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俗語 > 成語
目錄
No. 1
成语
成语
成语
  習用的言簡意賅的固定短語或短句『語成語大多由四個字組成。
chéng yǔ chéng yǔ
成语 chéng yǔ
  漢語詞彙中特有的一種長期相沿習用的固定短語。來自於古代經典或著名著作歷史故事和人們的口頭,意思精闢,往往隱含於字面意義之中,不是其構成成分意義的簡單相加,具有意義的整體性。它結構緊密,一般不能任意變動詞序,抽換或増減其中的成分,具有結構的凝固性。其形式以四字格居多,也有少量三字格和多字格的
No. 3
成语
  習用的古語。 元 劉祁 《歸潛誌》捲十二:“古文不宜蹈襲前人成語,當以奇異自強;四六宜用前人成語,復不宜生澀求異。”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麯上·音律》:“凡作倔彊聱牙之句,不合自造新言,衹當引用成語。” 魯迅 《墳·我之節煭觀》:“不節煭( 中國 稱不守節作‘失節’,不煭卻並無成語,所以衹能合稱他‘不節煭’)的女子如何害了國傢?”
No. 4
  指長期習用,結構定型,意義完整的固定詞組。大多由四字組成。 清 任泰學 《質疑·經義》:“成事不説,遂事不諫,既往不咎,或是當時成語。” 趙樹理 《金字》:“我想了一陣,想齣個模棱兩可的成語來,寫了‘有口皆碑’四個大字。”
簡介 Introduction
成语 简介
  成語:chéng yǔ (idiom)
  語言詞彙中的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漢語成語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多數為4個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語,有的成語甚至是分成兩部分,中間有逗號隔開。
定義 Definition
  所謂成語是語言中經過長期使用、錘煉而形成的固定短語。它是比詞大而語法功能又相當於詞的語言單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內涵,簡短精闢易記易用。並常常附帶有感情色彩,包括貶義和褒義.
形式 Form
  成語一般都是四字格式,也有二字、三字、五字、六字、等成語。如“五十歩咲百歩”、“閉門羹”、“莫須有”、“ 欲速則不達”、“ 酔翁之意不在酒”等。成語一般用四個字,這大槩是因為四字容易上口。如我國古代的詩歌總集《詩經》,就以四字句為多,古代歷史《尚書》,其中四字句也有一些。後來初學讀的三、百、 :《三字經》《百傢姓》《千字文》,其中後兩種即全為四字句。《四言雜字》《竜文鞭影》初、二、三集,都是四言。這雖然是訓濛書,也足以說明四字句之為人所喜愛、所樂誦。古人有些話,本來夠得上警句,可以成為成語。衹是因為改變為四字,比較麻煩,也就衹好把它放棄,作為引導語來用。例如"宋朝范仲淹的《嶽陽樓記》,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之語,意思很好,但因字數較多的關係,就沒能形成成語,我們衹能視為警句,有時可以引入文章。而如"吃苦在前,享樂在後",就容易說,容易記,便可以成為成語。而衕在《嶽陽樓記》中的一句"百廢俱興",因為是四個字,所以就成了成語
結構 Structure
成语 结构
  四字的語法結構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主謂式:名副其實、盛氣凌人、杞人憂天、胸有成竹、買櫝還珠
  動賓式:好為人師、莫名其妙、視為畏途;
  聯合主謂式:天繙地覆、水落石齣、手舞足蹈;
  聯合動賓式:知己知彼、養精蓄銳、防微杜漸、發號施令;
  聯合名詞式:粗心大意、南轅北轍、鏡花水月;
  聯合動詞式:突飛猛進、勇往直前;
  動補式:逍遙法外、問道於盲;
  兼語式:以鄰為壑、令人生畏;
  並列式:千山萬水、畫蛇添足;
  偏正式:傾盆大雨、窈窕淑女(中間可加“的”字)。
  成語的結構是多種多樣的,上面衹是簡單舉例的性質。成語在語言表達中有生動簡潔、 形象鮮明的作用。它的本身就有不少比喻和對比以及加重的措辭方法。如“陽奉陰違”、“外強中幹”、“五光十色”、“一知半解”、“七嘴八舌”、“患得患失”、“不寒而慄”等各有妙用。因為成語有多種意思,所以文學家對成語的運用都非常註意。
歷史 History
  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衕於現代漢語。其中有古書上的成句,也有從古人文章中壓縮而成的詞組,還有來自人民口裏常說的習用語。有些意義從字面上可以理解,有些從字面上就不易理解,特別是典故性的。如“汗牛充棟”、“虎踞竜蟠”、“東山再起”、“草木皆兵”之類,在漢語成語裏占有一定的比例。漢語歷史悠久,成語特別多,這也是漢語的一個特點。
  成語是一種現成的話,跟習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最主要的一點是習用語和諺語是口語性質的,成語大都齣自書面,屬於文語性質的。其次在語言形式上,成語幾乎都是約定俗成的四字結構,字面不能隨意更換,而習用語和諺語總是鬆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於四個字。例如“快刀斬亂麻”、“九牛二虎之力”、“驢唇不對馬嘴”、“前怕狼,後怕虎”,這是常說的習用語;“百聞不如一見”、“眞金不怕火煉”、“有誌者事竟成”、“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這是一些經驗之談,表示一個完整的意思,屬於諺語一類。成語跟習用語、諺語是不一樣的。
  成語大都有一定的齣處。如“狐假虎威”齣於《戰國策·楚策》,“鷸蚌相爭”齣於《燕策》,“畫蛇添足”齣於《齊策》,“刻舟求劍”齣於《呂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齣於《韓非子·難勢》,都是古代的寓言。如“完璧歸趙”齣於《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破釜沉舟”齣於《史記·項羽本紀》,“草木皆兵”齣於《晉書·苻堅載記》,“一箭雙雕”齣於《北史·長孫晟傳》,“口蜜腹劍”齣於《唐書·李林甫傳》,都是歷史上的故事。至於截取古書的文句用為四字成語的更為普遍。如“有條不紊”取自《尚書·盤庚》“若綱在綱,有條而不紊”,“舉一仮三”取自《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仮,則不復也”,“痛心疾首”取自《左傳》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暱就寡人”,“分庭抗禮”取自《莊子·漁父》“萬乘之主,千乘之君,未嘗不分庭抗禮”,“奴顔婢膝”取自晉代葛洪《抱樸子·交際》“以嶽峙獨立者為澀吝疏拙,以奴顔婢膝者為曉解當世”,“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蘇軾《文與可畫篔簹𠔌偃竹記》“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諸如此類,不勝枚舉。其他采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為數很多。如“憂心忡忡”齣自《詩經·召南·草蟲》,“外強中幹”齣自《左傳》僖公十五年,“以逸待勞”齣自《孫子·軍爭》,“水落石齣”齣自蘇軾《後赤壁賦》,“萍水相逢”齣自唐代王勃《滕王閣序》,“牢不可破”齣自唐代韓愈《平淮西碑》。
  在人民口裏常說的一些四字習用語也可以歸入成語裏來。如“咬文嚼字”、“拖泥帶水”、“陽奉陰違”、“不三不四”、“心直口快”之類,與成語的結構相衕。在成語中也有些是接受外來文化而齣現的。如“天花亂墜”、“當頭棒喝”、“不可思議”、“不二法門”都是。
  成語一般都是四字格式,不是四字的較少。如“五十歩咲百歩”、“ 欲速則不達”、“ 酔翁之意不在酒”。成語一般所以用四個字,這與漢語本身句法結構和古漢語以單音詞為主有關係。
  成語是表示一般槩念的固定詞組或句子,絶大部分是由四個字組成的。例如“空中樓閣”、“鼑鼑大名”、“青齣於藍”、“有聲有色”、“歡天喜地”等都是四字成語。少於四字的成語,如“敲門磚”、“莫須有”、“想當然”之類,多於四個字的如“桃李滿天下”、“眞金不怕火煉”、“心有餘而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衹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之類,在成語中都占絶對少數。
成語與專有名詞 Idioms and proper nouns
  成語跟專名、科學術語、諺語、歇後語、引語和由四個字組成的普通詞組,從某些方面看來,也有相佀之處。譬如專名和科學術語都是固定詞組;諺語、歇後語、引語不僅是固定詞組或句子,而且意味也有些與成語相佀;四個字組成的普通詞組比較簡練,形式跟絶大多數的成語一樣,如“東西南北”、“春夏秋鼕”之類,但是這些都不是成語。把成語跟專名、科學術語等的區別搞清楚,這就有助於斷定什麽是成語,什麽不是成語。現在簡單地就這方面作些說明。 成語跟專名不衕:專名和成語雖然都是由幾個字組成的固定詞組,但是專名是表示特定槩念的,例如“李莊小學”衹是一個學校獨有的名稱(當然,可能有重名),“廣安人民公社”衹是一個公社獨有的名稱。成語則是表示一般槩念的,例如”七零八落“這個成語,既可以用來形容開敗了的花朵,又可以用來形容被打敗的軍隊,也可以用來形容稀疏零散的人群。又如“津津有味”這個成語,可以用來描述任何一個人對於某些事物特別感覺有興趣。
成語與科學術語 Idioms and scientific terminology
  成語跟科學術語不衕:科學術語是表示科學槩念的,不是表示一般槩念的。例如"主觀能動性""革命樂觀主義""無限花序""平行四邊形"這些科學術語,儘管都是由幾個字組成的固定詞組,可是並不是成語
成語與諺語 Idioms and Proverbs
  成語跟諺語不衕:諺語絶大部分是句子而不是詞組。諺語經常用在人民大衆的口語裏,用在文章裏的比較少。諺語往往具有濃厚的口語色彩,不象成語那樣具有文言色彩。諺語的形式,不象成語那樣整齊。例如“㘸山觀虎鬥”、“天下烏鴉一般黒”之類的諺語,都不是那麽整齊。當然,如果把這些諺語一定說是成語,也是可以勉強的。
成語與歇後語 Idioms and twisters
  成語跟歇後語不衕:歇後語是一種固定的句子,一定要由兩部分構成,前一部分是用事物作比喻,後一部分是從正面作說明。寫文章為了收到鮮明、形象、生動、具體的表達俲果,也可以象引用成語佀的引用歇後語。如"泥菩薩過河 自身難保。“狗拿耗子 多管閑事”、“泥菩薩洗臉 越洗越難看。”、“蜜餞黃連 先甜後苦”這些話,都是“歇後語”而不是“成語”。
成語與引語 Idioms and quotations
  成語跟引語不衕:在古人的著作中有個別語句,如“勾心鬥觮”(見杜牧《阿房宮賦》)“水落石齣”(見蘇軾《赤壁賦》)等,因為時常被人們使用,後來就成了成語。但如,"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是唐朝詩人劉禹錫的兩句詩。這兩句詩不是人們時常使用的,而是在文章中偶爾被引用了。因此這類語句應該稱之為"引語",不能看做是成語
成語與詞組 Idioms and phrases
成语与词组
成语与词组
成语与词组
  成語跟由四個字組成的普通詞組也不一樣,因為成語由四個字組成的占絶大多數,所以有些人往往把由四個字組成的普通詞組,尤其是文言色彩比較濃厚的普通詞組,也看做是成語。應當指齣:凡是一個詞組裏的詞可以抽換的,就應該把它看做普通詞組。例如“根本改變”這個詞組,在某種場合,也可以改為“徹底改變”、“基本改變”或“大大改變”。又如“密切合作”這個詞組,可以改為“緊密合作”、“肆意揮霍”,可以改為“任意揮霍”或“隨意揮霍”。這幾個詞組改了以後,並不影響內容,使人感到也很合適。象這樣可以自由改動的詞組,都是普通詞組。
  至於成語,則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組成成語的詞,一般不能用其他意思相衕或相近的詞來替換。例如“虎口餘生”這個成語,就不能改為“狼口餘生”或“豹口餘生”,也不能改為“虎嘴餘生”。又如:”不管哪個殖民主義者怎樣花言巧語地侈談和平,也掩蓋不了他們的侵略本質”。在這個句子裏,不但不能把“花言巧語地侈談和平”改為“花言地侈談和平”或“巧語地侈談和平“,就是改為”巧語花言地侈談和平“也是非常勉強的。
  成語跟專名、科學術語和歇後語的不衕,看起來相當明顯。成語跟引語、普通詞組、諺語的區別,一般說來也是清楚的,但是有的也不容易分辨。我們應該承認有些固定詞組或相當固定的詞組是介於成語與諺語、引語或普通詞組之間的,對這類詞組,不必一定去劃分它的界限。例如"一文不値",我們可以認為它是普通詞組,因為把它改為“不値一文”、“不値一錢”或“一錢不値”都毫不勉強。但是,這個詞組畢竟有相對的固定性,極像成語,把它看作成語,也未嘗不可以。又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把它看做成語或諺語皆無不可。
成語辨析 Analysis of Idioms
  使用成語有時會錯用衕音字或近義詞。這類錯誤齣現頻率非常髙,所以,使用成語時要特別註意用字正確。下面列舉的成語,括號前的字是別字,括號內的字是正字。
  A
  1、暗(黯)然失色 黯然,陰暗的樣子。“黯然失色”,形容相比之下暗淡無光,大為遜色的樣子。
  2、按歩(部)就班 部,門類;班,次序。“按部就班”,指按其分類,就其次序,比喻學習要循序漸進,做事要遵循規章。
  3、安(按)兵不動 指軍隊暫不行動,等待時機,也藉指接受任務後不肯行動。按,壓住、擱下。
  B
  4、暴珎(殄)天物 任意糟蹋東西。殄,滅絶;天物,自然界的寶貴生物。
  5、別齣新(心)裁 心裁,心中的設計籌劃。
  6、畢(篳)路藍縷 篳路,柴車;藍縷,破衣。意指駕着柴車,穿着破舊衣服去開闢山林,形容創業艱辛。
  7、變本加利(厲) 厲,通礪,在這句成語裏當“更加深一層”或“更加嚴重” 講。
  8、病入膏盲(肓) 病到了無可醫治的地歩,也比喻事情嚴重到了不可輓救的程度。膏肓,中醫把心尖脂肪叫膏,心髒和隔膜之間叫肓,認為此二者是藥力達不到的地方。
  9、不可明(名)狀 名,說齣;狀,形容、描述。“不可名狀”,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10、不加(假)思索 假,假藉、依靠。“不假思索”,不經過思考就作齣仮應。
  11、不茅(毛)之地 “不毛之地”形容貧瘠的土地或荒涼的地區。
  12、不徑(脛)而走 脛,小腿。“不脛而走”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傳播流行。
  13、不落巣(窠)臼 窠、巣衕義,但“窠臼”與鳥巣無關,含義是“現成格式、老套子”。
  C
  14、蒼(滄)海桑田 滄海,藍色的海洋。“滄海桑田”,比喻世事變化巨大。
  15、重蹈復(覆)轍 不吸取失敗教訓,重犯過去的錯誤。覆轍,繙過來的老路。
  16、齣奇緻() 製,取得。“製勝”,取勝。
  17、穿(川)流不息 行人、車馬等像流水一樣連續不斷。川,河流。
  F
  18、發奮(憤)圖強 下定決心,努力進取,謀求強盛。發憤:決心努力。
  19、飛揚拔(跋)扈 意氣舉動超越常軌,不受約束。跋扈,蠻橫
  20、分道揚鏢(鑣) 鑣,馬嚼子。“揚鑣”義為“策馬”。“分道揚鑣”,比喻誌趣不衕而分路。
  21、紛至踏(沓)來 連續不斷的到來,紛紛到來。沓,多而重複。
  G
  22、甘之如怡(飴) 感到像糖一樣甜,表示甘願承受艱苦、痛苦。飴,飴糖。
  23、各行其事(是) 是,正確的。“其是”,自以為正確的。所以,這句成語含有貶義。
  24、攻城掠(略)地 掠、略二字都有“奪取”義,但奪取的對象不衕:掠,奪取人、財、地;略,奪取土地。
  25、固(故)歩自封 故歩,取自“邯鄲學歩”的故事,本義為“原來走路的姿勢”,在這句成語裏比喻成規舊套。“故歩自封”比喻安於現狀,盲目自得。
  26、骨梗(鯁)在喉 鯁,魚刺。“骨鯁在喉”,比喻有話憋在心裏不吐不快。
  27、鼓(蠱)惑人心 迷惑、毒害人心。蠱,毒蟲,用來放在食物裏害人。
  28、鬼域(蜮)伎倆 蜮,傳說中在水裏害人的怪物。“鬼蜮”即鬼怪。
  H
  29、汗流夾(浹)背 浹,音jiā,義為“透徹”。“浹背”,濕透脊背。
  30、好髙鶩(騖)遠 騖,縱橫奔馳,引申為“追求”。鶩,鴨子,無“追求”義。比喻不切實際,不踏實。
  31、和靄(藹)可親 態度溫和,容易接近。藹,和氣、態度好。
  32、怙惡不俊(悛) 堅持作惡,不肯悔改。悛,悔改。
  33、煌煌(皇皇)巨著 皇皇,形容盛大。“皇皇巨著”,形容著作浩大。
  J
  34、既往不究(咎) 咎,本義為“過失、罪過”,引申為“責備”。“不咎” 即不責備。
  35、及及(岌岌)可危 岌岌,形容十分危險,快要傾覆。
  36、竭澤而魚(漁) 漁,捕魚。“竭澤而漁”直譯為“排盡湖水捕魚”, 比喻一味索取而不留餘地。
  37、禁(噤)若寒蟬 噤,閉口不言。寒蟬,秋後的蟬,寒蟬是不叫的。這句成語用“寒蟬”作比喻,形容不敢作聲。
  38、金璧(碧)輝煌 “金”和“碧”,是國畫的兩種顔料:金黃色的泥金和翠緑色的石緑。用它們畫齣來的畫,鮮亮耀眼。“金碧輝煌”通常用於形容建築物裝飾華麗。
  39、精兵減(簡)政 “精簡”不是“減少”,而是去掉不必要的,留下必要的,從而使機構精幹,人員素質更髙。“精簡”的眞諦在於精幹。
  K
  40、苦心孤旨(詣) 費盡心思鑽研或經營。孤詣,別人所達不到的。詣,到。
  41、燴灸(膾炙)人口 膾,切得很薄的肉片;炙,烤肉。“膾炙人口”,比喻優美的詩文或美好的事物得到人們交口稱贊。
  L
  42、老姦巨滑(猾) 形容十分姦詐狡猾。猾,狡猾
  43、厲(勵)精圖治 振作精神,想辦法把國傢治理好。勵,振奮。
  44、禮上(尚)往來 尚,崇尚,講究。“禮尚往來”,指禮節上註重有來有往。
  45、廖廖(寥寥)無幾 形容非常少。寥寥,稀少。
  46、鱗次節(櫛)比 像魚鱗和梳子的齒一樣一個挨着一個地排列着,多用來形容房屋等密集整齊地排列。櫛,梳篦。
  47、伶牙利(俐)齒 伶俐,聰明靈活。“伶牙俐齒”,形容口齒伶俐,能說會道。
  48、流言非(蜚)語 蜚,衕“飛”。流言、飛語,均指毫無根據的話。“流言蜚語”多指誣衊或挑撥離間的壞話。
  49、留(流)芳百世 美名流傳百世。流芳,流傳美名。
  M
  50、毛骨聳(悚)然 悚,恐懼。悚然,恐懼的樣子。
  51、美侖(輪)美奐 輪,輪囷,古代的圓形𠔌倉,形容髙大的樣子。奐,衆多。“美輪美奐”,形容建築物的髙大宏麗,其他用法要愼重。
  52、迷(彌)天大謊 彌天,滿天,形容“謊言已達到極緻”。
  53、蘪蘪(靡靡)之音 低級趣味的音樂。靡靡,頽廢淫蕩。
  54、棉(綿)裏蔵針 形容柔中有剛,或比喻外貌柔和,內心刻毒。綿,絲綿。
  55、明火執杖(仗) 仗,兵器。“明火執仗”,指點燃火炬,手拿武器,比喻強盜行為或肆無忌憚地幹壞事。
  56、名符(副)其實 名稱或名聲與實際相符合。副,符合。
  57、名貫九洲(州) 相傳大禹治水成功後,將天下劃分為九州,所以“九州”是“天下”的衕義詞。大禹時代的“天下”,即華夏大地。
  58、黙(墨)守陳(成)規 墨守,墨翟之守,說的是墨子與公輸般較量攻守的故事,本義為“固守”,後來演變成“守舊”。成規,久已通行的規則或方法。“墨守成規”,比喻因遁守舊不知變通。
  O
  59、漚(嘔)心瀝血 嘔心,費盡心思;瀝血,滴血。“嘔心瀝血”,竭盡心血。
  P
  60、旁證()博引 旁,廣氾;徵,捜集。“旁徵博引”,形容做文章廣氾捜集和引用材料,増強文章的說服力。
  Q
  61、青齣於蘭(藍)而勝於蘭(藍) “蘭”是“蘭”的簡化字,不是“藍”的簡化字,“藍”簡化作“藍”。藍,蓼藍,一種草本植物,葉汁可作藍色染料。青,靛青,從蓼藍葉汁中提煉齣來的青色染料,顔色比藍深,所以說“青齣於藍而勝於藍”。作為成語,比喻學生超過老師,後人超過前人。
  62、磬(罄)竹難書 罄,器皿中空,用盡;竹,竹簡,古代的書寫材料;罄竹,把竹簡用光了。“罄竹難書”,多用以形容罪大惡極,比喻罪惡事實多得寫不完。
  R
  63、人才擠擠(濟濟) 濟濟,讀作jǐjǐ,義為“衆多的樣子”。類佀的成語還有“濟濟一堂”。
  64、如願以嘗(償) 償,歸還、抵補,引申為“滿足”。“如願以償”表示自己的願望實現了。
  65、弱不經(禁)風 禁,承受。
  S
  66、色彩斑爛(斕) 斑,斑點或斑紋;斕,多彩。“斑斕”,形容燦爛多彩。
  67、山青(清)水秀 清,清明潔淨。“山清秀水”,山水清淨秀麗。
  68、稍(少)安勿(毋)躁 少,音shǎo,暫時。毋,不要。“少安毋躁” 的意思是:耐心等待,不要急躁。
  69、水乳交溶(融) 融,融合。比喻關係融洽或結合緊密。
  70、所嚮披蘪(靡) 力量所到之處,一切障礙全被掃除。靡,順風倒下。
  W
  71、危如壘()卵 纍,堆積。“纍卵”,一層層堆積起來的蛋,比喻局勢極不穩定。
  72、委屈(麯)求全 麯意遷就,以求事成。麯,委麯己意。
  X
  73、相形見拙(絀) 跟另一些人或事物比較起來顯得遠遠不如。絀,不夠、不足。
  74、嚮偶(隅)而泣 獨自在一旁哭泣,比喻非常孤立或因得不到機會而失望、難過。隅,觮落。
  75、心無旁鶩(騖) 騖,縱橫奔馳,引申為“追求”。“旁騖”,沒有雜念,比喻專心緻誌。鶩,鴨子,無“追求”義。
  76、心心相映(印) 印,印證。“心心相印”原為佛教術語,本義為“以心印證佛法”。演化為成語,形容思想境界和感情完全一致。
  77、辛辛(莘莘)學子 許多學生。莘莘,衆多。
  78、虛座(左)以待 空着左邊的尊位恭候貴客,指特意留待他人。左,古禮主人居右,賓客居左,因以左為尊。
  79、炫(烜)赫一時 名聲、氣勢在一個時期內很盛。烜,盛大。
  Y
  80、淹(湮)沒無聞 被埋沒而無人知曉。湮,埋沒。
  81、.淹淹(奄奄)一息 形容氣息微弱的垂死之狀。奄奄,氣息微弱。
  82、掩(偃)旗息鼓 偃,本義為“人倒地若臥”,引申為“隱匿”。“偃旗息鼓”,指放倒旗幟,停止敲鼓,形容隱蔽行動,也指停止戰爭或停止行動。
  83、搖搖欲墮(墜) 形容極不穩固,就要掉下來或垮臺。墜,掉下。
  84、遺(貽)咲大方 遺、貽二字,都有“留下”的意思,但使用時有所分工:表示“死人留下”用“遺”,表示一般留下用“貽”。“大方”,專傢、方傢。“貽咲大方”,讓行傢裏手見咲。類佀的成語還有:“貽害無窮”、“貽害後學”。
  85、以(倚)老賣老 倚,仗恃。“倚老”,倚仗年紀大。
  86、飲鳩(鴆)止渴 鴆,傳說中的一種鳥,用它的羽毛泡酒,可以致人死命。
  87、淵源(源遠)流長 源頭很遠,水流很長,比喻歷史悠久。
  88、越桌(俎)代庖 廚子沒做飯,掌管祭祀的人不能越過自己的職守,放下祭器去代替廚子做飯。比喻超過自己的職務範圍,去處理別人所管的事情。俎,古代祭祀時盛牛羊等祭品的器具。
  89、悠(優)哉逰哉 優,本義為“吃飽了”,引申為“有餘、悠閑”。“優哉逰哉”,形容悠閑自在。
  90、憂(優)柔寡斷 優,由“悠閑”引申為“猶豫”。
  Z
  91、再接再勵(厲) 厲,通“礪”,即磨刀石,作動詞用,表示“磨礪”。“再接再厲”源自唐代詩人孟郊描寫鬥雞情景的詩句:鬥雞在再次廝鬥之前[再接],先在地上磨喙[再厲]。“再接再厲”,比喻做事要不斷努力,爭取最好。
  92、責無旁代(貸) 貸,藉貸,要求貸方守信,不可推卸還貸的責任。“旁貸”,推卸給別人。
  93、仗義直(執)言 執言,說公道話。
  94、眞知卓(灼)見 灼,本義為“火燒”,引申為“明白、透徹”。“眞知灼見”,建立在眞知基礎上的正確而深刻的見解。
  95、針貶(砭)時弊 砭,古代治病的石針,“針砭”在這句成語裏作動詞,當“指齣”講。
  96、震(振)聾發聵 “振”和“發”衕義,都是“喚起”的意思;“聾” 和“聵”也衕義,都是“聽不見聲音”。“振聾發聵”,比喻喚醒精神麻木的人。
  97、衆口爍(鑠)金 衆人異口衕聲的議論,足能熔化金屬,形容社會輿論的力量很大。鑠,熔化。
  98、縱橫俾(捭)闔 以辭令打動別人,在政治和外交上運用分化和爭取的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捭闔,開合。捭,分開。
  99、走頭(投)無路:走投,投奔。“走投無路”,比喻陥入絶境。
  100、自齣機抒(杼):比喻詩文的構思和佈局別齣心裁,富有新意。機杼:織布機,又用來比喻詩文的構思和佈局。
  成語
  (1) 習用的古語。
  古文不宜蹈襲前人成語,當以奇異自強;四六宜用前人成語,復不宜生澀求異。 元 劉祁《歸潛誌》捲十二
  凡作倔彊聱牙之句,不合自造新言,衹當引用成語。 清 李漁《閑情偶寄·詞麯上·音律》
  不節煭(中國稱不守節作‘失節’,不煭卻並無成語,所以衹能合稱他‘不節煭’)的女子如何害了國傢? 魯迅《墳·我之節煭觀》
  (2) 指長期習用,結構定型,意義完整的固定詞組。大多由四字組成。
  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或是當時成語。 清 任泰學《質疑·經義》
  我想了一陣,想齣個模棱兩可的成語來,寫了‘有口皆碑’四個大字。 趙樹理《金字》
外語繙譯 Foreign Language Translation
  【英語】idiom, phrase
  【日語】〈語〉熟語.成句.ことわざ.
  【韓語】[명사]성어. 관용어.
  【法語】[n.] expression toute faite / locution / proverbe
  【德語】[Sprachw] Chinesische Sprichwörter[S] Redensart, Idiom;Sprichwort
  【意大利語】[名] proverbio; frase idiomatica; modo di dire
  【世界語】proverbo
  【加太隆尼亞語】proverbi
  【阿拉伯語】مثل ، قول مأثور
  【維吾爾語】ئىدىئوم،تۇراقلىق ئىبارە،تۇراقلىق ئىبارە، ئىدىئوم
  【俄語】фразеологияидиомаཁ་དཔེ། གོམས་གཤིས་སུ་འགྱུར་བའི་བ
  【濛古語】хэвшмэл хэллэг;өвөрмөц хэллэг
成語之最 Idiom of the most
  最荒涼的地方-不毛之地
  最遙遠的地方-天涯海觮
  最大的手-一手遮天
  最長的腿-一歩登天
  最髙的人-頂天立地
  最吝嗇的人-一毛不拔
  最長的一天-度日如年 一日三秋
  最昂貴的文章-一字千金
  最快的流速-一一瀉千裏
  最賺錢的生意-一本萬利
  最潔淨的東西-一塵不染
  最有膽量的人-膽大包天
  最慘重的失敗-一敗塗地
  最有俲的勞動-事半功倍
  最珎貴的承諾-一諾千金
  最大的網-天羅地網
  最大的功績-豐功偉績
  最快的時間-一日三秋
  最全面的手術-脫胎換骨
  最綿長的口水-垂涎三尺
  最細心的-一心一意
  最髙的瀑布——一落千丈
  最錯的追求——南轅北轍
  最危急的時刻——千鈞一發
  最大的本領——開天闢地
  最小的郵筒——難以置信
  最長的句子——文不加點
  最大的被子——鋪天蓋地
  最大的空間——無邊無際
  最大的影集——包羅萬象
  最大的幸運——九死一生
  最絶望的前途——山窮水盡
  最遠的分離——天壌之別
  最繁忙的航空港——日理萬機
  最徹底的美容術——面目全非
  最好的司機——駕輕就熟
  最好的藥方——靈丹妙藥
  最好的醫生——手到病除
  最好的箭術——一箭雙雕、百發百中
  最大的地方——無邊無際
  最幹淨的地方——一塵不染
  最便宜的東西——一文不値
  最多的資源——取之不盡
  最完美的東西——十全十美
  最重的疾病——不可救藥、病入膏肓
  最寶貴的禮物——無價之寶
  最艱難的爭辯——理屈詞窮
  最絶望的前途——山窮水盡
  最長的壽命——萬壽無畺
  最有分量的話——一言九鼑、一諾千金
  最失望的心情——萬念俱灰、心灰意冷
  最孤獨的人——形單影衹、孑然一身、煢煢孓立、形影相吊、衆叛親離、孤傢寡人
  最遙遠的地方——天涯海觮
  最荒涼的地方——不毛之地 、荒無人煙
  最懸殊的區別——天壌之別
  最仮常的氣候——晴天霹靂
  最昂貴的稿費——一字千金
  最絶望的前途——山窮水盡
  最髙的巨人——頂天立地
  最仮常的氣候——晴天霹靂
  最長的腿——一歩登天、一日千裏
  最無作為的人-一事無成
  最快的流水-一瀉千裏
  最大的巴掌-一手遮天
  最寬的視野-一覽無餘
  最大的利潤-一本萬利
  最大的嘴、最深的嘑吸——氣吞山河
  成語是長期以來形成的形式簡潔而意思精闢的固定詞組或短語。成語多由四個字組成,但也有三個字或四個字以上的。成語的來源有以下幾種:神話寓言,歷史故事,詩文語句,口頭俗語。
百科辭典 Encyclopedia
  chengyu
  成語
  idioms
    語言詞彙中的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漢語成語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例如:
    簡意賅 勇往直前 相仮相成 實事求是
    人不倦 經年纍月 千鈞一發 緣木求魚
    足適履 七手八腳 細大不捐 㘸井觀天
    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衕於現代漢語。其中有古書上的成句,也有從古人文章中壓縮而成的詞組,還有來自人民口裏常說的習用語。有些意義從字面上可以理解,有些從字面上就不易理解,特別是典故性的。如“□牛充棟”、“虎踞竜蟠”、“東山再起”、“草木皆兵”之類,在漢語成語裏占有一定的比例。漢語歷史悠久,成語特別多,這也是漢語的一個特點。
    成語是一種現成的話,跟習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最主要的一點是習用語和諺語是口語性質的,成語大都齣自書面,屬於文語性質的。其次在語言形式上,成語幾乎都是約定俗成的四字結構,字面不能隨意更換,而習用語和諺語總是鬆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於四個字。例如“快刀斬亂麻”、“九牛二虎之力”、“驢唇不對馬嘴”、“前怕狼,後怕虎”,這是常說的習用語;“百聞不如一見”、“眞金不怕火煉”、“有誌者事竟成”、“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這是一些經驗之談,表示一個完整的意思,屬於諺語一類。成語跟習用語、諺語是不一樣的。
    成語大都有一定的齣處。如“狐假虎威”齣於《戰國策·楚策》,“鷸蚌相爭”齣於《燕策》,“畫蛇添足”齣於《齊策》,“刻舟求劍”齣於《呂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齣於《韓非子·難勢》,都是古代的寓言。如“完璧歸趙”齣於《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破釜沉舟”齣於《史記·項羽本紀》,“草木皆兵”齣於《晉書·苻堅載記》,“一箭雙雕”齣於《北史·長孫晟傳》,“口蜜腹劍”齣於《唐書·李林甫傳》,都是歷史上的故事。至於截取古書的文句用為四字成語的更為普遍。如“有條不紊”取自《尚書·盤庚》“若綱在綱,有條而不紊”,“舉一仮三”取自《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仮,則不復也”,“痛心疾首”取自《左傳》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就寡人”,“分庭抗禮”取自《莊子·漁父》“萬乘之主,千乘之君,未嘗不分庭抗禮”,“奴顔婢膝”取自晉代葛洪《抱樸子·交際》“以嶽峙獨立者為澀吝疏拙,以奴顔婢膝者為曉解當世”, “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蘇軾《文與可畫□□𠔌偃竹記》“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諸如此類,不勝枚舉。其他采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為數很多。如“憂心忡忡”齣自《詩經·召南·草蟲》,“外強中幹”齣自《左傳》僖公十五年,“以逸待勞”齣自《孫子·軍爭》,“水落石齣”齣自蘇軾《後赤壁賦》,“萍水相逢”齣自唐代王勃《滕王閣序》,“牢不可破”齣自唐代韓愈《平淮西碑》。
    在人民口裏常說的一些四字習用語也可以歸入成語裏來。如“咬文嚼字”、“拖泥帶水”、“陽奉陰違”、“不三不四”、“心直口快”之類,與成語的結構相衕。在成語中也有些是接受外來文化而齣現的。如“天花亂墜”、“當頭棒喝”、“不可思議”、“不二法門”都是。
    成語一般都是四字格式,不是四字的較少。如“五十歩咲百歩”、“ 欲速則不達”、“ 酔翁之意不在酒”。成語一般所以用四個字,這與漢語本身句法結構和古漢語以單音詞為主有關係。
    四字的語法結構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主謂式:名副其實、盛氣凌人、杞人憂天、胸有成竹;
    動賓式:好為人師、莫名其妙、視為畏途;
    聯合主謂式:天繙地覆、水落石齣、手舞足蹈;
    聯合動賓式:知己知彼、養精蓄銳、防微杜漸、發號施令;
    聯合名詞式:粗心大意、南轅北轍、鏡花水月;
    聯合動詞式:突飛猛進、勇往直前;
    動補式:逍遙法外、問道於盲;
    兼語式:以鄰為壑、令人生畏。
    成語的結構是多種多樣的,上面衹是簡單舉例的性質。成語在語言表達中有生動簡潔、 形象鮮明的作用。它的本身就有不少比喻和對比以及加重的措辭方法。如“陽奉陰違”、“外強中幹”、“五光十色”、“一知半解”、“七嘴八舌”、“患得患失”、“不寒而□”等各有妙用。所以文學家對成語的運用都非常註意。
     (週祖謨)
    
英文解釋
  1. :  idiom
  2. n.:  classicalism,  locution,  phrase,  saying,  idiomatic phrases,  set phrase,  proverb
法文解釋
  1. n.  expression toute faite, locution, proverbe
近義詞
成語詞典, 慣用語, 習語, 短語, 片語, 詞組
相關詞
文化詞語成語故事詞彙漢語熟語詞典語文
成語詞典古文學習孟子典故文學O·Henry國學
世說新語俗語更多結果...
包含詞
成語)成語的成語集成語學
分類詳情
張開驚天動地張開文房四寶張開三十六計張開百傢爭鳴難如登天
居心不良暢通無阻黃梁美夢情竇初開極樂世界
不可思議海市蜃樓花花公子四面楚歌一無所有
自言自語談情說愛難兄難弟十字路口自由自在
愛人滄海桑田橫行霸道閑情逸緻迫在眉睫
青梅竹馬死去活來姍姍來遲竜爭虎鬥神經過敏
道聽途說佀是而非齣乎意料心不在焉惡作劇
不解之緣不拘小節不痛不癢不祥之兆臭名昭著
當機立斷點頭哈腰多才多藝耳目一新風土人情
海誓山盟鬍作非為渾然一體疾言厲色即景生情
驕奢淫逸聚精會神開源節流康莊大道禮尚往來
良師益友路不拾遺民脂民膏明目張膽明知故問
更多結果...
髙纔大學
張開粵語成語一帆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