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大城子鎮位於密雲縣東部,東鄰河北省興隆縣,距縣城23千米。面積144平方千米,人口1.7萬人(2006年末)。轄北溝、梯子峪、墻子路、南溝、下柵子、蒼術會、柏崖、程各莊、莊戶峪、張莊子、楊各莊、高莊子、大城子、聶傢峪、方耳峪、後店、王各莊、河下、莊頭、大竜門、碰河寺、張泉22個行政村。
洪門川河和清水河由東至西流經全鎮。京承鐵路、京承高速路、密興路貫穿全境。古跡有隋唐時期的響馬洞,明朝洪武年建成的墻子路城遺址,“墻子雄關”古戰場遺址,戚繼光任薊鎮總兵時修建的明長城等。景點有竜泉𠔌旅遊區。錐峰山有華北地區面積最大的原始次生柏林。
[沿革]1956年設大城子鄉,1961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6年,面積144平方千米,人口1.8萬,轄北溝、梯子峪、墻子路、南溝、下柵子、蒼術會、柏崖、程各莊、莊戶峪、張莊子、楊各莊、高莊子、大城子、聶傢峪,方耳峪、後甸、王各莊、河下、莊頭、大竜門、碰河寺、張泉22個行政村。
[郵編]101502 [2008年代碼]110228112:~201北溝村 ~202梯子峪村 ~203墻子路村 ~204南溝村 ~205下柵子村 ~206蒼術會村 ~207柏崖村 ~208程各莊村 ~209莊戶峪村 ~210張莊子村 ~211楊各莊村 ~212高莊子村 ~213大城子村 ~214聶傢峪村 ~215方耳峪村 ~216後店村 ~217王各莊村 ~218河下村 ~219莊頭村 ~220大竜門村 ~221碰河寺村 ~222張泉村 |
|
一、基本概述
大城子鎮位於北京市密雲縣東部,與河北省興隆縣接壤,是北京通往內蒙古和東北地區的重要關口之一。全鎮為淺山區,山川秀美、生態資源優勢突出,總面積144平方公裏,1.8萬人。下轄北溝村、梯子峪村、墻子路村、南溝村、下柵子村、蒼術會村、柏崖村、程各莊村、莊戶峪村、張莊子村、楊各莊村、高莊子村、大城子村、聶傢峪村、方耳峪村、後店村、王各莊村、河下村、莊頭村、大竜門村、碰河寺村、張泉村等22個村委會。
交通極為便利。縣級公路穿境而過,距北京85公裏、首都機場65公裏,距京密高速公路出口25公裏;京承鐵路縱貫東西,並在鎮域內設有兩個車站。
歷史悠久,古跡衆多。有隋唐時期的響馬洞,有明朝洪武年建成的墻子路城遺址,有“墻子雄關”古戰場遺址,還有戚繼光任薊鎮總兵時修建的明長城等。
水資源優勢明顯。密雲的兩大河流洪門川河和清水河由東至西流經全鎮,其中洪門川河水為金鼎湖旅遊區的源水,清水河水直接流入密雲水庫。此外還有兩座小型水庫和若幹塘壩。
全鎮林果資源豐富,安全特色果品生産成效明顯。以核桃、板慄和梨為主的各種果樹達到270萬株,常年果品産量一千二百多萬公斤,是北京市果品專業鎮,十大果品之鄉,也是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的紅肖梨産區,大城子“錐峰”牌紅肖梨具有色彩鮮豔、汁多甘甜、無疤痕、耐貯存的特點,曾被評為北京三大名梨,並獲緑色食品證書。
健康緑色養殖快速發展。利用山地、水利、氣候等資源優勢,發展肉雞、優質種羊、名優魚品的養殖和柴雞生産,為群衆增收致富提供了保障。
生態休閑旅遊發展潛力巨大。已建的竜泉𠔌保健旅遊區,奇峰隆立、峽𠔌幽深,特別是地下泉水,經衛生部門檢測富含多種可提高人體免疫力的天然藥物成分,乾隆皇帝曾為此詠聯:“岩秀原增壽,水芳可謝醫”。海拔千米的錐峰山,是與霧靈山相鄰的又一高峰,從山下到頂鋒共有五座始建於明代的寺廟,山峰巔連起伏,峰尖坡陡,滿山柏樹為華北地區面積最大的原始次生柏林。
二、緑色果品
北京紅梨
北京紅梨,又名北京紅肖梨。分佈在燕山東部南麓,係天然實生野果,據史料記載:燕山山脈多為片麻岩,野生植物資源豐富,其支脈錐峰山周圍夜裏資源甚多,尤以紅肖梨為最。明朝開始栽培利用。至今,在紅肖梨主産區密雲縣大城子鎮,有紅肖梨樹30餘萬株,年産量700萬公斤,樹齡100年以上的梨樹有近萬株。
紅肖梨單果重多在120剋左右,最大可達250剋以上。成熟時,果品底色為黃緑色,陽面為鮮紅色,鮮豔漂亮果肉白色多汁,甜酸爽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10%,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鈣、鐵、鋅簡易條件下可儲至第2年5-6月
且風味不變。“鮮食生津解渴,蒸食潤肺止咳”和“正月糖 梨二月肖(紅肖梨)”是北京人對紅肖梨的贊美評價。特別是現代人吃粗糧很少,不利於腸胃,紅肖梨含石細胞較多又含微量元素硒,常吃有利於腸胃,可以防止腸胃係統癌癥的發生。該鎮將在紅肖梨的質量上加大投入,在提高外在質量的同時提高內在質量,朝着緑色、有機紅肖梨方向發展,把紅肖梨這一古老的品種,發揚光大。
燕山板慄
大城子鎮板慄栽培歷史悠久,現有板慄近3萬畝,200萬株,結果樹100餘萬株,年産量200萬斤,100—200年生以上板慄樹約有100餘株且結果良好,栽培品種主要為燕紅、燕昌、燕豐、厚20等。燕山板慄是該鎮的傳統出口産品,也是是該鎮農民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城子鎮地處燕山山脈,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特殊的成土母質,使得所生産的板慄果肉的蛋白質和糖份含量很高,含糖量一般可達20%以上,澱粉含量較低,平均50%。含有多種人體所必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果皮的色澤較深且有光澤,單果重平均10剋左右,由於蛋白質含量高果肉糯性,炒食芳香撲鼻,特別適宜炒食,且采收後耐儲性好,深受國內外客商的歡迎。
該鎮已建設標準化板慄基地8個、4000餘畝,有機板慄基地一個1000畝。該鎮所有板慄將全部進行標準化生産,建設完善的板慄質量保障體係,增強産品市場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未來5年,該鎮板慄年産量將達600萬斤。
核桃
大城子核桃栽培歷史悠久,現有核桃樹7萬餘株,其中盛果期核桃就有4萬餘株,200-300年核桃樹尚有200餘株,最大一株占地約0.5畝。現年産量70萬斤,白露節成熟,以皮薄,出仁率高,營養豐富而著稱,是該鎮傳統的出口商品。
核桃不僅有很大的生態效應,而且有很高的經濟價值。俗話說,一株核桃一把傘,一片核桃林一股泉就是反映的是核桃的生態效應。
三、緑色養殖
合同肉雞養殖
大城子鎮黨委、政府結合地域特點及農業主導産業定位,將合同肉雞養殖作為該鎮農業主導産業。目前,合同肉雞養殖已成為大城子鎮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型産業。2006年,全鎮出欄合同肉雞224萬衹,實現經濟收入4480萬元,農民獲純收入246.4萬元。截至2006年底,全鎮新建、改建5000衹規模標準化玻璃鋼大棚50棟,建有高標準生態環保合同肉雞養殖小區2處,現全鎮存欄合同肉雞20萬衹,合同肉雞養殖戶57戶。通過幾年的不懈努力,以北京大發正大有限公司為依托,形成“公司+合作社+農戶”三方共贏的運作模式,服務體係和管理體係不斷完善。大城子鎮合同肉雞生産逐步轉移到依托科技和提高質量的軌道,2007年,計劃年出欄合同肉雞230萬衹,實現經濟收入4600萬元。同時,全面完成大城子鎮合同肉雞生態環保糞污治理項目。全鎮的合同肉雞生産必將呈現出進一步發展的良好態勢。
柴蛋雞養殖
為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大城子鎮黨委、政府在很抓合同肉雞産業同時,積極發展柴蛋雞生産,並取得明顯成效。2006年,全鎮發展柴蛋雞養殖戶2560戶,截至年底,全鎮存欄柴蛋雞3.2萬衹,銷售鮮蛋138.8噸,實現收入160.6萬元。其中,以北京朝祿農業生態園為竜頭,通過積極工作,於2005年成立大竜門柴蛋雞養殖合作社,努力拓寬銷售渠道,其産品全部銷往中國農科院、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等地,深受市民的好評。2007年,計劃發展柴蛋雞養殖戶200戶,到2007年底存欄柴蛋雞5萬衹。同時,加快做好商標註册,開發銷售領域等工作。
水産漁業
大城子鎮域內清水河自河北省興隆縣境內流入,流經全鎮5個行政村,全長17.1公裏,是密雲縣六條入庫河流中的重要一個 。鎮黨委、政府為進一步拓寬經濟增長點,自2003年開始,對清水河沿岸進行綜合治理,同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先後在清水河兩岸興建緑色生態休閑漁業小區,截至2006年底,共建集餐飲、住宿、休閑觀光、娛樂為一體的漁業小區7處,其中市級標準漁業小區5處,縣級2處。2006年,全鎮水産休閑漁業完成經濟收入915萬元,全年銷售成魚22萬公斤,實現綜合收入750萬元,餐飲休閑收入165萬元。同時,2006年鎮政府投資240萬元,完成全鎮漁業小區污水治理工程6處,建沼氣池3處,並全部通過市、縣有關部門的驗收,現已全部投入使用。2007年,鎮政府將進一步加大對清水河沿岸的綜合治理力度,繼續完善休閑漁業小區內綜合治理配套工程,使水産休閑漁業真正成為全鎮農民增收的新型支柱産業。
養蜂業
大城子鎮蜂蜜資源豐富,全鎮年産荊梢蜂蜜20萬斤。大城子鎮蜂蜜無污染、品質好、糖度高,具有護膚美容抗菌消炎、提高免疫力、改善睡眠、保肝抗疲勞 、保護心血管、潤肺止咳、促進組織再生、促進消化、促進長壽、 促進兒童生長發育、促進鈣吸收的作用。
四、特色農業
食用菌
自2003年開始,大城子鎮黨委、政府會同有關專傢,經過充分論證,决定利用該鎮豐富的農作物生産廢棄物(作物稭稈、果樹殘枝落葉)和農戶現有的梨窖資源,利用春、夏、秋三季溫濕度適宜的有利條件,在三季梨窖空閑期進行無公害食用菌生産。截至2006年,該鎮食用菌生産以北京朝祿農業生態園為竜頭,以北京農林科學院等單位為技術依托,與密雲縣食用菌實驗站密切合作,全鎮食用菌生産初具規模。 2006年,全鎮發展食用菌種植10戶,銷售食用菌12萬斤,實現經濟收入6萬元,為2007年全鎮食用菌産業化基地建設奠定了基礎。2007年,鎮政府將加快實施食用菌産業基地建設,堅持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並重的原則,計劃發展食用菌種植100戶,解决300餘戶農民就業,實現農民年增收900萬元的工作目標。
五、旅遊資源
明代雄關墻子路
明朝自洪武元年開始,為了抵禦北方蒙古外敵的入侵,保衛邊疆的安全,在華北地區沿內蒙邊界修築了明長城,並陸續在邊城要地構建城堡,派重兵把守。明代及歷代重修的萬裏長城,采用的完全是磚石結構。當時在軍事上,將萬裏長城邊防分為九鎮統轄,自山海關經喜峰口至居庸關一代全程約1200裏,屬於薊鎮總督領導,薊鎮下分三協,每協又分為四路:山海關、建昌營、燕河營、古門子口為東協;喜峰口、鬆棚、太平寨、馬蘭峪為中協;以石匣為中心的密雲境內為西協,兵分四路即:古北口、墻子路、曹傢路、石塘路。墻子路長城位於密雲縣的東部與河北省興隆縣的交界處,距離北京城有一百多公裏。始建於明洪武年間的墻子路關位於密雲縣的北約45公裏,墻子路關是由營城、雄關兩部分組成的,其中墻子路營城是當年駐軍的地方,而在它東邊三裏的長城上建有禦敵的墻子雄關。墻子路營城內道路平坦,城外地勢開闊,有一條季節性的小河經城西北流註到清水河中。萬裏長城到這裏以麯折竜盤之勢,包圍着墻子路關的北方和東方。東方的墻子雄關緊鎖,萬夫莫開。墻子路營城的西、南方可與四路樞紐的石匣鎮和密雲城相連,一旦出現警情,應援之師可朝發夕至。
據《四鎮三關志》記載:“墻子路關建於明洪武年間。關城周長一裏餘,設參將把守。墻子路下轄十一處關寨,長城239裏”。明代曾在這裏設參將一人,提調一人,駐兵萬人以上守之,墻子路的管轄範圍:南自魚子山、經南北水峪口、熊兒寨口、鎮羅營上關口、再經黃門子口、南峪寨口、墻子路上關、磨刀峪口(即今泉水河村傢堂溝口和泉水河村北山口)直到大水黃崖口共計十一處關寨,有敵臺七十九座,延綿二百三十九裏。另據《密雲縣志》中的“清孟遠、墻子嶺記”載:“明時密雲設總製,重兵鎮此,計十數萬,旌旗蔽天,金鼓達旦,月天警報,則璽書勞之,高爵顯榮之,國傢方竭天下之力以供此鎮,居室填密商賈雲集洵大都也……”。由此可見昔日這個邊關要塞輝煌。墻子路營城始建於明洪武年間,後又重建於萬歷三年,為一座用千斤以上巨石築起的石城,城墻周長一裏餘、高二到三丈,寬一丈三尺,有三座磚石結構的城門,東為永熙門,西為安邊門、南六叫墻子路,三座城門上均鑲嵌有漢白玉匾額。而在營城東邊三裏的墻子雄關緊挨着長城,是一座內外築有兩道城墻的小石城,周長約二裏,南北長50丈,東西寬100丈,有東、西、北三個門,北門拱洞的門額上有一漢白玉匾,陰書“墻子雄關”四個大字,在匾右側竪刻有“萬歷四十五年季秋吉日”的小字,說明墻子雄關建於萬歷四十五年。關門外流淌的是一條曾經波濤洶涌的大河,但現在水流已變得很小,由此推測原來的墻子雄關很可能是個水關。據當地老鄉講,在關前的河下曾修有一條地道,至於當年守城將士為什麽要修地道?這條地道究竟有什麽用?至今沒有人能說清楚,但已經引起有關專傢的註意。如今墻子雄關大部已毀。僅留北城墻殘存,城北門的磚券拱門亦存。墻子雄關東南的長城保存較好,而靠近墻子雄關北溝的城墻內側已有部分坍塌。墻子路嚮西北方向的長城為包砌城墻,目前成磚已多被拆毀,但墻內的夯土及墊石尚存,有的已坍成堆狀。當年的墻子路營城目前已經變成了墻子路村衆多居民的傢園。在這個大村鎮的兩側,一邊是公路,一邊是鐵路,交通十分便利。
墻子路長城又稱泉水河長城、青竜山長城,泉水河村是北京市密雲縣東部山區的一個自然村,離密雲縣城有45公裏的路程。長城從它的村東進入河北省的興隆縣地界。墻子雄關就在村南約兩公裏處。從西北面司馬臺方向來的長城經過墻子雄關嚮東南方向走去,一直走到山海關。墻子路長城總長度不算太長,如果從墻子雄關算起嚮北到大梯子峪東的山頂總計長約10公裏。墻子路長城自北嚮南,似一條長竜,忽起忽伏,姿態雄偉。從北邊越過泉水河口、傢堂溝口、小關門口,爬上峭壁,又飛下懸崖,渡過清水河,直上王小廟頂山主峰,然後嚮着安營寨口、黃門子路南去,一座座敵樓嚮連珠一樣矗立在這段長竜的脊背上。
沿墻子路營城東行三裏,就是陳兵列陣的墻子雄關的正關。關口的北面是懸崖峭壁,南面是王小廟頂山,據關前二裏的山頭上有一烽火臺,站在烽火臺上可望見十數裏外的敵人,也可以點燃狼煙發出信號,在墻子雄關北面的懸崖上,延伸出一裏多長的長城,敵樓上架有直徑一尺,丈餘長的大鐵炮用於迎擊來犯之敵。墻子雄關北面的泉水河口、傢堂溝口、小關門口和關南面的安營寨口、黃門子口,歷史上都曾經是屯兵之地,在關內緊貼長城的旁邊,背面有北堡子,南面有南堡子(又叫關上),像兩扇大門緊鎖關口,並有屯兵。在墻子雄關外的要道上,每隔十幾裏就建起一道長墻,墻在道路上的缺口處很狹窄,衹能通過單人獨騎,是專為阻攔入侵騎兵而建的,故叫“攔馬墻”。現在,在二道河仍可見到這種攔馬墻的墻基,而在其他地方連墻基都不存在了。在墻子路長城東南五華裏的高山上,有一條小河,依山而下,麯折東流出安營寨關口後轉嚮北,流過安營寨註入清水河,再嚮西流入墻子雄關,流經正關的清水河上,也築有一段城墻,並嚮南直接與長城敵樓相連。城墻下面有水洞,河水從洞裏滾滾流出。洞口處有一閘門,可開可合,因此人們稱它為“水關”。墻子路長城的走嚮、設施及附近的建築,給這段長城增添了絢麗的色彩,使它顯得更加雄偉壯麗。
墻子路長城最有韻味的一段屬大拐彎處。在這段長城上有四座敵樓,兩座烽火臺,這裏山勢險要。灌木叢生,殘墻保存完好。長城在這裏拐了一個直角彎兒,從西南方向走來朝着西北方向的山頂奔去。長城上的敵樓均為三眼樓,樓的內部容積很大,足以容納十幾個人宿營。其中在拐角處嚮前探出的一段,建有一座敵樓,在樓上建有了望塔,這在北京地區現存的殘長城中是少見的。在下坡的城墻外側,匠人用磚鑲嵌出許多圖案,在陽光的襯托下顯得很美。
墻子路長城城墻上的文字磚也是其一大特色,衹要仔細觀察到處都可找到可有各種字樣的文字磚,如“萬歷十年瀋陽營秋防中部造”、“河間營”、“河間營造”、“河間”等字樣,磚上的字模之多,是其他長城所罕見的。
站在敵樓上可以清楚地看出,這段長城“一山轄兩𠔌”之勢。原來的長城走嚮是由西嚮東的,然後到這嚮南修了一段盲道,結果形成一山轄兩𠔌之勢。長城在被稱為“五十一蹬”的地方向北轉。“五十一蹬”這段長城城墻已殘破,但不少垛口目前仍保存完整,上面有射孔,無雲溝。在東北方的一段有11個垛口,西南方有40個垛口,一共51個垛口。這就是“明長城建錄”上介紹的“五十一蹬”。建“五十一蹬”可能是出於便於了望的考慮,東西嚮的長城繼續嚮東修到山頂纔停止。
2002年2月中國文物學會長城研究委員會理事郭峰等人曾到墻子路小關門長城考察望東延伸的這段支墻。目前坐落在一條小河的北側的小關門衹剩下一個大土堆,這條自東嚮西穿關而過的小河,是清水河的一條支流,往西流約一華裏後同北面泉水河村的另一條小河匯合後流入清水河。在小關的東邊約一華裏有一個屬河北省興隆縣管轄的小村落叫小關門,這個村的名字也許就是因小關門而得來。
順着城墻爬上南側的山頂,從山頂往東可見大約有兩華裏長的城墻,全部為卵石白灰砌築。城墻的兩端有兩座空心敵樓,西端的那座敵樓目前衹剩下基座和一個券門,而東段的那座仍保存完好,敵樓每面都有三個箭窗,兩座樓子之間還有一座石砌的實心墩臺。城墻馬道上的磚,既有方磚也有普通的城磚,在許多磚的正面有大小5cm見方的“東”或“右”字,而且有的“右”字寫反了,給辨認帶來一些誤解。這裏的字模與常見的文字磚有所不同,它的字是凸出磚面的,呈陽文,而以前在長城上所見到的文字磚均為陰文。
天氣晴朗??墻在軍事上的重要性。
到墻子路長城有三個看點。一看古韻猶存的明長城。這段文字磚都記載着勞動者的艱辛,而倒塌的邊強似乎訴說着它經歷的痛苦磨難,滿山的野草也正呢喃着發出纏綿的哀怨。長城似乎有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使人對它産生一種揮之不去的深刻情節。愛我中華,保護長城已成為賦與我們這代人的歷史使命。二看樸實的民風,這裏的民風十分樸實。生活不鋪張,言語厚誠,對山外來的客人熱情、禮貌。三看精耕細作的農田。這裏的天地被當地農民梳理得像一幅美麗的圖畫。青山、泉水、長城、農田組成的優美畫捲看了讓人流連忘返。到這裏尋古探幽定會讓您覺得遊程變得如此短暫,陡峭的山路走起來是那麽過癮,即使手腳並用地爬長城也便的順利成章,走上平坦的大道沒有了硌腳板的磚頭、石塊反而變得有些不適應。
錦鱗垂釣園
錦鱗垂釣園位於密雲縣城的東部,密興路的中段大城子鎮南溝村,距密雲縣城及著名的國傢級風景區霧靈山均為40公裏,是一個集垂釣、餐飲、名優魚觀賞、住宿為一體的休閑好去處。
園區周圍景色優美,北有古時長城號稱“墻子雄關”,該段長城保持較為完整,是一個尚未開發的處女地。東面發源於霧靈山的清水河從園區蜿蜒流過,清水河以水質清澈而得名,是目前較為少見的達到地表二級飲用水標準的河流。園區南、西兩側分別有公路及鐵路直達北京,可謂交通便利。
園區共占地30餘畝,建園宗旨講究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水景、小樹林、林中木屋相映成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園區養殖及觀賞水面超過15畝,且有純自然水面5畝,內放觀賞魚類十餘種,到了春夏之時真是“沙鷗翔集,錦鱗遊泳。岸芷汀蘭,鬱鬱青青……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也”。
北京碧水清清垂釣園
北京碧水清清垂釣園位於密雲縣大城子鎮清水河畔,始建於2003年4月。園區總占地面積21畝,工程總投資200萬元,建有餐飲用房400平方米,住宿房400平方米(雙人標準間),垂釣池4500平方米,流水池2200平方米,主要養殖鱘魚、金鱒魚等名優魚種,年産量可達4.5萬元。
休閑部分:划船、遊泳、垂釣、現場捕撈,尤其是餐飲部推出的特色菜餚“鱘魚五吃”讓您大飽口福,回味無窮。 |
|
大城子鎮位於寧城縣西北部,地處坤頭河中遊,屬半丘陵山區,總土地面積233平方公裏,占全縣總面積的5.4%,耕地面積91079畝,全鎮有上五傢、下五傢、寧傢營子、大梁東、四竜頭溝、瓦房北村、瓦房中村、瓦房南村、櫻桃溝、松樹臺溝、乃林臯、富和、雞冠子山14個行政村,130個村民小組,9100戶,33947人,其中農業人口29811人,2000年末工農業總産值4.95億元,其中鄉鎮企業産值4.8億元,財政收入455 萬元。
大城子鎮地形地貌特徵是西北高,東南低,東有坤頭河流經南北,構成全鎮“六山、三丘、一分川”地貌景觀。鎮域內屬於北溫帶大陸性氣候,年降雨量平均在450毫米左右,全年無霜期120—130天左右,水資源情況是:鎮內有釣魚臺水庫一座,機電井166眼,保灌面積21723畝。
大城子鎮近年來依據地域優勢,鄉鎮企業發展迅猛,以煤炭開採為竜頭的鄉鎮企業個數已達1748傢,境內有國道306綫、省道平雙公路、縣道天瓦綫分別從境內穿過,公路總通車里程53公裏,有直達赤峰、承德、唐山、天津、北京等地的客車從境內通過,交通條件的發達為大城子鎮商貿旅遊開發創造了一定的條件。
目前,旅遊觀光的好去處有市內著名的寧城縣法輪寺,有投資上百萬建成的千喜閣等旅遊景點的大城子鎮瓦北寶山公園;還有釣魚臺水庫渡假村。旅遊業的發展為大城子鎮科技發展註入了勃勃生機,大城子鎮現正在進行着八大科技園區建設。這八大科技園區是:以三瓦地區為基地的稻田開發科技園區;以四竜、瓦北、松樹臺為主體的牧業養殖科技園區;以瓦北為主的退耕還草科技園區;以瓦北、松樹臺日光溫室小區為基地的蔬菜推廣科技園;以瓦南為中心的粉條加工科技園;以上五傢、下五傢為主體的節水灌溉科技園;以下五傢村為中心的煙葉種植科技園;以大瓦綫公路開發為主體的商貿旅遊科技園。 |
|
大城子鎮人民政府位於喀左縣城中心,是喀左縣政府所在地,是喀左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鎮轄區面積87平方公裏,總人口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2713人,轄10個行政村,1個街道辦事處,8個社區。
大城子鎮地理位置處於遼西腹地,屬於環渤海經濟圈,東臨港口城市錦州200公裏,葫蘆島180公裏,西到北京400公裏,東北到省城瀋陽400公裏。發展經濟區位優勢明顯,易於接受中心城市資金、技術、信息的輻射。
大城子鎮鎮內基礎設施完善,城市功能健全,街路寬敞明亮,園林緑化如花似錦,通訊快速便捷,供熱、供電、供水、倉儲設施完備,交通幹綫四通八達,鎮內距錦赤綫、魏塔綫鐵路幹綫均20-30公裏,距錦朝高速公路90公裏,而且全是高標準黑色路面。省道建三綫、興凌綫從境內穿過。
經朝陽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縣級園區利州工業園區就設在大城子鎮境內。園區規劃面積7.1平方公裏,可容納數百傢企業入園發展。園區在道路、配電、廣電、通訊、水源、場地平整方面滿足入園企業的需求。對符合入園條件的企業提供“五通一平”的政策優惠,園區實行封閉式管理,五年內免收一切行政事業性收費,對入園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入園企業使用土地可徵可租,並給予最大限度的優惠。大的工業項目、好項目,實行零地價供地。對固定資産投資數額巨大的項目可以一事一議,進一步加大優惠力度。鎮政府還製定了奬勵政策,對引入園區的大項目給引資、引項目的人予以重奬。企業納稅以後,稅收對地方財力貢獻突出的可給予一定比例的分成奬勵。
利州工業園區南區以引入鑄造機加類型企業為主,承接高産、高值工業加工有稅項目,重點擺放資金周轉快含稅高的勞動密集型企業,逐漸建成鑄造機加産業基地。該鎮在發展鑄造機加行業有兩方面的優勢:一是這個地區氣候條件屬於半幹旱地區,光熱資源充沛,空氣乾燥,有助於鑄造産品成品率的提高,據有關部門測算,同樣條件下,可比其他地區鑄造産品成品率提高10%左右,非常適宜鑄造産業。二是鑄造機加行業是當地傳統産業,在當地聚集了一批鑄機加行業的專傢和技術人才,熟練技術工人易於招收。
利州工業園區北區以引入農産品、畜産品深加工企業及科技含量高、産業拉動力強、資源利用容度大、市場前景好的企業為主,入園企業可以依托當地資源做大做強農畜産品深加工産業。僅以該縣為例,全縣有經濟林用地130萬畝,盛産蘋果、大棗、山杏,其中山杏大扁杏30萬畝;另外,天然草場19.5萬畝,荒山45萬畝,野生動植物資源60多種。在林果産品深加工方面,蘋果、大棗、山杏仁、林産品深加工的前景廣阔。在畜産品深加工方面,全縣有養殖大戶4000戶,肉類總産量3萬噸,全縣豬存欄量186408頭,牛存欄量93519頭,羊存欄量203546衹,畜牧小區46個,可為豬牛羊的深加工供應充足原料,為畜産品加工企業提供廣阔的發展空間。
利州工業園區南區、北區都位於縣城中,勞動力資源充足,選擇餘地大,僅該鎮就有富餘勞動力3000多人,加上周邊幾個鄉鎮的富餘勞動力,可以就近滿足企業對勞動力的需求。當地勞動力月平均工資500-600元,可比發達地區節省大量的勞動力成本,有利於企業面嚮社會招收各類技術人才及高素質的員工,企業在招工上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利州工業園區有明顯的區位優勢,採購材料、銷售産品運輸距離短,渠道暢通,有利於企業降低生産經營成本。進入利州工業園區興辦企業,職工在鎮內居住,減少安排食宿費用,有利於降低本成本,減少投入。
利州工業園區規劃未來10年進入企業100-200傢,年産值達30億元,稅金1.5億元,安排16000人就業。利州工業園區目前已經入住15傢企業,其中規模企業8傢(固定資産超千萬的)投資總額達3.5億元,目前,已經初具規模。 |
|
轄:上五傢、下五傢、寧傢營子、大梁東、四竜頭溝、瓦房北村、瓦房中村、瓦房南村、櫻桃溝、松樹臺溝、乃林臯、富和、雞冠子山13個村委會。 |
|
代碼 150429102: ~200上五傢村 ~201下五傢村 ~202瓦南村 ~203瓦北村 ~204瓦中村 ~205大梁東村 ~206四竜村 ~207富和村 ~208松樹臺村 ~209乃林臯村 ~210雞冠山村 ~211櫻桃溝村 ~212寧傢營子村 ~213碾子溝村 ~214朝陽灣子村 ~215榆樹林村 ~216北臺子村 ~217張麻子溝村 ~218狍子坡村 |
|
大城子鎮位於寧城縣西北部,全鎮耕地面積81979畝,33560口人。2003年GDP總量為1507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51元。所轄13個村分別為:四竜、呼和、下五傢、寧營子、 梁東、瓦北、櫻桃溝、上五傢、 松樹臺、乃林臯、雞冠山、瓦中、瓦南村。 |
|
大城子鎮位於北京市密雲縣東部,與河北省興隆縣接壤,是北京通往內蒙古和東北地區的重要關口之一。全鎮為淺山區,山川秀美、生態資源優勢突出,總面積144平方公裏,有22個行政村,1.8萬人。
交通極為便利。京承高速路(三期正在建設中)、密興路貫穿全境,距北京85公裏、首都機場65公裏,距京密高速公路出口25公裏;京承鐵路縱貫東西,並在鎮域內設有兩個車站。
歷史悠久,古跡衆多。有隋唐時期的響馬洞,有明朝洪武年建成的墻子路城遺址,有“墻子雄關”古戰場遺址,還有戚繼光任薊鎮總兵時修建的明長城等。
水資源優勢明顯。密雲的兩大河流——洪門川河和清水河由東至西流經全鎮,其中洪門川河水為金鼎湖旅遊區的源水,清水河水直接流入密雲水庫。此外還有兩座小型水庫和若幹塘壩。
全鎮林果資源豐富,安全特色果品生産成效明顯。以核桃、板慄和梨為主的各種果樹達到270萬株,常年果品産量一千二百多萬公斤,是北京市果品專業鎮,十大果品之鄉,也是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的紅肖梨産區,大城子“錐峰”牌紅肖梨具有色彩鮮豔、汁多甘甜、無疤痕、耐貯存的特點,曾被評為北京三大名梨,並獲緑色食品證書。
健康緑色養殖快速發展。利用山地、水利、氣候等資源優勢,發展肉雞、優質種羊、名優魚品的養殖和柴雞生産,為群衆增收致富提供了保障。
生態休閑旅遊發展潛力巨大。已建的竜泉𠔌保健旅遊區,奇峰隆立、峽𠔌幽深,特別是地下泉水,經衛生部門檢測富含多種可提高人體免疫力的天然藥物成分,乾隆皇帝曾為此詠聯:“岩秀原增壽,水芳可謝醫”。海拔千米的錐峰山,是與霧靈山相鄰的又一高峰,從山下到頂鋒共有五座始建於明代的寺廟,山峰巔連起伏,峰尖坡陡,滿山柏樹為華北地區面積最大的原始次生柏林。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彈指十月秋風到,滿樹紅梨任君采。”為了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大城子誠迎四海賓朋觀光考察、共謀發展! |
|
遼寧省喀左縣大城子鎮是喀左縣政府所在地,是喀左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裏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歷史悠久、物産豐富,經過近8萬大城子鎮人民的共同努力,全鎮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迅速發展,基礎設施齊全,投資環境優越。當您走進大城子鎮時,映入眼簾的是寬敞整潔的街道,錯落有緻的住宅小區,人氣旺盛的城鎮,欣欣嚮榮的工業園區,流光溢彩的現代建築,美侖美幻的夜市美景,到處煥發着勃勃的生機。
歡迎您到大城子鎮走一走,看一看,這裏有着優良的投資環境、優惠的投資政策和優質的配套服務。我們願意為一切有志於同大城子鎮人民共謀發展的各界人士提供廣阔的合作領域和投資良機,熱誠歡迎海內外朋友到大城子鎮投資興業,大城子鎮人民願與您攜手共進,共同開創更加美好的明天! |
|
- : Dachengzi Town
|
|
大城子 |
|
|
|
楊大城子鎮 | 大城子鎮街道 | 喀左縣大城子鎮迎賓樓飯店 | 喀左縣大城子鎮東村利州飯店 | 喀左縣大城子鎮團结路北市飯店 | |
|
|
小城子村 | 北溝村 | 南溝村 | 高莊子村 | 北臺子村 | 碾子溝村 | 櫻桃溝村 | 河下村 | 王各莊村 | 大五傢子村 | 程各莊村 | 聶傢峪村 | 狍子坡村 | 紅石砬村 | 榆樹林村 | 洞上村 | 雞冠山村 | 柏崖村 | 楊各莊村 | 乃林臯村 | 張泉村 | 張莊子村 | 碾子溝村 | 莊頭村 | 大竜門村 | 大城子村 | 墻子路村 | 後店村 | 松樹臺溝村 | 朝陽灣子村 | 張麻子溝村 | 四竜村 | 寧傢營子村 | 富和村 | 上八傢村 | 小雙廟村 | 於傢營子村 | 四竜頭溝村 | 房北村 | 瓦房中村 | 瓦房南村 | 呼和村 | 雞冠子山村 | 下柵子村 | 大梁東村 | 瓦中村 | 瓦北村 | 瓦南村 | 下五傢村 | 上五傢村 | 小河灣村 | 北村村 | 西村村 | 蒼術會村 | 碰河寺村 | 梯子峪村 | 松樹臺村 | 方耳峪村 | 莊戶峪村 | 東村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