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岩 : 地震 > 堰塞湖
目錄
堰塞湖定義
  讀音:yàn sè hú (堰:是指較低的擋水建築物。塞sè 通“僿”,實、堵、填充空隙,用於書面詞語中,此處意為“堵塞”。)
  英文翻譯:barrier lake, dammed lake, quake lake (推薦用 barrier lake。)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磧物或由地震活動使山體岩石崩塌下來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體等堵截山𠔌,河𠔌或河床後貯水而形成的湖泊。由火山熔岩流堵截而形成的湖泊又稱為熔岩堰塞湖
堰塞湖形成過程
  1、原有的水係。
  2、原有水係被堵塞物堵住。堵塞物可能是火山熔岩流,可能是地震活動等原因引起的山崩滑坡體,可能是泥石流,亦可能是其他的物質。
  3、河𠔌、河床被堵塞後,流水聚集並且往四周漫溢。
  4、儲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堰塞湖
堰塞湖的解决辦法
  堰塞湖一旦形成威脅,必須事先以人工挖掘、爆破、攔截等方式來引流或疏通湖道,使其匯入主流流域或分散到水庫,以免造成洪災。
堰塞湖多見地區
  由山崩滑坡所形成的堰塞湖多見於藏東南峽𠔌地區,且年代都很新近,如1819年在西姆拉西北,因山崩形成了長24-80km,深122米的湖泊。藏東南波密縣的易貢錯是在1990年由於地震影響暴發了特大泥石流堵截了乍竜湫河道而形成的,波密縣的古鄉錯是1953年由冰川泥石流堵塞而成(實則也屬冰川湖)。八宿縣的然烏錯是1959年暴雨引起山崩堵塞河𠔌形成的。
  臺灣地震活動頻繁,1941年12月,嘉義東北發生一次強烈地震,引起山崩,濁水溪東流被堵,在海拔高度580m處溪流中,形成一道高100m的堤壩,河流中斷,10個月後,上遊的溪水滯積起來,在天然堤壩以上形成一個面積達6.6km2,深160.0m的堰塞湖
  最新形成的堰塞湖是2009年6月5日重慶武隆縣山體垮塌形成百米高的堰塞湖
堰塞湖的危害
  堰塞湖的堵塞物不是固定永遠不變的,它們也會受衝刷、侵蝕、溶解、崩塌等等。一旦堵塞物被破壞,湖水便漫溢而出,傾瀉而下,形成洪災,極其危險。
  災區形成的堰塞湖(海子)一旦决口後果嚴重。
  伴隨次生災害的不斷,堰塞湖(海子)的水位可能會迅速上升,隨時可發生重大洪災。
  堰塞湖(海子)一旦决口會對下遊形成洪峰,破壞性不亞於災害的破壞力。
熔岩堰塞湖舉例
  我國東北的五大連池舊稱鳥得鄰池,在五大連池市郊,地處納諾爾河支流--白河上遊,北距小興安嶺僅30.0km,係由老黑山和火燒山兩座火山噴溢的玄武岩熔岩流堵塞白河,使水流受阻,形成彼此相連呈串珠狀的5個小湖得名。
  五大連池火山群的火山活動始於侏羅紀末至白堊紀初。據史料記載,最近的一次火山噴發,始於1719年(清康熙58年),而清《黑竜江外記》的記載則更詳:“墨爾根東南,一日地中忽出火,石塊飛騰,聲震四野,約數日火熄,其地遂呈池沼,此康熙五十八年事”。這次火山噴發,堵塞了原納漠河的支流--白河,迫其河床東移,河流受阻形成由石竜河貫穿成念珠狀的5個湖泊。
  五大連池湖水清澈,從附近火山峰頂望去,有如一畫面明鏡,映射着天光雲影,美不勝收。
  黑竜江省的鏡泊湖就是由第四紀玄武岩流在吊水樓附近形成了寬40m,高12m的天然堰塞堤,攔截了牡丹江出口,提高了水位而形成的面積約90.3平方千米的一個典型熔岩堰塞湖。鏡泊湖四周為群山環抱,森林茂密,風光秀麗,不僅有火山口森林,溶岩洞與唐代渤海的遺址,還有湖中的大弧山、小弧山、珍珠門、吊水樓瀑布與鏡泊山莊等“八大名景”,從而成為我國著名的旅遊湖泊。
汶川地震形成的堰塞湖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北川部分地區被堰塞湖水淹沒,地震形成了大面積堰塞湖泊。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造成34處堰塞湖危險地帶。國傢水利部和四川省水利廳組成了抗震救災水利部,認為地震所形成的33座堰塞湖目前暫無危險。並組織了“敢死隊”,對每一個堰塞湖實施24小時監測,一旦出現發生潰壩的徵兆,將立即發出預警,並及時疏散群衆。唐傢山堰塞湖是汶川大地震後形成的最大堰塞湖,地震後山體滑坡,阻塞河道形成的唐傢壩堰塞湖位於澗河上遊距北川縣城約6公裏處,是北川災區面積最大、危險最大的一個堰塞湖。庫容為1億立方米。體順河長約803米,橫河最大寬約611米,頂部面積約30萬平方米,由石頭和山坡風化土組成。截至21日17時,庫內水位為716.01米,比20日上漲了2.55米,相應容積為0.977億立方米,上下遊水頭差為52米。嚴重威脅下遊居民。
  災區形成的堰塞湖,一旦决口後果嚴重。伴隨次生災害的不斷發生,堰塞湖的水位可能會迅速上升,隨時可發生重大洪災。堰塞湖一旦决口會對下遊形成洪峰,破壞性不亞於災害的破壞力。
唐傢山堰塞湖搶險大事記
  ◆2008年5月27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副總指揮回良玉深入唐傢山堰塞湖現場指導搶險。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水利組組長、水利部部長、水利部抗震救災指揮部總指揮陳雷在現場介紹唐傢山堰塞湖應急搶險處置進展情況。
  ◆2008年5月27日下午,水利部陳雷部長主持會議,召集武警水電部隊、成都軍區、綿陽市委市政府和有關部門、省水利廳等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研究唐傢山堰塞壩施工、後勤保障、預測預警、人員轉移、錯峰調度等有關事宜,提出了明確要求。水利部劉寧總工程師隨後在施工現場主持召開會議,與武警水電部隊進一步研究完善具體施工方案,確定了“疏通引流,順溝開槽,深挖控高,護坡填腳”的施工方案,以加快進度,搶趕工期。
  ◆2008年5月28日下午5時前綫指揮部報告:當日共有作業面7個,其中上午機械開挖面3個,下午合併為2個,采石作業面3個,伐木作業面1個。截至16時,當日空運機械12臺,(含自卸汽車一部),10噸油罐一個,汽油鑽3臺,發電機2臺。當日共有重型機械39臺。當日7時至16時,開挖土石方6000方,纍计3.8萬方,破大石200方。進口高程降為746米,出口降為745米,塊石採集38方,機械伐木400棵,新建停機坪1個(600平米)。
  ◆2008年5月28日下午6時壩前水位:729.185米;一共有6個工作面施工,其中開挖工作面3個,兵力631人,27日下午4點到28日晨7點,土石開挖1.95萬方,纍積5.75萬方,凌晨開始大雨。進口平均高程745米,出口平均高程744米(遇較多破碎石)。
  ◆2008年5月29日18:50唐傢山堰塞湖搶險現場電話報道:截至當日16時,工程已投入46臺施工設備,纍计開挖土方量7.05萬方。當日下遊方向高程743米。當日有6罐煤油運到現場,每罐5~6噸,基本可以滿足正常施工需要。
  ◆至2008年5月30日7時,投入人員和施工官兵724人,施工機械46臺。纍计開挖土石方8.98萬立方米,完成鋼絲籠護坡380立方米,疏通道路17公裏,平整場地4700平米。泄洪槽進口端高程降為741-742米,出口端高程降為740-741米高程,中部高程降為743-745米。
  ◆2008年5月30日8時,唐傢山堰塞湖壩前水位731.92米,比29日同期上漲1.97米。水面距壩頂20.08米,壩前水深64.55米,蓄水量1.733億立方米,比29日增加1290萬立方米。
  唐傢山堰塞湖(5月22日攝) ◆2008年5月30日上午8時許,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水利組組長、水利部部長、水利部抗震救災指揮部總指揮陳雷,水利部副部長、水利部抗震救災前方領導小組組長矯勇,水利部抗震救災前方領導小組副組長、長江委主任蔡其華等,再度率組進入唐傢山堰塞湖應急處置工程現場指導工作,對施工組織、人員撤退預案、開挖爆破方案等進行了現場一綫會商。
  ◆2008年5月30日,現場運進大批鋼絲兜,固堤護腳工作全面展開。地球物理勘測有關機構已經進入現場,對堰塞湖地理環境進行勘測, 對整體唐傢山堰塞湖搶險工作做資料記錄和科研考察。
  ◆2008年5月30日下午2時,投入施工人員724人,施工機械設備:反鏟16臺,推土機26臺(其中3臺待修),自卸車4臺。完成土石方開挖纍计達到10.2萬方;纍计鋼絲籠護坡1500立方米,上遊平均高程742米,中部高程743米,下遊高程741米。
  ◆截止2008年5月30日下午16時,纍计完成土石方開挖11.05萬方,鉛絲籠護坡2900方,插筋265根,投入兵力619人。進口高程741.6米,出口高程740.5。反鏟14臺,推土機26臺計,汽車4部。纍運送食品12.5噸,飲料16.68噸,最高兵力680人,炸藥10.8噸,柴油69噸,汽油0.7噸,鉛絲籠4噸,帳篷45頂。
  ◆從2008年5月30日16時至31日7時,完成開挖土石方1.3萬方,纍计完成12.35萬方;鉛絲籠護坡750立方米,纍计完成3650立方米。投入607人,反鏟14臺,推土機26(6臺維修),車4臺。泄流槽進口高程降至741米,出口高程降至739米。30日傍晚,唐傢山堰塞湖應急處置工程中的鋼絲籠圍堰已經全部完成。
  ◆截至2008年5月31日8時,水位已達733.42米,比30日上漲1.5米。水面距泄洪進口端7.58米,壩前水深66.05米,蓄水1.834億立方米。受上遊降水影響,入湖水量持續增加,比2008年5月30日增加1010多萬立方米。
  ◆2008年5月31日8:20,部分完成工作任務的武警水電部隊官兵已經開始撤離施工現場,機械化施工仍然在有條不紊進行,現場施工進展順利,工程進度較昨晚有明顯進展。
  ◆2008年5月31日上午水利部抗震救災前方領導小組組長、水利部副部長矯勇來到唐傢山堰塞湖搶險施工現場,檢查工程進展情況,部署落實準備撤離等工作,強調在突擊開挖的同時,務必周密做好撤離方案和現場觀測方案,確保撤離、留守人員安全,確保及時發送水位、水量及溢流槽和堰體變化情況。
  ◆2008年5月31日,為採集唐傢山堰塞湖水情信息,尤其是實現過流後的信息,唐傢山地區目前新設立四個觀測點。由四川省水文局實施的四套寬帶無綫視頻實時信息採集係統正在安裝調試。該係統的特點是實現實時視頻傳輸,從不同位置、角度對唐傢山堰塞湖泄流後的流量、堰體狀況即時予以記錄並傳輸,以供分析備案。
  ◆截至2008年5月31日16時,唐傢山堰塞湖水位高程733.88米,比2008年5月29日上漲1. 41米。目前水面距原埡口處壩頂18.20米,壩前水深66.56米,蓄水量1.868億立方米,比30日同期增加940萬立方米。
  ◆2008年5月31日17時許,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水利組組長、水利部部長、水利部抗震救災指揮部總指揮陳雷,水利部抗震救災指揮部前方領導小組組長、水利部副部長矯勇一行,又一次飛抵唐傢山堰塞湖應急排險施工現場,檢查排險施工進展情況和人員撤離後期保障工作。陳雷、矯勇一行沿着正在施工中的泄流槽,從堰體下遊一直檢查到上遊,對堰體泄流槽進、出口水位高程,泄流槽開挖程度和油料供給、排險人員安全轉移方案落實等情況逐一詢問。檢查完施工現場後,陳雷強調要利用最後有限的時間搶進度、保質量,在確保如期完成排險任務的基礎上,盡快落實現場施工人員安全撤離方案,確保武警水電官兵和水利專傢的安全撤離。並要求做好後期保障工作,做好堰塞湖水位、水文監測和堰體的安全監測工作。唐傢山堰塞湖應急排險施工已經基本完成原定高方案目標任務。為更大程度地降低堰塞湖水位,確保下遊人民群衆的生命安全,武警水電部隊還將加緊施工到6月1日零點。
  唐傢山堰塞湖泄洪◆2008年5月31日22時,唐傢山應急疏通工程建設任務完成。共完成土石方開挖13.55萬方,鋼絲籠護坡4200方,道路疏通17公裏,場地平整140方,樹木清障35000方。投入兵力1021人(前方621人後方400人),反鏟14臺,推土機26(6臺經常故障停滯),車4(壞2)。設備運行臺班數752(一天三班)。泄流槽總長475米。進口段底高程740米,底寬大於7米,邊坡1:1.5。中間段740米,底寬大於7米,邊坡1:1.45。出口段739米,底寬大於10米,邊坡1:1.35。
  ◆2008年6月1日上午10時,唐傢山堰塞湖搶險指揮部召開緊急會商會。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水利組組長、水利部部長、水利部抗震救災指揮部總指揮陳雷,四川省省長、唐傢山堰塞湖搶險指揮部指揮長蔣巨峰,水利部副部長、水利部抗震救災指揮部前方領導小組組長矯勇,四川省人大副主任、四川水利抗震救災指揮部指揮長郭永祥,武警水電部隊指揮部主任李光強以及成都軍區空軍和綿陽、遂寧兩市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等出席會議。會議就唐傢山堰塞湖應急排險施工完成原定高方案目標任務後的人員轉移安置、堰塞湖水位水文和堰體的安全監測工作以及地方會商指揮决策機製的建立等相關工作作出研究和部署。
  ◆2008年6月1日下午6時,除監測人員外,唐傢山堰塞湖應急排險工程施工人員已全部撤離。自26日就進駐唐傢山堰塞湖現場指導排險工程的劉寧總工程師乘直升機順利返回綿陽。
  ◆2008年6月1日21:30,唐傢山堰塞湖搶險專傢會商會召開,水利部副部長、水利部抗震救災指揮部前方領導小組組長矯勇,四川省人大副主任、四川水利抗震救災指揮部指揮長郭永祥出席。會議决定建立四項機製:一是執行每天早中晚會商制度,遇有緊急情況隨時會商;二是成立水文、水工、氣象等三個專傢組,實行24小時值班製;三是記錄紀要制度,任何意見建議皆要形成文字;四是請假銷假制度。
  ◆2008年6月2日8時,唐傢山堰塞湖水位為735.53米,較2008年6月1日8時上漲了1.18米,較壩頂人工開挖泄洪槽底部高程低4.47米;相應蓄水量1.957億立方米,較2008年6月1日8時增加740萬立方米。
  ◆2008年6月2日上午,陳雷部長主持召開專傢會商會,分析唐傢山堰塞湖水位變化及泄流槽過流等事宜,研究堰體滲流變化情況及其對堰體穩定性的影響,進一步分析堰塞湖水位變化情況,聽取長江委關於不同潰壩形式下下遊過流預測結果的匯報,要求進一步加強水文監測、預測水位變化趨勢、細化落實沿程水電站調度方案等工作。矯勇、劉寧、蔡其華等出席。
  ◆2008年6月2日下午,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水利組組長、水利部部長、水利部抗震救災指揮部總指揮陳雷一行來到唐傢山堰塞湖排險水情測報指揮中心檢查指導工作,看望慰問水文職工。在指揮中心,陳雷部長聽取了唐傢山堰塞湖水文監測工作匯報,詳細瞭解了站網布設、人工和自動監測站、視頻監視、庫區水量、壩體管涌等方面情況,並進行現場會商。陳雷部長還詢問了其他堰塞湖的水文監測佈置、裝備落實、存在問題等情況。陳雷部長指出,目前唐傢山堰塞湖排險工程措施已基本完成,要進一步加強排險的非工程措施。陳雷部長要求,要進一步加強水情、雨情、工情、險情等方面工作,特別是水情監測工作;要以水情、雨情、工情、險情為基礎,加強會商;要加強壩前、治城站水情監測以及壩下出水口流量監測,包括濁度變化等,切實做好預測預警工作;要落實責任,抓緊做好其他堰塞湖尤其是高危堰塞湖的水文監測工作。目前,水利部抗震救災前方領導小組水文專業組正會同四川省水文局、綿陽市水文局,抓緊落實有關工作。水利部矯勇副部長、劉寧總工程師、長江委蔡其華主任陪同檢查。
  ◆2008年6月2日下午,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水利組組長、水利部部長、水利部抗震救災指揮部總指揮陳雷來到唐傢山堰塞湖搶險專傢會商組,看望專傢,指導工作,對會商協調機製相關工作提出要求,作出部署。水利部副部長、水利部抗震救災指揮部前方領導小組組長矯勇,四川省人大副主任、四川水利抗震救災指揮部指揮長郭永祥參加會議。
  ◆2008年6月3日上午,陳雷部長在綿陽再次主持召開會商會,分析研究唐傢山堰塞湖上遊來水和水位變化等水文預測情況,研究泄流渠過水後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及需要采取的應對措施。矯勇、蔡其華及有關專傢出席。
  ◆2008年6月3日17時,唐傢山堰塞湖治城水位漲至737.33米,相應蓄水量2.055億立方米,水位比8時上漲了0.40米;3日14時,唐傢山堰塞湖壩前水位736.78米,距離壩頂泄流槽高程(739.15米)2.37米。
  ◆2008年6月3日下午,陳雷部長與專程趕到唐傢山堰塞湖搶險指揮部現場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楚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思敬等專傢進行會談,就唐傢山堰塞湖排險、堰塞體穩定性、潰决模式、泄流槽衝刷等問題交換意見。矯勇、蔡其華、劉寧等有關領導和專傢出席。
  ◆2008年6月4日8時,唐傢山堰塞湖湖區治城水位站水位737.91米,較2008年6月3日8時水位上漲0.98米,相應蓄水量為2.094億立方米,日平均入湖流量76立方米每秒;壩前水位站水位737.53米,較2008年6月3日8時水位上漲0.90米。
  ◆2008年6月4日上午,四川省省長、四川唐傢山堰塞湖搶險指揮部指揮長蔣巨峰主持召開緊急會議,會議主要就唐傢山堰塞湖應急排險施工任務完成後,進一步落實溫傢寶總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做好下遊群衆轉移避險等相關工作再做安排部署。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水利組組長、水利部部長、水利部抗震救災指揮部總指揮陳雷,國務院抗震救災前方指揮部成員、國務院副秘書長王勇出席會議並講話。陳雷強調指出,要按照溫傢寶總理工程排險和轉移避險相結合的重要指示,從最壞的情況出發,往最好的結果努力,堅决落實國務院抗震救災前方指揮部批準的方案,做好唐傢山堰塞湖排險避險工作,確保下遊群衆的生命安全。
  水利部副部長、水利部抗震救災前方領導小組組長矯勇,四川省人大副主任、省水利抗震救災指揮部指揮長郭永祥以及水利部抗震救災前方領導小組副組長、水利部總工程師劉寧等一同出席。會議聽取了綿陽、遂寧兩市黨政負責人關於下遊群衆轉移避險和安置情況的匯報。
  ◆2008年6月4日14時,唐傢山堰塞湖湖區治城水位站水位738.23米,較8時水位(737.91米)上漲0.32米,相應蓄水量為2.116億立方米;壩前水位737.78米,較今日8時水位(737.53米)上漲0.25米。
  ◆2008年6月4日下午,陳雷部長繼續出席唐傢山堰塞湖搶險指揮部全體會議,研究排險避險和群衆安置等有關工作。四川省省長、唐傢山堰塞湖搶險指揮部指揮長蔣巨峰主持,矯勇副部長、郭永祥副主任,以及綿陽、遂寧等地主要負責同志出席。
  ◆2008年6月5日8時,唐傢山堰塞湖湖區治城水位站水位738.85米,較2008年6月4日8時水位(737.91米)上漲0.94米,相應蓄水量為2.159億立方米;壩前水位738.50米,較4日8時水位(737.53米)上漲0.97米,日平均入湖流量75立方米每秒。
  ◆2008年6月5日上午,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水利組組長、水利部部長、水利部抗震救災指揮部總指揮陳雷主持召開會商會,分析唐傢山堰塞湖上遊地區氣象和來水情況,研究下一步不同情況下應急排險處置方案。水利部副部長、水利部抗震救災前方領導小組組長矯勇,水利部抗震救災前方領導小組副組長、長江委主任蔡其華,水利部抗震救災前方領導小組副組長、水利部總工程師劉寧以及有關專傢出席。
  ◆2008年6月5日14時,唐傢山堰塞湖湖區治城水位站水位739.08米,較8時水位(738.85米)上漲0.23米,相應蓄水量為2.175億立方米;壩前水位738.71米,較今日8時水位(738.50米)上漲0.21米。
  ◆國務院總理溫傢寶2008年6月5日下午飛抵唐傢山堰塞湖現場察看情況溫傢寶赴四川察看唐傢山堰塞湖。溫總理強調,現在處於唐傢山堰塞湖的關鍵時刻,最重要的是要確保群衆無人傷亡。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水利組組長、水利部部長、水利部抗震救災指揮部總指揮陳雷等陪同察看。
  ◆2008年6月5日20時,唐傢山堰塞湖湖區治城水位站水位739.30米,較8時水位(738.85米)上漲0.45米,相應蓄水量為2.190億立方米;壩前水位738.93米,較8時水位(738.50米)上漲0.43米。
  ◆2008年6月6日8時,唐傢山堰塞湖湖區治城水位站水位739.75米,較2008年6月5日8時水位(738.85米)上漲0.90米,相應蓄水量為2.222億立方米;壩前水位739.37米,較2008年6月5日8時水位(738.50米)上漲0.87米。
  ◆2008年6月7日7時零8分左右唐傢山堰塞湖湖區泄流槽過水。圍堰過水高程為740.30米至740.40米之間。
  ◆2008年6月10日17時左右,唐傢山堰塞湖泄流槽高程降到720米至721米之間。這標志着唐傢山堰塞湖搶險取得决定性勝利,唐傢山堰塞湖危險基本解除。
唐傢山堰塞湖泄洪
  2008年6月7日8點12分,唐傢山堰塞湖開始泄流,湖水通過泄流槽流出。唐傢山堰塞湖導流明渠通過水速約1.5米/秒,過流寬度約4.2米,水利專傢測算水流量約2立方米/秒。20分鐘後,泄流水頭到達湔江河床。唐傢山堰塞湖今日7時08分左右開始泄流槽過水,目前過水流量較小,槽體未發生嚴重衝刷現象,下遊滲漏略有增加。因為入庫水量大於出庫水量,堰塞湖水位還在緩慢上升,泄流槽的流量也將會逐漸加大。
  從7日零時起,唐傢山堰塞湖壩前水位達到和超過泄流槽原定泄流高程之後,6小時裏水位持續上漲,降雨時大時小。
  7日6時30分至9時30分,濟南軍區某陸航團從綿陽機場起飛6個架次直升機,嚮唐傢山堰塞湖大壩運送炸藥、雷管和多名工兵組成的爆破分隊,以擴大泄流槽的寬度。
  截至7日14時,唐傢山堰塞湖現場搶險隊正在擴大溢流槽,30臺挖掘機在現場工作。
  11日下午4時,唐傢山堰塞湖險情解除,綿陽市、遂寧市疏散撤離的24萬多群衆可以安全返回傢中。
  四川大地震形成的堰塞湖當年嚴重威脅災民的生命安全;而在高雄縣的桃源鄉梅山口,因暴雨形成的堰塞湖11日潰堤,山洪暴發,溪水暴漲,挾帶大量土石流嚮桃源鄉勤和村,桃源、勤和、寶來、六龜等鄉村情況危急。6天來,至少有2000名災民受睏山中,跟外界失去聯繫。
  高雄堰塞湖潰堤(2009年8月來臺灣同胞受臺風影響後形成堰塞湖
  山洪急泄 高雄2000人受睏待援
  桃源鄉梅山口因“走山”形成的堰塞湖昨日潰堤,居民不得不在深夜緊急撤離。災情險急,自己的親人卻還留在山上,災民傢屬們心急如焚。
  高雄2000人受睏待援,而唯一能對外通訊的桃源鄉因衛星電話儲值卡沒錢已經打不出去,災民傢屬跪地痛哭,請救難人員救救他們的傢人。更令人擔心的還有受睏沙洲的災民,他們已經無處可逃,升起狼煙,盼一個希望。已經失去聯繫6天,2000人受睏,消失中的桃源鄉亟待救援。
  “好像世界末日,天天在逃難。”災民哭訴道。前晚9時許,六龜鄉寶來村傳不保,已返傢的居民再度逃離,上千寶來村村民躲到寶來小學避難。“寶來村整個都沒了。”災民說。
  日增50屍 “請給2000個屍袋”
  “八八”水災仿如“九二一”地震翻版,死亡人數與日俱增。高雄縣昨日新增50具屍體:包括旗山鎮旗尾段的旗山溪尋獲10具屍體、那瑪夏鄉7具、荖濃溪岸1具,還有民衆接獲六龜鄉不老溫泉區民衆投石包紙條傳出“這裏(不老溫泉)有32具屍體”的駭人訊息,全縣纍積死亡人數達62人。
  軍方與空勤總隊前日共出動53架次直升機,在高縣災區共救出350人。隨着道路無法搶通、救人的黃金時間流逝,設於旗山的救災前進指揮所做了最壞打算,昨日嚮高縣災害應變中心申請2000個屍袋,但災民傢屬都祈禱希望有奇跡出現。
  高縣甲仙、那瑪夏、六龜、茂林等多個山地鄉,交通完全中斷,同時斷水、斷電、斷訊,不幸消息陸續傳出。救難人員昨日中午在旗山鎮旗尾段旗山溪找到10具屍體、屍塊;昨纔首度有人被救下山的那瑪夏鄉鄉民,帶來南沙魯村(原名民族村)周一挖出6具屍體、1名八旬阿嬤前晚因連日淋雨失溫死亡的訊息。
  六龜鄉的災情更慘重。荖濃溪地區的新發村前天挖出6具屍體,昨日又發現一具。更讓人震驚的是,一名新發村居民嚮119報案說,他父親昨日到不老溫泉區察看狀況,見河對岸一名熟識的村民投石包紙條,丟出的紙條上寫着“這裏有32具屍體,也非常需要物資”。因交通中斷,消防人員無法進入證實此訊息,昨早利用直升機空投物資時,一並空投屍袋到該區。
  堰塞湖潰堤 屏東縣上千居民雨中外逃
  桃源鄉堰塞湖潰堤,也危及屏東縣高樹鄉沿岸村落,屏東縣府昨天深夜廣播通知各村村民“趕緊往高處撤離”。超過上千居民在滂沱大雨中,拿着傢當往外逃。
  “街上擠滿逃難的車輛,動彈不得。”曾姓村民說,很多村民往高樹中學、高樹小學避難,大傢怕洪水衝來淹沒沿堤村落。
  屏東三地門鄉的大社村,目前也因為道路中斷,全村斷水斷電,有700多人受睏其中。當地居民透過電話求救,表示這幾天來,衹有一輛運送物資的直升機上山,僅能搭載4名病人離開,近日天氣不佳,直升機也沒再出現,他們幾乎就要斷糧,許多生病的居民,急需救援。
應對堰塞湖之危
  1 情景描述
  1.1 發現問題
  2008年5月18日,青川縣委大院。廣元市副書記何順洪正面臨着一項艱難的决策。
  廣元市青川縣作為此次“5.12”大地震的重災區之一,該縣紅光鄉東河口村一帶發生大量崩塌。僅兩處山體崩塌的體積,就達到2000萬平方米以上。這些崩塌體阻攔“東去”的河流後,已經在青竹及紅石河上形成了三個總庫容量逾千萬立方米的堰塞湖
  何謂堰塞湖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磧物或由地震活動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體等堵截山𠔌,河𠔌或河床後貯水而形成的湖泊,比如我國東北的五大連池的形成就是“此康熙五十八年事”:“墨爾根東南,一日地中忽出火,石塊飛騰,聲震四野,約數日火熄,其地遂呈池沼”。和水庫不一樣,堰塞湖由於沒有人工泄洪設施,更容易發生崩决。
  1.2 災害損失分析
  汶川大地震中在青竹縣形成的堰塞湖,位於青竹縣城下遊,暫不會危及整個縣城的安危,但在堰塞湖之下,仍有7個鄉鎮,總人口近1.5萬人。此外,下遊的5萬居民也可能受到波及。國傢防汛抗旱指揮部在一份緊急通知書中也明確指出:隨着水位不斷壅高,以及後續可能餘震的影響,堰塞湖隨時可能垮塌崩决,對下遊人員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最近的一次崩决事件,發生在2000年的西藏波密縣易貢鄉。因為巨大山體滑坡堵塞雅魯藏布江而形成的堰塞湖,兩個月後發生崩决,相當於雅魯藏布江平均水量的特大洪水咆哮而下,沿岸40多年陸續建成的設施和建築被悉數捲走,下遊的印度甚至也受到威脅。所幸的是,在堰塞湖崩决之前,人員已被平安疏散。
  1.3 最後抉擇
  四川省國土省水電廳和國土資源廳的研究人員擬定出一份次生災害應急報告,提交給四川省政府。在這份報告中,研究人員提出了具體的應急處置建議。例如,對一些堰塞湖的堰底進行人工開挖,以求得盡早泄水減輕可能的危險;對下遊地區進行嚴密監測,做好預警,及時撤離人員。
  最終,何順洪和同事們决定對堰塞湖采取“分級分量,逐步削落”的措施,即采取自然溢出與人工疏導相結合的方式,實行分級消能。於此同時,指揮部也加緊組織撤離,將群衆轉移到“8.28”洪水綫的地點,即2006年8月28日洪水達到的最高水位。由地方政府、警察、部隊三方聯合建立8個觀察哨,也開始24小時值班,並每兩小時回報一次。
  1.4 决策結果
  2008年5月18日凌晨5時,水位不斷上升的堰塞湖終於自然溢出,水頭在一個小時後抵達了關莊鎮。水勢平穩,這意味着危險得到了初步緩解。
  2008年5月22日下午,溫傢寶乘直升機,專門查看了唐傢山堰塞湖,並在國務院地震救災會議上表示,目前最緊迫的任務就是消除34個堰塞湖的險情。中央財政撥付了2億元專項資金用於堰塞湖搶險。
  2 重建行為空間
  在這次應急次生災害的過程中,廣元市政府的最後决策是采取自然溢出和人工疏導相結合的方式,實行分級消能。根據現有的治理堰塞湖的方案,廣元市政府采取的可能决策是以下幾種。
  ①爆破泄洪。在隨後2008年5月22日的一次緊急治理堰塞湖災害中,綿竹市清平鄉的小崗劍堰塞湖被成功爆破泄洪。地震後,漢旺鎮以北20多公裏的兩山合攏,形成了綿延5公裏長的堰塞湖。專傢經過勘察認為一旦决堤,漢旺鎮將遭受滅頂之災,並發出了70小時內必須實施爆破泄洪的警告。2008年5月21日13時10分,武警官兵和設備成功空投至小崗劍,等候於此的空降兵某部和武警水電三中隊官兵迅速進行爆破準備工作,裝填了500公斤炸藥,並於16時爆破成功。
  爆破泄洪一般是采用人工上堤壩裝埋炸藥完成的,是及時解决堰塞湖危機的方案。爆破泄洪的决策是在最緊急情況下(下遊城市將面臨滅頂之災)和人員情況已經被成功轉移的前提下纔實施的。綿竹市政府治理堰塞湖晚於廣元市,並已經有了藉鑒的經驗,提早輸送了下遊群衆,並且是下遊的漢旺鎮面臨嚴重威脅情況下實施的。
  ②安全排水渠。經過地質勘察及歷史考證,四川堰塞湖的壩體相對比較堅固,在雨季來臨之前,因為水量的未迅速增大,在下遊人員轉移相對睏難及重建難度較大的情況下,為減小洪水對城鎮的最小破壞,可以使用安全排水渠法。
  水深面高度敬界綫的測定是該方案實施的最大變量。治理的原理是按照疏導水流,控製堰塞湖水位。安全排水渠法強調人力資源及主觀能動性的投入,對湖水自然溢出采取了嚴格控製,即“洪水是順着人的思路被動流入下遊”,而不是自然溢出。這種方法是解决分散、水位較低、流量較小的中小型堰塞湖和災害晚期、重建工程開始的情況下所采用的决策。
  ③固堤防壩。在勘測地址狀況及未掌握下遊人員疏散情況的决策背景下,决策者及提供報告的智囊團會先采用暫時的决策,而且在很多程度上,這種方法被認為是“非理性的”,因為這種方案决策更多是因為對下遊人員、物資價值的感性估值後作出的判斷。這種判斷出於直觀、預感、靈感、潛意識、情感等非理性因素。在人類的决策思維中非理性因素之所以完全必要, 人類的神經傳遞能力是有限的, 不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做出大量的推理分析。
  比如,在這次地震的多種决策過程之中,很多政府領導回憶時常帶有這樣的情結:“我們應詳信大自然讓人可惡的一面,同樣也應想到它也有可愛的一面,自然奇跡仍會給當地人民帶來重生的幸福。想出一個科學治理和運用堰塞湖的一整套方案,讓上億元上百億元的投資更能體現出人性化的一面。保存住由潰壩而造成的當地,國傢級一、二、三級文物的損失。讓自然災害變成後來者一筆財福。而在當時的情況下,我真的不能預料當洪水下泄之時,下遊會是怎樣一個狀況。”這種情感的反應,會在“數據模糊”的未明了情況下,尤其是對下遊人員及建築設施的人文關懷,而把上遊源源不斷流下的水流通過加高堰體,增固壩體周圍等措施先緩一緩。
  我想這就需要災害參數共享的網絡建設。防止這種决策造成的非理性後果,必須加強各部門之間信息的傳達。
  3 决策合理性分析
  地震中的决策,首先是管理决策, 是管理者在管理活動中的認識活動。從狹義的决策角度看, 廣元市政府領導者根據對堰塞湖這一次生災害的認識、判斷,做出通過自然溢出和人工疏導相結合的方式,實行分級消能以解除堰塞湖崩决而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的决定,是領導者在觀念中對即將形成的堰塞湖危害治理的目標、方法、手段、結果所做的超前設計和决定。
  决策是主體對客體的主觀認識過程, 這個過程包括發現問題、確定目標、製定方案以及最後抉擇。廣元市政府的决策過程,即發現堰塞湖危機,確定疏導水流以解决“懸湖”,保障人員安全的目標,製定分級耗能等方案到最後實施搶險阻斷災害鏈的决策,都能體現出决策的合理性之處,當然,也存在不足。
  决策合理性的內涵不單是對决策過程整體描述。在常識中 ,尤其是啓蒙兒童、開化認識的科學認識中,“合理性”擴展到創造學、價值論、社會一文化學等多層面。在本文中, 更多的運用哲學中實踐一認識結構模型來研究决策的合理性,而非經典决策理論中的其他參數。它的內涵包含以下四個方面:合乎思維的邏輯性、主體的目的性、客體的規律性和行為的技術性。
  ①首先, 任何思維和觀念都是由概念、判斷按照特定的結構方式而組成的係統, 在這個係統中, 各個命題之間相互藴涵、相互融合, 從而構成了一個思想之所以是它自身而區別於其它思想的邏輯尺度。假如一個思想或觀念內部相互矛盾而不能融會貫通, 那麽其中必定有假。因此, 思想或觀念係統的無矛盾性就是它本身的真理性尺度。
  采用分級耗能的决策方案,這是一次代價巨大的邏輯推理活動。在堰塞湖危機形成之後,領導者首先必須進行認知的是堰塞湖的地理特徵:成叢發生,具有明顯的震群型特徵;震情發展趨勢較難判斷,决策風險性高;人群心理損害特徵明顯,社會背景復雜。
  堰塞湖破壞機理是如下:堵塞物不是固定永遠不變的,它們也會受衝刷、侵蝕、溶解、崩塌等等;一旦堵塞物被破壞,湖水便漫溢而出,傾瀉而下,形成洪災,極其危險;災區形成的堰塞湖一旦决口後果嚴重;伴隨次生災害的不斷,堰塞湖的水位可能會迅速上升,隨時可發生重大洪災;堰塞湖一旦决口會對下遊形成洪峰,破壞性不亞於災害的破壞力。
  領導者在判斷何種方法把湖水排空時,首先進行的是對堰塞湖的風險評估,對衆多堰塞湖排一個順序。明顯的是,最危險的地方必須馬上處理。評估堰塞湖風險就必須進行相關勘察,包括遙感勘察和野外勘察。關於這一點,在這次地震中充分運用了現代化的科技手段以幫助搶險和救災。通過全面掌握堰塞湖特徵包括數量分佈,特別是堰塞湖的性質分析堰塞湖潰决的條件和潰决的風險。其中,聯繫到前文描述的非理性因素中的對下遊城市破壞程度,即對水流的破壞等級的評估。非理性情感變成理性邏輯推理的第一步是,在分析水流對建築物的破壞時,一般把破壞程度分為下面五個等級。(1)基本完好;(2)輕微破壞;(3)中等破壞;(4)嚴重破壞;(5)毀壞。對5述五種破壞狀態有明確的定義,宏觀描述如下。
  (1)基本完好:建築物承重構件完好,個別非承重構件有輕徽損壞。不需修理,可繼續使用。
  (2) 輕微破壞:個別承重構件出現可見裂縫非承重構件有明顯裂縫。不需修理或稍加修理即可繼續使用。
  (3) 中等破壞:多數承重構件出現細徽裂縫,部分構件有明顯裂縫,個別非承重構件破壞嚴重,需要一般修理。
  (4) 嚴重破壞:多數承重構件破壞較嚴重,或有局部倒塌,需要大修,個別建築修復睏難。
  (5)毀 壞: 多數承重構件嚴重破壞。結構瀕於崩潰或已倒毀,已無修復可能。
  廣元市領導的智囊團根據堰塞湖周圍的地質狀況(專傢多次乘直升機考察)估算采用爆破泄洪的後果會引發更多泥石流和山體滑坡,造成巨大的損失,水流的破壞等級將達到嚴重破壞(未經過正規設計、空曠的磚結構和砂漿4號以下的磚結構是下遊災區的主要建築物構造,抗水流衝擊能力低,易損性指數0.30<VID<0.40),對下遊還有很多鄉鎮的群衆來不及轉移,加上紅光鄉一代的山土在地震之後已經鬆動,這樣的方案首先被排除掉了;而在局勢危及的情況下,安全排水渠方案對壩體的硬度有了過高預期,固堤防壩法則更是消極至極之舉。對較重要的决策一般要求擬定出兩個以上的可行方案供對比選擇,各個方案中要明確列出限製性因素(即對達到目標有妨礙的因素),方案中必須要有準確的定量分析和明確的定性說明,這是决策的關鍵步驟。
  我們可以看到,這次决策過程參考了大量專傢的建議。决策者在製定决策過程中必須註重的團體效應,這有利於决策的科學性、全面性和合理性。西蒙說過:“一個偉大的决策者,總是善於利用別人的信息。”决策過程的科學化,是决策合理性分析的最重要指標,因為合乎思維的邏輯性是科學的典型特徵。
  ②同時,主體的目的性、客體的規律性和行為的技術性這三個之指標在决策過程的科學化中得到體現。這裏所說的目標,是指一定環境和條件下,在預測的基礎上,所希望達到的結果。廣元市政府的决策,折射出目標管理的基本原則,即把目標按照等級劃分,當然在救災時間較短的過程中,目標的等級劃分不會有很多層次,但是最終目標的完成需要子目標的達成,這跟教學設計中“Instructional Goal”和“Instructional Objective”的關係是一致的,“宏觀”“抽象”“最終”的“目的”依賴於“具體”“可測量”的“目標”(Carney‘s approach )。地震中下遊居民轉移是領導者的最終目標,圍繞這一目標,智囊集團根據社會狀況和自然環境進行可行性分析,確立子目標,比如細化到到每位村長打開廣播的時間,轉移過程中食物衣服的攜帶等等。客體的規律性則在前文中對堰塞湖的自然機理的描述可以體現。在這次地震過程中,行為的技術性則貫徹始終,從對堰塞湖的研究分析,搜集資料、擬定可行方案、選擇最優化方案、貫徹實施和追蹤檢查,都體現了技術的操作性。尤其是極有可能發生其他地質災害的情況下,在决策付諸實施之後,要隨時檢查驗證,按照决策的方案一步一步對比分析,對未能達到預定效果的項目要找出原因,並進行控製或修訂。
  4 評價
  四川大地震的次生災害中,堰塞湖的威脅極為嚴重。從整個地震的過程描述及結果啓示中,政府處理突發自然災害的决策行為和未來城市應急體製都是未來國傢軌道中的動力軸,國傢發展需要在實踐中形成政府决策模型。
  政府决策的含義是政府為了實現公共利益,保障公共權益,從實際出發,製定和抉擇以及實施行動方案的全過程。對以記何順為代表的廣元市政府在這次應對堰塞湖災害事件中的决策,在前一節的“合理性”分析中已有所闡述。現實是最大的評價:截止目前,廣元市地震形成的堰塞湖並未造成重大險情。但是,還是有一些值得推敲並能夠完善的地方。
  首先是責任的不明確。地震中的每一個决策,是關係到災區人民的根本利益,一有疏漏或失誤,造成的後果是不堪設想的。我們能在新聞媒體中接收到某某地方官員因為决策失誤而退出權利圈子的事。縱觀我國的政府决策機製,責任不明確。一是政府內部權責模糊,决策出現了失誤,應該嚮誰問責,是主管領導,還是分管領導,是决策領導還是執行領導,問責程度是否按權力的大小分配;上級問責下級,責任又如何界定,是故意,還是過失,由於政府决策責任的不明確,政府决策的責任難以確定。
  第二是决策程序不健全。一個完整的政府决策過程應該包括提出問題、確立决策目標、調查研究、提出草案、方案優選、試行、反饋、修正和執行等環節。廣元市政府的决策能較好地執行决策程序,但是在反饋環節仍有欠缺。决策反饋機製不靈敏。在决策試行和執行的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决策者不能及時通報並修正原有方案,甚至有决策、無反饋,造成了很多本可以避免的損失。智囊團對堰塞湖壩體的測定結果經歷前後多次轉換之後纔到達决策者手中,如果决策者在一定期限中沒有采用詳細數據的報告而是腦子一拍,想了一個排水的方法,則後果不堪設想。
  第三是决策民主程度不高。决策民主化要求要廣泛徵求意見,聽取各方面建議,使决策方案更完善;二是從利益角度來看,决策要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考慮大多數人的利益,協調各方面的利益要求,在實際工作中,一項决策的製定、實施,最終是要涉及到人們的利益的,不同的人們對决策的製定和實施有不同的利益要求。要保證决策的正確性.一個重要問題是决策要從大多數人的利益出發.兼顧協調各方面的利益要求。在這次事件中,雖然有專傢等的廣泛參與,但畢竟少了聽取當地人民群衆的意見。雖然,當時情況危機,但是群衆不衹是作為官僚和文人决策時調用的簡單人力資源而已,更需要的是民主的參與。小部分、單成分的小團體决策代替集體决策,民主就無從談起。
英文解釋
  1. :  dammed lake,  avalanche lake,  Barrier lake
相關詞
四川綿陽搶險地震
包含詞
冰川堰塞湖党家岔堰塞湖唐傢山堰塞湖
分類詳情
五大連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