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商 公元前1600 湯建立。 公元前1300年,商王盤庚遷至殷。 “殷墟”發現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甲骨文”。 司母戊大方鼎——世界最大青銅器。四羊方尊。
西周 武王伐紂——公元前11世紀左右,牧野。周平王—洛邑(平王東遷。分封製;井田製:土地被劃成方塊形,阡陌縱橫,好像井字狀
春秋時期 奴隸社會瓦解時期。
齊桓公稱霸 1,管仲改革—國傢強盛;2,尊王攘夷。
城濮大戰 晉勝楚敗。吳越戰爭。
老子 道傢 《道德經》辯證法思想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無為”
孔子 儒傢學派創始人。政治主張:“仁政”“禮”治。教育成就:A、興辦私學;B、“因材施教”“溫故而知新”
孫子 《孫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戰國時期 封建製確立時期
商鞅變法 1,廢井田、開阡陌。(承認土地私有,確立地主階級地位)2,奬勵耕戰(打擊奴隸主)。3,建立縣製(加強中央集權)。結果:秦逐漸強盛,為後來秦始皇統一奠定了基礎。
都江堰 秦蜀守李冰 成都附近岷江流域。
冶鐵業 宛、邯鄲
扁鵲 診病四大步驟:“望、聞、問、切”
魯班
墨傢 墨子“兼愛”“非攻”,反對奴隸主殉葬。
儒傢 孟子 《孟子》“民為貴”“君為輕”“仁政”“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荀子 (唯物主義)“製天命而用之”
道傢 莊子“竊鈎者誅,竊國者諸侯”
法傢 韓非子“法治” 用嚴刑峻法鎮壓人民的反抗。
兵傢 孫臏 《孫臏兵法》
屈原 楚辭 《離騷》 |
商周的政治制度的特點 Shang and Zhou's political system is characterized by |
商朝的“兄終弟及”和百官制度
把“王位”看作是國王一傢一姓的私産,是從夏朝開始。不過夏、商兩代還沒有完全實行嫡長子繼承製,而是嫡長子繼承和“兄終弟及”並行。
——《中外歷史問題八人談》
商代從湯至紂,共歷十七代三十一王。湯製定了兄終弟及再傳兄子的制度,即兄死由弟繼承,直到同輩諸弟全不在世,再由長兄之子繼承。
——韋慶遠主編《中國政治制度史》
商代有很龐大的官僚機構……《尚書·酒誥》中有以下記載:“越在外服:侯甸男衛邦伯;越在內服:百僚庶尹……”這裏提出了“內服”、“外服”之稱。……商代“內服官的數量很多,有各種職守……商代最高的官吏是“相”,常在王之左右……(有)所謂“卿士”……為官吏中的“貴者”……商代還有“三公”之稱……並非常設機構……商代有史官……如大史、小史……常在王之左右,遇事時,可以發表意見……“師”也是官名……師長是武官。……商代有侯伯之稱。按照“內服”、“外服”的說法,侯伯屬於“外服”官……這些侯伯,並不是商王朝官僚機構的組成部分,他們的國傢是與商王朝並立存在的方國……(有些)侯伯,在本國內雖然也是一國之主,但他們都是商政權中的高級官吏。例如《戰國策·趙策》雲:“昔者,鬼侯、鄂侯。(周)文王,紂之三公也”……
——孫淼《夏商史稿》
西周的嫡長子繼承製和宗法製
周代的王位繼承制度基本是承襲商末,但有了比較重要的發展,這就是在“文王世子製”的基礎上確立了嫡長繼承制度。所謂的“文王世子製”,就是周文王在位時確立武王為世子,文王不在國內,武王代行國政。這種世子制度當時還是處在初創階段,武王死後由周公旦攝政6年,返位於成王時纔確立了嫡長子繼承和預先册立太子的制度。根據嫡長子繼承制度,擇立太子的標準是:“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這就是說,在後妃所生的諸子中,必須確定嫡後所生諸子的優先繼承地位,而且要以嫡後所生的長子來繼承;如果嫡後無子,在衆多妃嬪所生的庶子之中,要擇立妃嬪傢世有一定社會地位的庶子作為繼承人,而不以其是否年長。這種擇立太子的標準一經出現,便在其後約3000年的時間內被遵守為正統的定規。
——韋慶遠主編《中國政治制度史》
至西周時期,宗法製進一步完備,與政治結合得更緊密,嫡長子繼承製實行得更嚴格。《詩·大雅·文王》曰:“文王孫子,本支百世”。註曰:“本,本宗也。支,支子也”。鄭箋曰:文王“以受命造始周國,故天下君之。其子孫適(嫡)為天子,庶為諸侯,皆百世”。如缺嫡,其補充制度是“無適(嫡)則擇立長,年鈞(均)以德,德鈞則卜。王不立愛,公卿無私”。上述立嫡制度及其補充制度總的說來,比較完備,對於王位世襲起到了順利執行的作用,對於穩定政局,動員統治階級以全力加強對全國的統治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中外歷史問題八人談》
宗法制度是中國古代維護貴族統治的一種制度,它由原始的父係傢長製血緣組織,經過變質和擴大而成。……按照宗法制度,周王自稱天子,王位由嫡長子繼承,稱為天下的大宗,是同姓貴族的最高族長,又是天下政治上的共主,掌有統治天下的權力。天子的衆子或者分封為諸侯,君位也由嫡長子繼承,對天子為小宗,在本國為大宗,是國內同宗貴族的大族長,又是本國政治上的共主,掌有統治本國的權力。諸侯的衆子或者分封為卿大夫,也由嫡長子繼承,對諸侯為小宗,在本傢為大宗,世襲官職,並掌有統治封邑的權力。卿大夫也還分出有“側室”或“貳宗”。在各級貴族組織中,這些世襲的嫡長子,稱為“宗子”或“宗主”,以貴族的族長身份,代表本族,掌握政權,成為各級政權的首長。
——楊寬《西周史》
宗法制度是由氏族公社製中的父係傢長製直接演變而來的。其主要作用是用規定宗族內嫡庶係統的辦法以確立並鞏固父係傢長在本族中的地位。此制度的最大特點是,以始祖的嫡長子一係的嫡係世代相承為大宗,其餘各代庶子為小宗。庶子各在本支為大宗,其嫡子、庶子又分別為本支的大宗、小宗。如此推衍傳繼,嫡永為大宗,庶永為小宗,構成一個龐大的宗支網,狀如樹之幹與枝的關係。周王為姬氏傢族的大宗,就是所謂“君之宗之”(《詩·大雅·公劉》)。以周王為首,根據宗法制度的宗支原則與分封制度相結合,將他們的既得利益按照等級分配給各個姬氏傢族。
——《中外歷史問題八人談》
宗法製的核心是維護奴隸主貴族的嫡子,即兄長地位的不可動搖性。“別子為祖,繼別為宗,繼禰者為小宗。有五世而遷之宗,其繼高祖者也。是故祖遷於上,宗易於下”(《禮記》)。長子立為“嫡子”,為世代相傳的大宗。而其餘的庶子(即諸弟)即為別子,對長子來說是為小宗。從別子起要自立新宗,他即為這個宗的始祖,即“別子為祖”。別子的嫡長子也世代相傳,“繼別為宗”,也成了“百世不遷”的宗。而他的諸弟(庶子)不能繼別,庶子之子也不能繼別,衹能繼承自己的父親(即庶子),即“繼禰者為小宗”。……
——白鋼主編《中國政治制度史(上)》
根據文獻記載,中國至遲在周初已經出現了“宗子”、“大宗”等名稱。《詩經·大雅·板》中有“大宗維翰,……宗子維城”,這裏所說的“大宗”和“宗子”均指周代貴族中根據血緣關係對族人擁有管轄和處置權的人。這表明當時已經出現了宗法制度。有的學者認為,在有關商代歷史的文獻中,也可發現類似的記載。如《左傳》所記的周初商朝遺民的“宗氏”和“分族”,可能就是指宗法制度下的血緣團體。但迄今對中國早期宗法制度的瞭解,主要還是關於周代的。
——《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歷史Ⅲ》
在宗法制度支配下,宗子有保護和幫助宗族成員的責任,而宗族成員有支持和聽命於大宗的義務。惟其如此,大宗和宗子對宗族組織起着支柱的作用,所以《詩經·大雅·板》說:“大邦維屏,大宗維翰,懷德維寧,宗子維城”。而小宗對大宗起着輔助的作用,所以《左傳·襄公十四年》說:“是故天子有公,諸侯有卿,卿置側室,大夫有貳宗,士有朋友……以相輔佐也”。
——楊寬《西周史》
宗法制度的基礎是奴隸製大傢族,周王和各級貴族都是奴隸製大傢族的族長,每個奴隸製大傢族具有共同的姓氏,共同的直係祖先,共同的宗廟,共同的墓地,有互相保護的義務……
——陳茂同《歷代職官沿革史》
西周的分封製
分封製在中國古代原叫做“封建制度”。但這個“封建”與我們用於社會發展史稱“中世紀”為“封建”不是一個含義,而是“封諸侯,建藩衛”的簡稱。為了將這兩個“封建”相區別,今天史學界多稱“封諸侯,建藩衛制度”為“分土封侯製”或簡稱“分封製”。
西周所封諸侯主要有三類:一類是王室的姬氏同姓親屬,如……伯禽封於魯、康叔封於衛等。另一類功臣,如姜太公(呂尚)封於齊。再一類是邊遠地區較強大的異姓氏族或部落首領,實行羈縻政策。……因分封製與宗法製相結合,所有受封者都是宗法貴族,所以我們稱此製為“宗法貴族分封製”。這種制度是西周的主要地方行政制度,也是主要的國傢制度。
——《中外歷史問題八人談》
周公東徵勝利以後,推行大規模的分封製,既是鞏固和擴大周朝統治的手段,又是貴族內部對財産和權力進行再分配的一種方式。《左傳·昭公二十八年》記載說:“武王剋商,先有天下,其兄弟之國十有五人,姬姓之國四十人”。《荀子·儒效》又說:周公“兼製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周公這種分封製,雖然以姬姓貴族為主體,但是為了穩定統治的大局,又不能不照顧到異姓貴族,還得分封一些異性諸侯。
——楊寬《西周史》
周初的分封諸侯,在武王時即已開始,但大規模分封是在成王及其子康王的時期……康王之後,周朝疆域大體固定,分封的機會減少……但分封並未絶跡。直到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宣王還把其弟友分封在鄭(今陝西華縣東)。
——《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歷史Ⅲ》
西周滅商,推行“封建”,所謂的封建,就是封侯建國,裂土封爵。分封的諸侯在封國內享有世襲特權,對天子有朝貢和提供軍賦、力役的義務,負責藩衛王室。
——韋慶遠主編《中國政治制度史》
宗法制度是與分封制度互為表裏的。周人滅殷以後,獲得了廣大土地和大批奴隸。為了加強對廣大被徵服地區的控製,西周王朝把子弟、同姓和親戚分封到全國各個戰略要地。……周公東徵以後,又“封建親戚以藩屏周”,把周王族子弟,諸如“文之昭”、“武之穆”、“周公之胤”分封在全國各地。
——白鋼主編《中國政治制度史(上)》
在西周鼎盛時期,周王對諸侯擁有很大的權威。各封國的諸侯要定期朝見周王,報告自己國內的情況,聽取周王及其輔佐的指令;如臨時發生重大事故,要及時嚮周王報告。他們還必須嚮周王貢獻封國的産物和周王需要的東西。他們還有保衛王室的義務,包括為周王提供作戰的軍隊。如果他們不履行自己的義務或超越周王賦予他們的特權,周王可以收回或削減他們的爵祿,改變他們的封地,可以廢除和另立國君,甚至滅掉他們。
——陳茂同《歷代職官沿革史》
2.課文註釋
商朝的年代
課本上商朝興亡年代依據2000年10月公佈的《夏商周斷代工程1996—2000階段成果報告》,建立於公元前1600年,滅亡於公元前1046年,也即武王伐紂滅商之年。
商王盤庚
盤庚為歷史上的名王之一。一般把盤庚遷殷前作為商前期,遷殷後為商後期。根據夏商周斷代工程成果年表,盤庚遷都定在公元前1300年。課本上所述盤庚傳位給他的弟弟,《史記·殷本紀》有記載說:“帝盤庚崩,弟小辛立,是為帝小辛……帝小辛崩,弟小乙立,是為帝小乙。商小乙崩,子帝武丁立”。這四代王中,有兩代是兄終弟及的,衹有武丁父子相承。
紂王子承父位
商朝最後一個國王紂是父王帝乙的少子。《史記·殷本紀》載:“帝乙長子曰微子啓,啓母賤,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後,辛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為帝辛,天子謂之紂”。帝辛就是紂,看來當時商王室已頗講嫡庶,微子啓為長子,因庶出不得立,紂為正後所生,雖非長子,卻可以繼承王位。
周公
周公是西周初年著名政治傢,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因所封采邑在周(今陝西寶雞東北),因此稱為周公。他曾作為周武王的主要輔佐,在伐紂滅商中立了大功。武王死後,“天下聞武王崩而叛”,危難中周公立武王年幼子誦為周成王。同宗管叔、蔡叔、霍叔勾結商後裔武庚叛亂。周公輔佐成王經過三年,平定了叛亂,又一次立下大功。周公藉此又繼周初武王分封諸侯,進行第二次大分封,據荀子記載“立七十一國”,其中姬姓王族占五十三。姬姓和姜姓進占了周朝統治的重要地區,鞏固了周王朝統治。後來周公又營建東都洛邑(今河南洛陽),進一步控製東方。他請成王到新都祀典,開始親政。史書對周公評價很高,《尚書·大傳》說:“周公攝政,一年救亂,二年剋殷,三年踐奄(奄為東方與武庚共為叛亂的部族),四年建侯衛(指分封),五年營成周(東都),六年製禮作樂,七年緻政成王”。
西周控製的地區
西周強盛時控製的地區,已遠遠超過商朝。《左傳·昭公九年》引當時周大夫詹桓伯的話說:“我自夏以後稷,魏、駘、芮、岐、畢,吾西土也。及武王剋商,蒲姑、商、奄,吾東土也;巴、濮、楚、鄧,吾南土也;肅慎、燕、亳,吾北土也”。學者們認為,上述記載與考古發現的地理分佈證明相合。西周控製地域應當是西起今甘肅東部,東達海濱,北起遼寧,南達長江,是三代中疆域最大的王朝。
楚、吳、越相繼稱王
楚、吳、越先後稱王是在春秋時期。首先楚從公元前740年熊通始稱武王,公元前585年吳王壽夢繼起稱王,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踐稱王,一說其父允常時已先稱王。
鼎
鼎原為人們的炊具,早在七千多年以前我國原始社會就出現過陶鼎。後來鼎從日常生活器皿中分化出來,成為祭祀中最重要的禮器。鼎形最早為圓腹、圜底、三足。後來陶鼎演變為銅鼎,器狀也由圓腹椎足發展為柱足方鼎、扁足鼎數種,盛行於商周時期。商朝司母戊鼎、西周大盂鼎、毛公鼎為其典型器具。司母戊鼎已成為商朝象徵權力的重器。到西周時鼎更成為等級制度和分封、宗法製的重要標志。據《春秋公羊傳·桓公二年》載:“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擁有鼎數多少,成為等級高低的標志。古代神話傳說中,夏禹是鑄鼎的始創者。相傳禹鑄九鼎,以象徵九州。《漢書·郊祀志》說:“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夏德衰,鼎遷於殷;殷德衰,鼎遷於周”。周武王滅商後,將九鼎從殷都朝歌遷到洛邑。春秋時楚王強大稱霸中原,不僅自稱王,還覬覦象徵天子權力的九鼎,方有楚王問鼎的故事。戰國末年,公元前256年,西周國滅亡,九鼎由洛邑遷至秦,但運途中下落不明,成為千古之謎。3.學術觀點
① 夏朝是否已進入奴隸製社會?
這個問題曾經長期在我國學術界引起爭論,有的認為夏朝衹是一個傳說時代的王朝,沒有考古和古文字的實證;有的學者認為夏朝是我國奴隸社會的第一個王朝,不僅史有記載,而且也有許多考古資料的實證。近年來河南偃師二裏頭遺址遺物的發現,使得史學界大多數專傢傾嚮於夏朝確是我國第一個奴隸製王朝的看法。例如:
白壽彝主編《中國通史·上古時代(上)》中認為:
“根據文獻記載看來,我們同意夏代處於原始社會嚮奴隸社會轉變時期的觀點。這是我國古代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關於禹傳啓的傳說,文獻中的記載是很不一致的,但也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公天下’嚮‘傢天下’的轉變”。
張豈之主編《中國歷史·先秦捲》中認為:
“夏朝(前2070年—前1600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自禹至桀傳17君,14世,共四五百年。夏朝的中心地區在豫西晉南,四境‘東為江,北為濟,西為河,南為淮’。這裏說的江指鴻溝水,……濟指濟水……河指今陝西、山西、河南三省之間的黃河;淮即淮水。由此可知,夏朝的領土範圍大致東起豫東平原,西至華山,北起濟水,南達淮河”。“二裏頭文化時期是否出現了文字尚未完全肯定,但已有青銅器出現,包括爵、戈、鏃……,並發現了鑄銅的坩鍋、陶範、銅渣,經測定所出土的銅爵屬於錫青銅,由此確定二裏頭文化屬於中國早期的青銅文化。……二裏頭遺址還發現了占地1萬平方米的大型宮殿遺址……不同形製、葬式和隨葬品的墓葬的存在,說明二裏頭文化時期貴族與平民的對立已十分明顯。研究者一致認為二裏頭文化是探討夏文化的主要對象……偃師二裏頭遺址即是夏都陽城”。
《中外歷史問題八人談》中張傳璽在《中國古代國傢的歷史特徵》一文中認為:
“禹繼位後,社會進一步發展,階級已經形成,組成國傢的各政治、軍事要素已經具備,國名‘夏’,禹就是‘夏後氏’(夏朝)的第一代國王”。
白鋼主編《中國政治制度史(上)》也認為:
“大約在公元前21世紀時建立起來的夏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製的國傢。從那時候起,一直到現在,四千多年間,中國的政治制度,依次出現過奴隸製的政治制度、封建製的政治制度、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政治制度、人民民主製的政治制度等四種形態……從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前476年,即夏、商、西周、春秋時代,實行的是奴隸製的政治制度”。
《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歷史Ⅲ》中載:
“夏中國古代的第一個朝代。根據文獻記載和古代傳說,隨着中國原始氏族社會組織的逐漸解體,聚居在中原地區黃河中下遊的夏部族,通過與周圍地區其他部族聯盟的形式,首先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代王朝,史稱夏”。
② “傢天下”是從禹還是啓開始?
關於我國“傢天下”和“世襲製”究竟是從禹還是從啓開始的問題,學界一直存有爭議。
任莉萍提出:“從禹建立夏朝到啓登上王位這一段時期還是‘公天下’嗎?既然禹已建立了夏朝,那就意味着在禹的時候已初步建立了奴隸製的國傢機器來鎮壓奴隸和平民的反抗。因此,禹建立夏朝就標志着‘傢天下’局面的出現。而禹死後,其子啓登上王位,衹標志着王位世襲製代替了禪讓製”。
張豈之主編《中國歷史·先秦捲》中的說法:“禹即位,立國號夏,夏朝在中國歷史上出現。……禹即位號稱‘天子’,實際仍是一位部落聯盟的軍事首長,而不是國傢的君王……夏啓即位破壞了軍事首長由部落聯盟酋長會議推舉産生的‘禪讓’制度,首領職位繼承原則由推選變為選子,執行酋長會議意志的部落聯盟的軍事首領,開始變成國傢的君王,夏啓即位是一件標志着中國國傢形成的劃時代的大事”。古雲天《談談“禪讓製”嚮“世襲製”的過渡問題》中說:“把禹視為夏王朝的創建者,是因為當時的夏政權已經具備了一個國傢政權的基本職能,但這個國傢衹處於草創階段,很多制度仍不完備,禹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君王,衹有當啓確立了世襲製之後,夏王朝纔真正地建立起來”;“無論禹把王位傳給了伯益還是直接傳給了啓,他都是中國歷史上成功地培植傢族勢力、讓傢族勢力把持國傢政權的第一人。從這個角度說,‘禪讓製’嚮‘世襲製’過渡,或者是‘公天下’嚮‘傢天下’過渡是發端於禹而完成於啓。……他是一個過渡性的人物,我們衹能說他努力地促使‘公天下’嚮‘傢天下’轉變,而他的這種努力,終於在他的兒子啓繼承王位的那一刻取得了勝利”。
③ 西周封建論者對周朝分封製和宗法製的不同論點。
長期以來,我國史學家對中國古代史的分期問題,存在着明顯的分歧,一般有三種觀點,一種認為我國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分期應從春秋戰國算起,其中又分為春秋說和戰國說。現在大多數學者主張戰國時期我國開始進入封建社會,具體年代為公元前475年。這一種觀點是前輩史學家郭沫若等的觀點。目前多采取這一觀點。第二種是西周封建說,即認為我國自西周開始已進入封建社會,這一觀點的代表人物有範文瀾、翦伯贊、呂振羽等。第三種為魏晉封建說,認為遲至三國兩晉我國纔進入封建社會,持這一觀點的有著名學者尚鉞、王仲犖、何茲全等。
西周封建論者對西周分封製和宗法製有他們不同的解釋。《中國古代史分期討論五十年》一書列舉西周封建論的觀點說:“大多數的西周封建論者都把西周初年的分封製看作是中國封建領主製形成的重要標志。例如,範文瀾認為,西周的‘天子、諸侯、采邑主都從分封裏建立起自己的權力,形成一整套的統治體係’。王亞南把周在滅商後逐漸選擇和創製的‘封建諸侯以屏藩周室’,分別等級和頒田製祿等一整套辦法,概括地稱為‘封建制度’。束世澄認為西周的分封既封賜采邑,同時又任命為地方官,這是采邑製的發展和領主製的肇端”。“西周封建論者一般都認為,宗法制度和封建制度有着密切的關係,甚至把宗法制度看作是中國封建製的特點。範文瀾說,西周封建社會最重要的上層建築就是宗法制度,而宗法制度的基本精神就是以宗主為中心,按血統關係的遠近來區別親疏貴賤,從而規定出無可改變的等級制度。這種制度在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裏都是存在的,它對貴族領主來說是一種加強統治的力量,對農夫來說也是一種組織力量。王亞南認為,西周封建製和歐洲中世紀不同的特點,就表現在鞏固專製主義的宗法組織上。童書業更徑直把西周的封建製稱作‘宗法封建製’……因為它把‘宗法’係統擴大為政治係統,並與封建制度密切結合起來,構成宗法封建製的社會”。
4.圖畫說明
太廟
本課文太廟圖係明清時的太廟,在北京天安門東側,今為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原創建於明成祖永樂十八年(1420年),後在明嘉靖、萬歷和清順治、乾隆時多次重修。主要建築為三層大殿及配殿,殿宇均為黃琉璃瓦頂,雄偉壯麗;前殿四周圍以雕石護欄,巍峨壯觀。清朝滅亡後,1924年闢為和平公園,1950年改為勞動人民文化宮。
夏禹像
禹在歷史上又稱夏禹、大禹、夏後禹等。在古史中夏禹王、商湯王、周武王並稱“三王”。他的生平事跡與堯、舜分不開,是我國原始社會最後一位傑出聖賢首領,但又是我國階級社會第一個王朝夏的建立者。從最近公佈的《夏商周斷代工程成果報告》夏商周年表排列,他是夏朝第一個王, 建立年代為公元前2070年。這和司馬遷《史記·夏本紀》記載“禹於是遂即天子位”的說法是一致的。課本中所用“戴冠冕的夏禹”,用自《中華古文明大圖集》,表示了他已是帝王的身份,而這和今浙江紹興禹廟大殿正中所塑身穿華袞、雙手捧圭、頭戴冠冕大禹立像是一致的。冕是古代帝王專戴的禮帽,圭為古代帝王舉行禮儀所用的玉器。
周公輔佐成王圖
這是一幅漢代畫像石,見於山東嘉祥宋山1號小石祠堂。這是一座型石祠堂,規模較小。此圖見於小祠堂的西壁畫像,西壁畫像僅有這幅周公輔成王和另一幅孔子見老子兩幅歷史故事畫。畫面正中座位上為幼年的周成王,旁有周公輔佐,主題為要求臣子對君上要像輔佐成王的周公一樣忠心耿耿。
宜侯矢銅簋
1954年在江蘇丹徒煙墩山考古發現的西周青銅器。簋音ɡuǐ。簋是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圓口,兩耳。宜侯矢銅簋通高15.7釐米,口徑22.5釐米,飾有旋渦紋、虁紋。此簋腹部有銘文12行,共120字左右。大意是說,四月丁未這天,周康王察看了武王、成王伐商和東方之圖,又有宜這個地方進行了貞卜祭祀,而後對原來的虞侯命令說,立即改封虞侯到宜地為宜侯,賞賜給禮器、土地和人口,宜侯矢感謝王的恩典,稱頌王之功德,因而作此寶器以紀念其父虞公。這一銅器銘文記載了西周分封製的事實和過程,並記述了西周開發江南(宜)的真實情況。此器的地名學術界各有不同看法,寫有衆多論文,因此,此簋被認為是為學者們考釋最多的器物之一。 |
|
中藥 | 中醫 | 醫事制度 | 文化 | 鞋 | 服飾 | 山東 | 歷史 | 遺址 | 江西 | 考古 | 新幹 | 工藝 | 玉器 | 文物 | 河南 | 古跡遺址 | 青銅 | 謝玄齡 | 青銅器 | 更多結果... |
|
|
商朝 | 周朝 | |
|