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區 : 成都公交站 : 墊江縣 : 銅梁縣 : 詔安縣 : 集賢縣 : 棗陽市 : 石門縣 : 寧遠縣 : 泗洪縣 : 盤山縣 : 濟陽縣 : 鄒城市 : 巨野縣 : 涇陽縣 : 萬源市 : 雙流縣 : 會理縣 : 資中縣 : 西充縣 : 江油市 : 蘆山縣 : 興文縣 : 古藺縣 : 姚安縣 : 盈江縣 : 安寧市 : 鎮原縣 : 施甸縣 : 清新縣 : 陽山縣 : 始興縣 : 羅定市 : 新興縣 : 平果縣 : 柳城縣 : 武鳴縣 : 靈山縣 : 藤縣 : 相城區 : 道裏區 : 大港區 : 雙陽區 : 延平區 : 從化市 : 麻章區 : 江洲區 : 沙灣區 [顯示全部] > 太平鎮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太平鎮·四川省成都市雙流縣太平鎮
·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太平鎮·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太平鎮·四川省萬源市太平鎮
·四川省樂山市沙灣區太平鎮·四川省資中縣太平鎮·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太平鎮
·雲南省昆明市安寧市太平鎮·廣東省廣州市從化縣太平鎮·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江州太平鎮
·廣東省雲浮市羅定市太平鎮·廣東省清新縣太平鎮·廣東省始興縣太平鎮
·黑竜江省集賢縣太平鎮·廣東省湛江市麻章區太平鎮·湖北省棗陽市太平鎮
·廣西壯族自治區武鳴縣太平鎮·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城縣太平鎮·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太平鎮
·廣東省新興縣太平鎮·雲南省姚安縣太平鎮·重慶市墊江縣太平鎮
·廣西壯族自治區靈山縣太平鎮·湖南省石門縣太平鎮·黑竜江省哈爾濱市道裏區太平鎮
·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太平鎮·廣西壯族自治區藤縣太平鎮·陝西省涇陽縣太平鎮
·天津市大港區太平鎮·吉林省長春市雙陽區太平鎮·湖南省寧遠縣太平鎮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平果縣太平鎮·河南省南陽市西峽縣太平鎮·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太平鎮
·No. 37·黑竜江省哈爾濱市道裏區·黑竜江省雙鴨山市集賢縣
·吉林省長春市雙陽區 Shuangyang District, Changchun City, Jilin Province·遼寧省盤錦市盤山縣·天津市天津市大港區
·No. 43·No. 44·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No. 47·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
·山東省荷澤市巨野縣·No. 50·湖北省襄樊市棗陽市
·No. 52·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
·No. 55·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市·廣東省韶關市始興縣
·廣東省清遠市陽山縣·廣東省清遠市清新縣·廣東省雲浮市新興縣
·廣東省雲浮市羅定市·No. 62·No. 63
·廣西南寧市武鳴縣·廣西柳州市柳城縣 Guangxi Liuzhou Liucheng·廣西梧州市藤縣
·廣西百色市平果縣·廣西崇左市江洲區·No. 69
·No. 70·重慶市重慶市銅梁縣·重慶市重慶市墊江縣
·No. 73·四川省成都市雙流縣·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
·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四川省內江市資中縣·四川省樂山市沙灣區
·四川省南充市西充縣·四川省宜賓市興文縣·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會理縣·No. 83·No. 84
·雲南省昆明市安寧市·No. 86·陝西省鹹陽市涇陽縣
·No. 88·古藺縣太平鎮名片-四川省瀘州市·安寧市太平鎮名片-雲南省昆明市
·施甸縣太平鎮名片-雲南省保山市·盈江縣太平鎮名片-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No. 93
·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棗陽市太平鎮名片-湖北省襄樊市·西峽縣太平鎮名片-河南省南陽市
·始興縣太平鎮名片-廣東省韶關市·武鳴縣太平鎮名片-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柳城縣太平鎮名片-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太平鎮·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太平鎮·英文解釋
·近義詞·相關詞·包含詞
·分類詳情·更多結果...
No. 1
  太平鎮位於濱海新區最南端,大港油田腹地。東接港西街道,北瀕大港水庫,西靠小王莊鎮,南鄰河北省黃驊市。面積174.7平方千米,人口3.4萬人(2002年)。轄19個行政村,22個自然村,鎮政府駐太平村。
  
  地處濱海衝積平原,地勢西高東低,多窪澱。西部海拔5.2米,東部海拔2.6米。徐(莊子)太(平村)公路與津淄公路相連。主要公路有工農大道、太沙路、徐太路、遠太路、穿港路、港中路,港中路連接205國道,太沙路與大港油田幸福路相連,距天津市區60千米,距大港城區35千米,距天津港60千米。
  
  [沿革]1958年屬北大港公社,1961年析改太平村公社,1983年置太平村鄉,1987年建鎮。1997年,面積177.2平方千米,人口3.3萬,轄大蘇莊、邱莊子、前十裏河、後十裏河、郭莊子、崔莊、大村、蘇傢園、大道口、五星、翟莊子、竇莊子、紅星、六間房、東升二、遠景二、劉莊、太平村、友愛19個行政村。1998年9月,經天津市民政局批準,太平村鎮更名為太平鎮
  
  [郵編]300282 [2008年代碼]120109100:~201太平村 ~202遠景二村 ~203紅星村 ~204六間房村 ~205東升二村 ~206友愛村 ~207劉莊村 ~208竇莊子村 ~209翟莊子村 ~210五星村 ~211大道口村 ~212蘇傢園村 ~213大村 ~214崔莊子村 ~215郭莊子村 ~216前十裏河村 ~217後十裏河村 ~218邱莊子村 ~219大蘇莊村
太平鎮
  巨野縣太平鎮位於縣城西25公裏,巨野、鄄城、牡丹三縣區交界處,西距京九鐵路15公裏,東鄰濟寧機場40公裏,南與新兗石鐵路、327國道、竜崮煤田毗鄰,北與日東高速公路聯接,聊商公路復綫貫通南北,全鎮較早地完成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電話、村村通有綫電視工程,交通、通訊極為便捷。
  太平鎮總面積73平方公裏,耕地4800公頃,擁有50個自然村,37個行政村,4、22萬人口。
  太平鎮農業資源豐富,盛産小麥、玉米、大豆、花生、棉花、果蔬等,畜牧業發達,境內養殖着大量的魯西南黃牛、青山羊、小尾寒羊等優質畜牧品種,並引進了利木贊牛、西門塔爾牛、波爾山羊、德剋賽爾綿羊等世界較優良的品種,利用其雜交改良,提高本地養殖業的效益。
  太平鎮擁有優質蘋果2.5萬畝,早、中、晚熟品種搭配合理,以嘎拉、嘎富、滕牧一號、新紅星、紅富士、紅將軍等品種為主,生産的“麒麟牌”紅富士、新紅星蘋果曾獲菏澤地區果品評比第一名、山東省經濟林名特優果品鑒評金奬,在98年全國林副名優新稀産品展銷交易會上獲“推薦品牌”稱號,並於2002年6月被山東省技術監督局授予使用無公害農産品標志。該鎮蘋果主要集中在於官屯、林屯、郭坊、小集子等村,為應對WTO市場準入規則,他們均采用了無公害生産標準進行經營管理,增強了市場競爭力。每年生産的優質蘋果達3750萬公斤。
  太平鎮珍稀雜果較豐富。黃金梨、水晶梨、金花梨等3000畝,黑提、紅提、巨鋒葡萄1500畝,水蜜桃、大九寶、中華壽桃、油桃等3000畝,凱特杏、金太陽杏等500畝,年産雜果總量達1500萬公斤。
  太平鎮林木資源十分豐富,僅農田林田就達2萬畝,現有成材樹木80萬株。
  太平鎮十分重視花卉、苗圃發展。劉屯、展屯等村發展玫瑰3000畝,潘劉、展屯大張發展優質楊樹苗、國槐1500餘畝。
  太平鎮沙性土壤面積較大,適宜種植瓜菜,平均種植瓜菜2500畝。於莊、於官屯、沙王
  以西瓜為主,中鄧樓、後鄧樓以蕪荽為主,武莊以大蔥為主,郭坊叩樓以越鼕甘藍、大白菜為主。
  太平是傳統的畜牧養殖區,且品種優良,以魯西南黃牛、青山羊、小尾寒羊為主。太平鎮在畜牧發展上堅持走“小規模大群體”的路子,鼓勵群衆大規模發展畜牧養殖業。目前以形成牛、羊、雞等養殖村10個,規模養殖場6個,養殖小區1個,全鎮牛存欄量9600頭,羊18萬衹,生豬2.1萬頭,傢禽80萬衹,年肉類總産810萬噸
四川省成都市雙流縣太平鎮
  太平鎮,位於成都東郊竜泉山脈中段,面對川西壩子,背倚竜泉山西麓,半丘半壩,鼕暖夏涼,氣候宜人。距成都30分鐘車程,距城南衛星城華陽鎮15分鐘車程,相鄰華竜路,接通南延綫,交通方便。全鎮幅員42.52平方公裏,人口2.4萬,是雙流縣農業産業結構調整示范镇,現已建成“萬畝枇杷園”,規模化、商品化生産基地,2001年,被雙流縣政府授予“枇杷之鄉”光榮稱號。
  太平鎮地處東經104°12′,北緯30°25′,海拔525米,年均氣溫16℃左右,位於成都東郊竜泉山脈中段,土壤結構合理,具有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是全國枇杷種植最佳適宜區之一。太平鎮種植枇杷歷史悠久,早在漢代就小有名氣。太平鎮黨委、政府在雙流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組織帶領全鎮黨員、幹部和群衆,根據“1345”的工作思路,因地製宜,與時俱進,大力調整農業産業結構,以大五星枇杷為主建設枇杷大鎮,優質枇杷面積占2萬餘畝,在雙流縣15萬畝枇杷基地中遙遙領先,已建成“天府枇杷第一鎮”, 2001年被雙流縣人民政府授予“枇杷之鄉”的光榮稱號。2007年,全鎮枇杷投産面積達20000餘畝,總産量預計13000噸以上。
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太平鎮
  位於四川江油,太平鎮係1992年9月建製,由原中壩區所轄的德勝、河西、讓水三鄉合併組建,並因當時的中壩區公所位於太平場(街)而得名。
  政區位置
  太平鎮位於江油市西部,東連中壩鎮,南鄰青蓮鎮,西界含增鎮,北接大康鎮。東有涪江,西有平通河穿鎮境而過。鎮政府機關位於江油市區北大街西段,距市中心1.5公裏,與位於同一條街的江油市委、市政府機關相鄰。
  人口面積
   全鎮幅員面積86.86平方公裏,其中城市規劃面積40平方公裏。轄29個行政村,225個村民小組。全鎮共5743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391人,占總人口的2.42%。人口出生率為8.1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56‰。主要為漢族。
  太平鎮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66140男33729女32411家庭戶戶數20480家庭戶總人口(總)64440家庭戶男32651家庭戶女317890-14歲(總)119340-14歲男61220-14歲女581215-64歲(總)4955015-64歲男2527215-64歲女2427865歲及以上(總)465665歲及以上男233565歲及以上女2321戶口本地住在本地62384
  自然環境
   全鎮地勢東北高,係淺丘,西南地勢平坦,屬平壩。氣候溫和,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6℃左右,年降雨量800——1200毫米,是商品糧的重點生産基地和馳名中外的附子(中藥材)生産基地,附片遠銷日本、俄羅斯、香港等二十多個國傢和地區。萬畝水果基地、萬畝蔬菜基地和萬畝長江防護林工程已初具規模。全鎮現有耕地面積34549畝,其中田29770畝,地4779畝。糧食作物主要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油料作物有油菜、花生等;經濟作物主要有附子、甘蔗、生薑、蕃茄、海椒、萵筍等。2000年,全鎮農業總産值達13007萬元,其中農業産值8226萬元,占農業總産值的63.55%(其中種植業達6991萬元,占農業總産值的53.75%);林業達308萬元,占2.37%;畜牧業4408萬元,占33.89%;漁業65萬元,占0.50%。資源狀況
  境內天然氣資源十分豐富,電力充足。除與江油火力發電廠配套的容量為13.2KVA的太白變電站外,還有三座小型水力發電站,裝機容量1200KVA,年發電量350萬度。境內還有豐富的礦泉水、白雲石、石灰石等自然資源,極具開發潛力。境內旅遊景點也十分豐富,有美麗如畫的石磬風景區、西山公園、太陽島公園、天馬森林公園;有聞名於世的李白讀書臺;還有著名的羅漢寺、普照寺等宗教活動場所。
  交通情況
   平(武)江(油)公路(九寨溝旅遊環綫)、綿(陽)江(油)公路、中(壩)通(口)公路、金輪幹道 、銀河幹道、太白西路、西河公路縱橫全境,交通十分方便,將市、鎮融為一體。全鎮境內村級公路實現6米寬碎石路面,部分村建成了油渣、水泥路面,各型車輛暢通無阻。長、短途公共汽車始發站距鎮所在地僅2公裏;距江油火車站3公裏左右。處於江油市的金三角地段。
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太平鎮
  太平鎮位於四川古藺河與赤水河交匯處的古藺縣城東35公裏,依山傍水,很早就是川黔商旅聚散之地。全境東南高、西北低,嚮太平渡傾斜。太平依山傍水,街道呈階梯狀,很早以來就是川黔商旅聚散之地,素有“小山城”之稱,是四川省八大名鎮之一。1983年,被收入《今日中國旅遊世界》叢書,以七國文字嚮世界介紹;1996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命名為“四川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5年被納入全國三十條紅色旅遊精品綫路,全國一百個紅色旅遊景點景區。太平不僅是一個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歷史文化名鎮,也是一個有着誘人自然風光和獨特民俗風情的古鎮。
  太平鎮古街,是由數百級石梯由山而下到河邊,店鋪小攤分設兩旁,樓臺木屋大多建於清末明初。趕集日,煙樓糖茶、水果蔬菜、山貨魚蝦,商品繁多,人流如織。紅軍過後,這條街有紅軍遺址87處,紅軍標識隨處可見。長徵四渡赤水陳列館也在此街。
  主要景點有:太平鎮古街、渡口紀念碑、四渡赤水太平渡陳列館、長徵街的古建築和紅軍標志等。許多鋪面上方的門楣上,都有一塊醒目標識:“紅軍炊事班”、“女紅軍住所”等。據瞭解,整個鎮有紅軍紀念遺址87處,紅軍渡口、長徵街等紅色景觀隨處可見。老街是一條極為古樸的街,70年前,工農紅軍長徵途經太平渡,駐紮於此。如今,老街早已輝煌不在,沿着老街石階往山上走,衹有那磨光的石頭和古老的建築,訴說着歷史的滄桑。“紅軍和我們傢傢戶戶都建立了深厚感情,大傢貼對聯,寫的都是紅軍。”
四川省萬源市太平鎮
  萬源市太平鎮(區級)地處四川東北邊境,大巴山南麓,扼川陝之咽喉,素有“ 秦川鎖鑰”之稱,是萬源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也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信息中心,轄8個社區,15個行政村,面積143平方公裏,轄區內有中、省、地、市級單位260餘個,人口73899人,流動人口近2萬人,有耕地面積8633畝。
  四川省萬源市太平鎮交通網絡發達。國道210綫、襄渝鐵路和襄渝二綫縱貫全境,有國傢二級火車站1個,大、小汽車站6個。將在2011年通車的達陝高速公路途經該鎮並設有進出口。北上京城、東進武昌、南下重慶、西抵成都,均指日可達。
  經濟繁榮興旺。已經形成以商貿服務、旅遊休閑、交通運輸、房産開發、種植飼養、經果林為竜頭的經濟發展格局,同時帶動和輻射全市各鄉、鎮以及陝西鎮巴、重慶城口、四川巴中、通江等地。目前轄區內有個體工商戶2553戶,第三産業總産值5.8億元,地方工業總産值2.74億元,地方財政收入583萬元,GTP7.51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08元,城鎮居民人均收入8910元。
  旅遊資源豐富。該鎮是萬源市旅遊中心,位於馱山公園的“萬源保衛戰”戰史陳列館被列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蜀道無險,更能讓人體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頗具玩味的歷史古跡文星塔、風景優美的天馬山、馱山、石冠寺、觀音峽等奇特的自然景觀實屬旅遊休閑的理想去處。
  教育事業蒸蒸日上。現有省級高完中二所,職業高級中學一所,私立中英文學校一所,小學七所,幼兒教育設施星羅棋布,在校學生2萬多人。
四川省樂山市沙灣區太平鎮
  區位概況
  該鎮幅員面積55.9平方公裏,是沙灣區河東開發的核心和重要的工業基地。海拔高度444米。
  截止2003年底,該鎮現有人口19381人6156戶,黨員629名,下轄16個行政村107個村民小組和1個社地理位置區居委會。2002年至2003年,先後榮獲“四川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鎮”、“樂山市小康鎮”、“四川省小城鎮建設試點鎮”、“樂山市科普示範鄉鎮”、“四川省文化先進鄉鎮”等殊榮。
  自然資源
  該鎮位於沙灣區大渡河東岸,背靠玉臺山,有300多年的歷史文化遺産,地形以平壩和丘陵為主,礦産資源豐富,以煤、石灰石、石英砂為主,其中煤炭儲量達1200餘萬噸(2003年數據)。
  基礎設施
  該鎮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截止2005年,該鎮有長17公裏的沙踏路穿境而過,有11萬伏變電站一個,年供水146萬噸的自來水廠一個和2個加油站,按照功能完善、實施配套的要求完善了占地14萬平方米的舊城改造規劃(共分四期),目前已實施完舊城改選第一期開發。孫壩村社會主義新農村正在建設之中。
  産業經濟
  該鎮主要來源是養殖業和農業。截止2003年底在該鎮有大型的良種豬場6個及存欄6萬衹的蛋雞養殖場6個;發展種兔1500衹,商品兔2萬衹;該鎮枇杷園70畝;肖店村柑橘基地500畝;稻麥村脆紅李70畝;在羅一村、天順井村、付塘村建成了400畝花椒生産基地;在杜傢橋村、馬鬍梗村、楊村壩村建起了450畝蠶桑基地;2003年在該鎮6個村建起了100畝稻田蘑菇種植基地、太平豆腐幹讓人回味無窮
  社會事業
  該鎮政府,廣開就業門路,多渠道新增就業,積極轉移農村勞動力,嚴格勞動執法協調勞務糾紛;環保工作落到實處,環保意識深入人心;堅决實行用地保護和審批制度,做好各類重點工程徵地協調工作;適應新形勢下計生工作要求,做好各類扶工作。
  旅遊景點
  該鎮旅遊資源豐富,有占地200多畝的桫欏溝、千姿百態的老碼頭溶洞、環境優美的月耳壩經果林、三佛寺上深遂壯觀的蛟竜溝讓人流連忘返。
四川省資中縣太平鎮
  太平鎮位於資中縣東部,鎮人民政府駐太平場,距資中縣城24公裏o 1992年撤鄉建鎮。面積56平方公裏,人口4.3萬,其中城鎮人口3000餘人,有壯族、苗族、土傢族等。轄24村,1居委會。地屬淺丘,有雞關石河、七一水庫、長山水庫等。産稻穀、小麥、玉米、紅苕、花生、海椒、水蜜桃等;畜禽以生豬為主。1998年國民生産總值13566萬元,工農業總值10054萬元,有磚廠、預製廠、酒廠和中學、小學、衛生院。場鎮有剿匪烈士墓碑。汽車能通內江、資中、安嶽,交通十分便利。
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太平鎮
  太平鎮位於孔孟之鄉鄒城市西部,濟寧市組群結構大都市中心地帶,是國傢計委確定的內河港口特色産業型小城鎮,是山東省政府確定的首批中心鎮。
  近年來,太平鎮大力實施“大開放、大招商、大發展”戰略,農業初步形成了蔬菜、草莓、花卉、中草藥特色産業格局,工業經濟形成了機械、化工、電力、五金、鋼鐵、新型建材等8大支柱産業,裏能工業園占地面積20平方公裏,能源優勢明顯,電熱資源優勢特殊,已有大型工業企業19傢,形成了70萬千萬的火電裝機容量,120萬噸的原煤,20萬噸水泥,5萬噸電子玻璃纖維,兩億塊粉煤灰、煤矸石燒結磚的生産能力,總計資産近100億元。
雲南省昆明市安寧市太平鎮
  【自然概況】 太平鎮位於安寧市東北郊,距安寧12千米,距昆明21千米,地處東經102度31分,北緯24度56分50秒,屬丘陵地區,總面積85平方公裏,海拔1850—2418米。東北與西山區團结鎮和碧雞鎮接壤,南部與西山區海口鎮相鄰,西部與連然鎮毗連。全鎮下轄5個村民委員會,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32個自然村。2005年末,全鎮總人口16960人,其中:農業人口9500人,占總人口數的56%,非農業人口7460人,占總人口數的44%;男性8570人,占總人口數的50.5%,女性8390人,占總人口數的49.5%;少數民族人口5022人,占總人口數的29.6%。世居民族主要有漢族和白族,漢族人口11938人,白族人口4172人。農村勞動力資源總數6772人,其中從事農林牧漁的人口3 354人。耕地面積317105公頃,其中:水田面積257.457公頃、旱地面積44.101公頃。
  【經濟發展概況】 2005年,太平鎮工農業總産值36774萬元,增長率為20.1%,其中工業總産值30 657萬元,增長23.8%,農業生産總值達6117萬元,增長6.9%,農民人均純收入3785元,增長8%。2005年全鎮財稅總收入完成1674萬元,完成年度預算數1504萬元的111.3%,其中:上劃中央兩稅完成726萬元,一般預算收入完成948萬元。全鎮財政收入保持兩位數穩定、快速增長勢頭,創造了太平有史以來收入最高,增長速度最快的工作局面。全鎮經濟總收入完成79661萬元,比上年增長17%。
  【農業及農村工作】 2005年,太平鎮全年糧食總産量2511噸,其中小春總産量462噸,大春1939噸,小春平均單産190.9千克/畝,大春平均單産573.3千克/畝。2005年畜牧業産值3935萬元,比2004年的2088萬元增長88.4%。2005年末生豬存欄8880頭,全年肥豬出欄14255頭,傢禽出欄82156衹,肉牛出欄349頭,肉羊出欄6512衹,肉類總産1625142噸,奶類産量56.8噸,禽蛋産量53.32噸,水産品産量37.86噸。組織完成5次專項動物免疫接種工作,共免疫各種畜禽31 056頭(),成立了塘房村養豬協會,塘房村養殖小區初具規模,促進了畜牧業健康發展。繼續堅持以緑化苗木、草坪等為主導産業推進農村産業結構調整,全年共完成産業結構調整種植面積10935畝,其中:草坪種植4150畝,緑化苗木1985畝,蔬菜種植4500畝,鮮銷豌豆1000畝。緑化苗木、草坪、蔬菜等銷售收入為農戶贏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加強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共轉移農村勞動力344人。
  【林業工作】2005年,太平鎮重視森林防火工作,進一步完善了森林防火工作運行管理機製,強化了火源管理,全力維護了森林資源的防火安全,全鎮全年未發生大的森林火災。認真落實了2010畝,退耕還林2644畝人工造林的撫育管護工作,按時完成250畝植樹任務,及時查處山火案4起、亂砍濫伐案4起。全面開展有償出讓荒山26 998.684畝林地清理工作。組織完成商品林試點采伐4戶共233.3畝,蓄積1093立方米。全鎮林業工作任務落實,成效明顯。
  【水利·電力】2005年,太平鎮全鎮水庫壩塘60件,總庫容502.3萬立方米,其中小(一)型水庫1座,小(二)型水庫13座,小壩塘46座。2005年順利完成總投資220萬元的馬村楊柳塘水庫新建工程,按計劃完成市列第二期3個村小組人畜飲水工程,第三期13個村小組人畜飲水工程順利啓動建設。全鎮纍计完成水毀、歲修工程23件,改善灌溉面積250畝,完成蓄水389萬立方米。
  【交通·郵電】太平鎮交通十分便利,全鎮32個村民小組都通了公路。安石一級公路和成昆鐵路穿境而過,其中:安石一級公路過境段9千米,在鎮境內建立交橋4座;成昆綫讀書鋪火車站在鎮境內。鎮內主要公路幹道有安石公路、太平集鎮至玉竜灣的鎮級公路、太平到册峨13千米的鄉級公路、太平集鎮至紅星農場的鄉級公路,鎮境內公路總里程53千米。總投資180萬元的老峨山村鎮道路工程進入路面修建階段,昆安高速公路徵地拆遷等工作進展順利,共完成233戶房屋拆遷和747.8畝徵地工作。全鎮郵政營業額為16.6萬元。
  【鄉鎮企業及商飲業】2005年,太平鎮鄉鎮企業發展到700個,從業人員4749人。鄉鎮企業增加值完成12598萬元,完成目標數12300萬元的102.4%,同比增長16.3%;營業收入纍计完成58663萬元,完成目標數63 500萬元的92.3%,同比增長6.3%;實交稅金纍计完成917萬元,完成目標數900萬元的101.1%,同比增長118%。2005年,太平鎮有商業網點265個,從業人員420人;飲食業網點69個,從業人員138人。鎮境內有太平集鎮、橋鋼、讀書鋪、安化、省建九公司等集貿市場,集市貿易成交額約為250萬元左右。
廣東省廣州市從化縣太平鎮
  太平鎮從化縣轄鎮。在縣境最南部。據說北 宋初趙匡胤派兵南下,平定嶺南至此,從此太平無事,故名。1950年屬第三區,1958年成立 太平公社,1983年改區,1986年建鎮。
  太平鎮位於廣州市北郊,是從化市的南大門,總面積210.329平方公裏,總人口86519人,轄33個行政村和3個居委會。太平鎮區位優勢得天獨厚,105國道和省道118綫貫穿南北西東,西距京珠高速公路出入口3公裏、白雲國際機場15公裏,南距北二環高速公路入口22公裏,轄區內,國道、省道和村道構成太平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北回歸綫從鎮腹劃過,四季如春的亞熱帶雨林氣候,水量豐沛的流溪河倚鎮流過,是廣州市重要的飲用水源和城市後花園。
  2000年1月18日,太平鎮被國務院列為國傢級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2002年6月又被廣東省、廣州市定為重點發展的中心城鎮。
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江州太平鎮
  太平鎮位於崇左市江州區的本南部,地處亞熱帶,年平均氣溫在22度左右,屬丘山區,居住着壯、回、苗、侗等9個少數民族,是崇左市委、市政府及江州區所在地。全鎮面積722平方公裏,耕地面積77400.5畝,其中水田7399畝。總人口7.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5854人,非農業人口38628人。現下轄13個村委會、6個社區居委會、124個村民小組及34個居民小組。 農業主種甘蔗、玉米、水稻,次為黃黑豆、花生、木薯、紅薯等。土特産有卜寨石碑、石槽、石磨等。
廣東省雲浮市羅定市太平鎮
  太平鎮位於羅定市南部,南靠信宜市,距羅定市區37千米。轄16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94.5平方千米,人口61799人。 
  全鎮有耕地2.9萬畝,山地6.7萬畝。主要街道有5條,長8公裏。國道324綫距鎮區30公裏,鎮內有長途客運班車直達廣州、深圳、珠海、中山等地,鎮至村委會公路已全部實現硬底化。通迅便捷,全鎮有程控電話6011門,移動緇?020戶,光纖電視3003戶,可收看到25套有綫電視節目,有自來水廠1間,日供水能力8000噸。
  太平鎮工業立足本地資源優勢,以市場為導嚮,打開山門,外引內聯。目前,全鎮擁有各類企業59傢,其中較大的企業有宏寶水泥廠、生物化工廠、華寶絲綢有限公司、南盛電子廠等。
  2007年實現工農業總産值2.9億元,比增10.8%;稅收入庫800萬元,比去年增加200萬元。目前,鎮內有工業村1個,占地300畝,此外,還有正在開發的大汶塘工業區,占地面積1000畝。農民人均純收入4708元,比增7.5%。太平鎮氣候溫和,物産豐富,是羅定市的重點糧産區和水果、蠶桑産區,盛産水稻、蠶桑等經濟作物,竜眼、荔枝、芒果等土特産久負盛名,現有水果1.3萬畝,蠶桑8500畝。同時,也是羅定市最大的涼亭土雞生産基地,年飼養量達120萬衹。
  全鎮有中學2所,小學21所,共有小學生6800多人,教職工500多人。鎮內有影劇院1間。村級文化室17個,有醫院1所,衛生室、醫療站20間,兒童計劃免疫保健所1間,計劃生育服務所1間,環境衛生管理站1間。
  境內有瀧州城遺址、南門洞戰國墓等多處文物遺址,對研究嶺南青銅時代的歷史有着重要價值。此外,還有大邏營兵防遺址、馬槽壩遺址、竜塘、引太陂頭以及太平湖、塔石山公園等一批人文、自然景觀。
廣東省清新縣太平鎮
  太平鎮位於清新縣的西南部,明嘉靖元 年(1522)原連塘圩因地殼下沉,商戶遷往今址建圩名太平,寓意“平安太平”。鎮因圩名。 1960年置太平公社,1986年建鎮。
  該鎮 東鄰太和鎮,南接山塘鎮,西連三坑鎮,北靠竜頸鎮,距廣州僅80公裏,總面積207.5平方公裏,耕地32178畝,其中水田26766畝,林業用地13.2萬畝,管轄22個村民委員會,1個居民委員會,總人口62373人,外來人口近3萬人。05年全鎮實現生産總值22.9億元,比增117%,其中規模以上14.6億元,增長163%,農業總産值2.7億元,比增11.6%,農村人均純收入4006元,比增9%。05年獲“廣東省文明鎮”稱號。
廣東省始興縣太平鎮
  基本概況
  太平鎮是始興縣城所在地,是始興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處墨江下遊,位於始興縣小平原北面,東經114°03’55”,北緯24°58’12”,東與頓崗鎮相連,南與墨江一河之隔的城南鎮想望,西與江口鎮毗鄰,北連接馬市鎮。
  自然狀況
  地勢平坦,氣候溫和,屬亞熱帶季風型氣候區,年平均溫度19.6℃,平均年降雨太平鎮墨江平湖量為1468毫米。鎮內有豐富的水力資源和森林資源 ,全鎮土地總面積170多平方公裏,其中山林面積18萬畝。轄16個村4個社區居委會,全鎮總人口5.7萬人。2000年通過了省農村小康達標驗收,是省府確定的268個中心城鎮之一。
  歷史沿革
  太平鎮是座古鎮,建製於宋朝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郡守黃邵遷至陳坊(今縣城範圍),元朝元貞元年(公元1295年),遷治於縣東北陸源(今陸源井下李屋),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復遷陳坊為縣治。
  明朝天順四年(公元1460年)開始構築土城,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築石磚城。清朝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墨江河道改經羅所,此處日漸成一大壩地,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建回竜圩,與縣中心壩相對,為繁榮太平,遂約定俗成太平圩。1929年,為適應縣城的政區管理改為太平鎮
  1949年9月解放後,屬城關人民政府,1953年5月成立太平鎮人民政府,1958年2月改為太平鎮人民委員會。9月屬衛星人民公社,12月始興並入南雄縣,屬南雄縣之一鎮,1960年10月恢復始興縣建製,太平鎮改稱為城鎮人民公社,1966年10月改為紅旗鎮人民公社,1981年4月復名太平鎮人民政府,1989年3月與城郊鄉合併為太平鎮人民政府。總面積104平方公裏,城區面積3.5平方公裏,主要街道有25條,總長7.34公裏。
  行政區劃
  行政區轄瑤村,沙水,烏石,白石坪斜潭,城郊,城北,獅石下,東湖坪,羅圍,湞江,新屋場,東郊,教場下,石俚壩等15個村委會,141個經濟社,一個居民委員會,全鎮有4482戶,總人口17108人,其中農業人口15875人。
  經濟狀況
  2006年,全鎮工業農業總産值達1.68億元,農村人均純收入3600.5元。
  旅遊發展
  旅遊業蓬勃發展。東湖坪客傢民俗文化村全面展示了始興客傢人200多年的歷史文化,每年吸引了大量海內外旅客前來觀光考察,成為粵北旅遊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羅圍漢代古城堡以其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專傢、學者。
  名勝古跡有漢代古城堡遺址,在太平鎮羅圍村,1989年6月被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點。還有現位於始興中學內的大成殿;墨江藝苑古跡,天子地石書房,丹鳳山公園等。
黑竜江省集賢縣太平鎮
  太平鎮是集賢縣合併鄉鎮後的八個鄉鎮之一,是集賢縣與佳木斯接壤的最西部鄉鎮。距離縣城45公裏,佳市42公裏。全鎮共有17個行政村(包括9個自然村屯),總面積153.7平方公裏,耕地面積130,796畝。戶數5593戶,人口20625人,其中農業戶5284戶,19633口人。太平鎮一帶,中華民國時期,屬樺川縣興粒區,稱太平鎮。東北淪陷後期,設太平鎮村。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設置太平區,後改為第七區。1956年3月,劃歸集賢縣管轄,分設太平、東勝兩個鄉。1958年秋,將兩個鄉合併成立太平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太平鄉。1988年8月,改設太平鎮
  太平鎮轄境南部屬低山丘陵地,北部為平原區。地勢南高北低,南部屬半山區,東部和中部屬半丘陵地,北部為平原地,境內有季節河一條,發源於廟嶺,位於太平鎮東一公裏處,流程16、5公裏,有衛星水庫存一處,匯水面積為150000平方米,太平鎮是典型的人多地少鄉鎮,近年來從鎮情出發,不斷探索、不斷調整經濟結構,大豆、烤煙、畜牧已成為強鎮富民的三大支柱産業。
  230521104 太平鎮
  230521104001 永發社區
  230521104201 太平村
  230521104202 太興村
  230521104203 太增村
  230521104204 太山村
  230521104205 太安村
  230521104206 太輝村
  230521104207 太閤村
  230521104208 太忠村
  230521104209 太恆村
  230521104210 太洪村
  230521104211 太玉村
  230521104212 太林村
  230521104213 太岩村
  230521104214 太陽村
  230521104215 太利村
  230521104216 太榮村
  230521104217 太發村
廣東省湛江市麻章區太平鎮
  麻章區太平鎮位於湛江市西南部,西北部與遂溪縣城接壤,西南部與雷州市毗鄰,距離市區36公裏,境內有粵海鐵路、黃企綫(省道)通過,是湛江通往海南省的捷徑,鎮通村硬底化道路已全部開通,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鎮轄21個村(居)委會、93個自然村,全鎮總面積125平方公裏,鎮區面積4平方公裏,總人口8.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8.2萬人。該鎮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地區,常年氣溫22.8℃—23.4℃,太陽光照年時數為1500—1900小時,雨量充足。現有耕地面積4.2萬畝,林地2.5萬畝,是一個農業大鎮。
湖北省棗陽市太平鎮
  太平鎮是一個具有千年歷史的古鎮,其地理位置位於東經112°45′北緯32°17′,北與河南省唐河縣、桐柏縣交界,是鄂北重點門戶。全鎮係丘陵地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自然、地理條件好,地下水資源豐富,氣候適宜多種農作物生産。農業生産主要有小麥、水稻、棉花、玉米、油菜、花生、紅薯、芝麻、大豆、水果等,地方資源主要有黃粘土、礬石、大理石、耐火石、滑石等。全鎮版土面積252平方公裏,轄7個小集鎮,63個行政村,2個街道居委會,總人口10.6萬人,鎮規劃區面積2.5平方公裏,常住人口2.0萬人。太平鎮先後被確定為省際重點邊界口子鎮、國傢重點鎮。境內的唐梓山風景旅遊區被確定為“湖北省級旅遊定點單位”和襄樊市“道教文化聖地”。
  近幾年來,太平鎮搶抓重點鎮建設的政策機遇,堅持以人為本,走以農穩鎮、以城興鎮、以商富鎮、工業強鎮之路。大力實施城鎮帶動戰略,城鎮建設與發展形成區域特色。
廣西壯族自治區武鳴縣太平鎮
  太平鎮位於縣境東南部,南與邕寧縣毗連,東與賓陽縣交界,1994年12月由鄉改為鎮建製。鎮人民政府設在林圩,距縣城18公裏。全鎮轄8個村民委員會,1個社區,160個村民小組,95個自然屯。2002年有8526戶,30790人,其中壯族占97%。鎮境屬丘陵地區,總面積237平方公裏,森林面積15萬畝,石山4.2萬畝,耕地面積68699.6畝,其中水田25571畝,旱地43128.6畝。礦産有錳礦、重晶石等。全鎮建有小型水庫18個,總有效庫容量480.7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2.4萬畝。2002年糧食總産量1585萬公斤,花生産量1444噸,甘蔗産量3.1萬噸,水果17705噸,木薯産量16588噸,蔬菜産量18512噸,西瓜産量9830噸;生豬飼養量9.3萬頭,出欄量5.52萬頭。2002年年末各項存款餘額5306萬元,其中居民儲蓄存款餘額4961萬元,年末各項貸款餘額4024萬元,其中農業貸款1974萬元。農業四稅完成120.3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79元。1996年、1997年被評為“南寧市十強鄉鎮”。
  全鎮擁有中學3所,小學9所,固定教學點15個,有教師269人,在校中學生1622人,小學生3019人。鎮有衛生院一所,醫生21人,病床14張,有敬老院一個屑呈諧?個,村村有衛生所,鄉村通公路,村村通程控電話,全鎮電話裝機量1800部。擁有大中型拖拉機188臺,小型拖拉機1126臺,客貨運汽車145輛。文物古跡有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建的葛陽文昌閣。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城縣太平鎮
  位於柳城縣東北部,南距柳州市56公裏,209國道綫南北貫穿境內11公裏,是柳州市到融水、融安、三江的必經之路,交通十分便利。全鎮總面積315平方公裏。全鎮123個自然屯,11049戶,2004年末人口總數46395萬人,其中農村人口44354萬人。2005年末人口總數46320萬人,其中農村人口44308萬人。1996年7月10日,太平被柳州市人民政府批準劃定為解放戰爭時期革命老區。
  全鎮耕地面積97940畝,其中水田46032畝,畲地51908畝,森林覆蓋率28.5%。地貌以丘陵為主,土地肥沃,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經濟作物有甘蔗、花生、水果等,養殖業主要發展豬、牛、山羊和養魚業。2004年,鎮財政收入186.5萬元,農業總産值1.94億元,鄉鎮企業營業總收入2.5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70元。2005年,鎮財政收入94.5萬元,農業總産值2.08億元,鄉鎮企業營業總收入1.1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90元。
  該鎮境內有豐富的旅遊資源,有融湖光山色為一體的安樂水庫,有洞趣幽然的號稱“亞洲第一水洞”的竜寨水岩,有“小灕江”之稱的金洞河,四十八弄自然景區,山峻水美,令人流連忘返,極具旅遊開發價值。
  交通、郵電事業迅速發展,村級公路總長355公裏,二級路為11公裏,2004年,全鎮電話單機達2480部。2005年,全鎮電話單機達2980部,通訊光纜的接入,移動通訊覆蓋率的完善與擴大,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鎮轄西岸、江頭、木界、上油、板料、山咀、長嶺、竜興、黃宜、近潭、楊梅、板貢、上火、太平14個村民委員會和太平社區民委員116個自然屯。全鎮有中學2所,中心校1所,小學14所。年內,先後建設長嶺、竜興、江頭、上油、西岸5所希望小學。太平衛生院擁有B超機、X光機等現代化的醫療設施和器械。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太平鎮
  【行政轄域】
  太平鎮地處延平區東南部,閩江東西兩岸,位於東經118°19′—118°31,北緯26°24′—26°35′之間,南與尤溪縣西濱鎮交界,北與南山鎮、赤門鄉接壤,東與巨口鄉、樟湖鎮相連,西與爐下鎮毗鄰。鎮政府駐地太平,距市區37公裏,距福州120公裏。總面積225.72平方公裏,有4577戶17358人(非農業989人)。居民為漢族,屬福州語係,除杉嶺、西後村通尤溪話外,其餘通福州話。轄太平、劉傢、南溪、杉嶺、西後、西山、楊厝、曾厝、儒羅、葫蘆山、嶽溪、際洋、九潭和九風14個村委會,1個社區居委會,62個自然村。有4597戶,總人口17381人,其中有7個庫區村和1個社區,淹沒農田3936.81畝,全鎮移民1673戶、8368人,是福建水口水電站庫區重點鄉鎮之一。太平鎮內機關、事業單位、中小學校、幼兒園、中心衛生院、信用社一應俱全。太平鎮黨委、政府是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全省文明村鎮、水口庫區移民建設先進單位、全區機關效能建設先進單位。
  【交通狀況】
  太平鎮交通便捷,境內316國道、外福鐵路縱貫,境外10公裏內有2個銀福高速公路互通口,閩江流經全鎮,江水流程達30公裏,有6個500噸客、貨輪停泊站;外福鐵路沿江而過,有茶洋、下過溪2個火車站,其中下過溪火車站為縣級火車站,設計年客運量10萬多人次,貨運60—80萬噸;316國道穿鎮而過,歷程20公裏,呈東南走嚮,貫穿太平鎮7個行政村,直接受益的有南溪村、劉傢村、太平村、太平社區、西山村、楊厝村、曾厝村,間接受益的有西後村、儒羅村行政村,共為3387戶、10558人提供了快速便捷的交通途徑。
  【歷史人文】
  太平裏三寨開基於唐末宋初,始建頭寨、中寨、劉傢寨,開跡為蔡氏、肖氏。明朝,鄭汝惠遷入太平,始有鄭氏宗族。明末崇禎年間,楊氏遷入太平。太平鄉成立於1984年9月,1992年12月30日撤鄉建鎮。
  【建築景觀】
  太平鎮歷史悠久,文物古跡衆多,目前鎮內仍有保存較為完好的古跡:一是劉傢蛟坑真君殿,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太平鎮劉傢村境內,316國道邊。真君殿始建於宋代,明、清等時期均有維修,殿內至今仍保存着較完善的宋代古建築,屬磚木結構,面積約1000平方米。二是太平白馬廟,位於太平村境內,始建於宋代,後重建於1989年,屬磚木結構,面積約600平方米。三是葫蘆山伏虎廟,位於太平鎮葫蘆山境內,現有一座清代遺存的古廟建築和一處元代摩崖石刻。為三開間、穿鬥式金形圓拱山墻的單體建築,至今發現的元代摩崖石刻有6個地點10多處,有石刻文字,也有石刻岩畫,一些以字畫組合的摩崖石刻,為該省首次發現。
  【氣候物産】
  太平鎮地處福建中北部,氣候宜人,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9.8℃,最高7月平均25.5℃,最低1月平均9. 1℃,全年≥10℃,積溫5870℃,無霜期324天,年降雨量1777毫米,常年主導風嚮為東北風。主要河流太平溪,源出大峰山,流經曾厝、楊厝、西山、長萬、埔頭、劉傢等地後註入閩江;閩江流經葫蘆山、儒羅、嶽溪、九潭、太平、劉傢、南溪等村。境內資源豐富,全鎮有林地面積18.72萬畝,森林覆蓋率73.4%,素有“南平緑色銀庫”之稱,林木總蓄積量89萬立方米,年供商品材1萬立方米以上,毛竹2.1萬餘畝,年可供商品竹3萬根。境內水域寬闊,水流平緩,是得天獨厚的淡水養殖場,水域面積達2.4萬畝,擁有庫灣21個,3200多畝的水域可供開發。林木、水産和礦産業的發展具有十分廣阔的前景。蘆薈、食用菌、玉米、西瓜、花生、蔬菜等經濟作物都具有較大生産規模,全鎮現有果樹面積9000畝,主要有雪柑、蘆柑、密柚、臍橙、密柚、水密桃、板慄、柚奈等,年産水果6000多噸,其中太平五鳳果場生産的果品被省技術監督局評為無公害果品。以生豬養殖為主的畜牧業快速發展,已成為延平區畜牧業大鎮和重鎮之一。至2004年12月,全鎮共有規模場320傢,生豬存欄數7萬頭,母豬存欄8000頭,年出欄商品豬10萬頭以上。本鎮區域內礦産資源十分豐富,種類繁多,品位好,含量高。主要有飾面用花崗岩礦、磁鐵礦、褐鐵礦、透輝石礦、高嶺土礦、鉀長石礦、蛇紋石礦、鉬礦、鋁鋅礦、白雲石礦、石英石礦等,集中分佈在葫蘆山、儒羅、西山、九潭、九風等村。飾面用花崗岩礦經國傢地質勘查部門探明,貯量近3億立方米,其放射性等各項指標均符合有關規定,現有20多傢礦山開採及加工企業,主要産品有銀灰白麻、碧緑春、世紀紅、芝麻黑、白蘭金花等,産品銷往全國各地。高嶺土礦探明含量290萬噸,磁鐵礦95萬噸,蛇紋石礦85萬噸,透輝石礦550萬噸,鋁鋅礦300萬噸,鉀長石礦50萬噸,白雲石礦30萬噸,褐鐵礦30萬噸,鉬礦還在勘查中。
  【經濟社會】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年來,太平鎮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走“立足庫區,促進增收;依托資源,發展特色;培植骨幹,推動工業”的工作思路,開拓進取、求真務實、紮實工作,太平鎮的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2006年全鎮工農業總産值完成5.4億元,其中工業總産值完成37437萬元,規模以上工業産值完成31371萬元,農業總産值完成17488萬元;財政收入完成740.56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達292萬元;合同利用外資15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00萬美元;山海協作註册資金完成730萬元,山海協作引資完成63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20元。
廣東省新興縣太平鎮
  太平鎮位於新興縣東南部,毗鄰開平、恩平、裏洞鎮、縣城,距廣州170 公裏。全鎮總面積158 平方公裏,其中:山地面積 16.8 萬畝,耕地面積4.4 萬畝,下轄17 個村委會,2 個居委會,共有125 條自然村,2004 年末總人口5.96 萬人。
  太平鎮氣候溫和,環境優美,自然資源、礦産資源豐富,有“青梅之鄉”,“魚米之鄉”和“涼果王國”的美稱。該鎮是廣東省主要的青梅生産基地和涼果加工基地,是青梅“一鄉一品”種植基地,同時,也是新興縣四大糧産區之一。太平鎮礦産資源豐富,有鉀長石、石英石、鈾、鋅等 20 多種,其中石英石礦為露天礦,已探明儲量 2000萬立方米,二氧化硅( Sio2 )含量達99.9% 。水電資源豐富,全鎮可開發水電資源達 7000 千瓦,目前,該鎮有小水電站15 座,總裝機容量 6250 千瓦,年發電量2800 多萬度。另外建有 35 千伏和10 千伏變電站兩座。太平鎮旅遊資源豐富,有新興八景之“水源香雪”、“蕉山紅陵”、有新興最早的古寺“岱山寺”、環境優美的“三寶寺”、有新興縣第一屆人民政府舊址,有新興第二大水庫共成水庫,庫區環境優美,是遊人的好去處。
  太平鎮確立“農業穩鎮、工業立鎮、旅遊旺鎮”發展思路,在農業方面,該鎮以發展優質水稻、蔬菜種植、花卉種植和青梅生産為主。全鎮“兩優”水稻種植面積4.1 萬畝;蔬菜種植面積2.6 萬畝,其中無公害蔬菜種植面積500 畝;花卉種植面積0.2 萬畝;青梅種植面積2.9 萬,投産面積1.45 萬畝,年産量5400 多噸。工業方面,該鎮形成“涼果加工、製傘業、不銹鋼製品”三大支柱産業,全鎮共有民營企業56 傢,全年民營企業生産總值5.5 億元,占全鎮經濟的“ 半壁江山 ” 。
雲南省姚安縣太平鎮
  (一)自然概況。太平鄉位於姚安縣南部,東與牟定縣鳳屯鄉、本縣前場鎮接壤,南與南華縣竜川鎮毗鄰,西與本縣彌興鄉、官屯鄉交界,北與仁和鎮相連。蜻蛉河、南永公路由南嚮北穿境而過。國土總面積191.66平方公裏,是典型的山區鄉鎮。境內海拔最高2897米,最低1928米。氣候冷涼,年平均氣溫15.2℃,平均無霜期為230天,年均降雨量800毫米。自然環境較為惡劣。2004年末全鄉耕地總面積7916.14畝,其中水田3893.07畝,旱地4023.07畝。糧食作物主産玉米、水稻、蕎子、稗子。主要礦藏有金、銀、鉛、硫磺,但貯藏量都很小;富有小豆石、洗沙等建築材料。主要農特産品有大白蕓豆、山藥、百合、附子、野生菌;經濟林果有核桃、板慄、梨、花椒。植被較好,森林覆蓋率為37.6%。
  (二)行政區劃。全鄉轄太平、陳傢、老街、各苴、新民5個村民委員會,62個自然村、78個村民小組。
  (三)人口狀況:2004年末,全鄉有1940戶,總人口8483人,其中:農業人口8366人,總人口中男性4464人,女性4021人。少數民族7329人,占人口總數的86.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01‰。
  (三)基層黨組織。2004年末,全鄉設1個鄉黨委,9個黨支部,53個黨小組,黨員383名,其中少數民族黨員287名,女黨員51名。
  (四)教育現狀:全鄉有初級中學1所,村級完小5所,另有教學點16個。
  (五)經濟概況。2004年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達1761.69萬元,比2003年增183萬元,增長11%;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066.68元,比2003年增107.01元,增長11.15%;全鄉糧食總産量達259.06萬公斤,人均有糧300.98公斤;實現工農業總産值4251.94萬元,比2003年增935.87萬元,增長28.2%,其中:農業總産值2780.94萬元,增577.87萬元,增長26.2%;工業總産值1471萬元,增 192萬元,增長15%。鄉財政收入合計186.03萬元,全鄉財政支出合計215.67萬元。
重慶市墊江縣太平鎮
  太平鎮位於墊江縣城南,距縣城8公裏,距重慶主城區120公裏,幅員面積51.31平方公裏。渝萬、滬蓉高速公路縱橫交錯。旅遊資源獨特,礦産資源豐富,水電氣供應充足,通訊設施先進,區位優勢明顯。
  全鎮轄12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88個村居民小組,總人口4萬餘人。2005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産總值2.6億元,鄉鎮企業總産值1.85億元,財政總收入5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065元,納稅5萬元以上的“小巨人”企業15個。
  農業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生豬、蠶繭、牡丹、食用菌四大農業産業化初步形成。工業經濟發達,有榮中水泥、豐源磷肥廠、甲醇汽油為竜頭的企業40多傢。鎮內旅遊資源豐富,有牡丹近萬畝,盛産丹皮,被譽為“丹皮之鄉”。太平牡丹已納入重慶市100萬畝花卉苗木和100萬畝優質中藥材農業産業化工程。境內有國傢AA級旅遊區、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之稱的“墊江牡丹生態旅遊區”和重慶市級風景名勝區的明月山風景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靈山縣太平鎮
  太平鎮位於靈山縣西部,距縣城86公裏,與邕寧、橫縣鎮毗鄰。轄29個村委會,353個自然村和1個居委會,總人口98150人,其中農業95008人。面積282平方公裏,耕地面積4280公頃,其中水田面積2802公頃,糧食總産量44696噸。
  主要盛産荔枝、竜眼、檸檬、酸梅、沙梨、三華李等經濟作物。1999年,水果種植面積95467畝,産量13796噸,其中:荔枝竜眼種植面積分別為64929畝和7200畝。農業總産值13231萬元,實現國內生産總值16601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1.2%和11.2%,財政收入62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55元。
湖南省石門縣太平鎮
  太平鎮地處石門縣西北山區,距縣城96公裏,鎮域總面積360平方公裏,東抵子良鄉、三聖鄉,南抵維新鎮,西接國傢級自然保護區壺瓶山鎮,北靠湖北五峰土傢族自治縣漁洋關鎮,轄13個行政村,5個居委會,總人口3.2萬人。定型耕地面積2.58萬畝。全鎮境屬中低山區,最高海拔1400米,年平均氣溫16℃,年日照時數為1632.7小時,無霜期268天。進幾年來,太平鎮各項工作順利推進,經濟發展速度加快。全鎮國民生産總值達到15677萬元,人均生産總值5452元,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591元。農業産業化建設成效顯著。煙葉發展面積達到了5000畝,茶葉面積達到了5000畝,高山反季蔬菜發展面積達到了3000畝,以北山牧業為竜頭的養殖業已成規模發展,年出欄肉牛0.5萬餘頭、肉羊9萬餘衹、肉豬6萬餘頭。
黑竜江省哈爾濱市道裏區太平鎮
  太平鎮隸屬哈爾濱市道裏區管轄。位於哈爾濱市境西部,北瀕鬆花江,東以運糧河與新農鄉分界,南、西與雙城市接壤,距城區31公裏。
  太平鎮,以駐地太平莊命名。“太平莊”,寓“安康”之意。原屬雙城縣管轄。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屬雙城縣第六區管轄。1956年3月,設置太平鄉,1958年9月改稱太平人民公社。1979年因修建哈爾濱機場,劃歸哈爾濱市管轄,隸屬道裏區。1984年政社分開,改為太平鄉。1985年3月,改為太平鎮
  太平鎮地處鬆嫩平原東部,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全鎮總面積150.2平方公裏,有耕地11.33萬畝,是哈爾濱市主要的秋菜和奶牛生産基地,也是道裏區的重點産糧地區。1990年,秋菜總産量1090萬公斤;奶牛存欄2138頭,年産鮮奶650萬公斤,傢禽存欄30萬衹,年産鮮魚39.7萬公斤,牧業産值占農業總産值的59%。鎮、村工業主要産品有紅磚、暖氣片、玉米
  澱粉等,1992年鄉鎮企業總産值2897萬元。鎮內小區建設已全部實現“四化”(即房屋磚瓦化、公路兩側樓房化、外觀造型美觀化、鄉村道路砂石化)、“四通”(即上下水通、道路通、電力網通、電訊綫路通)的標準,被國傢建設部授予“村鎮建設先進鎮”。哈爾濱機場坐落在鎮區內,鬆花江黑魚汀碼頭距鎮政府駐地6公裏,交通方便。全鎮共轄太平、永和、先發、先進、鬆山、太安、立功、立新、先富、立業、立志、立權、前進、利民等14個村。1992年末全鎮總人口2.6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942人;滿族等少數民族人口3100人,占11.6%。鎮政府駐地太平莊。
  
  230102101 太平鎮
  230102101001 振興南居委會
  230102101002 振興北居委會
  230102101003 新區居委會
  230102101200 太平村
  230102101201 永和村
  230102101202 先發村
  230102101203 太安村
  230102101204 立功村
  230102101205 立權村
  230102101206 前進村
  230102101207 先富村
  230102101208 立業村
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太平鎮
  太平鎮,歷史悠久,早在北宋年間,《吳地記後集》載吳縣二十二都,太平即為其中之一。仰伏膏腴的土地,富饒的物産,太平自古享有“魚米之鄉”的美稱。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太平這一方水土,已成為投資者的沃土,創業者的傢園。199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費孝通為太平鎮揮筆寫下“太平盛世”四個大字。
  太平鎮位於蘇州北郊陽澄湖畔,距蘇州古城區10公裏,總面積36.47平方公裏,近3萬人口。與滬寧高速公路相交互通的蘇嘉杭高速公路南弱貫穿全鎮11余公裏,並在境內設有互通道口和服務區。便捷的交通,帶來了工業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快速發展。占地20平方公裏的相城經濟開發區太平工業園已正式啓動,其中太平鎮占地12平方公裏,園內規劃建設三縱七橫道路框架。鎮東陽澄湖畔、鎮北盛澤塘邊規劃為人居、商貿、旅遊區。目前,太平鎮正逐步嚮着最佳人居環境、最佳創業環境的生態花園式城鎮邁進。
廣西壯族自治區藤縣太平鎮
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太平镇
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太平镇
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太平镇
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太平镇
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太平镇
  藤縣太平鎮位於藤縣的北部,距縣城60公裏。國道321綫縱貫南北,係藤縣北部的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是梧州市最大的集市鎮,被自治區列為廣西十大鄉鎮之一。全鎮面積279平方公裏,轄20個村委、3個居委會,總人口9.4萬,其中城區常住人口3萬多人。
  全鎮耕地面積47941畝,為藤縣最大的西瓜、甘蔗産區之一。太平鎮特産豐富,大樓羅卜、江口荔枝、江口鹹酸菜。太平燒豬肉、太平豉油雞、太平豬花等為古今名優特産。在鎮東南5公裏處的太平石山,被列為廣西新八景之一。山上有10多種野生動物,峰巒疊翠,風光旖旎。
  太平鎮是容縣、平南縣和梧州市至桂林、柳州必經之地,地理條件優越,交通發達,同時又是桂東地區最大的農副産品集散地。2001年,在梧州市和縣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投資7000多萬元在太平建的太平農副産品批發市場。為桂東最大的農産品批發市場,備有大屏幕電腦信息,每天嚮農民發佈 全國各地農副産品價格。
  太平鎮以優越的地理條件,發達的交通,不斷拓寬農副産品流通渠道,發展農村經濟,已先後獲得自治區發展鄉鎮企業先進鄉鎮,藤縣首批“噸𠔌鄉鎮”,自治區農業廳係統發展水果生産先進單位等稱號。2001年該鎮財政收入918萬元,居全縣第二位。
陝西省涇陽縣太平鎮
  郵 編: 713707
  區 號: 0910
  太平鎮位於陝西省涇陽縣西南部。東臨高莊鎮,南接秦都區,西連禮泉縣,北隔涇河與涇幹鎮、中張鎮、橋底鎮相望。轄25個村委會:柳村、牛楊村、臨涇村、溝岸村、張閣村、東莊村、竹範村、西寨村、崔師村、西留村、廟店西村、廟店東村、魏村、太平堡村、寨頭村、石劉村、駱村、陳員村、張李村、孫傢堡村、程傢村、張村灣村、棗坪村、王李村、開堡村。人口3.05萬。
   太平鎮總面積56平方公裏,耕地面積4.8萬畝。該鎮屬暖溫帶大陸性半幹旱季風氣侯,四季冷熱、幹濕分明。是該縣“蔬菜基地”之一。年種植蔬菜過萬畝,主栽品種有黃瓜、西紅柿、西葫蘆、板椒、蘑菇、甘藍、大白菜等品種。
  太平鎮主導産業有果品、畜牧等。果品生産以梨棗、肉杏為主。面積6854畝,特別是太平肉杏以其色紅、肉厚、味酸甜等特點,獲楊凌農博會後稷奬。畜牧業以奶畜、籠養雞為主,奶牛存欄970頭,籠養雞存欄23.8萬衹。2002年全鎮國內生産總值1.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78元。
  太平鎮是該省知名的“一村一品”杏棗生産專業鄉鎮,每年舉辦了杏花攝影節,1.2萬畝杏花競相綻放,爭奇鬥豔,吸引百餘攝影愛好者和數千名遊客前來賞花踏青。
天津市大港區太平鎮
  太平鎮原名太平村鎮,1998年9月,經天津市民政局批準,更名為太平鎮太平鎮位於天津市的最南端,地處華北衝積平原,大港油田腹地,南鄰河北省黃驊市,東接本區港西街,北瀕大港水庫,西靠本區小王莊鎮。全鎮土地面積174.7平方公裏, 耕地面積49平方公裏。下轄22個自然村,19個行政村,總人口33999人,農業人口為31635人,占全區農業人口的三分之一。在鎮內,除漢族外,還有回族、蒙古族、滿族、朝鮮族和黎族5個少數民族。遠景二村建有清真寺,為信仰伊斯蘭教的群衆提供了宗教活動場所。
  自然資源:太平鎮地區係濱海衝積平原,呈三角形。地勢西高東低,多窪澱。西部海拔5.2米,東部海拔2.6米。地質構造良好,地質????鹼,屬大陸性季風氣候,主導風嚮為西南風,四季氣候變化明顯,鼕季寒冷乾燥,夏季炎熱多雨,春、秋季短促。全年平均氣溫13攝氏度,無霜期7個月。年降雨量520毫米左右,70%集中在夏季。
  太平鎮交通發達,現鎮域內主要公路有工農大道、太沙路、徐太路、遠太路、穿港路、港中路,港中路連接205國道,太沙路與大港油田幸福路相連,工農大道從鎮區西部通過,連接河北省黃驊市。太平鎮距天津國際機場65公裏,距天津港60公裏,距黃驊港50公裏,距天津市60公裏,大港區35公裏。
  太平鎮農民業餘文化生活和全民體育健身運動,在經濟不斷發展的同時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並得到國傢和市、區有關部門的認可。1994年,太平鎮分別被國傢文化部群文司命名為“書畫藝術之鄉”,被農業部、國傢體委、農民體協命名為“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兩個榮譽稱號。
  鎮內地産植物,自然草資源豐富,具備得天獨厚的種養殖條件。鼕棗種植和畜禽養殖成為全鎮農業生産的兩大基地。太平鎮農民有種棗的悠久歷史和豐富經驗。崔莊村是我國正宗的鼕棗産地 之一,大約在公元1560年,由崔莊劉氏傢族四位爺以長子文薪為首, 對鼕棗進行開發研究,歷經十幾年嫁接成功,到現在已有四百多年歷史。崔莊現有200-400年鼕棗樹156棵,是鼕棗唯一正宗産地,屬於具有天津地方特色的名、特、優稀有資源。
吉林省長春市雙陽區太平鎮
  代碼:220112100 郵編:130600
  面積326平方千米。人口45835人(2006年)。鎮政府駐田傢村十社。轄:小河子(五傢街)、小石(後石棚)、賀傢(腰半截溝)、樺木(小樺木林子)、沃土(腰蔡傢橋)、將軍(東夾)等。
  清朝時為禁墾圍場,鹹豐十開始開發,民國初年一部分歸雙陽縣第三區管轄,一部分歸雙陽縣第一區管轄。
湖南省寧遠縣太平鎮
湖南省宁远县太平镇
  太平鎮位於寧遠縣境東部,距縣城26公裏。東與郴州市嘉禾縣交界,南與藍山縣接壤、西與禾亭鎮、冷水鎮毗鄰、北與新田縣、保安鄉相連。鎮政府駐太平村、轄太平、排樓下、駱全、新坪下、老坪下、章傢、城盤嶺、五裏坪、塘頭嶺、王婆晚、洪洞、潘傢、夏千七、嶺頭源、灣田洞、老匡傢、石門頭、何八仕、神旺、李己、沙蠃塘、上下留、新塘下、梁武橋、留佳位、青草塘、九十四、上謝傢、下謝傢、水便、土橋頭、楊傢坪、毛坪頭、坪石頭、塘湘、李傢庫、上界頭、下界頭、清水嶺、竜眠洞、單傢、新白土、老白土、牛市坪、馬紮營、洞尾、西嶺頭、石門山、妙瑞井、嶺壁洞、塘前、新夏塘、老夏塘53個村。鎮沿用駐地名。原屬太平區,1995年撤區並鄉建鎮時由原太平鄉、嶺頭源鄉、下墜鄉、白土鄉合併而成。
  全鎮總面積161平方公裏,耕地2501.3公頃,13574戶,58856人。境內地形以中部太平及東面的嶺頭源地勢較高,緩緩嚮四周傾斜,以丘崗山地為主,無大的河流,歷史上以幹旱聞名。現有2個小(一)型水庫,17個小(二)型水庫,建有與湘南電網並網的變電站和72處電灌站,灌溉條件得到有效改善。寧遠—嘉禾公路穿境而過,鎮城區面積0.8平方公裏,5個主要集市年商品成交額達3000餘萬元。鎮經濟以農業為主,主産水稻、烤煙、花生、黃豆、辣椒,其中花生與辣椒的種植面積與産量在全縣占有重要位置。
  境內有興合膠板廠、九嶷辣椒醬廠、木器廠等。設有中學3所,完小4所,村小53所,醫療機構56個。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平果縣太平鎮
  太平鎮位於平果縣西部偏西,東與海城鄉相連,西與果化鎮相連,北與田東思林鎮真良村接合,距縣城22公裏,交通便利。全鎮面積434平方公裏,耕地面積50366畝,全鎮轄區有20個村委會,238個自然屯,458個村民小組,總戶數14823戶70696人。
  幾年來,鎮黨委、政府認真貫徹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農業增産,農民增收,財政增長”在大目標,突出抓好農業産業結構的調整,科技創新,擴大對外開放和非公有經濟的發展,確保全鎮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在調整農業産為結構方面,2007年全鎮水果種植面積達9700畝,甘蔗種植面積15000畝,成為太平鎮經濟快速發展的支柱産業。其次,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和交通運輸業、飲食業、商業貿易、建築業等第三産業,同時,加大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力度,在完善優惠政策,做好服務方面下功夫,非公有製經濟實現快速發展,目前全鎮共引進域外投資項目3個,引進資金60多萬元,建成了袍烈養豬示範基地,太平綜合場種桑養蠶示範基地等。
河南省南陽市西峽縣太平鎮
  太平鎮位於西峽縣北部山區、中原最高峰——犄角尖(海拔2212.5米)腳下、八百裏伏牛山主脈——老界嶺腹地。巍峨高大的老界嶺山係成為一條劃分南北氣候、生物地理群落、長(江)黃(河)流域的自然分界綫。太平鎮鄉域面積198平方公裏,轄11個行政村,77個村民小組,9000人。年均氣溫12.5度(比雞公山避暑勝地低7.5度)年降雨量840mm,森林覆蓋率95%以上。
  太平鎮氣候獨特,物産豐富,遍地是寶。境內“一山有四季,十裏不同天”,獨有的清爽濕潤小氣候孕育了4195種動植物,有恐竜時代的古生動植物60多種,珍貴中藥材1200多種,動物1316種有産量和質量穩居全國第一的中藥瑰寶——山茱萸,價比黃金的稀有名貴中藥材——石斛,中藥極品天麻,以及高品位高儲量的鉬礦、鐵礦、瑩石、石英、銅礦等礦藏。素有“生物基因庫”和“天然中藥庫”之稱。是避暑度假、觀光旅遊和科考的理想園地。
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太平鎮
  太平鎮位於泗洪縣城東35.20公裏處。東臨成子湖,北界集鎮接壤,西南部和南部分別與洪澤農場及竜集鎮隔河相望。總面積72.5平方公裏,耕地面積3617.6公頃,水域2000 公頃,湖岸綫達10.2公裏。所轄15個行政村,其中含3個居委會,2個養殖場,共7100戶,總人口32000人。
  建國前,鄉境先後屬泗陽、泗縣兩縣管轄,1941年隨着淮北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創建,成立大平鄉,時屬淮北泗陽縣,1949年淚泗洪縣成立後,劃歸泗洪縣轄,1958年與竜集合併為竜集人民公社,1962年分開,於2000年8月撤鄉設鎮。
No. 37
  鎮政府駐鎮區,人口2.37萬人,面積106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居委會:鎮區;14個村委會:新村、仙水、興隆、東五、擁軍、太平、張傢、常傢、杜傢、黃金、西五、八間、孫傢、賈傢。
黑竜江省哈爾濱市道裏區
  哈爾濱市道裏區的太平鎮內,擁有黑竜江省唯一一傢國際飛機場“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現如今正建設“韓國商業園開發區”,“哈大齊”工業走廊的起步區。韓國今年在太平鎮投資5億美元建設集商業、工業、信息産業、農業、高薪技術産業、旅遊園區、IT産業、汽車城。交通非常便利,南北兩條公路,一條高速公路。極具發展前景。現誠嚮社會招商,發包土地。歡迎共同開發,土地可租賃或合作開發,政策開放。
黑竜江省雙鴨山市集賢縣
  太平鎮是集賢縣合併鄉鎮後的八個鄉鎮之一,是集賢縣與佳木斯接壤的最西部鄉鎮。距離縣城45公裏,佳市42公裏。全鎮共有17個行政村(包括9個自然村屯),總面積153.7平方公裏,耕地面積130,796畝。戶數5593戶,人口20625人,其中農業戶5284戶,19633口人。地勢南高北低,南部屬半山區,東部和中部屬半丘陵地,北部為平原地,境內有季節河一條,發源於廟嶺,位於太平鎮東一公裏處,流程16、5公裏,有衛星水庫存一處,匯水面積為150000平方米,太平鎮是典型的人多地少鄉鎮,近年來從鎮情出發,不斷探索、不斷調整經濟結構,大豆、烤煙、畜牧已成為強鎮富民的三大支柱産業。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來,太平鎮的經濟建設取得了較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也取得了很大進步,全鎮人口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顯提高,尤其是廣大農民群衆生活得到了明顯改善,50%以上的住房實現了磚瓦化,每百戶擁有電視機110餘部,電話62部,全鎮有21個自然村通上了自來水。鎮黨委、政府一班人緊緊圍繞在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大刀闊斧對我鎮經濟結構進行調整,在突出發展以種植業為主的前提下,大力發展畜牧業,調整種植業結構,以發展經濟作物和勞動力轉移為重點,提高非農收入。到目前,太平鎮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為66,000畝,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已達50,000畝。蔬菜、飼草的種植面積10,000畝。為提高單位面積産值,政府在加大科技力量的投入的同時,對糧食作物大力發展優勢品種,以高油大豆品種墾鑒7,合豐41為重點,種植面積達5000畝以上。玉米的發展以高角質、硬粒型玉米和青貯飼料玉米為主。糧食作物專用品種率已達到80%以上。
  太平鎮黨委、政府根據本鎮很難快速發展第二、三産業來提高農民收入的實際情況。因地製宜,結合本鎮實際情況,以加大畜牧業發展和勞務輸出作為提高農民收入的主要手段。鎮黨委、政府在全鎮規劃出7個畜牧業發展小區,按照"大規模、小群體"的發展思路,通過大戶示範帶動和分散飼養的辦法,全力發展養殖業,目前已形成了於波、邵術海、徐亦東等全縣知名的養殖大戶,全鎮實現年出欄生豬11,000頭,羊6000衹,黃牛3500頭,傢禽15萬衹的養殖規模。
  近幾年來,太平鎮每年都有2000多人到周邊市縣或外地打工、經商,有近十萬人次利用農閑時間打零工,把農閑變農忙,改善收入結構,提高非農收入比重,年可增收600萬元左右,人均增收400多元。尤其是太林村在支部書記陳洪章的帶領下,集體到紅河農場、俄羅斯等地承包土地,搞勞動力轉移,實現了藉雞生蛋,增加集體經濟實力的目標,為全鎮經濟發展樹立了典型,為全鎮農民致富開了先路。
  在我們看到好的發展方向的同時,也應看到製約太平鎮目前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地處偏遠,太平鎮是目前距縣城最遠的一個鄉鎮,是製約我鎮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對我鎮招商引資工作帶來一定的阻礙。鎮黨委、政府正大力尋求多種途徑,彌補這一因素給我鎮經濟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為我鎮經濟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環境。
吉林省長春市雙陽區 Shuangyang District, Changchun City, Jilin Province
  太平鎮位於吉林省長春市雙陽區南部,距中心城區14.5公裏,幅員面積326平方公裏,有耕地10297公頃,其中:旱田面積8997公頃,水田面積1100公頃,總人口45627人。下轄22個行政村,209個村民小組,屬典型的五山一水四分田的半山區,林地面積12000多公頃,森林覆蓋率31%。2003年被批準為吉林省省級生態試點鎮,2005年被長春市政府命名為山野菜特産之鄉。
遼寧省盤錦市盤山縣
  太平鎮地處盤錦市西北部, 轄21個企事業單位、30個摧搖 距市區6公裏。轄區面積.以平方公裏.有13個行政村.總人口25萬人。境內有305國道、溝海鐵路、 京瀋高速公路(盤錦境內唯一大出口設在該鎮)等交 魚、蟹立體種養、棚菜生産為主,並有63傢鎮辦企 叉穿過, 地域繁華,交通便利.盤山縣新縣城正在這單建設、全鎮以有機稻、 全鎮實現社會總産值8名7億元,年人均收人5 200元。多年來,太平鎖在市、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努 ,堅决執行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製定了由傳統農業嚮現代農業轉移,由以種地為主嚮做工為主 由農民嚮市民轉移的奮鬥目標,加快了全面建設寬裕型小康鎮、構建和諧太平的步伐氣被國傢農業部、 農墾總局確定為農業現代化建設示範區、科教興農與可持續發展綜合示範縣(鎮)、無公害農産品示範基地。曾先後獲得全國農村 f瀏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群衆體育先進單位、全國植樹造林百佳鄉(鎮)、遼寧省先進基層黨委、遼寧省發展農村經濟先 、省、市各種殊榮50多項。2005年被國傢評為全國文明鎮.
天津市天津市大港區
  太平鎮原名太平村鎮,1998年9月,經天津市民政局批準,更名為太平鎮太平鎮位於天津市的最南端,地處華北衝積平原,大港油田腹地,南鄰河北省黃驊市,東接本區港西街,北瀕大港水庫,西靠本區小王莊鎮。全鎮土地面積174.7平方公裏, 耕地面積49平方公裏。下轄22個自然村,19個行政村,總人口33999人,農業人口為31635人,占全區農業人口的三分之一。在鎮內,除漢族外,還有回族、蒙古族、滿族、朝鮮族和黎族5個少數民族。遠景二村建有清真寺,為信仰伊斯蘭教的群衆提供了宗教活動場所。
  自然資源:太平鎮地區係濱海衝積平原,呈三角形。地勢西高東低,多窪澱。西部海拔5.2米,東部海拔2.6米。地質構造良好,地質????鹼,屬大陸性季風氣候,主導風嚮為西南風,四季氣候變化明顯,鼕季寒冷乾燥,夏季炎熱多雨,春、秋季短促。全年平均氣溫13攝氏度,無霜期7個月。年降雨量520毫米左右,70%集中在夏季。
  太平鎮交通發達,現鎮域內主要公路有工農大道、太沙路、徐太路、遠太路、穿港路、港中路,港中路連接205國道,太沙路與大港油田幸福路相連,工農大道從鎮區西部通過,連接河北省黃驊市。太平鎮距天津國際機場65公裏,距天津港60公裏,距黃驊港50公裏,距天津市60公裏,大港區35公裏。
  能源豐富是該鎮得天獨厚的條件,轄區內有華北電力局擴建的22萬伏變電站一座,有8條輸出電路。郭莊子村兩座3.5萬伏變電站,鎮區一座4.5萬伏變電站為全鎮工農業生産提供了豐富的電力資源。三分之一的村莊與大港油田有直接的聯繫,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資源優勢促進了全鎮企業的發展,也為投資者提供了良好的地理環境和經營範圍。
  太平鎮農民業餘文化生活和全民體育健身運動,在經濟不斷發展的同時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並得到國傢和市、區有關部門的認可。1994年,太平鎮分別被國傢文化部群文司命名為“書畫藝術之鄉”,被農業部、國傢體委、農民體協命名為“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兩個榮譽稱號。
  鎮內地産植物,自然草資源豐富,具備得天獨厚的種養殖條件。鼕棗種植和畜禽養殖成為全鎮農業生産的兩大基地。太平鎮農民有種棗的悠久歷史和豐富經驗。崔莊村是我國正宗的鼕棗産地 之一,大約在公元1560年,由崔莊劉氏傢族四位爺以長子文薪為首, 對鼕棗進行開發研究,歷經十幾年嫁接成功,到現在已有四百多年歷史。崔莊現有200-400年鼕棗樹156棵,是鼕棗唯一正宗産地,屬於具有天津地方特色的名、特、優稀有資源。
  除鼕棗種植外,鎮內現有市級優質純種小尾寒羊種羊良種場一處,年可為養殖戶提供1000頭種羊;進口皮特蘭、比利時雙肌臀良種豬場一處。各類養殖示範小區20個,被區列為年出欄肉牛2000頭,肉羊35000頭,生豬30000頭,肉雞100萬衹,蛋雞存欄10萬衹的養殖示範基地。鎮農業咨詢小組、各類養殖協會組織,為農民種養殖業的發展提供産前、産中、産後的各類服務。
  2002年,鄉鎮企業完成總産值24.6億元,銷售收入21.2億元,利稅總額1.447億元,增加值4.49億元,出口交貨值1.12億元。固定資産投入4830萬元。鎮級財政收入完成1412萬元。GDP完成4.867億元。農業增加值完成3770萬元。人均收入達到5370元。全鎮産值超千萬元的企業17個,産值超五千萬元的企業4個,産值超億元的企業2個,鄉鎮企業産值超億元的村2個。造紙、微型高頻焊管、化工、玻璃拉管、食品、空間網架成為全鎮鄉鎮企業發展的支柱行業。鼕棗、雞、牛、羊、豬、特禽等種養殖基地已經基本形成,保證了農民的經濟收入逐年增加。全鎮經濟總量以每年17%左右的高速增長。小城鎮建設已經初具規模,2002年被列為國傢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
No. 43
  太平鎮 太平鎮位於詔安縣西部。轄19個行政村。詔(安)平(和)公路過境。
  [代碼]350624105:~201新營村 ~202榕城村 ~203文山村 ~204元中村 ~205雪裏村 ~206河邊村 ~207麻寮村 ~208林塘村 ~209科下村 ~210太平村 ~211白葉村 ~212新樓村 ~213雄雞村 ~214景坑村 ~215厚徑村 ~216新聯村 ~217大布村 ~218山前村 ~219走馬村
  [沿革]1984年置太平鄉,1992年改鎮。1997年,面積137平方千米,人口4.3萬,轄太平、科下、林塘、文山、麻寮、白葉、新營、榕城、元中、大布、新聯、山前、走馬、厚徑、景坑、雄雞、新樓、河邊、雪裏19個村委會。
No. 44
  太平鎮 太平鎮位於延平區東南部,閩江兩岸,距市政府32千米。轄1個社區、14個行政村,葫蘆山林場。外福鐵路過境設鬍蘆山站,316國道經此,閩江可通客貨輪。古跡有中寨、劉傢寨商周文化遺址及茶洋宋窯遺址。
  [代碼]350702108:~001太平社區 ~201劉傢村 ~202南溪村 ~203九潭村 ~204九風村 ~205際洋村 ~206葫蘆山村 ~207嶽溪村 ~208楊厝村 ~209曾厝村 ~210西山村 ~211杉嶺村 ~212太平村 ~213儒羅村 ~214西後村
  [沿革]1949年屬第三區,1958年改紅星公社,次年更名太平公社,1984年改鄉,1992年建鎮。1997年,面積225平方千米,人口1.7萬,轄太平、劉傢、南溪、九潭、九風、際洋、葫蘆山、儒羅、嶽溪、楊厝、曾厝、西山、西後、杉嶺14個村委會和太平居委會。
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
  【行政轄域】
  太平鎮地處延平區東南部,閩江東西兩岸,位於東經118°19′—118°31,北緯26°24′—26°35′之間,南與尤溪縣西濱鎮交界,北與南山鎮、赤門鄉接壤,東與巨口鄉、樟湖鎮相連,西與爐下鎮毗鄰。鎮政府駐地太平,距市區37公裏,距福州120公裏。總面積225.72平方公裏,有4577戶17358人(非農業989人)。居民為漢族,屬福州語係,除杉嶺、西後村通尤溪話外,其餘通福州話。轄太平、劉傢、南溪、杉嶺、西後、西山、楊厝、曾厝、儒羅、葫蘆山、嶽溪、際洋、九潭和九風14個村委會,1個社區居委會,62個自然村。有4597戶,總人口17381人,其中有7個庫區村和1個社區,淹沒農田3936.81畝,全鎮移民1673戶、8368人,是福建水口水電站庫區重點鄉鎮之一。太平鎮內機關、事業單位、中小學校、幼兒園、中心衛生院、信用社一應俱全。太平鎮黨委、政府是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全省文明村鎮、水口庫區移民建設先進單位、全區機關效能建設先進單位。
  【交通狀況】
  太平鎮交通便捷,境內316國道、外福鐵路縱貫,境外10公裏內有2個銀福高速公路互通口,閩江流經全鎮,江水流程達30公裏,有6個500噸客、貨輪停泊站;外福鐵路沿江而過,有茶洋、下過溪2個火車站,其中下過溪火車站為縣級火車站,設計年客運量10萬多人次,貨運60—80萬噸;316國道穿鎮而過,歷程20公裏,呈東南走嚮,貫穿太平鎮7個行政村,直接受益的有南溪村、劉傢村、太平村、太平社區、西山村、楊厝村、曾厝村,間接受益的有西後村、儒羅村行政村,共為3387戶、10558人提供了快速便捷的交通途徑。
  【歷史人文】
  太平裏三寨開基於唐末宋初,始建頭寨、中寨、劉傢寨,開跡為蔡氏、肖氏。明朝,鄭汝惠遷入太平,始有鄭氏宗族。明末崇禎年間,楊氏遷入太平。太平鄉成立於1984年9月,1992年12月30日撤鄉建鎮。
  【建築景觀】
  太平鎮歷史悠久,文物古跡衆多,目前鎮內仍有保存較為完好的古跡:一是劉傢蛟坑真君殿,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太平鎮劉傢村境內,316國道邊。真君殿始建於宋代,明、清等時期均有維修,殿內至今仍保存着較完善的宋代古建築,屬磚木結構,面積約1000平方米。二是太平白馬廟,位於太平村境內,始建於宋代,後重建於1989年,屬磚木結構,面積約600平方米。三是葫蘆山伏虎廟,位於太平鎮葫蘆山境內,現有一座清代遺存的古廟建築和一處元代摩崖石刻。為三開間、穿鬥式金形圓拱山墻的單體建築,至今發現的元代摩崖石刻有6個地點10多處,有石刻文字,也有石刻岩畫,一些以字畫組合的摩崖石刻,為我省首次發現。
  【氣候與物産】
  太平鎮地處福建中北部,氣候宜人,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9.8℃,最高7月平均25.5℃,最低1月平均9. 1℃,全年≥10℃,積溫5870℃,無霜期324天,年降雨量1777毫米,常年主導風嚮為東北風。主要河流太平溪,源出大峰山,流經曾厝、楊厝、西山、長萬、埔頭、劉傢等地後註入閩江;閩江流經葫蘆山、儒羅、嶽溪、九潭、太平、劉傢、南溪等村。境內資源豐富,全鎮有林地面積18.72萬畝,森林覆蓋率73.4%,素有“南平緑色銀庫”之稱,林木總蓄積量89萬立方米,年供商品材1萬立方米以上,毛竹2.1萬餘畝,年可供商品竹3萬根。境內水域寬闊,水流平緩,是得天獨厚的淡水養殖場,水域面積達2.4萬畝,擁有庫灣21個,3200多畝的水域可供開發。林木、水産和礦産業的發展具有十分廣阔的前景。蘆薈、食用菌、玉米、西瓜、花生、蔬菜等經濟作物都具有較大生産規模,全鎮現有果樹面積9000畝,主要有雪柑、蘆柑、密柚、臍橙、密柚、水密桃、板慄、柚奈等,年産水果6000多噸,其中太平五鳳果場生産的果品被省技術監督局評為無公害果品。以生豬養殖為主的畜牧業快速發展,已成為延平區畜牧業大鎮和重鎮之一。至2004年12月,全鎮共有規模場320傢,生豬存欄數7萬頭,母豬存欄8000頭,年出欄商品豬10萬頭以上。本鎮區域內礦産資源十分豐富,種類繁多,品位好,含量高。主要有飾面用花崗岩礦、磁鐵礦、褐鐵礦、透輝石礦、高嶺土礦、鉀長石礦、蛇紋石礦、鉬礦、鋁鋅礦、白雲石礦、石英石礦等,集中分佈在葫蘆山、儒羅、西山、九潭、九風等村。飾面用花崗岩礦經國傢地質勘查部門探明,貯量近3億立方米,其放射性等各項指標均符合有關規定,現有20多傢礦山開採及加工企業,主要産品有銀灰白麻、碧緑春、世紀紅、芝麻黑、白蘭金花等,産品銷往全國各地。高嶺土礦探明含量290萬噸,磁鐵礦95萬噸,蛇紋石礦85萬噸,透輝石礦550萬噸,鋁鋅礦300萬噸,鉀長石礦50萬噸,白雲石礦30萬噸,褐鐵礦30萬噸,鉬礦還在勘查中。
  【基礎設施】
  太平鎮閩江流經全鎮,水電資源豐富,全鎮現有大小水力發電站2座,裝機容量2575千瓦,有110KV變電站一座、35KV變電站三座。郵電通訊設施完善,全鎮14個行政村已實現移動通訊信號覆蓋並全部開通了程控電話,有11個村實現閉路電視城鄉聯網,全鎮基本實現村村通水泥路。富饒的物産,便捷的交通,充足的電力以及優質的服務營造了寬鬆優越的投資環境。
  【經濟社會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年來,太平鎮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走“立足庫區,促進增收;依托資源,發展特色;培植骨幹,推動工業”的工作思路,開拓進取、求真務實、紮實工作,太平鎮的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2006年全鎮工農業總産值完成5.4億元,其中工業總産值完成37437萬元,規模以上工業産值完成31371萬元,農業總産值完成17488萬元;財政收入完成740.56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達292萬元;合同利用外資15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00萬美元;山海協作註册資金完成730萬元,山海協作引資完成63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20元。
  通過近幾年的發展,我鎮逐步形成了養殖業、水産業、礦産業、冶煉業、林産業、果業、旅遊業等七大特色産業。養殖業:全鎮共有規模養殖場32傢,年生豬存欄超4萬頭,年出欄生豬達10萬頭以上,母豬存欄4000頭,傢禽存欄2.2萬羽。水産業:全鎮水産養殖面積達3800畝,其中水庫養殖面積達3611畝,網箱達7000餘個,魚産量超2000噸,太平水産養殖基地已成為延平區最大的淡水養殖基地。礦産業:全鎮共有礦産加工企業17傢,礦山開採企業28傢,年産鐵精礦2萬噸、透輝石礦粉2萬噸、花崗岩板材30萬平方米,年實現産值5000萬元。冶煉業:三山鋼廠名列延平區億元企業的“前四強”,年生産各種蠃紋鋼、綫材達4萬噸,年實現 稅收350多萬元。林産業:全鎮共有林地面積18.72萬畝,居全區第二位,並被省確定為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示範點。竹木加工以南溪木竹加工園區為主,園區內現有南林公司、森茂廠等20余家木製品企業,主要生産細木工板、高爾夫球釘、日式快餐盒、廚用刀架、VCD架、建築模板等,其中日式快餐盒、高爾夫球釘銷往歐美及日本市場,年實現産值8000餘萬元,解决庫區移民就業500多人。果業:全鎮現有果樹種植面積達8000畝,以無公害名優果業基地為主,主栽品種有紐荷爾臍橙、夏橙、琯溪密柚、塔羅剋血橙以及其它優良品種,年産各種水果近200萬公斤,産值500多萬元。其中五鳳山果場被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省農業廳授予全省首傢無公害果業示範基地。旅遊業:我鎮境內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其中杉湖島旅遊度假區、茶洋宋代窯址、真君殿、摩崖石刻、大峰山等豐富的旅遊資源,吸引了四方賓客前來旅遊。
No. 47
  轄6個辦事處,91個村委會,83個自然村,面積112平方千米。
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
  太平鎮位於任城區、鄒城市、微山縣結合部,轄62個行政村,6.2萬人,1.56萬戶,面積84.8平方公裏,耕地面積73034畝,是省政府確定的首批中心鎮和國傢計委確定的內河港口特色産業型小城鎮。
  2004年,全鎮工農業總産值實現 17.29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8.8%,其中農業總産值實現2.792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419元,比上年增加15.6%;全社會固定資産總投入6.1億元,比上年增長47%。共招引、落實在建項目和已簽訂合同、達成合作意嚮項目共計14個,合同利用資金12.8億元,實際到位資金4.45億元,其中,投資過億元的項目1個,投資在2000萬元以上的項目6個。外經外貿合同利用外資30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22萬美元,纍计外貿出口453萬美元。全鎮民營業戶新增316傢,其中,年産值500萬元以上的企業新增3傢,實際入庫稅金1560萬元。農業“五大産業鏈”建設成效明顯。太平商貿城、鄒城市金港港務公司太平港碼頭工程,已投入使用;村村通油路工程,在全面完成市裏下達的18.9公裏建設任務的基礎上,已實際完成70余公裏,在全鎮初步形成了“五縱三橫一環”的道路格局;60%的村通了閉路電視綫路;中學教學樓、學生餐廳、衛生院門診樓已經投入使用,教師公寓樓主體工程已完成,學生公寓、鎮老年公寓正在緊張施工。全鎮呈現出政治安定、經濟繁榮、人心思上、各項事業欣欣嚮榮的局面。
  太平鎮委托省城鄉建設規劃設計院,規劃設立了該鎮經濟園區和裏能工業園的中長期發展規劃,起步區規劃面積3平方公裏,中期規劃面積5平方公裏,長期規劃10平方公裏;大力改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新建道路兩條共2500米,鋪設高壓綫路2500米,實施了園區緑化、亮化、淨化工程,使園區達到了四通一平;圍繞園區企業需要,規劃建設了太平鎮商貿城、馮樓歐式商貿小區、西裏民營小區三處市場;投資500萬元建設了吞吐量200萬元的港口已交付使用,使白馬河年吞吐量提高到600萬噸;大力改善醫療、衛生條件。投資300萬元的中心衛生院門診樓、投資400萬元太平中學教學樓已相繼投入使用;投資120萬元的學生餐廳已竣工;投資300萬元建設教師公寓樓即將竣工;投資150萬元的學生公寓樓已開工建設和投資200萬元的鎮老年公寓工程已開工建設。
  投資優勢
  1、區位優勢:處於濟寧、兗州、麯阜、鄒城特大組群城市中心地帶,是國傢計委確定的“內河港口特色産業型小城鎮”和省政府確定的首批中心鎮。
  2、交通優勢
  陸運:東西嚮有省道嵐濟公路、日東高速公路。南北嚮有京福高速公路、104國道。
  空運:距濟寧機場45公裏,距濟南機場160公裏。
  水運:境內有白馬河黃金水道,建有高標準港口,年吞吐量達到400萬噸,經南四湖直通京杭大運河。
  鐵運:境內有園區自配鐵路,與京滬鐵路相連。
  3、資源優勢:
  煤炭資源豐富 太平鎮周圍有全國八大煤田之一的兗礦集團和省市屬礦井14對,年産煤炭1691萬噸。
  水資源豐富 白馬河係與南四湖、京杭運河相連,常年水位保持在5.5米以上。
  電力資源充沛 這裏有全國最大的坑口發電廠----鄒縣電廠和年發電量70萬千萬的裏彥電廠,建有11萬千伏變電站一座,項目用電有充足的保證。
  農業資源:地處鄒西衝積平原,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有耕地面積7.1萬畝。按照規模化、産業化、集約化的方向,高標準建設了萬畝脫水蔬菜生産基地、1000畝萬頭奶牛基地。
  4、産業優勢。充分發揮煤電熱能資源豐富的優勢,目前已形成以裏能電廠、裏彥煤礦、鼎犀特鋼、佳斯達電子玻璃纖維公司為依托的現代化高科技企業群,成為國內最大的電子級玻璃纖維生産基地、國傢重點不銹鋼生産基地。
  5、人文優勢:太平鎮地處素以“孔盂之鄉,禮儀之邦”著稱的濟寧市,歷史文化悠久,迄今已有6000餘年的開發史,是軒轅皇帝、少昊帝的出生地,是儒傢文化的發祥地,旅遊資源為山東省之最,麯阜“三孔”(孔府、孔廟、孔林)、鄒城“四孟”(孟府、孟廟、孟林、孟母林)以及水泊梁山、微山湖、嘉祥武氏祠漢畫像石刻等,均在海內外享有盛名。
  6、自然優勢:太平鎮地處東經116°48′,北緯35°14′,地勢北高南低,屬於衝擊性平原地帶,全鎮平均海拔39米,境內大小河流六條。由北至南流入微山湖。每月平均日照數202.2小時,年平均輻射總量120.4千卡/平方釐米;全年平均氣溫13.5℃;年平均降水量743.1毫米,歷年平均絶對濕度12.5毫巴。空氣質量一般在70上下,為1-2級,達到良好標準。
山東省荷澤市巨野縣
  一、基本概況
  巨野縣太平鎮位於縣城西25公裏,巨野、鄄城、牡丹三縣區交界處,西距京九鐵路15公裏,東鄰濟寧機場40公裏,南與新兗石鐵路、327國道、竜崮煤田毗鄰,北與日東高速公路聯接,聊商公路復綫貫通南北,全鎮較早地完成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電話、村村通有綫電視工程,交通、通訊極為便捷。 太平鎮總面積73平方公裏,耕地4800公頃,擁有50個自然村,37個行政村,4、31萬人口。
  二、資源豐富
  1、林果業
  太平鎮擁有優質蘋果4.5萬畝,早、中、晚熟品種搭配合理,以嘎拉、嘎富、滕牧一號、新紅星、紅富士、紅將軍等品種為主,生産的“麒麟牌”紅富士、新紅星蘋果曾獲菏澤地區果品評比第一名、山東省經濟林名特優果品鑒評金奬,在98年全國林副名優新稀産品展銷交易會上獲“推薦品牌”稱號,並於2002年6月被山東省技術監督局授予使用無公害農産品標志。該鎮蘋果主要集中在於官屯、林屯、郭坊、小集子等村,為應對WTO市場準入規則,他們均采用了無公害生産標準進行經營管理,增強了市場競爭力。每年生産的優質蘋果達3750萬公斤。
  太平鎮珍稀雜果較豐富。黃金梨、水晶梨、金花梨等3000畝,黑提、紅提、巨鋒葡萄1500畝,水蜜桃、大九寶、中華壽桃、油桃等3000畝,凱特杏、金太陽杏等500畝,年産雜果總量達1500萬公斤。太平鎮林木資源十分豐富,僅農田林田就達2萬畝,現有成材樹木180萬株。
  太平鎮十分重視花卉、苗圃發展。劉屯、展屯等村發展玫瑰3000畝,潘劉、展屯大張發展優質楊樹苗、國槐1500餘畝。
  2、瓜菜生産
  沙性土壤面積較大,適宜種植瓜菜,平均種植瓜菜2500畝。於莊、於官屯、沙王以西瓜為主,中鄧樓、後鄧樓以蕪荽為主,武莊以大蔥為主,郭坊叩樓以越鼕甘藍、大白菜為主。
  3、畜牧業
  太平是傳統的畜牧養殖區,且品種優良,以魯西南黃牛、青山羊、小尾寒羊為主。太平鎮在畜牧發展上堅持走“小規模大群體”的路子,鼓勵群衆大規模發展畜牧養殖業。目前以形成牛、羊、雞等養殖村10個,規模養殖場6個,養殖小區1個,全鎮牛存欄量9600頭,羊18萬衹,生豬2.1萬頭,傢禽80萬衹,年肉類總産810萬噸。
No. 50
  鎮政府駐太平,人口104000人,面積256.2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62個村委會:太平街、姚崗、東街、西街、傅莊、陳河、桑園、桃園、西張莊、韓崗、大趙莊、三官廟、南張莊、竹園、徐莊、郭王、李石、南高莊、高公橋、李崗、南街、北街、大鬍莊、李占崗、高樓門、魏崗、司崗、高夏莊、餘堰、王莊、翟莊、五裏橋、肖毛莊、北張莊、北高莊、北劉莊、寺莊、秦崗、黃王莊、張當、莘莊、清涼、五房、孟集、榮莊、薑崗、蒜園、舒莊、大楊莊、蠻子營、趙河、賈窪、薑莊、南街、北街、大王、雙河、袁莊、康河、崔當、付崗、三戶劉、張柏崗、黃崗。
湖北省襄樊市棗陽市
  太平鎮自古以“人傑地靈”聞名,今日的太平鎮有哪些發展邊貿經濟的獨特優勢呢?一是區位優勢,太平鎮位於棗陽北部,北與河南省唇齒相依,地處兩省交界的特殊區位;二是交通優勢,西北6省(區)物流大動脈一一寺沙省道在太平過境長度達l5公裏,日過境車輛達3000輛次;三是資源優勢,棗陽自古有四大奇景傳說:“唐梓山頂着天,蓮花堰九頃半,紅沙河網十八裏寬,查星樓半截還在天裏頭”。其中的前三大景觀都在太平鎮唐梓山風景旅遊區境內,唐梓山風景旅遊區被確定為“湖北省旅遊定點單位”和“襄樊市道教聖地”;四是政策優勢,太平鎮先後被省政府確定為全省25個重點邊貿“口子鎮”之一和l0個重點窗口鎮之一,根據鄂政發[2000]74號文件精神,太平鎮在財政收支安排、減免賦費、城建、土地管理費的留用等方面,享有部分縣級經濟管理權限。同時,近年來,太平鎮為促進邊貿經濟發展,堅持實施優惠政策,營造了境內外客商來此投資發展的環境窪地;五是設施優勢,經過多年建設,太平鎮初步建成了唐棗路民營經濟小區、蓮花堰綜合服務區、省道沿綫綜合經濟帶、工貿街等“六區一街”,構築了發展民營經濟的有效載體。因此,在太平鎮發展餐飲服務、食品加工、旅遊、交通、工貿、建築等行業都極有前景,來太平鎮投資發展,是您明智的選擇。
No. 52
  轄:太平、駱全、排樓下、新坪下、老坪下、章傢、城盤嶺、五裏坪、塘頭嶺、潘傢、夏千七、嶺頭源、汪田洞、石門頭、何八仕、匡傢、神旺、李已、上下留、新塘下、沙蠃塘、梁武橋、留佳位、青草塘、上謝傢、下謝傢、九十四、楊傢坪、水便、土橋頭、竜眠洞、清水嶺、毛坪頭、平石頭、李傢庫、上界頭、下界頭、塘湘、新白土、單傢、石門山、西嶺頭、老夏塘、妙瑞井、馬紮營、新夏塘、嶺背、塘前、洞尾、牛布坪、老白土、王凄晚、洪洞53個村委會。
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
  太平鎮地處石門縣西北山區,距縣城96公裏。鎮域總面積360平方公裏,東抵子良、三聖鄉,南鄰維新鎮,西接國傢自然保護區壺瓶山鎮,北靠湖北五峰土傢族自治縣漁洋關鎮。全鎮總人口3.2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92萬人,農業勞動力1.78萬人,定型耕地2.58萬畝,其中水田1.67萬畝,旱地0.91萬畝。境內有漢、土傢、佤鄉等民族,其中土傢族民族成份人口在90%以上。沱水自西嚮東穿境而過。全鎮境內屬中低山區,最高海拔1400米,年平均氣溫16℃,年日照時數為1632.7小時,無霜期268天。太平鎮境內各類資源十分豐富,極具保護和開發利用價值。全鎮森林覆蓋率達79.8%,活立木蓄積量達42萬立方,主要林産品有杉、鬆、槐等,屬國傢一、二級保護的珍稀植物有銀杏、珙桐、鵝掌楸、櫸木、樟樹等20多種。有天麻、杜仲、迎春花等野生藥用植物數百種,有屬國傢重點保護的娃娃魚、豹、熊等珍稀動物20餘種。礦産資源也極其為豐富,無煙煤儲量約為100萬噸,重晶石儲量約50萬噸,大理石儲量約200萬立方。改革開放以來,太平鎮的幹部群衆始終堅持和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立足特色經濟建設腎寄存力調整農業結構,目前已形成四大支柱産業,即以北山牧業為竜頭的養殖業,以石水田為中心的幹(水)果産業、茶葉及烤煙産業。太平鎮旅遊資源:1、北山牧業風光。北山牧業區域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有天然草場12萬畝,奇峰秀峻,夏天青山緑水、牧草菌菌,鼕天冰雪茫茫、處處生輝。農戶以飼養馬頭羊、肉牛、土豬、土雞等畜禽為主,呈現出了“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牧業風光,是遊客觀光、避暑休閑勝地。2、十八裏畫廊峽峪河。峽峪河位於太平鎮南端,河水靈異,山巒疊翠,峽𠔌幽深,洞穴奇險,集山、水、洞於一峽,融靈、秀、奇於一河。3、孽竜故裏自生橋。孽竜傳說是我國五大民間傳說之一,沱水流域許多地名都從這一傳說派生而來,在沱水源頭穿山河集鎮附近不僅有孽竜母墳石碑,更有一座令人嘆為觀止的天然自生橋。4、天下奇觀米湯泉。米湯泉因泉水常年混濁象米湯色而得名,座落在與壺瓶山相連的朝天寺境內,泉洞兩邊青山入雲,廳峰林立,獅狀、象狀、人狀石柱蔚為壯觀。
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
  太平鎮位於寧遠縣境東部,距縣城26公裏。東與郴州市嘉禾縣交界,南與藍山縣接壤、西與禾亭鎮、冷水鎮毗鄰、北與新田縣、保安鄉相連。鎮政府駐太平村、轄太平、排樓下、駱全、新坪下、老坪下、章傢、城盤嶺、五裏坪、塘頭嶺、王婆晚、洪洞、潘傢、夏千七、嶺頭源、灣田洞、老匡傢、石門頭、何八仕、神旺、李己、沙蠃塘、上下留、新塘下、梁武橋、留佳位、青草塘、九十四、上謝傢、下謝傢、水便、土橋頭、楊傢坪、毛坪頭、坪石頭、塘湘、李傢庫、上界頭、下界頭、清水嶺、竜眠洞、單傢、新白土、老白土、牛市坪、馬紮營、洞尾、西嶺頭、石門山、妙瑞井、嶺壁洞、塘前、新夏塘、老夏塘53個村。
  鎮沿用駐地名。原屬太平區,1995年撤區並鄉建鎮時由原太平鄉、嶺頭源鄉、下墜鄉、白土鄉合併而成。
  全鎮總面積161平方公裏,耕地2501.3公頃,13574戶,58856人。境內地形以中部太平及東面的嶺頭源地勢較高,緩緩嚮四周傾斜,以丘崗山地為主,無大的河流,歷史上以幹旱聞名。現有2個小(一)型水庫,17個小(二)型水庫,建有與湘南電網並網的變電站和72處電灌站,灌溉條件得到有效改善。寧遠—嘉禾公路穿境而過,鎮城區面積0.8平方公裏,5個主要集市年商品成交額達3000餘萬元。鎮經濟以農業為主,主産水稻、烤煙、花生、黃豆、辣椒,其中花生與辣椒的種植面積與産量在全縣占有重要位置,産品暢銷周邊縣區甚至省外。鎮年國內生産總值8269萬元,年財政收入300萬元。
  境內有興合膠板廠、九嶷辣椒醬廠、木器廠等。設有中學3所,完小4所,村小53所,醫療機構56個。
  【太平】 Tàipíng
  1829年立圩後遭火災,故稱火燒圩,後改為太平圩。村委會駐太平,轄太平、隔洞鋪、上晚洞等14個村民組。村上駐有鎮政府、派出所、信用社、郵電代辦所、煙草站、糧站、法庭、林業站、衛生院、太平電站、鎮中學、太平中小等單位。總面積1.5平方公裏,耕地55公頃,310戶,1248人。
  【排樓下】 Páilóuxià
  因村中立有一排樓得名。村委會駐排樓下,轄排樓下、黎華、神峰山、新屋裏、塔塘、水平洞等10個村民組。總面積3.5平方公裏,耕地48.6公頃,354戶,1359人。
  【駱全】 Luòquán
  清朝從新田縣駱名孫遷居,以姓得名。村委會駐駱全,轄12個村民組。總面積2.3平方公裏,耕地54.7公頃,258戶,1136人。
  【新坪下】 Xīnpíngxià
  唐姓從老坪下分居得名。村委會駐新坪下,轄新坪下、毛傢、馬傢嶺等9個村民組。總面積2平方公裏,耕地39公頃,234戶,907人。
  【老坪下】 Lǎopíngxià
  宋朝唐姓立村,地形平坦得名。村委會駐老坪下,轄老坪下、蔣傢等13個村民組。總面積2.8平方公裏,耕地45公頃,294戶,1253人。
  【章傢】 Zhāngjiā
  章姓定居得名。村委會駐章傢,轄章傢、源泉洞、烏鴉衝、瓦窯頭、夏晚寺等8個村民組。總面積3平方公裏,耕地35公頃,154戶,781人。
  【城盤嶺】 Chéngpánlǐng
  原名城盤源,因村四周是石山,中間像盤子,後改名為城盤嶺。村委會駐城盤嶺,轄城盤嶺、曾傢洞、大山洞等15個村民組。總面積4.2平方公裏,耕地60公頃,335戶,1545人。
  【五裏坪】 Wǔlǐpíng
  村距琵琶五華裏得名。村委會駐五裏坪,轄五裏坪、潮水岩、馬砠腳、魯知橋、黑石砠、鴨婆凼、宋傢、王傢等16個村民組。總面積4.5平方公裏,耕地47公頃,286戶,1245人。
  【塘頭嶺】 Tángtóulǐng
  以嶺名得村名。村委會駐塘頭嶺,轄塘頭嶺、樅山嶺、上水井、下水井等14個村民組。總面積2.7平方公裏,耕地50公頃,288戶,1355人。
  【王婆晚】 Wángpówǎn
  元朝王姓為紀念老前輩王姑婆得名。村委會駐王婆晚、轄王婆晚、上鬍傢源、下鬍傢源、劉塘背、沙崗嶺等11個村民組。總面積2平方公裏,耕地50公頃,257戶,1098人。
  【洪洞】 Hóngdòng
  宋朝立村,因地勢較低,大雨時洪水淹洞得名。村委會駐洪洞,轄4個村民組。總面積1.5平方公裏,耕地34公頃,168戶,690人。
  【潘傢】 Pānjiā
  潘姓定居得名。村委會駐潘傢,轄潘傢、火煤衝、白忙井、楊傢等11個村民組。總面積2平方公裏,耕地37公頃,209戶,961人。
  【夏千七】 Xiàqiānqī
  1061年夏姓從老屋洞遷居得名。村委會駐夏千七,轄夏千七、王竹孫、趙傢、新火煤衝等16個村民組。總面積3平方公裏,耕地70公頃,361戶,1647人。
  【嶺頭源】 Lǐngtóuyuán
  井水源頭旺,而村建在嶺的前頭得名。村委會駐嶺頭源,轄嶺頭源、老屋坊、瓦石窩等11個村民組。嶺頭源工班位於該村。總面積2.2平方公裏,耕地60公頃,335戶,1281人。
  【灣田洞】 Wāntiándòng
  村田洞彎麯得名。村委會駐灣田洞,轄對門匡傢、新旺圩等10個村民組。嶺頭源中學位於該村。總面積2.5平方公裏,耕地53公頃,268戶,1145人。
  【老匡傢】 Lǎokuāngjiā
  匡姓定居得名。村委會駐凼古匡傢,轄凼古匡傢、凼古蔣傢、涼亭蔣傢、緑水坊、新屋場、匡傢等10個村民組。總面積4平方公裏,耕地47公頃,181戶,1575人。
  【石門頭】 Shíméntóu
  村前石頭似大門得名。村委會駐石門頭,轄石門頭、毛傢、竹子峰唐傢、竹子峰蔣傢、柳樹蔣傢等11個村民組。總面積4.5平方公裏,耕地65公頃,348戶,1575人。
  【何八仕】 Hébāshì
  何姓定居,村前兩條小河成八字形得名。村委會駐何八仕,轄6個村民組。總面積1.3平方公裏,耕地24公頃,138戶,575人。
  【神旺】 Shénwàng
  村前田洞彎麯神奇得名。村委會駐神旺,轄神旺、老小田、新小田、小田雷傢、大井頭、大路下等15個村民組。嶺頭源完小建在此村,總面積6.2平方公裏,耕地84公頃,372戶,1651人。
  【李己】 Lǐjǐ
  由嘉禾遷居而來,用嘉禾話說叫秀背,後因傢族排譜,按寧遠話來講,就叫李己。村委會駐新李己,轄老李己、新李己、花園砠等6個村民組。總面積2.8平方公裏,耕地41公頃,168戶,759人。
  【沙蠃塘】 Shāluótáng
  村邊有口塘,形似沙蠃得名。轄6個村民組。總面積1.2平方公裏、耕地28公頃,130戶,564人。
  【上下留】 Shàngxiàliú
  村立小溪上下端得名。村委會駐上留,轄上留、下留、上流坪、打石崗等9個村民組。總面積3.4平方公裏,耕地52公頃,232戶,936人。
  【新塘下】 Xīntángxià
  建村深潭下,後修一口塘改名新塘下。轄8個村民組。總面積2平方公裏,耕地40公頃,190戶,721人。
  【梁武橋】 Liángwǔqiáo
  村前有座橋,傳說梁武皇帝從此橋經過得名。轄6個村民組。總面積2.4平方公裏,耕地30公頃,178戶,739人。
  【留佳位】 Liújiāwèi
  立村位置比周圍小村要好得名。村委會駐留佳位,轄留佳位、草塘嶺、崇山腳等8個村民組。總面積2.3平方公裏,耕地59公頃,288戶,1356人。
  【青草塘】 Qīngcǎotáng
  立村兩邊有塘,水清草緑得名。村委會駐青草塘,轄青草塘、余家、匡傢等6個村民組。總面積1.2平方公裏,耕地17公頃,150戶,653人。
  【九十四】 Jiǔshísì
  明朝唐姓由禾形窩九十四洞遷居得名。村委會駐九十四,轄九十四、下墜圩、新屋場等12個村民組。總面積2.8平方公裏,耕地57公頃,388戶,1670人。
  【上謝傢】 Shàngxièjiā
  元朝謝姓從江西鵝井塘遷居得名。村委會駐上謝傢,轄上謝傢、岩頭淌、橫幹砠、狗婆井等4個村民組。總面積4平方公裏,耕地90公頃,569戶,2665人。
  【下謝傢】 Xiàxièjiā
  得名同上謝傢。村委會駐下謝傢,轄4個村民組。總面積1.2平方公裏,耕地27公頃,130戶,615人。
  【水便】 Shuǐbiàn
  村旁有一井用水方便得名。村委會駐水便,轄水便、新屋場等13個村民組。總面積2.5平方公裏,耕地69公頃,419戶,1831人。
  【土橋頭】 Tǔqiáotóu
  宋朝唐姓立村在橋頭得名。村委會駐土橋頭,轄土橋頭、李之保、李傢、七柱屋等12個村民組。總面積2.2平方公裏,耕地75公頃,398戶,1886人。
  【楊傢坪】 Yángjiāpíng
  楊姓定居,地形平坦得名。村委會駐楊傢坪,轄楊傢坪、楊竹蓀、磚屋等8個村民組。下墜中學建在該村。總面積2.5平方公裏,耕地53公頃,313戶,1342人。
  【毛坪頭】 Máopíngtóu
  村後山茅草多,高可平人頭得名。村委會駐毛坪頭,轄毛坪頭、石灰窯等8個村民組。總面積3.8平方公裏,耕地80公頃,357戶,1570人。
  【坪石頭】 Píngshítóu
  村前井邊有一大平石得名。村委會駐坪石頭,轄坪石頭、白泥田、赤灣嶺等8個村民組。下墜完小位於該村。總面積3.4平方公裏,耕地47公頃,252戶,1108人。
  【塘湘】 Tángxiāng
  宋朝由稔塘分居得名。村委會駐塘湘,轄塘湘、幹頭上、唐傢洞、蘇傢等7個村民組。總面積2.6平方公裏,耕地40公頃,164戶,698人。
  【李傢庫】 Lǐjiākù
  湯姓購買李傢鋪子得名。村委會駐稔塘,轄李傢庫、稔塘、上川砠等10個村民組。總面積3平方公裏,耕地75公頃,324戶,1623人。
  【上界頭】 Shàngjiètóu
  村位於寧、嘉、藍三縣交界處,在界子的上面得名,與下界頭相對。村委會駐上界頭,轄上界頭、蔡傢洞、柳樹腳、芭蕉衝、五月嶺、大坪嶺、紫雲庵、犁坪嶺等13個村民組。總面積5平方公裏,耕地80公頃,287戶,1210人。
  【下界頭】 Xiàjiètóu
  位於寧、嘉、藍三縣交界處得名,與上界頭相對。村委會駐下界頭,轄下界頭、高石頭、雞公山等4個村民組。總面積2平方公裏,耕地34公頃,155戶,756人。
  【清水嶺】 Qīngshuǐlǐng
  天旱時人們盼水,得名盼水嶺,後改為清水嶺。村委會駐清水嶺,轄清水嶺、安古壩、禾形窩、大嶺腳、田蠃塘等13個村民組。興和膠合板廠建在此村。總面積3平方公裏,耕地87公頃,409戶,1793人。
  【竜眠洞】 Lóngmiándòng
  村後山形似臥竜,山前有洞得名。村委會駐竜眠洞,轄竜眠洞、雙棗村、鵝門口、朝陽村等6個村民組。總面積2平方公裏,耕地30公頃,137戶,686人。
  【單傢】 Shànjiā
  單姓定居得名。轄8個村民組。總面積2.1平方公裏,耕地35公頃,186戶,726人。
  【老白土】 Lǎobáitǔ
  祖先定居時一片荒地,故稱白土。村委會駐老白土,轄老白土、老趙傢、貓仔山等9個村民組。總面積4.2平方公裏,耕地49公頃,325戶,1325人。
  【新白土】 Xīnbáitǔ
  從老白土分居得名。村委會駐新白土,轄4個村民組。總面積1.2平方公裏,耕地25公頃,104戶,394人。
  【牛市坪】 Niúshìpíng
  過去在此設牛市場得名。轄老牛市場、新牛市場等4個村民組。總面積1.6平方公裏,耕地17公頃,95戶,356人。
  【馬紮營】 Mǎzhāyíng
  曾有騎兵在此紮營得名。村委會駐馬紮營,轄馬紮營、駱傢灣等7個村民組。總面積1.6平方公裏,耕地30公頃,165戶,670人。
  【洞尾】 Dòngwěi
  村立洞口尾端得名。村委會駐洞尾,轄洞尾、野菜、彭傢等8個村民組。總面積2.4平方公裏,耕地40公頃,247戶,887人。
  【西嶺頭】 Xīlǐngtóu
  位於石門山村後,石山嶺的西邊得名。村委會駐西嶺頭,轄西嶺頭、淌門前、蔣傢等5個村民組。總面積2.1平方公裏,耕地25公頃,156戶,710人。
  【石門山】 Shíménshān
  村後石山上有一石拱門得名。村委會駐石門山,轄石門山、大塘背等9個村民組。總面積3.6平方公裏,耕地46公頃,265戶,1180人。
  【妙瑞井】 Miàoruìjǐng
  村立廟後井邊,故稱砂石井,後改為妙瑞井。村委會駐妙瑞井,轄妙瑞井、鄭傢嶺、大井頭等9個村民組。總面積3.1平方公裏,耕地34公頃,230戶,988人。
  【嶺壁洞】 Lǐngbìdòng
  村側有一小洞,村後有一小嶺得名。村委會駐嶺壁洞,轄嶺壁洞、唐傢、莊房等6個村民組。小(二)型嶺壁洞水庫位於該村。總面積1.2平方公裏,耕地14公頃,137戶,544人。
  【塘前】 Tángqián
  村前有一口塘得名。村委會駐塘前,轄塘前、茶衝、高粱洞、劉德成、李宅仁、雷山泉等8個村民組。總面積2.3平方公裏,耕地47公頃,263戶,1049人。
  【老夏塘】 Lǎoxiàtáng
  夏姓立村塘邊得名。村委會駐老夏塘,轄老夏塘、老潘傢、曾傢等8個村民組。總面積3.2平方公裏,耕地50公頃,242戶,1105人。
  【新夏塘】 Xīnxiàtáng
  夏姓立村塘邊得名,與老夏塘相對應。村委會駐新夏塘,轄新夏塘、雷公井等5個村民組。總面積2.1平方公裏,耕地20公頃,161戶,665人。
No. 55
  太平鎮 面積:210.329平方千米 人口:86519人
  位於廣州市北郊,從化市南部。轄太平社區、從化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居委會、神崗社區;紅石、共星、顔村、錢崗、文閣、影田、分水、高田、秋楓、飛鵝、高埔、屈洞、太平、何傢埔、牛心、水南、黃溪、鄧村、菜地、元洲崗、三百洞、神崗、佛崗、湖田、木棉、西湖、蓮塘、格塘、銀林、鐘樓、井崗、上塘、石聯33個村委會。
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市
  太平鎮位於廣州市北郊,是從化市的南大門,總面積210.329平方公裏,總人口86519人,轄33個行政村和2個居委會。105國道和省道118綫貫穿南北西東,西距京珠高速公路出入口3公裏、白雲國際機場15公裏,南距北二環高速公路22公裏,即將興建的北三環高速公路、街北高速公路橫穿太平鎮境內,交通寬暢便利。北回歸綫從鎮腹劃過,標志着這裏四季如春的亞熱帶雨林氣候; 碧緑的流溪河水倚鎮渡過,是廣州市重要的飲用水源。2000年1月18日,太平鎮被國務院列為國傢級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2002年6月又被廣東省、廣州市定為重點發展的中心城鎮。
  太平鎮在定為國傢級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和中心城鎮後,各項事業蓬勃發展。招商引資取得顯著成績,目前太平鎮投資的大項目有6.3億元的MPC國際電工項目、東南亞最大的環亞聖誕禮品廠、絲寶化妝品廠,房地産項目逸泉山莊、東方夏灣拿及籌建中的紫泉翠軒,成為地方經濟的重要增長點;農業品牌有錢崗糯米糍荔枝、從玉無公害蔬菜、紅石白欖、共星沙糖桔、井崗玫瑰等;加上從化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太平轄區內,對太平經濟起到輻射和帶動作用。宋代的錢崗古村落、防御使鐘公祠,明朝的廣裕祠堂、五嶽殿、鄧氏宗祠及洪聖高廟,清代的鐘樓古村落、太平當樓,像一顆顆永不褪色的珍珠,顯現了“宋遺風明建設清修復”的古建築風貌,串起了太平鎮燦爛的歷史文化,為嶺南文化發源地的特色旅遊,促進太平鎮健康快速及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廣東省韶關市始興縣
  太平鎮為始興縣城所在地,是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和物資集散地。全鎮土地總面積170多平方公裏,其中山林面積18萬畝。轄16個村4個社區居委會,全鎮總人口5.7萬人。2000年通過了省農村小康達標驗收,是省府確定的268個中心城鎮之一。
  經濟建設。一是大力發展外嚮型經濟,實施“以誠招商、優惠引資、服務穩商、以商帶商”的發展戰略,吸引港澳臺和內地客商前來投資辦廠。在該鎮投資辦
  廠的外資企業已達60多傢,建有3個外資工業園區,落戶我鎮的外資企業中,有4傢是香港有實力的上市公司,形成了良好的創業環境。二是積極開闢農副産品流通市場,建有墨江市場,城東農貿綜合市場,商品的交易額達價數千萬元。三是圍繞農業增産、農民增收目標,合理調整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大力發展具有太平鎮特色的近郊農業。種植以早春辣椒為主的反季節蔬菜6500畝,鎮內種植李果、大果枇、花生、西瓜等經濟作物近萬畝。四是大力發展畜牧水産養殖業。全鎮現有養殖專業大戶200多戶,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五是大力發展第三産業,飲食服務業和加工業居全縣之首。
  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發達。國道323綫和省道S244綫貫穿境內,粵贛鐵路過境路段即將動工興建,交通網絡完善。近年來,在該鎮投入近億元加強公路、水力、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村村通公路、通電、通電話,全面開通了無綫尋呼和移動電話。
  生態環境日趨良好。
  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建設始興現代生態縣,該鎮建立起以北山為核心的標準化毛竹長廊和湞江、墨江流域的百裏叢生竹帶,使之成為我鎮一條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防洪、觀光於一體的叢生竹帶。大力推進了“豬—沼—果”、“豬—沼—菜”、“豬—沼—桑”生態模式的應用,沼氣池的建設有了較大的發展。市政建設和生態環境日趨良好,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初步凸現。
  旅遊業蓬勃發展。東湖坪客傢民俗文化村全面展示了始興客傢人200多年的歷史文化,每年吸引了大量海內外旅客前來觀光考察,成為粵北旅遊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羅圍漢代古城堡以其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專傢、學者。
廣東省清遠市陽山縣
  陽山縣轄鎮。民國時稱太平鄉,屬第三區。建國初仍屬第三區。1952年屬第八區,1955年改太平區。1956年並入七拱區。1958年屬七拱公社。1959年析建太平公社,1983年設區。1987年建鎮。位於縣境南部,距縣城36公裏。面積165平方公裏,人口2.9萬。省道1956綫過境。轄太平、三和、三元、毛莨、紅陽、蓮塘、大城、杏塘、清水、圍竜、沙陂、田莊、牛鼻岩13個管理區(村委會)。鄉鎮企業有陶瓷、采礦、電力、煉鐵等行業。農業主産水稻、玉米、蠶桑。
廣東省清遠市清新縣
  一、基本概況
  太平鎮位於清新縣的西南部,東鄰太和鎮,南接山塘鎮,西連三坑鎮,北靠竜頸鎮,距廣州僅80公裏,總面積207.5平方公裏,耕地31768畝,其中水田26513畝,林業用地13.2萬畝,管轄22個村民委員會,1個居民委員會,總人口61935人,外來人口近3萬人。07年全鎮實現社會總值54.08億元,增長68.43%,其中工業總值42.78億元,增長86.83%,規模以上工業總值42.07億元,增長90. 88%;農業總值3.477億元,增長10.83%;第三産業總值7.82億元,增長20.3%;固定資産投資總額10.18億元,增長57.5%;工商稅收總額4360萬元,增長86.4%;農村人均收入4939元,增長13.13%。
  二、經濟發展概況:
  工業:三大工業園區徵地、開發有新進展,其中光彩工業園已有9個村小組簽收了青苗款,盈富工業區平整土地1700畝,竜灣工業區平整土地1800畝,路網、電網、水網、排污管等首期工程基本完成。引進項目有溢績製衣、立天紡織、固強化工、環保示範基地等15個,合約投資總額18億元;動工項目有富華管樁二期、威登製衣、萬邦創業居等8個;投産項目有林德信五金、浩升紡織、曉鋒鞋材等8個;抽水蓄能電站已報國傢發改委核準,正開展前期工程徵地拆遷工作。
  農業:投入120萬元完善中圳、大旺陂、寶鴨壟、北坑水圳等一批水利設施;爭取投入400萬元對團结、馬塘連片7000畝中低産田改造;配合縣做好太平圍、秦皇圍的達標加固。推進國傢科研項目“嶺南”黃雞産業化養殖及推廣,完成第二期14棟雞捨建設,增養15萬衹種雞。發展優質水稻4.8萬畝,優質水産6052畝,優質水果1.1萬畝;養殖能繁母豬9700頭,瘦肉型豬18萬頭,三鳥225萬衹。實施崗前培訓988人,輸出勞務2885人,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5786人,實現勞務收入1.3億元。
  第三産業:金融、保險、信息中介等服務水平不斷提高;餐飲旅業、文化娛樂異常活躍。房屋租賃、地産開發穩定健康發展。
  三、城鎮建設情況:
  邀請有關專傢對《太平鎮區總體規劃》進行新一輪修編,按“兩軸(新、舊清四公路)、三區(馬嶽、竜灣、盈富工業區)”的發展架構,超前規劃道路、通訊、供水、供電、緑化等基礎配套設施。運用市場化的經營理念,大力吸納外資、激活民資參與城鎮建設,其中投資2億元人民幣的萬邦創業居已有10棟主體工程封項;投資2000萬元的清西農貿綜合市場二期工程正在緊張施工;投資2000萬元的西閘綜合市場已經投入使用;投資2500萬元的慧博園商住小區全部工程已建成並嚮社會公開發售;高朗村搬遷已進入實施階段;石桐石橋縣級社會主義新農村試點已接受市的檢查驗收;通自然村公路水泥硬底化已全面鋪開,目前完成40個村51公裏建設。
  四、社會事業發展概況:
  按照“創建清遠市教育強鎮”的目標要求,紮實推進硬、軟件建設,其中與萬邦公司達成了由萬邦公司投資2300萬元對馬嶽小學進行規範化建設的初步意嚮;完成初級中學、4間小學的擴校用地規劃和中心小學擴校徵地,正在建設中心小學教師宿舍樓、師生飯堂和初級中學教學大樓、教師宿舍樓。落實計劃生育層級責任製,深入開展“兩無”創建和四期集中服務活動,全年落實四術791例,其中結紮224例(純二女結紮28例)、上環541例、人流引産25例,皮埋1例,計劃生育率89.28%,人口出生率10.88‰,自然增長率4.2‰,綜合節育率89.3%。全面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發動08年參保58404人,農業人口覆蓋率100%。武裝、國土、民政、文化、檔案、工青婦、勞動保障等工作也取得較好的成績。
廣東省雲浮市新興縣
  太平鎮位於新興縣東南部,毗鄰開平、恩平、裏洞鎮、縣城,距廣州 170 公裏。全鎮總面積 158 平方公裏,其中:山地面積 16.8 萬畝,耕地面積 4.4 萬畝,下轄 17 個村委會, 2 個居委會,共有 125 條自然村, 2004 年末總人口 5.96 萬人。
  太平鎮氣候溫和 , 環境優美 , 自然資源、礦産資源豐富,有“青梅之鄉”,“魚米之鄉”和“涼果王國”的美稱。該鎮是廣東省主要的青梅生産基地和涼果加工基地,是青梅“一鄉一品”種植基地,同時,也是新興縣四大糧産區之一。太平鎮礦産資源豐富,有鉀長石、石英石、鈾、鋅等 20 多種,其中石英石礦為露天礦,已探明儲量 2000萬立方米,二氧化硅( Sio2 )含量達99.9% 。水電資源豐富,全鎮可開發水電資源達 7000
  千瓦,目前,該鎮有小水電站 15 座,總裝機容量 6250 千瓦,年發電量 2800 多萬度。另外建有 35 千伏和 10 千伏變電站兩座。太平鎮旅遊資源豐富,有新興八景之“水源香雪”、“蕉山紅陵”、有新興最早的古寺“岱山寺”、環境優美的“三寶寺”、有新興縣第一屆人民政府舊址,有新興第二大水庫共成水庫,庫區環境優美,是遊人的好去處。
  太平鎮確立“農業穩鎮、工業立鎮、旅遊旺鎮”發展思路,在農業方面,該鎮以發展優質水稻、蔬菜種植、花卉種植和青梅生産為主。全鎮“兩優”水稻種植面積 4.1 萬畝 ; 蔬菜種植面積 2.6 萬畝 , 其中無公害蔬菜種植面積 500 畝 ; 花卉種植面積 0.2 萬畝 ; 青梅種植面積 2.9 萬 , 投産面積 1.45 萬畝 , 年産量 5400 多噸。工業方面 , 該鎮形成“涼果加工、製傘業、不銹鋼製品”三大支柱産業,全鎮
  共有民營企業 56 傢,全年民營企業生産總值 5.5 億元 , 占全鎮經濟的 “ 半壁江山 ” 。
   2004 年,全鎮社會總産值 8.5 億元 , 比上年增長 12.65%; 工農業總産值 8.16 億元 , 比上年增長 12.65%, 其中 : 工業總産值 6.38 億元 , 比上年增長 13.8%, 農業總産值 1.78 億元 , 比上年增長 9.7%; 固定資産投資 1516 萬元 ; 外貿出口 4000 萬元 ; 財政總收入 2032.31 萬元 , 比上年增長 15.2%; 農村人均純收入 4220 元。
廣東省雲浮市羅定市
  太平鎮位於羅定市南部,南靠信宜市,東西北三面分別與羅平、羅鏡鎮為鄰。圩鎮距羅定市區36公裏,全鎮總面積93.8平方公裏,有耕地2.9萬畝,山地6.7萬畝。轄麗塘、太東、洞美、勵志、太西、騰筆、埒口、木利、雙角、太北、古竜、潭白、東良、西良、鎮安、黃豆坪16個村委會和太平社區居委會,2005年末總人口59198人。
  太平鎮在晉朝末年至南朝屬竜鄉縣地,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至明萬歷四年(公元1576年)歸瀧水縣管轄。明萬歷五年至清末隸屬羅定州二都。民國期間,屬羅定縣第三區。建國後,1950年屬羅定市縣第一區。1958年公社化後,初屬羅鏡公社,1961年6月從羅鏡公社分出設太平公社。1983年撤銷公社設立太平區。1986年11月撤區建立太平鎮
  太平鎮地處境船盆地中部,太平河、羅鏡河貫穿全鎮,年平均氣溫22℃,全年無霜期345天,年均降雨量1500毫米。
  太平鎮資源豐富,主要礦産有陶土、瓷土、石英礦、黑碳土等,其中石英礦儲量達1億立方,原礦含二氧化硅98%,洗選後達99.5%。
  太平鎮氣候溫和,物産豐富,是羅定市的重點糧産區和水果、蠶桑産區,盛産水稻、蠶桑等經濟作物,竜眼、荔枝、芒果等土特産久負盛名,現有水果1.3萬畝,蠶桑8000畝。同時,也是羅定市最大的涼亭土雞生産基地,年飼養量達160萬衹。
  太平鎮工業立足本地資源優勢,以市場為導嚮,打開山門,外引內聯。目前,全鎮擁有各類企業59傢,其中較大的企業有宏寶水泥廠、生物化工廠、華寶絲綢有限公司、南盛電子廠等。
  太平鎮旅遊資源豐富,境內有瀧州城遺址、南門洞戰國墓等多處文物遺址,對研究嶺南青銅時代的歷史有着重要價值。此外,還有大邏營兵防遺址、馬槽壩遺址、竜塘、引太陂頭以及太平湖、塔石山公園等一批人文、自然景觀。
  太平鎮交通方便,通訊發達,電力充足。有省道素水綫和聖貴綫貫穿全境,村道已基本實現硬底化;電力與省大電網聯網;郵電、通訊與國內先進水平接軌。
  太平鎮各項社會事業同步發展,城鄉市場繁榮興旺,成為羅定市南部片重要商品集散地。太平鎮是羅定市“文明標兵鎮”和“文化建設先進鎮”和“衛生先進鎮”。
  太平鎮是一方充滿希望的熱土、是一塊潛力巨大的投資寶地。隨着五項工程的竣工、奠基,太平鎮正以此為契機,大力改善招商引資環境,為投資者保駕護航。目前,鎮內有工業村1個,占地300畝,此外,還有正在開發的大汶塘工業區,占地面積1000畝。太平人民熱誠歡迎海內外各屆朋友前來考察、觀光旅遊、投資辦廠,共同一展宏圖,駿發大業,共創美好明天。
No. 62
  位於縣境東南部,東臨賓陽縣,南與邕寧縣毗鄰,西連雙橋鎮,北接羅波鎮。鎮政府駐林圩,距縣城18千米。面積237平方千米。2003年,轄1個社區、8 個村委會,共96個自然屯、160個村民小組。年末總戶數9049戶,總人口30794人。其中,農業8266戶、29203人,非農業783戶、 1591人。轄文溪社區居委會;林琅、林緑、新聯、鳳陽、慶樂、文壇、葛陽、朱董8個村委會。
No. 63
  位於靈山縣西部,距縣城86千米,毗鄰欽北、邕寧、橫縣,面積282平方千米,轄29個行政村、1個社區,人口10.7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0.53萬人。(約2005年數據)
廣西南寧市武鳴縣
  太平鎮位於縣境東南部,南與邕寧縣毗連,東與賓陽縣交界,1994年12月由鄉改為鎮建製。鎮人民政府設在林圩,距縣城18公裏。全鎮轄8個村民委員會,1個社區,160個村民小組,95個自然屯。2002年有8526戶,30790人,其中壯族占97%。鎮境屬丘陵地區,總面積237平方公裏,森林面積15萬畝,石山4.2萬畝,耕地面積68699.6畝,其中水田25571畝,旱地43128.6畝。礦産有錳礦、重晶石等。全鎮建有小型水庫18個,總有效庫容量480.7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2.4萬畝。2002年糧食總産量1585萬公斤,花生産量1444噸,甘蔗産量3.1萬噸,水果17705噸,木薯産量16588噸,蔬菜産量18512噸,西瓜産量9830噸;生豬飼養量9.3萬頭,出欄量5.52萬頭。2002年年末各項存款餘額5306萬元,其中居民儲蓄存款餘額4961萬元,年末各項貸款餘額4024萬元,其中農業貸款1974萬元。農業四稅完成120.3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79元。1996年、1997年被評為“南寧市十強鄉鎮”。
  全鎮擁有中學3所,小學9所,固定教學點15個,有教師269人,在校中學生1622人,小學生3019人。鎮有衛生院一所,醫生21人,病床14張,有敬老院一個,有集貿市場2個,村村有衛生所,鄉村通公路,村村通程控電話,全鎮電話裝機量1800部。擁有大中型拖拉機188臺,小型拖拉機1126臺,客貨運汽車145輛。文物古跡有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建的葛陽文昌閣。
  [林業生産]2002年全鎮林業用地面積、有林地面積分別達到17.5萬畝、16.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46.3%,森林總蓄積量為30.5萬立方米。主要樹種有馬尾鬆、杉木、檸檬桉、尾葉桉、火力楠、樟樹等。主要分佈於鎮東南面,即分佈於林琅、林淥、文溪、葛陽、朱董等五個村,呈帶狀,與國有高峰林場的愛沙、延河、東升分場接壤。全鎮建有村級集體林場3個,聯辦林場4個。有森工企業7傢,其中木材加工廠6傢,鬆香廠1傢。10年間鎮黨委、政府大力調整林業生産結構發展投資少高效益的速生豐産林及經濟果木林,提高森林資源的利用率和經濟效益,積極引進客商采取承包方式加快低産林的改造,特別是2001及2002年引進三元公司,采取承包方式發展投資少、高效益的速生豐産林及經濟果木林,至2002年底全鎮已種植經濟果林木1.8萬畝,速生豐産林1.3萬畝。1991年獲自治區人民政府“鄉村集體林場先進單位”;1995年,受到國傢林業部通報表彰,獲“全國鄉村林場全面質量管理奬”。
  [鄉鎮企業]1991年,太平鎮加大産業結構調整力度,形成以農副産品加工、建材、運輸、養殖、種植、采礦等為主要行業的鄉鎮企業發展的格局。2002年,全鎮集體企業17傢,個體辦企業2021傢,從業人員7516人,其中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數有86人,中專及技校文化程度有124人。企業總收入62660萬元,總産值49310萬元,其中工業産值6678萬元。在發展農副産品加工企業方面,2001年引進外地老闆投資建成太平酸菜廠,總投資300多萬元,年生産能力2萬噸。在發展農副産品加工方面,全鎮共有澱粉生産企業9傢,擁有年産澱粉3萬噸的生産能力。企業則積極開展以産品和産品質量為中心的企業重點整頓工作,增加科技投入,對生産工藝滯後的企業進行技術更新改造,提高産品質量,全鎮企業技術改造項目纍计總投資達630萬元。此外,加快企業改革步伐,積極引進資金,引進客商,采取承包、股份製等方式,搞活企業。
  [科技工作]1992-2002年,太平鎮認真實施“科教興鎮”發展戰略,積極開展創建“全區科技工作先進鄉鎮”活動,切實抓好科技成果的引進、示範和推廣工作。全鎮纍计試驗推廣先進實用技術項目56項,大力推廣水稻雜優良種、水稻旱育稀植和拋秧技術、玉米高産示範、高産良種木薯示範、水果高産栽培和保花保果技術等。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經濟效益,2002年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45%。加強科技培訓和普及工作,10年間共舉辦各種科技培訓班378期,纍计培訓達81270人次,其中有145人取得緑色證書。1998年獲“廣西科技工作先進鄉鎮”稱號。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1992年以來,太平鎮進一步建立健全社會治安防範網絡,實行群防群治,鎮設立有派出所、司法所、法律服務所。各個村都成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小組,成立治保會、調解會、治安聯防隊。2000年組建太平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聯動網絡,以派出所、財政所、林業站為核心,以鎮民兵應急分隊、各村治保會、各企事業單位和各村林場的保安人員為主體,聯合各界治安積極分子,使全鎮的各種治安力量成為一個有組織的機構。結合開展“嚴打”鬥爭和專項鬥爭,對治安較復雜的村屯、單位進行重點整治。加大“三大糾紛”調處力度,建立調處“三大糾紛”領導責任製,目標明確,措施落實到位,維護社會穩定。1997年,鎮被評為南寧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單位,鎮司法所被評為自治區司法係統先進單位。2000年被評為南寧市“無毒鄉鎮”。加強村民自治建設,實行村務公開、政務公開、民主管理制度,1997年被評為南寧市村民自治達標鄉鎮。
廣西柳州市柳城縣 Guangxi Liuzhou Liucheng
  太平鎮位於柳城縣東北部,南距柳州市 56公裏,209國道綫南北穿境而過。全鎮總面積315平方公裏,轄13個村民委和1個社區, 123個自然屯。年末總人口4.54萬。鎮有初級中學2所,中心小學1所,村完小14所;衛生院1所。全鎮耕地面積為6529.3公頃,其中水田3066.67公頃,森林覆蓋率38.5%。
  2004年,該鎮完成農業生産總值1.94億元,比上年增長6.01%。鄉鎮企業營業收入2.536億元;財政收入206.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70元。全年糧食總産量2.02萬噸,進廠糖料蔗39萬噸。年內,小城鎮建設取得新的成果,總投資270萬元完成供銷社商業一條街門面改擴建工程,建設商業門面1.6萬平方米,硬化路面2380平方米;籌集資金18萬元,硬化209國道至敬老院路段;投資30萬元的鎮文化廣播電視站驗收合格並投入使用;投資110萬元的太平法庭擴建工程竣工;投入6.21萬元,建成幹村等3個自然屯2處人畜飲水工程。電信事業發展迅速,鎮內開通了小靈通通訊服務;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成績,有10多條反映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成果的新聞登上《柳州日報》;鎮少年門球隊在首屇“自治區少年門球賽”中獲得第三名。境內有豐富的旅遊資源,竜寨水岩、金洞河、四十八弄自然風光景區風光秀麗,景色奇特,極具旅遊開發價值。
廣西梧州市藤縣
  藤縣太平鎮,古稱泰州,清朝乾隆四年(公元1730年)建圩 而發展成商埠,是廣西的十大重鎮之一,1997年被自治區列為小 城鎮建設試點鎮,1999年又被自治區列為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 鎮。
  太平鎮位於梧州市的西北部,藤縣的北部,距梧州市100公 裏,距藤縣縣城60公裏,蒙山85公裏,平南62公裏。國道321綫和省道玉(林)太(平)綫在本鎮城區交匯,太平鎮是藤北交通樞紐。
  太平鎮面積28500公頃,耕地面積6576公頃,山林面積19070 公頃,全鎮人口89967人,其中:農業人口74384人,非農業人口 15495人(均為1999年數字,下同)。有2857個村莊,20個行政 村,5個街道居民委員會。
  太平城區面積2.6平方公裏,常住入口3.15萬人(包括規劃區 範圍內座落村莊人數),流動人口7000多人。鎮直及上級駐鎮機 關單位74個,幹部職工2600多人。有縣辦高中一所,鎮辦初中四所,中心小學二所,全鎮中小學生14000多人。有藤縣北部最大的供水、供電、郵政、電訊、銀行、保險、醫院、汽車站等公共設施,本鎮城區歷來是商品集散地,商品覆蓋面除本縣北部幾個鄉鎮外,還有毗鄰的蒙山、平南、蒼梧;昭平等縣的部份鄉鎮100多萬人。每逢圩期,趕圩群衆多達5—7萬人。城區內有國營、集體、私營和個體商店700多傢,有各種攤檔600多個,有市場6個,其中廣西鄉鎮級最大的太平農副産品綜合批發市場占地137畝,投資7000多萬元,工程將於2001年5月建成投入使用。酒店旅社60多間,文化娛樂場所20多傢,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2.3億元,集市貿易額達2.2億元。離城區5公裏的獅山是自治區級名勝景區,自然景觀獨特,有很大的風景旅遊價值。
  農業是鎮內主要産業之一,主要農産品是水稻、甘蔗、水果、蔬菜、禽畜和木材、鬆脂等。無籽西瓜、竜眼、荔枝、鹹酸菜等是本鎮的特色果菜,遠銷海內外,農業産值達2.82億元。工業主要以製糖、鬆香生産、木材和農副産品加工及和建材工業為主,工業産值為3.35億元。商業、服務業、交通運輸業等第三産業也較發達,年收入達4.9億元。鄉鎮企業、集體、私營、個體並舉,年産值達4.63億元,全鎮財稅收入2400萬元,其中鎮級財稅收入905萬元,本鎮財稅收入占全縣財稅收入的1/5多。
  太平鎮的水利設施日臻完善。黃垌水庫的灌溉面積是5000畝,主渠長10公裏;大壬水庫的灌溉面積6500畝,主渠道長20公裏(太平地段);鎮級水利工程11座(其中小一型3座,小二型8座),灌溉面積5019畝:水輪泵15處,35臺,灌溉面積3805畝;大小引水工程441處,引用流量0.54立方米/秒,灌溉面積6032畝;山塘394處,有效庫容114萬立方米,可灌溉面積3341畝。
廣西百色市平果縣
  太平鎮位於平果縣西部偏西,東與海城鄉相連,西與果化鎮相連,北與田東思林鎮真良村接合,距縣城22公裏,交通便利。全鎮面積434平方公裏,耕地面積50366畝,全鎮轄區有20個村委會,238個自然屯,458個村民小組,總戶數14823戶70696人。
  幾年來,鎮黨委、政府認真貫徹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農業增産,農民增收,財政增長”在大目標,突出抓好農業産業結構的調整,科技創新,擴大對外開放和非公有經濟的發展,確保全鎮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在調整農業産為結構方面,2007年全鎮水果種植面積達9700畝,甘蔗種植面積15000畝,成為太平鎮經濟快速發展的支柱産業。其次,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和交通運輸業、飲食業、商業貿易、建築業等第三産業,同時,加大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力度,在完善優惠政策,做好服務方面下功夫,非公有製經濟實現快速發展,目前全鎮共引進域外投資項目3個,引進資金60多萬元,建成了袍烈養豬示範基地,太平綜合場種桑養蠶示範基地等。
  2007全鎮社會總産值達1.85億元,增長10.5%;完成國稅收入365.8萬元,地稅收入164.87萬元,財政收入1.15萬元,三傢共完成531.85萬元,完成總任務的105.14%,農民人均純收入2035元,同比增長7.8%。
廣西崇左市江洲區
  太平鎮位於崇左市江州區的本南部,地處亞熱帶,年平均氣溫在22度左右,屬丘山區,居住着壯、回、苗、侗等9個少數民族,是崇左市委、市政府及江州區所在地。全鎮面積722平方公裏,耕地面積77400.5畝,其中水田7399畝。總人口7.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5854人,非農業人口38628人。現下轄13個村委會、6個社區居委會、124個村民小組及34個居民小組。
  農業主種甘蔗、玉米、水稻,次為黃黑豆、花生、木薯、紅薯等。土特産有卜寨石碑、石槽、石磨等。
  2004年,招商項目投資工作顯著。續建總投資300萬元,年産混合稀土礦200噸的六湯稀土礦工場和總投資500萬元,年産蔗渣顆粒板5萬立方的左江紙廠的兩個項目。新建項目有,投資200萬元,規模為2000畝的教場蔬菜基地;總投資130萬元,規模500頭的布定肉牛場;年産500噸炭粉的炭素製品廠;投資120萬元的深圳傢俱城;廣興石場等6個項目。
  壺興社區:總人口4458,所轄自然村屯(街)中山 鎮南 鎮北 新慶 壺興 水上
  中渡:總人口4069,所轄自然村屯(街)中渡 五竜 佛子 水口 木排 那渠 西塘 屹立 三卡 珠頭沙
  大村:總人口1965,所轄自然村屯(街)大村 明衝 隴皇 大嶺 沉學 歸竜 三北
  卜寨:總人口3931,所轄自然村屯(街)卜寨 果綫 馱竈 教場 岜吉 農勇 逐遠 亞思 岜念 上隴邏 下隴邏
  卜利:總人口2965,所轄自然村屯(街)卜利 美陽 美湯 戈上 戈下 岜勤 舊村 那浪
  新村 岜顯 馬胎 新城 納諾 岜炭 大農 擺堂 雙喜 新建 金竜 隴段
  馱逐:總人口3793,所轄自然村屯(街)馱逐 宜陽 布坭 板芝 隴鐸 馱六
  公益:總人口1243,所轄自然村屯(街)公益 渠珠 卜利 叫册 新皇 衝舊 衝新
  長期:總人口760,所轄自然村屯(街)長期 卜瑞
  馬安:總人口3669,所轄自然村屯(街)馬安 門頭 筻鬆 衝塘 叫何 新環 隴留 布角 大淥 隴良 隴莊 隴力 元壯
  宜村:總人口2955,所轄自然村屯(街)宜村 更享 隴烏 岜珍 百叫 那民 雁樓 岜雁 垌好 那溫 上諗 下諗
  乙古:總人口3898,所轄自然村屯(街)岜腰 布定 那賴 馱懷 那瑤 馱皮 逐便 乙古 江峒
  古坡:總人口2096,所轄自然村屯(街)包村 那陽 坤村 那岜古坡 那奄 那逢
  盆峒:總人口761,所轄自然村屯(街)梨江 果敏 果梨 潭板 馬合 馬密 六叫
  孔甲:總人口657,所轄自然村屯(街)孔甲 馱角 渴星
  渠顯:總人口2834,所轄自然村屯(街)渠顯 布滿 那角 那桑 岜板 馱貢 鎮江 馱浪 諗合 卜楞
No. 69
  太平鎮 太平鎮位於銅梁縣北部,距縣城6千米。轄白雲社區以及白雲等10個行政村。319國道穿境。
  [代碼]500224124:~001白雲社區 ~205白雲村 ~206余家村 ~220涼水村 ~221垣樓村 ~222太平村 ~223坪漆村 ~224雙福村 ~225萬壽村 ~226團碾村 ~227鐵鵝村
  [沿革]1919年置涼水鄉,1958年並入上遊公社,1959年析建涼水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4年撤涼水鄉建太平鎮。1997年,面積48.2平方千米,人口2.9萬,轄印盒、板院、樓房、垣桿、白雲、余家、太平、坪坎、楠木、白廟、教化、本清、團碾、黃桷、漆碾、鐵樓、鵝項、萬壽、碉堡19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
No. 70
  太平鎮 太平鎮位於墊江縣西部,距縣城8千米。面積51.31平方千米,人口4萬餘人(2005年)。轄太桂社區,鬆花、群力、桂花、永慶、永茂、永遠、石良、天興、大屋、九竜、竜華、新華12個行政村,88個村(居)民小組。渝萬、滬蓉高速公路縱橫交錯。有國傢AA級旅遊區、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之稱的“墊江牡丹生態旅遊區”和重慶市級風景名勝區的明月山風景區。
  [代碼]500231110:~001太桂社區 ~200鬆花村 ~201群力村 ~202桂花村 ~203永慶村 ~204永茂村 ~205永遠村 ~206石良村 ~207天興村 ~208大屋村 ~209九竜村 ~210竜華村 ~211新華村
  [沿革]1953年置太平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92年置太平鎮。1997年,面積57平方千米,人口3.5萬。渝(重慶)巫(山)公路貫境,轄太平、鬆花、鬆高、指路、群力、竜華、桂林、永利、永慶、望勝、新風、永茂、新生、雙豐、竜馬、九竜、永遠、皂角、民久、橫梁、大屋、高坡、和平、裕瓶、端橋25個行政村。
重慶市重慶市銅梁縣
  銅梁縣轄鎮。1919年置涼水鄉,1958年並入上遊公社,1959年析建涼水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4年撤涼水鄉建太平鎮。位於縣境西北部,距縣城6公裏。面積48.2平方公裏,人口2.9萬。319國道穿境。轄印盒、板院、樓房、垣桿、白雲、余家、太平、坪坎、楠木、白廟、教化、本清、團碾、黃桷、漆碾、鐵樓、鵝項、萬壽、碉堡19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企業有釀酒、農副産品加工、農機修理、建築等業。農業主産水稻、小麥、玉米、高粱,兼産柑橘、蠶繭。
重慶市重慶市墊江縣
  太平鎮位於墊江縣城南,距縣城8公裏,距重慶主城區120公裏,幅員面積51.31平方公裏。渝萬、滬蓉高速公路縱橫交錯。旅遊資源獨特,礦産資源豐富,水電氣供應充足,通訊設施先進,區位優勢明顯。
  全鎮轄12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88個村居民小組,總人口4萬餘人。2005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産總值2.6億元,鄉鎮企業總産值1.85億元,財政總收入5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065元,納稅5萬元以上的“小巨人”企業15個。
  太平鎮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發展為第一要務,圍繞“農業穩鎮,工業強鎮,旅遊業興鎮”的發展思路,緊扣建設“旅遊名鎮、經濟強鎮”的總體目標而努力奮鬥。
  農業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生豬、蠶繭、牡丹、食用菌四大農業産業化初步形成。工業經濟發達,有榮中水泥、豐源磷肥廠、甲醇汽油為竜頭的企業40多傢。鎮內旅遊資源豐富,有牡丹近萬畝,盛産丹皮,被譽為“丹皮之鄉”。太平牡丹已納入重慶市100萬畝花卉苗木和100萬畝優質中藥材農業産業化工程。境內有國傢AA級旅遊區、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之稱的“墊江牡丹生態旅遊區”和重慶市級風景名勝區的明月山風景區。
  牡丹旅遊區幅員面積30平方公裏,種植牡丹面積2.5萬畝,居全國之首。該景區在華夏牡丹花海生態園基礎上,打造了三大重點旅遊項目:太平湖牡丹精品園、百靈山牡丹藝術園、愷之峰牡丹文化園。另有楠竹山景區、金山原始叢林區等自然景點、人文景觀30餘個,成為墊江縣最佳避暑地和旅遊勝地。圍繞旅遊景點,鞏固和擴大牡丹種植面積,註重牡丹精品園的培育,培植芍藥以延長花期,共栽植牡丹100多萬株,芍藥6萬株。每年3月,牡丹和芍藥相繼開放,花期可持續一月之久,成為牡丹生態旅遊區的兩大亮點。開發以牡丹為主的旅遊産品,生産出了“丹皮王”、牡丹藥物牙膏和牡丹潔身寶,深受廣大遊客喜歡。自2000年,太平鎮舉全鎮之力進行牡丹園基礎設施建設和景點培育等工作,成為六屆墊江牡丹節的主辦或承辦單位,為牡丹節的成功舉辦提供了良好的軟硬環境。牡丹節啓動了農業觀光旅遊,不僅提高了墊江縣和太平鎮的知名度、美譽度,還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No. 73
  太平鎮 太平鎮位於古藺縣東北部,與貴州省習水縣接壤。面積104平方千米,人口35047人(2006年末)。轄1個社區、9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太平渡,地處古藺河與赤水河交匯處,距縣城32千米。公路西通縣城,南達貴州,公路通車里程113千米。赤水河上航茅臺、下駛合江。
  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太平渡是紅軍四渡赤水的重要渡口,建有長徵紀念館、碑、橋。
  代碼 510525103:~001長徵街社區 ~201平豐村 ~202走馬村 ~203城伍村 ~204太平村 ~205高笠村 ~206煌傢村 ~207團结村 ~208九竜村 ~209岔角村
  沿革 1935年設太平鄉,1949年後建太平鎮,1991年高笠、九竜兩鄉並入。1997年,面積140平方千米,人口3.2萬,轄建民、九溪口、文明、黃傢溝、明水、沙灣、沙壓、富河、岔角灘、走馬、玉田、平鋒、文閣、興文、太平、石荒、高笠、城伍、觀寨19個行政村和長徵、勝利2居委會。2003年,轄19個村,2個居委會。總人口32736人,面積104平方千米。集鎮人口3500人。
四川省成都市雙流縣
  太平鎮,位於成都東郊竜泉山脈中段,面對川西壩子,背倚竜泉山西麓,半丘半壩,鼕暖夏涼,氣候宜人。距成都30分鐘車程,距城南衛星城華陽鎮15分鐘車程,相鄰華竜路,接通南延綫,交通方便。全鎮幅員42.52平方公裏,人口2.4萬,是雙流縣農業産業結構調整示范镇,現已建成“萬畝枇杷園”,規模化、商品化生産基地,二OO一年,被雙流縣政府授予“枇杷之鄉”光榮稱號。
  枇杷是原産於我國亞熱帶地區的名貴保健水果,枇杷別名“盧橘”,栽培歷史悠久,可以考證的有兩千多年。是我國亞熱帶地區的珍稀特産水果,多數産區在4~5月采收,正是水果的淡季。
  枇杷全身都是“寶”,被譽為珍稀水果。果實色澤美觀,果肉柔軟多汁,鮮美可口,營養豐富,被譽為保健水果,老少皆宜,很受國內外消費者的歡迎。據中國醫學科學院營養係分析,果實可食部分每100剋含蛋白質0.4剋、脂肪0.1剋、碳水化合物7剋、粗纖維0.8剋、灰粉0.5剋、鈣22毫剋、磷32毫剋、鐵0.3毫剋、丙種維生素3毫剋、類鬍蘿蔔素1.33毫剋,其中鈣、磷及鬍蘿蔔素均顯著高於其他常見水果,並含有人體所必需的8種氨基酸;果實除鮮食外,可加工為糖水罐頭、果脯、果醬、果酒、飲料等;葉片含有苦杏仁甙(維生素B17)是防治癌癥的良藥;枇杷的花、葉、樹皮、根等均可藥用;枇杷露、枇杷膏、枇杷衝劑等,載入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具有清肺、止咳化痰、和胃、下氣、降火之功效;種籽可作製造工業澱粉或酒精的原料。枇杷花香沁人心脾,大多在秋、鼕季開放,是難得的優良藥用蜜源。枇杷樹是很好的園林緑化樹種,樹冠整齊美麗,四季常青,果實鮮麗,古人稱贊它“樹繁碧玉葉,柯迭黃金丸”。
  枇杷是一大特色産業,“上市季節早,全身都是寶,營養價值高,市場前景好”,售價超過一般水果幾倍。太平鎮地處東經104°12′,北緯30°25′,海拔525米,年均氣溫16℃左右,位於成都東郊竜泉山脈中段,土壤結構合理,具有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是全國枇杷種植最佳適宜區之一。太平鎮種植枇杷歷史悠久,早在漢代就小有名氣。太平鎮黨委、政府在雙流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組織帶領全鎮黨員、幹部和群衆,根據“1345”的工作思路,因地製宜,與時俱進,大力調整農業産業結構,以大五星枇杷為主建設枇杷大鎮,優質枇杷面積占2萬餘畝,在雙流縣15萬畝枇杷基地中遙遙領先,已建成“天府枇杷第一鎮”, 2001年被雙流縣人民政府授予“枇杷之鄉”的光榮稱號。2007年,全鎮枇杷投産面積達20000餘畝,總産量預計13000噸以上。
  近年來,太平鎮全面推行緑色無公害枇杷生産種植技術,集中精力抓好緑色無公害的枇杷産業,竭誠為社會提供緑色無公害的水果,現已建成無公害枇杷生産基地10個。2002年被省技術監督局列為“緑色食品枇杷標準化生産示范镇”。並依靠科技,造就了太平枇杷的獨特品質,太平枇杷果實富含蛋白質,維生素以及多種礦物質微量元素,具有潤肺養胃、平肝清熱之功效;枇杷鮮果甘甜可口,營養豐富,風味獨特,口感純正,香味濃郁,享有“天上王母蟠桃,人間太平枇杷”的美譽。同時運用枇杷這塊旅遊品牌,以枇杷為媒,以節會友,以節促銷,走出了一條農業生態觀光旅遊之路。
  如今的太平,緑樹濃蔭,花果飄香,望天台山上,滿山桃花爭春早;看山下,萬畝枇杷碩果壓枝頭。太平鎮以枇杷為主題的生態旅遊遠近聞名,“陽春三月賞桃花,初夏時節品枇杷”已成為太平農業觀光旅遊的一大特色。太平風景名勝頗多,北有牛心寨,南有張飛營;小埝風光,天台勝景,山泉潺潺,林木蔥蔥;高峽平湖臥踞山腰,東風渠水南北貫行,水泥路連通三條“枇杷海洋”走廓,小樓庭院花果飄香。全鎮40多傢農傢樂的枇杷宴,各具特色,日接待量萬餘人次。尤其是二郎村的冷傢山埂、新城社區的順利園、靜園、白馬村的舜心園、桃源村的功萍園、強傢園等頗具山村風味。
  發展中的太平鎮,誠信、熱情的太平人,以優質的果品,真誠友好合作的態度,歡迎四海賓朋前來賞花、品果,共同開發枇杷産業,共同創辦緑色加工企業!
  聯繫電話:(028)85661027
  傳真電話:(028)85663011
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
  古藺縣轄鎮。1935年設太平鄉,1949年後建太平鎮,1991年高笠、九竜兩鄉並入。位於縣境東北部,距縣城40公裏。與貴州省習水縣接壤。面積140平方公裏,人口3.2萬。公路西通縣城,南達貴州,赤水河上航茅臺、下駛合江。轄建民、九溪口、文明、黃傢溝、明水、沙灣、沙壓、富河、岔角灘、走馬、玉田、平鋒、文閣、興文、太平、石荒、高笠、城伍、觀寨19個村委會和長徵、勝利2居委會。有煤礦、電廠、麯酒廠等鄉鎮企業。農業主産水稻、玉米、小麥。是紅軍四渡赤水的重要渡口,建有長徵紀念館、碑、橋。
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
  【概況】江油市太平鎮位於江油市腹心地帶,是1992年9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幅員面積86.86平方公裏,總人口18121戶56139人,轄29個行政村,225個農業生産合作社,現有耕地面積34100畝,其中:田295317畝,人均占有耕地0.6畝。2001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産總值38405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9.9%;財政收入847萬元,比上年增長9%;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619元,比上年增加126元,榮獲綿陽市近郊“三強”鄉鎮稱號,取得了經濟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農業經濟持續發展】農業産業結構調整,推動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在堅持以市場為導嚮、效益為中心,合理配置耕地資源,實現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的工作中,首先堅持以市場為紐帶的城市近郊經濟之路,加大農業産業結構調整,着力使區位優勢轉化為商品優勢,新建了馬路灣蔬菜農貿批發市場,以市場連基地、基地帶農戶,實現糧經作物種植比例6:4,種植經濟作物面積29734畝,其中:優質無公害蔬菜13145畝。200l年農業總産值實現1402萬元,比上年增長5%;其次把畜牧業作為重要支柱産業,在鞏固商品瘦肉型生豬基地的同時,積極發展商品仔豬外銷基地、奶牛基地和小傢畜傢禽。2001年生豬出欄65823頭,小傢禽30餘萬衹,畜牧産值實現4713萬元,占農業産值的33.6%以上;其三扶持地方特色産品——省優質附子基地建設,在種植面積上,産品質量和産量上有了新的提高;其四大力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切實抓好“九寨環綫”退耕還林和植樹造林、種花種草工作,使森林覆蓋率進一步提高;其五充分發揮勞動力資源優勢,鞏固以新疆、北京、廣州、西安等勞務基地,加強勞動技能培訓,積極拓展勞務輸出空間,千方百計增加勞務收入。2001年務工人數達到16124人,實現勞務收入8526萬元。
  【鄉鎮企業健康發展】按照中共江油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部署,加大以企業産權制度的改革,放活經營機製、盤活存量資産,實現了工業經濟的恢復性增長。2001年鄉鎮企業總産值實現64569萬元,利稅2853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2.26%和38.79%。把工業興鎮培育新的增長點作為工作的重點,鎮黨委成員實行聯繫重點工業企業制度,推進了工業經濟的發展進程,工業産值實現28520萬元,占企業總産值的44.17%,比上年增長18.38%。營造寬鬆環境,提供優質高效服務,大力扶持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民營經濟的發展,2001年實現産值63048萬元,已成為鎮域經濟的重要支柱。
  【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堅持進一步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充分發揮區位優勢,以優惠的政策、優質的服務、優良的環境,切實抓好招商引資工作,先後洽談工業招商項目11個到位資金2206萬元,為加快工業經濟發展,增添新的活力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得到了中共江油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充分肯定和表彰。
  【城市基礎設施不斷完善】200l年按照江油市城市建設的總體規劃與佈局,加快了城市建設步伐,完成太平幹道西路、太白西路的建設和人民西路、金輪西路的規劃。形成與城市配套的四通八達的公路環網和通訊、郵政、公交、國際互聯網、供水、供電、供氣及排污、排水、路燈係統。農村村社道路縱貫全境,農電、農話、廣播電視等網絡改造建設步伐加快,為改善投資環境、增強發展後勁奠定了基礎。
  【旅遊休閑成為新亮點】江油歷史文化名城聞名全球,造就了太平旅遊休閑業的發展,境內的西山公園,天馬森林公園,太陽島、石磬風景區、李白讀書臺(小匡山)等旅遊景點和羅漢寺、普照寺等宗教場所及農傢樂硬件設施日趨完善,對外接待能進一步增強。
  【教科文衛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在鞏固“雙基”教育的基礎上.逐步加大對學校硬件建設的投入,進一步改善了辦學條件和規模,教學質量明顯提高。成人教育、職業教育進一步發展,農業科學技術普及率提高。群衆性文化娛樂活動經常性開展,內容豐富多彩,進一步陶冶了人民的生活情操。健全農村初級衛生保健,開展了全民愛國衛生運動和健康教育,有效預防控製地方病、傳染病的發生。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深入人心,“三結合”、優質服務工作開展紮實,全鎮計劃生育率達到對97.5%,人口自然增長率控製到2‰,名列江油市鄉鎮計劃生育工作前茅。民政優撫和扶貧工作及其他社會事業順利開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製建設取得了新的成績。
四川省內江市資中縣
  太平鎮位於資中縣城東方,距縣城23、5公裏。幅員面積58、2平方公裏,耕地面積42980公頃,轄一個居委會和24個行政村,198個社,總人口人44562。【一基礎設施建設】1、交通方面全鎮24個村,且村村通公路。2002年新修村社公路5條,投資8萬元新修橋梁一座。場鎮街道鋪成水泥路面。2、通信方面18個行政村開通電話。3、能源方面第二期農網改造工程已全面完成執行電價0、65元度供電總戶數7727戶。4、水利方面全鎮共有小二型水庫11座,實行灌溉面積上萬畝,保證了農業基礎用水。5、教育文衛事業全鎮共有四所中心小學校,中學在校生2019人,小學在校生3842人,教師240人。衛生辦及衛生中心院各一所,醫療設備齊全,在這次非典工作中,對非典防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農業】太平鎮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鎮。糧食總産量17393噸,油菜籽産量526噸,年出欄肥豬頭20000頭。實行退耕還林政策,栽種檸檬850畝,麻竹600畝,白楊樹1200畝。擬建“生態傢園富民示範村“一個。有一120畝的緑色基地,主産小蜜桃和枇杷。另還有一畝”米邦塔“食用仙人掌基地,收穫時,均供不應求。【工業】轄區內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建築公司——資中縣第三建築工程公司,它承建了省內外大型工地建築。鎮西街”仕得牌“面粉廠,擁有資産上千萬,製作的面已運銷到本市各地,且在超市上市。它製作的面有如下特點:精、白、可口、耐煮、清潔、衛生。
四川省樂山市沙灣區
  【概況】
  太平鎮幅員面積55.9平方公裏,是沙灣區河東開發的核心和重要的工業基地。全鎮現有人口19381人6156戶,黨員629名。下轄16個行政村107個村民小組和1個社區居委會。先後榮獲“四川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鎮”、“樂山市小康鎮”、“四川省小城鎮建設試點鎮”、“樂山市科普示範鄉鎮”、“四川省文化先進鄉鎮”等殊榮。
  【自然條件】
  太平鎮位於沙灣區大渡河東岸,背靠玉臺山,有300多年的歷史文化遺産,地形以平壩和丘陵為主,礦産資源豐富,以煤、石灰石、石英砂為主,其中煤炭儲量達1200餘萬噸。
  【基礎設施】基礎設施日臻完善。長17公裏的沙踏路穿境而過,建有11萬伏變電站一個,年供水146萬噸的自來水廠一個和2個加油站,按照功能完善、實施配套的要求完善了占地14萬平方米的舊城改造規劃(共分四期),目前已實施完舊城改選第一期開發。孫壩村社會主義新農村正在建設之中。
  【社會事業】
  廣開就業門路,多渠道新增就業,積極轉移農村勞動力,嚴格勞動執法協調勞務糾紛;環保工作落到實處,環保意識深入人心;堅决實行用地保護和審批制度,做好各類重點工程徵地協調工作;適應新形勢下計生工作要求,做好各類扶工作。
  【人文景觀】
  太平鎮旅遊資源豐富,占地200多畝的桫欏溝、千姿百態的老碼頭溶洞、環境優美的月耳壩經果林、三佛寺上深遂壯觀的蛟竜溝讓人留戀忘返。
  【重點企業及産品】
  太平鎮牢固樹立抓環境就是抓生産力的觀念,努力倡導重商、親商、安商、扶商的社會氛圍,投資環境良好,工業經濟以冶金、建材、機械製造為主,現有各類企業17個。金廣集團以生産鐵合金為主、國宏公司以生産電冶為主、永昌公司主要生産非金屬礦産、星源公司主要生産水泥、強鑫機械廠主要以機械製造為主、太平鑄鋼公司主要生産鑄鋼件、吉鴻和天順井煤礦年生産K3、K4煤8萬噸
  【特色農副産品】
  在孫壩村有大型的良種豬場6個及存欄6萬衹的蛋雞養殖場6個;發展種兔1500衹,商品兔2萬衹;孫壩村枇杷園70畝;肖店村柑橘基地500畝;稻麥村脆紅李70畝;在羅一村、天順井村、付塘村建成了400畝花椒生産基地;在杜傢橋村、馬鬍梗村、楊村壩村建起了450畝蠶桑基地;在全鎮6個村建起了100畝稻田蘑菇種植基地、太平豆腐幹讓人回味無窮。
四川省南充市西充縣
  太平鎮距國道212綫和縣城15公裏,幅員面積27平方公裏,耕地總面積14245畝。全鎮共轄16個行政村,1個街道居委會,總人口為1,8萬人。太平鎮是太平區九個鄉鎮政治、文化、經濟中心。1999年太平鎮被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小集鎮建設示范镇。太平鎮是典型的農業鎮。近年來,鎮黨委、政府一是大力調整農業結構,建立了二荊條海椒種植基地3000畝,漢光緑豆種植基地1000畝;建立了優質水果基地2000多畝(其中黃花翻衝由,;新建香桃基地400畝)。二是致力於“畜牧興鎮、畜牧富民”的發展戰略,建奶牛養殖小區2個,存欄奶牛80多頭,每年可出欄生豬15000頭,畜禽養殖業年收入超過1000萬元;三是優化投資環境,出臺投資優惠政策,吸引大批業主來我鎮投資辦廠,現鎮建有大型生豬養殖場1個(投資50萬元),年出欄生豬1000頭;建有集養殖、休閑、觀光為一體的綜合開發園區—臥竜山莊;建有大規模的金虹機磚廠,三元加氣站、富達竹編廠、遠近聞名的太平白酒廠。太平鎮是南充市小康文化先進鎮,九年製義務教育先進鎮。鎮內有市級高中一所、初級國學一所、中心小學一所。鎮內水電氣三通,程控、移動電話網絡覆蓋全鎮,村村公路暢通,交通十分便利,社會和諧穩定,是經商投資的好環境。太平鎮是省人民政府批準的省級小集鎮建設示范镇,新開發的場鎮新區街道長2000米,寬46米,基礎設施已基本完成,街道兩邊可供建設用地200畝,企業改製後有閑置廠房15000平方米,熱忱歡迎社會各界朋友來太平投資置業。
四川省宜賓市興文縣
  太平鎮地處興文縣城東北部,集鎮距縣城6.2公裏,二級水泥路20公裏達西南出海通道,55公裏通隆納高速公路和長江碼頭。幅員面積57.68平方公裏。最高海拔1025米,最低海拔295.4米,多屬淺丘區,少數為低山地形。氣候溫和,年均氣溫18.4度,年降水量1374.2毫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適中,雨熱同季,無霜期長,比較適宜農作物和經濟作物的生長,是興文縣的農業大鎮。有耕地面積17796畝,其中田15272畝,地2524畝;林地16784.18公頃,森林覆蓋率為30.15%。主要糧食作物有水稻、小麥、玉米、紅苕。主要經濟作物有茶桑、果、蔬。養殖業主要是水産、畜禽等。水資源豐富,古宋河、九姓河(久慶河)流經境內,橫跨8個村。全鎮有小型水庫2個,山坪塘291口,有水電站1個,頁岩機磚廠4個,茶場1個,香蘭菜加工廠13個,紅苕精白粉廠1個,鹹菜廠1個,大型農貿市場1個。
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
  地處蘆山縣北部,屬山區鄉鎮,中林河自北嚮南穿境而過。全鎮幅員面積189平方公裏,耕地565公頃,距縣城37公裏。全鎮海撥900--3800米,氣候宜人,全年無霜期280天,平均氣溫13℃。主要資源為礦産(煤礦、鉛鋅礦、鋁土礦等)、水力、生態環境和食品,全鎮現有電站5個,在建電站7個。全鎮轄春光、勝利、大河、祥和、鐘靈、興林等6個村,45個合作社,共3075戶,12178人。全鎮2005年財政收入129.3萬元,支出102.39萬元。耕地面積11429畝,其中水田面積1220畝。退耕還林15148畝。魔芋面積7100畝。2004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705元。全鎮11所學校,其中1所中學,中心小學2所,幼兒園5所。中心醫院1個。2005年總産值9078萬元。公路總里程67公裏。(2005年)發電量173萬千瓦/小時。衛生院和醫療攤點共16所,其中1所中心醫院。現有煤礦12個,從業人員1844人,(2005年)煤炭産量10萬噸。。逢農歷3、6、9趕場,共有個體戶198戶。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會理縣
  會理縣轄鎮。民國時期為平吉鄉,1952年建太平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設油房、大村兩鄉,1994年將大村鄉、油房鄉及木廠鄉的老廠、大河兩個村劃出合併建太平鎮。位於縣境東北部,距縣城36公裏。面積163.5平方公裏,人口1.3萬。通公路。轄太平、沙坪、雙馬、大村、梓木、尖山、小村、老廠、大河9個村委會。農業主産玉米、烤煙、小麥。養殖業以豬、牛、黑山羊為主。
No. 83
  太平鎮 太平鎮位於安寧市東北部,距市區12千米。面積85平方千米,人口1.72萬人(2006年)。轄1個社區、5個行政村:太平;橋頭、讀書鋪、始甸、妥睦、册峨。鎮政府駐太平。320國道、成昆鐵路過境。
  [沿革]據傳,舊時戰亂,因人們渴望太平而得名“太平”。清代屬象池裏,民國屬竜寶鄉,建國以後,分別設立始甸、象石、太平、光良四個鄉人民政府,該鄉1958年屬燎原公社,下設四個管理區。1962年改稱太平公社,1984年改稱太平區,1988年改稱太平鄉(中國政區大典:1987年置太平白族鄉)。1997年,面積85平方千米,人口1.9萬,轄橋頭、讀書鋪、始甸、妥睦、册峨5個行政村。2000年太平白族鄉撤鄉設鎮。
  [郵編]650301 [2006年代碼]530181107:~001太平社區 ~201橋頭村 ~202讀書鋪村 ~203始甸村 ~204妥睦村 ~205册峨村
No. 84
  太平鎮 太平鎮位於盈江縣西南部,距縣城12千米。東與弄璋鎮隔江相望,西與昔馬、銅壁關鄉接壤,西南與緬甸相毗鄰,北與平原鎮毗鄰。面積456.22平方千米,人口2.70萬人(2006年)。轄太平、弄盞、璋西、黃竜、大寨、賀回、卡牙、竜盆、芒允、拉丙、雪梨11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太平街。古西南絲路重要通道之一。縣城通往緬甸北部重鎮八莫的跨國公路過境。清末震驚中外的“馬嘉理事件”發生在境內。
  [沿革]明清時期為中緬邊境通商集鎮。1952年建蓮山縣第二區,1958年以後歸盈江縣。1969年改稱永紅公社,1971年改為太平公社,並分出設立芒允公社。1984年稱太平區……1988年改建為太平鄉、芒允鄉。1997年,太平鄉面積255.5平方千米,人口1.7萬,少數民族人口占60.24%,轄太平、璋西、黃竜、弄盞、大寨、賀回、竜盆、卡牙8個行政村;芒允鄉面積200.7平方千米,人口0.6萬,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75.6%,轄芒允、拉丙、雪梨3個行政村。2005年,撤銷芒允鄉,其行政區域並入太平鄉管轄,並將太平鄉改設為太平鎮
  [郵編]679311 [2008年代碼]533123108:~201太平村 ~202弄盞村 ~203璋西村 ~204黃竜村 ~205大寨村 ~206賀回村 ~207卡牙村 ~208竜盆村 ~209芒允村 ~210拉丙村 ~211雪梨村
雲南省昆明市安寧市
  太平鎮位於安寧市區東北部,距離安寧市區12公裏,距離昆明市區21公裏,地處東經102°31′,北緯24°56′50″,屬丘陵地區,總面積85平方公裏,海拔1850~2418米。東北與西山區團结鄉和碧雞鎮接壤,南部與西山區海口鎮相鄰,西部與連然鎮毗連。2001年底,全鎮總人口17798人,其中,農業人口9053人,非農業人口8745人;少數民族人口4648人,占總人口數的27.2%。世居民族主要有漢族和白族。農村實有勞動力5824人,其中,從事二、三産業人口1595人。全鎮轄5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32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7855.2畝。
No. 86
  610423111000 太平鎮
  610423111200 柳村
  610423111204 張閣村
  610423111206 竹範村
  610423111209 西留村
  610423111212 魏村
  610423111213 太平堡村
  610423111214 寨頭村
  610423111215 石劉村
  610423111216 駱村
  610423111219 孫傢堡村
  610423111220 程傢村
  610423111222 棗坪村
  610423111225 東臨涇村
  610423111226 杈楊村
  610423111227 廟店村
  610423111228 陳貟灣村
  610423111229 王裏堡村
陝西省鹹陽市涇陽縣
  太平鎮位於涇陽縣西南部。東臨高莊鎮,南接秦都區,西連禮泉縣,北隔涇河與涇幹鎮、中張鎮、橋底鎮相望。總面積56平方公裏,轄25個村委會,人口3.05萬,耕地面積4.8萬畝。太平鎮主導産業有果品、畜牧等。果品生産以梨棗、肉杏為主,面積6854畝,特別是太平肉杏以其色紅、肉厚、味酸甜等特點,獲楊凌農博會後稷奬。畜牧業以奶畜、籠養雞為主,奶牛存欄970頭,籠養雞存欄23.8萬衹。2002年全鎮國內生産總值1.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78元。太平鎮機構設置為四辦五站所,四辦是黨政綜合辦公室、經濟發展辦公室、社會事務辦公室和財政農稅辦公室;五站所是農業綜合服務站、文化廣播電視服務站、計劃生育服務站、企業管理辦公室和國土資源管理所。
No. 88
  621027106000 太平鎮
  621027106200 儉邊村
  621027106201 蘭廟村
  621027106202 席蘭村
  621027106203 棗林村
  621027106204 柴莊村
  621027106205 慕坪村
  621027106206 老莊村
  621027106207 大塬村
  621027106208 丁峴村
  621027106209 南莊村
  621027106210 何灣村
  621027106211 上城村
  621027106212 柳咀村
古藺縣太平鎮名片-四川省瀘州市
  太平鎮位於瀘州市古藺縣東,距古藺縣城35公裏,地處古藺河與赤水河匯合處,全境東南高、西北低,嚮太平渡傾斜。太平依山傍水,街道呈階梯狀,很早以來就是川黔商旅聚散之地,素有“小山城”之稱,是四川省八大名鎮之一。1983年,被收入《今日中國旅遊世界》叢書,以七國文字嚮世界介紹;1996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命名為“四川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5年被納入全國三十條紅色旅遊精品綫路,全國一百個紅色旅遊景點景區。太平不僅是一個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歷史文化名鎮,也是一個有着誘人自然風光和獨特民俗風情的古鎮。太平鎮古街,是由數百級石梯由山而下到河邊,店鋪小攤分設兩旁,樓臺木屋大多建於清末明初。趕集日,煙樓糖茶、水果蔬菜、山貨魚蝦,商品繁多,人流如織。紅軍過後,這條街有紅軍遺址87處,紅軍標識隨處可見。長徵四渡赤水陳列館也在此街。
  主要景點有:太平鎮古街、渡口紀念碑、四渡赤水太平渡陳列館、長徵街的古建築和紅軍標志等。
安寧市太平鎮名片-雲南省昆明市
  太平鎮位於安寧市東北郊,距安寧12千米,距昆明21千米,地處東經102度31分,北緯24度56分50秒,屬丘陵地區,總面積85平方公裏,海拔1850米至2418米。東北與西山區團结鎮和碧雞鎮接壤,南部與西山區海口鎮相鄰,西部與連然鎮毗連。全鎮下轄5個村民委員會,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32個自然村。2005年末,全鎮總人口16960人,其中:農業人口9500人,占總人口數的56%,非農業人口7460人,占總人口數的44%;男性8570人,占總人口數的50.5%,女性8390人,占總人口數的49.5%;少數民族人口5022人,占總人口數的29.6%。世居民族主要有漢族和白族,漢族人11938人,白族人口4172人。農村勞動力資源總數6772人,其中從事農林牧漁的人口3354人。耕地面積317105公頃,其中:水田面積257.457公頃、旱地面積44.101公頃。
施甸縣太平鎮名片-雲南省保山市
  太平鎮位於施甸縣北部,怒江東岸,鎮政府所在地太平鎮距施甸縣城53公裏,東與由旺鎮、水長鄉相連,西與竜陵縣隔江相望,南與何元鄉相毗鄰,北與隆陽區蒲縹鎮接壤。全鎮擁有國土面積242.85平方公裏,森林覆蓋率40.7%,山區面積約占96.35%,壩區面積約占3.65%。總耕地面積40077畝,其中:水田9362畝,旱地21027畝。境內地形山高坡陡,海拔高差較大,最高海拔2320米,最低海拔700米。
  太平鎮屬典型的山區農業鎮,“立體型”氣候明顯,給農業的發展帶來了便利。全鎮群衆生活主要依靠種植業與養殖業,種植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大麥、小麥、黃豆、豌豆、紅薯、烤煙、甘蔗、油菜、香蕉、核桃等,養殖業以家庭養殖生豬為主。
  全鎮轄18個村委會,196個村民小組,208個自然村,總人口31499人,其中:農業人口30255人,總戶數7709戶,其中農業戶7223戶。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9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裏130人。
  2005年末,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完成6627.35萬元,其中:農業收入完成3490.25萬元,林業收入完成265.34萬元,畜牧業收入完成2308.9萬元,其他手工業、服務業等完成271.2萬元。本級財政收入完成568.6萬元,其中,一般預算收入334.7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70元。尚有絶對貧睏人口1343戶5347人(667元以下),低收入人口3040戶12854人(924元以下)。大牲畜存欄1032頭,出欄757頭,牲豬存欄48372頭,出欄30303頭,肉類總産2575噸。
  全鎮通電18個村委會,195個村民小組,通路18個村,189個村民小組,320國道老綫穿越過境38公裏。全鎮分佈有小(Ⅰ)型水庫1件,小(Ⅱ)型水庫6件,壩塘22件。
  2005年,全年糧食作物總播種面積為53472畝,糧食實現社會産量11562噸,人均生産糧食382公斤,人均占有糧367公斤。
  2006年,按照“控量、挖潛、提質、增效”的總體要求,繼續深化對“雙控、兩提高”的認識,以煙農增收、增效為目的,切實抓好了“五項”科技措施的落實與推廣;2006年種植烤煙10000畝,其中:紅大項目6000畝,省優項目2000畝,預計産量250萬斤,預計可實現産值1375萬元,可望實現單項稅收275萬元.
  2006年全鎮纍计種植甘蔗面積8329畝,其中當年新植3789畝,預計06—07榨季可望實現産量2.5萬噸,實現單項産值約500萬元。
  2005年完成固定資産投資698.66萬元(其中上級補助112.5萬元,群衆自籌586.16萬元)。
  2005年共嚮省外勞務輸出875人,其中有序輸出426人。單有序組織外出打工的426名志願青年,實現了淨收入187.5萬元。
  2005年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鞏固率為99.86%,初中入學率為85.5%,鞏固率為99.69%。
  全鎮有衛生院2所,計生服務站1所,村衛生室18個,基本保障了人民群衆的衛生醫療問題。全鎮廣電覆蓋率為98%
盈江縣太平鎮名片-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
  太平鎮位於盈江縣西南部,距縣城12公裏,是“古西南絲綢之路”的重要出口通道和震驚中外的“馬嘉裏”事件發生地,有通往鄰國緬甸北方重鎮八莫的洪崩河口岸的盈八公路,是盈江縣至緬甸八莫、密支那的交通要道。壩區沿大盈江而下,轄區內江岸緑樹成蔭,是太平鎮一道亮麗的風景綫。
  基本情況
  太平鎮是由原太平鄉與芒允鄉合併而成的一個鎮,東與弄璋鎮隔江相望,西與昔馬、銅壁關鄉接壤,西南與緬甸相毗鄰,北與平原鎮毗鄰。轄區面積422.45平方公裏,境內擁有德宏州最大的戶宋河電站及雄偉的大盈東虎跳峽景區,現在又有大盈江虎跳峽一級、三級和四級大電站相繼破土建設,山區植物生長茂盛,資源豐富,藴藏量大,是開發緑色産業的寶地。壩區土地平整,全鎮人均生産糧食列盈江縣鄉鎮之首,是盈江糧、蔗、畜、荔枝的重要生産基地。種植作物主要有:稻穀、甘蔗、包𠔌、小麥、油菜、豆類等。主要居住着傣族、景頗族、漢族、傈僳族等多種民族。
  地理氣候
  太平鎮壩區的氣候條件與平原地區差異不大,年平均氣溫19.3度,年降雨量1516.2毫米,年日照2310.3小時,太陽輻射量年年137.31千卡/cm,平均風速1.2米/秒,具有晝夜溫差大、幹濕季節明顯,雨水集中,全年分配不均等特點。幹季表現在11月—4月,年降雨量占全年的11.9%,光質好,對鼕包𠔌等鼕種作物生産十分有利;雨季在5—10月,降雨量占全年的88.1%,雨熱同期,幹冷同季。山地地形千姿百態,光、溫、水、氣、熱的分佈不同,形成的氣候環境不同,自然氣候有垂直性,山壩具有光照好、熱量高、雨量充沛、氣候條件比同緯地區優異,適宜發展糧食、甘蔗、香蕉等多種亞熱帶、溫帶經濟作物。
  資源優勢
  全鎮森林覆蓋率比較高,生物種類繁多,土地肥沃,適宜各種農作物、亞熱帶水果的種植和生長。轄區內水資源比較豐富,境內主要有大盈江從北至南流經,還有護宋河、南奔江、芒崍溝、北大溝等多條大溝渠貫穿太平鎮太平鎮的芒允有着悠久的歷史文化,他曾經是盈江文化的傳播地,推動了盈江文化事業的發展,芒允古鎮曾經是西南古絲綢之路的通商口岸,昔日邊關商貿的繁華,芒允有“小上海”之俗稱,歷史上、世界版圖就有“芒允鎮”之稱,這裏的手工作坊加工的豆腐、醬油、梅子酒,享譽州內外,40年代前曾大量出口南亞地區,目前産值可達十餘萬元。太平鎮有悠久的歷史,勤勞的人民,豐富的資源,好的農業生産條件,生産前景十分廣阔,水田以種植水稻、甘蔗為主,旱地以經濟林果種植為主,旱地具有較大的開發潛力。
No. 93
  (居委會:太平、太河、太興;村委會:周嘴、謝嘴、許臺、高集、洋溝、香城、橋口、裴南、南謝、沉澇;娥眉養殖場、陳門養殖場)
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
  太平鎮位於泗洪縣城東35.20公裏處。東臨成子湖,北界集鎮接壤,西南部和南部分別與洪澤農場及竜集鎮隔河相望。總面積72.5平方公裏,耕地面積3617.6公頃,水域2000 公頃,湖岸綫達10.2公裏。所轄15個行政村,其中含3個居委會,2個養殖場,共7100戶,總人口32000人。
  建國前,鄉境先後屬泗陽、泗縣兩縣管轄,1941年隨着淮北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創建,成立大平鄉,時屬淮北泗陽縣,1949年淚泗洪縣成立後,劃歸泗洪縣轄,1958年與竜集合併為竜集人民公社,1962年分開,於2000年8月撤鄉設鎮。
  特色産品
  2004年,在戰勝洪澇災害,堅持生産自救的情況下,仍實現地區生産總值20330萬元,財政收入242萬元,人均純收入3100元。目前,已擁有三大特色産品:一是名聞遐邇的"太平粉絲"。全鎮農業産業化發展已形成規模,於2004年通過省級認證的3萬畝緑色食品山芋深加工基地進一步鞏固,太平因擁有蘇北最大的粉絲市場而成為名副其實的"粉絲之鄉"。二是無公害稻田養蟹。近年來,太平鎮水産養殖業正在嚮名特優新品種迅猛發展,內塘特種養殖7公頃,無公害稻田養殖300公頃,外湖固欄養殖1000公頃,年産值突破2200萬元,使太平同時獲得"魚米之鄉"的美譽。三是"生態銀行"桑蠶果樹中藥材。隨着林經生産的穩步發展,10公裏蠶桑經濟帶和千畝果樹中藥材立體套作示範園,凸顯出巨大的經濟效益,其産品在省內市場供不應求。
  資源和企業
  太平是一個農業大鎮,具有相當雄厚的資源潛力。一是有充足的糧食資源。年産小麥16500噸,水稻13750噸,大豆500噸,花生3000噸,可供發展糧食加工業和養殖業; 二是有大量的木材資源,全鎮樹林存量達47.5萬棵,森林覆蓋率、村莊覆蓋率分別達281%和84.4%,利於發展木材加工業;三是擁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隨着土地大面積流轉和機械化作業程度普遍提高,全鎮至少有15000名勞動力從農田中解放出來,另謀職業,因而是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好去處。
  太平的工業經濟正在蓬勃興起。近年來,黨委政府緊緊圍繞工業突破的工作方針,把發展工業經濟作為首要工作任務,采取多種措施,積極招商引資。目前,已完成合同引資額4000萬元,固定資産860萬元,進縣工業園區開工項目一個,前不久又成功和浙江客商簽定了計劃投資500萬元在鎮區興辦玩具廠、與蘇州客商簽約了計劃投資400萬元在鎮 區興辦羊毛衫戶兩個意嚮型協議書,並即將開工投産。規劃 占地1500畝,一期工程占地380畝的高集工業集中區,目前已投資100萬元,、鋪設水泥路1 100米,興建200平方米工業廠房2幢,為進一步引資興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另外,占地1.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總資産354萬元,擁有l000噸澱粉和1000噸粉絲兩條加工生産流水綫全 套設備,並擁有5000平方米水泥曬場和50噸冷庫的太平粉絲廠,與占地2800平方米,設備總投資36萬元,日加工鮮 山芋30萬斤,日産澱粉6萬斤,年産值200萬元以上的高 集山芋澱粉廠已分別成為市竜頭企業和鎮優秀民營企業,成為拉動當地山芋深加工業的火車頭。此外還有年産300噸的引資企業復合肥廠,有多傢投資30萬元以上的地方私營企業如農副産品加工廠、養雞廠、面粉廠、農機具修造廠和 麥草加工廠,為廣泛開發第二産業,加快發展開放型經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棗陽市太平鎮名片-湖北省襄樊市
  一、太平鎮發展邊貿經濟的五大優勢
  太平鎮自古以“人傑地靈”聞名,今日的太平鎮有哪些發展邊貿經濟的獨特優勢呢?一是區位優勢,太平鎮位於棗陽北部,北與河南省唇齒相依,地處兩省交界的特殊區位;二是交通優勢,西北6省(區)物流大動脈一一寺沙省道在太平過境長度達l5公裏,日過境車輛達3000輛次;三是資源優勢,棗陽自古有四大奇景傳說:“唐梓山頂着天,蓮花堰九頃半,紅沙河網十八裏寬,查星樓半截還在天裏頭”。其中的前三大景觀都在太平鎮唐梓山風景旅遊區境內,唐梓山風景旅遊區被確定為“湖北省旅遊定點單位”和“襄樊市道教聖地”;四是政策優勢,太平鎮先後被省政府確定為全省25個重點邊貿“口子鎮”之一和l0個重點窗口鎮之一,根據鄂政發[2000]74號文件精神,太平鎮在財政收支安排、減免賦費、城建、土地管理費的留用等方面,享有部分縣級經濟管理權限。同時,近年來,太平鎮為促進邊貿經濟發展,堅持實施優惠政策,營造了境內外客商來此投資發展的環境窪地;五是設施優勢,經過多年建設,太平鎮初步建成了唐棗路民營經濟小區、蓮花堰綜合服務區、省道沿綫綜合經濟帶、工貿街等“六區一街”,構築了發展民營經濟的有效載體。因此,在太平鎮發展餐飲服務、食品加工、旅遊、交通、工貿、建築等行業都極有前景,來太平鎮投資發展,是您明智的選擇。
  二、太平鎮實施優惠政策簡要說明
  為加速本鎮經濟發展,鼓勵多種經濟成份參與太平開發建設,我鎮藉勢發力,實行積極的招商引資政策。我們製定了《太平鎮關於加快邊貿經濟發展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的十條優惠政策》,在各種費用收取上,實行公開辦稅,集中收稅。對“兩稅一費”的標準一年一定,年初定死徵收基數,禁止任何單位對民營企業隨意檢查、收費和罰款。同時,對業主發放《稅費明白卡》,確保投資者能夠放心、放膽經營;在服務上,對進鎮經營的農戶,在建房徵地,工商稅費,入戶入學,簡化手續等方面強化部門上門服務,形成快捷高效的服務運作係統。實行“六個一視同仁”,提供最高效、高優質、最周到、最安全的服務;在保證措施上,建立收費監督卡制度,對投資者實行“挂牌保護”;在激勵措施上,對作出突出貞獻者,社會上給榮譽,經濟上給實惠;在經營環境綜合整治上,加大鎮容鎮貌環境衛生管理力度,加強市場規範靜理,重點打擊欺行霸市行為,堅持開展人大、政協視察治理“三亂”活動和評議職能部門糾風制度,為發展邊貿經濟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做到“你賺錢我保護,你發展我鋪路,你有難我幫助”,使終營者感到太平鎮政策優惠,環境寬鬆,“進得來、留得住、能發財、快發展”。
  三、太平鎮當前重點引資項目簡介
  l、唐梓山風景區景點完善工程。唐梓山風景旅遊區是鄂豫兩省交界處的著名風景旅遊區。旅遊資源極其豐富,風景區內自然、人文景觀多達30多處,目前尚有雞鳴鎮遺址、仙人池、千佛碑、分金亭、唐子亭等景點尚待開發,娘娘殿、靈宮殿、無量殿、祖師殿、臥牛石等景點尚需進一步完善,我鎮實行“誰投資,誰受益”的引資政策,誠邀有識之士前來投資開發。
  2、唐梓山賓館建設。唐梓山風景區依傍寺沙省道,客流量、車流量極其豐富,年吸引遊客、商賈50萬人以上,我鎮擬在唐梓山水庫以北的空曠場地興建一座高標準賓館,歡迎各界人士前來投資。
  3、唐梓山小雜糧市場。農業産業結構調整後,我鎮共發展3萬畝雜糧,鄰近縣市雜糧種植面積也較大。經考察,目前鄂豫兩省沒有一傢上規模的雜糧市場,我鎮擬在唐梓山東南40畝場地興建唐梓山小雜糧市場,誠盼市內外糧食經銷商把握商機,積極參與小雜糧市場開發建設。
  4、蓮花堰風景區綜合開發。蓮花堰是我鎮重要風景點之一,蓮花堰內有太陽島、月亮島兩個占地分別為35畝和15畝的自然島,發展旅遊、餐飲業有很大潛力,歡迎各界人士前來投資開發。
  5、廣昌水上公園開發。距離中心鎮0.5公裏的牛心堰,緊依太楊公路,堰內有一塊占地近20畝的自然島嶼北與堤岸直接連接,島上林木茂密,百鳥啁啾,環境幽靜,是發展旅遊業的一塊風水寶地,我鎮擬在“牛心堰”興建廣昌水上公園,建成鎮中心的綜合性遊樂園,目前急需投資合作夥伴。
西峽縣太平鎮名片-河南省南陽市
  太平鎮位於西峽縣北部山區、中原最高峰——犄角尖(海拔2212.5米)腳下、八百裏伏牛山主脈——老界嶺腹地。巍峨高大的老界嶺山係成為一條劃分南北氣候、生物地理群落、長(江)黃(河)流域的自然分界綫。太平鎮鄉域面積198平方公裏,轄11個行政村,77個村民小組,9000人。年均氣溫12.5度(比雞公山避暑勝地低7.5度)年降雨量840mm,森林覆蓋率95%以上。
  太平鎮氣候獨特,物産豐富,遍地是寶。境內“一山有四季,十裏不同天”,獨有的清爽濕潤小氣候孕育了4195種動植物 ,有恐竜時代的古生動植物60多種,珍貴中藥材1200多種,動物1316種有産量和質量穩居全國第一的中藥瑰寶——山茱萸,價比黃金的稀有名貴中藥材——石斛,中藥極品天麻,以及高品位高儲量的鉬礦、鐵礦、瑩石、石英、銅礦等礦藏。素有“生物基因庫”和“天然中藥庫”之稱。是避暑度假、觀光旅遊和科考的理想園地。
  2001年以來,太平鎮立足避暑度假和旅遊兩個定位,大力旅遊和賓館服務業。建成星級賓館5座、星級標準別墅100餘套、産權度假公寓700餘套、農傢賓館300余家,是接待能力近萬人,可同時接待10起50——100人的會議培訓團體。成功開發老界嶺、耍荷關、老君山、狩獵場、生態植物園、洗浴購物中心等景區和娛樂購物場所9處,景點260多個,遊玩、觀賞面積達18萬畝。使太平鎮成為享譽省內外的避暑度假中心、觀光旅遊和會議培訓中心。
  三年來,太平鎮圍繞建設“旅遊名鎮、生態大鎮、邊貿重鎮”戰略目標,以旅遊開發為主題,以集鎮建設為主綫,以工業和生態農業為基礎,以加強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為保障,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取得了顯著成績。旅遊開發在西峽旅遊大環綫上戰綫最長、景區最大、景點最多;集鎮建設完成固定資産投資6500萬元,是前30年投資總和的50倍;工業經濟成為財政和全鄉公益事業發展的重要支柱;以山茱萸、土柴雞、核桃等為主的特色農業成為農村經濟的半壁江山。
  現在,太平鎮基層組織充滿活力,社會大局穩定,群衆安居樂業,民心思進,全鄉上下凝心聚力,按照既定的目標和工作思路,正努力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健康、持續發展,全力以赴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始興縣太平鎮名片-廣東省韶關市
  始興縣太平鎮是始興縣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於始興縣中北部,東與頓崗鎮相連,南與城南鎮隔江相望,西與江口鎮毗鄰,北接馬市鎮。地處墨江河下遊,湞江河縱貫其中,水力資源豐富。國道323綫與省道S244綫貫穿全境,墨江、湞江兩河交匯,水陸交通十分便利,全鎮實現了村村通公路。2001年12月原北山鄉撤並太平鎮,2005年2月原江口鎮撤並太平鎮。全鎮總面積283.3平方公裏,山林面積33.2萬畝,耕地面積14668.2公頃。轄18個村委會,6個居委會,總人口6.4萬多。2006年,全鎮工業農業總産值達1.68億元,農村人均純收入3600.5元。
  太平鎮具有悠久的歷史,一直是始興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太平鎮之名由其而來。解放初期命名為城關鎮,1966年改稱為紅旗鎮,1974年又稱太平鎮。1989年1月並入城郊鄉,統稱太平鎮至今。
  太平鎮氣候溫和,雨水充足,適宜種植水稻、西瓜、早春辣椒、蠶桑、黃煙,是該鎮五大支柱産業。近幾年來,該鎮大力調整産業結構,發展支柱産業,采取“上片種煙、下片發展蠶桑,縣城周邊地區發展水果、蔬菜業”的措施,不斷擴大黃煙、蠶桑種植面積,打造了江口萬畝枇杷總甫千畝蠶桑基地。實施“工業強鎮”發展戰略,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初步形成以玩具、CD-R光盤、積層板、製衣、傢具等為主導的産業格局。大力開發利用旅遊資源,以東湖坪客傢民俗文化村、羅圍漢代古城堡帶動經濟發展,推動了農業産業化進程。
  說
武鳴縣太平鎮名片-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
  [概況]太平鎮位於縣境東南部,南與邕寧縣毗連,東與賓陽縣交界,1994年12月由鄉改為鎮建製。鎮人民政府設在林圩
  ,距縣城18公裏。全鎮轄8個村民委員會,1個社區,160個村民小組,95個自然屯。2002年有8526戶,30790人,其中壯族占97%。鎮境屬丘陵地區,總面積237平方公裏,森林面積15萬畝,石山4.2萬畝,耕地面積68699.6畝,其中水田25571畝,旱地43128.6畝。礦産有錳礦、重晶石等。全鎮建有小型水庫18個,總有效庫容量480.7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2.4萬畝。2002年糧食總産量1585萬公斤,花生産量1444噸,甘蔗産量3.1萬噸,水果17705噸,木薯産量16588噸,蔬菜産量18512噸,西瓜産量9830噸;生豬飼養量9.3萬頭,出欄量5.52萬頭。2002年年末各項存款餘額5306萬元,其中居民儲蓄存款餘額4961萬元,年末各項貸款餘額4024萬元,其中農業貸款1974萬元。農業四稅完成120.3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79元。1996年、1997年被評為“南寧市十強鄉鎮”。
  全鎮擁有中學3所,小學9所,固定教學點15個,有教師269人,在校中學生1622人,小學生3019人。鎮有衛生院一所,醫生21人,病床14張,有敬老院一個,有集貿市場2個,村村有衛生所,鄉村通公路,村村通程控電話,全鎮電話裝機量1800部。擁有大中型拖拉機188臺,小型拖拉機1126臺,客貨運汽車145輛。文物古跡有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建的葛陽文昌閣。
  [林業生産]2002年全鎮林業用地面積、有林地面積分別達到17.5萬畝、16.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46.3%,森林總蓄積量為30.5萬立方米。主要樹種有馬尾鬆、杉木、檸檬桉、尾葉桉、火力楠、樟樹等。主要分佈於鎮東南面,即分佈於林琅、林淥、文溪、葛陽、朱董等五個村,呈帶狀,與國有高峰林場的愛沙、延河、東升分場接壤。全鎮建有村級集體林場3個,聯辦林場4個。有森工企業7傢,其中木材加工廠6傢,鬆香廠1傢。10年間鎮黨委、政府大力調整林業生産結構發展投資少高效益的速生豐産林及經濟果木林,提高森林資源的利用率和經濟效益,積極引進客商采取承包方式加快低産林的改造,特別是2001及2002年引進三元公司,采取承包方式發展投資少、高效益的速生豐産林及經濟果木林,至2002年底全鎮已種植經濟果林木1.8萬畝,速生豐産林1.3萬畝。1991年獲自治區人民政府“鄉村集體林場先進單位”;1995年,受到國傢林業部通報表彰,獲“全國鄉村林場全面質量管理奬”。
  [鄉鎮企業]1991年,太平鎮加大産業結構調整力度,形成以農副産品加工、建材、運輸、養殖、種植、采礦等為主要行業的鄉鎮企業發展的格局。2002年,全鎮集體企業17傢,個體辦企業2021傢,從業人員7516人,其中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數有86人,中專及技校文化程度有124人。企業總收入62660萬元,總産值49310萬元,其中工業産值6678萬元。在發展農副産品加工企業方面,2001年引進外地老闆投資建成太平酸菜廠,總投資300多萬元,年生産能力2萬噸。在發展農副産品加工方面,全鎮共有澱粉生産企業9傢,擁有年産澱粉3萬噸的生産能力。企業則積極開展以産品和産品質量為中心的企業重點整頓工作,增加科技投入,對生産工藝滯後的企業進行技術更新改造,提高産品質量,全鎮企業技術改造項目纍计總投資達630萬元。此外,加快企業改革步伐,積極引進資金,引進客商,采取承包、股份製等方式,搞活企業。
  [科技工作]1992-2002年,太平鎮認真實施“科教興鎮”發展戰略,積極開展創建“全區科技工作先進鄉鎮”活動,切實抓好科技成果的引進、示範和推廣工作。全鎮纍计試驗推廣先進實用技術項目56項,大力推廣水稻雜優良種、水稻旱育稀植和拋秧技術、玉米高産示範、高産良種木薯示範、水果高産栽培和保花保果技術等。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經濟效益,2002年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45%。加強科技培訓和普及工作,10年間共舉辦各種科技培訓班378期,纍计培訓達81270人次,其中有145人取得緑色證書。1998年獲“廣西科技工作先進鄉鎮”稱號。
  [精神文明建設]1992--002年,太平鎮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思想教育和“三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積極開展“講文明、樹新風”和創建文明村(單位)、文明家庭、“星級農戶”評選等群衆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抓好鳳陽小本屯小康示範村建設。1997年、1998年被評為縣創建文明村鎮示範點。2002年全鎮共有文明村8個,其中市級3個,縣級5個。認真開展圩鎮環境綜合整治“靈水杯”競賽活動,加大對圩鎮街貌的整治力度。認真抓好“雙擁”工作,深入開展“愛心獻功臣”活動,2002年全鎮義務兵傢屬面達100%。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1992年以來,太平鎮進一步建立健全社會治安防範網絡,實行群防群治,鎮設立有派出所、司法所、法律服務所。各個村都成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小組,成立治保會、調解會、治安聯防隊。2000年組建太平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聯動網絡,以派出所、財政所、林業站為核心,以鎮民兵應急分隊、各村治保會、各企事業單位和各村林場的保安人員為主體,聯合各界治安積極分子,使全鎮的各種治安力量成為一個有組織的機構。結合開展“嚴打”鬥爭和專項鬥爭,對治安較復雜的村屯、單位進行重點整治。加大“三大糾紛”調處力度,建立調處“三大糾紛”領導責任製,目標明確,措施落實到位,維護社會穩定。1997年,鎮被評為南寧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單位,鎮司法所被評為自治區司法係統先進單位。2000年被評為南寧市“無毒鄉鎮”。加強村民自治建設,實行村務公開、政務公開、民主管理制度,1997年被評為南寧市村民自治達標鄉鎮。
柳城縣太平鎮名片-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
  全鎮總面積282平方公裏,209國道南北貫穿,南距柳州市56公裏,北與融安縣、東與
  鹿寨縣交界,距縣城16公裏,交通十分便利。轄13個村民委員會和1個居民委員會共123個自然屯。2000年末人口總數4.18萬人。耕地總面積6069.7公頃,其中水田面積3068.2公頃,有林面積10541公頃,森林覆蓋率38.5%。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經濟作物有甘蔗、花生、紅瓜子等。
  太平鎮是柳城縣的農業大鎮,是廣西區糧食自給工程示範鄉鎮及柳州市商品糧生産基地,在農業生産方面,地域廣阔,農業綜合開發潛力巨大。1998年,該鎮在改良品種、提高生産效益上狠下功夫,圍繞建設“農業強鎮”的戰略目標,在抓好糧蔗主導産業的同時,註意引導農、林、牧、副、漁、“種、養、加”一齊上,增加科技含量,進一步鞏固“水田抓糧、旱地抓蔗、坡地抓林果、河流水庫抓養魚、石山地區抓養羊”的農業發展格局。經過全鎮人民一年的努力奮鬥,各項經濟指標均得到穩步增長:工農業總産值1.58億元,糧食總産量23744噸,237o,原料蔗總産量17.15萬噸,比上年增長66.3%,是全縣1998年度原料蔗增産幅度最大的鄉鎮,財政總收入604.4萬元,比上年增長41.1%,農民人均純收入2318元。
  太平鎮堅持以市場為導嚮,以科技為依托,強化管理,註意發展工業、農業、第三産業。對第三産業發展給予各種優惠,以木材加工和飲食服務為主的鄉鎮企業發展較快。截至1998年底,個體戶發展到358戶,私營企業51戶,從業人員1851人,鄉鎮企業營業收入22403萬元,增長60%,工業總産值9021萬元,比上年增長15%,鄉鎮工業增加值2324萬元,增長40%。
  此外,該鎮還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和優越的交通區位優勢,有集湖光山色為一體的安樂水庫,有洞趣幽然的竜寨水岩,有景色恰人的太平園藝場千畝桃花園,有集山峻水美於一體素有“小灕江”之稱的金洞河等,都處於國道綫旁,極具開發價值。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太平鎮
  【行政轄域】
  太平鎮地處延平區東南部,閩江東西兩岸,位於東經118°19′—118°31,北緯26°24′—26°35′之間,南與尤溪縣西濱鎮交界,北與南山鎮、赤門鄉接壤,東與巨口鄉、樟湖鎮相連,西與爐下鎮毗鄰。鎮政府駐地太平,距市區37公裏,距福州120公裏。總面積225.72平方公裏,有4577戶17358人(非農業989人)。居民為漢族,屬福州語係,除杉嶺、西後村通尤溪話外,其餘通福州話。轄太平、劉傢、南溪、杉嶺、西後、西山、楊厝、曾厝、儒羅、葫蘆山、嶽溪、際洋、九潭和九風14個村委會,1個社區居委會,62個自然村。有4597戶,總人口17381人,其中有7個庫區村和1個社區,淹沒農田3936.81畝,全鎮移民1673戶、8368人,是福建水口水電站庫區重點鄉鎮之一。太平鎮內機關、事業單位、中小學校、幼兒園、中心衛生院、信用社一應俱全。太平鎮黨委、政府是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全省文明村鎮、水口庫區移民建設先進單位、全區機關效能建設先進單位。
  【交通狀況】
  太平鎮交通便捷,境內316國道、外福鐵路縱貫,境外10公裏內有2個銀福高速公路互通口,閩江流經全鎮,江水流程達30公裏,有6個500噸客、貨輪停泊站;外福鐵路沿江而過,有茶洋、下過溪2個火車站,其中下過溪火車站為縣級火車站,設計年客運量10萬多人次,貨運60—80萬噸;316國道穿鎮而過,歷程20公裏,呈東南走嚮,貫穿太平鎮7個行政村,直接受益的有南溪村、劉傢村、太平村、太平社區、西山村、楊厝村、曾厝村,間接受益的有西後村、儒羅村行政村,共為3387戶、10558人提供了快速便捷的交通途徑。
  【歷史人文】
  太平裏三寨開基於唐末宋初,始建頭寨、中寨、劉傢寨,開跡為蔡氏、肖氏。明朝,鄭汝惠遷入太平,始有鄭氏宗族。明末崇禎年間,楊氏遷入太平。太平鄉成立於1984年9月,1992年12月30日撤鄉建鎮。
  【建築景觀】
  太平鎮歷史悠久,文物古跡衆多,目前鎮內仍有保存較為完好的古跡:一是劉傢蛟坑真君殿,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太平鎮劉傢村境內,316國道邊。真君殿始建於宋代,明、清等時期均有維修,殿內至今仍保存着較完善的宋代古建築,屬磚木結構,面積約1000平方米。二是太平白馬廟,位於太平村境內,始建於宋代,後重建於1989年,屬磚木結構,面積約600平方米。三是葫蘆山伏虎廟,位於太平鎮葫蘆山境內,現有一座清代遺存的古廟建築和一處元代摩崖石刻。為三開間、穿鬥式金形圓拱山墻的單體建築,至今發現的元代摩崖石刻有6個地點10多處,有石刻文字,也有石刻岩畫,一些以字畫組合的摩崖石刻,為該省首次發現。
  【氣候物産】
  太平鎮地處福建中北部,氣候宜人,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9.8℃,最高7月平均25.5℃,最低1月平均9. 1℃,全年≥10℃,積溫5870℃,無霜期324天,年降雨量1777毫米,常年主導風嚮為東北風。主要河流太平溪,源出大峰山,流經曾厝、楊厝、西山、長萬、埔頭、劉傢等地後註入閩江;閩江流經葫蘆山、儒羅、嶽溪、九潭、太平、劉傢、南溪等村。境內資源豐富,全鎮有林地面積18.72萬畝,森林覆蓋率73.4%,素有“南平緑色銀庫”之稱,林木總蓄積量89萬立方米,年供商品材1萬立方米以上,毛竹2.1萬餘畝,年可供商品竹3萬根。境內水域寬闊,水流平緩,是得天獨厚的淡水養殖場,水域面積達2.4萬畝,擁有庫灣21個,3200多畝的水域可供開發。林木、水産和礦産業的發展具有十分廣阔的前景。蘆薈、食用菌、玉米、西瓜、花生、蔬菜等經濟作物都具有較大生産規模,全鎮現有果樹面積9000畝,主要有雪柑、蘆柑、密柚、臍橙、密柚、水密桃、板慄、柚奈等,年産水果6000多噸,其中太平五鳳果場生産的果品被省技術監督局評為無公害果品。以生豬養殖為主的畜牧業快速發展,已成為延平區畜牧業大鎮和重鎮之一。至2004年12月,全鎮共有規模場320傢,生豬存欄數7萬頭,母豬存欄8000頭,年出欄商品豬10萬頭以上。本鎮區域內礦産資源十分豐富,種類繁多,品位好,含量高。主要有飾面用花崗岩礦、磁鐵礦、褐鐵礦、透輝石礦、高嶺土礦、鉀長石礦、蛇紋石礦、鉬礦、鋁鋅礦、白雲石礦、石英石礦等,集中分佈在葫蘆山、儒羅、西山、九潭、九風等村。飾面用花崗岩礦經國傢地質勘查部門探明,貯量近3億立方米,其放射性等各項指標均符合有關規定,現有20多傢礦山開採及加工企業,主要産品有銀灰白麻、碧緑春、世紀紅、芝麻黑、白蘭金花等,産品銷往全國各地。高嶺土礦探明含量290萬噸,磁鐵礦95萬噸,蛇紋石礦85萬噸,透輝石礦550萬噸,鋁鋅礦300萬噸,鉀長石礦50萬噸,白雲石礦30萬噸,褐鐵礦30萬噸,鉬礦還在勘查中。
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太平鎮
  太平鎮位於泗洪縣城東35.20公裏處。東臨成子湖,北界集鎮接壤,西南部和南部分別與洪澤農場及竜集鎮隔河相望。總面積72.5平方公裏,耕地面積3617.6公頃,水域2000 公頃,湖岸綫達10.2公裏。所轄15個行政村,其中含3個居委會,2個養殖場,共7100戶,總人口32000人。
  建國前,鄉境先後屬泗陽、泗縣兩縣管轄,1941年隨着淮北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創建,成立大平鄉,時屬淮北泗陽縣,1949年淚泗洪縣成立後,劃歸泗洪縣轄,1958年與竜集合併為竜集人民公社,1962年分開,於2000年8月撤鄉設鎮。
  34、 四川雅安蘆山縣太平鎮
  太平地處蘆山縣北部,屬典型的山區鄉鎮,中林河至北嚮南穿境而過。全鎮幅員面積189平方公裏,耕地565公頃,距縣城33公裏,海拔900-3800米,全年無霜期280天,平均氣溫13度,氣候宜人。境內環境優美,風光秀麗,礦産資源十分豐富。現有煤礦8傢,從業人員2000多人,煤炭年産量達33萬噸;水電站12個,在建電站5個,年發電量7835kw/h;鉛鋅礦、鋁土礦、生態環境等資源具有較強的開發價值,亟待開發。全鎮轄春光、勝利、大河、祥和、鐘靈、興林6個村,45個村民小組,共2971戶,12233人。每個村都有自己的特色優勢産業,逐步形成“一村一品”新格局,現有茶葉1500畝,魔芋面積7700畝,退耕還林15890.95畝,天潤雪鵝、長毛兔等養殖業已初具規模。2006年總産值919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080元。全鎮共有11所學校,1所中心醫院和16個醫療衛生攤點。轄區內社會治安良好,無重大刑事案件,平安、和諧、健康的生活環境正在形成。
英文解釋
  1. :  Taiping Town
近義詞
太平鎮, 太平, 太平鄉
太平鎮
相關詞
行政區劃地理村莊地域寧遠縣湖南省濟南市區劃
鄉鎮山東省西瓜瓜果前馮村大棚西瓜萬源市小學
一小寺莊唐梓山紫玉山古墓羅定
包含詞
二太平鎮太平鎮鄉
太平鎮內太平鎮中心小學
太平鎮第二中心小學中國聯通有限公司白銀分公司會寧縣太平鎮營業廳
資中縣太平鎮衛生管理辦公室
分類詳情
張開社區張開長山村張開白馬村張開興隆村張開吳莊村
張開白雲村張開竹園村張開新華社區張開陳莊村張開團结村
張開永豐社區張開光華村張開桑園村張開三元村張開城西社區
太平村太平村太平村太平村太平村
潘傢村太平村水南村太平村太平村
太平村太平村太平村太平村太平村
大寨村春光村杜傢村二道村西湖村
劉傢村西街村南莊村桃園村山後村
金田村王莊村趙莊村下河村北街村
馬鞍山村大河村大河村西寨村五星村
東街村前進村五星村永和村前進村
新村村馮莊村馮莊村興林村太平街社區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