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行政部門 : 說文解字 > 工部
目錄
No. 1
  古代官署名『代有民曹,魏晉有左民﹑起部,隋唐因北周工部舊名總設工部,為六部之一,掌管各項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長官為工部尚書。歷代相沿不改。清末改為農工商部。
No. 2
  1.官署名
  工部,中國封建時代中央官署名,為掌管營造工程事項的機關,六部之一,長官為工部尚書,曾稱鼕官、大司空等。
  工部起源於周代官製中的鼕官,漢成帝置尚書五人,其三曰民曹。後漢以民曹兼主繕修、功作、????池、園苑之事。西晉以後置田曹掌屯田,又有起部掌工程,水部掌航政及水利。後周依《周官》,置鼕官府,長官為大司空。隋代開皇二年始設立工部,掌管各項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與吏、民(度支)、禮、兵、刑並稱六部。
  唐代工部一般設有:尚書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正四品下。掌山澤、屯田、工匠、諸司公廨紙筆墨之事。其屬有四:一曰工部,二曰屯田,三曰虞部,四曰水部。工部、屯田、虞部、水部郎中各一人,從五品上;員外郎各一人,從六品上。工部郎中、員外郎掌經營興造之衆務,凡城池之修瀎,土木之繕葺,工匠之程式,鹹經度之。屯田郎中、員外郎掌天下屯田之政令。虞部郎中、員外郎掌天下虞衡、山澤之事,而辨其時禁。水部郎中、員外郎掌天下川瀆、陂池之政令,以導達溝洫,堰决河渠。工部主事三人,屯田主事二人,虞部主事二人,水部主事二人,從九品上。
  竜朔二年改工部曰司平,屯田曰司田,虞部曰司虞,水部曰司川,鹹亨元年復為工部。光宅元年改工部曰鼕官,神竜元年復故。天寶十一載,改虞部曰司虞,水部曰司水。後歷代相沿不改。
  清代工部設於天聰五年(公元1631年),是管理全國工程事務的機關。職掌土木興建之製,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寢供億之典。凡全國之土木、水利工程,機器製造工程(包括軍器、軍火、軍用器物等),礦冶、紡織等官辦工業無不綜理,並主管一部分金融貨幣和統一度量衡。明清工部下設四司:營繕清吏司,掌宮室官衙營造修繕;虞衡清吏司,掌製造、收發各種官用器物,主管度量衡及鑄錢;都水清吏司,掌估銷工程費用,主管製造詔册、官書等事;屯田清吏司,掌陵寢修繕及核銷費用,支領物料及部分稅收。除四司外,清設有製造庫,掌製造皇帝車駕、册箱、寶箱、儀仗、祭器等;節慎庫,掌收發經費款項;料估所,掌估工料之數及稽核、供銷京城各壇廟、宮殿、城垣、各部院衙署等工程。
  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清政府在“籌備立憲”、改革官製時,將工部並入商部,改為農工商部。
  2.部首名
  工部就漢字索引來說,是為部首之一。工部歸於部首三劃。就部首言,字體主體可辨認為工部,且無其他部首可用者將部首歸為工部,如左、巧、巫等字。
英文解釋
  1. n.:  (in old China) the Ministry of Public Works
相關詞
宋朝
包含詞
工部竜
分類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