方米的多功能文化站,為群衆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廣播電視事業長足發展,鎮廣播電視站始建於1985年,1999 年投資10萬元建成大羅有綫電視分站,並擴建六良、中團、丁岑、民範、甘村、大莊等閉路電視網絡;全鎮電視機入戶率達90%以上,閉路電視覆蓋面達6500多戶。1994年,鎮獲"振興科技先進單位"稱號;2001年,鎮獲"全區科技先進鄉鎮"稱號,鎮成人技術學校被評為自治區示範性學校。
新橋鎮體育事業蓬勃發展。2000年,鎮獲"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和"地區體育先進鄉鎮"稱號。全鎮有籃球場115個(其中燈光球場80個),乒乓球臺103張,足球場1個,標準運動場1個。
加強衛生工作。全鎮有衛生院1所,分院1所,醫技人員114人,設置病床34張;有農村合作醫療衛生室15所,合作醫療網絡遍布全鎮。鎮衛生院自1958年建立以來,年門診量達4萬多人次,年住院患者1200人次,1998年,鎮衛生院獲國傢衛生部授予"一級甲等"醫院、"愛嬰醫院"稱號。
[旅遊業]鎮內景點有清平水庫、"鞍山夕照"、"消暑葛翁"等。清平水庫庫區集雨面積76平方公裏,四周環山,島嶼羅布,山青水秀,景色如畫,經區旅遊專傢實地考察和詳細論證,有開發為大型旅遊景點的先天條件,1995年3月清平水庫管理處在庫區興建了仙湖公園。"鞍山夕照"景點位於新橋鎮白岩村後的馬鞍山,"雙峰高聳入雲霞",遠看如鞍,夕陽西墜,晚霞映照,煞是好看,猶如西湖雷峰夕照。"清暑葛翁"景點,位於新橋鎮白岩村的葛翁岩,該岩岩洞幽邃,怪石千姿百態,還有一滿而不溢石泉。宋時知州葛翁曾建亭於岩上,洞口刻"葛翁岩"三字。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鼕,國民黨軍副參謀總長、桂林行營主任白崇禧設前綫總指揮部於此,指揮昆侖關抗擊日軍戰役。 |
|
在玉林市東部。面積62平方公裏。人口4.9萬。轄17村委會,有168自然村。1950年設四區。1958年改紅旗公社。1968年改新橋公社。1984年改置鄉。1990年改置鎮。産甘蔗、煙葉、黃麻、桑蠶、茶葉、柑橙、荔枝、菠蘿等。為市糧、果、煙茶、麻主産區之一。有中小學20所。鎮人民政府駐地新橋圩,在玉林南13公裏,麗江畔。人口1720。麗江原名橋麗江,又稱新橋江。以江名村。為農副産品集散地。有農機、食品加工、紅磚等廠。玉北公路經此。 |
|
新橋鎮原係轄一鎮四鄉的新橋區公所,1993年在撤區並鄉建鎮過程中,撤銷原新橋區公所建製。1997年12月,新橋鎮人民政府正式建製。新橋鎮地處綿陽市近郊,距城區9公裏,東與魏城鎮接壤,南與沉抗鎮毗鄰,西與遊仙鎮相接,北與東林、雲鳳鄉交界。全鎮幅員面積35.75平方公裏。自然環境優美,平壩淺丘相連,小山、小溪相依。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年均氣溫16.5C,年均降雨量924毫米,無霜期290天左右。新橋鎮轄居民委員會1個,轄雙橋、樁子、桐籽、大包、同福、三角、兩河、玉泉、銅鈴、民主、新躍、東華12個行政村,82個村民小組。據遊仙統計年鑒,截止2005年底,全鎮自來水受益村5個,通汽車村12個,通電話村12個,總戶數8180戶,其中農業戶4284戶;總人口21000人,其中農業人口13289人;鄉村實有從業人員11079人,其中男性6044人,外出務工人員2990人;年末實有耕地面積14811畝,主要農作物總播種面積36141畝。近年來,新橋鎮黨委、政府帶領新橋人堅持以新農村建設為切入點,以構建和諧新橋為目標,認真落實“工業強鎮、農業穩鎮、商貿活鎮、文明塑鎮、富民興鎮”的發展戰略,正努力把新橋建設成為一個平安、和諧、文明、富裕的近郊型工業強鎮。工農業經濟齊頭並進,財稅收入大幅增長,新農村建設有條不紊.新橋鎮黨委、政府着力打造新橋工業園,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強鎮戰略,狠抓工業發展,堅持抓引進、抓項目、抓服務,使工業經濟進入發展快車道,促進財稅收入強勢增長。通過扶優扶強現有竜頭企業,以“頂天立地”帶動“鋪天蓋地”;通過以情促商、以商引商和中介招商等手段,多元化拓寬招商引資渠道;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不斷加大技改力度,着力提升企業競爭力,樹立企業質量意識和品牌意識;千方百計為全鎮工業經濟註入新的活力。目前,轄區內有企業40傢,其中規模企業10傢,2005年産值達4.12億元,2006年上半年,實現工業總産值2.3億元,企業利稅1980萬元,2006年底工業産值有望突破5億大關。他們走出去、引進來,做大做強鎮內企業。今年上半年,通過招商引資落戶了投資1000萬元的四川錦琨科技有限公司和投資200餘萬元的遊仙永海管製品有限公司。 |
|
近年來,遂寧市市中區新橋鎮以農業增收、農民增收為目標,以市場為導嚮,以結構調整為主綫,繞開糧食抓農業,走出了一條特色農業之路。該鎮按照“育竜頭,建基地,拓市場,抓三優,靠科技、強服務”的十八字工作思路,大膽探索竜頭企業、基地、農戶的聯繫形式和利益方式關係,以超常規手段大力推行“公司+基地+農戶”的産業化經營新模式。創造性地設立産業化辦公室,由書記挂帥,鎮長親自抓,一名副鎮長具體抓,全鎮上下合力抓。初步建成了茉莉花基地、麻竹筍基地、優質水果基地、白芷基地、全面建成了無公害蔬菜基地。
新橋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是遂寧市人民政府2002年嚮全市人民承諾為民辦的16件實事之一,是市長菜藍子工程。面對群衆傳統種植習慣難以短期內改變,部分農戶小農意識濃厚等不利因素,引進四川省農業産業化竜頭企業——格林緑色蔬菜科技示範園落戶該鎮偏岩村,建成滴噴灌設施6.4萬米,大棚3.5萬米,核心園區50畝,中心園區300畝。新橋鎮以格林緑色蔬菜科技示範園為契機,大力鼓勵周邊群衆種植蔬菜。組織專門力量進村入社進行宣傳、發動,在廣泛動員的基礎上,每戶發展1畝蔬菜由鎮政府補助菜農30元現金,並發放專用化肥5斤,在栽種蔬菜的關鍵時期,全體鎮幹部放棄休假,深入田邊地角,解决群衆種菜中的實際問題。經過幹部的艱苦努力,發動農戶投工10萬個,理排水溝2萬米,修蓄水池450個,圓滿地建成了4000畝無公害蔬菜基地。為盡快讓基地周邊農戶實現種菜效益,該鎮以市場為導嚮,加大品種調整力度,加強對高、新、特品種試驗、示範,發展適銷對路的精細蔬菜。目前,已引進七彩椒、墨西哥海椒、櫻桃蕃茄等近20個優良品種,實現基地增收200元目標。在鞏固原有3000畝菜地基礎上,新發展1000畝蔬菜,引進種菜50畝以上的業主3個,培育種菜5畝以上的大戶18個。目前,周邊村社正拓展園區10000畝,輻射基地15000畝。
茉莉花基地也是農業産業化重點項目之一。圍繞建設好基地,該鎮積極組織鎮、村、社幹部和社員到川內茉莉花基地考察學習,引進扶持四川香葉荷地有限公司,建成茉莉花基地170畝,建成占地12畝投資200萬元的茉莉花茶加工廠,實行收購最低保護價6元/公斤,保證15年不變。
該鎮在新太片區10個村種植麻竹筍1000畝,並強化了保護;在羊角咀村種植矮晚柚110畝;在登高村種植了250畝大五星枇杷;在竜池村建成種植126.5畝川中名優小水果實驗示範區;種草養蓄工作大力推進,在退耕地和河灘種優質牧草1000畝,涌現出養殖大戶44戶,實現了農業增收、農民增收,促進全鎮經濟的穩步發展。
該鎮在執行上級各項優惠政策的同時,結合鎮情,製定了《遂寧市市中區新橋鎮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實施細則》,並對各企業進行鏈鎖服務,竭力解决企業的後顧之憂。實現“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快”的目標。
去年該鎮鐘聲農機廠、橡膠廠擴大規模,主要領導親自到廠現場辦公,為企業無償提供場地,提供信息,解决用電等問題。
該鎮在不投入資金的情況下,場鎮新區走超常規開發,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的路子,為了吸引業主,製定了一係列的優惠政策,通過建立新的用地機製和投資機製,搞好監督服務,鼓勵業主開發,從而做活了土地文章。道路兩候車室小區及農貿市場開發情況良好,去年7月破地動工以來,已建成高標準水泥路面長206米,寬14米,完成挖方3946立方米,回填方2663立方米,路面硬化1554立方米,安裝水泥排污管道453米,檢查井16座,雨水井16座。新區房屋修建,按照“統一規劃設計,統一正負零,統一層高,統一立面造型,統一建築裝飾材料”的總體要求,實現了一街一景。兩個月來已修建房屋44間,共6600平方米,其中38間約5700平方米已全部封頂,部分已搬遷新居。無論在進度、質量、形象方面都走在了全區的前列。
為了優化場鎮環境,美化鎮容鎮貌,徹底治理場鎮髒、亂、差現象,該鎮采取了大量措施,對整個場鎮進行了重點整治。在監察大隊、交警中隊、派出所、居委會的通力配合下,拆除占街竈臺17個、棚架25處、劃出黃綫1200餘米。對市場進行了重新規劃,設立停車場1個,客車臨時站點3個,使交通秩序井然。切實做出到了座商歸店、攤點歸區、農貿歸市、行車歸綫、停車歸點、行人歸道。投入15萬元進行場鎮水係和路面整治,修建石梯道長22米,寬15米,硬化路面2535平方米,挖方898立方米,填方380立方米,整治排污水係長385.2米。投資10萬元改造場鎮電網400餘戶,實現了城鄉同網同價。
鎮政府以飛虹軸瓦廠回遷新橋為契機,狠抓打造新橋飛虹機電工業園區工作為重點,統一思想,明確認識,幫助入園企業解决各項難題,協助上級有關部門做好新橋6.6平方公裏機械工業園區的規劃建設。
鎮長吳澤華表示:全鎮領導幹部將以“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努力開創各項工作新局面,加速全面建設新橋小康鎮建設步伐。 |
|
資中縣新橋鎮位於資中縣西南部,距離縣城19公裏,東經104°43′,北緯29°44′,東與新隆鎮及雙河鎮相連,南與宋傢鎮接壤,西與威遠縣黃荊溝鎮相鄰,北與金李井鎮和漁溪鎮毗鄰,我鎮係淺丘地帶,屬亞熱帶溫潤性季風氣候,年最高氣溫39°C,年降雨量800~1350毫米,以東南至 |
|
新橋鎮位於安竜縣城西部,距安竜縣城約22公裏,距州府所在地興義市約45公裏,距南昆鐵路安竜火車站6公裏,國土面積共113多平方公裏。全鎮共轄16個行政村,96個村民組,5090餘戶,2.12萬人,居住着漢、布依、苗、彝、回、滿等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全鎮總人口的63%,全鎮現有耕地面積1.49萬畝,擁有宜林,宜牧荒山2.5萬畝。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5.1℃,年平均降水量1243毫米,海拔1200—1400米之間,雨量充沛,鼕無嚴寒、夏無酷署、氣候宜人。全鎮2003年財政總收入140餘萬元,糧食總産量6870噸,農民人均純收入1455元。
新橋鎮具有多樣性的地理環境和優越的自然條件。中部丘陵地帶,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北部山區林木繁茂,古樹參天,竹海萬頃,西部新橋河水能資源豐富,適宜一切小水電;南部白水河庫區山清水秀,碧波蕩漾,是開發水上遊樂的理想場所。
新橋鎮逐步形成了以茶葉、水果、幹果、草地畜牧、無公害蔬菜為主要代表的緑色産業帶,而且規模逐漸擴大,緑色經濟日益顯露出勃勃生機。 |
|
牟定縣轄鎮。1954年改稱馬廠區,1961年稱桃苴區,1970年建桃苴公社,1976年更名馬廠公社,1984年新橋鎮。位於縣城東北,距縣城8公裏。面積159平方公裏,人口3.1萬。有公路通達甸心接成昆鐵路。轄傢、官河、馬廠、楊茨科、羊肝石、大蒙恩、小蒙恩、長衝、新橋、杜傢莊、雲竜、頂頭、桃苴、冷水、興竜、大村16個行政村。農産以烤煙為主。 |
|
320281112000 00 新橋鎮 320281112001 32 鎮中社區 320281112002 32 緑園社區 320281112200 37 鬱橋村 320281112201 37 圩裏村 320281112202 37 黃河村 320281112203 31 新橋村 320281112204 32 雷下村 320281112205 32 六保村 320281112206 37 馬嘶村 320281112207 37 何巷村 320281112208 37 蘇墅村 320281112209 37 蘇圩村 |
|
新橋鎮 新橋鎮(Xīnqíao Zhèn)位於江陰市東南部,面積19.3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水面面積2.75平方千米,戶籍人口2.371萬,鎮人民政府駐地在新鬱中路128號,在市政府駐地嚮東25千米處。北、東和張傢港市楊捨鎮、江陰市顧山鎮接界,西、北接華士鎮,南與顧山鎮、長涇鎮隔張傢港河為鄰。轄鬱橋、黃河、圩裏、馬嘶、何巷、蘇墅、蘇圩7個村和鎮中、新橋、雷下、六保4個社區。 1949年10月以後,今境曾分組過新橋、蘇墅、棲貞、鬱橋等幾個小鄉,先後隸屬於華楊、楊捨、長涇、華士等區,1957年鬱橋鄉並入華士鎮,蘇墅和新橋二鄉並入塘墅鄉,經歷了人民公社的初期,1962年1月,由塘墅鄉、華士兩公社分出蔡港河兩側的部分轄區和北氵國公社分出的民主大隊,以南新橋為駐地組成新橋人民公社。1983年復鄉製,1991年建鎮。 |
|
轄:居委會(為民路、建新路、燈具城);村委會(紅江、林傢橋、洪樓、群益、腰溝、中心、新橋、姚傢弄、閘橋、紅五月、木橋、八字橋、川門、古巷、江濱)。 |
|
居委會(振興、禮士橋、四墩子);村委會(五星、益民、太東、禮聖、太和、濱江、禮士、文東、務本、新橋、孝化、新合、水三、新柏、三興、雙竜、德勝、三太) |
|
江陰市轄鎮。1951年建新橋鄉,1955年並入塘市鄉,1962年析設新橋公社,1983年改新橋鄉,1991年設鎮。位於市境東南部,距江陰市城區25公裏,距無錫市城區40公裏。面積19.3平方公裏,人口2.2萬。澄鹿公路橫貫東西,陶新公路縱貫鎮境,水運經張傢港為主河道與華塘河、太清河、蔡涇互通,連接長江、太湖。轄新橋、雷下、六保、周江、馬嘶、蘇墅、蘇圩、何巷、振新、圩裏、民主、水潭、黃河、鬱橋14個村委會和新橋鎮1個居委會。農業以種植稻、麥、油菜為主,養豬、蠶、魚、蚌。工業以毛紡織為主,有機械、化工、建材、服裝等,被譽為江南“毛紡之鄉”。 |
|
新橋鎮,位於丹陽市的東北部,地處富饒的長江三角洲,位於最具活力的經濟區域—上海、南京經濟走廊中心地帶。素有“全國汽配之鄉”、鎮江市“金三角”鄉鎮等美稱。屬亞熱帶氣候,四季分明 ,氣候宜人。全鎮總面積26平方公裏,其中集鎮建城區面積8平方公裏。常駐人口3.2萬人,其中外來人口萬餘人。下轄8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和近800傢工業企業。
新橋的發展歷經了70年代造田(建成了聞名全國的“三河五溝”排灌水係)、80年代辦廠(在鎮江率先辦起了鄉鎮企業,首創了鎮江市銷售超億元鎮、超千萬元的村、超千萬元廠“三個第一”的輝煌成績)、90年代造城(拉開了集鎮8平方公裏的基本框架),21世紀“織網”(交通網、産業網、信息網、生態網、平安網)四個不同的發展階段。
新橋鎮現有2000多種汽車、摩托車燈具、儀表臺等汽配産品暢銷全國,與一汽、二汽、上汽、南汽等多傢國傢大中型企業配套合作,是全國燈具汽配之鄉,被國務院發展研究機構批準成立了中國汽配城市場。
發展是第一要務,圍繞富民強鎮的奮鬥目標,近年來,新橋鎮以園區建設為重要載體,以集鎮建設為突破口,以文明創建為切入點,大力改善和優化發展環境,加快了致富奔小康的步伐。目前,全鎮的人均GDP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兩大核心指標率先在全市鄉鎮中達到了基本現代化的標準。
近年來,新橋鎮曾先後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村鎮建設文明鎮、全國造林緑化百佳鎮、全國首批創建文明小城鎮示範點、全國重點鎮、全國文明鎮等10餘項國傢級榮譽,江蘇百佳名鎮、江蘇省首傢移動電話鎮、江蘇省新型示範小城鎮、江蘇省重點中心鎮、江蘇省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示范镇等20多項省級榮譽稱號。
新橋具有極佳的品位優勢—新橋鎮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水陸空交通十分便捷。
1、 公路和鐵路運輸。距滬寧高速公路、滬寧鐵路、312國道、即將建設的京滬高速鐵路,最遠不超過20公裏,且有101省道及沿江公路與之貫通,東距上海200公裏,西距南京100公裏。
2、 港口和海上運輸。距長江第三大港—“大港港口”距我鎮約15公裏,擁有2。5萬噸級深水泊位13個,5千噸級泊位6個,目前已與世界上50多個國傢和地區通航。自建的6千噸級長江自備碼頭也正在籌建中。
3、 機場和航空運輸。新橋到南京“祿口”國際機場80分鐘囤積。距上海“虹橋”、“浦東”國際機場2個多小時車程,到國內民航“常州”機場僅需20分鐘。
新橋具有良好要素資源—新橋是全國教育先進鎮,不但擁有高素質的勞動力資源,而且建立了能滿足不同層次需求的人才培訓和引進機製。此外,新橋的土地價格、勞動力價格是蘇南發達地區最優惠的,水、電、道路、通訊等基礎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如今的新橋正在嚮着“全面小康示范镇”的宏偉目標闊步前行。到新橋鎮投資興業,是您的最佳選擇,會使您享受到豐厚的回報和實惠。 |
|
一、概況
賓陽縣新橋鎮位於賓陽縣西部,東北連接蘆圩鎮,西鄰太守鄉,南毗河田鄉,西北與上林縣交界。總面積91.628平方公裏,地勢平坦,以平原為主。南梧二級公路和賓武、賓上公路穿腹而過,西達百色、南寧、南至北海,東到梧州、廣州,北上柳州、桂林,距首府南寧79公裏,柳州162公裏,交通十分方便。全鎮總人口7.9萬人,轄16個村民委員會,3個街(居)委員會,146個自然村。2002年全鎮國內生産總值73170萬元,鎮財政收入815.8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982元,集鎮居民人均收入3200元。
二、現實狀況
[氣象條件]新橋鎮位於東經108°32′-109°15′,北緯22°54′-23°37′,處於北回歸綫南緣,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暖,雨熱多雨,盛吹東南風,鼕短多吹偏北風,年平均氣溫20.8℃,最高氣溫38.1℃,最低氣溫-0.2℃,多年平均降雨量1650mm左右,雨量集中於4-9月,平均年降雨日為168天。
[地形、地貌、水文特徵]賓陽縣新橋鎮鎮域面積91.628平方公裏,耕地面積25.3平方公裏,鎮境內西、西北、南三面環山,中部嚮東為地勢平坦的衝積平原,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境內有沙江穿流而過,全長39公裏,發源於古陋山北麓,河床寬25米,正常流量1.9立方米/秒,枯水流量0.1立方米/秒,流域面積294平方公裏。南部山區建有全縣集雨面積最大的中型水庫--清平水庫。庫容9710立方米,常年蓄水量為2000-6000萬立方米。
[社會條件]2002年全鎮總人口7.9萬人,其中集鎮居民1.2萬人,轄16個村民委員會,3個街(居)民委員會。民族主要有漢、壯民族。
三、經濟政治文化
新橋集鎮所在地為全鎮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是鎮黨政機關和鎮直單位所在地,有鎮直單位9個,人員107人。
[農業]農業以水稻種植為主。鎮黨委、政府繼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調整産業結構,提高農民收入。積極推廣旱育稀植和拋秧技術,廣泛使用機械化耕種,水稻高産穩産,2002年糧食産量達2373萬公斤。全鎮水稻種植穩定在3萬畝左右,正大力調整産業結構,逐步減少水稻面積,發展"兩高一低"農業,目前建有農業科技示範園3個,其中春橙示範基地200畝,香蔗示範基地1000畝,桑蠶基地1118畝。農村經濟得到了發展。
[水産業]水産業以四大傢魚為主。1962年,養殖面積911畝,産量138105斤;1972年,養殖面積877畝,總産223900斤;1982年,養殖面積1279畝,總産47.18萬斤;1992年,養殖面積1672畝,總産348噸,總産值156.6萬元;2002年,水産品産量達1166噸。
[畜牧業]畜牧業以飼養豬、牛、傢禽為主。1962年,年未生豬存欄4892頭;耕牛存欄2636頭;傢禽存欄28402羽。1970年,生豬出欄15000頭,年末生豬存欄7000頭;牛出欄150頭,年末耕牛存欄4000頭;傢禽出欄60000羽,傢禽存欄42578羽。1980年,生豬出欄18000頭,年末生豬存欄8500頭;牛出欄150頭,年末存欄3500頭;傢禽出欄80000羽;傢禽存欄50000羽。1992年,生豬存欄12458頭;耕牛存欄3538頭,傢禽存欄116200羽。2002年,生豬出欄12900頭,年末生豬存欄6130頭;牛出欄244頭,年末耕牛存欄665頭;傢禽出欄177000羽,存欄138000羽;各種肉類總産量為2014噸。
[林業]主要以用材林、經濟林為主,1990年,林業用地為4548.1公頃,森林蓄積量為61764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21.7%;1999年,林業用地為4142.8公頃;森林蓄積量為113818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30.3%;2002年,引種速生桉8000畝。
[商業]新橋素為賓陽大圩鎮之一,自古以來,有橋丁圩及大仙圩市場,當時上市商品有豬崽、鴨雛、瓷器、鐵器、沙、粗布;1985年,新橋圩新添飲食市場、肉類市場、雜貨市場、生竹市場及新建工、農貿市場各1個,面積共4400平方米,農副産品經營主要有豬、牛、傢禽、副食品、瓜果蔬菜等。市場貿易頗為繁榮,2002年集貿成交額15000萬元,年商品零售額8500萬元。
新橋鎮皮革加工已有246年歷史。1992年,新橋皮張市場成立,占地面積17畝,建築面積4553平方米,有鋪面220間,是廣西、雲南、貴州、廣東、海南等省以及一些東南亞國傢的豬皮、牛皮集散地,是當時全國四大皮張市場之一。1992年-1996年,新橋鎮年均經營各類皮張500萬張,年平均産值35000萬元;1997年-2002年年均經營皮張150萬張,年均産值10500萬元,皮張除部分為本地皮革製品原料外,其餘主要銷往上海、浙江、四川等地。
[農業機械]農業機械主要以拖拉機為主。1972年,機械總動力924千瓦,大中型拖拉機2臺,手扶拖拉機12臺,微型拖拉機24臺,其他機械共690臺;1982年,機械總動力5827千瓦,大中型拖拉機14臺,手扶拖拉機125臺,微型拖拉機86臺,其他機械共1177臺;1992年,機械總動力16735千瓦,大中型拖拉機13臺,手扶拖拉機712臺,微型拖拉機187臺,其他機械共11231臺;2002年,機械總動力21921千瓦,大中型拖拉機3臺,手扶拖拉機521臺,後驅動204臺,微型拖拉機294臺,其他機械10628臺。
[基礎設施建設]新橋鎮集鎮建設1985年開始粗綫條規劃,1988年實行規劃調整,1985年-1996年,投入資金9987.56萬元進行集鎮建設。現集鎮人口有1.2萬人,鎮區面積78.52公頃,市場建築面積5.49萬平方米,生産建築面積22.05萬平方米,集鎮街道面積28萬平方米,硬化覆蓋率76%,城鎮化水平為17.2%,比全區城鎮化水平低。1995年,全鎮居住面積29.79萬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積14.67平方米,公共建築面積10.34萬平方米;2002年,全鎮居住面積72.3萬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積48.2平方米,公共建築面積12.32萬平方米。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2000年,投資345萬元,硬化長1.4公裏、寬9米的新橋中心大道水泥路面;投資34萬元,投入新橋中心大道兩旁排水係統建設;投資70萬元,進行柴行路路面硬化工程建設。2001年,投資50萬元,完成新橋中心大道非機動車道水泥路面硬化工程建設;投資54萬元,建成長34米、寬6米的甘村沙江橋;投資190萬元,進行蘆仙路(全長56公裏,路面寬7米,泥結碎石路面)建設,該工程前期投入20萬元資金,完成了大江橋至宋村路段建設,已竣工通車。
1993年,新橋鎮電信分局投資130多萬元,開通3000門程控電話,近年來,不斷擴容,實現了村村通電話;新橋變電站1993年並入大電網,裝機容量達3.5萬千伏安,現正擴裝一臺容量達3.5萬千伏安的變壓器;鎮屬清平水庫發電站於1972年建成投産,裝機容量720千瓦。
[教文衛體]2002年,全鎮共有中學4所,中心完小18所,小學教學點80個,在校小學生12120人,初中生3802人,有中小學教師652名;有幼兒園38所,幼兒教師83人,入園幼兒968人;全鎮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在校生輟學率0.05%,小學畢業升初中率為98.92%;全鎮教學實驗儀器設備價值220萬元,多媒體投影機5臺,電腦120多臺。
新橋鎮文化站始建於1979年,建築面積236平方米,鎮圖書館藏書達11752册,全年接待讀者2萬人(次),2000年,鎮文化站圖書館獲"自治區圖書館建設奬",順利通過自治區組織的鄉鎮圖書館"一級館"評估驗收;現該文化站正籌措資金40萬元,興建一幢4層高面積達1000平方米的多功能文化站,為群衆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廣播電視事業長足發展,鎮廣播電視站始建於1985年,1999年投資10萬元建成大羅有綫電視分站,並擴建六良、中團、丁岑、民範、甘村、大莊等閉路電視網絡;全鎮電視機入戶率達90%以上,閉路電視覆蓋面達6500多戶。1994年,鎮獲"振興科技先進單位"稱號;2001年,鎮獲"全區科技先進鄉鎮"稱號,鎮成人技術學校被評為自治區示範性學校。
新橋鎮體育事業蓬勃發展。2000年,鎮獲"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和"地區體育先進鄉鎮"稱號。全鎮有籃球場115個(其中燈光球場80個),乒乓球臺103張,足球場1個,標準運動場1個。
加強衛生工作。全鎮有衛生院1所,分院1所,醫技人員114人,設置病床34張;有農村合作醫療衛生室15所,合作醫療網絡遍布全鎮。鎮衛生院自1958年建立以來,年門診量達4萬多人次,年住院患者1200人次,1998年,鎮衛生院獲國傢衛生部授予"一級甲等"醫院、"愛嬰醫院"稱號。
[旅遊業]鎮內景點有清平水庫、"鞍山夕照"、"消暑葛翁"等。清平水庫庫區集雨面積76平方公裏,四周環山,島嶼羅布,山青水秀,景色如畫,經區旅遊專傢實地考察和詳細論證,有開發為大型旅遊景點的先天條件,1995年3月清平水庫管理處在庫區興建了仙湖公園。"鞍山夕照"景點位於新橋鎮白岩村後的馬鞍山,"雙峰高聳入雲霞",遠看如鞍,夕陽西墜,晚霞映照,煞是好看,猶如西湖雷峰夕照。"清暑葛翁"景點,位於新橋鎮白岩村的葛翁岩,該岩岩洞幽邃,怪石千姿百態,還有一滿而不溢石泉。宋時知州葛翁曾建亭於岩上,洞口刻"葛翁岩"三字。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鼕,國民黨軍副參謀總長、桂林行營主任白崇禧設前綫總指揮部於此,指揮昆侖關抗擊日軍戰役 |
|
新橋鎮位於新北區腹地,東與竜虎塘街道相臨,南與三井街道、薛傢鎮接壤,西北緊靠春江鎮,長江路、竜江路、新岱路、新四路、新六路、滬寧高速公路、藻江河等貫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
該鎮註重發展高效、特色農業,目前全鎮已建成大棚西瓜、新葉水果型黃瓜、溫控大棚花卉、芳芳蛋雞、肉鴿、甜糯玉米等特色農業項目。其中地産“峰牌”甜糯玉米分別獲得常州市農業博覽會金奬、常州市第五屆名優農産品;芳芳蛋雞養殖場被授予“江蘇無公害農産品基地”稱號。
2005年末,全鎮有工業企業209傢,年産值在千萬以上的規模企業達34傢,産銷超億的企業有3傢。工業集中區進區企業達82傢,其中外資企業43傢,科勒、華潤啤酒、普利司通、不二精機、江林重工和伊諾剋等生産建設項目總投資額均在1000萬美元以上。主要生産新型材料、機械製造、精密模具、電子科技、生物製藥等産品,其中常州千紅生化製藥有限公司生産的怡開牌胰激肽原酶産品獲江蘇省高新技術産品稱號。
新橋鎮文化發達,科教先進,是江蘇省群衆文化先進鄉鎮。新橋中學為江蘇省三星級中學;新橋小學為江蘇省實驗小學、常州市緑色學校;新橋中心幼兒園為江蘇省示範幼兒園。
近年來,新橋鎮分別被授予常州市“外嚮型經濟十強鄉鎮”“教育工作先進鄉鎮”“五好鎮黨委”“村民自治模範鎮”“社會治安安全鎮”等光榮稱號。06年“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镇” |
|
基本情況
新橋鎮位於漳平市北部。故稱“和睦裏”;解放後稱“漳平縣新橋第六區”;1958年成立“新橋人民公社”;1969年改稱“新橋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1984年成立“新橋鎮人民政府”。面積498平方公裏,2005年全鎮耕地面積有2.19萬畝,林地面積58.05萬畝。總人口(2005年)3.557萬人,其中居民人口4860人。總戶數6120戶(不含居民戶)。分設23個行政村,兩個居委會,139個自然村,220個村民小組,36個基層所站。城口村的大羅山、小羅山、溪尾、石碼村的小洋自然村為畲族聚居地。鎮駐地新橋村。海撥295米,年平均氣溫18.7度,年降雨量1543毫米,年日照時數1820小時。
區位:鷹廈綫電氣化鐵路貫穿全境,全長43公裏,共有柯周坑、城口、麥園、城門、錢坂五個站。縣道604公路穿越境內長25公裏,670綫境內長21公裏。境內村村通公路計全程305公裏。北與永安市、大田縣接壤,交通便捷。全鎮已實現村村通電話、有綫電視和大部分行政村通移動電話,擁有固定電話8000餘部,並且建立小靈通信號基站,信號可覆蓋鎮區新橋、西埔、珍坂、雲墩、麥園和煤礦,通訊發達。境內有省、地、市廠礦企業,商業服務活躍,現有新橋、麥園、安仁三個農貿市場,是漳平北部物資集散地和商貿中心。
資源:新橋地形南北長,東西窄,東緣屬戴雲山脈,西緣屬玳瑁山脈,和睦溪將新橋分成東西兩半,其間溪𠔌縱橫,多為丘陵和低山。境內森林資源豐富,樹種繁多,是省重點林區鄉鎮之一,蓄積量達3000萬立方米,年産林木2.6萬立方米,毛竹面積2萬多畝,蓄積量280萬根。水利資源豐富,主要河道新橋溪,現有水電站16座,至2005年水電總裝機容量達19700千瓦時,可為全鎮各項事業的發展提供充足廉價的電力。礦産資源豐富,是全省唯一煙煤生産基地。目前已開採利用的有煤、高嶺土、花崗岩、瑩石礦等。福建省紅炭山礦業漳平分公司駐地新橋。
人文:新橋鎮農民民間繪畫之風由來已久,百年來一直保留着農民書畫,民間工藝製作的傳統。改革開放的春風,使這裏的群衆文化生活和農民書畫創作活動更加活躍,開創了民間的一代藝術新風。1989年元月,新橋鎮被國傢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近十幾年來,有80餘幅農民書畫作品在省級、全國獲奬,30餘幅被國傢選送國外展出並被收藏,200餘幅在各類報刊、雜志上發表。
經濟:15年來,新橋鎮工農業生産取得較大的發展。已建起茶果、食用菌、毛竹、烤煙、絞股蘭、仔豬、肉雞、水産等開發性農業生産基地,形成了主導産業。主要産品有:毛木耳、香菇、巴西蘑菇、茶薪菇、絞股蘭、柑桔、仔豬、雞、鴨、鰻魚、毛蟹、林木、板材、纖維板、木地板磚、木傢俱、化工産品鬆香,各種衛生紙等數十種。2005年全鎮工農業總産值達3.63億元。其中工業總産值2億元;農業總産值1.63億元;實際引進市外資金2503萬元;固定資産投資5697.6萬元;財政總收入743.79萬元,其中預算內收入514.91萬元,預算外收入228.8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933元。
今後五年的奮鬥目標
今後五年,新橋鎮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奮鬥目標是: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保持國民經濟保持快速發展,工農業總産值和財政收入實現年均兩位數增長;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速度不低於9%;基礎設施建設逐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科教文衛事業發展和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基本適應;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傳統優勢産業迅猛壯大,特色經濟聯動發展,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增加;社會保障制度進一步健全;黨的建設不斷得到鞏固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製建設取得明顯進展。
根據目標要求,我們提出到2010年,主要經濟指標階段性任務是:
——群衆富庶。城鄉居民收入增加,生活質量全面改善,人民安居樂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紮實推進。到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6051元。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更加富足,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社會就業比較充分,居住條件等生活環境明顯改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醫療和農村合作醫療、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進一步完善,形成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係。社會治安秩序良好。建設依法、規範、高效、透明行政的服務型政府,營造開放有序、透明高效的經濟運行環境,明禮誠信的人文環境以及適宜的人居和創業環境。廣大農民普遍得到更多實惠,普遍過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指標逐步提高。
——建設強鎮。經濟總量增加,財政實力增強,經濟發展速度、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位列全市上遊水平,建成北部工業重鎮和高優農業基地,工業化、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到2010年全鎮經濟總量比2005年翻一番以上,工業總産值4.039億,年均遞增15%以上,農業總産值2.626億,年均遞增10%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五年纍计5億元。産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國民經濟三項産業結構從27.8:37.1:35.1調整為16:44:40,五年內實際引資3億元。全社會勞動生産率進一步提高,到2010鎮財政收入達1800萬元,年均遞增20%以上。
——協調發展。三大基本國策得到有效落實,全鎮人口出生率控製在11‰以內,實現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把新橋建設成為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發展、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相互協調的漳平市四方強鎮之一。
今後五年工作措施
一是着眼發展,增強後勁,全面提升區域綜合競爭力。二是搶抓機遇,加大投入,全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三是立足實際,統籌兼顧,促進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四是轉變作風,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加強黨的建設。 |
|
- : Xinqiao Town
|
|
新橋 |
|
北新橋鎮 | 新橋鎮站 | 新橋鎮社區 | 新車公路新橋鎮 | 遊仙區新橋鎮新虹絲綢廠 | 常州市新北區新橋鎮衛生院 | 上海市鬆江區新橋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 高要市新橋鎮時豐針織廠有限人公司 | 常州新區新橋鎮郭塘皮革製品廠 | 溫州市甌海區新橋鎮預防保健站 | 高要市新橋鎮珠江新藝工藝廠 | 高要市新橋鎮珠江輝發竹織工藝廠 | 高要市新橋鎮灣邊管理區新發飯店 | |
|
|
興隆村 | 紅江村 | 林莊村 | 益民村 | 雙橋村 | 中心村 | 姜家莊村 | 小埠村 | 大官莊村 | 西湖村 | 李傢村 | 復興村 | 五星村 | 小莊子村 | 鳳凰村 | 嶺腳村 | 白岩村 | 新躍村 | 新橋鎮村 | 振興社區 | 黃山村 | 城門村 | 新店村 | 洋坑村 | 韓傢村 | 先鋒村 | 東升村 | 雲竜村 | 丁傢莊社區 | 八字橋村 | 石井村 | 雙溪村 | 南豐村 | 高塘村 | 新橋社區 | 明星村 | 土樓村 | 黃金村 | 楊柳村 | 新橋社區 | 新橋社區 | 立新村 | 三友村 | 新橋村 | 永寧村 | 霞山村 | 新橋村 | 新橋社區 | 沙灣村 | 東華村 | 新橋村 | 楊柳村 | 大田村 | 黃金村 | 新橋村 | 馬廠村 | 新橋村 | 新橋村 | 林傢橋村 | 新橋村 | | | | | | 更多結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