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級行政區劃 : 淮南 : 梁平縣 : 費縣 : 昭覺縣 : 安嶽縣 : 平湖市 : 竜泉市 : 縉雲縣 : 樂清市 : 鳳臺縣 : 徐聞縣 : 維揚區 : 蕭山區 : 金安區 [顯示全部] > 城北鄉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浙江省麗水市竜泉市城北鄉·山東省臨沂市費縣城北鄉
·重慶市梁平縣城北鄉·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城北鄉·安徽省淮南市鳳臺縣城北鄉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城北鄉·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城北鄉·四川省資陽市安嶽縣城北鄉
·浙江省嘉興市平湖市城北鄉·江蘇省揚州市維揚區城北鄉·No. 12
·No. 13·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安徽省淮南市鳳臺縣
·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浙江省麗水市竜泉市
·山東省臨沂市費縣·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No. 21
·重慶市市轄縣梁平縣·四川省資陽市安嶽縣·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
·No. 25·江蘇省揚州市維揚區·鳳臺縣城北鄉名片-安徽省淮南市
·英文解釋·近義詞·包含詞
·分類詳情·更多結果...
No. 1
  城北鄉:面積40.07平方公裏,人口1.10萬人,轄17個行政村。鄉政府駐裏章村,郵政編碼:325600。
  行政村:裏章、鬆羅、郭公山、黃坦洞、章山、仰根、濟頭、山峰垟、竜臺頭、黃底、馬竜頭、後步坐、林山、坭垟、秦垟北、秦垟南、垟下
浙江省麗水市竜泉市城北鄉
  鄉鎮概況
  城北鄉城北鄉地處竜泉市北位於浙江省竜泉市北部,距市區27千米。與遂昌縣、鬆陽縣毗鄰,竜泉至遂昌的51省道貫穿而過,縣鄉級公路基本到達各自然村,交通應屬比較方便。面積233平方千米,人口1.22萬人(2008年)。轄河裏、內雙溪、外雙溪、鶴溪、皂口、盛山後、吳岱、麻垟、劉山頭、李後、河坑塘、黃莊橋、季岱、方西、東書、西溪、上垟、外土奉 、源頭、村頭瀋、垟塢、大書、小書、陂川、蘭田、倉石玄、溪下、小岩、萬坑、庫武、大貴溪、黃裔、鶴場、金埠、南溪35個行政村。鄉政府駐河裏村。 歷史沿革
  因地處竜泉縣城正北面,為竜泉的北大門,故稱“城北”。清前屬竜泉鄉(又名建德鄉)十九都、廿一都地。解放前夕屬梧垟鄉、黃鶴鄉、上東鄉,歸道太區。1953年建城北區,轄盛溪、黃鶴、上東、梧垟、鳳鳴5個鄉。1956年撤銷城北區,將盛溪、黃鶴2鄉合併,取名聯盟鄉,與上東鄉一起又歸城北區。1958年為城北公社。1961年改稱城北區盛溪、黃鶴、上東3個公社。1984年復名城北區,分設黃鶴、上東、盛溪3鄉。1992年3鄉合併改稱城北鄉。1997年,面積233平方千米,人口1.2萬,轄河裏、內雙溪、外雙溪、鶴溪、皂口、盛山後、吳岱、麻垟、劉山頭、李後、河坑塘、黃莊橋、季岱、方西、東書、西溪、上垟、大書、小書、陂川、蘭田、倉石玄、溪下、小岩、萬坑、庫武、大貴溪、黃裔、鶴場、金埠、南溪、外土奉、源頭、村頭瀋、垟塢35個村委會。
  附:盛溪鄉 以盛山後、鶴溪2村名組合取名。清屬十九都,解放前後屬梧垟、黃鶴2鄉。1951年2鄉部份村莊建立盛溪鄉,屬道太區。1953年建立城北區,劃城北區。1956年盛溪、黃鶴2鄉合併,取名聯盟鄉,屬道太區。1957年分開復稱盛溪鄉。1958年為城北(大)公社盛溪管理區。1961年改稱盛溪公社,屬城北區。1984年5月改盛溪鄉。1992年並入城北鄉
  社會經濟發展
  城北鄉原由三個鄉合併而成,現分為三個管理區,有35個行政村,133個自然村組成,人口11860人,最大自然村人口也不足1000人。全鄉面積232平方公裏,有山295230畝,地14795畝,海拔高度自300至1050米不等,平均高度大約在500米左右。氣候、土壤等狀況同麗水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於生態植被好,水土保持好,基本無污染,晝夜溫差大。這對發展無公害農産品非常有利。
  城北鄉的社會發展狀況良好,能以人為本,全面、協調、持續發展社會穩定和諧,綜合治理成效突出,平安城北是竜泉市的平安鄉之一,尤其在教育、衛生、文化等領域較為發展和完善,人民安居樂業。值得一提的是該鄉在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設方面,一直是竜泉市的先進鄉,在山花工程建設中,早年就已通過省級驗收。2006年9月,竜泉市城北鄉、遂昌縣安口鄉、鬆陽縣楓坪鄉,又一次在城北鄉舉辦了三縣市毗鄰鄉文藝會演。這是一項促進毗鄰鄉精神文化建設、開展聯合綜合治理、增進毗鄰鄉友誼的重要舉措。當地的傳統藝術、文藝瑰寶——木偶戲,也一直活躍在毗鄰鄉的各大小山村。
  城竜鄉的經濟發展狀況,2004年人均純收入2860元,主要來源於傳統的第一産業種植業.以及部分富餘勞動力的外出經商、務工,當地的第二、三産業則不發達。在經濟來源中,庭院經濟——香菇、靈芝、黑木耳等食用菌栽培收益不少,經商、務工也占有一定比例,但總的來說,純農業的收益並不高,留守農民過着自給自足的半封閉式生活。
  從人均擁有的資源看,有山林20多畝,田一畝多,外加岸地,比起平原地區,每人僅擁有幾分田地的情況,應該說城竜鄉山區的土地資源是豐富的。但投入少、缺乏管理,主要從事傳統農業,效益不好,土地資源利用率不高,甚至有撂荒現象。
  從産業來看,糧食産業是其支柱産業,田地多種糧食作物,自給自足或作家庭養殖飼料,農田衹種一季水稻,少見二茬作物,畝産收益不足500元,效益低下,土地資源存在嚴重浪費。毛竹産業,人均2畝多,但投入少,缺乏水土肥科學管理,經濟效益沒有突顯出來,多屬低産筍竹林,也沒有作為主導産業。其實毛竹産業在城竜鄉就目前而言應屬是一個最好的産業,也有基礎,應該做大、做強、做精。低産竹林,亟待改造提升,同時發展毛竹深加工、形成産業化,使資源增值增效。林木産生,當地以杉木、鬆木為主,還有闊葉林等,對於竹木産業,當地人認為這是天賜的,衹要有露水就行,無需付出,缺少管理。香菇、黑木耳、靈芝業,産值幾百萬,目前由於市場狀況正在衰退。種植業中還有香榧基地60畝,是由土榧改造而成,但尚未投産,茶葉800畝,規模也不大。具有良好發展勢頭的是蔬菜業,06年發展的100畝高山蔬菜(四季豆)基地和05年發展的60畝山露菜基地效益可觀,高山蔬菜四季豆,畝産收益6000--7000元,07年將發展到400畝左右,並産生了輻射。這是産生結構調整,優化産業結構,發展效益農業,特色農業産生的示範效應,但需要同步發展的組織化程度亟待提高。
  養殖業中,有一傢具有一定規模的養豬、養雞場。
  在第二産業中都是個體經營,幾乎沒有鄉鎮企業和集體企業,有一傢近1000萬産值的太陽傘廠,還有一些小型毛竹加工廠,另有小水電廠7座。
  從縱嚮看,近幾年農業發展緩慢,農民增收睏難,原因同全國一樣,主要是近些年市場化程度進一步發展。
  從農民的素質看,留守農民同其他地方一樣,素質普遍較低,思想僵化,觀念陳舊,缺乏發展的新理念,不善學習,信息閉塞,恐與市場接觸,組織化程度低,安於現狀,以資源取勝,靠“吃露水”過日子,等、靠、要思想嚴重,村級組織大多沒有在産業化經營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對全面建設農村小康缺乏緊迫感、危機感,認為那是政府的事,要加快農業發展讓農民增收致富,全面建設農村小康,需要轉變農業增長方式,在提高農業科技水平、優化農業産業結構的基礎上,逐步改造傳統農業,建設現代農業。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依靠科學技術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勞動生産率和資源産出率,加快農業由粗放經營嚮集約經營轉變,大力發展沼氣生態農業模式,綜合開發種養業。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3601男1865女1736家庭戶戶數1314家庭戶總人口(總)3601家庭戶男1865家庭戶女17360-14歲(總)7790-14歲男4230-14歲女35615-64歲(總)212215-64歲男108515-64歲女103765歲及以上(總)70065歲及以上男35765歲及以上女343戶口本地住在本地3442
山東省臨沂市費縣城北鄉
  鄉情概述
  該鄉位於費縣縣城以北5公裏處,南靠菏日鐵路和327國道,西接興郝公路,北與日東高速公路上冶出口處相接,境內塔城公路、沂蒙公路、日東高速公路縣城連接綫、方曹公路縱橫交錯。總面積60.1平方公裏,轄34個行政村,總人口32716人,土地面積44540畝。
  農村經濟
  糧食、黃煙、桑蠶成為區域主導産業,黃煙種植面積穩定在7000畝左右,年産優質煙葉100多萬公斤。桑園總面積5000畝。引進種植了美國庫拉索蘆薈、杭白菊、墨西哥食用仙人掌等特新作物品種。
  骨幹企業費縣中沂製絲有限公司,先後實施了三期技術改造,引進了2組D301B和4組飛宇2000型自動繅絲生産綫,具備了年産優質白廠絲280噸的生産規模。中日合資臨沂七星食品有限公司、香洪衆星服裝有限公司、費縣四美中學、禦園有限責任公司、遠遠奶牛場等項目落戶城北鄉
  名勝古跡
  園林石,又稱北太湖石,屬石灰岩類,生成於4億年前,經長期風化和酸性 土壤侵蝕形成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園林石集中分佈在30平方公裏的範圍內,儲量約為50萬噸。現已挖掘 萬塊,陳列於鄉駐地以南,以其造型奇特、惟妙惟肖,令觀賞者留連忘返。石刻藝術,鐘羅山下建有韓書凡石刻藝術博物館,集參觀銷售於一體。該鄉南畢城、北畢城村是黑陶、硯臺、模樹石畫生産專業村。禦園度假村位於327國道以北,塔城公路以東,四面群山環繞,流水潺潺,鳥語花香,歐式建築風格,集旅遊、餐飲、度假、娛樂為一體的綜合休閑場所。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30014男15291女14723家庭戶戶數9262家庭戶總人口(總)29881家庭戶男15243家庭戶女146380-14歲(總)76020-14歲男39820-14歲女362015-64歲(總)1956715-64歲男989515-64歲女967265歲及以上(總)284565歲及以上男141465歲及以上女1431戶口本地住在本地29239
重慶市梁平縣城北鄉
  該鄉位於梁平縣城北面,鄉人民政府駐地星橋街道(星橋村)距縣城5公裏。城北鄉轄8個行政村、65個村民小組,面積53.1平方公裏,人口2.1萬人。
  該鄉始建於1949年12月,當時屬城北區(1950年9月改稱九區),1951年春建村政權時,所轄十三保改為13個行政村,1958年9月建立城北人民公社,1959年7月劃歸城關區(同年9月改稱中城區)。1968年11月建立城北人民公社,轄9個大隊。1984年1月恢復鄉建製,改稱城北鄉人民政府。1992年10月8日,原城北鄉與原星橋鄉一部分(6個村)合併成立新建製城北鄉,轄15個行政村, 2002年12月將15個村、166個組合併成8個行政村、65個村民小組。
  該鄉地形起伏明顯,南面(臨縣城)4個村為平壩,以水稻種植為主,多水田,河渠縱橫,有小(二)型水庫一座、多條過境河流,是縣城優質大米、鮮魚、鴨、蔬菜的主要供給區;北面4個村為山區,竹木資源豐富,有未開發森林面積15535畝,森林覆蓋率38.8%,其間氣候宜人,大豆、花生産量大,品質好。西南油氣田重慶氣礦梁平作業區門三井、高都一井、高都二井坐落其間。鄉內兩路村的鴨子,雙橋村的峨眉豆,高都村的李子是縣城暢銷不衰的知名産品。近年來,隨着農村産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優質水稻、良種魚、鴨養殖比例逐年提高。
  該鄉人民政府駐地星橋街道街容整潔,環境優美。近兩年,隨着城文公路和部分村級公路的硬化,來自墊江和雲南昆明的客商來鄉投資建起了星益頁岩磚廠和雲凱食用油脂廠,另兩傢企業正在考察選址,有明顯投資意嚮。鄉內原有工業企業以傳統的小型豬鬃加工廠為主,年産高標準水洗鬃500—800標箱,尚有較大生産潛力。傳統産業鴨苗孵抱年産量180萬羽,商品鴨80—110萬羽,給大型養殖和加工預留巨大商機。
  該鄉基礎建設有較好的底子,街道規劃佈局合理,生活用水與縣城同網。城(北)文(化)縣級公路和河(井)大(長)、河(井)兩(路)村級公路硬化,使鄉內外交通條件大大改善,兩路村村級公路硬化已在做前期工作,屆時,將有兩條水泥路由縣城進入城北。鄉內村組公路骨架合理,路況良好。達萬鐵路橫穿鄉內,距梁平站衹有兩公裏。鄉內群衆安裝座機電話達到2000餘部,約占總戶數的40%,有綫電視用戶1713戶。手機普及迅速,信號好。
  該鄉中心學校轄中心小學,初級中學部和7個村基點校,現有49個教學班,有教職員工85人,在校學生1600餘人。其教育教學水平為鄰近鄉鎮之首。鄉衛生院有X光機、心電圖、B超、半自動生化分析儀、牙科綜合治療機等設備,能夠擔任常規治療、防疫任務。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20214男10459女9755家庭戶戶數5627家庭戶總人口(總)20112家庭戶男10362家庭戶女97500-14歲(總)45830-14歲男24570-14歲女212615-64歲(總)1419315-64歲男730415-64歲女688965歲及以上(總)143865歲及以上男69865歲及以上女740戶口本地住在本地19802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城北鄉
  鄉鎮簡介
  該鄉是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轄鄉。1951年建城北鄉,1961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於縣境中部,距縣城2公裏。面積28.1平方公裏,人口0.6萬。(川)木()公路和越(西)金(陽)公路在境內交會。轄瓦爾、瓦古、瓦麯、古都、牛博、普提6個村委會。農業主産水稻、玉米、馬鈴薯。特産土漆、蘋果。1976年於境內熱赫溪出土東漢古墓二座。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6244男3134女3110家庭戶戶數1521家庭戶總人口(總)6241家庭戶男3131家庭戶女31100-14歲(總)22800-14歲男12140-14歲女106615-64歲(總)378615-64歲男184115-64歲女194565歲及以上(總)17865歲及以上男7965歲及以上女99戶口本地住在本地6207
  行政轄區
  下轄村:
  𠔌都村瓦爾村窪古村牛博村瓦麯村普提村
安徽省淮南市鳳臺縣城北鄉
  鄉鎮簡介
  該鄉地處縣城北效。鳳蒙、鳳蘆、鳳利三條省道縱橫交錯、阜淮鐵路穿境而過,鳳臺火車站位於鄉政府駐地。東臨淮河並與潘集接壤,北與蘆集和丁集交接。西靠鳳蒙路,與桂集鄉搭界。內有近萬畝城北湖,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接受城市輻射能力較強。
  1983年4月成立,1992年撤區並鄉時,城北鄉和雙湖鄉合併建立城北鄉。全鄉轄17個行政村,1個社區,210個村民小組,據當地政府官方網站資料顯示,該鄉總人口37164人,耕地面積4。4萬畝,中學2所,小學15所,職業技術學校1所,衛生院3所,修建水泥路30公裏,可村村通汽車。
  産業結構
  該鄉黨委、政府以蔬菜、水産、養殖業為竜頭企業,不斷增加農民收入,加快小城鎮建設,其中蔬菜種植面積達18000畝,有“蔬菜鄉”的美譽,實行品牌銷售,不斷銷往周邊縣市,東部10村蔬菜收入占農業收入的80%以上,農田有效灌溉面積33000畝,防滲渠道30公裏,排灌自如,農業生産抗災能力較強。大牲畜存欄7300,生畜存欄10500頭,水産養殖6000畝。産量達3460噸。自1997年實施科縣農戰略以來,“芮集農業科技示範園”猶如一顆科技之星閃耀,已有類原之力。集旅遊、商務、養殖為一體的城北湖綜合農業生態開發區已立項投資。另外,高山電廠、三裏溝污水處理等多項國傢重點工程正在實施建設之中,全鄉城鎮化水平明顯提高,農村經濟發展已呈良好態勢。2004年農業總産值達5。22億元,鄉鎮企業完成産值2。6億元。全鄉財政收入突破500萬元大關,農民人均純收入2767元。
  行政轄村
  崗鬍村 陳傢圩村 芮集村 三裏溝村 馬場村 新湖村 新集村 十裏溝村 高山村 酒西村 酒東村 盛樓村 劉巴村 高皇村 雙湖村 鬍廟村 湖東村 南金村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38531男20308女18223家庭戶戶數10274家庭戶總人口(總)38295家庭戶男20087家庭戶女182080-14歲(總)106030-14歲男58310-14歲女477215-64歲(總)2505215-64歲男1299515-64歲女1205765歲及以上(總)287665歲及以上男148265歲及以上女1394戶口本地住在本地34935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城北鄉
  城北鄉位於六安市市區北郊,屬於城鄉結合部,轄17個村和1個街道居委會,全鄉地域面積89平方公裏,其中耕地面積3.5萬畝,養殖面積5321畝,年末總人口40993人。
  城北鄉位於六安市區北郊,距離市區5公裏,是六安市的“北大門”,東有迎賓大道貫穿全鄉,南有連接六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壽春路貫穿東西,西有省道六壽路貫穿南北,北有合六葉高速公路東西貫穿全境。老淠河、淠東幹渠和三源河流經全鄉。六安職業技術學院和六安警官培訓中心也座落於城北鄉
  城北鄉歷史文化淵源流長,民風淳樸。楚漢相爭時期,項羽於公元前206年封六地人英布為九江王,都六(即西古城遺址,位於該鄉城北村),劉邦於公元前204年封英布為淮南王,仍都於六。
  鄉黨委、政府堅持以市場為導嚮,以科技為動力,依托區位優勢,走“工業強鄉、農業富民”之路,不斷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已初步形成了“一區、一綫,四基地”的區域化佈局。
  “一區”,即東至縱一路,南至壽春路,西至正陽路,北至霍邱路的城北工業園區,總面積20平方公裏,涉及5個行政村,園區一期建設面積805畝,規劃為科技、輕紡、機械加工、創業四個功能區,目前工業園區引進了項目11個,總投資達4億元。
  “一綫”,即以六壽路為主綫的工業經濟産業帶。目前已形成以精細化工、機械鑄造、汽車配件、機械加工為主的四大産業體係和城北、十五裏墩、廿鋪三大工業集聚群,以及以捷通達化工、長紅手拖、安利汽車配件等為代表的55傢骨幹企業。
  “四基地”,即千畝茭白蓮藕生産基地、沿淠灣區萬畝無公害蔬菜生産基地、萬畝淡水養殖漁業基地和萬畝優質糧油生産基地。
  2008年市委、市政府評為“平安鄉鎮”,被區委、區政府授予“工業發展先進鄉(鎮)”、“農業結構調整先進鄉(鎮)”、“招商引資先進鄉鎮”等榮譽稱號。2008年財政收入完成1199.79萬元,其中國稅收入331.91萬元,地稅收入738.74萬元,非稅收入127.1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87.61元。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37815男19251女18564家庭戶戶數10089家庭戶總人口(總)35589家庭戶男18200家庭戶女173890-14歲(總)99180-14歲男53870-14歲女453115-64歲(總)2537615-64歲男1261615-64歲女1276065歲及以上(總)252165歲及以上男124865歲及以上女1273戶口本地住在本地34790
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城北鄉
  鄉情簡介
  城北鄉,明清時期屬太平鄉。民國初年沿襲清製。民國20年(1931年),屬徐一區;民國25年(1936年),屬徐一區的竜華鎮;民國30年(1941年)屬附城鎮。建國後,1950年5月,屬徐一區;1957年4月,屬附城鄉;1958年11月,屬附城人民公社;1979年,撤區建鄉改稱城北鄉。2002年9月,原大黃鄉大黃、桃園、那練三個村委會並入城北鄉
  城北鄉位於縣城北郊,東接國營南華農場,西接邁陳鎮,南抵南山鎮和徐城街道辦,北接國營東方紅農場和下橋鎮。鄉政府駐徐城街道辦紅旗一路19號。轄區總面積125平方公裏,其中耕地56342畝。
  城北鄉地勢平坦,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日照2106小時,年平均氣溫23.3度,極端最高氣溫38.8度,極端最低氣溫22度,年均雨量1364毫米。土質為玄武岩發育而成的磚紅壤土,土地肥沃,三陽橋水庫位於中部,水資源豐富,是盛産水稻、甘蔗、木薯、瓜菜、鬍椒、芒果的主要基地。
  城北鄉已建成為南亞熱帶農業示範區,形成了無公害蔬菜、香蕉、芒果、糖蔗、甜玉米、良薑等六大生産基地,其中,無公害蔬菜生産基地1.8萬畝,常年産量約7.2噸,香蕉生産基地1.4萬畝,常年産量約6.5萬噸。盛産的青瓜、紫茄、青豆、尖椒、香蕉、芒果、甜玉米、良薑等農産品遠銷全國各地乃至國外。
  城北鄉行政轄北水、北嶺、和傢、文豐園、那鬆、邁報、後坡寮、石嶺、加樂園、頭鋪、西堝、那棟、桃園、大黃14個村民委員會。各村莊都通水通電,全鄉開通程控電話、小靈通。
  城北鄉靠近縣城,交通便利。207國道從中貫穿而過,北上可直通湛江、廣州、珠海等大中城市,南下10公裏即為海安港,過了瓊州海峽,抵全國最大特區海南。全鄉已建有硬底化道路156.9公裏。至目前為止,全鄉14個村委會已全部完成了鄉通村委會硬底化道路建設,54條自然村實現了硬底化道路建設,占總自然村數的57%。
  城北鄉招商引資工作已全面啓動,並已初顯成效,2006年引進後的臺灣老闆在大黃水庫投資300萬元辦起的立體式養殖場,現已養鵝2萬衹,養豬400頭,養魚10萬條,又引進本地老闆在207國道旁擬投資創辦徐聞縣興達物流服務基地有限公司及羽絨廠,城北水廠 、徐聞危險品檢測站等企業相繼落戶。
  城北鄉現有初級中學2所,小學17所,在校學生5700人,適齡童入學率達100%。全鄉文化娛樂場所共25處,其中露天影劇場11座,文化室13間,錄像放映室11間。村級文化室14個,藏書量達1.8萬册。小學升學率98%,初中升學率92.7%。群衆文化生活主要有文學創作、攝影、觀賞、雷劇、舞獅、樂麯彈唱、弈棋、繪畫等。
  農業經濟
  該鄉加大了農業經濟建設力度,積極抓好農作物結構調整,發展高效科技農業。2004年來,該鄉逐步減少了水稻、花生、紅薯等低效農作物的種植,形成了以種植北調蔬菜、香蕉、水果等為主的農作物結構。2007年,全鄉種植香蕉1.7萬畝,北調蔬菜5.5萬畝,竜眼、芒果等優質水果0.39萬畝,推廣優良品種種植1.6萬畝。創辦科技種植示範點3個,全鄉推廣滴灌、噴灌6000畝。
  同時,着力創辦了“七大”農業生産種植基地:香蕉種植基地、甘蔗種植基地、甜玉米種植基地、“臺農、一號”芒果種植基地、良薑種植基地、蔬菜種植基地。
  新農村建設
  該鄉深入貫徹中共中央關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關精神,以“四通五改六進村”為載體,按照徐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一增二普三通四改五有”目標任務,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明顯成效。該鄉投入資金2900多萬元,其中村巷村道硬底化投資1200多萬元,其他基礎設施建設1756多萬元。經過近幾年努力,目前該鄉被評為省一級新農村1條,正在報省級審批的新農村1條,被評為市級新農村7條,被評為縣級新農村14條。其中北嶺村委會的新民村被評為湛江市最美麗的村莊之一,與徐聞縣海安廣安、南山鎮靈山宮等村齊名並列,引起省內外各大媒體的關註與報道,接受了大批各級領導前來參觀。2007年底,新民、下田、北嶺、銅鐵等村莊的建設已連成一片,新農村建設正以連片示範點不斷延伸、深入。
  工業基礎
  該鄉以抓鎮域經濟作為發展工業經濟的突破口,通過招商引資、發展流通業、加工業等,鎮域經濟取得可喜進步。2007年底,全鄉企業總産值15282萬元,企業總收入15172元,實現利潤2097萬元。全鄉引進7個招商引資項目,有的已投入使用,有的正在興建廠房,有的正在洽談事宜,其中,投資6000萬元的廣東徐聞縣興達物流有限公司已投入使用,投資3000萬元的徐聞縣危險産品檢測站已正式使用,投資200萬元的空心磚廠已開始投産,還有星輝電器外殼廠計劃投入資金800萬元,城北泡沫廠計劃投入資金600萬元,城北羽絨廠計劃投入資金300萬元,萬達果菜保鮮庫計劃投入資金300萬元。通過抓活鎮域經濟,拉動其他經濟的互補,不斷壯大該鄉經濟總量,提高該鄉綜合競爭力。
  交通設施
  至2007年底,通過幾年的努力,該鄉交通設施取得前所未有佳績,全鄉建鄉村委會硬底化水泥路192公裏,其中有5個村委會較為顯著,大黃村委會28公裏,北嶺村委會26.5公裏,那練村委會9.3公裏,後坡寮村委會11.2公裏,西堝村委會4.7公裏,實現了全鄉14個村委會通鄉鎮道路全部實現硬底化水泥路的目標;全鄉95個自然村有74條自然村建設了硬底化水泥路,完成率為75%,其中北嶺村委會的新民村、北嶺村、下田村全面完成了村巷村道的硬底化建設。尤其是大黃村委會,2007年有6個自然村建設了硬底化水泥路,共19公裏。
  畜牧産業
  該鄉畜牧養殖業有了較大的發展,農戶把它當作一項主要家庭副業來抓,不斷涌現了一批養殖專業大戶,為全鄉經濟增長和脫貧致富奠定了基礎。2007年生豬飼養量67205頭,耕牛存欄量7983頭,山羊存欄量4985頭,三鳥飼養量162876衹。
  教育事業
  該鄉14個面上小學已消除了危房,實現了樓房化,並且規模比原來擴大了幾倍,教學環境得到大大改善。2007年,按照教育部門要求,不斷吸收師範畢業生分配到各小學,充實了教師隊伍,提高了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全鄉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小學升學率達98%,初中升學率達95%,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
  醫療衛生
  該鄉實行了計劃免疫保償制度和農村合作醫療工作。2007年度,參加農村合作醫療的有34965人,共籌醫療費 元,參加合作醫療的占農村總人口的100%,有力促進了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
  住房改造
  積極實施“告別茅草房工程”切實解决群衆住房難問題。2007年,全鄉改造茅草屋153間,總投資資金1080萬元。其中爭取上級資金50萬元,群衆集資1030萬元。
  社會綜治
  在法製教育方面,主要抓幹部學法用法、農村普法、中小學生前期法製教育,每年徵訂一批“三五”普法資料供群衆學習,並規定每個幹部都要參加普法學習。鄉派出所、司法所、綜治辦為了更好地抓好社會治安工作,吸收了一批有文化、有能力的年輕幹部,充實到各個崗位做好基層群衆工作,解决群衆熱點難點問題,使該鄉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的破案率達到98%以上,大大地穩定了該鄉的社會環境。
  民政工作
  民政工作深入基層,為群衆辦實事、做好事,取得較好成效,深受群衆好評。近幾年來,該鄉敬老院大樓收容孤寡老人共26人。五保老人伙食標準和生活費用逐年提高。2007年,發放五保老人的供養費達213840萬元,發人復員軍人定期生活補助40996元。按照上級要求,在全鄉範圍內實行了殯葬改革制度,建立了殯改站,成立了殯改工作領導小組。通過全鄉幹部上下聯動,齊抓共管,到2007年止,殯改工作已逐步走上正軌,為廣大群衆所接受。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22483男11787女10696家庭戶戶數5182家庭戶總人口(總)22432家庭戶男11761家庭戶女106710-14歲(總)74490-14歲男41190-14歲女333015-64歲(總)1366715-64歲男710415-64歲女656365歲及以上(總)136765歲及以上男56465歲及以上女803戶口本地住在本地21747
四川省資陽市安嶽縣城北鄉
  四川省資陽市安嶽縣城北鄉地理位置
  鄉鎮簡介
  安嶽縣轄鄉。位於縣境西北部,距縣城6.5公裏。海拔高度:295米,面積37.5平方公裏,人口2.2萬。內(江)遂(寧)公路過境。轄13個村委會。農業主産水稻、小麥、棉花,養殖生豬。
  行政轄區
  下轄村:陶海村 油坊村 離山村 飛竜村 畫梁村 安堂村 烈馬村 安北村 雙馬村 古竹村 筧水村 柳溪村 崇樂村
  轄區代碼
  512021200城北鄉
  512021200200陶海村
  512021200201油坊村
  512021200202離山村
  512021200203飛竜村
  512021200204畫梁村
  512021200205安堂村
  512021200206烈馬村
  512021200207安北村
  512021200208雙馬村
  512021200209古竹村
  512021200210筧水村
  512021200211柳溪村
  512021200212崇樂村
  512021200400城北鄉獨立居民小組
  歷史沿革
  1932年置城北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92年撤鄉,1995年復置鄉。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19675男10137女9538家庭戶戶數5390家庭戶總人口(總)19664家庭戶男10126家庭戶女95380-14歲(總)47350-14歲男25260-14歲女220915-64歲(總)1332015-64歲男685515-64歲女646565歲及以上(總)162065歲及以上男75665歲及以上女864戶口本地住在本地19674中小學校
  安嶽縣城北鄉初級中學
  安嶽縣城北鄉中心小學
  土特産品
  飛竜、水稻、小麥,、棉花、生豬。
浙江省嘉興市平湖市城北鄉
  城北鄉位於平湖市北郊,東鄰徐埭鎮,西接白馬鄉,南靠城關鎮和勝利鄉,北連前港鄉和鐘埭鎮。
  【建置沿革】民國期間,境域為扶行鄉、司福鄉、東湖鎮鄉區及聖塘鄉部分。1950年建為同安鄉、福臻鄉、三港鄉和雙橋鄉。1956年建為城北鄉、三橋鄉。1958年,兩鄉合併成立城北人民公社,1961年,分建城北、三橋兩個公社,1962年又合併。1983年政社分設,恢復城北鄉政府建製。
  【改革開放以來大事記】1982年,全面實行家庭聯産承包責任製。1983年,政社分設,恢復鄉政府建製。1985年,城北鄉衛生院改建為平湖市眼科醫院。1987年,油脂設備廠生産的平轉式油脂浸出設備被列入省“星火計劃”。1995年,投資160萬元建成鄉人民政府辦公樓。1996年,組建浙江平湖凱宇(化工)集團,註册資金618萬元;投資160萬元建成長9700多米鄉村水泥路。1997年,組建嘉興竜達集團,註册資金3000萬元;城北中心小學被吸收為省實施素質教育“百校工程”首批會員。1998年,投資460萬元翻建城北中學;全鄉普及自來水。
  【一方名村——福臻村】位於平湖市北郊,村辦集體企業7個,1998年,實現工業産值1459萬元,擁有固定資産237萬元,全村人均純收入4305元,村級集體可支配資金54萬元。1998年被評為平湖市經濟強村,村黨支部被平湖市委評為五好黨支部。
  【一方聞人——朱阿美】朱阿美,1948年生,邵傢村人,平湖市第一個種糧大戶,省優秀農民企業傢。從1993年起承包耕地43畝,並不斷擴大,至1998年,承包耕地達197畝。在1995年就采用免耕和翻耕直播輕型栽培技術、晚稻收割用聯合收割機。1997年調整種植結構,種植瓜類、生薑、蔬菜等經濟作物。1998年經營收入20.7萬元,獲利8萬元,嚮國傢提供商品糧116.9噸,良種32.5噸,蔬菜、瓜類7.5噸。
江蘇省揚州市維揚區城北鄉
  城北鄉瀕臨京杭大運河,東部與廣陵區的灣頭鎮、邗江區的泰安鎮僅一水之隔:東南部與廣陵區的麯江街道隔古運河相望;西南部與本區的梅嶺街道隔古邗溝為鄰;西部以友誼路、揚菱路為界,與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平山鄉毗鄰;北部與邗江區的槐泗鎮以槐泗河分界。全鄉地勢北高南低。
  城北鄉總面積16平方公裏,常住人口37384人。現轄4個行政村(黃金村、槐南村、三星村、瓦窯村)、3個社區(卜楊社區、安平社區、竹西社區),共有村民小組89個、居民小組87個。2006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5.05億元,財政收入490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950元。
  該鄉具有優越的發展條件,鄉域南部已成為發展商貿、住宅的熱點區域。古邗溝、官河、古運河水係交匯、景色秀美,大王廟廣場正在建設.全省首傢農民公同——竹西公同坐落其中 伴隨多傢房地産公司入駐,多個小區拔地而起,消費需求快速增長。圍繞新型商業、房地産開發.建設揚州新的商業副中心,打造一條商貿黃金帶。鄉域中部擁有寧啓鐵路貨運站,緊鄰西北繞城公路,揚州“十一五”期間重點發展的揚州市公鐵水聯運物流集聚區開發建設鼓點漸急,其基礎設施、招商引資、管理體製等正緊鑼密鼓地推進,總投資2500萬美元的波特物流倉鍺已正式落戶。
  以“立足揚州、服務江蘇、輻射長三角的現代化、多功能、綜合型的全國物流節點”為目標,打造一條物流黃金帶。鄉域北部以揚菱路木材、鋼材、農資等專業生産資料市場群為平臺,以“三大合作”為突破口,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讓百姓共享發展成果,打造一條新農村建設黃金帶。一個更富裕、更和諧的新城北正加快崛起、加速騰飛。
No. 12
  鄉政府駐今古塘村,面積20.5平方千米,人口0.97萬。郵編:321401。轄15個行政村:今古塘、雅施、車路、白岩、姓田、雙合、下徐、黃竜、上湖、白峰湖、古塘下、陳弄口、嶺下、蓮塘、生水塘。
No. 13
  城北鄉 城北鄉位於竜泉市北部,距市區27千米。面積233平方千米,人口1.22萬人(2008年)。轄河裏、內雙溪、外雙溪、鶴溪、皂口、盛山後、吳岱、麻垟、劉山頭、李後、河坑塘、黃莊橋、季岱、方西、東書、西溪、上垟、外土奉、源頭、村頭瀋、垟塢、大書、小書、陂川、蘭田、倉石玄、溪下、小岩、萬坑、庫武、大貴溪、黃裔、鶴場、金埠、南溪35個行政村。鄉政府駐河裏村。竜(泉)遂(昌)公路過境。
  
  [郵編]323709 [代碼]331181206:~200方西村 ~201季岱村 ~202黃莊橋村~203李後村 ~204盛山後村 ~205吳岱村 ~206鶴溪村 ~207麻垟村 ~208河坑塘村 ~209河裏村 ~210劉山頭村~211皂口村 ~212外雙溪村 ~213內雙溪村 ~214大書村 ~215小書村 ~216蘭田村 ~217倉湯村 ~218溪下村~219陂川村 ~220東書村 ~221西溪村 ~222上垟村 ~223萬坑村 ~224庫武村 ~225小岩村 ~226村頭瀋村~227大貴溪村 ~228外埲村 ~229垟塢村 ~230源頭村 ~231南溪村 ~232鶴場村 ~233金埠村 ~234黃以村
  
  [沿革]因地處竜泉縣城正北面,為竜泉的北大門,故稱“城北”。清前屬竜泉鄉(又名建德鄉)十九都、廿一都地。解放前夕屬梧垟鄉、黃鶴鄉、上東鄉,歸道太區。1953年建城北區,轄盛溪、黃鶴、上東、梧垟、鳳鳴5個鄉。1956年撤銷城北區,將盛溪、黃鶴2鄉合併,取名聯盟鄉,與上東鄉一起又歸城北區。 1958年為城北公社。1961年改稱城北區盛溪、黃鶴、上東3個公社。1984年復名城北區,分設黃鶴、上東、盛溪3鄉。1992年3鄉合併改稱城北鄉。1997年,面積233平方千米,人口1.2萬,轄河裏、內雙溪、外雙溪、鶴溪、皂口、盛山後、吳岱、麻垟、劉山頭、李後、河坑塘、黃莊橋、季岱、方西、東書、西溪、上垟、大書、小書、陂川、蘭田、倉石玄、溪下、小岩、萬坑、庫武、大貴溪、黃裔、鶴場、金埠、南溪、外土奉、源頭、村頭瀋、垟塢35個村委會。
  附:盛溪鄉 以盛山後、鶴溪2村名組合取名。清屬十九都,解放前後屬梧垟、黃鶴2鄉。1951年2鄉部份村莊建立盛溪鄉,屬道太區。 1953年建立城北區,劃城北區。1956年盛溪、黃鶴2鄉合併,取名聯盟鄉,屬道太區。1957年分開復稱盛溪鄉。1958年為城北(大)公社盛溪管理區。1961年改稱盛溪公社,屬城北區。1984年5月改盛溪鄉。1992年並入城北鄉
  附:上東鄉 清屬竜泉鄉(又名建德鄉)廿一都地。解放前後均稱上東鄉,屬道太區。1953年劃歸城北區。1956年復歸道太區。1958年為城北(大)公社上管理區。1961年改稱上東公社。1983年5月改上東鄉。1992年並入城北鄉
  附:黃鶴鄉 清屬竜泉鄉(又名建德鄉)十九都地。民國至解放初為黃鶴鄉,屬道太區。1951年分為黃鶴、盛溪2鄉,屬道太區。1953年劃歸城北區。 1956年黃鶴、盛溪2鄉合併改名聯盟鄉,屬道太區。1957年分開復稱黃鶴鄉,仍屬城北區。1958年為城北(大)公社黃鶴管理區。1961年改稱黃鶴公社,屬城北區。1984年5月改黃鶴鄉。1992年並入城北鄉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
  六安市轄鄉。1958年設城北公社,1983年撤社建鄉。位於市境北部,距市區7.5公裏。面積45平方公裏,人口4萬。六(安)壽(縣)公路過境。轄河灣、鬍橋、盧圩、新開、五星、雙橋、中心、靜庵、孫城寺、倉坊、新華、謝灣、豐塘、王傢灣、北二十裏鋪、鄧傢埂、八裏灘、瓦屋臺、走馬崗、城北、東城、百勝22個村委會。農業主産水稻、小麥、油菜子、玉米、黑瓜子、養殖生豬、魚類。鄉鎮企業有輪窯、化工、預製、農機製造、電綫、電鍍、助劑化工、醬醋等廠。城北村有西古城遺址。
安徽省淮南市鳳臺縣
  城北鄉位於縣城的北部,素有全縣的“鍋底子”之稱,今年由於遭受54年以來最大的洪澇災害,受災程度是全縣最嚴重的鄉鎮之一。該鄉黨委、政府為了搞好災後重建和生産自救工作,想方設法采取一係列措施擴大秋延型蔬菜種植面積,着力增加農民收入。
  該鄉有條件也有種植蔬菜的傳統優勢。91年大水之後開始小規模發展蔬菜,當初全鄉衹有500畝左右,由於歷屆黨委、政府的重視,十多年來,該鄉的蔬菜産業這塊蛋糕,一點點做大。鄉黨委書記鬍兵、鄉長牛子昂嚮記者介紹道,今年在退水過程中,鄉黨委、政府組織廣大農民因時因地采取水退一塊、播種一塊,及時播種辣椒、芹菜、黃瓜、西紅柿、萵筍等秋延型蔬菜。目前全鄉已發展蔬菜面積超過22000畝,田藕3000畝,麥套瓜、花生6000畝,規模擴大了,檔次也提高了,該鄉的精細菜面積達7000畝,無公害蔬菜12000多畝。
  該鄉為了提高蔬菜覆蓋率,在具體實施中,鄉裏提供資金、政策信息服務,引導農民種植品質優、價格高、市場前景好的蔬菜,目前種植的秋延型蔬菜正趕上春節前後上市,那時將是一年中蔬菜價格最高的。目前來自種植蔬菜的收入已占農民收入的大部分金額。同時該鄉為了把蔬菜産業做強,鄉裏投資幾百萬元籌建農業科技園,依靠科技,進行立體化種植,引進高科技蔬菜新品種,這一示範有力帶動了全縣蔬菜業的發展。
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
  1949年為城北鄉,1950年分為黃坦、城北2鄉,1958年合為城北公社,同年並入樂成公社,為城北管理區、黃坦洞管理區,1961年2個管理區合為城北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於市境中部,與永嘉縣相鄰,距市區6.4公裏。面積40.1平方公裏,人口1萬。有公路通樂成鎮,與104國道連接。轄裏章、鬆羅、郭公山、黃坦洞、章山、仰根、濟頭、山峰垟、竜臺頭、黃底、馬竜頭、後步坐、林山、坭垟、秦垟北、垟下、秦垟南17個村委會。以農業為主,主種番薯。盛産毛竹、茶葉,特産有生薑、靛青。工業有電器、頭盔等産品。建有仰根水庫,小電站多處。
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
浙江省麗水市竜泉市
  城北鄉地處竜泉市北面,東連道太鄉,南鄰竜淵街道,西接岩樟鄉,北靠遂昌、鬆陽毗鄰,竜遂公路貫穿全鄉。全鄉面積232.1平方公裏,35個行政村,183個村民小組,3198戶,1.2萬餘人口。鄉政府所在地河裏村,距竜泉市區27公裏。 2004年全鄉實現經濟總産值9692萬元,比上年增長9.24%;其中農業4139萬元,比上年增長5.56%;工業5553萬元,比上年增長12.16%;農民人均收入2810元,比上年增長4.85%。
山東省臨沂市費縣
  城北鄉位於費縣縣城以北5公裏處,南靠菏日鐵路和327國道,西接興郝公路,北與日東高速公路上冶出口處相接,境內塔城公路、沂蒙公路、日東高速公路縣城連接綫、方曹公路縱橫交錯。總面積60.1平方公裏,轄34個行政村,總人口32716人,土地面積44540畝。
  農業和農村經濟。糧食、黃煙、桑蠶成為區域主導産業,黃煙種植面積穩定在7000畝左右,年産優
  質煙葉100多萬公斤。桑園總面積5000畝。引進種植了美國庫拉索蘆薈、杭白菊、墨西哥食用仙人掌等特新作物品種。
  民營經濟和招商引資。骨幹企業費縣中沂製絲有限公司,先後實施了三期技術改造,引進了2組D301B和4組飛宇2000型自動繅絲生産綫,具備了年産優質白廠絲280噸的生産規模。中日合資臨沂七星食品有限公司、香洪衆星服裝有限公司、費縣四美中學、禦園有限責任公司、遠遠奶牛場等項目落戶城北鄉
  旅遊資源、名勝古跡。園林石,又稱北太湖石,屬石灰岩類,生成於4億年前,經長期風化和酸性
  土壤侵蝕形成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園林石集中分佈在30平方公裏的範圍內,儲量約為50萬噸。現已挖掘 萬塊,陳列於鄉駐地以南,以其造型奇特、惟妙惟肖,令觀賞者留連忘返。石刻藝術,鐘羅山下建有韓書凡石刻藝術博物館,集參觀銷售於一體。該鄉南畢城、北畢城村是黑陶、硯臺、模樹石畫生産專業村。禦園度假村位於327國道以北,塔城公路以東,四面群山環繞,流水潺潺,鳥語花香,歐式建築風格,集旅遊、餐飲、度假、娛樂為一體的綜合休閑場所。
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
  城北鄉,明清時期屬太平鄉。民國初年沿襲清製。民國20年(1931年),屬徐一區;民國25年(1936年),屬徐一區的竜華鎮;民國30年(1941年)屬附城鎮。建國後,1950年5月,屬徐一區;1957年4月,屬附城鄉;1958年11月,屬附城人民公社;1979年,撤區建鄉改稱城北鄉。2002年9月,原大黃鄉大黃、桃園、那練三個村委會並入城北鄉
  城北鄉位於縣城北郊,東接國營南華農場,西接邁陳鎮,南抵南山鎮和徐城街道辦,北接國營東方紅農場和下橋鎮。鄉政府駐徐城街道辦紅旗一路19號。轄區總面積125平方公裏,其中耕地56342畝。
  城北鄉地勢平坦,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日照2106小時,年平均氣溫23.3度,極端最高氣溫38.8度,極端最低氣溫22度,年均雨量1364毫米。土質為玄武岩發育而成的磚紅壤土,土地肥沃,三陽橋水庫位於中部,水資源豐富,是盛産水稻、甘蔗、木薯、瓜菜、鬍椒、芒果的主要基地。
  城北鄉已建成為南亞熱帶農業示範區,形成了無公害蔬菜、香蕉、芒果、糖蔗、甜玉米、良薑等六大生産基地,其中,無公害蔬菜生産基地1.8萬畝,常年産量約7.2噸,香蕉生産基地1.4萬畝,常年産量約6.5萬噸。盛産的青瓜、紫茄、青豆、尖椒、香蕉、芒果、甜玉米、良薑等農産品遠銷全國各地乃至國外。
  城北鄉行政轄北水、北嶺、和傢、文豐園、那鬆、邁報、後坡寮、石嶺、加樂園、頭鋪、西堝、那棟、桃園、大黃14個村民委員會。各村莊都通水通電,全鄉開通程控電話、小靈通。
  城北鄉靠近縣城,交通便利。207國道從中貫穿而過,北上可直通湛江、廣州、珠海等大中城市,南下10公裏即為海安港,過了瓊州海峽,抵全國最大特區海南。全鄉已建有硬底化道路156.9公裏。至目前為止,全鄉14個村委會已全部完成了鄉通村委會硬底化道路建設,54條自然村實現了硬底化道路建設,占總自然村數的57%。
  城北鄉招商引資工作已全面啓動,並已初顯成效,2006年引進後的臺灣老闆在大黃水庫投資300萬元辦起的立體式養殖場,現已養鵝2萬衹,養豬400頭,養魚10萬條,又引進本地老闆在207國道旁擬投資創辦徐聞縣興達物流服務基地有限公司及羽絨廠,城北水廠 、徐聞危險品檢測站等企業相繼落戶。
  城北鄉現有初級中學2所,小學17所,在校學生5700人,適齡童入學率達100%。全鄉文化娛樂場所共25處,其中露天影劇場11座,文化室13間,錄像放映室11間。村級文化室14個,藏書量達1.8萬册。小學升學率98%,初中升學率92.7%。群衆文化生活主要有文學創作、攝影、觀賞、雷劇、舞獅、樂麯彈唱、弈棋、繪畫等。
No. 21
  城北鄉 城北鄉位於梁平縣北部。面積53.1平方千米,人口2.1萬人。轄星橋、兩路、河井、高都、大長、橫山、獅子、雙橋8個行政村,65個村民小組。鄉政府駐地星橋村,距縣城5千米。達萬鐵路過境,距梁平站2千米;公路與318國道連接。
  [代碼]500228206:~200星橋村 ~201兩路村 ~202河井村 ~203高都村 ~204大長村 ~205橫山村 ~206獅子村 ~207雙橋村
  [沿革]民國初置黃公鄉,1946年改城北鄉。1949年12月,屬城北區(1950年9月改稱九區)。1951年春將所轄13保改為13個行政村。1958年9月改城北公社,1959年7月劃歸城關區(同年9月改稱中城區)。1968年11月為城北人民公社,轄9個大隊。1984年1月恢復城北鄉
  1992年10月8日,原城北鄉與原星橋鄉一部分(6個村)合併成立新的城北鄉,轄15個行政村。1997年,面積53.2平方千米,人口2.1萬,轄星橋、民勝、雙橋、久安、高都、十月、橫山、大長、高屋、梨園、獅子、墻巷、兩路、扈傢、張傢15個行政村。2002年12月,將15個村、166個組合併成8個行政村、65個村民小組。
重慶市市轄縣梁平縣
  城北鄉位於梁平縣城北面,鄉人民政府駐地星橋街道(星橋村)距縣城5公裏。城北鄉轄8個行政村、65個村民小組,幅員面積53.1平方公裏,人口2.1萬人。
  城北鄉始建於1949年12月,當時屬城北區(1950年9月改稱九區),1951年春建村政權時,所轄十三保改為13個行政村,1958年9月建立城北人民公社,1959年7月劃歸城關區(同年9月改稱中城區)。1968年11月建立城北人民公社,轄9個大隊。1984年1月恢復鄉建製,改稱城北鄉人民政府。1992年10月8日,原城北鄉與原星橋鄉一部分(6個村)合併成立新建製城北鄉,轄15個行政村, 2002年12月將15個村、166個組合併成8個行政村、65個村民小組。
  城北鄉地形起伏明顯,南面(臨縣城)4個村為平壩,以水稻種植為主,多水田,河渠縱橫,有小(二)型水庫一座、多條過境河流,是縣城優質大米、鮮魚、鴨、蔬菜的主要供給區;北面4個村為山區,竹木資源豐富,有未開發森林面積15535畝,森林覆蓋率38.8%,其間氣候宜人,大豆、花生産量大,品質好。西南油氣田重慶氣礦梁平作業區門三井、高都一井、高都二井坐落其間。鄉內兩路村的鴨子,雙橋村的峨眉豆,高都村的李子是縣城暢銷不衰的知名産品。近年來,隨着農村産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優質水稻、良種魚、鴨養殖比例逐年提高。
  城北鄉人民政府駐地星橋街道街容整潔,環境優美。近兩年,隨着城文公路和部分村級公路的硬化,來自墊江和雲南昆明的客商來鄉投資建起了星益頁岩磚廠和雲凱食用油脂廠,另兩傢企業正在考察選址,有明顯投資意嚮。鄉內原有工業企業以傳統的小型豬鬃加工廠為主,年産高標準水洗鬃500—800標箱,尚有較大生産潛力。傳統産業鴨苗孵抱年産量180萬羽,商品鴨80—110萬羽,給大型養殖和加工預留巨大商機。
  城北鄉基礎建設有較好的底子,街道規劃佈局合理,生活用水與縣城同網。城(北)文(化)縣級公路和河(井)大(長)、河(井)兩(路)村級公路硬化,使鄉內外交通條件大大改善,兩路村村級公路硬化已在做前期工作,屆時,將有兩條水泥路由縣城進入城北。鄉內村組公路骨架合理,路況良好。達萬鐵路橫穿鄉內,距梁平站衹有兩公裏。鄉內群衆安裝座機電話達到2000餘部,約占總戶數的40%,有綫電視用戶1713戶。手機普及迅速,信號好。
  城北鄉中心學校轄中心小學,初級中學部和7個村基點校,現有49個教學班,有教職員工85人,在校學生1600餘人。其教育教學水平為鄰近鄉鎮之首。鄉衛生院有X光機、心電圖、B超、半自動生化分析儀、牙科綜合治療機等設備,能夠擔任常規治療、防疫任務。
四川省資陽市安嶽縣
  安嶽縣轄鄉。1932年置城北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92年撤鄉,1995年復置鄉。位於縣境西北部,距縣城6.5公裏。面積37.5平方公裏,人口2.2萬。內(江)遂(寧)公路過境。轄油房、離山、飛竜、畫梁、安堂、烈馬、安北、雙馬、陶海、古竹、筧水、柳溪、崇樂13個村委會。農業主産水稻、小麥、棉花,養殖生豬。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
  昭覺縣轄鄉。1951年建城北鄉,1961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於縣境中部,距縣城2公裏。面積28.1平方公裏,人口0.6萬。(川)木()公路和越(西)金(陽)公路在境內交會。轄瓦爾、瓦古、瓦麯、古都、牛博、普提6個村委會。農業主産水稻、玉米、馬鈴薯。特産土漆、蘋果。1976年於境內熱赫溪出土東漢古墓二座。
No. 25
  轄:社區居委會(安平、竹西);村委會(槐南、卜揚、三星、黃金、瓦窯)。
江蘇省揚州市維揚區
  城北鄉現有土地總面積19.5平方公裏,常住人口2萬多人。城北鄉黨委下轄1個企業黨委、6個黨總支、14個黨支部,城北鄉政府下轄5個行政村96個村民小組和3個社區居委會。我鄉2005年實現國內生産總值4.26億元,同比增長15.8%,完成年度計劃的100%,財政收入2000萬元,同比增長28.2%,完成年度計劃的37%,農民人均純收入5600元,同比增長9.8%。與此同時,為民辦實事邁出了實質性步伐,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了新的加強。
鳳臺縣城北鄉名片-安徽省淮南市
  1983年4月成立,地處縣城北部,1992年撤區並鄉時,城北鄉和雙湖鄉合併建立城北鄉。鳳蒙、鳳蘆、鳳利三條省道縱橫交錯,阜淮鐵路穿境而過,鳳臺火車站位於鄉政府駐地,內有近萬畝城北湖,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接受城市輻射能力較強。全鄉轄17個行政村,1個社區,210個村民小組,人口37164人,耕地面積4。4萬畝,中學2所,小學15所,職業技術學校1所,衛生院3所,修建水泥路30公裏,可村村通汽車。近年來,鄉黨委、政府以蔬菜、水産、養殖業為竜頭企業,不斷增加農民收入,加快小城鎮建設,其中蔬菜種植面積達18000畝,有“蔬菜鄉”的美譽,實行品牌銷售,不斷銷往周邊縣市,東部10村蔬菜收入占農業收入的80%以上,農田有效灌溉面積33000畝,防滲渠道30公裏,排灌自如,農業生産抗災能力較強。大牲畜存欄7300,生畜存欄10500頭,水産養殖6000畝。産量達3460噸。自1997年實施科縣農戰略以來,“芮集農業科技示範園”猶如一顆科技之星閃耀,已有類原之力。集旅遊、商務、養殖為一體的城北湖綜合農業生態開發區已立項投資。另外,高山電廠、三裏溝污水處理等多項國傢重點工程正在實施建設之中,全鄉城鎮化水平明顯提高,農村經濟發展已呈良好態勢。2004年農業總産值達5。22億元,鄉鎮企業完成産值2。6億元。全鄉財政收入突破500萬元大關,農民人均純收入2767元。
英文解釋
  1. :  chengbei Township
近義詞
城北
包含詞
城北鄉中學竜泉城北鄉城北鄉政府
樂清市城北鄉預防保健站城北鄉獨立居民小組城北鄉巾幗科技示範基地
城北鄉馬場社區居委會淮陰市清河區城北鄉防疫保健所
分類詳情
張開林山村張開金埠村中心村雙橋村下徐村
姜家莊村劉傢疃村雙橋村桃園村橫山村
五星村白岩村生水塘村源頭村城北村
城北村西溪村上洋村溪下村嶺下村
黃金村瓦窯村蓮塘村河灣村立新村
東城村北嶺村油坊村三星村南金村
新河村和傢村陳傢圩村槐南村卜揚村
裏章村鬆羅村郭公山村黃坦洞村章山村
仰根村濟頭村山峰垟村竜臺頭村黃底村
馬竜頭村後步坐村坭垟村秦垟北村秦垟南村
今古塘村雅施村車路村姓田村雙閤村
黃竜村上湖村白峰湖村古塘下村陳弄口村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