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環境科學 : 自然地理 > 土壤學
目錄
No. 1
  土壤學是以地球表面能夠生長緑色植物的疏鬆層為對象,研究其中的物質運動規律及其與環境間關係的科學,是農業科學的基礎學科之一。
  土壤學的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土壤組成;土壤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特性;土壤的發生和演變;土壤的分類和分佈;土壤的肥力特徵以及土壤的開發利用改良和保護等。其目的在於為合理利用土壤資源、消除土壤低産因素、防止土壤退化和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等提供理論依據和科學方法。
  土壤學是界於地球科學與生命科學之間的一門獨立的學科,與環境科學也有密切的聯繫。除農業外,它又可服務於水利以及工業、礦業、醫藥衛生、交通和國防事業等。
  土壤學的發展歷史
  土壤學的興起和發展與近代自然科學,尤其是化學和生物學的發展息息相關。16世紀以前,人們對土壤的認識僅是以土壤的某些直觀性質和農業生産經驗為依據。如中國戰國時期《尚書·禹貢》中根據土壤顔色、土粒粗細和水文狀況等進行的土壤分類,其後許多農學家有關多糞肥田和深耕細鋤可以提高土壤肥力的論述,以及古羅馬的加圖所描述羅馬境內的土壤類型等,都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土壤的認識水平。
  16~18世紀,現代土壤學隨着自然科學的蓬勃發展而開始孕育、萌芽。在西歐,許多學者為論證土壤與植物的關係,提出了各種假說。17世紀中葉,海耳蒙特根據他長達五年的柳枝土培試驗結果,認為土壤除了供給植物水分以外,僅僅起着支撐物的作用。
  17世紀末,伍德沃德將植物分別置於雨水、河水、污水及污水加腐殖土四種介質中生長,發現後兩種介質中的植物生長較好,因而他認為細土是植物生長的“要素”,從而否定了海耳蒙特的觀點。
  18世紀末,泰伊爾提出“植物腐殖質營養”學說。認為除了水分以外,腐殖質是土壤中唯一能作為植物營養的物質。這一學說在西歐曾風行一時。這些假說,雖未能全面正確地指出土壤的本質及其與植物生長的關係,但對於啓發後人從不同的側面認識土壤仍有裨益。
  18世紀以後,隨着自然科學的進一步發展,土壤學在發展進程中先後出現了三大學派:農業化學派、農業地質學派、發生土壤學派。
  1840年,李比希的《有機化學在農業和生理學上的應用》一書問世,書中提出的“植物礦質營養學說”,認為礦質元素(無機????類)是植物的主要營養物質,而土壤則是這些營養物質的主要給源。這是農業化學派的開端。
  李比希指出,土壤中礦質養分的含量是有限的,必將隨着耕種時間的推移而日益減少,因此必須增施礦質肥料予以補充,否則土壤肥力水平將日趨衰竭,作物産量將逐漸下降。這個主張即著名的“歸還學說”。它正確地指出了土壤對植物營養的重要作用,從而促進了田間試驗、溫室試驗和實驗室化學分析的興起以及化肥工業的發展,並為土壤學的發展作出了劃時代的貢獻。
  19世紀後期,以德國的法魯為代表的一些土壤學家用地質學的觀點和方法認識和研究土壤,因而也被稱為農業地質學派。他們認為土壤是陸地的一個淋溶層;甚至認為土壤過去是岩石,而今正在重新形成岩石。儘管這個學派未能闡明土壤形成的實質,但是他們提出的土壤改良、耕作和施肥等主張,對土壤學的發展也有一定意義。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俄國的多庫恰耶夫提出發生土壤學觀點。認為土壤是氣候、生物、母質、地形和陸地年齡(時間)等五種因子相互作用的産物,是一個獨立的歷史自然體,其發生過程與環境條件有密切關係;在空間分佈上有明顯的地帶規律性。他的學說得到各國土壤學家的公認,為現代土壤學奠定了基礎。
  在中國,現代土壤科學的研究工作始於20世紀30年代。當時主要進行了某些土壤調查、製圖和一般的分析試驗。對中國的土壤資源、主要的土壤類型、分佈規律理化性質,以及土壤改良等也作了初步研究。
  新中國成立以後,土壤科學事業有了較大發展。中國科學院和農業部相繼成立了專門的研究機構,高等農業院校土壤和農業化學的有關專業。廣大土壤科學工作者對中國土壤的基本性質、發生分類、肥力特徵進行的係統研究,以及對華南地區紅壤和華北平原????漬土等低産土壤進行的改良研究都取得積極成果,並在此基礎上對土壤肥力概念等提出了新的見解。
  土壤學的分支及研究方法
  土壤學的主要分支學科有:
  土壤物理學主要研究土壤中固、液、氣三相體係的物理現象及其變化規律。內容包括:土壤水分的保持和移動及其對植物的有效性,土壤空氣的組成與交換,熱的傳導與轉化,土壤固相的組成與排列,土壤的力學性質和電、磁性質等。
  土壤化學主要研究土壤固、液相的化學組成、化學變化以及固液相之間的反應。內容包括土壤固體顆粒的表面化學性質及陽離子交換,土壤溶液及土壤的酸鹼性、氧化還原性等。
  土壤生物學主要研究棲居於土壤中的有機體(主要是微生物)的活動及其與土壤中物質轉化和循環的關係。內容包括土壤中微生物的數量、組成及分佈規律,碳、氮、磷、硫等元素的生物循環,生物固氮作用以及有機質的分解和腐殖質的形成及其對土壤肥力的影響等。
  土壤肥力與植物營養學主要研究土壤供應礦質養分的能力及其影響因子與植物營養的關係。內容包括土壤肥力的實質及其指標,土壤養分的強度因素和容量因素土壤和植物的營養診斷,主要作物對土壤肥力的要求等。
  土壤地理學主要研究土壤與自然地理環境的關係,內容包括土壤的形成、分類、分佈及土壤調查、製圖等。
  土壤礦物學主要研究土壤礦物的結構、組成、性質和化學反應。內容包括粘土礦物和氧化物的數量、組成以及相互間的反應,土壤中各種元素的遷徙狀況,粘粒與有機質之間的相互作用,礦物的形成與轉變以及礦物鑒定等。
  土壤管理學主要研究人工措施對土壤和作物生産的影響,內容包括耕作、施肥、灌溉、排水及其他改良、保護措施對土壤肥力、生産力和作物産量的影響。
  土壤學經歷了近代150餘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野外調查法,即在野外(田間)通過對土壤形成因素和剖面形態的觀察,並結合對周圍自然地理環境和土壤利用情況的綜合分析來掌握土壤的基本特徵。這是研究土壤的形成、分類、分佈、肥力特徵以及進行土壤製圖的最基本的傳統方法之一。
  實驗室研究,即在實驗室內藉助各種儀器設備和溫室設施等對土壤的物理、化學、物理化學和生物學性質等進行定量或定性的測定,或對土壤肥力水平進行生物學試驗(水培、砂培或土培)和模擬試驗等。
  定位研究法,即在田間選定某一土壤或某一地區,對土壤的某種屆性或過程進行長期、係統的觀察測定,以研究其動態變化和發展趨勢及其對土壤性質或肥力的影響。最常用的方法是田間生物試驗法和排水採集器法。
  土壤學的未來發展
  由於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世界人口的不斷增長,當前土壤學的研究更趨嚮於重視保護土壤資源、合理利用土壤和提高土壤生産力,以適應人口增長與耕地日益減少的矛盾。
  在研究內容上,除繼續深入進行土壤物理、化學、生物,土壤分類和土壤肥力等基礎研究外,更側重於研究土壤中生物物質的循環和能量交換,以及重金屆、化學製品(農藥及化肥)和各種有機廢棄物對土壤、作物、森林以至人類健康的有害影響及其防治措施。
  在研究手段上,大型分析儀器和電子計算機的應用將使土壤分析的分辨力、精密度和分析速度進一步提高,並能為土壤學研究開闢新的領域;而土壤數據庫和土壤信息係統的建立,則將使數據處理和某些模擬研究更為有效。
百科辭典
  turangxue
  土壤學
  soil science
  以地球陸地表面生長緑色植物的疏鬆層為對象,研究其中的物質運動規律及其與環境間關係的科學。農業科學的基礎學科之一。研究內容主要包括土壤組成,土壤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特性,土壤的發生和演變,土壤的分類和分佈,土壤的肥力特徵以及土壤的開發利用、改良和保護等;目的在於為合理利用土壤資源、消除土壤低産因素、防止土壤退化和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等提供理論依據和科學方法。
  土壤學是界於地球科學與生命科學之間的一門獨立的學科,與環境科學也有密切的聯繫。除農業外,它又可服務於水利以及工業、礦業、醫藥衛生、交通和國防事業等。
  發展簡史 土壤學的興起和發展與近代自然科學,尤其是化學和生物學的發展息息相關。16世紀以前,人們對土壤的認識僅是以土壤的某些直觀性質和農業生産經驗為依據。如中國戰國時期《尚書·禹貢》中根據土壤顔色、土粒粗細和水文狀況等進行的土壤分類,其後許多農學家有關多糞肥田和深耕細鋤可以提高土壤肥力的論述,以及古羅馬的加圖所描述羅馬境內的土壤類型等,都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土壤的認識水平。16~18世紀,現代土壤學隨着自然科學的蓬勃發展而開始孕育、萌芽。在西歐,許多學者為論證土壤與植物的關係,提出了各種假說。17世紀中葉,海耳蒙特根據他進行達5年之久的柳枝土培試驗結果,認為土壤除了供給植物水分以外,僅僅起着支撐物的作用。17世紀末,J.伍德沃德將植物分別置於雨水、河水、污水及污水加腐殖土 4種介質中生長,發現後兩種介質中的植物生長較好,因而他認為細土是植物生長的“要素”,從而否定了海耳蒙特的觀點。18世紀末,A.D.泰伊爾提出“植物腐殖質營養”學說。認為除了水分以外,腐殖質是土壤中唯一能作為植物營養的物質。這一學說在西歐曾風行一時。這些假說,雖未能全面正確地指出土壤的本質及其與植物生長的關係,但對於啓發後人從不同的側面認識土壤仍有裨益。
  18世紀以後,隨着自然科學的進一步發展,土壤學在發展進程中先後出現了三大學派:①農業化學派。1840年,J.von李比希 的《有機化學在農業和生理學上的應用》一書問世,書中提出的“植物礦質營養學說”認為礦質元素(無機????類)是植物的主要營養物質,而土壤則是這些營養物質的主要給源。他並指出,土壤中礦質養分的含量是有限的,必將隨着耕種時間的推移而日益減少,因此必須增施礦質肥料予以補充,否則土壤肥力水平將日趨衰竭,作物産量將逐漸下降。這個主張即著名的“歸還學說”。它正確地指出了土壤對植物營養的重要作用,從而促進了田間試驗、溫室試驗和實驗室化學分析的興起以及化肥工業的發展,並為土壤學的發展作出了劃時代的貢獻。②農業地質學派。19世紀後期,以德國的F.A.法魯為代表的一些土壤學家用地質學的觀點和方法認識和研究土壤。他們認為土壤是陸地的一個淋溶層;甚至認為土壤過去是岩石,而今正在重新形成岩石。儘管這個學派未能闡明土壤形成的實質,但是他們提出的土壤改良、耕作和施肥等主張,對土壤學的發展也有一定意義。③發生土壤學派。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俄國的В.В.多庫恰耶夫提出發生土壤學觀點。認為土壤是氣候、生物、母質、地形和陸地年齡(時間)等 5種因子相互作用的産物,是一個獨立的歷史自然體,其發生過程與環境條件有密切關係;在空間分佈上有明顯的地帶規律性。他的學說得到各國土壤學家的公認,為現代土壤學奠定了基礎。
  在中國,現代土壤科學的研究工作始於20世紀30年代。當時主要進行了某些土壤調查、製圖和一般的分析、試驗。對中國的土壤資源、主要
英文解釋
  1. :  soil science,  edaphology
  2. n.:  agrology,  Pedology
相關詞
自然科學地理學土壤百科辭典自然科學地質地質學
地球科學百科大全地學環境科學環境學地理生態學化學
農學農業土地土地管理環境溶液物理化學更多結果...
包含詞
土壤學的土壤學報土壤學家
古土壤學微土壤學實用土壤學
農業土壤學環境土壤學發生土壤學
耕作土壤學地質土壤學土壤學上册
國際土壤學會中國土壤學會土壤學工作者
土壤學與農作學國際土壤學大會河南省土壤學會
土壤學野外調查法土壤學定位研究法莫斯科大學土壤學係
土壤學實驗室研究法
分類詳情
張開水土保持張開高嶺石變種沙漠沙丘土壤
消費者肥料孢子戈壁灌溉擴散
礫石磷肥重力廄肥沉積酸雨
緑肥降水溫室效應有機肥料降雨量氮肥
鉀肥結核黏土漚肥土族良性循環
泥沙坡度惡性循環堆積可耕地團聚
田間試驗試驗誤差土壤水分導熱率人糞尿液體肥料
保水性長期定位試驗塵暴道南平衡地下層動電電位
洞穴侵蝕非豆科緑肥肥料試驗糞粒風化指數風積物
復合農林業根外營養根係分泌物根係截獲湖積物化成復合肥料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