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詩人: 白居易 Bai Juyi
津橋東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詩思迷。眉月晚生神女浦, 臉波春傍窈娘堤。柳絲裊裊風繰出,草縷茸茸雨剪齊。 報道前驅少呼喝,恐驚黃鳥不成啼。 |
|
詩人: 劉叉 Liu Cha
洛陽宮闕照天地,四面山川無毒氣。 誰令漢祖都秦關,從此姦雄轉相熾。 |
|
詩人: 石逢竜 Dan Fenglong
下馬過天津,聽傳禁漏頻。 惟憐一橋月,曾照六朝人。 金製剝門字,紅飛粉壁塵。 中官來宿內,因問帝鄉親。 |
|
詩人: 汪元量 Wang Yuanliang
白楊獵獵柳青青,怒浪高低不肯平。 一自堯夫分手後,更無人聽杜鵑聲。 |
|
請鑒賞:
|
古浮橋名 Old pontoon bridge name |
古浮橋名。故址在今 河南 洛陽市 西南。 隋煬帝 大業 元年遷都,以 洛水 貫都,有天漢津梁的氣象,因建此橋,名曰 天津 。 隋 末為 李密 燒毀, 唐 宋 屢次改建加固, 金 以後廢圮。 唐 白居易 《和友人洛中春感》詩:“莫悲 金𠔌園 中月,莫嘆 天津橋 上春。若學多情尋往事,人間何處不傷人?” |
|
天津橋投訴電話十堰市旅遊投訴電話:0719—8683356
湖北省旅遊投訴電話:027—87124701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沿十八盤下2公裏就到天津橋。天津橋又名劍河橋,建於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這裏融山、水、橋、觀、林為一體,兩岸景物麯折多變,顯得格外幽奇美妙。 |
|
天津橋是隋唐時期洛陽城南北交通的要衝,舊說它在今洛陽橋東不遠處,民國年間在附近建一碑亭,伫立於洛河中央。近年在今洛陽橋西100米處的洛河河床發現橋基遺址,此係隋唐時期的天津橋真址。
天津橋始建於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原是一座浮橋。古人把洛水譽為“天漢”,即天河(銀河),而洛陽就是天帝的居所“紫微宮”,天津即天河的渡口,故名“天津橋”。隋末天津橋被李密起義軍焚毀。唐初在原址上重建,並改為石橋,仍稱天津橋,又稱洛陽橋。天津橋北與皇城正門——端門相應,南與隋唐洛陽城南北主幹道——定鼎門大街相接,橋上原有四角亭、欄桿、表柱,兩端有酒樓、市集,行人車馬熙熙攘攘,絡繹不絶。拂曉,漫步橋上,舉首可見一輪彎月垂挂天幕,俯首河面波光粼粼,偶爾又傳來洪亮悠揚的鐘聲,這就是號稱“洛陽八景”之一的“天津曉月”。可惜自宋以後,戰火連綿,建築物大多被毀,天津橋亦未幸免。
白居易 天津橋
津橋東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詩思迷。
眉月晚生神女浦,臉波春傍窈娘堤。
柳絲裊裊風繰出,草縷葺葺雨剪齊。
報道前驅少呼喝,恐驚黃鳥不成啼。 |
|
過天津橋 | 天津橋望春 | 天津橋春望 | 天津橋月夜 | 天津橋晚望 | 天津橋社區 | 過天津橋晴望 | 何似天津橋上 | 詠美人在天津橋 | 天津橋上多鬍塵 | 天津橋上舌盡刳 | 天津橋上無人識 | 天津橋上繁華子 | 莫嘆天津橋上春 | 天津橋下陽春水 | 天津橋頭殘月前 | 天津橋下冰初結 | 錢知微卜賣天津橋 | 和聖俞天津橋聞歌 | 天津橋望洛城殘雪 | 送包佶賦得天津橋 | 天津橋東旬宴得歌字韻 | 天津橋南山中各題一句 | 君不見天津橋下東流水 | 曉上天津橋閑望偶逢盧郎中、張員外攜酒同傾 | 雪後早過天津橋偶呈諸客 | 春盡日天津橋醉吟偶呈李尹侍郎 | 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橋即事十六韻獻…兼呈工部劉公 | 曉上天津橋閑望偶逢盧郎中 | 曉上天津橋閑望偶逢盧郎中張員外攜酒同傾 | 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橋即事十六韻獻 | 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橋即事十六韻獻兼呈工部劉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