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德勝鎮位於宜州市西部40公裏處,與河池、環江兩縣交界,是我國西部通往南部沿海地區的咽喉要道,被人們譽為 “金三角”,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鎮,總面積309平方公裏,轄19 個行政村(街),184個自然屯,9868戶,4.3萬人,其中,鎮城人口1.6萬人, 境內聚居着漢族、壯族、瑤族、毛南族、仫佬族等民族,其中壯族占90%以上。 黔桂鐵路和323國道綫穿境而過,在境內總長22公裏,交通便利,四通八達靠這兩條經濟命脈全鎮經濟迅速發展。2000年該鎮國民生産總産值達4.52億元,鄉鎮企業總産值達2.7億元,財政收入達1225.6萬元。在全鎮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該鎮的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
1996年該鎮榮獲自治區發展鄉鎮企業先進單位;
1997 年獲自治區“知識工程”領導小組授予“知識工程”先進單位;
1997年評為河池地區先進基層黨組織和自治區發展鄉鎮企業先進鄉;
1997年被列入區、地創建文明城鎮試點鎮;
1999年被確定為全區農村思想政治工作基地;
1999年被確定為地區創“三優”小康文明示范镇
2000年被自治區指定為小城鎮綜合整治試點鎮
2001年榮獲全國、全區、全地區、全市四級先進基層黨組織
德勝鎮發展農業經濟主要項目有:
食用菌(草菇、平菇、香菇、雞腿菇、茶薪菇、蘑菇、銀耳、木耳等)
蔬 菜(珍珠番茄、檳榔芋、荷蘭豆、法國細刀豆等)
傢 禽(漢鴨、水鴨、鵝、三黃雞、本地土雞等)
珍 禽(櫻桃鵝、鴛鴦鴨、黑鳳凰、藍孔雀等)
畜 牧(巴馬香豬、肉狗、肥牛、山羊等)
花 卉(緑化樹苗、草皮、盆景、盆花等 )
水 産(四大傢魚、土鯰魚、土塘角、黃鱔、青蝦等)
企 業(華海食品廠、德勝鋁廠、德勝酒廠、電桿廠等) |
|
德勝位於江西省黎川縣東南部,東與福建省邵武市、泰寧縣接壤,南與福建省建寧縣,本縣岩泉林場毗連,西與本縣宏村鎮、社蘋鄉相鄰,北與本縣日峰鎮、潭溪鄉、熊村鎮交界。
德勝鎮是2001年3月經江西省民政廳批準,於2004年8月19日正式挂牌成立的。鎮政府所在地距縣城20公裏。
德勝是閩、浙、贛蘇區革命老根據地之一,是紅軍第五次反圍剿中著名的團村戰役主戰場,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傢邵式平、方志純、肖勁光等曾在這裏建立蘇维埃閩贛省政府。
德勝鎮政府現下轄黎明、東山、新店、德勝、茅店5個行政村,84個村小組和德勝關居民委員會,全鎮5068戶,2188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094人),設有6所中、小學,1所衛生院,1所幼兒園,1所敬老院。
德勝鎮地處武夷山中段西側,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境內氣候溫和,雨量棄沛。年平均氣溫為17.27℃,降雨量為2006毫米,無霜期為272天,鎮域面積158.09公裏。其中林業用地19.5萬畝,農業用地1.5萬畝。
境內交通便利,黎(川)泰(寧)公路由北嚮南縱貫全鎮,距(北)京福(州)高速公路黎川入口處僅22公裏,公共服務設施齊全,中國移動、中國聯通服務網絡、供電聯網綫路覆蓋全鎮。
德勝鎮內資源豐富,物産富饒:林業資源方面,現有毛竹5.5萬畝,杉木3萬畝,其他林木8萬畝,毛竹立竹量800萬根,木材蓄積量50萬立方米,珍稀野生動植物有野豬、豪豬、岩羊、猴、狗熊、穿山甲、麂子、猴面鷹、貓頭鷹、銀杏、紅豆杉、黃蓮、中化獼猴。杉木、鬆木、楓、荷、櫟、香樟木、毛竹製品、鮮筍、筍幹、茶葉、食用菌(香菇、木耳、茶樹菇、竹蓀)等名特優産品暢銷全國各地。礦産資源方面,稀土、石英、瓷土、鉭、鈮、鉛、鋅、鋁、鎢、金等均具有很高的開發利用價值,目前瓷土、石英、金等已開發利用,探明的茅店大坪大型鉭鈮礦正在積極招商中。水利資源方面,境內蓮荷峰是黎灘河發源地之一,有大小河流12條,總長80.5公裏,全年徑流量1.976億立方米,現已建有梯級水電站8座,裝機總量4450千瓦/小時,尚有巨大的梯級電力開發潛力。
德勝鎮現有耕地面積1.47萬餘畝,2005年全鎮糧食種植面積(含復種)2.2萬畝,糧食總産量近8000千噸,現有毛竹林5.5萬畝,年産鼕筍250噸,春筍350噸,筍幹500噸,小山竹筍200噸,毛竹近10萬根,2006年烤煙種植面積1700畝,放養香菇、茶菇超過1000萬筒,年産茶薪菇近300噸,栽培竹蓀300畝,年産竹蓀菇約8噸。
發展中的德勝鎮各項事業欣欣嚮榮,“古驛新鎮,旗開德勝”的未來充滿着生機與希望。 |
|
德勝鎮總面積54.62平方公裏,戶籍人口4.57萬,總耕地面積4.32萬畝,設有2個居委會(德興街、鎮南路);12個村委會(文俊、平山、金鎖、瑞南、瑞祥、瑞北、李彬、新鳳、銀纔、德新、賢高、匯通)。2007年財政收入1.01億元 糧食産量4362噸。全國千強鎮、江蘇省文明鎮、南通市五十強鎮。這裏民風純樸,經濟繁榮,社會事業發達,發展優勢凸現。
區位條件優越。江蘇省海門市市區北5公裏,西距南通市區30公裏,距南通興東機場25公裏、浦東機場150公裏、虹橋機場100公裏。
交通優勢凸現。德勝鎮南臨寧啓高速公路海門道口,海二公路等6條高級公路在境內縱橫交錯,已成為海門重要的交通樞紐、陸上大門。
農業富有特色。德勝鎮的經濟作物占比達82%,中高效經濟作物占比55%。全鎮圍繞“四大農業”,即特色農業、緑色農業、品牌農業、外嚮農業於一體,基本形成了“四大塊狀種植經濟”,即藥材、苗木、瓜蔬、葡萄。全鎮擁有中藥材貝母3000畝,瓜蔬10000畝,苗木果樹4000畝,葡萄1000畝。落實各類項目農業20個,總投入4550萬元,吸引外資投入農業2傢,註册資金528萬美元。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建設按照“六化”要求,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實施。即設施配套化、質量標準化、産品高效化、産品品牌化、品種新優化、服務係列化。這些項目的落實,拉長了産業鏈,對本地農業經濟發展已經和必將産生重大推動和示範效應,成為南通市農業結構調整先進鄉鎮。
工業基礎雄厚。連續被評為全市工業先進鄉鎮。全鎮擁有各類塊狀經濟專業村七個,即蠃絲專業村、服裝專業村、板凳專業村、古董收購專業村、針織專業村、鈑金專業村、綉品專業村,另外玻璃製品、紙箱包裝等優勢産業在國外市場也具有較大影響,60多傢企業擁有自己的註册商標,品牌戰略成果顯著。
建築業全省領先。德興置業集團為國傢房屋建設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企業,連續10餘年被評為南通市建築明星企業、江蘇省“十佳”建築企業等,榮獲一大批國優、省優、魯班奬、揚子杯、白玉蘭等大奬,年施工産值在6億以上。
德勝的服務業後勁充足,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目前德勝鎮全鎮上下正按照三次産業全面發展的要求,加快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和産業化經營,努力使全鎮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將德勝進一步建成農業特色大鎮、工業重鎮、建築業強鎮、城郊型服務業新興集鎮和三個文明建設綜合先進鄉鎮作出積極的貢獻。 |
|
面積150k㎡,人口19371人。 [郵編]344606 [代碼]361022105 [沿革]轄德勝關居委會,茅店、新店、德勝、東山、黎明等5個行政村。 |
|
面積309平方千米。?年,轄19個村街,總人口4.3萬人。 |
|
德勝鎮位於宣州市西40公裏處,全鎮總面積309平方公裏。轄19個村街,184個自然屯,總人口4.3萬人。德勝鎮西接河池市,北連環江縣,是宜州市的西大門。黔桂鐵路、國道323綫金宜高等級公路橫貫境內,使德勝鎮的鐵路、公路交通網四通八達,快速便捷。德勝鎮農業以水稻為主,經濟作物有甘蔗、桑蠶,經過大力調整農業産業結構,形成花卉、蔬菜、瓜果、食用菌、水産等一村一品的新格局。全鎮共有企業1120傢,其中包括德勝鎮鋁廠和拉浪林場、電桿廠、紅蘭酒廠等一批大中型企業。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德勝鎮十分重視小城鎮建設,通過加快小城鎮建設來拉動鄉鎮企業和第三産業的發展。1996年,對全鎮總體規劃進行修編,使德勝鎮規劃佈局日趨合理、科學,近兩年全鎮共投入資金1200萬元,修建街道6條,共長7.2公裏,並完善路燈、緑化、通訊、供水、環境衛生等配套設施,投資250萬元新建農貿市場兩個,占地面積1.6萬平方米。城區面積由原來1平方公裏增至2.5平方公裏,城區人口達1.6萬人,緑化面積達6萬平方米。小城鎮建設各種配套設施的完善、良好的生活環境有力地推動鄉鎮企業和非公有製經濟的迅速發展,目前全鎮共有個體工商戶556戶,私營企業1096個,全鎮呈現無限商機。 |
|
海門市轄鎮。1949年設徵勝、德南、日升等鄉,後並鄉置德勝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94年設鎮。位於市境西北部,距市府7公裏。面積29.4平方公裏,人口2.9萬。通公路,通啓運河穿境而過。轄水南、朝陽、復圩、雙窯、雙北、銀纔、通南、賢高、雙南、育新、通河、祖平、新鳳、新橋、吳店、壩西、新玉、壩南、李彬、果園、德新、連元、新西、匯通24個村委會和壩頭街1個居委會。農業以種植玉米、三麥、棉花、油菜為主。特産魚、蟹、瓜果、辣椒、薄荷、藥材、黃麻。鎮村企業有服裝、皮鞋、建材、輕工機械、針織時裝、童裝、羊毛衫、緊固件等廠。 |
|
- : Desheng Town
|
|
德勝 |
|
|
|
黎明 | 新店村 | 東山 | 德勝村 | 立新村 | 平山村 | 茅店村 | 德勝社區 | 上坪村 | 大邦村 | 文俊村 | 金鎖村 | 瑞南村 | 瑞祥村 | 瑞北村 | 李彬村 | 新鳳村 | 銀纔村 | 德新村 | 賢高村 | 匯通村 | 德勝關社區 | 楞底村 | 賽平村 | 欖樹村 | 加隆村 | 磨甲村 | 地羅村 | 都街村 | 新惠村 | 乾閤村 | 加保村 | 竹倉村 | 拉林村 | 弄相村 | 都圍村 | 圍道村 | 德興街社區 | 鎮南路社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