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一、中心鎮的基本情況
(一)基本情況:新塘鎮是增城市南部工業、商業重鎮,廣東省中心鎮。在區境西南部。因駐地 在宋代為東 江一大河灣,後漸成河灘,明代在河灘上壘石圍塘,石堤漸為圩集,故名新塘圩。民國27年 (1938)增城縣治設於此。1950年稱新塘鎮,1955年改區。1958年成立新塘公社,1979年改鎮 ,1983年又改為區,1984年再建鎮。2004年增城市實行鎮級行政區劃調整,新塘鎮管轄原新塘、永和、仙村(除嚇崗村)、沙埔、寧西5鎮的行政區域範圍;2005年,永崗、禾豐、賢江、新莊4村劃入廣州市蘿崗區。新塘鎮現管轄16個居委會和71個村委會,總面積251.51平方公裏,總人口40多萬人(其中戶籍人口21萬人,外來人口19萬人)。
(二)經濟發展水平情況: 2005年工農業總産值339.58億元,同比增長48.59%;第三産業産值50.27億元,同比增長16.12%;工商稅收入庫13.59億元,同比增長27.82%;用電量25.0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8%;農民人均收入6739元,同比增長1.5%。今年上半年,全鎮完成工業總産值192.30億元,同比(下同)增長45.95%;工商稅收入庫10.35億元,增長65.7%;用電量11.53億千瓦時,與去年持平。
(三)工業發展情況:近年來,新塘鎮發揮區位、交通、資源、産業集聚的四大可持續發展優勢, 規劃並推進了寧西、新塘環保、豪進、沙埔銀沙、東凌等五大工業基地建設,引進了廣州本田二廠、五羊本田摩托車兩大生産力骨幹項目,培育了一批科技含量高、效益好、帶動性強的製造業工業項目,牛仔休閑服裝和汽車、摩托車及其零部件三大支柱産業,初步形成産業聚集和組團發展。成功走出了一條“大工業、大商貿、大房産”的富民強鎮之路。一些重點項目紛紛搶灘落戶新塘投資置業,現有廣州本田汽車、五羊-本田摩托、廣州提愛思汽車內飾、廣州電裝、豪進摩托、康威集團、創興牛仔、廣英牛仔等一大批竜頭企業。時至今日,新塘、永和、寧西、沙埔、仙村已經形成頗具特色的工業産業帶。汽車、摩托車及其零配件製造業、牛仔休閑服裝等三大支柱産業不斷壯大,新塘鎮經濟産業已形成以經營牛仔休閑紡織服裝、摩托車及其零配件、汽車及其零配件、建材、傢具、造紙、食品、塑料、傢電、製品業等l9個行業為骨幹的工業體係。
(四)民營工業發展情況:民營工業是新塘的特色産業,也是新塘的支柱産業,約占全鎮工業的90%。特別是牛仔服裝已成為新塘民營經濟的特色,並成為新塘一張通往世界的名片,拉近了同世界産業接軌的距離。目前新塘有牛仔服裝及相關配套企業2600多傢,占新塘工業企業的60%。有達到國際先進技術水平的各類服裝紡織製衣設備6萬多臺套,擁有國際最先進的棉紗染色設備、牛仔面料織機以及製衣、水洗、漂染、防縮等最先進的後整理設備,形成了紡紗、染色、織布、整理、印花、製衣等完善的生産係統。在新塘,每天可加工生産250萬件牛仔服裝,年産牛仔服裝超2億件(條)。現擁有註册牛仔品牌1000多個,涌現出增緻、凱蒂貓、米高、小魔魚、康威等一批國內外較為知名的品牌,牢牢掌握牛仔服裝産品潮流趨勢,成為中國牛仔服裝的風嚮標。2002年新塘鎮被國傢紡織工業協會命名為“中國牛仔服裝名鎮”,成為廣州市東部板塊一顆璀璨的明珠。
(五)第三産業發展情況:新塘投資環境的改善,使第三産業得到迅速發展。目前建起了以占地13萬平方米的新塘牛仔商貿城和占地4萬多平方米的沙埔牛仔面輔料商貿城為産業竜頭的大商業格局。目前有天和、新客隆、嘉榮、真美、傢傢樂、人人樂等大型百貨進駐,發展了新興步行街、群星步行街等商業區,形成了鋼材、傢電、摩托車、小商品等大型批發市場,促進了商業和物流業的發展。還有集旅遊、飲食、休閑、娛樂於一體的上檔次的碧桂園鳳凰城酒店、太陽城、新好景、凱旋門等酒店,使第三産業成為新塘的一大經濟亮點。碧桂園、錦銹香江等大型房地産項目規模不斷擴大,國際貿易中心等一批上檔次的大型商業中心正在建設。第三産業已逐步由小商品、小批發嚮大商業過渡,有力拉動了新塘第三産業的升級。
(六)農業農村發展情況:全面完成了行政村“五通”工程(通水、通電、通電話、通水泥路、通有綫電視),改善了廣大農民的生産和生活環境。堅持抓好農民實用技術的培訓工作,提高農民素質,做好農村勞務輸出。狠抓農村稅費改革,切實減輕農民負擔,農民總體減負率達78.6%。加快農業産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産業化、規模化經營,推進蔬菜、水果、花卉、苗木、畜牧、水産等特色農業發展。相繼建立華南農業大學增城教學科研基地等一批農業高科技示範基地。專項整治農貿市場和禽類養殖場,切實做好禽流感與動物疫情的防治工作。2005年,全鎮實現農業總産值5.23億元,農民人均收入6739元。
2002年,全鎮工農業總産值達到74.122億元,其中農業總産值1.222億元,比上年增長3%。全鎮耕地總面積21313畝,其中水稻3300畝;蔬菜11000畝;水果種植面積5500畝,甜玉米1500畝。
2008年,全鎮實業工業産值532億元,其中規模以上産值466.67億元。
新塘農業依托工商業的強大經濟後盾,逐步嚮現代化、産業化、生態型的現代農業邁進。全鎮先後建成蔬菜基地、禽畜基地、水果基地、糧食基地等四大生産基地,總面積達到2萬多畝,年産量達到1.222億元。現正規劃建設新塘鎮生態農業基地,總面積2500畝,預計投資3000萬元,建成集生態旅遊、科教參觀、産品展示等一體化的農業生態園地,提高了新塘農業檔次。
全鎮大力引進農副産品加工企業,先後引進了新加坡東園食品集團廣州金鷹食品有限公司、廣州新豐食品工業有限公司、東洲油脂有限公司等六間大型農副産品加工企業,營造了“多多妙”方便麵係列,“東園”美食等係列國內外知名的品牌,年創産值達到1.6億元。
名優農副産品:鎮名優農産品豐富,鎮內有清朝貢品“水南白蔗”、“田心馬蹄”、“雪槐子”荔枝、“東洲粉葛”、“西洲香蕉”等多種傳統名優農産品,目前更以深加工品牌“多多妙”、“東園”等係列産品著稱,其係列産品先後通過ISO9002質量體係認證。
(七)基礎設施建設情況:近年來,新塘鎮緊緊抓住環境建設這個主題,堅持打基礎、造環境、促發展、創繁榮。現有鎮區面積19平方公裏,實有鋪裝道路面積46萬平方米,人均緑地面積5.2平方米,自來水普及率達100%,燃氣普及率達99.2%,排水管鋪設率達95%。從2001年開始投入大量資金,對新塘的道路網絡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造,完成了部分路段的 “穿衣戴帽”工程、光亮工程,抓好新塘大道等一批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使新塘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步入城市化發展方向。今年繼續以道路網絡和打造城市景點為突破點,加快新塘大道西延工程等多條道路的改造建設,抓好新塘鎮公共廣場、體育館、景點建設,搞好農村中心村規劃,全面推進新塘城市化建設進程,切實改善廣大農民的生産和生活環境。
新塘鎮交通便捷,供電、供水方便,文化、教育、生活設施齊全。廣深公路、廣深鐵路、廣深高速公路、廣源東快速路和廣惠高速公路途經鎮內,出入方便。擁有大型的東江海運碼頭、群星、宏達大型農産品專業批發市場;日供水量達80萬噸的大墩、新和水廠、6座11萬伏及22萬伏的變電站及6.3萬千瓦的發電站。通訊郵政極為方便。鎮內設有新塘海關、邊檢、動植檢、高檢等外檢部門,提供進出口貿易等一條竜服務。
(八)新塘鎮未來城鎮建設:隨着廣州“東進”加快,新塘將成為投資商傢青睞的寶地。我們既面臨多方面的新挑戰,也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在未來幾年,將以並鎮為契機,堅定不移抓好中心鎮建設,以抓好規劃和環境建設為突破口,大力推動中心鎮建設,打好“廣州牌”,打響“新塘牌”;狠抓招商引資,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和外嚮型經濟,做大做強“汽車、摩托車及其零配件製造業、牛仔休閑服裝”三大支柱産業,加強農業和農村工作,抓好基礎設施和城區環境建設,加快提高該鎮工業化、城市化和農業産業化水平;着力解决關係人民群衆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大力發展社會各項事業,增強該鎮綜合競爭力和發展後勁,努力創建廣州東部現代化新城區。
(九)新塘鎮的行政規劃:轄 東街道、西街道、中街道、西寧、衛山、漁村、小逕、匯美、新康、省水電二局、新世界、永和、寧西、仙村一、仙村二、公平16個社區;久裕、南安、南埔、新墩、西洲、東洲、白江、坭紫、新街、黃沙頭、石下、瓜嶺、大墩、田心、白石、上邵、白水、塘美、官湖、瑤田、章陂、群星、新何、甘涌、東華、棉花場、烏石、九如、陂頭、長崗、崗豐、葉嶺、公安、翟洞、塔崗、蔞園、簡村、馮村、中元、石逕、路邊、郭村、下元、百湖、湖東、斯莊、湖中、下境、仙聯、竹元、巷頭、十字窖、深涌、下基、沙角、西南、沙頭、上境、基崗、藍山、潮山、沙窖、碧潭、嶽湖、塘邊、崗尾、官渡、上嶺、巷口、長巷、三安、上基72個村委會。 |
|
.新塘鎮地處蕭紹平原水網地帶,位於杭州市錢塘江南岸,離杭州蕭山國際機場14公裏,面積35平方公裏,下轄37個行政村和 2個轉製村、三個社區,常住人口4.5萬人。104國道、杭金衢高速公路、蕭紹運河、杭甬鐵路和浙贛鐵路貫穿全境,交通便捷。是全國聞名的羽絨集散地,1998年10月,被浙江省命名為“羽絨之鄉”。
改革開放以來,具有區域特色,以羽絨為原料的傢用紡織品行業迅猛發展,涌現了一批上規模上檔次的傢用紡織企業,全鎮有年産值上億元的企業13傢,上5000萬元的企業5傢。2002年完成工業總産值66億元,利稅3.8億元,出口貿易額25.3億元。其中,羽絨及服裝行業實現的工業總産值為39.1億元,占全鎮工業總産值的60.7%,實現銷售38.5億元,占66.8%,實現利稅 2.65億元,占69.7%,出口貿易額達到24.2億元,占95.7%,傢用紡織品的主要産品有,床上用品、羽絨及各類服裝,座墊靠墊等,可年産各類羽絨被500萬條,各類服裝800萬件,各種座靠墊1300萬衹。産品有“北天鵝”、“迪歐達”、“三星”、“維美”等著名品牌,從業人員近三萬人。境內有中外合資企業56傢,進出口貿易公司5傢,羽絨交易市場、棉紗市場二個,還有物流市場與之配套。國際羽毛局在北京召開的第45屆年會期間,在蕭山設立了分會場,並參觀考察了新塘的羽絨及服裝企業,新塘被稱之為“羽毛絨之都”。為了積極支持這一特色行業的發展,在蕭山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塘建立了面積為10.7平方公裏的羽絨及服裝工業園區,通過二年多來的開發和建設,園區已初具規模,全鎮有60%的相關企業已集中在園區,2002年,獲“全國鄉鎮企業科技園區”稱號,浙江省命名為“羽絨工業專業生産區”,杭州市評為達標園區。
新塘的羽絨及服裝行業,在技術裝備上具有國內領先水平,有從日本、意大利等國引進絎縫機、數控式電腦排版、裁剪機、羽毛分析儀、檢針機等。在管理上大多數企業通過了ISO9000係列認證和采用ERP 等現代先進的管理方法,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為了加快發展區域特色經濟,2001年製訂了羽絨及服裝行業10年發展規劃,在發展戰略上打算采取工業園區帶動戰略、企業創新戰略、市場開發戰略、高端人才主導戰略等四大戰略。同時采取四項措施:一是註重行業研究,做好市場趨勢、行業前景、産品樣式和政府服務等方面的研究,充分尊重企業的市場行為,促使企業决策具有預見性和科學合理性。二是扶持行業協會,建立良好的業內協調機製和正常的合作機製,引導行業健康發展。三是加強技術改造,註重從量的擴張嚮質的提高轉型,不斷提高行業的科技水平。四是開發新品名品,開拓國內外市場,從原來的註重於國際市場嚮國際國內並重開發過渡,不斷提高市場占有率。(註:新塘鎮現稱為新塘街道) |
|
新塘鎮位於衡東縣西部,東距縣城17公裏,南距衡陽市50公裏,北距株洲市65公裏,西與衡山縣城關鎮隔河相望,距南嶽旅遊區15公裏。新塘以境內火車站南頭鐵路旁原有一口新塘而得名。建國初期屬衡山縣新塘區,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82年建鎮,1986年撤銷歐陽海鄉並入新塘鎮。1989年5月撤區,將潭泊鄉並入現在的新塘鎮。轄:文峰居委會;歐陽海、衡粵、新堤、百葉、豐塘、雷市、湘江、文昌閣、新農、廣田、文傢橋、湘水、紅桔、宋傢坪、桔衝、梅衝、奇頭、樟樹坪、大坪、新橋、梵塘、竜頭、祝高、豐根、潭泊、宦塘、石楊、米河橋、楊泗橋、虎衝、大培、大衝、煙竹33個村委會。
境內有歐陽海烈士紀念碑、“二童攻書山”等革命紀念地和名勝古跡。新塘交通便利,鐵路、公路、水路四通八達。衡山火車站坐落境內,京廣鐵路貫穿南北,湘江、洣河流經西南部,京珠高速、I07國道綫穿境而過,是衡東縣名副其實的交通樞紐。新塘不僅是衡東、衡山、南嶽三縣區的主要物資集散地,而且是南嶽旅遊觀光的必經之地。新塘資源豐富,經濟發達。主要農産品有稻穀、油菜籽、柑桔、茶油、桐油、席草、生豬、鮮魚、傢畜、禽蛋等。主要骨幹企業有湘南有色冶煉廠、三湘製鞋廠、陶瓷廠,主要産品鎢酸鈉、精製石膏粉、瓷泥、建築陶瓷、竹製品、面粉、服裝等暢銷省內外。
新塘是新興的經濟開發區,是衡東縣對外開放的窗口。1992年6月經省人民政府批準,衡東縣在新塘設立經濟開發區。經過多年的艱苦奮鬥,開發區基礎設施初具規模,街道、水泥路面、排污管道、高壓輸電綫路、程控電話等基礎設施齊全。良好的投資環境,引來了無數的海內外客商。新塘鎮教育、文化、衛生事業發達興旺。美籍華人投資的全縣第一所涉外中學——歐陽遇中學就興建在這裏。 |
|
新塘鎮位於饒平縣西北部,總面積80平方公裏,現有耕地面積0.9萬畝,山地面積8.6萬畝,轄14個村委會,78個自然村,人口19815人。
全鎮現有水果面積10500畝,産量1600噸,是饒平縣青梅、橄欖等水果生産基地之一。茶葉面積5200畝,年産量510噸,久負盛名的"深坑茶"遠銷香港、泰國、東南亞一帶。
近年新塘鎮大力發展交通,能源和通信設施,投資環境日臻完善。全鎮共有小水電站4座,裝機容量近2000千瓦,年發電量700萬度,有35千伏變電站1座,形成與縣市一體的供電網絡。新建移動電話基站和郵電大樓,引進近千門程控電話交換機。有瓷土、石板材、稀有金屬等藴藏量豐富的礦産資源。連接閩粵的主幹綫豐柏公路穿越全境,交通十分方便,是發展水電、茶果、瓷土、石板、彩瓷加工等行業的理想投資區。 |
|
轄:文峰居委會;歐陽海、衡粵、新堤、百葉、豐塘、雷市、湘江、文昌閣、新農、廣田、文傢橋、湘水、紅桔、宋傢坪、桔衝、梅衝、奇頭、樟樹坪、大坪、新橋、梵塘、竜頭、祝高、豐根、潭泊、宦塘、石楊、米河橋、楊泗橋、虎衝、大培、大衝、煙竹33個村委會。 |
|
新塘鎮位於衡東縣西部,東距縣城17公裏,南距衡陽市50公裏,北距株洲市65公裏,西與衡山縣城關鎮隔河相望,距南嶽旅遊區15公裏。新塘以境內火車站南頭鐵路旁原有一口新塘而得名。建國初期屬衡山縣新塘區,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82年建鎮,1986年撤銷歐陽海鄉並入新塘鎮。1989年5月撤區,將潭泊鄉並入現在的新塘鎮。境內有歐陽海烈士紀念碑、“二童攻書山”等革命紀念地和名勝古跡。新塘交通便利,鐵路、公路、水路四通八達。衡山火車站座落境內,京廣鐵路貫穿南北,湘江、洣河流經西南部,京珠高速、I07國道綫穿境而過,是衡東縣名副其實的交通樞紐。新塘不僅是衡東、衡山、南嶽三縣區的主要物資集散地,而且是南嶽旅遊觀光的必經之地。新塘資源豐富,經濟發達。主要農産品有稻穀、油菜籽、柑桔、茶油、桐油、席草、牲豬、鮮魚、傢畜、禽蛋等。主要骨幹企業有湘南有色冶煉廠、三湘製鞋廠、陶瓷廠,主要産品鎢酸鈉、精製石膏粉、瓷泥、建築陶瓷、竹製品、面粉、服裝等暢銷省內外。
新塘是新興的經濟開發區,是衡東縣對外開放的窗口。1992年6月經省人民政府批準,衡東縣在新塘設立經濟開發區。經過多年的艱苦奮鬥,開發區基礎設施初具規模,街道、水泥路面、排污管道、高壓輸電綫路、程控電話等基礎設施齊全。良好的投資環境,引來了無數的海內外客商。新塘鎮教育、文化、衛生事業發達興旺。美籍華人投資的全縣第一所涉外中學——歐陽遇中學就興建在這裏。 |
|
新塘鎮 轄東街道、西街道、中街道、西寧、衛山、漁村、小逕、匯美、新康、省水電二局、新世界、永和、寧西、仙村一、仙村二、公平16個社區;久裕、南安、南埔、新墩、西洲、東洲、白江、坭紫、新街、黃沙頭、石下、瓜嶺、大墩、田心、白石、上邵、白水、塘美、官湖、瑤田、章陂、群星、新何、甘涌、東華、棉花場、烏石、九如、陂頭、長崗、崗豐、葉嶺、公安、翟洞、塔崗、禾豐、賢江、新莊、永崗、蔞園、簡村、馮村、中元、石逕、路邊、郭村、下元、百湖、湖東、斯莊、湖中、下境、仙聯、竹元、巷頭、十字窖、深涌、下基、沙角、西南、沙頭、上境、基崗、藍山、潮山、沙窖、碧潭、嶽湖、塘邊、崗尾、官渡、上嶺、巷口、長巷、三安、上基76個村委會。 位於增城市南部。2004年區劃調整後,新塘鎮管轄原新塘、永和、仙村(除嚇崗村)、沙埔、寧西5鎮的行政區域範圍,共有16個居委會和75個村委會,總面積280.48平方千米,總人口391196人,其中常駐戶籍人口 218283人。2005年,將新塘鎮的賢江、新莊、永崗、禾豐4個村劃歸廣州市蘿崗區管轄。區劃調整後面積人口數據待更新。 |
|
一、中心鎮的基本情況
(一)基本情況:新塘鎮是增城市南部工業、商業重鎮,廣東省中心鎮。今年增城市實行鎮級行政區域調整,新塘鎮管轄原新塘、永和、仙村(除嚇崗村)、沙埔、寧西5鎮的行政區域範圍,共有16個居委會和75個村委會,總面積280.48平方公裏,總人口391196人,其中常駐戶籍人口218283人。
(二)經濟發展水平情況:2003年,全鎮完成工農業總産值193.8億元,比上年增長20%,其中工業總産值187.2億元,增長21%,第三産業總産值實現41.2億元,增長17.1%;全鎮實現稅收9.02億元,增長35.8%。兩年來,全鎮新引進規模以上項目88個,合同利用外資1.73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8887.8萬美元。
2003年,職工人均工資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9978元和6141元,增長幅度較大。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達122.3億元。居民消費結構逐年升級,住房、通訊、旅遊等新興消費升溫,私人汽車擁有量快速增長。
(三)工業發展情況:近年來,新塘鎮發揮區位、交通、資源、産業集聚的四大可持續發展優勢,積極打好“廣州牌”、“民營牌”、“外資牌”,成功走出了一條“大工業、大商貿、大房産”的富民強鎮之路。一些重點項目紛紛搶灘新塘投資置業,現有廣州雙菱軋鋼廠、寶竜汽車、廣州提愛思汽車內飾、豪進摩托、康威集團、創興牛仔、廣英牛仔等一大批竜頭企業,時至今日,新塘、沙埔、仙村已經形成頗具特色的工業産業帶。汽車、摩托車及其零配件製造業、牛仔休閑服裝等三大支柱産業不斷壯大,新塘鎮經濟産業已形成以經營牛仔休閑紡織服裝、摩托車及其零配件、汽車及其零配件、建材、傢具、造紙、食品、塑料、傢電、製品業等l9個行業為骨幹的工業體係。
初步形成永和汽車、新塘摩托和服裝、仙村、沙埔紡織、寧西傢具和燈飾的格局,産業結構和佈局得到優化。去年,參與評選了十大牛仔休閑服裝品牌企業,成功舉辦中國廣州新塘(國際)牛仔服裝節和首屆中國增城(國際)牛仔服裝面輔料展覽會,一批産品被評為國內名優産品,名牌帶動戰略實施順利。
招商引資形勢喜人。兩年來,全鎮新引進規模以上項目88個,合同利用外資1.73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8887.8萬美元。
(四)民營工業發展情況:民營工業是新塘的特色産業,也是新塘的支柱産業,約占全鎮工業的90%。特別是牛仔服裝已成為新塘民營經濟的特色,並成為新塘一張通往世界的名片,拉近了同世界産業接軌的距離。目前新塘有牛仔服裝及相關配套企業2600多傢,占新塘工業企業的60%。有達到國際先進技術水平的各類服裝紡織製衣設備6萬多臺套,擁有國際最先進的棉紗染色設備、牛仔面料織機以及製衣、水洗、漂染、防縮等最先進的後整理設備,形成了紡紗、染色、織布、整理、印花、製衣等完善的生産係統。在新塘,每天可加工生産250萬件牛仔服裝,年産牛仔服裝超2億件(條)。現擁有註册牛仔品牌1000多個,涌現出增緻、凱蒂貓、米高、小魔魚、康威等一批國內外較為知名的品牌,牢牢掌握牛仔服裝産品潮流趨勢,成為中國牛仔服裝的風嚮標。2002年新塘鎮被國傢紡織工業協會命名為“中國牛仔服裝名鎮”,成為廣州市東部板塊一顆璀璨的明珠。
(五)第三産業發展情況:新塘投資環境的改善,使第三産業得到迅速發展。目前建起了占地13萬平方米的新塘牛仔商貿城和占地4萬多平方米的沙埔牛仔面輔料商貿城為産業竜頭的大商業格局。目前有天和、新客隆、嘉榮、真美等大型百貨進駐,發展了新興步行街、群星步行街,形成了小商品、鋼材、傢電、摩托車等大型批發市場,促進了商業和物流業的發展。還有集旅遊、飲食、休閑、娛樂於一體的上檔次的太陽城、新好景、凱旋門等酒樓,使第三産業成為新塘的經濟亮點。碧桂園、錦銹香江大型房地産規模不斷壯大,國際商貿城、星之島等一批上檔次的大型商業中心正在建設,城鄉集市貿易交易活躍,第三産業已逐步由小商品、小批發嚮大商業過渡,大房産、大商業格局初步形成,有力拉動新塘第三産業的升級。
(六)農業發展情況:全面完成了行政村“五通”工程(通水、通電、通電話、通水泥路、通有綫電視),改善了廣大農民的生産和生活環境。堅持抓好農民實用技術的培訓工作,提高農民素質,做好農村勞務輸出。狠抓農村稅費改革,切實減輕農民負擔,農民總體減負率達78.6%。加快農業産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産業化、規模化經營,推進蔬菜、水果、花卉、苗木、畜牧、水産等特色農業發展。相繼建立華南農業大學增城教學科研基地等一批農業高科技示範基地。專項整治農貿市場和禽類養殖場,切實做好禽流感與動物疫情的防治工作。去年全鎮實現農業總産值6.57億元,年均增長9%。永和、寧西、仙村的三峽移民安置點的選點、建設工作有序開展。
(七)基礎設施建設情況:近年來,新塘鎮緊緊抓住環境建設這個主題,堅持打基礎、造環境、促發展、創繁榮。現有鎮區面積19平方公裏,實有鋪裝道路面積46萬平方米,人均緑地面積5.2平方米,自來水普及率達100%,燃氣普及率達99.2%,排水管鋪設率達95%。從2001年開始投入大量資金,對新塘的道路網絡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造,完成了部分路段的 “穿衣戴帽”工程、光亮工程,抓好新塘大道等一批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使新塘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步入城市化發展方向。今年繼續以道路網絡和打造城市景點為突破點,加快新塘大道西延工程等多條道路的改造建設,抓好新塘鎮公共廣場、體育館、景點建設,搞好農村中心村規劃,全面推進新塘城市化建設進程,切實改善廣大農民的生産和生活環境。
(八)新塘鎮未來城鎮建設:隨着廣州“東進”加快,新塘將成為投資商傢青睞的寶地。我們既面臨多方面的新挑戰,也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在未來幾年,我們將以並鎮為契機,堅定不移抓好中心鎮建設,以抓好規劃和環境建設為突破口,大力推動中心鎮建設,打好“廣州牌”,打響“新塘牌”;狠抓招商引資,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和外嚮型經濟,做大做強“汽車、摩托車及其零配件製造業、牛仔休閑服裝”三大支柱産業,加強農業和農村工作,抓好基礎設施和城區環境建設,加快提高我鎮工業化、城市化和農業産業化水平;着力解决關係人民群衆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大力發展社會各項事業,增強我鎮綜合競爭力和發展後勁,努力創建廣州東部現代化新城區。
二、並鎮後的運作情況
鎮級行政區域調整,實行南部資源的大整合,給新塘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並鎮後,我鎮黨委、政府積極謀劃聚五鎮之優勢,成新塘之大器的發展計劃。針對並鎮後,存在産業結構不夠合理,工業規模不夠大,骨幹項目少,競爭力不夠強;投資軟環境不夠理想,辦事機製、服務水平還不令人滿意;發展不平衡,地區之間、城鄉之間、行業之間尚存在不少差距,維護社會穩定難度不小等薄弱環節,製定新塘發展的計劃和出臺一套方便管理,有利於責任落實,方便群衆辦事的層級責任製,使並鎮後新塘的各項工作能做到統籌開展,確保了我鎮各項政策的連續性,做到幹部、群衆的思想情緒穩定,中心鎮與原各鎮的工作銜接比較好,做到了思想不亂,工作不斷,作風不散,確保各項工作的正常運轉。
3月份以來,在市委、市人大、市府的大力支持下,順利召開了黨代會、人代會,完成黨委、紀委、人大、政府的換屆工作。按照市委部署,順利完成了中層幹部的競崗考試,並根據“三定”方案規定的中層職位擬任職人員,進行了任職。黨委根據競崗成績和纔盡其用、用其所長的原則,對競爭上崗的中層幹部全部作出有利於工作的合理安排,目前人員已全部到位。
(一)並鎮後的管理體製
我鎮黨委、政府按照市委、市府的部署積極開展工作,積極探索並鎮後的管理辦法和發展經濟模式。目前我鎮基本上建立了一套比較完整的管理、辦事、財政運作體係,明確了發展經濟的模式,確保並鎮後各項工作的開展。
1、管理體製:為方便管理,較好落實市委、市政府和上級各有關部門、鎮黨委政府的工作,方便廣大群衆辦事,黨委對原來五鎮的管理實行分區管理責任製。黨委總攬全局,在抓規劃、抓大事、抓財政、抓統籌的前提下,按責、權、利實行管理量化。分三大片區管理,三大組團發展:新塘片區、永和與寧西合為永和片區、仙村與沙埔合為仙村片區。除新塘片區外,另兩大片區設永和、仙村兩大管理區黨總支,鎮分派班子成員任黨總支書記,調派部分班子成員組成管理機構,全權負責管理區的管理,從而保證並鎮後各區域工作的高度統一。
2、實行層級管理制度:即黨委政府對市委、市政府負責,下面管理區對鎮黨委負責,部門領導對分管領導負責。為體現責、權、利,鎮賦予兩大管理區相對獨立的財政開支權。政府在保證管理區日常行政費用開支外,管理區重大項目開支必須由黨委討論决定。為統籌發展,鎮財政管理體製按新塘、永和、仙村三大片區實行自收自支的財政分成體製3 : 7,其它規費按標準定額收繳到鎮財政所,由鎮統一劃撥上市,市給鎮分成後,鎮級部分按3:7比例返還給管理區。
3、行政管理制度:為銜接好各管理區及方便群衆辦事,鎮規定管理區的工作部門辦事,凡有業務專業章的,其業務專用章下可對村,上可對市,直接對市的須送一份給鎮相應的部門備案,沒有業務專用章的由管理區主任簽名後可直接蓋章,要鎮長簽名加蓋政府章的,由鎮長簽名或辦理鎮長委托書後由受委托人簽名再蓋章。
4、工作制度:目前已製訂黨委或聯席會議、政府領導工作例會、政府例會制度,確保工作及時研究、及時佈置、及時落實。下一步,將對各部門工作進行細化和量化,出臺一些具體管理措施,如製定了安全防火工作責任製,在全鎮工廠設立安全員管理制度,工廠安全管理員主要負責工廠的安全生産和消防安全。目前安全管理員通過考試,將委托上級專業部門對安全管理員進行培訓,使安全管理員持證上崗。先在工廠較多的大敦村試點後,全鎮推行。我鎮還將逐步製訂農村維穩及計劃生育工作責任製,出租屋目標管理責任製等制度,對部門實行量化目標責任製,充分體現鎮黨委層級管理的思想。做到每件事有人管,每件工作有人抓,每件工作確保落實。
我鎮通過建立各項制度,堅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考核幹部,使各項工作依法依規,達到依法治鎮。由於及早部署、及早策劃、及早製定各項管理制度,使並鎮後工作人心不亂,幹部普遍精神面貌好,為各項工作逐步走上正軌開了好局。
(二)並鎮後的中心鎮工作:
新塘五鎮合一後,形勢非常好,發展機遇非常大。上級對大新塘的發展寄予深切的期望,黨委對大新塘的發展也充滿信心。五鎮合一後,新塘面積有280平方公裏,土地資源豐富,發展空間更大,經濟發展勢頭更加強勁。未來新塘發展的目標是要建設工商名城,要建設50萬人口的中等城市,要創建廣州東部現代化新城區。因此,中心鎮建設工作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的要求,抓住並鎮的機遇,紮實推進各項工作。
一是抓好發展定位。抓住廣州“東進”戰略的加快推進,新塘已成為廣州市重點發展的片區,相關産業加速嚮我鎮轉移,軌道交通等城市基礎設施逐步嚮我鎮延伸的契機,用好用活巨大的廣州優勢,加快與廣州的大規劃、大交通、大産業、大市場、大文化、大教育等全方位對接,主動創造條件,共享廣州資源,力爭成為廣州繼經濟技術開發區之後的又一新的重要經濟增長極,成為廣東新的投資熱點和國際製造業轉移的理想區域。以並鎮為契機,全面整合資源,從建設廣州東部現代化新城區的高度,逐步把新塘建設成為佈局合理、功能齊全、設施完善、富有特點、工商並舉、集聚力強的工商名城,形成一個合理佈局,能聚人流、物流、資金流的發展格局。
二是抓好土地利用和産業的總體規劃修編。前段時間,黨代會和人代會對五鎮合一的工作思路非常明確,就是要請國內一流的專傢對並鎮後的土地作出規劃修編,加大整合土地資源的力度,促進土地的合理、高效和可持續利用。要聚五鎮之優勢,成新塘之大器,打好“廣州牌”,打響“新塘牌”。具體要按照“兩軸三定位三組團”展開佈局,以廣園快速路為主軸,發展新塘現代物流業;工業以荔新公路為主軸,廣惠高速公路為兩翼,拉開工業佈局,突出特色,形成工業規模、集聚、促進工業集約經營;按東南部着重物流、工業、生態居住為主、中部工業為主、北部以生態農業為主的定位。分新塘、永和、仙村三大組團發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優勢互補的經濟區域。
三是以中心鎮建設為契機,大力推進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按城市化建設的要求,以高起點建設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為重點拓展城區面積。重點規劃和建設新沙路、環城路及永和片區與仙村片區之間東西走嚮的交通幹道,盡快抓好廣園東快速路和廣惠高速公路與地方道路的連接,盡快完成新塘大道西段、永新大道新塘段、廣府路、東洲大道的建設改造工程,打通斷頭路和瓶頸路,加速發展公路客貨運業務,加快新塘新客貨運站場的規劃建設,全面開通新塘至省內各重點城市的客貨運綫路,快速拉動人流、物流和資金流。
盡快完善城市功能。按效益優先原則,集中有限資源,統籌資金抓好各項公共配套設施建設,大力發展供水、供電、供氣、公交等公用事業和市政設施,集中財力促進優質學校、醫院診所、行政辦事機構、專業市場、商貿超市、文化娛樂等設施嚮城區集聚,促進農村周邊産業、資金和勞動力嚮城區集中,提高城市化水平。
切實加強城鎮管理。建立健全城鎮管理長效機製,促進管理制度化、規範化,全面提高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堅持規劃先行,明確商業功能佈局,規範中心城區主幹道商業經營行為。實施門前“三包”責任製,大力整治“髒、亂、差”,全面建設文明城市。
四是大力推進中心城區農民安居工程和中心村建設。首先,要抓好規劃報建工作,規範農民建房行為,嚴格控製零星建房,大力整治農村亂搭亂建現象,防止出現新的“五無”工程。其次,要以人為本,盡快解决農民建房出路,抓緊在中心城區規劃建設農民安居工程,以良好的人居環境和製訂相關的優惠政策,引導農民進城就業安居。第二,要切實抓好中心村的規劃和建設,防止發展越快亂得越快的惡性循環。要通過抓好試點,把農民安居工程和中心村建設成為環境美、配套好、管理嚴的居住社區,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註重塑造城鎮品牌形象。今後我鎮中心城區建築物立面的規劃控製要突出主格調,尤其是市政及公建項目,要講求整體協調,突出地方特色,體現文化內涵,形成城市品牌。要着手規劃新塘影劇院、新塘體育館、新塘文化休閑廣場等城市標志性建築,認真策劃東江沿岸景觀大道等,全面提高新塘的城市品位。
加強生態和環境建設,全面實施“青山緑地”工程。保護好現有的山林,城區和主幹道要見縫插緑,形成大面積的城市緑肺。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抓緊建設新塘污水處理廠,重點整治東江和瓜嶺涌的污染。
(三)並鎮後的經濟發展工作
新塘作為廣州“東進”橋頭堡,要抓住增城成為廣州九大片區的良好契機,藉助廣州經濟強勁發展的態勢,挖掘自身潛力,以環境和産業謀劃新塘的産業發展戰略,打好“廣州牌”、打響“新塘牌”,將新塘建設為廣州東部新型經濟産業帶,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通過發展組團式工業,強化竜頭産業帶動,形成集群經濟。大力發展新塘的優勢産業,做大做強汽車、摩托車及其零配件製造業、牛仔休閑服裝三大支柱産業。大力發展商貿物流業。大力扶持,全力推進民營經濟發展。抓好招商引資工作。與此同時,大膽探索用“三化”解“三農”問題的新舉措。通過加快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增強集聚效應和輻射功能,統籌城鄉,逐步實現工業嚮園區集中,農民嚮城區集中,土地嚮農業竜頭企業或專業戶集中。 |
|
(一)基本情況:新塘鎮是增城市南部工業、商業重鎮,廣東省中心鎮。2004年增城市實行鎮級行政區劃調整,新塘鎮管轄原新塘、永和、仙村(除嚇崗村)、沙埔、寧西5鎮的行政區域範圍;2005年,永崗、禾豐、賢江、新莊4村劃入廣州市蘿崗區。新塘鎮現管轄16個居委會和71個村委會,總面積251.51平方公裏,總人口40多萬(其中戶籍人口21萬,外來人口19萬)。
(二)經濟發展水平情況:2005年工農業總産值339.58億元,同比增長48.59%;第三産業産值50.27億元,同比增長16.12%;工商稅收入庫13.59億元,同比增長27.82%;用電量25.0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8%;農民人均收入6739元,同比增長1.5%。今年上半年,全鎮完成工業總産值192.30億元,同比(下同)增長45.95%;工商稅收入庫10.35億元,增長65.7%;用電量11.53億千瓦時,與去年持平。
(三)工業發展情況:近年來,新塘鎮發揮區位、交通、資源、産業集聚的四大可持續發展優勢,規劃並推進了寧西、新塘環保、豪進、沙埔銀沙、東凌等五大工業基地建設,引進了廣州本田二廠、五羊本田摩托車兩大生産力骨幹項目,培育了一批科技含量高、效益好、帶動性強的製造業工業項目,牛仔休閑服裝和汽車、摩托車及其零部件三大支柱産業,初步形成産業聚集和組團發展。成功走出了一條“大工業、大商貿、大房産”的富民強鎮之路。一些重點項目紛紛搶灘落戶新塘投資置業,現有廣州本田汽車、五羊-本田摩托、廣州提愛思汽車內飾、豪進摩托、康威集團、創興牛仔、廣英牛仔等一大批竜頭企業。時至今日,新塘、沙埔、仙村已經形成頗具特色的工業産業帶。汽車、摩托車及其零配件製造業、牛仔休閑服裝等三大支柱産業不斷壯大,新塘鎮經濟産業已形成以經營牛仔休閑紡織服裝、摩托車及其零配件、汽車及其零配件、建材、傢具、造紙、食品、塑料、傢電、製品業等l9個行業為骨幹的工業體係。
(四)民營工業發展情況:民營工業是新塘的特色産業,也是新塘的支柱産業,約占全鎮工業的90%。特別是牛仔服裝已成為新塘民營經濟的特色,並成為新塘一張通往世界的名片,拉近了同世界産業接軌的距離。目前新塘有牛仔服裝及相關配套企業2600多傢,占新塘工業企業的60%。有達到國際先進技術水平的各類服裝紡織製衣設備6萬多臺套,擁有國際最先進的棉紗染色設備、牛仔面料織機以及製衣、水洗、漂染、防縮等最先進的後整理設備,形成了紡紗、染色、織布、整理、印花、製衣等完善的生産係統。在新塘,每天可加工生産250萬件牛仔服裝,年産牛仔服裝超2億件(條)。現擁有註册牛仔品牌1000多個,涌現出增緻、凱蒂貓、米高、小魔魚、康威等一批國內外較為知名的品牌,牢牢掌握牛仔服裝産品潮流趨勢,成為中國牛仔服裝的風嚮標。2002年新塘鎮被國傢紡織工業協會命名為“中國牛仔服裝名鎮”,成為廣州市東部板塊一顆璀璨的明珠。
(五)第三産業發展情況:新塘投資環境的改善,使第三産業得到迅速發展。目前建起了以占地13萬平方米的新塘牛仔商貿城和占地4萬多平方米的沙埔牛仔面輔料商貿城為産業竜頭的大商業格局。目前有天和、新客隆、嘉榮、真美、傢傢樂、人人樂等大型百貨進駐,發展了新興步行街、群星步行街等商業區,形成了鋼材、傢電、摩托車、小商品等大型批發市場,促進了商業和物流業的發展。還有集旅遊、飲食、休閑、娛樂於一體的上檔次的太陽城、新好景、凱旋門等酒店,使第三産業成為新塘的一大經濟亮點。碧桂園、錦銹香江等大型房地産項目規模不斷擴大,國際貿易中心等一批上檔次的大型商業中心正在建設。第三産業已逐步由小商品、小批發嚮大商業過渡,有力拉動了新塘第三産業的升級。
(六)農業農村發展情況:全面完成了行政村“五通”工程(通水、通電、通電話、通水泥路、通有綫電視),改善了廣大農民的生産和生活環境。堅持抓好農民實用技術的培訓工作,提高農民素質,做好農村勞務輸出。狠抓農村稅費改革,切實減輕農民負擔,農民總體減負率達78.6%。加快農業産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産業化、規模化經營,推進蔬菜、水果、花卉、苗木、畜牧、水産等特色農業發展。相繼建立華南農業大學增城教學科研基地等一批農業高科技示範基地。專項整治農貿市場和禽類養殖場,切實做好禽流感與動物疫情的防治工作。2005年,全鎮實現農業總産值5.23億元,農民人均收入6739元。
(七)基礎設施建設情況:近年來,新塘鎮緊緊抓住環境建設這個主題,堅持打基礎、造環境、促發展、創繁榮。現有鎮區面積19平方公裏,實有鋪裝道路面積46萬平方米,人均緑地面積5.2平方米,自來水普及率達100%,燃氣普及率達99.2%,排水管鋪設率達95%。從2001年開始投入大量資金,對新塘的道路網絡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造,完成了部分路段的“穿衣戴帽”工程、光亮工程,抓好新塘大道等一批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使新塘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步入城市化發展方向。今年繼續以道路網絡和打造城市景點為突破點,加快新塘大道西延工程等多條道路的改造建設,抓好新塘鎮公共廣場、體育館、景點建設,搞好農村中心村規劃,全面推進新塘城市化建設進程,切實改善廣大農民的生産和生活環境。
(八)新塘鎮未來城鎮建設:隨着廣州“東進”加快,新塘將成為投資商傢青睞的寶地。我們既面臨多方面的新挑戰,也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在未來幾年,我們將以並鎮為契機,堅定不移抓好中心鎮建設,以抓好規劃和環境建設為突破口,大力推動中心鎮建設,打好“廣州牌”,打響“新塘牌”;狠抓招商引資,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和外嚮型經濟,做大做強“汽車、摩托車及其零配件製造業、牛仔休閑服裝”三大支柱産業,加強農業和農村工作,抓好基礎設施和城區環境建設,加快提高我鎮工業化、城市化和農業産業化水平;着力解决關係人民群衆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大力發展社會各項事業,增強我鎮綜合競爭力和發展後勁,努力創建廣州東部現代化新城區。
說 |
|
- : Xintang Town
|
|
新塘 |
|
新塘鎮冠田玩具廠 | 新塘鎮日華服裝廠 | 太倉市新塘鎮賓館 | 新塘鎮翔達服裝廠 | 新塘鎮金城牛仔服裝嘖砂廠 | 新塘鎮鴻源服裝有限公司 | 城市新塘鎮東昌塑料玩具廠 | 新塘鎮群星飛燕服裝電腦綉花廠 | 新塘鎮沙頭合利服裝製衣有限公司 | 新塘鎮新徠塑膠玩具有限公司 | |
|
|
新街村 | 沙頭村 | 東山村 | 新康社區 | 群星村 | 湖中村 | 新農村 | 大坪村 | 新橋村 | 東洲村 | 田心村 | 東華村 | 新莊村 | 溪美村 | 馮村 | 塘邊村 | 新塘村 | 西洲村 | 大墩村 | 三安村 | 上境村 | 塘美村 | 白江村 | 官湖村 | 久裕村 | 基崗村 | 坭紫村 | 瑤田村 | 黃沙頭村 | 文峰居委會 | 歐陽海村 | 衡粵村 | 新堤村 | 百葉村 | 豐塘村 | 雷市村 | 湘江村 | 文昌閣村 | 廣田村 | 文傢橋村 | 湘水村 | 紅桔村 | 宋傢坪村 | 桔衝村 | 梅衝村 | 奇頭村 | 樟樹坪村 | 梵塘村 | 竜頭村 | 祝高村 | 豐根村 | 潭泊村 | 宦塘村 | 石楊村 | 米河橋村 | 楊泗橋村 | 虎衝村 | 大培村 | 大衝村 | 煙竹村 | | | | | | 更多結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